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十篇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22:31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1

摘要: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具有方法论、学科拓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博弈论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质和量上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新闻理论界对博弈论的理解存在狭义、广义与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三个层面水平。我们可从哲学意义、方法论意义和建构意义三方面,认识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弈论方法

问题的由来

新闻传播学比之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就表现得比较典型。

将博弈论与新闻传播学相交叉的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新闻理论界尚无人提到。后来新闻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心理学、新闻学与美学、新闻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新闻理论界在新闻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很好地重视新闻传播博弈学的研究。作者在199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段时间,涉猎了一些有关博弈论的论著,产生了新闻学、传播学与博弈论之间关系的简单联想。这种联想主要是对新闻文化学建构来讲的,从新闻文化的外延角度来看,新闻传播的竞争生态研究,不能缺少博弈论的思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博弈论的书籍开始增多,后来出现了普及性的博弈论读物,这些书籍大都将社会生活、经济领域、历史经验等方面内容,与各种博弈类型相类比,说明博弈论的道理,但也带来某些副作用,即博弈论的庸俗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一词在新闻报刊、文章论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新闻传播与博弈的关系,真正被新闻传播理论界重视,是在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会上提出“传播即博弈”的观点,并存在争议。2008年10月,孙光海、陈立生的《传媒博弈论》由三联书店出版,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博弈论引入传媒领域的成功力作。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如《传媒博弈论》一书,“将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四大城市的13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平时新闻报道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从新闻到版面到受众再到发行,通过大量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从而制定最佳策略。内容包括网络媒体博弈、都市报博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热点新闻与冷门新闻、大新闻与小新闻博弈等”。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来看,该书许多内容还停留在下文所提及的第三种认识上。但就分析比较到位的有关传媒博弈的内容来看,完全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之间竞争策略着眼,探求媒体的生存之道。

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实事求是地说,新闻传播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人们由于对博弈论的跨学科性质意义尚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种广义理解还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传播与博弈是两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不能用博弈观点去研究。小约翰将博弈论研究归入人际传播理论,说明他已经把博弈论纳入到传播学视野了,不存在谨慎与否的问题。小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的前面部分特别提到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即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存在传播的问题,传播学强调传播的双向性,恰好说明了与博弈论的紧密联系。另一位讨论者强调:“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基于“传播即博弈”这一命题而得出的观点。应该说“传播即博弈”是不对的,但“传播之中有博弈”,“博弈之中有传播”,在一般的传播现象中存在部分博弈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正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理性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那种强调博弈论研究对象必须是理性的,从而认定传播学一般现象无法以博弈论进行解释,不尽妥当。我们知道,传播模式研究的前提,也要求理性的状态。

三是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哲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诚然,博弈论研究确实离不开这些因素,但所有事物间的这些因素,不一定都是博弈论所讲的博弈。也有在互动反馈意义层面,来理解博弈的,比起前者进了一层,然而也不十分确切。如诸多文章中的“不同文化与黄色新闻的博弈”、“媒体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博弈”、“新闻规律与媒体利益的博弈”、“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博弈”、“政府与新闻界的博弈”、“博弈海量信息”等。其中有些文章也道出了某些新闻传播博弈行为,但存在将博弈论泛化的情况。如有论者把主观上的意识与客观上的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或做法与某一具体的观念或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这都是与博弈论不相契合的。我们只能说是直觉地使用了博弈这一名词,而没有从博弈论的理论角度去进行规范的研究。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专门提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而是力图客观地思考博弈论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究竟能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起到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建构作用,甚至形成新闻传播博弈论这一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可能性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1931年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在内的形式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的形式系统自身不能证明它本身的无矛盾性。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数学来说的,但是其革命意义远远涉及科学哲学、逻辑学,而这种情况也注定要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诚然,新闻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将博弈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理论。我们研究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运用其基本思想,扩展研究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最合适的地方,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描述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规律,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博弈论最基本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可能往往是有限理性。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根据以上的简单概括,随之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过程中,有没有相类似的情况?其一,在同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双方各自的行为要视对方的行为而定?其二,均衡概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三,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不是理性的?情况允许的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是追求的目标?其四,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建立?答案是倾向积极的。

有了上述基本思考,我再从更大一些的方面来探讨运用博弈论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经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普遍性、基础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但归根结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活跃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在各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发现博弈的因素,是因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交往关系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交往关系决定的。因此,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亟须建立一套新型的适应这一体制状况的文化产业伦理。目前可以定义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和博弈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的“均衡”概念相暗合。每一次新闻传播策划、新闻报道活动或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都存在博弈论的问题,因为在某一次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之间、传受之间等,都有一个行为对策选择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追求个体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追求的就是整体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双赢策略,即博弈论的“均衡”。公益与私利、赢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一直存在,博弈的均衡可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也有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博弈论最初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下面的对策论。后来应用于经济领域。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领域的博弈论,已逐渐变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人们十分重视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史子集弈的思想无处不在。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数学,而社会科学的基础可以是博弈论。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用学派的传播模式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博弈模型。在我国较为流行的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瑞典人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许多传播模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情况。该书第一版介绍了35个传播模式,第二版介绍了66个传播模式。除了个别早期线性模式外,在控制论的反馈概念出现之后,传播模式越往后越具有博弈的性质,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当代传播模式离开了博弈的思维,其研究是存在欠缺的,虽然其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完全全解决实际中的所有问题。

理论建构意义。新闻学传播学以及中国化的新闻传播学,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建立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需要破除自然与社会科学鸿沟的时代,谁也不能断然否定新闻传播学领域可以不要博弈论的参与。作为与社会实践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之一的新闻传播学,从来不存在其他学科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由于受经济学的影响,人们思考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时,可能认为仅仅反映在传媒的经营管理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导致产生了博弈论不适合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观点。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中重视运用博弈论,并不是要求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像经济学那样转向博弈论,并把它作为核心的理论分析工具,而是在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博弈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合理的内容,吸纳到基础理论中来。更重要的是,将博弈思维作为指导理论研究的一个窗口,扩展新闻传播理论空间。当然,也可以建立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博弈理论”,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学新领域探索。

结语

新闻传播研究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已有多年,但是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被吸纳与运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对博弈论尚不太熟悉,对博弈论的理解也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部分抵触心理,致使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不甚理想。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研究新闻传播博弈论,对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博弈论无论在广义、狭义还是方法应用上,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肯尼斯·赫文[美]、托德·多纳著:《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罗伯特·吉本斯[美]著、高峰译:《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弈论方法

问题的由来

新闻传播学比之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就表现得比较典型。

将博弈论与新闻传播学相交叉的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新闻理论界尚无人提到。后来新闻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心理学、新闻学与美学、新闻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新闻理论界在新闻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很好地重视新闻传播博弈学的研究。作者在199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段时间,涉猎了一些有关博弈论的论著,产生了新闻学、传播学与博弈论之间关系的简单联想。这种联想主要是对新闻文化学建构来讲的,从新闻文化的外延角度来看,新闻传播的竞争生态研究,不能缺少博弈论的思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博弈论的书籍开始增多,后来出现了普及性的博弈论读物,这些书籍大都将社会生活、经济领域、历史经验等方面内容,与各种博弈类型相类比,说明博弈论的道理,但也带来某些副作用,即博弈论的庸俗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一词在新闻报刊、文章论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新闻传播与博弈的关系,真正被新闻传播理论界重视,是在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会上提出“传播即博弈”的观点,并存在争议。2008年10月,孙光海、陈立生的《传媒博弈论》由三联书店出版,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博弈论引入传媒领域的成功力作。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如《传媒博弈论》一书,“将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四大城市的13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平时新闻报道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从新闻到版面到受众再到发行,通过大量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从而制定最佳策略。内容包括网络媒体博弈、都市报博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热点新闻与冷门新闻、大新闻与小新闻博弈等”。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来看,该书许多内容还停留在下文所提及的第三种认识上。但就分析比较到位的有关传媒博弈的内容来看,完全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之间竞争策略着眼,探求媒体的生存之道。

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实事求是地说,新闻传播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人们由于对博弈论的跨学科性质意义尚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种广义理解还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传播与博弈是两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不能用博弈观点去研究。小约翰将博弈论研究归入人际传播理论,说明他已经把博弈论纳入到传播学视野了,不存在谨慎与否的问题。小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的前面部分特别提到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即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存在传播的问题,传播学强调传播的双向性,恰好说明了与博弈论的紧密联系。另一位讨论者强调:“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基于“传播即博弈”这一命题而得出的观点。应该说“传播即博弈”是不对的,但“传播之中有博弈”,“博弈之中有传播”,在一般的传播现象中存在部分博弈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正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理性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那种强调博弈论研究对象必须是理性的,从而认定传播学一般现象无法以博弈论进行解释,不尽妥当。我们知道,传播模式研究的前提,也要求理性的状态。[论文网www.LunwenData.Com]

三是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哲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诚然,博弈论研究确实离不开这些因素,但所有事物间的这些因素,不一定都是博弈论所讲的博弈。也有在互动反馈意义层面,来理解博弈的,比起前者进了一层,然而也不十分确切。如诸多文章中的“不同文化与黄色新闻的博弈”、“媒体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博弈”、“新闻规律与媒体利益的博弈”、“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博弈”、“政府与新闻界的博弈”、“博弈海量信息”等。其中有些文章也道出了某些新闻传播博弈行为,但存在将博弈论泛化的情况。如有论者把主观上的意识与客观上的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或做法与某一具体的观念或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这都是与博弈论不相契合的。我们只能说是直觉地使用了博弈这一名词,而没有从博弈论的理论角度去进行规范的研究。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专门提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而是力图客观地思考博弈论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究竟能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起到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建构作用,甚至形成新闻传播博弈论这一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可能性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1931年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在内的形式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的形式系统自身不能证明它本身的无矛盾性。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数学来说的,但是其革命意义远远涉及科学哲学、逻辑学,而这种情况也注定要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诚然,新闻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将博弈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理论。我们研究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运用其基本思想,扩展研究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最合适的地方,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描述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规律,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博弈论最基本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可能往往是有限理性。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根据以上的简单概括,随之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过程中,有没有相类似的情况?其一,在同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双方各自的行为要视对方的行为而定?其二,均衡概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三,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不是理性的?情况允许的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是追求的目标?其四,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建立?答案是倾向积极的。

有了上述基本思考,我们再从更大一些的方面来探讨运用博弈论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经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普遍性、基础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但归根结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活跃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在各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发现博弈的因素,是因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交往关系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交往关系决定的。因此,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亟须建立一套新型的适应这一体制状况的文化产业伦理。目前可以定义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和博弈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的“均衡”概念相暗合。每一次新闻传播策划、新闻报道活动或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都存在博弈论的问题,因为在某一次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之间、传受之间等,都有一个行为对策选择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追求个体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追求的就是整体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双赢策略,即博弈论的“均衡”。公益与私利、赢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一直存在,博弈的均衡可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也有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博弈论最初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下面的对策论。后来应用于经济领域。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领域的博弈论,已逐渐变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人们十分重视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史子集弈的思想无处不在。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数学,而社会科学的基础可以是博弈论。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应用学派的传播模式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博弈模型。在我国较为流行的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瑞典人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许多传播模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情况。该书第一版介绍了35个传播模式,第二版介绍了66个传播模式。除了个别早期线性模式外,在控制论的反馈概念出现之后,传播模式越往后越具有博弈的性质,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当代传播模式离开了博弈的思维,其研究是存在欠缺的,虽然其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完全全解决实际中的所有问题。

理论建构意义。新闻学、传播学以及中国化的新闻传播学,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建立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需要破除自然与社会科学鸿沟的时代,谁也不能断然否定新闻传播学领域可以不要博弈论的参与。作为与社会实践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之一的新闻传播学,从来不存在其他学科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由于受经济学的影响,人们思考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时,可能认为仅仅反映在传媒的经营管理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导致产生了博弈论不适合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观点。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中重视运用博弈论,并不是要求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像经济学那样转向博弈论,并把它作为核心的理论分析工具,而是在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博弈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合理的内容,吸纳到基础理论中来。更重要的是,将博弈思维作为指导理论研究的一个窗口,扩展新闻传播理论空间。当然,也可以建立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博弈理论”,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学新领域探索。

结语

新闻传播研究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已有多年,但是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被吸纳与运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对博弈论尚不太熟悉,对博弈论的理解也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部分抵触心理,致使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不甚理想。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研究新闻传播博弈论,对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博弈论无论在广义、狭义还是方法应用上,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肯尼斯·赫文[美]、托德·多纳著:《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3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新闻专业主义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91-02

随着博客、微博等个人传播平台的普及,个体在传播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以至于学界和普通民众同声欢呼“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但事实上,个人传播平台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张了,至少在新闻传播领域,“自媒体时代”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一、自媒体与传统媒体

2001年9月,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Gillmor)率先提出了journalism3.0的概念。他认为,journalism1.0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journalism2.0指的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和新闻门户网站等;journalism3.0指的是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2003年1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双月刊上撰写了题为《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newsforthenextgeneration:herecomes‘wemedia’)的文章,提出了“自媒体(wemedia)”的概念[1]。而第一次针对自媒体给出严谨定义的是美国媒体学者谢因波曼(Shayne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willis)。2003年7月,美国新闻协会出版了二人联合提出的有关博客传播模式的研究报告,报告采用了丹吉尔默的“wemedia”概念,并认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2]”

根据学界的研究,可以对丹吉尔默、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观点做进一步的解读。以代表性媒介不同为标准,现代新闻传播媒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其传播主体是专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其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线性传播;二是以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没有显著的变化,但借助网络的技术支持,其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三是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个人传播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传播主体不再由专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垄断,每个人都能够面对公众直接发声。传播方式也由一对多的“教堂传播”,改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集市传播”。正是这种改变,引发了人们不切实际的联想,夸张出一个虚幻的“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与新闻传播

(一)自媒体是否参与了新闻传播

其实,自媒体是否真正参与了新闻传播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取决于对新闻传播的界定。

关于新闻传播,比较常用的定义是:“新闻传播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并认为“‘人们之间相互进行’,这首先表示新闻传播并不只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新闻传播媒介出现以后的传播活动或者仅仅是这些媒介所从事的活动,它包括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在不同层次、以各种方式进行的获取新情况、新信息的一切活动。[3]”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其外延甚至超过了通常对“大众传播”的定义,几乎等同于对“传播”的定义。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定义来理解新闻传播,那么,自媒体毫无疑问是参与了新闻传播的。

但是,以上对新闻传播的定义遭到了学界的质疑。有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就是无数传播活动中的在性质和形式上都有着严格界限的传播活动的一种”,它和非新闻传播应有如下区别:第一,信息的来源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必须是最新的。第二,信息的媒介必须是专业的,面向全社会的和大众化的,必须是真正传播“新闻”的专业媒体。第三,传播的渠道必须是新闻从业部门和专业机构[4]。第一项区别强调的是“真实性”和“时新性”;第二、三项则着重强调了“专业性”。毫无疑问,不管以其中哪一项来衡量,自媒体都被排除在新闻传播之外了。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一些传统媒体也开设了官方的自媒体平台,例如官方微博等。但这些官方自媒体平台和他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本质上是一致的,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媒介。而媒介不同于媒体,媒介指的是居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是承载人类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载体。而媒体,则应该是掌握并操作这些媒介的人或组织[5]。

由此可见,所谓的自媒体是否有资格参与人类最重要的传播活动之一——新闻传播都尚无定论,更遑论什么“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冲突

新闻专业主义,是指新闻从业人员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意识形态,具体表现为新闻从业人员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新闻专业主义源自于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新闻界信条》(CanonsofJournalism),成熟于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其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onFreedomofthepress,FreeandResponsiblepress)中提出的新闻业的基本标准。它已成为被多数国家业界、学界和社会广泛接受的新闻传播的基石。

新闻专业主义准则的版本多种多样,但其最核心的理念有三:一是新闻的客观性;二是新闻自由;三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媒体与这些核心理念同样格格不入。

1.自媒体在客观性上的无能为力。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也是新闻传播的底线。新闻专业主义对客观性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实、真切,不仅要求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而且要求在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严格区分客观事实和制作者个人或者机构的观点,正如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peterson)所言:“传媒必须准确,不能撒谎……必须清楚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6]”二是全面、平衡,即公正地向受众展示新闻事实的全貌。

在传播实践中,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为了确保新闻的客观性,不仅培养起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编团队,而且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核实纠错机制,对新闻由制作到传播的全过程进行把关。在这方面,自媒体先天不足。作为个人,即便具备了较高的新闻素养,也无力建立起完备、有效的核实纠错把关机制,新闻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的错讹和有失公正无法限制在最低限度。更何况绝大多数的自媒体操控者不具备起码的新闻素养,甚或根本不知道客观公正为何物。这样的自媒体遭到新闻专业主义的拒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和客观性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媒体的公信力。传统媒体因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而在受众中拥有相当的公信力,因而也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效果;自媒体因无法保证新闻的客观性而不具备起码的公信力,其传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自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滥用。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石。新闻专业主义崇尚新闻自由,但同时认为这种自由必须是有限制的。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别强调,“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缺少限制的自由只是一种幻想”。

法律法规和一般社会伦理是新闻自由的边界,突破了这一边界就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需要指出的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有时会成为滥用新闻自由的借口。在最近的几次灾难报道中,个别记者片面追求新闻的客观性,做出了不少有违社会伦理的行为,或影响了救灾工作,或直接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以致业内人士痛斥:把紧张、严肃、悲痛交织的灾难现场,直弄成媒体狂欢的大秀台。

滥用新闻自由不独存在于自媒体,传统媒体也有同样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个体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决定,自媒体存在着更普遍、更严重的新闻自由滥用现象。一些自媒体操控者打着客观性或者新闻自由的幌子,肆意践踏他人的自由,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出现了专业的“网络水军”、“网络打手”等负面势力,更加重了滥用新闻自由现象对社会和受众的危害。

3.自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社会责任原则是对新闻自由的矫正、限制与保护,也是新闻专业主义能被社会和业界广泛接受的重要理由。事实上,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理所当然的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由和责任相伴相随。自由使媒体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功能;责任使媒体不至于滥用自由而更具生命力。

媒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有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一方面来自于媒体的内部建设,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而这些恰恰是自媒体最缺乏的。零门槛使得社会公众一窝蜂地集聚在自媒体下,其间就难免良莠不齐。同时,海量的自媒体平台、海量的信息、瞬间的传播速度,使得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因无能为力而形同虚设,给自媒体逃避社会责任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媒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有足够的责任能力。传统媒体以整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和信誉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保障,这些保障条件同样是自媒体不具备的。加之自媒体操控者虚拟的网络身份,使得社会难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责任追偿机制,以至于自媒体可以一方面拥有滥用新闻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则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责任。

总之,自媒体因与新闻专业主义格格不入而在新闻传播领域受到限制。但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业界和学界足够的重视。相反,有人在盲目地欢呼“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甚至在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媒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颠覆。需知基石的坍塌意味着大厦将倾,客观性、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诸原则被颠覆,新闻必将死亡。

三、结论

所谓的自媒体,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交流和娱乐,它以自主、快捷等优势给大众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因其不能保证新闻的客观性、较多滥用新闻自由和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等缺陷,无力进行新闻生产,更不可能真正入主新闻传播领域而开创一个“自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沈金霞.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J].今传媒,2012(9).

邓若伊.论自媒体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变动[J].现代传播,2001(4).

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郝雨,何懿.新闻定义批判与新闻本质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4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一)新闻传播社会责任论的内涵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60多年来,社会责任论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社会责任论认为,媒介应当享有新闻自由,但自由与义务是相随的,媒介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强调责任与权利的统一,揭示了传媒负有引导理性生活、塑造道德精神的社会责任,强调“有控制的新闻自由”,提出政府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

(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2009年10月9日,国家主席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消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同时强调“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1.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现状

(1)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广

从报纸、广播到电视、电影再到互联网络,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传播到互播,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新闻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广。

(2)受众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

受众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包括观众、听众、读者等,近年来受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向高素质的趋向发展。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架构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的对信息进行取舍,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更为专业。

(3)讯息呈现出“病态”的暴增

传播学中的讯息指的是由一组互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这个概念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是“有意义”,近些年来,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如果把人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比作杯子,那么,当今的信息便是那不断溢出来的水。日趋暴增的信息已使得人们无所适从,更无暇去分辨“有意义”和“没有意义”了。信息的这种“病态”暴增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力的下降,影响社会的安定。

(4)新闻信息反馈渠道越来越多,传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反馈渠道也进入现代化,由过去的“去电台反馈”或“来信请寄”变为直接在网上留言或在论坛里发表意见和建议,加强了信息反馈的力度。这种传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使得受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能够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呼声,利于对事实真相的发掘和监督。

2.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一,真实、客观、准确的报道新闻内容

新闻如镜子一样呈现社会真实的面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所有媒介取信于民的基本依据。新闻媒体报道时必须保证新闻来源真实可靠,报道内容准确无误,新闻分析及评论都是建立在事实准确基础上的客观评判、正确引导。

第二,引领时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

媒体是舆论的领航者,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代中国的新闻媒体,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时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三,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大众精神生活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新闻收受者对新闻传播内容的收受,满足收受主体的需求是新闻传播的内在动力。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为群众提供大容量文化知识、娱乐讯息成为媒体丰富大众精神生活,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职责。

第四,做大做强自身,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新闻媒体要以世界眼光、中国视角,发挥传媒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上的作用和价值。传媒业应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传媒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走出去模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向世界正确传播中国、说明中国,进而影响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二、我国现阶段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时暴露出的问题

(一)虚假新闻的层出不穷

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介和组织的立身之本。可近年来虚假新闻却层出不穷,从2008年的“华南虎事件”到2011年“金庸去世”,少数新闻从业人员捕风捉影传播真假不明的小道消息,不经求证,随便转载源自微博的不实信息。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使虚假报道蔓延,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一定程度>!

(二)新闻栏目品质下降,内容低俗、缺少人文关怀

首先,部分新闻栏目品质下降,片面追求利益和收视率,一味迎合受众猎奇、媚俗的低层次趣味,不断报道情杀、犯罪、丑闻甚至是色情暴力的新闻内容。其次,传播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比如个别富二代、官二代违法后用钱和势解决问题的“炫富”、“炫势”报道,还有对相亲节目里一些“物质女”、“拜金女”的言论的报道等等,这些被不断宣传的片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当代青年人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污染了社会风气。还有,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能抢到新闻,忽视了新闻传播过程中对被采访和受众的人文关怀。因为抢新闻不去救人、为了新闻漠视被访者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新闻传播活动与人文精神是相契合的,要从文化的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这才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魂”。

(三)对反面事件过度关注,对大事件却缺少深入报道

“坏消息才是好新闻”成为以盈利为目的部分媒体信奉的新闻价值标准,越是反常的、负面的、耸人听闻的事情才越有新闻价值。于是犯罪、丑闻、动乱等阴暗面被大肆渲染。例如“富士康跳楼事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从三月的3起到五月时已成为6起,一些媒体甚至推测会不会有“第十三跳”。媒体的反面示范和“推波助澜”实际是在起一种错误示范作用。相反的,媒体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却存在着简单化、机械化现象,不能给受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信息,虽然有系列报道的“形”,却缺少系列报道的“质”。例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件,当时各媒体大都关心的是此事的进展及日本民众的反映,对于核泄漏对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怎样减轻影响报道的较少,基本都是“根据最新气象资料显示分析,未来三天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核辐射物质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并无危害。”这方面缺乏详细深入的报道,不法商贩趁机而入,造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全国“抢盐风波”。现如今的受众是具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主体,他们对重大事件的关注早已由皮毛转入了深层次。大事件缺乏深入报道,直接影响到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和支持。

三、应对我国当前新闻传播社会责任缺失的措施和建议

(一)把关人严格监管,带头净化新闻传播环境

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最后传递到受众的新闻必定是经过众多“关口”的少数。普利策曾说过:“只有最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作为媒体的把关人必须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植根于自己的灵魂,忠实、公正、勇敢的层层把关和监管,净化新闻传播环境,营造新闻传播健康的绿色的有效机制。

(二)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提升职业道德

社会责任的实现离不开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传媒从业人员要加强自律精神,必须明确自己是在为大众利益工作,是在为社会作贡献。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不以金钱利益为准则,不用闲言、色情及暴力等来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传播真实的、完整的、科学的、公正的、符合民族伦理道德的主流内容,担负起环境监视、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三)新闻媒体要整顿机构,提高自我规范意识

“媒体的权利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权和信息权,从信息的收集、筛选到信息的过滤、公开,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这种权利的主导作用,因而这种权利就成了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新闻媒体机构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一定要履行义务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被经济利益绑架,应以社会利益为重。多做有品位的栏目而不是奉行娱乐至高,不借助网络红人一味炒作,不对负面新闻做过多大肆的报道,从选题材到定节目,从录制到节目反馈,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要求自己,走精、全、高的良性循环的品牌战略之路,不断提高自我规范意识,改进经营模式。

(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开展品位教育

媒介素养是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媒介传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受众在选择新闻时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主动性。通过教育,引导受众不断地学习,提高文化水平,提高鉴赏能力,从而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使他们理性地看待新闻传播,不轻易被感染和暗示,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五)社会监管部门加快立法进度,加大监管力度

近几年,当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地方保护主义、监管惩治力度不够都是帮凶,新闻媒介付出的代价成本都非常小。所以社会相关立法部门应加快立法进程,向制度具体化,标准化推进。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有法有规必依,严格执行,违规必究。对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的及时惩戒,会对新闻传播环境起到震慑和净化的作用,同时也为新闻传播社会责任的实现扫清了障碍。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5

一、打破传统媒介研究思维僵化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

传统的媒介研究方法是以主体对客体的两元对抗思维模式,简而言之,主体是作为创造者的传播者,客体是接受信息的受众者,信息从主体到客体之间过程是中间的传播过程,这种传统的媒介研究思维方式僵化了受众者的地位,被直接物化或对象化。传播者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将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给受众者,传统的媒介研究将媒介作为传播者,把其看成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传播工具,受众者缺少自主权和话语权。霍尔打破传统媒介研究的思维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概括了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彼此既联系又保持独立性,同时提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播主体的目的和传播内容,技术、物质工具也在制约着信息的传播,传播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主客体对立意义上直线性,具有间接性。传播过程还要考虑传播者和受众者双方的社会关系、差异性和多元性。

霍尔引入了符号学的观点,信息以符号为载体,组合成语义链进行传播,这个符号载体是以语言的规则构成,在符合和意义或者图像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保证了信息的正常流通。传播过程看成是意义能指和所指双重、复杂的符号建构过程,从而展现出传播活动复杂维度。霍尔的理论打开了受众者研究的开端,恢复受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本位,他们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人,不单单是被动接受、被信息制造者操纵的客体。

二、将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形式和受众的解码战略联系起来的编码/解码模式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有着两种范式:其一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实证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另一条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开创的批判范式,强调对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效果批评。在霍尔之前,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尽管不认同这一学派对于媒体社会功能的一味贬低,但却继承了这一学派的意识形态批评路径。

研究霍尔就不得不提到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创立的编码/解码模式。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和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广播员往往关注的是观众未能按他们(广播员)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真正想说的是电视观众没有在主导的或所选的符码范围内活动,他们期待完全清晰的传播,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霍尔认为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传播者按照某种意识形态进行编码之后进入流通环节的信息,在面对负杂的、有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时,信息便摆脱了传播者编码时的真正意图,受众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不断变化、对信息积极接受、解构和再生产的过程。霍尔的解码、编码模式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实证主义流派的媒介传播模式,批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消极受众论,开启了文化研究模式的新纪元。

三、霍尔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传播学研究新范式带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霍尔开创的这一研究范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虽然存在诸多理论疑点,但对媒介和文化研究产生了迄今犹在的巨大影响,值得中国学界继续深入研究。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分析方法引入到传播研究中,反对僵化、概念化、封闭化的研究,这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在我国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今天,传播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如果忽略了社会日益被划分为多个话语领地的事实,忽略观众的话语权,传播就可能遭遇失败。因此新闻事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话语实践对于信息建构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意识到只有观众认同主导社会的文化秩序才能实现传播的真正目的。霍尔的这种暗含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意识形态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之下的,更加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批判观网络新闻实践

马克思在领导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中,一直非常重视发挥报刊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充实自己的新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网络新闻传播存在隐忧的今天,应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的新闻批判观,实现新闻传播中的人文教育价值,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一、马克思的新闻批判观

批判,不是恶意的指责,而是对不良思想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的监督和批评,是对错误的目的、程序、方法和手段的监督和改进,是一种善意的劝诫。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是批判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在批判中创新,在批判中建立。新闻的本质是实践,也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批判,因为批判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马克思认为新闻传播是无产阶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的喉舌,是向一切腐败行为斗争的武器。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判案》中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唤的喉舌。”

批判的过程就是一种认识、改造、培育的过程,也是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批判展示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怀特海认为:“在人类生活中,激发起人正当的不满之情的因素是一种渐次成熟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的基础便是对美、对理智分辨力以及对责任的看重。”批判是一种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二、网络新闻传播及其特点

网络新闻传播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和手段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为了争夺话语权,各传统媒体纷纷上网,展开激烈的竞争。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快的发展速度,即得益于其自身具备的许多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来看,它所体现的特征有数字化、全球化、信息化,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可存储,可复制,易检索。(2)从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上来看它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迅捷性、多媒体化、交互性。(3)从网络媒体的传播角度来看其特征有多元性、自由性、个性化。

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作为一种公众心理,它可以代表人心向背,预示政治风云,维系国家兴衰,并依靠一种内在的精神信念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调节社会的运行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社会主义国家,利用网络舆论的这一特性来进行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也是也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要手段。

三、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隐忧”

现在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网络的兴起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批判的场所也向网络虚拟化世界进发,并引发了网络新闻传播中批判道德上的“隐忧”。作为第四媒体,网络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传播者多元化、全球化、选择的自由化、传授关系的互动化、传授者身份的隐匿性等这些特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空间,为人们自由的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但同时,也为匿名者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新闻侵权、胡乱批判等大开了方便之门。在我国近6亿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网络化生存、网络化生活成为常态。其中一些志趣相投、利益相关者不分地区和行业,更不分岗位和家庭,在网上组成一个个带有一定标识的社会群体(即网上说的“群”“圈子”),随时随地联系互动,讨论现实问题,评判中外社会,影响公共事务,干预突发事件,重塑媒体格局,改变舆论生态,从而引发批判表现在新闻传播中的客观性和劝解度降低,呈现无序化倾向,导致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批判失范的“隐忧”,甚至会带来舆论引导危机、信息安全危机。

四、践行马克思新闻批判观

那么,在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蜂起的今天,网络新闻传播在挑战现行社会管理模式、冲击现实社会秩序方面大有隐忧甚至会带来舆论引导危机、信息安全危机,如何践行马克思新闻批判观呢?

首先,必须坚持批判过程中的党性原则,必须强调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功能作用。我们的报刊、广播、电视和通讯社等是党的宣传舆论的工具,是党和政府的耳目与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批判也是保证一个政党执政为民的有效方式。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现代社会,批判就是一种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是马克思新闻批判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没有指责的权利,他的赞扬也是没有价值的。”新闻传播作为社会的“公器”,担负着监督批判作用,“张口闭口”都是赞美是没有意义的,在批判基础之上的赞美才是有价值的。

其次,必须意识到人的认识和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偏见,自己对这种局限性和偏见却很难发现,而别人的批评或建议会促使自己进行反思,纠正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中华民族革命的党变成了一个领导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党,更需要“第四权力”即新闻媒体的监督和批评。对于党和政府的批评是外在的,内在的是人民群众基于对党和政府的希望,是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从此意义上来说,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审视自己的镜子,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窗口。所以,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应充分利用新闻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直观、时效性针对性强等特点,担负起对群众、政党的责任,监督党和政府,理性批判。

再次,领会马克思的新闻批判观,发扬新闻传播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社会学说,是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思想武器。”所以,我们开展批评,第一,从批评的目的上讲,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第二,从批评的方法上讲,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第三,从批评的原则上讲,要区别界限,掌握政策;第四,从批评的作用上讲,要讲究实际,注意效果。

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的新闻观,实现新闻传播的人文教育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m].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7

关键词:信息多元化;新闻专业主义;真实性;公信力;完整性;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04-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各类新兴信息媒介不断出现,自从以印刷媒介为标志的传播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又一次信息爆炸式发展的社会阶段。毫无疑问,由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主导下的真正的信息传播革命时代,不但已经发生而且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一、媒介技术与信息多元化

媒介技术不断更新,各类新兴媒体不断出现。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媒介技术革命,引发了人类信息文明的根本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利用传播渠道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为信息的自由生产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更加频繁,加之自由的信息交流本来就是人们组织社会生活的必需,这些则都成为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因此,对于大众传播而言,新闻生产、传播与接受的方式也出现了全面的变革,可以说,新兴媒体已经彻底逆转了传统的大众媒介传播模式。

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以“专业主义”为基本理念的新闻生产机制,也发生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新闻生产由专业的新闻机构独自垄断的局面彻底被颠覆,在拥有相应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之后,新闻生产则完全可能由专业新闻机构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受众来完成,特别是作为传统大众传播终端的受众,由于掌控和介入了传播渠道,由此不仅主导着新闻产品的使用权,同时还完全有条件可以介入新闻产品的生产领域,由此掌控新闻产品的生产权,并进一步决定着新闻作为社会话语的基本走向。如果把新闻作为社会化的产品看,那么新闻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已由单向的媒介机构垄断走向全面的市场化,新闻生产的市场化时代已然来临,信息多元化已成为当代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以专业机构为控制的媒介生产体制,以印刷媒介为主体的媒介形态等传统大众媒介,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此发展背景之下,作为传统发展形成的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又如何体现,新闻生产的专业主义理念又如何贯彻并得到有效地保障呢?显然,这成为信息多元主义时代新闻传媒业所面对的基本问题。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本质

伴随着印刷技术革命及大众传媒业的发展所形成的“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理念和专业规范,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公共性、客观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它不仅是大众传播活动的基本理念,也是作为专业新闻媒体机构所应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由此可见,为了保障公共性特征的实现,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括新闻产品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新闻的独立性具体体现为新闻机构的独立性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客观性和独立性相辅相成,构成了大众传播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成为考量一个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是否保证良性发展的基本标准。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8

   新闻传播策划的运作方式一般是由传播内容策划、传播方式策划和媒介品牌策划这三方面组成的。传播内容的策划主要是指将所要传播的新闻进行合理的表述已达到传播的效果。新闻的编写一般都是由记者采稿,经过审稿,修改,去粗存精,然后注重于所要传播的目的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这是新闻传播策划的基本内容。目前,我们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增加,报纸、电视、杂志、网络都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将什么样的新闻以何种方式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新闻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还有就是媒介品牌策划,现在的新闻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同样的信息资源就看谁运用得比较好,因此,媒介品牌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成功的品牌,媒介才能够将新闻得以更好的传播,形成良性循环,也促使媒介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新闻业的发展。

   目前,新闻媒介的竞争比较激烈,媒介为了使自己所传播的新闻更能够吸引群众的眼光和社会的关注,新闻的传播策划有时过于偏向于快速的让人们知道,忽略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成长都有一定危害,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事实的基础上夸大其词,影响人们的判断。新闻的主要要求是坚持唯物主义立场,从事实出发,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事实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体现出来,并且要易记易传。然而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为了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将事件的问题不断扩大,结果使人们都不清楚事实的真相。尤其是在娱乐新闻上,为了迎合群众的口味,在一些事件上加油添醋,使新闻与事实有一定的差距,使人们产生一些模糊的判断。

   过于偏重不良影响的报道,使人们在道德观念上逐渐迷失。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报道,有老人故意碰瓷,讹诈别人的钱,甚至为了节省自己的医药费诬陷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有救人之后没有受到感谢等等。这让人们觉得尊老爱幼和见义勇为等优良品质都不能随时发扬,要看人,否则自己还会受到伤害,有理说不清。现在有一部分人看到有人摔倒都不敢去扶,这是社会的悲哀。因此,我们在新闻报道的同时要谴责那些不良行为的同时也要多报道正能量,使我们社会的优良品德得以发扬光大。

   新闻传播策划的原则性不够,使群众无法事实的真相。目前,新闻媒介也比较多,对同样的新闻报道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都有不同的新闻内容策划,也有不同的艺术性,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常常是让我们无法看到事实的真相。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9

一、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文明就是在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中进行的。“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即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环境,赋予它们人的因素。这是大自然的人化过程。二是社会的文化,即人类建立社会、组织生产、创造自身活动条件的群体智慧与业绩。这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构建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化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往往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精神文化的创造不同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创造精神文化既是人类社交的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需要。精神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的机制,是人类精神智慧的表现,也是通过空间扩展和通过时间延续人们关系的手段。如果某种文化的传播停止了,那么,这种文化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文化传播也始终伴随着、推动着文化创造。有声语言文化的传播与口头语言文化的创造是相辅相成的,书面文字的传播与书写符号文化的创造是相辅相成的;影视报刊等传播方式与近代大众媒介文化的创造,也是互为因果、互相推进的。因此,文化传播,也是一种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对新的文化结构的缔造。

“文化既然是人类的一种智慧和手段,那么,文化智慧的表现和文化手段的施展,就是人类‘以文化治天下’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用语言、文字、音响、图象、造型等把世界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改造的成果符号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便是文化知识成果,也可以说是精神产品,如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画展、文艺节目表演、文化陈列等各种具体的文化建筑物。这些成果,是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交流与传播,并用来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精神需要的。编辑活动是参与人类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动。编辑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生产,编辑活动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编辑的成果又是可以传播的文化成果。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文化生产正是通过人类的编辑活动而缔结为成果,构成文化系统,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我们从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及程序中,可以看出编辑活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传播的各种载体中,编辑主体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由于编辑工作的对象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于是便分出诸如学术编辑、文艺编辑、美术编辑、新闻编辑等等不同类型的编辑。其中,新闻编辑是各种编辑最基本、最大量的一个类别。无论从事哪种新闻工作的编辑,都是以新闻信息为对象的、在有意的文化传播中,具有共同特性。

1、新闻编辑的广泛性。新闻编辑是建立在广泛采集新闻素材的基础之上的。新闻编辑的对象是新闻稿件,新闻报道要求把人们日常的各个方面—生产劳动、政治关系、经济活动、科学技术、社会现象、重大事件、自然环境、甚至宇宙、太空所发生的各种重要现象报道给人们。其范围之大、之广无所不至、无所不包。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被新闻机构、新闻编辑(记者)采集出来,构成新闻编辑的素材,这些素材越是广泛、越是丰富,新闻编辑的用武之地就越广阔,编辑的基础就越雄厚。

2、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编辑的直接结果,是使新闻情报信息进人传播渠道,参与社会交流。因此,新闻编辑必须注重时效。新闻的时效性,其特点就是新。让最新的情报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产生社会效益,是新闻编辑不同于其他类别编辑的特殊之处。如果编辑新闻的过程拖得过长,那么,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因为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事实总是同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动相联系的,迅速及时的予以报道,才能体现新,新才能产生时效,才能在受众中引起反应。

3、新闻编辑的导向性。新闻导向有正负之分,具有不同质的导向结果。编辑主体作为“传播与受众统一体”的中介,一方面,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传播关系,并在传播场中控制传播流向;另一方面,编辑将选择、加工并通过物化(载体)的新闻产品,有意识地向受众进行信息、知识和思想倾向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导。编辑主体以社会文化代表的资格行使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新闻稿件的采编程序,裁决其可否进人社会文化传播系统。这样就决定了编辑导向的基本含义:w充任社会文化的代表,对社会具有协调、稳定的功能;(2)对将进人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产品按一定标准进行鉴审和传播流向的调节;(3)以民族的传统理性,社会的一般常规,完善或控制公众的人格、志向和规范行为;(4)以文化功能启发蒙昧,引导舆论。

特殊的智化劳动——编辑实践,在精神生产中发挥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编辑作为信息智化的承担者,通过优化、选择,间接性的、创造性的劳动,向自己的受众进行知识和信息传播。例如新闻编辑就是代表社,会,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对读者、听众、观众在思想意识、情绪、意志、行为上加以启发、调节和导向,使其精神走向最大限度的与社会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相一致。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46-02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媒介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直接而剧烈地引发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变革,无论是媒体的运作,还是受众的心理,无论是宏观的传播环境与格局,还是微观的产品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新闻活动的内在规律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论点仍然适用,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种全新的无产阶级的新闻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下对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现象的总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及其工作原则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告诉新闻工作者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新闻传播现象,来认识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基、由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继承、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发扬的长期过程。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初期,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报刊思想、新闻出版自由观、新闻报道真实性、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等。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日益丰富起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观念体系,即党报党性的思想、开展报纸批评的思想、新闻自由的思想、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的思想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崛起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今,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领会其实质和精髓,对于杜绝虚假报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地位、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新闻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一统天下”的时代正在过去,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蓬勃发展。然而,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使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使少数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置责任和使命于不顾,歪曲新闻报道的事实真相和本质,规避舆论监督,不顾社会效益而过于追逐经济效益等。

1.新闻报道失实,虚假新闻、不实信息屡禁不止,媒体公信力下降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社区论坛、博客、微博、SnS社交网站等web2.0互联网应用的兴起和3G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主体从新闻工作者扩大到无采访资质的网站编辑,进而扩大到普通人。信息主体的多元化,从新闻的源头上留下了虚假新闻、不实信息的隐患。新媒体传播及时性和互动性强,信息实时和即时转载,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在一些假新闻事件中,由于记者缺乏职业道德,对互联网上的不可靠信息,纯粹“复制+粘贴”,不核实、不求证便发稿,随后网络媒体又迅速转载,最后闹得一发不可收拾。当“客观真实”这条底线被冲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并有可能产生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控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2.舆论表达具有情绪化、非理性倾向,“舆论暴力”、“媒体审判”现象突出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作为信息进入公众视野要通过“把关人”,通过“把关人”对新闻的制作与进行严格的控制,使“舆论暴力”、“媒体审判”得到遏制。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表达权开始向普通大众转移,任何人都有机会通过新媒体发表意见。在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中,网民们每天都会就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由于交流的虚拟性,部分网民便会发表一些情绪化的看法,措辞偏激,极具煽动性。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事实真相的认识带有了非理性化。当情绪化的言论一旦超越了道德文明所能承受的底线,便升级为“网络舆论暴力”。另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的政治和公共事务监督权力得到极大提升,但各种新媒体舆论监督“越位”现象越来越多,通过新媒体平台产生的“媒体审判”会在网民中自发进行,甚至演化为现实中的侵扰,从而影响舆论导向和司法公正。

3.媒体过于追逐经济效益,使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受到巨大冲击

新媒体不仅代表新的传播方式,同时意味着新的市场、新的商机。国内外传媒机构纷纷圈地布局,开拓新媒体市场,希望抢占先机,拔得头筹。由于新媒体依赖的传播渠道掌握在电信运营商等非传媒行业的大公司、大企业手中,他们也不甘示弱,加快向媒体转型,以便赚取暴利。于是,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有偿新闻、有偿版面、专题栏目商品化日趋严重;虚假广告,信息,低俗之风随处蔓延。媒体信誉大大降低,媒体质量大大下降,媒体形象地位轰然倾斜,媒体的社会效益大打折扣。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存在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其进行理论指导。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有利于新媒体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利于新媒体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众,有利于新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保持良好的舆论环境,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中国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

1.有利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追求新闻真实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更是新闻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其工作的基本准则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用真实的新闻报道反映社会生活本质,不靠道听途说编造新闻,靠深入新闻现场考证事件细节、揭示事件本质。新形势下,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真实、准确报道具体事实的同时,更要从总体上、本质上做到真实,极力挖掘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

新媒体环境下,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客观、真实、准确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切实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威信,从而构筑抵制虚假新闻的防线,为新闻的真实性把好第一道关。在实际工作中,编辑、记者要克服浮躁、功利、猎奇心态,做到未经核实的稿件不刊发、不转载;媒体要坚持从思想源头、信息源头、采访源头和管理源头抓起,纠正思想上、采访作风上、业务管理上、制度执行上的错误,找到自己的痛点、难点和着力点,切实加以整改,确保新闻真实准确无误,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

2.有利于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新闻报道促进社会发展,是新闻工作的努力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体要立足细微,从大局思考,用新闻报道来赞颂光明,披露丑陋,还原社会本质真实,充分反映人民的心声,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众。2008年6月,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作用随之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而且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进一步阐明了在新媒体兴盛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性。

要实现对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就必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循新闻规律,必须营造科学的引导工作机制,必须从多层次的社会舆论实际出发,掌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多样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流,整合网络媒体、都市类媒体等宣传媒介,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切实加强主流媒体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构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面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实践证明,要真正有效地引导舆论,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做到让自己的主观愿望最大限度地适应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完成有效引导舆论的崇高责任。

3.有利于坚持两个效益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追逐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不追求经济效益,媒体在激烈经济和新闻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但新闻事业的政治性、喉舌性、宣传作用、舆论导向功能,又决定了媒体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在首先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