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十篇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十篇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09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大类招生;计算机与信息类;知识结构;共性知识;分专业特色知识

0、引言

科技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技术,也是当展最迅速、竞争最激烈、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影响尤为重大的技术领域。在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应为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点。为应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大类招生和培养成为当前高校积极试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与实践。

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来发展和专业规划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更加理性地考虑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并有助于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对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及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理性选择。同时,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可以促进专业发展和建设,但必须指出的是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工作的开展,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重新审订、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重新设计、专业选择的正确引导和发展平衡等。

1、知识结构剖析

知识结构是指各种知识在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各种知识的关联状况,即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层次的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协调一个人正常发展的基本要素,直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处理相关事务的综合能力。就本科生培养而言,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提高培养效果、改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由于课程是知识的载体,而课程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科学合理的专业定位是知识结构设计的基本前提。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和调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选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方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实施计算机与信息’大类招生培养(可分别简记作JSJ、tXJ、Xa、wLw),分别定位于计算机产业及相关领域、铁路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安全领域和物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在对国内外同类专业建设状况深入调研、走访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行业单位和人士、对计算机学院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交通大学现实与发展特色,我们进一步确立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本科生知识结构设计思路。总的来说,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对于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数学基础不仅有利于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而且数学知识本身在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2)强化专业基础,主要指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特别地,鉴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特点,基本原理与方法系列的课程应在课程体系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以持续跟踪领域前沿和最新进展。

(3)加强实践技能特别是系统分析设计编程技能。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属于工科专业,软硬件系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非常重要,具体可通过综合分类相关知识要素、优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实验学时等途径实现。

(4)注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在国际交流中是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内的相当数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文献采用的都是英语。计算机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且各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均基于英语加以标记,因而英语在计算机学科中具有尤为独特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丰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型交叉学科不断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便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在内的大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提出更高要求,因为只有具备“通才”所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综合能力,才可能奠定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的知识能力基础,并由此改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同样地,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也是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在内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形象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简而言之,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本科生知识结构设计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基本原则。

2、知识结构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将计算机与信息类本科生所学知识和课程设置划分为以下4个模块:①人文社科模块,具体可设置思想政治、军事、体育、语文、英语、心理学等课程;②自然科学模块,具体可设置数学、物理及电子学方面的基础课程;③专业模块,具体可设置计算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3类课程;④自主模块,具体可设置学术讲座、社会调查等课程。其中,专业模块知识结构的精化设计是重中之重,也是构建大类公共知识结构与分专业特色知识结构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可划分为3个层次,即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其中,知识领域代表特定的学科子领域,可被分割为知识单元;知识单元代表各知识领域中的不同方向,可分为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知识单元为所有同一专业学生均应学习的基础内容;知识点则是组成知识单元的基本要素,代表知识单元中独立的主题知识模块。根据最新研究报告,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由18个知识领域组成。CC2013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概览见表1。

根据aCm、ieee和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专业规范及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原有计算机与信息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在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相似专业培养方案和业界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构建出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核心知识结构,见表2。

为真正突出特色和使学生融入所选行业领域,各专业必须补充相关学科知识,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专业可补充铁路运营维护支撑信息技术、铁路通信与控制基础及铁路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信息安全专业可补充入侵检测、计算机取证、恶意代码防范等;物联网工程专业可补充无线传感网、物联网组网技术、物联网软件中间件、RFiD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件与编程技术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财经类公共基础课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信息系统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计算机作为信息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被得到普及和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水平和信息素质也被视为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近年来,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类课程,教育部也已规范并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基本具备了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文字处理能力。而另外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高校中各专业教学计划或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正在逐步或已经增加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课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等。以上分析的诸多因素给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适于财经类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建立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内容,应涵盖相当广泛的内容,不仅包含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还要包含计算机使用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训练等内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专业性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专业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培养目标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知识模块,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系统构建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为基础。比如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生物信息、金融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软件工程、数理语言学、计算化学、计算材料学等。学生的就业面比较灵活,其中主要是转到计算机或信息系统行业上来,因此对这个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的选择就比较全面,要着重增加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原理以及matlab和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等。

2、层次性

课程体系应体现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先序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包含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有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数据库及程序设计知识、网络及多媒体知识、网页设计和常用工具的使用等,这些知识点之间有的有前后限制关系,在课程体系中要体现这种层次性。

3、立体化网状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相关知识体系也日渐庞大,所以课程体系应该是立体的网状的,而不是线性的。从纵向看,这个体系成层次性,体现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最新技术及专业应用等三个层次,从横向看,每个层次又可根据专业需求和知识组成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派生出不同的课程。

4、前瞻性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是学习纯粹的理论,而是学习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而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在第三层次计算机最新技术的教学设计上,要力求所学知识与市场、与行业发展同步。

二、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

由于不同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对计算机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尽相同,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我们目前试行把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三个层次1+X+Y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其中的15个模块,同时又加以扩充。

第一个层次是一门必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基本要求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internet基本应用、网页设计基础等模块,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入学水平和实际应用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机房边讲边练为宜。

第二个层次为一组计算机必修课程,目的是深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体来说,这个层次应包括数据库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系统概论等知识模块。选课时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1、文科类

包括外语专业、法学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需要具备一般的数据库及程序设计能力,初步具备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建议课程是《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

2、财经类

包括国际贸易和金融学、财务管理、会计专、工商管理、审计等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数据库及程序设计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信息系统去进行企业信息的挖掘和处理,并为决策提供辅助作用。建议课程《access数据库应用开发》、《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VisualBasic数据库应用开发》等。

3、理科类

包括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有较强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的能力。建议课程《C++程序设计语言》、《VisualFoxpro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

第三个层次由若干门课程组成,课程性质是全校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从中选择一门或多门课程学习。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财经类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除了具有其专业本身的基本性质外,更应体现在财经类院校这一大背景下专业交叉的特点,计算机公共教学任重而道远,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郑瑞银;龙全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3

1信息安全人才需求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经历了通信安全(ComSeC)、信息安全(inFoSeC)和信息保障(ia)三个阶段。通信安全重点考虑信息的机密性,信息安全通过机密性、可靠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等来全面刻画安全的属性,而信息保障则通过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四个环节强调安全应当是一个过程,而非单一的技术或产品。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逐渐深入、全面。与此同时,密码理论与技术、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可信计算理论与技术等信息安全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防火墙、入侵检测、Vpn等各种安全产品不断发展成熟。

然而,信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互联网上的恶意活动肆虐,网络钓鱼、垃圾邮件、僵尸网络、特洛伊木马和零日威胁与日俱增。不同的威胁和方法相互贯通,互相利用,如恶意代码可能利用系统及应用程序漏洞来安装后门,然后下载并安装bot软件,这些bot随后用来分发垃圾邮件、建立网络钓鱼站点或发起分布式服务拒绝攻击。利用黑客/病毒技术的“产业链”逐步形成,攻击者利用黑客/病毒技术或窃取机密信息、虚拟财产,变卖牟利,或组建僵尸网络,敲诈勒索。

在信息安全理论技术研究和信息安全实践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鸿沟,无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如何发展,总无法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不但没有改善,似乎还有恶化的趋势。事实上,“安全性是一条链,其可靠程度取决于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信息安全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并不在于缺少系统的安全理论或成熟的安全技术,而在于严重缺少运用这些理论技术来保障信息安全的人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信息安全发展的瓶颈。

信息安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根据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划分,信息安全人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政府、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管理,安全事件的处置、恢复等技术工作,以及在生产安全产品的企业中担负系统集成、安全服务的技术工作。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生产信息安全产品的企业中从事安全产品软、硬件的开发、实现与测试等工作。对工程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较为坚实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系统的信息安全知识,能够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安全原理与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等。

(3)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通常是在攻读更高的学位后,在信息安全科研机构从事信息安全理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研究工作,或在生产信息安全产品的企业中从事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产品的设计工作。对研究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深厚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丰富的信息安全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

信息安全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结构,信息安全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适量的工程型人才以及少量的研究型人才。造成当前信息安全理论技术研究和信息安全实践之间存在鸿沟的原因是金字塔型结构的底部――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的大量缺失。与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金字塔型结构相匹配,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降低用人单位和人才自身的再培养成本。

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阶段固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打基础阶段,但大部分本科生的培养应当是符合信息安全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2信息安全人才的知识需求

信息安全学科是一个“以信息安全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国家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安全防护为应用方向”的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系。该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强,应用领域面宽,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系,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数学、密码学、电子工程等诸多学科的内容。

2.1基础

在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知识中,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密码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安全专业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地位,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信息安全专业基础中比例很大,其中硬件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等;软件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原理、中高级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等。

就数学工具而言,信息安全涉及的数学领域包括:数论、组合数学、抽象代数、图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格论、数理逻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数学分支。

密码学是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手段。信息安全专业的密码学基础包括序列密码、分组密码、公钥密码、Hash函数,等。

通信工程基础包括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电子工程基础则应包括弱电类专业应掌握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2专业知识

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按照主要内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信息安全具体包含的知识主要有:

(1)密码技术。密码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基于数学的密码技术(包括序列密码、分组密码、公钥密码、Hash函数、认证码、数字签名、身份识别、密钥管理、pKi技术等)和非数学的密码技术(包括信息隐藏,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

(2)安全协议技术。包括各种实用安全协议如ipSec协议、SHttp协议,S/mime协议、电子商务协议等的设计、分析与应用。

(3)安全体系。包括安全体系模型的建立及其形式化描述与分析,安全策略和机制的研究,检验和评估系统安全性的科学方法和准则的建立,运用这些模型、策略和准则的信息系统(如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等)的研制。

(4)信息对抗技术。包括黑客防范体系,信息分析与监控,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应急响应系统,计算机取证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信息隐藏与检测技术,等。

(5)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包括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网络安全产品如身份认证产品、Ca和pKi产品、安全服务器、防火墙、安全路由器、虚拟专用网(Vpn)、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工具、网络审计监控系统、取证系统、蜜罐系统等的设计与应用。

2.3能力要求

根据信息安全学科的特点和信息安全发展的现实要求,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

(1)实践能力。信息安全是工程性很强的学科,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应当具备很强的安全管理维护能力和安全工程实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信息安全理论知识管理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用现实所需的软硬件形式实现。

(2)协作能力。信息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安全问题往往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解决。这就要求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创新能力。信息安全问题复杂多变,会因为应用领域的扩展以及应用场景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形态。只有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从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找到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主干课程设置

鉴于信息安全学科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系,信息安全的专业知识纷繁复杂,要在本科阶段传授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全部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必须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有所取舍。针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该是“以应用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在主干课程设置上应瞄准“打牢计算机基础,提高数学素质,构建系统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突出安全管理与安全工程实践能力”。

3.1主干课程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可以按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构架:

基础平台课(包括数学、物理和外语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素养,形成人才知识和能力金字塔结构的基础。信息安全专业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区别于计算机、通信专业。根据后续密码课程的需要可设置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物理类课程设置大学物理。外语类课程设置大学英语、科技英语。

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形成良好的背景知识支撑体系,构成知识、能力金字塔结构的主体部分。专业基础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计算机类课程可设置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密码学课程主要设置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通信类课程可设置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电子类课程可设置数字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现代电子线路。

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系统专业理论、技术和工程知识,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完成人才知识、能力金字塔结构的顶端部分。主要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导论、网络密码、网络协议分析、操作系统内核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工程学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将一些非核心但又比较重要的信息安全知识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如信息隐藏与检测、windows原理与应用、Linux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病毒、无线局域网安全、计算机取证技术,等。

在信息安全知识体系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两方面的基础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两条主线展开。这种方法有利于理清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对基础课程的讲授内容作出合理的裁剪,在课程随着技术发展而有所增减时也不会迷失方向。

3.2实践环节

信息安全是一个直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专业领域,在课程设置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工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可分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三个部分。基础课程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素养,可设置物理基础试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数字技术基础实验、现代电子线路实验等。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以综合性、设计性为主,旨在锻炼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设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设计。四年级学生应到用人单位或实习基地进行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了解实际的安全问题,从事实际的工程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外,应鼓励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信息安全专业相关的科研课题,承担具体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陈平,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8).

[2]冯登国.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1).

[3]马建峰,李凤华.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4

一、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关键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如:wpS、word、画笔、书写器等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实用的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二、注重应用和与其它学科联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点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中,即只侧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呢?现在争论有了结果,大家趋向于后者。因为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能对将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快的适应。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体现在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实例,使计算机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乐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联系不仅仅只发生在计算机与语、数、外之间,我们还应与其他更多的学科联系,有多种途径的联系,如:利用计算机谱曲,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软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到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确实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是一们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不掌握信息技术就要被动、就要落后,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着力点

传统的语文、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按照培养数学家和作家的要求教授学生,可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造就几个大家,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写作水平很低,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差,信息技术作为一们新兴课程,在教学方面应反省这些,不能重踏传统学科教学的覆撤,培养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务中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选用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作为任务。任务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是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绘制奥运五环旗、设计环境监测表等。

(2)在练习中培养创新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道练习题,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进行思考和大胆地创新。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所以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的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跟普通高校对比来说,民办本科院校有着很明显的侧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点。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符合自身人才培养要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一、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经调查,目前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如下:

1.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较大

由于各地市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环境尚有很大欠缺,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不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2.新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集中大班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统一、泛泛,新生对课程的重要程度理解不上去。

3.企业对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较高需求

经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在就业单位还要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训练!

4.学习的知识还无法满足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

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是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加上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或者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而目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数仅包含前者,如果没有后续的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的学习,学生们想要通过自学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是非常困难的。

二、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下面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所给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议方案为例,哈尔滨华德学院按照专业划分,共分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六个分院。为了满足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结构、知识体系、实验体系、课程体系,认真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六个分院分别制订的课程体系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分院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1.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等。

2.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

4.艺术与传媒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5.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6.通识教育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专业软件应用”等。

三、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以上是哈尔滨华德学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希望能为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羊裔高,张伟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44-45.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6

r>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14-02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直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专业领域。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专业素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自2001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开始,信息安全专业已经发展了十年。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信息安全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等,尚在研究、摸索阶段。而且,由于各个高校的特色专业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主要从学科设置、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信息安全专业特点

信息安全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领域,而且其内涵在随着信息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归纳起来,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多学科交叉。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生物、法律、管理等多个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熟练、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专业素养高。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养。这样才可能到一些很重要的部门承担信息安全工作;系统工程。鉴于“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木桶原则,绝不可忽视法律、管理、教育的作用;整体性和底层性的特点。从整体、底层硬件方面系统采取措施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二、教学体系建设

1.学科设置。信息安全的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仅对信息进行保密(保密性)发展到防止信息被篡改(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从而涉及到攻、防、测、控、管、评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也随着其研究重点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在学科设置方面,信息安全仅仅是高校自设的二级学科。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信息安全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二级学科。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之下的,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重点;而设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之下的,一般是以通信和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也有一些高校将信息安全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为其侧重点;有的高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安全工程系,以安全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信息安全专业设在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充分利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发展信息安全专业,培养通信保密方面的专业人才。

2.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考虑信息安全专业的交叉学科特点,提出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求覆盖的领域知识面宽。美英等国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有层次性。有的院校将课程分为两类课程,即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基础课程开设了密码学、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管理与评估、数据库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特色课程开设了安全编程技术、信息犯罪、网络协议安全性分析、计算机/网络取证、无线网络安全等。而有些院校将课程分为技术、管理、安全三大核心或者是技术、策略、健康和管理四大核心。而在国内,由于信息安全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开设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间,因此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如“数字信号处理”“编码理论基础”“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信息网络基础”等科目则使得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更倾向于密码学和通信安全;而“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嵌入式系统”“windows分析与应用”等科目使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定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上。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专业。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保持了如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等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课程设置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技术,同时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设立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这种三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了学生可以从事信息安全、通信、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规避就业风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由于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算法分析基础,因此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包括了“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数学”“网络计算和高效算法”“计算数论”和“计算机数学”等基

础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密码学、入侵检测、信息论等专业课程,而且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上海电力学院结合自己特色明显的电力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同时兼顾电力信息技术、电子、通信、数学、物理、电力信息网等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不仅要有合理完备的理论课程体系,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信息安全技能。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由于信息安全实验大多比较复杂,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也较多,而目前的教学条件通常很难满足大量学生并发进行实验。因此,有的高校采用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可以有效减少实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点对于要频繁进行恶意代码实验的信息安全实验来说至关重要;而有的高效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训项目和毕业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采取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有的高校将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人文社会科学实践、自然科学实践、工程技术实践及综合实践四类规划;有的研究针对信息安全的专业实验设置了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基础验证实验约占总学时的40%,内容与理论课内容相衔接,且相对固定;综合性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知识,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提高综合设计能力。4.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研究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更新快、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等特点,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提出“参与式”的教学手段。首先提出具体问题,然后推荐一系列参考资料,教师从研究思路和关键问题上给予引导,最后请学生将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阐述。这种互动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如果按通常的注入式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还是不能建立网络攻防的完整体系。但是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到更多他感兴趣的攻防内容,从而在理解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知识和技术后自主搭建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扫描攻击实验,查看和分析“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而针对密码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是结合实际应用来进行阐述。例如RSa算法在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等方面的应用。还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研究者还提出将工程化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教师给出一个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和知识点进行联系;然后结合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最后要求学生选用一种仿真工具进行实现。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软件工程中的一些系统开发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一些研究者比较强调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文秘站:本科生工作之后从事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具备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专业技能,但是对信息安全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进一步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5.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安全专业虽然与传统计算机、通信、电子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师要涉及到信息学科的多个领域及物理等基础学科,同时还要了解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关注最新安全动态,当然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必备的。因此,信息安全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出国研修是很好的进修途径。另外,可以考虑以区域为纽带,建立信息安全交流平台,实现共享机制,请信息安全方面的大家、名家做一些讲座,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教师。

6.教材建设。目前信息安全方面的教材很多,但是参差不齐。有的教材写的过于专业,重理论、轻实践。和实际结合紧密的典型案例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信息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学生无法运用现有知识完整解释安全现象;有的教材操作性很强,但是理论性不够通俗,这样学生还是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信息安全领域教材,课程标准之间、教材内容之间重叠现象非常严重。不但与传统课程内容有重叠现象,而且专业课程之间也有明显的重叠现象。例如,网络安全课程中涉及到了入侵检测和病毒方面的介绍,与入侵检测和病毒原理课程相互重叠。又比如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评估中有关于标准的介绍,而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中又涵盖了相关内容等。因此,迫切需要有

组织地编写一套系统、完整的信息安全专业教材。教材既有通俗的理论基础,又有操作性,同时包含一些信息安全典型事故分析,这样才能辅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专业,对该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正处于探索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各个高校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了不同的办学思路。他们依照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格局,对信息安全学科初期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探讨了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体系设置,探讨了设置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及要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广明,高晓兴,朱志良,等.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55-57.

[2]李晖,马建峰.结合学校特色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几点体会[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3-4.

[3]董理君,宋军,王茂才.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142-144.

[4]谭云松,王海晖,伍庆华等.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高教论坛,2006,(5):82-84.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信息化素养计算机技能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09-02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与技能。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技能指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认识、获取、评价以及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应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准确查找到自己所需要资源信息的能力和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完成信息处理的能力。完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技能,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计算机基础是大学开设的一门信息类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在于向大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根据学科划分,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采用文科类和理工科类两种教学体系。为了准确掌握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的状况,针对文理工科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的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吉首大学2011级中文专业、2011级物理专业、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2011级会计专业的学生,这批学生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修完计算机基础课程。参与调查的人数为217人,收回有效数据205份。

第一,信息意识。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利用信息和收集信息的目标不明确,主动性不够强。对学生信息意识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第二,信息能力与计算机技能。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欠缺,表现在使用的信息收集手段有限,大部分学生运用单一工具或方法进行检索或搜集信息资源;此外,计算机技能水平不高,大部分学生只掌握了一种信息处理软件,并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不能运用信息资源和计算机技能为专业学习服务,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欠缺。对学生信息能力与计算机技能的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JSUJGB14);吉首大学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通信专业(编号:教通2012〔42〕号)

能与各相关专业融合,没有实现为专业学习服务的目的;(4)考核方式单一,没有实现与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对接,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构建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培养应用能力的机制。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已经普及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但这些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明确,这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为此,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研究、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能在不同行业领域从事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工作。对非计算机专业而言,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明确“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根据专业应用领域不同,目标要求不同,侧重内容各异,精选传统内容,紧跟最新前沿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

三新模式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入新科技知识,增加实用应用软件的教学;完善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web网络

学习资源,建立系统性、多元化、实时更新的教材资源库。优化课程设置: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应用软件、文献检索、信息搜集、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和课程,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

2.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设置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开展课件制作、程序设计、大学生研究型与创新型实验项目提供良好的环境;基于校园公共数字化平台搭建一种开放式web网络学习资源信息化平台,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软件应用、项目制作、在线测试、等级考试等模块,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获取、辨别、处理信息的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

3.强化计算机技能与专业的融合

计算机技能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应用领域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文、理、工科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开展与专业结合的技能训练。文科类专业对文字处理和多媒体信息的要求较高,在技能培养方面文科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强化高级办公软件、文献检索与各种多媒体及其他实用软件的学习,弱化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学习;理科类专业对数据分析与处理、计算知识和研究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理科专业设置相关课程,强化信息搜索与获取能力、专业文献查阅能力、计算方法分析能力的培养;工科专业对数据处理和工程设计的

要求比较高,工科专业设置相关课程,着重培养信息搜索与获取能力,培养工程设计、工程调试、工程任务分解的思想。

4.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分级教学。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均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对学生进行测试,据此设立不同级别的教学班,各教学班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分级教学:第一级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开设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第二级要求运用常用软件处理文字或数据,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课程;第三级要求能使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通过综合项目的设计和制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分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授方式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改革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调整,将操作技能部分课堂教学搬入机房,通过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验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和“情景式”教学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查阅有关的资料,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将经典算法和知识录制成“微课”视频,并在校园公共数字化平台共享,通过“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内采用讨论的方式展开案例教学或项目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和运用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改革考核和评价机制

考核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计算机基础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仍采用期末闭卷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核方式单一、粗略,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抑制,使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考核,承认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第一,推行课程考试改革,考教分离。以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为切入点,实现考教分离,以计算机等级考试更加直观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通过项目设计、案例制作、技能竞赛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综合能力考核更加客观地检验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的状况。

在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技能培养模式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改革,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本教学改革以地方高校吉首大学为研究案例,以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数据显示,这些改革措施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馨、张鹏.试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2):181~182

[2]沈来信、杨帆、方磊.公共计算机基础开放式网络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60~61

[3]陈萌、陶咏梅.公共计算机课程“卓越计划”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43~45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8

【关键字】信息与计算科学Swot数据分析核心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国家教委1998年以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为基础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的理科数学类专业。

据统计,全国开办此专业的学校已达450余所,但在众多的高校中,即使开办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所以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必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如何调整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专业建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本论文通过使用Swot战略分析法,针对经济类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探索。

一、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对各行业相关职业都具备适应性跨行业的关键性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能力为:(1)具备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即数学建模的能力(2)具备熟练掌握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使用技能,较强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具有能将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等等。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数学,同时还要懂计算机,这样才能把一个应用问题转化为可计算问题,知道什么问题可以求解,即在计算机上求解,怎样求解,什么问题不可以求解。

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根据高校的办学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的层次和类型不同而趋于多样化,如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水平院校,由于他们的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可以把专业课程设置的出发点确定在理论层面,即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毕业后大多数人通过出国、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或从事高层次的研究、管理、开发工作。湖南科技学院设置了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数学;计算机技术与开发;工程计算。提出了“理工结合”理念,初步形成以数学理论为基础,以工程类专业为依托,以数学软件为工具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北京邮电大学也提出了“理工融合”理念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践[3]。中央民族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遵循拓宽口径、打好数学基础、通才教育的原则,在办学上与国际接轨,注意未来it行业最有前景的两大方向――数据挖掘和信息安全。普通高校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这一块几乎是参照知名高校模式,很难有自身的特色。

二、Swot分析

本课题组通过对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3级、12级、11级三个年级为样本做数据调研分析,以求分析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状,进而为金融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数据统计表明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调剂来的学生占比为81.7%,占比严重偏高。这说明广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这跟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一个新型学科有直接关系,相信随着以后专业的发展,这一状况会逐步改善。在“你对未来的就业打算?”一项的数据统计显示,“金融、银行”选择占比62.5%,“计算机软件行业”选择占比26.6%,“教师”占比为4%,“政府部门”占比6.6%。这表明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目标锁定金融行业,这与河北金融学院的办学特色直接相关。88%的学生认为基础知识(如数学、英语)的学习对自己很重要,52%的学生认为能大部分理解授课教师的教授内容,42%的学生表示能理解一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这表明河北金融学院学生和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大部分学生较好的吸收教师所教授的基础知识。91%的学生表示能全部或大部分理解教师所教授的计算机知识,这说明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教授是尽心和负责的。就业方面,53%的学生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表明学生们对本专业当前的就业环境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表明学生们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不足,因此,学校应该提高对学生就业信息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课程设置方面,65%的学生对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感到较为满意,34%的学生认为专业设置专业性不够,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设计认可,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咨询学生们对专业设置的意见,合理对专业课程的设计进行调整。“在学习上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栏中,20.8%的学生认为课程过难,0.3%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不清晰,33.3%的学生认为原因是自己上课不认真,39%的学生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学习天赋不够。这说明学生们普遍认可教师的授课水平,同时也表明学校应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心,督促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50%的学生认为应该多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43%的学生认为应该多加一些金融类的课程,这表明学生们对计算机和金融方面知识的渴求度很高,学校应该迎合学生们的诉求,适当增加计算机和金融两方面的知识教授量。

总之,数据表明河北金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Swot分析如下:

优势(S):学生对本专业教师的认可度很高,认为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合理,学生们紧跟学校的金融特色,对金融业兴趣浓厚。

劣势(w):经济类高校重点发展的是经济类学科,作为支撑学科的理学学科在经济类院校不受重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数学类理学专业不属于优势学科,属于弱势专业。作为新兴学科,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科的认可度不高,学生多是由调剂而来,同时,学生们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学校应该加强对专业的宣传力度。

机会(o):金融类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紧紧抓住本专业的核心,同时紧密结合金融这一学校特色,把学生的就业推向广阔的金融行业,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经济类院校办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的模式,而应该在办学过程中较好的融合经济、管理这些优势学科,走学科交叉融合之路。提出“理工基础,金融灵魂”的理念,也就是数学是基础,计算机是工具,而金融经济是方向。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体现“计算金融”特色,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数学理论的基础地位、计算机技术的工具作用和计算金融方向的办学特色。“素养+基础+理论+技能+实践环节”构成本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威胁(t):目前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高。这与课程的难易度有关,也与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有关,学校应该紧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同时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论

在经济类院校办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的模式,而应该在办学过程中较好的融合经济、管理这些优势学科,走学科交叉之路。河北金融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的金融信息化人才责无旁贷。我院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结合我校金融的特色和优势,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金融分析、科学预测人才,以适应金融、证券投资对分析、精算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我院2009年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第一届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结合本校优势学科,边办学边探索,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师资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经济类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能力。具体来说,经济类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能力又细分为一级核心能力和二级核心能力,一级核心能力为学生必须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二级核心能力为在具备一级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应进一步培养的能力。一级核心能力又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求职能力;二级核心能力分为四个二级指标: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其它。每个一级能力指标又细分为几个具体的二级能力能力指标。具体核心能力指标如下表。

一级核心能力

二级核心能力

四、展望

在确定经济类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级核心能力和二级核心能力指标后,接下来笔者团队将对各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调研,制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求为经济类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

[2]李军,谭海军.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罗群等.“理工融合”理念下北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作者简介:

魏晓光,男,1985年,河北金融学院,研究方向网络教育与金融信息安全

课题来源:2013年河北金融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Swot分析的经济类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学科渗透

一、初中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主要任务

教学改革要以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在有限学时内尽可能增强教学效果,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内容,在充分了解计算机原理的基础上,高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重视互联网和现代多媒体的有效结合,强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使计算机应用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规程的同时,应该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尽可能熟悉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状况,进一步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软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为主,逐步熟悉计算机基本的操作,否则将来学习、就业会面临很大压力,所以学校必须面对实际情况,重新确定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时刻让学生有新鲜感,也不至于让那些相对较差的学生感到困难。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时进行调整是一方面,重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兴趣和能力,不断增加实践锻炼机会,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更为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帮助学生增加实践锻炼机会,确保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为学好其它学科知识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结合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把计算机应用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设计制作新的符合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教学视频,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探索新知识,让信息技术作为新鲜教学媒体来帮助其它学科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使课堂教学更加趋向于形象化、趣味化、科学化、信息化。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灵活自如地在屏幕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也可以因人而异,设计不同的教学课件,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借助教学课件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而不是直接参照教材,进行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脉络、提出新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教学目标,将具体学科中的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信息产业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技术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不断更新换代,而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是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缺失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教w必须重视实践操作,首先要教育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喜欢亲自操作的良好习惯和需求,信息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更是一种关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从前面分析的内容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其操作技能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用,对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要反复练习。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不断强化实践训练,在授课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水平。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有很大的帮助,使其自觉以实践为参照向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靠近。

四、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整合的实践

随着对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课程整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利用其它学科教学资源,开展探索型学习模式,基于其它学科的问题,进行信息技术辅助解决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合在一起,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开展趣味性学习活动等。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尝试与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是新的探索,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式也是大的改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使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学好其它学科知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结合了认知科学、信息学、控制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成为21世纪信息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和信息产业价值的主要提升点。

在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并授予智能科学专业学位:世界多数知名的理工类院校都设立有人工智能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智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在国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起步则较晚:2003年12月5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诞生。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已经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师资储备。2006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7年6月6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经学校批准成立,并于2007年9月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生。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几年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

2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开展了多年。早在1988年,学校就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研究所”,目前,经厦门大学批准,正式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它是一个以实用智能技术研究为主、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主要基础。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面向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利用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逐渐确立了语言信息处理、认知计算、智能信息检索、中医信息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等主要研究方向。在语言信息处理方面,现设手写汉字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语料库技术等研究领域;在认知计算方面,现设觉知计算、脑机接口、机器感觉、隐喻逻辑等研究领域;在智能信息检索方面,现设文本信息过滤、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智能数据挖掘、web挖掘等研究领域;在中医信息处理方面,现主要研究开发多媒体中草药智能查询系统、基于舌象中医智能体检系统;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现设图像数据库、生物特征识别、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领域。2008年,系里引进了被称为“人工大脑之父”的著名学者HugodeGaris教授,并以他为首组建了人工大脑研究室,该研究室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中国首个人工大脑。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上述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我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获得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经费的支持。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863子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在汉字识别、词语切分标注、语法分析、词义消歧、指代消解、语言神经基础、汉语理解策略、网上信息的选择翻译、统计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计算机音乐、计琴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特色的研究,形成了具体的算法,并且还提出了一种系统性的协动计算理论,出版专著5部,数百篇,其中近三年被ei、SCi等检索的论文达200余篇。

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还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先后与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名人电脑等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广泛开展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主要包括: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及网上汉语文本分类和信息过滤系统。其中,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获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机器辅助汉英互翻系统获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获得2003年863中文信息处理评测第二名:机器翻译系统(包括Xmmt汉英机器翻译系统、matrix英汉机器翻译系统、Light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和neon英汉双向机器翻译系统)在863智能接口评测中多次名列前茅,形成多项产品,技术授权国内多家单位使用。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发挥厦门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联合人文学院、外文学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的学术力量,于2003年成立了“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其中,汉外多语言机器翻译为主攻方向之一。2006年获批了“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以人工大脑相关内容为研究核心的“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也已获批。

3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情况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方向),一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现有在校本科生近90人,硕士研究生80多人,博士研究生25人,博士后2人。本系教职工近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80%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在读,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2/3。

3.1 本科生专业建设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入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培养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当智能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任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毕业生适宜到科研机构、学校、技术或行政管理部门、公司、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遵循“宽口径、厚基础、抓关键、重实践”四项基本原则,制定了较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本科一、二年级安排公共基本课程、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通修课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结束院系通修课程,转而推出部分学科通修课程,向专业化过渡,三年级开始加入方向性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本课程621学时、33学分;校通识教育课程262学、15学分;学科通修课程1544学时、90学分;方向性课程120学时、分;学科跨方向性课程108学时、6学分。这样的安排能真正使学生在获得扎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环节的训练并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已经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实验室――“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可支撑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两个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总经费预算100万元。依托该实验室,结合相关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可以进行“心理物理测试实验”、“眼动测试实验”、“面部表情与脑电对照实验”、“行为学与智能关系测试实验”、“机器人避障行走路径规划”、“机器人目标识别与跟踪”、“机器人声控实验”、“机器人智能语言翻译”、“机器人足球比赛”等众多特色实验。

3.2 研究生专业建设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生培养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论文创新写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层次又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培养。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具有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能适应未来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之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计算机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目前包含“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认知科学理论、认知逻辑学、计算语言学、智能计算方法、艺术认知与计算、脑高级功能成像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系统、智能中医诊断系统、机器音乐、模式识别、音频信息处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综合应用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目前智能系招收“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B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掌握现代智能与网络科学前沿知识,在智能工程与网络安全方向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项目研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嵌入式智能家居、视频图像处理、网络视觉监控、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网络内容监管、黑客与网络攻防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检索与信息过滤、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智能中医信息处理、人工大脑、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人工智能基础”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对某一领域有全面深入了解或对某一应用领域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或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其研究工作对科学技术或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贡献,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基础或新技术、新方法。培养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以及应用技术、艺术认知与计算、数据挖掘技术、认知神经科学、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脑功能成像技术等。

4 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