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十篇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十篇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22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1

尽管一切看起来都不错,但他的心中有困惑,他对自己不满意。他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存在一些缺点:在事业上应该有更大的发展。于是,他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

是什么事情让他烦恼呢?

原来,他为自己的思虑过多而烦恼。他说自己总是不停地思考诸如将来如果失业了怎么办?自己从事的职业前景怎么样?自己不善于言谈,将来如何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像现在这样给别人打工,何不自己开一家装饰公司,挣更多的钱?自己开公司的资金从何而来?等等。

他说自己觉得不应当这样整天费心思考这些问题,很想摆脱却又摆脱不了。于是,我就问他:“你工作中也想这些事吗?”

“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想了。”

“那说明你并不是整天在想啊。”

“但我确实因为整天想这些事影响了工作。工作时,我不能集中精力,这些想法时时来干扰我。我不想去想,可越是控制不想,那些想法越经常出现在脑子里。不仅如此,整天想这些事,让我睡不好觉。”了解了他的睡眠情况,我的判断是他的睡眠并不像他本人所说那么少。这也是我经常碰到的事,几乎每一位被神经衰弱、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焦虑、抑郁等困扰的人,都会诉说他们睡不好觉,经常失眠,有的甚至述说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调查结果往往与他们自己的感受不一样,其实那些抱怨睡不好觉的人中的大多数,睡眠时间基本是达到普通人的标准的。要知道,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一个人并不一定,也很难要求自己的睡眠与别人一样。

我想这也是一位被日本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先生称之为“神经质”的一类人。他们不接受客观的事实,而只承认自己的主观想法。

对这样的个案,笔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精神分析式的治疗和森田疗法式的治疗。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一个人的焦虑必有原因。如有不明的焦虑,那必是潜意识内冲突的表达。在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开导下,他们往往能战胜“困难”,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一个人一旦敢于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处境和问题,不再回避,那问题往往就解决了一半。对于东方人来说,森田疗法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森田疗法是日本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先生于上个世纪早期创立的一种治疗某些神经症的方法。他的理论立足于东方人的心理特点,探索出针对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心理精神疾病的独特治疗方法,以其理论简明,技术上实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森田理论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他认为,人们的许多精神症状在于患者对于自己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一些正常反应的过于关注,以至反而强化了这些症状。他举例说,如果我们在室内学习,室外有人干活发出敲打声,开始时我们听到这声音觉得讨厌,觉得它干扰了我们的学习,但转而一想,我们又无力改变环境,那只好接受了。这样想着,一边将精神集中于书本,过一会儿,则虽有外面的敲打声,我们也会“听而不闻”了。反过来,如果只想着敲打声,将注意越来越集中于此,则会觉得声音越来越响,终于自己什么也干不下去了。

对于某些症状也是这样。比如偶尔出现的失眠,其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如果不将其放在心上,则随着将引起失眠的事情淡化,睡眠自会恢复正常。但如果由于偶尔的失眠引起恐慌,那么每到睡眠先有一种担心和焦虑,时时担忧睡不好的后果,那当然更睡不好了。

“为所当为”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有一点症状就只想着快些治疗和消除掉症状,须知治病是需慢慢来的。因为绝大多数患有强迫症等神经症的人都具有敏感多疑,内向的性格,治疗症状需与改变性格结合进行才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应放弃生活和工作。说句俗话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能一门心思想快点去掉症状。其实这也是引导患者的注意力离开对症状的过于关注。森田疗法是一种非常强调生活实践的治疗方法。它强调,人生要做事,有病也要坚持做,不能放弃。有了这种信念,便能战胜疾病了。

当然我们采用的只是森田正马理论的原则,一般而言,按照森田疗法的正规治疗是需要病人入院治疗的,至于环境的改变和病人的相互影响,能更快的治好疾病,森田疗法有一整套特殊的方法和规范的做法。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2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三分之一的时光。可见,良好的睡眠是美好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睡眠是人们一天生活的结束,也是第二天生活的开始;它既能让我们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整,又能使我们以更充沛的精力面对这个变幻无穷、丰富多彩、富于挑战的世界。但是,如果你失眠了,晚上睡不着觉,心里焦急,辗转反侧,到了第二天则没有精神,影响工作和学习,那就烦心了。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病人”,自诉严重失眠,但经过仔细问诊和检查后证实并未患失眠症,至少失眠不严重。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只有正确认识失眠问题,方能摆脱困扰。否则,假失眠也会变成真失眠。譬如,有些人是因环境、情绪、饮食、娱乐、药物等引起的一过性失眠,是生理性的,不必紧张,只要消除诱发因素,睡眠即可恢复正常。还有些人把白天的疲乏无力,认定是失眠作祟,而实际上晚上睡得蛮好,则应从其他方面寻找乏力的原因。诸如此类,均是假性失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睡眠知识,并非一定要服用镇静类药物。由于目前有这样一种氛围:人们的心理问题很多,睡眠质量很差,自然用于安眠的新产品也很多。所以,人们一旦在睡眠中有风吹草动,就敏感起来,就认为自己患了失眠症了。你即使在睡眠中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不能与失眠症划上等号,不要轻易给自己戴上“失眠”的帽子。要摆脱失眠问题的困扰,人们首先要从一些认识误区中走出来。

误区之一:自己认为失眠即患了失眠症有的人因种种原因晚上未休息好,或是不能很快入睡,或是中途容易醒来,就认定为自己患了失眠症。有时候,我们会在媒体上看到一些评判失眠的自测题,一些人因为昨晚未睡好,做自测题时就得心应手,对号入座,自行加入失眠病人的行列,增添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由于失眠症的表现本身有些杂乱,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做恶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等,评定失眠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异,加上人们在睡眠知识上的欠缺,在对待失眠问题上概念不清、莫衷一是就在所难免。但需要提醒读者朋友的是:为了客观反映失眠者的真实情况,以涉及睡眠行为与睡眠质量的量表来评定为好。患病者自认为失眠了,其实并非真正失眠,失眠症应由精神卫生专科医生作出诊断。

误区之二:认为就寝时间迟即患了失眠症说到失眠,让我想起了一个老病人,他是一位设计工程师,白天看地形画草图,喜欢在晚上琢磨设计上的细节,每晚弄得很迟才睡。年轻人毕竟好睡,第二天要上班,早晨起床睡眼惺忪,精力不济,自然影响工作。他曾有一段时间作为失眠患者要求治疗,希望自己能早一点入睡。其实,这位老病人身体健康,晚上是迟睡了,但午睡过后照样生龙活虎的。最近碰到他,他已经退休了,看上去气色蛮好,人也精神。他告诉我:睡眠时间还是很少,不想睡,上网上到后半夜才入睡,第二天也不用上班,午后补个觉,自我感觉很好,也未生过大病。他问我这还算失眠吗,我说习惯成自然,本来就没有失眠。因此,在诊断失眠症时,还要考虑到个体睡眠习惯上的差异,有的人睡眠习惯有些特别,或称习惯不太好,但并非就是失眠症。

误区之三:认为睡眠时间少即患了失眠症在临床上会遇到这样一些病人,他们把每天睡眠时间少于六七个小时就误以为是失眠,而没有意识到衡量正常的睡眠时间要以本人的平时睡眠习惯为准。有些老年人与自己年轻时相比睡眠时间减少了,便以为是失眠,这也是认识上的误区。真正的失眠症患者应该是长时间对睡眠质量不满意,而不单单是睡眠时间的减少。失眠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入睡时间超过半小时;或者睡眠不深,睡后多梦易醒,每晚醒来3次以上;或者早醒,醒后不易入睡等。这样的情况每周至少发生3次,而且持续3周以上。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减少,并非生理异常,如白天常常打瞌睡,夜间反复醒来,这种间歇性睡眠加起来好像睡眠时间不多,但生活正常,其实对健康是无碍的。在通常情况下,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如婴幼儿每天需要12~16小时的睡眠,少年儿童每天需要8~12小时的睡眠,31~60岁的成年人每晚约需7小时的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约需6小时的睡眠。这当然是参考指标。在实际生活中,各人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如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位睡得少的人,每天只睡3小时;而大思想家爱因斯坦的睡眠时间则较长,每天需睡10小时左右。同样,有的老人只睡三四个小时,照样感到精力充沛;而有的则需睡10小时以上,否则就会无精打采。可见,仅用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夜寐的好坏尤其是老年人的失眠与否,是不科学的。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3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自杀;心理因素;预防机制;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248-02

学习压力、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困扰、环境适应不良、失恋以及其他情况引发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自杀的发生。这些因素,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大学生自杀的主因。花样的年华,多彩的青春,年轻生命的自我终结,真令人痛惜不已!深入研究在校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一般规律,有助于“对症下药”,遏制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关于自杀理论

1.“自杀的潜在倾向”说。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种潜在倾向的强度在婴幼儿时候即已形成,其成因是家庭环境给个人造成的恐惧、忧虑,失意及爱憎。那些因各自的欠缺而自卑的人具有相当的自杀潜在倾向;反之,自杀潜在倾向较小。自杀尽管是自我毁弃,但仍是一种自我表现,是为寻求补过或解脱的唯一可行方式,因而是“超快乐原则”的最高形式。

2.“自杀的遗传本源”假说。自杀在某个家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甚至连自杀的方式都一样。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是自杀身亡的,他的叔父和弟弟也以自杀结束生命。这些几代人都同时不断受到自杀冲动刺激的例子似乎证明了自杀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3.“自杀的病源”原理。精神病学家兹尔布格通过对大量的住院病历的研究指出,“自杀可看做是精神病人的本性发展过程的反作用,它普遍地存在于各种精神病患者之中。”如临床上常见的躁狂型自杀(因幻觉或谵妄,病人自杀以逃避自己想象的危险和耻辱,或者服从来自上苍的密旨等);抑郁型自杀(极度沮丧和忧郁,欢乐对病人已失去任何吸引力,一门心思地唯求一死,自杀竞成了思维无法控制的本能需要);冲动型自杀(突然出现的一种病态冲动,找不出任何自杀动机或原因);神经衰弱亦有可能导致自杀(一个纷乱的外界刺激环境会令神经衰弱者衰弱的神经痛苦不堪,因而便可能成为其自杀念头产生的温床)。由此兹尔布格得出结论:“精神病学中不受自杀冲动影响的单一的精神病实例是不存在的”。

4.“自杀与天象因素有一定联系”的推测。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气温气候对生物体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诱发自杀倾向的作用。原因是外在气温突然而剧烈的变化,会扰乱生物体的内分泌和自律神经系统的活动,如果此时不注意调节,就有可能出现一种谵妄症,从而产生自杀念头和行动。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每年春季自杀率有所上升;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也可能诱发自杀发生。

5.“自杀是社会模仿”的理论。持这一理论观点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他认为,自杀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种传染性在天生易受他人影响的、特别是受自杀意愿影响的人当中格外普遍。有事例证实不同的自杀者总是相互模仿,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曾经在德国一家医院的一个黑洞洞的过道里,有15个病人相继吊死在同一个挂钩上,拔掉挂钩后,自杀随之消失。”

6.“自杀与社会现实有关”。持这一观点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米尔・杜尔凯姆。杜尔凯姆用大量事实和统计数据说明:自杀不能用个人的形式加以解释,从自杀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生活、、婚姻家庭、职业集团、经济活动)中,才能找到某个人自杀的根源和背景。根据诱发自杀的不同社会根源,杜尔凯姆将自杀分为三类:利己型、利他型、动乱型。按照他的解释,利己型自杀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脱节,缺乏集体支持和温暖以至滋生孤独感、空虚感和生存的悲剧感而造成;利他型自杀是个人为某种信仰或团体竭尽忠诚而献出生命;动乱型自杀则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个人感到社会适应不良甚至适应困难而产生极大恐慌、困惑时所致。

二、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

(一)学业

1完美主义。在校大学生的自杀率不断上升,其中有关数据表明.越是名校生越容易轻生。因为大学生是一个高自尊、高压力和高期望的群体,家庭、社会和自己带给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等,导致他们产生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其完美主义主要表现为: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与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等等。而当这些与现实出现矛盾的时候,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或行为就会产生。

2无法完成学业。大学正是学生成材的关键时期,无法完成学业对大学生意味着: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没办法顺利踏人社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议论、嘲讽、没面子等等。此时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存在各种心身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而且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处在如此逆境中的大学生,最易出现自杀企图。

(二)情感

1.家庭。某些学生由于家教严格,习惯于接受父母的安排,顺应父母的意志,从小到大都受到父母的高期望,自己完成此种期望的原因是出自于父母的要求而不是自我实现的要求。一旦现实与父母的高期望冲突,他们普遍害怕面对父母期望的眼神或是责难。要么,认为自己没有做到父母所期望的“乖女儿、乖儿子”,产生自责,内疚等情绪,认为自己永远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了,从而绝望;要么,产生逆反,反抗的情绪,认为父母的期望和自己要求的不一致,想要自己做自己的,但又不敢反抗父母的安排,一方面想做自己做的,一方面又怕父母伤心,产生极度矛盾的情绪,最后选择自杀作为自我解脱的唯一途径。

2.人际交往。某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和他人相处。往往处于没有朋友,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境地。生活或是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或是烦恼都处于无人倾诉的状况。自身负面情绪越堆积越多,无处发泄,心理失衡。和室友关系处理不善,让这类学生觉得不愿意回到寝室,和室友关系矛盾升级,觉得自己在世上没有人能理解自己,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心,产生极度挫折感,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独居者”。根据心理学理论,独居的人比群居的人容易产生厌世倾向。

3.恋爱。来自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和学习压力分别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和29.8%。据《日本警察白皮书》报告,自杀的青少年16.2%直接原因是失恋,英国52%的青少年自杀与失恋有关。因失恋会导致抑郁,又因其

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差等因素患抑郁症,最终导致自杀行为发生。在我调查的案例中有的自杀者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有的甚至是处在极度抑郁状态之下,这说明自杀与抑郁有很大的关联,抑郁症状可以作为评定自杀危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失恋也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济、就业

1.经济。贫困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比其他学生要更容易受到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过大的,不易排解的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心理错位,心理失衡。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的原因,使得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消极,悲观,觉得自己前路茫茫,不见希望,最终绝望,走上绝路。而也有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受到别人的歧视,一旦遭遇挫折,便认为是经济原因使然,觉得自己在什么事情上都是因为经济原因而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对世界、生活绝望。

2.就业。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压力,即“毕业也就是失业”的情况。有部分心理脆弱,独立能力较差,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在面临毕业时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对即将走向社会感到恐惧,对新生活和状态表现出焦虑,困惑,不能适应,害怕走出校门。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花费巨大的精力、财力、时间,最后还是一场空,对整个社会,生活感到绝望,也选择了自杀。

(四)神经和精神疾患

不排除个别学生的自杀直接源自神经或精神方面的疾患,此类疾病的独特作用如幻觉、谵妄或抑郁情绪长期积郁,自杀念头长期酝酿,无心体验也无法体验到生的美好,在旁人看来根本无法理解的情境下告别生命、走向死亡。

三、大学生自杀的预防机制

1.开展生命教育,了解生命可贵。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教育,是生命教育,诚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4

【关键词】老庄哲学;心理健康;认知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处于完好状态。也就是说,身体的无病、肉体的无疾、生理的无痛,并不表示人就一定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的扭曲、精神的痛苦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怎样维护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拟通过老庄哲学思想的解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有一些启示。

1老庄哲学的处世养生之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其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政治观。他著的《老子》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其继承者之一的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的阐发而发扬光大,后世并称"老庄哲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后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政治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中老庄的道德观、齐物论等对国人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有过重大的影响。

1.1道德观

老庄的道德观中,道是思想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当代人所说的事物存在的规律,德是道的展开和在具体事物中的应用,道犹如大树的根,德则是树上的枝叶花果。其主要思想是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其意是指对人生、对社会都应顺其自然。各种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均有其特有的运动规律,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人的新陈代谢、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成长等等,都无不有其存在的规律。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要强作妄为和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办事。"道,无为而无不为"[1],为而不争,只要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利用客观规律,不妄为、不争夺,才能冷静地做出决策,量力而为、尽力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最终获取成功。可见,无为、不争,实际上都是"道法自然"的表现。老子的"虚静"并非指空虚不实,"致虚极,守静笃"[1]在老子看来,人的心灵本是虚明宁静、无私无欲的。过多私欲会使人陷入昏昧差错之中,所以必须尽力去掉私欲,使人心恢复到如水渊一样的虚静状态,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才能做到"旷兮其若谷"[1],即为人处世胸襟宽广,豁达大度,就好像幽幽山谷,能包容人世间的一切。老子的"柔弱"强调要自觉置身于柔弱的地位,处事要低调,办事要节俭,柔弱胜刚强。"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1]。可见"守柔居弱"有后发制人之功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1],不争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去争,其实也是"守柔居弱"的反映。

1.2齐物论

老庄的齐物论中,物即指天地万物,人与我皆物,仁义忠信等理念也是物。关于物的知识,便是物论。齐物论认为万物形异而质同,且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互依存,"以道观之,物无贵贱"[2],"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彼出于是,是亦因彼"[2],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2],不伤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会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认为万物本无小大、轻重、高低、尊卑等区别,提示人们要破除人为的戒心,以平等的观念与态度去看待万事万物,而且"夫天下者也,万物之所一也"[2]。这种人天合一的齐物观使人摆脱主客观彼此的对峙胶着状态,摆脱生命的"靡常"局面,摆脱生命中多种不可知的可能性的干扰,摆脱人际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我与他的和谐状态,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庄子是追求高度的精神自由与和谐的,并将其作为人类生命最终应追求的境界目标,"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超越一切束缚,达到完全自由,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精神自由状态。

2现代人的心理困惑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发展迅速、变迁频繁、优胜劣汰的时期,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趋于复杂的人际关系,给人们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危机。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困惑;人们有了更大发展的可能,同时也潜伏着更多对失败的恐惧、焦虑与抑郁。现代医学成果表明,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人类在控制自然与利用自然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理化与生物性刺激因素所致的疾病发生率已大为减少,但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和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却在悄然增多。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3]。名利纷争、待业下岗、人际紧张等等因素,均可能使人们陷入困惑,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有研究显示[4],近2/3的人在遭遇下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人际敏感及躯体化症状等。有些人在外遇到挫折,满腹怨气自难排解时,家中老小则可能成为其发泄的对象,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家庭暴力的发生,致使受虐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5,6]。可见,面对诸多的应激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局面、如何克服面临的各种困惑、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如果找不到适时的调解方法,一些人便有可能出现心理裂痕。而如果拥有良好的心理应付方式,则可能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负性认知与情绪反应,提高自己对应激的适应能力,藉以减少精神痛苦,求得心理平衡,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3老庄哲学的启示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天地万物和人类众生生存的规律,就是相互友爱、和谐共处,就是相互理解、支持与帮助,顺应了这个规律,就能够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就能够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即使物欲横流,也不贪不占、无非份之想;即使身居要职,也不利欲熏心,这样活得无挂碍、无烦恼、无恐惧,也就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与快节奏的生活。

老庄认为万物清静无为才可以回归根本、据守根本。做到原本是什么就安然于是什么,是花就开,是鱼就游,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要设法让自己知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中国人历来提倡这种"自知之明",并将其作为前进的动力之一。"自知"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之一[7]。既不能以为自己可有七十二变,好像什么都能做,否则必然会"妄为",结果可能一事无成;也不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了,则是"不为",结果让瞬息的机会即逝。要让自己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准确的了解与估价,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过头,也不要不及,"不失其所者久"[1],永不迷失自己的目标与定位,这样才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老庄的柔弱不争,教人知和处下。与人相处,谦下诚实,"柔弱"有后发之功效,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水虽是地上最柔弱的东西,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它却能怀山襄陵,穿石销金。老子还以水为例对"不争之德"称赞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1]。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8]。在现代社会中,柔弱谦下,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教人消除逞强自大、自以为是的陋见,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人际交往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亦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6]。

老庄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于追求"与造化者同其逍遥"[2]的境界,也就是要像天地万物般自然和谐,要靠"齐物"的认识来达到和谐。由于世间万事万物无一不在随时运动变化,"若弛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2],所以要以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看待是非、得失、荣辱、贫富、贵贱[9]。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这样人们在春风得意,比如身居要位时不会忘乎所以、居功自傲;在遭遇挫折与失败,比如失业下岗、家庭矛盾、人际紧张时也不至于将注意力固执于精神痛苦而灰心丧气或不当地发泄,而是去积极努力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促使事物向积极的一方转化与发展,从而才可能尽快摆脱困境。以"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能化除心理上许多负性的坚持,能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才能化解自身心理上诸多情感欲望的冲突,才能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也才可能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这种精神的自由状态也就是人生的真实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活,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10]。人说心随境迁,殊不知有时境亦随心移。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工作生活、男女饮食,在宽松和谐的心境下则莫不自然而富于美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都会充满关爱与欢乐,满怀感激地过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这样的人才善于享受生命,才必定会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这样的人也必然拥有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或许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是否完美,一个良好的社会至多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首先应取决于澄明的本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领悟老庄的某些养生处世之道,可让人生活得似一尾徜徉碧水的游鱼、一羽散居山林的野鹤,即使身处乱世,也可能独善其身,精神上何等的潇洒自在。

人生的旋律,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有一泻千里,也有九曲连环。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坎坷与崎岖,特别是身处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忍辱与负重"。那些在前进途中因纷繁而驻足或被荆棘而刺伤的人们,如能随身携一剂浮躁时用的清凉剂或创伤时用的"创可贴",则可能克服诸多心理困惑,保持心灵的安宁与心理的健康。而老庄的某些哲学思想恰能有此功效,给人以回味启迪。当然,老庄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自有其消极、落后与保守的一面,恐不宜推广为常人的世界观。但如果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它作为挫折与困惑时维护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或许能起到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清华.道德精华(第一册).老子.鬼谷子.鬻子[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3~98

[2]陆永品.庄子通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361

[3]杨德森.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81~120

[4]徐慧兰,肖水源,陈继萍.下岗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63

[5]张亚林,曹玉萍.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3

[6]张亚林.论家庭暴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385

[7]张亚林.心理健康新概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95~310

[8]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30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5

看着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女孩,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一张卡片,慢慢的,她把它折叠起来,然后再折,直到不能再折为止,然后再展开,从折叠处撕开,又撕开,直到碎成一片片,最后把这些碎片扔进垃圾筒内。

在这期间,她还在不停地叙述着她的苦恼,当有一个很完整的东西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总是止不住的想去把它拿到手里,当这个东西拿在手中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又把它撕毁、打碎,这时,她的脸上出现甜甜的笑,笑得很美。

这完整的东西包括她的恋爱,她的工作,她的婚姻,她已无法控制自己的这种思想和行动上的惯性方式。她知道这是不正确的和不理智的,但是她控制不了自己,她破坏掉了所有的一切,她的脸上依旧挂着那甜甜的笑,很吸引人。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她是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姐妹三个都是相差一岁,父母在她三岁的时候离婚,她随父亲生活,那时候家里大人都出去了,经常留她们三姐妹在家,她听父亲说,她是小时候最爱哭的一个。

通过咨询,她逐渐认识到小时候的自己,她排行第二,姐姐得到父母的重视,小妹妹则因为小而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呵护,惟独她,上得到的重视不如姐姐,下得到的宠爱不如妹妹,所以她爱哭,哭着要得到她应得到的东西,当大人们不在家时,哭的作用就不再重要了;而笑的时候,她发现得到了别人的注意。这强化了她的行为,她开始以甜甜的笑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然而这并非出自她的内心,她讨厌这种方式,但又不得不使用这种方式,相应的对用这种方式得来的东西产生厌烦情绪,在不知不觉间又想把它毁掉,父母的离异使她更促进这种潜意识的外显。带着甜甜的笑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再把它毁掉。

这种潜意识而导致的行为,已经对她的生活、工作及婚姻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将来还会更为严重。

在咨询中,她逐一的回忆了自己成长中经历的每件事,逐渐认识到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没有脱离历史的认知过程导致的行为,该如何是好?

心灵处方:通过长达半年时间的专家辅导,我们先试图找出她心理障碍的根源,然后让她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她的头脑里,常常不由自主地、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些念头、幻象、冲动、意图,这些症状扰乱了正常的思想过程和情绪活动,使她不情愿地做某些动作。也就是说,这种症状是强行侵入人的精神活动中,强迫人接受的,是我们称为的“强迫症”。病人虽然明知它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表现,并极力抵制,但终归难以驱除或摆脱。

针对女孩的这种病状,专家采取的是利用心理治疗的发掘病因的领悟疗法及针对强迫行为的行为矫正疗法,配合专科医生提供的方案实施药物治疗,最终让她得以适应并接纳,慢慢摆脱这种困境。

心灵自测:

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强迫症,多余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看看下面的行为,你有过吗?

1.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必需;

2.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好几次;

3.觉得自己穿衣、脱衣、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

4.常常没有必要地检查门窗、煤气、钱物、文件等;

5.不得不反复好几次做某些事情直到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为止;

6.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7.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自己的意愿进入头脑,而不能摆脱;

8.常常设想自己粗心大意或是细小的差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9.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10.时常无原因地计数;

11.在某些场合,很害怕失去控制,做出尴尬的事;

12.当看到刀、匕首或其他尖锐物品时,会感到心烦意乱;

13.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14.有时毫无原因地想要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6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李宗盛的《凡人歌》演绎着普通人的辛苦和无奈,当我们在忙忙碌碌为幸福生活奔忙的时候,压力和焦虑不请自来,一不小心就可能患上“精神感冒”。

 

何为“强迫症”

强迫症被戏称为“完美主义者的精神感冒”,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的神经症。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怀疑、回忆、联想、穷思竭虑等。强迫行为又称强迫动作,包括强迫洗涤、检查、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强迫症是仅次于恐怖障碍、物质滥用、情感障碍的第四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患者深知这些强迫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主观上极力与之抵抗,却又无法控制或摆脱,反而愈演愈烈,进而产生焦虑和痛苦。

 

目前,对强迫症病因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除遗传和生理机制等生物学原因外,与现实社会生活背景、心理状况、人格特征、应激事件等有较大关联。临床中发现,强迫症多发于父母过分干涉的家庭,患者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具有追求完美、敏感多疑、刻板谨慎、自我评价偏低等个性。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环境压力时,不能较好应对,令其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这种心理困扰或者危机没有及时、正确地处理,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其内心的焦虑就以强迫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不断的重复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由此诱发“强迫症”。 

 

强迫症状≠强迫症

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例如数楼梯、查看门锁等类似的强迫症状,不少人因此就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这是不恰当的。正常人的强迫症状出现时间短暂、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反强迫”心理,并且不觉得痛苦,没有求治愿望。而强迫症患者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强迫症状非常痛苦,自己无力摆脱,求治欲非常强烈。

 

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症之一,是可治疗、可恢复的。临床上治疗强迫症,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无抽搐电休克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病痛意义重大。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心理卫生,丰富兴趣爱好,保持良好心态。也可通过冥想、呼吸法、肌肉放松、积极想象等方法自我调节,增强对“精神感冒”的免疫力。

 

您是否有以下行为

1.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需;

2.经常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

3.穿衣、脱衣、清洗、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进行;

4.常常没有必要地反复检查门窗、煤气、钱物、文件、信件等;

5.在某些场合,很害怕失去控制,做出尴尬的事;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7

面对如此复杂的就业环境,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对女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竞争意识缺乏带来的依赖心理

在我国女孩子的教育上,“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观念从小培养了女孩子的依赖感,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自我认知中依然存在较浓的弱者意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主动性不强、依赖心理较重等特点。大多数女大学生都想选择稳定性高、风险小的工作(如教师、公务员等);在就业态度上,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性,消极地依赖父母、亲友,“等”、“靠”思想比较严重。更有甚者,根本不打算就业,毕业了本应为父母分忧解难,却自私地选择了逃避,消极对待就业。

二、性别歧视导致的缺乏自信的心理

传统的性别歧视已成为社会的潜意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如今社会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严重存在。从升学考试提高女生的分数线一直到毕业分配拒收女性等现象,人为地造成男女受教育、就业机会的不均等。传统的偏见更是形成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认为女子只能“相夫教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等阻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许多用人单位“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因为女大学生将来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用人单位担心女性结婚后的怀孕、生产、哺育中断正常的工作,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在社会生产力较低,女职工生育价值没有得到社会公认与合理补偿的情况下,一些单位不愿包揽这些负担,用人上向选择男性的方向倾斜。因此,女大学生无论是一次性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均明显低于同等条件的男大学生,这给女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三、容貌带来的自负或自卑的心理

很多女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主要经营自己的外表的现象很是突出。外在有魅力的女大学生与外表平凡的同学相比,优越感十足,比较容易形成自负的心理,认为自己优势突出。相反,有些容貌平凡的女大学生则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她们认为漂亮女生拥有更多的权利和机会。容貌平凡的女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但又摆脱不了社会上的确存在的“美女好就业”的现实,使她们感到恐惧又无奈。

四、职业期望值过高诱发的失落心理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时期,常常是幻想超脱现实,有些甚至是梦想,主观摆脱客观,无视客观实际,从而也造成了大学生职业期望值偏高的现象。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着更美好的憧憬,她们希望一次性找到一份高起点高回报的工作,从此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有些女大学生非常看重安宁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只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科研单位去工作,不愿到基层、偏远和艰苦的地方去。部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羡慕,一贯比较顺利,因此盲目自信乐观,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对就业的困难和自己的劣势估计不足,定位过高,挑肥拣瘦,这些心理落差极易导致困惑、焦虑、无所适从,严重的甚至产生躯体不适及精神疾病症状。

针对以上四个心理问题,有必要提出一些可行的调适方法以缓解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焦虑不安。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1.自我定位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首先要做好自我定位,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弱势,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等。女大学生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地定位。在了解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和气质特点,并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为就业确定指导性方案。能否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清晰的定位,是今后求职、就业及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毕业生们要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由受父母老师呵护的大学生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面对环境的变化,要摆正心态,正确面对挫折,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培养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2.调整心态

俗话说,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在择业和具体面试过程中要勇敢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的缺点或不足,要勇敢地承认不足,扬长避短,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理,大胆尝试,才能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时充分表现自己的长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充满自信。女大学生们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

3.培养竞争意识

女大学生要坚定自信心,明确奋斗目标,在保持学习、生活乐观心态的同时,积极面对社会发展对自我提出的要求,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社会大潮中争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真正用行动摆脱“女不如男”的精神束缚,培养自我的竞争意识。要立足现实,勤于学习与实践,提升必需的素质与技能,从而释解焦虑心态,焕发追求理想的热情,清晰个人的发展视野,端正人生进取态势,凝聚心力与意志,开发生命潜能。

4.对外求助

要去除“有病(精神病)才去咨询”的误解,当自己出现生活不适应、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恋爱困扰、择业迷惘、欠缺自信等心理困扰而又难以自行调整时,要主动寻求帮助,寻求心理咨询,及时调整心态。为避免职业生涯规划的盲目性,求助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为女大学生们成功走进职业生涯最有效的途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并规划自己的学业与大学生活,从而实现大学生活“职业化”,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更好地优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姚贵平.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许友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基本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4(2).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8

心理医生对他说:这是你患了性经历重闪的“性忆症”,英文名称是SexmemorySymptom。“性忆症”于当事人不召自来,挥之不去,不仅无情地折磨着当事人的肉体和精神,也给夫妻感情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一项调查资料显示:患此病者最终导致性冷淡,衰退和障碍者达85.3%,不过,有关专家认为,此症一般无需特别的药物治疗,只要摆正态度,有毅力,有信心,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心理和行为的综合治疗,就可走出“性忆症”的阴影。但是,性经历重闪因人而异,其“性忆症”的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镜头传真1

恐怖的噩梦

倩倩女士说:上高中时,我是班上的文娱积极分子,在一次排文娱节目时,有一个很优秀的男生与我合作演小品,那位男生长得英俊潇洒,能说会道,是班上女同学追求的偶像,我能与他合作演节目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以致当他约我上他家排练节目时,我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到了他家,一个人也没有,那位男生好像早已安排好似的,把防盗门锁上,背靠在门上,上下打量着我,这时我才发现他的眼光里尽是之意。他疯狂地扑过来,把我按倒在床上……

这段恐怖的经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结婚后,这场恶梦却时时纠缠着我。每当与丈夫时,发生在那位男生家的恐怖一幕总要出现在眼前,使我不能尽情地享受丈夫的,更不能把自己的欢愉献给丈夫,每次过性生活都感到下腹疼,并有全身出冷汗的症状。

恐怖型“性忆症”疗法―

面对倩倩女士的“性忆症”,心理医生认为:恐怖型“性忆症”应采用“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医生说:“你不要只停留在痛苦的回忆中,更不要过分自责。仔细分析一下,那次事件的责任在那位男生,而不在于你。对于无可挽回的事最好不要去想它,而要忘掉过去,向前看。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既然事情已经发生,这个事情不但不会因你耿耿于怀而减轻和消失,反而会因此更加严重地影响你的生活。所以要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和领悟,要从过去走到现实中来,不要为始终摆脱不了的问题而苦恼。”

心理疏导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后,心理医生进行进一步指导: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给予”中才能“获得”,夫妻之间的互爱,就在于互相给予对方以快乐和幸福。因此,你必须从畸形的性意识中走出来,克服恐惧性心理反应,唤起对丈夫的爱心。克服被动性,以自己的积极态度感染丈夫,在默契的配合中不断推进,从而进一步增进夫妻感情,直到中的厌恶和恐惧感消退。只要持之以恒,这种因性反应不适引起的疼痛就会治愈。

镜头传真2

遗憾的厌恶

一个叫田丽莉的女士说:我在一家大型工厂做过会计,由于单位经济效益不好,便决定辞职干起了个体,与一位颇有经济头脑、平时关系还不错的已婚男同事合伙开了一家时装店。我爱人是一家企业的干部,他对我下海做生意很支持。确实,自从下海做生意后,我的收入成倍地增长,一家三口过得很幸福。与合伙人相处时间长了,渐渐有了一种离不开他的感觉,哪天没有见他,心里就觉得闷得慌,尤其是一起外出进货,他特别照顾我,凡事用不着心,使我对他的感情日益加深。终于有一天,我们在进货的途中,在一家宾馆发生了性关系。有一次就有两次,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有一天家中有事我不到店里去,他就不断地传呼我,弄得我在丈夫面前甚是尴尬、难堪。我也曾后悔过,内疚过,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丈夫和孩子。但合伙人总是不理解我,甚至对我说:“有个社会情人算什么?别人都这样。如果你实在放心不下你的家庭,那我们就散伙吧,有钱还怕没女人?”我一听这话特恶心,于是便不和他合作。

如今我自己开了一家时装店,生意虽忙,但心里舒坦,没有思想压力。可遗憾的是,我却发观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与丈夫和谐的性生活突然冷淡下来,因为每次同丈夫过性生活,脑子里总是浮现出我与合伙人的过程,而且怎么也摆脱不了。对过性生活再也提不起兴趣,甚至感到厌恶,但为了使丈夫得到性满足,有时我又装着没事似的,忍着内心的痛悔去应付他。现在发展到与丈夫同床共眠都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不光生意不想做,甚至对生活也感到无聊又乏味。

遗憾型“性忆症”疗法――

面对田丽莉女士的“性忆症”,心理医生认为:遗憾型“性忆症”应采用“知错改错疗法”。

心理医生说: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性压抑会引起神经症和精神病,但性放纵也同样会引起神经症和精神病,这是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发现的“性忆症”带来的恶果。心理学家发现有这样一类神经症患者,当他们和自己的合法配偶时,脑子里就会闪现出和以前的其他对象时的情景,每次都是这样无法摆脱,逐渐痛苦万分。由于这是一种强迫性神经症,所以病人越是害怕出现这种情况,越无法摆脱。尤其是牵涉到当事人心灵深处的隐痛,内疚、负罪一起涌上心头,哪里还有的兴致?如例二中的田丽莉女士,必须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有足够的认识,但不刻意自责和内疚,知错能改,就不必再有什么思想包袱了。

另外,患者应该设法恢复足以吸引配偶的各个方面,从语言到非语言的关心体贴,从日常生活的美化到个人修饰上的注意:经常与配偶过两人世界的生活,如一起看相片,一起回忆以前谈恋爱时的美好时光。

镜头传真3

内疚的困扰

34岁的马益夫,结婚已经八年,现在江苏省淮安市一家报社供职。马益夫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他多才多艺,一直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喜欢。读初中时,班上最漂亮的一个叫李梅的女生经常给他递送秋波,后来,他们在一棵苦楝树下约会。中考时,李梅没有考取,而马益夫却被重点中学录取,李梅赶在他上学前主动与他约会,并立下誓言:“你好好读书,我等你。”自此,马益夫一有空就约李梅来家,过上了“露水”夫妻的生活。

1990年8月,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马益夫对前途感到渺茫,在空虚与失落中频频接李梅来家同居。然而,马益夫不想在农村安家,一心想通过求学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1991年1月,马益夫被一所技校录取,婚事一再推迟。然而李梅却怀孕了,在当时盛行早婚早育的苏北,20岁已是老姑娘了。李梅最后腆着大肚子嫁给了一个渔民。

在技校毕业后,一表人才又多才多艺的马益夫进了一家大型企业,一时成了姑娘们追逐的对象,他选择了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姑娘做了妻子。但婚后三个月就出现了感情危机,原因是马益夫与妻子时的“性忆症”现象,即一进入状态,他便会不由自主地呼唤起“李梅”,在他的潜意识里,所有与他亲密接触的女性都是李梅,即使是一个人睡觉,也会常常梦见李梅,李梅依然是那么年轻漂亮,还在那么痴痴地等着他……后悔与内疚困扰着他,对妻子也不再感“性”趣,导致婚后八年都没有生育,一些多事的人开始猜测:他们夫妻俩都有“毛病”。好胜心强的马益夫想以事实堵住人们的嘴,但他越是这样越是不行,情感细腻而内心丰富的他一次又一次地败下阵来,即便吃了药都无济于事。

内疚型“性忆症”疗法――

面对马益夫先生的“性忆症”,心理医生认为:内疚型“性忆症”应采用“了却心愿疗法”。

马益夫想看看往昔的情人李梅,得到了心理医生的肯定和支持。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马益夫挎着专业用的照相机,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来到李梅如今生活着的地方。这是一个依山傍水,民风古朴的山寨。山民们对这个似曾相识的摄影爱好者很有好感,纷纷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这样,马益夫与李梅相见了。刚过而立之年的马益夫风度翩翩,对人和蔼可亲。然而,今日的李梅是裹着头巾的典型的农村妇女。谁也不会相信,10年前,他俩曾是对如胶似漆的恋人。正因如此,李梅见了马益夫说了句“我不认识你”,立即扭头走人,相见时没有出现“执手相看泪眼”的动人场景,没有回忆往事的娓娓而谈,似乎这次的相见与10多年前的那场爱情无关。从此,马益夫如释重负,心境坦然,终于走出了“性忆症”的阴影。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9

回避法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人;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大智大勇来逃避,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是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转视法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呦。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又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见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换个看法,就没愁发喽!”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法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为此茶饭不思也太不值得了,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再说,没有职称也一样称职,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价,何必为个虚名玩命?恋人分手,也好,跟这样无情无义的人成婚,说不定要倒大霉,早跟她“拜拜”,岂不是免去后患?两百块钱丢了,就当年终奖没发,何况“去财免灾”,全家平安还不是大福?

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幽默法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与客人谈话,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闹,并随手把脸盆中的水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局面何其尴尬?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一言解窘,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说进行一半时,台下有人大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以对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这个社会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入困境,反倒赢得一片喝彩。

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低调法人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人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调低期望值;于事业也该如此。虽然,“志当存高远”一向为人称道,但没有芸芸众生何谓社会?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向有人欣赏,但没小小兵卒组成军队,谈何将军?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的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拥有了小草的境界,便告别了心理困境。

宣泄法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有违心理科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这种做法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愤怒如强加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强加抑制,不随泪水宣泄出来,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气绝身亡。如同闷热的夏天唯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一新,如晴空万里一样,困境中的心理重压也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宣泄按社会效果说,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的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自己跟自己倾吐,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流泄出来。二是情感性的合理宣泄。据说,美国某任总统的办公室内设一满装细沙的沙箱,以必要时宣泄心中的怒气。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我们不妨照此办法,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任怒火喷发。这也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的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

补偿法“人无完人”,一个人在生活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因而影响某一目标的实现。人会采取种种方法补偿这一缺陷,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一种补偿是以另一个目标来代替原来尝试失败的目标。如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原是专攻钢琴的。他在摔伤手使十指的灵敏度受到影响时,一度十分苦恼。后来他毫不犹豫改学指挥而一举成名,从而摆脱心理困境。另一种补偿是凭新的努力,以期某一弱点得到补救,转弱为强,来达到原来的目标。希腊政治家狄塞西格斯因发音微弱和轻度口吃,使他不能演讲。他下决心练习口才,把小卵石放在嘴里练习讲话,并面对大海高声呼喊。最终,他的语言劣势得到补救,成为闻名的大演说家,内心的紧张焦虑也自然消除。

面对自身的某些弱点或缺憾,如果只是徒叹奈何,只会品味苦涩。积极地对策是另寻一条路,以真正走出心理困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对这条自救之路的最好诠释。

升华法文豪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把破灭的感情当做素材,从爱情焚毁的灰烬中得到灵感,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所谓“塞翁失马,安之非福”。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篇10

您好!我今年62岁,退休两年了。有好长时间了,好像是退休后不久,失眠就成了我的难题。现在,越来越严重了。

我的症状主要表现是,每次一躺下,脑子里就会涌现出各种怕睡不着觉的念头,结果就在床上翻过来掉过去,一宿也睡不了多少觉。第二天就会感到很困。就感到没有精神。所以,每天晚饭后,我就想早睡觉,可又担心失眠,躺下来就强迫自己及早入睡。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是睡不着。如果醒来,再次入睡就更困难了。

睡不着觉就没精神,没有精神就什么事也办不好。由于睡不着觉,我感觉大脑总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做事效率不高,日子过得很苦。所以。就更是想让自己好好睡。结果是更睡不着,也就更痛苦。我感觉好像出现了恶性循环。没办法就想吃药。您说,吃药管用吗?我到底该怎样摆脱失眠的困扰?

您的读者刘玉茹

本栏目撰稿人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青年研究》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出版《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等著作30余部,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典籍。刘玉茹朋友:

您好!首先我想说,失眠最喜欢吓唬那些害怕它的人。你越怕它,它越吓唬你;如果你不在乎它了,它反倒会自觉没趣缩回去了。为什么这样说?

一来,所谓“睡不着觉”多是主观感受,即心理学上说的“主观失眠”。

有的人虽然睡着了,却总是觉得全然未睡。我曾经接待一位老先生,退休后被返聘在一家单位工作,身体也没什么毛病。可他却说自己每天夜里只睡两三个小时,为此而陷入“失眠”的痛苦。后来我了解到,老人一般晚上10点多睡下,早上5点左右醒来,至少也有6个小时的睡眠。可老人却说自己失眠。显然,他的实际睡眠状况比他的自我估计要好得多。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力能够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他的睡眠需要肯定得到了基本的满足。所以,他的所谓失眠就是主观失眠。

那么,为什么出现主观失眠呢?这是因为,人在入睡前的清醒阶段,对自己的意识活动有所记忆,加之闹失眠的人在睡不着时又感到非常痛苦,记忆就更深,也就感到这段时间特别长。在睡着之后,人处在无意识状态,因此就感到睡眠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瞬。这样,就感到整夜似乎都没有睡着。闹失眠的人,常常就是这样,把睡不着觉的时间在主观感觉上给夸大了。

二来,即使是真的一夜不睡,通常也并不影响人的心智活动。

不少人错误地夸大失眠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他们诉说由于失眠,脑子不好使了,记忆力下降了,甚至认为身体都会因此垮掉。其实,这是杞人忧天,是自己主观臆造出来的。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睡眠剥夺实验。结果发现,即使真的一夜没睡,对第二天人的身心活动也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就是几天没有睡眠,其身心功能也无显著异常现象。有一个连续11天没怎么睡眠的被试者,在智力测验上居然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说长期没有睡觉却又正常生活的人,事实上还是主观失眠,是自己吓唬自己。因为睡眠和吃饭一样,人的机体几乎是本能地有一种自我调节机能。你上顿饭没吃好,下一顿肯定吃得香。睡眠也一样,你昨天欠了账,今天它就要你还。所以,那种感觉失眠对自己的身心大有危害的想法,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只要别总想着“没睡好就没精神”,就会有足够的精力。

睡不着觉就吃药,好不好?

靠吃药也许可以让人睡觉,但一般说靠吃药是不能治好失眠的。人一旦用药了,就容易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我是失眠的人,要靠吃药才能入睡。结果哪天不吃药,躺在床上心里就会这样想:我今天会睡不着觉。于是呢,就果真睡不着觉了。除了特殊的暂时需要外,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失眠。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我一再强调,要治好失眠症,应该靠心理调节。

那么,怎样心理调节才能走出失眠的困扰呢?

一个方法是丰富活动法。很多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甚至无所事事。这种情况会影响睡眠质量。您的情况可能就与此有关。所以,您应该丰富日常的活动内容,特别是增加一些文体活动,让自己忙起来,让机体得到较多的运动。这样,一来转移了自己对失眠的注意,二来调节了神经活动,从而有助于睡眠。

一个方法是欲擒故纵法。失眠的人常常这样:一到睡眠时间就硬性地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心里总想着怎么才能睡着,唯恐睡不好。这样您准睡不着。如果转念一想:睡好睡不好,无所谓,由它去。困就睡,不困就随便做点事什么的。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眯眼歇着,再不行就随便翻点书什么的,只是别看小说一类。一切顺其自然,反正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结果呢?入睡反倒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总想怎样才能入睡,实际是刺激了大脑,让大脑更兴奋了。而把这念头扔掉,欲擒故纵随它去,大脑反而平静了。于是,人无意之间反而容易进入梦乡。

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年朋友说:我好多年离不开安眠药,一天不服就入睡困难。有一天,我照例将开水和安眠药准备好,放在床头,正准备服用后上床睡觉时,忽然想起一件事该办,我便先忙着去办那件事。办好了,以为服了安眠药便上床睡觉。结果呢?很快入睡了,并且整个晚上都睡得很好。为此老人困惑不解: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他的大脑皮层贮存了这样的信息:安眠药已经备好,不用担心不能入睡了。这就是说,他没有“失眠”的心理负担。这样一来,他没有服用安眠药,照样可以很顺利入睡,并且睡得很好。这一情况对他启发很大。后来他说:我于是在第二天上床睡觉前,准备好开水和安眠药,放在床头,但不服用,上床睡觉。结果如何呢?我果然又很快入睡,并且睡得很好。以后,我每天晚上都照此办理,结果是每天晚上都顺利入睡,而且睡得很好。这是因为他的大脑皮层贮存了这样的信息:安眠药已经备好,就在床头,伸手可及,随时可以服用。因此他不担心不能入睡,没有心理负担。所以他顺利入睡,而且睡得很好。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地感到,没有安眠药,他完全可以顺利入睡,并且睡得很好。从此,他彻底摆脱了安眠药,也彻底摆脱了“失眠”的困扰。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对睡眠越是不关注,不担心,没负担,没压力,顺其自然,往往就睡得越好。所以,治好失眠最根本的对策是:不要过于关注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