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十篇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十篇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57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基本构想;差异化金融政策

作者简介:胡芳(1978-),女,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9-0062-0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经济发达国家也大都经历过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区域金融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经济发达国家实行金融政策区域化的情况

(一)建立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发达国家在建立金融组织体系时,都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适时地构建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首先,建立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联邦储备制度,对全国金融业实施了分层次的管理。[1]在国家一级设有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中央银行总行;而在地方则设有联邦储备银行,执行中央银行分行的职能。这种分权性中央银行制度决定了区域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利于本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设置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的设置一般都是适应特定区域开发而建立,目的是为欠发达地区开发提供专项服务。日本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是为开发边远地区――冲绳地区提供长期资金的金融机构,同时也兼办其它政策金融机构在冲绳的业务。这样的金融机构,经营中政策色彩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最后,区域金融组织的优化。美国的银行注册双轨制度创造了数目庞大的地方性银行。美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注册,成为州立银行。不仅商业银行如此,其储蓄机构、信用社等也具有双轨的特征。

(二)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

首先,制定有差别的金融管理政策。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调控是以各种间接控制为主,因此,这种差别性主要表现在各种间接金融控制手段的运用上。美国的贴现率由各区域联邦储备银行根据本区域经济和金融状况制定,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贴现率和贴现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有所区别的金融政策,对缩小地区差异、缓解民族矛盾、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十分有利。

其次,制定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西欧、美国、日本等国都实行向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低息贷款政策,如西欧的“公司软贷款”,不仅利率低、期限长,而且可以享受规定期限的归还宽限期。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对在经济落后和萧条地区兴办企业的私营企业,通过经济开发署等机构为其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固定资本提供的直接贷款可达该项资本总额的65%,流动资本可提供100%直接贷款。

(三)建立区域证券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相对协调发展

美国自1792年5月17日建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共有8家主要证券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分布在美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美国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随着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股票交易所的集中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今天看到美国创业板市场对新经济和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强心剂作用,并且创业板市场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但更应该透视到创业板市场是建立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协调基础上的产物,具体讲是经历了“区域易所――集中易所――创业板交易与主板交易所并存”的发展阶段。

二、对中国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效果的回顾

本文以深圳特区为例,来回顾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

我国在某些地区也实施了区域化金融货币政策,但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深圳特区。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创立。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在深圳特区实施特区金融政策,赋予特区金融4个特权:一是信贷资金“切块”管理权。即资金方面,各专业银行深圳分行现有信贷资金和以后吸收的存款除中央国库款和向人民银行总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外,全部留给深圳特区,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给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下达信贷规模,并由它统一调配使用,同时允许深圳市各银行向国内外拆借资金。二是利率调控权。在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可以参照全国的利率水平,结合深圳经济发展、资金供求与汇率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自行设立利率档次与利率水平。三是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权。即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制定特区内各专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自,并允许在5%-10%的幅度内自定外资银行各项外币存款准备金率。四是机构准入审批权。在机构设置方面,下放部分金融机构审批权,并赋予了一系列机构监管的灵活政策。

特区金融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特区金融的全面发展。到1996年,特区就已构建了门类最齐全、服务网点最密集、从业人员比例最高的多种类、多功能、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办理种类齐全的金融业务,提供最新的金融工具,特区金融业成为深圳经济的支柱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到1996年止,为深圳提供了占整个基建投资1/3以上的流动资金,累计发行股票筹资300多亿元,金融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自身也形成了3500亿元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超常规的金融政策带来超常规的经济发展,金融对经济第一推动力得到了充分体现。[3]

政府在深圳特区采取的强有力的特殊金融政策,在深圳现代都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建立区域化金融政策的基本构想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很好地发挥差异化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应从金融发展的制度层面和货币政策角度来构想区域化金融政策。

(一)培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首先,确立统一金融法规下具有优先决策权的区域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九大区支行的组建,为实行区域金融政策提供了组织体系保证。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政策之下适当下放区域金融决策权,使九大支行能够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总行只规定利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水平及浮动幅度,各区域内的具体水平确定浮动区间后下放给主要大区分行,使国家金融宏观政策具有宏观的严肃性,同时,各区分行在区域金融决策上具有一定伸缩性。

其次,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性融资的主要作用领域是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产业,其布局原则应该追求某种程度上的均衡布局,以保证每个地区的居民都有权利大体享受均质和等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而不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东部地区财力雄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则要落后许多。但我国还没有一家专门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金融机构。为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建立专营政策性开发业务的金融机构。

最后,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引导股份制、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不对称,缺乏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对策之一是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鼓励股份制、外资银行等入住急需资金的地区,形成以国有金融机构为基础,政策性金融机构、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具体实施上,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实行有差别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

(二)实行差异性的金融货币政策

首先,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金融发展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须从货币政策层面解决各地区短期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已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因此,我国差异化货币政策也必须表现在各种间接金融控制手段的运用上。实行差别的再贷款政策,在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再贷款的利率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其次,制定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和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瓶颈”,因此,引导信贷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回流成为必要,坚持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西部大开发建设。

(三)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

目前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在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审批权在中国证监会,正如前述分析,中西部与东南部地区上市申请统一审核标准在管理制度上具有“公平性”,但在现实中不利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考虑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一家证券交易市场,在上市公司范围、上市审核标准和交易活动监管等方面有别于目前的证券监管规则。在中西部设立一家证券交易所不仅有利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差距,而且有利于为中西部重大工程建设和各项配套工程筹集资金,也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和发展新的股份制企业。

(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同步推进

中西部地区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离不开金融系统的综合功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改革需要经济所有制的调整,不发展非国有经济,仅依靠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推动企图完成中西部市场化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情。西部地区所有制的调整,需要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大力发展和引进,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竞争因子,而这两类企业的资金匾乏的现状需要金融改革的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区域化政策,在统一的市场趋向和基本的政策框架下构建统筹、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金融货币政策成为必然的路径选择。其具体构建需要从培育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实施差别化金融管理政策、构建区域金融市场和制定区域金融立法等方面入手。

注释:

①李正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政策[J],金融研究,1998,(09):26-33.

②李成、李国平.区域金融:现实检讨与政策处方[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6.

③殷孟波、王建.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J].西南金融,2001,(05):46-48.

参考文献:

[1]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4,(12).

[2]施雪清.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07).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2

摘要:创建北部湾区域金融中心必须依靠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才可能促进金融积聚。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针对金融聚集动因,文章提出了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管理两方面进行倾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积聚;政策倾斜

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目前广西提出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但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积聚。

一、金融积聚动因分析

关于金融积聚的动因,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积聚的现象。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pak(1989)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冯德连、葛文静(2004)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积聚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2002)、黄湘雄(2004)、曹廷求(2006)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金融积聚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多层次发展区域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积聚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金融机构设置倾斜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蒋升湧(2007)主持的课题“建立北部湾银行问题研究”中提出,参照徽商银行模式对广西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兼并重组,在其基础上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北部湾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环北部湾经济圈特别是北部湾三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北部湾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东部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北部湾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部湾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类似渤海银行的新业务试办权,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二)金融业务管理倾斜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广西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海洋等产业。对资金投向广西上述产业的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对于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北部湾经济区。

四、金融政策倾斜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姜爱萍,武晓斐.金融企业集群:金融地域运动的新动向[J].西部金融,2008(6).

2、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J].上海金融,2006(11).

3、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2007(2).

4、左科华,实行倾斜性金融政策,促进西部开发[J].贵州商专学报,2001(9).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3

关键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从研究的角度看,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侧重点不同。目前针对中国-东盟研究的角度比较广泛,有从区域经济合作对策的角度出发的,如庄芮(2009)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张莎(2013)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阮锟(2013)的《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金融对策研究》;有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的,如史智宇(200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李占卫、李皖南(2004)的《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针对东亚经济圈的研究角度比较少,主要是从发展前景和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的,如陈淑华(2001)的《经济安全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吕超(2008)的《中国确立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谢岩(2006)的《东北亚经济圈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李光(2009)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4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宁波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1912)是公认的较早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他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金融机构能够满足新兴企业的信贷要求,还强调金融中介―银行具有辨识出最有可能实现创新的企业的功能,并通过向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则指出,“金融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大致平行的关系”。麦金农(1973)在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二战以后的金融体系和经济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较严重的金融抑制,并把这些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归咎于它们存在的金融抑制。肖(1973)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麦金农和肖均主张通过促进金融深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我国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王春峰、马卫锋(2003)、沈坤荣、张成(2004)等从全国的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支持了经济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正面作用。艾洪德、徐明圣、郭凯(2004)、王景武(2005)、郑长德(2007)等实证比较研究我国东、中、西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结果均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东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中、西部二者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郑瑶、毛珍珍(2005)、张云(2008)等从省域范围分别对浙江和上海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均得出了的金融发展支持了经济增长的结论。

二、宁波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宁波金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宁波凭借天然港口的地理环境优势成为长江流域的水运和物资集散中心,其金融业也随着商品流通的拓展相应地不断发展。在业务上,从货币兑换发展到全面经营存、放、汇业务;在机构上,从典当、钱庄发展成证券、银行、保险等现代金融机构。而宁波自改革开放以后,分别被列为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金融电子化试点城市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金融业不断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格局。截止2010年底,宁波共有银行金融机构49家,证券分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57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19家。共有33家上市公司,33只股票分别在分别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联交所上市。从反映金融活动基本面的存贷款情况看,1991年以来,宁波银行系统的存贷款余额不断扩大,2010年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是1991年的82.63倍和76.7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6.15%和25.66%。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区域经济增长迅速,特别是近20年来,作为浙东区域经济的龙头,宁波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浙江省比例不断提高,成为拉动浙江高速经济列车的主引擎之一,它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宁波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91年的169.8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125.82亿元,经济总量扩大了近30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9.64%。

三、宁波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的主导地位,本文对金融发展的解释不包括证券和保险等相关金融机构。

(1)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主要的指的是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以GDp增长率(GGDp)为指标来测量。

(2)金融规模指标(FiR):本文采用由戈德史密史提出并定义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来衡量金融发展的规模。金融相关比率定义为“全部金融资产除以GDp”。由于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银行,而银行的资产又基本上以存款和贷款为主,所以本文以(存款+贷款)/GDp来反映金融相关比率。

(3)金融机构效率指标(SLR):金融机构效率主要体现为银行将资金盈余部门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该指标本文用贷款/存款来反映。

时间序列的基础数据选取自1992―2011年《宁波市金融年鉴》和《宁波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2.变量平稳性检验

对时间序列的分析需要通过建立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结构模型进行,而进行模型分析背后所隐藏的假设便是这些数据都是平稳的,否则,t、F等假设检验均不可信。此外,涉及时间序列数据的另一个问题是虚假回归,即如果有两列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非平稳),即使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关系,但进行回归也可表现出较高的可决系数。本文采用aDF检验平稳性,结果如表1。

注:上表中,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检验类型括号中的c,t和p分别表示检验平稳时估计方程的常数项单位根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不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0%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各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因此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3.协整检验

如果存在时间序列的两个变量是不平稳的,但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那么这组时间序列的两个变量是协整的,表示它们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时间序列满足同阶单整并且存在协整关系,那么这两个非平稳序列之间就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1988)及Juselius(1990)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即JJ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说明宁波经济发展与金融规模程度、金融效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4.格兰杰因果检验

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时的原因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采用如下方法,即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通过验证通过引入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序列X是Y的格兰杰原因,此后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宁波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3和表4。

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度为5的情况下,原假设“FiR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和“SLR不是GGDp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分别为0.09040和0.13760,原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拒绝原假设,即GGDp与FiR、SLR存在因果关系。另外,在滞后度为4和5的情况下,原假设“GGDp不是FiR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分别为0.05359和0.1798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拒绝原假设。所以从结果看,GGDp与FiR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与SLR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四、结论

通过对宁波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整体上看,宁波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和稳定的关系。

2.宁波的金融规模指标和金融效率指标都是宁波经济增长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即金融规模扩大和金融效率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说明宁波可以通过扩大金融规模和提高金融效率来促进宁波的经济发展。

3.宁波经济增长指标是金融规模指标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金融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即宁波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规模扩大,但在促进金融效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宁波金融系统贷存比(D/C)自1991年来一直下降的,直到近几年才有所上升。这主要源于宁波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制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同时兼顾到安全性,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上存大量资金。这实际上使得宁波的资金被上级投向别的地区,降低了宁波金融机构从储蓄到投资的重要转化,从而影响了宁波金融机构效率。另一方面,宁波很多信用担保机构因发展规模小和担保能力弱,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很有限。因此导致经济增长对金融效率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戈德史密史.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3]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王春峰,马卫锋.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实证分析[C].第二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选,2003.

[5]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7).

[6]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7).

[7]郑长德.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8]郑瑶,毛珍珍,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n],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5

关于金融积聚的动因,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积聚的现象。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pak(1989)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冯德连、葛文静(2004)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积聚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2002)、黄湘雄(2004)、曹廷求(2006)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金融积聚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多层次发展区域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积聚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金融机构设置倾斜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蒋升湧(2007)主持的课题“建立北部湾银行问题研究”中提出,参照徽商银行模式对广西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兼并重组,在其基础上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北部湾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环北部湾经济圈特别是北部湾三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北部湾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东部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北部湾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部湾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类似渤海银行的新业务试办权,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二)金融业务管理倾斜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广西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海洋等产业。对资金投向广西上述产业的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对于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北部湾经济区。

四、金融政策倾斜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6

关键词:区域差异;金融塌陷;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0303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Fa080248)。

作者简介:孙林(1975―),男,湖北钟祥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金融、不平衡增长、收入分配研究;杨俊(1972―)男,重庆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金融经济、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2―0032―05

收稿日期:2011―01―23

一、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从国际上看,早在20世纪初期,schUiti―peter(1912)就从理论上论证了银行通过信息甄别机制向成功的企业家提供融资、促进创新并推动经济发展的结论。Curlry等(1955)阐释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后,Goldsmith(1969),mehinnon(1973)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认为,金融市场是经济交易的中心,金融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对经济增长率作出部分解释。不过,也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就把目光盯在实体经济上,他们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它更像一层“面纱”附着在实体经济上,比如R0binson(1952)说,企业引导着金融发展。Lueas(1972)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关系。但随着后来经济学者们不断推出的实证研究结论,古典经济学家的这种观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G0ldsmith(1969)就利用35个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发展长期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统计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从国内看,在理论上论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章较少,以李敬等(2007)为代表,他们以杨小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劳动分工、涵盖教育和创新的金融发展模型,解释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而其他绝大多数文章以实证研究为主,这些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工具,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同侧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制定正确的金融发展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事实上,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是不平衡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凸显出区域性特征,因此,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除了在全国层面展开外,还必须深入到地区层面。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尝试性研究。如周立等(2004)等。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我国区域层面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涵盖东、中、西部,采用多个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区域之间金融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就更少见。鉴于此,本文拟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三个方面,对东、中、西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相关关系作出比较分析。

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在很多经典文献中,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得到证明,在Harrod(1939)和Domar(1946)的模型中,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新古典模型(Solow,1956)、新增长模型都把资本、劳动等全要素合力作用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肯定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内生增长理论(Romer,1990)中,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资本形成能促进经济增长已形成共识。然而,又是什么促使了资本形成呢?Shaw认为,金融体系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在于金融能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提高社会投资水平。patrick(1966)认为,金融体系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加速了资本积累。mckinnon(1973)等还从相反的角度得出结论,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还表现在其积极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的发展将形成有效的资金供给机制和导向机制,通过调节资金流向和供给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另外,金融发展还有管理风险、对公司实施控制等功能,这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运作过程,并进一步影响其治理结构和产业整合机制。Goldsmith(1969)认为金融与产业结构变动是互为因果、相互推进的过程,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和资金配置的效率推动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发展还推动着城市化进程。这种推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金融支持土地投资与开发利用,以及金融体系为交通和水资源建设提供资金支持(stopher,1993)。金融发展还为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配套资金,比如,支持产业扩张,以完成对劳动力的吸纳,弥补政府在增加公共产品时的资金缺口等等。同时,金融发展还将带动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能够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那么,这一机制在我国东、中、西部能否实现?以及在实现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区域差异?为此,我们需要对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模型设计、数据和方法

(一)模型、数据

根据King和Levine,Dan'at(1999)和冉光和(2006)的实证模型,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前实际,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因变量,包含反映经济发展的三大指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代表金融发展变量,,和p是控制变量,其中,代表投资,p代表通货膨胀水平。代表省份和时间。

沿袭以往的研究传统,我们采用真实人均GDp取对数值代表经济增长,用y表示,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名义GDp的比重代表产业结构,用str表示,采用城镇人口占年末总人口比例代表城市化进程,用urb表示,用银行存贷款总额与名义GDp之比代表金融相关率,用矗n表示,投资变量i用资本形成总额占名义GDp比重表示,通货膨胀水平p用GDp缩减指数减1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10省市,中部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山西6省,和周立(2002)的划分相比,这里中部没有包括黑龙江、吉林,主要是为了和现在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的6省相吻合,西部包括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新疆、云南、重庆、四川、12省市,由于重庆1997年才成立,我们把它与四川合并处理,数据不全,予以剔除,因此,西部涵盖10省市。文中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于少数省份少数年份的数据缺省,参照《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进行了核实并予补充。

(二)方法

我们使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来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为此,首先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考察各变量是否同阶,进一步,对同阶单整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考察变量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最后,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说明短期相关关系。

1.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单位根检验按照是否同质可分为: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同质面板单位根检验,前者有ipS和组合pp检验,后者有LLC检验与Breitung检验(李雪松,2008),为避免单一检验法可能存在的缺陷,本文使用LLC和ipS两种检验法进行检验。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常用方法,本文使用eG两步法,在用上面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检验后,如果各变量都是同阶单整,那么就可以对(1)式进行回归,得到残差。并建立回归方程

使用LLC和Fisher―pp方法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平稳,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3.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peCm)

误差修正模型用于解释短期波动性,在长期关系成立的条件下,可以考察我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是否构成对其区域内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强有力支持。因此,建立如下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

其中表示一阶差分,eCm是长期均衡误差,表示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偏离度,系数a体现短期波动相对长期均衡位置的调节速度。如果a为零被拒绝,则说明误差修正机制存在,检验得到的长期关系成立,否则不成立。表示短期内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为零被拒绝,说明金融发展在短期能对经济发展各指标产生作用,反之,不能产生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有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之分,常用检验方法是Hausman检验,相关数值在表中给出。

四、计量检验与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对经济发展变量(strut,urb),金融发展变量及控制变量分别进行LLC和ipS检验,经检验发现,除通货膨胀外,其他各变量均表现出明显时间趋势,为此,在进行单位根检验时,对选用仅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其他变量选择含有时间趋势的模型,滞后期数根据aiC准则选取。检验结果,我国三大区域各变量在水平值下用LLC和ipS两种方法检测,均有单位根,而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各变量在1%水平下均表现出无单位根。因此,说明经济发展变量(strit,urb,),金融发展变量及控制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变量,金融发展变量及控制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判断,各变量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对(1)式进行回归,得到东中西部各三个残差系列再对残差系列进行LLC和Fisher一即检验,如果残差系列没有单位根,则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否则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很显著,证明金融发展能促进各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也充分说明了各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了动员储蓄、加速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变量对东中西部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的作用系数来看,除城市化指标外,中部的各项系数均为最大。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出中部金融对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边际贡献在我国三大区域中最大的结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从统计数据来看,中部金融这种高的边际贡献源于它低的金融相关率,即由于中部金融在我国三大区域中的塌陷状态造成的。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西部投资仍倾向于资本密集型重大工程,对劳动力吸纳不够,出现了“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第二,西部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东部优厚的待遇和政策对西部劳动力的强大牵引作用使西部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相对弱化。

从控制变量通货膨胀来看,东、中、西部在加速金融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刺激了通货膨胀,其中,东部对通货膨胀的刺激力度最大,在发展金融以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东部通货膨胀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比中西部分别高出29个和33个百分点。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各区域通货膨胀边际作用较小,但东部依然最大。这其中可能原因是,东部高的金融相关率造成了“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商品”的状况,由于中西部较差的投资环境和较高的投资风险,使得追逐安全盈利的资本不会自发流向中西部,而宁愿选择在东部闲置或参与角逐有限资源。

(三)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在获得回归结果后,采用LLC和Fisher―pp检验法对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各残差系列均无单位根,属平稳系列,这说明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四)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我们已经知道,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但由于时间跨度不长,需要进行短期因果关系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3)式检验三大区域金融发展是不是经济发展各变量的短期原因。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和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但在短期,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成立。然而对于东部,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金融发展均能引导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城市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东部的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面效应,而且这种负效应在相同条件下比中西部都要大。此外,从金融变量对东、中、西部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的作用系数看,除城市化指标外,中部的各项系数均为最大:中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为0.3746,分别高于东西部29个和5个百分点,中部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比东西部分别高出2个和9个百分点,中部金融这种高的边际贡献折射出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这个结论与中部历年较低的金融相关率(不仅低于东部,而且不及西部)相吻合。最后,西部金融发展对其城市化的边际贡献最小。

中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如果在推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忽略这种差异,’势必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进一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和当前我国区域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对于东部,要以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2.对于中部金融塌陷的实际,要积极筹建中部金融中心,加快银行业改革重组,努力培育中部经济的增长极。

3.对于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边际贡献小的特征,我们建议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城市化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李敬,冉光和,万广华,2007.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J].经济研究(5):42―53.

李雪松,2008.高级经济计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7

关键词:中原崛起;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41-03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一定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进共退、共兴共荣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金融以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金融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水平,且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其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首先,金融体系依据本身的职能并通过自身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再次,金融部门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通过高效运用资金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二是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置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是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其他经济组织无疑会起到影响带动和牵引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金融发展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区域企业机制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四是通过资金流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提升质量和内部效益。而金融追求质量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银行业将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资产投向的引导,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对目前国内金融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其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国内大部分存款集中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9.6万亿元、5.0万亿元、5.3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7.6%、18.1%和13.9%,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0.1、2.7个百分点。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加快。各地区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较为均衡,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分省份看,河南、江西、湖南、吉林、黑龙江五省储蓄存款占比均超过了60%。同时各地区贷款增速在年末不同程度回落,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均较上年加快,但年内呈现前多后少、逐季减少的格局。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万亿元、3.4万亿元、3.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4.1%、15.5%和11.9%,分别比上年加快2.8、2、2.4和2个百分点。总体来分析,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大,且资本市场较发达,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欠缺。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4%,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85%,增速为24.5%,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15%,增速为21.3%,增速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为3.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4.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减缓,投资额占比明显回落;中部和东北地区投资依然在高位运行,增速均超过30%;西部地区增速回落最快,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分省份看,投资增速在40%以上的省份有2

个,依次是吉林和安徽;投资增速在30%-40%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河南、福建、辽宁、河北、广西、四川和陕西;增速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和。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三是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2006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年末,全国各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19.3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机构改革继续深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银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部,银行业资产总量、增量占比继续提高,广东、北京、海南分别排名资产存量、增量、增幅的全国第一。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步伐加快,年末已有15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资产总额0.9万亿元,其资产总额的86%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份。2006年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增长30%。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多样化,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截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11家、236家、276家和111家,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分别增加38家和6家,而西部和东北分别减少4家和3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股票和基金交易额达到上年的5.0倍、3.5倍、2.3倍、2.2倍,分别占全国的72.5%、12.1%、9.3%、6.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16.2%、20.7%和14.2%,西部成为增长最快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6%、17.2%、16.3%和8.9%。同时2006年货币市场资金从东部向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增多,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净回笼。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主要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及农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区,现金净投放3572.9亿元,西部地区净投放230亿元,东北地区3省全部实现净投放。由于上述金融分布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金融政策一元化和金融政策环境二元化的矛盾。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面对的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平,等同于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因此,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中西部地区。

三是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政策一体化的制约,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和资金融通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四是存在着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改革开放经济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多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过去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劣势还不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区位劣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自然要落后一些。区域经济对区域金融的带动作用也要弱一些。

五是存在着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人文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对较发达,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相对要高于内陆地区,这些必然导致资金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是有距离的,也影响了资金的集聚功能,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吸引外资水平低。自然而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四、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河南为例,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均不容乐观。而金融以其信用中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一个重要取舍标准就是质量指标。经济增长质量与金融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情况下,其注重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的本能必然促使其选择质量。因此,一个地方要想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和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河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资源型开发、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产业,其本身就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较低和受宏观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是国家要为区域经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中西部地区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疲于奔命。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给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较为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三是建立统一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构建区域金融体系。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积极引进新兴商业银行到河南的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规范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还要降低民营金融准入门槛。对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8

关键词:区域金融;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中部崛起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5―0044―04

金融生态即金融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有机系统。金融生态环境已逐渐成为影响当地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区域之间的资金流向和区域的金融稳定。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金融生态有所改善,但因曾遭受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中部地区金融生态失谐。因此,构建和谐的中部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自2004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第一次提出“金融生态”一词以后,李扬等分析并评价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对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要素的贡献弹性进行了测度并排序。中国人民银行洛阳中心支行课题组及陈哲明、彭耀辉等学者则对评价金融生态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金融生态”是对金融业的一种拟生化概括。在金融生态中,各因素相互联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金融业的“生命性”、“竞争性”和“自适性”等生态特征。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运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金融业本身如何持续发展,以及运用和谐发展理论研究金融业主体间及其与外部环境间和谐、共同发展。但对具体的、局部地区的金融生态(如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研究还不够。下面以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为契机,分析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进一步探讨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问题。

二、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审视

近年来中部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山西及河南六省)的金融生态有所改善,但相对于遥遥领先的东部地区和迅猛发展的西部地区,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扩大态势。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资金吸纳能力低下、金融机构结构欠合理、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宽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整体金融效率低等。中部塌陷是多方面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良的必然结果。

(一)自然环境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也是全国农业人口最集中、“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2006年,全国粮食总量49746万吨,中部六省粮食总量就占全国粮食的32.16%(见表1)。但长期以来,农业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干预较多,市场化程度极低,粮食亏损挂账不堪重负,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同时,中部地区地处内陆,不靠海、不沿边,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制约了对外开放工作的进展。再加上东部沿海省市享受到许多优惠政策的好处,因此,在对外开放方面,中部地区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外向度不高。2006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96亿美元,仅占全国比重的9.7%。

(二)经济环境

1.经济基础薄弱。中部崛起战略出台时间最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仍将长期存在。从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看出中部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2005年分别为55%、19%和17%,2006年为55.6%、18.7%和17.1%;东、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长率,2005年分别为13.1%、12.6%和12.8%,2006年为13.9%、12.8%和13.2%。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比上年略有下降,减少0.3个百分点。

2.中部地区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储蓄存款,企业存款较少。中部地区在国有经济改造的同时没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非国有经济融资模式,市场化程度低,外资企业少,企业经济行为欠活跃(见表2中的存贷款余额地区分布)。

(三)政策环境

因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造成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诸如各种各样的“特区”和“试点”地区的设置等经济体制的差别,直接形成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首先,中部地区的资金通过“政策性溢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积聚。其次,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部转移到东部地区,即“商业性溢出”,致使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部金融资产总额只占14%,低于西部(见表2中金融机构地区分布)。

(四)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发生。中部地区深处内陆,是传统计划体制贯彻最为彻底、统治时间最长的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法制环境不健全,对风险和债权人保护不够,严重制约金融信贷投入水平,结果造成银行惜贷现象严重,银行有效信贷载体稀少,金融体系非常脆弱。

(五)信用环境

由于积淀下来的历史遗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部地区社会网络的脆弱性――较难形成一种作为主体行为规则的诚信规范或规则。农民高负担问题,毒米、毒油、黑心棉等恶劣社会现象在这一区域较之全国更为严重。

由于法制环境不健全和信用缺失,导致债权和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中部地区金融资产质量低。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03年和2004年的金融资产质量进行评分,东部沿海地区金融资产质量最高,西部次之,而中部的金融资产质量明显比东、西部差(见表3)。

三、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方向选择

中部地区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中部地区区域经济与金融生态的和谐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政策环境

第一,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努力构建完善的金融产业政策环境。以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使政策性银行从设置到贷款投向向中部地区倾斜,支持欠发达中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建立中部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农民增收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第二,借鉴东北地区试点经验,推进中部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自2007年

7月1日起,中部地区六省份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8个行业中进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试点范围企业的税费水平,提升中部企业融资水平。第三,打造中部城市圈、城市群和经济带,扩大金融外向度。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武汉“1+8”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合肥芜湖沿江城市带、江西昌九工业走廊、山西太原城市群等的建设,将大大提升中部地区经济金融产业链。

(二)加大改革力度,构建和谐的中部金融生态经济环境

第一,各金融主体要深化改革,完善基本制度,加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革,在条件成熟时引人民间资本参股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对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银行债务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二,创新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经济环境。针对中部农业占比较大的特点,要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农村资金服务“三农”。同时要针对中部地区正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外出务工总人数占全国的43.6%),外出务工收入成为中部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特点,以发展农民工银行卡为切入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经济环境。

(三)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法律环境

第一,加大金融立法,制定与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问题涉及到现行的法律条件、会计准则、外部审计、信息披露、司法执法完备与否、市场信息获得的便利性等。中部地区非正规金融仍处于不明不暗的灰色状态,非公有制的金融主体发育不健全,因此,要加快推进金融立法,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促使中部金融生态主体能健康成长。建立规范风险投资运营机制的法律环境,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有效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采用专门针对风险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促进风险投资更好的发展。第二,加强金融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中部地区存差较大,惜贷现象严重,这对经济正常运行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应加强金融执法力度,改善地方金融司法环境,提高违法、违纪、违约者的成本,以有效遏制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节约交易成本,优化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第一,推广信用社区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区的建设,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信用社改革、乡村银行建设结合起来,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结合起来,建立农户信贷担保基金,成立信用担保共同体,创新信用担保的新模式。如山西、安徽等地积极探索的“龙头企业+农户+信用担保”的信贷方式值得推广。第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工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有效支撑。同时,政府、银行系统等在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过程中,应始终以适度控制信用担保体系的风险为出发点,以扩大覆盖面为担保体系建设的落脚点,为金融体系注入新的资金,化解金融风险。第三,加快区域征信体系、评估监测体系建设,促进信用经济发展,这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和必经之路。金融部门要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借助政府的领导推动作用,实现中部地区个人征信系统全国联网运行和企业征信新系统试运行,构建整体联动的金融生态维护机制,努力推进信用环境建设,激发中部区域内部经济金融活力。

(五)加快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中部地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的现状,要适时引导和鼓励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各类事务所以及动产、不动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强化并整合中介机构市场竞争,着力培育和完善高效运行、服务规范、种类齐全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并以法律形式规范其行为。同时,严格中介服务行业准入、退出等行业监管,形成良好的中介服务行业执业规范,提高公信力,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链。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9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方面,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在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的进程中,金融的增长常常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就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就更快。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金融相对地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差异,常常与区域金融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资本积累机制

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金融体系通过部门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最后,金融部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通过金融功能的发挥,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资金流导向机制

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组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一体化机制

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发展意味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它可以为信用扩张提供完备手段。金融发展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组织演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金融发展还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企业向跨地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发展领域的拓宽和活动领域扩大促进区域融合。

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机制

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有关。金融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在满足融资能力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我国区域金融的非均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不采取灵活的区域化金融调控措施消除这种逐渐扩大化的差距,将不利于宏观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

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5月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4年末,东、中、西部外币存款余额占本外币存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2.2%和1.4%,这突出反映了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程度的差异。2004年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0%。总体看,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明显高于东部。

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4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东部地区的投资总量超过了中西部的总和。从1990年到2003年,东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万亿元,占全国比例为61.4%,中部和西部分别占全国比例为22%和16.6%。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

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相对较为单纯,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民生、光大、华夏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在少数中心城市设有分支机构,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与之相比,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明显丰富,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大部分新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绝大多数外资银行机构都设在东部地区,由此构成东部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2004年末,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约占全国的60%,中西部分别约占20%。东、中、西部地区股票当年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1%、26%和13%。从保险业的发展来看,2004年东、中、西部保费收入分别占62%、22%和16%。各地区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

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一元化和二元化金融政策环境的矛盾

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金融制度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计划成分占主导地位,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订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等同于对中西部这样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进而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

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

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行政的过多干预,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上级行政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无法达到应有的经济效果。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建立统一金融市场构建区域金融体系

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消除货币政策传导在各经济区域的阶段性差异,使利率机制在我国东西部地区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应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体系。而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规模不大的中小金融企业,并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同时,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

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

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契机,以市场化原则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改变以行政区划编设机构的做法,根据不同地区业务量的多少、地区的大小来确定机构网点的设置。要集中优势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壮大势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鼓励新兴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

建立相适应的区域性商业银行

中西部落后地区银行机构较少、金融工具单调,应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建设

调整目前的资本市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格局,在稳步发展东部资本市场的同时,立足为中西部建设、开发筹资而积极培育中西部资本市场。为此,注重中西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加快资本经营步伐;推进中西部地区股份制改革进程,以推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积极筹建和完善不同层级的区域性、地方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在股票和债券发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发行者在区域分布上适当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扩大中西部地区每年的股票、债券发行量。大力扶持资源型企业上市。积极发展区域性的开发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及中外合资基金等。允许商业银行以不超过一定比例的资产入资基金,拓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渠道,增加基金的资金来源。

经济学和金融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滨海新区 经济增长 金融支持天津

       从1984年的天津开发区建设,到1993年天津市明确建设天津滨海新区,2005年5月,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特区被单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并成为金融先行试点地区。2006年3月,天津市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4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发,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8月份中央批复《2004-2020年天津远景规划》,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的定位终于走完了从“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到“北方经济中心”的历程,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使滨海新区成为促进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

       一、滨海新区经济增长金融支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都很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金融支持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即金融支持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5]效转化。J.G.Gurley&e.S.Shaw(1967)、[6]R.w.Goldsmith(1969)、R.i.mackinnon[7] [8,9](1973)、R.G.King&R.Levine(1993)等人的研究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原理。纵观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派别,即金融中介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

       (一)金融中介理论

       首先,以美国学者e.S.Shaw 和R.i.[7]mackinnon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持金融中介理论。他们在1973年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都充分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后来被统称为“金融中介理论”。该学说是针对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政府对金融机构过度干预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影响的作用,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将储蓄资金有效地调动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投资上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使国民收入提高,从而提高投资和储蓄水平,刺激金融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进行金融抑制,过分地干预金融市场,将利率、汇率人为地压低,结果造成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形成恶性循环。 

       Shaw与macKinnon认为,要打破金融抑制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必须进行金融深化。macKinnon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主流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缺乏内在联系。macKinnon模型中包含了经济增长率、储蓄动向和金融深化的交互作用。模型的含义为: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深化有显著成效,从而大大提高储蓄率,随即投资率和收入增长率也会提高,而收入增长后会对储蓄产生进一推动,这就是金融深化的良性循环效果。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利用新思维、新的组织方式和新技术等在金融领域中建立各种金融要素中的一种新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通常包括在金融体系中与金融市场上形成的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以及新的管理方法等。

       (二)金融约束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东南亚金融[10,11]危机的背景下,Hellmann、Stiglitz 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一文中重新审视了金融体系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预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金融约束”政策主张。Hellmann和Stiglitz建立了通过政府推动金融深化的策略。他们认为:Shaw与macKinnon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难以普遍成立。况且,由于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对称、行为、道德风险等,资金资源也难以被有效配置,所以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金融约束的目标是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为民间部门创造资金机会,尤其是为银行部门创造资金机会,使其有长期经营的动力,以发挥银行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优势,减少由信息问题引起的不利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