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能源的种类十篇新能源的种类十篇

新能源的种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22

新能源的种类篇1

内容摘要: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引领新时代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新能源的可再生性、生态友好性与无限性的特征,将有利于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和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鉴于人类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与能源危机,发展新能源是十分必要的,而新能源的成本特征显示发展新能源又是十分划算的。为了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国家和社会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种资源,结合国情和资源禀赋以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发展新能源产业。

关键词:两型社会新能源产业成本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模式转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模式,据此国家和政府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是指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具体包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和设备研究、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及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等;后者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污染处理技术、制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以及低碳、低能耗的环保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两型社会”的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理应纳入到“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实践中来。本文将基于经济学成本理论来探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

新能源产业概念的界定

所谓新能源是指相对常规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常规能源包括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水电和低效率直接燃烧的秸秆、薪材等能源,而新能源一部分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热核能和氢燃料电池)、潮汐能、地热能等,多为可再生能源,但并非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如水电;还有一部份新能源是利用新技术对常规能源的新利用,如生物质能、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车载新型燃料等,这样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新能源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的新能源在若干年以后也会变成“常规”能源。新能源有两大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可再生性和生态友好性,人类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新能源,同时新能源来自于大自然,最终会回归到大自然,具有极高的生态友好性,这是传统能源所不能比拟的;二是可供开发的能源储量非常大,如太阳能、氢能等,和常规能源的储量相比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这两大特征为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

而这些新能源要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用,还必须依赖于新能源产业。所谓新能源产业,是指与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有关的行业,具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新能源转化利用的设备制造业,如生产风机、光伏电池膜、集热管等设备生产行业;一类是将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大规模转化成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如电能)的能源生产行业;还有一类是利用新能源或新能源设备的行业,如利用电能、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在这三类行业中,第一类是新能源产业的基础,而后两类则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第一类行业所生产产品的行业;后两类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新能源的中转站(第二类),一个是新能源的最终利用者(第三类)。在现实中,兼营第一类和第三类行业的企业是广泛存在的。

发展新能源产业与建设“两型社会”的契合

下文从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两方面来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契合。

(一)能源危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能源的消耗,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能源,工厂的机器将不再运转,各种交通工具将变成一堆废铁,人类只能依靠原始的人力、畜力来生产和生活,生产力大大后退。这也许只是一种想象,但决不是危言耸听,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紧缺和频繁发生的能源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一部人类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能源的消耗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能源需求量将达到25亿吨标准煤左右(王玉庆,2003)。届时,我国的石油供给几乎要全部依赖于进口,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能源压力,我们可从一方面入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其中,“开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大对现有常规能源勘探、开发力度,以寻找更多的常规能源,但地球上的常规化石能源和水电开发都是有限的;另一种是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如本文所说的新能源,实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战略;“节流”便是“两型社会”所说的资源节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从应付能源、资源危机这一点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建设两型社会是殊途同归的。

(二)环境压力

首先是空气污染。长期以来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所释放的各种有害气体(如Sox和nox等)和灰尘,极大的污染了空气,由此所形成的酸雨,落到地面使土质和水源酸化,破坏水中及陆地的生态;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还会腐蚀各种电器设备和建筑物,减少其使用寿命,极有可能因此而造成灾难事故。近年来,在我国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仅就大气污染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言,已超过1000亿元,相当于GDp的2%~3%。

其次是造成“温室效应”。化石能源是将亿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碳元素转变成Co2排放到现在的空气中。由此将提高大气中的Co2含量并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冰川冻土融化,海平面升高,全球降雨量重新分配,各地的气候也因此发生相应变化,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食物供应,引发一些未知的疾病。

此外,对于水电,相比于化石能源较清洁,但在获得水电的过程中却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为修建大坝而拦腰切断大江、大河,会破坏流域内的生态系统,而对蓄水区内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更不容忽视。

为了缓解环境压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唯一的办法只有发展新能源―这是由新能源的生态友好性所决定的。许多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它们本身就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自然的能量、物质的循环,不会对现有的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虽然新能源的利用本身并不会环境造成影响,但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会带来一些人体感观上的污染,或设备本身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一是相比于常规能源,这些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二是通过技术的改进,这些问题能够较容易的解决)。而不利用它们,则被白白地浪费掉了。这些新能源利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从缓解环境压力这点来讲,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建设两型社会二者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新能源产业的成本特征

(一)能源产业的成本构成

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能源产业的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成本,还包括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

经济成本。又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能源资源的勘探、开采、生产、加工成本及管理费用,即直接的生产成本;二是其所缴纳的税收成本;三是能源作为一种资源,由其稀缺性所决定的资源租金。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直接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小(当然,由于能源资源的减少会引起勘探成本的增加,但更先进的勘探技术却又有利于勘探费用的降低;而其它的开采、加工成本则毫无疑问会下降)。税收成本由国家来控制,而对于资源租金成本,随着时间的发展和资源的消耗,其成本则会越来越高。

生态成本。指由于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给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损失。如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物种的保护费用,身体健康受损而支付的医疗费用,气候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损失等。常规能源消耗的越多,使用时间越长,生态成本就会越大。

社会成本。指由于能源的稀缺所造成的社会恐慌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为争夺能源明争暗斗所付出的额外代价。如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多次战争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石油危机有关。这一部分成本的具体数额比较难以衡量,但在新的可替代能源出现、并能大规模低成本的为人们所利用之前,常规能源越稀缺,则其所引起的社会成本就越大。

(二)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成本特征

在常规能源使用的初始阶段,其成本主要是经济成本,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很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常规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稀缺,此时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将急剧升高,呈加速上升趋势。目前全球常规能源显然已经是处于后期使用阶段。但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仍然还只是经济成本。

而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基本上只有经济成本,其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由新能源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新能源在使用初期其经济成本是十分高昂的,原因是新能源产业除了是属于生态友好的绿色产业外,它目前还属于高技术产业(辜胜阻,2005),因此技术研发成本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新能源所转化的电能成本要远大于常规能源所转化的电能的原因所在。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研发、生产成本将会越来越低。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成本特征可以用图1来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就短期而言,常规能源的成本(仅就经济成本而言)比新能源成本要低,但从长期来看,新能源的成本(哪怕包括全部三种类型的成本)要远低于常规能源成本(哪怕仅仅是经济成本)。因此,为了人类的未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基于经济学成本理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我国来说,即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表现为国家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迫使我们发展新能源;机遇表现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使我国占领世界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指出:“新能源技术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就这层意义而言,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称之为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一点也不为过”(王仁贵,2010)。为了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不再落后于它国,我们必须要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要尽可能的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努力占领相关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对此,笔者基于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给出一些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加强国家资金投入,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需要加强国家资金投入与扶持,原因有二:一是新能源本身的成本特性,和传统能源相比,它没有或极少有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而在市场经济中,生态成本与社会成本有很强的外部性,能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福利,如果国家不在这种外部性上给予补贴,就会导致这种类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为了人类的未来着想,国家和政府应该给予新能源产业以相当的补助。

原因之二是加强国家资金投入,可加快新能源时代的来临,从而引领新时代的工业革命。新能源发展的轨迹可以有两种,如图1所示新能源Ⅰ和新能源Ⅱ。前者是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新能源产业通过自身的力量发展成本轨迹,后者是在国家干预下的发展成本轨迹。由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支持,使得新能源领域相关技术突破加快,因此其成本下降速度大大提升。而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取决于这二者之间的成本的比较。在前一种发展轨迹中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时间是在t0,而后一种发展轨迹替代时间是在t1,显然t1远远早于t0,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快的占领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是显而易知的。这也是为何如今各个国家都在强调要加快新能源发展、加强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投入的原因。

(二)结合国情,以最小成本、最大收益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有很多种,而每个国家的国情、资源禀赋又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新能源领域平均用力。所谓成本最小,就是强调要结合一国的资源禀赋发展自己最有成本优势与技术优势的新能源产业;所谓收益最大,即是要使新能源的利用规模最大、使用的人口最多,其收益不仅仅是传统的经济成本的节约,还包括生态收益和社会收益。

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依次是:洁净煤利用技术、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风能、光伏电能、电池技术、热核能等的研究与开发。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煤的开采与利用大国,占所有能源使用量的70%以上,因此研发洁净煤利用技术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还占国民人口数的大多数,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将给广大农村人口带来很大的实惠,将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环保水平;电能是最为常见也最方便的二次能源,在未来也还将大量使用,而智能电网的开发就是为例如风能、太阳能这些新能源的发展扫平道路;未来电动汽车能否更早、更好、更广的利用,关键在于电池及相关技术的突破,而电池技术目前我国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要努力保持这一优势。

(三)整合各种资源,减少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无序发展

国家在促进新能源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要避免新能源产业的无序发展和重复投入问题,因此应该在政策层面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如行业标准等,就应优先制定。在保证市场的充分竞争前提下,要关键技术领域还要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强强联合,以加快技术的突破。而在一些具有基础技术性技术领域,则应主张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优势而避免各自的劣势,既保证研发人员和企业的投入积极性,又使基础技术能更快的为全社会所享用,提高先进技术的普及速度。

参考文献:

1.“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能源发展战略研究[C].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王玉庆.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C].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能源战略和改革国际研讨会,2003(11)

3.辜胜阻.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05(9)

4.王仁贵.中国竞逐新能源制高点[J].

望新闻周刊,2010(20)

作者简介:

新能源的种类篇2

论文摘要: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应当具备新视野、寻求新资源、拓展新类型、建构新体系,形成并遵循“新视野新资源新类型新体系”的创新逻辑,进而落实创新要求,切实推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发展。

如何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这是长期困扰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应当具备新视野、寻求新资源、拓展新类型、建构新体系,形成并遵循“新视野新资源新类型新体系”的创新逻辑,进而落实创新要求,切实推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发展。

一、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需要具备新视野

如何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答案的不同反映视野的不同。我们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的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客观物质性、自主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人类实践活动的共性。但大学生社会实践毕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展开的活动,因而又具有自身活动的特殊性,即阶段性、全面性、预演性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规定性。对这种本质规定性进一步综合归纳与具体概括,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其实就是一种大学生的学习性实践、成长性实践和社会化实践。学习性实践主要是指大学生以学习、应用和创新知识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成长性实践是大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提升综合素质,拓展各种能力、尽快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的活动;社会化实践是大学生职业定位与职业选择、学习扮演劳动者角色、学习社会化生存的准备活动。只有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视野,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本质,并以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的满足作为根本标准来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即只要是满足人类实践活动普遍性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殊性的大学生活动都应当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视野,并依托一定的资源构建一定的类型,这就是我们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应有的新视野。

具体以新视野观照大学生社实践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所广泛参与的教学活动、校园活动、校外活动,虽然有自发或自觉、杂乱或有序、偶尔或经常、短暂或持续、冷清或热闹、肤浅或深刻等差别,但很多都具有人类实践活动的共性,而且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社会化,因而都应当纳入社会实践的视野,赋予它们社会实践的意义,并通过积极的设计和开发使它们成为社会实践的类型,成为满足大学生学习性、成长性、社会化特殊本质需要的方式。而不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仅仅局限于校外社会实践,甚至将二者简单等同。

二、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需要寻求新资源

新视野开拓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新思路,进而需要寻求新资源来支撑和保障新思路的实施。如何寻求新资源?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资源意识。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校外实践活动即“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而把学校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校园活动排除在社会实践的视野之外,从而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当前面临种种困境:如社会实践成本高,让很多学校难以承受;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走过场;社会实践中师生脱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两张皮”;社会实践参与度不高、覆盖面有限、持续性较差等等。这些困境虽然是由复杂多样的原因造成的,但社会实践资源匮乏无疑是其中具有共性和根本性的原因,这充分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以来的资源意识的缺乏。美国经济学家F·a哈耶克曾经说过:“社会的经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如何配置所‘赋予’资源的问题,它更是一个如何确保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的问题。”[1]这段论述鲜明表达了对资源意识的一种看法即我们不能仅仅等待资源的被“赋予”,更重要的是利用好现存的、身边的资源。其次,必须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资源。正确的资源意识告诉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匮乏的重要解决之道在于“如何确保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教学资源、校园资源、校外资源。校外资源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利用,而教学资源和校园资源则常常被忽视甚至无视,是亟需我们充分认识、积极开发和利用的新资源。

教学资源、校园资源、校外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必然将带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的极大丰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诸多问题的克服和类型创新乃至整体发展破解资源难题,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而教学资源、校园资源

等作为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必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类型的确立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有力保障。

三、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需要拓展新类型

在新视野的观照下学校师生共同广泛参与的很多教学相关活动、校园相关活动,都可以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视野。在正确资源意识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校园资源等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资源将倍受重视,并被逐步得到开发和利用。此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新类型的拓展要求呼之欲出。新类型的拓展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参与度不高、覆盖面有限、持续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在新视野的观照下和新资源的支撑下,着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来看,本文认为新类型的拓展归根结底是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多元主体”服务的,新类型必将带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空间和覆盖面的全面拓展,更有利于教职员工全员履行职责和大学生全员全时、就近就便、可持续参与社会实践,更有利于以适宜的方式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新类型可能也更容易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所理解、把握和操作、实施。

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类型需要有新拓展,这种新拓展应当指向于拓展有利于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全员、持续参与的社会实践新类型。这既是新类型确立的根本目的,也是新类型追求的价值目标。具体而言,依据新视野、新资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将向教学活动拓展、向校园活动拓展,并围绕着大学生学习性实践、成长性实践、社会化实践特殊本质的要求,拓展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社会实践活动等新类型。

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需要建构新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新类型的拓展,势必将带来校内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大范围开发和利用,带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式的极大丰富。然而如何将广泛的资源和丰富的活动有效地整合起来?这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划分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占有不同的资源、展现不同的特征、发挥不同的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因而呈现各自的独立性。但同时它们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教育为依托、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共同服务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系列舞台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共同致力于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性、成长性、社会化的社会实践需要,因而它们又彼此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三种基本类型的独立性和联系性,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新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同时,多年来一直困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诸多问题,又使得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建构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概而言之,新体系的建构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克服问题,走向系统化、规范化、体系化的根本诉求。

新体系的建构不仅以新视野、新资源、新类型为基础,而且必须突出自身的特点:

一是突出的创新意识和资源意识。新体系是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认识的新视野的积极开拓创新;是注重现存资源、身边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把教学资源、校园资源、校外资源都纳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系建构。因而,较之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必然具备更为突出的创新意识和资源意识。

二是强大的整合效应。没有强大的整合效应,新体系就没有生命力。这种整合是不同的社会实践类型在共同目标下,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而实现的整合。具体来看: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为其它两种类型提供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意见指导和精神支持等,是体系运行的起始性环节;校园社会实践既是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直接延伸,又是校外社会实践的长期演练场,是社会实践的校园化、生活化、持续化的样态,是体系运行中间性环节;校外社会实践是前两种类型的检验和强化,它并不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终了,它通过检验和强化,加强和改进前两种类型针对性,进而返回前两种类型继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是体系运行的总结性环节。因此,三种基本类型构成了递进交融的紧密关系。如此结构严密、资源丰富、保障有力、空间广阔、便于多元主体全员、持续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体系,必然展现强大的整合效应,进而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诸多难题,切实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发展。

三是合理的层次划分。整体是部分组成的整体,但不能无视部分,强大的整合效应是差异的整合,这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和把握差异。课程学习、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不同舞台,在不同的舞台中大学生进行着不同的舞蹈,体验着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和学习、成长、社会化的方式。这三大舞台特征分明,因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新体系的建构,要注重把握差异,根据各基本类型的特点,不断开发各类型的独立“潜力”,从而使各类型各司其职、各具特色、各显神通,进而满足大学生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强化各类型自身功能。同时,把握差异也意味着要梳理差异,将差异融入社会实践体系中进行梳理,进而依据差异形成合理的层次划分,形成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层次分明、相互照应、有序推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地位和作用的凸显,有人提出“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否成立?大学生虚拟活动能够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视野?虚拟、网络资源能否被开发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虚拟社会实践能否成为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兴类型并纳入体系?这有待于进行专门的具体深入的探究。

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应该基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认识的新视野;着眼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力于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类型;落脚于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体系。它们之间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以新视野观照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新思路和广阔空间;进而要求开发和利用新资源作为创新的资源支撑和有力保障;继而在新视野的观照下和新资源的支撑下积极拓展有利于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全员、持续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类型;最后从整体的、系统的要求整合各种类型,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体系。这种由“新视野新资源新类型新体系”的推理演进,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逻辑。

遵循“新视野新资源新类型新体系”的创新逻辑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展开创新思考和实践,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的新认识,可以更多地发现、开发和利用与大学生学习、成长、社会化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新资源,可以更好地打造学校师生广泛参与、持续坚持、喜闻乐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平台,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体系,从而开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局面。

新能源的种类篇3

【关键词】人类;起源;新进展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人由古猿演变而来的见解得到公认,但此演变的若干中间环节当时还不清楚。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补上了这些缺失的线索。从20年代到70年代人类学家在东部非洲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分别有南猿非洲种(a.africanus)、南猿粗壮种(a.robustus)、南猿鲍氏种(a.boiscei)和南猿阿法种(a.afarensis)。

至此,由猿到人的过程有了较明确的交待,但关于最早的人类何时起源于何处的问题,以及现代人类何时源于何处的问题,考古学家并未给出合理答案。60-70年代,迅猛发展的分子生物学被引入人类学研究领域,获得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重要认识,也引发了与古人类学家的两场大争论。

1.现代人类的起源

长期以来有两种理论:多区进化说和非洲起源说。目前古生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又纷纷卷入这场有关现代人类起源的争论中。

1.1“多区进化说又称直接演化说或连续说

1984年生物学家提出了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重提魏氏的四条进化线,以各时期人类化石具有的共同特征证明在各该地区的连续进化,这样便比魏氏当时提出的证据更有说服力。以基因交流解释为什么经过长时间分头进化后,现时各个人种之间能如此近似,避免了魏氏直生论的错误。中国不同时期化石的共同形态特征包括面部扁平,低鼻梁,眼眶长方形,眼眶下外侧缘圆钝,颊部骨骼下缘弯曲,上门齿呈铲形等。后来又发现中国直立人与智人之间有形态镶嵌,就是说中国的个别直立人头骨已经具有一般发展到智人才普遍具有形态特征,如和县直立人眼眶后方不大缩狭,颖骨鳞部较高,头骨宽短,北京猿人最晚的号头盖骨脑膜中动脉前支比后支粗等。在中国少数智人头骨上还继续残留着直立人的典型特征,如大荔,和许家窑的头骨厚度与北京猿人差不多,大荔和资阳头骨都有角圆枕,大荔,马坝头骨还有正中矢状脊的残余等。这种现象表示直立人与智人无法截然分开,为连续进化增添了新的证据。我们还发现基因交流在化石上也留下了证据如马坝的圆眼眶,,其锐利的眼眶外下缘大荔的鼻旁隆起,柳江,资阳,丽江的枕部发髻状隆起都是尼安德特人的典型特征,在中国却只出现于很少数的标本。欧洲和近东也有个别标本扁平的面部令人联想到从中国来的基因流。

1.2“非洲起源说”又称“入侵说”、“代替说”

支持者,以已故分子生物学家威尔逊(a.C.wilson)为主。他们认为解剖学结构上的现代人类是在非洲形成的,然后迁徒到世界各地,一支侵入欧洲的尼安德人区域,消灭了土著尼人而形成现代的欧洲人;另一支侵入亚洲地区替代了亚洲土著发展成现代黄种人。

威尔逊等人从80年代开始选择人体细胞内的线粒体Dna作为研究进化的“活化石”。线粒体是母性遗传,若一位母亲线粒体发生变异,就会传给子女,并保留在后代的线粒体Dna上,因此根据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差异就可以追溯其母系族谱。威尔逊小组分析了非洲、亚洲、欧洲、中东、新几内亚和澳洲妇女胎盘细胞内的线粒体,发现不同类型的线粒体,有些互相接近,有些则差别较大。根据这些差异制作出系统树,树的根部在非洲,树枝和树梢则指向世界各地。他们根据已知线粒体Dna突变速度,计算出树根的年代距今13--29万年,平均为20万年。由此得出结论,20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女性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她的后裔在20万年前离开非洲家乡,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土著居民,演变为现代人类。

非洲起源说提出后,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多区进化论者反驳说,古人群体和现代人群体之间在骨骼上有种族连续性的迹象,现代种族特征早已有之,根本不是入侵者替代土著后才形成现代种族特征。而且入侵者分别产生出白种、黄种、黑种的特征也是不可想象的。他们还指出,威尔逊等人建立现代人谱系所采取的分子钟根本不可靠。另外,有些遗传学家和统计学家也对非洲起源说提出挑战,认为威尔逊等人不正确地使用了用以形成谱系的计算机程序,由同样的软件可以找到谱系的基部在亚洲。

非洲起源论者受到攻击后立即发表了反对多区进化说的证据。他们指出,考古学家所依据的化石记录支离破碎、参差不齐,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所谓古人类和现代人在解剖学上的联系不过是他们都保留着更古老人类的多种特征。关于分子钟的可靠性问题,他们修正了把分子钟与500万年前人类从黑猩猩中分离事件相联系的做法,较准于古生物学家认可的可测定年代的事件上:人类约在4-6万年前拓居到新几内亚,由此仍可推算出人类祖先就是20万年前的非洲人。至于计算机程序,非洲起源论者承认有些差错,但同时也指出反对者错误使用了数据库,拒绝认输。

1.3“亚洲起源说”

1997年,一批法国古生物学家在缅甸发现了邦塘巴黑尼亚猿化石。根据这一发现,他们提出了人类祖先可能源自亚洲的假设。

2008年11月,法国与多国古生物学家联合考察小组在缅甸蒲甘地区找到了保存完整的邦塘巴黑尼亚的下颌骨,磨损的长牙证明这个小小的灵长类动物体重3公斤,但能够咬碎坚硬的热带水果外壳,吸允果汁和水果中的营养。它的形状奇特,这是为了适应捕食而演化的结果,古生物学家还从未在这一灵长类动物中发现过这样的形状。但它具备南美洲一种叫做琦的猴子的特点,而这种猴子也属于类人猿的大家庭。科学家,据此断定,缅甸发现的邦塘巴黑尼亚猿化石确属类人猿,从而证明了历史上第一批类人猿来自亚洲,并且,该小组认为,在没有发现进一步的古生物证据之前,高级灵长类起源于亚洲而不是非洲的事实不可否认。

我们将近东的旧石器、非洲的人类化石与中国的材料作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有力的反证,表明中国的现代人很难说主要来自非洲。

2.结语

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对于引领现代研究人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起源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的。人类对于自己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目前对于人类起源地仍旧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正是这种争议的存在,人类才能更加清晰的认识自身以及生物发展与进化的规律。 [科]

【参考文献】

[1]童强,张明华.探索人类起源的新进展.自然与人.1990,(3):22-23.

[2]吴汝康.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人类学学报.1994,13(4):353-373.

[3]吴新智.古人类学研究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5):1-6.

新能源的种类篇4

关键词:经济学;幸福感;人类福利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3-02

1经济学与幸福感关系概论

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生产性资源来生产现在或者将来的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1.1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动因,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有效的配置资源方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需求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内容,人类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需求,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是整个人类福利问题的核心,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

资源稀缺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它只是某一时空下对应于特定的人类需求的资源稀缺,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资源稀缺所表明的是资源有限性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建构资源能力的有限性。事实上,人类建构资源的能力也包含了无限性的一面,原因在于人类在建构资源方面的能力具有无限特征。从动态角度看,人类对资源稀缺问题可通过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已存在的力量作为替代资源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人工合成资源来解决。

1.2人性假设与有限理性

经济学研究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经济人”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而不是指行为本身。虽然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不过,现代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就业失业等问题,产生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环境又是复杂的,人类本质上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有限理性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涵,是幸福感的核心。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人类采取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工具理性行动。行动者通过理性的计算选择手段与目标;第二种是价值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也理性地选择行动,但是目的则由既定的价值体系事先决定;第三种是情感行动,行动由行动者的感情或情绪状态决定;第四种是传统行动。行动由习俗或惯例决定。这四种行动类型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其复杂程度不是经济人假设的外延所能覆盖的。经济学研究只有充分地将有限理性作为重要的条件纳入人性假设当中,才具有现实价值。

1.3边际规律与自我实现

边际规律是重要的经济规律,而边际递减规律是边际规律的基础规律,当一个正向的动因增加时,会换来一定效果,但是当动因持续增加时,效果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无论动因如何增加,效果都不增长了,这就是边际递减规律。边际递减规律使得人类无法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最优目标,从而无法达到人类的真正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容。自我实现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自己设定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目标、发展才干、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人发展的主体能动形式。自我实现首先是一种目标与理想,只有理想才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然而边际规律的存在使得自我实现往往只是空想。唯物史观认为,自我实现是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人类只有在对自身的主体条件有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取得人类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从而达到社会贡献和自我满足的统一,而其中的客观规律主要是边际规律。

1.4市场效率与社会规范

市场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市场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为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简而言之,在每一个时点上,市场都已经消化了可以得到的全部最新消息,并且将它包含在股票价格或谷物价格或其他投机价格之中。然而,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有效市场只不过是一个理想,原因在于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归根到底在于社会规范因素。

社会规范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人类幸福感建立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没有社会规范就没有人类的幸福感。社会规范是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而共同有意创造的社会习惯或惯例。社会规范在经济领域的反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产权,消费和分配,三者均与市场效率密切相关。因而,做好产权保护,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工作将有利于市场效率的优化。

2基于人类未来福利的经济学

2.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资源稀缺问题,也能有效地满足当前人类多样丰富的需求,因而是沟通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桥梁。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于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当前以虚拟经济为主的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其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这将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类多种多样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2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对经济学人性假设和有限理性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行为分析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核心观点为: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智模式,启发式和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前,市场失灵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主体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具有心理行为方面的复杂性,各种市场主体不同的心里特征应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人类内在的人性特点,进而提供较为合理的经济学人性假设。

2.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因其具有内在质变性、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有机性而能有效地规避边际规律局限性,从而顺利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经济学界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获取潜在的利润。当前,创新概念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已从单纯的经济学概念演变为含义宽广的哲学概念,它一般指打破陈规,突破框框,以不同以往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产生出新的形式。创新主要类型包括思想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达到人类所预期的福利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支柱。

2.4产权保护

经济活动的主要社会维度是产权关系的运动,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保证市场交易,通过人与人之间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使社会规范化而提高市场效率。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与财产有关的一系列权利,是一个复数概念,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当前,产权理论研究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做好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对未来人类的福利具有推动作用。

2.5政府管理

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是市场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与社会规范有直接关系,二者的协调发展有赖于政府科学的管理水平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公平促进效率,有利于效率的实现,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是一致的。对管理而言,公平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合力功能。因此,政府管理的职能是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政府管理对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具有极其深远重要的意义,政府管理研究应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委托机制问题,政府失灵问题等。

3结束语

经济学将幸福感纳入范畴的研究有利于为未来福利提供理论指导,而在经济学基本维度与幸福感基本维度之间建立桥梁的研究对人类福利增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在这四对维度之间建立联系,总结研究成果,试建立经济学维度与幸福感维度的融合模式,以供理论经济学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余章宝,杨玉成.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新能源的种类篇5

1知识组织的基本理念

1.1知识组织的概念

知识组织在很多的研究领域都见过,但是对知识结构的概念却没有进行界定,很多的学者认为知识组织是为了使人们的主客观意识能够相互转化,综合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和语言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对客观实物进行分析引导的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的鉴别,还能使知识自身得到完善,知识的运用方面更加的灵活,也能利用知识进行知识的深度创新。

1.2知识组织方法

知识组织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知识组织的方法是非常多的,特别是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互联网信息的增多,让知识组织方法也在不断增加,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来说,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知识组织方法概括成以下几点:知识的重新组合、知识的表达、知识的分类、知识数据的编辑等众多和网络数据有关的方法。

2知识组织的几种常见方法

2.1知识的表面联系

这种方法是指通过对知识的主客观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到相关联的地方,并用一种方式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让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并把主客观所表达的意思全部表达出来,让人们能够进行区分,这就是知识的表面联系。

2.2知识的重新组合

知识的重新组合就是对现有知识进行重新的组合,把知识中的各个部分进行重组形成另一种新的知识,这种知识就是对客观知识中每个部分进行重组得到的结果,其中包括了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对知识因子进行重新组合。知识因子就是将知识中的知识因子进行重新组合,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新的知识的一个过程。对知识关联进行重新组合。这种组合是把知识中的大量的知识因子进行重新组合寻找其中的关联部分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另一种新的知识的过程。

2.3知识聚类

知识聚类组织法,是指将知识按一定的聚类标准分门别类地加以类集和序化的过程。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集中在一起,与属性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2.4知识编辑

知识编辑是指对知识客体进行的搜集、整理、加工制作等编辑活动。知识编辑的过程,一般表现为先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加工制作成特定形式的知识产品。

2.5元数据

元数据,可以理解为“关于数据的数据,或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它包含用于描述数据对象的内容和位置的数据元素集。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对知识组织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资源,研究自身特点的同时应采取不同的知识组织方法。

3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

现在提到知识组织,很多人就会想到档案信息知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是现阶段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的对象就是各种数字档案,将这些数字进行重新的整合,把档案信息变得更加的完善,这样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知识结构的改变,创造新的财富。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主要有三种。

3.1分类主题法

分类主题方法包括分类法和主题法。分类法以学科或体系分类为基础,按等级体系划分概念,反映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主题法是一种以字顺序列组织与揭示文献的方式,它是以揭示事物对象及其特征为出发点的。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对于不同的学科,分类法可以对其进行专业领域内的信息资源检索,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系统性。如档案信息资源以主题为中心或按学科相结合,按照从总体到局部,逐层划分的方式展开其类目体系。

3.2主题地图方法

主题地图主要采用元数据格式,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是一定资源集合主题内容的结构化表现。将该种方法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定位档案信息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优化知识浏览、知识检索模式,其信息资源内容的表示方式将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3.3元数据方法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集,是一种数据结构标准,用来组织处理数字化信息,同时它也是机器可识别、可理解的信息。元数据方法借鉴了图书馆员情报人员处理图书资料的方法,通过在现有的网页上利用meta标记的方法来描述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者、关键词等基本信息。通过以上的知识组织方法介绍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是传统档案信息载体的知识组织方法的进一步深化,更符合档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更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和研究。

4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服务模式

4.1分层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咨询台给用户提供咨询的服务模式,其可为档案信息用户解释说明有关档案信息资源中的常见问题,并向用户介绍档案信息资源常识性知识服务。

4.2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该服务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的。由于档案信息用户的类型多种多样,因而其信息获取技能水平不同,知识信息需求也是各有不同,因此,针对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将各类型档案信息资源和学科的专业化服务提供给相关用户,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4.3追踪服务模式

追踪服务是指专业、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是一种基于专业化、个性化、创造性的综合服务,从而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信息需求。通过追踪信息服务,将隐藏在信息资源中的数据转换为针对用户的特定需要,并协助用户通过相关分析和处理,将这些信息内容转换成知识。

新能源的种类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学术资源学科导航

学科导航是以学科为单元,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和有序化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于网上,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这种导航系统给广大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外延,因此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从学科专业分布、资源分类体系结构、信息著录、信息检索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国内有代表性的十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它们是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

1调查情况

1.1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科导航系统多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建设,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基础学科到应用学科的各个学科。各高校图书馆导航系统的学科设置各不相同,多是以本校重点学科为建设重点,也有本校拥有的、但不一定是重点的学科。

1.2资源类型

良好的资源分类体系是有效导航的前提,如何对庞大的网络资源进行分类组织是学科导航建设的关键。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系统采用的分类组织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学科目录下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第二种是导航系统在第一种分类的基础上又将资源类型进一步细分,如细分为全文型、文摘型、题录型;国内、国外;中文、外文;馆藏印刷资源、网络电子资源等。

1.3记录的著录情况

所调查的高校图书馆中,学科导航的记录著录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只有资源名称;第二种是资源名称一资源的网址一资源简介一其他说明信息,用户点击资源名称或网址,即可以链接到相应资源;第三种是通过其他更详细的说明信息如资源的语种、时间、关键词、重要程度、点击率等,便于读者进行资源选择。如清华大学每一条记录有一页面,著录信息包括:资源名称一作者一类型(www、Ftp)一文种一者一发表时间一简介;几乎每条记录都有内容简介,而且对内容揭示得简明、确切。全面详细的信息著录能给读者更多信息。

1.4检索功能

强大的检索功能是一个优秀的学科导航系统的标志之一,在导航系统资源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检索功能可为读者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提供巨大帮助。在高校自建的学科导航系统中,有4家提供检索功能,包括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而其他导航系统只能进行列表浏览。

2存在的问题

2.1资源数量有限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信息不断涌现,用户对新信息的需求显得广泛而迫切,信息的扩增与更新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系统的生命线,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跟踪与更新。目前很多学校的资源导航只是搭了一个大概的框架,每个类目下面只有有限的一些资源,然后就不再有新的资源加入,内容更新缓慢,信息内容呈滞后状态,难于保证网站内容的时效性,不能及时地补充资料就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作为一个动态的,应该持续发展的平台,这显然违背了资源导航作用的初衷和目的。

2.2用户界面不良

用户界面是学科导航系统质量最直观的外在体现,对最终的用户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用户界面设计的要求始终是有效性、友好性、正确性,用户的概念是整个设计的核心。纵观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导航系统平台,有的功能简单,仅仅是信息;有的界面不友好,易用性较差;有的搜索功能不完善,错检、漏检率高;有些系统平台没有将与用户的交流互动融入其中,使信息的传播受到影响。

2.3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则

标准化是学科导航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学科导航建设要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共建”的目标,必须把标准化摆在首位。而目前的各高校图书馆在标准化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在导航分类体系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在导航分类体系上没有统一的收录标准;在同一资源分类体系下,信息记录的格式也无统一的标准;各学科导航的检索方式也不统一。

2.4系统维护不及时

一个好的平台只有定期及时地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否则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学科导航要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3思考和建议

3.1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革命导师列宁早在1913年就提出,图书馆最高的工作目标:是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要求”。对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惟命是从,把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作为信息服务工作的指向。哪里有知识信息需求,哪里就有服务,图书馆就要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现实信息需求,以读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评价本单位工作的唯一标准。只有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才能把学科导航建设好。

3.2组建学科导航团队

由于进行学科导航系统维护的人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工作,对其他各学科的具体知识了解难于深入,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存在局限性,因此必须组建一支学科导航团队。学科馆员负责团队的运行、成员协调与业务开展,探寻学科服务的发展方向,进行学科追踪、开展定题服务、各类资源及附加值挖掘等知识服务;咨询馆员从事信息咨询、学术信息的等工作;学术顾问由学校学科建设项目的核心成员担任,对学科支撑资源的建设、团队的服务方向、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加以指导等等。团队内成员的协同工作,可以使原有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3.3确定统一的标准

目前网上信息资源泛滥,信息垃圾堆积严重,为保证导航的质量,必须对网上信息有选择地收录,综合全面地制定统一的收录标准,标准的制订与推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也是学科导航建设的必要前提,只有我们遵守统一的规则,才能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

新能源的种类篇7

粮食能源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就已经从椰子上开始生产能够替代柴油的新能源“椰子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柴油供应短缺,在当时的菲律宾,椰子油就成为一种受当地人喜欢的替代燃料。大约半打椰子就可以生产出一公升汽油产生的能量。欧洲的国家则在研究如何从葡萄上提炼乙醇。

藻类能源每亩面积的藻类可以产生比传统的乙醇来源(如玉米)高产15倍的能源,这些绿色植物甚至可以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取二氧化碳。但用藻类制造提取能源的费用非常昂贵,且生长受众多条件限制,阻碍了其作为大规模生物燃料的生产应用。美国研制在黑暗的环境中用糖喂养海藻,然后再提取加工成各种燃料。目前该公司还在尝试实验转基因藻类植物的提取和加工,一旦未来得到许可,转基因藻类将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来源。

细菌能源大肠杆菌一向不受欢迎,但是在未来也许就很受欢迎了,因为能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能源。美国发明了一种细菌遗传改造转基因技术,对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不同菌株进行遗传改造和微生物转基因培养,促使这些微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把能量转换成乙醇或石油替代品。这种技术可以节约65%的制造成本,但是产生的能源却是标准乙醇提取工艺的数倍。

垃圾能源科学家相信在经过初期焚烧发电的简单工艺之后,新技术的出现在未来有望引领垃圾发电进入新阶段。加拿大拟建的汽化垃圾发电厂将耗资1.25亿美元,建成之后每天能吸收城市生活垃圾400吨,每天发电量可达到21兆瓦。这种技术在经济成本和环保指标上具备很大优势。加拿大帕拉斯科能源集团已经和政府签订合同,采用这种新技术在未来生产更多的能源。

天气能源加拿大正在实验一种新的清洁能源产生方式:人造龙卷风。当气流上升、温度升高时就会引起温度的差异,于是空气随之开始形成漩涡,漩涡带动发电机的涡轮机产生电能。此时的漩涡已经是可以抵达对流层的真正龙卷风了,其风速高达每小时200英里。用这种发电系统能够产生200兆瓦特的电能,足以供给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使用冬季的积雪为夏天机场的候机大楼降温,机场跑道使用顶级的隔热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积雪融化。

温室气体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是为了遏制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大原因。现有的技术可以将有害的温室气体变成燃料,如温室气体中的碳酸钾在一些化学手段下可以高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另外,科学家正在测试一种热电发电机,看是否能从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废气中重新捕捉能源并产生电力。

有机废物能源美国正大规模兴起使用清洁能源的热潮。旧金山的人们在城市街道上收集宠物粪便,宠物粪便通过一定的设备可转化为生物燃料;在加利福尼亚州,老式的沼气设备非常受欢迎。未来也许这些有机废物通过技术革新也会成为新能源产品。美国已经出现了专门搜集有机废物的能源转换工厂,专门搜集各种有机废物来提取生物燃料。

新能源的种类篇8

【摘要】:通100亿人口的思考

徐国良过对世界人口形势和历史发展状况分析,人类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巨大挑战,建立海洋城市、发展海洋农业、改造沙漠、应用现代科技成果解决能源、食品及环境问题,提倡社会变革顺应时展,提出了我的观察与思考,发展战略,倡导世界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预计第70亿个人【1】将诞生在亚太地区,本世纪末将突破100亿关口。【2】人类的未来,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否则,人类发展无从谈起。为解决吃饭问题,就要从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伦理、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资源共享与人口控制达成共识,由自然无序的生存方式过渡到科学有序的计划生存方式,与人类发展相适应的人口控制就成为必然。

如何养活100亿人口?把人口限制在100亿以内,为人类人口控制到发展良性循环的范围之内留出空间和时间。多少人口才是人类所需要的?要想养活这么多人,全球粮食产量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翻上一番。养活100亿人口出路在哪?笔者认为:

1、现阶段引入家庭计划项目,帮助控制人口;世界未来每对夫妻至少要生2个小孩,才能维持人口平衡。专家认为,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拥有限制和控制世界人口的手段。需要采取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确保有效的计划生育措施在发展中世界得到普及。

2、专家将警告,如果要避免大规模饥荒,在粮食生产上“照常行事”不是一种选项,必要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加大投资新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必须考虑每一种科学工具,包括具有争议的转基因作物,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生态农业优势明显。

3、将取决于我们吃什么和我们浪费了什么。智慧的引导繁殖,改善健康和多样性。食物结构体系的改善,促进健康的饮食文化形成,全球粮食体系必须重新设计,相关问题如水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等,都需做出根本调整;包括减少各个环节的浪费现象、保证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加强对全球粮食体系的监管等。

4、全球变暖使土地沙化、荒漠化、粮食减产、农作物减少。2002年《全球环境展望》【3】引用了全球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壤退化评估(GLaSD)数据,得出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为19亿公倾(不仅包括干旱区)。尽管这次评估并没有直接针对荒漠化问题,,但反映了全球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为寻找更多生存空间和可耕的土地,我们再也不能砍伐森林,那会使人类更快的陷入绝境。

5、建立海洋城市、发展海洋农业: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大粮仓”和“聚宝盆”,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人类未来的希望在海洋。海洋是人类的摇蓝。海洋充足未开发的宝库,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除了丰富的水资源与生物资源外,海洋石油及其他矿物资源不仅种类可与陆地资源相媲美,而且数量巨大此外,海洋空间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空间的作用也将更显重要海洋正在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4,5】

6、改造沙漠:世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沙漠化的威胁。.造云船游弋全球“播云”、人造飓风、转基因森林植物等技术的探索,人类绿化和沙化的抗争将是长期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就是宣言书,对面临的资金机制、履约机制、技术转让与传播和荒漠化评估指标与基准等问题,得出深入研究人为和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和全面评估全球荒漠化态势对促进今后全球履约制沙进程具有重要意义。【6,7】

7、垂直农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学教授迪克森•德斯波米尔提出了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解决方法――将城市内的摩天大楼变为既能生产水果、蔬菜和谷物,又能产生清洁能源,净化污水“垂直农场”,田地也就变成了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8,9】

8、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新能源技术,开发海洋能,海洋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海洋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发利用不污染环境、不占用陆地等特点,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发,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9、推动社会变革,加强东西方交流,共同合理的开发海洋、北极、南极和太空。

10、人类要团结起来,采纳一种新的统一语言,世界大一统思想,人类终极信仰,建设和谐民主的新世界。一种新的文化必须具有包容和吸收各种新元素的能力,抛弃狭隘、偏见,容纳新元素,以一种博大的胸襟迎接新的时代。物我合一,物我两忘。将东西双方的元素集聚起来,寻觅自己特殊的艺术语言,创作世界大一同时代。

11、以公正的法律保护人民和国家,让所有国家实行自治,外部纠纷通过世界法庭解决。

13、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倡导真、爱、美,寻求宇宙和谐。

14、全球变暖,人类必须共同行动减少碳排放,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全球气温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最严峻环境挑战,若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将有10亿―20亿人面临水危机。【10,11,12,】

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世界潮流,要使世界有序发展,否则世界将陷入混乱之中,为世界敲响悲鸣的钟声就会响起。天上每天都有新灾新难,思之再三也无法猜想。为解决这时代之迷,人们需要超过太阳的智慧和力量。人类所造成的可怕后果,得靠人类自身来弥补。为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近年来绞尽脑汁,提出了各种方法。让大家携起手来攻艰克时难,我们要为子孙后代造福,为子孙后代预留空间、发展的时间和所需的生存条件。本世纪末世界养活100亿人要有一个完整的千年发展计划,让世界未来充满生机,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关注这一问题,参与到这一计划当中来,付诸我们的努力。时不我待,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人类共同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70亿”发警讯人口剧增带来全球性挑战中国新闻网2011年11月02

【2】干薇.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国外科技动态》1999,(06)

【3】封志明全球耕地资源变化态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年第2期

【4】毛秀珍徐燕椿海洋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今日科技年》第2期

【5】邱大洪王永学世纪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发展趋势《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第10卷第11期

【6】贾晓霞全球荒漠化变化态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面临的挑战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12月Vol。18no16

【7】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世界农业》worldagriculture200019(总257)

【8】【13】卜卫东未来垂直农场《科学与文化》,2007年09期

【9】孝文九大最疯狂方式改造地球《科技潮》,编辑部邮箱2008年03期

【10】罗勇,董文杰,王绍武等.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气候变化通讯》.2004.3(1):11-13

【11】葛全胜,陈泮勤等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挑战与研究对策《地球科学进展》Vol.19no.4aug.,2004

作者简介:徐国良(1964.01-),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学历学士,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食品化工

新能源的种类篇9

论文摘要在分析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遵循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及园林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能为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约3万种,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达6000种以上。我国不仅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而且观赏植物栽培有极其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至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我国劳动人民已在园圃中培育花木了。尽管如此,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如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一般为200~300种,上海有近400种。而且,除了生境条件极特殊的区域,如热带、寒带或干旱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1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

1.1家底不清,保护不力

我国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尚未得到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即资源家底还未摸清。目前,不论野生还是栽培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均由于多种原因而面临许多种类散失和濒于绝灭的严重威胁。野生的如兰属和金花茶系的某些种、变种、变型,栽培的如凤仙花品种,均为最突出的例证[1]。因此,进一步开展资源考察,摸清家底,加强保护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做了些保护和管理工作,收到一定效果。如金花茶20世纪80年代由林业部通令全部种类一律禁止出口,后经再度修改,有些种类已对外开放,并在广西设立金花茶保护区与基因库,在洛阳建立中国洛阳牡丹基因库,在武汉建立中国梅花品种资源圃等。

1.2科技落后,盲目引种

①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虽很丰富,但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却久居深山无人问,仍处于野生状态,未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育种水平还相当落后,如我国是山茶属的起源和分布中心,有不少优良茶花的传统品种和新品种,但与美国、日本、新西兰等茶花育种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极大,现国际茶花协会登录的品种达2.2万个,而我国山茶栽培品种仅300多个,云南山茶140多个。②有盲目从国外引种的趋势,尤为严重的是我国缺乏对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的深入研究。各地开发利用缺乏技术支撑,很多个体经营者直接从山上挖掘野生植物;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长远的眼光或追求短期的政绩效应,造成资源的极大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

1.3“产用研”脱节

①科研与生产脱节。由于科研体制问题,当前科研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生产相脱离,为科研而科研,通常是或课题结题之后就束之高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②生产与应用脱节。生产者由于技术、投入或风险等原因,无力也不愿进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随大流,生产“大路货”;而设计者在园林设计中力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应用尽可能多的植物种类来创造园林景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又因为植物应用的新材料、新品种的缺乏逼迫修改设计方案。

2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2]。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材料。因此,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克服各地园林植物种类单调,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丰富植物种类,提高城市品位

虽然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但是各地城市园林绿化中运用的植物材料显得单调、雷同,缺乏地方特色,观赏植物能代表城市的例子并不多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运用一些新的植物种类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野生植物,尤其是乡土植物不仅能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更具有适应性强、容易引种成功的优势。现在正是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的大好时机。

2.2开发野生资源,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它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小桥流水”、“岁寒三友”之类的诗情画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复层次生态位,而且要尽量丰富各层次内的植物种类。要让苔藓类、蕨类、草本类、藤本类、灌木类、乔木类植物都能在城市园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长处。野生植物是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最好样板,野生植物资源在生态园林中将起巨大作用。

2.3合理利用野生植物,增加城市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次中,最基本的就是物种多样性。在城市中绿地本身有限,在有限的范围内人工引进野生植物,再现植物的多样性具有更大的意义。在城市绿化中,近年也提出重视物种多样性,如从2000年开始,上海实施城市植物多样性3年行动计划,3年来,使常用园林植物由原来的400种增加到800种。其他城市也都希望能将物种多样性运用在园林绿化的实践中。

3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

要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成功地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首要的工作是引种驯化。引种驯化是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入观赏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或只需要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观赏效果的称为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和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入物种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其遗传性状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方式为驯化引种[3]。追溯引种驯化理论的历史时,一般都把达尔文学说作为起点,其观点使引种驯化成为可能并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真正在国际上最受重视和应用的是德国著名林学家迈尔(mayrH.)1906年提出的气候相似论。

3.1气候相似论

气候相似理论认为树木引进时,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必须相似,引进的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理论明确了气候对树木引种驯化的制约作用,对树木引种驯化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失为现代树木引种驯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成功的引种例证。如杭州植物园从气候相近或相同的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等地引进大量树种,成活率较高;而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其引种范围则没有浙江、江西等地广,很多常绿树种受到气候的限制,在南京不能安全越冬。

3.2生态历史分析法

这一方法是前苏联总植物园在试验了3000多种植物后总结出来的,并由库里基阿索夫于1953年提出[4]。其理论基础是根据某一植物区系成分起源的分析和揭露这些成分的生态历史,在引种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外来的区系成分,把它们迁回原来生存过的生态条件下,这些植物不但极容易引种成功而且生产率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最著名的事例是天山苜蓿,它不是天山植物区系的成分,当将其从天山的旱生条件引种至湿生条件下时,它的生长状态比在天山好,而且其后代的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也由旱生类型迅速地变回湿生类型。许多孑遗植物的推广种植成功是对生态历史分析法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水杉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广布种,但由于冰川的袭击其分布范围变得十分狭窄,目前该种在很大范围内的推广栽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目前此方法对于自然区系植物的引种工作具有特殊的价值。

3.3米丘林学说

米丘林的引种驯化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之上的,因而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并把植物引种驯化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有机体与环境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改变环境和遗传育种两条途径能够改造植物的本性,创造新的类型,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一理论的提出,米丘林主要是依据他在果树园艺方面的引种驯化经验,所创造的一套研究方法和他所揭示的一系列规律,对于各类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例如,他确定的实生苗法、斯巴达式锻炼法、定向培育法、逐级驯化法、亲本选择法、远缘杂交法(包括营养体接近法、混合花粉授粉法、媒介法、杂种培育法及蒙导法)等都是我们现在还在应用的方法。对于植物驯化的定义,米丘林始终认为,驯化必须与改造植物的本性联系在一起。同时,米丘林提出的有关植物引种驯化的许多观点,至今在我们的工作中仍是重要的参考。

3.4区系发生法

本法是建立在对区系成分、区系成分的形成历史和自然生态的研究基础上的,认为引种起源上有亲缘关系的和有某些共性的区系之间的植物容易成功。这一方法可供乔灌木引种时选择原材料之用。南京中山公园从北美大西洋区系引种松属植物的成功率很高,其原因就是该地与北美植物区系在起源上和发展历史上具有较密切的联系,现在植物区系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3.5生态相似法

这一方法由中国学者朱彦丞提出,认为植物引种驯化应从整个植物生态环境出发来分析,在生态条件相似时所选择的植物材料引种就容易成功,生态条件相差悬殊的植物材料引种不易成功。

我国劳动人民在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贡献,早在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引种原则。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出“顺天时,量地利”和“人力之至,抑或可以回天”的引种驯化原理,指出了植物是可以驯化的,20世纪30年代庐山植物园的建立使得植物引种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对野生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已经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科学的原理,建立引种—繁殖—栽培驯化的完整体系,并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种质基因,培育新品种,在园林运用上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4参考文献

[1]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0.

新能源的种类篇10

   (一)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

   根据动物解放主义者彼得·辛格的观点,人类只是大自然中对其他有生命物种没有任何特权的一个有生命的物种。 按照动物解放主义者的逻辑,人类在实际生活中仅仅根据他们固有的天性而利用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物种,人类使自己努力去适应其他有生命物种和环境中的无生命客体,同时,非人类生物和无生命客体也努力适应人类。与其他有生命物种没有什么不同,当人类利用环境资源时,仅仅是依赖环境资源为生而已。这是所谓生态中心主义立场。这一立场,给人类法律带来了无穷的困惑和众多的挑战。

   但问题在于,自从人类祖先建立有组织有规则的人类社会以来,人类真的为着自己的目标创造和改造了环境。作为环境中一个占支配地位的物种,无论如何,人类历史地和现实地将环境资源作为财产和所有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根据自己的规则,得到了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是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当然,这一立场,也已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环境问题。

   不管怎么说,人类法律实际上只能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而规范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上不会有一个动物解放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占绝对优势地位的议会;从而,生态中心主义的国家法律体系也无从产生。在现实的环境法中,人类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对包括野生动物、天然林、土地、水、空气、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权利;另一方面,对主要被当做个人私有财产的包括市、镇、乡村、建筑物、港口、历史文化遗存等在内的人工环境的权利。即使是生态中心主义者,也无法做到完全忽略这一人类的法律现实,而不将动植物等生命体作为财产。

   (二)人类的能力和环境的能力

   如果利用环境资源不产生有害于或者不利于人类的后果,那么,人类无需获得所谓“良好环境权”。良好环境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实际上取决于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所尽义务的多寡。对人类污染和损害环境能力的法律限制,应当以环境自身能够承担和吸收的最小不利影响为依据。

   有两种类型的能力应当加以界定:一是人类污染环境和预防环境污染的能力,一是环境吸纳污染物和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严格地说,人类需要做的是,创造最佳可用技术以治理、预防污染和发展经济。然后,才可能在不损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发展,同时,环境本身也能按照其自身的规则发展自己的历史。从而,使上述两种能力实现均衡。这是环境法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同一个时空中的两个平行的历史发展进程-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自然历史发展进程。

   欧洲发达国家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设定了一系列的法律限制。最重要的限制措施规定在技术性和工具性制度中。例如,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行政许可,渔业捕捞和野生动物狩猎许可证和配额等。这些限制性规定禁止对环境资源的滥用,要求每一个人以理性的和可持续的方式行使其财产权利。在欧洲发达国家的环境法中,行政许可制度和许可证运用得非常普遍。这些制度使得传统的个人财产权利在环境法中发生了改变。

   (三)以人道的方式利用野生动物

   任何保护自然资源的意图,都是为了人类将来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是像某些伦理学者主张的那样赋予动物或者大自然以“权利”。 环境法中对动物的人道立场,从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类具有足够的不仁慈去毁灭世界上所有的物种。但是,道德上和法律上的种种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的一些权利转移给了动物。动物仍将作为人类的重要财产而存在,至少也是作为人类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例如,基因利益和对新发现的物种的权益。开发利用作为财产来源的野生动物的权利,伴随着环境伦理争论的困扰,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问题。 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了野生动物具有与人类平等权利的立法主张。如美国环境法学者在其编着的教科书中提出了这样的立法建议:“⑴不会再有鲸类动物被视为人类财产,也不被当作是一种工业原料,也不被当作是动物家族成员。⑵在人类法律中,个体的鲸被赋予人类个体的法律权利。⑶人类个体和人类团体代表被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鲸类个体行使控告权或者出庭。⑷倡导、鼓励和支持科学研究,以建立与鲸类动物沟通的方式。⑸如果这样的沟通方式得以建立,进一步保护人类和鲸类之间的联系方式的法律将被研究出来,并提交给人类和鲸类的等额代表组成的美国国会。⑹然后,人类与鲸类合作,研究出新的种际法、种际协议和种际条约。是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时候了:因人类无法实现与那些生活在海洋中的和人类大脑尺寸相仿的鲸类的联系,人类一直坚持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孤独地生存在陆地上。鲸类具有一种与人类现实相分离的现实。他们的现实,是用他们的术语、他们的社会能力和他们最近1500万年的生存来加以描述的。他们的现实将得到尊重,得到研究,其结果将被制定为人类法律。”

   但是,无论如何,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体现了环境法倡导的人类应当热爱和珍惜所有生命的法律价值。此外,还意味着当代人意识到了野生动物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持续开发利用野生动物基因资源与财产资源的重要性。

   (四)自然资源的双重价值: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

   只要一想到环境,总是指对一个特定对象的特殊利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的权利客体是自然资源,如水、土地、海洋、渔业资源、矿产资源、动物和植物。每一种自然资源的价值都是双重的: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无论是当代人还是未来世代人都可以既从自然资源得到经济利益,又从自然资源得到精神利益。当代人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的内容,只能是自然资源的部分利用价值,即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可以实现当代人的良好环境权;而非利用价值,则用来满足未来世代人的两种类型的环境权。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双重价值,欧洲发达国家的环境法以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良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双重目标。以森林资源为例。森林不但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利益,也带来了生态利益。根据Johnasafu-adjaye博士的观点,当人们一提起森林,脑海中一下子就想到了森林的利用性价值,即直接采伐木材和进入森林娱乐休闲。森林的总价值可以分为两大类: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利用价值意味着一种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需要或者喜好的能力。它可以被进一步分为直接利用价值(例如采伐森林,非消耗性的野营,徒步履行,观鸟等)和间接利用价值(例如保持水土,稳定气候等)。非利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例如保持森林为未来世代娱乐休闲之用)、生物价值(例如保存基因库)和选择价值(例如将来的娱乐休闲)。 在《挪威森林法》的目的条款中,直接指明了森林的两种价值(即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本法的目的是促进林业生产,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本法的目标要使营林者以理性管护的方式取得满意的结果,并保证有效和经常的对工业的原材料的供给。同样,森林作为大众娱乐休闲资源,自然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及狩猎和渔业资源捕捞区域的重要性,也要得到加强。”这部法律还详细规定了森林对于滑雪、户外休闲、徒步旅行等方面的价值用途:“在生长良好的幼林地区,只能从保障林业生产和林木质量出发,采取促进森林进一步发展的采伐措施。其他如更新采伐等采伐方式,必须经过林业主管部门许可才能进行。在其他森林地区,间伐或者更新采伐措施只能以促进未来林业生产或者森林更新的方式实施。采伐期间,保留的树木或者邻接的森林不能受到不必要的损害或者破坏。林木采伐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户外休闲的需要(参见第1条第3款)。林木采伐结束后,必须考虑公众继续对林间小路、滑雪小道和其他通道的使用,不能给公众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如果林业主管部门发现森林所有人已经计划、开始或者完成更新采伐(包括皆伐),在对将来的采伐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对户外休闲或者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有害的后果的情况下(参见第1条第3款),农业部可以建议县土地局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禁止或者限制该森林所有人进行更新采伐。”

   三、良好环境权

   公民的良好环境权是环境共享权,涵盖了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环境审美权以及在符合人类尊严的水平上从事娱乐休闲活动的权利等种类。同时,公民良好环境权也是当代人和未来世代人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的基础。加强共享权最终保障了所有个体的人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

   (一)何时需要良好环境

   良好环境是来源于自然规则和自然条件下的一种自然的存在。如果自然环境足够好,人们不需要获得所谓良好环境权。实际上,良好环境权建立在一个糟糕的环境的基础上。当今的环境已经糟糕到了人类需要良好环境权的程度。众所周知,酸雨、沙漠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物种灭绝等等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尊严甚至道德。面对严重的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权利人不仅需要取得配额和许可证,而且需要支付边际成本。 自然资源也是人类健康和福利的源泉。当一个人给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时,他就会给别人的良好环境权带来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