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十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十篇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33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1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药事管理;现状;措施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制度的改革,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保障药品质量转向药学科学技术管理。提高了药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保障了人民用药的安全。

1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

1.1观念陈旧基层医疗机构传统的观念中,药房的作用只是负责药品的采购和按医生处方调剂药品、发放药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已经完全不能现在的发展了。药房工作人员虽然不需要具有医生那样的专业医疗知识,但对药品的贮藏、保管、使用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不单单是机械的取药付药的过程了。因此,这就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重视药房的管理,重视加强其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基层医疗机构。

1.2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对药事管理的重视还不够,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的现象,经常发生药事人员不认真履行去岗位职责,药品管理未落到实处。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和贮藏都有严格的标准,如不能合理存放,其药效和药性就会发生变化,不仅仅不能够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甚至还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例如,胰岛素,一种很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贮藏就有很严格的规则,其贮藏温度必须保持在2℃――1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会造成药品药效的变质。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管理方面一定要重视,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2解决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的措施及对策

2.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药品管理工作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人员配置较低的特点,这也就造成了药房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的现状。因此,要切实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工作,还要从根源上做起,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实力。基层医疗机构要从领导做起,转变观念,重视药品的管理。从人才的引进到员工的管理,都应完善。

在人才引进方面,尽量选取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人才,科班出身的人才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整体素质,都要比“半路出家”的人员强很多,因此,要严格审查人员的引入,医疗机构是人民身心健康的确保者,一定要引入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员,才能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管理团队,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实行问责制制度是一切工作的规范,要建立良好的药品管理秩序,首先就要有合理的制度来规范这项工作。医疗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确保将这项工作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领导人员的言行具有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领导管理者不仅要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更要在学习的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令人信服的表率才能影响和带动下面的小组成员,大力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系统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效的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在实际工作中,实行问责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药品管理人员,使其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给患者付药的过程中,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易,这是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问题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只要做到高度负责,才能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心,更是创立医疗机构信誉,扩大其影响的重要途径。

另外,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设立“优秀服务能手”“十佳金牌员工”等荣誉,促进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使患者用药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是一项一举数得的创新型措施。

3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3.1重要性原则药品是一项特殊的商品,医疗机构在给患者进行用药时,应充分认识到药品的重要性,慎重荐药。医疗机构要树立“用药如用兵”“是药三分毒”的理念,在给患者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药品的剂型、用法用量进行给药。

药品使用人员相对药品管理人员,就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明确药物在进入患者体内会产生何种效果,有何禁忌,对人体的影响等,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用药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的。例如氧氟沙星类药品,在患者选择这种药品时,就一定要告诉患者,这种药品绝对不可以给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像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泻立停”这种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磺胺类,因此,在使用这种药品时,就要了解患者是否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因为这种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虽然这种过敏的几率极小,但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合理用药。

3.2前瞻性原则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多药品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潜伏期有长有短,短时间的副作用可能很快被患者发现,但有的药品潜伏去长达十几年,这就很难及时的发现了。因此,医疗机构在对患者用药时就必须要有前瞻性,考虑一些药物是否应该使用,使用之后会对患者造成哪种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为广泛的国家。而基层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更是严重,一些医疗机构,由于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不管何种病症,都推荐患者用一些例如头孢类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使用起来效果明显,但其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刚开始用这种药品效果很好,以后再用效果就不明显了的原因。如何合理地用药,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非典的肆虐,甲型H1ni病毒的流行,和抗生素的滥用都是由密切关系的,因此,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科学合理的用药时非常重要的,这是基层医疗机构社会责任感和对我国人民身心健康负责的体现,更是我国实现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

结束语: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一直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只要我们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的、政策的、自律的、经济的手段,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使之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广大基层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我党正确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一定会打造出一支医疗水平和人员素质都处于领先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

参考文献

[1]吴永佩,颜青.试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学的发展[J].中国药房,2008.

[2]叶静,宫维双,成祝莲.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3]张素华.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2

一、工作目标

健全药事管理组织,完善药品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服务能力,持续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临床使用管理,确保基本药物、辅助用药、抗菌药物、特殊管理药品等临床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二、考核范围和内容

(一)考核范围。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使用药物的医疗机构均应当接受考核。

(二)考核内容。合理用药考核的重点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八项内容:

1、药物临床使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2、药物临床使用管理组织建立及工作开展情况;

3、药学部门和药师队伍建设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

4、品和、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含兴奋剂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

5、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重点监控药物的使用及管理情况;

6、公立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7、公立医疗机构国家和省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配备使用情况;

8、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配备使用情况。

三、组织实施

(一)考核责任。市卫健局制订合理用药考核标准,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考核,局医政医管科负责市直医院、民营厂企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考核工作,局基层卫生科负责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考核工作。

(二)考核周期。3年为1个周期。

(三)考核方式。考核采取医疗机构自查自评和市卫健局收集数据信息结合现场考核的方式进行。医疗机构按照考核内容和指标对本机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并将结果分别报送局医政医管科和基层卫生科。市卫健局根据医疗机构报送的自查自评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在线采集医疗机构考核指标关键数据,组织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核查分析。

(四)考核覆盖率。到2021年,市直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厂企医院考核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考核全覆盖;到2022年,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考核覆盖率达到30%;到2023年,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考核覆盖率达到50%以上并逐年提高。

(五)结果评判。市卫健局根据医疗机构自查自评和数据信息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合理用药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由于用药错误导致药品不良事件的,其考核结果应当为不合格。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对合理用药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用药考核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遵循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合理用药考核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核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考核工作信息化支持。医疗机构要加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力度,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推进考核工作。可在已有信息平台基础上进行完善,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关键考核指标数据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考核”形式采集考核数据完成数据信息考核,减轻医疗机构负担,提高考核效率和水平,保证考核客观性。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3

中医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经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市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还不到位,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不足,部分中医机构基础设施简陋、设备陈旧;中医药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深厚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临床技术骨干短缺,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未得到有效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药科研体系还不健全;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各县(市)、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努力开创我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认真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把中西医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发展与提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立足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

三、健全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一)加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市、县两级政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实施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2012年以前完成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任务和3-5所县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任务。合理规划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使县级中医医院建设达到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二)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修订完善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制定出台*市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范,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三)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继续开展示范中医医院创建活动,推出3-5个办院方向明确、中医药服务能力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中医医院。推出30-50个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中医品牌。继续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落实国家、省级名中医待遇,市级名中医享受市管专家待遇。

(四)健全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和功能。强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中医药病床不少于总床位数的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服务规范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必备中药、煎药室和煎药机,到2015年,保证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五)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组织运营规模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名老中医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多地点执业,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审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筛选一批符合我市实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中医药服务。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与技术,提高运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动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疾病预防和康复、食疗药膳、运动调摄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严格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到2012年,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中医“治未病”示范基地。

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一)做好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传承。继续开展历代医家医案及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的整理研究。制定专门政策对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给予支持。组织实施国家和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推荐具有较高资质的中医药人员作为国家和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开展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依托现有中医机构创建2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制定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为系统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老药工经验,形成规范,传承推广。多方搜集民间医药知识、单方、验方和技术,加强民间中医独特诊疗技术的筛选、评价、利用和保护。

(二)推进中医药理论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支持中医药科研基地建设,搭建中医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取得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体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医药研发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加快中医药成果转化。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

(三)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重点做好中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申请中医药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保护,妥善保护不宜申请专利的中医药工艺、方法。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将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要求,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中医药技术人才到国内高等院校和知名中医医院进行学习,强化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筛选一批中医医院争创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达到中专水平,县级以上中医机构中医药人员要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到2015年,乡村医生中中医人员要具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

(二)落实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完善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落实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优先解决相同条件下取得执业资格的师承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的问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医带徒活动,河北省名中医、*市名中医,要在双向自愿的前提下,每人带徒1-2名。

(三)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落实国家和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有计划推荐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造就新一代中青年名中医。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重大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室建设等途径,培养一批高素质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组织开展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选拔100-200名中青年西医临床骨干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育新一代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

(四)开展城乡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公开选拔一批中医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制定定向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政策措施,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方面给予照顾。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鼓励乡村医生参加中医专业学历教育。

(五)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改进和完善中医药人员专业资格考试方法和标准。落实国家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六、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一)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展全市重点药材品种资源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植资源库建设,保护药材物种的多样性;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建设,落实国家农村土地流转和山区保护开发的政策,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优势区域内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积极探索药材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生产模式,逐步改变药材分散种植局面,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规范化生产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中药材无公害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无公害中药材地方标准,推广优良品种及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以规范化药材生产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药材初加工与深加工,并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质量。

(二)加快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和名牌产品。鼓励中药创新,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选择经过长期中医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具有特色的经方、验方,开发为现代中药产品。综合运用现代中药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配合省对我市优势企业的中药注射液、软胶囊、超微粉胶囊、颗粒剂等中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和质量再评价,进一步提高中药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完善质量标准,巩固、扩大优势地位。积极开展中药饮片剂型创新研究,推进中药饮片加工业的改造升级。在中药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物流中心。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出口。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到2015年,使中医药产业规模与效益居全省前列。

(三)完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加大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抽验力度,积极探索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快速鉴别方法;执行《中药材、中药饮片名称及基源标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分级、分类管理,规范中药材市场;推进中药饮片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中药饮片的经营渠道;完善中药饮片包装规范,积极推广规范包装的中药饮片,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购进和使用规范包装的中药饮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要配备中药材、中药饮片高级鉴别师,准确提供购药指导和用药咨询。

(四)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使用。鼓励医疗机构将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验方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的备案记录、调剂记录和临床病历,均可以作为使用历史的证明资料;对于在本医疗机构使用5年以上的传统名方及验方申报医疗机构制剂的,依法简化申报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扶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配制生产,鼓励医疗机构委托Gmp达标的药品生产企业和Gpp达标的医疗机构制剂室加工配制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经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使用。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积淀,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中医机构文化建设,在中医机构建筑风格、环境建设、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弘扬中医药行业传统职业道德,树立“大医精诚”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健康保健意识。在市区内选择2-4个公园,建立档次高、规模大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7个县(市)中医院建立不少于100平米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园地。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尊重保护中医药、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局际协调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中医药工作协调会议,研究部署中医药工作;局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协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合理加大中医事业费占同级医疗卫生事业费的比重。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4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省发展中医条例》以及中央和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统筹城乡中医药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宗旨,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线,以中医药特色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控制疾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快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

(二)主要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建立完善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建设标准,10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务人员接受规范化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10种以上。进一步加强烈山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内涵建设。每千人中医床位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量同比增长50%以上。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加快中药加工、生产基地建设,中药产业总产值增长50%以上。

二、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进一步完善以市、县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功能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药特色药品零售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四)加强中医医院建设。重点办好承担本区域中医基本医疗服务的市、县级中医医院。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市中医医院的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在规模及内涵建设上3年内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形成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三级中医医院。濉溪县要加快县中医医院新院建设,加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内涵建设。

(五)推进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精神,将中医工作纳入医院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加大对中医药科室的诊疗设施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每年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不低于总体收入的2%。3年内,市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所属中医科、中药房要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病床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矿工总医院及其二级以上医院规模分院、皖北集团总院及其二级以上医院规模分院、中煤三建集团职工医院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独立中医科并打造成优势学科。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六)加强中医特色及优势学科建设。中医医院要结合自身条件,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疗效显著、具有影响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对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国家、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和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要占有一定比例,对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科室予以倾斜。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逐步形成院有名科、科有名医、人有特色的中医药服务优势,使全市建成一批有特色、有疗效、有影响力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

(七)强化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坚持中医医院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激励机制,从发展方向、建设规模、资源配置、科室建设、人才培养、专病专科等方面拓展中医技术服务内涵,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防治疾病,运用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为群众解决看病就医问题,保证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成效,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八)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治未病”作为落实“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方针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以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中医医院要全面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并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加,积极探索和规范“治未病”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不断推进“治未病”工作,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的良性发展。

(九)加大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开展中医药学术继承人、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工作。认真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与市内外名老中医结对拜师,培育本地中医药后备人才,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

(十)完善名老中医评选机制。在首届名老中医评选的基础上,健全名老中医评选制度。尊重保护名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配备助手,协助其整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推进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十一)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加快各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中心卫生院达到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积极向农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全过程,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十二)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开展全国和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及培训,普及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知识。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连续性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五、着力提高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

(十三)有效整合我市中医药科技资源。成立市中医药专业科学研究机构,重点加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研究、本地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多种措施,整理研究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特长。积极发掘和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开发应用名老中医的临床制剂。

(十四)加强中医临床研究。依托中医医疗机构及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积极申报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重点组织开展对肿瘤、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疑难病症和老年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研究成果。

六、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十五)加快发展中药加工制造业和中药养生服务业。扶持我市中药国家保护重点品种“华蟾素”科研和生产,支持华润三九药业公司中药饮片项目加工、中药颗粒剂生产项目,支持辉克药业有限公司中药制剂生产,加快我市中药产业结构升级;围绕城市服务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与先进地区中医药科技与文化交流、合作。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将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列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民生工程。

(十七)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中医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照《省发展中医条例》规定,逐年增加对中医药事业投入,中医药事业经费预算增长幅度不低于本年度同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通过财政杠杆,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缩小中西医发展差距。

(十八)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中医药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全社会共同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格局。

(十九)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中医药事业纳入总体规划,对中医药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其他重点项目予以优先安排;财政部门要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培养经费补助范围,并会同卫生等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政策,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中医药人员的职称晋升、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医疗保障管理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西医结合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物价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和合理制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医正骨等传统项目的收费标准,合理制定名老中医专家诊疗费标准,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中药自制剂价格管理,及时制定和调整中药自制剂销售价格;科技部门要加快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中医药科研立项和资金支持力度,对中医药科研项目招标和成果奖励实行优惠政策;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加工的规划、引导和管理,从源头上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健康发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实施中药材Gap、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工商部门要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中药材市场管理和中医医疗、中药广告的管理;广电部门要加强中医药法规政策宣传,普及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卫生部门要派专人负责中医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主动支持中医药的发展。

(二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中医药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等要素的准入制度,清理和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中医医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和中药药品广告管理。建立中医药工作督查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规范中医药服务秩序,确保群众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5

五大亮点引关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非常特殊的一门技术,这次《中医药法》的出台确实不容易,耗费时间长、投入人力多,涉及面广,影响也大。”同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医药法》起草组成员宋晓亭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法》的制订主要解决了民间行医问题、中药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法律阶位比较高。

第一,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一是明确了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明确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三是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四是明确了国家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第二,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根据中医药的特点,对《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规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一是改革完善中医医师资格管理制度,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二是改革完善中医诊所准入制度,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三是允许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凭处方炮制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或者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四是对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五是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第三,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是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二是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开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三是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四是明确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五是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传承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应用;六是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七是明确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制订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第四,加强了对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的监管。一是明确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符合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审查批准,的内容应当与批准的内容相符;二是明确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三是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四是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五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配制中药制剂的监管。

第五,加大了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是规定,中医诊所、中医医师超范围执业,情节严重的,令停止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二是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三是规定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法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四是规定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五是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亿万中医药市场将迸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医药法》的出台,对行业内人士产生了很大的鼓舞。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主任中医师、部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何富乐认为这“不仅提振了中医药相关人员的士气,在宏观上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

在文化层面上,中医是研究中国文化最具原生态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标本,对复兴中医有很大的作用。

中西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途径不同,西方文化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则表现出直觉及整体性,中国文化注重“象”的思辨,西方文化注重于“形”的把握。《中医药法》鼓励中医药文化科普创作和宣传,国家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正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影响力会增大,虚假、夸大的文化宣传会减少。同时,传统文化都是同根同源的,因此中医药文化复兴之时,也会带动其他传统文化的复兴。

仅从中医药市场情况来看,《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的高度,在“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中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72亿元增长到7867亿元,年均增长19.92%。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的中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期规模收入在2020年达1582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这对投资者进入中药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在资本层面,2016年也已显现出一些成效。有调查显示,在医药健康的各个领域内有着创新模式的企业均获得了投资机构不同程度的青睐,中药方面主要是传统药材现代化工艺生产。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6

严禁非法执业

规避医疗风险最根本的办法是尽快改善基层人力资源状况。但这方面基层医疗机构院长往往无能为力,可以做的,就只能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调配好、使用好、培养好、激励好自己的人才队伍,力戒非法执业。

《执业医师法》第13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第14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处方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第9条规定,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可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以上法律法规已经十分明确地指出,医生开具处方、诊治疾病,包括从事放射、超声、心电图、胃镜等各种检查诊断报告的医务人员,均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并在相应的医疗机构内注册,否则,即为非法。

《护士条例》第7条规定,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5条明确规定,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方可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处方管理办法》第30条更详细载明,“药师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取得处方调剂资格。药师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应当在本机构留样备查。”第31条规定,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以上法律法规告诉我们,不但医师执业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证书,临床护理、药品调剂均须取得相应的资格,否则都属于非法行为。

增强对高风险患者的识别意识和识别能力

通常说的高风险患者主要有3类

第一类是诊疗流程风险较高如手术、麻醉、输血及血液制品、肿瘤化疗、血液透析、各种有创检查或治疗、中深度镇静,任何接受这类诊疗的人都是高风险患者。建议基层医疗机构,超出机构诊疗能力的,不属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范围内的,坚决不做。

第二类是指患者的情况或体质特殊,进行任何诊疗操作都有较高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生理情况特殊,比如年龄>65岁的老人或

第三类是特殊情况催生的特殊患者,这一类患者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高风险患者一是地域背景,从近年医患纠纷、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地看,一些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分化严重的地区,社会心态失衡,仇富心理严重,而一些在这些地方沾染“不良习气”的打工者也常常会将这些情绪带回家乡;二是特殊身份,在处理医患纠纷、医闹案件中往往可以看到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影子,特别是社会公认的特权阶层和行业,熟人介绍,指定医生、护士的,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的;三是家庭背景,有家庭矛盾或关系不和睦的;四是经济困难,包括预交住院押金不足、经常出现欠费、没有医保的;五是有“前科”的,即与其他医疗机构发生过医患纠纷的;六是涉及第三方责任的,比如打架斗殴、交通事故、工伤等;七是有社会问题经历的,比如下岗、吸毒、多次离异、刑事犯罪等,社会心理人格偏执。

设计高风险患者报告制,严守报告流程识别高风险患者并不难,一般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言谈举止、病史询问,察言观色就可以作出基本判断。对于高风险患者的管理,医疗机构要设计工作流程并定期监控,不断修正完善。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规程办事,同时建立“高风险患者报告制度”。

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患者就诊,医生首先判断是否为高风险患者,若不是,按普通患者对待;若是,根据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沟通,提出转诊建议。如果患者或家属拒绝,即刻履行会诊、请示报告,医院组织人员进行病情与风险评估,提出处理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医疗决策参与和知情同意等权力,不转诊则制定风险应急方案,严密监测病情,反复评估,适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谨慎小心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不能有丝毫闪失,力争患者康复出院,确保抢救无效死亡后不发生预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任何“次生灾害”。

提高管理水平,重点环节重点管理

一是狠抓重点制度管理

首诊负责制度要求首诊医师对患者的诊疗负全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基层医生,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基本的问、触、叩、听、嗅,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写好门诊病历、填好门诊日志,初步识别是否属于高风险患者,如果不是,做进一步检查,不需要住院的,门诊处理,包括处方用药;需要住院的,开具住院证,引导办理住院。如果属于高风险患者,交代风险所在,是否适宜在本院治疗,对不宜者,作出转院建议并帮助其安全及时转院。

查对制度这项制度涉及医疗、医技检查、护理、药剂、手术、收费、医疗保险办理等各个部门,基本要求是防止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项同、取材标本、检查准备等出错。护理上讲“三查七对”,药剂师讲“四查十对”,手术查对是要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在正确的部位实施正确的操作。

分级护理制度此项制度最重要的是做到位,但在护理人员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位,如特级护理医务人员不能离开患者,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分别至少每1、2、3h巡视1次患者。因此各基层医院一定要按照自身实际确定护理级别。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每一位急诊医生都要熟悉掌握重点危重病患者的急救技能和技术,如徒手心肺复苏,夏季注意溺水、中暑,冬季注意心衰、煤气中毒等等,时刻备好氧气以及急救药品、设施。理论、实际操作均熟练,包括6h内补记抢救记录等。

转院制度实施转院制度的核心是把能够转走的患者安全转走。因此要做好沟通,告知不转的风险,也要告知转院的风险,让家属作出最好的选择。对于确实必须转的,要想尽一切办法转院,必要时发动乡镇政府、医务人员主动联系120急救车辆,务必遵循“生命至上”的原则。

技术准入制度这项制度往往容易被乡镇卫生院误认为新技术准入。这里所讲的技术准入,一是“人”的准入,避免无证行医。二是“业务”的准入,基层医院必须按照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许可从事工作范围,充分考虑其资质、能力、水平等。

医疗事故差错责任追究制度这是对医疗事故差错深入分析,找准症结,制定有效改进方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最主要制度。但是,当下,很多基层医院,要么不重视,要么不深入,没有找到根源,医疗纠纷赔钱后就完了,至于反思、改进、总结经验,什么也不做。有的单位只对“当事人”追究经济赔偿,而问题依旧存在。

根据笔者经验,基层医疗机构在制度管理上存在3个主要问题:一是缺乏重要制度,很多医院,“制度’”整理了厚厚一本子,但最重要的却没有;二是制度不适合,很多乡镇卫生院制定的制度是网上下载的,或抄袭的,不能够结合本医院实际,因此没有实际操作价值;三是不执行,制度只有执行了才有意义,不执行比没有更糟糕。

二是加强药品使用管理培训药品,本来是治病救命的,但因管理与使用的混乱却可能成为致病害命的。药害事件主要分3类,一是药品质量问题,二是药品不良反应,三是药品管理与使用问题。对于医疗机构应该避免的主要是第三类。但对于第一、第二类并不是就一点儿也没有关系。《民法通则》和《产品质量法》规定,只要能够证明药品有质量问题,就应该按照法律法规追究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但《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患者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在药品采购方面,医疗机构需要做好规范采购、验货、索证,要确保从合法渠道采购符合规定的药品;建立健全药品进货验收制度并始终如一严格执行;建立药品采购的索证、登记工作,确保可追溯。

在药品管护方面,要掌握管护知识,增强管护意识,完善必备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行;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管护制度,坚持做好环境温湿度监测,把该冷藏保存的冷藏,该阴凉保存的控制好温度,湿度超标了要及时除湿;做好近效期药品查验,及时清理过期失效药品,绝不能让过期失效药品用于患者。

使用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输液过多、抗菌药物滥用,超长、超量、超适应证用药以及中药注射剂滥用,着力促进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适宜。

在管理方面,主要需要做好处方权、调剂权的审定。

三是增强医患沟通反思医患纠纷,>80%纠纷缘于医患沟通不到位或沟通失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1989年3月《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而法律也对医患沟通有规定。《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里所讲的“说明”可以分3个层次:一是口头告知,即对一般程度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给予口头告知;二是公示告知,经常见到的在医院放射科、B超室等科室门口张贴的对检查风险和局限性的告知便是公示告知;三是必须取得书面同意的告知,如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出于保护性医疗需要,不宜直接向患者告知的,必须取得其近亲属书面同意。临床中至少但不限于必须签署的4个同意书,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即属于这类情况。如果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侵权责任法》第56条也规定,“必须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方可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四是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医疗意外一直以来,基层医院管理者不重视“应急预案”,总以为制定预案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考核与评审,因此要么预案做得不实,要么做出来却不培训,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手忙脚乱。因此,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要提高对应急预案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预案制定与培训方面,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知道需要哪些预案基层医院需要多少预案,要根据风险评估决定,一般要有一个总预案,用于保障医院内外发生涉及医疗救援的总的工作原则、应急体系、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响应、后期评估与应急保障。在总预案指导下,制定本院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预案,一类是以组织协调为主要工作内容,涉及关联层面的,包括危重患者救治、转诊、麻醉手术、医疗技术损害等突发意外、药剂、护理差错、医疗废物流失、医院感染暴发、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置、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第二类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包括心肺复苏、休克、急性中毒(包括煤气中毒)、心衰、心律失常等;第三类涉及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停电、停水、锅炉等压力容器故障以及信息系统故障等,一旦发生,可能影响业务或涉及人群较多。

二要坚持以实用为本应急预案贵在应急,因此在制定时要力求简洁明快,简洁,就是不要拖泥带水、少说套话,要直奔主题;明快,就是程序清晰,措施得力有效,确保应急反应快速准确。

三要加强培训做到全员熟知,人脑人心,才能在关键时候付诸行动,起到应急预案的应急作用。这种培训不单纯是讲、记、背,更要尽可能“实战演练”。

四是预案必须实行“年检”如果真正理解了预案的实用性,对预案实行定期维护或“年检”,就是自然应该做的事了。这种维护分常规定期维护和某一事件后的回顾性维护。常规定期维护,主要维护应急反应组织体系中人员、电话信息等的变化,确保准确无误,还要对不恰当的内容进行更新,将新观念、新知识及时维护进去,做到与时俱进;事件后的回顾性维护主要是指本院内或院外发生应急事件后,要对本院的预案进行检视,如果发现有不健全的地方,必须及时进行维护。

医疗风险管理五大关键

一是做好医疗风险评估这是实施有效风险管控的第一步。做风险评估,需要回答4个问题,一是有可能出什么事?二是出这种事的可能性有多大?三是后果有多严重?四是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回答这4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判断,一个是导致损伤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风险就越大;另一个是损害的严重程度,越严重自然越危险。这样就可以甄别出医疗事件发生风险的概率,可能性大而且损害特别严重的,风险就最大。通过评估,找到了风险并给风险做一个“优先级”排序,在风险管控时,先去解决最优先级的风险点,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提倡全面质量管理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全过程,规避风险不单纯是医生、护士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谓“全面”,就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每一天;所谓“质量”,就是满足患者需要,甚至超过患者需要,而不是门诊住院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更不是床位使用率、业务收入增长率、药占比;所谓“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可持续改进的体系。

三是建立健全差错报告系统医疗差错报告分强制报告和自愿报告,对于严重差错或可能被媒体公开,引发社会事件的不良事件必须强制报告,对于一般性差错实行自愿报告,对于自愿报告者要给予正激励。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7

一、充分认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意义

(一)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中医药以其显著疗效、鲜明民族特色、独特诊疗方法、系统理论体系和浩瀚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科学价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我省具有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明显优势。我省中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服务网络较健全,中药研制开发较先进,为全省人民医疗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全省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江西、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全省中医药事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按照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江西优势,推动中医中药的传承与创新,深化中医药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药战略,走出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发展之路。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主要目标。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为建成一批现代化中医名院和名科,培养造就一批中医名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省建成一批西医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中医药科学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步加快,中医医疗服务对全省医疗服务体系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

三、加强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及其能力建设

(五)健全和完善中医服务网络。各地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配置好中医卫生资源,形成以省、市、县级中医医院为骨干,以名院名科为特色,以农村、社区和个体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功能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县及县以上政府都应办好一所中医医院。不得随意撤销、合并中医医院。

(六)建设好各级中医医院。各级中医医院是中医服务网络的骨干力量,属于综合性医院,各级政府应按照中西并重的原则,与同级西医综合医院同等对待。切实加强对中医医院的政策扶持,中医医院的基本规模、服务功能应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相适应。各地要将中医医院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各级中医医院的负责人要热爱中医工作,事业心强,懂业务,善管理。中医医院应相对集中当地较有名的中医人员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要逐年选拔中医院校毕业生充实中医医院,控制非专业人员进入中医医院。

(七)强化名院名科建设。各级政府要重视中医名院名科建设,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要以现有条件较好的中医医院为基础,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一批服务功能健全、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技术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现代中医名院名科,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切实提高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

(八)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中医医院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办院宗旨,确立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中医医疗保健需求为目标,为创办现代中医名院名科,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名家而不断努力。

(九)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医院应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服务方向,应用中医药手段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尤其要在慢性病、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优势。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上工治未病”的特色,积极开展亚健康的中医药临床诊治和保健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源配置、经费补助、中医药人员职称评审、中医药服务价格等方面,鼓励、支持中医医院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人员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防治疾病,运用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为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十)重视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特别要注重组织对癌症、艾滋病等及疑难病症进行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提高临床疗效,破解医学难题,创新医学成果。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不断改善办医条件,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尽快建设成为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挥全省中西医结合的龙头作用。

(十一)加强西医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西医综合医院中医科室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医疗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及县以上西医综合医院都要设立中医科,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要充分利用西医综合医院的人才、设备优势,努力做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到2010年在全省建成一批西医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

四、推进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十二)抓好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县抓好中医医院、乡抓好中医科室、村抓好中西医两法的模式,以创建国家和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为载体,抓好农村中医工作。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立中医科室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心卫生院及有条件的一般卫生院应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村卫生所(室)要有一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鼓励支持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按有关规定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对专科专病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纳入乡村医生的范围进行管理,通过有关考核合格后,允许其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十三)大力加强农村中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县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本县域中医医教研的中心和龙头作用,到2010年,使全省乡村医生掌握并运用防治常见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十四)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作用。中医药在新农合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明显的优势,凡符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中医医院都应列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医药治疗项目及常用的中药应列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和中医传统技术治疗疾病,补偿比例高于同等级医疗机构西医治疗的10%。

(十五)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将中医医疗机构作为社区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时,要统筹考虑支持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及中药。要积极开展社区卫生从业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10年,使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开展基本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五、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十六)加强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充分挖掘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努力研究江西历代名医、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加强具有地方特色诊疗技术和名医、名科的培育及旴江医学的整理研究。重视确有疗效的民间中医(草)药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收集、整理和验证研究。深入研究“樟邦”、“建邦”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加强江西道地药材、特色药材的开发和研究。弘扬江西中医药文化,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优势。

(十七)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各级中医医院要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选择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进行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行为形象、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为全省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作示范。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医医院,都要把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使全省中医医院形成鲜明的中医药文化风格。

(十八)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我省中医资源和学术文化优势,在医疗、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便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单位在境外开办中医医院和中医药学校,积极引进留学生、进修生,安排中医专家援外,促进中医药行业对外开放。

六、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十九)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根本所在。省卫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全省建立健全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作出规划,要以培养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各类中医药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医药终身教育制度。重点抓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二十)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省中医药高等院校要深化教学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打造精品课程和强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中医药高等教育。

江西中医学院是我省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在全国领先的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发展江西乃至国家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中医药高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完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应用型学科上办出特色,培养高质量的高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十一)抓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国家和本省的中医药教育资源,依托现有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组织不同层次的在职人员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紧缺人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员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到2010年,重点培训一批县级中医医院管理人员、专科专病技术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全面提高基层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继续教育使一批应用中医药为主的乡村医生取得中医药中专以上学历,造就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医药管理人才和中医药类别的全科医生。

(二十二)注重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名中医。省卫生、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要探索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评选和培养中医名医制度。使那些理论功底扎实、临床技能过硬,医德高尚、群众信赖、社会尊重的中医人才脱颖而出。激励有志者奋发努力,不断进取成为一代名医。

要尊重保护名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离退休名老中医要尊重其本人意愿,针对不同对象,采取抢救性措施,配备助手,协助其整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要从政治上、工作上、身体和生活等方面给予照顾,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愿意留用的则留用,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为激励基层中医药人员钻研业务,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对县(市、区)、乡中医药人员晋升职称,主要注重其实际工作和解决本专业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业绩条件可适当放宽。省人事、卫生主管部门要根据这一原则,制定实施办法。

(二十三)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要落实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人事厅赣人字〔2004〕213号《关于加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培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及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主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造就和引进一批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医药领军人物。尽快形成一支中医功底扎实、现代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创新团队,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引领江西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推进中医药学术现代化。

七、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二十四)重视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等十六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我省确定的中医药发展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中医药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深化中医药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江西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二十五)把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各地各单位要遵循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在保持我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创新优势规划好创新目标、确定好创新重点、搭建好创新平台、组织好创新团队、制定好创新机制、落实好创新政策、编制好课题立项、安排好科研创新经费、计划好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把创新工作的关键环节落到实处,切实抓出成效。特别要根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要求,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使科技投入与中医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要予以重点支持。省、市中医医院要按业务收入的1%提取科研基金,用于中医药科研创新。

(二十六)加强省科研龙头单位建设。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科研能力建设,为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提供支撑条件。省中医院南方灸学研究所、南方灸疗中心及新灸法重点研究室等特色研究机构要加强建设,争取在灸法临床和理论研究方面早出成果。

(二十七)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以临床实践为核心,规范中医诊疗技术,筛选、优化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重大疾病的治疗方案,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在医疗、教育、科研及管理等领域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医药标准体系,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体系与现代科技同步发展。

(二十八)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以“名厂、名店、名药”为骨干,不断壮大和提升中药产业。

加强对我省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和重点中成药所需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规范中药炮制。加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建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研制中药新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名优中成药。大力支持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药产业化升级,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壮大中药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我省现代中药产业。

(二十九)加强中药制剂的研制开发与利用。中药制剂是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改革剂型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和前提,要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人员继承创新中医药传统剂型。鼓励和支持中医机构对安全有效的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自制成中药的膏、丹、丸、散等普通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中医药使用率。

八、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

(三十)贯彻落实中医药政策。国家对中医药的总体方针政策是发展传统医药,实行扶持为主,保护优先,遵循规律,发挥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促进发展。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中医药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江西省发展中医条例》。要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落实保障措施,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关心、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把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为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发展中医药事业负有重要责任,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对中医药事业在感情上要热爱,在思想上要重视,在工作上要加强。

(三十一)增加对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对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增加幅度应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中医事业费要在同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要纠正少数地方减少、取消或调控收回对中医医院补助经费的做法。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发展中医专项经费,用于扶持中医事业。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合作、合资等形式,发展中医事业。

应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中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中医医院建设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工程投资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建设经费,并按照中医医院建设用地要求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三十二)切实减轻中医医院的社会负担。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福利事业单位,享受国家规定的税费优惠,各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对中医机构的非法集资、收费等行为。中医医院结余经费应用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8

中医药工作是卫生工作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有了较大发展,在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中医药工作仍比较薄弱,中医机构规模不大,投入不足,中医人才匮乏,机制缺乏活力,与同级综合医院的发展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加快中医药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发展中医药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以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准则,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二)现阶段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标:深化中医药改革、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市的中医药工作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三)“*”期间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任务:以改革为动力,围绕加强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发展、农村中医工作、中医药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期间,市中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赣榆县、*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灌云县、东海县中医院达到二级中医院基本标准,连云港中药学校建成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争取完成1—3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市级科研项目。建设2—3个市级重点专科,争取建设1—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0名重点人才进入市卫生系统“125工程”。再培养5名省名中医,20名市名中医。赣榆县达到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水平。完成市中医院门诊楼建设,完成连云港中药学校搬迁,完成东海县中医院搬迁等工作。加强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和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提高中药质量,加强中药生产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积极发展现代中药制剂,“*”期间大力开展中药的研究与新品种开发,争取研发30个新品种,其中争取突破一类新药1个品种,二类新药10个品种,三类新药20个品种,上市15个以上新药品种。二、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体制改革(一)以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政府举办的承担中医药学发展任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代表区域中医药发展水平的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应当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要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中医医疗机构共存,各中医医疗机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中医药服务的新格局。(二)积极深化中医办医体制的改革。努力探索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办医体制、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逐步扩大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度分离的试点。鼓励、吸引社会资金,举办合作、合资和其他形式非营利性或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鼓励取得中医执业资格的人员依法在农村和社区基层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举办中医医疗机构要符合国家和省制订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在临床诊疗科室设置等方面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技术规范,严格中医药各项服务的准入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撤销、合并、转变性质依照法定程序报省中医药管理行政部门批准。(三)加大中医药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力度。深化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制度,实行岗位管理、评聘分开;按照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有约束、有竞争、有责任、有激励、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调整服务结构,转变服务模式,在做好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开展中医养生、康复、保健等特需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多样化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不断调整和完善医药收入比例,提高技术收入的含量,努力降低药品收入。(四)尝试组建中医医疗机构集团或联合体,拓展中医医疗市场和服务范围,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和保障中医机构的正常、健康、稳步的发展。三、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交流(一)中医药科学研究要面向临床、面向生产、面向社会需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通过学术、技术、理论创新,积极开展对中医药临床有重大作用的学术研究,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疾病防治能力。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要不断探索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药物,促进中医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大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应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保障,中药制剂应当视为中药饮片,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予以支付。(二)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与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学科的建设要与重点临床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和技术优势,发挥中医药在肾病、肛肠、消化、骨伤、针灸、推拿等领域里的特色和优势,*期间力争有2—3个中医重点专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医重点专科评比标准,为创省中医重点专科作准备。(三)切实做好中医药继承发展创新工作。既要认真总结继承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丰富经验,加以应用而不致失传,又要勇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不断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促进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四)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学科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及临床系统研究,鼓励西医工作者特别是高年资医师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定期举办西学中班;加强中西医结合基地建设,大力扶持有特色的中西医专科,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抓住临床重大及难治性疾病防治的关键,争取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和创新。(五)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民间、政府、双边及多边交流的主导作用,提高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水平和层次,鼓励中医药单位依法到境外开展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活动,要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条件,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四、加速培养各级各类中医药人才(一)健全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包括在职研究生教育,巩固和提高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职称的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对全科医师、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做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要通过定期组织他们授课、交流心得和鼓励他们撰写专著等多种形式,抢救和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二)认真抓好名中医专家的选拔与管理,继续开展名中医、名中西结合专家的推荐、评选、命名工作,培养造就新一代省、市名中医。人事和卫生部门要结合中医特点,制定一套引进来、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政策,使中医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三)切实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高尚的医德、廉洁的医风,是中医药的传统美德,要把加强中医药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中医药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良好形象。(四)连云港中药学校在完成中医药高等专科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根据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己特色优势,为全省(全国)培养农村适用人才,如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成药生产、中药营销等专门人才。五、大力加强农村中医工作(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药的基础在农村,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各地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县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中心卫生院必须有中医科;乡村医生必须掌握简单的中医中药诊疗方法,并作为今后晋升的必备考核内容之一。(二)开展农村中医社区服务。筛选和推荐适合在农村的中医适宜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有条件的乡镇都要开展中医社区医疗服务,通过社区医疗服务等形式使中医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三)积极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创建活动。赣榆县要达到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标准,其他县要对照标准制订创建计划;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工作并逐步推广。六、完善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一)认真贯彻党的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强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依法保障中医药的持续健康发展。(二)努力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中医药拨款政策和投入机制,确保各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逐步增加。各级财政要继续将中医药经费实行预算单列,合理安排中医专项经费。各地用于中医药事业的财政性经费原则上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对实施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中医医疗机构,药品结余上缴财政的部分,财政给予全额返还。适当放宽对中医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核定比重。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赞助,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形成多渠道筹措中医药经费的机制。(三)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机构补偿机制。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放开营利性中医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和非营利性中医机构特需服务价格。对符合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创新药品以及传统名中药在价格上给予扶持。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获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资格的中医医疗机构可以作为统筹地区全体参保人员的定点医疗机构,并与同一地区同级综合医疗机构实行相同的医疗费用结算标准。(四)对中医机构业务用房基本建设项目,各相关部门要按规定免征有关规费、税金。各级卫生部门要就中医药重点专科的发展、重点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省市名中医的待遇等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市人事、卫生部门对获省、市名中医专家称号的专家要制定相应奖励办法。卫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质量的管理,并根据中医药学的特点,扶持发展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中药制剂。七、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中医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中医药工作,切实解决发展中医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年至少为中医机构办一件大事、实事。各级政府要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措施,保证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形成发展中医药的合力,各级卫生部门要成立专门的中医管理机构,加强对发展中医药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各级计划、建设、财政、人事、科技、教育、物价、工商、税务、药品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主动关心和支持发展中医药,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中医药工作。(三)加强中医药宣传,做好中医药科学普及工作。每年10月22日“国际传统医药日”为全省中医宣传日,各级卫生和新闻等部门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在全社会宣传党的中医药政策,宣传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宣传中医药工作者的先进业绩,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中医药,关心支持中医药。大力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应用中医药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9

河北省省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石家庄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核算,不能互相挤占。

第三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并接受监督。

第二章实施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中直、省直所有驻石市区(不含矿区,下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全部在省本级的中直、省直企业单位(上述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列入省直基本医疗保险实施范围。

第五条用人单位的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均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河北省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河北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为医疗保险的业务经办机构,其相关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制定的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参与制定省直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规定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三)编制驻石市区的中直、省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的预、决算;

(四)负责驻石市区的中直、省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稽核和管理;

(五)选择和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

(六)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委托,对参保用人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民政部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

(七)负责驻石市区中直、省直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金、企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金和大病医疗保险金的筹集、支付和管理;

(八)承办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医疗保险的查询事宜;

(九)指导全省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十)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设立医疗保险办公室或确定专人负责职工医疗保险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负责本单位及职工的医疗保险登记;

(三)负责医疗保险有关报表的呈报工作;

(四)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

(五)负责本单位职工医疗保险证、iC卡、病历本的领取、换发、补发等工作;

(六)负责本单位职工有关医疗费的审核报销事宜;

(七)负责对本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八)承办有关医疗保险的其他事宜;

第八条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应设立医疗保险办公室或确定专人负责医疗保险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

(二)承办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业务,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三)负责职工就医情况的登记汇总,并按规定及时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传送有关信息和报送有关报表;

(四)负责对本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承办有关医疗保险的其他事宜。

第四章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第九条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6.5%缴纳;职工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的2%缴纳,由用人单位代为扣缴。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

第十条党政机关、原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原差额预算管理的全民所有制医院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财政预算安排,原差额预算管理的其他事业单位和原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在年度预算中用财政拨款以外的单位其他收入安排;企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列支。

第十一条职工工资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公务员医疗补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均以省直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高于省直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及其以上的,按省直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作为缴费基数。低于省直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以省直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停薪留职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本人或聘用单位负担,由保留其行政关系的用人单位按省直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8.5%代为扣缴。

第十三条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十四条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的单位,其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财政部门于当年年初和年中分两次按照年度预算划拨。不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的单位每半年或全年一次性缴纳,缴费时间适当提前15日至20日,不得拖欠、拒付,逾期不缴纳的,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按日加收2滞纳金,并入统筹基金。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发生解散、撤销、合并、转让、租赁、承包经营时,接收或继续经营者必须承担原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医疗保险责任。无接收或无继续经营者,按用人单位破产的办法处理。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发生破产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及有关规定,优先偿付欠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同时还要为在职职工缴足1年和为退休人员缴足以后所需(计算至70周岁)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十七条按本细则正式实施时间计算,职工参保年限男满30年60岁、女满20xx年55岁(工人女满20xx年50岁)办理退休手续的,方可享受本细则规定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待遇。年限不足的,须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分别按照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一次性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本细则实施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第五章个人账户的建立和使用

第十八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全部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一部分构成。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为基数,单位缴费部分按下列比例划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35周岁以下的为0.5%;满35周岁不满45周岁的为1%;45周岁及其以上的为2%。职工年龄段发生变化后,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从次月起,为其变更个人账户记入比例。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以本人基本养老金(养老保险统筹口径)为基数,按6%的比例全部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入。在职转退休,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从次月起,为其变更个人账户记入比例及个人负担比例。

第十九条个人账户用于支付符合医疗保险各种规定的职工本人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药费用。

第二十条个人账户使用医疗保险卡(iC卡),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结算。

第二十一条个人账户当年累积的本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本息,按3个月期整存整取银行存款利率计息,利息并入个人账户。

第二十二条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职工调离时,个人账户余额可随同转移或一次性发给本人;职工死亡,个人账户结余额可一次性发给本人;职工死亡,个人账户结余额可一次性发给其合法继承人。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基金按缴费期一次性发给本人。

第六章统筹基金的建立和支付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以外的部分建立统筹基金,由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使用。

第二十四条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住院和急诊抢救(急诊抢救的病种目录另行制定)发生的超过起付标准的医疗费用中除个人负担以外的费用。

第二十五条统筹基金支付必须为《河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各种用药、《河北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的各种诊疗和《河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各种医疗服务。

第二十六条职工住院,先付一定额度的押金。统筹基金支付时,个人先负担一定额度的费用。其起付标准:一、二、三级医院在职职工分别为500元、650元、800元;退休人员分别为400元、550元、700元。一级医疗机构以下的按一级医疗机构的标准执行。职工在一个年度内多次住院,且上次住院医疗费超过起付标准的,其起付标准在所住医疗机构起付标准的基础上依次降低30%,但起付标准最低不低于200元。

第二十七条经批准转往外地医疗机构住院的,其费用结算标准按所转医院的级别确定;因公出差急诊住院的,其所住医疗机构类别参照与之相当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类别标准确定费用结算标准。

第二十八条按自然年度计算,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20xx年度定为30000元,以后每年调整一次。

第二十九条超过起付标准的医疗费,在职职工个人负担的比例:起付标准以上,统筹资金支付5000元以内的,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18%、20%、22%;5000元以上至10000元的,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13%、15%17%;10000元以上的,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8%、10%、12%。退休人员个人负担的比例比在职职工低3个百分点。

第三十条职工住院期间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疗费,个人先自付一部分,自付的比例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确定的比例执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另行制定),其余再按第二十九条规定负担。

第三十一条经批准转往外地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提高个人负担比例的30%。

第三十二条职工门诊、住院、急诊抢救使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乙类药品目录的药品,其费用个人先自付20%,其余再按比例负担。

第七章医疗管理

第三十三条承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由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从已取得定点资格合格证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中选择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四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签订包括医疗保险服务项目范围、费用结算办法等有关内容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按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要求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与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联网。

第三十六条定点医疗机构分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和综合定点医疗机构。职工门诊持证、卡、病历处方本可到任何一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需住院治疗的,必须到综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

第三十七条恶性肿瘤性疾病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经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批准的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斥免疫调节剂、脑血管病后遗病致神经功能缺损、心肌梗塞、慢性中、重度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Ⅲ级高危及高危以上、活动性结核病等9类(种)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病人,享受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患者,补助和补充医疗费负担其一定比例的门诊医疗费用,具体负担比例见医疗补助和医疗补充两个暂行办法。

第三十八条对第三十七条确定的9类(种)疾病病人的认定,由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指定的三级医疗机构副主任及其以上医师确诊,医院医保办核准,用人单位出具证明,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审定后,发9类(种)疾病病人门诊证,由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直接指定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

第三十九条职工可到任何一所定点零售药店非处方或处方购药。对第三十七条确定的9类(种)疾病病人患者,必须持9类(种)疾病病人门诊证和iC卡、病历处方本到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指定的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第四十条职工患病需紧急抢救的,可就近救治,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往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第四十一条职工住院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应及时通过网络报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备案,医务人员首先应核实患者是否与医疗保险证照片相符,核实无误后,按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要求进行登记住院。

第四十二条职工住院期间,定点医疗机构须按照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要求及时将医疗费用明细表输入计算机;并规范书写病历,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以此作为结算和考核的依据。

第四十三条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患者进行的彩超、Ct、核磁共振检查,初诊病人阳性率应分别达到55%、55%和65%,未能达到要求的,其发生的检查费从向医院拨付的费用中扣减。

第四十四条职工出院或诊治终结时,定点医疗机构应让患者的经治医师和护士长、患者或其亲属在医疗费用明细表上签字,并在每月5日前,将经签字的上月病人住院的费用明细表报医保经办机构。未经医护人员、患者或其亲属签字的医疗费,统筹基金不予支付。患者出院带药量,一般性疾病不得超过7天,慢性病不得超过15天,中草药不得超过7剂量。

第四十五条职工住院期间,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掌握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贵重药品的使用。对按规定不应发生的检查费、治疗费和贵重药品费,患者要求的由患者本人负担,医院行为由医院自行负担。在不转院情况下,患者需到其他医疗机构检查、治疗、购药或到药店购药的,需经所住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检,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批准。

第四十六条因所住定点医疗机构条件所限或因专科疾病(传染病和精神病),需转往其他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须经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科主任提出转院意见,本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批。紧急抢救需转院时,可先行转院,3日内补办有关手续。

第四十七条需转往外地(北京、天津、上海)医疗机构诊治的,应由定点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科主任提出转院意见,经所住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批准后方可转诊。转往的医疗机构的级别必须为部属和三个直辖市市属医院。

第四十八条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可在当地就近选择1--2所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作为个人的定点医疗机构,并由所在单位报省医保管理中心备案,也可参加当地的医疗保险。

第四十九条职工医疗保险证、病历处方本丢失,由用人单位开据证明及时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补办,证、本费自理;职工丢失iC卡应开据单位证明及时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挂失,挂失生效期为2日。挂失15天后,原卡未找到,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办理新卡。挂失期间发生的医疗费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按规定严格审检报销。

第五十条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医疗行为,根据就医职工的实际病情,按照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不得无故拒绝、推诿或滞留病人。对不能因病施治贻误病情的医疗机构,患者举报一经查实,除不向该医疗机构拨付该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外,还要扣减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果严重、影响极坏的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八章医疗费用的结算

第五十一条职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使用个人账户而发生的医疗费,由个人用iC卡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发生的医疗费明细表上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核准后,于每月30日前将应支付的医疗费拨付给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

第五十二条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由本人与定点医疗机构现金直接结算,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定点医疗机构先记账,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定点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具体结算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三条定点医疗机构应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明细表及汇总表上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于每月30日前将核准的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的90%拨付给定点医疗机构,其余10%留作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合同保证金,年末视考核情况再予拨付。

第五十四条住院医疗费超过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确定的结算标准20%以内的(含20%),医疗机构负担30%,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负担70%;20%以上部分,医疗机构负担70%,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负担30%。住院医疗费用虽然在结算标准以内,但支出已达到了90%以上,结算标准规定的医疗费用仍全部拨付给医疗机构,未达到90%的,结余部分的30%随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额一同拨付医疗机构。

第五十五条用人单位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时,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及时停止该单位职工的医疗保险iC卡,防止统筹基金透支。用人单位补缴所欠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及滞纳金后,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在3日内恢复其职工医疗保险iC卡的使用。欠缴医疗保险费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由用人单位自行负担,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不予报销。

第五十六条职工因紧急抢救和本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的9类(种)疾病门诊所发生的医疗费,先由个人垫付,诊治终结后由用人单位凭患者的9类(种)疾病病人门诊证、医疗保险证、iC卡、病历处方本、门诊治疗审批表、化验检查报告表、医疗费收据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审核,按规定报销。

第五十七条因公出差人员患病住院发生的医疗费,持单位证明、iC卡、当地病历本、诊断证明、化验检查报告单、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明细表、医疗费报销凭据等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审核,按规定报销;出国及到港、澳、台期间因病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九章医疗保险手续的办理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时,应填写基本医疗保险登记表,并出示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三)财务报表、职工花名册和开户银行账号。

第五十九条用人单位新增工作人员后,应于每年的3、6、9、12月份凭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卡、行政调入审批表、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就业证及复印件、单位人事部门证明信、人员变更登记表、职工工资报表及复印件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和缴费基数核增等手续。

第六十条职工下岗后或下岗后再就业时,用人单位应在每年年末集中办理一次职工变更手续。

第六十一条职工在省本级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中调动,调入单位须凭调动手续、参保人员变更登记表、医疗保险证、iC卡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办理缴费基数增减和iC卡变更等手续。

第六十二条职工调离省本级医疗保险覆盖的用人单位时,调出单位须于当月凭调动手续、参保人员变更登记表、医疗保险证、iC卡,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办理缴费基数核减和iC卡注销等手续。

第六十三条职工退休时,用人单位凭参保人员变更登记表、退休证、iC卡,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办理缴费基数核减和iC卡变更等手续。

第六十四条职工死亡后,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自行终止。用人单位须于30日内凭死亡证明、参保人员变更登记表、医疗保险证、病历本、iC卡,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证件注销和个人帐户的结算手续。

第十章监督和考核

第六十五条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管理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营情况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六十六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告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收和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接受财务监督和审计;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本单位医疗保险费的缴纳和职工医疗费支出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第六十七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有权对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用人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执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职工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投诉和举报受法律保护。

第十一章奖惩

第六十八条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用人单位及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情况且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或奖励:

(一)定点医疗机构能够认真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能够按照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职工就医的各种情况和数据,为积极配合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检查和考核,为保障职工基本医疗做出贡献的;

(二)定点零售药店能够严格执行药品批零差价,严格按处方配药,无串换药品现象的;

(三)用人单位能够认真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及时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报送各种报表、如实提供职工在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情况,对其医疗费报销严格把关的;

(四)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主动检举和揭发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用人单位、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违反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行为,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免受损失的;

(五)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宣传和认真招待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坚持原则,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及时纠正或处理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为基本医疗保险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

第六十九条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按合同规定,追究违约责任,情节严重的,报请上级部门取消其定点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核实患者是否属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造成冒名顶替就医的;

(二)采用挂名住院、编造病历、住院病历与住院费明细表不符的;

(三)串换诊疗项目和药品,将不符合规定的诊疗项目和药品列入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范围的;

(四)推诿病人的;

(五)违反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规定乱收费的;

(六)检查、治疗、用药与病情不相关的;

(七)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的;

(八)不配合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九)其他违反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

第七十条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应按合同规定,追究违约责任,情节严重的,报请上级部门取消其定点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出售假冒伪劣药品的;

(二)串换药品,将不符合规定的药品或物品的费用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

(三)不执行药品规定零售价格及批零差价的;

(四)其他违反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

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不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按《社会保障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处理。对采用弄虚作假手段,冒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除追回冒领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外,提请有关部门对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或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除追回损失外,提请有关部门对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他人提供医疗保险证、卡,造成冒名顶替就医的;

(二)虚假冒领医疗费的;

(三)其他违反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

第七十三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损公肥私的;

(二)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索贿受贿,谋取私利的;

(三)违反规定,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挪作他用的;

(四)因渎职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七十四条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支付确有困难的(包括企业),由同级人民政府帮助解决;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由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单独列账管理。医疗费用支付不足部分(包括企业),由当地人民政府帮助解决。

第七十五条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原全额预算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医院)职工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起步初期,暂单独列账管理。

第七十六条本细则实施前发生的医疗费,仍由原资金渠道解决。

第七十七条职工因工伤、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由工伤、生育保险基金解决。在实行工伤、生育保险之前,按规定享受医疗补助的人员,因工伤、生育发生医疗费用,其费用的90%暂由财政单独追加的专项经费解决,个人负担10%。费用额度50000元以上个人负担有困难的,由用人单位帮助解决部分费用。

第七十八条因突发性、流行性疾病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大范围危、重病人的救治医疗费,由政府综合协调解决。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特点篇10

二、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合作医疗管理体系。要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加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乡、镇、办、开发区和市直定点医疗单位的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作为市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派出机构,工作人员要由市统一管理。要积极探索乡、镇、办、开发区和市直定点医疗单位的经办机构人员异地聘用的办法,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合作医疗管理体系。

三、健全财务制度。实行新型乡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离。农民参加新型乡村合作医疗采取边登记、边签订合同、边收取基金、边开票、边核发医疗证的方式进行。乡、镇、办、开发区和村委会负责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乡、镇、办开发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受市合管办委托,负责入户登记,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并核发《新型乡村合作医疗证》乡、镇、办、开发区财政所负责代收新型乡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户个人缴费部分,并按规定上划到市新型乡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要加快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合作医疗基金金融机构的网上银行和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对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实时监控。要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功能,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坚持公开与公示制度,切实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一旦发现有挪用或贪污浪费乡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深化乡村卫生改革。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机构内部改革,进一步坚持乡、镇、办卫生院市办市管管理体制,巩固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成果。要切实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引导市以上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乡、镇、办延伸,乡、镇、办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村组延伸,努力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做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病不出市向农民提供方便、价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切实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控制农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