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十篇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十篇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9:58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1

【关键词】美食烹饪合理营养膳食指南人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tS9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78-01

中国自古以来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就有较深的认识,认为要保证健康必须注重营养。我国中医药学的宝库中就有《食经》、《干金食治》、《食疗本草》、《食医心鉴》、《钦膳正要》等著作,记载了许多保障人体健康和防病治病的食物及配方。唐代医学家孙思进认为“安生之本,必资十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宋向》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些都提出了比较科学的配膳原则,指出配制合理膳食所需的食物及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作用。祖国医学中还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提出了有效的饮食疗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不断有了新的认识。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將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膳食平衡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中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居首位,为15%;而膳食营养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为13%,远大于医疗因素的作用(仅为8%)。不难看出,膳食营养对保持人类健康是多么重要!

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重要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平衡膳食,对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进行质与量的合理调配,就可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组织器官活动所需,以促进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改善成年人的健康状况,使人们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提高工作、学习和劳动效率,还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防止早衰,延长寿命。反之,膳食营养不良,对幼儿、青少年造成体格与智力发育不良、身体瘦弱、身材矮小或畸形;成年人营养不良则可使身体衰弱,耐力差、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工作、学习、劳动效率不高,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甚至出现各种营养缺乏症,如软骨病、坏血病、甲状腺肿大、夜盲症等。如果超出生理需要,过分地摄取营养素,即所谓“营养过剩”,对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尤其是在壮年和老年时期,可出现身体肥胖、体重骤增,不仅增加心脏负担。还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由此可见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虽然保证人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但膳食营养始终是最重要的因家之一。

三、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很大优点;以谷类为主,蔬菜相辅,低糖,高纤维。但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开始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当前心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的发生率高与这种膳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四、如何做到合理营养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类的合理膳食结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等,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400-500克;倒数第三层为鱼、肉、禽、蛋类食品,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就吃奶类及奶制品在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最顶层为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营养学家认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摄的油量,按热量计算应占总热量的20%-25%,如:一个体重60公斤人,每日则摄入脂肪以50-90克为宜。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不合理的营养是疾病的温床。虽然有些疾病是由于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作用所致,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营养不均衡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理念,真正做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参考文献: 

[1]陈吉棣.合理营养是体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3. 

[2]张宇宁.城市社区合理营养健康教育工作经验[C].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011.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2

关键词:营养特性;星级评价系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颁布了营养标签的变化法规《1990年营养标签和教育法案》,该法案修订了《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案》。这项监管政策的改革要求最全面改变超过50年的食品标签,食品标签都必须列出额外的营养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帮助他们选择更健康,更营养的食物。要求绝大多数食品必须具有营养成分标签,并要求所张贴的食品标签必须含有营养素含量说明以及一些健康信息。同时美国的各大卖场都在货架上提品营养标签,由食品生产商附在价格标签旁边。它可以帮助消费者更轻松识别最佳食物,上面标有产品营养属性,如“低钠”等。

1货架营养标签的内容

许多超市食品都有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主要包括营养特性和星级评价系统两方面内容。

货架营养标签首先提品的营养特性来帮助客户找到更健康的选择。很多连锁超市认为营养属性是对顾客来说最有意义的,如“低饱和脂肪”、“低钠”、“粗粮”、“无麸质”、和“有机的”。现在消费人群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选择健康食物是生活的一部分。营养特性的选择是选择健康食品的首要关注点。很多有小宝宝的家庭首要选择有机食品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很多皮肤长痘痘的青年也首要选择有机食品。有心脑血管的老年人会注重选择低钠食品。三高人群会注重选择粗粮食品。这些给消费者带来的益处使货架营养标签上的营养特性会很快吸引消费者眼球。

许多超市使用营养评级系统以帮助他们的顾客简化识别健康产品的过程。有两个主要的国家公认的美国超市营养评价系统:GuidingStars?(星级评价)和nuVal?(分数评价)。科学咨询委员会参与创建了这两个系统并且排除了食物行业或政府的干预。

2营养标签是如何监管

营养标签是食品营养成分表的延伸,且必须满足药物管理局(FDa)的各项要求。任何营养素含量,如产品的状态,他们是否是“好”,“没有”,或“低”营养含量,必须符合FDa的标准。此外,健康产品声明必须使用美国FDa批准的健康声明,如“补钙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和“低钠可以降低血压高的风险“都必须参考药物管理局允许的声明。商品上的营养成分表枯燥,并且需要消费者主动去理解,货架营养标签更简明扼要,会使消费者在浏览商品过程中轻易地看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营养标签又得到好的监管使消费者大大受益。

3营养评级系统如何起效

营养评级系统使用基于大量实际数据的算法来评估产品,包括美国农业部和FDa法规,医学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算法基于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存在和不存在的成分评估产品。健康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和五谷杂粮,可以提升产品的得分或评级,不健康的物质如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添加糖,和钠以及缺乏健康营养元素等,会降低产品的分数或等级。

星级评价?。这个系统用不同数量的星(0-3)来帮助消费者找到好的(1星),较好(2星,)和最佳(3星级)营养选择。这个程序可在超过1500个全美门店中找到,包括纳福(Hannaford),马什(marsh)和狮子超市(FoodLion)。马什超市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健康营销与研发主任玛丽・斯内尔举办营养之行帮助消费者了解该计划,他说“星级评价系统不需要解释,非常容易让顾客使用。

分数评价(nuVal?)。这种评分系统运用在美国数百家门店,包括大减价(priceChopper),梅耶尔(meijer)。运用0-100的分数,更高的分数意味着更高的营养价值,纽约大减价超市高级营养师艾莉・威尔逊硕士认为该计划有很广的适用范围,包括父母,孩童,和单身购物者,因为它让人们轻松地用分数找到营养成分最高的。

大量研究表明现在的两种指导星级评价(Stars?)和分数评价(nuVal?)对消费者有正面的影响,提高了他们在购买时对于营养选择的能力。2010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家连锁超市在执行营养评价系统后,立马增加了更健康的食品的销量,并且在随后的一两年内都持续有效。此外,哈佛大学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购买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得分的食物与低风险患慢性疾病有一定关联。

4结语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3

关键词:科学合理膳食营养学健康

引言:

中式烹调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等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深远的影响了东亚地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号称“烹饪王国”的中国膳食的营养性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人体为了维持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等生命活动而摄取和利用食物养料的生物学全过程称为营养。烹调与营养的关系相对复杂,但作为一名烹调工作者对此的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餐饮产品的吸引力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餐饮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烹调

烹即烧、煮,就是对食物原料加热,使之成熟,起源于火的利用。调就是调和滋味,起源于盐的利用。当然现代的烹调主要是有杀菌消毒,保障食用安全,分解养料,便于消化吸收;生成香气,增强饮食美感;合成滋味,形成复合的美味;增色美形,丰富外观形态;除去异味,增进美味等作用。中国传统膳食是低温烹饪,我们的米饭、面条、馒头都是用水做介质烹饪,温度100℃左右,比烘烤的温度要低得多。爆炒菜肴短时间完成,高低温结合的烹调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也减少了油脂的氧化,并且满足了食物表面杀菌的需要。食物的合理烹调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健康有益,但在加工过程中不注意合适方法,很多营养素会减少和破坏。为了让食用者能从食物中获得合理的营养成份,烹调工作者不仅要根据原料的营养素含量进行科学的菜肴设计和原料搭配,还要通过合理烹调加工,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以提高食物在人体的利用率,增进人体健康。

2营养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六种,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它们是组成人体的物质。现代饮食要素则包括热量、脂肪与胆固醇、钠、纤维、食物过敏、素食。中国人的饮食主副食分明,注重谷物的健康作用,同时还强调“食不可无绿”,“绿”在这里指的是蔬菜,“蔬”者“疏通壅滞”也。多吃蔬菜、粗粮、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使肠道生态菌群保持正常。大便通畅,机体代谢平衡,对预防肿瘤、高血压、高血脂等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营养学则立足于食物。而食物所含的天然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只要食物基体是新鲜的,其中的营养素就会非常稳定。

3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淀粉、即碳水化合物为主;牛奶、大豆、鸡蛋、瘦肉以蛋白质为主;水果、蔬菜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可促进健康长寿。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康复。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食物间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想做到膳食平衡,不挑食、不偏食。

3.1合理搭配

3.1.1荤素搭配

就是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搭配。因为荤菜原料的蛋白质大部分是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而素菜当中大多数是不完全蛋白质,但必需脂肪酸含量丰富。荤菜中钙,磷,铁和脂溶性维生素丰富,而荤菜中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素较优。两者相互搭配,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3.1.2酸碱搭配

酸碱中和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我国人民长期形成以酸食物米,面为主食的饮食习惯,一般尿液已偏酸性,因此日常饮食中多摄入一些碱性食物,即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海藻,大豆等,使体液保持弱碱性饮食结构,是酸碱平衡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

3.1.3蛋白质搭配

已发现含蛋白质的食品中有20种氨基酸,其中八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即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外界食物供给),所以说蛋白质互相搭配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膳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食要做到杂与精、干与稀的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菜搭配、荤素搭配平衡。通过科学搭配,就能保证每道菜所含的营养更全面、合理。

3.2合理烹调

合理烹调是实现合理营养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的烹调技术常见的有20多种,对于比较科学的方法,对于营养素保存较好的,就应该继承和发扬。

(一)关于蔬菜

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比较丰富的,我们一般采取炒,而不采用煮,炖,烧,炸等烹调方法。对于蔬菜,旺火急炒是最合理的烹调方法,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保存率可达60%~80%,用旺火的原因是加热时间短,菜肴快速成熟,减少维生素和流失。

(二)关于动物性原料

我们则多采用炖,蒸等烹调方法,这些烹调方法对于蛋白质的的保存是较好的。煎炸不能多用。

3.3烹调疗补

3.3.1食疗

是用饮食养护调理。中国的饮食疗法,是中国烹饪的一颗瑰宝,它与中国烹饪一样,历史悠久。要以食物冶疗为主,药物冶疗为辅。

3.3.2食养食冶食补

是用食物来保养治病滋阴补阳。药补不如食补,食能养人,注重营养膳食才是养生之道。用食冶来促进药冶,我们要搞清楚。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减少热量,钙,铬,锌供量充足,就要多食含VB族和VC的蔬菜和水果。“以食求补”才是滋补有方。

中国菜肴之所以品种上万、风味迥异,成为世界上菜品最丰富的菜系,首先源于食谱极其广泛。中国烹饪以调味精良独步于天下。其调味用料达500多种。中国烹饪特别讲究用火。中国菜的难度和主要特色之一就在于火候的独到之功。中式烹饪饮食文化有营养保健的一面。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粮菜结合,其中粮是主食,菜是副食,包括蔬菜和鱼肉。而欧美国家历史上畜牧业发达,烹调主料是肉、禽、蛋、奶。中国烹饪所发明的勾芡挂糊,不但具有保汁液、保原味、保原形及造色、造形的功能,更有极其重要的保营养、保卫生功能,为西式烹饪所不及。中式烹饪常用的蒸、涮、炖、焖等技法,其烹调温度都很低,安全系数高,特别适用于动物性原料,很受西方科学界的称誉。

结束语

只有人人都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发展繁荣,只有开拓科学领域,让科学和艺术浑为一体,真正地做到营养和口感双丰收,那才是发展烹饪的正途,这样我们的饮食才会篷勃发展。我们更多人开始去尝试更科学更合理的饮食方式。新一轮的健康革命将会再次掀起。

参考文献: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营养知识与技术以及饮食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清晰,并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饮食和疾病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现代医学不得不考虑营养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以及处理人们与健康和疾病相关联的饮食行为。因此,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已成为实现自我保健,改变人们行为,提高自身生命质量,解决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健康的体魄是学生保障身体发育以及顺利完成繁重学业的基本条件。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影响着生命的全过程,所以说做好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大学时期又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学业繁重的双重压力,再是大学生中贫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更需要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合理调配膳食。因此,高校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显的格外重要。故我们在我校这所含有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采用了以医学生为枢纽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以提高全校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

1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模式涵义

以医学生为枢纽进行医学生之间“一帮一”及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一帮一”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以医学院为中心向其他学院及健康领域拓展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

2以医学生为枢纽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的确定依据

2.1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基线调查:通过了解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严重问题,确定学生的营养需求及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模式。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①早餐状况基线调查;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识基线调查;③早餐知识、态度、膳食行为基线调查;④营养知识、态度、膳食行为基线调查;⑤个人访谈(对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态度及营养需求)。

2.2参加态度问卷调查:93.5%愿意参加本调查研究与实践。

2.3预试验的调查:取得很好的效果;98%以上的学生认为可行性较好。

2.4个人访谈:对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方法及技术路线有很好的认识。

3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技术路线

不良饮食行为不正确的态度、信念学习知识正确的态度、信念良好饮食行为。本课题不同于传统路线:传统营养健康教育路线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本课题营养健康教育路线是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开始,目的是给予学生对不良饮食行为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营养知识和技术的主动性。

4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实施

4.1研究对象:选择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①授课组:为在正常医学教学过程中接受食物与健康教育的医学生;②“一帮一”对帮组:为还没上食物与健康课程的医学生和其他学院的非医学生;③对照组。

4.2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方法

4.2.1授课组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方法:①学生在正常医学教学过程中直接接受教师食物与健康知识的讲授及食物消费、饮食调配的指导,讲授内容是本科预防医学教材中食物与健康的内容[1],在讲授前师生对学生的实际营养问题和饮食行为进行讨论,带着具体的营养需求问题结合课本食物与健康的内容讲解;②学生每周交给老师一份食物消费、饮食搭配记录表(包括对帮对象),老师及时批阅反馈给学生以指导学生的食物消费及饮食调配。

4.2.2“一帮一”对帮组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方法:①授课组的学生自己选择“一帮一”对帮对象,结成对子;②利用学生会、团委、班级、老乡等组织的活动之余和吃饭、闲谈、锻炼、娱乐、小聚、逛街等休闲空暇时间,向固定对帮对象及时传播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主干的基本营养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膳食结构知识并结合对子对象的具体饮食行为进行干预,即根据实际的饮食行为谈与健康的关系,做食物消费及饮食调配具体指导。

4.2.3对照组不执行本研究的任何干预措施。

4.2.4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效果评价:3个月后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的其结果进行效果评价。

4.3饮食行为干预的目标措施:合理饮食重在养成习惯且终生坚持,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采用科学的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本模式采用饮食行为干预的目标措施有:①确定需要改变的不良饮食行为或相关行为生活方式;②设定特定行为改变的目标;③调整或改变目标行为的决定因素;④对养成的新行为进行强化。除此之外,还要掌握自行监测、解决问题的技巧、调节不良情绪的技巧等。通过循序渐进的行为改变,不断培养合理饮食执行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维持终身。

5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调查研究与实践结果

5.1基线调查结果

5.1.1卫校学生早餐状况[2]:①早餐营养质量总的情况,有15.8%的好,有22.1%的一般,有62.1%的差;②不同人口学特征早餐营养质量比较,在住校与不住校学生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

5.1.2医学大学生早餐知识·行为现状[3]:早餐结构分析正确率27.3%;每天就餐率73.9%,早餐营养质量比较差的高达68.6%、质量好的仅有1.3%;就餐率及早餐营养质量年级之间有差异(p

5.1.3大学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识现状[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37.9%,其内容正确回答率1.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18.6%,其内容正确回答率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在不同生源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5.1.4大学生营养知识o行为现状[4]:①中国居民膳食热能的主要来源知晓率不足60%;应吃的最多的食物、三餐热能适宜比例和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的营养素,知晓率均不到30%;②主食与副食搭配的学生26.7%;副食荤素搭配的学生14.3%;不同生源学生副食结构有差异(p

5.2研究与实践结果

5.2.1医学生“一帮一”营养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的研究结果[5]:①教育干预后授课组、对帮组、对照组营养知识及早餐质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5.2.2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一帮一”营养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的应用实践结果:此模式应用实践结果与医学生“一帮一”营养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结果基本相同。

5.2.3预试验、应用研究和回访调查结果基本同课题实施结果。

5.2.4成果鉴定:专家鉴定意见,以医学生为枢纽学生“一帮一”营养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研究获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6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推广前景广阔

6.1研究与实践结果显示:大学生营养知识欠缺,饮食结构及食物消费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预试验、应用研究及回访调查,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一帮一”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医学生之间“一帮一”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与教师直接教育干预结果基本相同;学生具有完成此任务的能力和热情;此模式效果显著,学生赞同。这足以证明本模式切实可行、有效。

6.2本模式不同于传统路线,是从学生自身不良饮食行为开始,易激起学习掌握营养知与识术和改变不好饮食行为的主动性;具有自然、可接受、针对强的特点;利用学校自然的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符合医学教育现实情况。这足以证明本模式切实可行,便于推广。

6.3目前在我国大专院校还没有系统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模式,在含有医学院的综合性院校以医学生为枢纽,进行“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为以医学院为中心向其他学院及健康领域拓展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提供一个科学的思路。

鉴于上述,我们认为此模式很值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7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社会经济效益无可估量

7.1为医学院正常教学做好铺垫:本模式具有自然、可接受、针对性强的特点,对医学院来讲符合医学教育的现实情况,不仅不与正常的教学相冲突,还可充填了一年级至开食物与健康课程之间这段时间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指导的空白,而且又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为正常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又避免教师没有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及精力的消耗和教师与学生时间的浪费。

7.2对学校是一项投资甚微则效益甚高的强有力的营养保健措施:本模式利用学校自然的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范围,是一项投资甚微则效益甚高的强有力营养保健措施。

7.3对学生自身健康具有自然的终生效益:学生无需外来资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利用自身和学校自然的资源,建立和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以致形成习惯,这对自身健康来讲具有自然的终生效益。

7.4对推进“人人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医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健康,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的栋梁,只有医学生实际参与营养健康教育,才能感悟到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健康促进第一”的医学观念,很好的去掌握促进健康的各种方法与技术,不仅使自己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具有完成学业及为人民服务的健壮体魄,于此同时还能增强服务的意识,形成传播保健知识的自觉行为,且逐渐向非医学生及其他健康领域渗透,形成以医学生为枢纽、以医学院为中心向其他院校及健康领域拓展的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链条,这将对推动“人人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将在我校每届学生中进行以医学生为枢纽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的推广,逐渐形成承上启下推动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行为干预的惯例及自觉行为,使每个学生及时得到合理膳食指导,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并向其他健康领域推广渗透,为提高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以及推进“人人健康”,强壮国民做到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郑玉建主编.预防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47-176

[2]冯玉荣,段爱旭,范利国,等.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学校学生早餐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81-182

[3]范利国.大同大学医学生早餐知识、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32-1033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5

关键词: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营养健康教育

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播撒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1]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的最根本的物质。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归纳起来分为三大类,即由蛋白质、脂肪类、糖类组成的宏量营养素,由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的微量营养素,以及由水、纤维素等组成的其他营养素。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就必须从外界摄入食物,食物中的养分就称为营养素。

营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营养的意识,传播一定的营养知识,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益于营养的饮食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动质量。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防治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对保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护健康、提高肌体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的知识是大学生营养教育的基本内容,营养教育能为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及效果的评价,旨在探索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现状,以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我校选修营养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不分年级,共110人,以教学班形式开展营养教育,通过教师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进行营养教育。主要内容为热能和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等,每周开课1次(120分钟),为期6周。

1.2方法

参照文献及资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营养教育前后进行同一内容的基线和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为开课前与最后一次授课结束时。问卷经预试后在指定教室发放,由学生当场填好,当场收回。教育前发放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3份;教育后发放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2.结果

2.1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

表1显示,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最主要是报刊书籍、广告和电视及网络,从教育和同学处获得营养知识的比率很低,但教育后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途径增多,很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变。说明学校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课程对学生提高营养知识是很有效的。

2.2教育前与教育后的一般情况比较

分别对2组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统计中对象的性别、民族、年级、系别、父母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讨论教育前和教育后学生数据的差别。

2.3营养知识

表2显示,教育后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好于未开课的教育前,差异有显著性。

2.4营养态度

教育前在83名调查对象中,有36.1%的学生不吃早餐,甚至有不吃早餐而吃四餐的学生。92.7%的学生愿意为了健康改掉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68.7%的学生愿意接受有偿营养教育来改变自己生活中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态度不良的习惯,如表3:

2.5饮食行为

2.5.1饮食习惯

教育前仅有63.9%的学生一日会按三餐来进食,大部分学生进餐无规律,73.4%的学生有偏食的习惯。

2.5.2对早餐的关注程度

教育前有58.1%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教育后比例变化不大,有10.3%的学生不吃早餐。

2.5.3早餐质量

表4显示,早餐同时包括牛奶(或奶类、豆浆)、蛋类、面包(或馒头、面条等)的占少数,教育前有25.3%的学生每天少于1袋奶,有60.2%的学生每天少于1个鸡蛋。也有的学生一天多袋奶或是2―3个鸡蛋及以上。

3.讨论

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普遍较差,显示了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必要性。营养学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表明,许多患有营养不良的人并非由于贫困,而是缺乏营养知识。现代社会有些人营养过剩,是由于不能正确选择食物所致,如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肿瘤的发病均与膳食不健康有关。国内外专家近年来都十分重视这种疾病模式的变化,并试图通过营养教育、膳食调整来进行防治。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营养知识缺乏及膳食搭配不合理、不平衡化都将给学生的身体及学业带来影响。

一般认为,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们选择食物行为和对营养食品的认识有关,人们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必须以知识和态度为基础。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营养摄入的数量和质量应该适当,数量过多或过少,种类单一或者配比失衡,都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而大学生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观念及目前正逐渐向广大民众宣传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得很少,说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急需加强。各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设《营养与健康》、《营养学》、《营养与食疗》等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或开设各种形式的营养知识系列讲座、有关营养与健康的专题报告。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在食堂、教学楼、宣传栏等地开辟营养宣传专栏,向学生宣传有关营养知识等方面来解决大学生营养与营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大学生营养知识的不足主要是因为一般人对食物信息的获得大多来自广告,广告吸引消费者购买某些特定的食物。的确,精制的食品比天然的食品包装精美,易于运送和储存,并经过消毒杀菌,不易腐败,但是营养也大打折扣。这些食品在精制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营养素,但广告却夸大其词,宣扬它的营养价值如何高,使人深信不疑,不再费心学习营养知识和改善营养。在食物选择上,近1/3的学生喜欢吃熏烤、煎炸食物,豆类、内脏类、杂粮类吃得很少,膳食结构不够平衡。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94.7%的学生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这是实现从态度到行为转变的基础。因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的改变并不表明行为的真正改观。相当一大部分大学生选择食物的原则是依自己的口味,虽然也能兼顾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的关系,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以营养价值和利于健康为主。所以,应该加强营养宣传教育,从而改变学生中的种种不良饮食态度及饮食习惯。

我校大学生的营养态度良好,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并且愿意为了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显示了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可行性。因为采用合理的膳食模式,受自身营养知识、态度的影响,且营养态度决定其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及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问题,然而,许多大学生仍然营养不良,一些学生缺铁、缺钙,另一些学生却营养过剩,究其原因,是由于90%以上的大学生营养知识完全缺乏,许多学生不善于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饮食,因此有专家说,我国的科盲多于文盲,营养盲多于科盲。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于若木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的营养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主要是受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可以说,它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收入增加了,由于缺少营养知识,并不能收到合理营养的目的,所以,营养保健必须与营养知识的普及同步进行。实践证明,同样的经济水平,有营养指导和没有营养指导的情况大不相同。”所以说,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快速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向大学生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总之,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我国大学生的营养知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很多饮食方式也不科学,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认识肤浅,而且重视不够。因此,全面系统地学习营养的基础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筠,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侯彦喜.大学生的营养与营养教育[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31,(5):304-307.

[3]孙要武.某医科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7,(5):135-139.

[4]刘真美.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26,(6):475-476.

[5]汝骅.贵州与南通中小学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状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36,(3):96-101.

[6]张华.江苏省初中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45,(2):235-239.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6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表示:“‘一老一小’的营养健康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未来两种人群的营养膳食工作亟待更细化而有针对性的举措。”

银发一族的膳食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21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15年底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18%,2054年突破4.72亿,占总人口35%。

早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老年人的关心。

而随着社会各界对老年工作的逐步重视,老年膳食营养也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所谓“民以食为天”,马冠生指出,未来膳食营养的普及化将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由于家庭结构的调整,老年人的饮食进餐环境已从以往的家庭转移到公共餐厅、食堂等场所,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老年人的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马冠生表示,餐饮机构不仅应提供品种口味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还应该营造轻松、快乐的就餐环境,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就餐过程,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所做的调研情况中,在北京老年福利院的餐厅中,服务员会对每个老人做健康情况备案,针对不同的老年人营养状况“私人订制”餐食,同时还会针对不同信仰的老人设定不同的餐厅区域。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王佳说:“老年人选择食物要多样、粗细搭配,松软易消化吸收。因粗粮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所以应适量食用,以保证膳食营养的平衡摄取。”

马冠生指出,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原则,以降低老年人因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咀嚼能力减弱、以及肠蠕动减少所带来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

青少年营养“食育”工作

谈到青少年的营养健康问题,马冠生表示:“儿童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希望,在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除了以往一直在强调的德育、智育、体育等,也不应忽视至关重要的‘食育’”。

“所谓‘食育’是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促进青少年的饮食健康,还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保持健康的能力等。”马冠生表示。

《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4――倡导学生食育圆梦中国少年》蓝皮书表明,目前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普遍。城市儿童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且,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已经在儿童青少年中显现出来。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也表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未有明确的青少年食品标准出台,中国在保障儿童饮食安全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家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饮食意识。”

对于现阶段出现的青少年饮食问题,马冠生建议:“家长和学校可以从节约食物、饮食礼仪教育入手,逐渐消除青少年出现的‘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食育’工作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列为改善青少年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马冠生表示,我国还可从其他国家的青少年“食育”工作中学习借鉴一些经验。

例如日本在学校内开展以“食育”为依托的综合教育模式;丹麦、英国开展了烹饪课堂或农场体验课堂;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设立了“营养日”“营养周”或“营养月”主题活动。

树立营养健康理念

最新慢性病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4.934亿人口处于前糖尿病状态(即人体临界于正常健康人与糖尿病人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出现了高于成年人的发展趋势。

马冠生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青少年拥有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青少年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静态活动增加、身体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由此带来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超重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趋势。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7

然而,膳食补充剂在人们心目中也有负面印象。以往经常有报道,说某些年轻女性为了身材苗条,刻意减少食物的摄入,为了预防营养不良,就用各种各样的膳食补充剂来补充身体所需。类似的报道给人们的印象是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只依赖那些片剂或丸剂,而忽略了天然食物。事实上,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选择健康食物的倾向性更高。伦敦的一项大型研究――“(英国)健康及发展全国调查”为人们揭示了这个有趣的现象,膳食补充剂服用者更关注自身健康,会有意识地增加健康食物的摄入,无论是饮食还是其他的生活方式,都比一般人群更健康。

膳食补充剂服用规律的研究

研究名称:(英国)健康及发展全国调查

研究背景:科学界较早前的研究显示“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通常也会选择一些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证实这一结论,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资助下开展了一项名为“(英国)健康及发展全国调查”的研究,旨在了解英国服用及不服用膳食补充剂的居民在饮食、健康指标及健康行为之间的差异,该研究结果刊登在营养学权威期刊――美国《营养学杂志》(Journalofnutrition)中。

受访者:1946年在英国出生的居民

调查时间:1999年(本次调查研究的分析时间较长,调查结果于2005年发表)

研究方法:面对面调查

有效样本置:1776位

调查内容:详细的饮食和生活状况,腰围,体质指数[Bmi=身高(米)/体重2(千克)]、血压以及体内多种营养物质的水平。

调查结果:服用膳食补充剂的比例:女性为45%,男性为25%。英国民众最喜欢的膳食补充剂是鱼油,而含植物成分的膳食补充剂(如银杏叶提取物、松果菊提取物等)、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c也较受欢迎。另外,女性服用维生素e、钙及维生素B6等补充剂的比例要高于男性。84%的人有每天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习惯,约90%的人服用1~3种补充剂。在本次调查中,具备以下特征者更多会是膳食补充剂服用者:爱运动的人,不吸烟的女性,血压、体质指数,腰围正常的女性。

服膳食补充剂者生活方式更健康

本次调查发现: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选择健康食物的倾向性更高,同时,营养状况好的受访者往往是膳食补充剂的服用者。膳食补充剂,膳食状况和营养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循环促进关系。相比选择谷物早餐、酸奶,果汁鱼类,橄榄油等健康膳食的人们,不选择这些食品的受访者中服用膳食补充剂的比例低了28%~50%。

膳食补充剂服用者体内的营养素水平往往也较充足。血液中叶酸水平高者,服用膳食补充剂的比例明显高于叶酸水平低的人群。同样,维生素c、叶酸、铁、镁、钾、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都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也就是说,营养素水平高者,服用膳食补充剂的比例也高,其摄入健康食物的倾向性也更明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这个正性循环仍然成立,即服用膳食补充剂者,他们往往更多地选择健康食物,营养水平较高:而营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增强,由此更青睐服用膳食补充剂。

解读调查报告

(英国)健康及发展全国调查发现,在英国,服用膳食补充剂的居民往往有更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比如较适宜的腰围、体质指数和血压,较多参加运动,较少吸烟,较多选择“健康”食品,摄入的营养物质较充足,健康状况较好,人群以管理者、专业人士、服务业人员居多。这个研究结果与欧美等国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其他一些特点如下:

・女性服用比例高于男性 在英国,膳食补充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在女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女性服用膳食补充剂的比例高于男性。研究人员认为这反映了男性和女性在服用膳食补充剂上的差别,包括服用的频率、补充剂的种类、摄入的营养素量等。本次调查之后的2000~2001年英国“全国膳食与营养调查”发现55%的女性和34%的男性居民正在服用膳食补充剂。

・英国人最喜欢鱼油,其他国家人则钟爱复合维生素 在英国,鱼油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补充剂种类;而其他一些国家的消费者,选择最多的补充剂是复合维生素。研究人员认为,这反映了不同国家所倡导的公众健康资讯存在差别,而且各国居民对这些资讯的理解往往各有不同。

・膳食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有相关性 服用膳食补充剂的受访者面临的患病风险较低,比如体质指数、腰围、血压等比非服用者更健康。研究人员引述了早前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可以降低人体c反应蛋白的水平,而c反应蛋白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8

在膳食营养方面,人类积累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同时人类对膳食营养的认识也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不同社会的人对膳食营养的认识也不同。近年来由于营养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使许多传统营养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头脑中原有的对膳食营养的认识早已不适应进入饱食时代的现代营养学新观念。

现代营养学新观念,首先表现在人体能量需要和膳食摄入量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上。如果这种平衡关系失调,也就是膳食能量摄入与人体需要不相适应,并长期得不到纠正,无论是营养不足或过剩,都会发生不利于健康的影响。人体的健康并不是摄入的营养素越多越好,而是只有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才对健康有益。而且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被机体吸收、利用的。而白领阶层很多人则是长期以一种静坐在电脑前的方式工作,每日工作紧张、繁忙,精神高度集中,缺乏体力活动,生活不规律,膳食不合理,致使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病态。目前各国医学界已公认,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大敌是亚健康状态。wHo最近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报告表明,全世界亚健康人口总的比例已占到75%。据我国16个百万人口城市的调查发现,北京人高居亚健康率榜首,高达75.31%,上海其次73.49%,广东第三73.41%。

现代营养学认为,人类再不能依靠本能去摄取食物,一味追求美味,而要不断学习科学摄食、对“症”摄食的新观念。健康长寿是人类生命过程追求的永恒主题,而在影响人体健康与长寿的诸多因素中,合理营养是占首位的因素。英国著名营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波林斯曾说:“合理的营养可使人体寿命延长20年。”白领阶层中很多人不吃早餐、嗜饮咖啡以抗疲劳,特别是一些女性认为此作法既省时间,又可达到减肥目的,其实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据报道,不吃早餐是导致肥胖、发生胆结石症的原因之一。人体的一切能量都来源于食物,如果人体每日能量摄入不足,体内能量代谢就会缓慢下降,生命质量也就随之下降。而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即能量消耗与能量摄入保持平衡。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能量欠缺状态,首先是基础代谢降低,人体免疫力下降,并使人处于极度疲劳状态,长期得不到纠正,最终将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因疲劳过度而过早衰竭。过去曾认为竞技运动员的身体是最健康的,一家最具权威的人寿保险公司对获得过世界冠军的6000名运动员的寿命进行调查,其平均寿命均低于当时的普通人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欠缺,膳食营养不科学,许多竞技运动员体内能量欠缺,疲劳过度,免疫力下降,逐渐失去健康。所以,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是强化人体免疫力之本,而均衡完整的营养计划是依赖于每日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有效组合的。因此,营养素摄取的均衡与否,不但关系着人体健康的维持,而且也是发生“细胞病变”的重要诱因之一。白领阶层无论工作有多忙,也应安排好三餐。

早餐不能忽视,而且还要配套合理。不能只选择蛋白质类食物,如牛奶加鸡蛋。正确的配餐应增加谷类食品,一般早餐摄入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30%。合理的早餐会使您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天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于北京,与天津人早餐爱喝豆浆有关。

午餐应选择谷类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谷类与肉类的最佳比例是1∶1,最好选择瘦肉、鸡鸭、鱼、豆类及豆制品。

晚餐宜清淡,不要用动物油脂炒菜,植物油也要适量,过多地摄入植物油亦会升高血脂,且饭前应吃点新鲜水果(空腹时不要吃香蕉、柿子)。

白领阶层长时间操作电脑常会感到眼睛疲劳,肩酸背痛,精力不充沛。除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外,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一些保护眼睛的食物。长时间过度用眼,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来源维生素a会大量消耗,眼睛会感到干涩、疼痛、畏光,甚至视力下降。此时就需要食用可大量提供维生素a的食物,如番木瓜、胡萝卜、柿子椒、杏及各种动物的肝脏等。菠菜、大白菜、番茄、枸杞子及各种新鲜水果,也可提供大量维生素。当体内维生素缺乏时,身体对辐射的抵抗能力会下降。

白领阶层多为脑力工作者,由于过度用脑消耗多种维生素,导致人体内维生素、矿物质及热量缺乏,所以,还要经常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利健脑,例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当人体大脑疲惫时,还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此时应补充一些新鲜水果,如香蕉、苹果可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并缓解消极情绪。

许多白领喜欢饮用咖啡提神,适量饮用咖啡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过多饮用反而会降低工作能力和效率。喝咖啡超过5杯,其理解能力会有所下降,将难以完成复杂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咖啡中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可使心脏功能发生改变,并可使血管中的胆固醇增高。

白领阶层可经常食用适量的巧克力,因为巧克力含有多种重要的酚类,酚在体内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巧克力中含有的黄酮成分可以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使血液容易通过血管,有利于维持心脏的健康。巧克力同样也能提神,就这一点来讲,巧克力比咖啡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白领阶层由于工作繁忙很容易忘记喝水,造成体内水分补给不足。体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及黏稠增大,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饮水不足会导致脑老化,还会影响肾脏代谢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白领阶层应常吃海带,海带胶质能促进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大小便排出人体,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积聚,减少放射性疾病发生率。

常喝绿豆汤。绿豆汤能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物,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9

关键词:生物教学;营养学教育;渗透;健康饮食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00-01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学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泄漏后,为了防止碘131对民众甲状腺造成的影响,日本政府向民众发放碘片,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地震后的"蝴蝶效应"波及了香港和中国的部分地区,我国浙江、广东、江苏、安徽、重庆、河北、北京等多地出现食盐抢购现象。因为民众听从了一些不实的媒体报道,错误地认为吃碘盐可以预防碘131造成的辐射危害,上演了极其荒谬的"抢盐闹剧"。

做为一名生物教师,就"抢盐"现象,笔者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营养学宣讲和解释,学生都恍然大悟。由此,笔者想到,如果我们加强了营养学教育,如果民众能掌握一些生活上的营养知识,也不会出现这些愚昧之举。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生物学和营养学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认为应该在高中生物课中向学生宣传营养学知识,让他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一并了解常用的营养学知识,为提高国民的营养学知识素养,普及健康饮食观念,做好教育上的提前贮备。

2.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2.1饮食习惯不合理。许多学生认为早上时间太紧张,来不及吃早餐或干脆不吃,甚至有学生饿了就去学校里的小卖部买点饮料来应付一下。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由于生活条件及家庭因素,午餐就在学校外的流动小贩那里买点饭团等单调的食物解决了,晚餐也是去外面随便买点零食解决(他们不喜欢学校里食堂的饭菜)。在家里家长的营养知识比较缺乏,饭菜也是匆匆了事。

22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中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欢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减肥,以水果为主食,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增多。有些中学生有偏食和择食的习惯,喜欢吃这种,不喜欢吃那种,食物结构很单调,尤其是蔬菜,微量元素缺乏,这样就会造成营养上的不平衡。随着社会的日益变迁,"路边摊"、"肯德基"等怪异名词接踵而来,我们身边的食品中,垃圾食品占了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自身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美食"的诱惑下也就方便脏东西的入口,或多或少地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了伤害。

2.3营养健康知识缺乏。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少、营养健康知识水平较低;高中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而学校没有关于营养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因此在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

3.把营养学知识点渗透于生物课教学中

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获取,且高中生了解营养健康知识的途径单一,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在高二接触生物后,通过课下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其实很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树立科学营养健康观念的愿望。因此结合本校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营养健康宣传报设计)和一些健康知识竞赛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营养健康教育。在教学中,适时地宣传合理的膳食结构,如在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体液调节"这节课中,通过血糖调节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糖尿病、脂肪肝、酒精肝等常见疾病的介绍,教育学生不要挑食、偏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醉酒;不要迷信补品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教育学生只有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才能减少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的发病几率,增加体质。在课外活动小组里,通过设计营养健康宣传报形式,让学生更多了解一些营养健康有关的内容:怎样才能保证每天的营养以确保身体的健康。通过一些健康知识竞赛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营养健康教育: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爽原则。

通过营养健康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早餐保证率得到了提高;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改变了原来对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漠不关心的态度,积极地向老师求教疾病的预防及解决的方法;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重视了体育运动和眼保健操,并能够积极地参与各级各类的活动;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重视了班级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了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健康观念,以及培养了有益于个人、家庭、民族及社会的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对健康问题能够做出科学的判断;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增强了学生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高中生物教学中营养健康新观念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每天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长远发展。由于素质教育的普及,"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为学校的主旨。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工作、生活,以发展将来的事业,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学校法律上的责任,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所以继续进行此行研究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希望此文可以为后续继续进行此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素材。

参考文献

[1]殷大奎.健康概念的新说法[J].健康文摘,2005,(2):37

[2]谭家祥.健康观念历史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蛇志.2006(2)

[3]宋为民.21世纪--大健康时代[J].养生月刊,2005,(7):581

[4]责任编辑:何红哲健康・观念http://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篇10

摘要:肠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最大的排毒器官。常说“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的都是从嘴吃进去的,在通过肠道进入人体各处,所以肠道的健康水平决定动物的健康关系,对吸收消化营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肠道健康也需要日常营养物质来保证,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我国也开始就猪营养与肠道健康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猪营养;肠道健康

中图分类号:S828.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7

猪的大肠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起着重要作用,经常被称为猪的第2个大脑。大肠作为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比较,包含的细胞较多,而且也同时包括了代谢和免疫2个系统。猪的消化道里存在很多的细菌,细菌种类各异,有好有坏,要想肠道健康获取营养,消化道的有益细菌就要超过有害菌,保持应有的平衡。

1猪肠道结构及新陈代谢

1.1肠道结构

众所周知,猪是单胃动物,猪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2部分组成。成年猪的小肠全长17~21m,各个部分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大肠中有盲肠,结肠和直肠,前处连接回肠,后接,盲肠处于左腹部位置,和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结肠呈螺旋状,成年的猪大肠全长5.4~7.5m。猪的食物消化吸收主要依靠猪的肠道进行,食糜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一个个小分子物质,通过肠道绒毛吸收到血液和淋巴,从而被机体各部分所利用。

1.2新陈代谢

是指动物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经过转化变成物质,又把有用物质转化为能量,将没有用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像猪这样的单胃动物主要是化学性消化,胃肠中均有分布,盲肠中微生物比较多,主要帮助消化纤维性饲料。猪的新陈代谢包括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糖和无机盐代谢等。猪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酶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最简单的形式,然后被机体摄入进而转化为体内所需的物质,最后进行代谢,同时产生供机体使用的能量,将那些有害或者没有用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肠道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猪的健康,并且也需要肠道内营养维持,经过探索研究可以看出营养物质的获取方式,日常的获取数量和日常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和含量都可能回影响猪肠道的功能和结构。肠道健康,有害菌便会因肠内有益菌对其抵抗作用,无法入侵血液与体液循环,而且还能很快的通过代谢过程排出体外。调理好了肠道,平衡了菌群,肠道的生理功能才可能有效发挥,猪才会真正处于健康状态。

近年来,初生猪仔的体重明显下降,这表明,小猪仔从一出生肠道就很脆弱,很不成熟,长期的运输,外界的温度,以及断奶和密度的影响,都有可能会使猪的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使消化率下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性能水平的发挥。猪的肠道不好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影响经济效益。因为猪体内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密切的部位就是肠道,同时,肠道也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所以保持肠道健康尤为重要。

3猪营养与肠道健康

肠道与营养互为前提,相互影响。肠道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物质从这里吸收进入机体,废物和毒素通过肠道排出。而营养合理的摄入也会促进肠胃的蠕动,提高健康水平。猪在成长过程中,养猪人员不注意猪仔的营养搭配,可是却不见猪仔成长,好像营养进入肚子以后都吃了“闭门羹”,长期得不到优质的营养供给,这样下去会导致猪仔营养不良。而任何优质的营养摄入身体后,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消化和吸收,才能成为有益物质,促进猪仔的成长。养殖人员应定时定量的提供食物,最好要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喂养猪仔,胃液的分泌和肠胃的蠕动便会有规律的增强,增加食欲,定量饲喂,是为了防止猪仔暴饮暴食,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猪肠道的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泛,出现于肠道各处,数量最多的就是盲肠和结肠。但是肠道菌群这个生态系统又是对猪有益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微生物和宿主,菌群和菌群之间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在日常的猪饲料中,应适当的加入膳食纤维,益生菌等,对小猪仔和怀孕的猪来说尤为重要,对于生病的猪,也要合理用药,不要超量,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胃功能紊乱。

4结束语

动物的肠道是其机体内防御的首道屏障,随着科技的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健康和营养之间的关系。科学饲养,合理使用技术加工手段,确保猪的成长安全健康,加大执行力度,大大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的生产质量,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