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十篇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十篇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18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1

【关键词】新闻学;“走转改”;公共服务;报道立场;社会责任

倡导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普及教育,是对新闻社会责任的强化、提升。众所周知,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据此,“走转改”活动就是围绕新闻学中心议题所进行的生动社会实践,目的在于强化新闻的公共服务职能、坚定新闻的报道立场和秉承社会责任原则,为新闻媒体实现主席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所提出的目标——世界各地媒体、各类媒体,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提供理论思考路径。

一、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从社会整体结构来看,行业性的活动显然需要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下进行检视,以深入了解行业性活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合理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提出:越是社会信息化,越是国力不断增强,就越是需要我们坚持“走转改”,并将“走转改”常态化,纳入到社会管理的大系统之中。如今,“走转改”事实上已不专属于新闻传播的范畴,它已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的大视野。凡是“走转改”做得好和做得实的地区,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就巩固,执政基础就牢靠;反之,则不然,甚至可能要出大问题。正向和逆向的经验教训表明:一定要让“走转改”常态化、长期化和机制化。①党的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的成败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密切相关。

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表明,虽然不同国家的媒介制度性质迥异,但传媒一直都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始终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其根本目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指出:“传媒业被期望成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似乎在新闻业出现后不久就产生了,尤其是新闻业开始意识到自身发展需要有专业主义理念之后。那时,为‘公共利益’、‘公共福祉’而发掘社会中隐藏的真相成为一种崇高的职业理想,又成为其张扬合法性的基础。”②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这一属性体现了新闻传媒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以公共新闻为导向的传播目标,既是新闻传播业发展之基,也是责任媒体的自我选择。

公共新闻的良性发展,仍旧需要有像传统媒体那样组织严密、专业精湛、经费充裕的新闻报道组织机构来支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雷跃捷等指出:“公共新闻的大量出现,将加大新闻政策管理的成本,继而会加大政府的管理成本。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和政府要求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承担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它以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服务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的基本方针作为基本要求。”③显然。在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公共事务和地方新闻的报道应当同时加强,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根本路线。工人日报副总编辑刘家伟提出:新闻必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解决好服务大众还是服务小众、服务多数人还是服务少数人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好新闻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就是解决了最大的民生问题,也为解决好整个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了保障。因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深入到“人”,在一个个鲜活生命和具体实践中获得感性认知,力求把握全局、把握住重点以及问题发生、发展的本质。④因此,走转改活动的成败得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

如今,全球新闻传播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传统媒体遭遇危机的窘境里,新媒体所具有的双向性、便携性、海量性和草根性等特点,无疑会催生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公民的自主意识,而这种自主意识的唤醒逐渐会带来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新闻,将会以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理念和方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领域。新媒体催生的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由新的新闻传播理念、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催生的草根意识、民主意识,都在孕育着公共新闻的诞生和壮大,都在孕育和催生着新闻报道的变革。⑤因此,“走转改”的伟大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新闻正向舆论的引导力,而且要实实在在地把正向舆论引导力转化为民主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保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各项建设事业健康、持续、稳健的向前推进。

二、坚定新闻报道立场

溯本清源,“走转改”活动的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是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⑥云南电视台曾庆光的上述深刻论述,实际上是回答了新闻报道的立场问题。显然,这不是对以往报道立场的修正,而是对党的媒体政治立场的一次强化。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鲁炜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每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成长之魂,是指导新闻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更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途径,“走转改”活动就是这种创新的产物。⑦

立场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传媒立场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保证,是新闻界凝聚社会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历史新机遇。上海市新闻学会名誉会长丁法章认为:当今,新闻传播格局已经发生重大调整,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兴媒体,从互联网、手机、博客到今天盛行的微博,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一句话,从传播内容到手段,都对传统媒体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今天特别强调“走转改”,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广大报纸、广播、电视工作者“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的灵丹妙药。⑧新闻报道的立场问题,是走转改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立场错误,我们的传媒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与党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尹韵公指出:“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它突出而有力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几个月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表了大量来自基层、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闻报道。报道的主角几乎都是普通市民、普通教师、普通医生等等。“普通”,是这些主角们的共同符号。⑨

然而,正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各种利益被重新调整和分配的过程中,传媒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在服务理念上出现偏差甚至扭曲,或者以知情权的名义放任“信息泛滥”,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有发生。为了及时纠正种种社会问题,新闻界全面推行的“走转改”活动恰逢其时,更是对新闻学的一次发展与完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笑盈认为:从新闻理念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在“走转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大量鲜活报道、反映普通人原生态接地气的报道,称之为带有导向性和人文性的新闻,这种新闻是对传统新闻学的借鉴和发展,也是对西方新闻学的扬弃与修正,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新探讨,也可以对世界新闻学产生影响。⑩

新闻学以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为重要使命,“走转改”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历史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闻工作适应时代需要的具体表征。刘笑盈研究认为,“走转改”新闻是对传统新闻学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报道方式方面,坚持体验式采访的“走转改”新闻是传统实践论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第二,在报道内容方面,坚持基层声音和图景的“走转改”新闻是对传统新闻中成就报道和典型人物宣传的改进,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改革开放新闻中的新闻品种。第三,在报道理念和传播效果方面,坚持价值传递和原生态的“走转改”新闻也显示出与时代结合的新特征。?輥?輯?訛套用一句经典之语:实践是生动的,理论之树常青!

三、肩负新闻社会责任

对世界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各类媒体要被公众广泛接受、受社会广泛尊重,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充分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热情鼓励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

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新闻事业既服务于党和政府,又服务于全体人民。“走转改”活动,包括所有的新闻工作都必须实事求是地遵循这一原则。部长刘云山强调:“走转改”是要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现象更为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多元的时代,新闻战线不能忘记自己所承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责任,成为新形势下新闻传媒的首要任务。等五部门推行的行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针对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不良现象而展开的。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鲁炜认为:开展好这项活动,对于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推动新闻工作者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时期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对于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和理解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輥?輰?訛尹韵公也提出:参加“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不缺闯劲,不乏热情。他们在艰苦、艰难和艰险的实地采访中,一方面磨练了自身作风,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新闻素养;另一方面,乡村的贫穷落后,民间的疾苦羸弱,又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从而使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輥?輱?訛

责任意识成为时代的主题,是新闻传媒需要直面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台长张振华认为:“走转改”贵在务实、内化与常态之道。唯此,才能达到终极目标:通过深入社会、深入群众,锤炼新闻队伍、改进新闻报道,从而更好地践行媒体责任,即紧扣社会实际,激扬光明、鞭笞丑恶,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尤其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社会、深入群众,一方面充分发现、充分展示基层社会中种种美丽的风景和温暖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人民群众的种种困苦与诉求。前者是为了使群众感受当今社会的光明与温暖,后者是为了使明天的社会更光明、更温暖。前者是媒体的责任所在,后者也是媒体的责任所在。?輥?輲?訛

新闻即“心”闻,即来自心灵的所见所闻。“走转改”不仅要带着任务走,更要带着感情走,不但要脚尖常沾泥土,更要心间常怀责任。责任,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业界对责任的认识更为直观,海峡都市报总编孙德坚认为: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展开和扎实推进,报纸的采编队伍作风更扎实,文风更朴实,新闻品种更多样,内容更亲民,不论是新闻的感染力还是报纸的影响力均有显著提升。“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更好地体现了都市类媒体的亲民特点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就中外比较层面,西方新闻事业与我国新闻事业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这些基本原则与我国的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一致的,构成了一套最为完整科学的新闻理论体系。刘笑盈对“走转改”的新闻学理做出了最直接的论述:事实上,新闻“走转改”活动正是在西方新闻界中默多克集团的窃听门事件的高潮中推出的,而“走转改”新闻也正是对当代西方新闻学的扬弃与修正。第一,“走转改”新闻是对西方商业主义新闻学的反拨。第二,从新闻的学科理念说,“走转改”新闻更贴近新闻学的学科性质,是对西方功利主义新闻学的反拨。第三,从新闻价值观来说,“走转改”新闻更有利于满足新闻的社会功能,也是对西方失望新闻学的反拨。?輥?輳?訛把“走转改”置于学科层面上看,“走转改”思想所蕴含的伟大意义不仅体现在人文社科领域,而且体现在整个科学领域。因此,它是属于中国乃至人类的宝贵理论遗产。

(《两岸传媒》李秋华、林耀对本文亦有贡献,在此致谢!)

注释:

①⑨?輥?輱?訛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新闻战线》2012年第1期,卷首语。

②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⑤雷跃捷、严俊:《审视传媒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2,102-103页。

④刘家伟:《深化走转改,坚持按新闻规律办报》,《新闻战线》2012年第6期,第27-28页。

⑥曾庆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体现》,《当代电视》2012年第4期,第60页。

⑦鲁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鲜活实践》,《求是》2012年第4期,第34页。

⑧丁法章:《全媒体时代记者更要走转改》,《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第6页。

⑩?輥?輯?訛?輥?輳?訛刘笑盈:《走转改新闻报道效应与社会价值》,《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58、59,60-61页。

?輥?輰?訛鲁炜:《深入实践走转改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5期,第4页。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2

一、传统媒体规制的历程

大众传媒在传承价值观念、培育新的价值意识、塑造价值主体、建构共同价值取向、维持价值体系和引导价值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是我国政治自信的充分体现。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也是对外开放的需要。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担负着引导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作用。

建国以后,新中国将旧中国所开办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台全部接收,并改造为以《人民日报》为龙头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期间,国家对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控制十分严密,妨碍了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正常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大众媒体还未兴起,媒体数量相对较少,国家对媒体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的规范和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家逐渐认识到意识形态弱化的不良影响,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对新闻媒体采取了新的管理方式。这一时期,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工作更加细致。国家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逐渐制度化,新闻报道更加有序,新闻的公开透明度逐步加强。在社会生活领域逐步开放,社会更加富有活力的同时,一些领域逐渐变得庸俗化。这种庸俗化使人们对政治的热情逐渐降低,对金钱的追逐则成为不少人生活的重要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试办民营发行。进入21世纪,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书报刊分销服务市场,为此提出了新华书店转为企业的改革要求。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改革,开始在9个省市21家单位设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大约经过3年时间,最终达到了国家所确定的目标。同时,我国也逐渐放开外资与国内私人资本入股出版行业的限制发行。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探索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以新闻出版业为例,下一步改革争取实现的目标是“一个体制、两个格局、三个体系”。一个体制就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体制。两个格局就是以国有为主导,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导,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三个体系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市场体系,以人为本、深入基层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

二、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我国是一个传媒大国,拥有的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数量堪称世界第一。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到2010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81家,其中包括副牌社33家。中央级出版社221家,其中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0家,其中包括副牌社20家。从报刊杂志的角度来分析,到201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总印数32.15亿册。在这些报刊杂志中,有一些是党政机关主办的报纸杂志。党政机关主办的报纸杂志以及具有教育功能的报纸杂志是教育人民群众与全体党员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国逐步建立并正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法律体系。在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法律体系中,除了宪法和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之外,还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性法规。宪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原则性,在社会生活中起具体操作作用的是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

(一)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国家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要求,这在宪法的序言中有明确的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限制公民的自由,而是有序地扩大公民的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宪法的规定。如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二)法律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法律,既有综合性的基本法律,也有专门性的法律。最重要的基本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等。上述法律与新闻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刑法》第105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专门法律有《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保密制度和泄密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三)行政法规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行政法规比较多,效力层级较高,社会影响也比较大。《关于对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规属于此类。另外,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或者转发的一些通知或者规定,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等法规也属于此类。这些行政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管理。表面上看,上述法规的社会管理职能很明显,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功能却并不明显。但如果结合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具体管理行为,也能体会到这些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紧密关联性。

(四)行政规章行政规章主要是国务院所属国家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专门规章,包括如下几类:一是有关新闻媒介管理和经营活动的规章。如2005年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二是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规章。如1990年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和1998年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三是关于取缔、打击非法出版物的规章。如2004年最高院和最高检《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四是关于约束新闻从业人员行业道德的规章。如2001年《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和2005年《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

三、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

徒法不足以自行。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每天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局势,仅仅凭借法律进行静态的调控,难以收到理想的社会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动态控制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对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应当实行两条线交叉管理。一方面,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对传媒实行思想政治上的领导,引导传媒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做正面宣传,并对传媒进行跟踪管理与监察工作。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由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一)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批准登记模式对新闻媒体实行批准登记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比如,报纸由依法设立的报纸出版单位出版。出版单位出版报纸,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登记号,领取《报纸出版许可证》。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报纸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报纸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注册登记主办单位与主管单位制度是国家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重要环节。主办单位与出版单位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主办单位应当切实负起责任,领导和监督出版单位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出版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应当从主办单位做起,层层落实。

(二)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审读模式审读、审听、审看(简称三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报刊是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否贯彻了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成立专职三审小组,按层级负责审查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规范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目前三审人员的素质整体较高,政治可靠,经验丰富,责任心很强,能够依据具体分工,做好报刊杂志或电视电台节目的三审工作,及时完成三审报告的撰写。

党委宣传部与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之间的三审工作交叉,可以起到互相配合、拾漏补缺和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三审人员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媒体报导政治导向方面的问题,也有文字图片错误的问题,比如写错中央领导人的名字,台湾、香港、澳门被称为国家,刊登凶杀案件现场过于血腥的照片等等。

我国建立的三审制度符合国情。中国媒体发展太快,数量太多,逐一实行事前审查需要数量相当庞大的审查人员,不具有现实可行性。所以通过颁布各种禁载规定,建立事后三审制度,能够起到加强媒体自律的作用。

(三)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统一协调模式在新闻工作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遵循新闻规律,对各种新闻媒介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类指导,宏观上进行有效的舆论调控。各类各级媒体虽然各具优势、各具特色,但是,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政方针的宣传上,一定要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新闻改革应当有利于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而不是削弱这种领导。社会舆论传播载体进行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思潮,应当坚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推动新闻宣传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言论有自由,宣传有纪律。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组织者要定时组织例行会议,召集各业务部门的主管参加,传达宣传精神,通报相关违反纪律的情况,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登载于媒体的文字要受宣传纪律约束。由于这些宣传纪律的存在,法律中规定的诸多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尽管宣传有纪律,国家也严格要求,但是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比如,对重大突发事件任意炒作;对民族宗教问题报导不当,伤害民族感情;报刊杂志追求猎奇,刊登不实新闻;随意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等问题未能有效杜绝。因此,由宣传部门确定某一时期的重点报导内容,对重大事件统一报导很有必要。涉及重大政策以及较大的政治事件时更应如此。

(四)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行政管理模式社会舆论传播载体通常属于事业单位。媒体最初的开办资金与日常运作资金往往由政府财政供给。等级最高的媒体是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这些媒体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地震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当时,14时28分发生地震,14时47分新华社领先于所有媒体向全球播发了英文快讯,14时56分播发了震后第一张图片。

无论是对政府官员还是对新闻从业者来说,行政级别在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很实际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传媒的级别越高对于开展舆论监督越有利。比如,一些省报主办的都市报,因为省辖市的官员管不到它们,所以抢发了很多省辖市传媒不能发的新闻而扩大了市场份额。

四、市场调节规则的运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改革的市场化导向,使得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必须郑重考虑经济收入。如果社会舆论传播载体过于呆板,注定在市场化道路上步履艰难。为了生存,各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开始考虑新的经营策略,这就给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提出了全新课题。

(一)社会舆论传播载体之大众媒体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传媒。这就是被称为大众媒体的各种晚报与都市报。大众媒体兴起的黄金时期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4年,我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晚报都市报方阵,数量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15%左右。晚报都市报成为拉动全国报纸出版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随着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生活服务类报纸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一些大城市相继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服务类报纸品牌。这些报纸满足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行业专业类报纸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良好的出版势头。行业产业类报纸市场定位更加准确,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工青妇农等类报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型财经类报纸也脱颖而出。大众媒体主要以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和文艺副刊为强项,内容为市民喜闻乐见。尽管大多数媒体按照新闻报道的纪律要求,在批评性报导见报时,能够做到记者、受批评者、受批评者的主管三方见面,但是为应对激烈的商业竞争,仍有不少媒体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为主要目标,虽然使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改变了单一、沉闷的呆板面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众媒体当中比较活跃、最能够反映我国报纸市民化倾向的主要是都市报报业群体。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报界出现了一批省级党报主办的以都市报命名的市民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报业群体已经形成。都市报的经营机制、报导内容、报导方法、发行方法都与以前的党政机关报不同,发行量一路飙升。这些都市报除了从标题、图片方面入手外,更加注重市民生活,更加注意报导社会新闻。但这样也导致娱乐性的八卦消息充斥其中,这些消息客观上起到消解大众社会关怀的作用。

随着各种晚报与都市报的出现,媒体数量日渐增多,为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本世纪初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思潮载体的改革。当时的媒体改革为报刊的存续定下了几条标准,不少媒体因此停办。这既为政府部门的行业报刊减轻了财政负担,也有利于清除政治导向不正确、有违规纪录的报刊杂志。

(二)社会舆论传播载体之大众传媒的产权社会舆论传播载体之大众传媒的产权有两个限制性前提:其一,传媒不得由民间开办,所有申请开办传媒的主体都必须是政府机构或官办媒体。其二,为满足前一条件,不少传媒的开办资金只能处于不确定状态。比如,一些传媒的开办资金并非直接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而是一些省级报纸从报纸的广告收入以及企业的赞助费用中支取的。

其实,对于产权问题,我国政府部门早已有所涉及。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和新闻出版署在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中国经营报》和《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的产权界定的批复”中指出:我国所有报刊社都是国有资产。我国现行出版法规和规章也明确规定,我国报刊创办实行许可证制度,报刊社的主办单位是法定的创办投资人。报刊创办时,个人或集体自筹启动资金的,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应当说,国务院的三个主管部门的批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对整个报刊业的资产给出了明确规范。

当然,报社资产性质的认定需要考虑一些重要因素。首先,要考虑新闻出版的创办单位许可制度。其次,要考虑新闻出版实行的主管主办制度。第三,要考虑党政机关报是我国报业发展的基础这一事实。总之,主管主办单位是创办报刊社的法定投资人,非主管主办单位不具有投资的主体资格。筹资中的企业赞助,属无偿的赠与行为;个人或企业等的垫资,是一种借贷关系,只能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报刊是国家的特殊行业,不适用“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

(三)社会舆论传播载体之体制机制改革2003年,国家开始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通过试点单位的积极探索,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21个试点的新闻出版和发行单位,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增强了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累了经验。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为落实《意见》,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按照这一整体布局有序推进。

首先,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坚持了正确方向。新闻出版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战线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出版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我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渐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

其次,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把握了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出版工作所承担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环境的任务,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来实现。因此,增强新闻出版业微观主体的运行活力,就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党报、党刊、时政类报刊和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任务的出版单位,要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以好的机制促进事业发展,向社会提供基本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除少数民族语言、盲文等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以外,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大部分出版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当然,增强新闻出版业微观主体的运行活力,不能靠一种模式。从国内国际情况来看,运用优势企业和优质品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用自愿组合的方式组建集团比较成功。改革可以搞集团,但改革不等于集团化。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模式更好一些,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否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政府信息公开及其影响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已经建立。国家对政府公开信息作出的强制性规定,标志着政务公开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政府信息公开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有些部门和地方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政务公开还没有融入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发展不均衡。许多政务部门推进政务公开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评价考核等制度建设滞后,这需要政府部门认真提高思想认识。典型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认识。认识到位,就能主动创造条件,把政务公开做深做实。规范化的政务公开,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法律规范明确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和程序,需要通过法律来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五)外商投资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我国入世后,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世贸规则进行贸易。外国资本进入我国传媒市场已成事实。我国传媒深感传媒帝国主义已逼近家门,而外国学者则认为这会促使我国传媒市场化。

传媒产业作为精神和文化产业,直接服务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它的服务性贸易具有双重意义。它在给公众提供信息或娱乐的同时,也在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我国入世谈判在传媒领域没有更多的承诺,仅仅就以下两条做出了承诺:一是外国人可以投资国际网络公司;二是我国将每年进口20部外国电影,并允许外国电影和唱片公司分成。承诺中没有涉及外国电视频道落地和报刊入境的问题。至于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则有所涉及。外商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应当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的正当经营活动及投资各方的合法权益受我国法律的保护。当然,外商从事分销等业务,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设立外商投资图书批发企业,应当具备经营期限不超过30年等条件。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3

关键词新闻传播;应对策略;伦理冲突;舆论走向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1-0005-01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以及市场秩序的无规范性对新闻传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媒体人,要时刻坚守社会主义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人民提供新闻服务。本文对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冲突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未来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1新闻传播中伦理冲突的相关内容介绍

1.1新闻传播中,公民隐私与新闻真实程度的伦理冲突

以周克华新闻为例,其前任妻子、恋爱中的女朋友、母亲、孩子,甚至连曾经的同学和乡亲都因此事遭到曝光,让我们认识到舆论力量的可怕之处。目前,媒体技术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但是媒体良性思维却没有得到发展。媒体工作者有义务以及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还原最真实的新闻,但是当公民隐私与新闻的真实性呈现发生伦理冲突时,新闻工作者应该首当其冲保护以及尊重公民的隐私权。现阶段媒体方面容易把新闻传播侧重点放在吸引广大群众眼球上,不断的挖掘新闻的卖点,往往侵害了他们的隐私权。为了构建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媒体工作者应该致力于还原新闻的公正性,从而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

1.2新闻传播中,职业道德与隐性采访的伦理冲突

以记者暗访某男科医院为例,媒体首先接到了消费者对这家医院的举报,于是将茶水冒充尿液到此家医院进行尿检,医院的监测结果是在茶水冒充的尿液里存在炎症。从此项报道中,我们发现媒体工作人员并没有真实而又客观的去呈现事件的实际情况,而是采取主观制造新闻的办法,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针对于此次采访,记者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尿液到该医院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异常,媒体再进行相关报道才更具有客观性,也增加了报道的说服力,并合理的引起卫生相关部门对此事件进行关注。由此可见,社会道德与新闻传播伦理之间的关系紧密。在新闻传播中,媒体工作者是以主体地位存在的,因此,记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为群众引导正确的新闻取向。另一方面,隐性采访是作为采访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存在的,应该把握其尺度,维护隐性采访的公共利益原则。

1.3新闻传播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伦理冲突

目前,媒体行业通常应用的管理机制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这就将其经济效益摆在了首要位置。由于受到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新闻工作者往往不能够遵循新闻伦理,甚至以无中生有的态度去挖掘新闻,同时以煽情的手法来制造新闻或处理新闻。这就对新闻的分析、公正、平衡和客观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藐视。新闻传播不应该与娱乐传播混为一谈,不能只是一味的增加受众的感官刺激,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使新闻的品格以及格调进行提升。

1.4新闻传播中,新闻报道为首与扶危救难的伦理冲突

以南昌市北京东路窨井无井盖新闻报道为例,在无盖的窨井旁并没有任何警示标志,导致一名妇女摔伤。一些居民便在窨井旁边放置了一些杂物作为警示提醒。但是某网站的媒体相关工作人员为了可以拍摄到居民避让窨井的照片,将杂物挪去,该项新闻传播中,新闻报道为首与扶危救难就发生了伦理冲突。新闻照片的拍摄角度方面也许会增加一些警示说服务,但是它并没有从人性化以及安全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缺失了最基础的职业道德精神,这样的社会良知缺失的行为在媒体行业中是不提倡的。

2新闻传播中理论冲突应对策略分析

2.1媒体工作者要时刻坚守正义原则

针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义务与责任在于维护最根本的社会正义,同时其道德指向坐标是正义感追求的方向。伦理学的有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理论之一就是正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媒体人一定要坚持正义的职业素质,这也是其所要坚守的底线,这样才能使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得到还原。

2.2媒体工作者要时刻坚守隐匿原则

媒体相关工作者具有为消息源进行保密的权利被称为新闻隐匿权,倘若未经消息源允许,媒体绝不能将消息源透露给第三方,这也是媒体人员所要承担的一项基本义务。媒体的新闻隐匿权主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一定条件下,要以最适当的方式对消息源进行描述;其二,相关媒体工作人员要对不可求证或匿名证人的匿名消息持有警惕态度,并全面对该消息进行调查,确保消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其三,对于比较单一的匿名消息源,媒体不能够持有依赖的态度,力求多方面求证该消息其他信息源。

2.3媒体工作者要时刻坚守适度原则

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因此,媒体的发展情况能够对社会舆论导向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舆论的指向标准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发生伦理冲突情况,媒体工作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对负面的新闻报道要充分考虑报道的尺度、角度和量度等方面,并从中寻找该新闻的正能量。此外,媒体工作者要在保障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情况下,还应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新闻媒体对一系列的社会现象的评论与揭示应该对其平衡点进行把握,不能一味的制造舆论压力与政治压力,并兼顾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避免发生集体失语和传递消极信息的情况发生。

2.4媒体工作者要时刻坚守避害原则

目前,由于媒体更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因导致其过度的迎合受众,使得部分受众的情感天平收到了不同程度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体工作者进行暴力或血腥的新闻相关报到时,要引导群众看到该新闻事件仍是存在正能量的,保证与社会源源不断的传达正能量。此外,媒体工作者进行暴力或血腥的新闻相关报到时也也要积极应对伦理失范的问题,坚持最小伤害、保护未成年人和仁爱原则,使新闻传播更加符合新闻传播的法规和伦理,从而对新闻传播伦理冲突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并加以

解决。

3结论

综上所述,对新闻传播伦理冲突进行解决的关键是媒体工作者,其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原则。媒体是作为一个社会生活组成的重要部分存在的,同时对于媒体工作者也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媒体工作者进行相关新闻信息播报时,要从人们群众的利益出发,引导其正确而理性的新闻舆论走向。

参考文献

[1]赵志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冲突[J].当代传播,2012(6).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4

一、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持之以恒转变思想作风

最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断提升新闻队伍整体素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等部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分别举办师资培训班。按照“分级分类、各负其责、不留死角、务求实效”的要求。黄冈人民广播电台组织全台采编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重点学习党的十以来中央和省委、市委领导同志关于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讲话,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论、喉舌论、真实论、导向论、效益论、人本论、规律论和执政资源论等主要观点,掌握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原则、重点任务,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充分认识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科学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正确认识马克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观的本质区别,从而更加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落实到具体采编工作中。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持之以恒转变思想作风,核心立场是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作风的灵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党的新闻事业通过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进而有效改造世界。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才能避免零碎地、孤立地反映局部真实、事件真实,做到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我们广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实地、报实情、讲实话、求实效,切不可作风飘浮、闭门造车、泡会议、抄材料、念报纸稿件、转电视录音,更不可作风浮躁、哗众取宠、求虚名、招实祸。坚决杜绝新闻报道“不沾边、不靠谱”。当下,在干部队伍中确实有一些人虚报浮夸、夸大政绩、掩盖问题,广播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免疫力和判断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作风的侵蚀,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二、努力实践“三贴近”,持之以恒转变工作作风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凝结着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我们多年的办台经验证明,贴近实际才能采制出鲜活的新闻作品,贴近生活才能选择正确的报道角度,贴近群众才能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深入基层、深人生活、深入群众,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黄冈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体必须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切实担负起动员群众、服务群众、推广典型、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

努力实践“三贴近”,持之以恒转变工作作风,根本要求是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广播新闻工作者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首先要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近年来,我们认真开展了“三谁”和“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全台员工明确了自己既是历史的记录者,又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更是经济发展的建设者的角色与职责,不以无冕之王自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替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其次,要深入推进走基层。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多反映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多报道群众的工作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今年以来,我们连续开展了《记者走基层・访民情问民生》、《聆听城东新区》、《与建设者同行》、《走进滨江新区・感受浠水速度》、《聚焦小池开放开发》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6月下旬,我们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联合组织了以“践行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记者走基层・挺进大别山》大型连线直播活动,全面展现“四个大别山”的美丽风貌,向海内外隆重宣传推介大别山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营造了强大的发展气场。第三,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广播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大兴学习、调研之风,持之以恒转变学习作风

列宁曾经指出,新闻事业“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小平同志也告诫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应该成为唯利是图的商人”。理论上的成熟和较宽的知识面是新闻工作者尽职履责的前提和保证。在信息爆炸式增长、形势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广播新闻工作者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唯其如此,才能跟上时代脚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适应“政治家办台”的要求。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广播新闻工作者每天面临着繁重的采写、编辑、制作、播出任务,往往长于实践而疏于理论。根据这种现状,多年来,我们坚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爱什么读什么”的原则,开办青年读书班和职工夜校,开展职工生日送书和有奖知识竞赛,组织新闻采编人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史国史,学习经济、文化和广播新闻采编播专业知识,学习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努力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媒体,推动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广播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广播新闻工作者随时随地都在发言,更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采访第一人物,发出第一声音,还原第一真相,不能只当“二传手”、“搬运工”。我们要坚持开展蹲点调研和寻找最美人物、最美乡村、最美社区活动,采用体验式、跟进式、记录式等报道形式,采制有份量、有深度、真实鲜活的蹲点日记和新闻作品,小切口大主题,小故事大道理,小变化大成就,小人物大精神,聚集推动黄冈发展的正能量。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5

关键词:新闻传播多元价值人本价值

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新闻传播活动利益主体的多元,各利益主体在市场活动中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促使多元利益主体产生多元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多重价值观的冲突和碰撞。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以新闻价值为依托,但新闻价值服从人本价值。

人本价值

“价值”反映的是客体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效用,是一种属人关系。这一概念本身同人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分的。当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事物(包括人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时候,都是以人们自己的尺度作为评价标准的。这个尺度就是人自己的状况、本性、需要、能力等。人是所有实践活动的中心,也是所有实践活动的目的,人具有最高价值。人因为需要而存在,有“人的需要”才是人,当一个人对什么都不需要时,生命也就不存在了。需要是生命和生存本身的内涵,也是人的本性。人需要的内容和实现需要的能力随个体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但人总是有自己的需要,并且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之成为现实,这一点却是不变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人的需要和“人性”本身并不是价值,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或如何符合人性的尺度才是价值;人类用“价值”来概括自己可以选择、创造和追求的内容时,赋予它的含义正是满足人的需要的,这就表明价值的本质在于人和人的主体性,只有人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现象、价值问题上的“普照的光”。因此,价值就是以人为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自身的幸福和美好追求而展开的,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价值,人本价值是衡量一切活动的根据、标准和归宿。人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因此,人类的一切价值活动理所当然地、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才是一种清醒的理。人本价值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实现人的价值、潜能,保障社会公正、提倡交往互惠是人类最本源的道德需求和道德存在,这些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社会的、文化的传播沟通,在全社会范围内被设立出来,具有“普遍价值”。

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新闻传播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关注。人本价值同样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所有价值的根据、标准和归宿。人本价值要求以“人”为新闻思维的主线,把人当成一切价值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始终围绕人及人的命运来衡量事实的价值和新闻的意义,使新闻多一些人文关怀。新闻事实只有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才是有价值的,才可以在媒体上传播。传媒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观,才能保证将真正重要的、有益的东西提供给受众,才能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一个不能维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的媒体是一个缺少人类良知的媒体,在受众眼里就只能是一个冷酷的传播机器。当今时代已是“主体性”高扬的时代,新闻传播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地位,自觉地把人的需求和发展作为传播的重心,才能凸显与时俱进的品格。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多元价值的依据

新闻传播活动中多重利益主体的存在,决定了新闻传播具有多元价值。

在中国,新闻资产的公有、国有性质,决定了它必然通过新闻传播在总体上要维护自身所依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价值理念。“任何新闻业都生存并依赖一定的政治制度,它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更不必说政治集团和机构的掌控”。①为政治服务是新闻传播的政治功能,新闻传播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以正面宣传为主,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是中国新闻业非常明确的基本工作方针。新闻传播具有政治价值。

当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产业化改革的大趋势下,传媒的市场主体角色已经得到确认。1978年,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等8家报社实施企业化管理的报告,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从此以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传媒宏观管理体制开始形成。1979年1月28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之后的第一则报纸广告。同年5月14日,发文肯定了媒介恢复广告的做法,大众新闻传媒经营广告获得政策上的支持。1992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报刊广播电视事业是第三产业。1996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申请。自此,我国大众传播业开始了集团化的浪潮。一大批省市级报业集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并初具规模,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产业经营主体。传媒产业化强化了传媒经济创收者的角色,突出了传媒的经济属性与功能,肯定了其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市场成为我国传媒业近年来长足发展的重要动力,市场手段成为大多数新闻媒体主导型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因此,新闻传播具有经济价值。在经济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是新闻媒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成为媒体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不仅是新闻媒体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激励和督促媒体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提高自身运作效率的需要。

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新闻传播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要,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服务。新闻传媒的社会公共领域角色决定了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是建立在其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之上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是新闻传媒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所具有的属性之一。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②在这里,公共性被界定为“一个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领域,它的基本原则是参与性的、平等的和理性的对话,平等表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进入(非排他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成员,对话必须是在平等基础上的理性的对话”。③在中国,新闻传播活动以全体国民为对象,通过专门的传播机构与组织公开地、大规模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接收的机会,尽可能丰富多样地实现公民的信息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新闻传播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其公共性表现在大众新闻传播活动涉及社会公众、社会资源甚至公共经费,作为社会的一种公共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强调最大范围的均有和最大公约数的利益满足。其行为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直接使个体受众受益,间接使社会受益的责任和功效,同时新闻产品具有社会成员共同消费、利用的可能性,新闻传播具有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公共(公益)职能,它可以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并代表舆论参与社会生活。“一切媒体都是公共信息传播载体,一切媒体产品都是社会公共产品,一切媒体都是公众舆论阵地,它最大的特点是传播性、共享性和公开性”。④传媒产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目标、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具有公益精神的意识形态等。

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的多重价值既有冲突,又存在着本质联系。社会价值是大众新闻传播最基本的价值,它体现的是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事业的特征;政治价值是大众新闻传播最重要的价值,它体现的是新闻传播作为一种阶级舆论工具的特征;经济价值是大众新闻传播最排他的价值,它体现的是传媒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经济实体的特征。新闻传播这三种价值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的关系。社会价值决定着新闻传媒基本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政治价值决定着新闻传媒导向和工作原则;经济价值决定着新闻传媒业长远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制约着其他价值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政治价值要借助社会价值来体现价值,发挥作用;社会价值要靠政治价值来引导方向,规范行为;经济价值既为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提供存在及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与物质条件,同时又要受到它们的制约――政治价值为其把握政治方向,防止其偏离正确的行为轨道,社会价值为其确定运作范围及方式,规范其按照传媒业的特殊规律和要求来组织经营与管理。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不是绝对冲突不可调和的。社会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完全可以同时兼顾的。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实践中,把新闻传播的三种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平衡三者的关系,使之既在通过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取得应有的经济收益、获取足够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又不影响其社会责任和公共性的充分发挥,同时还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尽管存在多重价值观,但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是其他价值的依托和凭借。新闻传播所报道的内容若无新闻价值可言,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其他价值的实现便无从谈起。一个事实只有具有新闻价值,才有可能引起记者的关注,才有可能在媒体上刊播。剥离了新闻价值,新闻作品将不成其为新闻作品,又何来依附着它而得以传播的事实的社会价值?当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被毁损,公众将不再关注新闻,不再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新闻传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又何以实现?当然,一则事实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报道出来以后负面影响比较大,这就牵扯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有一个适合不适合报道的问题。只有在新闻价值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构成的双重价值标准面前获准通过,这样的事实才适合在媒体上刊播。也只有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进而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新闻传播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是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服从于人本价值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价值是判断一则事实是否值得报道的重要因素,新闻价值和人本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新闻价值不是最高价值,人世间比新闻价值更高的东西还有很多。记录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并尽快传播给尽量多的人,这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也是记者作为社会成员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特殊方式。但这并不排除记者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对人民、对社会更有价值的服务方式,如暂时放下手中的笔,参与到危急的事件中去。女记者曹爱文在采访落水少女的现场,不是先去采访,而是先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虽经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过来,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曹爱文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最美记者。柳涛为拍摄一张在暴风雨中跌倒的行人的照片,在风雨中等了一个多小时。此事被报道后,遭到大多数人的质疑,认为该记者明知雨水下暗藏大坑,不去提醒路人,道德感太差。当新闻事件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块儿时,媒体和记者如何处理这样的内容和画面,历来是新闻伦理中最有争议的部分。西方新闻伦理界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新闻工具不应该把新闻人物当做‘材料’看待,而应该把他们当做‘人’看待。”⑤强调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认为“借口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对灾难中的恐怖信息大肆传播,强调恐惧诉求,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⑥在西方国家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当新闻价值与人本价值发生冲突时,新闻价值服从于人本价值。传播媒介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如果某个具体传播行为伤害到人的尊严,损害了人的权利,贬损了人的利益,增加了人的痛苦,即使你认为新闻价值再大,这个传播行为的意义也值得怀疑。在传播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冲突实际上并非都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共存的。这就需要媒体、记者的智慧和严肃的责任心。在新闻实践中,当新闻传播行为伤害了人的尊严,毁损了人的价值,侵犯了人的权利,违背了人性的要求,即使新闻价值再大,也要放弃。

注释:

①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③汪晖、徐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6(4)。

④柳斌杰:《现代媒体的社会职能和公共责任》,《中国出版》,2003(11)。

⑤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

⑥阎伟华:《面对新闻道德失范》,《新闻记者》,2006(6)。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6

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有关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提出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呢?让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新闻媒介(wHo)

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媒介自身(wHo)来说,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要将自己的定位找准,不要将自己凌驾于群众和生活之上,要把自己深深地根植于群众和生活之中。正如穆青所说:"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等于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源泉,记者工作的生命就要终止。"

1995年元旦,第一个提出"市民生活报"定位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它在中国开创性地率先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传播宗旨,并响亮地喊出了"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的口号。它不仅报道各种与生活有关的信息,还提出要努力去解决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既办报又办事,把办报和办事结合起来。

它所报道的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实用性。《华西都市报》最初创刊时,就在8个版面中辟出了"生活服务版",扩版后更将"实用"、"服务"灌注到其他版面中,为市民服务到位。二是突出大容量性。《华西都市报》创刊时就提出,要改变"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等传统晚报观念,满足市民多方面的信息需要。

就是因为有了市民生活报的定位,才为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传播内容(SaYSwHat)

新闻传播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受传者的主要需求是求新、求知、求近。于是新闻价值要素也就被概括为以下五种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做到"三贴近"呢?受众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信息。这种切身利害关系表现在职业、年龄、心理、地理、文化层次等各个方面。新闻信息要赢得受众,就必须吸引受众。吸引受众就必须从与受众休戚相关的问题入手,从"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焦虑的问题"上选题,从受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选题。即使是从"上面的精神"选题,也要与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找出"上头"所着手解决的问题和老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的结合点,把"上头"的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挂起钩。受众接受信息的目的,在于了解周围发生的事物的意义和影响,在于解疑释惑。因此联系受众的关心点选题,使选题平民化,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前提。

再一个是新闻角度的问题。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我国的传媒已经多元化,不同的传媒面对不同的受众,承担着不同的宣传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传播功能,各有侧重,各有分工。要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首先要明确你的受众是谁,而且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接近的因素越强,受众阅读或观看的愿望也就越大。

何种渠道(inwHiCHCHanneL)

新闻传播媒介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中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没有媒介,社会交往和对信息的共享就会中断,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和"生命链"。inwhichchannel,以什么渠道,就是指传播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将信息呈献、传递给受众。采用何种渠道和方式才能使新闻为受众喜闻乐见呢?

一方面是新闻文字语言的运用。美国传播学专家施拉姆的研究显示: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受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感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也就是说新闻信息表述要平民化,要增强新闻信息的亲和力,追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平实亲切的话语。这种朴实的、平民的真实自然的话语,能在编辑记者和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无言的桥梁,拉近编辑记者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另一方面是新闻版面语言的运用。媒介可以运用版面符号,比如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采取主次、组合、层次等版面布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受众。可以说,版面是媒体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媒介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媒介的个性。在版面编排中,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认识是结合在一起的。受众透过版面,可以感受到媒介对各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这种态度和感情的牵引。

谁是受众(towHom)

同志曾经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towhom,向谁说,就涉及了这样一个问题--受众细分问题。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要想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媒介就要弄清楚自己要向谁传递信息,弄清楚自己的观众是谁。都市报面对的是市民,青年报的读者是青年人,农村报的对象是农村干部和农民,《工人日报》的对象是工人。弄清了受众是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受众多发现与受众的接近点,就可能较好地实现"三贴近"。

何种效果(witHwHateFFeCt)

新闻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这个问题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主要说明的是这一过程。

传播学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如果新闻报道较好地做到了"三贴近",传播的新闻使受众愿意看、乐意看、喜欢看,那么媒体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受众认同和接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观念,这样,也就无形中使自己的媒介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贴近”的新闻学意义

"三贴近"原则是我党当前提出的思想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和报道的原则和要求。"三贴近"既是我党工作路线和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体现,也是我党新闻观的反映,具有新闻理论意义和价值。"三贴近"对新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贴近"的内涵和意义

李长春说,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宣传思想工作要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人民网2003.4.23)。这是"三贴近"的基本内容。

"三贴近"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从三个方面体现了我党的工作路线、观点和基本指导理论,它的内涵正像人民日报总编张研农同志指出的那样:"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有实践第一的观点,有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人民生活是创造源泉的观点等等(《新闻战线》2003年第5期第9页)。

二、"三贴近"原则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指出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工作内容上的要求以及达到的目的及其途径,不仅具有思想指导上的价值,还具有实践意义,概括性地指出了新闻的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三贴近"中,在每一方面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是对新闻工作者这个主体行为的要求,贴近实际要求工作者的立足点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贴近生活是要求工作者首先"深入生活",贴近群众就要求工作者"扎根群众",这是实现"三贴近"原则的首要要求。这些要求是有高度概括性的,在对主体要求中主要是从出发点和工作实践的内容源泉上提出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就要求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而深入生活和扎根群众,是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出发点和必然结论,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哲学观。第二是对思想工作内容的要求,要求工作的内容上要符合实际需要,要"反映客观现实",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和感情。包括新闻宣传的思想工作必须用客观现实来说服人、教育人。思想工作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理论的阐释、艺术形象的塑造和生活真实的再现,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理论著作、文艺作品和新闻报道。而这些形式所要达到的目标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而科学理论、文艺作品和新闻舆论的形成源于现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宣扬和诠释真善美的问题,体现现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美好的事例为基础,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为依据,而美好的东西也正是存在于生活的实际中。

第三是工作上要达到的目的:"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一切思想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起到教育、引导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所制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工作必须让人信服,让人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威信,才能使思想工作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三贴近"在各个内容上也是有深刻的逻辑联系。贴近实际是工作的立足点和前提,只有贴近实际,立足实际,才能够实现后两个贴近;贴近生活是重要的途径,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在思想工作上找到好的途径,才能在思想宣传上使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群众是根本目的和归宿点,我们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各种利益而奋斗。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紧密相联系的。它是包括新闻宣传在内的思想工作基本理论,阐述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及实现途径等问题。

总之,"三贴近"原则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现实理论指导意义,是在新时期思想工作中必须遵循和贯彻的,是一切思想工作者和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遵守的。

三、"三贴近"是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在新闻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闻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三贴近"与新闻的本源的唯物性相一致,又有新的发展和发挥。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这个观点还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性问题,它是具有时间要求的,讲究时效性,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是对客观世界新近或正在发生事件的一种主观反映。贴近实际的要求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贯彻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

"贴近实际"不仅是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要求,同时也有时间上的意义和要求,在这里还明确地交代了在新时期的客观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这就赋予了新闻报道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性,换个角度讲就是在时间上提出了要求,这个时间范围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历史阶段中,一切的工作内容和对象不能脱离这个历史阶段的要求、特点和目标,这就要求包括新闻宣传的思想工作者必须在工作内容上体现当前的事实。这就是说新闻必须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把握住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根据这个历史阶段来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在这点上,贴近实际的要求是反映了新闻本源的问题和时间性的问题。

第二,"三贴近"和新闻价值方面的问题相一致,并提出了新的内容。在新闻价值中,新闻的接近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闻的接近性含有多层意思,包括新闻事件同受众地域的接近性、生活上的接近性、对受众主体利益的接近性等等。贴近生活的内涵,是针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对象要求和新闻报道的内容而言,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深刻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特征,才能够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才能够接近广大的受众,熟悉他们的情感和要求。新闻如果做到贴近生活,新闻就反映了接近性的要求。只有熟悉生动的现实生活,才能全面地使新闻接近广大人民群众,从而受到他们的拥护和喜欢。

第三,和新闻的基本功能和目的相一致,反映了我党的新闻观。新闻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是和目的性相联系的。只有明确目的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功能。新闻事业的功能主要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服务和文化娱乐等。概括起来就是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上的要求、对生存状态的要求。

新闻媒介在社会主义中国既是党的耳目喉舌,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是联系我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在新时期又具有经济实体的一些特征。但是,在根本上它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和我党的根本目的相一致,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及时地反映到政府和领导部门,把党的政策活动及时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以便于执行贯彻。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2005]552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综合知识第四条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文化制度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侵犯著作权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虚假广告罪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人身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合同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著作权权利限制表演者权利和义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国家秘密范围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社会群体组织社区社会分层现代化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动机人际关系从众行为大众心理

上古神话《诗经》楚辞《史记》乐府诗汉赋唐诗晚唐五代词宋词唐宋八大家元曲明清小说新文学运动左联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第三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贴近”

(十一)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电视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央视国际齐越夏青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广播的传播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电视影像的要素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地面电视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图文电视交互式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视听业务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确立选题的标准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采访提纲的撰写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8

新闻学界泰斗方汉奇教授常说,“课养人,人养课。”大意指,一门成功的课程能够扶持并造就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一个有造诣的教师则可以培植和建设一门优秀的课程。推而广之,我以为方老的话也可以这样解读,即一批勤勉和有水平的教师能够推动一个有生命力的研究方向生成和发展,一个有前景和活力的研究方向则可以促进一支研究团队的形成与进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经过近10年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工作,他们在办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逐渐形成两个特色,两个强项,一是农民和农村传播的研究,二是新闻法学的研究。在这两个学科方向上,初步建成一支团队,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这正是方老所指出的那样,“课养人,人养课。”他们已经尝到了这样做的甜头。

顾理平教授的新作《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点抓好新闻法学方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又一部代表作。顾教授这些年来锲而不舍,对新闻法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系统研究。他先是围绕新闻法学的总体框架进行全面的宏观研究,这一研究的成果以专著《新闻法学》出版为标志。接着他既着力于新闻法理的系统研究,又兼顾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凸现的重大法律问题的实际需要,同时进行新闻侵权和隐性采访两个专题的研究,先后出版《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隐性采访论》两部专著。随后,顾理平着手进行新闻法学中最具核心价值的问题即新闻法律关系的研究,经过几年持续攻关,其成果就是刚刚杀青的这部书稿,他将这部书稿命名为《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

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称为法律关系。法学原理和社会现实都告诉我们,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规范以及实施这些法律规范而实现的。法律规范为人们设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这种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以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以与这一法律关系相适应的现行法律规范为前提。如果某种社会关系没有法律上的规定,那么就不是法律关系,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只有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能得到尊重和遵循,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真正有效的调整作用。①

顾理平教授从新闻传播视域,通过对新闻传播工作者同政府、商界等种种社会角色的关系解析,对这种新闻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应在法治的框架下开展新闻活动。而这个法治框架的核心内容是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问题。他把新闻传播业置于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下,“法眼看新闻”,从当代社会新闻活动中的失范行为入手,探讨了诸如“包公记者”、媒介审判、记者被打、新闻侵权等热点问题中的法治涵义,进而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对公平和正义追求的价值。顾理平以新闻法律关系为全书的核心内容,重点探讨新闻法律关系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着重探讨了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拓展研究主题,深入研究了舆论监督权问题、新闻权利与知情权、新闻权利与隐私权的关系,使本书的主体研究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顾理平教授的书稿给人一个突出深刻的印象,是他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有不少学者对新闻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但一些研究囿于研究者的新闻学者或法学学者身份而各持己见,就事论事的较多。顾理平站在新闻法学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层面上,力求用客观公允和求是务实的立场,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既强调新闻权利的合理性,又突出新闻义务的必要性,为对这些学理问题更加深入的探讨树立了一种好的风范。

在南京师范大学,顾理平是一位“双肩挑”教授,他既是一位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相当繁重的教授,又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党委书记。但他善于“弹钢琴”,两方面都不耽误,这是难能可贵的。现在全国办有新闻类专业的教学点超过700个,也有一批专业课老师兼任党政领导工作,我想,顾理平教授可以成为这些同志学习的榜样。

注释: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9

关键词:民生新闻;叙事性;报道手法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11-12)-0083-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叙事”为出发点的民生新闻,因其选题亲民性、视角广泛性、时事互动性、播报通俗性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民生新闻已经逐步成为新闻类节目的主力军。商南县广播电视台近几年不断加大对民生新闻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主题式报道、开办民生类新闻栏目、制作现场访谈节目等不断提高了办台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提升。作为亲身参与者和策划者,我对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采写制作有着切身的体验和认识。

所谓“民生”,《辞海》解释为“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国计”与“民生”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开而论。对于民生新闻的理解,业界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倾向于这样的界定:“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民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产生的,其意义在于市民阶层开始拥有自身的话语权。

诞生之初的民生新闻确实如此。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腔调,以一种更为贴近的方式与理念和观众交流,使新闻报道向着“草根”本位回归――即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本诉求,这些做法,似一缕清风为沉闷严肃的新闻界增添了丝丝活力。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高歌猛进的发展,新闻的商品属性逐渐显现且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收视率成为各家媒体拼死争夺的“瑰宝”。于是,“拼时效、拼现场、拼猎奇、拼煽情,各种各样相似甚至相同的奇闻逸事、事故火灾、市井纠纷等成为当下不少民生新闻的身份标签,这类民生新闻往往也被看成电视频道争夺收视市场的利器。”

传统的新闻定义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按照性质,可将其区分为两个角度,一是新闻的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二是新闻的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由此可见,新闻是先于受众而存在、被受众感知的,具有简明性和客观真实性。相对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媒体类(如网络、手机)新闻更凸显出卓越的时效性和现场感。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样具备新闻的性质及其特征。

一、民生电视新闻的特点

1.地域性。民生电视新闻的对话环境立足于本地生活和生存实际,立足于本地百姓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所存在的困难,对本地区日常生活文化给予舆论指导。在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思维升华,营造普通百姓能够自觉关注媒体,支持媒体的可贵氛围。

2.亲民性。民生电视新闻定位为民本取向,题材与内容的选择多为百姓自己的故事。民生新闻将镜头对准社区、街道、家庭,注重亲近性和生活化,因此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3.服务性。民生新闻除在内容上贴近观众,在形式上也与服务百姓的本质高度统一。比如采取与观众互动的形式,请观众提供新闻线索,鼓励观众拍摄新闻,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发表意见和观点等方法把传媒置于服务观众、倾听观众的位置上。打破了传统新闻被动接受的方式,调动了广大观众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

二、叙事性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和经历的事件,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观众看到的成片。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故事在经过记者和制作人员精心编排之后形成的新闻叙事文本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文化道德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目前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观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观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而播报者在叙述时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从而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这种叙事风格上的变化成为广大观众喜爱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又一因素。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观众的传统欣赏习惯。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低俗的叙事传播民生新闻事件。随着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一些节目中不惜以低俗、夸张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加以传播,甚至掺杂色情与暴力的画面语言。将矛盾的激化、冲突作为卖点,将新闻节目无用化、低俗化,以此博取收视份额。严重扰乱电视播出秩序,影响观众收视。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义务篇10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2月,他在贵州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做法;2005年2月,清晰定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他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中,有以下原则:首先是以人为本,再有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能够看出坚持“党的领导”仍是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以人为本”也将对人的重视提高到一个高度,改革开放也是不变的主题。同时,“和谐社会”也更多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和睦、协调、统一”理念,在此之下,笔者试图从他的一些讲话中,对他的新闻、宣传理念进行总结。

坚持党性为核心坚持党性是同志新闻、宣传理念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的讲话中都有提到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新闻媒体必须为党服务。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就说到“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①在200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时候也提到“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②坚持党的领导,培养忠实于党的媒体骨干,打造利于党发展的舆论氛围,是所有宣传和新闻工作的出发点。

尊重传播新闻规律同志坚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认为新闻、宣传都该依规律办事。例如他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他曾经说“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③;他要求新闻媒体重视时效性“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善于捕捉信息,进一步增强宣传报道的敏锐性和时效性”④;还说可以按照新闻价值来选定报道对象“如有新闻价值,均可由新闻媒体对海外和在我国新闻网站上自主报道”⑤。他还认为新闻传播要注意“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力风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⑥在他的讲话中他是肯定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应该真实、及时并且有价值,报道方式应该鲜活而不该老套。

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政治中他多次强调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在“新闻和宣传方面,则提出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⑦在视察《人民日报》的时候,他也提到了“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⑧他认为新闻传播应该尊重服务人民的要求,写人民爱看的、关心的东西,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贴近人民,吸引人民,服务人民。以引导为主“在200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⑨在互联网普及,传播方式急剧变革的时代,过去的传———受的宣传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所以在新的时期“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⑩以变革传播技巧的方式来引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