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汉语言文学现状十篇汉语言文学现状十篇

汉语言文学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40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魅力的缺失,并且总是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汉语言教学,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造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教材成了束缚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枷锁,诸多的语法、课文、词汇、写作和阅读等课程,使学生对汉语言学习产生出一种乏味和厌烦的感觉,这样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我们刻不容缓必须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手段方式及方法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当然汉语言文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以往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基本采用的都是古板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教学中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质量一般。

(三)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许多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尚未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忽视对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重点应从教学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与当前教育形式接轨。就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培养掌握知识的学生,而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通过系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浓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抛弃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此来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研究性的学习思想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以汉语言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特点为根本出点,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深层语言规律。教师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而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建议应当适当地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自主式教学法,使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完善课程结构

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不断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渗透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另外应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加大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比重,并在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学科范围,将一些与之相关专业的知识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当中,通过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进而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各个学校应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助推作用,促进汉语言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并推进汉语言文学发展与时展同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只要合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就能够尽显其独特的魅力,进而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始终趋于领先地位。

(五)渗透德育教学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应将德育教学渗透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就如我院的人品塑造工程项目贯穿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文学教育课程,起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效,还有利于加快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应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汉语言文学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中国精神文明和新时期人文关怀建设的重任。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抛弃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此来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应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等,并熟练掌握一些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文秘专业和新闻专业等;其二,应了解一些与教育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其三,应具备终身学习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研究性的学习思想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田玲.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2

辩证地来看,优势即是包袱,所谓“优势”背后总隐藏着与之相应的巨大“困境”。困境之一:专业名称“老旧”,“大而无当”,就业指向“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众化教育语境下,悠久传统虽然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但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能否适应新的“水土”。仔细想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名称的“大而无当”和既有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实导致了其就业指向性的“模糊”。当价值准则指向实利和工具后,我们就必须直面学生的质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在何方?我们只能宽慰他们,就业面很广!然后,“引用”此专业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已取得的不俗成就来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途之光明,乍听起来让人信服,但实难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就业面“宽”,造成了学生就业目标的模糊和就业指向的“游移”,学生入校前的“朦胧”逐渐转变成入校后的“困惑”。公务员、教师、研究生、记者、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目标越多,诱惑越多,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或获得,“可能性”越“丰富”致使他们的努力方向就越模糊,知识和能力的“图谱”很难清晰地建构和完善。困境之二:新教师难以引进,既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就业需要,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对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许多与之适应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和办公文秘的知识和能力开设了《新闻学》、《秘书学》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办公自动化》类课程,为了改变学生“应用性文本生疏”现状开设了《应用写作》类课程,为了让学生懂得“待人接物”开设了《交际美学》、《礼仪交际》类课程……这一切调整势必意味着新闻类、文秘类、公共关系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外引内培”几乎是所有地方性高校强化人才储备的“良方”,但这些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全国性”匮乏和地方性高校人才政策的普遍“高端化”,使得此类人才的“外引”工作举步维艰。学科惰性使教师难以舍弃原有专业背景,甚至不愿在新课程方面“分心分力”,使得此类人才的“内培”工作“进退维谷”。而且,积习难以颠覆,传统专业的教师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与新传媒时代的学生需求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文学类课程教师,按“生平—思想—艺术”的模式组织教学;[3]语言类课程教师,依然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吸纳新知,岂能驾驭当下学子呢?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来的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多是在旧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开新的若干方向课程。而这些新设课程,很少能为已有教师承担。废除因人设课,提倡因需设课,此理大家都懂,但谁愿意干这费心费力的活呢?困境之三:学生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和“应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强烈冲突。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十多年的连续扩招,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学生本能地拥有了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近年的毕业生做过抽样问卷调查,“77.3%的同学反映有许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还有待开设,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训练,单靠短时间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还不足以应付岗位的特定要求。”[4]如果不虑及市场需求和学生功利心理,必然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市场的排斥,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毕业生中做过一些调查,45.5%的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经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5]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理性和前瞻性,不能一味迁就当下的市场需要和学生心理,因为市场需要具有某种“应时”的特征,学生心理也未必是“真理”。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围绕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追求人文素养的整体养成和“能说会写善思”能力的综合培养。重视就业导向和建构应备素质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我们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顺利转型。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对策及路径

大多数人都现实地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对策应该是继承性保护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6]在积极呼吁倾斜政策之余,更需“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优势,直面本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寻求自身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确定了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科理论的单纯关注,以培养高层次学科人才为其目标;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培养层次,既要“上承”学科研究成果,又要“下接”职业技能训练,让毕业生具备相当的素质与修养以支撑其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第一,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它从来都是以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为其单一目标,包括语文教师、新闻工作者、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文职人员,从事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能胜任。但现代社会已经日益多元,职业分工重新整合和建构,单纯的语言文字功底已经不能胜任各工作岗位的全新要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究,重新定位。在保证其学好既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拥有“能说会写”的“核心能力”前提下,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并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形成“基础保障”与“特长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1994年开始在既有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上尝试拓展了“应用中文”专业,后又把其凝练为文秘方向,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为师范方向、新闻文秘方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模块选择,让就业导向和学生选择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更具目标感和针对性。第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平面的“传统型”向立体的“应用型”转变。所谓平面的“传统型”人才,是指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人才,只与书本等平面媒介打交道,不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立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能熟练使用汉语,也能熟练使用现代传媒科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文学)日渐被基于it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文化所分割或取代,传统的文职岗位变成了需要现代办公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职位,更多的新文职岗位还需要学生拥有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从近些年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这种语言文学、影视传媒、网络传播和现代文秘等方面知识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倍受欢迎。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落实强化实践环节,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必须以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来做根基,现代技术媒介等技能之“花”才会愈开愈美丽,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对策之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坚持以能力构建为基本指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7]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正视本专业在当下所处的种种困境,研析就业市场的多重需要,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重新梳理和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的固有特色和既有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需求的吻合。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从“强化应用”与“彰显特色”两方面着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各种新型就业岗位不断涌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仍是各种现代文职人员和各种媒体工作者的主体。依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应用类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在多种电子设备方面的使用能力,以适应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当然,在追求应用性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绝不能失却其固有特色。必须继续开设许多的“该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貌似“无用”,但在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方面堪当“大用”,拓展其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可以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板块构成,大致比例为4∶4∶2。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类、经贸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技能类、师范教育类五类,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基本建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各类课程,如:新闻采写、公共关系、公文写作、秘书实务、广告设计、信息处理等,每门课程课时不多,但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选修。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就业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自适性,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之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尝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课堂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寻找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规律的成功教学模型。探究式、自学-辅导式、研讨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等各种均可,亦可融汇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型往往会激发学生把兴趣和精力聚焦于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养成乐于阅读、乐于思考、乐于操作的良好习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构起一批有效的教学模型。如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类课程中实施了“内外交叉—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为了实现建构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宏观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作家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微观目标,搭建了一个“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学架构,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自我建构。作为架构“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是什么——如何是”为脉络,按知识逻辑关系来结构教学内容(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密度大,连贯性好,节奏紧凑,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不是纯形式的为互动而互动的问答。同时,可以搭建辅助教学的“三平台”:一是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二是教学博客、QQ群、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它们无障碍互动的特性,使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的课外深度互动的重要媒介;三是学习性活动,举办“读书俱乐部”、话剧节、影视改编与制作、专业考察等课外活动,深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个教学模型实施后收效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能够做到课前预读和课后复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提问,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能够主动体悟,主动鉴赏。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问题;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文学研究技能,就业方向侧重文学类的工作,例如新闻出版、文学评论、文学教学等。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其发展来源是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形成现代化的学科是19世纪末,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文字、人文情怀、思想行为、道德风尚、习俗礼仪等一系列的我国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称,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我国民族的精神面貌,指引着我国人民的行为规范。在高等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浓缩为一门研究汉语言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素养。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单一的理论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应该运用探索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得汉语言教学更加现代化和生动化,摒弃以往的单一式理论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作为落脚点,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高高在上,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吸收知识,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困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尚未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在这种“学术型”的教育模式中,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定位于理论性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学生无法形成系统性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注重于理论构建,对于实践运用汉语言文学的方式方法很少加以传授,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无法同步[2]。例如,在学习文学批评史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过于注重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的讲授,对于批评文学的方式方法很少提及,也很少引导学生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实质批判。而且,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构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之间衔接性问题,写作和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由于授课教师在上下年级之间会进行更换,导致汉语言文学的细节性的衔接落不到实处,各门课程之间往往形成片面化的知识,结果学生的系统性的汉语言文学框架就显得极为薄弱。同时,汉语言的考核制度也过于单一化,只注重死记硬背,没有将评论性写作、创新性写作、文学辩论等考核方式融入其中,使得汉语言文学丧失其时代性和批判性的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彰显教学语言的魅力,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难于让学生配合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化。学生不能进行自我发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

二、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的发展道路

(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计方面,高等院校应该避免选取各大高校统一的教材,应该结合时展,依据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选取适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的教材。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实用性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将评论性写作、创新性写作、文学辩论等富有实践意义的教学融入其中。所以,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构建要以时代需求为落脚点,将学生打造为具有语言交际、文学写作和文学审美的专业型人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设计转变教学方式,确保汉语言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并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从而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时展上的优势和重要性,使得学生乐于学习汉语言知识并富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转变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单一式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想法,加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染能力。

(三)培养汉语言专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许多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技能偏弱,往往无法满足现实的岗位要求。汉语言专业毕业生会从事语文教师、文秘、公务员、营销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文案编辑人员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口才,较广且扎实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等等。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都得到具体落实。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就业面临的困境,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其铺垫一条专业发展道路。

三、结语

学习汉语语言专业,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品行,丰富一个人的知识面,开拓一个人的思维和眼界。在日常生活上,汉语具有广泛的运用,与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工具。在高等教学中,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课程构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要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春波,黄立珠.浅析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参花(下),2015,11(24):147-149.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4

一、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的个人因素

经调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存在个人因素。而个人因素中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年龄、地域情况、学历情况、工作时长情况及家庭现状等方面的内容。个人因素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问题上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可以被定义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的重点因素。下面就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的个人因素进行探讨。第一,年龄情况。年龄相对较小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为倾向于流动性大,因为心中抱负远大,想要趁着年轻多闯、多拼,从而存在流动频繁,不能安于现状的状态。也因为其心未真正定下来,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状态及需求较为安定,因此年轻人可能存在不能安分的状态。因此,年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第二,工作时长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工作时长较长的专业人才更能轻松掌握,并且拥有自己独有的工作状态及规划,来合理安排自身工作,并对其高校及自身岗位的忠诚度较高。而工作时长较短的专业人才,内心容易焦躁,因此流动的可能性增加。第三,家庭现状及地域情况。对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而言,地域问题较为重要,如果不是本地人,而在本地高校工作,那么其流动性较大。但如果在本地建立家庭,那么其工作流动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家庭现状及地域情况,对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流失而言,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

(二)高校的影响因素

1.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首先,高校在对汉语言专业人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不仅没有明确、全面的发展体系,而且因为其整体的教学环境趋于传统,缺乏创新精神,对年轻、工作时长较短的汉语言专业人才的重视度及认可度较低,这对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忠诚度的建立极为不利,从而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加大。其次,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资金资助力度有待加大。但就目前的各高校的情况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资金供给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明显偏低。

2.薪酬体系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福利薪酬缺乏弹性。

对年轻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住房问题,但因为年轻教师刚出来工作,没有太多资金可以用来购房,单位的福利房又有年龄限制,必须在单位工作多少年才能享受福利房待遇。

3.培训体系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仅在入职时接受过培训,入职以后就很少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训。因为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体系,如果不能适时进行一些专业培训,那么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将会出现懈怠状态,从而造成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因此,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的培训系统健全、培训状态加强等建议都需要重视。这样不能及时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某些弱点以及不适应岗位要求,没有针对其弱点进行培训,就可能会造成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在工作中容易焦躁,从而抗拒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并且,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清晰。

二、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福利的传统看法

福利制度的形象勾勒在高校的发展中日渐清晰,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的看法与认知仍旧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中。如今的福利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也更广阔,所以就更应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福利的熟悉与了解。因为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的制定与设计中,都会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高校组织文化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类别等相关信息。在这种程度上,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制度就会更加适应高校专业人才之间的内部运作。如果能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福利认知,改变对过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制度的传统观念,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在潜意识中改变,为高校的运营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及时更新福利信息,增加对福利制度设置的发言权

高校受到运营成本的局限,不能像企业一般大打福利牌,来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脚步。更不可能扩大福利效益来加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对高校来说,合适的福利比丰厚的福利更重要。只有循序渐进地提高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福利沟通,不断进行福利的微型上升,一来可以缓和高校成本有限的尴尬局面,二来可以让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福利的价值。

(三)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心态管理的具体做法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5

文言文的句字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上是相同的,都具有主、谓、宾及定、状、补六大成分。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句式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其中以倒装句学生最难掌握。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现代汉语语法

中的句子成分来教会学生怎样辨析倒装句子,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让学生头脑中形成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框架结构: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

|

(定语)名词或代词+[状语]动词+(定语)名词或代词

接着我们可以用(定语)名词或代词+[状语]动词+(定语)名词或代词的形式来分析文言倒装句的四种句式:

1.主谓倒装。这种句式一般是为了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在主语前的一种句式。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或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面,成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形成“主+谓”的形式,而此句是动词“闻”在代词“我”的后面,学生很快就明白是主谓倒装句式。

2.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应该放在动词后面表动作的承受者,形成“动+宾”的形式。但在文言文中宾语往往放在动词前面,形成宾语前置的现象。宾语前置又有三种类型:(一)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应为“弗怠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二)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何以哉”,应为“则以何哉”。(三)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之”。“惟兄嫂是依。”应为“惟依兄嫂”。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教会学生用现代汉语的“动+宾”的形式来判断,如果出现“宾+动”的形式,就是宾语前置。

3.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叫做状语。形成“状+动/形”的形式,而文言文中往往借助介词,构成介词短语位于动词的后面,形成“动+状”的形式。翻译时却要提到动词前作状语,符合现代汉语的“状+动”的形式。所以教会学生理解,状语应在动词前修饰动词,而文言文中却放在动词后,这就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如:“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翻译时的语序应是把介词短语“于齐”提到动词“求救”的前面“赵氏于齐求救”才通顺。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6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外部条件;专业限制;学科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62-03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一般项目(2010Ga094)。

[作者简介]李丽群(1979―),女,湖南耒阳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韦恩洁(1973―),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图书馆馆员。

目前学界对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讨论热烈非常,成果亦不少。这些成果,或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当前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一部分研究和实践,呈现出脱离教学实际的趋势,甚或发展成“为教改而教改”的不良倾向。以下从课程性质、外部条件、专业限制、学科基础四个方面讨论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自身的课程性质

认识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需要重点把握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的区别这一重要问题。相对于中学课程的基础性而言,大学课程应该体现更高的层次,具体可以体现在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上。中学阶段所讲的现代汉语知识,多为散点式的,且多点到为止,教学效果也仅仅是浮光掠影式的一瞥,很难反映现代汉语课程知识体系的全貌及其背后的体系和原则。比如中学阶段教授了一些有关汉语暂拟体系语法的术语,经中学阶段升入大学的学生可能也都会背“主谓宾,定状补”“句子主干主谓宾,句子枝叶定状补”之类的口诀,但是对于这些术语之间的划分标准、归类例外、逻辑关系等更为基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很少涉及的,而这些正是大学阶段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现代汉语课程正是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理论知识的范围,加深相应的理论深度,把一个个表面散乱的知识点背后的有机联系和结构系统、完整、准确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从汉语语言结构系统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汉语的各种现象,这无疑是一种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

如果仅仅看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有部分重合,就简单地认为它在重复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因而批评它并无多大实际效用,这是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同时,那种根据现代汉语课程与中学语文课程之间具有的继承性,就直接要求它向中学语文课程靠拢的认识也不合乎大学课程的基本性质。这两种观点看起来有些不同,但实质却是一致的,即忽视了现代汉语课程作为一门大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作为大学课程的现代汉语课程较之中学语文课程,理应达到一定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并同后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外部条件的制约

现代汉语课程教改的外部条件有大小之分。“大”指目前我国语言生活的实际,“小”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这些因素是现代汉语课程教改确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基本前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还有不少民族有自己的文字。由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同汉语的关系也呈现出相应的分布状态。汉语本身的方言分化非常复杂,且方言内部差异较大。由于汉语普通话推广的时间不长,并且在“”期间一度中断,因此目前汉民族自身熟悉并使用汉民族共同语的程度和水平并不高,仍旧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状态。另外,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这两个因素还经常产生交互作用。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许多壮族群众在进行跨语际交际时,说的并不是普通话,而是汉语的粤方言。上述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比较薄弱,仍旧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完成。把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是不符合目前我国语言生活实际的。

除了“大”的外部条件的限制,还有“小”的外部条件限制。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接受了多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但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为掌握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汉字学习状况,笔者曾经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做过一次测试。测试题目是100个最常用汉字,要求学生按规范笔顺书写,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及格。常用汉字的学习尚且如此,其他更为复杂的阅读、写作学习可想而知。只要我们随机检查学生交的作业或论文,就能知道问题已经大到了何种程度。这使得现代汉语课程本来就不够坚实的基础变得更加薄弱,大学课程甚至需要补充一些本该在中学阶段学完的知识,完成一些本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任务。所以,虽然作为大学课程,现代汉语课程理应保持自己同中学语文的距离,并应具有一定的广度、高度和深度,但受到目前外部条件的限制,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不宜定得过高。从总体上看,现行“三基”“三能”的教学目标仍然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有必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坚持。

三、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

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不同,目前高校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已经不再局限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现称“汉语国际教育”)、文秘教育、新闻传播等专业都开设了这一课程。由于这些专业的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要求也存在显著的不同: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相对来说要求较为全面、深入、具体的课程学习,而文秘教育、新闻学和播音主持专业对课程的需求更多的是各取一体,而非全部。所谓“全面、深入、具体”的学习是指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两个专业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应力求全面,在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也绝对不能放松,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由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是非汉语母语者,因此要求学生对诸多汉语现象有更为细致、深入的了解。例如,有留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我把他爱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对汉语动词的内部分类有详细的了解。因为,只有清楚地知道汉语动词内部还有动作动词、认知动词、心理动词等小类的区别,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错误的致误缘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习者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所谓“各取一体”,指的是文秘教育、新闻学和播音主持各专业,由于专业的不同特点,只是对现代汉语课程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则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得太多。具体而言,对于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文字、语音方面则没有那么迫切的学习需求。新闻学专业也是如此。相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语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对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只要有基本了解即可,并不要求做到“全面、深入和具体”。

正是由于上述各专业的性质差异,现代汉语课程在相应专业计划中的地位也应有显著不同。在汉语言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现代汉语课程一般应设置成专业基础课,课时安排也应更多一些,以两个学期为宜。此外,还应该开设一些配套的实践性辅助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前者应该注重全面、系统、深入,在理解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发掘其背后蕴含的根本原则、总体框架、科学逻辑;后者应该走细致、具体的路线,在细节上下功夫,避免抽象空泛,争取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知识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与此不同,在文秘教育、新闻学和播音主持三个专业中,现代汉语课程不一定需要设置成专业基础课或必修课,尤其是对新闻学和播音主持两个专业,可以安排为专业选修课,学时也不宜过长,应在现行课时数的基础上适当压缩。三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播音主持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应该大幅度提高“语音”部分知识的传授,加强相关技能的训练,并增加大量富于趣味性的练习材料,比如“双声诗”就可以很好地起到纠正、强化声母技能的作用。

四、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自身的学科基础

这里所说的学科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课程与其他语言类课程的分工与合作、现代汉语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目前高校中文类专业开设的语言类课程,除了现代汉语课程外,还有“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应该解决好和上述课程的分工与合作。

现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一种正在使用的“活”语言,而古代汉语课程研究的则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是一种“死”语言,二者理应各有各的分工。现代汉语课程的开设时间普遍早于古代汉语课程,而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在编写时一般就已经默认学习对象系统地学过现代汉语课程,所以二者理应在坚持分工的前提下密切合作。比如现代汉语课程中有关语音演变、语义演变、汉字字形演变的部分,可以略讲,待开设古代汉语课程时,再联系现代汉语课程的旧闻,拓展深化应有的新知。现代汉语课程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为教学内容。语言学概论课程则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联系其他常见外语,系统传授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根本原则。现代汉语课程的某些教学内容可以放在语言学概论课程里讲授。例如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部分应主要讲授汉语音节的声、韵、调结构,而把较难、较抽象的音位学理论,留给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解决。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项综合工程,除了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课程性质、国家语文生活实际与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等外部条件外,还应当充分考虑设课的不同专业对教学目标的影响、其他语言类课程与现代汉语课程的分工合作等重要问题。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定位才会较为准确、合理,相应的改革实践也就不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参考文献:

[1]杜道流.“新课标”背景下的高师“现代汉语”课程内容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6(1).

[2]黄伯荣.现代汉语课的内容.语文建设,1994(9).

[3]李如龙.也谈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语文建设,1998(5).

[4]彭泽润,陈长旭,吴葵.“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协调改革研究.云梦学刊,2007(7).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

一、引言

在当今时代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在推动各国之间的不断交流,而语言在各国的应用和发展也就越发重要。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不断增强,而作为一个大国,想要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不能像以往一样自大封闭,而是更主动的接触学习外部的东西。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外语的传播和发展,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张,中国更快向外发展的要求也就导致了近些年出现的“外语狂潮”,国内人民对于外语的推崇甚至超过了母语—汉语。虽然我们对于外语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母语的冷落甚至遗忘却是不可忽视的,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意识,其中各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的逐步推进是最为明显的变化,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那么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对自己进行培养,去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适合新时展的高质量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呢?本文就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做出了一些简要的概述。

《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也就担负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汉语言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而中国国力也越来越强,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在此种大环境之下,国际上出现了“汉语热”,正巧和国内的“外语狂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他们是未来的语文教师,应该在大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品质,但是也不能局限于象牙塔之中,更应该做到的是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去到实际中了解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现状,以便更好的开始自己的工作,融入社会。具体来讲就是要从自身所处的实际作为切入点,调查社会现状,并根据社会现状对自己的社会就业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为树立学生和身边人对汉语言的重视意识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以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的潜在的积极作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社会现状

一般来说,社会民众对于汉语言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语言能力有高低之分。普遍来讲大家对于汉语言的认知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认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就是单纯的对于简单口语的掌握和对浅近文字的学习,但是对于更为高深的汉语言知识却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正因为社会民众对于汉语言理解的太过片面化,所以对于汉语言的认知也就不够深刻,也就导致了对于汉语言的使用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后果。很多人对于汉语言的应用存在不标准的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字词的读音不够准确,用词用字存在错别字现象,习惯性使用不符合汉语言规范的网络用语,借用成语谐音改造成语等现象。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观念相较于之前也发生了改变,一味的注重汉语言表面的华丽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最原始最基本的知识的传授,变得过于功利化,以致于掩盖了汉语言文学内部最根本的魅力和影响力。另外,在现代社会,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张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崛起,而西方的一些思想也就随之涌进中国国门,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这也使得一部分人崇洋的心理得以壮大。而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外国人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热情远远超过了国内的民众,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在国内的纵深发展,也使得国人不能更好的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

三、培养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进

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更作为中华儿女,其身上的重大使命就是就是要弘扬、发展汉语言文学。而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需求量很大,面对这种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一定要抓住机会,在大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寒暑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推进汉语言文学的前进和发展。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一定要以本专业知识为根本,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细的一部分人,他们的研究内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逐渐形成发展的语言文化。这部分人不仅要比一般人学的更为精深,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的了解关注、研究这些新变化,更要不断吸收和本专业相关的新的研究发展成果,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而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对于上述的要求不仅要做到,还要努力做得更好,因为除了上述要求,师范生更是肩负着教育新一代的使命,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更应该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自身陈腐的落后的教学理念,融入新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如果想要真正发挥出自己所学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也就必须要求师范生真正热爱自己的所学,要有更为真挚的情感,去学习汉语言文学,丰富自身所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和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所学,传授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要从平时就注重自己的所学,不仅要学的多,更要学的精准,在对于汉语言的日常应用中,一定要注重准确性,对于发音、用字、用词一定要十分严谨细致,尤其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更要注意做好一个良好的示范,以自身的行为对身边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带动周围的人转变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观念,逐渐推动并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前进和发展。对于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去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应该把握住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于汉语言文学更高的热爱程度,为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二,要创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育和工作观念。当今时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新式的快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因此,汉语言文学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另外,汉语言文学自身所有的一般固定性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自身更新速度是极为缓慢的,这是十分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自身发展的。如果汉语言文学的一些自身特点不能跟随时代潮流进行创新和发展,那将会使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被掩盖,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所以对于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想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一个铺垫,那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时,不仅要积极的进行学习跟上老师的思路,更要学会有意识的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个创新性的研究和应用,在有把握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使得知识更加融合贯通,以达到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能力的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不管在毕业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要记得自己的使命。作为一个学习汉语言的学生,面临就业,要记得自己的身份,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要学会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散播汉语言的知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弘扬中华传统的语言文化,并用它去感染身边的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而对于希望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师范生来说,就更要以一个高水平来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身的所作所为。这类人应该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改变自身老旧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学会引导学生,给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和兴趣,使得学生们真正热爱这一门艺术和学问,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与积极影响,使他们自觉的按照汉语言的规范去应用汉语言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带动身边更多人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和重视,逐渐改变目前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错误认识和应用,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更为规范,发挥出更大的魅力,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在读的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肩负着如此光荣和伟大的使命,更应该从现在开始,立足于实际情况,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学习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水平。第三,引导自身适应社会要求,逐步培养就业实践能力。我们学习任何一个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都是为了走入社会,进行工作,但是我们进入社会一定就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就一定要学好汉语言。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更是实现好发展好汉语言文学育人引导作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读的师范生想要更好的融入社会,走上更好的工作岗位,就一定要有意识的在大学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就业实践能力,既要积极的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摸透研究清楚当今时代所需的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实际和具体要求,剖析明白当今时代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重点与目标,在就读期间就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按照时代大环境和发展趋势与条件来有意识的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以便于将自己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进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以后的工作中也不可以随波逐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牢记初心,坚持住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那份出自于本心的热爱和执着,自内而外的去表达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多的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化。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如何应用自己的所学,也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一定要做好所学和实际的结合,柔和地将知识和生活进行揉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在适应社会之后,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将汉语言的精髓更多的表现展示出来,进一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发展和弘扬,展示汉语言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学习汉语言文学,重视和喜爱汉语言文学。

结束语:

经过我们上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当前社会的发展的实际使得汉语言文学所处的现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汉语言文学所应该发挥出的引导教育的作用也被大打折扣,实在是十分遗憾,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遗憾延续下去,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这种遗憾转变成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起到的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继承传统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创新、传播和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巨大而重要的历史作用。面对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来推动当今时局的变化,不负人民和祖国的期望,将汉语言文化重新发展壮大。对此,笔者的观点就是师范生应该首先做好在校期间的工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准,在课余时间多进行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就业能力,以便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后也更应该多考虑如何做到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进一步以自己的努力为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志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8

【关键词】英汉状语语序认知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70-03

一、状语概述

1.状语的定义

在英语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状语。在汉语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句子成分叫做状语。从定义中我们看出,英语对状语的定义比汉语更为广泛,其修饰副词和全句的句子成分也是定语。

2.充当状语的成分

在英语中,状语由副词或相当于副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来表示。汉语中状语由副词或相当于副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来表示。在英语中从句也可以充当状语,这是英汉不同之处。

3.状语的分类

英语中,状语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程度状语、度量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条件状语和让步状语十种。汉语中,状语可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程度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六种。从种类上看,英语的状语种类也比汉语多,因此,从以上对比看,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状语应该不是十分困难。但是状语在句子中的顺序在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在语序上的差异给学习者习得汉语造成很大困难。

4.状语语序

英语的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大至有三个:句首、句中和句尾;而汉语的状语位置一般在句首或句中。而且,两种语言的不同的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也不一致。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希望找到相通和差异之处,提高学习者习得汉语状语语序的效率。

二、英汉状语语序对比

1.单一状语的位置

单一词或短语作状语时,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最复杂。汉语状语的位置不太固定,但大多位于主谓之间,常见的结构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也有少数状语位于主语之前,作句首状语的情况。“当……时候”、“由于……”这类状语多置于句首。时间状语,“为了……”、“对于……”以及“刚才”、“忽然”

等少数副词可在句首,也可在句中。除此之外,其它状语很少能置于主语之前。

英语状语的位置更显复杂,除句首、句中之外,还有在句尾。其中以句尾最为常见,形成了典型英语句式“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1)时间状语的分布位置

汉语的时间状语一般都位于句首或句中。例如: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华人在美国成就卓然。(句首状语)

你现在怎么还不睡?(句中状语)

英语中时间状语可以置于句首、句中和句尾。例如:

Butnowifeelit’sveryeasytogetinside.(句首状语)

Careerwomennowshopatcouture.(句中状语)

“iremovedthemall”,thedoctordeclared.“we’llclosenow”.(句尾状语)

(2)地点状语的分布位置

汉语的地点状语既可放在句中,又可放在句首;英语的地点状语只能位于句首或句尾。例如:

在北京电报局营业大厅内,每天前来办理入网手续和咨询网上业务的人络绎不绝。

一些资深喇嘛上周被迫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讨论这个问题的会议。(句中状语)

autumnisthebestseasoninBeijing.(句尾状语)

(3)程度状语的分布位置

汉语的程度状语一般只处于句中;而英语的程度副词做状语可分布在句首、句中、句尾。例如:

人们盼望我们更好。(句中状语)

theothersideofthepictureisquitetheopposite.(句中状语)

“idislikeitverymuch”,hereplied.(句尾状语)

nearlythreeweeks.(句首状语)

(4)频度状语的分布位置

汉语的频度状语一般处于句中,但有时也可将某些频度状语提到句首。例如:

我只是经常唱一句越南民歌:可怜我的家乡啊!

每天我走你门前过,都不敢进来,不是云霖告诉我说你不会生我气,那我今天还不敢来。

英语的频度副词状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often,always等所有表示频度的副词以及以这些副词为主体的短语多在句中,为加强语气也可以放在句首或句尾;第二类由nowandthen,onceaweek,everyotherday等短语构成,多在句末,为加强语气也可在句首。例如:

Doyoualwaysgetupsolate.(句中状语)

alwaysremember,yourfocus.(句首状语)

ifyouconferabenefit,neverrememberit;ifyoureceiveone,rememberitalways.(句末状语)

andhaveyouheardfromhimoften?(句末状语)

Hecomeshereonceaweek.

thedoctorcomestothehospitaleveryotherday.

2.多重状语的分布位置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状语的分布位置

英语中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状语,那么表示较短时间的状语在前,表示较长时间的状语在后,这一点与汉语正好相反。例如:

isawthatfilmonSundayeveninglastweek.

我上个星期天晚上看的那个电影。

meethimattheairport,atGate2,at11:00tomorrowmorning.

在机场见他,在2号门,明天早上11点。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点状语的分布位置

如果英语句中有两个地点状语,一般是小地点在前,大地点在后,这一点正好与汉语相反。例如:

HelivedatthewestgateShaoxingZhejiang.

他住在浙江绍兴西门。

(3)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的分布位置

通常,英语的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这一点正好与汉语相反。例如:

wewillmeetattherestaurant8o’clock.

我们八点在饭店见面。

(4)方式状语、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的分布位置

一般说来,英语的词序是: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汉语主语后的描写性并列式多项状语用于平等地修饰中心语,除了受语义逻辑关系、结构平衡和表达习惯制约以外,一般没有主次之分,顺序比较灵活。

汉语递加式的多项状语比较复杂,彼此间虽无主次之分,但是必须按照一定层次关系对中心语进行修饰。其语序通常为:时间状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或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例如:

Shecutsthebottlescarefullyonthedoorstepeveryday.

我们每天都小心地用刀在树根上砍了几下。

我经常在家里大声地读书。

(5)英语地点状语、频度状语和时间状语的分布位置

一般说来,其词序是:地点状语——频度状语——时间状语。而汉语是时间状语——频度状语——地点状语。(汉语语法一般将频度状语划入时间状语。[注1])例如:

Hegavealectureatthecollegeeverythreedayslastterm.

他上个学期每三天就会在大学里举行一次演讲。

3.状语从句的语序

英语状语从句与汉语句子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有些状语从句与汉语的复句相对应,而有些状语从句则与汉语的单句相对应。

(1)时间状语从句

英语的时间状语从句位于主句的前面或后面,在汉语中相应的时间状语是用陈述性短语表示的,它们通常位于句首或主谓之间。例如:

i’llphoneyouwhenigethomefromwork.

我回家后就给你打电话。

Beforeigo,i’dliketovisitthemuseum.

在我走之前,我想去看看博物馆。

(2)地点状语从句

英语的地点状语从句,一般位于主句的前面,有时也位于主句的后面。在汉语中,与此相对应的地点状语是陈述性短语表示的,它们通常位于句首或主谓之间。例如:

thecastlestoodwherethetworoadsmeet.

那座城堡曾位于这两条公路交汇的地方。

(3)原因状语从句

汉语的因果复句与英语原因状语句相对应,表示原因的偏句相当于英语的从句,往往在前;而表示结果的正句相当于英语的主句,则常常在后。例如:

wehavetohurryup,becausewearelate.

因为我们迟了,我们得赶快。

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结果,也可将表示原因的偏句放在正句之后。

例如:氧气和氮气可以从其它物质中制取,但通常是从空气中制取的,因为空气极为丰富。

英语的原因状语从句位于主句之前或之后都可以。例如:

idoitbecauseilikeit.

Becauseilikeit,iwilldoit.

由as,since,because,seeingthat等连词引起的原因状语从句既可以位于主句之前,又可以位于主句之后。

例如:asitwasapublicholiday,alltheshopswereshut.

由nowthat,insomuch等连词引起的原因状语从句,倾向于放在首位。

例如:insomuchasyouhaveconfessed,iwillnotpunish.

但也可以放在末位。

例如:thisroomlookslovelynowthatwe’vedoneitup.

(4)条件状语从句

汉语的条件复句中,表示条件的偏句一般只位于正句之前。

例如:如果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只要我们刻苦训练,我们就一定能够拿到金牌。

英语的条件状语既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居于主句之后。例如:

aslongaswedon’tloseheart,we’llfindawaytoovercomethedifficulty.

Sendmeamessageincaseyouhaveanyproblems.

综上所述,状语的种类较多,分布位置较灵活,其在句中的位置常依据它的结构,看它是否只有一个副词,或是一个短语,或是从句;也看它所表示的意义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或是其它。此外,还看它是否需要强调或需要对比。这些因素都决定状语在句中的位置。

三、英汉状语语序异同认知基础分析

认知过程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对语言的运用。在一个场景中,图形是相对其他部分来说的突出的下一级结构,作为关键部分被给予特别的突出,整个场景围绕它组织,并为它提供背景。而其中不突出的剩余部分即是背景。大量例子证明,英语是把信息的理解是从核心到边缘,从部分到整体的认知模式,即“图形背景模式”,先理解信息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英语交际的原则是将最突出的信息放在最容易感知的信息之前。而汉语是把句子作为整体的模式,即“背景图形模式”,汉语中的修饰成分放在句子的前面,作为语境,核心信息在后。所以,汉语遵循的是从整体到部分,从边缘到核心的认知顺序。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正常语序情况下,英语单一状语、多重状语或状语从句多位于句尾。这符合我们上述分析,即英语先交代句子中的主要信息、核心信息——“图形”在句子前部,然后再交代句子的次要信息(时间、地点、方式等状语)——“背景”在句子尾部。汉语单一状语、多重状语多位于句首或主谓之间。汉语要给出句子的次要信息——“背景”信息,然后才是整个句子的核心内容——“图形”。

注释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本文中的英文例句出自:厦门大学卢伟老师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和中文语料库:省略/ec-corpus/index.htm

参考文献

1Raymondmurphy.englishGrammarinUs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傅新安、袁海君.汉英语法比较指南[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4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7

6黄爱莲.英汉状语词序比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

7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金积令.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1)

9姜文英.以汉语词序教学为例看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的接口问题[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

10金立鑫.英汉时地状语语序的一致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

11刘菲露.汉英状语的三维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08

12王东风、章干炎.英汉语序的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13熊文华.汉英定语、状语、宾语的位置[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14杨自俭.英汉对比研究管窥——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15张立玉.英汉语序对比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9

论文摘要结合时代特点,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进行分析探讨,主要分析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提出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2.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2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2.3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3.1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3.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4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4.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4.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资力度,聘用一些应用型的教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拥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使人才的发展更贴近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主动和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薄守生.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7):67-68.

汉语言文学现状篇10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对策;探析

汉语言文字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渊源流传的重任。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语言文字以及网络用语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现阶段汉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的问题异常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推进,长此以往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民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解决。

一、现阶段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汉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

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表达思想观点的重要工具,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中却存在许多使用汉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汉语言文字的发展,更会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首先,多音字误读的问题。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因为与不同的字构词或者语境的禅意,其读音表义,甚至词性和用法都会不同,比如,“薄”字在读báo时,意思是不厚,且一般单用,组词:薄饼、薄纸;读bó时,则一般用于合成词,组词:薄礼、厚古薄今;但是在薄荷这一专有名词中却又读b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多音字组词、语境等的不同,特别容易出现误读的状况,造成汉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而多音字误读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成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进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在不少影视作品中会将血(xuè)雨腥风误读成血(xiě)雨腥风,将“血”在书面语和口语语境中不同的读音混淆了;更有不少电视台的主持人或者记者也存在多音字误读的状况,如在某晚会上,主持人就将恐吓(hè)读成了恐吓(xià)。

其次,对词义的误解。当前社会上有不少因为在对词语意义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就对其使用,造成不少由于词义误解而乱用词语的情况,致使汉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比如说“高屋建瓴”的意思是比喻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但是在不少人在使用的时候却将其与“高瞻远瞩”混淆使用了;还有不少人在动词搭配宾语的时候,往往出现胡乱搭配的情况,如“提升数量”、“锻炼水平”等;而有些人在不清楚词语性质的时候就乱用,如“故纸堆”本意就是比喻人埋首苦读古书,却不通人情世故,含有贬义,但是有人却当做中性词或者褒义词来使用,令人哭笑不得。

第三,滥用错别字。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广告、杂志、书籍、报纸等存在大量错别字的现象,有些是因为没有进行详细的矫正而出现的工作失误,比如,将“电缆厂”写成了“电揽厂”;但是有些人却是为了突出广告效果而故意使用错别字,如某蚊香广告将“默默无闻”改为“默默无蚊”。还有一些地方依旧大量使用繁体字或者不规范的“二简字”,甚至出现生造简化字的细想,如将“霹雳”写成“辟历”,“鸡蛋”写成“鸡旦”。这样错别字泛滥的现象对孩子们学习汉语言文字带来很大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进程。

第四,网络用语的冲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更加快捷的交流,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少人为了更加方便或者追求个性,常常将汉字进行不规范的简化,或者使用数字、同音字、字母等来替代,出现了诸如火星文等文字形式,比如用“酱紫”代替“这样子”、“886”表示“拜拜了”等等。这样的网络用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快捷的交流,但是却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和发展十分的不利。

(二)当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问题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推行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汉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比如相关部门出台了《简化字总表》(1964年),之后1986年又对其进行了修订,还有《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2001年)等等。尤其是近几年来哈国家爱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如加大对普通话测试点、测试站的设立的呢过,但是,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进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急需得到改进。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关于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虽然在地方和相关行业领域都依照国家的要求,出台了相关的工作法规等,并针对汉语言文字水平进行测试进行试点和推进,对人们的普通话也进行了等级的划分,如从事播音主持的人员,普通话应该达到一级甲等的水平的等,但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多汉语言文字普通话的规范化使用还没有进行足够的认识,有不少人依旧认为自己说的话只要别人能够听懂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多么规范,再比如网络用语的盛行正是因为在人们思想观念中对汉语言规范化的偏颇而造成的,这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推进十分不利。

其次,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机构尚不够健全和完善。虽然我国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在工作开展比较早,但是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基本上都停留在出台规章制度上,只是单纯的依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力来对人们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没有一个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统一工作机构或部门,来负责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统筹、开展与管理,造成现阶段工作的开展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不仅让人们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产生心理上的偏差,认为政府对其并不重视,还会造成规范化工作取得的成效比较微弱,不能使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广的方式十分的单一。政府和地方在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中,思想还不够解放,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宣传”的阶段,推广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上面,而且宣传的手段还十分的单一,比如,贴海报、召开会议、口头传输等等,这样宣传影响的范围十分狭小,所产生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而且,有不少地方在开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从深层次上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工作流于表面,使得人们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接受的程度并不高,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对汉语十分排斥的现象发生。

二、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首先,全球化进程中,维持我国文化独立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符号的使用是人类能力的关键所在,它可以使人类创造文化并学习文化,而语言文字作为一套最重要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其发展进化对我们文化盛衰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决定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文字对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汉语言文字作为我国博大精深文化的载体,是我们重要的民族文明的象征,如果没有保持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就无法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进而也就无法维护汉语言文字的国际地位,使其竞争力大大的减弱,对我们的文化也会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会影响到我国文化的独立。

其次,人们日常生活正常交流的需求。汉语言文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更是人们进行思想观念传递的重要载体,而大量不规范化的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严重影响人们进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精准度,会使人们信息交流出现误差,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将信息交流的误差降到最低点,保证语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使人们更加顺利的进行沟通交流,应该规范化的使用汉语言文字,并且对身边不规范或者错误的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有效避免因为不规范使用汉字而造成的诸多混乱。

第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的自然表现,它植根于语言本体,服从于社会交际的需要。只要有人类交际的需要,就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汉语言文字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际语言,对其规范化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如果汉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的现象大量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交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而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使用可以增强民族之间的趋同性,对维护民族的团结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解决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的有效对策

面对我国现阶段汉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大量存在的状况,以及当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不断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不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这一令人担忧的状况。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提供法律保障

面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通过宣传等软性手段所出现的成效甚微的状况,政府应该积极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使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成为硬性标准和规范。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颁布的首部规范语言文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是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阶段,也极大的肯定了普通话因规范汉字在日常生活交际中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加快推进了汉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的进程,并且通过法律的权威性,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强制性的保障,并为汉语言文字使用确立了一个规范化的标准。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借助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可以有效的促进和谐社会法制的构建,稳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营造氛围

多年来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收效甚微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推广的手段过于单一,宣传的力度不够,使规范化工作的影响范围比较小,影响力不够,没有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所以,现阶段为了加快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进程,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为规范化工作的推进造势,营造一个良好活跃的氛围,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正确意识,将汉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想象扼杀在摇篮之中。比如,在原有海报、工作会议、口头传输的宣传基础上,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其他类型的宣传手段,加大对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的宣传,并且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汉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知识的普及,让其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使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还可以对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先进个人或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进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改变人民群众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理解,将不规范使用的现象扼杀在摇篮当中。

(三)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加快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工作

学校教育是开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的提高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水平,为加快推进换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对老师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建立健全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工作机制,将这一点囊括到学校长远发展的规划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之中。比如,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在讲课、板书、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都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发挥榜样效果,使学生潜移默化之下规范的使用汉语言文字,同时老师还要大力的向学生宣传、推广普通话和标准汉字,让学生树立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意识;学校还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比如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并且通过这种形式的主题日、主题周或者主题月的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的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进而加快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进程。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外来文化以及语言文字冲击,以及网络时代网络用语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挑战,大力的推进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这不仅是语言文字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更是对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这是一项极为迫切却又异常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依靠国家、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力量来推进,通过法律法规加强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然后多种途径的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意识,只有人人都自觉的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才能有效保证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培涛.汉语规范模式论析[D].西北大学,2005

[2]杨茂荣.论语言文字规范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2

[3]邵志轶.汉语语言文学规范化刍议[D].黑龙江大学,2002

[4]冷新吾.语言规范层次性的个案分析[D].广州大学,2007

[5]李如龙.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04)

[6]李如龙.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