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十篇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十篇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59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1

关键词:临沂孝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途径

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不仅拥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孝文化也深入人心,大力弘扬包涵孝文化合理价值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临沂“孝”文化特征

(一)临沂“孝”文化的地域特征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七孝的故事发生在临沂。可以说临沂的孝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沂蒙孝文化既有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普遍性,也有他自己的特色性。以这七孝为例为代表分析古代沂蒙人的“孝”传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孝养,这是从物质生活方面给父母以生活保障。如鹿乳奉亲的郯子、负米养亲的仲由。二是孝顺,即遵照、顺从父母的意旨行事,可称之为顺意,这个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如闵损单衣奉亲、卧冰求鲤的王祥等。三是孝尊。孝不仅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与父母满足,更要在内心真正的尊敬父母,为父母着想,爱戴父母。如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啮指痛心的曾参、闻雷泣墓的王裒。上述的孝养、孝顺、孝敬仅是根据故事情节所做的一个简单的划分,而孝的内涵是不能这样截然分开的。这些孝子不论采取的是何种方式,其实都是将“孝”内化成自己内心的一种准则、一种情感,自觉地去孝顺父母的这样一种行为。

(二)临沂“孝”文化的普遍特征

临沂地处鲁南,受鲁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临沂孝文化也具有山东孝文化的其他层面的一些普遍特征:一、忠孝两全。对国家而言,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孝忠相通,孝始忠结。二、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在与人相处中,应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这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三、生育后代。这是对后人而言。人类生命是一个链条,生育后代既是生命延续与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继孝道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三)临沂“孝”文化的当代特征

一方面,当代临沂孝子事迹和孝悌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十大孝星”、“十大敬老楷模”、“十大模范老人”事迹感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近几年,临沂市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临沂老年人口达到了181.9万人,占临沂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34%,为全省老年人口第一大市。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达到了30多万人,临沂老年老龄化加快,出现了高龄老人多、“空巢”老人多、农村老人多等特点,在老龄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老龄人口迅速增长需求的情况下,在对待老人、养老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些不孝顺老人的风气抬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触目惊心的虐老案件。这些情况说明,在新形势下弘扬孝道文化,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临沂“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主要途径

在临沂继承发扬孝传统文化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唤。

(一)突出创新,以孝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1、突出理论创新,在批判继承创新孝文化。在扬弃中凝练孝敬美德。今天,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观念不能全盘吸收,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华传统孝文化熠熠生辉。临沂传统的孝文化既有值得当代我们传承学习的地方,也有一些与现代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建设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处理好“二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次,处理好民间风俗与政策法规的关系。

2、突出实践创新,形成孝文化传承常新效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发挥孝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关键是要实践创新,构建一系列长效机制。首先,要推行孝道仪式化。孝既应发自内心、也要需要有载体、有仪式,无论是正在行孝,还是教儿女如何学习尽孝,都需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或简或繁,有之,方可学可效,便于传承。其次,要把孝提到公共文化的高度,把孝文化纳入公共文化体系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今天进行公共文化创新,则可与养老、老人文化、老人社区建设相联系,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当代创新。

(二)推动孝敬美德融入生活,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以“四进”为载体,开展“行孝”系列活动。第一,“孝文化”进机关开,展了以“感恩”、“回报”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号召各单位干部职工每周回家看望一次双方老人,每季度为老人安排一次体检,每半年给老人买一件新衣服,每年为老人安排一次旅游。各单位建立完善了“个人德孝行为”管理档案,把德孝情况作为晋级评先的重要依据。第二,“孝文化”进农村,开展了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给老人清扫一次卫生、每周给老人洗一次澡、每月给老人改善一次生活、每年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村委会将这些情况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定期评议。第三,“孝文化”进校园,在广大中小学校重点开展了以“问、帮、写、读”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每周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每学期向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每年和父母共读一本尊老敬老书,并激励学生争当“孝亲敬老”的好孩子。第四,“孝文化”进社区,各级妇联妇联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了争当“好儿媳”活动,让更多的妇女参与到崇孝敬老活动中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找准相应群体的情感共鸣点,营造出“家家倡文明,户户讲和谐,个个求上进,人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更具有亲和力。

(三)以“孝敬”切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半功倍

孝敬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孝敬与爱国主义一脉同源。孝敬源于爱父母的家庭关系,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父母之邦”即为祖国,孝敬是爱国心的根源,爱国心不仅包括对故乡的情感,更包含着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祖先的崇拜。孝敬与廉政是相生相依的共同体,廉政是孝敬理念在公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实现社会文明,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的社会本性和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孝敬以致诚信。孝敬教育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孝敬体现人生奉献与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以孝敬切入,开展爱国、廉洁、社会公德、诚信、和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

本文系山东省委党校党校系统省级课题。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2

【关键词】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社会

一、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内涵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历揽古今,无论是孝感动天的禹舜,还是亲尝汤药的刘恒;无论是百里负米的仲由,还是芦衣顺母的子骞,无不体现着敬亲养老的高尚品质,无不流传着感人至深的孝道佳话。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孝文化源远流长。公元前11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孝”。《尔雅》谓“善事父母为孝”。朱熹在《论语集句》中认为孝乃“善事父母”之谓。许慎在《说文》中谓:“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即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申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简言之,孝文化是涵盖一切关于孝的思想观念、理论制度、行为规范、文艺作品及相关民风民俗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孝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追求个性解放,及我国教育制度的缺失,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开始减弱,家庭养老观念开始淡漠,传统孝德遭到了中断和失落。家庭养老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近年来家庭赡养纠纷增加,有的甚至发展到刑事案件。老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那些高龄、多病、无收入、无配偶,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的赡养问题更是困难重重。而对那些自身有经济收入,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而言,他们更多的是感到子辈对自己的冷落,感到的是精神赡养的间断。子女对老人往往是使用多,关心少,缺乏情感交流,使老人倍感孤独、凄凉。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不仅仅表达了儿女的心声,也是寂寞父母的念头,它更包含了子女对父母孝之“缺失”的普泛性存在。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据调查显示: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孝文化

首先,要讲孝道,树立起尊老、爱老、敬老、养老,事亲行孝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孝文化对于保持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真正树立起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理念;要真正形成弘扬孝文化,遵守“孝”这一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让每一位公民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责任,并时时刻刻坚持讲孝道,坚持身体力行,尽心尽力而为。

其次,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和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孝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使遵守孝道,崇尚孝文化日益深入人心。要通过对孝文化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使孝文化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践行。

第三,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使之养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习惯。弘扬孝文化,广大青少年是关键。要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开展孝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唤起广大青少年的“孝心”。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把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第四,要理直气壮地反对一切不孝行为,对于触犯法律的虐待老人者,要依法坚决给予惩处。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赡养父母、不孝敬老人的行为,甚至时常出现虐待老人的恶行。对这些恶行,社会应该进行强烈的谴责。加大养老社会化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养老社会化进程。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养老方式,加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更加合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鼓励人们把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形成良好的孝文化环境。.

第五,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孝文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新精神。时代是不断发展,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孝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丰富多彩、生活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所以,必须在保持尊老传统,弘扬中华孝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孝文化以时代的特征。在当代弘扬孝文化,应该注重人格平等性、义务双向性、情感性、精神性和自律性等。

总结

综上所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不断的充实,形式上不断的创新。而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孝文化的弘扬出现了淡化的新问题,人们的孝德观念日趋下降。因而加强弘扬孝文化,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3

关键词:中职生;孝文化;调查研究

一、前言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孝文化,孝老爱亲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伦理道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问题突现,个人和社会道德的缺失,传统孝教育缺失,当前,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仁爱之心,对家庭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对他人是弱势群体的漠不关心,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和“孝道”。本研究对中职生孝文化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目的是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中职生孝文化的现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从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自己的行孝行为,对孝文化的认同以及如何发扬孝道等几个方面对江西省某中职学校500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83人,女生317人。

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的孝道不尽人意。有说过67.29%的学生不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只有23.05%曾主动送过父母生日礼物,有将近30%的学生不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34.57%的同学知道父亲和母亲的身高、体重、穿多少码的鞋,50.93%的学生较为了解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13.38%对父母让步37.55%的同学冷静下来,与父母沟通;43.12%的同学觉得对待父母做得不够,13.01%的同学觉得愧对父母;只有50.9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与“孝”有关的活动;只有7.06%的同学经常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孝道文化,

在发扬孝道的最佳方法上;40.16%认为,继续按照传统来做,历史流传下来的必是精华,39.03%认为废除传统中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观点,新孝道,9.29%认为完全抛弃传统孝道,重新建立一种孝道的模式,11.52%认为学习西方,将外国的孝道文化引入,中西合璧。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孝道、孝文化不容乐观。职校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现象,有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责任。对孝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观点不一。

三、中职生孝文化现状产生的问题

目前,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对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在职业院校中,以就业为导向,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担负着学生德育尤其是孝文化教育的功能,而眼下的德育功能却被理论、技能或其他的功利性强的教育所代替,尤其是应试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也是极其薄弱的环节,孝文化教育则更是被人遗忘。

2.社会孝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

“新文化”运动后,传统孝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文化的普遍意义被忽略,建国后,对孝文化仍然有片面看法,认为孝是父母控制子女剥削的方式,到了“”,传统孝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批判和否定,影响了国民形成孝意识,导致整个社会孝文化淡漠,使得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孝德渐渐疏远民众。改革开放后,传统孝文化才逐渐重视起来并加以研究和利用,但从总体上看,孝文化的传承和所期望实现的时代转化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加上“韩流”等外来文化的冲击,孝文化教育的氛围仍有很多不足。

3.中职生孝文化自我教育意识缺乏

现在的中职生都是“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新潮,乐观、积极,但由于出生环境和教育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孝敬父母,不满足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尊敬父母等行为。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遇到挫折就要死要活的,为了一个苹果手机和父母大大出手,这种事件屡见不鲜,父母痛绝,社会哗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学生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学校应该成为孝文化教育的“主战场”

要改变中职学生孝文化不容乐观的现状,必须要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努力,采取多种途径,对中职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本文将从学校角度谈谈如何搞好孝文化教育。

1.学校制定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

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有针对性,避免空洞、说教、讲大道理,要贴近学生实际、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德育目标的定位准确和是否落到实处,这是孝文化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孝文化建设水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孝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四书》和《五经》等著作。而这些“经典”往往在中小学常被忽视。因此,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内容;将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也可通过选修课、公选课等形式,重新唤起学生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把孝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彰显孝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创新教育方法,增强孝文化意识

中职生孝文化教育,应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出发,着眼于“孝”这个根本,立足于“励志成才”,从身边的小事、最亲的人着手;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树立人生理想,形成道德自觉,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使他们“明目标、有动力、念恩情、勤学习”,最终成才。可以通过算经济账、写家书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孝文化的重新认识。我省中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在校期间读书各项费用,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让学生通过“算账”来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和艰辛。通过“家书”来表达对父母的想念之情,感恩之意,把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写在信中,敢于对父母说爱。

4.通过网络媒介,建设文化阵地

现在的中职生,他们时尚、潮流,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热衷于网络。玩微信、微博、泡论坛等已成为时尚;通过QQ、贴吧、天涯论坛等媒介与他人交流。学校可通过建立微信平台、贴吧和论坛等方式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微信、论坛上,学生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典型事例;在校园网上建立感恩专栏,颂扬身边的感人事例。

5.加强实践活动,渗透感恩情怀

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谢社会。通过团委和各个社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例如,儿童节到儿童福利院服务,重阳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怀,从而更加努力学习。(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本文系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90后”中职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的新路径――以赣州卫校学生为例,课题编号:JXZJJG-13-044,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张英敏.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2]王定功,高爱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与“五w”应对之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2).

[3]刘韵清,梁蓉蓉,孝文化视野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J].船山学刊,2011(3).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4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是相对近代道德、现代道德、当代道德而言的.它是中国古代儒、道、释(佛)伦理思想体系的综合和概括,而以儒家道德思想体系为主的民族道德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其被今人批判继承的精华部分,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强调整体精神,提倡关心社傻民生,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献身。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结品。

第一,把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作为一种道德义务.颜元以“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为已任;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顾炎武高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把爱民族、爱国家的道德情感,升华为一种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忠实地履行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道德义务。

第二,提倡“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道德境界,屈原仁下求索,虽九死其未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先公后私”,“尽忠报国”的崇高道德境界。

第三,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苏武“杖汉节牧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袁崇焕“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夏完淳“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张煌言“赢得孤军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郑成功“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二这些体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身陷逆境,不辱大节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

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礼”,并把“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思想包括:

第一,提倡“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这是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的思想。

第二,倡导“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彼此相爱和谐.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应该“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已复礼为仁’,这是一种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公德.

第三,提倡“厚德载物”的团结宽容精神。《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作为正人君子,应该效法大地的胸怀,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就是讲团结,有宽容宽厚精神,强调“推已及人”和人际和谐,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

(三)以“五教’原则为核心的人伦道德

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开始,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人伦道德关系的基本耍求是:

第一,在家庭人伦关系中,主张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孝经》中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这是所有道德“教化”的出发点.先秦儒家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孝”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孔子认为,对父母不但要“养”,而且要“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禽兽尚知“反哺”,人如果对父母不敬不养,那不是犬马不如吗?对父母的赡养,只有从深爱出发,才能有和气偷色,承顺父母之心.

第二、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强调“忠”、“信”二字,儒家道德观念中的“忠君”和“爱国”是统一的,并认为“忠”是“孝”的延仲,即把家庭伦理道德引仲到国家.“忠国孝亲,赤子之情”,此乃“人之大伦”.因此,国民应该谨奉“忠孝之道”,做忠君爱国,孝事双亲的忠臣孝子,儒家认为,“信”也是“孝”的延仲,是把家庭人伦关系引仲到社会人际关系当中去.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把“信”作为“五德’之一。孔子认为,做人立世,信诚至上,他非常形象地比喻:“人而无信”,就象车子缺少轮子样,没法在社会上从事各项活动.因此他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要做到诚实无欺,讲究信用,遵守承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交友重信,一诺千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取信于民,为政之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诚笃,经商之德.古人从生活实践体会到,经商只有“以义为利,以义求利’,“诚笃不欺”,“人有义声’,社会信誉良好,才能事业兴旺.

第三,主张“孝’、“忠”为相互承诺的道德义务.在家庭人伦关系中,儒家提倡“父子有亲”、“父慈子孝”,把“抚养子女”和“孝顺父母”联系起来;在社会伦理关系中,儒家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朋友信之”主要靠“志同道和’,感情相依,品行互砒。《易经》上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臭”,通“嗅”,即味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与人同心同行,彼此互相帮助,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这种友情,散发着兰花般的芬芳.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是这种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金兰之好’.这里不仅讲了处理家庭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也讲了用人交友的选择标准.

必须指出,传统道德并非都是“优秀’,“优秀’者乃其巾精华成分.传统道德其中有许多糟粕.如汉代董仲舒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所谓“三纲”;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宣扬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以及儒家宣扬的“三从四德’,“忠贞节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为尊者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这些观点多带有迁腐、保守、荒诞、迷信及反人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对传统道德必须采取扬善弃恶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传统道德对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不仅内容丰富,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如何加强道德修养也提出了许多启迪后人的东西,也是可贵的精神瑰宝.

(一)重视修养践履强调知行统一

重视加强道德修养,在树立起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的同时,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人们的道德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包括:

第一,强调“知行相资以为用’.荀子认为,“知明而行无过矣”。就是说,取得正确的认识,用它指导实际行动,人们就可以不犯或少犯错误.朱熹认为,“义理不明,如何践履?’,就是说,道德行为如果没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信念的指导和制约,就会迷失方向。因此他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的命题,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认为知与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区别,指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有联系,指知行相互作用,相互资补.知行二者的区别是互相作用、资补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强调“为仁由己”的道德主体精神.孔子提倡“修己”、“克己”;孟子讲“养性”、“养身”、“良知”、“良能”,曾子要求“日三省吾身”。他们认为,只要人人能够“修己’“养性”,凭借道德觉悟和人的“良心”来“自律”行为,就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道德的社会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强调“知过必改’,“见贤思齐”的精神,儒学大师们认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好人有过错,就象自然界发生日蚀和月蚀一样,人们都看得非常清楚,是掩盖不了的;但是知过必改,就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儒家还提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贤者”为师,以贤者’为人生楷模,靠榜样的示范规范自身的行为;而对不道德的人和事,必须引以为戒,从善弃恶.只要人人都能做到这些,“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风气就会不断改善。

(二)追求道德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传统道德强调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向往高尚的理想人格.人,应该是道德境界高尚的人.应该是有益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人.它包括:

第一,强调“以身殉道’,“以道殉身”的思想品格。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意思是说,在社会风气良好的太平盛世,应该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而献身;在吏治腐败,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以至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世道里,就应该为重塑道而做出自我牺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执着地追求.

第二,提倡“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精神境界。孟子主张“尊德乐义”.要求人们“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段话的大意是,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道德沦丧;人在富贵的时候,不能为富不仁。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应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在宦海失意的时候,应该身处逆境,洁身自好,们心无愧。人的道德追求不能因贫富、荣辱、喜忧而发生动摇和变异.

第三,提倡“君子务实”,“自强不息”的务实进取精神。《国语》中说:“华而不实,耻也。”王符认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他们都是反对浮华,主张求实的.要求人们为追求理想的道德境界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乐而忘忧”,积极进取,努力塑造自己的理想人格.

传统道德对人们道德修养提出的基本要求,虽然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不乏唯心主义的东西,但是,其中许多积极的东西,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向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宣传和教育。我们要全面理解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巨把这项宣传教育_[作落到实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从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重要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同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新生的文化主体如何对待和承袭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的态度和方式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中,显得非常突出。我们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本身就是个别和一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的共同性质、方向和道路,但又必须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具有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凝结着中国人民的独特创造,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在形式丘而日在内容仁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很显然,这种社会主义本身就包含着新的人格塑造的价值,包含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首先是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从而超越旧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道德、新文化的价值选择的内涵。因此,对于这一伟大建设的跨世纪的主体来说,正确处理好上述关系或态度和方式的问题就至关重要。这是我们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历史的视角。

第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可以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传统或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尚、艺术、制度和生活方式等有机综合体,虽然有其历史的变异性,但较大的相对稳定性乃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由此而成为影响和调节社会生活的一个稳定系统,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定势,是一定社会经验得以传播和积累的特殊文化信息系统和媒介,也是一个民族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滤器和生长点。而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即构成该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部分,则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构成,凝结了这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它能够唤起这个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这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创造合乎时代要求的新文化、新传统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确实离不开传统。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继续清除过去长期以来山于我国社会思想过分政治化、激进化而带来的对文化传统的冷漠和近乎虚无主义的文化态度的余毒,继续克服过去那种不同程度的情绪主义的非理性的急躁病,以及伦理政治化的极端举措的影响。我国目前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中所出现的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逆反心理乃至民族虚无主义的迹象,表现了过去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重缺陷,也表明了直到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仍然是我们思想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克服这种缺陷,我们就不可能有效地承担起新时代全民族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部使命,也无法顺利地实现我们民族文化和道德现代化的新的构建和代际之间的历史延续。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和加强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宣传和教育的问题。

第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建设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的,就是为了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世纪以米,世界上所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人的。西方的现代技术、实业和市场,都是从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上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批判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应当是从自身文化传统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相统·的历史过程。事实上,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

伦理道德文化,曾经儿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东方伦理道德观念而滋润着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伦理道德文化,形成了渊远流长、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儒家文化圈。正是在这个文化圈中,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就较成功地通过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现代设释和利用,为发展自己的商品经济、开拓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文化价值条件和伦理道德环境。这些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我国要发展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不能离开我们民族包括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正是这种优秀传统,千百年来铸就了一颗为世界所震服的“中国心”。我们要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注重于对这颗中国心”所蕴藏的无限精神资源的深层开发。

(二)怎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精神要求我们,对于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一是要分析,二是要鉴别,三是要改造,四是要结合。

第一,要分析。分析,就是如实地把传统文化看成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有其历史性和阶级性,它主要形成和发展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其中既有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伦理道德文化,又有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的伦理道德文化.就地主阶级的道德文化来说,也不是从来如此、铁板一块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它们之中也有过不同层次的阶层和集团,产生过革新和保守、进步和反动的斗争.因此,就是地主阶级的伦理道德文化也是有其差异性和矛盾性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精神要求,必须承认这种历史性和阶级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认真地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为了揭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身的特点,作出正确的事实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

第二,要鉴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精神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要谨慎地鉴别,就是要进行评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又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而要做出这种价值区分,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就必须明确评价的应有主体,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文化水平有评估对象的复杂构成.这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私利或好恶出发;对待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既要看其在历史上是否曾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又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承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就其整体结构和特定历史形态而言,已经过时了,又要看到这个整体的某些内部构件,即那些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行为方式、心理模式、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等等,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定势,却常常具有超时空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第三,要改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看来,无论是分析还是鉴别,目的都是为了改造.即便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精华,也不能“兼收并蓄’,而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加以重新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构成因素.在这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是相辅相承的:批判继续是超越创新的基本性步骤,没有批判继承,所谓超越创新便是一句空话;超越创新又构成批判继承的目标指向,不能实现超越创新.所谓批判继承就毫无意义.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待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和科学态度.坚持这种立场和态度,我们在加强对人们进行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中,就能避免重蹈复古主义的顶辙,就能为顺利地解决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关系问题奠定科学的基础.

第四,要结合.就是要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新时期伟大创业精神结合起来;把上述这些与创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结合起来.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5

关键词 辩证分析;现状特点;建设思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宝贵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财富。以尊老爱幼、尽孝讲和、孝行天下为主要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几千年来,孝文化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们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纳故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农村的孝文化建设。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条件。

一、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分析

对孝文化进行辩证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当前,传统孝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一,敬亲养亲的思想,维持了家庭的和谐。“孝”最基本和核心的含义就是“事亲”,而且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亲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尊敬亲人。能做到这样,年老的父母就不会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的保障,他们的心灵就不会孤独和空虚。其二,修身养性的思想提升了人的道德水平。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重视人性修养,修身以孝德为根本,以温良恭俭让为原则,以克制自我为方法,以忘我无私为衡度。其三,博爱的思想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互助、友爱,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更是让人明白易懂,能学会做。其四,谏诤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为父者的不良行为有监督牵制作用。“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当然,传统孝文化也有消极的因素。首先,宣扬不近人情的愚孝,如郭巨埋儿、黔娄尝粪等。其次,把孝神化和泛化。表现为:一是宣扬因果报应、天赐神助。如大舜孝感动天,孟宗“哭竹生笋”等。二是“移孝作忠,忠孝相通”的统治阶级意志,使孝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再次,强调无违亲意,绝对服从,即孔子主张的“无违”。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种无违思想导致了父子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另外,传统孝文化还提倡“父母在,不远游”等保守的思想观念。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传统孝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大部分已不可能有存在的条件。新时代的孝文化更多的是积极因素,要大胆地继承和弘扬。

二、农村孝文化的现状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传统的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观念受到冲击。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大量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老人们自己单独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相反,不少老人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辈。第二,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很多子女除了每月或每年定期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费用外,很少问寒问暖、体贴关爱。第三,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部分人重利忘义、金钱至上,不尽孝道。有的甚至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兄弟姐妹间互相推诿拒绝赡养父母,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第四,家庭的重心由尊老变为抚幼。传统家庭是建立在“长幼有序,等级森严”家长制基础上的大家庭结构,家庭的基本轴心是纵向的亲子关系,长者在家庭中享有无上的权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数代同堂的链式家庭已经发生“裂变”,家庭的轴心转变为横向的夫妻关系。老年人已经成为家庭中的“弱势”或“次弱势”群体,“老少倒挂”的现象日渐突出,出现了“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甚至“爱幼不敬老”的倾向。第五,失去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大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村民接触的机会变少,相互监督和奖惩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别人无从得知。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他们即使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与此同时,传统孝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思想继续存在并有所蔓延。例如,有的人由于攀比心理作怪,父母死后大办丧事,费用动辄几千上万元;有的人推崇多子多福,不择手段地为家庭延续“香火”;重男轻女思想仍然严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仍然是当前农村生育观的主流……如此等等,反映出当前农村孝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三、农村孝文化的建设思路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孝道。传统孝文化随着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同样应当从与时俱进的视角对其进行取舍,树立起正确的孝道德观。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情感慰藉,“敬养父母”。孝不仅包括儿女对父母的赡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尊敬父母,使父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子女的拳拳孝心。正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二是要树立“厚生薄死”的观念,反对形式主义。父母在世时要尽心敬养,让父母能够在有生之年安享幸福,当其去世后丧葬祭礼则量力而行,逐渐以“厚养薄葬”代替“厚葬久葬”。对于父母在世时不孝敬、死后却大操大办丧事以示孝子的行为应予以抵制。三是要强调人格平等、互尊互重。平等是构建农村孝文化新理念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孝道”是报恩与友爱的整合。其本质是平等友爱,不再是唯父母之命是从的愚孝,也不是要求子女用无尽的补偿和牺牲来报答父母。四是要抛弃一些陈腐落后的孝观念。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观,“养儿防老”的重男轻女思想等。

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强化孝德意识。对孝道德的宣传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舆论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人们尊敬父母的自觉意识,使人们逐渐明确尊老爱老的社会意义,在群众中形成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当前,还可以用孝道文化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达到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目的。二是树立敬老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村民有赶学目标。比如开展评选“孝亲敬老之星”活动和推评“好儿好媳”、“好公好婆”、“爱心妈妈”等为主要内容的“德孝工程”建设等。这些敬老典型是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三是利用各种健康活泼的文艺表演形式,热情讴歌尊敬父母、照顾老人的好人好事,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把正确的孝道德观念灌输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鼓励人们认真处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让所有的老人真正感到老有所养、老有人敬。四是搞好孝道德的启蒙教育。正确的孝道德启蒙教育,常常影响到一个人一生对待老人的态度。因此,孝道德教育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德育中也要通过开设孝道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尊老敬老的道德要求。当然,作为父母更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通过潜移默化使孩子形成孝敬老人的优良品质。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尊敬、关心、爱护老人蔚然成风,使孝道德要求由社会规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使农村“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互帮互助”的新风尚更加浓郁。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6

“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乐施文化,传承助人美德,具备博爱素养,养成行善行为是当前中小学,尤其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何以育善?

以孝为先育善念。小时尽孝,长大才能尽责是和谐社会需要的神,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元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传道”要义具有传孝道的丰富内涵。孝并非讲大道理,而在于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教有参照,鸟有反哺本能,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今有大学生背母从学,是孝道文化基因传承的最好见证,社会与人文为当代中小学教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小朋友尽孝道提供了为其所喜闻乐见并易仿效的参照,能为幼儿善念的形成打好文化底色。尽孝并非空洞说教,而在于见微知著,平中悟道。育有榜样,《回忆我的母亲》伟人尽孝的经典,邓小平赡养继母,领袖尽孝的佳话,朱自清书《背影》先贤尽孝的传奇,为孝道天下,社会责任良好风气的形成播下治国兴邦,长治久安的种子,体现从象爱父母一样爱祖国,爱人民的迁移与升华,国家至上的孝育价值,任需要优化思想道德课程体系。

以悌为重教善言.礼让才能恭谦是自幼学会处理人际关际,成年协调公共关系的韵。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上下有礼是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化行为的重要标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古今亲情、友情、爱情的文化精随,是孝道文化自然而必然的演绎与发展。核心是言为心声。教幼儿如何说话与交际,既是教生存之道,又是教生活之道,更是教生命之道。建立在幼儿园生活中学尊师爱幼之言,在家庭生活中学孝敬父母之礼,在社会生活中学尊老爱幼之行无缝衔接教育的链条。促进家庭和谐友善,调节师生代沟关系,加快从感恩师长,点亮真情到开展孝育发扬孝德的内化与发展,还需要加快家园共育的窗口研究与建设。

以忠为上行善事。忠诚才能继承是古今文明繁衍的根。“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应成为孝道教育的文化主流。识敬老画,做敬老事,行敬老礼应成为中小学生,尤其幼儿园小朋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忠心献给人民,良心献给社会,爱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献给自己的规范教育内化为文明素养,转化为行善行为。行善于家,以不扫一室,何以扫天下自省;行善于世,以日行一善,积善成德自重;行善于校,以用心一笔一划,报效国与家自立。实现从爱做家务,替父母分忧到热爱公益,为国家担忧,则需要改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环境。

以心为准养善行。信善才能行善是教育发展文明的本。善以求真,德以致远应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建立把用心做人,用情做事作为当代中小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小朋友孝道水平评价的基础。把追求真理,修养德行,规范善行,养成习惯作为考量教师教书育人业绩的重要指标,把幼儿园重德治,兴礼仪,园长尽孝之范,师生学孝之心,尽孝之行纳入有幼儿园发展性评价范围。完成从孝敬父母,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到热爱人民,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品质跨越,更需要改革现实评价内容与机制。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训;孝道;家庭美德;社会风尚;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105-04

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文献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具特色的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家训又称家戒、家范、家约、庭诰、庭训等,是指家庭或家族中父祖等长辈训示、教诲子孙及族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的行为准则。历观我国古代卷帙浩繁的家训史,“孝”始终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德目放在首位,是历代家训的伦理核心。梳理和弘扬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合理成分,对加强我国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及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

我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对子弟的孝道训诫,而历代的祖训家诫、宗谱族规是教育、鞭策子弟尊老孝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历朝历代众多家训之中,比较著名的有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李世民的《帝范》,宋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元郑太和的《郑氏规范》,明方孝孺的《家人箴》,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进行孝道教育的范本。

我国传统家训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孝道思想,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1.存身惜名,勿让亲忧。传统家训深受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220思想之影响,提出了“安其身以安父母之心,孝莫大焉”[2]233的主张。北齐的颜之推在《养生》篇中告诫子孙:“夫生不可不惜”,[3]190要求其做到“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3]18他还强调,为了保全生命,绝不可去做可能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事情,尤其不要“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因为“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3]190有的家训还指出,为了对父母尽孝道,子女应爱惜与身体并行的身名,不做有污身名而使父母受辱的事情。如:明代的何尔健在《廷尉公训约》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莫重于一身,而身莫大于能守。欲守其身,必先严绝匪彝。损己之友,且莫相交;无益之事,且莫妄作。”[4]770强调为了保全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品行,一定不要去做违背常规的事情,不要交损己之友,不要妄做无益之事。明代官吏彭端吾在其所著《彭氏家训》中提出,“孝”的最高标准是“保此身”“做好人”,他说:“保此身以安父母心,做好人以继父母志,便是至孝。”[4]643清代学者石成金嘱咐子弟,对他本人最好的悼念就是“凡出言行事,俱守我之仁厚勤俭,不堕家声,是即孝道矣”。[5]978

2.奉养父母,尽心竭力。许多家训都强调,子女对父母尽孝的最基本要求和表现,就是在物质上竭尽所能供奉父母的衣、食、住、行,使其终生衣食无忧。颜之推提出:“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3]187认为从“幼少”到“成年”,赡养父母都是子女的基本职责。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强调要在饮食上尽心赡养父母,“以其饮食忠养之”。[6]196明朝刑部尚书林俊在《林氏家训》中指出:“人子事亲,无论穷富,当以奉养为先。富者能奉以甘旨,而贫者以菽水承欢,各凭其力。”[7]76认为无论贫富,一定要竭尽气力赡养父母。

除了物质上对父母的尽力赡养之外,传统家训还对如何做到在生活上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尽心侍奉父母提出了明确、详尽的要求。如:唐代《女论语》提出:“父母年老,朝夕忧惶。补联鞋袜,做造衣裳。四时八节,孝养相当。父母有疾,身莫离床。衣不解带,汤药亲尝。祷造神o,保佑安康。”[8]1327清代的姚廷杰在《教孝篇》中提出了尽孝应该注意的事项,“与其有病而药饵,不若未病而药饵。与其用药饵以治病之发,又不若慎寒暑以杜病之源。古之孝子,视无形、听无声,若夫寒燠,犹为易察。为人子者,知亲老矣,老则性易执而思忽迷,其于寒燠之节,饮食之宜,老人仅可自主一二。子若媳宜提携之,珍惜之,察其情形而裒益之,以待赤子者待老人,则老人安。”[8]1412指出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关键要做到四点:一是未病之前准备好药饵;二是未病之前杜绝病源;三是要注意寒、暖之节与饮食之宜;四是以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老人。

3.孝敬父母,尊重长者。古人认为,养亲只是最低层次的孝,敬亲则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一种孝行,“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9]4故此,传统家训的孝道训诫特别提倡和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司马光提出,对父母不恭敬,则与禽兽无异。他说:“养父母而不恭敬,何异于养犬马。”[10]102明仁孝文皇后在《内训》中提出,“敬”是孝之本,而“养”则是孝之末,“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孝奉为孝,斯末矣。”[11]659

传统家训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一方面体现在对父母要怀有“诚敬”之本心。明代的宋诩在《宋氏家要部》中指出:“事之必尽其诚,爱之必加以敬,人之奉亲而不失乎诚敬,斯可以言孝矣。虽鲜衣美食,苟不能体其心之所思,遂其心之所乐,乌在其有诚敬乎?”[4]649康熙训诫诸皇子孝敬父母时要做到,“惟持善心,行合道理”,[12]45“诚敬存心,实心体贴”。[12]47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使其精神愉悦。明代以至孝闻名的何伦在《何氏家规》中说:“今之人以能养为孝者何?盖缘不顾父母而私妻子,倒行逆施者众,彼善于此,故与之耳。殊不知孝之道,岂养之一事所能尽哉?要有深爱婉容,而承颜顺志,尊敬谨畏,而惟命是从。稍有斯须欺慢违忤,或伤教败礼,取辱贻忧,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8]1394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逢奇认为,赡养父母,不但要“养其口”,更要“养其志”。“养志”,即尊重、体贴、敬爱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精神上的慰藉。他在《孝友堂家训》中指出:“父母于赤子,无一件不是养志。人子于父母,只养口体,此心何安?无论慈父慈母,即三家村老妪养儿,未有不心诚求之者。故事亲若曾子,仅称得一个‘可’字。”[5]935

有的家训还提出,孝敬的对象除了父母、祖父母等内亲之外,应推而广之为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旁系血亲,并一直可扩而大之为天下所有的长辈和老人。如清代教育家吴汝纶说:“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乃谓之孝。”[5]1749

4.父慈子孝,慈孝相应。传统家训不但要求子女对家长行“孝”道,而且特别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即要求做到慈孝相应。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强调,慈、孝与友、悌是双向的且以上对下的要求在先,他在《庭诰》中说:“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8]1510颜之推认为,孝伦理规范的维持,不能光靠子女单方面的行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也是促使子女能尽孝的重要条件,“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3]30司马光在《家范》中指出,子女对父亲不孝顺与父亲对子女不慈祥,罪过是一样的。他说:“盖言不孝不慈,其罪均也。”[13]40南宋士大夫袁采认为,父子双方只有各尽其道,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保持双方关系的和睦与融洽。“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8]1374并进而提出若“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8]1375

5.父母有错,委婉劝谏。传统家训大都强调,孝敬父母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其一味顺从,如果父母有过错,子女应对其进行劝谏。司马光提出,父母有过,儿女必须谏争,以补救父母之过失。他说:“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然而不谏,是路人。故当不义则不可不争也。”[13]85清代名儒刘沅在其《家言》中强调:“父母有过,阿意曲从,反为大不孝。若有大过,必委曲解救,毋使其事毁德。”[8]1427认为父母有过失,曲意顺从是大不孝。父母如有大错,一定要委婉地加以弥补,不使父母所做的事有毁德行。

同时,大多数家训要求子女劝谏父母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婉容悦色。如:司马光特别提醒子女在规劝时应仔细观察父母的情绪好坏,等到父母平心静气时,方可柔声规劝。假如父母不听子女的规劝,孝敬之意不能有丝毫减弱,反而应当更加恭谨,等父母高兴时再去规劝。他援引《礼记・内则》中的话指出:“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则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14]263林俊的思想与之十分相似,他说:“亲有过,子女应柔声婉言劝谏,万一不从,应俟亲愉悦时再谏,不陷父母于不义,亦为孝之一端。”[7]77

6.薄以葬亲,诚以祭亲。传统家训认为,孝敬父母不仅表现在父母生前,父母去世以后慎重地举办丧事以寄哀思,虔诚地祭祀以追念先祖,即慎终追远,也是孝道的重要体现,“慎终而丧尽其礼,追远而祭尽其诚,则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而后尽思慕之道矣。”[4]649故而,家训十分重视丧葬之礼,要求子弟“以丧葬祭祀为重事”。[4]769认为父母活着时不能好生奉养,死后又不能好生殡葬,是对父母极大的不孝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大不孝于父母。”[15]23但家训大多嘱告子弟家人不必厚葬,认为薄葬亦孝。唐朝中期著名大臣姚崇主张丧葬从简,“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8]911他还举例说明薄葬古已有之,迄今还传为美谈,“昔孔丘亚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千古,咸有遗言,属以薄葬。”[8]911并进而指出厚葬的结果是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容易招致墓盗,弄得死者尸骸暴露于野,这样其子孙也难逃不孝之讥,“至今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8]911唐朝大臣卢承庆临终前作《教戒》一文,告诫儿子办理丧事务必从简。他说:“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4]223

古人认为,除了安葬父母,祭祀父母亡灵也是孝行的继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6]43颜之推十分重视祭祀之礼,他在《终制》篇曰:“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3]279在他看来,一年四个时节对祖先进行祭祀是周公、孔子所教导的,这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他们死去的亲人,不要忘记孝道。一些家训特别强调,祭祀时一定要做到虔诚、恭敬。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朱柏庐提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8]1014告诫子弟祭祀祖宗时应诚心诚意。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在其家训《郑氏规范》中对祭祀时的礼仪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其或行礼不恭,离席自便,与夫跛倚、欠伸、哕噫、嚏咳,一切失容之事,督过议罚。督过不言,众则罚之。”[16]114

7.秉承遗志,显亲扬名。传统家训认为,父母死后除了慎终追远之外,孝子还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显亲扬名,光耀门楣,这是对父母乃至祖先最大和最高层次的孝。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临终前告诫儿子司马迁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15]50认为扬名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大孝。天下的人之所以称颂周公,是因为他能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公召公艰苦创业的作风,表达古公父、季历的思想,直到公刘的功业,以崇尚先祖后稷。以卧冰求鲤、侍奉继母的故事感动后人的晋代孝子王祥认为,孝的最高标准就是“扬名显亲”,他说:“扬名显亲,孝之至也。”[15]98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夫人子之孝,莫大于显亲”,[17]1080认为为人子女最大的孝敬在于显亲扬名,给父母带来荣耀。清代学者王心敬则在《丰川家训》中要求:“为人子者,须时时有显亲扬名、立身行道之意。”[16]378强调为人子女者心中应时时想着怎样才能显亲扬名、光耀门庭。清人张习礼认为孝顺父母有大小偏全的区别,他将孝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显亲扬名是最高的孝。他说:“孝有大小、有偏全。扬名显亲上也,克家干蛊,不坠先人之志,次也。服劳奉养,又其次也。此大小之分也。能全上三者,上也。否则视其所急,尽吾力之所至,而次第图之,此亦不失为孝子矣。此偏全之分也。”[5]961

8.移孝忠君,报效国家。传统家训认为,在家国同构的体制下,忠孝本是一体,“孝”是“忠”的缩小,“忠”是“孝”的放大和升华,将孝道推广开去就是忠,即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222“移孝忠君”。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认为忠孝合一,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他在《名子说》中告诫两个儿子:“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俟余勖哉?”[18]433南宋词人叶梦得告诫子孙,忠与孝缺一不可:“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故孝必贵于忠。忠敬不存,所率皆非其道。是以忠不及而失其守,非惟危身,而辱必及其亲也。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8]1387很多家训还强调,国之忠臣,即家之孝子。如:唐朝的杜正伦在《百行章》中说:“在家能孝,于君则忠。”[19]115唐太宗告诫儿子吴王恪,在外面能尽大臣对君主的忠诚,在家里能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19]115孙逢奇认为,事亲不孝,则事君必定不忠。他说:“孝者所以事君也,为子不孝,断未有为臣而忠者。”[5]945

二、中国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传统家训中的孝道思想是先人们留下的一笔十分丰厚宝贵的伦理文化遗产,剔除其落后成分和封建性的糟粕,在当前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孝道思想的精华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提升道德素养。爱亲与敬老是一切道德的起点,是形成个人良好道德品质之根源。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爱人民等社会性情感,最初都是源自于对父母的“亲亲”之爱,个体对他人及社会的爱与责任正是在对父母的爱与责任感中不断地扩充、升华而形成的。《孝经》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221这是完全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爱戴、不尊敬的人,很难相信他会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罗国杰教授提出:“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和道德层次的高低,当然要看许多方面,但是,谁都不能够否认,一个人是否自觉自愿地报答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是否回报父母、他人、社会、国家在自己成长、发展中的帮助,是衡量、测试和评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和道德高尚或卑下的一个重要的标准。”[20]

今天,我们应从传统家训自子弟幼小时就注重对其的孝道教育中汲取有益因子,将孝道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入点,从而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2.有助于应对老龄化浪潮,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5%左右。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老年人基本没有社会养老保险或养老金数目极为有限,其养老的依靠还主要在于子女和家庭。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的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在此社会形势下,积极弘扬传统家训中养老、敬老、爱老的孝道思想,从物质和精神上赡养父母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当父母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应竭尽全力承担起照顾、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既是传统孝道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最根本的品德。同时,对于老人而言,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子女的精神关怀和慰藉是他们最期盼和渴求的,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子女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使父母在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中安度晚年。

因此,大力弘扬传统家训中养老敬老的思想,积极推进传统的反哺式家庭养老模式,不但能在物质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精神上给老年人提供宝贵的情感慰藉,而且也减轻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3.有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树立良好家风。传统家训认为,“父慈”与“子孝”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维系家庭和睦必不可少的道德内核。若为人父母者能尽心尽力地抚养、爱护子女,为人子女者能诚心诚意地关心、孝敬父母,那么家庭中就会形成一种父慈子孝的充满浓郁亲情的和睦温馨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明仁孝文皇后所希望的“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的良好效果。中国传统家庭正是依赖于“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浓化了代际亲情,树立起互助友爱的良好家风,实现了古人“齐家”之目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中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使每个家庭都能营造和建立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尊老爱幼的和谐温暖的良好氛围,树立家庭尊老敬老的良好家风,则无疑能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磨擦和冲突,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睦、幸福,从而使家庭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

4.有助于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统家训孝道教化中蕴含的“广敬”“博爱”的思想是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孝经・天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1]24即是说,能够敬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又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21]400认为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可以推己及人,推及到尊敬世上所有的长辈和老人,即孟子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把孝伦理推广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我们尤其应当提倡“广敬”“博爱”这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大孝”精神,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若社会上尊老、敬老蔚然成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和谐、稳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5.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是爱国报国心的根源。“孝”最初的含义是指建立在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尊祖敬宗”的宗族道德,爱国爱邦的潜在意识最初都是由“尊祖敬宗”的情感升华而来的,孝亲与爱国是一脉相承的。《礼记・大传》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22]7所以,从古至今,所有中华儿女都视报效祖国为人世间最大的孝义和德行,具有最崇高的价值,正如林俊在《林氏家训》中所指出的:“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谓之大孝。”[7]76

由于“孝”本身蕴含着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内涵,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感召力和亲和力,所以它最能唤起人们的孝亲意识,勾起人们思乡寻根之情,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道德基础。也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仍然关心祖国的发展,甚至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寻根问祖,祭扫先辈墓园,寻访先辈家谱,为家乡的建设慷慨解囊,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将全世界中华儿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亲和力与向心力。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孝经》与孝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张霆.历代家教宝典[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3][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m].唐松波,校注.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4]张鸣,丁明.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上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5]张鸣,丁明.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下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6]舒大刚.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7]莲江东林谱志编委会.莲江东林谱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8]郭齐家,李茂旭.中华传世家训经典(全四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9][明]吕坤.语[m].王春红,编著.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10][宋]司马光.家范(全译评点本)[m].修远,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1]锷未残.中国民间蒙学通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

[12][清]康熙.帝王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3][宋]司马光.温公家范[m].王宗志,注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14]王竞成.中国历代名人家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15]唐松波.古代名人家训评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16]徐梓.家训――父祖的叮咛[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7][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张立文,整理.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18]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8.

[20]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8

《孝经》一文中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孟子在《春秋离娄上》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平亲,不可以为子。”还有就是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被人们反复引用。可见“孝道”在中华民族中的作用和力量。当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左右,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剧,关于如何尽献“孝道”的话题日显热门,本人不才,在这里也算凑凑热闹,浅谈“孝道”。

在我的理解里,“孝道”不仅仅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古,更不应盲目地照抄照用,在“孝道”这个问题上要思考和体现的是如何做孝子与做人的道理。

近日看报,发现一则消息,在北京有这样一位青年人,他从21岁开始辞去工作,全身心地照顾患病的父亲,十多年他做到“六不”,即不工作、不恋爱、不结婚、不上网、不用手机、不与人交往,专心致志地把照料植物人父亲作为职责和工作。这样的事迹的确感人,他在“孝道”上体现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着实让人敬仰和感动,但同时也由此引起了争议。有人说孝子有权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位“孝子”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在如今利他精神稀缺的社会里,自然而然地会感动很多人,但如果从社会层面冷静地思考一下,在对“孝子”的褒扬上似乎更需要理性的指导,决不能也不应该只以极端、感人去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当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价值以“孝道”之名完全奉献给了自己的父亲,他自身的生命价值只能在奉献中成为了另一个生命的附属物,这种奉献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有了一种残酷的味道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却避而远之,视为封建糟粕,以致产生了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下在家庭关系中,一些人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严重滑坡,从而导致代际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一些不肖子孙,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掠夺老人财物,造成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家庭和谐。

大力宣传和建立“孝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台湾作家龙应台谈过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带着85岁的父亲去台北看《四郎探母》的演出,当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时,她发现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因为她父亲受到剧情的感染,想起自己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时,一天准备帮母亲到市场去买菜,路上被抓了壮丁。后来,他辗转流离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来不及道别的母亲……深受剧情感染的不仅是她父亲,曲终人散时,她发现不少人眼里都有泪光闪动。这就是“孝道”文化的力量。正如龙应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为此,当今弘扬“孝道”文化要从落实家庭“孝道”上着手,建立和谐家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

当然,这些要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它需要有坚强的精神支柱才能实现。首先,是要牢固树立起敬老观念。这种观念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其次,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能以工作忙为由冷落老人。据报纸报道重庆沙区一位八旬老太独居多年,向法院,讨要精神赡养。但法院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儿子对老母照顾有加。对此,老太太解释说,儿子是对我好,我就是想看看他,想天天看到他。经法院调解,要求其儿子要常听老母唠叨,尽到精神赡养的义务。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做子女的天天陪在父母身边,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特别是年轻人,为了闯一番事业,经常在外面辛苦奔波。但不论如何忙碌,隔十天半个月,挤点时间看看父母,听听父母唠叨

总是可以的。再者,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侍奉好老人是儿女一辈子的事,因此,我们需要把孝敬父母的事业进行到底,使家庭和谐,使“孝道”文化得到传承。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件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秤上,它们等值。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提及的脆弱。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他们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他们也不能把父母关心和照顾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他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会硬,要飞出那把罩着他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他们走的再远,家永远是温暖的归宿,家里有他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可是,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7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其实,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它是两代人心与心的沟通。现在,父母都还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顾。倘若有一天,父母老了,没有力气动了,你这时是否又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说他们是你的累赘昵,或许还会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在马路上于不顾。这些人是残酷的、冷血的,没有人性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7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现在大家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向父母尽一分孝心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人就要永远记得孝心的存在。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9

孝顺问题,既是个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武汉一名老人病逝后,两名子女因遗产分配问题产生矛盾,致使老人的遗体在殡仪馆停放一年多。弟弟指责姐姐独占父亲的存款却不尽赡养义务,导致父亲饿死,并要求分配父亲遗产。姐姐指责弟弟不尽孝道,并要求平分房子。

儿女冷漠于父亲的死,热衷于寻争遗产,这种重财产轻亲情的丑陋心态与行为,实在应该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伦理道德的谴责,也应该受到自己良知的谴责―如果他们还有些许良知的话。笔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不孝”二字,立即会显示出数以万计的条目:不孝儿打骂老母十余年;生前不上门,死后争遗产;儿女不孝病父轻生……割股侍亲的故事还记忆犹新,而眼前却充斥着许多不孝的行为和身影,这给我们提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孝顺行为如何培养?孝道文化如何传承?

孝顺问题,既是个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既是个家庭伦理道德问题,也是个社会法理问题;既关系到家庭的亲情与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孔子曾写出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能够使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相反却出现了种种不孝敬长辈的“短腿”现象,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和警觉。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人对父母不孝顺,竟然是出于报复心理。原来,他的爷爷奶奶在世时,父母对爷爷奶奶不好。这位年轻人对父母说:“你们以前怎么对待爷爷奶奶,我现在怎么对待你们!”笔者当然不赞成他这种“报复心理”及其行为,只是想说明孝顺行为的培养和孝道文化的传播具有传承性。孝,是中华民族家庭伦理道德与传统美德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于家庭而言,一方面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对长辈尽孝,给子女起到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小注意对子女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于社会而言,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广孝道文化。让孝敬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使我们的下一代懂孝顺、会孝顺、乐孝顺。

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篇10

孝行孝道,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伦理的根基。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中没有一个像中华民族那样重视孝,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关注孝。孝,既是我国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我国文化的伦理特色。作为炎黄子孙,最难承受的指责就是不孝;身为中华儿女,我们总以被人称赞为孝子贤孙而骄傲自豪。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中华文化经历几千年的大浪淘沙,风雨洗礼,许多风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化,随着民族的融合而丰富,可唯有孝道文化树大根深,牢不可摧。许多早年飘扬过海、定居他乡好几代的华人华侨,他们已经不能流利地说母语,早已淡忘了家乡的青山小河,但唯有一件大事不可或缺,那就是拜祖祭先。这一神圣而固定的习俗,使他们永远打上炎黄子孙的鲜明烙印。

诚然,任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都不可能只有精华,而没有糟粕。发展演变到极致的中国孝文化,在鲁迅眼里,曾只剩下“吃人”的面貌。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政治利益的需要,把以孝治天下作为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的最高境界,让活人殉死、殉葬当做尽孝尽忠的榜样,演绎了多少人间悲剧。而“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更是对人性与自由的残酷扼杀,将偌大一个文明古国桎梏得思想无存、万马齐喑、死气沉沉。那流行至今的《二十四孝》故事,充满了违背科学,践踏人性,愚昧迂腐的气味。像卖身葬父、埋儿奉母、恣蚊饱血、尝粪忧心、戏彩娱亲、弃官奉亲等等,体现了极端孝道的残忍,反科学、反人类,并不值得颂扬流传,更不能让当今的青少年所学习效仿。

或许正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糟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或许那种极端行孝的负面作用已经沦为民族的一种劣根,因此,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反封建的大旗下,墨儒孝道曾被列入被荡涤的范围,与争取自由,个性解放的现代青年越来越不相容。进入改革开放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与文化多元文化的发展,那种“百德孝为本”的观念大多停留在书本与父辈的教诲上。青年人的思想与追求已经随着当今世界的五彩斑斓飞翔而去,不再受传统的禁锢约束,以至于如今许多长辈和家长不断抱怨人心不古、儿女不孝、世风日下。

当代许多年轻人真的是不孝子孙了吗?任何这样的估价与结论都是不值得一驳的。在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里,要寻找一批敬祖尽孝的典型事例并不难,当代版的《二十四孝》故事也能挖掘到。可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孝道,弘扬什么样的文化?

现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是公平。具体到孝德,体现为一种代际公平。只有公平,才能树立完美的人格,体现做人的尊严。不管何等璀璨的传统习俗与文化,能否在现代社会得到弘扬发展,关键是在展现公开中找到自身的历史方位和坐标。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有一点难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那就是不公平。中国孝道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臣对君孝、子对父孝、妻对夫孝(忠),反之则为大逆不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行,子不能不行;夫要妻离,妻不能不离。这种权利的不对等,义务的不对称,人格的不平等,就是严重的不公平。将严重不公的事情作为道德规范,必将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