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十篇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十篇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5:46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1

关键词:日用陶瓷健康儿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欲望也得到充分满足。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物品中,愈加追求美观与新奇,忽略了产品使用的健康与舒适。因此,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注重健康陶瓷设计理念,来引导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与生活。

一、健康的陶瓷设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对于健康的向往,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从人的衣食住行,到整个生存环境,从人们最为关心的医疗卫生,到充满生活空间的高科技产品,生活中健康的旋律越来越强。

英国皇家工业设计师alantye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健康工业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基于符合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以健康的使用为原则,关注的是产品设计是否能帮助人们的身体进入健康状况。“健康”的概念是一种全面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使用方式的健康、视觉的健康、触觉的健康甚至嗅觉的健康等等。健康实际上是最重要的,这是至理名言。日用陶瓷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一个分支,也应遵循健康设计的理念,来帮助人们的生理及心理进入健康状况。

二、儿童健康分析研究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产品设计应处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与关爱,才能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也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设计出更加符合儿童的健康陶瓷设计,设计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儿童的生理特征

儿童正处于体格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骨骼完全骨化前,腕骨和指骨、脊椎骨的任何过大负荷或是不正确的形体姿态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儿童日用使用陶瓷产品时,需注意养成正确的使用姿态,否则就难以改正了。同时,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尤其是单调动作和长时间使身体保持单一姿势时,更易发生疲劳。因此,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需注意如何省力及正确用力等方面的设计。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儿童独特的生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安全、舒适、便捷的日用陶瓷产品。

(2)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抽象思维正在开始发展,而具体形象思维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乌申斯基所指出:“儿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一般地他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因此,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却不大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同时儿童对色彩具有新鲜感与偏爱感。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于色彩的喜好不同。因此,设计师需充分了解设计的针对对象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设计。

三、儿童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研究

当今日用陶瓷产品大多是针对普遍消费者的设计,缺乏针对儿童的具体设计。市面上仅有的儿童日用陶瓷产品,在结构方面,大多缺乏儿童使用行为及尺寸的考虑;造型方面,或既不生动又没特色,或色彩花哨,或凌乱怪异;整体方面,缺乏趣味性与吸引力等。现有的儿童日用陶瓷产品,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儿童健康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设计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在产品造型方面,应注意符合儿童的基本情况

设计的结构、形态需要考虑孩子的使用特性和生理特点,符合人机工程学。在基本尺寸及结构方面上需克服小孩用大碗的不合理性,使小孩在端,拿,提,握时都很方便,容量的大小也合适,不会因容量大给儿童在吃的方面带来困难。

3.2在装饰设计方面,产品需要充满趣味性,引起儿童兴趣

儿童日用陶瓷产品可以通过釉色、质感、图案等多方面来进行装饰。产品的色彩应尽量使用颜色鲜艳的色彩,图案应尽可能在儿童熟悉并喜闻乐见的题材中选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就是说,鲜艳的餐具,丰富趣味的图案可以增加孩子的动作和刺激孩子的神经使孩子的动作和思维不断产生联系从而使大脑尽快发育。

3.3设计应在实现基本使用功能上,以引导儿童的行为,辅助儿童成长为优

陶瓷产品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前提下,还应该对孩子的智力、性格、人格的养成发挥相关的作用。例如,有了针对儿童的餐具设计,使儿童能够拥有自己专用的小日用陶瓷,在心理上给儿童一种自我满足感,还能从小培养爱护东西,不乱拿用别人东西的良好习惯。同时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餐具,还能够提高儿童用餐的兴趣,使儿童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可能会主动要求自己动手吃饭。而且,使用儿童的日用陶瓷产品,能够锻炼其动手能力。儿童在1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会使用餐具了。专用儿童餐具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促进手指的灵活运动,以锻炼手、眼、口的协调,避免儿童过分依赖家长,从而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

3.4产品在使用方面需安全、便捷

儿童日用陶瓷设计应注意产品实际使用时的抗摔性与导热性。儿童独特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使其在使用餐具时可能会跌落地面。因此,我们在设计儿童用瓷时还需考虑在60-80Cm跌落地面不易摔破的餐具实现形式,防止伤害到孩子。而孩子的皮肤对热的敏感度和耐热度都比较差,需要防止孩子烫伤。儿童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需注意避免采用釉上的表现,因为铅镉溶出的主要来源是陶瓷釉上装饰材料,如釉彩颜料、贴花纸。陶瓷中的铅镉遇热、遇酸最容易溶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儿童吸收铅的速度比成年人快6倍,那些色彩鲜艳、颜色杂乱的餐具中铅的含量比较高,容易引起孩子铅中毒。不过,绝大部分釉、釉下彩陶瓷制品可放心选购。

四、小结

儿童和成人在生理及心理的发育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我们在设计时需要尊重这些特点,也就是说设计要有依据,要遵循使用者的特点,这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同时,将健康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关注儿童使用日用陶瓷产品时的舒适程度以及身心愉悦程度,设计出健康的儿童日用陶瓷产品。

在我国,对于儿童日用陶瓷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比较匮乏,还欠缺重视,有待发展。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明天,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儿童陶瓷产品的安全与健康设计,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重视。(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群.健康工业设计理念之儿童产品设计研究——学龄前儿童握笔器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05月.

[2]刘少倩.试谈儿童用瓷的开发[m].景德镇陶瓷.1990(03).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2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01

单纯性肥胖症属于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在儿童阶段发病率较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儿童其肥胖对于儿童危害较大,需探明肥胖相关因素,为解决儿童肥胖问题提供参考资料[1]。当前,关于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相对较少,为此本次研究从本辖区内小学健康体检中筛选出100例肥胖儿童和100例体重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受访对象,对两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配对调查,旨在为儿童肥胖问题改善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辖区内小学健康体检中筛选出100例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并根据1:1配对原则随机选取100例体重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肥胖组儿童均符合wHo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关于肥胖评估标准:超过同等身高标准体质量20%以上,均为单纯性肥胖[2]。配对原则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身高相差不超过±5%(或2cm),年级相同,学校相同,无人种差异,居住地相同,无遗传性疾病及先天畸形。

1.2方法

参照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0)设计儿童心理社会行为调查表,共分为11个因子,包括:有参加体育锻炼意识、每日体育锻炼时间≥30min、家属(抚养人)溺爱、人际关系良好、三餐规律、存在不良饮食习惯、进食速度偏快、经常进食量偏大、每日静坐时间>2h、对肥胖焦虑[3]。经预调查试验显示:本调查问卷重测信度为0.81(p

2.结果

肥胖组儿童有参加体育锻炼意识、每日体育锻炼时间≥30min、人际关系良好、三餐规律、进食速度偏快、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肥胖组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家属(抚养人)溺爱、经常进食量偏大、每日静坐时间>2h、对肥胖焦虑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不仅是营养失衡与阻碍生长发育,而具有社会意义的是出现胰岛素抵抗、糖调节紊乱并发展为2型糖尿病,由于脂质代谢障碍引发高血压、心脏功能受损、脂肪肝,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社交障碍和抑郁症等多方面器质性及心理性危害。肥胖对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影响明显,表现为自我认知较同龄同性别儿童为低,如对自己体形外表、与同伴交往技巧乃至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较突出,并最终伴发严重的心理障碍,成为社会性公共卫生忧患。

儿童肥胖的发生是个体遗传基因和环境之间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喂养方式、膳食结构、进食习惯及儿童自身中枢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在发展成肥胖症上有重要意义。食欲旺盛、食量大、不定时进食、随意吃零食、喜吃富含油脂和高淀粉类食物以及对肥瘦肉都有偏爱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原因。在发生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中,遗传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流调表明,双亲都肥胖者其子女有70%的概率成长为肥胖,单亲肥胖者其子女有40%概率出现肥胖。而环境因素,如家庭食物结构特点、摄食习惯、户外活动量、成员性格、饮食文化背景,特别是双亲对食物的偏好及趋向,都是在遗传基础上有重要的相关协同发病的因素。婴儿期以配方奶为载体的过庋喂养是随后发展成肥胖儿童的重要前导,在婴儿体重显著增加的同时,体内脂肪细胞数及其含脂量也大大加多。因此,婴儿期肥胖与青春期及成年发生肥胖症关系密切,并为其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是在成人期发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及骨外伤或骨折的重要根源。

儿童单纯性肥胖不仅对于个体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易导致儿童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成人疾病发生,肥胖儿童成年后肥胖率也偏高,因而必须及时改善儿童肥胖状况,保证儿童健康成长[4]。心理行为是影响个体生理机能的重要因素,因而从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入手,分析儿童肥胖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5]。但是,目前关于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研究较少,故本院采用配对调查研究方法,对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进行特征总结分析。经研究发现,肥胖组儿童有参加体育锻炼意识、每日体育锻炼时间≥30min、三餐规律、进食速度偏快、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日静坐时间>2h、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存在每日体育锻炼严重不足,三餐规律性较差,进食速度偏快、进食量过大,而这些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可促使肥胖产生加重,必须及时控制。

本次研究对于肥胖儿童的心理社会行为研究发现,肥胖儿童人际关系良好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肥胖组家属(抚养人)溺爱、对肥胖焦虑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知家属(抚养人)溺爱和人际关系不佳与肥胖存在一定p联;同时肥胖儿童也存在较高的肥胖焦虑现象,提升应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引导肥胖儿童正确认识肥胖,走出去参加体院锻炼,改善人际关系维持能力,促进健康体魄的形成。

综上所述,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存在一定特征性,受家庭、社会、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应及时纠正其多方面不良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儿童肥胖状况改善。

参考文献

[1]陈贵.超重/肥胖青少年延迟贴现及冲动性与进食行为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3:26-27.

[2]郑锴,王柳行,于凤娇,等.超重和肥胖对儿童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7(12):1583-1585.

[3]李瑞珍,马新瑜,林汉华,等.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和个性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3:397-399.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引言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于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孤僻、厌恶、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将可能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描述

(一)调查设计

据南京市有关部门做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南京市的留守儿童大约有10万多,主要集中在高淳县、六合区、溧水县、江宁区和浦口区这5个区县,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0%,部分农村地区达70%。相对于其他地区,南京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孩子的物质需求基本能够满足,但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问题。本次调查在南京市六合区选取了横梁镇、龙袍镇两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了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8~16岁之间,班级覆盖二~八年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实际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样本特征描述

本次调查抽取了80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样本,其样本特征如下(如表1):①性别特征:调查的男性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其中女生36名(占总人数45%),男生44名(占总人数55%)。②年级分布:班级覆盖二~八年级,小学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级留守儿童的调查,初中生的调查对象分布则相对均衡。具体分布为二年级5名(占6.25%),三年级11名(占13.75%),四年级18名(占22.5%),五年级11名(占13.75%),六年级10名(占12.5%),七年级13名(占16.25%),八年级12名(占15%)。③年龄特征:被调查者的年龄从8岁到16岁,主要集中于9岁、10岁、12岁、14岁留守儿童的调查。样本总体被分为三个年龄层次,分别为8~10岁32人(占40%),11~14岁36人(45%),15~16岁12人(占15%)。

表1留守儿童的性别与年级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对于儿童而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研究从自我评价、是否开心、是否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见到陌生人的表现等方面调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情愉悦度较低,自卑心理较重

保持心情的基本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自信心的增加,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很开心的。虽然孩童时期应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但是调查中只有11.75%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一直比较开心,45%认为自己多数时间比较开心,却有27%认为自己多数时间不开心,更有16.25%认为自己一直不开心。而从自我评价方面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我评价较低,多数比较没有主见,甚至没有自我肯定的信心。在调查中,仅有11.2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很好,而有70%认为自己做得一般,甚至有15%认为自己做得比很多人差,还有3.75%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成功。

(二)集体活动参与较低,人际交流能力较弱

集体活动是增强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将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它将可以促进自我认识,促进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调查数据来看,非常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占11.25%,比较喜欢的占25%,一般的占42.5%,不喜欢的占21.25%。由此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高,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且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显现的更为随意。据调查数据显示,见到陌生人时,仅有5%的留守儿童是感到新奇,而选择感到一般的占73.75%,选择讨厌的则有21.25%。

(三)心理需求满足度较低,心理不健康倾向较多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留守的现状,留守儿童也是有着自身的需求的,他们渴望与家人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在调查中,有17.50%的儿童认为自己时常被别人欺负,36.25%认为有时被欺负,20%认为很少被欺负,26.25%认为没有被欺负。而在被欺负的儿童中,有40%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他人的欺负,35.5%认为是因为自己胆小怕事,18%认为是因为别人挑衅,15%认为是其他原因。这显示出,留守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与关爱,但由于其心理需求无法实现,留守儿童将会对父母更加失望,甚至走向更大的误区,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相对缺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处于8~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帮助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增强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更多的孩子缺乏与父母适当的沟通与交流,使其性格更加孤僻。在调查的80名留守儿童中(如图1),仅有21名儿童固定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更多的是一个月内联系一次或者不固定的联系,而问及其希望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时,有83.75%的儿童希望每天或者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也有5%的儿童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表明儿童们希望与父母沟通,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解除困难。但已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这样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已逐渐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真切的情感经历,留守儿童形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性格特征。

图1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实际周期和期望周期比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另外,在其仅有的交流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生活等物质需求,心理关注程度较低。调查显示(如图2),有63.75%的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17.5%的家长更多的是交流吃穿住等日常生活,16.25%的家长谈及到身体健康方面,仅有2.5%的家长会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这说明了家长关心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等其他情况,而非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使其性格不能健康发展,从而难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道德品质,而在正常的情感道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图2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时主要交流内容分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对孩子心理关注度不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集体,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化程度较低,农民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更是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在所有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如下:只有父亲在外打工的占42.5%,只有母亲在外打工的占12.5%,父母亲都在外打工的占45%,其中还有5%的离婚率。父母外出打工的连续时间也是清晰可见的。23.75%的父母为1~3个月,35%为3~6个月,36.25%为半年至一年,而5%为一年以上。这样的外出打工现状,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缺失,且暂时无法改变。而农村家庭的离婚情况也将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那么,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期间,其临时监护就尤为重要。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2.5%与母亲一起生活,13.75%与亲戚一起生活,3.75%与其他人一起生活,还有2.5%自己生活。由此显示出,其临时监护人的重要性,他们关系到儿童整个成长状况优良程度。然而这些临时监护人也有着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年纪较大的(外)祖父母们,他们普遍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仅能用传统的观念培养自己子孙,且忽视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导致其价值观的偏离。与此同时,部分不完全留守的儿童中,多数也只是母亲留守,而在农村地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威望普遍不高,且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据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农村家庭中父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于母亲来说略高,总体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阶段。因此,儿童一般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有时甚至会与其发生口角和摩擦,母亲的管教作用几乎难以得到发挥。对于那些与亲戚或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也多数只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心理问题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那些自己生活的儿童,更是缺乏各方面关心与照顾,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表2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三)心理教育缺乏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而在心理教育这一方面农村教育略显匮乏,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不够,也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据调查显示,仅有6.25%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课,而在仅调查到的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中,仅有1人喜欢,1人一般,3人不喜欢。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缺乏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说明其教育方法、教育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学生的教育问题(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学校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关心与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心理变化和突发状况,是学校特别需要关注的点,但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学校不能与其取得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使得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所无法避免的障碍。

(四)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工业发展相对较快,而农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上经济条件的各种限制,使得农村父母不得不把子女留置家中,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另外,由于社会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善,社会上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良少年,他们是一些不良风气的携带者,整日不做实事,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管教,缺乏及时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沾染不良习性,从而带来价值观念偏差,最终误入歧途,产生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各种媒体的有效管理,传播出不适宜儿童了解的信息(如:虐待儿童、城乡歧视等),致使众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使其更加孤僻、自卑;互联网的不正确传播与引导,也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逃学、辍学等不良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一)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打工在外的父母更需要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较为畅通的联系与沟通,多关注其生活细节、情感变化,完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临时监护人,也要多关心小孩,避免粗暴式与自由式教育,保持与其父母的密切沟通,将其情况告知其父母,帮助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而对于整个家庭,父母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婚姻负责,保持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学校应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首先,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环节。其次,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这有利于强化其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再则,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了解其想法与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社会应更多关心与引导留守儿童

农民外出打工是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作为社会人,应当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下转171页)(上接50页)习环境。除此以外,还应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发挥舆论作用,杜绝不良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呼吁更多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四)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心理疾病是21世纪的常见病,需要更多关注。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的帮助。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农村人民了解心理健康疾病的严重性,从而使他们开始重视其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于政策实施,应该设定明文规定,让有关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同时针对此项目设立专门部门进行负责,并对每个留守儿童资料进行存档,确保每项政策具体实施到每家每户,保证工作的有效、透明。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0-10-20.

[2]江苏新闻.南京留守儿童调查留守孩子成长过程危机重重[n].金陵晚报,,2007-6-28.

[3]南京新闻.在农村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组图)[n].南京日报,,2011-1-19.

[4]邓承杰.从农村离婚案谈留守妇女婚姻状况[].http:///html/article/201008/20/424410.shtml,2010-10-20.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4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家庭的希望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他们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极易产生生活和学业失助、行为和道德失范、心理和精神失衡等现象,对他们如果缺乏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发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一、调查对象

选用留守儿童作为实验组的被试,同时选用同一学校与实验组条件相当的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组的被试。参照以往研究对留守儿童的界定,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农村学校的初中学生。经过问卷筛选共选出被试186名,其中农村留守儿童93人,农村非留守儿童93名。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分析

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分值越高则表示个体越倾向于采用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反之则表示个体越倾向于采用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因此,可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倾向于采用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非适应性策略四个维度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自责维度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反思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灾难化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责怪他人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适应性策略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上,在自我安慰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容忍、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积极关注四个维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

首先,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某一项机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儿童期的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共同作用于留守儿童,其活动方式、角色模式和人际关系对其行为起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父母双方或一方暂时的缺位,其他关系会以“近体环境”特有的强度和有效度对其行为起到防御支持的作用,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农村,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度较低、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性不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频率普遍低下,而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农村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和不完善的。可是,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到,在10岁以前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10岁以后父母外出的要差一些,只是方差检验时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或经商,对孩子的心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最后,父母阶段性的缺失并不等于完全消失。即使外出务工,也是对孩子爱和责任的一种表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观念、个性、管教方式等会以多种方式对孩子起着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首先,提高可以针对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活动。合理或是不合理的信念会使个体的内隐和外显自尊水平提高或是降低。可以加强留守儿童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学习和引导,改善其与自我有关的不合理信念,使其学会更多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进而提高个体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水平。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沟通,增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留守儿童诸多问题的根本原由就是父母的离开,其核心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阻碍。学校定期或是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建设性的交流。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比泛泛的关心更能增强彼此间的感情。

再次,充分调动留守儿童的人际支持系统,给其更多的温暖增强其安全感。老师要在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关注留守儿童。这样让他们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可以减少他们的不安全感。这样有利于减少负性情绪的影响,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内外显自尊。

最后,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使其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来说,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也是历练孩子独立自足健康成长的磨砺石。既然父母外出打工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让留守儿童被动的接受,不如让其积极地面对。

总之,我们呼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相互配合,建立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机制,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斯琴.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四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11.

[2]何超男,方鸿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120-122.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6

关键词:健康快乐;生命生长;素养发展;文化建构

传统教育过于偏重智育,而忽视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兴趣、个性及内在生长需求。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思考,如何通过恰当的教育路径寻找到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体验生长的温暖与幸福,成就一生的健康和快乐,学校提出了“健康快乐”的育人样态。

“健康快乐”样态解读

健康快乐是儿童生命生长的本质需求一般来说,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快乐是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是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正确的看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困难、逆境的一种良好心态,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的正面感受。生长则是指个体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向积极方向变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生命只有在其他生命的美丽绽放中,才能够真正获得其自身的健康快乐。因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由“赋予”而“获得”的健康快乐,就成为儿童生命生长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建构要素。

身心和谐是儿童健康快乐生长的内在规定生命生长的本质要求是健康快乐,“身”是生理条件,“心”是心理基础,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整体发展,那么,健康快乐的内在规定又是什么呢?基于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真正价值在于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完善人格”,它是自我价值的建立、个性品质的培养,是人生的三原色:不泯灭的童心,不掺假的童真,不失落的童趣,是人生自信、自爱、自尊的铸就。

校园活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选择儿童天生都是小小活动家,只有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且精彩有益的活动中,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秉赋、舒展个性、绽放美丽的生命。

根据儿童年龄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有时需要增进其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有时需要锤炼意志、砥砺锐气,以生发其健康生长的内在力量;有时需要陶冶情操、培育爱心,以涵养其快乐生命的社会价值。为保证儿童一生的生长质量,必须努力探索校园活动的方式方法,切实为儿童深层次、持久性、高品质的健康快乐生长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从生命生长的高度砣鲜督】悼炖郑从身心发展的维度来把握健康快乐,从校园活动的向度来推进健康快乐,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和时代的使命。我们要充分运用教师无尽的智慧,帮助儿童在“长”的过程中达到“成”的目标。

素养发展的规划路径

教育理念的用心传递,是儿童“健康快乐”的根基。第一,创造全员育人的美好景象。充分挖掘学校“端、勤、毅”历史古训的时代意义的校训。将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具体化为“优雅教师”九条行为准则,特辟“师德论坛”“榜样人生”,建立“范贤工作室”,开展“十佳范贤之星评选”,组织“快乐育人沙龙”,汇集“智慧教育故事”专辑等,把“师德教育”落实在校本教研和培训中。教师的发展,应该成为具有“端正、勤勉、果毅”精神的有思想、有个性、有风格的美丽群体,反思和调整教育思想,反观和改进教育行为,人人都成为美好的德育工作者。

第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儿童为本,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童心、平和心,和儿童真心诚意交朋友,保护每个儿童的自尊,让每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为人师者的幸福所在。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宽容之心,一颗等待之心,更重要的是时时处处都要学会以智慧的艺术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使“春风化雨、教育无痕”流动于爱与智慧的韵律中。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儿童和评价儿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努力和他自己选择的进步,把儿童的心和行导向教育目标,从而让儿童奠定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的丰富发展。在我们对孩子说“慢慢来”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等待给予教师。抓住当代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在育人高度上寻找突破,研究心理学、社会学,阅读名著、名作,调整激励方式和措施,完善选聘考核奖励制度,考虑教师高层次需求,通过专家引领、骨干示范、青蓝工程,搭建展示舞台,获得心理认同。改革研讨活动,进行分年段话题探讨,针对性地解决年段共性问题,探讨“育人”的丰富内涵,做到智慧与爱心相融、责任与创新结合。为制度瘦身的同时,为教师的精神“加餐”。“森林团队”“三点读书微沙龙”“本土专家引路”“校长雅赠书香情”等各种富有情趣的培训形式,让教师把匆忙的脚步放慢,把紧张的心绪抚平,修炼信仰,锤炼专业,使自己有尊严地站立,与儿童一起品味教育世界26℃的美感。教师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用自身的学识、内心的丰富引领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热烈的情感。

教育环境的倾心建构

第一,文化哺育,涌动可能。追根溯源经典文化,解读校风、校训、校歌,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校园“字里行间、墙里墙外”、每天播放的经典名曲,让孩子们心性在优雅婉转的音乐流淌中得到滋养、提升。三味书屋,是校园里最宁静的地方,引领儿童追寻阅读的三种身份:安静专业的读者、活动参与的舞者,创意无限的作者,读书让儿童也拥有了最美的姿态,生命在这里静悄悄地绽放。一棵不再萌芽的枯树成为永不消逝的风景,一把雨中绽放的诚信伞撑起的是道德的尊严,洗手间的手纸,恒温饮用水等等,在这幸福的村落,每一处细节都蕴涵着美丽的教育文化。

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科技艺术节等文化节活动,让儿童的校园生活有滋有味。拓展儿童校外学习空间,加强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的延伸,组织儿童赴校外活动基地等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以课程理念理解更适合儿童年龄段的项目,整合校内外更多优质资教育资源,馆校合作获取美术馆、科技馆、保利剧院等专业单位的支持,形成专家、公益志愿者、家委会成员、教师组成的强大“导师团”阵容;学校与美国肯尼迪小学、美国北山小学、新加坡南洋学校结为友好学校,让儿童走向国际,融通中外文化。

当我们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每个真实的生命中,就自然地调整了教育感官,阅读彼此的生命,保留相互吸引的美好能量,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涌动的可能。

第二,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和素养教育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儿童在校时间,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保证儿童每天锻炼一小时,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儿童在校“一日学习生活”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时间、活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规范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外,开发、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书香雅韵伴成长》《餐桌上的智慧》《穿越百幅名画描绘美好童年》《聆听百首名曲唱响美丽人生》等学校定制课程。艺术教师利用美术、音乐课前五分钟,与儿童共同欣赏,满足儿童小学阶段百首经典名曲、名画欣赏的需求,语文教师利用课前两分钟与儿童诵读经典诗文,全体教师午餐前五分钟与儿童学习饮食文化、餐桌文化。为儿童生长赋予了科学素养、人文艺术素养的底蕴和张力。拓展校本课程空间,广泛涉猎自然科学、语言、艺术等知识,成为儿童生长的精神高地。另外,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合力,教育上获得协调、配合与支持,防御与抵制各方面的干扰与影响,努力净化校园。

校园活动的精心打造

第一,课堂学习,自觉生长。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和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决定了当代儿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重点,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在于习得知识的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为此,倡导教师以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彻底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封闭的教学内容,剔除死板的教学方法,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差异,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侧重于对学习状态的关注,对儿童学习习惯、方法的关注,侧重于对儿童思维品质的关注等,用教育的智慧点亮儿童学习的欲望和智慧的生成。

学科渗透,抓好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对儿童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于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将学科中可以发掘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二,心理教育,自然宁静。在小学,大多数品德问题儿童,源自于偏差的心理因素;而学习的后进生,则基本是不良习惯所致。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其有效途径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以“二十一天美丽行动”好习惯的培养活动为载体,从小处着眼,班级层面,开展班级养成教育活动,让更多奋斗目标成为儿童践行的方向。学校层面,根据整体情况,开展有时效性的好习惯培养周活动。通过现场作文竞赛、主题班会等更多种切合有效的方式,掀起好习惯培养热潮,积极践行,真实体验。

构筑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首先,开展“蒲公英”行动。完善“心理特殊儿童”“品行特殊儿童”跟踪档案,配备班主任、任课老师为帮教老师,聘请行政为德育导师,担任“心理咨询师”,通过师生聊天、活动、共写的心语日记,及时帮助纠正心理偏差,培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其次,关注家长在儿童生长中的价值,让家校结为教育联盟。转变家长会方式:从“教师一言堂”到“家长开放日”,转变沟通方式:从“数字化交流”回归“零距离家访”,转变家长角色:从“法定监护人”到“生长陪护者”。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家校通短信沟通平台、心灵热线、乐教乐学平台、班级博客、《实验》校刊等多种线上、线下教育渠道,实施家校互动、家庭指导,共同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塑造儿童的完美人格。

第三,实践体验,自由发展。遵循儿童年龄特征,从实际需要出发,分层次精心策划,我们看到实践体验的“力量”。

两张名片,打造素养教育。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儿童体质健康发展。每天上午一节课后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让活动更富内涵,更具教育性。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力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足球运动已经自觉成为儿童的挚爱。百花少年宫活动,将体艺“2+1”项目巧妙结合,让健康锻炼和培养兴趣成为一种儿童的时尚行为。儿童在科技、艺术、体育等十多个类别60多个项目中,自主选择、积极参与。百花・科技,用科技领域的严谨端正的态度,探究真知,“生长”端正;百花・文学,用诚信购书的力量,用安静阅读的品味,用激情辩论的灵动,“生长”勤勉;百花・体育,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对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传统项目精心打造,“生长”果毅;百花・艺术,在线条、色彩、墨香的交融中,在音乐节奏、旋律、音色中想象世界的神奇美好,“生长”审美;百花・传媒,构造“没有边界没有围墙”学习开放世界,“生长”视野。百花少年宫活动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致力于儿童素养的提升,人格的熏染,传递一种有精神深度的价值观。

自主管理,内化责任行为。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热爱班集体、遵守集体公约的好习惯,开设“红领巾招聘台”,面向全体队员,公开民主竞选“小小志愿者”,培养做一个个公正、公平、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每天午间,校园的梦想艺术馆总有一批艺术小志愿者,承担艺术馆的管理,负责场馆的布展,负责参观同学的礼仪,负责对艺术作品的,负责工坊体验区的体验指导与物品的整理……孩子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快乐地服务,自主地管理。

社会实践,唤醒真爱意识。让爱成为一种责任,从关注小我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定期开展公益活动,每年学校开展的“暖冬义卖”活动,孩子们把爱心基金传递给一批需要帮助的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培养每个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拓宽儿童健康快乐的精神境界,成就生命生长的无限精彩。

评价体系的优化标杆

坚持激励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实现个体性评价。着重健全以评选“范贤”系列优秀儿童、学业综合质量调测和儿童生长档案记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一方面,改变单一“三好学生”的评选,根据儿童不同年级特征,分设不同层面、形式的评选,“范贤”是学校最古老的名字,“范先贤,启心智”,以贤为范,超越自我,以此表彰与褒奖优秀的儿童,低年级“范贤好儿童”的评选面向全体,人人都有机会获评;中高年级“范贤好少年、三好学生、范贤之星”的要求则分层递进、依次提高。另一方面,为引导儿童在社会、家庭中体验道德规范,开展“我为领巾添光彩争做文明好少年”的评选活动,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监督、推荐,评选学习、环保、爱心、网络等“寒暑假文明好少年”。

对于文化类课程,淡化考试分数,实行等级评价,淡化记忆知识的考查,强化学科综合素养的考察。对毕业班的儿童,实行分层考试,则是改变家长和教师“以分数论英雄”的思维定势。再者,对于教师的评价,着重考察教师是否真正意义上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幸福尽责;对于教学的评价,着重在于考察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励儿童的求知欲望,能否点亮儿童的生长智慧。坚持把对儿童的评价过程作为有效的育人过程,采取儿童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家长、社会参评等形式,既让儿童学有榜样、进有目标,又能全面鼓励。

“让每一个儿童健康快乐地生长”是学校教育的主基调,以生命关怀的视角走进儿童、发现儿童,聆听儿童生命生长的拔节声,一切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将作用于心灵,赋予儿童非凡的生长力。这既是幸福教育落地生根的样态,也是儿童健康快乐“生长”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秦汶民.让学生健康快乐的生长[J].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2]黄全愈.素养教育在美国[m/oL].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7

可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目前全国约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不与监护人交流,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得孩子无拘无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有困难没地方倾诉,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孤独倾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回去又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就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玩,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不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班主任应特别注意保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家访力度,向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和疏导,减轻他们的压力,消除思想包袱,使其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班有一个留守女孩叫姚小英,原来性格活泼,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学习不如过去刻苦,并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经过了解情况得知由于客观原因跟换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方式不一样,让学生错误认为老师不关心她、不重视她。由此,她学习时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反正成绩好坏老师都不在乎我。造成了心理上的错觉,所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了她妈妈的一番话后,我耐心地跟她说原由,讲道理,并请来上语文课的老师和她沟通,消除她心里的错觉。之后,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主动发言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性格孤僻、任性,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因为他们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班主任必须以爱为基础,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慈爱和温暖,从而消除师生隔阂与对立的情绪,使师生的情感逐渐融合,建立情感联系,培养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

2.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我认为,家长要发挥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3.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其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倡导大家在生活上、学习上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做到教师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还可以用“结对”的方法,组织一部分先进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班级集体的感情与班级融为一体。例如:去年,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期间,班上留守儿童史大春同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淘气学生,过去不但不按时完成作业,而且逃学、旷课、早退、不回家便是常事。在我接手这个班后,时常有意无意和他接触谈心,了解一些他的特长和爱好,发现他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于是,我大胆地让他组织班上的很多活动,做得比较出色,从此他的逃学、旷课、早退也不复存在,在校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打铁还要趁热,此时我再和他谈一些班集体荣誉的事,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拖了班上的后腿,开始主动学习,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4.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教师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8

1.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该表共90个问题,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会和环境的10个因子,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2。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和谐评分结果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3。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变化。本文结果显示,在FeS-CV量表评分中,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较差。这与洪恬和范兴华等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佳,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在SCCS评分中,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较差。左银舫等学者认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据此可以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意识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亚兵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观点。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有关基础教育的内容别强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显然,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构建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隐患

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也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而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易带来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2]另外,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导致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同龄人寻找安慰,容易因交友不当而受不良行为的影响。[3]可以说,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是一个更为脆弱的群体。

其实,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孩子并无差异,而且很多家长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经济要求来弥补自己对孩子心理安慰的欠缺。但是,在安全的心理需要上,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被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4]因而,在更高级别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上,留守儿童更难得到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讲,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更为细致,父母关爱和照顾的不足更易加剧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也更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海口市妇联等单位的一份专题调研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存在障碍、问题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和初中有较为明显的分界,表现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良好,与非留守儿童基本无异;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相比,性格偏内向、孤僻。[5]这种生存和生活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心理问题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心理健康问题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学校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无疑是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阵地。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凡事观念先行。更新教育理念,为留守儿童创造“第二个家”,不仅是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更需要每个教师的切实努力。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的确使很多负担都落在了教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部分难于管教的留守儿童也增添了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而这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而,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给予适时的指导。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放任和漠视。第二,适时地为这些学生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各种联系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父母的工作,在班会和课外活动中让他们赞美父母的工作,促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关心。第三,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提前指导。教师要抱着不放弃、不冷落的态度,不管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对留守儿童都要给予额外的关爱和帮助,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此来消除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而造成的心理健康隐患。朱永新说过:“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在学习上得到关爱,需要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父母般的热忱的关爱和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成长档案

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经常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乏、心情压抑。[6]学校应在日常管理上更有弹性,切莫固守于苛刻而刚性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引导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开设一门心理教育课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将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应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记录袋,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纳入其中,详细记录学生的性格、气质和思维特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周记和日记,取得的种种进步,等等,从而纵向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3.重视心理援助,疏导心理压力

许多产生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交流的对象,难以排解心理压力。为此,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心理压力。

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有可能,还可以设置心理辅导热线或者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

其次,学校可以为每位留守儿童设立“同伴导师”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同伴导师”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少,更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心理健康工作能够从细微之处收到效果。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觉得同龄的伙伴更加“安全可靠”,这种现象年级越高越明显。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同伴导师”帮助的意义更大。

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教育形式,它利用了人类的乐群性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领域。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摆脱消极的情绪。相关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7]

4.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设立定期家访制度,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时综合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学校还应该开办短期家长学校,对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心理培训。[8]许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或者年龄过大,或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不够,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容易造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因此,向他们普及一些心理健康和教育的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也可以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都长时间在外务工,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准确掌握其联系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除了报告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之外,还要详细地描述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另外,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家长的返乡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7]兰燕灵,游慧霞,蔡靖之.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1).

[5]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6]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

前言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幼儿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2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概述

2.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2.1.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1.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2.1.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2.1.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2.1.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2.1.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2.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独特性.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2.2.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2.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3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3.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朝代过程中,解剖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切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中,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3.2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与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3.3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3.4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

4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的对策分析

4.1创设良好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创造的心理氛围。幼儿对教师的关注十分敏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级的、带有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往往表现为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集体规则等,有的幼儿由此被视为“多动症幼儿”“特殊儿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要通过“移情”理解儿童,即站在儿童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教师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日常活动中.幼儿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广泛的心理教育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和组织日常活动;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日常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境都成为教育契机,使幼儿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有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知、探究、认识世界,丰富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生存的本领。在生活管理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内容有机结合集体教育活动、环境与活动区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家园与社区等活动。这些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互为补充,能使幼儿在情境化、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探索发现、同伴合作,与环境互动中培养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3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尺度、行为标准。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模仿能力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幼儿的楷模,给幼儿以很好示范。教师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让他们进行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自觉地去学习教师的榜样行为,逐渐养成与榜样一致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4.4给幼儿以关爱.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就会热爱教师、信任教师,与教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所思所想,步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为伴,引领他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4.5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教师应采用一些常见的心理干预技术。矫正和治疗幼儿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提高幼JL,L,理健康水平。如行为疗法中的代币制疗法、自我坚定训练、强化法、厌恶疗法等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5结束语

幼儿心理健康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教师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铺就绿色通道,就能促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灵,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8)

[2]黄波,浅谈一年级的写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10(9)

[3]文本英,捉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0(3)

[4]吴晓丹,幼儿心理健康及其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5]谢昌林,初中数学"环节教学法[J],科学咨询,2010(8)

[6]邹伟,引领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科学咨询,2010(8)

[7]赵世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与实践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9)

[8]管婧,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J],青年文学家2009(10)

[9]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调查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2009(12)

[10]张洁,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11]吴菊华,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