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质能源方案十篇生物质能源方案十篇

生物质能源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1:21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

作为一种“活态档案”,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它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社会活动中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无形的历史记录,是非物质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普通档案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保存和再现文化原貌的功能。人的记忆会对历史事件、社会活动等进行不自觉的改造、修改,会加入很多的个人情绪和感性因素,会心理上或物理性遗忘一些因素,所以人的记忆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刻画所经历的事情,所看到的景象并不能忠实反映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为了减少因个人的因素所造成的记忆消退或损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具体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很有必要。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通过借鉴、学习我们所建构的社会记忆,消化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发扬,同时刺激优秀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传承文明需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原貌、历史沿革的直接反映,也间接见证了人类的文化传承、发展渊源和发展趋势,是一种珍稀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不仅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补充,而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档案特藏。我们可以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了解到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史实,亦可以从中吸取几千年来被人们不断传承和保存的优秀文化,只有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未来的发展与进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地各级档案机构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真实客观性原则

真实性、客观性既是档案的根本,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在保护利用过程中,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是非遗档案保护利用首先应做到的,决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道听途说。在进行保护利用时也应该留住最原始的基本特征,不能任意添改。在利用档案时也要注意分辨资料的真伪,坚持去伪存真,维护遗产原貌。

完整安全性原则

维护档案的完整安全,是档案利用的前提,人为因素使大量档案流失损毁是造成档案损失的最大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和利用工作目前处于起步期,偏重简单介绍、概念界定、必要性分析,对基本原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没有出现、解决,所以在档案的保护利用上就应谨慎,尽量完整地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是一种不可再生档案资源,其十分珍贵,在开发利用档案服务于保护工作时应高度重视保护档案的完整。总之,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实体的安全,维护历史档案体系的完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历史档案利用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资源效益化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原生历史文化信息,决定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保护与传承、发展诸多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资源优势和利用前景。坚持资源效益化原则即尽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正面效益最大化并减小负面效应,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防止因不善保护和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损毁。

以人为本原则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会、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的载体,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人展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利用也应以人为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进生活才能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完成利用历史档案的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广泛收集,摸清底细,形成名录

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更是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来说,最直接、有效的收集方式无疑就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通过参与普查,广泛收集具有档案价值的实物、文献、音像资料等,从而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细,帮助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能发现民间一些天才的讲述者、传承人、表演者的下落,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并深刻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民俗事项,同时也为档案的持续收集提供线索和途径。

大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具有高度的档案收集意识与丰富的建档经验等优势,可以积极参与到普查队伍中去,对散存民间的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起源、地域分布、表现形式、文化特征、传承状况等各个方面的珍贵档案资源等进行广泛的收集和登记,以备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编目、保存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普查、收集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和系统的工作,不能漫无目的地开展,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和进行。在该项工作的初期阶段,有必要制定、撰写普查提纲,制定收集计划或是针对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全面、综合性的调查收集或是对某类文化事项或艺术形式如口头文学等档案资源展开专门性调查征集,又或是针对某一个案如某种习俗、某类传人的档案资源进行调查征集等,以提高工作成效。一般来说,档案的收集工作还应当制定一项长远的计划,采用定期征集、定期回访等形式保证档案内容的完善和丰富。

全面记录,留住影像,建立多媒体档案库和数据库

“记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真实准确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研究的基本前提。在普查过程中,不仅要搜寻、征集已有的反映遗产面貌的档案材料、相关文献典籍、道具实物等,还要对非物质遗产项目做好抢救性记录、登记以及描述等工作。当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不可避免的消亡命运的时候,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将其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来,留住它们的身影,单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项工作己经完全能够实现。

文字记录,这是最早、最便捷、最广泛使用的记录手段。即使在当今所谓的读图时代,现代声像技术手段普遍运用之时,文字记录依然有其不可替代性。文字记录可以抵达哲学的高度,可以深入到背景、因果,成为一种解释,可以表达记录对象的欲望、愿望、感情,可以跨越时空等等,这些都是图像不能取代的。

电子技术发展以后,录音、录像、摄影、电影、数码拍摄等声像记录成为日益普遍的文化记录手段。与文字记录不同,这些科技性摄录是直接记录、直观记录、原样记录、形象记录,这些手段将历史、文化、生活的场景、图像和表达方式原汁原味、栩栩如生地记录和保存了下来,给人以真实、客观的呈现,因而其科学性、重要性和必须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实际的文化记录工作中,应做到多种手段相结合,并辅以相关的文字调查、描写、说明、解释等,以达到让人“如临其境”的效果。

深入编研,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文献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文化资源和财富,档案部门对它们的保护决不能止步于仅保存一些相关的影相记录,还要在大量搜集档案资源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档案的编研工作,争取多出编研成果,抓住无形文化遗产的特质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文化根源和魅力。要在对档案资源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文献资料,为“申遗”工作提供全面、系统、详实的材料储备,同时也为相关文化研究活动提供丰富可靠的文化资源库。

立足档案资源,支持“申遗”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证明某一文化活动项目的文化地位与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申报材料的重要来源。档案部门应当充分利用馆藏优势,为“申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档案支持。

文化部的《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社图发[2007]4号)中对申报材料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其中最直接用到档案的部分是辅助资料部分,其中包括录音资料、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内容。对于档案工作来说,这是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大显身手、实现价值的大好时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利用的有利平台,也为档案部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理由和见证。

加强宣传,弘扬民族多元文化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播。传播的内容,一方面是文化的形式和作品,例如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博览会等展示民间文艺;另一方面是广泛传播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深入探究民间文化的奥妙与奥秘,解读民族文化密码。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2

文件与档案的矛盾运动中,同一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那么,它们在认识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关系和地位如何呢?

1.“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重要意义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是针对档案源实体――原始符号记录而言的,由于源实体是事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方面,所以,在档案与文件的关系上,它代表同一性。而作为同一性的表现,即档案源实体的形成规律,“档案自然形成规律”

反映的是文件与档案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在认识论角度上,对我们在认识文件与档案矛盾运动和档案自身的属性、价值、管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本质性、前提性、基础性意义。

第一,“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反映了档案本质属性的来源――社会实践,即档案的源实体是在人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它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档案的概念和本质属性等重要理论问题。

首先,档案的形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同一性――源实体的属性决定了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源实体是原始符号记录,它的本质属性就是原始记录性。由于实体是一切属性的基础和本原,实体的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档案的本质属性而言,它本应与档案源实体(原始符号记录)相一致,即:原始记录性―来源于自然形成。由此可见,由于档案的源实体是原始的符号记录,它具有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同一性,使得档案自然形成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而这种“自然形成”决定了档案的本质属性――以符号为载体的原始记录性。其次,档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或者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产生档案的唯一源泉。对于这一客观事实,我们在已往的档案定义中也多有反映。人类的实践活动对档案的形成也有着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决定了档案的客观性;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着档案种类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三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相互联系,决定着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第二,“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在管理实践中规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按照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从事档案工作,就要坚持按全宗管理档案的原则”。它是我们在档案管理实践中把握管理规律的出发点。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要求我们在收集、整理档案时,必须以全宗为单位,保持各个机关和机关内各个部门档案的完整和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随意分割和打乱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必须按全宗整理和保管,一般情况下,要求同一全宗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能混杂。另外,全宗的整体组成具有客观性,而不是纯粹人为的,任意的。这是因为,人类活动的相互联系,赋予了档案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历史联系,这种历史联系导致了全宗和全宗群的建立。而无论是全宗内部的历史联系,还是全宗之间的历史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产物,这种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历史联系的客观性自然也就决定了全宗有机整体的客观性。作为历史联系的全宗整体,虽然经过人们的组合,但从其本质上说,全宗还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体现了档案形成的特点。

第三,它是我们理解“档案工作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的关键。它告诉我们档案工作是“从实践中来”,并要“到实践中去”。说明了档案的价值来源和价值指向,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意识。

档案工作是适应人类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档案工作的内容亦是根据社会利用档案的客观要求和科学管理档案的实践需要而形成的。文件的形成,虽然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其形成后的自然状态,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社会对文件利用的需要。因此,必须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件进行专门的管理,这就形成了档案工作,并构成了档案工作的一系列内容。而我们所从事档案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管理档案,充分发挥其效用,实现其价值,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创造一个有序的、良好的环境,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档案工作回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实践服务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倘若档案工作不能回到实践,脱离了为社会服务这一根本原则,那么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无从发挥,档案工作本身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档案工作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档案价值,是人类社会活动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参考意义。首先,档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人类之所以形成和保存档案,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一定的主体需要,如果档案不能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人类也就不会形成它、保存它。其次,档案形成后,其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够满足主体(人)的记录与备忘、凭证和信守的需要,对主体(人)具有凭证和参考的意义和作用,进而使得人们利用档案更方便、高效地从事实践活动,以保证各项活动的连续性。档案价值根源于人类活动,同时人们又可以利用档案价值来指导社会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在形成、管理档案时,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社会意识,充分尊重档案、档案工作自身固有规律的客观性,在确保档案价值形成的客观性的同时,科学地管理档案、积极主动地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进而实现档案的价值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第四,“自然形成规律”还要求我们辩证地发展地认识事物,把档案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统一起来。事物是矛盾统一体,在谈到事物时说:事物即是矛盾,即是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在矛盾和过程中分析和看待事物,分析和看待档案,不能把档案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按照“自然形成规律”在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地辩证地认识事物,不要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变化就大呼小叫的,就高喊“捍卫”一流的傻话。

2.“档案有意识形成论”的重要意义

“档案有意识形成论”是针对档案事物的形成而言的,它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档案与文件的关系上,它代表着差异性。

第一,差异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事实上,文件与档案是源实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事物性反映,“档案有意识形成理论”是区别两个事物的重要认识论基础。同时,它也为这两种事物的创造者提供了存在的理论依据――即解决了文书工作者、档案工作者何以存在的根据问题。

文件与档案作为两个不同的事物是因为:(1)功能属性不同。现行文件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发挥其现行效用,是现行工作的依据和记录。而档案则是在过去工作中所形成的历史材料,是一种原始的历史记录,人们保存它是注重于发挥档案深远的历史作用。(2)作用领域不同。文件作为一种为人们工作和生产活动传递和记录信息的知识形态的“专用工具”,它的形成和使用有着明确的职能针对性,主要作

用对象是其形成者及本领域的相关主体。而档案作为一种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其具体的针对性较弱,作用对象呈扩散状,作用范围具有社会性。(3)存在形态不同。对于不同事物来说,形态不同是一个显著标志。如同蛹和蝴蝶一样,档案与文件在形态上亦有所不同:档案被赋予了不同的管理标记、档案存在方式更具整体性(卷、全宗等)和集中化(架、库、馆)特征、档案管理程序明显不同于文件运行程序等。(4)作为两个不同的事物,以文书和档案为对象,分别形成了两项不同的工作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两个不同的学科文书学和档案学,文件与档案的差异性是它们存在的根据。这两项不同的工作和两个不同的学科的存在,反过来说明了文件和档案作为两个不同事物的合理性。否则,就不会形成两项各自为政的管理工作,也不可能形成不同的学科。

第二,通过了解“档案是人们有意识保存起来的历史记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

档案作为在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事物,它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工作,离不开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说它的形成不能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类实践活动形成了原始符号记录,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要通过人的主观作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符号记录在实现其现行效用后,并不是都要作为档案保存起来的,只有那些对日后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符号才需要作为档案予以保存。而且原始符号记录是不可能自己按照生物界的“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的客观规律进行的,只有经过人的有意识的鉴定后,并归档保存起来,才能最终转化为档案。明白了这一点,档案工作者应该提高其自身的档案意识,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由文件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科学归档、有序保管、合理提供利用,更好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需求。

第三,它有利于我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认识和把握具体的工作规律,提高我们研究问题的自觉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谓“有意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服从和体现。人的一切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要同客观对象打交道,而客观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物,而是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物,因此,人们同客观对象打交道,实际上也是在同客观规律打交道,并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但是这种客观规律的制约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一致、相互统一的。这是因为客观规律对人的活动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限制,恰恰相反,它为人的活动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也正是因为客观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有预见性的能动活动才有可能。人类活动形成原始符号记录,人类活动的继续又需要利用之前形成的原始符号记录,人们在满足日后社会活动需要的动机驱使下,把各种原始符号记录保存下来,使其转化为档案,这个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档案作为社会事物,它的形成与管理必须要人有意识地去完成,即:人们充分发挥一切符合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的自觉能动性,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管理行为把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符号记录保存下来,形成档案。这种“意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档案意识。我们在从事档案工作时,必须要正确地反映对象本身的性质,即正确认识档案、档案工作的规律性,只有在正确地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地发挥档案意识的能动作用,进而才能使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这种正确认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研究和探索。而“档案有意识形成论”为我们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作为一种人类的“有意识”的活动,建立一种正确的意识是活动的前提。它有利于我们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提高认识规律的自觉性。

总之,从实体与事物的角度认识“档案形成规律”对档案学和档案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我对档案定义与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

在过去我谈到档案的定义和档案的本质属性时,常常感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不是十分清晰。现在,当我们清晰地区分了实体和事物的概念时,也就较好地解决了档案定义和档案本质属性的关系问题。

由于实体是一切属性的基础和本原。实体的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属性是从属于实体的,实体是属性的基质或主体。笛卡尔认为属性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就档案的本质属性而言,它与档案实体相一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记录性一来源于自然形成。“原始记录性”这一基本认识没变,但我们搞清楚了它来源于源实体。同时,实体的概念是事物概念的核心和基础。但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我们是在给档案事物下定义,而不是给档案实体下定义。档案的定义实际上是“档案事物”的定义,它应与“档案事物”相一致

来源于有意识形成,应加入有意识的管理行为的概念。列宁在谈到事物和人的关系时指出:应当把人的全部实践“包括到事物完整的‘定义’中去”。所以,我把自己对档案的定义加以修正,并提出以下两种被选方案:档案是人们有意识保存起来的人类活动的原始性符号记录,或档案是有意识保存起来的文件。前者的属概念是源实体,后者的属概念是续生事物的直接实体。

在已往档案界关于档案定义的讨论中,类似的观点分别被多次提到过,但从事物和实体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似乎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3

1、构建种子档案管理体系。

种子档案是种子工作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因此要运用种子从生产到发展至消亡各阶段的规律.总结各阶段种子工作的经验.按照各类生物种子的整个生命历程的科学发展规律和人们围绕这种生命历程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推广和利用种子资源。各级政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依据,根据种子档案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构建起完善的、科学的、运作灵活的种子档案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2、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档案体系根据种子生长特点。建立健全种子生产单位档案载明生产地点、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播种期、播种量、密度、施肥用药、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档案定期审核生产者有无繁殖种子的隔离和栽培条件.查看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检验设施、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等情况,建立专业、统一、成套的种子生产档案新体系,切实保证种子质量。

3、加强流通监督。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体系对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经营品种真实名称、品种审定证书、品种授权证明或转让文件、生产经营档案、分支机构分布情况等重要信息全面详细地编录入库,载明种子来源、数量、名称、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内容,并对品种进行抽样封存。有效地规范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种子管理逐步实现统一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新体系。同时要加强流通监督.依法规范种子市场.有效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种子档案资源共享网络体系运用计算机、扫描仪、摄像机、数码机等现代化设备把种子档案制作成光盘和电脑软件等缩微型.将所有的种子档案信息资源制作成电子版数据库建立统一的网络“种子档案信息网”服务体系.提供种子档案资源目录。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覆盖性、高速、便捷等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现有系统协作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一个实质性的共同体.即一个跨行业、跨系统、全国性的统一综合的种子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国家和地方两级链式网络模式的协作网。在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管理下.做好共享网络和资源建设的规划设计,遵循一定的标准法规,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工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种子档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种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4

[关键词]高校人物档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内外;应用

当代社会把档案信息称为“原生态”信息。所谓原生态,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始记录。也就是说,档案信息的原生性、真实性、稳定性,是其他“派生性”信息资源不可比拟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档案信息是其它信息之源。

1高校人物档案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属国家档案之列,这是建立人物档案的法律依据。高校人物档案的建档对象包括学识渊博、成果丰硕的专家、教授、校级领导;成绩显著、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著名的校友和具有代表性校园人物。人物档案真实记录了他们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果,折射出大学的校本文化。

高校人物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缩影,是高校人物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师、名师是高校人物档案的重点,是一所大学的品牌与灵魂。他们的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而且铸就了大学精神。正如原清华大学校长、现代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体现了大学与人物的关系。

高校人物档案具有五大特点:(1)真实性。高校人物档案是高校各项活动的真实纪录,具有自然生成的特点。(2)教育性。每所高校的人物档案都记录了其自身发展的历程和业绩,反映了各个时期不同层面的活动,是思想、文化、科技等教育的良好资源。(3)知识性。高校是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高校人物档案是这种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4)文化性。大学校园是人类文化传播、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先进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往往都是在校园中产生、传播与发展,大学文化就是通过高校档案传承而沿袭下来。(五)社会性。高校人物档案是人物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不仅应用于校园内,也应用于政治、经济等社会领域,它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2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内外应用情况

2.1高校人物档案建设的现状

高校对校园历史人物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重视,没有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高校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人物档案和校史馆的不是很多,这部分校本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教育资源未能很好地整合,信息资源的共享率大打折扣。“唤醒”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2高校人物档案资源未纳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

近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总体而言,《纲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尤其在贴进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等方面的问题仍较突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不敢作为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只注重讲授理论,习惯于从书本到书本,没有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忽视了对本校的人物档案做认真的了解,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经常是“十年一贯制”,案例陈旧,使学生产生“吃剩饭”、“喝剩汤”的感觉,降低了《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

2.3高校人物档案和档案馆没有被作为教学实践的资源和基地进行建设

一直以来,《纲要》课实践性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同时受到安全、经费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开展的不多,是高校《纲要》课程教学中薄弱的环节,是困扰《纲要》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许多高校没有把档案馆建设为《纲要》课教学的第二课堂,高校人物档案资源作为校本资源却躺在深闺无人识。高校人物档案所内含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资源,是档案宝库中的瑰宝,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等待着我们将其展示出来,供后人学习和借鉴。

2.4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主力军作用

校园网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了解学校的主要途径,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建校时间、学科专业、重大成果三个方面。校园文化是《纲要》课教学第三课堂,由于人物档案建设的欠缺,造成档案文化的缺失,因而对校园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了解偏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精神的理解。

3促进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纲要》课堂内外应用的对策

《纲要》课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他们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普遍原理,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具体思想政治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将认识、认知积累内化为稳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并外化为做人做事的行为。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学资源建设,高校人物档案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纲要》课的教学活动将会生动和丰富多彩。

3.1加强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建设

高校档案工作肩负着资政育人、传承文化的特殊使命。高校档案部门要大力开展人物档案资源建设,主动开展人物档案编研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之中。高校之间要开展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各高校档案信息共享,使得各自单一的“信息孤岛”连通起来,让优秀的教育文化流动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规模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档案管理模式。2005年12月上海市高校档案学会建立的上海高校档案信息网设立了人物档案、珍档集锦、学术前沿、网上展览、国际瞭望等栏目,是上海市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范本。

3.2强化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纲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地参与到高校《纲要》课堂教学的应用中,高校人物档案资源作为高校的校本资源,更应是《纲要》课教学资源的源泉。

目前高校的《纲要》课都采用了教育部推荐的教材,这些教材体现了教育部社政司颁布的《纲要》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为教材其内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把那些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全面、准确、简练、清楚地展现出来。至于那些案例问题,应留给任课教师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况且,教材也给任课教师留下了较大讲授和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围绕着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行创新。针对大学生在认知方式上偏重于直观化,喜欢形式多样的特点,要采取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授课。《纲要》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涉及相对较少,应该添加这方面内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讲一些本校的人物故事和史志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纲要》课的“一条主线”、“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动人心魄,高校人物档案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纲要》课既是政治课,又是历史课,要寓教于史,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理潜移默化于学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的还不是教学手段和形式,而是教师能否还原历史教学的故事特征,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教学方法得当,肯定是会受学生欢迎的。把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新鲜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大量的有血有肉的东西,从而加深对《纲要》课理论的理解。

3.3加强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纲要》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要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看、去问、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谛,知晓乡情、民情、社情、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思考和研究,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政策,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增强课程的时代感、贴近感,而且也增强了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它可以使《纲要》课教学从一味地“说教”转变到不仅会“说”,而且会“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纲要》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时代主题。《纲要》教育使用高校人物档案资源是与时俱进地把握思想教育的历史文化,鲜明体现了思想教育的时代特征。深入挖掘校史人物背后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用深厚的历史积淀滋养青年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史实启迪青年学生,让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文献、一件件实物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形象直观地展示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实践表明,在校学生对学校的历史、先贤的风范品质、教师的科学思想、学长的科学探索等参观学习要比课堂教育所受感染来得更直观、更强烈。因此,档案馆是《纲要》课程的第二课堂。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破解《纲要》课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困难、经费问题和组织指导实践教学的力量不足的难题。

3.4增强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校园文化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的主要教育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育人。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习惯、信念,从而带上特定的校园文化烙印,所以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校园历史人物档案是大学精神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资源。通过对高校人物档案的信任度的调查显示,98%的学生选择了信任,充分体现了学生对高校人物档案的接受程度,为人物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1利用高校人物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建设“信念育人”的校园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校人物档案的原生性、真实性、生动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组织学生到档案馆探寻本校发展历史及人物生平的原汁原味的信息,用档案馆藏中学校悠久办学历史、民族危亡时刻仁人志士英勇壮举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学术思想、育人风格和卓越成果,生动直观的史料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和鼓舞,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高校档案馆还要积极利用人物档案史料,进行一些专题开发,如名师专题、校史专题、校风专题、知名校友专题、学生科研与创新成果专题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拍摄电视片、编辑出版画册或论著,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辅助教材。高校档案馆还可以利用馆藏档案开辟陈列室或校史馆,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3.4.2利用高校人物档案中蕴藏的丰富历史资源,创造“校史育人”的校园文化。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史文化是指学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让每一位走进高校的大学生,能以进入这所学校为荣,并让学校将来以自己为荣,就必须让学生将自己与学校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共鸣。向学生讲述校史人物,以先辈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爱国爱校教育和对学生的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整个育人过程之中,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的主题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所有这些,都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史育人”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重视弘扬传统,让学生知校、爱校、兴校。

3.4.3高校人物档案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是“精神育人”的家园。人物档案记录了建档人物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高尚精神;立足本职、淡泊名利、安贫乐教、献身教育的崇高价值取向;诲人不倦、辛勤耕耘、严谨治学的优秀品格,激励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眼下脚踏实地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团队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3.4.4高校的知名人士是大学生成才的导师和崇拜的楷模,形成“偶像育人”的校园文化。许多大学生渴望成才,有着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然而由于他们尚未确立或尚未巩固地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为谁成才,成什么样的才,怎样成才等基本问题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而人物档案展示出的建档人物成长历程能为他们选定正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向导,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进行自我实现的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在青少年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各种榜样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事业的引路人和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事实表明,运用人物档案,采用生动而形象的方式进行“傍样”教育,对于学生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纲要》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做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纲要》课目前既遭遇挑战,亦面临机遇。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以创新为名,抛弃好的传统,而应该在固守已有的基础的前提下,鼓励大胆创新。要重视和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的文化氛围。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将高校人物档案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以保证教学的广度、深度、新鲜度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期的传承与演化,由于文化空间场域环境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悄然失去了得以传承的文化路径,使我国各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传承发展危机的“焦虑”,一些优秀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和消亡的威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1]。面对休闲时代的到来,对于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如何去传承和保护,已成为21世纪体育学术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国内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工作在传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制约瓶颈,如:数字化技术问题、数据的可编撰性问题、碎片式保护问题等[2],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数字化采集、存储技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视频档案加以保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径。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现状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近700项,如:春秋北方山戎秋千、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汉代的连骑击鞠壤、西域乐舞、清代冰嬉等等,但是,这些中国民族特有的体育文化项目在传承的过程中,对遗留的一些档案信息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档案信息亦是难窥一见,也正面临着永远消失的可能[3]。早在1986年,国家文化部门就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料进行整理。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这也是较早进行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工作。2001年,国家开始组织了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整理、抢救和翻译了大量各民族民间体育、杂技、游艺等地域性体育文化,各地域也均出版编辑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档案,如:《新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史》《陕西红拳十年》《学校民族传统体育》。2005年,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完工,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拓展平台。2004年国家开始了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档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并对一些珍贵、濒临灭绝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得到得以保护与传承的制度环境[4]。2006年至2011年,国家完成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工作。2011年12月25日,国家“非遗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相应的法律支撑,2015年,我国已经成立了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5]。

2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传承困境主要是源自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演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话语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些原初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已渐渐褪色,这也是当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档案保护工作的必要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本质原因在于失去了得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环境,因为,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多是集中在节日习俗、庆典活动、劳作之余、祭祀民俗中,这些文化空间环境的变异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消失的本源[6]。针对这一问题,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与保护,尝试从还原文化空间的角度,模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空间,这种类似“动物园”式的保护工作,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传承效应。在这种形势之下,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利用数字技术的无破坏性、辐射强、传播范围广泛的优势,对现有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数字化保护,特别是对现代传承人的一些音像,现存的一些实物档案、文字档案加以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保护技术

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主要是借用数字化采集、存储和数字化展示技术,这些保护性工作的开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如:缺乏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技术体系,主要是针对某个项目进行数字化的简单描述、讲解,而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保护系统,数字化保护的一些技术措施进一步加以挖掘,以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3.1数字化技术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技术主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存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字档案、实物档案、传承人档案、活动实践档案等,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电子书、交互展示等途径来加以存储,借助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播[6]。但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采集、存储、维护、管理、传播、消费等,都需要开发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据库,利用新的保护与传播介质,实现从单一的部门管理走向多部门(从国家到地方)共建共享管理,从单一的文字、图片档案遗产数字化到声像立体化。3.2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分析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数字化资源库,并且对于文字档案、实物档案、视频、音频档案等存在整理的“碎片化”状态[7]。在建设数字化资源库的过程中,设立国家数据采集管理中心、各省市数据采集中心、各县区数据采集管理中心,由此形成三级数字化资源库管理网络,并且采用集中建设的方式,地方文化部、科研单位相互联合,共同搜集和整理一切可整理的、现存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并将所搜集到的所有现存资源统一入库管理,国家数据采集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国家历史档案中所载录的有关某个具体项目的文化信息,各省市、县区单位通过各省、市、县民族志的整理,深入到民族传统体育发源地,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遗留,以及对传承人档案的整理,特别是剪辑整理一些有价值的音频、视频档案。web2.0技术的发展应当说改变了以往单向传播模式难以适应网络建设的需要,这就需要采用分布式架构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发挥多方资源开发的合力作用,由此形成由文化创意企业,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保护部门,以及一些研究院所、通讯、广电等单位,共同合作开发完成数据库建设,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挖掘与资源运营的协调统一,构建“整理、监管、开放”于一体的传播模式与服务模式,完成由单向共享到双向互动传播方式的转变。3.3数字化产品开发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建设包括文字、传承人音像、传承地音像、三维模型等,这些素材性档案资源的保护与传播借助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介渠道。这种单向被动的信息传递范式压制了社会群体的主观判断,这就需要借助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产品共建开发技术,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技术,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立体呈现数字化产品[8]。具体的步骤可以采用:对现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档案借助三维扫描技术,对当前遗留的档案、不完整的实物档案进行数字化复原,可以借助虚拟引擎技术对数字化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人们可以通过点击数字化产品画面,给人更为直观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入地解读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与演化历程。3.4数字化技术开发流程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数字化技术开发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各项技术的融入相对比较分散,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开发建设,档案数字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需要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流程,完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具体的步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步,数据采集技术。通过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史料,以及现存档案的数字化采集工作,进行全面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其中,所涉及的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文本技术数字化、音乐技术数字化、三维扫描技术、立体成像技术等。第二步,数据存储技术开发。主要是搜集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元数据录入处理,具体的分类方式可以采用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两种方式进行分类建设资源库。第三步,数字化管理技术。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存储档案的管理是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防止数据库的非法侵入与篡改,同时,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包括注册权限、检索服务、分发、下载等方面的技术。第四步,数字生产技术。运用技术算计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图像处理、动画制作、三维渲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内容产品进行处理。第五步,数字化传播技术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实现更广域范围内的传播,借助信息化空间环境,如:iptV、无线通讯和卫星网络等渠道,突破了传统传播介质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第六步,终端服务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网络等服务终端,把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信息以人机交互、数字化展示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完成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档案数字化的开发保护流程。

4结束语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用

1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任勇,吴玉萍.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石磊,张天柱.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张天柱.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7

关键词:环保档案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转型,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纷纷下马,环境保护工作被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更好的服务环保工作,就要下大力气加强环保档案管理,为研究和探索环保规律提供支持,为政府部门提供关键数据、资料,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措施和建议。要在环保工作中充分发挥环保档案为环境管理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

一、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历史的依据

档案是历史的传承,是开拓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这一点来看,环境档案是人们通过不断的积累得到的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存环境的第一手资料,是通过长期以来环保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积攒的成果,是开展好环保工作的历史依据。

(一)环保档案是对前人智慧的集成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会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再生性,这也就保证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档案管理为环保工作提供很好的历史经验,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吸收环保档案中前人总结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更好的改善生存环境,才能在环保工作面对实际问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遵。

(二)环保档案是新上项目的依据

环保档案在环境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长期以来各类污染和排放状况环境污染状况和污染防治过程的经验积累。做好环保档案的管理能够为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丰富的资料,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上马,能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能够催进生产高速发展,能够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没有档案或档案材料不全或“有档不查”就造成工作上的重复劳动,甚至会酿成污染事故,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损失。

(三)环保档案是环境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

环保工作是一项具有继承性的工作,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需要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成果、数据、图标,因此环保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能够影响环保科研活动的开展,是做好环保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环境科学的发展更藉要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档案是记录前人,研究成果和历史史实的最原始资料,要想在环境科研工作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就必须有大量的资料作为支持,比如,科研人员在接到新的研究内容以后,从制定研究方案、数据分析、成果报告等环节都需要经常查找和使用环保档案,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也节约研究时间,降低研究成本。

二、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现实的依据

(一)环保档案促进环保工作互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环保档案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领域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资料的互通,环保档案可以凭借国外丰富的档案资源信息为我国环保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服务。如美国特别重视加强自然保护和环境的改善,以保护物种的繁衍和生物多样化,注意寻找替代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环保基金和技术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利用国外环境档案信息,类比我国现实的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可利用的环境信息。

(二)环保档案是环保决策的依据

环境监督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前一个阶段形成的环保档案,是后一阶段环境工作如何开展的重要依据。当前随着社会和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环境监督管理手段要逐步实现现代化,要保证环保活动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这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完整准确的环保档案作为依据。掌握真实、系统、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而准确、系统完整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环保档案,如果不抓好环保档案,资料信息就失去了来源,科学的决策也将无从谈起,决策凭证也就没有根据。

(三)有效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有重大污染事故隐患的建设项目,杜绝在环境敏感区新建、扩建有可能产生重大污染事故的项目,如严禁项目选址在饮用水源上游建设,避免产生新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源。”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已有的该地区的相关档案资料,通过环评资料,才能做到有效评价,防范环境风险。

(四)为正确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环保部门在应对突发的污染事件时,常常会出现不好判断污染源问题,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出污染源就需要查阅环保档案,环境档案能为污染事件的分析、定性、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通过查阅环保档案能够准确的分析出污染物的具体成分,为下一步紧急治理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比如,水污染时,可以通过查阅环保档案,了解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分析污染物对水源的影响,以此来决定是否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再如出现仓库起火等情况时,就要通过查阅该仓库登记的档案,对燃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然后由专家判断有毒物质已经燃烧殆尽。

(五)环保档案是环保工作全面质量监控的保证

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运用的整套质量管理程序、手段和方法。也可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根据监测工作的特点,将实验室规划、仪器保养、管理制度、监测点位布设、样品采集、监测分析、数据审核上报等,运用现代化科学和管理技术加以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这一整套管理措施,经整理定稿后,存放于档案室,大大地方便了质控管理人员的查阅以及对质控文件、措施、方法的及时修改,保证了质控措施的协调和现行有效性。

(六)环保档案是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法律凭证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8

[关键词]档案管理;分级管理;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09-01

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里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不实用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甚至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因此需要进行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形成符合现代档案管理工作需求的档案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上升。由于档案分级管理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的档案管理中,实践证明,该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作用,极大的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的质量。

一、档案管理与档案分级管理的概述

档案管理也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档案分级管理是指在企业内由不同部门对各自形成的档案进行管理。优点是分工明确,不足之处是对企业档案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对跨类别或新型档案的管理往往会出现管理上的空白或交叉,同时也不利于档案的安全和利用。

二、分级管理制度对对档案管理的重大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对档案要实行分级管理。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第三条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档案局制定。”这是分级管理制度首次写入档案行政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为档案分级管理制度在档案法律法规中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高度,也说明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对保护和管理档案具有重大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了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档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还具有珍贵的文物保护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地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因此,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必须进行区分,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对具有文物属性的档案进行分级管理。

3、档案的不可复制性要求对档案必须进行分级管理。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档案资源极为丰富。但是档案的保护却存在着各方面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珍贵档案面临损毁、破坏甚至丢失的境地。因此,只有把分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落到实处,构建档案分级保护体系,才能把珍贵档案与普通历史档案加以区分,更加合理地保护我们宝贵的资源。

4、档案的分级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必依,预防档案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之后,档案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轨道,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远没有落实依法治档。这是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对违法分子的法律追究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同时,这样的处罚也不能有效遏制档案违法行为的发生。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被损毁、被盗卖案件的发生,说明要使档案法律法规得以落实,必须实行严格的档案分级管理制度。

三、档案分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实现

1、档案管理法律法规要做到一致

现阶段,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具有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对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证。在依据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档案分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与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需要与司法解释保持一致,各个不同的档案法律法规之间也需要保持一致,并且需要在相同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有助于彼此之间大矛盾的避免。还有就是档案管理过去和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保持一致,使法律法规自身具有的长效性特点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有利于档案分级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2、档案分级管理技术要先进和科学

在对档案资源实现分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由于现代的档案管理的内容不紧仅仅局限于纸质档案,因此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广泛的应用现代化技术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进行档案的分级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健全档案分级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档案分级管理的主要依据,而档案的分级管理技术的选择也需要在这个制度的范围内,并在管理过程中爱遵循一定的操作那顺序,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科学管理技术的积极作用,提高档案分级管理的水平出,有利于促进档案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先进和科学的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档案资源的检索和使用,同时档案资源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的了密切,从而促进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3、提升档案分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开展档案分级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开展有关的培训活动,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提升管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档案分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档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助于档案资源作用的积极发挥。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定期对档案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从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淘汰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人员,有利于档案分级管理人员的优化,从而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工作的水平。还需要看加强专业素质较强的人才的引进,发挥其的价值,并且对其他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全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具有不可再生性,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在当前有限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下,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档案成为档案管理和研究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档案的保护办法中分级管理无疑是较为有效和现实的途径之一,因此需要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其具有的价值得打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促进我国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为军.浅谈管理沟通的作用及途径[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05).

[2]马.历史档案分级保护体系构建初探[J].档案学研究.2007(03).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9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镇江212009)

【摘要】根据《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本文就企业如何与编制单位配合、环境风险能力评估、预案分类与编制、信息传递等方面,结合现有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中肯合理的分析,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探讨

基金项目:2014年环保部监测司科研基金项目“镇江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张先宝(197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江苏省环境应急专家,从事环境应急监测与管理工作。

编制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能够使企(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切实加强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和防范措施、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制定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事件产生的环境影响[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文件,《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版),都详细规定了编制准则和要求,笔者曾经多次参加急预案报告评审工作,在报告评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总结分析供各位同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提出不同意见共同商榷。

1业主与编制单位有机结合充分沟通

《应急预案》编制主体是企(事)业单位本身,要求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应急预案》是企业在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以自身能力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降低损失的作业指导书。对于风险源辨别、程序格式、信息传递等《应急预案》专业性范畴,需请相关专家编制,两者应有机结合,及时充分沟通。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业主单位往往认为既然委托给编制单位,就由编制单位全权负责,只提供项目基本情况、环评、安评等基本资料,其他工作不主动配合,编制单位调查不充分,赶进度求形式,模式化进行,同一编制单位编制不同企业应急预案类似,使得《应急预案》与实际出现偏差,具体到操作层面,指导性不强,对《应急预案》应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业主单位要与编制单位充分沟通,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

1.1风险评估与客观事实相吻合

风险物质环境影响的测算是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预判环境事件等级理论依据,但多数编制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时,风险物质环境影响评价真接引用环评报告书中环境风险评价内容;而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实际情况往往与理论上存在差异;周边环境与环评时相比也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按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物质统计和风险影响测算,结合气象、地形和区域分布,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评估,确保计算结果相对客观准确。环境事件与安全事件要分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往往由安全生产事故所引起,但并不是所有的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环境事件,要考虑到发生事故后,对企业周边区域水、气、土壤、生态以及敏感目标是否产生影响。

有的报告根据重点风险源和风险物质最大可信事件选取重点分析,多数选前两三个,实际应先预算,要针对最大可能的情况下,出现事故时的影响范围来确定,只要能引起区域污染事件的,都要进行专门重点分析,否则会误导企业,认为此类事件不重要或不可能发生,而一但此类源和物质发生事故,企业在《应急预案》中找不到指导依据,失去应急储备功能,就会影响事故救援和处理效果。

1.2现场防护和救援设施与清单一致

现场防护设施是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的必要设施,而救援设施是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中现场防护和救援设施与清单,往往需要根据风险物质、事故特点、环境风险、现场应急成员来确定,而企业在实际配置中经常会存在防护和救援设施配备不全,物资过期,摆放位置不符要求等情况,因此编制单位应配合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核清防护和救援设施配备情况,并在应急预案中明确防护和救援设施使用规程,明确物资核查与更换周期,确保防护和救援设施常备有效,随时取用。

1.3现场处置制度措施细化具体

目前应急预案多数现场应急救援措施模式化程度较重,针对现场具体防护、防火、防爆、防漏办法,以及救助、救火、堵漏、防渗、防污染扩散待措施,基本能够描述,但均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现场应急制度措施是企业的作业指导书,防护救援应具体到人,应急处置应具体到工段。工作规程明确所有应急救援办法,明确现场应急组人员职责。危险源位置应细化到点,必要时竖立警示牌,防护处置工作责任到人,重点岗位职责上墙。要针对相应情况编制现场处置预案,强化演练,确保警钟长鸣,任务熟练,一有应急任务不急不慌,应急救援按要求进行,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损失。

1.4企业环境应急能力评估到位

多数《应急预案》对企业自身环境应急能力没有分析,直接按导则要求制定相应的救援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和保障制度等内容,实际上企业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从安全角度出发,自身是有一定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只是现有的应急能力,能否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相结合,应急制度是否满足环境事件应急要求,应该认真分析与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结合企业原有的应急能力,优化、合并、扩展和完善,确保在强化原有应急能力的情况下,补充完善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组织、制度、技术、物资、方案,要将企业所有的应急能力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并从环境事件应急的角度,对企业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预案分类清晰,内容贯通一致

应急预案讲究可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根据企业大小、环境风险种类,区别对待。因此,为体现应急预案针对性、目的性和简洁性,预案分类要清晰。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由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和附件组成。

2.1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概况全面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概括性强,针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适合于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的企事业单位。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应急预案》有总则、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和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和更新、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附件16项内容。《应急预案》编制一般章节都不会少,但其中内容繁简不一,多数预案一点不拉的将每一个内容与小章节都列入《应急预案》中,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将导致原则性原话生搬硬套,指导性不强,失去可操作性。企业与编制单位要根据相应企业的类型、生产工艺、风险源和风险物质特性,对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最大可信事件,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降低污染,制定相应措施,对导则规定每一部分要求,涉及到的详细描述,对不相关的可少写或省略,以免画蛇添足。因此,综合应急预案要求内容全面是指按导则要求将与企业相关的所有求描述完整,不是将导则上的要求全部照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保证《应急预案》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专项环境应急预案详实具体

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因此,应当针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注重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事件的判断。

对一些大型企业,风险评估确定有两类以上的风险物质或风险源,为了突出重点,强化指导,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另外,对一些存在一类风险源或风险物质的小企业,可不编制综合预案,只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2.3现场处置预案责任到人

现场处置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注重预防应急措施,指导性强。

如果说《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处置救援的作业指导书,具体体现就落实在现场处置预案,应急现场应急预案制定一定要详细、明确、简洁,对于企业来说,一线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薄弱,一但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可能手足无措,不仅不会应急救援和处置,有时还会干扰和影响救援和处置,情况突出时还可能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伤害。因此,在现场应急预案编制,责任应该具体到工种和岗位(考虑到工人有到班和换岗),防护和操作规程用流程图形式,个人防护、救援和处置操作要求应该直接和命令式,确保现场人员简单培训就能参与《应急预案》的演习与实施。

2.4附件材料完整有效

附件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批复、文件、环境风险评价、制度、清单、合同、图件等资料,应注重收集应急救援行动、应急人员培训、演练和救援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和参考的相关资料,同时还要考虑在风险评价等相关计算分析时需要的资料,这些资料是预案的辅助与补充,因此,在《应急预案》实施期间,应规定对这些资料的查新计划和对救援物资的更新计划。

在《应急预案》中,现场处置预案是必须要有的内容,而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则视环境风险种类和企业大小而定。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附件内容和特点要分清,各预案环境风险分析、应急分组、信息上报、救援责任要一致,附件收集信息尽可能完善。

3事件考虑周全,应急措施到位

《应急预案》往往涉及到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特别是一些从事过安全评价的人员,过多重视安全问题而忽略环境事件。对于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是对上级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补充,也是本单位安全评价的延伸。

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1]。安全事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两者定义表明,环境事件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于安全事件,安全事件主要指造成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环境事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环境功能影响、生态破坏、社会不良影响。从管理的社会分工角度,公司内部因安全问题人员、设施等受到的影响,由安全部门管理。公司外部(区域级安全事故)影响由环保部门管理。因此,在环境应急预案中,重点要分析对外部影响的风险物质、风险源、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对象。并重点规划一但此类事故发生后的内部应急救援、应急防护、应急储备;外部救援说清敏感目标、责任部门、疏散路线、联系清单和降低外部影响的配合方式。

4危害方式说清,保护目标说全

环境事件的产生有安全事件引发的,也有其他情况引发的,不仅对风险源可能产生爆炸、火灾、泄漏、环保设施故障等直接危害方式分析,还要对可能衍生的环境危害进行分析,特别对事故处置时可能产生的次生环境危害,事故处理后产生废水、危险固废的处理,保证这些物质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应急预案》要关注环境次生事件,要求企业做好与周边敏感人群沟通,做好宣传,以免一但出现突发生事故时出现群体性事件。

5环境应急预案应当承上启下,注重衔接和联动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要注意与周边企业联动,预案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参照预案编制导则和相关文件,还要注意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或园区管理部门等相关环境应急预案衔接,特别涉及到的救援物资和技术人员的应急储备,要在企业预案中作出说明,还要进行培训与演习。预案风险评价中影响范围涉及周边企业的要将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告知对方,同时要针对附近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6应急监测方案要规范

多数报告编制人不清楚如何制定环境监测方案,要么与排污口环境监测混淆,要么超企业范围与能力。实际上,根据导则要求和环境监测责职范围,《应急预案》中环境监测应该分两部分,一是针对重点危险源监测监控进行的监测,二是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监测。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重点危险源监测监控是企业自主行为,应急监测方案应建议定点监测点位,仪器设备,报警限值,流动监测方式,监测频次;应急监测记录;核查要求;数据上报和信息传递规定等内容。

事故发生后,区域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监测,由环保部门监测机构负责,但在《应急预案》也要规定企业配合方式,要求企业结合风险源监测监控情况,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事故位置、污染因子、大致排放量等基础信息,同时按《应急预案》模式,根据事故情况和气象条件,初步计算可能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供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参考,并由专人配合监测部门的后勤、联络和服务等工作。

7结束语

经过近两年的评价审核,进行环境应急预的编制单位和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偶尔也会见到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值得称道的报告。本文中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家之言,希望与大家进行业务交流,共同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生物质能源方案篇10

[关键词]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意义;对策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国际网络化技术的影响已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而且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地质档案是采油厂40多年来在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科研、决策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是采油厂生存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物质财富。基于激烈的竞争形式,采油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快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尽快形成数字化档案馆的管理模式,以提高采油厂的经济效益。

一、加快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如何抓住网络时代赋予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采油厂地质档案资源建设的步伐,是档案工作者光荣的责任与使命。档案工作者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明确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1.地质档案信息化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作为采油厂开发和发展的活动记录,与采油厂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未来全厂信息化管理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地质档案的发展只有朝着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迈进,才能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目标,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2.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采油厂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实现开放式、全天候、互递性的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最佳的技术和途径。“十一五”期间,采油厂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为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和主体,为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地质档案信息化是网络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地质档案是采油厂开发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普遍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档案的利用者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形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地质档案工作要取得新的发展必须通过档案资源信息化这一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大力开发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加快地质档案资源的开放步伐,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地质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地质档案工作是采油厂的一项重要工作,地质档案在整个油田的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采油厂要取得创新和发展,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档案的管理能力。传统的资料收集、筛选、分类、编目、归档、立卷、统计等繁杂的工作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网络技术来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缩小保存空间、扩展存储能力。采油厂历经四十多年的开发,地质档案的库存总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造成库房拥挤、保管困难。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使档案信息达到图、文、声一体化传输,信息化的档案资源可以很方便地存储在储量大、成本低、易传输的电脑和光盘上,从而缩小了档案的存储空间,扩展了存储能力,方便了地质档案的保存及开发利用。(3)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使地质档案的检索更方便、快捷。用户在利用网络中的档案信息时,可以方便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本身的优势,按照自己的需求向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提出检索要求,从而快速、准确、方便地获取利用档案信息。(4)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利用网络系统加强档案信息的网络交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充分利用这一系统,可以加强档案工作者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档案工作者之间的学术讨论,激发科学创造,从而推进采油厂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档案资源信息化可以粗略地描述为:档案资源信息化是指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与管理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的开发利用,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

1.科学制定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保证档案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和实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建立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所涉及的资源配置、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网络建设等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2.建设丰富的档案资源数据库,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源。丰富的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地质档案是采油厂生产、经营、科研、建设、决策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以特有的内涵囊括了勘探开发、油藏研究、措施上产、油田规划及调整方案的编制、测井、试井、及深层油气资源的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档案部门如果没有丰富的档案馆藏,加强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档案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立自下而上的统一集中的档案管理网络,使采油厂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地质资料及时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资金投入,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建立数字化地质档案馆,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地质档案信息的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数据存储服务器和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的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以及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所需的人才及技术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质基础。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便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4.丰富地质档案库藏资源,奠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地质档案发挥作用的大小主要应看其是否完善、准确的利用了完整准确的档案。地质档案部门如果没有丰富的地质档案做为物质基础,则地质档案信息资源也必不丰富,因此,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将是一句空话。

5.加强队伍建设,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保证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今石油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新学科、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尽快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这支专业技术队伍人员必须既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又要掌握计算机和相关的现代技术。确保地质档案信息及时、快捷、准确提供给石油开发利用者,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更好地为采油厂的生产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