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十篇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十篇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07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1

关键词:工艺美术;时代特征;传承创新

工艺美术这个词在中国经历了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它的内容,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一直伴随在“设计”身边的词汇。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田自秉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1]工艺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同时也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它自诞生之日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它反映着时代的思想特征,又体现着时代的生活方式。

一、中国工艺美术与设计的渊源

是设计或者是工艺美术?这个问题在我国艺术院校建设美术装潢系时就不断地被阐释,从早期的装潢、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再到近几年来的工艺美术热。纵观我国的设计教育的发展会发现,无论哪种名称,它是伴随时代的变迁发展而变化。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再回到工艺美术,只是研究角度的转化。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工艺美术侧重于工艺制作,设计艺术侧重于设计创意。”[2]工艺美术这个词汇,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一种不解的情缘,它的描述是最能代表我国的设计艺术的特点。传统语义构词上,我们已经能理解了“工艺美术”这个词的含义。“工艺”在前,“美术”在后。当我们的前辈造词过程中,就把它赋予了生命力。“工艺”作为设计的必要条件,它就像人的身体骨架。这个词汇,带着明显的功能性特征,不是臆造而来。在中国古代的设计之中,强调工艺性,这是中国古代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与“设计艺术”的内容一致。而“美术”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享受,它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客观存在,更是生活娱乐的消遣,同时也是文人雅士的追求。“美术”一词,出现在“工艺美术”的后位。在中国传统的设计之中,所谓“技以载道”,中国古代匠人对于设计的理念与西方的设计理念,是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早期的工艺美术著作《考工记》,其中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陶说》《闲情偶寄》,再到明代的黄大成所著的《髤饰录》对于漆艺的各种要求的解释,“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和“二戒”“三病”“四失”这些工艺美术的记载读物记述的不同设计之物及设计方法,使我们对于先人的工艺美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这些经过古代匠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对于工艺美术的探索,所形成的工艺美术的原则,至今都是我们所要研习的传统智慧。直至今日,我们的工艺美术却在西方的“设计”观念之下被误读。它是从西方传入的对于“造物”的观念。现代设计教育所培养起来的设计师,是一大批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体系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造物”的认识,是一套由西方开发的理念。进行系统化了解,加之工厂式培训,直至最后的就业,我们的设计师似乎只知道什么是“设计”,却忘了本质的“造物”。换句话说,本应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上,扩宽视野,接轨现代工业而进行的设计,现在却发展为在设计体系之下,将工艺美术全部抛弃,转向现代设计艺术。这种割裂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设计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按照这种逻辑中国的艺术设计必将演化为西方设计文化的复制品,失去了造物文化的民族身份,更失去了我们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与民族工艺和现代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名称话语权和文化话语权。[3]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工艺美术的概念,其实是一种民族情绪的渲染。直至今日,我们的设计界在面对现代设计的大浪潮,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摧毁到几乎没有的地步时,一批有着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的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站起来发声。大量的设计师希望的是从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造物之中找寻创造的“灵感”,以民间艺术品为起点,将“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引入产业之中,进行“文创”产业的转化。“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之中,它已经不是名词概念,它是一种精神的代表,是一种中国特色设计的代表。

二、中国工艺美术传承的时代特征

1.技术与材质的时代特征

科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重要发展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科学技术也更加关注,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特征和购买欲望出现了新的变化。产品除了质量的要求,消费者更期望产品体现科技之美,运用新技术作为产品新的价值点。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对于新技术的采用,可以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持,设计不再是一种纯主观艺术的产品,使得产品拥有了科学依据以及合理性。现代设计的发展一直也围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工艺美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设计形式,我们应该保持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工艺美术技术特征的体现,应包括两点:一是工艺美术产品所包含的科技特征。将当今智能化趋向的设计引入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之中,制作出具有科技含量的新的工艺美术产品。二是工艺美术制造技术的科技化。在工艺美术产品的传承过程之中,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工艺美术的生产之中,提高其效率。因此,工艺美术的产品既要保持科学技术特征,又要保持艺术审美特征。工艺美术产品材质的不同使用,直接影响它的触觉感受以及心理感受,这是产品的物质构成基础。对于材料的选择,可以使得工艺美术产品呈现不同效果,体现作者的设计思路,传达其中的艺术生命力。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我们对于材料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功能的材料。工艺美术产品利用新材料,可以制作出符合当今审美体系的作品,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现代产品的魅力,在于不同材质拼接所体现的现代感。而这种现代感是作品给普通消费者视觉感受好坏的最直观体现。新材料在产品上的运用直接改变了工艺美术产品的风格特征。它的本质属性仍然是工艺美术,是工艺美术符合现代市场消费需要的转变,也是人们的审美时代特征的转变。

2.融入时代美学规律的民族特征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朱光潜先生认为,审美功能同时是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民族性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整体民族的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不断的探索。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它是支撑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并且在生活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再逐渐地从改善生活到改造生活。其美学的价值是对于当下时代生活的实践。美学的艺术创造就在于把握工艺美术实用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美学探索,它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民族性是世界呈现多样化的重要特征,民族性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这是根植于人民心中的固有存在。对民族的特征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广大疆域上的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就会有自己的造物,有自己的工艺美术,因而自然地形成和构建了与其他地区工艺美术不同的地域性特色。[4]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一直认为是造型加装饰的组合。在这种教育下,传统工艺美术就会侧重于对外表的装饰特征和造型的形式美感的追求。使得我们仅仅关注于纹样特点和造型美的探索,却忽略了器形与整体造物环境体系的关系和认识。加之现在的信息传播较快和交通便利,出现了产品的相互抄袭,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品走向同质化。所以对传统工艺美术民族特征的把握,要了解和掌握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实质,审美认知规律和表面装饰规律,把这些规律性的美学特征,融入到现代的工艺美术之中。

三、中国工艺美术传承的时代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状态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加快振兴和繁荣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代这一大批设计工作者的期盼和愿望。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无论是美术界还是设计界,以及政府机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声。随着各种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以及自然景观的塑造,不少地区的工艺美术和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起来。从整体发展的角度与时代精神来看,我们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还是不平衡的。苏州的木版年画、山东的风筝、宜兴的紫砂、陕西的泥塑等等,都给各地的工艺美术的发展起了带头作用。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工艺美术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亡的地步。也有些地区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局面,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商业竞争之中。在这种趋势下,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还是没有充分的认识,仍然沉迷在现代西方设计之中,没有自己的方向。工艺美术是中国上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它已经不是简单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实质上它与人们大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是前辈工匠艺人们的智慧和感情的结晶,所有的事物都是此消彼长的无限循环。早期工艺美术的衰落,只是说明了对于设计教育以及它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下江南地区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受到了大量群众的喜欢,有些甚至价值不菲。所以,曾经的衰落并不代表着这些工艺美术和文化精髓的价值灭亡。相反,对于传统记忆和经验性生活的一种向往,使它散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可以找到适合它们生存的道路。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一直是一种并行发展的状态。尤其在世界一体化的推助下,人们的对于差异性的需求,对于本土文化的向往等等,会使得工艺美术这种“造物”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功能性价值得到更加的体现。我们传统的工艺美术的精神所强调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现代设计所倡导的绿色设计的本质内容,它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国的现代设计并不是从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之中自然的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靠外在刺激引导下而催产形成的新生形态。从传承手工艺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学科的设置,最后回归工艺美术作为专门学科的建设,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于“造物”这个传统的设计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以及对于强国富国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的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建设过程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在价值,同时要根据现代的人们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工艺美术发展时代模式。

注释: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前言。

[2]张道一:《从传统工艺到现代设计———〈中国设计史〉序》,《装饰》2005年第1期。

[3]潘鲁生:《为“工艺美术”正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第2期。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2

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美学艺术审美取向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1)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2)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www.lw881.com科学地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http://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3

人类经过不断造物发展到现代文明世界,造物区别于自然界形成第二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上区别于第一自然而带有人的特征。设计可以看成是造物活动的事先规划,任何物在可用之前的制造方法和规划过程都可以理解为设计。

现代设计进入21世纪的后现代设计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非物质设计。其中虚拟产品设计是非物质设计中的重要一个领域。非物质设计建立在物质设计基础上,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基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设计。虚拟设计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它自身的审美特点-虚拟审美(aestheticsofVirtuality)。传统美学是虚拟美学的基础,而虚拟美学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数字媒介和艺术化的美学。接下来我们以地域文化虚拟化保护为例,分析虚拟美学审美特征。

(一)技术性特征

虚拟设计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甚至不受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甚至道德和法律等等的约束,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虚拟世界),重新理解艺术,这是一种数字化时代的美学特征。从虚拟产品的创作形式来看,虚拟美学对技术方面依赖性很高,是依赖于技术的美学。在虚拟的创作中,技术是作为虚拟创作和审美的基础,但又和艺术密不可分,虚拟技术在虚拟创作中的应用,又以传统审美为基础,进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制作方式重新理解,在虚拟的世界里,技术、艺术、审美与人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当中密布可分。虚拟场景中的立体可视化呈现且可比拟现实操作的交互体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二)创新性特征

创新性是虚拟现实与传统艺术创作所共有的特点。虚拟现实作品的特点是受众在体验虚拟作品有限的视觉元素中可激发再创造,而虚拟现实创新的本质是虚拟中认知与再创造。所谓虚拟创作,就是虚拟当下或者即将到达的未来还没有发生的状况,这就给创作主体提供超前创作且呈现的机会。虚拟技术可以虚拟出想象的概念性认识,它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与进步。陕西aR数字博物馆就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加强用户对历史文物认知的最好案例。

(三)体验性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是现实化的虚拟,通过数字化技术充分让体验者融入虚拟环境达到审美交流,丰富感官刺激。虚拟体验首先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开始,结合多样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实现多感官快感。以中国首个在虚拟场景当中展现文化遗产的虚拟故宫为例,首先将故宫以数字化形式还原,从建筑,文物到清朝生活习惯,再到游戏体验清代的人文,甚至可以与当时的人们通过系统提供的相机进行拍照留念,"设身处地"地体验了解历史朝代。

2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及虚拟美学结构的可行性

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通过adobe系列的二维软件和3Dsmax,Rhinoceros等等三维软件制作。使用数字化软件虚拟化地域文化的诸多特征,首先就需要理解这些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本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学习,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通过再制作和再设计,使地域文化符号以三维虚拟形式展现数字化呈现的技术美。3D虚拟引擎可实现地域文化的虚拟交互,地域文化特征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是达到虚拟审美交流的必要手段。虚拟交互包括用户与设计师和产品的交互以及设计师与用户的交互。

交互技术在地域文化保护app上的应用使用户对地域文化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从感官刺激还是认识层级上都能让用户在虚拟体验中感受虚拟世界之美。

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虚拟产品的美有了独特韵味。地域文化保护app的设计以地域文化保护为重点,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依托,交互为手段,用户体验为中心,以?_到虚拟的视觉美,交互的体验美,虚拟技术的创造美以及地域文化保护的形式美。

3基于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架构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结合虚拟审美,以虚拟可交互的形式保护地域文化。其中包括app的icon设计,loading界面设计,app主界面设计,地域文化特征的虚拟交互设计。

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用户在体验app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符号的多种创新应用形式。在手机界面中点击此款app的icon后,系统自动弹出界面'是否开启摄像头',点击确定后将进入app的loading界面,loading界面白色背景上有红色appicon和黑色地域文化保护字样,接着自动跳转到一个以第一视角出现在不同场景中的体验,场景中各种文化符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有观看印染花布在国际时装设计展上的t台秀,游览世界工艺博览会的景德镇陶瓷器,以皮影戏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紧接着跳转到app的主界面。

主界面的设计默认显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整个屏幕分六块以方块化形式呈现六种地域文化符号,上下滑动选择,界面最上方包括地区选择和地域文化特征选择,以及查找,这是进入app后的首界面设计。选择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后,移动设备将自动打开前置摄像头且激活语音输入,移动设备的画面将进入与文化符号相匹配的环境中,如点击司母戊鼎后,画面跳转到博物馆,讲解员正为用户讲解司母戊鼎的朝代,特点,纹路,出土年月等等。对文化符号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退出场景界面,回到具体的文化符号界面中。文化特征呈现在虚拟空间中,系统提醒是否打开后置摄像头,摄像头打开后结合摄像头的现实场景可多角度放大缩小文化特征在现实空间中大小和位置。每一个具体文化符号app能够结合其自身特征来提取元素,文化元素提取后根据个人不同需求进行再设计。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最终目的是将地域文化保护体现于生活当中,虚拟交互形式是app用户体验的基础和创新形式,利用虚拟交互的多感官刺激让用户对地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在乐趣体验中激发更多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形式。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4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83-03

一、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由来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说来,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就是指这四个基本特征在视觉图形上的表现。

艺术家在塑造个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创作环境以及所依据的创作理念,都深受其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同一地域的艺术家们因生长环境中文化的大同小异,其创作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最终会扩大并形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精神,于是也就有了民族特征这一概念。

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独有的特征。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视觉艺术风格。

当然,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不同时代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二、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特征。譬如,日本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学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日本化”设计风格,它具有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东方韵味特征。德国视觉艺术设计受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它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为设计趋向理性,重点在简洁、直接,注重可读性,与德国严谨务实的民族特征相吻合。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受其民族特征影响,其设计形式注重人的个性、情感和心理的表现,美观灵活,充满意式幽默,这是在“文艺复兴”的文化底蕴下形成的民族特征。中国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是含蓄、传神表意、以意代形等,这是儒学文化等传统意识形态造就的。

日本的视觉艺术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与柔和的民族特征。“雪”“花”“月”和“物哀”等是日本自然美学观念的精髓,也最常见的设计题材,通过对这些具备强烈民族特征的图像的设计,表达人们对自然之中稍纵即逝的、纯洁的、伤感的事物的喜爱。在色彩方面,日本的视觉设计运用“白”“青”等素简、清淡之色较多,他们喜欢自然事物及植物的原色和水的清纯无色,这是因为日本民族把自然事物的色彩也赋予了美学和文化学的意义。在视觉艺术设计中,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就表现为一种图像简单、不完整、破损和以物寓意的设计风格。

德国的视觉艺术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它的视觉艺术风格趋向理性风格,严谨、精致、务实是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非凡”的民族特征。在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设计师的思维极其广阔,不拘一格,比如一些设计师常常会利用很平常的书本、灯泡与铅笔等素材,将其组合、分割、拼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思维手段表现强烈的意念追求,进而演绎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寓意的新视觉形象。

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师非常善于从“文艺复兴”的丰厚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并使之与自己的设计完美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后“实用加美观”原则让他们的设计有个性、自我的风格。除实用之外,设计师的思想、追求、和幻想会被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设计别具一格,更加出众。总的来说,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核心是人的力量;抛弃低劣的人性,恢复、高扬明晰的审美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意大利设计追求的美好境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中国文字、工艺品和许多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这些独特形式,即民族特征,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可以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形式专利”。它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相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当代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的新风格。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与凰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又体现出现代视觉语言的特色。中国2008北京申奥标志,其形象以传统的吉祥造型“盘长”为基本构架,这种造型源于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在民间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心心相连,事事如意”之意。可贵的是,设计者还加入了时代的设计形式,对“盘长”的造型做了出人意料的夸张设计――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断意连”的写意手段,使其“静”态之形变为动态之像。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结”“运动员”和“五角星”三种意蕴的结合,其形象可以说是生动自然、寓意深刻。整个标志既洋溢着吉祥之气,又有运动意味,体现了民族特色。

三、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视觉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趋势必然导致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步减弱,甚至可能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虽然国际性的设计可以带来传达上的方便,但是,如果缺乏民族性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多元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可能会走向刻板、高功能化、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在全世界视觉艺术设计日益趋向相似的时候,有一些设计师开始关切设计的个性,关注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史,这个文化资源宝库为我国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在现代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学会深刻地理解和继承民族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同时在与国际设计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积极地吸收其精华,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的民族特征,打造中国式的视觉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英国设计基础系列:视觉形态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5

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在造型、建筑、园林等设计美学上与其它国家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反映人性的美学观——瑕疵美学

瑕疵的美学观,是认为完美是不切实际的意念,转为欣赏残缺的事物,这种美学观强调的是“不完整的状态”也就是在事物不完整或不足的情况下,借由“缺”“拙”来表现美,因为有瑕疵,缺憾或不完美才有余韵的空间来体会感受不足之处,进而延伸、体悟物象传递的观念或涵义,通过观者与物象的互动将这种“不完全”的空白空间加以“完全”。瑕疵因为不完美才更具有人性化,正如禅学所主张的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因为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仅仅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内在的精神。“没有终极”的理念代表着未完成的状态,也因此预留了极大的空间予观者来演绎这个未完成的空间。同时因为不足衍生出无限增进的可能性,带给观者更大的想像空间。

这种“未完成”的设计观念,传达出“设计的开放性”,在这种设计理念中一直存在着正向和反向的思维,设计者面对正反的设计思辨扮演着诠释的角色,注重平衡完成与未完成的状态,并利用不同的正反假设来评估最终完成的形态。在我们长期接受的知识与训练追求完美无暇之际,接受这种从日本文化涵构所衍生的瑕疵美学,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及观点去欣赏、学习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美学及美学背后的人文思想,进而创造出更体贴人性的设计哲学。

2、极少主义

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论述:“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特征是事物的结构特质,结构特征因总体式样而确定,局部成分的特征越少,其总体结构的特征的数目反而会越多,换言之,局部越简单,整体反而越复杂。这就是“极少主义(minimalism)”的美学宗旨。即“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西方这种简单的、功能性的美学精神,与当代日本的设计理念相对照,二者殊途同归。

在这种近乎禅宗的设计理念影响下,日本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及平面设计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观。在建筑设计方面,房子的规模一般适中与周围环境共融共生甚至建筑延伸至环境中去。建筑的外观形式也最大限度地与环境相融,体现了“所有事物的和谐价值,都是以自然为基础并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的和谐之美。”的美学思想。

由于日本环境空间的狭小,同时受禅宗的影响,日本的室内设计表达出对简朴信念的尊崇。简朴的精神体验是清除多余物质回归本质。因而日本室内空间中的视觉符号很精炼,由于被减至最基本元素,因此设计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就变成设计中的关键,极少主义在室内设计细节上的处理上十分低调,以似无设计中体现出设计感,无声的阐述抽象、无形的难以言传的美学精神。这种方式体现出极少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极少主义用简洁的方式回到了设计的起点,在设计形式的表达上由于去掉了多余的元素,因此无论立体和平面空间的都显现得异常纯净。如同美国建筑师莱特所言:“琐碎的排除“。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这种减退的状态促成精炼的形式,将内在特征隐藏在表象的特征上,以最少的元素表现丰盈的内涵意义。其形式表征即呼应了“极少主义”美学观,也体现了日本讲究和谐论与折衷论的形式原则。设计语言能够达到精炼的状态,无疑是艺术层次中的最高表现——恰到好处,任何增减都会破坏它的纯粹之美。精炼的美学不仅是外观表征上的简约,在内在层面的思维中亦传达出一种精炼的思想层次。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正是以这种样式在多元化的世界平面设计中独树一帜,一般来说设计者很少以开门见山的明喻方式呈现符号的意义。常借用造型、色彩等设计元素,以暗喻的手法运用符号的观念让观者自行去转译。使得观者借由符号的点状暗示,进而连成线,并由线构成面,最后纵观整个设计的全貌。在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隐而不显的设计传达,除了表现传统文化的智能外,更展现了设计师匠心独具的巧思。

3、阴阳美学

日本的阴阳思想来自于中国的宇宙论,其论点就是宇宙间的所有现象以阴阳二元论来加以说明,因为各类事物,现象都具有阴阳两极,且彼此对立,但到达另一极的顶点时即相互转化达到统一的状态,亦宇宙的和谐状态。此极具哲学意念的宇宙观,日本将之运用在设计美学、设计思维上,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主张。即所谓的均衡与和谐的日本设计美学。阴阳美学是相对两极的和谐论,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来解释:理性着重“逻辑、技术与功能”的运作,感性则着重“意象、精神”的塑造,因此可将“理性/感性”的表征延伸为“功能/美学”的对照,并进一步地对应“形随机能而走的设计主张。由于必须兼顾功能与美学上的协调,前者着重“外在的秩序”,后者着重“内在的混沌”,因此阴阳美学亦可称为“折衷美学”。依照阴阳美学的诠释以及形态学的意涵,属于阴性的图案设计,形态以圆形或曲线为设计表征,属于阳性的图案设计,则以直线或以直线所构成的尖锐形态为主,使得日本在处理图案的构成设计与西方有所不同,同样装饰一个以直线构成的表面,西方会倾向水平或垂直的平行分割,以达到平衡的状态。而日本设计家在设计中更倾向于在画面上采用对角线不对称的分割,以留白空间造成对比的丰富性。这种模糊的边界既避免了直接的分界,又使得图案具有视觉动感。

日本的阴阳美学观主张利用对立的两个元素取得和谐的理想状态,极力避免对立的状态的产生。纵贯日本设计中利用表面肌理的光滑与粗糙、造型的曲线与直线、主体与局部的形态呼应,图形与画面留白的配置,都是通过阴阳元素的调和传达出感官之美,使对立状态相互和解。正如日本传统的各类容器、橱柜大多以直线构成,诉求秩序性的理性表征,呈现阳性美学的表征。而这些传统器物的表面由漆器工艺表现,上面缀以细致、精巧的以流畅性曲线构成的图案,呈现高雅、阴柔的阴性美学意象。

当下设计的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但设计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在多元化发展中却随之增强.日本的平面设计用3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路程。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就是因为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佩玲著《和风赏花幕:日本设计的文化性格》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6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民间美术元素吸收应用对策

民间美术作为工艺美术领域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艺术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艺术设计理念中,只有充分融入民间美术元素,吸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为推动现代化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及特征

1.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产生在民间,发展在民间的一种美术形式,具体是指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设计、欣赏、使用的一种美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具影响力和传承性,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研究基点和素材也是结合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逐渐创新和发扬。民间美术是不能用有效定量的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其价值和效用的,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无价的,是宝贵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2.民间美术的特点。一是,民间美术以实用性当先。由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模式和形成、创造的一种艺术,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所以当时的创作也是以实用性为最初的设计原则。民间美术由劳动者创造,也由劳动者使用,所以实用性是最基础的特征。二是,民间美术具有审美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基于这点民间美术设计不断从实用性中探索和开发出更具美学特征的一种新理念,用民间独特的审美标准加以创造,从而满足人类对美的精神追求。三是,民间美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相互团结,同生共荣,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渗透在民间美术设计中,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无不体现着民族特色,每一件民间艺术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民族内涵,寄托着人类的希望、传递着爱的情怀,也体现出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和生动趣味性。四是,民间美术追溯本原性。民g美术的创作和形成,都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当然也能从原始的艺术中找到基本的原型,这正是体现了民间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厚基础。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艺术设计是与传统设计相对而言的,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基于人的衣食住行需求,体现人类活动特征并与美学等相结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设计方式和理念,源于社会生活也服务于社会生活。

现代艺术的设计的特征包括:一是,体现经济性。现代艺术设计很大程度上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运作和发展的,当然也要必须基于实用性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推广。二是,现代艺术设计体现科学性,现代化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现代艺术向着科学化、高科技方向发展;三是,体现文化性。艺术设计追本溯源还是一种文化象征,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只有在尊重历史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衍生和创造的现代艺术,才能体现其价值;四是创新性。现代艺术设计充分融入创新元素,将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化理念互相融合,不断创新载体、创新理念,才能体现现代艺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现代艺术发展历程比较短,是在改革开始之后在逐渐发展和兴起的,所以技术还不成熟,处于摸索阶段;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外一些设计理念逐渐融入本国,我国的艺术设计领域逐渐模仿甚至照搬照抄国外的一些艺术设计风格,没有充分体现本国特色,造成很多艺术设计作品推出后受到争议,发展停滞不前。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宝贵财富,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点和源头,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应该充分立足于民间美术,并不断创新和互相融合,才能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艺术设计内涵,从而占领世界艺术市场,从而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四、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

现代艺术设计只有不断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互相融合,才能打造独具特色、蕴意深厚、风格各异的艺术品牌。一是,现代艺术设计要充分融入原创性元素,吸收民族特色,打造现代化的民族艺术设计理念;二是,现代艺术设计要充分借鉴民族美术元素的色彩,深刻领悟色彩的内涵和代表意义,并做好搭配设计和理念创新,赋予新的表现形式,提高现代艺术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现代艺术设计要有利借鉴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元素,进一步丰富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形态,表达人类的美好期盼。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要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和功能多样化需求,当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国民间美术元素的优势,并推动现代艺术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云.民间美术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6,(12):306.

[2]李丽.论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5):145-146.

[3]范庆华.现代美术元素中民间艺术造型及色彩的应用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6,(03):105-106.

[4]袁磊.民间美术的构成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184-186.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7

1思维方式的影响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材料和工艺的拓展意识对设计思维的影响纵观现代视觉艺术,无论从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还是杜尚、博依斯的观念艺术,乃至后现代主义皆在材料和工艺的探索上有所创新,当代艺术对于材料的拓展应用尤为重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对于材料的深刻探究和充分利用体现出强烈的设计意识。虽然在现代生活语境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其中包含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其特有的价值。例如在台州民间甚至今天还在被人们使用的竹编小型储米仓,高80厘米左右,上口30厘米圆口状,下底边长50厘米四方形,有圆形盖,竹皮人字形编,骨架结构处用5厘米宽竹片作为支撑,在仓体相对两边有用2毫米宽的竹丝编的“米”字,且竹丝皮向里,瓤朝外,形成了独特的层次效果。在现代设计中,这种材料穿插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可被充分利用和发展,如竹编和现代纤维材料的结合,或可尝试以钢丝网作为骨架,用竹丝形成编织或“刺绣”式的效果,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形成材料的应用拓展。在设计教学中,这种材料和工艺的拓展训练可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的“隐喻”方式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在满足使用的功能外,还强调主观精神的体现。例如三门石窗的创作中常用的几何纹、铜钱纹、八宝纹、动物纹、文字纹、花草纹、一根滕纹等皆运用象征、隐喻、谐音等方法使人进行联想。“它不是直白的表述,而是借它物或通过符号表达某种情感和含义。”[3]“隐喻”强调主观精神的描写与表现,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其中,并且更多的是将民间故事及人物运用比喻、象征等方法进行美好寓意的表达,使人们充满了联想和想象的意趣。民间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虽在其所依托的文化、体现手法和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对于“意象”的善用却是相同的。“隐喻”方式是表达“意象”的理想手段之一。

造型特征的延拓造型是台州民间工艺美术视觉表现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兼容、变化、发展,台州独特的佛道文化、山海文化、古城文化、武学文化和南宗道学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硬气、英气和灵气的造型特征,体现出的相互兼容、博采众长的造型内涵,是我国民族艺术精神及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对于视觉不能触及的现象会凭借主观经验加以推断,对宇宙万物有独特的理解,他们所表现的真实是一种主观性的真实,带有浓厚的意念成份,追求情感的真而舍弃形象的真。”[4]深入挖掘台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特点是丰富现代设计语言的良好途径。造型特征的延拓不是造型的简单移植和拼凑,而是对传统造型的文化背景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并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造型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达到“取其形,以赋其意”的效果,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色彩表述的借鉴民间有“红要红的鲜,绿要绿的娇,白要白的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对于色彩应用的表述,反映出民间工艺美术高纯度、强对比、色彩鲜艳的特征。这种对于色彩的“圆满”的喜好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也体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的色彩也不例外,例如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台州临海黄沙洋地区的黄沙狮子,这种台州民间舞狮活动是人们祈求吉祥、消灾降福的重要形式。在黄沙狮子的色彩运用中多采用金色、大红、中黄、翠绿等强烈对比的色彩,光鲜照人、明丽绚烂。在现代设计中色彩的对比运用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色彩皆源于自然,正因如此,色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如红色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物是火、鲜血、太阳等,因此红色就有了象征激情、活力、吉祥等情感特征;绿色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物是树木草原等,因此绿色就有了象征生命、希望、活力等情感特征。正是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强烈对比的色彩表露的淋漓尽致。现代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应着重关注色彩的情感特性,使色彩不仅仅在强对比下形成装饰和美化的效果,还应通过色彩表达设计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这是设计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法。

2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整体框架下,探索更加优良的现代设计教学模式和体系是近年来设计教育领域集体探求的热点。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发展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发现本土文化丰厚的营养可供现代设计来汲取,尤其作为地方高校,在专业教学领域建立自己的特色,有着资源上的独特优势。

2.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目前,学生正处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深刻影响的时代,“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中普遍难以寻找到理想的答案。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al•p)就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作为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多是省内及本地区,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使他们普遍需要找寻一种熟悉的文化养份来激发他们的文化价值认同。而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在世代传承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营养,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份子,它在文化上的共性也可使学生以点窥面,从本地延伸到全国,了解台州及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特征。这正是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

2.2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地拓展设计思维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对于工艺和材料的应用拓展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理解,就地取材、合理加工利用是其重要的特点。在工艺和材料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设计过程中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学生往往没有对于工艺和材料进行再设计和合理利用的观念。在设计教学中通过对身边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关注和解析,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于工艺和材料的应用意识拓展设计语言。同时,民间工艺美术较多采用象征、隐喻式的表现方式,传达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这种设计语言的应用方式是丰富学生视觉表达能力的重要借鉴,使设计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见,进行台州乃至全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可起到重要作用。

2.3有利于提升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

设计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的理解。台州民间工艺美术是台州人们千百年来对生活观察与理解的精华所在,其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也是提升学生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通过对传统造型的解读,理清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再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新造型。2.4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传承意识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因其特有的时代文化背景和生产方式,近年来逐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九零后的学生更是在西方文化的沉浸中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纳入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其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学习本地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其价值,还能增强学生对于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热爱。在教学中对于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系统化的调查、挖掘和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其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积蓄资源和力量。

3结语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后现代艺术观念;装饰形态.

    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平台,装饰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是从事各类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构建“大装饰”的理念,对培养学生设计意念、设计素养和原创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人类艺术诞生之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沃林格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装饰的角度出发,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有关后现代装饰语意的教学,应当从以下二个方面人手,才可确保“‘大装饰”思想富有艺术设计的当代性。 

    一、装饰的观念问题 

    把握后现代的艺术观念,是确保艺术设计当代性的根本因素。后现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及艺术设计的热点,它泛指现代工业社会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以后西方出现的一些艺术思潮和观念,是当今西方学者对当代文化研究所做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生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些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观念也正在被国内学术界接受与认同。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而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后现代艺术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同时作为一种更加具备人性倾向的设计观念,后现代设计致力于消除工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设计更加富有温情色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人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像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后现代给我们带来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因此学生面对装饰观念的学习和把握上,不妨采取“两端深人”的方法,即一端深人研究传统的古典样式,详尽地了解东西方在装饰领域的不同艺术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另一端深人研究当代文化时尚的发展趋势,用兼具时代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眼光来审视和评析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审美取向,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装饰观念,并具备引领和培育大众审美走向的能力。

二、装饰的形态和语言问题 

    在后现代设计中,装饰是通过材质、肌理、声光、色彩以及运动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对所装饰物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装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语言中的形态表现。因此,现代设计越来越重视对装饰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形态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和形态与设计表现关系的研究。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9

摘要: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并使用的一种实用美术,具有实用性、民俗性、精神审美性和本源性特征。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一样同样具有实用性特征,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具有历史的渊源关系,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现代艺术设计也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文化艺术的借鉴,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代艺术设计的长久发展离不开民间美术的源头供给。 

 

关键词:民间美术 现代艺术设计 源头 融合 

 

一、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定位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纯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自己使用的实用美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追求审美的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又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适应生活实际需要,表达思想情绪,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对设计的影响 

民间美术区别于其他美术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民间美术具有生活的实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贯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第二,民间美术具有精神审美性,民间美术的创作也是根据民间固有的审美尺度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民间美术作为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其创作心态是实用与审美相互存在的结果,且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更为突出。第三,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民间美术通常与一定的民间民俗活动具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化形式,相应的民俗是民间美术生成发展的文化源泉。民间美术的一些作品其形式本身就体现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心理、民俗观念,譬如一个民间青花瓷罐上面的麒麟送子图就传达了多福多子的含义和民俗心理。因此民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同时民俗活动和民俗观念又规约了民间美术的创造,使民间美术呈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第四,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本源性,民间美术的各种创造可以从原始艺术中找出客观存在的雏形,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无知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任何上层的、高雅的文化都是在最基础的、原始的文化艺术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民间的下层文化,民间美术具有了“母型文化”的特征。 

二、现代设计 

1.现代设计概述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不去追求某种物质功利性,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艺术设计则不同,艺术设计一方面具有艺术性,另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并且实用性比艺术性更重要,可以说,实用性是也艺术设计的本质。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与民间美术同样具有实用性,但是两者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因为现代艺术不能不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所以现代设计的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可以看得出来,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美术具有着经济性。

2.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现代设计的特征,总的来说,现代设计具有几方面的特征:第一,现代设计具有经济性,现代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机构和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利手段,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多的被很多的国家政府所关注。第二,现代设计具有高科技型,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实现享受这一资源的载体就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文化者,人类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是指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意味着两个方面,即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影响,艺术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沉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秀的艺术设计对人类文化的新贡献并构成文化的一部分。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历史渊源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本质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民间美术实质上是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和扩展,长期的发展中民间美术保持着艺术本质的质朴,但是随着人类的生存,民间美术的第一特征仍是实用性,它的发生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相互追随,当人们的审美意识付诸于民间美术的设计时,民间美术便与现代设计水乳交融了。 

2.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和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拙,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以说,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完全属于人民自己的民间美术可以说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从艺术形式上讲,民间美术既是流又是源;从民间心理上讲,民间美术奠定着一种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础。而现代设计只有不断的汲取民间美术的养料才能长远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应将建立具有民间文化内涵的特征,重视民间美术的学习,发展民族化的现代艺术设计。 

3.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与民间美术相互融合产生出一个以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为基础的现代化的设计艺术风格。柳宗悦在《工艺文化》中曾言及民间美术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为一般民众的生活而制造的器物,二是迄今为止以实用为第一目的的制作的,三是为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大量准备的,四是生产的总是是物美价廉,五是作者是工匠。可以认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可交融关系。 

在当今社会,只有立足于传统民间美术设计的设计艺术风格才能够占据最广大的市场,才能成为具有特色的、最具创新精神的设计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页. 

[2]梁启超《什么是文化》,载于《学灯》1922年12月9日.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篇10

 

关键词:民间美术 现代艺术设计 源头 融合

 

一、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定位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纯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自己使用的实用美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追求审美的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又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适应生活实际需要,表达思想情绪,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对设计的影响 

民间美术区别于其他美术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民间美术具有生活的实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贯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第二,民间美术具有精神审美性,民间美术的创作也是根据民间固有的审美尺度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民间美术作为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其创作心态是实用与审美相互存在的结果,且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更为突出。第三,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民间美术通常与一定的民间民俗活动具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化形式,相应的民俗是民间美术生成发展的文化源泉。民间美术的一些作品其形式本身就体现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心理、民俗观念,譬如一个民间青花瓷罐上面的麒麟送子图就传达了多福多子的含义和民俗心理。因此民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同时民俗活动和民俗观念又规约了民间美术的创造,使民间美术呈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第四,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本源性,民间美术的各种创造可以从原始艺术中找出客观存在的雏形,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无知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任何上层的、高雅的文化都是在最基础的、原始的文化艺术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民间的下层文化,民间美术具有了“母型文化”的特征。 

二、现代设计 

1.现代设计概述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不去追求某种物质功利性,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艺术设计则不同,艺术设计一方面具有艺术性,另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并且实用性比艺术性更重要,可以说,实用性是也艺术设计的本质。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与民间美术同样具有实用性,但是两者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因为现代艺术不能不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所以现代设计的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可以看得出来,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美术具有着经济性。

2.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现代设计的特征,总的来说,现代设计具有几方面的特征:第一,现代设计具有经济性,现代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机构和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利手段,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多的被很多的国家政府所关注。第二,现代设计具有高科技型,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实现享受这一资源的载体就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文化者,人类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是指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意味着两个方面,即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影响,艺术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沉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秀的艺术设计对人类文化的新贡献并构成文化的一部分。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历史渊源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本质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民间美术实质上是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和扩展,长期的发展中民间美术保持着艺术本质的质朴,但是随着人类的生存,民间美术的第一特征仍是实用性,它的发生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相互追随,当人们的审美意识付诸于民间美术的设计时,民间美术便与现代设计水乳交融了。 

2.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 

“人民生活中本来

[1] [2] 

存在着文学和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拙,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以说,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完全属于人民自己的民间美术可以说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从艺术形式上讲,民间美术既是流又是源;从民间心理上讲,民间美术奠定着一种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础。而现代设计只有不断的汲取民间美术的养料才能长远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应将建立具有民间文化内涵的特征,重视民间美术的学习,发展民族化的现代艺术设计。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与民间美术相互融合产生出一个以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为基础的现代化的设计艺术风格。柳宗悦在《工艺文化》中曾言及民间美术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为一般民众的生活而制造的器物,二是迄今为止以实用为第一目的的制作的,三是为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大量准备的,四是生产的总是是物美价廉,五是作者是工匠。可以认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可交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