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内部财务制度十篇内部财务制度十篇

内部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45

内部财务制度篇1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

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界定不清、不相容职务未能分离等方面,存在管理死角,致使假权调拨、转移资金等行为有隙可乘;在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案件。

2、预算管理不完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目前,大部分企业预算存在这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企业内部综合预算无论是编制时间还是编制范围都不一致,需做两次预算。二是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目前,基本上只进行基本的、总括的分析评价。三是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

3、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困难重重,审计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离后审,审任脱节”。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离任后,才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计,这种事后审计,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未经审计,照样可以升职。对查出的问题也不好处理,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审计容易走过场,起不到威慑作用,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显得无足轻重。二是经济责任划分困难,特别是任期经济责任难以界定,因此难以做出准确的审计评价。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在大量的违法违规的企业中,一方面是因为不依法办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本身就脱离了国家的规章制度,任意枉为,最后给国家给企业造成了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2、整体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充分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我们在工作中通常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或“近视症”,往往就事论事,仅从财务单方面出发考虑问题,结果顾此失彼,与其他内控制度执行相互矛盾,或不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而造成制度的“名存实亡”。因此,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时应把握全局,注重企业的整体实施效果。

3、针对性原则。是指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企业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目前我们很多企业没有一套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规范,从而造成会计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

4、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致,随时变动,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我们在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时,要高度重视这一点,要力求制度尽可能连续,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5、适应性原则。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适应性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部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适应。外部适应性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要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对企业竞争对手机制的适应。而内部适应性是指要适应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发展规模和企业的现状。企业要把握这两个方面,制定适时适用的财务内控制度,并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

1、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任何企业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的规定,并将其要求体现到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即在内部平行的组织机构之间进行的财务监督和约束行为。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专门的事后监督岗位,即除正常的财务核算外,应定期对相关岗位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第三个层次是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2、深刻领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掌握其控制方法,并使之不断完善,是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关键。企业控制制度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包括组织规划制度、授权批准制度、预算控制制度、等。目前许多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即使有,其中有些也已不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进行科学全面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只有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了,并有效运行,其监督作用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3、完善内部控制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处理好控制成本与控制效益的关系;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与职业道德自律的关系;传统内部控制方式与新型内部控制方式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以上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德全:“浅析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界》,2006.4

[2]沈秀萍:“浅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公用事业财会》,2006.3

内部财务制度篇2

1、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进行计账、算账、报账,规定,严格财经纪律,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晰。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财务计划;编制月、季、年度会计报表及有关说明,每月10日前向公司领导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送会计报表,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并按季度进行财务分析。

3、责会计核算,特别对应收、应付等往来账要及时清算和催收;定期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等财产物品进行盘点,做到账帐相符,账实相符,发现不符,必须查明情况及时汇报。

4、负责公司的资产管理和各项财产的登记、核对、抽查与调拨,按规定计算折旧费用,确保资产的资金来源。

5、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本、会计报表等档案资料。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出纳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及银行转账票据的收付,不得积压,按时将现金送存银行。

2、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按规定限额执行,不得挪用、不得以白条抵库、不得坐支营业款。

3、根据会计人员签章的收、付款凭证,按款项的审核批准制度办理收付。

4、开据支票,办理汇款时要按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办妥有关手续,不符合规定者予以退回。

5、填制有关收入、支出的会计凭证、登记银行存款、现金出纳日记账,保证账款相符。

6、负责保管未签发的支票,支票本及已签发的支票存根联。

7、负责职工每月工资、奖金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的审核和发放。

8、结合公司的业务实际情况,每月汇总收付款凭证并将凭证交会计登记明细账。

9、每月10日前,将上月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10、每月底将银行存款余额、营业收入及本月、本年累计额报告总经理及法人代表。

11、妥善保管保险柜钥匙,密码不得泄露及外传。

12、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

1、公司的固定资产,包括机器设备、车辆、家具、电器、其他设备等,其财务管理和计提折旧,由财务室负责。

2、每年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做到实物和账表记录相符,核算资料准确。对固定资产遗失、损坏的,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做出适当处理。

3、购置固定资产,必须有经批准的购置计划;购置时,经领导批准,可借用限额支票在计划范围内使用。

4、购置的固定资产报销时按财务制度审批程序进行。

四、印章使用的管理

1、公司印章包括公章、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等。公章由行政管理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由财务室专人负责保管。

2、保管人员必须坚守职责,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将印章带出办公室,不得私用,不得委托他人代管。

3、保持印章使用的严肃性。各类印章只限使用在正式公文、函件上,严禁在空白介绍信上盖章。印章使用必须做到用章登记。

五、公司员工差旅费的规定

1、职工因公出差,按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一律乘座火车,可购硬卧车票。如因特殊情况需乘飞机者,必须报总经理批准方可乘座,否则不予报销。若需乘船可购四等舱船票。

2、在途补助。乘座火车和轮船每人每天按20元补贴,乘座长途汽车6小时及以上的,可按在途标准补贴20元。

3、员工每人每天按80元标准住宿,出差住宿按天数计算;副总经理以上实报实销,所住宾馆不得超过三星级。

4、住勤伙食补贴,每人每天20元标准。

5、市内交通补贴,每人每天10元标准。

6、公差人员报销差旅费,必须在回公司五天内办理报销手续、缴还预借差旅费,否则作为挪用公款处理。

六、物资采购规定

1、各部门根据每年物资的消耗率、损耗率进行预测,于每年十二月中旬编制采购计划和预算,报财务室审核。

2、计划外采购或临时增加的项目,也要制定计划或报财务室审核。

3、财务室对各部门采购计划和预算进行审核,经审核的计划交行政部门监督实施。

4、采购价值在500元以上的物品要有2人以上共同办理;大宗用品或长期需用的物资,必须向3家以上供应商摸底询价,并签定供货协议。

5、计划外和临时少量急需品,需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采购。

6、采购人员采购物资付款,价值在500元以上的,使用转账支票或委托银行付款;价值在500元以下的,可以支付现金。

7、转账支票结账一般由出纳根据采购人提供的准确数字或单据填制转账支票。若由采购人领空白转账支票与对方结账的,转账支票必须限额。

8、物资采购价值超过500元,卖方要求付现金的,必须由财务室审查,经批准后,方可付款。

七、公文及合同的管理规定

1、以公司名义向外发送的正式文件需经部门经理审阅,总经理签发。

2、以公司名义对内、对外签定的合同,统一由财务室负责办理,并在办理完毕后将原件分类存档,以便随时备查。

八、财务审批、报销规定

1、公司各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事先拟订支出计划,报总经理同意后,再由经办人按规定办理借支或报销手续。

2、公司员工报销,需下列审批程序:经办人—部门经理签字—总经理签字—出纳付款。

内部财务制度篇3

关键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是应用于企业会计领域最广泛的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方法,其在医院运营中的应用对提高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医院的平稳运营和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卫生部更是于2006年印发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做出了细致的划分和具体的规定。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而在公司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控制以及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基本一致,但由于医院属于医疗服务机构,其组成和运营模式与企业有很大区别,因此,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相比于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也有一定的不同。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医院是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的福利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相比于企业的盈利属性,医院经营活动中强调的重点是社会服务,而不是营业利润。国家为了保证医院的发展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因此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不仅是保证医院能够平稳运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还是保证公众资金能够得到合理运用的必要方法。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是节约和发展,并在满足社会医疗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任务重点在于信息控制、资金安全控制和预算管理控制三个方向,用于这三方面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措施一方面是保证医院所筹措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另一方面则监督医院内部不会出现贪污、腐败等威胁公共资金使用安全的现象。另外,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在医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对保证医院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十分重要,财务预算控制作为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一项风险较大的复杂的需要随机应变的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及道德水平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

(三)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特点

医院是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医疗活动的对象是人,并且本身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高危行业,以病人安全为主的医疗风险控制是医院内控的中心和重心,财务的内控要围绕医疗活动展开,要体现医院运行的特点并服务于医疗活动。因此对医疗收费业务的管理、药品和耗材等的支出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就成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确保各环节的安全,最终达到财务和医疗安全的目标。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理解不够,认识不足

我院由于长期以来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抓的不严,因此导致我院各部门及个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够,认识不足。有些科室和部门浅显的把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为制度手册、文件的汇总,认为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在科室运营时忽视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还有一些科室在面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够积极学习财务内部控制原理及其重要性,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部门对效益的追逐和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摆在了矛盾的对立面,从而造成管理问题。而且由于我院近年来普遍重发展而轻管理的态度导向,致使我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对我院运营中的经济活动产生约束力,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监管制度使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成为了一纸空谈,对我院的资金安全和我院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影响。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强化

在我院的运营管理体制中,负责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部门是财务部,然而在医院组织体系中财务部却是和其它科室平级的职能部门。这就导致了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各科室的运用只有工作指导和建议的权利,而没有监管、组织和控制的权利。财务部门在医院财务“内控”工作中的尴尬位置导致了财务部门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和促进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只能任由各科室根据科室各自对“内控”的理解程度“随意”的执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导致了我院“内控”工作的无力。

(三)缺少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我院近年来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论验证并合理构建,这直接导致了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落后,从而造成各科室和部门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重视。由于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作用,导致现有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的完成对医院资金安全的保护职能。

三、解决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策略

(一)强化我院各科室、部门及个人的内控意识

为了解决我院各科室、部门对财务内部控制的不理解和不重视的现象,首先要强化我院各科室、部门及个人的“内控”意识,通过举办“内控”知识竞赛、“内控”培训等活泼有效的活动形式对我院科室和部门人员进行“内控”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使广大员工熟练掌握我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还要从思想上提高他们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为了形成全院重视内部财务控制的风气,可以让医院的领导层首先开始“内控”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榜样效应达到“上行下效”的目的,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内控”认识的提高。

(二)完善我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我院的现行的“内控”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我院对开展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指导要求,因此需要我们财务管理部门加大对我院“内控”制度的完善力度。为了使我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指导我院的平稳运营和健康发展,就要要求财务部相关人员在掌握《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以及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我院“内控”工作的详细调研,本着严肃认真的原则结合国内外医院先进的“内控”制度制定一套符合法律法规的,符合我院发展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进行“内控”制度完善时,应合理设计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确保不同机构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这样不但能使医院高效运转,且能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防止贪污、腐败、浪费等现象发生。且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发生,应制定相应的新制度,经济业务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漏洞要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不适应的制度要废止,使内控制度覆盖各个角落和环节,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科学的内控系统。

(三)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其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监督作用

在我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由于和科室与其他部门属于平级部门,也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得以监督和实施的主要原因。为了强化内控,我们必须加强审计部门的建设,这个审计机构应该成为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在我院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审计机构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和监管作用,审计部门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还应该具有权威性。从而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价测试,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日常工作全过程的控制作用。

总之,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是医院正常运转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保障。所以,我们要适应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医院特点,形成医院各阶层共同实施、共同负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结的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实现公立医院“高效、优质、低耗”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内部财务制度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要性;问题与措施

现阶段,财政拨款仍是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要想切实履行服务职能,就必须要通过根据预算规划,严格控制财务行为,保障有限的资金得到最优化利用,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等问题的发生。而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具有优化管理环境、明确管理责任的作用。因此,开展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推动事业单位高效完成工作目标的根本保障。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在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职能的过程中,所花费的资金都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容易出现缺少规划、大手大脚等现状,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被大量消耗,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资金使用监管的不到位,也容易诱发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通过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一是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制,营造了相对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了财务资金不合理利用等问题的发生;二是有助于财务人员强化财务分析,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运营成本,在保证事业单位应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尽量缩减成本支出,以提高办公效率;三是推动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在一些基层的事业单位,由于本身规模较小,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可以极大的消减单位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隐患,从而加快了财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资金来源相对稳定,且来自内外部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缺乏强烈控制意识和危机意识,也就不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详细的财务资金使用规划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一些单位的领导人员,由于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因此在财务机构的设置上也缺乏足够的关注,例如财务人员数量偏少或是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等,都会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或其他腐败行为,不利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二)内控制度亟待完善

自十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愈加突显。但是由于内控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制度建设经验,因此财务内控制度的健全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使用仍然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例如,部分事业单位由于财务控制流程过于简单,导致财务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流程过于严谨,反而影响了财务资金的灵活性,不利于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履行。除此之外,诸如会计核算混乱、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内控制度的建设。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形成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理念

事业单位要积极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宣传与学习,使单位全体员工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提高相关负责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重视资金的运转情况,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

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过程当中,财务人员是最具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因素,只有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也为今后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首先是要做好财务人员的选聘和任用工作,不仅要考察任职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对其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考察;其次,考虑到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变化,还要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使财务人员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三)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要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切实发挥财务内控制度的作用,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单位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职能作用。从内部监督来看,事业单位要重视单位内部审计管理,设立审计部门,建立健全财务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通过内部财务审计结果,对财务管理中薄弱环节加强控制,对发现的漏洞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组织,其财务资金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科学的应用,将直接决定了其各项服务职能的履行情况,也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事业单位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提高内控意识、健全内控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确保财务资金得到高效利用,维护事业单位形象,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交通公路事业单位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34).

[2]方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基于北京科技协作中心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内部财务制度篇5

一、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企业财务计划实现的关键,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进行约束和调节,因此,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极为必要的。企业财务计划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开展前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会受到多重财务活动的因素影响,财务计划也就存在一定的漏洞。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财务计划中漏洞的出现,保证企业财务计划的可实施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日标的关键环节,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为日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严谨性,是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与凋节的依据。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原则

1.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该着重在这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以市场经济为方向,以满足企业发展改革的需要为日标,建立健全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财务流程。财务内部控制人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解,将企业内部控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制度建设,进而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现代科学管理模式。预算管理制度的对象需要涵盖企业的普通员工以及企业的领导干部,促使他们形成全面的预算思维,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一套企业危机预警系统。良好的信息沟通也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运营发展的情况,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可以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

2.坚持效益性原则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涵盖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项经济业务,促使内部控制可以真正地在企业得到落实,在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关键控制点得到应用。但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也不宜过多,很多理想的内部控制常常会因为成本过高而难以被采用。因此,企业在设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坚持效益性原则,针对企业现阶段的经营情况以及规模大小,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可行性强,同时控制成本又相对较低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3.细化成本并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近几年我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不但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更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加强企业对成本的控制,细化成本,将不规范的成本开支除去,实行资金的统一化管理类。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销售策略的制定,掌握企业资金的详细用处,从而提高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成本管理不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有意识地制定不同的成本定额,计算新产品成本,强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有效约束机制,这样企业的成本管理才具有实用价值,才可以为企业定价提供真实的数据,促使企业管理层可以一次为依据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

4.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优化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优化需要企业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及财务管理人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建立统一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这样便可以实行财务监控,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监督约束,避免出现企业高管舞弊行为,同时统一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便可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还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优化,加强员工的培训,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1.环境的控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环境的控制,控制环境强调的是对影响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的各种因素的控制。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环境的控制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同时还会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控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同时控制环境也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情况好坏。

2.事前控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预算控制以及授权控制。通过事前控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可以为后续的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奠定基础,并将主要的控制思路与设计计划传递给各个执行部门,确保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一体化。

企业的整体日标可以划分为控制标准和控制项日,预算控制便是通过预算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情况比较,对企业内部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预算未完成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进行补救,确保各项预算可以严格执行。企业在发生经营业务时,预算控制可以自动地将企业实际情况与预算日标进行对比,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业务及时上报。

授权控制则是以企业组织机构及员工的岗位责任为依据,要求企业职工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才能进行,同时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是在被批准或是被授权的条件下进行的。授权控制还需要建立检查制度,确保授权后处理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3.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包括对会计系统以及业务操作的控制。通过事中控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会计系统需要确定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详细地描述,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业务的会计核算流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报表宜采用取数公式,直接根据会计账簿生成会计报表,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业务操作控制制定的标准时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时以信息传递为依据,调整费用报销和产品购销等经常性业务的流程,从而控制企业经营业务的规范性。

4.事后控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最后环节便是事后控制,主要包括数据核对以及风险评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事后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数据核算指的是对内部外部数据的发生额及余额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指定的逻辑关系,并将误差提交给相关的监控部门。企业财务的内部核对是对企业财务部门各系统间的核对,企业财务的外部核对则是指与内部数据核对,对外部往来账日进行核对。

风险评估指的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时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设计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转化成具体的控制项目及风险指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的挑战,这些挑战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也会带来机遇。企业应当定期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模型,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与改进,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需要定期综合研究并讨论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进展情况,并分析业务的走向,确保企业的业务始终能够按照计划要求进行。最后,企业需要将真实的业绩效益与发展日标进行对比,确保企业可以实现目标的最大化。

内部财务制度篇6

一、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全面性的原则

在对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包括了医院内部会计工作的各项的业务以及相关的岗位,并且在对业务进行处理中的控制,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重视,按照每一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进行管理,在对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应该从全局出发,并且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整体的管理。

(二)遵循合法性的原则

在对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必须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实施,在国家法律文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如果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来实施,就会给医院造成一定的影响,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遵循有效性的原则

在对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要对医院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约束,在医院中,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不能有超过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权利,如果出现违规的情况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能够保证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管理。

二、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已经能够满足管理,但是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医院内部控制的工作不能良好的进行,在有的医院中,虽然有着内部控制,但是由于内部的职责不够明确,并没有对内部财务控制进行一定的完善,以至于控制工作不能进行。

(二)医院领导对内部财务控制认识不到位

在医院中,对财务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有的医院领导对内部财务控制不重视,对内部财务控制认识不到位,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是在制度实施上存在着问题,在对问题进行解决中并不能按照程序来处理,就发挥不出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

(三)信息系统失真,对会计处理中缺乏一贯性

在各个医院中,由于有了电算化系统之后,医院会计管理坏境和会计核算工作发生了改变,由于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复杂性和计算机的危害性,对手工系统的会计控制有着一定的难度。

三、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管理

(一)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要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使得会计工作更有序的进行,在对医院各个部门,各个工作的环节中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且要把制度进行落实,能够保证对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如有发现问题,并立即进行解决,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要建立领导决策机制,发挥出工作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能够降低决策的风险,保证医院内部财务良好的控制。

(二)营造出良好的控制环境,统一认识

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还要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中营造出良好的坏境,要对医院内部财务控制进行重视,要认识到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医院中的管理者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态度决定着控制的执行度,在医院中,不论领导还是员工,都要进行统一的认识,才能保证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实施。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必须要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着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实践能力,要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发挥出内部会计工作人员控制作用的条件。

(四)在内部财务控制中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由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对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加强了计算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而且还要重视系统的操作和对平常维护的控制,应该按照流程进行操作,要对会计工作人员完善岗位责任制。

(五)要对预算管理进行控制

要想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必须要依照国家有关的政策,结合医院实际发展的需要,对预算管理理念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更新,能够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在内部财务控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还要对收支管理进一步的加强,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能够保证医院内部财务控制。

(六)对风险评估进一步的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层次的医院在经营方面各不相同,在经营中要加强风险意识,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可执行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使医院在经营中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控制,能够保证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

(七)发挥出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内部审计机构能够进一步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控制,在内部审计的工作中主要是对医院内部财务收支的情况以及固定资金进行一定的审计,并且要报告给医院领导,能够有效地保证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财务制度篇7

摘要内部财务控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及完整,在企业各项活动中,其内部控制制度均会贯穿其中。我国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创新。本文首先阐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如何创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创新

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规范是企业有效治理的需求,企业治理是企业利益相关的人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平衡问题,只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环境好了,企业治理结构也会跟着得到一定的改善。我国有很多企业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即使有的企业建立有财务内部控制度,但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没有创新性。为此,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企业制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保障,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对会计记录的真实、可靠、准确、完整提供保证,将企业中的错误的策略进行纠正,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风险等进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需要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就是其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对企业风险实施防范的最佳手段,其不但能够合理评估企业风险,还能够加强企业经营中相对较弱部分的控制,保证国家的各种方针和财政政策可以在企业中很好的实行,保证企业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对企业会计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有效提高,也具有有效作用。

2、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内部财务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可以将其生产、经营以及财政等各方面内容均进行结合调控,充分的发挥企业资源的整体作用。内部控制可以建立严密的监督、考核管理制度,真实的将企业的经营和职工工作实绩进行反映。因此想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完善,就需要对其资源实施相应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二、如何创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1、创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治理结构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内部控制在企业治理机构中占据内部监控的位置,将企业各个参与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权责分配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才可以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程序的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需要在有效的企业治理机构上进行,所以将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企业相关人员权责分配、均衡的焦点。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在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中加入和利益相关的结构,可以将企业治理结构多元化和合理化,将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进行改进,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以股东大会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制定、效果评价等问题起到的控制作用,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位置等基准制定相关的规则,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并影响内部控制的实行执行效果。

2、创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就是企业实施控制结构建立、监督、考核、评价等内部控制框架的参照物,在确定内部控制目标以后,内部控制的范围就会随着确定,进而为内部控制的内容设计、评价等体系的构成提供依据。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目标和CoSo目标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我国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要以CoSo报告为参考依据,制定出适合我国企业,并且和我国基本国情相符合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目标。其不但要包含主导目标,还要涉及到多元化目标。可以将内部控制理解为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种措施或者是手段,该目标不仅要具有连续性,还要具有长远的发展性,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可操作和可评价性,需要将这个目标分成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种。可计量是由会计核算、结算等取得。

3、创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管理

为了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行,需要将企业财务信息及时的传送和反馈,并保证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效率并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程序进行优化。选择合适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系统,将企业的全部业务以及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快速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电信业财务共享机制就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以及共享。在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效率提升。因此内部控制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

三、结束语

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产物,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将企业资产进行完整的保护,使得企业的一切活动都顺利进行,并有一定的工作效率,企业发展规模越大,这种内部控制就越明显,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我国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必须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创新,以上本文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定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以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内部财务制度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意义现状完善建议

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下行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受到抑制。中央2016年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任务目标,尤其是2016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从5月1日起,建筑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必须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以降低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发展战略。

一、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一)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资产的安全,提供准确而完整的信息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良好的内控能力使企业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提供的信息报告及时、真实、完整。

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松散,加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所在地较为分散,资金需求量大、垫支资金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纷繁复杂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效控制人力、财力、物力在经营活动中的损失浪费等现象。从而使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报告过程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防范建筑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发展战略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财务控制的方式将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经济行为的全过程,覆盖到企业各部门,具体每一个员工,渗透到企业各业务岗位和操作环节,通过财务数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从而有效的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间通力合作,有效地将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企业将近远期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做出符合战略要求的决策,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战略选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一)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粗放型管理,还是停留在民工联队的层次。虽然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已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虽然有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实施过程中却有章不循,不少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在工程施工紧张期间,为抓工程进度、赶工期,遇到具体问题强调灵活和速度,忽视了对内部的财务控制,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导致执行力度不足,使内控流于形式。其次,现阶段大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呈金字塔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企业的财务信息沟通,使财务内部控制效率低下。再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基本是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虽然有的企业设置内部审计,但其直接由财务部门领导,或者由财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人员。使得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弱化,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不能发挥其职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内部控制行为的主体道德意识、风险意识淡漠

在内控方面,对人员的要求在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等方面未达到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财务及内审人员普遍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缺乏高学历、高层次的财务和内审人员。由于建筑行业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跟不上,连正常的会计业务有的财务人员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督能力不足,难以及时的发现财务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其次,企业财务人员不能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提出合理的投资发展规划,对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缺乏了解。另外,很多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不能适应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管理技巧,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差。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从企业层面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据国家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等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实行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这样可以在事前有效地避免风险。实践中一些领导对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拍拍脑门做个决断,拍拍胸脯做个保证,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机构内部设置,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保证信息畅通无阻。这里要特别指出,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企业组织内部较高层次,并对人员配备和工作保持独立性,增强该部门的权威性。

另外,企业要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财务员工的重要标准,对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最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核心人力资源和重要人力资源在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从业务层面完善企业的财务控制活动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强化职责划分,明确部门与人员的分工,防止单个部门和人员操纵整个财务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

具体要求会计与出纳岗位不能由一人担任,出纳不能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岗位和审计岗位分离;支票保管职务与印章保管职务分离;银行印鉴和企业财务章、人名章不得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有效杜绝发生错误和舞弊的行为。

2.授权与批准控制法。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要求每项经济活动都要有适当的授权批准方可进行,分为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限额。

常规授权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时效性一般较长。

特别授权,注意要防范,规范其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企业应当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防止随意处理,造成损失。

3.财产保护控制法。财产保护措施主要包括财产记录与实物保管,主要用于对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进行控制。例如,定期盘点资产和会计记录进行比较,根据差异通过详细调查查明原因、明确责任,最终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限制接近,就是严格控制实物资产的接触,尤其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

财产保险,通过投保把资产损失风险转嫁出去,一旦发生意外或者灾害事故,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从而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4.预算管理控制法。建筑施工企业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完成情况,比较分析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其采取改进措施,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及时或者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

5.运营分析控制法。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资产、费用分析、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运用因素、对比、趋势等分析方法,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6.绩效考核控制法。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与内部控制相匹配的激励奖惩制度,才能达到规范管理、违章必究的效果,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7.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法。科学的财务内控体系与员工的素质紧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使员工对工作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使大家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某个员工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达到提高整体员工素质的目的。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复杂多样,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全面纳入“营改增”的背景下。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宇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潘惠兰.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建议[J].会计师,2014(12):54.

[2]马川颖.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4(3):33-34.

内部财务制度篇9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08-03

财务风险是企业各种类型的风险在财务上的反映,是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投资筹资、经营管理、资产分配等经济活动中。近年来频发由于内控失效导致的财务风险事件,比如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由于经营者独裁,没有形成适当的监管和信息沟通机制等原因,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2008年中信泰富外汇合同的签订未经恰当的审批,潜在的风险也未能正确评估,公司高管在没有经过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做出重大的战略决策,最终导致签订的外汇合同产生巨额亏损接近200亿港元以及2011年来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跑路潮”等。

财务风险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成为管理层面共同探讨的话题。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危害。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一)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层、全体员工共同实行的一种控制活动。企业的内部控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授权并确定采购、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形式;审计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状况的过程;对突发性的财务风险采取的应急性防御措施等。

(二)财务风险理论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狭义上是对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上还包括对盈利的不确定性。按照来源不同来划分,广义上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包含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连带财务风险、资产贬值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

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等方面。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采取及时的应变措施,否则就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内部控制活动是抵御财务风险影响的关键性措施,企业需要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管理等部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在风险的发生时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减少财务风险损失。

(三)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人员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对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防范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从概念上可以看出,财务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也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从运作机制上来看,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二、案例分析

(一)企业概况

企业背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化妆品行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国内日化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上海家化以化妆品、个人日用品、洗涤清洁用品等产品自主研发、销售为主营业务,是国内日化行业中的支柱企业,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国内日化行业中都处于先进水平。在国内行业中,上海家化是最早通过该行业国际质量认证iSo9000的公司,亦是参与制定中国化妆品行业国家标准的公司之一。该公司追求差异化的经营发展战略,在国内竞争市场上先后创造出“清妃”、“六神”、“美加净”、“佰草集”、“高夫”等许多国内著名品牌,在众多重要的市场细分环节中占据领导地位。

(二)内部控制缺陷以及财务风险可能

1.上海家化在内部控制存在以下三大重大缺陷。其一是关联易中缺乏对关联方信息的积极判断以及确定相关信息的严谨程序,没有确定好对关联方清单进行维护的频率,不能保证识别该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信息,严重影响到了财务报表中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完整性和披露的准确性。上海家化长期没有对与关联方沪江日化公司的相关交易进行统计和公布,而随着证监会的调查,已经确认上海家化退管会与其代工厂沪江日化之间存在着未披露的关联易。其二是该企业的部分子公司未对销售返利和运费资产金额建立完整的统计和预提的内部控制。上述不健全的内控制度不利于财报中关于销售费用和运输费用等交易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在审计报告中,认为这项重大缺陷只出现在上海家化的部分下属子公司中,母公司以及其他子公司并未发生这样的问题。其三是对相关财务专员的职业培训不够完善,使得财务人员对最新的会计准则的应用掌握不充分,该项缺陷导致上海家化财报中反映出了前两项缺陷,没有及时发现错报的财务问题。该项缺陷也反映出上海家化在用人培训和人事监管问责方面存在着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

2.上海家化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大多数的企业财务风险失控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引起的。而内控问题的产生往往是长期存在的多种因素导致的。本论文结合理论和案例,首先从五要素上分析上海家化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提出改m措施做铺垫。

(1)未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上海家化被暴露出的三大缺陷中,可以看出该上市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中:其一在结构组成上,上海家化的组织机构基本规范,但是其管理层和董事会分离。从2011年平安成为该企业最大股东以来,由于以平安为代表的大股东和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之间对上海家化发展战略意见的不同,董事会成员兼任管理者,使公司内部在发展目标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两方的矛盾不断激化,致使内控中的问题逐渐显露,相关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失效。其二在人才培训上,上海家化在强化对员工工作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进行培训的同时,忽视了对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上海家化在2013年组织进行培训的时数长达9000多个小时,参与培训的职工占总人数的65%,其中参与研发和销售的培训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7%和90%。相比起来该企业在财务人员的培训投入上略显不足,其内部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掌握应用最新的会计管理准则,对年报中的错报项目没有及时发现。其三在社会责任上,上海家化对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管理,坚持高标准的产品合格要求,还积极担当起社会责任,坚持生态化战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但是该企业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对内控不都重视,内控文化的缺失使得企业内员工的风险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使得一些内控措施流于表面,难以对财务风险控制产生积极的作用。

(2)缺乏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首先在风险识别中,上海家化没有建立起全面的内外部相结合的风险识别机制,没有及时找出隐藏在财务项目中的风险并做出预警防御措施。比如上海家化在与关联方交易信息的管理上没有确立起全面识别、信息认定的体系,没有对必要的交易方关联信息进行公布。其次在风险评估中,上海家化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体现在其缺乏依据财务风险的事故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并且调整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反应机制。根据普华中天对该企业的审计报告,上海家化的风险主要是运营风险,包括对最新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掌握,以及资本方与管理层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家化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3)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活动。上海家化在2012年的四届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中提出建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该项制度发展历程短,在一些方面并未完善。其一,在企业的授权审批控制活动中,上海家化制定的授权审批制度合乎规范,对不同性质的交易资产要求分别处理授权和严格审批,并且规定必须注明审批了交易的职位职责、办理流程等细则,但是在现实执行中出现了差错,没有对关联方的交易项目按照规定和办理流程进行处理。其二,在对资产项目和经济活动的调节与复核中,上海家化并没有对财务报告中所有项目相关领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更正,只是局限于成本、资产项目的统计中,因此这使得该企业没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隐患,产生了巨大的缺陷。其三,在公司的预算控制中,上海家化忽视了预算控制方面的问题,产生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没有对子公司在资源的利用和职责的履行上进行合理的约束控制,缺乏建立预算控制的相关规定。

(4)未建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体系。准确完整的收集信息并且有效传达流通,有利于企业根据信息做出有效的评估和策略调整。首先在信息体系上,上海家化缺乏一套能够促进完整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体系。比如,该企业对会计信息公布不及时、不规范,影响到外部投资者对有效信息资源的获取;其在与关联方进行的交易信息没有准确完整的传达,没有建立其完善、高效的信息传达机制,加深了资本方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对财报中对交易信息的整理分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沟通体系上,上海家化由于缺乏建立高效、实时的沟通体系,对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没能有效地传递沟通,阻碍了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

(5)内部监督能够发挥的作用小。上海家化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财报内控机制,但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着一些弊端,没有确立独立于内控制度之外、对不合理项目进行专门研究的内部监督机构。一方面,上海家化的部分子公司在销售返利与运输成本总计和预提中,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致使负责内部监督的相关机构没有及时发现错报的项目和数额。另一方面,上海家化对自身内部控制的缺陷没有及时做出反应,缺乏相应的警戒和问责机制,使得对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人员管理比较宽松,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也反映出上海家化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内控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针对前文对上海家化内控环境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处理好资本方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在于不同利益诉求。在这两者之间的斗争中,资本方作为强势的一方,对管理层的决策产生了极大的干扰。上海家化应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统筹认识,建立有效的决策协商机制,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完善分配好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制衡约束,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二,重视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健全企业职工的培训机制。在对财务工作者的培训中,对财务人员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促使其对最新的会计准则能够熟练运用,避免对财报项目中错报数据的忽视,减少严重经济数据的错报漏报情况的发生,从而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

其三,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文化的重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上海家化应尝试把内控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加强职工对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效率。

(二)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

由于外界市场环境的多变,企业需要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两大系统,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严格管控,建立起相应的解决风险的操作程序,通过相关的对策,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机构,明确企业的风险可承受范围,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研究分析,了解其类型、产生的原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等方面,使得企业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的控制。

同时,应该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依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和预警机制,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降低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完善控制活动体系

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内控制度确立时间短,效用低。在控制活动方面还存在着对制度执行力较差、会计核算失真、有关披露财务信息的程序不完善等问题,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完善内控制度。

首先,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活动规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对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规范母公司、各级子公司的控制活动披露的程序和步骤,统一财务数据披露流程;建立多样化、多层面的自我评价和财务考核机制,促使财务人员及时识别、有效评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提高财务人员在控制活动中执行力度,对出现问题的方面及时整改。

其次,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工具和准则,加强预算控制和管理。上海家化财务人员在充分了解财务项目的准确完整信息的条件下,统一使用规范好的会计核算程序和准则,提高经济核算表单数据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合理压缩财务报表加工周期,为下属子公司有充足的r间上报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等工作,同时母公司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对各方面财务数据进行复核检验,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减少核算失真现象。

(四)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

针对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完善:

首先,建立多种手段相结合的信息传递方式。企业现有的与外部沟通局限在财务公告报告、重大信息的等途径上,其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企业内部与外部结合的信息资源交流群,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重大消息,为企业外部投资者提供获取有效信息的平台,降低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性,提高信息传递沟通效率。

其次,完善信息沟通机制,解决好股东与管理者在享有的内部信息资源不对等的问题,两方的信息沟通坚持完整、准确、共享的原则,避免因未及时有效地完成信息沟通而使关系恶化。

(五)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在内部监督中出现的发现部分会计信息没有披露以及错报问题、内部监督管理宽松问题等,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其一,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反舞弊机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核查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上海家化可以成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内部现象反舞弊举报的受理机构,明细分工,规范上下级公司投诉举报和受理的标准、流程、要求等内容,对投诉举报该公司舞弊、造假、隐瞒等现象进行调查处理,并对经调查后认定为真实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整改,并在总部监察中心备案。

其二,在容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关键点上加强监督。明确监督的范围、程度、对象和手段,对相关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

其三,建立健全对内控缺陷事件进行预警、追究、问责的机制。明确事件性质,对涉及反舞弊、错报错漏数据等重大事件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直接和间接责任人,依据企业或者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全体成员对内控的重视和防范风险的意识。

市场环境的瞬息巨变,一些企业由于财务丑闻等失去信誉或者失去大公司管理层投资者的信任。因此,为了帮助大企业重获声誉创造必要的前提,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及时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的原因,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不断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解决存在的重大缺陷以及其他问题,降低财务风险的危害,促进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邸亚景.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标准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2]郑小洁.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风险相关性的研究――以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3]韩树国.浅议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4]马春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析研究――基于上海家化的案例分析[J].商,2015(15)

内部财务制度篇10

关键词: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原则;对策

科研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是指科研单位为了合理保障科研经济活动的高效性、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在单位内部建立或实施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是科研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单位组织管理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本条件;它既可以有效的确保科研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防止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当前我国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科研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在资金管理、内部审计监督、预算控制、对外投资管理等环节显得比较薄弱。

一些科研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财务控制,但是因其只重视科研结果,忽略了管理的作用,内部财务控制让位于科研生产,使得内部控制系统失去了它应有的效果。

一些科研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审批制度,资金审批权限、程序,审批人员的职责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时随意性很大,存在核算随意、管理松散的现象。

一些科研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缺乏相应的独立性;或是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内审人员,但其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未能充分发挥其稽查、评价与信息反馈的职能。使得财务运行处于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的高风险状态中。

科研单位为了提升经济能力,通常利用货币资金、国有资产、专利技术等形式进行对外投资。但是因为没有制定完善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缺乏成熟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审批及处置等管理控制体系,使得对外投资管理大多失控,国有资产流失。

目前科研单位的经费使用大多都编制了预算,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没有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考核机制不够健全、有效,是目前科研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中较薄弱的环节。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认真考核、检查,使其流于形式,执行效果很差。制度无论多么先进、完善,在没有有效的监督考核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原则

(一)以优质服务为先

对现代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而言,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和服务就像一个事物的两面,相互融合,相辅相承。既不存在没有管理内涵的服务,更不存在没有服务内容的管理。坚持以优质服务为先导,积极倡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推进服务与管理的持续协调和长期互动,通过优质服务这个载体来推进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并提高管理效率。

(二)以制度建设为本

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作为科研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政策性、时效性比较强。用制度规范事,就是用制度规范程序,用程序约束行为,就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结构的优化。

(三)以预防控制为主

防止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纪律控制等。在对重要事项的控制中,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例如:对外投资、政府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等。

(四)以例外管理为辅

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管理过程中:计划性和随机性是统一的。做到既有周密的长期安排,又有机敏的应变准备。作为管理部门,一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高度的计划性之上,但仅有计划是不够的;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经常会遇到许多随机性的任务,如果不能快速应变,就难以保证工作的完成。所以要充分估计问题的复杂性,计划要留有余地,保持充分的机动性。

三、完善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内部财务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在任何一个科研单位中都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无论是为了提高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还是为了适应外部的激烈竞争,都迫切需要科研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一)以核心机制为中心,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

针对科研单位的特殊业务流程,分析并确定各个环节内部控制应该从那些角度去做,从哪几个方面去控制,设计出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流程。例如:发展战略以和谐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科研生产以创新为中心。成本管理以环节控制为中心。基本建设管理以预算为中心等。而这个流程的设计及其有效执行,必须要以正确合理的计划和预算为基础。

(二)加强预算管理的研究,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预算是科研单位本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科研任务的货币表现,是研究所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以国际先进母本为参照,结合工作特点推进全面预算体系,强化预算的管理,包括:把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的总和就是研究所当年执行的总预算。改变编制方法方面,推行“零基预算”法,克服预算内容不实、约束不强和执行不了的情况。实行预算定员、定额管理,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通过预算执行总结和分析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加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研究,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与之相适应。

(三)扩大计算机应用,加强信息技术控制

有预算就必须要有总结,面对庞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则必须要有信息化系统的支持。目前,会计电算化在研究所已基本实现,这就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应该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上进行控制管理,一般控制是对会计电算系统构成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常用的方法有组织分工和管理控制,开发和维护控制,文件资料控制,硬件和软件的控制,网络安全的控制。应用控制是为保证会计电算系统记录、处理和报告而对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的具体控制。

(四)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财务控制程序与方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科研单位应该按规定设立由法人直接领导的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内审队伍,进行会计控制及其他审计业务。有效实施内部审计是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要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单位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及时地为研究所管理决策提供正确的经济信息,帮助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另外还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关再对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五)转变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目前,财会队伍能否通过后续学习,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彻底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深入科研实践,准确把握科研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能否改进财务管理、促进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提高的关键所在。首先,财务人员要有市场意识,只有财务人员的意识与市场发展保持同步,才有可能提供各项创新服务。其次,财务人员除应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国家法律,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和预测能力,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再次,财务人员要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影响科研人员,服务于科研。一定要深入渗透到项目管理中去,增强与一线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政策信息,收集合同资料,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让财务真正成为科研人员开拓市场的有力支持,让其他部门理解并认可财务的各项工作。最后,建立诚信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改革的不断实施,必将对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构建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于有效防范风险,保障资金高效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赵保卿.内部财务控制设计——审计与内部财务控制系列[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