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十篇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十篇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32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1

1.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当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测评,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发表和出版的刊物级别为主要依据,高校往往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与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的立项等相结合,这种过度量化式的学术评价严重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这样的学术评价体系不仅不能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反而易导致学术之间的无序竞争,这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对定量性的评价进行批判时,应更多地思考在适当降低量化考核的标准的同时,如何建立以质量为主要标准的学术评价制度,奖励那些确实有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此来推动学术环境的创新,推进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发展。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求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来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表现在其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愈来愈明显,这就导致了其最终的成果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结果,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还涉及许多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因此,定量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跨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评价,这就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建构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

3.全方位的人文社科评价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对学科的评价、中观层面指的是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微观层面指的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多指微观层面的评价,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关系到人员评价、项目评价、学术成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选择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否则就会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4.已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研究评价理论可供借鉴当前我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如较强的主观性、滞后的效益、价值的间接性、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某些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等,应根据这些特点来构建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的更为独特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人文科学较早,形成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为之借鉴。

二、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系统是指“部分构成整体”,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因此构成评价体系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关于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指的是科学的评价系统是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四要素”理论是指科学评价的系统应该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参照和评价目标四个子系统构成,总体来看,这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六要素”理论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六个要素中,评价目的构成了评价体系的首要要素,因为任何评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评价的目的,它制约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程序等制度的制定或选择。所有的评价都需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准则,换言之都需要确定评价的标准或评价的指标,这关系到整个评价系统的性质。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保证评价活动本身的公正、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一旦被证明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标准、程序就形成了评价的规程,即就是评价的制度。评价主体通常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也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参加评价活动的人或机构。它可以是对评价对象发表评价意见的个人、团体、媒体、社会机构等,其中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即同行评议。

评价客体即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客体可以是学者、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学术媒体等。只有明确了评价的目的,才能确定评价对象;只有确定了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才能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指的是评价要达到的预期希望和总的原则要求。评价目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甚至决定了要选择不同的评价专家、确定不同的评价程序。评价的目的连接着评价的客体和评价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评价要素。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中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一般来说是有人参与的,这样就包含了与人有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评价都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除了一些可量化的因素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涉及到很多无法量化的指标,评价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判,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指的是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的标准依赖于评价目的,也就是说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的标准。如果说评价标准是总的衡量尺度,那么对于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则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例如,引文量、获奖数量等。而定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按其是否符合创新性、规范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设定。评价制度是指有关部门制定的保证评价活动正常进行、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包括了评价专家的遴选、评价对象申诉、评价结果公示、反馈意见、评价结果共享等。评价制度的保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支撑点,因此良好评价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构成评价体系的多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是构成评价体系的有机整体,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准确、公正、客观、全面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终评价,是各个评价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保障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可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学术腐败现象的频发。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术失范现象泛滥、独立的学术评价机构缺失、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渗透等,这些因素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施都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进而影响了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需要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机构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有一些评价机构和组织,他们依附于政府机关或其他实体单位,但是发挥的作用都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其对学术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未能进行科学地、有效地认证和鉴定,设立独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权威的机构,它可以对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科学研究机构、学术研究者以及学术机构委托的一些其他的评估业务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因此,建立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构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2.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模糊性、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自然科学成果一样通过科学实验和反复、精确的数学计算加以验证,也不能用指标和数据进行简单测定,因此,由从事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来判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评价方法,即就是同行评议法。同行评议法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其特点是操作较为简单,评价结果易于被使用。由于充分发挥了同行专家的经验知识、调查分析能力,从而避免了这种评价方法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然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中使用同行评议法仍然会存在一些随机因素,如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同行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等,这些使得评价的结果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各种新兴、综合、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对于那些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成果价值的标准既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同时还需考虑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同行评议制度还应实行专家回避原则,其重点是对同行专家的有效制约,从而可避免一些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使评审结果公开、公正,接受学界的监督。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2

人文社会科学能否借乘时下中医药文化振兴之东风,主动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科教育,作出更大成绩,这才是当下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关学科,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医学和人文交叉学科建设在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不容回避。如,有的中医药院校高层管理者对于发展人文社科教育没有充分重视;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缺乏特色,趋同发展,流于形式等等。可见,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现状确有让人堪忧之处,并且实践中仍存有诸多制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的具体因素。

1.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原则束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往往许多中医药院校陷入只向中医学科倾斜教育资源而忽略其他学科发展的窘境中,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此外,虽然许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原则是医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但为突出中医药特色而增加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比重,导致这些院校人文轻,中医重;专业课程繁冗,学生不堪重负;人文课程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在以往实践中,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使得人文科学与中医学实践脱节,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学科建设中的“为”与“不为”的原则制约着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常被学校当作优势专业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重量级砝码,所以进行学科建设时,中医药学科建设往往首先得到积极回应,学校常常积极解决诸如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设备采购等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经常属于“选择性作为或者零作为”的领域,这些其实极大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形成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多级学科体系,很多还只是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甚而简单地用政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往往使得医学生知识广度狭小,专业深度不够,道德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匮乏。另外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的落后、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师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引进,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自然很难“更上一层楼”。

二、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建议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实践,中医药院校就有能力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1.促使观念更新,提高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层应该摒除以下几种观念:①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干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现代中医医药人才作用不大。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只要把政治理论课上好就行。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为中医药学科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授医学知识,又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既有普通专业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所以,要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来,要从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上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2.突破建设重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重点突破,以特色求发展,选择性地建立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交叉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创设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中医药院校可对人文学科与中医药学科进行整合创新模式管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塑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精神。

3.重视校风建设,培养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校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对于培育中医药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院校新时期的竞争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校训校歌的确定、校园媒体文化的宣传、人文社科学术讲座的举办到学校景观的布局、道路建筑物的命名、寝室教室文化的营造以及学生就餐环境文化的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理念。另外,鼓励广大教职工利用自身专业人文社科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使人文社科素质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习全面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城乡统筹改革社团组织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社团组织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工作和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团体,学科共同体,在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在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中,如何发挥专业性、行业性、学术性和联合性社团组织的功能与作用,谈点初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在统筹城乡改革中稳定社会的功能作用

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具有显著二元结构特征的直辖市,各级各类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学术活动、专题研究、科普宣传、咨询服务等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乘文明、古今文化、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为促进重庆社科社团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实验区的改革发展增添着活力。

重庆市到2007年底有各类社团组织6710个,在4个直辖市中位居第二位。按行业统一归类,在市社科联而成为其团体或所属学会的社科社团有145个。其中分财经工商类社团、文化教育类社团和思想政治法律类三大社团组织。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的格局下,行业协会已成为联结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保护合法经营,坚持依法行政服务,组织实施行业道德准则和行业诚信建设,在助推企业发展建设服务、监管四个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此,社科社团组织应以科学发展观,重点以发展基层民主、民生为前提,以构建政府、社会公民的有机互动互利为保障和促进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社科社团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因素

对社科社团组织的性质、地位、功能与作用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充分认识社科社团组织中拥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特别是市老龄办以老年科技工作者、老专家、老教授组成的“银龄行动”专家组,自2005年以来已五批(次)分赴开县元帅家乡、江津区聂荣臻元帅家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口县、合川区等边远山区为农村老年人就医治病,宣传农科知识,法律咨询服务、赠献科技资料等,向农村老年人送去了一份温暖和爱心。

三、社科社团组织是具有民间性、自主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社科社团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提供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发展市场经济等方面负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意义。重庆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和现代文化资源,有着许多民间文艺传承团队、宣传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促进平安重庆建设起着推动作用。

四、社科社团组织在促进社会法治建设的维权作用

对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培育,是民主法治建设中如何维护社会和谐、自律自治有关重要的作用。重庆市司法学会、市老年学会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处理涉老案件1787件,为老咨询服务18480人(次),老年人在为促进城乡统筹改革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发挥老科协联席会议社团组织的智能作用

学会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科技知识的流动和应用方面,发挥基层社团老科协联席会议的重要的作用。围绕“科教兴渝”,开展建言献策,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坚持科教创新,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教育、培育科技新人等领域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着力搭建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和实效。推动科学普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和文化氛围。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依托于社会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

(一)社会科学

1.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严格地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区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中,“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未来学等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效应

同志曾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

从词源上讲,“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之意。在西方,“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在现代,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

2.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3.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和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基本原则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而这个问题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2]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5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使国人振奋。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面对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性科学发展的基本背景,是认清中国性科学形势、明确中国性科学任务、承担起发展中国性科学事业责任的前提。

1中国性科学发展面临的形势

对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形势的认识,即对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是思考中国性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和着眼点。

1.1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两个方面。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外部,来自于社会的需求。

首先,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健康需求中,性健康需求属于最具普遍性的需求。而性科学就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性健康需求而存在的。一般地说,人的性活动贯穿于人类的发展,人的性需求是不受社会发展水平限制的。无论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在残酷的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和平盛世,性活动都普遍地存在着。没有性,就没有了人类的繁衍,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具体地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性活动的样态是不同的。恩格斯曾指出,劳动愈不发达,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受限制,社会历史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人自身生产的支配。伴随着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人类的性观念和性生活方式在不断进步。重视性健康,在健康的水平上界定和研究性活动,即研究性与个体发育的健康问题,研究性行为与相关器官、系统的健康问题,研究性活动在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健康问题,则必须是建立在社会物质条件、科学水平、文化进步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当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者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维护健康和减少疾病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满足人民群众包括提高性健康水平在内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凸显。普及科学的性健康理念、深入开展性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性生活方式、回答群众有关性的健康问题,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两性关系问题的处理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崇尚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礼让宽容、家庭和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意义十分重大。两性关系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有活力,社会机体才会有活力,社会才和谐稳定。

以人口性别的比例为例。人口性别的比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指标。中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新出生人口,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42,2000年为116.86,2009年为119.45,2010年为118.06。相对应103~107的自然生育状态下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30年来的持续偏高,使1980年后出生人口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尽管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不协调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对策,也收到了一些成效,201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与2009年相比已有略微下降,但问题仍存在[1]。由此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导致人口性别比例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地投入促进男女平等的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说,缩小男女社会地位差距,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我们从事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责无旁贷。

再次,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人们的性观念、性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现象同样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截然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属性。文化既“抽象”得难以把握,甚至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严格定义,又具体得随处可见,社会生活中每每能感悟到文化的差异。人们在理想信念、观点方法、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往往都根源于文化,困扰人们的许多难题都能找到文化上的解答。文化是通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社会物质生活来表现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和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态度、社会物质生活相联系。文化就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不管是先进的文化,还是落后的文化,概莫能外。不过,相对落后文化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困难的多。综观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落后的文化及其载体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观念定势和物化载体往往“自然而然”、“轻车熟路”地占据着原有的“地盘”,顽固地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时,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东西,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一旦有了滋生的土壤,便会卷土重来。所以,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一个漫长的、甚至艰难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反差鲜明地存在着。这既说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和重要,也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困难。我们要做的是,扎扎实实地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加快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树立先进的性观念,崇尚美好的性道德,倡导正确的性生活方式,需要做大量的、扎实有效的工作。

1.2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根据

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学科内部,是性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性科学事业有很好的科学基础。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性活动直接相联系,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了以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科学等学科组成的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多学科理论体系。但是,在学科如林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性科学学科体系尚不够严谨、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各分支学科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尚需进一步阐发。关于性的研究常常是多学科、跨学科的,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产业,有关性的科学研究纷繁浩杂、林林总总,从科学体系的逻辑一贯和严谨缜密看,性科学体系还是粗框架的,甚至存在概念不准确、误分重合、相互包含的现象。比如,在庞大的性科学体系中,哪些是基础学科?哪些是技术学科、应用学科?在性科学体系树状结构中,各分支学科的准确节点定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怎样的?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核心技术和方法、应用价值和潜力是什么?各分支学科的理论价值和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怎样的?应当说,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中国性科学事业将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发展。

中国性科学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学者的努力奋斗的结果。当年,为中国性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性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吴阶平院士在周总理的支持下,高度重视性健康教育,尤其重视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他指出:“青春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的重大课题”[2]。吴阶平等老一辈的工作不仅为中国的性科学事业奠基了基础,他们先进的思想觉悟、开拓进取的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高兴地看到,无论是在性科学研究上,还是在性健康教育、性医学临床等实际工作中,中国的性科学事业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本身是伴随着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成长的,是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性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保障。

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具备了外部条件和内在根据,说明中国性科学事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具有了必然性。但是,必然性还不是现实,必然性向实现的过渡还需要艰辛的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扎实的工作将这种必然性变为现实。

2中国性科学事业的任务

发展中国性科学事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性科学事业的任务,包括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和以实践的方式为社会服务两大领域。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既相互区别,更相互联系。一方面,学术研究依赖于实践。学术研究源于实践,学术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为实践服务。另一方面,实践也依赖于理论。科学的实践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上的主动、自觉与理论上的坚定呈正相关,而脱离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甚至是有害的。

2.1深入开展性科学研究

以学术的方式为社会服务是性科学的职能,这个职能是通过科学研究实现。性科学研究中的问题非常广泛。近年来,性科学学术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性医学、中医性学、性传播疾病、性药学、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教育学、性法学与伦理、性美学、性文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但必须看到,在性科学研究中,深入和深化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深入,是指深入现实,从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比如,关于人口流动的性科学研究。人口流动是中国当前存在的社会现象。2000年中国流动人口(即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数量是14439万人,2010年达到26138万人,已占总人口的19.5%。10年间,增长了81.0%[1]。人口的大流动,带来了包括性问题在内的许多社会问题。由于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比例大,工作不稳定,夫妻两地分居和大龄未婚现象突出,引发了婚姻和性生活不稳定,流动人口也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当前,关于人口流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学术界也给予了关注,但相关的性科学研究尚不深入,需要社会学、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对策研究,为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深化,主要是指性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1886年现代性科学的奠基性著作《性心理学》问世,其后的100多年间,性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并逐步被广泛接受,也有一些有影响的力作问世,但总体看来,性科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原因在于,从事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大都来自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他们从各自擅长的学科研究性问题,表现出了原先理论功底的扎实和独特研究视角,为性科学的独立做了开创性工作,但囿于各自专业的局限,他们很难全面地思考性科学的整体框架。这符合新学科创立的一般规律,也是性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但性科学理论体系的不完善毕竟是现实。在借鉴多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并深化性科学各分支学科,创建性科学理论体系的任务已经提上日程。比如,性医学研究就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探讨生殖系统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标准。相对于性的自然科学研究,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有待深化。

2.2深入开展性健康教育

要深入研究性健康教育的规律,在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性健康教育的特殊规律指导下开展工作。性健康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性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其内容是传播有关性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本质上,性健康教育不仅与提高人的性健康水平直接相关,而且与提高人的整体健康水平相关;不仅与个体的性健康直接相关,而且与家庭幸福、社会进步相关,与社会和谐、安定相关。可见,性健康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内容非常丰富,需要认真研究、把握。提高性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都是以认识和把握性健康教育的规律为前提的。

提高性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或者说,在性健康教育中坚持科学原则,是我们经常强调的。需要指出的是,要准确把握“科学”的内涵,避免片面地理解科学,将科学局限于狭义的“自然科学”。性健康不仅包括健全、健康的生殖系统、性行为能力,而且包括健康的性心理、性活动,包括有关性的良好的社会适应。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综合教育,不仅融生理、心理知识和方法传授为一体,而且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人和社会责任、伦理和法律教育为一体。生殖系统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是健康的性发育、性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自觉遵守与性相关的道德、法律法规是性活动的精神保障,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性健康的评价标准。当前,加强性健康教育中的伦理和法律教育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性健康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不以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在处理有关性的问题上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观念,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3]。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崇尚道德,明辨性活动中的是与非,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通过法律和法治教育,使青少年遵守与性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远离非法、违法的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性健康教育中伦理和法律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当前性健康教育中的弱点、难点,所以应当成为重点。

性健康教育是面向大众的,目的是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解决个体面对的问题。其中既包括普遍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更包括处于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问题。比如,学龄前的性健康教育、小学生性健康教育、中学生性健康教育、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老年人的性健康教育,虽然都以提高的性健康水平为目的,但在内容、标准、方法上又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特点。忽略性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只能是走过场,非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性健康教育是针对性很强的工作,要潜心研究,在小范围试点的基础上总结、交流经验,制订性健康教育的原则、标准,提高性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2.3深入开展性医学临床工作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性健康、性生活质量、生育后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解决与性相关的各种疾病给群众造成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需要深入开展性医学临床工作。

与性相关的疾病,包括两部分。一是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性传播疾病等生殖系统或经性传播的疾病,二是其他系统、器官疾病导致的生殖系统、生殖器官的功能性、器质性疾病。前一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发展较快,有了长足的进步,需要进一步加强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临床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后一类疾病,虽然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西医、中医要联起手来,性医学工作者要和医学内部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联起手来,从疾病的症状入手,揭示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提出临床上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策略和技术方法。

促进性医学发展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医学内部,而且来自于医学外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着性医学的发展。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技术科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着性医学的发展,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性医学的内容,纳入了性医学体系。多学科专家、学者携手联合攻关,探索疾病复杂性、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解决性医学问题,是提高性医学水平和与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效果的必由之路。

性医学要充分发挥在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中的作用。例如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性医学责任重大。2011年,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9万例,其中病人16.4万例,死亡8.6万例。总体上看,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已进入高流行状态,经性途径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明确指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途径防治艾滋病的背景下,性医学工作者应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艾滋病防治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探索新的实际效果更为显著的防治方法,是性医学的重要课题。

2.4深入开展先进的性文化传承、发展活动

传承和发展先进的性文化,是性科学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崇尚美好爱情、美满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关系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伴随着的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情、责任、奉献的故事,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性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公民素质;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载体,扎扎实实地开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中国性科学事业的未来发展虽然不能归结为以上任务的完成,其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但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必将在以上任务的基础上逻辑展开。

参考文献

1乔晓春.中国人口布局的现实特征与未来展望:来自“六普”数据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4):32-34.

2吴阶平.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3):37-101.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8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将这个词项进行一次逻辑概括后,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人的解放科学。解放的科学,内涵丰富,具体是指使人类在劳动中去除危险性与繁重性,在生活中去除贫困性与不可控性,在文化中去除愚昧性,在人类关系中去除剥削性,使全人类都能够因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而美满与幸福。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解放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无产阶级是全人类中的一部分,但只有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基础才会有全人类的解放。[1]所以,这个解放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围绕“两个解放”这个主题,马克思与恩格斯倾其一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十几个组成部分。[2]由于围绕“两个解放”的实践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这十几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关系。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与恩格斯倾其一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并进行不断的实践。而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只有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基础才会有全人类的解放。所以,这个解放又分为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定义通过两次逻辑概括,可知概念是解放的科学。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的主题,不能单凭一腔热血,而是需要各种丰富的科学整合协作、浑然一体来为之论证。围绕马克思主义主题,又有几个问题相比其他问题是更加需要及时理论说明的,更加重要的。这几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门科学。但是这三门科学是一个整体,将它们分开只是便于更加深入细致研究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阐述规律来说明主题的目标和道路,其中的规律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算作围绕主题的起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算是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通过揭示秘密与论证矛盾来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其中的秘密指的是剩余价值剥削,而矛盾指的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算作围绕主题的中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算是第二个层次;科学社会主义通过阐明作用和使命,认定第二个层次中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认定两个阶级的斗争和对立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统治被无产阶级统治取代,指明了主题的道路和目标。其中的作用指的是无产阶级的作用,使命指的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算作围绕主题的终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算是第三个层次。在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三门科学中,科学社会主义相对来说又更加重要。因为,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和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更具有直接性,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具有全面性。[3]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科学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由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因为,要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除了要研究政治与经济的内容,还必须要研究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还要研究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总体发展的规律。当然,这不等于说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就仅仅涉及这五个方面,而是说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各方面中,最主要、最迫切需要协同发展的是这五个方面,同时这五个方面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辩证关系。如前所述,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解放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无产阶级是全人类中的一部分,但只有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基础才会有全人类的解放。因此,这两个解放要分先后。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时期,也就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时期。这个时期工人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政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革命,是开展改变资本主义的斗争,掌握政权。在未取得工人阶级政权时,大谈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还为时过早。所以,这个时期政治是中心,体现出较强的阶级性;其次是在过渡时期,这里的过渡指的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这个时期工人阶级以及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权还未稳固,同时革命后要急于着手改善群众生活。所以,主要内容是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配合这两个内容协同发展;最后是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时期。由于在不同时期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同时,逐渐突出人民性。由于阶级性和人民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无论是阶级性还是人民性,都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日益明显和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等原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就随着两个过程(一个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推进而逐渐显现。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两个过程(一个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推进,其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3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之一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但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单靠一门科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科学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绕“两个解放”这个主题,马克思与恩格斯倾其一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成果。这些丰富的科学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两个过程(一个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规律的科学,对马克思十几个组成部分的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这里面就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在科学社会主义全面的、系统的指导下,能够更加明确社会主义的性质、目标和道路,能够更好地为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服务。由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量生态学成果,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性明显。因此,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之一。[4]

4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

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即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实践的目标是人在改造过程中通过自身需求来制定的,并通过实践的反馈来调节,最后总结成为理论之后,再为实践作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的起始点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同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包含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整体当中。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是随着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过程的推进而逐渐显现的。20世纪初,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生态问题非主流化以及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下,苏联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苏联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没有结出成功的果实,但是其这方面实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性是逐渐显现的。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六大,到十七大,再到十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性正在逐渐显现。[7]十以后,我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大环境督察工作力度,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8]当今,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四国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比如:老挝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到21世纪以后,老挝意识到经济增长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组建了职能完整、针对性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制定、颁布多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政策,多方筹集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积极开展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9]古巴通过长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框架。古巴将生态文明实践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建设实践相互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0]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李建建,金兆怀,等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2

[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0

[3]陈永森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4]廖清胜生态世界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自由个性观[J].探索,2005(3)

[5]陈永森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7)

[6]刘希刚前苏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J].理论导刊,2012(8)

[7]汪琦佳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发展[J].青年与社会,2013(3)

[8]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批示张高丽出席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并讲[n].人民日报,2016-12-03(1)

[9]潘沙麦(phansamaioupady)老挝生态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1-5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措施

理工科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是否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重大工程,是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然而,理工科院校整体的政治文化氛围薄弱,以及课程设置中人文社科所占比重较小等等原因,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认同差,政治信仰模糊和道德理念薄弱。他们有的思想迷茫,感觉前途受阻。这些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在把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和特点

(一)他们热爱学习,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强烈要求

理工科大学生往往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他们知道,要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里享受成功的人生就得有过硬的本领和较强的个人素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使得理工科学生具有做事认真、谦虚谨慎,克己忍耐等良好的性格特质,他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都热爱科学,并怀着成为科学人才的追求和梦想踏入大学。有的理工科大学生会一大清早就到教室占座,晚上上晚自习到很晚,考试的成绩一般都很不错,较少有补考的学生人数和科目。他们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强烈要求,多数具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心,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

(二)他们有着浓厚的理性色彩

理工科大学生偏重理性思维,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理工科院校的多数大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更侧重于选择职业规划、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取向明确的课程,很少有人会选择语文、数学、政治等基础学科的专业,选修这些课程更多是为了积累学分或者考研需要。理工科学生在课外书籍选择上,大多数偏向于探索探秘类、悬疑推理等书籍,对人文社科类读物却少有兴趣。

(三)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多元

当工科大学生的主流更加具备开拓进取意识。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高考到就业,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努力进取才能生存生活,平平淡淡则意味着失败。反叛与依从当工科大学生的双重人格。每一代年轻人都具有叛逆精神,当工科大学生几乎是本能地反叛传统。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因素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压力依从社会规范。务实与实用也是当工科大学生价值评判的基准。作为大学生,经过努力奋斗一番之后,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理想。理工科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折射了当代社会的一些基本心态。

(四)他们普遍忽视人文社会科学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往往对人文素质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人文素质作用不大,弄不来奖学金,导致他们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学习人文社会知识。社会上的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迫使理工科大学生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第一位,导致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素养,对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缺乏基本的了解。另外,理工科大学生面临的专业课程压力大,他们更加重视专业技能,是外语考级和计算机能力考试占用了他们更多的精力,许多学生为此不惜牺牲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他们的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思想不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等等都对大学生构成了巨大冲击,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性格独立、差异性明显,少数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现象。理工科的学生过于关注技术性领域,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崇尚自然科学技术,对社会问题往往缺乏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意愿。他们政治意识淡薄,认为政治是虚无缥缈的,缺少学习政治理论的动力。

(二)他们的道德观容易出现偏差,诚信意识有些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了理工科大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知识过硬而人文素养却普遍较低的尴尬局面,不少学生文明意识淡薄,有悖于大学生的身份。即使大多数的理工科院校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可是这些课程通常无法唤起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受到他们的重视这些课程往往被他们视为副课。由于重视不足,在这种课堂上很难让学生真正获取足够人文道德的教育。

(三)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情绪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和国内国际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代的大学生有着以往大学生不可企及的优势和特长,但同时他们也经历着严峻的心理体验和价值困惑,理工科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在实现高考这个重大人生目标后,在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择业的压力与竞争,他们出现了目标迷失、动力丧失、缺乏自我定向等困境。社会现实是五光十色,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物质攀比,他们内心却有追求真理的倾向。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使得他们理不清头绪,陷入心理焦虑的泥沼。信念的疑惑、道德的迷失成为造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根本原因。

(四)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当工科大学生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但也有不少理工科大学生在价值和情感取向上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政治上出现见风使舵,思想游浮不定。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随机性、功利性、竞争性、现实性、偶然性等特征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人们冲破传统的思想、否定理论上的确定性、不变性,形成了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不少大学生趋向于现实性和功利性,变得重金钱讲实惠。他们过分关注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容易忽视社会责任。有些大学生倡导功利至上主义,抛弃了功利主义内在的道义原则,个人主义在某些大学生的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他们重知识轻品德。

三、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理念,了解和尊重大学生

当前各个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即是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个体实施思想教育和引导,把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和出发点。首先,要关注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性强,擅长理性思维,关心国家发展和世界局势。他们热衷于研究实际问题,倾向于考研、就业、实验、科技创新、出国等理性问题。要尊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科学引导大学生走向更高层次和境界。为此,要把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就业、考研、出国等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等热点问题,回答大学生关心的切身问题,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最大化。其次,理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大学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容易产生人际的交往困难,无法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们面对在选择爱情、采取何种生活态度等问题时,容易产生困惑。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让他们认识到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的科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教会他们学会用重在定性强调体验的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交友观、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汲取西方现代文明,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当前,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这就要求理工科院校在增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院校要确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多开设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法律、伦理等人文学科的选修课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意志、情感、兴趣、性格、信仰等人文素质教育,指导理工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使他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有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理工科大学生将所学人文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通过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把对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为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

(三)理工科院校要整合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现象。因此,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要打造和谐校园,就必须注重专业知识和人文气息的相互渗透。

1.要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理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该实现专家化、专业化、职业化。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

2.加快课程设置改革。理工科院校应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增加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参与度,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适当增加人文社科方面的比重并且倾向于其内涵的解释,并且结合时代特色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3.文理学生分界不宜过于明显。定时让文理科学生进行互动或交流学习。理工科学生只有与文科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他们才能自觉意识到自身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差距,激发理工科大学生增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兴趣,也可增强理工科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他们日后迅速地融入社会。四、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理工科院校应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钻研人文素质问题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有条件可以考虑成立研究所、教育中心等,建立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机制使学生产生对人文的求知欲。学校还可以采取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演讲、辩论、知识问答或者人文学术竞赛等,学校图书馆添置人文社科类书籍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可以借助于树立典型人物,形成良好风气等方法来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曹洁.浅析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7.

[2]杜家宝.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第01期.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8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9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科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确立的“解释学方法”已为自然科学所采用,自然科学正在经历“解释学转向”。这些表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趋同和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都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立体式大社科;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08106

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以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思路、方法手段、运行过程、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涵义

社会科学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立体式”是从时空的视角上赋予社会科学管理的形象化表述,也就是说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着力整合资源、统筹各方、提速增值。在体制上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宣传部门抓总、社科联管理、社科单位配合、基层组织和研究者、管理者落实的格局;在资源上积极调动、吸收、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政策、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物资;在过程上注重目的、过程和效果的统一;在机制上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最佳运行机制,并且始终保持一种良性运行状态;在成效上体现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局部性和全局性的统一,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用性。“立体式”具有在体制上“整合”、在资源上“互补”、在过程上“控制”、在机制上“最优”、在成效上“最佳”等特点。

“大社科”是对社会科学管理范畴上理解上的拓展,即广大研究者特别是管理者以更高远、广阔、开放的视角,提高认识、壮大力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在顶层设计上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规划、部署;在内容形式上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普及、转化、管理等;在研究力量上应联合高校、党校、社科院、军事院校和政府实际部门的工作者以及民办研究机构等“多路大军”;在阵地载体上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学会社团、报刊出版社等阵地齐全、载体多样的工作战线;在功能作用上使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功能,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各领域。“大社科”应具有地位准确、内容广泛、力量众多、阵地齐全、功能发挥优良等特点。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就是一项以“立体式”为认识视野、以“大社科”为具体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管理系统工程,它是在“大社科”基础上的“立体式”视野和在“立体式”视野下的“大社科”内容的有机统一。它的对象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它内蕴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升;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讲目标,又讲过程;既注重内容,又兼顾形式;既体现效率,又兼顾公平。它除具有“大社科”和“立体式”的特点外,更表现出“系统性”、“动态性”、“务实性”、“科学性”、“成效性”等特点。

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动实践,也是巩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实际举措,还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客观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所在。

二、构建“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框架

把握“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内部要素结构,是促进社会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基于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以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研究和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笔者提出“4+1”形式的构建,即由目标子系统、结构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基础子系统这4个子系统及1个配套系统组成。

(一)“立体式大社科”的目标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目标子系统是指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这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宗旨和根本,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方向”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出精品

在培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精品上,要优化选题、申请、评审、立项、开题、中期、结项、成果转化等环节,实施分类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切实把好立项质量关,提高结项率、优秀率和成果转化率。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上,要打造一批在国内、省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协会和学会,打造一批在国内、地区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和学术竞赛活动,打造一批在学术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学术著作、教材和工具书等,还要打造一批名牌出版社、名牌理论报刊或理论栏目。在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精品上,通过完善评奖指标体系、制度体系、机制体系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精品。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精品上,要“五管齐下”,即办好讲座、编好读物、做好课题、搞好活动、建好阵地。在造就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精品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基地、名媒大刊、名馆大库等建设。

2.哲学社会科学出人才

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1]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层次上,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高、中、初级人才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学位上,要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硕士、学士结构比例。在年龄上,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老中青梯次组成的年龄结构合理,推动人才的持续发展,同时继续充分发挥离退休专家的作用。在职称上,要打破哲学社会科学身份、所有制、地域、岗位、资历限制,扩大职称评价范围,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社会化。在类型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人才、应用人才和宣传人才,以及基础学科人才、特色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哲学社会科学出效益

十报告强调“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这些作用,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直接经济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技术、管理等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整体推进人文环境改善,推动经济内涵式发展。在间接经济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相关产业有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是成果以咨政文件、内参等形式直接送党和政府行政部门,一旦采用,便可应用于政府决策,对经济发展产生效应。在溢出社会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能滋养人们的精神家园,发挥育人功能,特别是通过人文意蕴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

(二)“立体式大社科”的结构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结构子系统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规划、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会、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这是“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状况”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

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规划工作实质上是在较高层次、较大范围,对部级、省部级等项目研究工作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工作则是指由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管理部门,根据既定的原则和严格的程序,组织有关同行知名专家对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成果(形式上分为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三种类型,研究对象上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综合研究等类型)进行评审,并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的过程。要发挥成果评奖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研究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繁荣

通过明确主题、规范活动和发挥作用以繁荣学术活动,主题上更好地体现承担社会责任,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上采取主办、承办、协办、联办等方式,积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针对重大、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国际级、部级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并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作用上依托参与面广、研究范围大、成果显著、影响深远的学术活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智库作用。通过加强协作、强化管理和重点扶持健全学术组织,推动各哲学社会科学单位之间、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哲学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健全社科社团和民办研究机构的引导和管理,注重合理布局、壮大队伍、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利用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普及基地的建设。此外,通过发挥特色、扩大影响、加强普及培育学术品牌。

3.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

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反馈论”、“评估论”,构建“统”、“传”、“控”、“动”、“实”的“五合一”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工作新格局。统筹相关单位并整合报社、广电集团、通信集团、网站、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校、社区等诸多资源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建立现代“大传播”体系,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使宣传工作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通过对各因素变化进行预测、规划和管控,使其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注意互动性,构建多种互动、反馈优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宣传运行体系;在考评中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工作切实际、重实干、出实效。以“分层管理”和“四个转变”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分层管理”上,由省级社科联、基层社科联(高校和区县社科联)和社科单位(含各社科社团、民办研究机构)分别组织管理范围内的普及工作,努力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普及工作。在“四个转变”上,提供内容要变“抽象化”为“通俗化”,创新形式要变“简单化”为“多样化”,突出主体要变“精英化”为“大众化”,服务对象要变“整体化”为“分层化”。

4.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成果转化要在理论上有深度、普及上有广度、利用上有效度、宣传上有力度。具体说,成果转化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形成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在选题上,了解决策层和实际部门的需要,找到成果与需求之间的结合点,提出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际效益的决策建议,提高咨政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在研究上,社科规划项目、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软科学课题要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力促进“理论型”成果向“应用型”成果转化。二是运用成果:领导批示、教育别人、观点采纳等。在组织上,成立相应机构,整合建言献策平台,提高成果的批示率、应用率。在出版上,要推出更多的理论精品,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策划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人文社科学术精品丛书》。在衔接上,抓好产学研结合,促进研究单位、教学单位和生产单位密切合作,将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宣传成果:评奖、发表和推广等。

(三)“立体式大社科”的支撑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支撑子系统是指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及其评估体系,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学科建设、阵地建设,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关键,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抓手”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建设

优化人才观念是先导。通过树立人才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提升对人才培养工程的认识。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优化人才机制是关键。要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坚持重要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年轻人才长期培养,以重大招标项目和公开招聘、柔性引进甚至短期聘用等各种办法引才、聚才、用才。优化人才环境是保障。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激发活力优化人才成长成才环境。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发挥人才作用是目的,要着力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多种作用。

2.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建设

在完善和发展基层单位上,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带动基层单位的发展,通过出台结合实际的总体部署、编制长远规划、选好负责人、落实经费等措施,扎实推进基层单位建设。在指导和支持团队建设上,打破学科界限,凸显交叉集成,发挥整体优势,集成多学科领域力量。通过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具有学术权威性、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团队。在加强民办研究机构的管理和建设上,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突出“社会科学研究”和“本土研究”两大主题,发挥理论创新、服务决策、服务民生、社科宣传普及的作用,展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形象。此外,要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组织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3.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上,要统筹发展部级重点学科、区域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首先,要通过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对外交流上,与国内外优长学科所在高校、科研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内部整合上,开展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高校与科研单位合作,生成合力效应。其次,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学科体系建设。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重点扶持全局性、创新性、稀缺性、传承性、标志性的基础研究。再次,深化关注前沿动向的新兴理论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最后,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4.哲学社会科学的阵地建设

在基地建设上,加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基地建设,使其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各类普及基地的申报和建设、管理,使其作用进一步发挥。在报纸期刊建设上,加强学术刊物、工作会刊的建设,加强各基层单位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使刊物质量明显提升。在网站建设上,使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门户网站实现改版扩容增量,信息传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网站建设大步迈进,现代传媒手段得到较好运用。在馆所建设上,建设社科大厦,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建设文献中心、档案中心、社科实验室。此外,要建立健全阵地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阵地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四)“立体式大社科”的基础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基础子系统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要诸多涉及面广、上下统一的要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投入、哲学社会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制度、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它通过基础的夯实而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落实,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动力”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

一方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经费的投入。各哲学社会科学部门和机构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手段筹集资金的途径,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拓宽研究经费的来源渠道,体现研究自身的经济价值。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筹措科研经费,形成多元化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除经费投入外,还要不断强化对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政策投入、精力投入、情感投入等。更加注重公平,逐步缩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2.哲学社会科学的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要运用先进的理念、科技、手段、办法等,提升“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技术水平。一是要有强有力的规划技术作支撑。二是专业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门类众多,任何一项国家基金项目乃至省部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全面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管理技术。“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建设的挑战还在于,在建设过程中强化管理水平,在管理中巩固建设成果。建设任务的管理,其关键是保证建设任务的进度;建设成果的管理,如网络数据库的管理,其关键是保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广大民众能够分享其成果。

3.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

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设,以激发并产出优秀成果和人才为目的,探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地方性立法;推进其规划、评奖、普及、学术活动、经费投入等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要以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口,推行项目管理,实施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完善各项政策的制定、管理流程、效益评估等方面管理机制。制定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工作手册、评奖工作手册等,出台学会、学术活动和民办研究机构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编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管理流程和成果评奖流程。同时,各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

4.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遵循规律、整合资源;增强措施、完善机制、社务公开;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提高素质;充分发挥省级社科联“团结、引导、管理、服务”的职能。畅通党委政府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与各哲学社会科学单位、研究者和管理者的联系渠道,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保障领导机关、管理部门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管理者之间的信息畅通,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服务网络。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科学管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把握决策需求、加强选题规划、发挥学者智慧,加快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策划能力、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强化联合协作机制。

(五)“立体式大社科”的配套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配套系统是指有效运转所需要的配套支持,包括遵循哲学社会科学规律,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优化哲学社会科学机制,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标,通过这样一整套支持系统及流程不断达成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标,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效率”问题。

1.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

在宏观层面,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有共性规律,更有其个性规律。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有目的的科学认识活动及其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性、依赖性、主观性和难以验证性等特点。哲学社会科学要反映人类社会生存生活的实践规律,从这个层面上看,它要全面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通过规律发现研究对象的优缺点,指导其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谋福利。在中观层面,哲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诸学科有其自身规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的研究、管理和转化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自身成长成才的规律。在微观层面,具体工作中有一系列带规律性的工作制度、机制、流程等。

2.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

首先,整合行政资源。在中央和地方合作上,深化文化部、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同地区有关部门的互动合作。在兄弟省市合作上,推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社科联联系上,要加强与科委、科协的协作,建立自然科学界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两大科学界密切合作,共同研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的联系,整合社会各界的社科资源。其次,整合团队资源。通过组建和壮大团队,充分发挥强强联合、科研条件先进、资料设备齐全、各类学科人才齐全等优势,形成基础理论研究阵营、政策法规顾问阵营、应用对策研究阵营、资料收集阵营与社会调研阵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再次,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信息库、成果信息库、上传下达通道和网络管理平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据化。

3.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

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过程也是优化有关机制的过程。优化目标管理机制,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要实现其研究和发展的目标,围绕其最终目标科学地设定建设标准,这种标准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应以定量为主,从而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落实到相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构中,对每一个层面的建设目标提出量化标准和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考评。优化组织协调机制,社科联的工作重点在“联”字,也就是组织和协调作用。优化评价监督机制,需要优化评价的办法和程序,发挥党内外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此外,要优化奖惩激励机制、创新发展机制等其他机制。

4.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随时代而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目标的强化就显得尤为必要,是整个“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配套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中,“目标”是首要条件;“结构”、“支撑”、“基础”等与“配套系统”一起构成“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即发展路径,也是实现“目标”的基本内容或手段;“支撑”中的“评估”、“运行保障”中的“评价”属于反馈层面的内容。因此,“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决策—执行—反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目标不断强化的运行过程。

三、“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在“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上,需要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做好完善工作相关保障。

(一)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规律。探索、研究、把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律,并按这些规律办事,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要有效运用规律,在运用规律中创新实践。在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把这些规律创新运用于各项实践之中,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并在创新实践中总结经验。“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具有开放、包容等固有特征,要善于把在推进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加以归纳、提炼和总结,用以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最为关键的是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覆盖选题、申报与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与过程督导、结题与成果运用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成果评奖制度,涵盖申报、资格审查、公示、专家遴选、成果评审(包括初评、外评、会评和终评等)、颁奖等整个过程。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制度,涉及讲座(讲坛、讲堂)运行、文库建设、基地管理、普及活动、队伍建设等。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学术制度,把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民办研究机构等均纳入制度管理范畴,同时推进学术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常态制度、建立健全事关宏旨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及时跟进制度。

(三)完善工作保障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分发挥“立体式大社科”工作,在连接各平台,汇聚智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重要议程;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作、布置任务,尊重和依靠专家学者,充分吸收其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研究者与管理者的联系与沟通,激发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活力。其次要科学评价,督促落实。进一步完善各系统各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落实考核监督、奖惩激励。再次要深化研究,加大宣传,不断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