首页范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十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十篇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3:15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小城镇;生活污水问题;污水处理;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水质恶化问题也严重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城镇污水、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导致城镇水污染的严峻形势持续存在,河流湖泊的污染程度未得到明显改善,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不足更是成为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工作的滞后环节。

一、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人口密度大,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卫生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污水总量也在日益增加。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几乎为零,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加大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力量薄弱,缺乏投资

小城镇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而言经济规模仍偏小,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资和技术相对薄弱。近年来,人们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不断兴建,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只有极少数小城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系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日常的运作费用也非常高昂,因此大多数小城镇不具备建设和运行污水处理厂的经济能力。此外,在小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运行周期长,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和投资回报,经济效益不明显,融资渠道单一,有的污水处理企业对政府过度依赖,缺乏经济激励,造成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低下。经济力量薄弱,缺乏资金支持直接造成了小城镇缺乏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措施的先决条件和资金基础,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污水处理规划和技术落后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大多采取集中处理的办法,既取得规模效益,又便于统一监管,但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投资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这就充分体现了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方面的巨大缺陷,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不合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格不符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建设与运营方面都面临很大困难,制约了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在理论上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具体的实际建设中还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生活污水的处理技艺推广困难,现有的处理模式大多是照搬大中城市,治理效果不明显,未取得理想效果。而受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这也影响了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得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低下。

(3)小城镇环保意识薄弱

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环保意识还有待增强,仍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并没有专业的环保人才进行环境管理,使得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居民往往对环境污染的源头和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对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所造成的潜在环境危害选择了忽略。

如果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仍然没有达到国家、行业或当地标准,或虽达到了相关标准,但也给他人造成了人身、财产的损害,污水处理厂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但小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与法律意识薄弱,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正常发展。

二、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对策

面对小城镇生活污水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水处理对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研究,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应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办法,达到治理污水的目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环保意识,从根本上重视改善小城镇的水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扩大融资渠道,加强投资

要改变单一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政府必须创造条件,改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过低的状况,制定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低收费标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建设、运营污水处理系统的企业提供合理的利润,同时需要确保公众负担得起这些费用;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缴力度,严禁居民擅自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规避交纳污水处理费,加强对污水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的监管,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提供资金保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推广治污工艺,加强管理

制定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统筹安排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确定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具体要和基本标准,颁布相关的安全卫生技术导则,加大污水处理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生物过滤、人工湿地等,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建立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引进专业污水处理人才,促进污水处理工艺在小城镇的实际运用。

(3)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宣传

加强节水宣传,加强小城镇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调动民众节水的积极性,减少污水的排放量,使居民充分认识到水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自觉加入到污水治理与预防等队伍中来,从根本上环节污水处理的压力。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法律责任,建立小城镇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结语

小城镇污水治理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小城镇污水处理还存在诸如环保意识薄弱、资金实力不足、技术推广困难、专业人才缺乏等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规划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的建立,促进小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的发展,改善小城镇的水环境质量,推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2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检测技术

根据调查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截止到2015年,全国共有5026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年处理量达到1254亿吨[1]。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之一,污泥的产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由于污泥中承载着诸多的有机污染物,尤其以病原菌和致病菌等污染物最为常见,污泥污水的处理逐渐成为我国一个更为突出的环境问题[2]。在2007~2011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从55.68%提高到82.69%;县城污水处理率从12.99%提升到61.15%。2013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年削减CoD量超过1520万t,城镇污水处理CoD减排量占全国减排总量的80%左右[3]。笔者将从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监测意义和环境监测内容,再进行取样和监测,分析监测方法和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城镇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概念

1.1城镇和城镇污水

一般而言,城镇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商业规模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镇环境监测则主要是运用好现代科技化的手段来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要素等监视和测定,从而能够科学地评价城镇环境的总体质量和总体趋势的变化操作过程。而城镇污水则主要指的是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雨水等[4]。

1.2城镇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处理厂则主要指的是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继而进行污水处理的工厂。

2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测的目的以及监测内容

2.1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测目的

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经济和农业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此时比较富裕,因此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转而从事第三服务业或者商业等相关工作。城镇人口数量的广泛增加,使得原有的农村分散式污水污染变成城镇集中式污水污染,因此加大了城镇处理污染水的压力。污染物总量的增加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加快,建设成一批公共设施完善且环境质量达标的现代化城镇才能够满足广大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因此也为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环境设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高与低对于整个城镇污水有效或无效处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5]。基于此,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且科学地监测,能够保证运行效果往良好的方向发展。只有通过定期的城镇污水监测,才能够掌握好城镇不同时段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运行效果和运行质量,因此才能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城镇污水处理厂能够有效稳定运行。

2.2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测内容

2.2.1执行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标准:采用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相关监测。2.2.2监测项目根据GB18918-2002标准要求,将监测项目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选择控制项目;(2)基本控制项目。基本控制项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环境,共计10项;(2)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能够去除的常规污染物,共计9项。选择控制项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环境有比较长期的影响,共计19项;(2)毒性比较大的污染物,共计25项。选择控制项目时,应该由地方环境保护形成主管部门,根据污水处理厂来接纳工业污染物的基本类别。基本控制项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2)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3)悬浮物———Suspendedmatter;(4)动植物油———animalandvegetableoils;(5)石油类———petroleum;(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csurfaceactiveagent。

3环境污水处理厂监测取样、监测分析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3.1取样与监测

首先,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取样在其进口和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放置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次,在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期间,每一个季度进行一次监测,有条件的话最后一个月监测一次。

3.2监测分析方法

针对基本控制项目中的具体内容采取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化学需氧量需要采取重络酸盐法、生化需氧量需要采取稀释与接种法、悬浮物需要采用重量法、动植物油需要采用红外光度法、石油类采用红外光度法等。

3.3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能够节约成本,保证其合理处理正常下的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相应标准之后,严格限制工业废水进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对于一定要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化学需氧量值不应该超过1500mg/L;根据国内经验,化学需氧量值在500mg/L时主要是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值在500mg/L~1000mg/L时部分进水是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值在超过1000mg/L时大部分进水是工业废水。对于使用好氧法工艺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碳氮磷比值为:100∶5∶1。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中,我国污水处理厂行业发展也较为迅速。

参考文献:

[1]肖慧慧,倪晋仁.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21(03):522~531.

[2]陈银广,翟俊,郭雪松.三峡库区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J].给水排水,2013,10(01):13~18.

[3]宋连朋,魏连雨,赵乐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给水排水,2013,39(03):39~44.

[4]巴亚东,王晓媛.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研究[J].人民长江,2012,43(03):65~67.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3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造成了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三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关系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原始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水资源污染十分严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驱使下,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镇聚集。2000—2010年城镇新增人口22809万人,年均增长3.87%,新增人口生活污水累计排放量增加695.55亿吨,占污水新增排放量的97.54%。并且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处理直接排人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变色,这些行为严重污染了水资源,更影响到居民的饮水资源。

(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聚集,而这必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目前,我国多数的城镇还没有完善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居民的生活垃圾只是随意的丟弃和摆放,同时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十分淡薄。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并没有经过专门设备的专业化处理,任意的暴露在地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资源和土地资源,破坏了城镇居民健康的生活条件。同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也随意的排入到江河中,没有严格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原生态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三)工业污染严重

新型城镇化为城镇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城镇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大多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企业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并且流动资金有限,乡镇企业没有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业污染的治理中来,所有大多的企业缺乏专门的环保设备和配套设施,进而将企业生产产生的工业污水、工业垃圾等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乡镇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严重危害了自然水资源,造成了水污染。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从而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危害。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乡镇地区的民众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民众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致使乡镇地区的民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虽然他们也有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但是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意义;二是当地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对于加强环保意识工作往往是忽视的,所以广大乡镇居民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至于造成了生活垃圾随意丟弃和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乡镇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剧的进程中,政府将关注点主要放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生产上,过多的重视乡镇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忽略了关于乡镇企业污水治理的问题。在生产管理方面,乡镇企业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企业盈利和生产效益上,忽视企业在生产中的污水排放和工业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在环保责任方面,乡镇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担负起一个企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企业巨大的经济利益背后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而当今大多的乡镇企业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三)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看,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制定源于近些年,经验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生态保护区域没有明确合理的划分,管理层面不到位。其次,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的企业和居民,评判标准不统一,也给执法部门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最后,我国目前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针对城市企业的,对于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法规。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探析

(一)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作为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者,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管理起到了主体性的作用,提高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第一,要充分保障广大乡镇地区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为只有在物质生活受到保障的前提下,乡镇地区的民众才会将其余的精力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第二,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在当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文化相关部门宣传本地的生态资源现状,让广大民众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乡镇企业的环保责任

在新型城镇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占有重大比例。乡镇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工业生产垃圾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着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现时期,乡镇企业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义不容辞。一方面,乡镇企业应积极改进企业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采用先进技术和引进相关的配套设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由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转换成集约型的生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环保责任,充分认识到乡镇企业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强化乡镇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的生态环境环保意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解决和处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依据。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坚持统一规划、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修复。第二,政府应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法律法规应涉及工业污水处理规定、生活垃圾处理办法、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如何将垃圾分类再循环利用等等,最终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使公众有法可守。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4

浙江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管理,保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是指通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输送并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城镇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包括污水集中处理厂以及接纳、输送城镇污水的管网、泵站和相关设施(不含工业企业未连接城镇污水管网的自有污水处理设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的领导,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

第五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污染物的处理及排放情况和排放污水的单位、个人纳管污水是否达标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水利、财政、国土资源、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价格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义务,有权对污染环境和破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统一规划,配套建设。

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污水处理、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水利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市、县(市、区)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制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城镇建设应当按照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者预留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预留的建设用地未经法定批准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新建、改建、扩建城镇道路以及住宅小区的建设,应当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步建设相应的接纳、输送城镇污水的管网等设施,并同步投入使用。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

第十一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与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

仅具备处理生活污水能力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经过技术改造,具备相应的处理工业废水能力后,方可接纳处理工业废水。

第十二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完工并通过相关法定专项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项目竣工验收资料报送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20日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要求收集、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向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

第三章污水接纳与处理

第十五条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其排放的污水达到纳管要求的,应当将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允许以其他方式排放的除外。

鼓励企业对生产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鼓励宾馆、饭店、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减少污水的直接排放。

第十六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排水户),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城市污水排放许可手续,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水户,必须同时取得排污许可证。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城市排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的要求,与排水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七条排水户的污水排放口至污水处理收集管网的连接管道,由排水户负责建设,并应当按照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接管井位、口径、标高、方式等要求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通使用。

运营单位发现排水户纳管污水超标,影响污水集中处理厂达标排放时,可以关闭相关排水户的纳管设备。

第十八条排水户必须按照城市排水许可证与排污许可证确定的水质标准和水量排放污水;对排放污水不符合水质标准的,应当自建污水预处理设施进行预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城镇污水管网。

第十九条禁止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下列物质:

(一)挥发性有机溶剂及易燃易爆物质;

(二)氰化钠、氰化钾、硫化钠、含氰电镀液等有毒物质;

(三)腐蚀管道以及导致下水管阻塞的物质;

(四)不符合相应排放标准的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科研、肉类加工等含有病原体及放射性的污水;

(五)其他禁止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

因意外事故致使含有前款所列物质的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排水户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危害,并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报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废水排放,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处理工业废水为主的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废水排放,应当执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中明确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一条污水集中处理厂的进水口、出水口、水处理关键部位以及重点排水户,应当安装水量、水质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重点排水户由设区的市、县(市、区)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在线监测监控装置投入使用前,应当经过依法检定;使用中的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应当依法定期检定。

污水集中处理厂、重点排水户不得闲置和擅自拆除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对发生故障的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应当及时修复,并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污水集中处理厂应当具备相应的污泥处置能力,对污水处理运行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第二十三条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相关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单位和个人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缴纳污水处理费后,不再缴纳排污费,但超过纳管标准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加倍缴纳排污费。

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超过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污水的,应当依法缴纳排污费。

污水处理费收取、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财政、价格、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章设施保护和维护

第二十五条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相关部门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建、迁移或者拆除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二十六条禁止从事下列影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危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在污水管道、阀门、检查井等设施上面及污水管道两侧安全保护范围内取土、堆放物品或者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擅自在污水管道上凿洞接管排水;

(三)阻塞污水管道及出水口;

(四)损坏或者移动井盖、井座、阀门井等设施;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七条工程建设涉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向运营单位查询地下污水管网情况。工程施工可能影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运营单位协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因工程施工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造成损害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赔偿。

在污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上下或者两侧埋设其他地下管线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遵守管线工程规划和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运营单位负责污水集中处理厂、泵站、管网、再生水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的维修养护。

排水户负责自建的污水预处理设施和污水管道等的维修养护。

运营单位和排水户应当保障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需要临时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提前48小时通知排水户。

因设备大规模检修,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需停运或者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制定相应替代或者应急补救措施方案,并提前15个工作日向当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通知排水户,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告。

第三十条运营单位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因突发事件导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停运的,运营单位可以先进行检修,同时通知排水户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恢复正常运行后,运营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当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应急处理工作报告以及相应的评估报告。

第三十一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维修养护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制定中毒、窒息等事故抢救预案,进行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指定专门监护人员进行安全监护。

第三十二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维修养护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配合,不得阻挠和干扰。

第三十三条电力部门应当保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的用电需求。因故确需停止供电的,电力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事前通知运营单位。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运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单位资质。

运营单位的确定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进行。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规定取得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

第三十五条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县(市、区)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并实施临时接管:

(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整改的;

(二)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环境安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其他情形。

有关临时接管的具体方案,由实施临时接管的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六条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依照各自职责查处违法行为。

第三十七条市、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水户纳管污水水质和污水集中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水质进行监督检测,对获得的检测数据,应当与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共享。排水户和运营单位应当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测,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阻挠、妨碍检测。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水质检测化验制度,并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报送污水处理水质与水量、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等信息。

第三十八条排水户纳管污水超过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责令排水户限期治理,确保污水达标纳管。

因排水户纳管污水超过排放标准导致污水集中处理厂出水超过一年不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审批截污管网范围内新建涉水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三十九条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设立公开电话和网站,及时受理公众对污水处理的意见和投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予以答复。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污染事件情况及处理结果,应当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违法事实和处理结果:

(一)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的;

(二)未按照城市排水许可证的规定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的;

(三)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禁止排入的物质的;

(四)从事本办法第二十六条所禁止活动的;

(五)相关单位未履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维修养护责任的;

(六)运营单位在排水户纳管污水未超标的情形下随意关闭排水户纳管设备的;

(七)因施工影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而未与运营单位商定相应保护措施的。

第四十二条污水集中处理厂超过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污水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运营单位对污水集中处理厂运行中所产生的污泥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处理而在陆域倾倒、堆放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向水体(含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倾倒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因纳管污水严重超标导致污水集中处理厂设备损坏无法运行的,严重超标排放污水的排水户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放城市排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的;

(二)未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授予运营单位特许经营权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未依法予以查处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城镇污水如何处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其中厌氧处理工艺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主要方法是过滤、沉淀、分离等。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5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人们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已大大超过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因而导致了城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这种现象在城市的人口聚集区体现尤为明显。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改进,以期达到增加污水处理能力的效果,确保城镇生活环境的美化。

1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城镇的污水和大中城市的污水是有区别的,城镇污水主要为农业灌溉污水和工业污水,其污水产量虽然没有大中城市的多,但是污染情况却比城市的严重,并且治理起来较为困难。城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水污染严重,政府治理起来有心无力,例如:居民使用自来水的比例较低,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工程还不完善,导致污水无法集中处理;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业,从而导致工业废水较多,而小型的工厂也没有专业的污水处理设备,甚至有些企业将不经过处理的污水偷偷排入下水道,这就对水质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城镇污水整治部分,重点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人口不多,对水质要求小,污水整治范畴小。二是产业构造具有地区性的差距、受雨季和用水量大小等特征,所以污水量的大小以及水的品质差距大。三是经济发展水准不高,经济承载能力不高,能够选用的措施不多。四是因为处置范畴不大并且建筑项目使用的成本太高。五是维修养护措施工作者和运营管制工作者经验不足。

2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污水的处理技术有很多种,需要根据污水中所含的成分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指标有进水品质、水的多少和受纳水体条件大小亦或者排放规范,明确需要消除污染物的工程以及数量,进而选取适宜的污水处置工艺措施。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生物化学方法等,在这几个大方向下又可以划分为许多的小方法,例如生物方法又可以分为有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并且中小规模的城镇废水大多是生存废水,生化性不错,不过水质量以及重量差异大,适合选择生物处置为重点的污水处置体系。

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污水处理的成本不能过高,城镇财政收入有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经济实惠的处理技术,做到用最简单的工艺和设备就能达到好的效果;二是对污水的成分进行分析,选用科学的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综合各种因素,可以得出两种相对于城镇污水处理较为合理的工艺,就是人工修建处置以及自然净化体系。人工修建包含一般活性污泥方式,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以及变形,氧化渠,两阶段曝气处理工艺,缺氧/好氧工艺,a-a-o工艺,生物-生态过滤,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强化一级处置技术,沼气池精华措施以及地理式没动力污水处置技术;所谓的自然净化就是指利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利用物理沉降来过滤掉污水中的杂质,自然净化体系主要包括:稳定塘处置,人工湿地体系,沟渠净化体系和污水土地处置。以下详尽的介绍了四种适用于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

2.1强化一级处理

强化一级处理是指在污水一级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化学试剂的方法来除去污水中的杂质,例如向污水中通入絮凝剂能够有助于杂质颗粒的絮聚,然后利用过滤装置去除杂质。这种强化处理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来除去工业废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其特点是处理较彻底、处理周期短、成本投资小,因而就能使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增加,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经过强化处理的废水基本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饮用水标准,保障了处理后水的品质。

2.2氧化沟法

氧化沟是一种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的延时曝气工艺,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沟渠中循环流动,其有机负荷一般低于0.1kg-BoD5。近年来,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氧化沟的数量在逐年增长,其处理规模和处理对象也在不断扩大。氧化沟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和设备少,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些类型氧化沟还可以省去单独的二沉淀及污泥回流系统,因此投资省,运行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2)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对浓度较高的废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长、泥龄长和循环稀释水量大。

2.3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

通过采用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和高二次布水性能的新型塑料模块填料,取消了滤池出水回流系统,从而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运行能耗。由于厌氧水解池本身具有一定的污泥分解功能,此外,好氧生物滤池中的生物膜也具有一定的厌氧分解功能,因此,其剩余污泥的产率大量降低,意味着大幅度降低了二次污染物数量以及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于一身,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所以,此种方法对于污水处理部门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它能够承载较大的污水负荷,很好地解决了污水处理中的污泥问题,并且其工艺的运营、监管非常简便,它也给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4生态塘处理工艺

生态塘处理工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太阳能为能源,以生态塘为小的生物圈,实现资源的全部利用。其处理过程分为几个部分:池塘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并且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存;污水首先通过植物的净化作用,然后再进行一些后处理,这样就能使水质达标;产生的污泥又可以作为肥料来浇灌农作物,通过这些过程就能实现污水的净化。

生态塘处置体系拥有基本建筑投资少、运营成本不高、运营管制维护便利,运营安稳可靠等长处,是完成中小规模城镇生态环境全面整治的有用技术。例如,中小规模城镇周围能够使用的天然废塘以及养鱼塘等环境,能够思考使用这种处置体系。还有,使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蚯蚓生态滤池方式、生态塘处置技术、人工湿地处置措施等也能够获取理想成果,这就不再多说。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保护;现状;成因;建议

abstract:therealiza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needstheeffortsfromallsides,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smalltowns,smalltownsenvironmentprotection,itisanessentialpartof.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ourcountry,inviewofthepresentsitua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ofsmalltown,discussestheecologicalenvironmentdifficultiesfacing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malltownsinChina,analysesthereasons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olutions.

Keywords:smalltownenvironment;protection;presentsituation;cause;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成因

1.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数量稳步增加,乡镇企业日趋兴旺,农村城镇水平迅速提高。小城镇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城镇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由于小城镇空间宽广,大气环境总体质量略好于大城市,但也有很多小城镇大气污染物含量高于大城市,尤其是降尘污染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乡镇企业一般集中在交通较为便捷的小城镇的周边地区,局部地区乡镇工业排放的废气已经影响到了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

(2)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小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多数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另外,乡镇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率低,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大多未经处理,不能达标排放,污水、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不仅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严重污染了河湖水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仍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没有系统、标准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所有垃圾都是简单堆积,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塑料包装物和大量农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在许多小城镇及周边乡村地区随处可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城镇景观,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和其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3)土地资源浪费,绿地分布不均。城市建设无序扩大和污染加重的辐射和影响,使得小城镇极易成为大城市污染的第二承受者。部分小城镇效仿大城市的开发模式,建设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然而过度开发使土地植被遭到破坏,绿地系统失衡,尤其是尚未开发不完全的土地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势必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另外,小城镇公园绿化、社区绿化、企业绿化等景观绿化建设较少。

2.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城镇环境规划薄弱,滞后于小城镇建设发展。我国小城镇大部分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规划中未列入环境保护或其内容大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未考虑到长远发展,环境保护多成为一句空话。部分小城镇没有环境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布局混乱,还有些小城镇沿交通线路发展,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并且基础设施欠缺,噪音及烟尘污染严重。这些都是对城镇发展估计不足,较普遍的是规划没有环境建设硬指标,未能与较大范围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2)环境管理、监管工作薄弱,基层环保工作人员素质不够。小城镇环境管理工作主要由县、镇两级环保主管部门负责,而这两级基层环保部门的机构、人员素质、技术设备远远跟不上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开展正常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在一些污染严重的乡镇,甚至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这直接了影响环保工作的开展。我国有2000多万个乡镇企业分散在乡镇之中,由于乡镇环境保护经验不足、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基层环境保护人员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加上广大小城镇及农村交通不便、通讯设施落后,致使小城镇环境管理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束服,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都不够,未能真正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加重了小城镇环境污染。因此,很多地区小城镇的环境管理处于失控状态是不难理解的。

(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普遍和严重。目前乡镇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并且规模小、所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甚少,建设项目环保资金和达标治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小城镇水源污染日渐突出。大部分城镇尚未形成垃圾收集营运系统,垃圾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只靠简单的堆集形式处理,以致造成二次及多次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

(4)能源结构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许多小城镇在燃料使用方面还停留于传统方式,使用秸秆、薪柴、麦草等作为主要燃料十分普遍;同时,目前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来源。

(5)广大干部和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领导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不够。很多乡镇的领导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启动一些技术落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些局部和短期利益,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有的乡镇领导不惜一切代价修宽马路、建大广场等,一味追求政绩工程的建设,而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则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我国乡镇居民主要由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转变过来,环保意识较差,农民致富心切,对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对自身及子孙后代生存保障的威胁缺乏应有的认识,导致经济活动仅以经济利益为重,根本不考虑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他们既没有对自然资源的正确认识,也不懂得环境保护的义务与责任和正当的环境保护方式与有效途径。

二、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加强环境保护规划

一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划定不准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及近期发展区,实现城镇土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在科学确定小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之后,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把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首先要确定小城镇空间的功能分区,重点是要安排好小城镇的工业用地。调整工业、商业、居住混杂紊乱的现状,将有污染的工业(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集中起来,放在小城镇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及河流的下游,重要污染的工业区还应有一定宽度的绿化防护带与其他用地隔离起来。其次要编制小城镇的环境保护或生态环保专项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城镇周围应划定生态敏感区,对于敏感区内的一切经济活动要严格加以限制。中心城镇、工业主导型城镇更应作为重要的专业或专项规划单独编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污水处理厂和固定废弃物处理场的规模、等级和位置,短期无法实施的,可先把用地控制起来,先易后难,逐步升级,分期实施。其三要搞好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目前小城镇普遍存在着建筑密度大、建筑容积率低、绿地率低的状况,在城镇内部,尽量多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和绿地,扩大绿化覆盖率,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使城市内部的绿化与乡镇的田园绿地、森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小城镇在发展建设的同时,要针对目前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农业生态系统,将现代科学同传统农业结合起来,建立优质、高产、高效、低耗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积极扶持旅游、种植、养殖、手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无污染或低污染的产业,并大力发展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各类第三产业。同时,对工业项目的引进,乡镇企业应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求得发展,避免无条件接受被“转嫁”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特别是环境容量已比较小的地区,应更多地考虑无污染或低污染的产业,发展节地、节水、节能型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城镇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环保领域。加快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开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物处理、村容建设等工作,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加强政策引导,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建立和完善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费制度,逐步解决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问题。对工业废水,必须将“污染者负担”原则落到实处,先由企业进行预处理,再进入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生活污水的排放逐步实现管网化,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对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并做无害化处理。

4.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统一认识,协调各部门共同抓好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下,在环保任务重的小城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水平,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小城镇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把辖区内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健全相关部门环境保护的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负责制,严格监管,分工负责,并不断提高基层环保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引导和限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区别对待政策。

5.广泛宣传与公众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全民的参与作用和舆论工作的监督作用。围绕小城镇建设,着力培养公众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要使群众成为建设成果的第一受益人。通过电视、村广播等传统常规媒体,以及网络等各种现代宣传手段,面向决策者、企业、街道、村镇等各个社会层面开展全方位的生动、深入、持久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增强各级领导和小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定期公开环保信息和农产品质量信息,让农民和政府关注、了解和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内容、进度以及需要群众参与的方面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参与,产生良好的舆论效果,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小城镇的物质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这说明了以物质发展为尺度的小城镇外延式、粗放式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间的矛盾。小城镇环境保护,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梅,李小兵,谭艺平.小城镇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容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4):569.

[2]徐明勇.小城镇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1,(5):72-73.

[3]陈长太,阮晓红.小城镇发展现状与水污染问题〔J〕.福建环境,2003,2o(2):48-50.

[4]范冬英.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23-4724.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7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工程设计;管理设施

1小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污水处理规划滞后,大部分没有污水管道(或仅仅是雨污合流明渠):

(2)没有投资和运行费;

(3)没有商业投资;

(4)缺乏技术力量,我国现有污水工艺标准、规范不配套;

(5)小城镇污水处理受工业污水的冲击大;

(6)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问题严重。

2小城镇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2.1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过‘重建设,轻环保”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江河、湖泊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对小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2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小城镇在城镇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且呈分散型,是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战略目标。根据有关报道,预计今后我国70%以上的生活污水将来自城镇及小区。由此可见,小城镇污水治理关系到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主要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但该规范制定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污水处理技术还够不成熟,且标准中多数指标是针对工业废水的。考虑到城镇污水处理厂迅速发展的需要、新的环境标准体系要求和需要增加生物性污染等控制指标的新情况,2002年12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批准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专门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与控制管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城镇污水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基本控制项目,主要是对环境产生较短期影响的污染物,也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工艺能去除的主要污染物,包括:BoD、CoD、SS、动植物油、石油类、LaS、总氮、氨氮、总磷、色度、DH值和粪大肠菌群数等常规污染物12项,及重金属汞、烷基汞、镉、铬、六价铬、砷、铅等一类污染物7项。

第二类为选择控制项目,主要是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或是影响生物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又不易去除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如酚、氰、硫化物、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43项。

4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概况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一般在lxl04m3/d以下,由于其经济技术力量相对较弱,CaSS和SBR工艺具有明显优势

(1)CaSS和SBR工艺处理有机物效率高,还能除磷、脱氮或既除磷又脱氮,而且处理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也是目前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

(2)在1x104m3/d规模以下,CaSS工艺和SBR工艺的基建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mo和a2/o法。CaSS和SBR法的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在质量上亦能满足工艺要求,国内设备价格比国外产品低,可大大降低工程设备初投资。规模为5000~lo000m3/d的污水厂,CaSS与SBR法的基建费用通常要低10~25%左右。因此,对于小型污水厂采用CaSS工艺与SBR工艺在经济上是十分有利的。

(3)CaSS与SBR工艺通常都不设初沉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整个处理单元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少50%以上,操作管理大大简化,同时,工程占地较省。适用于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4)CaSS和SBR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好得多,对原水的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当出现雨水冲击负荷时,该工艺可有效地避免因溢流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

鉴于以上特点,CaSS工艺和SBR工艺在国内外都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应用。

5关于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几点建议

5.1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排放标准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和放宽。如在封闭及半封闭水体,可考虑水处理工艺中除磷、脱氮的要求;而在开放式水体,可适当降低磷、氮等排放标准,这样可以缩减处理流程、减少处理构筑物池容及相关机械设备、自控仪表等。这不仅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还可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简化运营管理。

5.2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的选择宜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不必强求采用完全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对改造难度较大的旧城区可维持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并在合流制系统终点设置调节池。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对整个排水系统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和效益分析后,选用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

5.3污水处理工艺

(1)变化系数

小城镇处理规模小,变化系数较大。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时,时变化系数较大。变化系数直接影响到工程规模,因此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后再合理确定其变化系数。

(2)设置调节池

小城镇人口少,处理规模小,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注意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在污水处理厂进水端设置调节池(该池也可兼作合流制系统中的调节池),一方面可以减少冲击负荷,另一方面还可保持原水有机物浓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选用与用地面积和地形相适应的工艺

由于各城镇所处地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形状及面积也各不相同。选择工艺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后,合理确定。

(4)污泥处理工艺

①污泥处理工艺应与污泥最终利用方式相适应。小城镇大多靠近农田、林地、苗圃等,处理污泥直接还原于农田、绿地进行再利用时,可选用污泥浓缩、消化和脱水工艺;当污泥用作堆肥时,则污泥处理只需浓缩和脱水工艺。

②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产泥量少,污泥处理宜尽量采用简单、经济的方式。当污水厂之间距离较近或交通便利、易于运输时,可采用在其中某处理厂内合建污泥处理设施,各厂将生污泥或浓缩污泥通过罐车或卡车运送等方式,将其集中处理;当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考虑采用移动式污泥处理车,将剩余污泥经车载处理系统脱水后直接运至处置地点,进行还田、堆肥或焚烧等。

(5)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性

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财政能力有限,建设污水处理厂无疑会给地方政府和人民增加一定的负担。因此,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需要十分重视经济性,强调其工程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的原则。

①如污水厂周围紧邻农田、林地等,可与厂外大环境统筹考虑,绿化率可适当低于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标准。

②在条件允许地区,某些处理构筑物的土建设计可突破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采用砖砌、土池加铺防渗层的型式,结构上也可考虑处理构筑物之间共用隔墙,以达到降低工程费用的目的。

③根据地形特点,在选择厂址时应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地形,减少提升泵站甚至不设进水泵站,从而降低电耗和运行管理费用。

6管理设施

管理设施与运营人员的数量、素质及自控方式等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费用。

(1)简化管理用房,减少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可将管理室、休息室、化验室、库房等集中建设。

(2)相邻几座污水处理厂共建管理站,采用巡回管理方式或者无人管理方式,派专人定期对各个污水厂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简化现场化验项目,采用几座污水处理厂共用化验分析室或者委托其它有分析能力的单位,实现社会化服务。

(3)自控系统原则上以监视为主,降低自控水平,尽量减少监测项目运转方式原则上采用简单易行的自动运转方式或手动、自动联用运转方式。

小城镇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势必会带来环境污染的加剧,为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我们必须先行治污,建设一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排水工程》(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版.

[2]《aSS工艺:》.百度文库.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8

1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1.1小城镇污水特点小城镇排放的污水一般为居民日常生活、小型餐饮服务、小型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组成,污水排放量较小,大都在3000~50000m3•d-1范围内。由于其中50%以上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农产品加工的废水为主,水中基本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污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氮磷浓度偏高,而水中有机物浓度相对较低。

1.2小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人口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处理规模小;进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弱;操作运行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等。

1.3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需求(1)进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处理工艺需要较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2)工艺简单易行,处理效果稳定,产泥量少;(3)操作简单,较易实现自动化运行,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4)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将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实现小城镇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2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常用工艺

目前,国内外城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o工艺、a2/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改良工艺、百乐克工艺等。

2.1a/o及a2/o工艺a/o及a2/o工艺是属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较为常见的工艺,在十九世纪30年代,最早的脱氮工艺是wuhrmann。70年代,德国一公司对该工艺进行改良。之后phoredox工艺被研究中,即所谓的传统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该工艺广泛应用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a/o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因其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逐步被人们关注。90年代,发现了该工艺的不足,阻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因此,大量的专家学者不断的研究,改进工艺,研发了倒置a2/o、a+a2/o、UCt等工艺。a/o工艺的主要优点为流程简单,建设费用较低;反硝化反应充分。缺点是提高脱氮能力,增大内循环比,因而运行费用随之升高。a2/o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运行,能够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同步脱氮除磷。缺点是必须设置污泥回流泵房,投资高,流程较为复杂;需要设置单独的二次沉淀池,总占地面积较大。

2.2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法(oxidationditch)是本世纪50年代由荷兰工程师发明的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法,它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势,因此世界各国对本工艺都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以及关注。氧化沟在欧美各国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发展速度很快。据统计,到二十世纪就是年代末,欧洲已经有2000多座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氧化沟的工艺技术,法国一公司研发的D型氧化沟在丹麦的氧化沟应用上就占了80%以上,荷兰的卡鲁塞尔氧化沟在世界各国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氧化沟工艺是一般不设初沉池,工艺流程比较简单,操作较灵活,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污泥负荷低,BoD去除率高,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缺点是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

2.3序批式(SBR)工艺序批式(sequencingbatchreactor)法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它是采取间歇曝气的方式。它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有很大的差别。SBR反应池是SBR的主要部位,他的优势的没有无污泥回流系统,因而使得占地面积大大减小。他有4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包括均化池、初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目前,我国已经有600多座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比较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由于他是一种比较经济、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目前,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及其改良工艺包括(CaSS、mSBR、iCeaS、aSBR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城镇城市污水处理广中。SBR的优点是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占地较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缺点是全程自动化控制,投资高,管理相对复杂,设备闲置率高。

2.4百乐克工艺百乐克生化池是BioLaK工艺的核心。悬链式的曝气器安装在百乐克生化池中,工作时沿着水流的方向,曝气器前后摆动,同时o2被充进水中,缺氧区和好氧区在曝气池中交替形成。是多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BioLaK工艺优点是利用浮在水面的移动式曝气链曝气,o2利用率高,污泥浓度大,负荷高;缺点是曝气链投资高,损坏率大。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常用几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对比表见表1。

3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新技术

世界各国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法花样繁多,新工艺不断涌现。目前,研发出一些相对适合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

3.1污泥自循环分散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水质、水量波动大的村镇及分散生活污水。污泥自循环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反应器,其内部划分为缺氧区、污泥上升区、污泥下降区和沉淀区,缺氧区与污泥上升区之间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污泥上升区和污泥下降区之间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污泥下降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第三分隔板。基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保证处理后出水水质能够达标排放或满足生活污水回用。技术特点是:一体化的污水处理涉及,水质水量波动适应性强,无污泥回流,经济高效,管理简便,可实现无人值守,可实现模块化生产。

3.2无纺布过滤-BaF技术村镇处理污水工艺流程为:进水-无纺布过滤池-BaF碳氮磷同步去除池-回用或排放。该工艺的技术特点是:设计为一体化污水处理,无污泥回流,对水质水量波动性适应性强,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均节省了,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可实现模块化生产。

3.3喷射环流技术射流曝气是利用射流曝气器将气流或气液混合液导入曝气池,以增加液体中氧含量的系统。喷射环流反应器能在1.5~2h内去除70%的CoD负荷和部分氮磷污染。技术特点是:工艺系统的使用广泛,对水量、水质变化适应性强,投资低,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但出水氮磷较高,运行费用高。

3.4强化污泥过滤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基于a/o工艺设计,利用泥渣悬浮型澄清池的工作情况是加药后的原水由下而上通过悬浮状态的泥渣层时,使水中脱稳杂质与高浓度的泥渣颗粒碰撞凝聚并被泥渣层拦截下来,以提高出水水质的技术。技术特点是:池壁共用,分开设置材料减少,结构将紧凑,占地面积小,衔接较好,滞后时间减少,投资运行费用低,对设计和生产的要求高且对人员要求较高。

3.5人工湿地技术主要通过土壤、微生物、植物所组成的系统对废水完成一系列净化过程,既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有可利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用于农业。技术优点:(1)投资建设费用低,运行成本低,处理过程基本无能耗,且运行管理简单;(2)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尤其对氮磷处理效果极好。缺点是:传统人工湿地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大,冬季处理效果较差;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单位负荷比较小。此外还有复合增强型双层潜流人工湿地等也被广泛研究,应用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

4建议及展望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9

Key:words:Domesticsewage,Controloverallthepress,Discharge,transport,Disposeof,adimit,effect.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市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今,台州市中心城区已初具规模,三个区的主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区面貌日新月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对城区及附近河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城镇生活污水控制问题必须尽早提上政府工作日程上来。本文从我市城镇生活污水控制现状和水污染现状着手,提出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思路。

一、我市地面水环境现状及水污染现状

根据2002年度《台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提供的资料,我市五大水域流经城区河段水质不容乐观,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椒江水系流经天台、椒江河段水质为Ⅳ类,流经仙居、临海河段水质为Ⅴ类。五大水系流经其它城市河段的水质均为劣Ⅴ类,其中金清水系流经椒江、黄岩河段水质最差,综合指数在4以上,其次是金清水系流经路桥、温岭河段水质,综合指数在2以上。从污染类型看主要为有机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生活污水排放量之比为6:4;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污水的比重将为上升并且会超过工业废水。

二、我市城镇污水控制现状

1、老城区城镇排水系统基本为雨污合流制,新城区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逐步采用分流制。

2、生活污水一般仅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就近排入附近河道,或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

3、有些排污口和排污泵站事故排出口建设位置不当,影响水环境功能。

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小区、居住区、宾馆饭店等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5、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系统尚未建成和完善,污水截污率不高。玉环、椒江、路桥黄岩等地虽然相继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因截污率低,有些出现晒太阳现象,些因受工业废水影响难以正常运行。

由于大量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使流经城镇河段水质日益恶化,部分城市河段水质变黑发臭。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镇生活污水量将不断增大,纳污河流污染不断加剧。近两年,黄岩、路桥因生活污水污染引起的污染事故不断增多,导致影响工农业生产。

三、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

城镇水污染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具体见下图:

污染排放系统是城镇水污染的来源,也是水环境污染的魁首。污水输送系统是指城镇排水系统,其功能是将城镇工业及生活废水输送到污水治理工程或污染承纳水体。污染处理系统是承担污水的处理和处置。污染承纳水体是城镇污染集中控制的最终保护对象。污染影响系统主要指受城镇污水影响的地面水、地下水、土壤及农作物所构成的环境系统。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是指对城镇水污染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全面监控,使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控制城镇污水,实现对城镇生活污水从源头到环境的控制。

目前,我市环保部门工作主要集中在污染排放系统(而且主要是工业源的控制)的管理、污染承纳系统(监测和保护受纳水体)和污染影响系统(预测和预防)这三个子系统,而污水输送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由城建部门负责管理和建设。这样造成水污染控制系统的相互割裂,给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也造成环保部门对城镇生活污水控制的乏力,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上只能监测和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控工业废水排放而对于大量随处排放的生活污水的监控束手无策。而城建部门在污水输送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过程中不了解各污染源情况和受纳水体功能,致使破坏水环境,出现小区建到哪里河水黑到哪里的现象。污水管网系统建设从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四、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的实施

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的实施即要针对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同时要有机结合。

1、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源控制

(1)实行对住宅小区和居住楼、办公楼、商业楼、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做到从源头了解和控制。

(2)基础设施建设落成验收时应由环保对其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进行验收,同样也要执行“三同时”制度。

(3)城镇规划、小区规划、工业区规划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规划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2、城镇生活污水输送系统控制

(1)环保部门监督城镇排水管网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或污水集中控制规划要求建设。

(2)城镇排水管网(包括管道、出水口、排污泵站事故排出口等)的规划、设计应由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组织论证认可方可实施,使排水管网建设更合理。

(3)城镇排水管网建成后,环保部门应参加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绘制竣工图送环保部门备案。

(4)原有城镇排水管网布置情况应送环保部门备案。

(5)一切建设项目的排水管道敷设均需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论证审批同意。

(6)城市污水排江排海工程必须经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论证后方可实施。

3、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控制

(1)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选址应经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论证后方可实施。

(2)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应由环保部门共同参与。

(3)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由当地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和监督,使污水达标排放,并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管理,设置在线监控系统。

4、污染承纳系统和污染影响系统的控制

污染承纳系统和污染影响系统的控制按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执行。

5、五个子系统的控制

建立专门部门负责各子系统的协调控制,使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以便完全掌握和控制城镇污水行踪。参照国外经验,引进信息技术,建立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可以了解管网建设进程、城市建设进程、各地处理设施建设进程,及时发现管线损坏、修复、外溢等一系列情况。

五、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的作用

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对于环保部门有效监控城镇生活污水,减轻城镇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合理利用环境容量都有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城市环境规划。在进行城市环境规划时,掌握了现有城镇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有利于合理计算环境容量、进行污染物削减分配。

2、有利于对污染源的监控。掌握和了解现有和新建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正确分析其对环境污染,从而有效监控污染源,减轻水环境污染。

3、有利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和管理。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后,环保部门可以充分考虑现有和拟新建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和收集情况并作出对整个城镇生活污水监控规划,进一步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建成后环保部门可以有效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行加以管理。

4、有利于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环境信息和决策依据,使城镇建设更加合理科学,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总之,在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提出和实施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思路是十分必要的,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全过程控制越早越快,则我们生活的空间将越来越亮丽、我们的城镇越来越漂亮、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

参考文献:

美国城市污水系统信息技术作用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篇10

关键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脱氮除磷;SBR;CaSt;氧化沟;BioLaK

前言

当前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镇污水排放中氮、磷含量不断增加,这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虽然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但当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选择适宜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应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有效的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使污水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要求,实现对城镇水体环境的有效保护。

1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概述

对于污水的氮、磷物质,可以利用生物工艺来清除,这种工艺是将除碳、脱氮及除磷等三种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即通过利用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过程中,在氧和生物量充足的情况下除碳效果非常明显。在污水排放标准中将氨氮、总氮和总磷作为氮和磷的控制指标。因此在实际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首先,在对有机物和氮氨去除过程中需要应用生物硝工艺和延时曝气。然后,需要运用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工艺,在好氧反应池前设置缺氧段,这样就能够使好氧池中的硝酸盐混合液实现回流,进入到缺氧段内,从而转化为氮气,实现对有机物和总氮的清除。在除磷过程中也需要运用硝化工艺,并将一个厌氧段增设在好氧反应池前,磷的释放、磷的超量吸收、有机物氧化、有机氮和氨氮的硝化等都好氧段内实现。最后,通过在好氧反应池前增加一个厌氧段和缺氧段,采用完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来去除有机物、总氮和总磷,从而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

2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

当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中的氮、磷进行处理过程中,对于所选择的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同时还要对工艺流程、占地、投资、消耗及运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选择适宜的脱氮除磷工艺。在具体工艺选择过程中,需要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工艺进行认真对比,从而选择出与实际情况最符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但在实际脱氮和除磷过程中,脱氮与除磷过程中存在相互制约性,即在脱氮完全时,会破坏除磷所需的完全厌氧环境,从而使除磷效果受到影响。而在除磷过程中,需要通过排放污泥实现,即排放污泥量越多,除磷量也就越多,但生物硝化工艺则需要较长的泥龄,除磷时会影响到硝化,因此必然会对脱氮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具有较多种工艺方法,而且多数是以活性污染法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多数工艺都有效的结合了除碳、脱氮和除磷的流程,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的效果。

2.1SBR衍生工艺

在脱氮除磷过程中,可以引入SBR工艺,由于该工艺操作十分灵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其运行周期进行调整,并对各工序时间进行控制,从而完成脱氮除磷工作。但在具体应用时,常规SBR工艺受制于投资和占地面积,往往在中小城镇污水厂中很难予以采用。但SBR衍生工艺兼具了常规工艺的优点和规避了其缺点,能够更好的发挥脱氮除磷的重要作用。

在SBR衍生工艺中还包括许多种工艺方法,但其中部分工艺方法无法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部分工艺运行费用较高也无法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应用。在SBR衍生工艺中CaSt工艺最适宜应用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在CaSt工艺中,预反应区设置在主反应区之前,这样污泥从主反应区回流到预反应区内,并与进水有效混合,这样能够有效的利用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的去除掉溶解性物质,实现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水解。而且污泥中的磷在厌氧一半下能够有效释放。在预反应区内,可以对丝状菌的大量繁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防范污泥膨现象发生。将CaSt工艺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应用,不仅具有较好的出水水质,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适应性,同时污泥活性较好,运行过程中能耗不高,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2氧化沟工艺

在当前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氧化沟工艺应用十分广泛,在氧化沟工艺中,其具备三层沟渠结构,利用沟渠内的溶解氧量来确保具有较大的溶解氧梯度,从而构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环境,以此来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的效果。但在实际氧化沟工艺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对氧化沟工艺进行改良,可以将厌氧池和缺氧池增设在氧化沟主体结构之前,并与a2/o工艺有效结合,确保出水水质的质量。在改良后的氧化沟工艺中,曝气设备主要以表曝装置为主,这其中包括倒伞曝气机和微孔曝气头,水体流动主要利用推动器或是搅拌机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组合方式需要通过计算进行权衡。

2.3合建式BioLaK工艺

BioLaK工艺是一种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采用天然土池作反应池而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系统。该工艺采用铺设有HDpe防渗膜的土池结构来避免地下水污染,采用悬挂曝气链曝气避免了穿孔安装曝气设备。合建式BioLaK池前端的厌氧池和反应池中的波浪式曝气所形成的环境使污水中的氮和磷高效去除。

在BioLaK工艺中,其利用土池作为反应池,这有效的实现了投资的节约,而且通过利用曝气链曝气系统,提高了氧转移的效率,实现了运行费用的降低,使处理效果更为理解。而且澄清池后稳定池内又进行二次曝气,这也使出水水质得到了较好的保证。而且该工艺运行过程中,剩余污泥数量较少,同时其性质也更为稳定。而且在BioLaK工艺中不需要水下固定件,更易于维修。可以说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BioLaK工艺最为适宜。

3结束语

在当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对于选择哪种脱氮除磷工艺则涉及到较多的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设计人员要综合多种情况、对各种因素比重进行权衡,并对重要工艺进行比较,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提高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确保所排放的污水与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要求相符,实现对城镇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薛涛,董良飞,关晶,等.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J].水处理技术,20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