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十篇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十篇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4:23:39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1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四年级的英语教学,由于刚刚接手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教法,虚心向三位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现将本学期四年级英语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科目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认真学习,反之,没有兴趣,范文写作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他们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培养、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说,设置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像“吊死鬼”、"what'smissing?"、"找卡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在实际中运用,因此,除了课堂练习外,还需要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多读,多讲,多练。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组长监督的方式,以确保他们不落后,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在批改作业方面,要求学生的作业及时完成,我也按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点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就采取面批方法,单独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提高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进行情景教学

 

本套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思想汇报范文,形象生动并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课上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比如说第一单元中,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关于classroom里的内容,非常贴近实际,对课本中的Let‘slearn中的对话鼓励他们在同学们面前大胆表演。有意创设的语言环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英语,引起兴趣;视听结合也便于加深初学印象,强化记忆。

 

四、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适应,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当学生用英语讲完后,我就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感到自豪,有一种成就感。对于不同程度的同学,在课堂上给予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的一丁点进步也及时得到鼓励,从而使他们都觉得,只要自己认真跟着老师学,就能学得好,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加强交际的互动性。

 

五、注重过程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通过作业、课上表现、听写情况、范文参考网手机版背诵课文等形式给学生积分,每次达到五分后可以得到一个带着字母的小星星,集齐带有字母g、o、o、d的四个字母后,可以得到一个带有good的小标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也深刻体会到鼓励要比惩罚有效得多。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作业布置方面的缺失。没能抓好作业的检查,对于组长,课代表缺少表扬和监督机制,致使有部分学生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一些口头作业实效不大。

 

2、在教学方面我发现自己形成了一种定式,没有创新以及大胆实践的勇气。我应该多看教学方面的理论以及多听几位有经验教师的课,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很多优秀老师的优点没有学到,听课的次数也还不够多,有些缺乏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希望在下个学期能多学习新课标,多吸取他人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也是我下学期要进行探索的内容,心得体会范文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另外,在课堂管理方面还做的不够好,没有树立起一个老师的威严形象,导致课堂秩序较差,以后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的重要性。

 

6、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英语老师而言,由于并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在专业知识的一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以后还要加强学习。而且,在教育教法方面,也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2

教研室工作计划一

一、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1)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教研室工作经验,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思想,教研室工作计划。

(2)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加强与外界联系,走向社会寻求更好的发展。

(4)调动教研室教师的积极性,强化管理,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教研室各项规章制度。

二、教研室工作计划内容

(一)教学方面:

1、进一步统一教研室跆拳道主修课、专修课的教学进度,使教研室主干课的进度规范起来,杜绝相同课程一个老师一个进度,教学内容混乱的局面,以保证学生学到更多东西。。

2、加强教学教法的研究,多组织教师集中备课,给教师创造互相讨论研究的机会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责任心,保证教学质量。

3、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师授课特点,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保证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量完成的基础上,协助教研室及系上完成评估工作。

4、进一步加强多媒体教学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将跆拳道多媒体及录像教学引入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另外教研室将201x年学生比赛录像制成光碟播放给学生,使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掌握技术情况。

5、坚决完成学院及系上的评估任务,通过评估将教研室所有文件、计划、教案按学院要求进行规范,不符合标准的教研室内部开始整改。

6、鼓励教师学习外语,攻读硕士,提高教研室学历层次;给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本专业的机会,提高专业水平,对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裁判工作给与大力支持。

7、按学院要求严抓20xx级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配合系上完成本专业的单独招生工作。

(二)竞赛及训练方面:

1、教研室计划11月底到12月初组织西安体院跆拳道比赛。

2、教研室计划4月组织跆拳道二级、一级裁判员学习班,11月组织跆拳道三级裁判培训学习,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3、与全国大学生跆拳道协会联系,争取大学生跆拳道比赛的参赛资格,为学生创造比赛机会。配合院跆拳道队训练,以保证他们在参加06年的一系列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科研方面:

通过201x年的努力,教研室的科研取得了进步,但与其它教研室比较相对较差,所以科研工作仍就是教研室工作的重点。

1、鼓励教师多写文章,凡是在核心刊物上的教师,教研室将给与物质奖励。

2、组建教研室学术梯队,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对院管课题及省级以上课题争取立项。对已立项的课题教研室给与多方面的帮助和鼓励,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

3、加强教研室教材建设,在引进跆拳道最新教材的同时,鼓励年轻教师撰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

4、全方面补充教研室图书资料,订阅专业书刊,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四)思想政治方面:

1、定期组织党员进行学习,认真开好每一次民主政治会议,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怕苦,不怕累,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研室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教研室认真学习和贯彻市学院和区进修学校教科研方针,继续开展“情智发展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做好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上的落实,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全方位培养好青年教师,集体备课方面有创新。

二、工作目标:

1、深入研究“情智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总结课堂经验,提升理论。向教师宣传“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提升教师的认识。加强核心素养与情智发展相结合的研究。

2、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方面起到示范个辐射作用。

3、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有创新。开展“青年教师示范课”等一系列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活动。

4、集体备课活动重新打造,形成鲜明特色。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师学习:

(1)开展教师自主学习活动:

教研室根据“情智发展课堂”和“核心素养”学习的需要,教研室负责发放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利用备课之余,自学学习材料,记录所学习重点,教研室定期检查,设立教师自学检查记录,留有详细检查情况汇总。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按照市学院和区进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如:中考质量分析等活动。做到参加市里培训教师有学习记录,参加外市培训教师有学习心得。

2.开展四项活动推动课堂教学

(1)开展“情智发展课堂教师论坛活动”。

深入研究“情智发展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探讨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方法。

(2)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开展一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辅导教师将进行跟踪备课、授课和反思,及时帮助青年教师总结不足,提升自己。

(3).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通过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和科研方面介绍经验,引导教师掌握更好的教科研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4)、开展“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活动

初四课堂实现高效是中考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为此参加中考学科教研组要研究教材,特别是研究命题形式,命题内容,命题趋势。深入研究三维目标达成,努力提升学生考试能力。

3、做好市级小课题研究工作。

教研室组织教师按照课题计划开展工作,定期收集科研成果,组织课题组长按时撰写课题总结。

4.加强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益

(1)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重落实、讲实效。

(2)集体备课: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隔周开展备课组活动,备课要立足学情,立足课堂高效,要突出不同班级的同课异构。

四、集体工作安排:

三月:撰写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计划、“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四月:骨干教师示范课、“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五月:情智发展课堂论坛、听课

六月:青年教师汇报课、小课题结题

七月: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总结、整理资料

九月:撰写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计划、“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十月: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学习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oftheeducational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ofresearchandtraining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ofscientistsand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2009: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实效性、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研究职能,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教育学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学校教科研的领导,努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

1、完成上级各教育部门要求完成的教科研工作任务。

2、加强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大家教科研工作的理论水平。

3、积极加强教科研活动的,每学期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至少两次,各课题主持人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工作。按区教科室要求,课题主持人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讨2-3次,一学期各课题主持人至少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开展一次研讨展示活动,并对开展的活动做好记录和总结、归纳和提升,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按上级教科研部门要求按时上交各种资料.

4、认真积极做好课题部分课题的结题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让广大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学习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学校图书馆订的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和购买的书籍或其他来源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刊物以及网上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完成至少15篇的读书笔记和书面教学反思不少于15篇。

3、本学期学校继续进行骨干教师讲坛活动,9月份、12月份的第四周各开展一次。

4、根据上级部门或课题要求,继续对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培训,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

5、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各学科研究中的作用,教研组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要以本学科的具体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学校和教研组确立的研究课题为引领,以说课、听评课为载体,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对教材教法

的研究等形式,激发教师思维碰撞,促进教师共同提高;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本组教师高质量完成教研任务。

5、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结对子,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听评课指导,促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6、继续完善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历年的教学成绩、教科研成果、继续教育情况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服务。

7、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与邻校以及区外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活动,使我校教研组不断开阔教研思路,丰富教研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8、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特别是教师书写水平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上课必须用普通话,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和迎接第二类语言文字城市达标,同时要重视对学生书写方法的指导、书写习惯的培养以及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尤其是综合实践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2、计划管理。学校各项工作都要有计划,建立教师、教研组、学校三级计划管理体系,加强计划性,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

3、制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使制度成为规范教学行为的保证。

4、过程管理。教学工作既要看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本学期继续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及单元检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教导处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5、教研组管理。健全学校教研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组工作,完善学校教研组考核评价方法,规范各教研组活动,使活动落在实处,做到时间、人员、内容、地点四落实。教研组学期检查教案四次,检查作业两次,期末对教研组进行评价与奖励。

6、听评课管理。听评课要做到有记录、有点评、有总结。每学期教师间相互听课至少完成15次的听课任务,教研组长至少20次。其中要求听本校教师的课不低于三分之一。同时继续执行校委会成员包组听评课制度,要求包组的校委会成员至少对所承包的教研内的教师每人一次听课,通过听课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发现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7、教学分析管理。明确教学分析是教学过程

的一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一步。强调每一次考试分析的作用,要对不同学生做出诊断。继续落实教师的教学质量分析工作,认真做好单元监测、期末的质量分析,及时做好记录,引导教师把分析结果内化为师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新起点。

[1]  

到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8、学生管理。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继续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职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用这样,才会在新课改中做好这一切,做到时刻的前进,时刻的为我们的国家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进步,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我们的前进的轨迹指导着我们,只有这样,我们镇中心校的教学工作才会做到最好,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将来的!

(2)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自然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化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5

论文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调查研究和借鉴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提出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要求,工科青年教师需在实践教学能力、双语教学能力和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不断改善与提高。

      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决定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各类型工程师的重要决策。江苏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是该计划的首批申请并获准实施的院校之一。其初步实施方案中论及了师资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师资的要求。因此,对工科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该计划研究中的应有之义。

      无独有偶,笔者在参与本课题研究前,还有幸参与了由原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大良教授主持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提高措施研究”课题。该课题由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3校合作,对全国30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研。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集美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北大学、江苏大学等10所工科或以工为主的高校青年教师共发放问卷1 200份,共筛选出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答卷464份,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来了解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基于以上两课题的相关性,笔者旨在借助后一课题的问卷统计分析,来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中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问题。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的重要内容。该计划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企业一方面抱怨工科大学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化、不适应企业要求等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不愿意参与工程师培养。而由于国情、教育发展历程的不同,各国的工程教育都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同时,由于适应环境的不同,别国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完全为我国所用。因此,本计划旨在与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相比较,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中国模式的工程教育之路。

      从以上内容可见,要培养出我国的卓越工程师,对青年教师而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的能力。工程的实践性首先要求工科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进行实践操作。而工科作为一门创造新事物的学科,创新能力又是新世纪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时,由于国情及相关环境的不同,新世纪的工程师就必须要敢于摆脱陈旧思想和模式的束缚与阻碍,要在本国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理念与模式,开拓创新,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之路。

      二、类似计划的经验借鉴一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

    德国国际汽车制造商,大陆公司(continental ag)早在多年前设立了一个以促进全球工程教育和培养年轻工程师为宗旨的研究项目: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八校项目联盟”。该联盟由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所大学学者组成,研究内容包括对全球工程教育的评价、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挑战,明确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关键因素。这8所大学分别是: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中国清华大学,巴西圣堡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

      1.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成果

    2006年11月8日一10日,德国大陆公司在法兰克福举行了“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globalengineering excellence  ,gee),研究成果仪式。经过一年多的共同研究,该联盟提出了三个观点,总结归纳如下:(1)工程师将在应对可持续发展、国际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中扮演重要角色。(2)工程实践正在全球化,工程师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广泛合作。高等学校的工科培养计划也未具体落实,学生未能在全球范围得到实践锻炼。工程教育还没有在世界范围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工程师。(3)要培养全球化的工程师,需要政府、工业界、学术界以及与工程相关的组织共同合作,尤其是工业界在全球范围内为工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工程教育研究的全球化也迫在眉睫。

      2.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的特点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1)企业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企业牵头、组织下,各高校结成联盟,强强合作,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原则,将优秀高校的优秀师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2)多方参与教育模式。参与工程教育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工程领域。在对各自国家、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模式。

      3.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通过与联盟提出的观点的对照,我们可以认识到,我国工程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还存有一定困难,这主要体现在:(1)教材的统一性。若没有与国际基本一致的学科教材,就没有参与国际讨论的基础。(2)外语能力。这包括了基本外语的教学和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基本的外语教学属于公共外语教学的范畴,而专业外语则是工科教师的教学任务。这就对工科教师,尤其是对外语能力相对较好的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3)国外经历。不仅要有国外学习的经验,能够熟悉国外工程教育的体系和模式;还要有国外工作的经验,需要有广泛的国际交际面,能够提供在宽广的全球范围内进行锻炼实践的机会。(4)工程教育研究。青年教师由于科研压力,普遍都较轻视教学,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与精力就比较少。同时,由于缺乏出国进修等机会,对国外的研究就更少。

      基于以上四点,也从一个侧面给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双语教学能力。青年教师一方面在基础教育时所受的英语学习条件就要优于中、老年教师,有着较好的基本功。同时,在后天学习中,由于时间、精力以及日常琐事的干扰,中、老年教师即便是进行培训也要比青年教师略逊一筹。所以,双语教学能力是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外留学、工作经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就要对国际有所了解。要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改造我国工程教育中陈旧、落后的部分,不断推陈出新,常变常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多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工程人才,为我国工程教育献技献策,优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模式。而在这一点上,青年教师不言而喻地要占绝对优势。这是高校在招聘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众所周知,青年教师由于各方面压力,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教学工作尚且马虎应付,更别说是进行教育研究了。因此,这也是对青年教师提出的一个挑战。

      三、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针对以上我们论及的工科青年教师应有的几项教学能力,我们从464名工科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找到了相应的统计数据。

      1.实践能力

      这与问卷中“您目前在提高教学能力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一题相对应。统计结果如下:18. 8%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在提高教学能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理论研究功底不够,可能是由于没有师范教育背景所致;有44. 4%的青年教师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实践经验少、实际操作能力弱,这是目前工科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最大的缺陷和困难;有25. 2%的青年教师认为是学校教学氛围不够,可能是由于近年来许多高校在职称评定中一直追求科研硬指标,忽视教学软指标,使得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氛围不够。

      2.双语教学能力

      这与问卷中“您能用双语教学吗?”一题相对应。统计结果如下:13. 6%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全部双语教学,有37. 0%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部分做到双语教学。全部或部分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了一半以上,这表明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也不断提升,对课堂教学中引人双语教学有很大推动。另外,有24. 8%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只能会一点双语教学,24. 6%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目前英语交流能力无法达到双语教学。这从另一面表明,目前工科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仍有待提高。

      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

      这在问卷中涉及四题,相应题目及调查结果分别如下:(l)“您所在系(部、教研室)开展教学法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青年教师所在系(部、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法研讨的占31. 800,不定期开展的占39. 400,偶尔为之的占19.6%,几乎不开展的占9.2%0(2)“您是否经常从事教学研究,撰写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论文”,统计结果如下:经常从事教学研究、撰写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论文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10.000,撰写过一些的青年教师占40. 600,不常写的青年教师占33.800,几乎不写的青年教师占15.400。学校应制订相应政策加大对教学研究的投人,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方面的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能力。(3)“您主持或参加的教研教改项目已达到哪一层次”统计结果如下:有3. 6%的青年教师主持或参加过部级项目,12. 8%的青年教师主持或参加过省部级项目,36. 4%的青年教师主持或参加过校级项目,其余46. 4%的青年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教研教改项目。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导向,同时在学校教改立项时可以设立青年教师教改专项等措施进行鼓励。(4)“您认为经常性地参加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您的教学能力”统计结果如下:87. 6%的青年教师认为经常性地参加教学研究对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其中,认为帮助很大的占31.300,而认为没有帮助的仅占1.800。这说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非常认可参加教学研究可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因此管理者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尽可能创造条件。

      四、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见,目前工科青年教师在上述几方面的教学能力都不容乐观,值得关注与重视。鉴于此,我们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政府力量的支持

    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其实践经验缺乏是自然的现象。当前,我们在将青年教师放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等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这主要与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没有及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有关。现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的重要内容,显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得到了发挥,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必将会有一个稳定、有序的空间与环境,一直以来所说的“官、产、学、研”结合才真正落实到实处。而由政府牵头,多方合作的工程教育模式也将成为我国工程教育的一大独特之处。

      2.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

      一方面,要加强青年教师基础英语的培训与提高,提升其英语实际的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相关的专业英语的培训,使其掌握本专业基本的专业术语与概念,能够基本读懂专业内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基本的国际研究,了解国际上本行业的同步发展现状与趋势,将本专业的教学与国际接轨。

      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要立足教学工作为基础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6

教学工作计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质量的好坏,制定好了,那么一个学期工作进行的一定十分顺利,如果不制定工作计划或是制定的不好,都会对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必然的。

2009年,两课教学部将认真贯彻教育厅相关工作精神的指示,结合学院和两课教学部的工作实际,以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造就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团队,实现高效的工作绩效为目标,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根据我们教学部的综合计划,我们制定了一份完整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业务学习

通过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学习安排上,采取以教研室集体学习带动和促进教师个体学习的方式,确保每次活动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防止流于形式的走过场学习。

1、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确定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

2、及时将学院教学工作例会上的相关精神传达给每一位教师,使大家都能了解学院教学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最新要求,做到工作上与学院步调一致。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改变教师以往“单打独斗”的备课模式,将同一门课程的小集体备课与整个“两课”的大集体备课融合在一起,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实现“两课”教学质量的优化。

4、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二、常规教学管理

本学期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为宗旨,根据学院规章制度和两课教学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组内各项制度,从严管理,使一切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1、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组织好“两课”教学,落实“三进”工作,深化“两课”教育教学改革。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根据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检查教师学期授课计划,承担全院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认真学习教师工作规程和教风学风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教学运行环节的管理。开展教学态度、出勤、调课、迟到早退的检查活动。做好教学工作期初自查、抽查,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终教学质量检查、总结等常规教学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期初工作

①本学期《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首次在我校使用,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决定开展集体备课,为上好每节课认真准备。

②抓好教师学期授课进度计划拟定情况的检查工作和学期初教师授课的听课跟踪工作,避免出现实际教学与进度计划相脱节及马虎应付的无序教学现象。

(2)期中工作

①认真做好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工作,重点落实好学期授课进度计划、教师听课记录以及作业布置、批改工作完成情况的检查。

②将期中教学反馈以书面形式进行汇总。

(3)期末工作

①做好教研室教师期末考试组织工作,确保科任教师按时、保质完成期末试卷的编印和监考及试卷的批阅工作。

②组织教师进行期末总结和业务考核工作。

③完成本教研室学期工作总结,并以书面形式上交基础部进行汇总。

3、完善听课制度,组织教师集体听课,注重听课以后的讨论环节,改变只听课不讨论,或讨论时只谈优点不谈缺点的状况,充分发挥和探索听课活动的实质功能。

4、组织教师上好学院可能组织的公开课,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计划在第8-15周期间,分别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和宗教概论》等三门课程中各开展一次组内随堂教学公开课活动,并组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和说课工作。

5、深化教学改革和考试方式改革、重点抓教改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大“两课”改革的力度、对学时、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严格考试管理,加强考试工作环节的管理。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制定试卷标准和命题要求,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考试方式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

三、教学研究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县局工作思路为依托,进一步深化“抓稳定、促和谐、求高效、创特色”的办学目标。继续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精品创校”、“名牌示范”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课改工程”、“多媒体工程”、“名师工程”、“和谐工程”,着眼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于探索内涵发展之路,精心打造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师生的形象品牌,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一流名校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重点

1、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突破,以深化生活体验为载体,力求德育工作新成效。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活跃各类课堂为舞台,力求教学科研新突破。

3、以党政工妇的合力为基点,以提高业务素质为重心,力求师资建设新进展。

4、以打造特色品牌校为宗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中心,力求学校品位新提高。

5、以创建温馨的环境为目标,以美化学生心灵为核心,建设和谐美好新校园。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目标引领,制度保障,师资建设求新进展。

1、继续加强教师培养的过程管理,构建“优质师资”。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实现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市、县、校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在“名师工程”和新教师培养中,不断加强过程管理,并通过采取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档案等措施,抓实培养的过程管理。

2、认真抓好横向交流活动,扩展“辐射效应”。继续开展城乡教师对流活动。选派骨干教师,开展好与乡村小学的双向交流活动,要扩大双向交流的范围,通过结对、送教、带徒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交流活动。

(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德育工作求新成效。

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少先队活动、学科德育、班集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等为抓手,切实推进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结合新课程改革,改进学科德育方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安全、心理健康、民主法制和诚信教育。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防范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加强过程性评价,研究、制定科学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机制和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德育专题活动,如:“创诚信学校、当诚信教师、做诚信学生”专题活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五小”标兵、文明学生、学校“形象大使”评比活动、“爱我新学校、争做文明人”的主题班会、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等德育活动为载体,拓宽德育内涵,增强德育效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德育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三)实字当头,精字贯穿,教学科研求新突破。

1、强化学习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全体教师要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这个主题,要以学生为本,切实树立“三种精神”(敬业、奉献和创新精神),做到“四个一”(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上好每一节课,规范自己的每一次言行),确立“四个意识”(质量意识、集体意识、忧患意识、教育改革意识)。教导处要加强平时教学情况的抽查验收,使各科教学质量稳重提升。继续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积极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彻底改变传统评价方法。认真抓好新课程实施年级的教学研究工作。

2、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学校教导处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树立“新、高、全”的质量观,牢牢抓住课改契机,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结合一个中心(特色学校创建),突出一个重点(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突破两个难点(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的专题研究,确保每学期一次大型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使我校教学工作走在县教学改革的最前列,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强化常规意识,继续抓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充电,扩展视野。强化校本意识,立足校本研训,自觉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继续坚持“全员参与”和“过程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听课研讨、案例分析、教材研究、专题培训、教师论坛和个别指导等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重视教师个体的学习、反思,集体的研讨、交流,重视各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发挥团队合作、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教研组—教导处”三级管理网络,探索并理顺“教师电子备课”程序和常规,创新新课标下教师备课常规的探索。继续推进英语、科学、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等综合学科的研究,使各学科上力争有新的突破。鼓励教师参加在职专升本进修。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8

一、工作目标

1、做好申报国家、省、市“十·五”教科研课题的准备工作。发动广大教师选好研究课题(项目)。选题要根据《泗洪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突出研究重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德育工作计划新思路、新途径,解决新课改中的实际问题。

2、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活动,力争重点学校教师教科研参与率达到50%,一般学校教师教科研参与率达35%。

3、做好“十五”课题的结题工作,完成16项省、市级课题任务。

4、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在全县推广优秀成果3~5项,校校落实推广项目,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的现实生产力。

5、加强教科研基地建设,评选教科研示范学校5所。

6、抓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举办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加强对教师教科研实践的指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7、做好省、市教科研成果评奖的推荐工作,力争获奖总项数量在全市领先。

8、做好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全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的组织工作,力争使获奖人数排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措施

1、做好选择研究课题,撰写课题方案和填写表格的指导工作。

2、加强课题管理,加强检查和指导,推进课题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

3、深入学校,和广大教师一同讨论解决德育、新课改和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4、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成果展示会,为教师交流教育教改经验搭建平台。

5、开展教科研成果评奖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6、举办教科研成果培训班2期,举办教育科研“沙龙”2期。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9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及*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密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现就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渐成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十五”期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为此,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校长(或主任)任副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当前,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县教委的要求,制定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有落实规划和计划的措施,每年要筹措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同时,根据县教委的工作部署,组织好本校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合理调配现有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工作,全面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各学校要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是学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专职或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是:负责收集、购置、编制、管理信息技术教材和资料;管理维护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指导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及科研活动;协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

各校要选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教科研能力的同志担任教研组长。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以上(含中学一级教师)技术职称;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或具有小学高级教师以上(含小学高级教师)技术职称。

教研组长要根据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并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学期末写出教研组工作总结。同时,组织管理本校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工作,负责与其他学科教研组长联系,协助其他教研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有关教育信息技术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并负责做好本校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软件资源库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教育资源库随时向教师开放。

三、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各校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整合的研究,使教育信息化工作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努力创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电化教育优类校,校园网示范校的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开放性、交互性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要组织教师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并主动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县教委每年将举办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征集评比活动,学生信息技术作品评比活动,对活动中选出的好作品予以奖励,并收入资源库。

四、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检查评估结合起来。

教师教研科研工作计划篇10

上一学期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画上了圆满句号。一个紧张、充实的新学期悄然而至。新学期新起点,为使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更能扎实有效的开展,制定以下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教研科研为主要途径,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过程管理。把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教学班七个,近百人。养成教育以现特色,学生的行为习惯趋于规范,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素质有待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上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通过一些艺体活动,让学生找到了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乐趣,学生与人合作,特别是学习上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和提高。目前,我校全体教师精诚团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成风格。但由于我校地处边远山区学生少,教师少,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薄弱,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目标

1、组织各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各计划紧紧围绕学校教研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创造性的制定任务目标、方法措施,并做好各项计划的审核工作。

2、进一步加大教科研力度,走科研兴校之路。做到各教研组都有课题。按照学校制定教科研规划,我们将根据规划目标逐步实施。

3、深入课堂教学,强化过程管理。抓好备课、上课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教师人人能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学习探索适用的教学技巧。

5、各位教师积极总结教法,注意捕捉新思想、新观念,发现新教法,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6、坚持校本培训,狠抓教师自我培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采取的方法措施

1、依法治教,强化内部管理。认真领会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严格按规定开足课程开齐课时,严格按课表上课。

2、规范备、上、批、辅、考、评的各个环节,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备课环节,做到备《课标》,备教法,备媒体,备板书,备作业设计。做到先备课,再上课。杜绝照搬教案现象。要求备课做到环节齐全: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有情感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有教学重难点、有课时划分、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板书设计、课后有教学反思等环节。

3、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本学期,我校将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继续组织全体教师共同观看学习一些教育名家的课堂实录,观后写体会反思。

4、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在全体教师明确了新课程标准之后,要求教师将情感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5、注重教师业务素养的提高,理顺“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坚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知识,让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时来到教师身边,不断给教师充电、加压。尽量给教师提供网络学习条件,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6、完善机制,营造教科研氛围。

7坚持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带动质量。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教学督导,开展两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一次青年教师说课活动。各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组内教研活动。在常规教学中坚持“严、实、高、细、新、活”的管理方针,落实各项教科研活动。

8、围绕各项工作计划,开展集体备课、课前说课活动、听评课活动。  

9、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力度。做到六有:有布置、有检查、有记载、有总结通报、有兑现、有整改意见。

10、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做到领导深入,强化管理吧,统一思想,统一部署,共同提高。杜绝各自为阵,相互拆台现象。学校要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指导,注重各学科成绩的实质性提高。

五、教学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组织学生报名入学。

2、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完成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启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张建堂汇报课)。

4、启动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汇报课)。

十月份:

1、组织第一学月考试。

2、第一学月教学检查、总结、通报。

3、各教研组内教研活动。(教学公开课)

4、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片区校际联谊。

5、第一次校本培训。

十一月份:

1、各教研组内教研活动。

2、第二学月教学检查、总结、通报。

3、半期质量检测及分析总结。

4、第二次校本培训。

十二月份:

1、各教研组内教研活动。

2、第三学月教学检查及情况总结、通报。

3、各年级各科结束新课,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复习迎考。

4、组织期末考前摸底考试。

5、第三次校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