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资源教学设计十篇旅游资源教学设计十篇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37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所教授的对象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旅游理论知识基础,学习过《旅游英语》、《旅游法规》等课程,但是知识面比较窄,理论基础不扎实。在知识运用能力上也比较欠缺,缺乏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对于本课程有很大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有一定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旅游资源学》,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教材共分三篇,十六个章节,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内容,讲述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以及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的规律与对策。整体内容体系比较充实完善,学生反映良好。本次课讲授的是第三章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内容,主要讲授第二节地质类旅游资源、第三节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信息等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了解中国著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的自豪感。

2、针对旅游资源的特点编写导游词,培养和提高专业素质。

四、能力训练任务及举例

(一)课前要求学生展示上节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锻炼学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以及现场表达沟通能力。任务:对平顶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分类,可制作成powerpoint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以个人或项目小组组织汇报均可。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所讲旅游资源案例比如张家界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总结其主要观点,并由小组代表向大家呈现。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自我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三)课后布置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的理解认识。

2、教学难点:结合实例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特征理解运用。

(二)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例如:在讲述地貌类旅游资源“中国名山”这部分重点内容时,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通过电子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使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名山的特征深入理解,并能结合实例分析运用。

1、中国名山

(1)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旅游资源名山(视频播放)

(2)宗教名山

“四大佛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地质旅游资源\宗教名山(图片展示)

(3)其他名山

黄山、庐山、张家界、神农架、阿里山等。地质旅游资源\名山(图片展示)、张家界旅游视频(视频播放)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本课程教学方法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本节课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为导向”的理念,综合使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双向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方法。下面对主要教学方法及运用进行分析。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遵循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授课。在复习学生学过的内容基础上,导入到新内容,并适度拓展到学生运用的层面上来,体现了一定的难度和梯度。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完成任务;任务难度小时,有学生个体完成,任务难度大时,学生结成对子或组成小组完成。整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设计了多个任务,比如对张家界旅游视频的分析,分析其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通过任务的实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的内容,使学生“以具体的教学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把获取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并完成任务目标,集中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课前要求学生展示上节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即对平顶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分类,可制作成ppt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以个人或项目小组组织汇报均可。锻炼学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以及现场表达沟通能力。课后要求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集中展示上交。充分发挥学生项目小组团队协作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已知知识学生具体知识能力)。这里引导是转化的关键。

在课程教学工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合理运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时,通过展示相关图片直观生动的让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有所认识,结合身边的比较熟悉的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举例分析,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电子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步骤1: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1、教学内容

(1)内容:告诉学生教学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展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相关图片。

(2)目的:认识和了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图片展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4、学生活动:自由讨论;个别提问。

5、时间分配:3分钟。

(二)步骤2:引入(任务项目)

1、教学内容

(1)任务:结合教材内容谈谈自己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认识。

(2)内容:预习课程内容,使学生大概了解课程主要内容。

(3)目的:自然过渡到课程主题,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3分钟。

(三)步骤3: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2)内容:讲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3)目的: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15分钟。

(四)步骤4: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学生理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2)内容:讲授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对著名资源着重讲解分析。

(3)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图片展示(著名相关旅游资源)。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30分钟。

(五)步骤5:归纳(知识和能力)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归纳重点和难点。

(2)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10分钟。

(六)步骤6:训练、巩固、拓展、检验

1、教学内容

(1)任务1:对张家界旅游视频的分析,分析其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目的:使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特点加深理解。

(3)任务2:观看中国名山视频,对其地理位置、特点及类型进行理解和识记。

(4)目的: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视频播放。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20分钟。

(七)步骤7:总结

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2、教学方法:归纳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5分钟。

(八)步骤8:作业

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集中展示上交。

2、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记录。

5、时间分配:2分钟。

八、教学评价设计

(一)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自我表达表达能力。

(二)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无锡;诗词;教学开发;旅游规划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导游、旅行社、景点计调、文案策划等工作。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地域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融合专业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成为胜任旅游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一、无锡诗词的教学资源禀赋

无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风格多样、意境悠远的诗词文化资源。诗词资源区域分为:锡惠名胜风景区、寄畅园景区、蠡湖景区、太湖鼋头渚景区;可分为:名士文化诗词,以黄歇、李绅、陆羽、苏轼、秦观、李纲、邹迪光、清初词大家、无锡五状元和清康熙乾隆嘉庆三帝等为代表;名品文化诗词,以茶为代表,茶文化诗词可以分类为描写茶水、茶叶和茶具;名园文化诗词,如山水墅园、书院园林、诗社园林等。其中,以惠山寺和寄畅园最为典型;隐逸文化诗词,以泰伯、窦群、高攀龙等为代表。

二、诗词教学内容向专业渗透的“延伸式”教学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的触须向专业延伸,依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求,探求与专业学习的共同知识点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激发学生提升专业技能,这就是语文教学向专业学习渗透的“延伸式”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可以延伸至无锡的地脉、人脉、文脉梳理和市场潜能分析。

三、以职业目标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

当前,没有完全与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相匹配的语文教材,所以就必须按照学生的职业目标来选取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必须以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可设计以下内容:

1、旅游规划教学的主题思路设计

(1)无锡旅游产业概况

无锡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厚重悠长的历史底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位优越,景色绝美秀丽,历史绵延悠长,号称一颗璀璨夺目的太湖明珠。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里,无锡的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的前列。2009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评比中无锡名列第7位。

文化旅游建设初具规模,倾力打造博览园、历史文化街区、古镇等为主要的文化旅游景区(点),进一步丰富了无锡文化旅游产品,强化了无锡旅游区域竞争力。

(2)诗词资源开发现状。

无锡诗词文学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但目前对无锡诗词文学侧重于从历史文化角度进行保护,重在对诗词文学进行搜集、整理和制成书面的出版物。在旅游开发的方面,与旅游的融合开发较不充分。仅仅局限于较浅层次的诗词吟诵和静态参观,旅游开发形式单一,没有形成成熟的开发模式。因此应该挖掘诗词文学更多的文化特性与旅游需求相结合,以将其融入到无锡文化旅游产品当中去。以旅游促进诗词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以诗词文学带动无锡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诗词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首先,高品位原则。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是高品位的,这一点也表现在文学旅游上。对于诗词文学的思想内涵及载体设计须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设计。

其次,参与性原则。为了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回忆,在设计文学旅游产品时要注重创造多种体验方式,努力营造让旅游者全心投入的体验氛围。通过旅游者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再次,原真性原则。诗词旅游的魅力在于让旅游者能够在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中体验诗词本身、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人的足迹,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必须尽量具有原真性,给旅游者一种真实的旅游体验。

(4)诗词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方法

首先,主题先行。文化主题是体验经济的灵魂。旅游规划者需要直接切入文化内涵,提炼出独特化、特色化的主题来,这样才能赢得旅游者的心。无锡诗词文学可以划分为若干有吸引力的主题,例如名士、名品、隐士等等。

其次,意像挖掘。主题是体验的基本,接着还需要创造令人难忘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自然能够触景生情、见形知神。诗词文学可围绕主题构建产品框架,最后载体化主题,成形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旅游产品。

再次,三位一体。诗词文化旅游开发要遵循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两极对立”和“三位一体”的视角去研究的基本思路。区域旅游开发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程序式的评价论证,即所谓昂谱(Rmp)分析模式。通过旅游资源的评价,找出特殊的旅游资源特色,针对性的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针对旅游者对产品的偏好,设计适合多数旅游者喜欢的旅游产品种类。在树立地方风格之后,就重点对旅游产品进行选择和创造。

2、无锡诗词的旅游专业教学案例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可对无锡诗词文学的旅游意象进行具有号召力的文化设计。包含两大任务:一是文化主题的定位和演绎策划;二是文化主题定位的产品和项目支撑系统开发策划。

(1)无锡诗词旅游文化主题提炼

通过本土地脉、人脉、文脉梳理和市场潜能分析,将本区域的旅游意象的文化主题定位于“山水吴韵”。理由如下:

从本土文化根基上看,所谓“江南”的开化是从泰伯弃王位南迁垦荒,即今天的无锡梅里建吴城始。所以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基础和源头。

从本土自然地理上看,无锡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在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中孕育的江南诗词文化,透出一种江南的山水诗情。无锡典型的江南秀美自然风情也孕育了无锡诗词清秀、温婉的诗性。

从市场号召力和影响的客户群体的广度上看,相对于无锡诗词的其他特色文化,“山水吴韵”的受众更加广阔,不同的客户群体对“山水吴韵”都能找到相应的价值诉求点。

(2)无锡诗词旅游文化主题演绎

“山水吴韵”所蕴含的诗词旅游文化主题的象征意义,要借助一些有效方式对“山水吴韵”作文化主题方面的深度挖掘和细化阐发,逐步渗入市场主体的灵魂处,以激活其相应旅游消费内心需求,推动演绎出按照时态特征体现的次要主题以及相关业态:

第一是“才智水准”:以“才智”为主题,以新时期的文化经济时代的背景,借助名人成就文化以及精英引导文化培育且举办主题论坛,自上而下用高端联系低端,启动旅游者纵情山水、消费诗文的文化休闲旅游市场。

第二是“率真休养”:现代都市人面临各种压力,心理疲惫焦灼,旅游消费逐渐回归自然和本色,在这样的心理趋势下可以发展以文化养神、山水养生等为核心的相关旅游产品。

(3)无锡诗词旅游“山水吴韵”文化主题载体设计

对于区域的旅游开发规划,在以上文化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主题开发和意蕴演绎,“山水吴韵”文化主题与“才智水准”、“率真修养”两大次主题构成相似对应关系。

第一,“才智水准”主题下旅游产品设计

首先,从市场诉求来看。

针对文化教育、专业科研等旅游市场,主打惠山古镇、寄畅园、锡城历史名人等重要旅游资源,借助多种形式的产品设计,让旅游者领略无锡园林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的深厚悠久底蕴。

其次,从核心产品设计来看。

1.举办具有“才智水准”的诗词文化相关的艺术节。在锡惠名胜区、惠山古镇等著名景区,通过举办诗词文化艺术节,邀请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旅游机构、知名旅游企业、文化艺术团体参加,联合无锡电视台、江南晚报等重要传媒进行报道。

2.开展青少年赏诗访胜的夏令营活动。建立青少年夏令营基地,利用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组织青少年实践活动,例如诗词书画比赛、精英人物讲座、诗词文化教育之旅以及野外拓展等。

3.茶文化品鉴。以茶兴文,以文兴旅,借茶与琴、诗、书、画、舞等文艺元素的融合,在品茗中提升文艺修养。借助茶思源,促使旅游者了解饮茶习俗、茶礼、茶道、茶德等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第二,“率真修养”主题下旅游产品设计

首先,从市场诉求来看。

无锡山水文化和诗文化有机交融在一起。通过读诗诵词,畅玩无锡山水胜景,体验山水诗文化。例如,在水文化方面,游客身临其境,可吟诵描写河湖的诗词。

其次,从核心旅游产品的设计来看。

1.设计完全“渔”体验。住临水渔家,品渔家小菜,湖鲜盛宴,体验纯粹渔翁生活的平淡与幸福,设计泛舟垂钓、水上冲浪、龙舟竞渡、水上自行车等亲水娱乐活动。

2.举办大型实景演出,对无锡诗词文化资源、社会演艺信息与创作灵感进行整合基础上,凝练演出主题,如财智锡城、渔舟唱晚。以宽广的湖面作为舞台,开展大型水上实景表演,借助丰富生动的舞台表演,表现自然山水美景,淳朴民俗风情、灿烂历史文化。

3.融合特定节日(如除夕、七夕、中秋、重阳等),策划多种样式的活动。例如,针对青年男女周末度假市场,借助七夕“中国情人节”的市场影响力,组织游客“填诗作对”,喝“交杯茶”(由二泉之水煮就的惠山上的福茶)等活动。

基于以上理解,无锡诗词旅游的规划设计除了进行硬件建设,还应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意象中发掘意化主题,使主题载体化,再进行内涵演绎,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做出创新设计。进而使得无锡诗词的旅游资源项目规划得以形神兼备,兼具视觉(官能)的冲击力以及心理召唤性。

四、创设诗词教学与专业实践一体化学习情境

旅游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而情境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所以情境教学与旅游教学有天然的适应性。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ppt演示、图片视频展示等计算机教学技术来创设诗词场景或情境。可以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诗人在创作诗词时的场景,领略诗人当时观景后的感想,可以产生较明显的教学效果,进而更加形象生动的加强对诗词旅游价值的认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首先做一个有心人,在当地的生活中,通过各种实地调查、报纸媒体、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获取景区图片、文物详解、历史背景和音像资料等,做好上课的资料准备。其次,明确主题和培养专业能力目标,进行相关资料的整合,进行教案的撰写。最后,把握好诗词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切入点,创设适当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丹琦.试论历代旅游诗词对深度开发旅游景点的积极作用――以历代歌咏江苏景点的诗词为例[J].济南.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6):149-151.

[2]张捷,程章灿,刘泽华.作为地方文脉的古典诗词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江苏省吴江市江南水乡古诗词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为例[J].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6.

[3]庄志民.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定位研究――旅游文化设计探索系列[J].上海.旅游科学.2010(2):125

[4]许辉.《无锡市旅游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6)

[5]李国华.《名人乡情――无锡名胜古迹诗文选》.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地域文化;实践

地域文化是具有一定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是一种基于地域文化的新性活动。在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中,以学校所在地广西桂林特有的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把旅游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研究联系起来进行设计实践,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是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新思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使学生掌握旅游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1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实践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

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还是文化的认知和传递的精神活动。笔者所在的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地处于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却不容乐观。在教学中,以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桂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文化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把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从生动丰富的本土地域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鼓励学生以文化为导向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实效性得到增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1.2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突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旅游产品作为一项特殊的旅游商品,蕴含了旅游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旅游产品的消费人群的心理需求出发,地域文化越突出的旅游产品越能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从旅游产品所承载的功能需求出发,旅游产品在满足旅游消费者体验需求的同时更承载着传承地域文化的精神功能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旅游产品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因而,在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中,以体现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策略

2.1突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是纪念性和文化性。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的设计通常是对原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简单复制或者稍加改变,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了解,旅游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新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域文化教育特色。在专业知识教学模块中加入了地域文化的研究教学,在教学中导入广西桂林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地域文化调研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旅游产品设计核心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地域文化研究课题,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优秀地域文化的魅力。只有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学生才能够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地域文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再创造。在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去重新审视传统地域文化的价值,将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解构与重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重新进行现代旅游产品的表现与诠释,展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2.2突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开放性实践

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不能够闭门造车,应该把专业知识、文化要素、市场研究结合起来,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同等对待,课程教学应该突出开放性实践。在专业技能教学模块,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校内教学实践,同时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民间作坊、文化企业等地进行地域文化调研。通过对城市文化的认知,与民间艺人的接触,能够让学生对民间艺术生产的源泉,民族工艺生产的过程,当地材料的特性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充分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通过深入到城市景区、旅游产品市场等地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挖掘用户需求、明确地域文化因子等方法,完成调查问卷与报告,可以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研究兴趣。

2.3注重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文化创意性

文化、设计、创意三者不可分离,旅游产品设计教学重视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旅游者的不同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旅游文化的引导作用,引导旅游者领悟美、发觉美、提高审美修养。因而课程教学注重文化创意性,突出体现创造力,以创新设计、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块方面,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合作,建立地域文化教育研习基地,通过基地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进行文化创新与设计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设计活动与大赛,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设计与实践,以旅游产品为载体来实现设计教育与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统一。

3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在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中,依托广西的区域优势,以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桂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地域文化价值观,挖掘广西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广西特有的人文价值、自然环境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为取向,从生动丰富的广西地域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和实践,以下为部分课程实践的成果。

3.1铜鼓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实践

广西是我国发现铜鼓最多的地方,铜鼓是壮族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器物,也是一种文化形态,铜鼓文化是广西重要的民族旅游资源。今天,铜鼓作为一种收藏品和民族工艺品,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民俗功能。铜鼓的造型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铜鼓鼓身上的装饰纹样更加体现了壮族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文化,常见的太阳纹、青蛙、羽人舞姿等装饰图案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崇拜。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带领学生到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调研,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图1“鼓韵”为学生运用铜鼓鼓面的太阳纹、羽人纹和云纹作为创新元素结合广西明宁山岩画的蛙人符号进行设计的首饰产品系列,获得了第三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铜奖。

3.2“壮族绣球”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实践

绣球是壮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象征吉祥的物品,蕴含了壮族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的价值观念。每年三月三,壮族青年男女欢聚在一起,通过对歌抛绣球来传情定意。除了绣球的寓意,绣球的形态以及表面的装饰纹样传达了壮族人民的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即花婆崇拜,体现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朴素的民间信仰。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以“南宁礼物”设计比赛作为课程的课题,启发学生进行产品创意。图2“秀意―耳坠”为学生对传统的绣球形态进行解构与重构之后设计的旅游产品,获得了第二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银奖。图2“秀意―耳坠”蒙世业

3.3“阳朔画扇”文化与设计创新实践

桂林阳朔画扇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画扇材料以当地楠竹或毛竹为骨,以宣纸、丝绢、檀木等材料为面,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画扇内容多以福利镇农民画家绘制的“桂林山水”、“阳朔风光”、“漓江景簇”等水墨画居多,曾经备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但由于缺乏创新,现在已渐少有人问津。在课程实践中,带领学生去“阳朔画扇之乡”福利镇进行调研,很多作坊已经关闭或者转行,只有两三家作坊在坚持生产画扇,但也不容乐观。学生在对阳朔画扇经过调研之后进行分析,材料依然选用阳朔特有的竹材,扇面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图3“朔画扇再设计”以广西壮锦作为扇面,扇骨设计镂空图案为翔鹭纹、几何纹等,充分挖掘广西的民族元素进行再设计。

3.4民族服饰文化与创新设计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有壮、汉、苗、侗、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各自的传统服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服饰文化和审美观念。尤其妇女服饰,不同民族的服饰质地、款式、色调、纹样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织锦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的传统工艺,不论是壮锦还是侗锦,少数民族的妇女用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体现了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认同。壮族服饰色彩以青、黑色为主基调配以少量的五彩色,图4“壮娃娃”手表以壮族青年男女的服饰特点以及壮锦图案为设计来源,设计的情侣手表,获得了2014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二等奖。图5“壮乡浓情茶具”为学生根据壮族妇女的帽子设计的茶具,获得了第三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金奖。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有着弘扬地域文化的责任。将广西地域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教学联系起来,探求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新思路,课程教学中注重文化创意性,体现创造力,通过课程教学模块化改革,完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将广西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解构与重构,以传承地域文化、设计创新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进行设计实践。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优秀的旅游产品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任务引领中国旅游地理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72-02

目前,在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中,任务引领教学模式日益被广泛使用。它要求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和技能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本文就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在高职一年级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

一选择教学内容,设置相应任务

学生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所设计的任务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分析、交流和拓展的空间。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1.设计任务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有较大差别。旅游地理课一般针对的是高职一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偏小,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解、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学生重技能而轻文化知识的现象普遍。因此,教师在设计工作任务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设计的任务应该是建立在职校学生能够完成的基础上。

2.进行工作岗位分析,明确任务要求

工作任务的制订应以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为准,因此教师要进行工作岗位分析。

在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中,对导游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知识要求最高,关系最密切。事实证明,旅游者可以从导游人员的讲解和交流中获取知识。为了适应游客的这种需求,导游人员要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真才实学,这就要求导游人员的知识面要广,需要以渊博的知识做后盾,做到讲解内容丰富、言之有物。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导游服务工作中不同的能力要求,针对各个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在地貌旅游资源的教学中,我搜集大量典型地貌旅游资源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及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并以导游的身份,在课堂上讲解这种旅游资源的成因、形态特征、美学特点。在各大旅游区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旅游线路设计知识,要求学生以该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设计出最能体现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线路。在旅游资源保护的教学中,选择某些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的正反案例,结合《旅游学概论》中的知识,引导学生归纳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及意义。

3.任务设计的新要求

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当中,为学生设立一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此外,在任务设计时,要设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任务,这样才能增加任务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的任务还要体现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欲望。因此,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感染力。

预设的工作任务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授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要因材施教。教师设计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年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素质的差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不同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力所能及的任务。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任务引领教学模式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运用过程中要超越功利主义的认识局限,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角度来把握。

二分析工作任务,处理教材

教师提出任务后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任务,不要急于讲解。提出的问题中,要针对未学过的新知识,着力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来发现并提出。教师要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学习资源、网上相关资料的网址等,帮助学生分析工作任务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里要做的分析包括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其要求是把本专业所设计的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个体从事一种或若干种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具体包括了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

教师还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例如,在“旅游区旅游线路设计”的任务中,学生要了解只有掌握了各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和相关线路设计的理论知识,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将这些知识补充进去。当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时,就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1.注重分组的合理性

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中,工作任务具有开放性、团体性的特征,需要学生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所以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中,也必须运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分组合作时要充分将优、中和学困生进行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能力和性格,这样使组员之间相互帮助。根据教学需要,我一般采用6~8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组既有善于口语表达的,又有善于画画、写字的,还有学困生。在每个小组中,我都设立了组长、记录员和发言人,当然这都是他们自己主要承担的角色,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和小组成员互换。

2.合理设计,明确任务

当学生领到预设工作任务时,教师可先提示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而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哪种途径获得的。如在“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连线”的任务中,学生要明确掌握各种人文旅游资源的历史背景、特征等知识,而当学生自学了这些知识,就能准确判断其类型进行连线,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某旅游区的旅游线路”时,学生除了要掌握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知道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然后根据其分布和各种交通网络将其串成旅游线路。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要比单纯识记效果好得多。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就可以分小组互相合作,进行在“做中学”的学习过程。如在“某旅游区的旅游线路设计”项目中,学生先自学该区域重要旅游景点的知识,参照本区旅游资源的特征,确定旅游线路的主题。如华东旅游区的“江南古镇游和现代都市游”,华中旅游区的“红色旅游”和“三峡三国游”,西北旅游区的“民族风情和草原大漠游”。然后小组成员分工,收集相关景点资料,将景点标注在地图上。接着根据搜集的资料,精选景点,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查找交通工具的班次,并设计好具体的行程安排。当一切完成后,各个小组还需推选代表进行汇报讲解。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全面关注,师生互动

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视问题的性质,或进行个别辅导,或进行集中讲解。这里的讲解,是学生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求助,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已经会的知识就无须多讲。如具体的景点知识中,教师只需要对景点的历史地理背景及成因等内容进行分析,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旅游区主要景点”模块中,景点的分布和介绍学生可自学,而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区环境则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分析。总之,教师的根本职责在引路,在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讲授。

四采用多种方式给予成果评价

1.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完成任务时,其自学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刚完成任务的时候是最迫切想知道学习成果的时候,教师此时做评价更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并激发其学习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增加动力。

2.激励性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尤其是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要积极展示他们的成果,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其自身的优点。多采用正面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职校学生通常长期得不到关注,得到的往往是负面的评价,因此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对他们更显得重要,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

3.评价要客观真实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的表扬应该客观公正,盲目随意的正面评价反而会使学生怀疑教师评价的公正性。所以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或学习过程进行表扬或提出意见,要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4.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

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是集中在教学内容方面,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估进行侧重。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行业的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总之,在新课改中,作为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中国旅游地理,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和教法来品味她的独特魅力。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中培养自学能力和团队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困生的自信,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刘芳.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旅游教育;教学法;课程设计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教育亦迅速发展,最近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表明,中国的旅游教育机构发展迅速,总数从2001年的1152所增加到2008年的1775所,专业数量从2001年的311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810个,但是不管是业界还是学术界都认为中国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尚未满足[1]。在学术文献中,针对旅游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得到的共识是:旅游专业数量表面充足与实际旅游人才培养不足,其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计问题[2-4]。中国核心旅游专业期刊《旅游学刊》已经连续多年刊发了旅游教育专刊,其中课程设计相关的话题是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议题,但是这些旅游课程设计的文章多为思辨性的描述文章,尽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缺少扎实的实证调查,所以对中国旅游教育中的课程设计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确有必要。本研究具体探讨中国大学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构成与设计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调查开发旅游本科课程面临的问题;比较中国不同旅游管理本科教学计划,识别中国旅游本科课程在目标、内容与构成方面的异同;为中国旅游本科课程将来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根究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游教育机构统计报告》,选定61所在2000年前设置旅游学院的大学为研究样本,从这些大学官方网站收集到48份本科教学大纲,根据Ring[5]与吴必虎和黎筱筱[6]的学科分类对48份旅游教学计划进行内容分析。第二个阶段,为理解中国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过程及面临的问题,对资深旅游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设计访谈提纲,涉及专业发展历史、课程开设状况、课程评估机制、专业之间的异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开办的历史、学界认可度及其知名度以及区域分布选择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10所大学作为便利抽样的样本。首先通过邮件寄发邀请信给这10所大学的旅游学院院长,邀请他们本人或指派一个合适的人接受大约45分钟的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有7个大学愿意接受访谈。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均为在旅游领域有十余年教研经验的教授,都参与过或者现在仍直接参与所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因此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立即对访谈资料进行第一轮的手工编码,把编码的结果与誊录好的访谈文稿发给受访者进行审查,对经过审查的资料进行第二轮的编码作为最终分析使用。深度访谈的同时收集7所大学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比较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组成方面的异同。

二、实证结果

1.旅游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管理课程、旅游课程与会展课程(见表1),其中管理课程是主要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在48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管理课程所占比例达42.8%,所有6个酒店专业中所占比例达到73.8%,10个会议经济管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2.8%。像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学、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与财务管理等都归为管理课程。同时,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与生态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旅游业方面的,其旅游课程在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各为53.7%、34.8%与88%。但是即使这些课程在旅游课程名目下,有些仍偏向旅游地理学科,比如旅游规划专业开设的区域旅游规划、城乡旅游规划与计算机扶助旅游制图,生态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生态学、旅游景观生态学与旅游林学等课程。由于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出,所以管理类课程所在比例就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一些历史、地理、语言、社会学等学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学院创收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尽管专业名称相同,但是他们的师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就使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原有学科的痕迹。由课程大纲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所有旅游专业中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5.6%。

旅游本科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沟通技能、服务礼仪与计算机使用,还有少量的学校培养摄影、茶道与自我阅读等能力,但是其他重要的个人技能,比如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团队工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与个人责任方面的知识很少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其次,旅游本科课程强调语言能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很多国家旅游课程中都强调语言能力,绝大部分专业都至少提供一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提供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种类广泛的语言课程也支持了强调外语的观点:很多大学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至少2个方面的英语课程,有些甚至还把口译作为主要选修课。另外,中国旅游课程对科研方法训练不足。72所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三所院校是旅游研究外文文献,其他两所是研究方法与设计,在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1.3%。研究方法课程较低的比例反映了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不足。

2.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过程

有4位受访者说他们有一定的规定,隔年修改教学计划并且当准备开设新专业或方向的时候或者增删课程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组织良好的程序,通常由学院院长与教授组成一个教学委员会,当决定修改专业计划的时候就召开一个会议。有时候,当教师希望开设或取消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她)要提交一个论证报告或申请,并且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教学委员会把会议决议上报给校教学委员会以表明接收了这种修改。另三所大学的受访者说,尽管当他们决定修改教学计划的时候有一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往往由院长或教学院长基于他们个人对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进行修改。

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与教育者是课程的决策者并且旅游本科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学生或校友――偶尔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只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他们当开始开设一个新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时试着探寻业界的期望并且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并且最终从这种沟通中获益良多。因为他们认识到业界对本科生的期望是具有更多的运动管理的知识而不是操作知识,否则基于当前的师资与现有资源他们不可能获得这种认识并且不符合学院既有的教学与研究方向。最终学院考虑到现有的体制与教学资源把业界需要的高尔夫球管理变通为俱乐部管理。三个受访者承认在现有实践下,即使有必要,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很少能够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另一个受访者反映,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认识到诸如业界和学生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准则几乎是纯学术的,旅游专业也无不例外,即使旅游学被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并且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3.旅游本科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旅游课程评价与总体质量标准。当问到对中国旅游本科课程的评估与质量标准时,受访者说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旅游课程的相关标准。

其次,师资紧缺,实习机会缺乏。师资紧缺是7位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由于没有合格的教员,一些想开设的课程没有开出来。另一个例子就是由于师资缺乏,一名讲师一个学期主讲多门课程,即使有些课程脱离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也被认为是师资缺乏的一个原因,有些实践课程或管理层次的课程如果由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讲授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在我国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通常没有获得较高学历,所以不能在旅游本科教育机构谋取一个教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课程质量。由于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旅游本科生在毕业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么用人单位的这种偏好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

最后,学科定位影响课程设计。现在旅游管理是在管理学目录下,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而也影响旅游本科教育以及课程设计。当旅游业在1978年起步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以赚取外汇,旅游专业最初设置在经济学目录下。当兴办旅游企业后如何管理旅游与饭店企业的开始出现,因而教育部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的时候决定把旅游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目录下以响应这种需要。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里的发展,休闲与游憩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休闲研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逐渐出现在旅游本科课程中,但是考虑到只有2年的主要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留出来半年到一年给实习与论文写作,其实只剩下一年到一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很多课程无法开设。

4.不同高校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比较

专业培养计划显示,绝大部分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与指南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面都有相应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实务与理论能力方面的类似要求,同样也强调对旅游本科学习打下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但是,就期望毕业生担任的职位与职业要求的表述方面,每一个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某大学的会展专业预期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的规划、营销与公共关系、谈判、经营与收益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西南某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差异。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培养要求是了解营销、文化与旅游业,能够从事调查、制作计划与促销,擅长写作、数理统计与信息工作;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管理、文化与商业,能够制定计划,胜任服务与宣传工作,擅长外语、信息技术与沟通工作。同时,某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他们的学生能够从事定性与定量研究,基本了解国际酒店与旅游业实务,也要求他们的毕业生遵守工作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其他的专业目标与要求里面没有发现。东部某师范大学要求他们的毕业生胜任旅游行政与企业管理中的高级职位,同时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够寻找研究缺口,利用可能的研究方法从事调查并且写出可以汇报的研究结果。

开设课程方面,我国旅游本科课程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选课与专业课,尽管在专业课下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单元,比如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的比例比通选课大,占到所有课程总数的50%以上。在西南某师范大学与某财经大学,将毕业论文、实习与社会实践单列,而东部某师范大学与南方某大学则包括在专业课单元里面。四个专业计划里面毕业论文大约都占到毕业要求学分的3%~4%,而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在每个教学计划里面都不同,从2.5%到8.2%不等。西南某师范大学分配给社会实践的学分是毕业论文的2倍多,某财经大学教学计划分配给实习与实地研究的学分也比毕业论文多。南方某大学在实习与毕业论文分配的学分一样多,东部某师范大学分配给毕业论文的学分比实习的更多(6∶4)。在四学年里面,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从155―180个学分。

旅游本科课程专业课之间的异同。首先,旅游本科主干课程几乎不一样,有些专业把宏观层次的课程,比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作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但是其他专业把这些课程归为他们的选修课,而有些大学在他们的旅游管理与会展专业都没有提供这两门课。其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名单中提供的课程也不一样。最后,同样专业方向下的课程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旅游管理涵盖的学科范围来说,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有些类似,并且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礼仪。

三、结论与启示

中国旅游本科课程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源缺乏与学科地位问题,它需要大学与旅游业之间有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当前中国的旅游本科课程是现有政策规定与资源的产物,因而这种课程仅仅反映了教育政策的趋向与教育者对外部环境的了解,而不是实际开设效果。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旅游学科的核心知识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对旅游学科核心知识缺少共识可能是旅游课程之间有巨大差异的直接原因,也影响旅游专业培养规格的连贯性。由于中国各地区域差异明显,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教育资源的分配与获得也各有不同,专业之间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能够使专业较好地适应各个区域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各具特色的旅游专业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

从文献与上述讨论得出几点启发与建议:政府方面,建议下放课程设计的主导权,给大学自设计更灵活的课程来响应旅游业需求与变化;同时要给旅游教育特别是旅游高等教育更多的资源,加大旅游教育的研究投入将会提高旅游教育品质,最终提供给旅游业更优良的人力资源。旅游教育机构方面,建议考虑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与旅游教育认证;成立旅游教育顾问委员会,推动旅游业对旅游教育的参与,增加旅游教育机构与旅游业密切沟通的机会。旅游产业方面,要考虑平衡社会责任感与生产效率,那些业界知名人士应积极介入旅游教育事业,担当起其社会角色,建立一个好的公司形象。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2]Gu,H.,Hobson,p.thedragonisroaring...thedevelopmentoftourism,hospitality&eventmanagementeducationinChina[J].JournalofHospitality&tourismeducation,2008.20(1):20-29.

[3]Xiao,H.tourismeducationinChina:pastandpresent[J].asiapacificJournaloftourismResearch,1999.4(2):68-72.

[4]Lam,t.,Xiao,H.ChallengesandconstraintsofhospitalityandtourismeducationinChi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emporaryHospitalitymanagement,2000.12(5):291-295.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要求,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010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一、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

(一)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立项42个,分三批立项,其中2010年立项11个,2011年立项17个,2013年立项14个。2014年计划重点支持不超过14个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建设从“招标建设”调整为“先建后补”,从已有建设和使用基础的资源库中择优支持,并明确“辅教辅学”的基本定位,提出“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资源库建设规范,强化共享应用的功能与制度设计。

目前42个立项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中的机械制造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3个资源库为中职资源库,39个为高职资源库,涵盖了高职19个专业大类中的18个专业大类。其中涉及旅游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有两个,一个是2011年第二批立项的天津职业大学主持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另一个是2013年立项的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二)旅游类专业资源库建设情况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建成了符合旅游产业特点的资源素材和社会服务平台,开发了12门专业核心课程及其120个单元的微课和9门网络课程;研制了虚拟五星级酒店、虚拟教学实训、虚拟酒店博物馆等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建成了培训中心、校企直通车、文献信息导航、社会服务等多个学习服务板块;面向学生、教师、酒店员工和社会学习者等4类用户,建成了个性化的网络平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正在建设中,拟开展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面向学习者、教学者、企业、院校、旅游者。

(三)高职导游专业资源库建设情况

目前国家立项中职资源库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涉及导游专业,高职的导游专业资源库建设还是空白。各高职院校虽然对导游专业资源的建设比较重视,部分院校建立了模拟导游实训室,大部分院校都建有导游专业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导游资格证考试资源、导游培训资源、导游素材资源等,但这些资源比较零散、缺乏系统化,不能够共享。如各院校建立的3D模拟导游实训室中的资源只能在该平台上应用,不能独立运行,而且部分资源是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结构化缺失,资源库里资源很多,但重点不突出,找不到适用的资源;三是应用不够,验收后应用推广困难。

二、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

教育部在2014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中提出“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资源库建设思路。“碎片化资源”是指资源本身要具体、丰富,有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组合;“结构化课程”是指资源库中要提供示范性课程,并通过示范性课程建设引领全国同专业的课程建设;“系统化设计”是指整体设计要合理,完善资源检索、学习测评等功能,方便使用者检索资源、自测学习,同时基于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鉴于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导游专业资源库建设情况及2014年教育部新提出的资源库建设思路,并借鉴其他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导游专业资源库。

(一)“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内涵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构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所谓“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育人过程中的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操作策略,体现在资源库建设上,就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员培训、技术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为学生和社会及企业人员提供学习与交流的窗口。

(二)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1.组建校企共建共享联盟

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由旅游城市的高职院校牵头,联合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行业组织、旅游企业及高职院校,组建校企共建共享联盟,建立共建共享组织架构,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院校、行业企业的优势,结合地域差异进行分工合作,联合研制与开发,确保导游资源库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资源库的有效共享。

2.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思路

按照教育部在2014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中提出的“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建设思路,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要源于旅游行业企业导游职业岗位,从导游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科学规划岗位群,从岗位群中筛选和归纳出典型工作岗位,再细分为工作过程。通过对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出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素质要求,再融入导游职业标准,从而构建出导游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间的支撑关系,基于项目课程结合业企业在岗培训,开发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开放性及共享型的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

3.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框架构建

借鉴高职其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结合导游专业的特点,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设计为“2+1”架构(如图1所示),即资源中心、功能中心和一个服务平台。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服务平台的用户群包括五大类: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社会学习者和旅游者。为了满足五大类用户群的需求,实现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级资源中心和三个功能中心。其中,资源中心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和素材资源三大部分;三个功能中心主要是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导游证培训考评和信息交流三个功能。

专业资源是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导游从业者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岗位面向及从业所需的能力要求,形成系统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提供“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实际案例及其操作方法,将源于旅游行业企业的项目作为导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课程整体方案设计,构建课程资源方案,以学习单元为单位开发配套教学资源(学习包);素材资源以导游典型工作为素材中心,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场景等媒体提供直观形象的专业学习内容。

模拟导游通过整合行业企业真实导游任务,将“导游职业场景+岗位工作任务+导游角色”有机结合,进行模拟实训,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培训考证将“知识考评+资格证考试+业务操作”有机结合,以考为线贯通校企行三方;信息交流库为旅游行业企业、学生及旅游者搭建真实、高效沟通渠道。

服务平台以资源中心和功能中心为依托,并依托联盟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不断更新资源库信息,保持教学资源库的职业化和持续更新。

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建设规范,校企行三方组建共建共享联盟,共同研制开发并推广共享型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师、学生、旅游行业企业、社会学习者和旅游者五方的需求建设资源库,边建设边使用,强化资源库的“辅教辅学”功能,把资源库建设成为智能化、开放性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侯威.部级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研究[J].教师论坛,2013,(10下).

[2]余和剑.高职高专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7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进行革命斗争实践中发展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红色旅游概念是江西最先提出的,在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旅游景区,最早开展红色旅游运作,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实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

江西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策源地和发源地,为今天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留下永恒伟大的精神财富。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代表是“四大摇篮”,全国最大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以及“新四军的诞生地”。据初步统计,江西省共有81个县(市)被国家定位革命根据地县(市),江西有336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被辟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有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408处,革命文物4万多件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江西有4条,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西有5处就全部分布在这五个地区。截止2011年,江西有10处31个景区(点)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遍布江西省11设区市里10个、50多个县(市、区),数量和范围位居全国前列。

(二)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体体现在:

1、红色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江西是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所在地,截止2011年,属于红色旅游资源革命保护单位就有9处,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到全国总量的37.5%。

2、红色旅游资源品位较高、保存完整。江西11个地市都是重要革命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留下许多知名度很高的红色旅游资源,且大部分红色资源保存完整完好。

3、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集中突出。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红色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留下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江西的革命斗争活动。

4、各类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相互融合。江西除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外,绿色旅游资源和古色旅游资源也多姿多彩,与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组合一起,构成了江西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三)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江西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策源地和全国红色旅游主要旅游目的地,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1、红色旅游品牌突出。江西旅游业整体形象定位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入中,江西红色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井冈山、南昌、瑞金、萍乡安源、上饶集中营为中心的五大红色旅游区,各红色旅游区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2、红色旅游格局完整。江西已经形成了“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四个基点、六条精品线路”的总体红色旅游结构体系。

3、红色旅游营销加大。自2005年以来,江西省承办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每年在江西举办一次,成为中国旅游(江西)的节庆品牌活动,充分展示江西省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和资源丰富的特点。

4、红色旅游创收增加。2011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556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40亿员人民币,分别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总量的34.75%和旅游综合收入总量的39.79%。

二、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资源内容缺乏创新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各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雷同性较强,红色旅游景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红色产品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薄弱,往往都是纯粹的观光浏览,传统意义上的文物观赏、文字解说、图片展览,纪念馆参观等形式,内容都是简要概述,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没有深入挖掘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急功近利,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开发旅游资源,产品缺乏创新和开拓,成为制约红色旅游提升的瓶颈。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对红色旅游的功能认识缺乏,重视程度不够,对红色文化内涵深度进行挖掘不够,难以领悟红色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认同感不强,只把红色旅游活动当成普通的旅游休闲来看待,甚至觉得红色精神空泛、脱离实际,没有让红色文化在教育中发挥有效作用。

(二)红色旅游资源产品种类单一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较早,基本完善了红色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但对红色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安排缺乏深度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产品单一,旅游项目单一,直接影响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的体现,在“您认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利用有实际意义吗?”这一问题的统计中,有57%的选择了“有”,有7%的选择了“没有”,有36%的选择了“不清楚”,从中可以看出,形式单一的旅游产品教育形式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这是在利用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教育中,多采用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图片展览和实物参观,听报告会等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单一教育方法,使旅游者失去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兴趣,甚至造成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意义有“名”无“实”。

(三)红色旅游资源管理保守滞后

目前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一切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自身最大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无限制的接收和扩大客源,使红色旅游景区接待能力严重超载经营,以致服务质量严重下降,对历史遗迹和景区环境造成的难以挽回的损失与破坏。有的景区为争取红色旅游的发展资金或建设经费,片面夸大景区的历史地位,随意篡改真实历史事件,杜撰历史故事,给旅游者造成了历史事件的混淆,严重损害了历史事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某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管理部门随意提高门票价格进行创收,红色旅游文化被商品化和世俗化,不仅削弱了红色旅游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会误导对红色旅游文化精神价值的判断,严重影响了旅游者身心判断。有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行政体制还不够完善,出现制度僵化,导致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停滞不前。

(四)红色旅游资源从业者素质不高

红色旅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素质的从业者才能理解和领悟蕴含红色旅游资源层面下的精神价值。快速发挥发展的红色旅游业带来从业人员缺乏,而很多红色旅游景区,从业者往往就是由当地民众转化而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旅游业的比例相对较低,旅游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之一。

三、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一)规范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红色旅游经济功效,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强大作用,保证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在红色旅游的开发中坚持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坚持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多方共同参与,把红色旅游推向市场化运作,共同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先规划、后开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同发展原则,江西红色旅游主推“红色摇篮”的产业品牌,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核心,结合江西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红色、绿色、古色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产品,改变传统单一的旅游形式,主打突出红色主题,丰富红色旅游内涵,拓展红色旅游市场。

(二)创新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品牌明确,提出“红色摇篮、绿色资源”的旅游形象定位,明确了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地位。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相互间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效益共享的共同发展的道路。历史原因造就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偏远落后地区,区位优势相对较差,开发难度相对较难,在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的领导和监督,通过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保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促进江西红色旅游长期发展的效果。还可与湖南、福建、湖北等周边红色旅游省份或地区加强跨地区间的合作,开发优势互补、经营互助的区域间旅游合作,形成区域间常效合作机制,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三)丰富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在全国起步较早,但红色旅游产品还处于传统的观光型,以博物馆展览和革命旧址寻访为主要内容,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应该围绕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完善配套参与性的红色旅游项目,开发观光与参与体验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民俗、历史文化等要素进行组合,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容。各区域间应该加强协作,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实现跨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组合,理顺管理机制,调整产品结构,树立共同的红色旅游地新形象,打造优质红色旅游品牌。树立红色旅游主体形象,注重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开展红色旅游的普及,加大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促销,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采用互动营销,形成立体化营销格局。

(四)完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施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多位于条件落后的中小城市或革命老区,交通状况落后,旅游景区与外界的交通环境较差,完善旅游景区内基础道路设施,提高红色旅游景区接待设施的建设,旅游景点的介绍不只是定位在旅游观光,要建立系统的产业服务体系,要完善景区食、宿、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修缮红色旅游景区环境,打造美好的生态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结合的环境,制定红色旅游景区行为规范,参观红色旅游景区必须怀有崇高的敬畏感和神圣感,让旅游者真正感受达到旅游休闲和思想教育学习的双重目的。

(五)指导旅游者真实体验红色旅游的过程

目前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中,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与教育形式单一乏味、说教性强。景区管理部门及旅游从业人员应围绕红色旅游文化教育主题,运用视觉设计、声音设计、触觉设计和互动体验式活动设计旅游情境,增强体验旅游的感觉,促进旅游者的自我领悟,使他们在参观游览、群体观摩、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历史与提升修养,实现个人思想的升华和身心的净化,从本质上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导旅游者自主用心去参体验,在各种旅游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亲身旅游体验,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8

abstract:tourismhumanresourceisanimportantguaranteefortherapiddevelopmentoftourism.thequalityandstructureoftourismhumanresourcelargelyrestricts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tourismindustry.theauthoranalyzedthestatusandproblemsoftourismhumanresourcesfromtheaspectofitssize,qualityandstructure.onthebaseofanalysis,theauthorelaboratedstrategiesofdevelopingChinesetourismhumanresource.

关键词:人力资源;旅游;培育

Keywords:humanresource;tourism;cultivation

1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人力资源也迅速发展,规模化、年轻化、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是其发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1.1规模发展快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也非常迅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从业人员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增,现已初步形成一支能适应旅游业发展规模的旅游人力资源队伍。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资源显示,1990年我国旅游行业拥有直接从业人员不到62万人,到2005年却增长到了426万之多,是1990年的近七倍,如果加上所统计的社会旅馆和个体旅馆从业人数356.1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总计达到了564.1万。如果按照国际上所通行的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从业人员之比为1:5的比例计算,到2005年我国旅游间接从业人员就已经达到了2800万人。可以这样说,这支庞大的旅游从业人员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1.2年轻化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中国整理后的事情。规范化、专业化的旅游教育在1978年开始起步,大规模的旅游人才培养则在1990年以后。随着旅游业大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的急剧增长,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近年来从院校毕业的学生,和一些传统的行业相比,整个旅游人力资源呈年轻化的态势。据统计,1995年旅游行业正式职工中35岁以下的占职工总数的59%,而到了2005年,172万正式职工中35岁以下的就有117万,占职工总数的68.1%,比1995年有上升了9个百分点。现在不少旅游企业单位的职工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一些中高级管理者的年龄也都在40岁以下。旅游职工队伍年轻化,一方面使队伍充满干劲和活力,但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暴露经验不足的缺点。

1.3整体素质偏低尽管近年来,人力资源开发在旅游行业逐步得到重视和加强,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与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1职工学历偏低据统计,2000年旅游行业有正式职工70.3万人,但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7%;而到了2004年,全行业159万正式职工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就有120.9万,占职工总数的75.9%,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24.4%,高中(含中专、技校)学历的为51.5%,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还不到四分之一。旅游行业职工学历偏低的状况在饭店业更为明显,除服务人员外,不少酒店甚至是高级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中只具有职高或中专学历的也大有人在。管理人员学历偏低,既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要求,也与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

1.3.2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少。据统计,2000年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13.1万人,仅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8.2%,其中拥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分别为1.0万、5.3万、6.8万,因此,技术职称不高。另外,全行业每年参加由人事部统一组织的旅游经济(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专业技师资格考试的人员也不是很多,一般只有5000人左右,通过1000多人,在开考的各类经济专业中,参考人员是属于比较少的。在参考人员中,大多数报考的是旅游饭店专业,报考旅行社的还不到1000人。

1.3.3缺乏既懂外语又熟悉业务、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旅游行业是一个开放性强、对外交流非常广泛的行业,对从业人员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的外语水平都要求比较高,但现在行业内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比较少,甚至十分紧缺。由于旅游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型,近几年来,度假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等新项目不断涌现,如何管理和开发这些项目,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懂行的人就更少了。旅游行业某些专业的技术人才也十分缺乏,比如全国具有技师职格的调酒师只有238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外,理论研究人才、高级导游人才等,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也都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1.4结构不合理结构与功能息息相关,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的结构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不合理、地区结构不合理、部门结构不合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几个方面。从旅游人力资源的专业构成看,由于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大多数从业人员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从其他行业转变而来,所学专业和做干工作不一致。根据2003年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60%的旅游从业人员所学专业既不是旅游类专业也不是外语类专业,而是一些与旅游关系不密切的其他专业。管理人员中的比例更低,其中饭店和旅行社的总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仅有30%和20%的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类或者外语类专业。另外,旅游行业作为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从业人员外语水平普遍偏低。

2旅游人力资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旅游人力资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担任开发旅游人力资源主渠道的旅游院系,不得不从各方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虽然我国旅游院校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我国整个院校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则是我国院校旅游教育子系统所特有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思维视野来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或以更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探索旅游院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

2.1我国旅游院系教育规模效益低下,教育质量不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院校旅游教育一直采用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即只是在不断增加数量,其中既有一些院校是为了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主动地开设旅游专业,也有一些院校是由于原有专业的没落迫于生计而被动地开展旅游专业教育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院校旅游教育规模在快速扩张,但由于受经费、设备和师资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大多数招收旅游专业的院校,规模小,招生人数少,发展呈单体规模发展。这就使得旅游专业在综合性院校的地位得不到提高,受不到重视,特别是在旅游专业建设方面难以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院系综合实力的增强,从而使得教育质量不能提高。另外,由于不少旅游院系是转轨而来,对于旅游行业的了解非常有限,对行业人才需要把握不准,旅游专业教育就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致使整个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2.2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不少院系是由于生存因素而不得不进入旅游专业教育领域的,他们缺乏对旅游业内在规律、发展状态和态势以及旅游院系实际的基本了解,因此究竟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目标定位并不是十分明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高等教育要加强理论素养的训练是必要的,这也是高等教育和一般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所在。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的产业,因此,作为旅游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本科教育也要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实践,不能与脱离实践空谈理论。教育教学如果只是简单的从书本到书本,只会给学生进入旅游行业带来不适应,形成理论和实际的巨大反差。二是专科教育“本科化”。专科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全国有近200多所学校开展旅游专业的专科教育,如果加上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数量更大,所以专科教育在旅游院校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地位不容忽视。但现在的情况是专科不专,专科教育“本科化”的倾向比较突出,使专科教育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导致培养的旅游人才“高不成,低不就”,不受行业的欢迎。三是职业教育“普教化”。旅游教育特别是中等旅游教育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即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本位实施教育教学。但现在我们不少旅游院校教育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岗位实践结合不紧密,不少教师教学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不重视课外实践和岗位实习,这种现象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职业教育“普教化”使得不少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不符合行业的用人要求。

2.3旅游院系教育与业界的交流、合作不够深入旅游院系教育担负着为旅游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具有服务旅游业的重要功能,因此不论是哪个层次的旅游教育,只有其产品——学生被旅游行业所接纳和认可,院系的长远发展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但现实情况是,不少院系还在关门办学,和行业实际接触较少,有的院系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合作并不紧密,并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致使有的院系进行了多年的旅游教育,连一个学生实习基地都很难找到,教育的质量可想而知,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也就值得怀疑了。另外,由于在一线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人员对业界的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也使得不少院系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在学术范围内的交流材料,而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更不要说影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了。

2.4师资和教材建设滞后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师资质量和教材质量为基础的。由于我国院校旅游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目前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其他行业或其他专业转“行”而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员都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对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以及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缺乏足够和深入的研究,而且缺乏旅游实践的磨炼。另外,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而旅游专业教师的知识老化、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也就日显突出。由于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学创新的能力较弱,所以旅游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教材建设表面上看非常繁荣,不少院校都出版了自己的教材,但教材质量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编的多、写的少,剪辑性成果多、研究性成果少,理论多、操作性少,继承的多、创新的少。教材既没有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又没有充分反映旅游实践的创新,一些近几年在实践中提出的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没有体现在教材的内容中,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雷同和抄袭现象。

3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培养的对策

尽管我国旅游院系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应该看到其发展的美好前景,把握旅游教育的整体趋势,从战略上思考我国旅游院系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个改革是整体性的,上至国家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调整,下到每个教师的每一节课。只有把握其整体性,我国旅游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会有突破性进展。

3.1增强旅游人才培养的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结构不断调整,而且改革和调整的进程在逐步加快和深化。旅游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和一些传统的专业相比,旅游专业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较低,主要表现在:旅游学科地位低、旅游专业吸引力下降、旅游院校尤其是旅游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等。旅游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面对这种挑战,要求我们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大旅游教育观、开放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创新教育观。同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取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不断提高旅游专业地位和旅游学科地位,增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9

作者简介:刘晓航(1947-),男,安徽芜湖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文法学院旅游系系主任,副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亟需大批多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现在普通高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明显地存在着有效产出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我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抓住机遇,以“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双师型师资,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打造富有中南分校特色的品牌专业。

关键词:市场化;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

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亟需培养大批多层次旅游专业人才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广大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各种形式的旅游发展很快,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并且拉动了国民经济许多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的机会,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05年的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第五大目的地(前4位是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国际旅游的创汇收入也居世界第5位。到了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中国将从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及创汇水平将名列世界前列。到了2020年,我国旅游收入将从2001年的占国民总产值的4.6%,提升到8%。届时旅游行业就业人数达到6889万,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8.5%。

由于我国旅游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全国各地旅游业发展不均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如上海市到2010年缺口达10万人),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对全国各地旅行社经理及导游人才结构的调查统计表明,全国各地风景区,旅行社的经理及管理人员中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学历的不到20%,人数庞大的导游人员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者不到30%,从业人员中大多为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仅凭通过当地导游资格考试上岗。这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培养大批与世界旅游接轨的旅游管理人才历史地落在我们旅游院系肩上。

二、我国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亟待改革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正在呼唤旅游高等教育的改革。旅游专业在我国高校还是一门较年轻的专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在普通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明显地存在着旅游教育的有效产出与行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办学定位偏离行业要求

旅游行业是一个风光在外,辛苦在内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做好从最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目前高等旅游教育依旧以培养中高级管理人员为目标,这种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接受从最基层岗位做起,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往往在实习阶段体会到旅游行业的艰辛,从而产生不愿在这个行业干太久的念头,旅游教育并没有真正建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学历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今天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高校应该把培养合格的就业劳动者放在首位。因此,可以说,学校办学定位的偏差是造成目前旅游教育产品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旅游学科成熟度严重滞后市场需求

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开放性很强的行业,旅游教育应该紧贴行业实际,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催生了大量应对市场而设置的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科的不成熟与旅游业的大发展,形成一对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矛盾,造成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不协调。而目前某些仓促上马的旅游院系,仅从旅游比较热门的角度出发,简单地以历史、地理、管理等专业为基础,在课程设置、教育方法上,容易沿袭一般的大学教育方式,导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甚至使实习环节流于形式,使旅游教育体系,人才结构严重滞后于旅游企业市场水平。

(三)课程体系脱离人才培养规格

旅游行业是一个涵盖宾馆、餐饮、旅行社、风景区、旅游商品、旅游规划设计、旅游信息、旅游文化、旅游政府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的综合系统。旅游教育作为学科群教育,涵盖面呈现多学科性及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由于旅游管理学科发展不完善,导致它尚未形成一个完善教育体系结构。比如在旅游管理学科专业中除了“旅游概论”“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等几们旅游基础课外,许多旅游课程都是对其它学科的应用和嫁接,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宏观管理,旅游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这些课程基本上是采用传统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解释或解决旅游问题。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课程,却要在一个专业中组合,必然使教学体系与行业所需人才的规格不协调。

(四)教师缺乏行业经验

旅游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从事旅游教育的教师大多数缺乏旅游行业从业背景,许多教师仅仅只有一些书本理论知识,但对旅游行业不甚了解,这种师资队伍状况怎么能培养应用性、复合性的旅游专业人才。

三、打造富有中南分校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

武汉有目前几十所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只有几所是本科,大多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专业的覆盖率达21%,我校是2004年开始招收专科层次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前不久教育部批准我校从2006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一年来我院讨论旅游管理专业设计已经历经几个回合,我校旅游专业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以上述普通高校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借鉴,避免重蹈其覆辙,以我校首倡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南和准绳,从教育对象实际出发,顺应“全球化”的时代环境,适应旅游市场化需求来打造独具中南分校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

(一)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定位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定位的大前提是旅游业市场的需求与我们培养对象的实际现状。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及餐饮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策划等旅游服务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根据我校“成功素质教育”的“99+1”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培养规格应该是:首先教育学生要树立做一个旅游企业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敬业乐群,吃苦耐劳。去旅行社工作就从一个称职的受游客欢迎的导游做起;在酒店工作就要从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做起,然后再向高级管理者(白领)及职业经理人方向发展,实现事业的成功。

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必须是多面手,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他们应该具有旅游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适时转化自己的职业角色,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来实现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

同时我们要培养旅游专业的精英人才,如旅行社与酒店的经理、外语导游等。外语导游门槛高难进入,但随着国际旅游发展,外语导游需求量不断增大。另外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重实践,重多种能力的特点,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创业,创办旅行社或旅游饭店(如农家乐旅馆)。我们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调查总能欣喜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及家长有这方面的打算,这是一个可喜的观念变化。

(二)做好课程设置

要根据旅游业市场化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结构要求和“成功素质教育”的“适用、够用、会用”的教学理念来确定课程设置。正如前面说到的普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脱离人才培养的规格,旅游专业教材很不成熟,不少仅仅是对其他学科的应用与嫁接,与旅游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我们决不能走他们的老路。因此,我们在课程的设置取舍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与旅游业市场化需求的对接,除了保留旅游管理专业10余门主干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外,舍去一些今后学生在从业中派不上多少用场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增加诸如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产品策划与线路设计、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旅游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等与世界旅游接轨的新知识新课程。大幅度调整选修课程,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加饭店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店营销策略,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熟悉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使今后择业和就业创业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与选择性。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设计与个人气质,使他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在选修课上开设旅游公关礼仪,形体训练,旅游的心理学、旅游美学,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艺术赏析,民乐演奏课程。

为了适应国际旅游发展培养外语导游的需要,我们要加大06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英语的授课量,增加专业英语课程门次,从原先的280多课时增加到784课时,特别要加强英语阅读(不做四、六级英语文盲),听力与口语的训练,为培养合格的外语导游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对06级新生,要根据英语入学成绩实行分班教学,在听力与口语教学中希望能安排外教。在选修课中开设第二外语(日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

课程设置上要坚持实践至上的原则,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门类中选择实践性较强的6-8门课程组成“实践实训课程”,从第2学期至第5学期每学期开出2门。它们分别为:1、“形体与礼仪实训”(包括艺术体操)2、导游实务技巧实训3、旅游企业会计实训4、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训5、酒店餐饮管理实训6、旅游电子商务与办公自动化实训7、普通话实训8、民乐演奏实训。

(三)坚持加强实践性教学与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大多数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率达到一比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观念。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开放性较强,近两年的摸索我们已基本上做到6∶4,争取做到5∶5。我们能否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加大实践性环节教学,使学生尽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以适应旅游市场化需求。

今年我系承担了校级教学科研课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其运作”,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如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等12门)。以案例教学、社会调查、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野外考察、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的设计与实施,编拟出成套的实践教学大纲,并制作成课件,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景区、饭店,走向社会(如“中南分校半日游的模拟导游,对绿林景区和武汉市14个景点的旅游资源定性调查)。第二部分是到京山绿林景区的顶岗与见习实习。第三部分是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必须跟团带团,写出有质量的实习报告与毕业论文)。

京山绿林景区和汤逊湖宾馆为我系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几门酒店管理的专业课许多时候课堂就在汤逊湖宾馆,具有优越的现场性。近两年的摸索我们已基本上做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去绿林景区顶岗实习,不仅经受了磨难,还参加了对该景区的旅游资源调查,刮起“头脑风暴”对景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一系列有见地的评价与建议。

为了改变现有青年教师普遍缺乏旅游实践经验的缺陷,根据学校安排,我系的青年教师从今年秋季开始轮流去京山大洪山旅游公司挂职锻炼半年,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使他们的全方位地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便今后更好地承担该专业的实践性教育。

我们将非专业素质教育放到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我们的毕业生今后从业的服务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物体,而是鲜活的不同年龄、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国籍的游客,特别是日益发展的国际旅游,大量境外游客来中国旅游,作为旅游业从业人员必须以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去接待他们,为他们服务,把中国的山水风光和“哲理与诗情融合”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他们。首先我们自身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人文素养,这里既有个人的气质与修养,还应该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与知识储备,不然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比如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很感兴趣,如果我们对宗教的起源、宗教建筑、宗教礼仪、宗教情感、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如何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必须知之甚详。这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非专业素质课程与实践活动来完成。在非专业素质教学中对学生意志,毅力承受挫折的训练是不能或缺的,这是我们亟待加强和努力的。另外,口头语言的表达,并且是讲普通话,较强的写作能力的形成,个人气质修养的塑造,都只能通过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来完成。

(四)努力拓宽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途径

推行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使学生成功完成学业,成功地就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但旅游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稍好一些。我们将寻找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我们毕业生找到工作。这是专业设计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获得导游资格证,意味获得从业的准入证,对06级本科生,我们将创造条件,让一部分人通过考试获得英语导游资格证。

我们已与国内一些五星级酒店(九江、武汉、广州等地)建立合作关系,每年输送毕业生去这些酒店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毕业实习,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顺利就业。对于经过2年考试仍拿不到导游资格证的同学,我们将安排他们去酒店实习,多增加一种职业技能,顺利就业。

就业问题解决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这样的专业设计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王玉廷.旅游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科技旅游资源;特性;资源配置;影响

1 科技旅游资源的涵义和特性

1.1 科技旅游资源的概念

科技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已经或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与科技相关的事物和因素的总和。首先,科技旅游资源必须具有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吸引力,即人们出游的动机主要是受到科技旅游资源本身价值的吸引和激发而产生。其次,科技旅游资源包括已经开发的和具有潜在开发可能性的事物和因素。已开发的还可以被看作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具有潜在开发可能性是指现在还不适于开发但当一定条件具备后即可被开发利用。最后,科技旅游资源必须是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事物和因素,这是用以与其他旅游资源相区别的必要条件。与科技相关的事物和因素很多,有形的科技设备和仪器、无形的科学原理和知识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科技模型和标本等等,可以说科学技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只有符合另外两个条件的科技事物和因素才是科技旅游资源。

1.2 科技旅游资源的特性

科技旅游资源属于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除了具有广域性、不可移动性、形式多样性、重复使用性,多用途性等旅游资源共性,还具有与其他旅游资源不同的特性,主要包括:

(1)科技性。即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属性。科技旅游资源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它是与科学技术相关联的事物和因素,或者是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原理和真理,或者是改进效率的先进设备、仪器和工艺,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奥义性。

(2)教育性。通过向人们展示科技的发展历程、科技知识内容、科技新成果、科技发展的动向等,使人们亲身体验到探索自然,感受科技力量的快感,让人们在旅游休闲过程中轻松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对科技的感性认识。国家积极支持科技旅游的发展,除看重其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外,还由于它能够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长人们的科技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

(3)跨产业性。科技渗透于各行各业。而在每一个领域都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科技旅游资源涉及工业、农业、科教、信息等一、二、三产业的多种行业。实际上。目前的工业旅游、高新农业园区旅游很大程度上带有科技成分,是对应用与工业、农业当中的科学技术的一种参观体验,应归属于科技旅游。其他诸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观测场所、博物馆,科技馆等都有自己的功能或业务。这些科技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跨产业性。

(4)快速更新性。纵观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加速发展的历程,而目前的时代又被喻为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旅游资源是关于科技的事物和因素,科技如此高速的发展必将引发科技旅游资源不断快速的更新并产生强烈的时代感。这种快速更新性和时代感使得科技旅游资源具有无限魅力。

2 科技旅游资源特性对其配置内容的影响

2.1 科技旅游资源配置的内容

厉以宁指出:“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较低的层次是指:在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对科技旅游资源的配置也应从这两个层次来阐释。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是指对于某一科技旅游资源要不要开发,或者是选择对哪些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这将判定是使其为旅游产业所利用,还是为其他产业部门所利用或闲置。在这一层面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科技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问题。微观层次上的配置是指对已决定开发的科技旅游资源如何开发,以使其最合理的被利用。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科技旅游景观设计建造、服务的供给等问题。

以下将具体分析科技旅游资源的特性对这两个层次配置的影响。

2.2 对评判科技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

2.2.1 评价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时应更注重科技性

旅游资源自身一般具有观赏、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和娱乐等几方面价值,不同旅游资源所蕴涵的各方面的价值内涵和大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或价值(吸引力)的不同指向性。科技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是指向科技价值的,尽管它也会包含其他方面的价值,但其价值(吸引力)的核心是其科技性。所以,我们在进行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时应以科技价值的比较为主。并以综合价值的比较为辅助参照。

2.2.2 评价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时应更注重体验性

我国科技旅游市场范围狭窄,原因之一就是旅游者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相对不高,对科技旅游产品的感知力和偏好不强,不能与其产生精神共鸣和情感激荡。而科技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就是科技性较强,需要具有较高“欣赏”能力的旅游者。既然无法在短期内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就应该在科技旅游资源选择和开发上做文章。在科技旅游资源自身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到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价值,即人们能够感受体验并欣赏享受到的科技旅游资源的科技价值及其他价值的程度。否则,如果选中一项体验价值较低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或者导致开发后吸引力不强而无法获益、或者是为了增加体验性而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

2.2.3 评价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时应考虑与旅游业的结合度

科技旅游资源往往与其他产业单位密切相关,它既可能是其他产业单位的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也可能是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这种高度相关性一方面是科技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其价值有所降低,因为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科研单位或是高等院校都有自己专门业务,不宜为人打扰,从而也就降低了科技旅游资源的可体验性。其他产业之所以乐于搞科技旅游就是因为可以产生范围经济,也就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其他方面的生产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然而在利用同种资源进行多种生产时必须考虑到两种生产能否有效结合问题,如果无法有效结合。就不宜将该资源用于两种用途。所以;在对科技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考虑这两方面的结合问题,也就是该资源能在何种程度上与旅游相结合,从而判断其开发价值的大小。

2.3 对科技旅游资源设计开发过程的影响

2.3.1 科技旅游资源的设计开发要重,最体现科技性和教育性

前文述及,科技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是其科技性。在科技旅游产品中则体现为产品的吸引力或给予游人体验的核心是科技性。因而,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无时无刻不把科技性的体现居于首位,尽可能地以科技的手段来挖掘资源本身科技价值,使游客在感受到资源所包含的科技感的同时也体验到方式上的科技感。

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将体验内容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遁世体验。对于旅游来说,所获得的是一种综合体验,但不同类别的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综合体验中,各体验类型所占的比例或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就科技旅游来说,其资源的特性就是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因此它所主要给予的应该是以教育体验为主的旅游综合体验。这样,我们在科技旅游资源开发设计过程中,突出教育体验的供给是相当重要的。

2.3.2 科技旅游资源设计开发要更重视参与性

前文强调了在科技旅游资源评价中应重视体验性。不仅如此,在开发过程中更应突出体验价值,因为体验感不仅源于资源自身,还可通过有创意的设计开发拉近与旅游者的心理距离,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增加体验感的方式可能很多,旅游中普遍应用的是通过刺激视觉感官来影响游客的内心,其实我们可以充分的发挥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作用。

科技旅游最终是通过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某种体验和享受。而满足好奇心和探知欲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亲自探寻,亲身实践,亲自动手,亲身参与。所以,在科技旅游资源开发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增加参与的内容,这是让游客获得更大精神收益并同时增加经济收益的有效手段。

2.3.3 科技旅游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着重解决与其他产业的协调问题

在科技旅游资源评价时应注重考虑与其他产业的结合问题,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实际地、确实地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即努力使旅游活动与其他产业单位的正常生产活动相协调,一方面努力挖掘具有该产业特色的旅游兴趣点。使其最大限度的为旅游所用和被旅游者体验,另一方面保证该产业单位生产的正常进行。这种协调可以包括时间上的协调,空间上的协调。内容上的协调三个方面。而且采用不同的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协调效果。

2.3.4 科技旅游资源设计开发也要不断更新内容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旅游资源具有其它旅游资源所没有的更新速度。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相当大的可变化性。科技旅游资源的这种飞快变化更新使得科技旅游可开发的“原料”相对丰富,不断的对新出现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淘汰过时的缺乏吸引力的项目,能使科技旅游景观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科技旅游资源特性对其配置模式选择的影响

3.1 资源配置模式及选择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和市场两种,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组成三种资源配置模式:纯政府配置模式、纯市场配置模式与混合配置模式。而选择何种配置模式才能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则往往要看该资源所生产出的产品的性质。产品的性质不同,则配置的成本、效率、公平性、能力等等方面也都会有差异,从而带来配置结果的差异。

3.2 科技旅游资源配置模式选择

科技旅游资源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实际上源于其科技性,是科技性为人们感知后所产生的广泛的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收益,它使得社会成员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及热爱的程度得以提高,进而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科技旅游景点也往往被作为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社会福利的一种体现而为政府广泛推崇。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科技旅游景点是能够产生部分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即不仅其消费者自身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而且整个社会也因此获得了收益,并且对科技旅游景点进行消费的人越多,这种正的外部性(社会收益)就越大,因而科技旅游景点是一种不完全适宜排他的产品,即不应设置高价格来排除大部分人对其的消费。此外,在科技旅游景点容量范围内,多增加一个旅游者不会减少其他旅游者对其所进行的消费。这被称为消费的非竞争性。由以上两点(不完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我们可以看出科技旅游景点是一种特殊性质的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认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种属性的物品就是公共产品,部分具有这两种属性的产品则是准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