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利工程的特点十篇水利工程的特点十篇

水利工程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9:32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1

1常见的几类排水渠道

1.1土渠道

土渠发展由来已久,有田地的地方就会有渠道,渠道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传统的土渠因地制宜而形成,紧密地连接着大自然与人类活动,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增加了生态景观效果。土渠的投资成本较低,除了在自然条件下雨水冲刷逐渐形成外,土渠一般围绕着农田村庄山坡开挖形成,也有部分地方采用土石结合的方式。因土渠经过长年累月风吹日晒等影响,逐渐被毁坏而没有及时修补,原有的排水河道被修建道路或者开拓土地占用。另外,排水工程管理及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渠道淤积、坍塌或者沉陷,灌溉效率逐渐降低,甚至丧失了输水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土渠作为最原始的输水工具,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混凝土渠道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修建了很多水利灌溉设施,水利工程中大部分排水渠道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修建的[2],以混凝土渠道为主,且推广十分迅速,与传统的土渠道相比大大提升了输水的效率,推动着农业灌溉和工业的发展。混凝土防渗渠道还具有较低的糙率,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提高了水流的流速,加强水流的运输。常见的混凝土渠道有梯形渠道和U型渠道,相对于梯形渠道而言,U型渠底部截面为弧形或者半圆形,上部为一定倾角的直线段。因U型渠道断面接近水利最佳断面,因此流速分布均匀,渠内水流速度较快,输水性能好,挟沙能力强。且U型渠道在外力的条件下,底部具有一定的反拱作用,使得渠道结构更加稳定,一定程度防止冻害和开裂。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渠虽具有整体性能好、水力特性好及耐久性好等特点,但对防渗性要求较高,混凝土渠在风吹日晒或在外荷载等影响下,一段时间后就会开裂,这将大大降低混凝土渠道的输水效率,如何提高防渗等技术成了我国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3]。

1.3塑料渠道

自建国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输水及防御涝渍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农田水利排水技术还相对落后,像塑料等新材料运用在渠道中也才进入研究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大部分支、斗、农渠的线路较长,传统的土渠或混凝土渠道修建质量低及疏于管理,经常被破坏,渗漏严重,大大降低了输水的效率。U型塑料渠道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有效降低了渗漏问题,良好的水力学条件、低成本、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改进了U型混凝土渠道的缺点,而如何提高塑料渠道抗老化性能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1997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引进现代化暗管排水设备和技术,采用骨干沟道整治与田间暗管排水相结合,并用研发出的高质量的HDpe塑料排水管以及相应的生产设备与国外引进的各种排水施工设备相匹配,最终有效地调控了地下水位,改善了宁夏河套灌区项目区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益[4]。周国兴等在U型防渗塑料构建在小型渠道中的应用研究,得到U型防渗塑料渠道具有较好的水力学条件、抗渗性能以及低成本、施工简单等优点[5]。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将土工织物用作农田排水暗管的外料和明沟边坡加固的过滤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在这面也开始有所研究,但仍在不断探索中。

1.4钢材渠道

钢材渠道因自身特点,相对于其他渠道而言,具有力学性能较好、抗老化性强、耐久性好、水力特性好与施工方便等优点,然而投资较高。钢材渠道一般应用在水电、工厂或者竖井中,且一般以钢管的形式较为常见,除了有特别要求的地方,目前以渠道的形式推广运用较为罕见。然而,随着学者对材料研究的日益深入,根据不同的需求,玻璃钢材等一系列新材料进入人们的视眼,处理好成本与功能关系这一难点,未来水利工程中对钢材渠道的广泛应用也是很有可能的。

1.5生态渠道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混凝土衬砌以整体性好、水利特性良好及耐久性好等优点推广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引来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对水利工程的排水技术有了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对生态景观要求的地方,单一的渠道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了输水效率,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不容乐观的。水生生物无论在枯水期还是汛期都是难以生存的,特别是两栖动物,水中生物群落因无法适应大量减少,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也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因此对混凝土渠道进行生态化改造显得尤为必要。生态渠道在常规混凝土衬砌的基础上,建立纵横的生态空间,并在渠道上进行生态护面设计,保持水生植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为物种多样性及种群数量增加提供良好的条件。当生态渠道修建穿过或靠近在人类活动中心时,考虑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如人工浮岛的应用、生态混凝土护坡等,确保水生生物与陆地完美融合[6]。

2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普及,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对不同地方的水利工程而言,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综合考虑,既保证输水效率,亦保证生态景观及成本等,选用最佳的排水渠道,最终达到真正的“兴水育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少丽,王修贵,丁昆仑,等.中国的农田排水技术进展与研究展望[J].灌溉排水学报,2008(1).

[2]王景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及其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58-261:221-223.

[3]朱强,何韧,高启仁,等.混凝土防渗渠道技术在我国的发展[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1(3):4-8.

[4]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中荷排水技术在河套灌区的开发与应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5]周国兴,张文新,李荣昌.U型防渗塑料构建在小型渠道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34).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2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环境人才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崩塌的概念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的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河流、河谷的陡峻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边坡上。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二、滑坡的概念:

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一定的软弱面或华东带整体下滑的现象。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的山区、丘陵区、包括黄土高原,亦有不同类型的滑坡分布。

1、滑坡的发育过程

(1)、蠕动变形阶:历时长,是滑坡预测和预防的重要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速度大、来势猛、破坏力大。

(3)、渐趋稳定阶段。

2、影响滑坡的因素

(1),边坡形态;坡高,坡角。

(2)、岩土性质;强度,含水量,完整性。

(3);构造面的产状。

(4),水;静水,动水

(5)、振动荷载;地震。

三、泥石流的概念:

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一种突然爆发性的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急骤水流,并且携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冲向山前地带的现象,称泥石流泥。石流是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或山前区,与水文气象、人类活动有关,是突然爆发性的,由泥砂石块组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防治可考虑水土保持、跨越、排导和滞流拦截等措施。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1).沟槽纵坡较大、便于积水、集物的陡坡的地形地貌。

(2).流域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

(3).流域中上游有大量的降雨,急剧消融的冰雪或水库的溃决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供给。

四、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

1特殊性与复杂性

在水利水电、电力、工民建、交通、港航、航天、航空、地矿、市政建设等等凡是存在土建工程,要与地质体(地基)打交道的行业,都有工程地质专业,因此,我们称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是不必争议的。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又是所有这些不同行业的工程地质专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业界龙头。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工程建筑物的特殊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到处可以见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可以部分或全部套用标准设计图纸。而水工建筑物则不然,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座水库大坝,你就很难找到两座完全相同的大坝。决定大坝的规模、坝型、结构等工程要素的自然条件很复杂,而工程地质条件则是最主要的自然条件之一。水工建筑物的第二个特殊性是与水打交道,所承受的主要荷载是水荷载。水利水电工程不允许失事,一旦失事,损失将十分惨重。

2实践性与经验性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另一特点是强烈的实践性与经验性。在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委会1999年度学术研讨会上,工程地质界知名前辈专家天津院的李仲春教授语重心长地警示工程界: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太难了,工程地质决策不是通过计算和试验所能左右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程经验,即是十分成功的工程,也很难证明它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李仲春教授的肺腑之言充分表达了工程地质专业的实践性与经验性的深刻含义。工程地质理论上的任何一项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都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分析论证和工程实践的检验。例如,近二十年来随着数理基础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坝基、洞室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这些计算成果仍然只能是工程设计和决策的一种参考,因此在工程界有一种通用说法: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许多工程实例足以说明采取慎重态度的必要性。有些工程从分析计算上看是安全的,实际上却出了问题;而另一些工程通过计算认为不安全,但却安全运行了数十年。因此我们搞工程建设,工程经验往往又是起决定作用的。

3工程地质测不准原理

著名的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不能同时测准粒子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和位置”。我们不妨借用这个原理来揭示工程地质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事实上,地质体中的某些性质的确是测不准的。例如某一组结构面的产状,你只能用一个区间值来表述,如果仅用一个确定值来表述则肯定不符合客观实际。又如工程地基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它只能是一个区间值或统计值,因为地质体中每一点的性质都可能是变化的。地质参数精确到某一个具体数值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绝对准确的,否则会误导精确评价的可信性。

五、小结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在多专业组成的基建队伍这个庞大乐团中,地质师要起到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作用,甚至还要担负起独奏华彩乐章的作用。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韦港《工程地质随想》1996年4月24日

2:何培玲张婷《工程地质》2007年1月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3

[关键字] 水利工程 施工现场 管理 特点 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码] C[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11-1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是一个多单位参建、工程施工环环紧扣、范围广泛、周期冗长的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给现场管理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过程中的现场施工安全水平和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乎到整个水利工程能否稳定高效高质的建设发展,还会对工程在后期投入的安全稳定产生影响。可见,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问题,加强动态的评估总结,并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防治,有效提高施工的综合质量与效率水平,对整个工程实践施工安全稳定与高效经济的建设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水利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的特点

1.1特殊性

用时长、占地广的特性注定水利工程在选址上有很强的特殊性。通常水利工程都会建在偏僻且交通不便的山区、峡谷、荒地等地区。为了确保及时、连续的与外界能够保持联系,配合一项工程还会建设一些公路、办公区及员工生活区等辅助设施,这必然导致整个水利工程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建设和准备阶段[1]。

1.2复杂性

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在现场管理工作最能得到集中体现。多单位参建管理标准不统一,给现场管理工作造成混乱。施工建设本身在建设施工面与现场管理层都会产生空间、时间上的多方错位,相关部分交叉重叠、面宽量广等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因所涉领域层多面广,必然带来现场管理的复杂。

1.3缺乏连续性

水利工程施工耗时长、占地大的特点,客观造成建设过程中时间与空间上的大跨度。工程施工在不同时间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会不尽相同。工程施工期间对多个工种协调配合作业的需要,也会导致施工人数众多且流动性大,稍有疏忽就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制定不同控制管理目标,来完成对工程不同阶段所要求的安全、费用、技术等管理,现场管理工作的强力推进显得尤为突出紧迫了[2]。

2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常见风险因素

2.1施工现场受施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水利工程建设中大多数分项工程均在露天或高空进行,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对工程现场施工方案的制定与施工措施的实施有着直接影响。

2.2施工现场各方面的干扰因素较多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大系统性不仅简单地体现在它涵盖着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多个部门,还体现在它关涉到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协调好各管理部门的权责,而经常会出现权责混乱现象,对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增添很大难度[3]。另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包含野外施工分项,对于临时雇用较多的施工人员,这部分流动性较大人员,在综合技能操作水平方面通常也相差较大,这些都给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第三方面,因面点较多水利工程施工,无法完全实施的封闭式隔离施工管理,现场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较多,也给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增添了很大难度。

3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要点

3.1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从一般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对施工设计图充分的掌握和熟悉,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等水利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筹备工作;二是需要管理人员预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有效地在湖泊、河流等工程选址处展开水流引导工作,并采取措施保护好对施工过程中相关的辅助设施,来确保在使用以前这些设施不为外力作用而损坏,并规划做好施工区内基础设施的坚实[4];三是选择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并确保其检测和养护能定时进行;四是严格完成好原材料的选购、审核和收管工作,妥善保管好产品的详细数据与信息资料。

3.2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通过完善项目阶段性计划进度控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审查,完成好各项动态控制,协调好各单位关系。做好工期索赔的预防与处理,以经济手段有效地管理施工进度,把施工企业经济利益与施工进度直接挂勾,确保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施工进度的相合。以合同的形式约束工期和进度;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施工建设单位的进度和工期奖罚,通过调控对物资的供应来实现。

3.3做好各施工单位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以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一体"的动态体系是确保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明确参见各方的义务与权责,对工程建设与涉及的其它各方负责协调,对施工现场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与管理;参建项目的各方都应积极予以配合,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合理运用新技术、新机械设备与新工艺,实现现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把工程建到优质,切实在各环节上抓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5]。

3.4抓好施工安全管理

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把施工中涉及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横向的详细划分,逐项逐点地落实到具体点面,形式与具体负责人的一一对应,以"高质高效、安全施工作"为主要的管理评定技术指标,来确保在整个是工程现场中各参建单位对安全生产总目标的始终贯穿。对全员进行的安全生产总目标的逐层分级管理,使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序均能落点于具体的负责人,便于工程施工质量的动态监督管理,在施工现场的职业安全安全事故监督中形成一整套完善可靠的管理系统网络。来保证在现场施工各工序中实现对安全质量生产决策贯穿落实,同时确保相关安全质量信息监管进程的及时反馈。

4 结语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在较大范围、涉及多领域的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且因不确定不可控因素众多而隐含着不稳定性。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建设项目,其好坏必然对当地的经济、政治、工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更会对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改变。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好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切实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工期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蒋亚辉.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8)

[2]唐刚,张家荣.谈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3]张多宏.水利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2)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场管理;施工管理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阶层的重视。作为水利工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虽然近几年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甚至对企业的外部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要保证水利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现场管理必须要了解现场各工种以及项目部的各成员,结合现场施工的特点和性质,对现场各种管理要素进行很好的把握,使各个工种科学合理、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只有实行科学的施工管理,才能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为当前水利事业“大建设、大发展”服务。

1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特点

与一般的土木工程如房屋建筑、铁路、桥梁等相比,水利工程施工有自身特点,但也有与其相同之处,这主要是由水利工程的任务决定的。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蓄水、挡水和泄水等任务,因此需要按照行业技术规范,对水工建筑物的承压、抗冻、稳定、抗冲、抗裂、耐磨和防渗等性能利用专门的施工措施和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安全。同时,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这就对地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地基处理不好的话,事后补救很难起到作用,将后患无穷,所以要采取专门的措施来处理地基。另外,自然条件的不同也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难度,如在河道、沿海、湖泊或一些水域进行施工,则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截流、导流或者水下作业。由于水利工程的这些独特性,致使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凸显出以下特点。

(1)不确定性。水利工程施工及其复杂,必须联系实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切实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人力因素对现场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社会因素就是要考虑大环境如政治经济环境,施工现场的生态安全环境等各种因素;自然因素则是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水土类型以及水文气象等因素;人力因素则是指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施工整体的素质是否达到要求,以及现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能力的好坏等。

(2)复杂性。水利工程的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涉及领域非常宽、时空多向错位并且管理容量非常大的项目,因此没有相对统一的量化标准,这也就决定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十分的复杂。水利工程的这些特点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要具有非常广的学识面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一些突发性问题是做到胸有成竹,应对自如。

(3)阶段性。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阶段性定位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对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也是有益无害的。这是由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所决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时空跨度较大,地域跨度也较大,不同的施工阶段所面临的的施工问题可能都会不一样,比如有的施工阶段需要在水下作业,有的施工阶段则需要在露天高空作业。不一样的施工环境就要进行不同阶段的定位设计。阶段性定位设计对现场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可以很好的解决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多工种同时作业等条件带来的事故隐患。

(4)实践性和合理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注重实践操作的工程,通过现场实践操作可以证明现场管理是否合理,也只有现场管理是合理的,才能顺利安全的将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下去,所以说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性和合理性特点是相辅相成的。在施工现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需要在现场进行办工,操作人员着重于现场操作,管理人员着重于现场监管。

2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实践

(1)针对水利工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不断完善管理组织机构。水利工程施工需要多种工种相互配合,因此施工现场建立一套明确分工的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同时还要保证这种管理机构具有合理的结构以及反应快速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我国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一般采取从上到下依次分支的树状管理机构,将管理工作从大到小向各个责任部门逐层分配。比如,成立由专业人员对项目整体负责的总管理项目部,再将该部门向下分解为负责技术支持的技术部、负责人力资源调配的人力资源部、负责设备采购的采购部等,同时还可以将这些部门的职责再向下继续细分。为避免出现人手以及部分岗位缺乏人力管理的现象,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建立一套明确分工、结构合理以及管理全面的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2)针对水利工程的复杂性问题,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综合质量,因此,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目前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如工程建设项目承包人员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招聘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来自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施工队,这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操作方法也不规范,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项目工程的综合质量。为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注意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同时加强施工的监管力度,以便保证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依照规范进行,提高工程综合质量。

(3)针对水利工程的实践性问题,要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当中。水利施工是一项高危险、多事故的工作,现场施工的流动性和复杂性,自然会引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作为水利企业,需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充分掌握应付突发事故的技能,使水利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针对水利工程的阶段性问题,要严格控制好进度和质量。对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控,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这同样也是水利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要实现的一大目标。因此,作为水利企业,在保证施工计划完善合理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施工进度,给企业节省大量成本。施工质量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生力量,同样应当作为企业的工作重心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5)针对水利工程的合理性问题,要加强施工的监督和实验。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那些需要进行项目检验的,必须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同时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对操作的过程做好必要的记录,最大限度的确保数据的有效和准确。对在工作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原材料,应当不允许进场,对已经使用的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对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做好评估,进行相应的补救。工作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对图纸做好必要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促进科学合理的施工。

3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和核心,参建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现场管理者要注意现场的环境整洁,文明施工,要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心刚,樊喜欢.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特点及总体布置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2011(1).

[2]李永艳.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

[3]明晶,王金有.试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和有效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5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特点;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是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当今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先行。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对于有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并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这也成为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所以,部分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高度重视地位作用的重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阐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所以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需要政府的扶持。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的根本。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所以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群众性、互助合作性。同时,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防涝、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好处;既可以为花卉、蔬果、养鱼等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农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虽然,农田水利工程也有一定的弊处,但是,在公益性强的性质方面,也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的。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之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目前,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地方财政没有资金投入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从而导致了农村水利工程维护不到位、损坏严重等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国家对农村实行农税费改革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它不仅要满足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要求,而且还要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运行。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制约了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2)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3)新旧工程建设缓慢及失修,财政投入不足。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虽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也让我们了解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更要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的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但我国很多农村地不像发达地区一样,难有较多资金用于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导致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无法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难度。

3.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措施

(1)建立科学管理体制。我们要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认真对待,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经济效益。我们为了扭转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局面,在水利工程建成后,我们可以通过拍卖经营、专业管理等方式,将农村水利工程交给他们进行管理,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进行合理管理,充分发挥小型水利的作用,更好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2)培养工程技术人员。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对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水利方面的行家里手,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3)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其次,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最后,农民负担重是一方面,而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所以,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在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国家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步的重要保证。

4.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村建设和真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新路子,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位铁强.河北民生水利工作回顾与展望[J].河北水利,2009.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施工技术;应用

作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应用最广泛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以下就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及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一.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1、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较长。对于一些大中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通常混凝土的使用量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立方米之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通常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在三到五年之间,通常为了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周期,常常利用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

2、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用途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工程自身往往较为复杂,需要使用的混凝土种类比较多样。此外,工程中除了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外,还经常夹杂着地基挖掘、设备安装等工作,人员及设备复杂,相互之间矛盾经常存在。

3、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温度控制较为严格。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往往是一些较大面积和体积的混凝土,常常利用分块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因此,为了避免浇筑后的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表面冻害等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气温条件,对混凝土采取必要的温度控制、表面保护以及接缝灌浆等预防措施。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1、模板施工技术。在处理好的基层或做好的调平层上,清扫杂物及浮土,然后才能立模板。立好的模板要与基层紧贴,并且牢固,经得起振动而不走样;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把模板垫衬起,把间隙堵塞,以免振捣混凝土时漏浆。立好模板后,应再检查一次模板高度和板间宽度是否正确。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其内侧涂隔离剂或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铺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浆,使混凝土板侧更加平整美观,无蜂窝,保证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2、拌制施工技术。在入场前应检查各种人场材料,不合格的不入场;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拌制混凝土,减水剂必须称量后装塑料袋。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从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混凝土结构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施工配料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混凝土拌制不小于规定的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材料用量,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对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浇筑。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重点检查拌和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混凝土符合要求时,拌合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并要求有专人负责拣除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不得有漏振和过振,特别是内模有漏振现象和模板跑浆。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运输要求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漏浆、不失水、不分层、不离析。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3、混凝土摊铺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向安装好的模板的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摊铺时应用大铁钯子把混合料钯散,然后用铲子、刮子把料钯散、铺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因故停工在1小时以内,可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铺筑;如停工1小时以上时,应作施工缝处理,如在中途遇雨时,一面停止铺筑,设置施工缝,一面操作人员可继续在棚下进行抹面等工作。

三、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在混凝土裂缝施工中技术的应用。对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处理办法可以选用补强的办法,其中混凝土补强的处理方案主要是包括表面修补、内部处理和锚固处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能够出现表面裂缝的情况多是在浇筑过程的最开始,可以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位置进行水泥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修补处理,封口封闭。然后是内部处理,对于此方法的修补原理是运用有效的措施将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能恢复,也就是说运用这种修补方法都是在混凝土出现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中,最后是运用的锚固处理,运用此方法实际上采用通过预应力加强的锚索加固措施,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初受力状态得以恢复。

2、混凝土浇筑坝段排气管道系统缺陷的技术应用。(1)采取利用足够的压力水对管道进行倒压水处理。如果排气管道系统还具备打孔的条件,可以通过补打排气孔的做法予以处理。不具备打孔通气条件的坝段,按排气不通坝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另设计相邻坝段作打孔通气加设预备。(2)浇筑坝段出现串区和外漏问题的处理措施。水利大坝混凝土浇筑出现坝段串区和外漏问题主要是与坝体细部结构的设计、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止浆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有直接的关系。通常出现的质量通病有:在封闭区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同一坝段内部上下层的止浆装置采取丁字形式导致跨缝不能够完全封闭;混凝土浇筑带的错缝之间仅仅布置一道止浆装置或止浆装置的搭接作业采取焊接形式的做法不是非常恰当,能够保证安全的程度有限;封闭作业施工过程中对于止浆装置周围的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同样也会造成止浆装置失效的质量问题。针对如上问题除了在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外,需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出现漏水情况的坝段一般可考虑采用嵌缝的方法予以处理。由于此种情况多出现于两个相串坝段之间,浇筑混凝土可以采用一泵两区相并联的施工手段,从低坝段到高坝段依次开始,循序渐进完成浇筑施工。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越来越大,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只有科学合理进行施工,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未杰.关于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科学之友.2010

[2]张艳梅.浅论水利水电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7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指的是在工程中,建筑物能够起到保护、容纳水利水电设备设施和水上建筑物。比如主泵房、配电室、启闭机房、桥头堡和变压器室。其中也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维护和管理、人员用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内容有:

1.1总平面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有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总平面布局,工程主体建筑物分为闸、泵站、坝等,配套设施分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绿化等内容。泵站大多建立在城市边缘和远离城市的地方,人员较少的地方能够和自然风景相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不但要满足其使用要求,而且其内部流线流畅简单,跟建筑物之间有便于联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更要注意周围环境设计,要考虑到绿化和休息的问题。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有两种布局:集中、分散;都有其优缺点,选择布局应当根据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发挥好的效用。

1.2平面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要以专业知识、水电专业、电气专业的专业人员为基础来进行布局设计,然后确定平面布局。同时,建筑设计师要利用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综合有效利用。建筑物本身要在安全性方面满足使用规范。

1.3造型风格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需要反映它的设计特点,所以建筑设计要有其特点。水利水电工程任务巨大,会对当地环境有很大的硬性,所以,建筑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来进行设计。建筑要与其具体环境相协调,肯定不是胡乱建造的。在同一个环境中,不同建筑中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也是具有其统一性的。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2.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总体设计需要和业主进行协商

无论是那种设计,都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自己的工作,而是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合作协商,最为重要的是要和业主交流沟通,因为业主在一般情况下会对工程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外观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所以应该和业主进行沟通和协商,来满足业主的要求。

2.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需要和艺术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离不开艺术的辅助,建筑工程就是一种建筑技术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当中,建筑师应该结合工程设计的热点,利用合理的科学规律来进行设计,其中还要有艺术的特点,运用美学规律和艺术相结合来进行设计,其中还要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融入到工程设计中,不仅满足业主的要求,也要体现艺术的特色。

2.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师也要是一个经济师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中,作为设计师,不仅仅要追求外观完美,还有熟悉建筑工程特点和其实用价值。工程师应该根据业主的预算成本,结合建筑特点,设计出合适合理的方案,所以建筑工程师必须具备算的能力。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因为预算上有限制,不能在外观上有不必要的投入,要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来进行设计,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因此才能保证工程功能,和视觉上的艺术效果。

2.4经济和美观相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理念要符合经济适用艺术等特点,所以说实用、美观两者应该相协调,而不是处于对立状态。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由国家投资的,所以要坚持节约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不能为了艺术效果而增加不必要的设计,这样才能节约国家资源,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特点

3.1平面位置和平面范围

其位置和范围都是由使用要求来确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基础会收到水工建筑的限制,建筑物的高度是由吊装设备高度等因素来确定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的平面位置,形状等要求都是由专业人员要求的,如果建筑设计要有变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就是这样才会给建筑设计中的艺术创造带来难度。

3.2地理条件的特殊性

水工建筑物通常在山、水、林、路的周围,有一部分在城区周围,比如防洪洪城。因为地理条件特殊性,能够给建筑的艺术性设计提供好的地理条件,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地理条件,与建筑形成合二为一的特色,这才能构成美好的人文景观环境。

3.3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传统型的建筑物上有新一步的发展,能够丰富当地的人文景观。所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应该具备超前意识。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如果再有其他的建筑群能够更好的融合进去,不会处于落后的状态。

3.4当水工建筑物位于水中,必须要考虑到安全防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有些水工建筑会建立在偏远地区,所以建筑设计应当注意特殊性的防范方法,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4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的困境和建议

就目前而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一些好的建筑设计方案都没有办法去实施。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强调的是使用功能,它的建筑设计并不太受重视而被忽略,不受重视的原因有可能是由有些业主的要求导致的。

5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创新完善

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除了要满足必备的调节,在其外形上要求创新意识,突破以前传统的模式格局。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已经渐渐的和旅游产业有所关联,因此要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去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中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根据这一原则来进行创新和完善。

5.1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师的设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立足于水利水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面向未来,自觉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并且在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促进工程建筑设计的完善和发展。

5.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需要不断创新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8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设计;应用

0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与气候问题,如沙尘暴、水体污染、全球变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让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1]。水利工程作为合理分配水资源并保障人们正常用水的民生项目,在防洪救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也可以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水利设计中需要做好与生态相关的评估工作,并合理引入生态理念,进而达成水利工程科学发展的目标。

1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与意义

1.1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项目。在水利设计中不仅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应该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分析,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能够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经济性的特点。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利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制定带动经济的科学方案,例如可以适当开发旅游业等。而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有效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以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带动作用;

(3)自然性的特点。生态理念的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性,即尊重基本的自然规律[2]。水利工程建设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而水利施工势必会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在水利设计时需要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因素,将对自然环境的损伤控制在可再生范围内,进而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1.2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意义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需求,而水利工程在防火救灾以及发电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用电需求,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了解施工场所的生态环境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而若水利工程影响到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会让这个地区出现环境恶化,也制约了水利工程各项功能的发挥。水利工程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就需要在设计阶段引入生态理念。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此外,水利工程的设计将生态理念作为指标,并结合自然发展规律,有助于维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促进水利设施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具体策略

2.1河道改造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河道改造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水利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该部分的重视,并且分析河道改造对整体工程的功能影响。同时设计人员也应该结合生态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河道改造方案,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整体功能的同时维持河道的安全运行。在进行河道改造过程中,也需要分析河道两岸的植被、水量疏浚等因素,依据生态平衡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改造工作。生态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让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也可以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以建造优质的民生工程。

2.2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可以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水利工程中水文工作的开展可以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并为水利设计提供参考。而各类水文资料能够促进生态理念的应用,并在水利施工中全面贯彻这些理念。因此,水利设计者应该与水文部门密切配合,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水利设计与水文勘察两方面的协调工作。随着我国各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让水文设施与技术不断得到完善[3]。水利工程中应该及时引入了多种全新的技术与设备,保障采集资料的科学性,进而更好促进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2.3建设堤岸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堤岸的建设作为关键项目,在该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在建设堤岸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设计与施工理念,并结合与经济相关的指标,构建完善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估体系,重点对建设堤岸过程中的经济性与生态特性进行评估,保障两者的协调发展。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规范,避免出现以破坏生态平衡来提高经济指标的行为。此外,在建设堤岸前期设计者应该全面分析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体现相应的生态指标,以保障堤岸建设的经济性与稳固性。

2.4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

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要想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水利设计中,首先就需要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这就是说,水利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水利设计人员培训计划,并增强培训力度。同时多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工作,进而促进水利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而水利设计者也需要加强学习,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于设计方案中,以保障水利工程中生态保护工作的切实落实。

3结语

水利设计工作与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营有直接关系,而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在水利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并且增强生态保护的理念,结合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来制定水利设计方案,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宣,杨清义,贾海滨.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13(13).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9

一、材料丰富、展示了跨文化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特色

《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一书的结构简洁,全书仅4个章节:“基本概述”“主要河流管理问题”“专业”和“教学附件”,但每个章节下呈现的学习材料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水利工程专业全部领域。在材料表述方面,以具体水利工程知识点为媒介、以专业英文翻译为工具,实现“专业+英语”的跨学科领域融合效果。例如“Drainagenetwork”部分中对“流排序”知识点的介绍,英语表达采用的是科技期刊语体,而在语料加工上对应我国水利工程知识体系,如“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等词汇只在中国水利工程领域使用,以此保障跨文化背景下语义的一致性。同时,本书所选用的材料来源广泛,如希腊境内的河流侵蚀景观、挪威境内的河流地貌发展动力、阿富汗境内的穆尔加布河等,这些材料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出现,不仅能够为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特点及技巧掌握提供依据,还能够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间接地渗透出来,作用于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二、主旨突出、呈现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技巧

该书研究主旨是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特点与技巧,就“特点”而言,作者研究视域集中于“CommonhabitsofChinesewriters”层面,重点分析中国水利工程技术人才在英文成果翻译上的常见问题,如专业词汇采用“中国式英语”表达,翻译思维存在“先中文、后英文”的割裂性等。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作者强调跨文化背景下英语翻译应遵循“本地化”特点,如文中举例“围垦区”的英文词汇是“Reclamationarea”,但水利工程如果处在荷兰境内,应以“polder”(圩田)表达,这样才能保障英语翻译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精确度。就“技巧”而言,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翻译技巧提升途径,包括大量专业词汇、例文修改等,最重要的提升途径为“撰写论文”,通过学习、模仿、借鉴国际水利专业期刊论文写作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中国水利专业人才的英语翻译技巧。此外,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阅读文本,形式上短小精悍,内容上契合章节主题,可做为一章节学习完毕后临摹练笔之用。

水利工程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提高;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

1.生态环境受水利工程影响的原因

生态环境受水利工程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水利工程自身存在缺陷;因为建设水利工程无法避免的将改变原河流的流向,而原河流流向的改变又必然将会破坏生态系统。

第二个方面,人类未能按着自然界的规律行事,缺乏自我约束。一些人往往只顾自身的利益,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资源,一旦这种索取超出了水资源环境实际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将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第三个方面,因为受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对大自然的规律没有充分的认识,很容易忽视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

第四个方面,监管不到位,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生态问题,往往由于管理制度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问题的加剧,解决起来变得非常的麻烦。

2.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指,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与发展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走生态水利的道路,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保护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近几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升高、动植物消亡、江河水污染等等。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等频繁发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一步一步的恶化,这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怎样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都非常的明白,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各行业、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其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也非常的广泛,主要包括土地淹没、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小气候的形成、库区移民等等。水利工程建设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利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走生态水利的道路。

3.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3.1经济性与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任何建设项目必须遵循的,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也不例外。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必须在满足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防洪等基本需求外,还必须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安全性,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不仅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同时也要符合水利工程的原理。符合水利工程的原理及遵循工程力学与水文学的规律,唯有遵循了工程力学与水文学的规律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安全。建设好的水利工程应该能够承受干旱、冰冻、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耐久性,必须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对河势运动的规律进行动态的研究。在进行河流横、纵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河流侵蚀、冲刷等特征。经济性原则也是任何一家建设企业在建设时必须考虑与遵循的原则。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很多的相关专家对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都显示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显正相关。这种正相关体现了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间的耦合与依存关系。生境空间异质越高的地区,其能够容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亦然。河流生态系统生境的特点主要包括: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水陆两相与水气两相的联系紧密性;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河流纵向的蜿蜒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等。第一种生境特点造就了丰富的流域生境多样化条件;第二种生境特点形成了比较开放的生境条件;第三种生境特点表现为浅谈与深潭交错;第四种生境特点形成了缓流与急流相间;第五种生境特点为生物提供了栖息所。

4.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4.1加强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视,注重生态效益

对自然河流实施控制是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要求水利工程师树立新的理念,放弃传统的控制自然界理念的动机。由于人类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控制自然界,因此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生存发展的最终目的。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为了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与自组织这个自然界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性,不存在两条一样的河流,即使对同一河流在不同的区域其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必须因地制宜,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考察,充分的尊重该河流在该区域的美学价值与自然属性,最终形成最好的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方案。另外,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前提,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使得水利工程既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人们生活与环境质量的要求。

4.2做好水利工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施工区域的保护

对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环保的标准。在该指标体系当中对相关监测人员与单位的职责应该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出现当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5.总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关注生态是人们思想认识升华的必然结果。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水利工程生态问题的突出不仅降低了工程的效益,同时使得人和自然的和谐遭受到了破坏。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我们原有治水思路,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就随之产生了。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能有效的将生态化建设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能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生态问题。作为现代的水利工作者,其核心工作是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就水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将传统的工程水利变为生态水利,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建设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0(125):157-158.

[2]张学文,马恒有.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工程技术,2009(17):100-101.

[3]李玉会,郭德发.浅谈生态建设在水利工程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