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思维的知识十篇创新思维的知识十篇

创新思维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34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1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创新是成功的基石,是希望变成现实的翅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学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迫切地成为摆在每一位老师眼前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的改革方向。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创造”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自主探索,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成功的愉悦,进而激起求知和创新的欲望,厚积薄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走近探究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其次,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问题做细致深入的观察。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对“围成”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准备5厘米、8厘米、9厘米、15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选择5厘米、8厘米、9厘米和8厘米、9厘米、15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三角形,而选择5厘米、8厘米、15厘米和5厘米、9厘米、15厘米的小棒却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在动手探究中,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地认识。

二、积淀足够的知识信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学习过程是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并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比如在《梯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菜园里各种蔬菜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先出示种有辣椒和白菜的地块,分别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梯形的青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梯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学生对求知领域的探索非常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的猜测:有的猜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有的猜面积是长边和它高的积,有的猜面积是长边和它的高的积,还有的说想办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就可以算出来……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对学生的思维结果给予必要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欲望。

三、重视开放题的教学,强化思维训练,内化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第一,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第二,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2

一、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我们还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至于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分,怎样运用原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什么是新知识,新知识学来有什么用等等具体问题,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这些问题,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

二、处理好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方面,我们认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量”和“质”都有关系,严格地说,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质”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量”也成正比例关系。

反过来可以这样理解,没有“质”的知识不论其“量”的多少,都很难产生较强的创新意识。因为新的观点和新的解法都不可能从现有的知识仓库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而且靠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积累起来的知识还会产生惰性作用,阻碍创新意识的迸发。由此可见,知识的“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是知识的“质”呢?“知识的质通常指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就数学而言,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指按照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这样的结构要求把每一部分知识放入知识系统中去学习和理解,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这样的整体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程序性知识而不是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往往就事论事;而程序性知识则只要求明确的条件和线索,因此相对来说,其适用性较广,迁移性较强,较有利于创造。”

从以上的认识出发,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对知识的“量”进行积累以外,还特别重视对“质”的要求。教学中我们利用学习准备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条件和线索,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掌握程序性的知识;我们还通过以单元知识为教学单元组织教学的方式,强化对知识相互联系的理解。

我们还重视按系统整理知识,通过知识的系统整理强化知识的相互联系,例如,把除法、分数和比放入一个知识系统中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几部分知识的相互联系,学生就能依据这些联系顺藤摸瓜、举一反三,从中迸发出一些新颖、独特的解法来。

三、处理好“接受”与“质疑”的关系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不可能存在下去。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个单纯的知识容器,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要使学生大胆质疑,就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有机会也有胆量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处理好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想象与思维,是学生迸发创新意识的两大认识支柱。这里所说的思维,主要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以固定、惰性的思路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来的”,是指“在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包括直觉和灵感),以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由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同属于思维的一个分支,因此它们都具有思维的一般特征,都是运用观念、表象、符号、词、命题、知觉、信念或意向进行的内隐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但不同的是,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教学中常用这种思维训练学生模仿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其中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特征。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量使用的都是习惯性思维,强调固定的思路、运用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这些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对一部分典型题目的分析思路或解题方法的高度概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高度概括的知识规律或具体解题方法,学生应该掌握也必须掌握好,因为掌握好这些规律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长期单一地运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会养成对思维模式的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以后,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不是悬挂在半空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同样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抽象、推理、类比……但它不是单独使用某种思维方法,而是综合运用,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某些创造性思维方式如直觉、灵感等,更是属于那种非规则性、非程式化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等等。

由于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都要借助于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所以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又要重视用创新意识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既要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又要重视思维的灵活性,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五、处理好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监控的关系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它包括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认知材料和认知任务以及有关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迅速达到预定的目标,它主要有计划、实行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监控的基础;而元认知监控集中表现在如何有效地协调元认知知识,使之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学生大量进发的创新意识表明,创新意识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采纳和使用了某些思维方式所致,而采纳和使用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学生元认知监控的结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正确处理好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的关系。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3

关键词:创新思维;大学生;实践研究

创新思维最早在美国1916年就有学者提出来,在学校开设创新教育,大学生不要按条条框框发展,要个性的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培养大学生,让每个大学生学有所成,能真正的发挥每个大学生能力,因此最近几年,欧美一些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比我国大学生要好的很多,在大学期间进行创新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国大学都是按规律办事,人人都一样,尤其在中小学都是为考上一个好大学,天天学习书本知识,到了大学,我们的大学生基本没有个性化发展,基本都广泛化发展,基本都没有创新思维,现在我国很多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不是一个快速工程,必须经过一个时期成长起来。现在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有用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基础能力,没有知识不能形成一定理论,基本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现在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必须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培养大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力高了,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巩固与提高,更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快速发展,学生能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实践应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加强,能具有创新能力发展的根本。如图1所示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图1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创新思维来源于雄厚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应用能力证明创新思维的正确性,只能说是一种纸上谈兵的创新思维,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1.社会实践

社会是一所最大的学校,每个大学生都必须经过学校这所大学进行锻炼,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基础能力的场所。我们给个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到企业实践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具体工作的实践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让自己的创新思维有实践的场所。

2.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兴趣为导向,学校有组织地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训练与研究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省、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校园内的科技创新活动等等。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能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实验创新活动

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4.创新基地实习

创新基地实习是由学校自己创建或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习基地,它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真实、前沿性的认知训练场所,为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综合性实践平台。

三、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的组成,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学校、教育机构等组成。这些因素都是促进一个大学生创新思维活跃程度的发展基石,共同构建了一个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平台,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总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一个崭新课题,必须要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改变旧的教学体制,搭建新的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本文为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项目编号:1251409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钱星博.怎样开发你的创意潜能[J].思维与智慧.2001(01)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4

1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1.1指导阅读,进行训练。

1.2指导写作,进行训练。

2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例如上《变色龙》一文教师提问:“血淋淋的指头”的细节描写是否多余。有的学生认为,其描写是赫留金被狗咬伤的见证,也是要求狗主人赔偿的有力证据,并不多余。有的则认为这样的描写会成为赫留金冒犯名狗的充分罪证,这是不该写的。学生在这种矛盾的争论中,思维大大激活,教师在此基础上再给他们以肯定和赞许,激发更多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如此提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并且有深度,有灵活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应鼓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甚至代替解答,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营造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知识的迁移,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

4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分辨时,或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把语文教材中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顺利发展。

5通过整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5

关键词:智力创新思维探索创造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是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在定理证明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经过高考,师生们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

我们之所以在学习中反对“死记硬背”,就是要突出知识的智力因素,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过硬本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广义的创造,是从个人的活动来考察的,是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只要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造性活动。学生在学校里要培养的创造性,就是这种广义上的创造性。创造意味着从无到有,创新具有更新与日臻完善的含义:创新体现现有事物更新改造的过程;创新意味着一种旧貌换新颜和推陈出新的感觉;创新更多地被应用于技术、制度、管理等具体的事物方面。创新是建立在创造结果基础之上,是对具有原创性东西的有限的具体地应用,它不能给事物以生命的起点。只有创新才能使其踏上尽善尽美之路。创造和创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动力。我们说,一个民族的真正伟力根植于它的创造与创新精神,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找到的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因所做出的一个最有效的解释。

主席在视察北大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主席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高考试题并不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化提高而得到的。

1、创造思维的新视角: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崭新途径。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构造新命题,将原题的条件或结论,甚至整个题用其等价的形式替代,得到新题目称为原题的等价变式,这是由于一个数学问题常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决定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发展的多样性。

2、创造思维的新视角: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的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而继之以严格的逻辑分析思维,即收敛思维。发散思维虽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重要设想,但其成果必须严格验证。发散思维富于创造性,能够提供大量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单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要相辅相成、辨证统一,偏视任何一面都是不可取的。

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和其潜在功能。在保持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索能否得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结论,或改变命题条件,结论的若干元素,组成新型的更一般的命题,并探究其正确性,不落俗套,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兴趣是人们心理活动共有的特征。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满腔的热忱和极大的兴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不会自动涌现。这需要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追求真理。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着培养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不能满足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内容和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史上创新过程的介绍,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以指导学生克服多年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快地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

三、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

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1、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3、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5、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6、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7、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让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这对学生来说作业是学生认识上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从对知识初步理解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历程。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聪明智慧,把各种知识构建成思路通道的建筑工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

例如,指导学生在作业中要大胆的探索,通过作图、列式、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作业中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反映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作业评讲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情表彰、鼓励学生的新作,最好由老师板书学生作业的全过程,分析学生的思路,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闪光点,激励全班同学积极进取,发展创新思维。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人的创造活动是受重新建构后的新思想体系指导。

创造思维的新视角,重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形成运动变化的观点,掌握归纳与转化的方法。

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录等.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光明日报出版社

2.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54-02

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特征,不够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常常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长期以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的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成为目前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中层次最高的,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创新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新思维主要包括:想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既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高校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目前,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训练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长期占统治地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也适应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被忽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课题。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积极、恰当的评价,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必须走出教学误区,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学生从接受新知识到初步学会和掌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这种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这也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促使其创造潜能充分发挥的前提。

2.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这样,既能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空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努力改变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

3.鼓励探索求异,教会学生思维

创新离不开怀疑和批判精神。善于怀疑、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是探索新知识的起点,是发明创造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重视批判精神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清问题,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提出挑战。教师应提倡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进行反驳和答辩。要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不仅善于解决问题,还会自己发现新问题;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要使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着眼于学习过程的本身而不是学习的成果,由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

英语课堂教学不应是简单地把词汇、表达、语法知识等教给学生,让他们停留在接受和模仿阶段,而是应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话和短剧表演,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创新能力。

5.给予反馈,积极评价

英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外语。反馈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经研究发现,有建设性、鼓励性的反馈,加之教授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评估而非仅仅是考试结果的检测,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

6.开展课外活动,拓展教学内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激增和迅速老化,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搜集并综合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创新思维能力。仅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思路,给予创新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这种能力。

四结束语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思维时间,还要拓展其思维空间,鼓励其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70-02

1引言

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也是今后发展趋势。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人才的贡献,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人才。同志曾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前积极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得到广大群众及相关部门的共识。而所谓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只光光具有高学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中转站,该时期培养的创新性思维能够为今后的大学或职业教育深造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死记硬背、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刻板僵化、唯书唯师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切实落实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就有必要先了解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2.1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人们通过这种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思维。数学创新性思维是指能主动的、独创地提出新的观点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而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2数学创新性思维的特征:数学创新性思维发挥着大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及下意识活动能力,完整地把握真数与形的关联,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的特点而且具有数学思维的特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的相关特征如下阐述所示:数学创新性思维具有创建性、新颖性的标志;积极地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统一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模式;专注与灵感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特点。

3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针对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

3.1适当时机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数学内容教学到一定阶段后,有必要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能力。统摄训练是对学过的数学相关的概念、定理、单元章节等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且进行技巧性的总结归纳,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的脉络,编织良好的知识网络。采用统摄培训教学方法主要是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发挥打造良好的基础。

3.2恰当地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对自我解题思路的冷静分析,对解题结果的重新审核。在数学解题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够不断对解题的思路及结果进行完善,不断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学生自己解题思路的审核,而且能够科学的分析教师教学的一切,打破唯书唯师论,学生经过自己对问题或者解题思路进行系统的考量,更能够进一步的接受所学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不少机会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出一些改错题或判断题等题型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3.3不时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对客观数学知识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平时数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的一种良好反应,表现在数学问题上就是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时就能够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直觉思维越过中间环节,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与推理等中间环节,就像英语学习中所谓的“语感”。在数学考试中,需要强烈的这种直觉思维,因为有着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不但准确率高,而且节约考试宝贵的时间,体现解题的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应该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魅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直觉思维的题目,在学生毫无准备下突问学生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最后,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8

(一)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学校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管理、激励等机制,激活学生创新动机,培育学生创新兴趣,培植学生创新情感,增强学生创新意志,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前提。

(二)创新精神。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要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勇于抛弃旧观念旧事物、创立新观念新事物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是形成创新思维的支柱。

(三)创新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的创新活动之中,并长期坚持下去,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惯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培养创新习惯是形成创新思维的支撑。

(四)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勿如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必须提高学生创新新理念、创建新方法、开发新发明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形成创新思维的核心。

(五)逆向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或叫求异思维,它是对习以为常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延伸,从问题的相反角度进行深入地探索。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逆向思维有时可以轻易解决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可以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好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封闭问题。

(一)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累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活动规律,在认识事物中通过反复使用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程序和模式。思维定势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大敌,因为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特别是当一个事物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产生思维定势就会使人们的思考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路,作出新决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

(二)打破思维惯性。人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惯性,特别是当人们的意识在一种特定环境中进入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如果特定环境突然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办法一下子进入到新的情境状态,从而导致人们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原来的感知过程,这种思维惯性影响和制约着思维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打破人们的这种思维惯性。

(三)突破思维封闭。思维创新的本质是要打破已有的思维框架,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但是在创新过程中,有的人往往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变成僵死的条条,并以此作为裁判评定标准的思维方法,从而产生思维封闭。一旦产生思维封闭,人们遇到新事物的时候,便用自己头脑中原有的框框、条条套一套,一旦和原有的框框、条条不符合,不是去想想自己的框框、条条是否合理,而是抱怨事实不符。所以,他们对各种新事物总感到“不适应”,从而把新观念看作是“离经叛道”,把新方法视为“歪门邪道”。人们产生思维封闭,创新就停滞不前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中,必须解决学生的思维封闭问题,只有思维开放了,创新才能得以进行。

三、高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实际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模式。

(一)更新教学理念。在高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陈旧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因此,必须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来设计教学,重点强化思维创新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目标,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渴求。

(二)改革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满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探求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最先进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质疑。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极为迅速,要在海量的知识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打破成规,敢于对固有的知识提出质疑,在发现和创新方面敢于独辟蹊径。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面待学生提出的质疑,不要怕被学生问倒。只有鼓励学生质疑,保护学生创新精神,才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

(四)改善教学评价标准。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要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必须改变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把掌握课本知识作为唯一标准,着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和熟练的考核,缺少鼓励学生创造的倾向。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考核评价当中,要鼓励学生拔尖,发挥学生专长,激励学生创新。对有创新思维、创新见解的学生要提出表扬、鼓励和加分,从而使创新思维形成班风、学风乃至校风,最终全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构建奖励机制。高职院校要建构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励机制,对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学生予以鼓励,对勇于发现、勇于发明的学生予以重奖,从而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和机制。

四、总结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9

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课堂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就依据所学知识及亲身的教学经验,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进行语言思维训练,通过“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思想开拓,思维敏捷。有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处理和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适应迫切的情况来积极地思考,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善于口头表达则是思维敏捷的重要表现。但是现代的学生由于平时只注意书面语言的训练,不重“说”的训练。故而,学生只会“埋头苦干”,久而久之,一说话就紧张,面红耳赤。我们清楚地知道:一个人说话能力强的人一定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故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尤为重要。因而作为以语言教学为主的语文课必须在学生的语言思维上进行有系统地训练,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以此来促进思维力的发展。

二、通过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的设疑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设问”,可以让学生把那已有的感知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解除疑惑。问题的设置关键在“为什么”,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思路广阔,而且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地探讨,从而达到举一而反三,触类而旁通的功效。

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因为“动机是由需要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动力”,用于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简单一点的问题有时也可起到训练的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当然,教师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要放开手脚,激励学生大胆发问,于无疑处质疑,不满足于书本提供的现成答案,善于发现并且提出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看法:或认识的差异,学生只是将自己的看法与教材作比较;或以教材的观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都可以使学生认识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

三、创设思维情境,推动思维发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思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引导他们进行发散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及时地对学生的新思维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四、通过比较,激发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思路,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发挥创新潜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内心演算有着“希望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中蕴含是创新的萌芽,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适时、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为释疑而主动去探究,启迪创新思维。

六、通过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知识篇10

论文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时代性,时代不同,不仅思维的对象、内容不同,而且思维的方式、思维规律的表达形式也不同,从根本上讲,决定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实践。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在从远古的原始思维走向现代文明思维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也随之由传统的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从静态思维向动态的变革思维转变。在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中,创新性思维方式将成为2l世纪人类的主导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唯物的历史观和发展观的统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我们认识壮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智慧之源。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想今后在社会中谋求一种比较好的工作,最莺要的是在校期间多掌握几门有用的实用技术,如计算机、英语,等等。这种对实用技术的注重,导致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其知识结构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关系中,片面看重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知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大学学习有专业的区别,并且学习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和导向的,那么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至于说基础性的知识,既然是基础,那么也就可学可不学,因为这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尤其明显的表现是,在不同的基础知识中,大学中一般只重视专业性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其他各种基础性的知识。在这些学生的眼中,基础性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本专业有关系的基础知识,而把诸如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作为思维方法的哲学知识、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和政策法规知识等都排斥在基础知识范围之外,以至于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活动仅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最后将无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要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需要很多实用性的技能,因此,在大学生中片而强调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知识,而忽视其他专业知识以及“重理轻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学生把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当成其成才立业的根本,过分热衷于过级考证.并且常常把这两种知识与教学计划歼没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实用”的知识,而后者是“无用”的知识,因而放松了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事实上,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全面学习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因为理工科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对于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宽广知识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现实牛活的情况是,文史哲等学科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心目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理工科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学了以后可以大有作为。而相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足虚的,学与不学都无所谓,其中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列知识更是不屑一顾,根本看不到其特殊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据时展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伞部理论体系中,科学实践观是贯穿于其中的最基本的观点。无论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是离不开对实践特点和实践要求的正确把握的,任何创新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我们能深刻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进行创新思维奠定的基础。因为创新思维本身就是要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去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要实现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就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所能提供的恰恰就是这种科学的指导和内在的肯定。马克思卡义理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都是进行思维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打破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维定式,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来说,阻碍人们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思维的传统定势,即人们习惯依据原有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思考的一种倾向性,尤其是盲目地迷信权威,惟书、惟上、惟经验等错误倾向。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些思维定式,因为马克思本人就有一句名言:怀疑一切。马克思正是以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前人的成果,才超越了前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时代性转换,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形成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其辩证思维知识对人们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下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认识,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例如,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相应的就产生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就必然导致空想、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要求全面、发展、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正是向大学生系统进行正确世界观教育的主渠道,这既是造就社会屯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需要,也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建设人才的需要,作为系统的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具有传播政治理念、思想意识的功能,而且也具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的作用。其次,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重要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评价,它在总体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自我、事物的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错误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而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价值。一般而言,人生观通过影响人的态度、兴趣、志向、意志等方而来进一步决定着人生的动力与努力程度,因此,一个人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发扬传统,继续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又要创新观念,深入研究,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独特价值。马克思义理沦不仪教给人们正确的世界观,而且教育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它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发展人生,努力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从根本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足进行人生创造的力量源泉。

第四,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人与人关系本质的总的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人由下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做出的评价自然也就各异。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活动方向和对事物的取舍态度。在现实活动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因此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也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即人类的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进行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满着人文关怀,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要有价值标准;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关注社会需求;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后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有机统一,是进行创新思维时应该明确的目标。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首先,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由此人们认为,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足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当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社会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经济论坛”、“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等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得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可贵情感。

其次,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是要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现有成果和知识的分析、综合和反思,探究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抛弃以往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加适应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三是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独特功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