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十篇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十篇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7:53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1

内容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在世界贸易规则体系中包含环境保护条款,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出现了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与贸易有关的措施和贸易规则中环境保护条款不一致、甚至冲突时的法律适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者的协调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世界自由贸易规则不应成为国际环境质量恶化的原因;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不应对世界自由贸易构成妨碍。

关键词:国际环境措施世贸规则协调

一、环境保护:从gatt到wto

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席卷全球,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不保护环境,人类可能会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于是各国在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内立法重点的同时,也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途径保护环境,并将环境保护渗透于一切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领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绿化gatt(《关税贸易总协定》)或者说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就被提了出来。1971年,gatt专门设立了“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小组,反映了gatt开始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对待。“东京回合”达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表明,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经对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形成贸易壁垒,因而,消除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成了gatt法律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以及wto的产生,使协调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乌拉圭回合”在“环境小组”和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最后通过了《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根据该决定,wto设立了一个对所有成员国开放的“环境与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工作宗旨就是在不违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负责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贸易与环境两个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环境保护与贸易持续增长相互促进的目标。可见,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多个协定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①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问题。这表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保护对贸易的影响并不限于环境保护理念渗入世界贸易规则,国际社会早就开始缔结专门的国际公约对各种危害环境的自由贸易进行限制。如针对象牙贸易造成对大象的大量捕杀而使其濒危,硬木贸易导致东南亚地区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生物资源和林木资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危险废物贸易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问题等。国际社会为此已经缔结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环境保护公约,这些公约的宗旨就是通过限制贸易达到环保的目的,限制或禁止成员国的贸易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同自由贸易的冲突与解决

环境保护渗入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状况和经济实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这两大阵营在对待贸易相关国际环境保护措施和世贸规则这两种不同的规则体系的态度上完全不同。发达国家鉴于自身环境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一方面有意规避或者不遵守有关的限制贸易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企图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废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用世贸规则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求保护本国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则恰好相反,来自发达国家的生态侵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怀有警惕的心理,他们特别重视这些发达国家是否能够遵守那些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

由于发展中国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者,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使用世贸自由贸易规则来抑制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一致努力,现有国际法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约定,已经包含着大量考虑发展中国家弱势地位的条款。但是,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双重优势地位却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为此,国际环境法把“发达国家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求达到在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质的平等。在世界贸易组织体系内,wto规则也十分注意防止环境保护措施成为世界自由贸易的障碍,特别是防止其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口实。然而,在国际交往特别是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也正是由于这些活动,常常引起国际讼争。所以,在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讼争,往往表现为环境保护措施与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这就使探索如何协调环境保护措施与贸易规则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关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了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成员方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性措施,除应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必要性原则。成员方只能采取为实现合法目标所必需的技术性措施。这些合法目标包括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

2、采用国际标准原则。成员方如需制定技术法规,而有关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拟就,则各成员方应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技术法规的基础,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

3、协调与等效接受原则。各成员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机构,就各自采用或准备采用的技术法规涵盖的产品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并鼓励各成员方积极考虑将其他成员的技术法规作为等效法规加以接受。

4、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成员方不应期望发展中成员方采用不适合其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发展中成员方制定技术性措施的依据。即使存在“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发展中成员方仍可按照特定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采用某些技术性措施,以保护与其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本国技术、生产方法和工艺。鼓励发达成员方对发展中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性措施方面提供技术援助。

除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之外,《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sps)在避免成员方利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设置贸易壁垒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根据sps,制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除了需要遵守tbt所规定的前述四项原则外,还需要遵守“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

按照“以科学为依据”原则,成员方应确保任何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都以科学为依据,不能实施或停止实施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如果在科学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某种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只能是临时性的,并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出科学评估。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之间有关牛肉激素问题的争端的解决来看,《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的“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发挥了积极作用。欧洲共同体以在牛饲料中添加激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为由,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而美国则认为欧洲共同体这样做没有科学依据,将欧洲共同体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结果欧洲共同体败诉。②

按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成员方在制定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时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基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进口方对进口产品可能带入的病虫害的定居、传播、危害和经济影响,或者对进口食品、饮料、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做出的科学分析报告。③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进口方确定“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④有直接关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高,进口方确定的“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就比较高,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严格一些;如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低,进口方确定的保护水平就比较低,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宽松一些。但是,sps规定,无论进口方确定的措施是严还是松,都应考虑将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对贸易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目标。”⑤

从tbt和sps的规定可以看出,为了保护环境,成员方可以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wto规则对于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规定了限制原则,即:一旦成员方采取的保护措施违背了不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就构成贸易歧视或贸易壁垒。在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金枪鱼案中,就可以看到这些原则的价值。美国以保护海豚为由禁止进口金枪鱼,世贸组织则认为,美国的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和自由贸易原则,结果美国败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认为美国不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动物,而是美国保护动物的做法违反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换言之,如果美国对本国渔民也采取相同的措施,那么美国的做法就是恰当的了。正因为美国采用了差别待遇的做法,可以看出美国的真实意图不在于保护动物,而是以保护动物之名行保护本国渔民利益之实。

三、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适用与协调

由上述可见,wto一系列规则实际上在努力协调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在:它既明确规定为保护人类、动物、植物、自然资源,成员方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又规定这些措施不应成为歧视和变相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因此,wto既要扩大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同时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查字典网

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初衷在于通过控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贸易来减轻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也是为了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wto规则与环境保护国际规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这种一致性丝毫也不能掩盖两者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它所规范的贸易通常明显地影响环境与自然资源,而wto规则主要是以贸易自由为目的的,贸易所涉及的产品本身并不明显有害于环境。

其次,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而wto规则是自由贸易全球化的产物。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2

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以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调查,对环评以及环保设计中提出的措施进行核查。

(一)水污染防治

调查施工期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与养护等生产废水及施工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二)固体废弃物处置

工程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生活垃圾与施工弃渣两类组成。在工程环保设计中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为:规划多个渣场集中堆放工程土石方弃渣,并对各渣场进行防护;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卫生填埋。调查中将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三)大气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采用的防治措施为:配备专用洒水车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用以减少粉尘;设计选择粉尘污染程度小的设备,如自动化拌和楼,水泥罐设置袋式除尘器等;洞室开挖、骨料破碎等采取湿式作业;加强施工人员的卫生防护,如配备防尘口罩、防尘眼罩等个人防护用具。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四)噪声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对施工噪声防治制定的措施为:加强对拌和楼等强噪声工作岗位人员的防护,如修建隔声隔音的值班室、操作室,个人配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控制生活区附近施工道路的车流量,禁止车辆夜间鸣放高音喇叭,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此项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疾病防治工作:调查施工区卫生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设立医疗保健站等机构,施工区喷洒药物消除或减少蚊虫孳生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及饮用水消毒情况,职工食堂卫生消毒等措施。

(六)库底清理环保措施

具体调查包括:①水库清库概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库区水域面积,正常蓄水位,各清理阶段所涉及地区和人口,淹没线以下房屋面积,影响区房屋面积等。②库底清理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执行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库底清理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内容;库底清理的依据及清理质量要求,库底清理的各阶段工程量,淹没线以下地上房屋、附属建筑物的拆除和平整,林木移植和砍伐,厕所、粪坑等卫生清查点深埋和消毒处理,坟墓迁出处理和消毒处理,危险品的清除及消毒处理,专项迁建后的场地清理,库底清理的验收等方面的情况。

运行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将重点了解以下内容:(1)电站管理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油泄漏问题制定的预防、处理和补救措施,电站进入运行期后油泄漏事故发生的情况、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结果;(2)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及排放时的达标情况;(3)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和处置的方法。

此外,电站建成后,电站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进行了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因此,还将调查电站管理部门针对所辖区域环境开展的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工作以及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执行情况,并进行实地调查。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落实情况调查

(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电站工程静态总投资41.39亿元人民币(初设报告批准值),从工程的总体预算中分离出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预算为1122.21万元(初设审查后调整值)。环境保护投资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站网建设费、人群健康保护费、施工区环境保护投资、移民安置区水土流失治理费和环保工程设计费等五个方面。水土保持投资在初设阶段并未列入环保投资。通过调查最后形成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的预算调查表,以明确各项投资的来源和用途,并按大类进行统计。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实际发生调查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3

施。

关键字:工程建设,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是《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也是施工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限的资源过度消耗.人民健康和生活受到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其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面对环境影响要对建设环境做出正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对已经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和完善所作出的评价,正确把握规划建设,及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状况,为控制环境质量,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及设计可行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环境管理主要在两个阶段进行:施工期和试行期。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环境监理工作执行和投入正式运行后的环境管理建议等。

(一)环境保护措施或设施的实施情况。主要是合适在进行污染防治的措施和设施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是够一致,有没有漏项或者变更。

(二)环境保护措施或设施的运行。保证设施措施长期稳定的运行,并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在没有满足要求时,采取补救措施,对情况进行预测。确定设备的工艺、运行和停运时间。对于新的技术措施进行考核,确保设施的运行效果。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达到指标。生态环境,如:动植物的分布、数量、优势物种、国家保护,绿化覆盖率,水资源分布,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等,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正确辨别。

(四)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标准,和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标准等。

二、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方法

(1)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现场文明施工与管理措施增强环保意识。施工人员应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对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素质。(2)开展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工地。(3)加强现场管理。各类污染源的形成与施工现场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如质量管理跟不上,会造成返工而产生大量返工废弃物。材料管理混乱,会造成砂石乱堆乱放,水泥、白灰、粉尘飞扬。劳力管理不善,则更会造成现场混乱,废弃物、排泄物无法控制等等。要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来抓,环保靠管理,管理出效率。(4)防止“三废”污染措施,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土产生。(5)施工现场的搅拌设备,必须搭设封闭式围档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6)防止水污染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防污染地下水和环境。(7)防止噪音污染施工现场应遵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90)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8)科技环保措施.推行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做好环境保护。

三、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做好保护措施

(一)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性质及作用。其目的在于控制工程建设的过程及后期产生的新污染,免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形成规范化的工作管理体系。要该百年重审批轻监督,重环境影响评价而轻验收的状况。由工程项目权威部门来制定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办法,对实施主体、对象,具体程序等进行确定,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个整体的指导和约束。

(三)需要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的区别和联系,实现事前的审批、过程的监督、事后的检验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各建设单位及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规定落实到实际,所做的措施符合文件的相关要求,以提高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效果。

(四)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队伍的现状是,与其他传统行业的建设程度比较,在队伍建设上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做好队伍建设。要确定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实现市场的调配和公众监督。重点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心里素质和专业素质。

四、结语

总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将环保深化为一种意识、一份责任,贯彻到具体的行动中。保护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做到文明安全施工,节约宝贵的建设资源,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又可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施工成本,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相信,我们必定可以走上一条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并重的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劢.论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作用[n].科技创新导报.2011(6)

[2]章露露,李丽。浅析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theauthoroftibetLinzhiRiverXuekahydropowerstationinconstructionperiodenvironmentalprotectionmeasuresandimplementeffectintroducedthewate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projec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easuresinthemodernconstructionoftheimportantrole.

Keywords:wate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construction;environmentprotection;measure;

中图分类号:tV5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随着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日趋规范化、国际化,建筑环境保护成为水利水电建设的首要条件,2009年度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由于没有经过环境保护评估,被环保部叫停,由此可以看的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一票否决的坚定决心。下面将结合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环境保护工作介绍环境保护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1.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目的

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在查清工程影响区域环境影响状态,在分析评价待建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对策措施,把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并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使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使水利水电建设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不但为了满足社会用电的需求,一般还兼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功能。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进行破坏,则会影响到整个流域内的国计民生,因此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生产、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流域内特别是下游流域水质的影响十分巨大。

2.1.1对大气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大量的施工机械尾气排放和机械施工的灰尘、冬季施工、爆破等对大气的污染比较严重。

2.1.2对噪声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固定、连续性的噪声源。

(1)固体废渣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大量废渣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2)破坏土壤和植被

水利水电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对自然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设计要求落实施工环境保护计划和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防治由施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设计规划。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在可研阶段就由西北水电设计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人员考察施工现场,并同自治区环保部门共同对进行环保设计,针对高海拔地区生态脆弱的特点,指定了一套完整全面的环境保护措施。电力公司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特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专门的工程任务,率先引进环境保护监理,成立专门的部门对环境保护进行控制。

3.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保证环境保护的关键阶段,因此必须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环境最小程度的遭受破坏。

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位于自治区林芝地区,海拔3000~3500m,有大量的原始森林,但是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倘若遭受破坏,恢复难度比较大。电力公司与各个施工单位在开工前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并由环境保护监理部监督实施,各个施工单位均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由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

砂石骨料开采和筛分场地在规划时放弃了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场址,选择在距离施工现场较远(平均运距34km)的朱拉河料场,该料场场地开阔,修建了废水自然沉淀池,对于生活用水修建化粪池,经沉淀和消毒后排放,确保从料场排到朱拉河的水的质量;由于远离村庄,在砂石料开采和筛分过程中的噪声不会对当地居民产生影响。为了避免砂砾骨料的运输中产生大量的灰尘,对施工所用道路全面进行硬化处理,施工区的临时施工道路由施工单位派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料场至施工的道路及其周边区域由各单位抽派人员成立的环境工作队进行清扫和维护。

土石方开挖时采用湿法作业,并根据现场表层土的厚度,进行分序施工,杜绝大面积开挖,根据土质分别开挖和拉运,并在朱拉沟修建了表层土堆放场地,将施工开挖的表层土进行堆放,便于后期进行场地恢复时覆盖。施工机械所用燃油均由电力公司指定供应的0号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建设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各个施工单位成立有专门的医疗站,医疗站均配备足量的药品器材,并负责各个单位的施工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登记,并按季度分批到林芝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发现疫情隐患,防止疾病传播。

电力公司在弃料场附近修建垃圾场,对各个单位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然后协同当地环保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由于施工区周边均为林场,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并于所有的施工人员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采用明火登记制度,进入林区严禁携带火种,由专人对用火进行监督管理。

在施工后期,进行环境恢复工程招标,由专业的绿化单位对整个施工工区内的开挖边坡、生活营地及料场等施工迹地进行整治、覆土和绿化。

4.总结:

通过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的环境保护措施中不难看出,水利水电工程中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施工单位加强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虽然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从利国利民和全球经济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增长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必须不折不扣实施的。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5

   1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水利工程同其他工程施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要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尽量维持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造成边坡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环境保护目标确立后,必须建立良好的环保体系。首先是确立岗位责任制,建立环保体系流程,责任到位,分工明确,措施得力。岗位责任和体系流程:实行逐层落实,一级抓一级。具体分工和责任:由项目工程部经理,各项目副经理、职能部¨领导组成环境保护体系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和措施:由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质量安全部门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纠正不符合规定行为,检查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其它各部门按其责任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的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2制定详细环保计划,确定部门保护责任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即(健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保部门审批后认真落实,作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卡啵坏。工程开工后,质量安全部门按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本单位施工的环境及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确保施工环境不被污染。

   3注重环保实施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巾根据制定的环保计划,注重实施的每一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3.1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是防止扰民与污染。施工作业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在居民生活密集的地方施工要考虑减少夜间施工、大声喧哗等问题,以防止公害的产生。其次是保护空气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特殊隋况采用凿裂法适当辅以钻爆法施工或湿法作业,将工作面适当加水,减少粉尘,降低产尘率。混凝土拌和楼正确安装使用除尘器,使用时运转正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三是注重物料运输过程中的泄漏措施和机械车辆使用过程的管理。在物料包括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定期对其密封陛能进行检查和维修。四是加强机械车辆维修和保养,使用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五是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3.2现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三是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及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四是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设置必要的围栏并加以保护。五是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环境恢复。

   3.3现场水质保护措施。

   首先是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的处理。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其次是混凝土拌和楼生产废水处理。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送到渣场。三是机修含油废水处理。机修废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体,集中后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出水中的矿物油浓度符合排放标准并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四是施工场地给排水处理。施工前制定舡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包括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人江河。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的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五是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3.4现场水土保持保护措施

   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一是施工活动中采取设置给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是合理砍伐树术,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破坏草灌等植被;三是进行土石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四是敝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3.5现场噪声环境控制措施

   噪音是人类生活的一大杀手,也是影响周围居民与施工部门关系的一大问题。因此必须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车辆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鸣高音喇叭,合理布置混凝土及砂浆搅拌机等机械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建立隔声屏障或隔声间,以降低施工噪声;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降低声源噪声。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以及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等施工机械提前进行噪声监测,对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修理或调换。

   3.6现场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是影响施工环境的一大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环境。因此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将弃渣和生活垃圾送至指定弃渣场。首先是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二是舡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三是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l缶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四是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6

关键词:公路施工;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引言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施绿色交通、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础设施是未来较长时间的重要发展任务。公路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活动可能会破坏植被,污染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等,或多或少会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当地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多角度分析施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减小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管控措施。

一、工程概况

国道216线马克项目路线全长25km,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其中大桥8座、中桥3座,桥梁总长1,600.0m,占路线总长的6.4%,通道44座。U型转弯1处。其中24km位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实验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是1982年4月成立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干旱荒漠区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总面积14,668.22km2,主要是以保护和发展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狼、沙狐等有蹄类野生珍贵动物及其栖息生存环境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繁多,据考察及资料记载共有58科28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区域环境的生态条件较差,植被覆盖率低,主要植物有梭梭、白梭梭、沙拐枣、驼绒藜、琵琶柴、红柳、芦苇及蒿类等,植被盖度约10%~20%。

二、环境影响分析

1.临时设施建设的影响性分析本项目设置的料场、弃渣场、取土场、施工便道、拌合场等临时设施会破坏该区域内的植被,并影响周围植被和覆土情况,损失一定的生物量。同时施工人员践踏、施工活动也会使临时场站及周围林地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修建临时便道会造成沿线地区地表植被带状破坏,降低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从沿线植被的分布和工程用地情况分析,工程临时用地共占用林地、裸地约600亩,损失的植被主要为梭梭、白梭梭、驼绒藜、琵琶柴、红柳等。2.施工过程主要影响性分析(1)对动物栖息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工期三年。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包括施工便道、取土场以及工程人员生活占地等,将临时占用动物栖息地并改变其内的植被和理化环境。由于荒漠地区降水和水源稀少,植被恢复十分困难。(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进场施工车辆和人员使施工便道成为施工区域内受影响最频繁的地带。虽然施工便道车流量有限,但施工车辆噪音、灯光、震动和相关人类活动会造成动物回避,阻碍动物日常活动,形成一种动态屏障。进而对该区域内营巢的啮齿动物、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交配、繁殖及觅食、育幼等日常活动造成干扰;运输和工程车辆进场,可能直接造成动物生命损伤;夜间施工车辆照明、场站生活区照明则可能对一些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同时可能存在部分施工人员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哄赶、捕捉、伤害野生动物,或处于好奇追赶和接近动物,对其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损害。(3)对重点保护植物的影响根据沿线调查结果,梭梭在沿线戈壁滩内均有分布,本段全线永久占地将破坏一定数量的梭梭等灌木面积,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加以保护和恢复。(4)水环境影响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产生的钻渣、淤泥,若处理不好,会污染周边环境。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及作业过程中的滴、漏会产生含油污水,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过程的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合、养护等过程产生的废水;生活区污水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CoD、BoD5和SS,由于施工期长达36个月,如果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将会导致水体质量下降。(5)空气影响在公路施工期主要空气污染物是扬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路堑开挖、路基平整、土方运输及填筑等施工作业;碎石加工厂、拌合站的降尘设施不到位,洒水不及时,生产过程均会产生粉尘污染;水泥、砂石料等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营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6)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土弃方、沥青废料、临时设施拆除、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7)施工噪音影响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为工程机械,因不同的施工机械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施工场地噪声限值标准有所不同,夜间施工噪音的影响范围比白天大;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鸣笛等噪音影响。

三、环境影响管理措施

始终坚持“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始终坚持“环保核心理念”,减少场地干扰,尊重自然环境,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即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响应措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1.施工准备阶段管理(1)前期策划及方案管理项目进场后,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全方位了解,对施工内容全面熟悉,充分考虑施工内容,区域位置,施工周期等因素影响,对环境保护进行专项策划管理,做到提前谋划;选取合理位置作为临时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开林地、保护区用地;制定有针对性绿色施工实施方案,严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管理,同时针对施工过程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2)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聘请熟悉卡山保护区动植物保护的有关专家,给全体参建人员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持等专题培训,并邀请森林公安局讲解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办法,组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及条例。(3)加强制度落实,合同约束为减小公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劳务队伍合同签订上,劳务队伍需要全面落实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合同之中,明确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并遵守安全文明施工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减少生态环境破坏。2.施工过程控制措施(1)植被保护措施以临时用地尽量少占自然保护区为原则,项目所有临时驻地均设置在保护区外,为减少保护区内施工便道临时用地,只在桥梁及涵洞位置征用了便道,施工便道两侧必须设置环保桩,并加贴醒目的红黑相间的反光标签;严禁施工车辆、机械设备驶离施工便道和主线用地范围,其余便道均设置在主线范围内,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左右幅交替施工,交替作为施工便道,有效减少了便道用地;对建设中永久占用林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采用密布网进行覆盖,待工程结束后,铺筑在场站、驻地、便道上,以利于植被恢复。(2)动物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严禁捕杀、惊扰野生动物;根据保护区提供的迁徙路线,采用粪便、食物设置诱导标志,引导动物沿着迁徙路线进行通行;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时间段,禁止施工,确保动物迁徙不受影响。施工期间禁止鸣笛,夜间施工采用近光灯,精良避免惊吓野生动物。(3)水环境保护措施一是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干挖法施工,避免了泥浆的污染,同时钻渣用于填筑路基,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二是设置合理的排水沟、截水沟,将水引至地表水收集池,沉淀后循环使用,达到了节约目标;三是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经处理后用于便道的洒水降尘;对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对洗涤污水设置三级沉淀池集中沉淀处理后排放,沉淀池做防渗处理,沉淀的固体废物实行定期清理。(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在碎石加工场设置粉尘消减和控制装置,拌合站设置除尘器、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拌合站、便道等易起尘区域采取洒水抑尘,对易扬尘的施工材料进行覆盖;土石方运输车辆采用篷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在施工区、驻地、场站内严禁焚烧可燃物体,减少对大气的污染。(5)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采取“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尽量回用”的原则,其中可利用的弃石方运至碎石加工厂加工成碎石后用于水稳施工,不能利用的、多余的废弃土石方送至弃土场处置,按照先挖后弃的原则进行堆放,运送过程中车顶采用帆布覆盖。保护区外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营地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堆放点采用带盖桶装形式收集垃圾。设专人定期清除,可回收的塑料袋、塑料瓶回收使用,不得对外逸散,不得焚烧,及时清运至垃圾处理站。(6)噪音影响的处理措施。施工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设备进场前对设备噪音进行检测,不符合国家要求设备禁止进场,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有野生动物出没位置禁止鸣笛。3.施工结束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在动物通道两侧设置野生动物饮水点,用于收集雨水,供野生动物引用;并在两侧撒布粪便、食物等措施诱导,引导动物沿着通道通行;拆除所用临时设施,并恢复原有地貌,对取土场、弃土场采用放坡处理,坡度不得大于1:3,场地平整完成后,在上面覆盖一层清表土,并选用采摘的草籽冬季下雪前及春季融雪后两次撒播种子。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7

关键词:堤防护岸施工环境保护作业

为指导承包商根据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及要求,具体地完成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对堤防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分析、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可直接进行操作的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非环境保护专业人员也能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实际操作,达到执行和完成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提出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方法,通过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护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了业主、监理人和承包人的认可。

一、施工环境影响

护岸工程是堤防工程中最常见的单位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工前清场、搭建临时设施、交通运输、主体工程施工和完工清场等,可能发生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损毁植物等环境影响,根据国家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对这些潜在性环境影响采取相应地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实施和落实。

通过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复核,根据本工程护岸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地域特征和施工特点,我们按施工项目和工序,对护岸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性环境影响进行了分类、归纳,结果见表1。

二、环保措施及方法操作实例

1.工前清场拆除

潜在影响:扬尘污染。

措施与方法一:在拆除点有大面积植物、农作物或在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施工应采取以下方法作业:

①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

②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措施与方法二:在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物装车清运前,应充分洒水,避免产生扬尘。指定具体范围,有利于承包商实际操作。

分析:根据对本工程各堤段施工范围及施工拆除方法与规模、施工拆迁范围,在环境背景(如风速、尘粒等)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本护岸工程拆除扬尘的影响范围在30m以内。直接划定影响范围,有利于承包商更明确地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2.表层土剥离

潜在影响:表层土流失。

措施与方法: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小范围堆放地,可用草袋、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进行遮盖,避免雨水冲刷、流失损耗。

分析: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根据本工程施工合同环保条款的规定,表层土应予以保护,并对开挖裸露地须进行表层土覆盖和恢复,因此在措施与方法中,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提出本地覆盖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同时提出不用于本地覆盖(如当剥离面为工程建筑物面时)的表层土,也应妥善处理和使用,不能流失损耗。

3.供电设施

潜在影响:噪声污染。

措施与方法:堤顶及堤岸临时发电机组噪声强度大于80dBa、且发电机运行点距噪声敏感点的距离小于50m、噪声源距堤顶的距离又小于5m的,可在堤外脚地带建造减噪槽、将运行发电机置入减噪槽内。减噪槽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地带按顺堤方向布置,但不得建在堤身坡面上。减噪槽为长方形构造,槽深以不影响发电机操作为原则,槽长应槽两端能满足离开声源2m以上,槽顶要搭建防雨棚。减噪槽要备有防水设施或积水抽排系统。

分析:考虑堤防工程在堤边施工的特点,利用堤身作为隔声屏障,在调查本工程施工发电机组基本情况(如功率和声源强、构造、规格等)后,设计该发电机减噪槽。沿堤噪声敏感点位于堤内侧,由于离堤身越近,经过堤顶的声源发射角越小,因此减噪槽建在堤外脚,尽量靠近堤身,考虑堤脚开挖安全范围为距安全线1m以外,故减噪槽应设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

4.临时材料堆放场

潜在影响:物料流失与飘散污染。

措施与方法:水泥临时备料场宜建在设有排浆引流的混凝土搅拌场区或预制场内。无机械搅拌场或预制场、又须在堤外滩堆放水泥的,堆放点应选在离水边线较远,并在完工清场前、水位上涨时,不会被淹没的地方。

分析:无机械搅拌场或预制场地,又在堤外滩堆放水泥物料时,根据堤防岸边施工、水位消长的特点,临时材料的堆放选择合适地点,防止淹没,物料入江污染水体。

5.卫生设施

潜在影响:生活垃圾污染。

措施与方法:临时垃圾堆放点:垃圾堆放点可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多在农村地区、堤岸边滩地带的特点,可利用现有废弃沟凹或干塘设为临时垃圾堆放点。

6.外滩农作物

潜在影响:损毁外滩农作物。

措施与方法:合理布置外滩施工物料存放和废弃物处置地点,减少对外滩农作物的损毁。施工红线内占压外摊农用耕地时间,应提前通知,抢收作物。

分析:经实地查勘,本工程施工堤段外滩多有农作物,一般为临时季节性耕种。本工程施工期常靠近收获期,因此应提出对外滩农作物的保护,要求在施工占压外滩农耕地前提前抢收作物。7.水上护坡

潜在影响:干扰码头。

措施与方法:在距岸边码头设施100m范围内进行施工时,要确定码头设施(包括地下埋件)的具体位置。在码头设施范围进行削坡施工时,不宜使用机械作业,在施工前标定埋件部位,根据部件的大小和构造,调整开挖走向和尺寸,并与后续施工相衔接。

分析:本工程多在沿江岸边施工,常有与码头设施交叉的情况,根据有关港口作业环境保护规范,岸边码头100m范围内为码头设施保护范围。由于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大、强度大,因此在码头设施保护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削坡,并在施工前探查码头地下设施。

8.施工迹地

潜在影响:影响土地利用,损害景观。

措施与方法:地面整理应与水、土污染防治相结合。对潜在性改变土壤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土壤功能的污染物应彻底清除,不得留置在土壤中。在堤外边滩,经洪水冲刷、淘洗后可能逸出的施工有害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不宜在岸滩土壤中残留的物质有:未干涸的含砼泥浆物、各种石油类及含油废弃物、矿渣、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分析:根据本工程护岸施工的特点和区域特征,特别确定了清除物的具体种类,并提出处置地点的要求。

9.堤内植被

潜在影响:施工占压或损毁堤内草皮。

措施与方法一:尽量减少施工占压或损毁堤内草皮,特别是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需穿行红线外大面积草地时,应固定通道,减少红线外草地的损毁面积。

措施与方法二:大型构件安装和移动时,应避免损毁植物。禁止利用树木作为设备安装的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

分析: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原有堤坡防护草皮损毁,多为施工中的人为损毁,因此特别提出了不得随意穿行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的要求。在绿化树木保护方面,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特别提出不得用树木作为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活动。

10.重点保护区

潜在影响:施工对珍稀水生生物的干扰。

措施与方法:在珍稀水生生物(如白鳍豚、江豚)保护区施工时,应注意对珍稀水生生物的观测,发现施工区江段内有珍稀水生生物活动时,应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渔政主管部门。

分析:护岸施工多有水下作业活动,某些施工江段目前仍可能有少数珍稀水生动物活动,因此专门提出对水生生物的避让措施。

11.环保对象的标识

潜在影响:对施工范围内环保对象的干扰或损害。

措施与方法一:在施工范围内下列保护对象地点,设立警示牌标识:饮用水取水口上游1000m处,下游100米处;排水设施;有施工活动的堤内草皮密集地;人工草皮;有水下施工活动的鱼类产卵场边界;施工范围内的堤内渔用水体;珍稀水生物(如白鳍豚、江豚)保护区。血吸虫疫区,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内的湿地和水深1m以内的水滩、浅塘和浅沟;生活饮用水源地。

措施与方法二:通知所有施工人员,遵守警示牌提出的警示要求。

分析: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特征,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保对象,设立警示牌,并指明设立警示牌的具体位置,操作明确,便于监督与检查。

转贴于三、结论

按照堤防工程环保设计和施工合同条款的要求,对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并根据堤防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特征,设计可行的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环保措施的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施工承包商按其施工项目和工序实施环境保护作业,有利于监理人员实施有效监理,有利于业主全面、规范化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7.

2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技术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10.

3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各堤段、标段年度系列).湖北长江招投标有限公司.1999~2001.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8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随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施工中的机器设备作业时产生造影和振动一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还要避免施工环境中产生的废水、粉尘、气渣等危害环境的物质。施工过程中,如果保护环境措施做得不够充分就会对城市内部的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施工纠纷,进而会阻碍整个市政施工的进程。因此,政府加大对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减少由于施工而造成的纠纷事件,也是维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需要,还可以减少由于施工进度降低而产生的成本增大的风险。

1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现状

市政工程施工是美化、建设城市的基本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市政工程施工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等,往往会造成对原有的生态破坏。严重的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公园、绿化场地进行大面积的改造填土、挖方,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地下人工构筑物、表面硬化等施工亦会对地下水及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这种影响将会逐步累积,终有一天对生活在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产生严重危害。

1.1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大型机械,其噪音问题的产生来源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噪音有大有小层次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挖掘机装载土方石作业、车辆运输、拆除作业时都会产生不同的噪音。情况严重的时候,会极大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施工中要注意噪声施工的时间段,噪声大的施工过程,应尽量在白天实施,这样就会降低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程度,进而也会得到周边居民对施工作业的理解。

1.2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粉尘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过程中造成粉尘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工程现场堆积的大量砂石材料、现场土石方开挖回填、施工作业材料的往来运输以及临建设施的安装拆除等。大量的粉尘堆积不仅有害于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危害周边的空气质量。

1.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物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污染物是指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施工残渣,其中也包括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中垃圾等等,也会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4市政工程施工中对水土破坏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隐藏着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就很容易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破坏城市原有景观或破坏现场的水土环境,就会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

1.5市政工程施工中对水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现场使用大量的水,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的大量污水,如果这些污水得不到妥当的处理,那么这些污水就只能直接排放,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对周边的水源环境带来影响,必需加以注意。

2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是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污染物对环境带来污染。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2.1噪音防治措施。

防治施工作业时产生的噪音要从多方便进行分析。如果是在学校、居民小区、医院附近作业的施工现场,要尽量采取隔音措施,降低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若是噪音比较大的施工作业应当确保在白天组织实施,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晚上进行作业,则需要取得当地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许可,方可实施作业,作业时还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噪音。刚开始准备市政施工的时候,就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必须与周边居民做好协商。同时,在进出施工作业现场时,车辆要避免鸣笛,应当减速慢行。

2.2施工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在市政施工过程中,运输砂石材料、渣土的车辆禁止超载,应当采取全封闭的运输方式。车辆还必须做到净车出入,同时应当在施工作业现场设置车辆冲洗的设施,这样以来,不仅减少了运输途中的材料泄露,也使得运输过程中减少了粉尘污染。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方合理取置,以免出现乱堆乱放,还要尽可能降低施工中产生的粉尘,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3施工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要确保施工场地远离水源地,做好临近水源地的隔离保护措施,以免施工废水污染水源。市政桥梁桩基施工中的泥浆废水等,必须要先沉淀,然后排放到指定区域。还可以将施工现场的部分废水回收利用,喷洒于施工现场,有利于减少扬尘,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施工作业人员生活区中产生的污水应当经过市政污水管道排放。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必须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2.4水土保护措施。

为了避免水土破坏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过程中,事故管理人员要与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进行紧密协商,因为大部分市政施工都是在城市内部进行。在准备施工作业的时候,要先仔细勘察地址状况,对软弱基地及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于施工征地范围内的具有维持水土功能的树木绿地等,如果不得不破坏,必须找到可代替的人工防护措施。对于开挖路堑或填筑路基的施工作业,要设置必要的坡面防护以及排水措施。

2.5维护生态平衡措施

在市政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原有生态平衡,可采用以下措施重点维护: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修建现场临时道路时,应注意尽量避免较大的挖填施工,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充分利用现场已有道路或区内无林地范围进行道路布设,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现场植被的扰动及破坏。

2.6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拌合站、员工生活区、预制场以及砂石料场等固定场所,必须要科学、规范、合理地布置位置,如果布置得当,不仅可以较快施工作业进度,还可以提高施工产地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施工作业中的产生的各种污染。布置施工场地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要将非必要的林建设施减少到最小,二,施工场地周围设置隔音措施,完善周边防尘降噪绿化建设;三,减少安装拆除的施工作业量,充分利用施工作业区内的原有供水排水管线;四,在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利用周边荒地和空旷的场地。此外,还要及时清理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渣等,避免乱堆乱放。采用篷布覆盖运输车辆,避免砂石料或外运的垃圾外泄。当拌合站、生活区、料石场的施工作业结束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拆除应当彻底清除的各类临建设施以及固体废弃垃圾,还要及时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绿化设施。

3.市政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3.1准备阶段。

制定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管理。在施工作业的准备阶段,第一,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针对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各项潜在因素做出及时的应对处理办法,明确施工作业组织中针对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分工细则,完善施工作业中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组织计划实施市政施工时,应当先了解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我国针对建设项目中对于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

3.2施工阶段。

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实施。在工程作业实施的阶段中,就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施工工序的特点及时改善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相关制度,并且做好相关的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中作的水平。为了确保施工阶段各项作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要及时评估施工阶段中可能造成的污染状况,还要定期开展施工环境影响的调查,依据以上两个方法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污染的防治措施,并且还要确保其可行性和科学性。

3.3完工阶段。

污染发生后的处理机制。由于各种原因,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污染。施工部门应当及时针对污染发生状况采取预案,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还要将污染事故的现况及发展趋势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一边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污染危害蔓延扩大。针对已发生的污染事故,要严格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处罚造成事故的相关责任人,整改相应的施工作业中的漏洞,不断完善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保护环境,节约能耗

在市政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能耗相结合,为建设环境友好性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在施工中,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设立耗能监督机制和合理的能耗目标。可以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中的用水用电进行管理,除日常的维护外,还负责监督过程中的使用,在施工机械选择时,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加强员工的能源节约教育,对于所有的工人进行节能教育,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电源控制出,贴出“节约用电”、“人走灯灭”等标志,在厕所部位设置声控感应灯等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对机械石碑进行合理调度管理,建立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进而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节约成本,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因此,建立市政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还能够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及相关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高效有序的进行,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9

虽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污染问题仍旧十分严重,仍有许多的企业及个人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把法律法规致放在一旁,这样就造成了环境污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为了能够使我们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能够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保护应不仅仅是国家政府部门所要倡导和实施的课题,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社会上的各种企业、个人等应全部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而作为工程施工企业的自身怎样在工程施工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最大程度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呢?大体可分为三步走。具体为:

第一步:开工前,建立环境保护体系,确立环境保护目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保护小组。认真贯彻杰国家及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环境保护小组的成员及其各职能部门进行分工,做到各负其责,共同保护好施工环境。

企业施工项目部在开工前,需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各职能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计划进行实施。与施工地点附近的单位、个人、社会团体等等建立良好的关系。采取必要的预防环境污染措施,建立环境保护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施工区周围的单位、个人、社会团体等组成,随时听取监督小组的意见,对提出的可进一步改善环境的意见进行采纳。

第二步: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施工中容易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建筑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在施工中必须针对每一项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减少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1)安排专人对工地临时道路上由于车辆运输材料而洒落的建筑废料渣、砂石料等进行清扫,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每天定期的对运输道路进行喷洒,做好除尘作业。

2)对施工中容易产生粉尘的凿除设备和搅拌设备安装除尘装置,以便最大的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工地上的原材料污染措施。对工地上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石灰粉等,进行必要的遮盖,以防治大风引起的灰尘乱飞现象发生。

4)工地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需执行有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工地上禁止使用气体排放不达标的机械设备。

5)清理建筑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以防止造成扬尘。对需要销毁的废弃物,将其运输到环保部门指定的销毁地点进行销毁和掩埋。

(2)保护水质的措施

1)搅拌系统废水处理措施:搅拌系统生产的废水经排污管道排入沉淀池,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等定期清理送到废料场。

2)项目部、生活区及施工区,依据现场地形情况布置排水沟,并在平整场地过程中保证地形中间略高于四周,保证一定的坡度利于排水。做到废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3)对施工机械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防止机械使用的油类等物质渗漏到地下水中或城市管网中。

4)项目部所有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生活垃圾要集中进行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在施工区及生活区的厕所附近设置临时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与环卫部门联系,由环卫部门将其运走。

(3)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污染措施

1)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及其当地环卫部门要求指定的地点进行倾倒和掩埋。

2)施工期间,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定点堆放,分类处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单独进行处理和堆放。

3)工地设专人进行打扫和清理施工区和生活区产生的垃圾、废弃物,并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储蓄罐,防止垃圾流失,定期的将产生的垃圾按照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倾倒和处理。

4)工程施工中土方回填等部位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等,以防止对土壤及其水源造成污染。

(4)施工期间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1)在能够保证完成施工作业的情况下,使用噪音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如必须使用时,可将其布置在远离施工红线的位置,以减小噪音影响。

2)对噪音大的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床等)设备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音的扩散。

3)尽量避免夜间施工,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如确实需要夜间施工,必须及时向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和并将其施工时间详细的告知附近居民,对产生的影响对居民给予道歉,并尽快的完成施工任务,将其噪声污染降至最低。

4)工地内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严禁工地人员大声的喧哗,不使用高音的喇叭等设备,加强工地施工人员的防止噪声扰民的意识。

(5)工地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

1)尽量避免对工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破坏,避免不必要的树木砍伐,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区的水土保持。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区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保护有限的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不猎杀野生动物、不砍伐野生植物。

第三步:完工后工地的环境保护措施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为了经济发展要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目标要限制或禁止某些国际贸易,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亚历山大o基斯说:”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趋势:一方面是为了环境保护控制某些国际贸易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为了自由贸易取消所有贸易障碍的愿望。”所以,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表现为下面两种具体的形式: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限制影响

当代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贸易自由,减少各种各样的贸易障碍,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地利用世界资源。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要力求扫清各种贸易障碍。但贸易自由化的放任自流则会造成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发达国家利用大国优胜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这是建立在对其国内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是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高昂代价换来的,而发达国家却以低于实际资源价格的(即没有考虑环境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购买初级产品。

其次,新一轮环境侵略将使环境安全面临新的威胁,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进行环境侵略(也称生态侵略,生态殖民)。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遭受环境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正是由于贸易自由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所以整个国际社会都试图在贸易中考虑环境保护,来协调好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体来讲,是在贸易规则中考虑相关环境因素,在环境规则中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进行规定、限制,甚至禁止一定的国际贸易。这样,环保措施在实现其环境保护目的的同时,对国际贸易必然构成一定的障碍,其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构成的法律障碍

首先是国际法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这类条约以促进贸易自由化为目的,在规定贸易规则的同时考虑了相关环境因素。最为典型的是Gatt第20条。其次是国际法中与贸易有关的环境规则。这类规则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规定了影响环境的有关贸易规则。

2.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设置的经济障碍

第一,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某项产品的出口,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还另外加征税款。第二,绿色壁垒。它是进口国以保护国内的环境,人民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根据wto,Gatt的相关规定的条款制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限制和约束国际贸易的隐蔽壁垒。第三,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针对另一国违反国际条约而采取的强制性贸易制裁措施。

3.各国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形成的行政障碍

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会制定一系列环境管制措施,环境管制是指为环保目的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各个国家实施环境管制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以保护环境为名,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第二,采用强制性措施,限制或禁止进口,其依据是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不符合本国的环境要求。第三,推行国际标准,即对未达到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标准的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第四,政府环境补贴。即政府以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如因经济困难商无力支付污染防治费用)而对厂商进行环境补贴。因此,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制定的环境法规和贸易规则构成了环境管制的法律基础和依据。随着环境贸易政策的增多,环境管制措施日趋多样化,由此引发的贸易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

(一)利益的冲突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不能同时达到是一种表面上的冲突,更深层的冲突是南北国家之问的冲突;是南北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水平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冲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上的冲突。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希望扩大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尽管过量开发自然资源可能破坏环境,但这些国家迫于贫困很难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放弃出口收入。另外,它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很淡薄,环境法规极不健全,环境标准相对低下,且无力支付改善环境状况的高昂费用。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过程,环境污染的一度加剧,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迫使这些国家逐步完善其环境法规,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措施。所以,环境与贸易之问的冲突其实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意识基础上的不同利益的冲突。

(二)规则的冲突

国际上环境与贸易争端日益成为焦点,案例之多,种类之多,是空前的。这里还有一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打规则仗,各种各样的规则为争论的各方所援引。而规则的模糊性、规则的不协调正是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的环境标准截然不同(其中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相对严格),难以协调,从而导致发达围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环境保护与追求贸易自由上矛盾更趋尖锐复杂。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保护环境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人趋势,将环保措施纳入到周际贸易的目标和规则中,发达国家的这一行为似乎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发达国家同时又运用各种规则中的例外规定来为自己辩解,规则的原则性、模糊性为其援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这就需要国际社会从全局考虑问题,综合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以求规则的协调统,减少因规则不协调引起的纠纷,加强规则的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协调

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法律协调途径:

1.不断完善国际法

首先,赋予发达国家更多的国际义务。根据圈际环境法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赋予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各国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存各国之间,丰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个责任的分担不是平均的。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对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物质的生产、排放进行控制,率先采取相关措施,列出时间表,而适当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宽限期。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当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发展中国家额外的资助。所幸的是,这些已经在一些国际性的条约、协定中有所体现,也引起了同际社会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