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十篇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十篇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02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1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再议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教育改革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思考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通识教育改革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探析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途径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考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探析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初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教育研究“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媒体融合视野下的新闻教育改革浅析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的改革媒介融合视角下高校新闻传媒教育相关研究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研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骆正林:《传媒产业的转型与新闻学专业的改革》,《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0期

[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再开新闻教育风气之先推出本科生“2+2”培养模式》,

[4][5]姜卫玲:《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新闻界》2011年第4期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2

【关键词】寄生虫病;疫情;教学改革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是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中等卫校的课程设置中,医学寄生虫学与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学合并为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的客观矛盾。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习惯的改变,温室效应导致蚊虫等媒介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肿瘤、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加等变化,寄生虫病疾病谱在悄然发生改变[2]。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重点、做好教学计划,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等卫生人才,是中等卫校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寄生虫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并具有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等特点[3]。寄生虫病流行的地方性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寄生虫学课程应该与本地寄生虫病流行相适应[4]。我省各地州中等卫校的生源一般以州内为主,以我校(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为例,州内生源占在校生的80.7%,其余为省内其他地州,无省外生源,学生就业以州内为主,少数在省内其他地州。我省的寄生虫病疫情和全国相比、特别是和北方省分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依据我省寄生虫病疫情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重点是可取的。我们对卫生部公布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5种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近三年在国内、省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对,为云南省中等卫校医学寄生虫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通过云南疾控资讯网获取2008-2010年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云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相关数据,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等软件对甲乙丙类传染病中的寄生虫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对。

2.结果

2.1.中国大陆法定报告寄生虫病疫情

2008-2010年国内报告血吸虫病病例数分别为2948例、3521例、4317例,共10786例,呈上升趋势。疟疾分别为26358例、14098例、7389例,共47845例,呈递减趋势。黑热病分别为500例、509例、361例,共1370例,2009年到2010年呈递减趋势。包虫病分别为3033例、2676例、2515例,共8224例,呈递减趋势。丝虫病无报告(表1)。

2.2.云南省法定报告寄生虫病疫情

2008-2010年云南省报告血吸虫病病例数分别为19例、22例、42例,共83例,呈上升趋势。疟疾分别为3640例、2777例、2170例,共8587例,呈递减趋势。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无报告(表2)。

3.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在我国卫生部门的重视和医疗卫生人员的努力下,法定报告传染病中5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在国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但除丝虫病已基本消除外,其他4种寄生虫病仍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潜势。在我省流行的有疟疾和血吸虫病,其中疟疾发病率国内、省内均呈递减趋势,但我省三年病例总数占全国的17.95%,流行势头较强,为重点疫区。血吸虫病受中间宿主钉螺的影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我省三年病例总数仅占全国的0.77%,病例数不多,但从发病数来看云南省与全国均呈上升趋势,有抬头的倾向,形势不容乐观。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生来源、毕业后就业去向、突出寄生虫病的地方性特点等因素[5],我省中等卫校在寄医学生虫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疟原虫、血吸虫作为重点虫种进行教学。

云南省是我国的一个旅游大省,地处边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众多,医疗卫生人员不足、设施欠缺、技术落后,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内地省份相比有着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卫生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这些传统重点寄生虫病,还应加强对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对人类危害较大的一些寄生虫病的调研,如机会致病寄生虫中的弓形虫、隐孢子虫等及食源性寄生虫中的旋毛虫、华支睾吸虫等,并及时将相关虫种引入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重点[6],以适应寄生虫病流行的时代性特点。

参考文献

[1]钟越.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29(2):115-116

[2]赵金红,唐小牛,高锡银.医学寄生虫学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82

[3]汪世平.医学寄生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24

[4]周书林,高锡银,唐小牛.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9):870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服装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工学结合”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工学结合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服装设计项目课》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服装设计项目课》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将服装成衣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等课程进行综合训练的课程。通过服装设计项目或主题设计项目的学习,对服装整体设计进行认识和研究,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内在规律,培养用专业的眼光,独特的视觉角度观察与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具有服装创意设计、打样、制作“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设计师助理角色做好准备。项目的确立、制定和实施,需由主讲教师针对企业要求及相关部门的建议,提出整体思路,并与教学小组内的教师共同商议后,由教研室讨论通过。教师上课以指导性和引导性教学方式为主。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该企业产品面向的消费群体,找出该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特征,进行产品款式设计,并完成结构设计,完成样品制作,提高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任务设计

1.2013年春夏童装产品开发方案案例简介

1)设计主题

通过对流行趋势和童装市场的调研分析,进行设计主题的确定,包含灵感来源、色彩流行趋势、设计流行元素、标杆品牌市场调研。

2)品牌命名

通过对企业品牌的了解,对品牌文化进行诠释;了解儿童心理,以儿童作为主人翁来设计品牌的主题说明。借鉴标杆品牌把握品牌风格,根据品牌的目标市场确立品牌定位。

3)产品分析

根据流行趋势,注重不同质地面料的搭配,增加服装的层次感。产品分析内容包括色彩定位、面料定位、设计方向、系列商品构成等

4)设计人员及时间安排

1.每个小组设立组长、设计总监、技术总监和营销总监,各自负责不同的职责。

2.根据企业要求,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确保按时交货。

2.开发思路

1)色彩定位:对2013年青青果春夏童装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说明,根据国家权威机构流行色发表信息和去年的流行色彩情况,定出今年产品的主色调,进行色彩定位。

2)面料定位:从生理特点看,儿童的皮肤稚嫩,易受不良物质的刺激。这就要求服装面料吸水性能好,能够充分吸收汗水而不会产生不舒适感。现在棉织物的功能开发越来越细,各种风格的面料性能都可以仿制,比如说仿真丝、仿化纤等棉织物。本方案选择绿色环保的棉类面料作为主要选择。

3)设计方向:根据面料流行趋势、色彩流行趋势,确定设计方向,结合成人服装的款式细节流行趋势,比如今年流行的肩部夸张造型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打造产品特色。图案装饰方面运用一些机绣、贴图、印染、立体化等工艺手段,要多注意图案的时代感、民族性、卡通感、立体感等。

三、教学设计

1.以能力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分五个模块进行教学:

模块一、项目任务分析,内容包括企业品牌特色分析、、企业2012年产品策划书案分析。模块二、服装流行趋势分析和市场调研报告。模块三、产品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消费对象定位、色彩定位、面料定位、设计方向(面料流行趋势、色彩流行趋势和款式细节流行趋势)、系列商品构成、款式设计和系列拓展。模块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模块五、产品及评价。

2.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角色演练法,根据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设计,过程全部模拟企业产品开发流程,并按照企业要求设置相应岗位。人员组织: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设立小组长、设计总监、技术总监、市场经理四个岗位,由学生竞争上岗。每个人拿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充分显示自己的组织才能,竞选合适的岗位。由辅导老师团队进行考核打分录用。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企业招聘员工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推荐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展示方式的改革

1)面向学生和辅导老师的成果: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文本资料(包括设计主题、产品开发方案、款式设计、面料选择、样板工艺设计、产品照片、个人总结等)。学生准备ppt进行自己的产品设计制作过程的讲解,回答提问,作品介绍,由指导老师打分。锻炼学生的资料整理和表达能力。

2)时装模特秀展示,邀请专家企业媒体人士参加,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评分。模特秀由学生负责全过程的筹划,包括一些形象设计店家的广告赞助等。锻炼学生的展示项目筹划实施能力。

3)静态样品展示,要求合作企业有关人员参加,进行作品选择,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开发的产品。由各学生小组长负责进行产品陈列,检验学生对陈列营销课程的知识掌握水平。

4)由各小组的市场经理根据自己的设计报价和企业洽谈资金投入问题。学生从面辅料成本、设计价格、样板提供价格、样衣制作费用等方面做出自己的报价单。此环节锻炼学生的商务洽谈水平和交际能力。

四、课程改革的意义

1、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本项目课程为企业提供了4个系列共34套童装,款式结合流行时尚元素,色彩搭配协调,结构合理,面料选用纯天然的棉印花布和针织卫衣面料,透气性好,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充分考虑了儿童好动的特性。表现手法上延续青青果的特点,设计各类卡通图案,并结合口袋等功能性设计,较好的体现了品牌特色。

2、以能力本位教学为主导,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项目的确立、制定和实施,完全按照企业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教师上课以指导性和引导性教学方式为主。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该企业产品面向的消费群体,找出该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特征,进行产品款式设计,并完成结构设计,完成样品制作,提高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选题(任务书或主题内涵分析)、调研分析、(对材料、色彩、款式造型及各种装饰方法)进行设计研究、打板到完成工艺操作的综合性训练过程,深化女装产品外形、技术图、放样、编制技术卡、预算表等方面的知识。

服装项目课程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从面料、配色的选择开始,到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样衣制作,每个环节的实施由具体的学生负责和指导老师及企业专家交流沟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检验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4

关键词:现在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

前言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论中最灵活的组成部分,指在教学过程中,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从其概念来看,体育教学方法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环节,对教学思想的体现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显现出许多的不足和弊端,很难满足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的掌握。近几年来,很多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的把握有了明确的方向。

一、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弊端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主要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为主,多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巩固知识、技术、技能为目的。然而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但是不管怎么分,只是把教学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归类,归根到底还是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1.讲解法:是指体育教师通过语言讲述,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

2.问答法:是指体育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

3.练习法: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掌握的方法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技术,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4.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法在技术动作简单时采用。分解法是指在技术动作比较复杂时,为了不破坏技术动作的结构,采取将技术动作分解成几个阶段分别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分解之后的连接,再将动作串为一体。

5.示范法: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动作示范,首先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的方法。通过教具、动作示范或实验,使以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为目的。

6.实验法:是指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7.讨论法: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8.研究法: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各种现在正在使用体育教学方法多是强调学生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很多体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新的有效地体育教学方法。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1.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化趋势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间接的受这种情绪的影响,教学方法单一无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应该是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科学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学习的会更加系统化,学习效率也会提高,效果更佳。

2.体育教学方法的学生自主化趋势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的活动意识很难或者根本就调动不起来,思维活动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导致学生难于理解技术动作要领,一步跟不上,以后对动作的掌握更加跟不上,学生容易讨厌这个动作,本来难度不大的动作也会变得很难。

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时,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化趋势。教师只需要把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提前学习,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或者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自我展示。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进行指导,纠正技术动作,同时再加以正确动作示范,加深正确动作的理解,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

3.体育教学方法既要统一、又要因材施教的趋势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要充分依据其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动态规律,采取相应的不同教法,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更好的发展。对于某个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某个动作的学习,那往往就是大多数学生都能适应的方法,可以进行学。有时一个动作的学习有很多种教学方法,那可以允许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

4.体育教学方法的技术、器材设备创新趋势

现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很多项目的训练技术、器材设备都非常先进;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竞技体育的技术器材引进来,或者将其改变一下,达到普通学生也可以使用的练习手段。学生见到很多的新鲜技术器材,以前没有接触过,自然想要尝试,学习的兴趣就随之提起来了。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也许会更好。

三、小结

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基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这需要更多的体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同时出发,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特点、教材、学生等各方面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登峰,刘鹏启.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4):57-58

[2]李树明,邹家丽.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8(2):36-40

[3]李建生.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83-84

[4]孟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00,15(1):107-108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5

不久前,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中国召开,一方面是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无疑,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肯定和期待。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行。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开放的30多年。回溯中国职业教育这30多年,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只有拓展全球化的大视野,运作现代化的大手笔,在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的本土化进程之中,去创造、创新、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需要一个坚实的、科学的、睿智的研究为支撑,以辨清方向,寻求规律,确定对策。为此,只有对世界经济以及为其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有所认识、有所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金融危机使各国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由此,各国纷纷颁布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教育改革的新亮点。综观世界各国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一是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国家战略;二是不断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不断完善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五是不断更新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六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

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也指向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此,中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突出地表现为:由经济大国变经济强国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基础;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支撑;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动力;由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前提。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系统设计,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内涵外延、结构层次、运作机制等焦点问题。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及其相关研究,经历了“旅行者说――拿来主义――比较选择――本土化”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研究”,进而“比较研究”,直至“内涵研究”,在“复制――重构――迁移――创新”之中,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里,有一个长期在职业教育战线上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这就是本书的作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由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以其创新的维度,开阔的视野,哲理的思考,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主体脉络,旨在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实现新的发展。我认为,这一研究恰逢其时。

本书首先从横向的“定界向跨界的延伸”、纵向的“定阶向进阶的递进”和纵横的“应然与实然的交替”三个维度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又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现象中每一表述及其对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大规律性趋势的细化诠释。接着,本书在规律性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并推演出教育层面的发展脉络,即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这种经由现象描述、规律归纳及推演导出的趋势研究,颇有些哲学的味道。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资料,是一本值得研读的新书。

姜大源研究员主编的另一本书――《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2005年获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首届职业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又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本新书,可以说是其“姊妹篇”。我期待着,姜大源研究员能够在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在本书的前言中,姜大源研究员有两句诗令我印象深刻:“驰骋才知世界小,斟酌倍感方寸深”。

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就是要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不去纵横驰骋,何以能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不去斟酌推敲,又怎能知道“方寸之中,海阔天空”!

把握整体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部,了解趋势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下。当今时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我们每一位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了解和把握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做好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历时数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终于完成,而其主要成果――同名专著也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与大多数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有所不同,这本专著没有罗列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而尝试着借助于案例或现象的陈述,从中发现或归纳出规律性的趋势,并在认识这些基于规律的新趋势的基础上,再尝试着去寻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求顺应趋势、助推趋势。

所以,本书研究最重要的指向,就在于对“趋势”的把握: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主体本质的规律性归纳,以此为据梳理出写实性的主体脉络,并力图在进一步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研究总报告的核心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研究的第一步,要解决认识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性:研究基于现象一主体本质的规律性趋势。从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都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现象中每一的表述及其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的细化诠释。其中:

对横向延伸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狭义到广义、从刚性到柔性、从双轨到双元、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综合、从双边到多边、从多样到一体、从赋魅到祛魅,由此推演出“定界到跨界的拓展”的趋势;

对纵向递进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层次到类型、从经验到策略、从低端到高端、从低段到高段、从新手到专家、从定格到升格、从等外到等值、从排斥到全纳,由此推演出“定阶到进阶的提升”的趋势;

对纵横交替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整体与细节的集成、分离与契合的承接、继承与改革的交集、数量与质量的权衡、功利与人本的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异同、推陈与出新的因袭、自主与协同的联袂,由此推演出“应然与实然的互补”的趋势。

这种经由归纳与推演而获得的三大规律性趋势,看去有些哲学思辨的味道。

研究的第二步,要解决顺应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识:研究基于现象一主流脉络的写实性趋势。可以认为,这是基于“教育一实施”层面的归纳:即在第一步哲学层面归纳和推演所获得的趋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归纳出教育层面的趋势,并由此推演出实施层面的脉络,这就是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

这里对每一脉络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可持续的职教观念涉及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强化创业、有利环保、贯穿终身和面向全民的教育五个方面;开放式的运行体系涉及机制层面办学模式、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机构层面办学功能、办学构架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两大方面;跨界性的职教研究涉及专业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创新性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科研成果的扩散三个方面;国际化的职教网络涉及多边国际组织新的合作领域的开拓和双边政府部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的建立两个方面。

主体报告的最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在博采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之众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革探索的小结,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回顾――经验与反思”、“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本质与规律”、“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三个部分。一个志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之中,为其发展已经做出并还将做出巨大贡献的职业教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中国职业教育30多年的探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未来发展的指向,无疑也是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此外,为便于读者对规律性趋势解读的思路、脉络、结构有一梗概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在阐述第一部分内容时,给予了丰富的逻辑的、路径的和框架性的插图,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子课题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子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依据所在。

本研究以国别地区为一翼,以国际组织为另一翼,即对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多“点”的职业教育现象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多“面”的职业教育现象,从个案角度展开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体体现的研究。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并不刻意追求其代表性,所涉及的国际或地区组织也不刻意追求其典型性,尤其是:案例不以数量而以质量为基本要求,内容不以二手间接资料而以一手原文资料为基准,其目的都在于遵循质性研究或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研究附件,也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一手资料,以呈现本研究重要文献的原文译件。

本研究选取了一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以原文为基础进行翻译,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2007年3月23日)、《德国企业教师资质条例》(2009年1月21日)、欧盟《哥本哈根宣言》(2002年11月)、欧盟《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4年12月14日)、欧盟《赫尔辛基公报》(2006年12月5日)、欧盟《萨洛尼卡会议结论: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2007年4月26日),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9月5日)中文版。

由于本研究在内容层面涉及多国、多地区和多组织,在方法层面涉及精典、“准质性”和“准现象学”,可以说,本研究不啻为一种包容多种内容、应用多种方法的“跨界”研究。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于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作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

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8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这里所说的学科本位论的主要表现,一是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二是只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各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三是只强调学科课程、学科教学,而忽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的作用。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未来教育越来越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一方面,智能发展有赖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另一方面,知识必须转化、升华为智能,才可能最迅速最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应当是“知识经济”的正确含义。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总之,学生发展的内涵同素质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现是极大的推动。

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门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仅仅坚持双基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权威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一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二是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处的能力,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尤其是理想与道德观念,纪律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参与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等。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四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也应当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知识是力量,而在一定情况下,道德与人格更是力量。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国道德教育长用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如何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道德教育决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慨莫能外。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是一条相辅相成的必由之路。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入义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并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囫囵吞枣地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析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再则,知识的发展和增长不仅是迅猛的,而且是无限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则是个常数,它是短暂而有限的。如何处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如何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育的质量?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结构,改进教育方法。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到了普通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分科深化的课程体现出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普通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普通高中的综合课程应是在分科基础上的综合,应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当然,随着普及教育结业点的升高,综合课程是否应延伸,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试图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五、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生活当做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劳动、技术、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如何结合才算“适度”是最难把握的。历史证明,普通中小学总是在这个“适度”的左或有来回徘徊折腾,有时甚至滑向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方向。对于过分强调通识教育或劳动、技术、职业教育对普通中小学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早在1989年,笔者之一参加原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赴英考察团,回国后写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十年后的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显然,中央的决定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这说明,即使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政策或措施,也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经过反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才有可能化为现实。这里,既要考虑国情的条件,又要有时间的准备作为保证;而全盘照搬或立即照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地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世界各国的教育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必、然有共同的规律可以探寻、可以遵循。异中有同,殊途同归,正是我国与美英等国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看似相反、实则相成的态势,即都在致力于寻找集中统一与分散多样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旨趣。

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是适应学生差异性的需要,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需要。基础教育教材的改革要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对于教材的多样化应有正确的理解。首先应当坚持统一的基本要求这个前提,明确发展多种多样教材的目的;其次,多样化不等同于地方化,也不等同于数量化,多样化教材必须与差异性、层次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司在编制风格和适应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第三,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教材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八、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的前景如何?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

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无疑将日益突显。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渠道,或者说,课程、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利用课程和教学资源,是课程教材编制面临的新的重大的课题。在资源的选取上,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7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2.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3.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教学立体性框架得到进一步构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向课前课后有效延伸: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习,在课后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延长课堂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1.强化自身学习,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形势,不能坐井观天,而要开放眼界,及时补充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

(1)认真学习教学刊物。初中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教学刊物,从中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经验,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经常浏览教学网站。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教学网站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建议,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浏览初中语文教学网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从中搜集习题课件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3)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感悟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将其消化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2.深化教学改革,充分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是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动力,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1)注重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许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明显,按照班级生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引导,侧重于在重难点方面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基本型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交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难点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指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兼顾学生差异,促进整体成效提升。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差异,教师一定要通过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差异要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着眼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提问,还包括语文练习、语文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全体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部动起来,得到最大化发展。

(3)注重电教手段运用,丰富语文教学过程。将电教手段作用发挥出来,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补充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的内容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通过生动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单纯的文字转变到丰富的视频信息之中,以这样的信息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强化资源整合,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效。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成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1)开发读写活动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开展以多读多写为主要目标的读写专题活动,通过设置读写课、制订读写计划、开展读写竞赛、举办读写展览等形式,为学生营造爱读爱写的浓厚氛围,积累丰富的文学底蕴,夯实语文学习基础。

(2)开发兴趣小组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朗读兴趣小组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提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抽出时间给予技巧指点,帮助学生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8

【摘  要  题】决策与管理

【关  键  词】转制学校/民办学校/办学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转制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展十分迅速,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从世界范围看,不少发达国家的办学体制也出现了极其类似的发展状况:部分公立学校在向私营化转化,目前这一趋势正在日益扩大和明显化,为我国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思路。转制学校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昭示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的变更及由此形成的学校体制改革的新走向。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国转制学校的蓬勃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其中既有因全球社会变迁大格局而导致的教育变革因素,这反映了各国办学体制变化的趋同现象,也有我国不同地区的本土化特征。归纳而言,我们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作出剖析。

1.社会层面

公立学校系统的创立,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公立学校系统因其能满足工业化社会的需求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但在后工业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是主体不仅拥有知识、而且能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并具有充分的人格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及其所包含的课程、教学是传统的公立学校系统无法提供的,而私立、民营学校则往往因其办学的自主和灵活而显示出了其特色和优势,也因此受到了民众的青睐。

自90年代以来,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介于原有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转制型学校就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机制,反映了公立学校系统出现的转制状况。虽然这些学校名称不一,且就其资金来源、资源配备、运作方式、效率高低而言,亦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它们在总体上以其适应社会、适合民众的特征而获得了广阔的教育市场,并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如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①美国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个通过特许学校法,1992年开办了第一所特许学校。目前,截止1999年8月30日,全美已有36个州通过特许学校法,特许学校总数已达1682所,在校学生逾35万人。1997年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将拨款1亿美元协助建设1100所特许学校。据预测,21世纪来临之际,全美将建成3000所特许学校,2003年将达5000所,在校生150万人,资助总额达30亿美元。

②美国的公立学校私营管理1992年美国明尼苏达州、马里兰州和康涅狄克州等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尝试,到1996年美国已经有7个州政府允许教育行政部门将公立学校交由私营的教育管理公司管理。实行“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学校,继续获得政府的教育拨款,继续按政府的教育目标办学,但私营管理公司有权对学校的管理结构、师资配备、课程教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虽然各地的实施效果不一,但是“公立学校私营管理”创设了一种提高公立学校办学质量的崭新方式。

③英国的直接拨款公立学校(Direct-Grant  maintained  School)英国1988年教育法中确定了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政策,90年代得到推行。1996年大部分原公立中小学改制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其主要优势在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90年代起,英国还诞生了公立自治学校,这类学校比直接拨款学校具有更大的优势:可绕过官僚政府的干扰,在基建、教师招聘、教材编制、招生等各方面均享有办学自主权。

④俄罗斯的“非国立学校”1993年叶利钦命令,并于6月制定《教育机构私有化法》,后把“私有化”改为“非国有化”,自此俄罗斯的非国有化学校,即私立民办学校蓬勃发展起来。国家发放私有化教育券来建设这些非国有化学校,目前各类“非国立学校”达12大类,如文科中学、实验中学、拜得乌、精英学校、特长学校等,家长择校空间巨大。但这类学校有英才贵族化趋势。

⑤加拿大的特许学校1994年加拿大的alberta省率先创办特许学校,在此以后,有十二所相继问世。1998年9月成立加拿大特许学校研究和专业发展中心(Canadian  Charter  School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挂钩于优质教育促进会(Society  for  advancement  of  excellence  in  education),为特许学校的大发展提供政策、法规、设计、研究、实施等诸方面的指导。

⑥新加坡的自主学校1988年,新加坡政府经过两年的筹措,着手改革公立学校体制。他们使部分公立学校私营化,转制为自主学校。政府为其提供校舍、场地等基本建设,并继续给予资助,但允许收费。自主学校除必须参加国家制定的基本科目考试以外,其他如学校管理、教师招聘、课程设置等都全面放开,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我国在90年代后出现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改革方向,是同这种世界性教育变革的格局相一致的,顺应了全球社会变革和社会变迁的潮流。而转制学校的涌现,正反映出了新的社会格局对传统办学模式的冲击。这充分表明,在社会变革和知识经济的驱动下,各国教育系统均程度不同地发生了这一带有共性特征的改革趋向,它显示了一种时代的必然。

2.经济层面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到1993年增长2.07倍,年递增7.76%。这一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促使了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推动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其他各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长期以来被视为僵化的教育系统及其办学体制的冲击尤为明显。如何改革传统、呆板、低效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使之迅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摆在政府、广大教育决策者和办学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由于其地处发展势头正猛的环太平洋西岸的区位优势,便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区,获得了率先的高速增长。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形成挑战,这一挑战主要在两方面:数量和质量。传统划一的公立学校系统,由于资金匮乏和办学体制僵化等原因,根本无法满足社会与民众急剧膨胀的对教育的质与量的要求。这一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现行办学体制的强烈的变革愿望,进而促使了办学体制走向多渠道投资、多样化办学的改革方向。按新的办学理念创办的新学校,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的经济发展区,可归纳为如下四种模式:民办公助模式;公办民助模式;教育储备金模式;多元化办学的温州模式。

到1997年,我国利用社会力量承办的中小学(包括民办和“转制”)已逾4000多,其迅猛发展表明了社会和民众的需求和其在我国当前教改中的地位、价值及发展的可行性,它缓减了国家包揽教育所造成的财力不足,开发了存在于民间的教育资源,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身教育的积极性,为我国的教育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近几年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势头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在纯公立与全民办之间出现了一块“公”与“民”杂交的边缘地带,而最近大量新生成的学校几乎都处于这一地带之中。它们既有“公”的成分,又有“非公”的成分,并以“公”与“非公”所占份额的多寡而形成了各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学校以及多元化的运作方式,进而引发了涉及体制、权属、资产管理、学校管理、教学与课程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述的民办公助与公办民助模式均归此类。

而目前在这一杂交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并正引起政府和民众格外关注的是公立转制型学校。这类学校原为公办,转制后政府或提供校产和设备,或仍维持一定数额的拨款,但采用了民办学校的运作方式,如收费,灵活的教学与课程管理,教师聘用制等。在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资办学,公立学校基础雄厚,现进入经济转型,转制学校便以优于其他地区的步子迅速发展起来,并呈现出不同的生成状态。以上海为例,90年代后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新型住宅小区的建设,作为配套的学校,其在数量与质量上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而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费投资、校舍建造、人员配备等方面又牢牢地束缚住了学校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挖掘一部分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对一些公立学校试行转制,不仅将缓和教育供需的紧张局面,而且能拓宽办学的渠道,促进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改革。

3.教育层面

从教育本身来看,传统办学体制的僵化和低效与民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择校愿望之间的矛盾,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逐渐尖锐起来,这是促成转制学校问世的教育成因,而政府教育决策部门一系列有关办学体制改革政策、条例的及时出台,更规范了转制学校的生成和运行,从而最终推动了转制学校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如前所述,面对着急剧的社会变迁,无论我国还是其它主要发达国家,社会和民众都对教育有着急迫的要求,因而传统的教育体制,特别是以公立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制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存在于公立学校系统内的固有的问题和弊病在新的社会变迁之下愈益展露,并逐渐扩大而成为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羁绊。而与此同时,原来私立的“贵族性”学校系统也受到了教育民主化浪潮的冲击,而“慈善性”的私立学校面对剧增的教育成本和激烈的生源争夺,又往往力不从心,需要政府和社会的财政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种新的学校体制与办学模式,创建一种新颖的、享有充分自主权并适合民众多样化要求的体制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势。有鉴于此,随着公共服务性事业出现日益扩大的私营化、民营化趋势,不少国家提出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私立学校相结合,寻求优势互补的新思路,这便构成了公立学校发生“转制”的基础。美国、加拿大“特许学校”的诞生,英国“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涌现,我国各类民办学校、转制学校的大发展正体现了这一改革的趋势,同时也反映出这类“转制”型学校的价值、优势以及对于社会的巨大适应性。

与此同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个体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必然追求优质的教育,“选择好学校、接受好教育”已是人民大众的迫切愿望,择校也因此成为不少国家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实际上反映了民众对传统学校体制的不满和对新时代新教育的呼唤。具体而言,民众的择校愿望是基于他们的求学目标的变更而生成的:在工业社会之前,人们的求学目标基本定位于掌握一二样谋生的技能,而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之际,这一目标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希望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手段都是全新的,体现时展趋势的。

其二,希望受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个性的教育。而现今的公立学校系统很难充分实现这二个目标,因而发生了人们选择非公立学校求学的现象,也导致了公立学校民营化的趋势。

在这一形势下,政府教育决策部门及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办学体制的意见、政策、条例,热情鼓励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极大地推动了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改革进程。如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教育部颁布的《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要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发展的优惠政策。”

我们必须看到,教育政策是政府对教育发展的规范和调节,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与思路。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变动的基点,应立足于切合社会和民众不断变更的教育需求,顺应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出台有利于繁荣教育事业的政策,将有力地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确保办学体制改革的规范发展,反之将束缚前进的步伐。90年代后,上海乃至全国转制学校的出现和大发展,是同各级政府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及时颁布密不可分的。如1993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199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等等,以及其他省市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条例的出台,均引导了办学体制的改革趋向规范和深入,从而保证了转制学校——这一新生事物能在合理统筹之下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培鸿,胡卫主编.开拓民办教育的空间——上海市普陀区民办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杨雄.中国民办教育模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6.(7).

[4] 王彦才.美国转许学校的成因、特征及影响[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5] 刘杭玲.美国教育改革的薪动向:公立学校私营管理[J].教育参考,1996.(5).

[6] 金辉.上海市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J].教育参考,1996.(6).

[7] oeRi,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8)a  national  Study  of  Charter  Schools.

[12] Second-Year  Report,washington  DC.USDed.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9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的需求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人才的需求也从专业化趋向于全面化、综合化发展。作为人才培养与人才传输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需要结合新形势发展因素进行考量,并适时调整自身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1高校教学管理加强改革和创新必要性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人才竞争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经济市场的需求,人才需要具备多层次素质、多元化思维,才能得到竞争的立足之地。因此,掌握当代经济发展趋势、人才的竞争需求,并针对教育发展来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是高校办学的宗旨。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手段、方法都要契合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目标而行,改革、创新是必然的教学管理举措。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是素质改革的需求。现今人才的素质多推崇全面综合发展,强调人才的个性特质,对人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具有高要求,崇尚激励引导的管理模式,并要求人才应当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精通的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素质的改革必然促使高校教学管理采取改善、创新、调整等措施。

2高校教学管理加强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2.1教学改革方面

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不能满足当代经济需求,应当结合现代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因此,教育观念、管理体系、管理手段都应当围绕新的教育目标进行战略性的变化。2.1.1教育观念随着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弊端日益凸显,传统教学多宣扬共性、强调约束力,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难免会造成人才的僵化教育现象。而在当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提倡全面综合素质,提倡激励方式来管理人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鼓励人才的个性发展。也因此,教学管理观念的改变势在必行。

2.1.2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强、模块繁杂的系统性工作。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是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前提。首先,制度的确立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能够契合相关教学目标与计划内容,符合当下教学工作的实际管理需求。制度的完善性意味着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大到教学、教务、师资管理,小到教材、学籍、设备管理等等内容都应该囊括在内,制度的完善性才能使得教学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标准,使得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引性、有序性,利于后期制度的遵守与落实。

2.1.3管理手段教学管理手段除了严格管理之外,还可以运用绩效激励机制来提升师生积极性、自觉性。高校师生大多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因此绩效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师生提升思想觉悟与素养,使得教学管理水平实现高效化。根据教学模块的多层次、多类型,针对性布置教学绩效考核指标.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可以做到信息顺畅沟通与工作的适时调整。结合上下意见所指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合理资源布置分配,使得每名教师、学生可以依据目标来实现对自我的管理。最后定期考察目标的完成程度,做出适当的奖惩激励评价。这种管理手段是将大目标进行分期量化,可以完整体现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2教学创新方面

随着现代经济的需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并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在教学管理中也可以运用网络优势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比如在选课模块,可进行弹性网络管理,学生可以运用网络系统进行自主选课及专业辅修、科研项目导师选择等等,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课程教学模块,教师可设定教学目标等相关信息,并将学生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与表现等考核信息上传,方便其他教师参考教学模式,方便学生自主查询课程评价等等。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目标模块的量化,并实现信息共享、交流的目标,利于教学管理的系统化、多样化需求。

3结语

通过改变教学管理观念、健全管理体系、更新管理手段来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进程。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系统,调动“教-学-管”之间的积极联系,促使高校教育具有创新理念,更好地顺应时展需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需求,必将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大力改革,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善跃,于小艳,张廷龙.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96-197

[2]吴伟红.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102

[3]卯静.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网友世界,2014,02:139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篇10

1培养目标与定位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掌握多学科知识并灵活运用;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本专业及超声医学乃至多学科发展趋势及前沿知识,目光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以上三点既是当代临床医师岗位提出的基本需求,也是本次教改的目标。

2已有的教改方法和模式

如何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岗位需求,以及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近20年来国内外医学高校已有大量相关研究。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纯理论教学,重视综合临床知识、技能和对待患者态度等多方面的临床能力。

教学方法:多种新的教学法百花齐放,比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另外以为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是在pBL基础上形成的“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针对临床医学教学,也受到广泛认同并推广。其他还有“讲座式”教学法,给医学生一种“同行”的心境,聆听本专业学者、学科带头人等讲座式教学,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深度。

考核方式改革:临床多站式考评,又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综合临床知识、技能和对待患者态度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自1994年起,我国的部分医学院校将oSCe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中。这种考评方法是对传统临床综合考试的发展,在临床技能的教学与考试中应用。优点是客观、公正、真实、可操作性强。经过改良后的临床多站考试法也开始在我国执业医师考试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

3改革初期的具体做法

3.1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无论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考核方式的更新,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才是最基本的源动力,也是本次教改实施的基础。方法:一是采取讲座式教学法。开展授课前针对本专业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情况等做1~2次超声诊断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讲座。二是教学方法改进。采取优势互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从基础做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pBL教学、CBL教学法等均可以尝试,但首要目标是获得学生的认可。计划做部分关于授课方法的调查问卷,结合调查结果,在部分课时实施,逐步推广。

3.2改革考试模式

借鉴oSCe的方法,对于超声诊断学结业考评方式从一站一卷考完结束调整为分阶段考核,调整试卷考点范围,考后进行试卷分析与讲评,进行综合评估。整体步骤共计包括5个阶段:①超声检查技术;②超声基础应用;③临床相关科目,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与相应章节同步考核;④超声笔试;⑤考试后的试卷自我分析与教师讲解。前两部分包括笔试与上机操作;3、4部分同在传统的结课后笔试中完成,以上机操作为主。每一阶段分数按照不同百分比计入最终结业考核成绩。

4教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pBL、CBL等新的教学方法比例的增多,导致传统授课学时明显减少。部分没能很好地学习基础和临床理论的学生,在新教学方法中理论基础明显不足,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新的超声诊断学教学内容,从基本知识到学习思路,都不足以跟上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步伐。而且,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比如CBL,以问题为中心,往往讨论的过程所涉及的知识从深度到广度都较传统授课丰富的多,一旦落后,则出现积重难返的现象。相比传统授课模式,落后的同学比例偏高。

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浓,导致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很显然,不是每个章节、每个系统的疾病,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而新的教学模式特点中,包含大量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专科教师一般仅为一人,且多为教学医院中超声科的医师兼职教师。在繁重的科内日常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诊疗任务完成之余,兼职超声教学,导致对同学课后学习的情况监督与沟通均不满意。从而出现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后退的情况。

5对策与分析

在改革初期,要新老教学模式即传统授课和CBL等新方法的结合十分必要,并且应以传统授课比例居多,增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在超声教学中,尤其是要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毕业生,大学期间理论知识培养为主体,实践教学主要以实习期以及未来的规培期为主。合理排课,掌握传统教学和CBL、翻转学堂等新教学模式之间的学时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