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作物的重要性十篇农作物的重要性十篇

农作物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57:11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科研农场;作物轮作;重要性;常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S3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4-0305-01

importanceandCommonmethodsofCropRotationinScientificResearchFarm

maShao-kangYanGJiu-chen*SHiLeiLiKe-minZHaoGuang-cai

(instituteofCropSciences,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

abstractthispapertookShunyiFarmofinstituteofCropScience,China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asanexample,discussedthesignificanceandeffectofcroprotationinresearchfarm,andalsodiscussedthespecificprinciples,andintroducedseveralmethodsofrotation,inordertoprovidematerialsfortheresearchofagriculturalproduction.

Keywordsscientificresearchfarm;croprotation;importance;commonmethod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试验农场主要承担高产、优质、多抗作物良种的培育及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的田间试验任务,承担作物原种繁殖任务,承担作物品种资源保护、性状鉴定的田间试验任务;承担国家区试、农业部新品种展示任务等。农场目前直接管辖7个试验站,其中顺义试验地109.4hm2,每年承接着将近40hm2玉米以及20hm2大豆的科研任务。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讲话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十三”连增,但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从农业生产的本质出发,科学种田。作物生产的本质就是如何激发品种的潜能,使其更充分地利用生态区内的光、温、水、气等自然条件,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其中栽培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轮作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指的是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者年间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模式,合理轮作可以平衡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土壤中病虫的危害,有利于全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1轮作的意义

科研农场不同于普通的农业生产,轮作对于科研农场意义重大。

1.1科研农场的特殊性

科研农场种植的材料多为高代材料或承担国家区试任务,对土地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土地平整,精耕细作,而且土壤养分力求均匀一致。以作科所农场顺义基地为例,基地主要安排玉米、小麦、大豆3种大田作物试验,小面积的杂粮如谷子、高粱等,每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都有严格的作业标准。如整地:要求地表平整、横向落差小于10cm,无直径大于2cm的土块,无秸秆残留;播种:试验材料人工点播,机播的要严格选种,严防种子掺混;施肥:要求施肥均匀;防治病虫草害:按试验要求配制农药,按规定均匀喷洒,避免重喷、漏喷等[1-2]。

1.2试验材料的特殊性

轮作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生态区实际选择合适轮作作物。以顺义基地为例,能参与轮作的作物为大豆、玉米、杂粮,试验地种植的都是科研材料,对土壤条件反应敏感,尤其大豆的种质资源材料对试验地要求严格,有研究表明重茬大豆减产11.1%~34.6%,迎茬大豆减产5%~20%,由于大豆不能重茬和迎茬,且大豆种植面积较大,所以需要合理安排才能保证大豆科研材料正常生长。

2轮作的作用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关于轮作的记载,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作物轮作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

2.1平衡利用土壤养分

每种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种类和比例不同,同一块田地长期种植一种作物会引起养分失衡,造成某种养分的缺失,久而久之会造成产量和品质的降低。例如合理轮作有利于作物平衡利用土壤中各种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避免某种元素的片面消耗,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2.2调节土壤肥力

在北方农作物轮作中,大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大豆是一种很特殊的作物,大豆与根部的根瘤菌为共生关系,大豆光合产生的有机物一部分供根瘤菌消耗,而根瘤菌固定的氮则供给豆科作物使用。有研究表明,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只有1/3~1/2供给了大豆使用,其余的则留在了根瘤中,所以说大豆是一个好的茬口,根瘤中的氮素随着整地翻入土壤,有利于补充土壤氮素,供下茬作物使用。同时大豆主根系可深入土层60~80cm以下,支根向四周延伸可达30~40cm,可有效疏松土层[3-4]。

2.3减少病虫害

每种动植物都有自己适宜的栖息环境,在适宜的环境中会茁壮生长,否则容易得病,甚至死亡,引起大田作物病害的病菌,虫害的成虫、幼虫同样如此,常见连作会创造有利于病虫害生活的土壤环境,使得虫卵及病菌大量滋生繁殖,病虫害大量增加,危害严重的甚至造成绝产。例如,一些作物疾病是通过土壤传播的,如将感染的寄主作物与其他作物轮作,可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种群数量,减少危害。引起作物虫害的线虫轮作不感染的作物后,会降低虫卵数量,减轻危害。

3科研农场轮作特定原则

科研农场不同于普通的农户用地,所以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原则,才能合理安排轮作,在不影响科研生产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顺利收获试验材料,完成国家区试等试验任务,同时完善栽培措施,以达到作物优质高产的目的。

3.1统筹原则

因大豆生长的特殊性,大豆试验不能重茬和迎茬,需要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周期在2年以上,所以要合理作物布局,非豆科作物的种植比例要2倍以上于豆科作物,才能保证大豆轮作需要的土地。根据科研单位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作物与大豆轮作,以作科所顺义试验站为例,研究方向是大田主要粮食作物,所以玉米主要与大豆轮作。首先选择好需要轮作的地块,其次提前安排好未来5年的轮作计划,并提前把计划发给需要的各课题,最后报所里批准。安排好了轮作方案,才能根据不同地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3.2相对固定原则

因秋播小麦的高代材料对前茬作物和土壤肥力及土壤肥力均匀度的要求较高;又因为小麦在秋天播种,且试验地种植的多为试验材料,收获期不一致,不能在小麦播种前完成收获整地工作,无法参与到正常的与大豆作物的轮作中,所以考虑试验地相对固定不变;水稻试验地由于水田的特殊性,且水稻对灌溉及土地平整度有较高的要求,要求试验地相对固定不变。

4常用的轮作方法

4.1小麦―大豆―小麦轮作

北方常用的轮作方式,6月中下旬待小麦收获后,可免耕栽培大豆,利用小麦生产的间隙收获一茬,既提高了经济价值,又培肥了地力,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对于北方科研农场而言,这种轮作方式也可以实现,但由于生长期积温不够,所以大豆只能在9月小麦秋整地之前,粉碎翻入地下,作绿肥用。

4.2小麦―玉米―小麦轮作

北方常用的轮作方式,由于科研农场的特殊性,因全年积温的限制,玉米、小麦两者都保证收获很难做到,必须选择早熟品种或者玉米作青储收获,可提高经济价值。

4.3大豆―油菜―大豆轮作

根据作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项目的特点,大多采用此方法,相应地制定了5年的规划,使有限的试验基地得到充分利用,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5参考文献

[1]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王玉芹.关于轮作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10.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产品;植保

1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粮食总产量也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们对植物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农业生产中,加强植物保护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植物损失,降低粮食损失,同时加强植物保护还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积极的发挥植物保护的作用,从而为农业生产安全和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农业生产中加强植物保护的措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植物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植物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植物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增产,促进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2.1坚持综合防治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植物病虫害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要对病虫害问题进行综合防治,并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植物保护。

2.2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

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增加农作物产量,会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从而对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足,农民没有正确认识到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让每一个农民认识到只有做好植物保护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农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学习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农民对植物保护的认知,为植物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3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

植物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不同,只要防治措施得力,就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甚至能避免,例如一些说检疫性病虫害,通过严格的检测,能尽早根除,防止病虫害侵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为准确的掌握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多层次的对农田生态系统进行{控,从而确保农业发展的良好推进。在建立病虫害预测体系时要注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预测水平,建设预测网络,加强预测信息管理,确保预测体系的准确性。

2.4加强抗性育种过程

加强抗性育种的培育对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平抗病性育种和持久抗病性育种需要从育种的方法、生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通过对育种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不同生态区域多种品种的最优配置,从而延长垂直抗性品种。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建立抗病虫害监测区,对害虫物种及病菌进行检测,从而为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5加强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农业生产中加强植物保护的重要方法,采用生物防治能有效地减少农药污染,降低植物保护成本。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到达植物保护的目的,生物防治的前提是创造出有利于害虫天敌生长的环境,确保害虫天敌资源的充足。生物防治能有效地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6加强病虫抗药性检测及治理

建立病虫抗药性检测系统能分析出病虫对常用农药抗药性的发展趋势,从而对病虫抗药性进行跟踪治理,因此,要将病虫抗药性防治当做植物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措施。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病虫抗性治理体系,定期对病虫防治效果进行检验,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用药,从而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7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各级领导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民技术培训系统,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技术,还能促进植物保护新技术的推广,同时还能让农民感受到国家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植物保护示范基地,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到植物保护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植物保护效率。相关部们要鼓励农民种植无公害农产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坚持综合防治、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加强抗性育种过程、加强生物防治、加强病虫抗药性检测及治理、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确保植物保护技术能有效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态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加强植物保护管理,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江弘.浅析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125-126.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3

一、传统农药的局限性

近年来因食用被农药污染过的蔬菜以及水果而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过量使用或者不正确使用传统农药其实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再加上随着时间的积累,传统农药中的化学有毒物质已经渗透到了土地之中,粮食作物抗药性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实粮食的品质以及产量都会受到影响。虽说近年来有关部分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农药的管制,很多毒性较大的农药都被禁止使用在粮食作物以及果蔬作物之中,但是实际取得的效果其实并不乐观。所以眼下要想保证粮食作物的产量,其实重要的是加大对于植物源农药的开放力度,只有开发出安全性能高、费用低、可选择性高以及残留低的植物源农药,才能够真正的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使用,将会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二、植物源农药的发展轨迹

植物源农药是要先于传统农药出现在农业发展史中的,比如说红花除虫菊早在古波斯时代就已经被用来杀虫,直到19世纪药效更强的百花除草菊被发现,红花除草菊才被停止了使用。而烟草杀虫的功效则是在16世纪中叶被发现的,鱼藤从19世纪开始被用作杀虫剂的。综合相关的史料分析,我国是最终使用杀虫植物来进行驱虫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周礼秋官》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到战国时代,随着相关人员的不断探索,治病的药物已经发展到了200多种。?|汉末年,国内第一本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其中收录了近300种药物,这标志着国内植物源药物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有毒植物》一书中,收录了一千三百余种有毒植物,其中很多都被用作了植物源农药。

其实建国以来,我们在革新化学杀虫剂方面的生产的同时,其实也一直在进行植物源农药的研究。1958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内曾经掀起过大搞土农药生产的群众性运动,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的限制,其实取得了效果并不理想。加之此时化学杀虫剂以其独有的效果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以说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曾经一度被搁置。近年来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环保问题不断重视等因素的推动之下,植物源性农药的研究又重新得到了重视。利用已知或者未知的植物资源来研究或者生产新型的农药以及得到了相关人士的广泛认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生物农药的产量一直以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在不断提高。不管是新型的生物制药技术公司还是历史悠久的大型化学农药生产公司,其实他们都认识到了植物资源对人类开发农药的重要意义。

三、植物源农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植物源农药具有优异的效果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农药相比,植物源农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因为植物性杀虫剂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在自然界亿万年的演变过程中,对这些植物性杀虫剂早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讲解机制。所以这些物质并不会自然界中累积,因此使用这类农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再者其安全间隔期短,非常适合使用在蔬菜以及水果等被人直接食用的作物之上,故此植物源农药通常被人们称之为‘绿色农药’。最后其对害虫的作用机理与传统的化学农药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其能够同时作用于植物的多个器官,进而能够有效的克服害虫的抗药性。而且也不会对天敌造成伤害,对非标靶生物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2.植物源农药能够有效的保持生态平衡

有机磷类杀虫剂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如果长期使用这些元素一旦在水体中累积,就会导致水体中的藻类植物以及其他水生植物迅速疯长。疯长的过程必然是过多消耗氧气的过程,如果一片水域中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容易会出现水生动物窒息而亡的问题。如果使用植物源农药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因其大多数只是含有的碳、氢、氧等元素,所以在环境中讲解的就比较彻底。实际的使用中,我们通常会将植物源农药与毒性较高的化学农药混合,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化学农药的危害性。同时也能够弥补化学农药本身的缺陷,降低病虫害抗药性发生的概率。所以说植物源农药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意义

0.前言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相关专业部门应用有效的防治方法、测报技术及其管理手段对大面积农作物片区实施的统一性、综合性、科学性防治就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该手段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的增收,保证农作物健康正常的生长。并且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优质化发展的广大需求,更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任务。

1.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农业。但是在过去,针对与生物灾害的防治和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病虫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防治过渡到多样性防治和综合性防治,并且在防治的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增,将综合防治技术的优势极大的凸显,对我国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健康、持续性发展。由此可见,农业科研工作者目前责任和任务重大,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的生产安全,重视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当前农作物病虫害中主要问题

2.1防治的专业型人才匮乏

基于目前开展综合防治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短,这样就使得在专业型技术人才上严重匮乏,并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业者在业务素质和能力上严重不足,并且也不能及时的引进和更新相关技术知识,再加上落后的服务手段,使得广大农民的需求无法真正得到满足。

2.2防治方法落后

受经济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不能够把握防治的最佳时期,并且在药物的选择和配型上不具有科学性,仅凭经验操作。再者就是不能够对病虫害防治标准及其发生病虫害的规律很好把握,在防治手段上具有单一性,也不能加强病虫害预防,使得防治的成效和质量不佳。并且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工具也不具有先进性,多为手动喷雾器,在应用的过程中滴漏现象较为严重,这样就使得防治效果无法达到要求。

2.3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不足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部分地区依旧采用的是化学防治方法,这样就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部分农户对于先进的防治手段不接受和不理解,使得传统的防治方法一直在延续。并且在用药的时候,还存在用药错误、针对性不强和农药配制剂量偏差等情况,使得防治最佳时期错过,所取得的防治效果不佳,并且还增加了防治成本。

2.4病虫害加剧

目前随着市场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药品种类的增多,耕作制度变更及其气候差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病虫害正呈现高发趋势,而具体的表现则为虫害类型增多、范围扩大、时间延长、虫害抗药性增强及其危害程度增加等,使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和成本大大提升。

3.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3.1将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

也就是对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时间等进行具体的统计,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制定。具体的方法是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各级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将防治方针在会议上统一制定,并逐级向各个防治小组和部门下发工作任务,并分区走访农民和农田,进而对病虫害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保证制定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防治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操作培训,如机器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并且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宣传,保证农民和农业的实际问题能够通过防治措施得以快速解决。

3.2对农药市场加强管理

一是对经营行为予以规范,并且重视和加强岗前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农药经营市场规范化运营,并且还要加强对农药经营单位的审查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及其职业操守。并且对于市场上的新药也要加强培训,使其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其适用的情况等,进而指导明敏合理科学的用药,避免农民滥用药和误用药现象的发生。二是对农药的监管力度要加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一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药物中不乏一些禁药和假药,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的管理监督,才能够避免禁药和假药出现在市场上,这样才能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3.3重视和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教育宣传

农民通常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时候,多是经验性操作,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因此最终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因此,对农民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教育宣传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并且在宣传方式的选择上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如借助宣传车辆在基层地区进行宣传,或者是针对人流量较大的地区进行统一的教育宣讲,或广播介绍、或者是先对基层地区的乡镇干部进行培训,再由干部将相关的防治知识向广大农民教育宣传,还可以将相关知识以宣传手册的方式制定,并向农户发放,使其自行阅读学习,以此来实现农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对于较发达的农业地区,可以以网络为平台向广大农民进行教育,亦或是与地方媒体加强合作,将相关知识在电视上播放。

4.结语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事关农民的收获产量、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强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制定、农药市场的管理和教育宣传,促进农民防治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升,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科]

【参考文献】

[1]王友如.刍议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意义[J].科技风,2013,21:257.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业种植;种植结构;影响因素;优化策略

引言

我国属于农业经济发展大国,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对于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影响都非常显著。伴随着近些年农业产量的持续性增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显得越发复杂,如何有效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越发突出。目前来看,农业种植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如土壤资源、水资源以及肥料等,都直接决定农业结构特征,同时与农作物本身的质量以及环境因素也有着密切关联性。如果在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用量把握不好,就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探讨农业种植因素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及优化策略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经济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关需求

农业种植的基础与根本在于土壤质量水平,这也是基础性的自然环境需求。对此,只有在确保农业种植结构合理性的同时,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因为土壤因素决定着整个结构与农业基础,所以土壤属于众多农业种植因素中最为突出的[1]。目前来看,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比较理想,在科技强国背景下,农业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其中涉及到现代化管理、生产方式。但是,在现代化发展环境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得尤为突出,在农业生产期间,一些不良的种植技术方式对于农业种植不仅会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导致环境等遭受破坏,如何有效降低污染问题,提高种植综合效益显得非常重要。强化监督力度可以促使绿色食品达到更好种植,部分生物办法不仅可以实现产量的提升,还可以促使土壤的结构以及构成发生改变,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从大环境角度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必然需要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农作物本身保持高度稳定性,促使绿色种植技术以及方案得到发展,并在管理方面强化管理技术水平,促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持续性增长。

2农业种植结构中的不同影响因素

目前来看,农业种植结构中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土壤的影响因素属于农业种植结构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土壤[2]。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土壤形态,在不同的土壤形态中种植结构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不同的区域中农作物会产生不同的性质和生长结构,最终形成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但是有些地方的土壤比较坚硬、缺水,无法适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对此,在农作物种植期间需要按照土壤的具体环境特征来选择;水属于所有生命的基础,水资源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尤为突出,对农业的种植结构具有直接影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也比较突出,导致地区农作物结构类型呈现差异。如,我国南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可以种植水稻,我国北部地区比较干旱,可以种植玉米等耐旱的作物;肥料的使用使我国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相对比较理想,收获也比较突出,肥料的使用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农业种植结构。

3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有效策略

从当前的农业种植结构及发展过程角度来看,目前农业种植结构对于农药的依赖性相对比较突出,农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也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如,大量使用农药后会导致土壤结构发生改变,土壤中的生态结构发生改变后会导致整个循环系统遭受影响,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遭受严重阻碍[3]。需要采取有效且科学的方式,调整种植结构特征,做好科学性发展,借助多方面因素实现种植业的持续性、良性循环发展。

3.1维护土壤水平

农业种植结构中土壤的构成属于农作物高质量生长的关键。需要高度重视土壤结构的针对性改良,并基于土壤保健工作需求,做好土壤保健,将土壤的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地优化改进。可以在土壤中培育各种植物生长胶体等物质,改进后便不需要加入化肥,可以促使农作物高效率生长的同时推动农业持续发展[4]。与此同时,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土壤保健技术措施,促使土壤的复合物得到有效保留,并将土壤当中的结构尽可能地稳定。

3.2优化水资源环境

水属于农业种植结构中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因素。需要注重水资源的针对性优化与改进。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重点在于合理地改进种植结构,促使水资源的利用得到有效保护。与此同时,需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性工作,在农业种植结构中需要尽可能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做好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相关部门需要注重对农业灌溉用水的保护工作,做好农业种植结构中水资源污染源以及浪费现象的控制,对于老旧的水利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最大程度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提升灌溉综合效率。当前的滴灌技术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典型,其相对于传统的大管漫灌方式具备比较突出的资源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相同的灌溉效果。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也非常重要,对于水域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当及时治理,尽可能强化农业种植结构的稳定性,推动农业种植水平持续发展[5]。

3.3优化种植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各个行业中的技术水平均在不断地创新与进步,其中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引进后所能够发挥的效益与价值也显得越发突出。在农业种植结构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种植综合技术以及结构特征,并促使种植环境得到有效保障,尽可能做好新品种的研发,促使农作物的良品得到持续创新,促使农作物本身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实现产量的提高。另外,还需要做好相关技术的研发创新,结合高校合作模式,做好绿色、环保种植技术的研究,从而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保持一个良性循环性的发展[6]。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6

十八大以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农科院共获得国家奖34项,国际顶尖期刊上27篇,审定新品种近千个,新农药、兽药证书110项,授权专利3700余项,“顶天立地”成果亮点纷呈。

种质资源保护实现新跨越。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作物育种及其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农科院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方面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收集保存110个品种6万多份畜禽资源体细胞、609个特种经济动物品种和9万多活体、2万多株微生物资源,完成了主要畜禽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建成了全球第二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长期保有量超过47万份,并对种质资源开展精准鉴定与深入挖掘,完成主要农作物育种性状的分子解析,挖掘出重要功能基因,筛选创制了水稻、小麦、大豆、棉花、油菜、蔬菜、果树等农作物新种质材料800多份,实现了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的新跨越。有力推动了我国从资源大国向资源强国转变。

生物组学研究占领国际制高点。新兴生物组学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中国农科院把握国际生物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牵头开展了水稻、马铃薯、白菜、黄瓜、番茄、小麦、棉花、油菜等基因组测序,构建了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微核心种质和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同时发掘优异功能基因,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为分子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新品种选育能力全面提升。培育了一大批优质、高产、专用的农作物新品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育成的“中嘉早17”“中浙优1号”水稻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选育的85个杂交稻新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中麦895”“中麦175”小麦、“中单909”“中单856”玉米成为我国主导品种,“中黄13”“中黄39”大豆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中油杂11号”油菜含油量屡创世界新高;“中棉所49”棉花推广面积多年稳居全国前列;“中甘”系列甘蓝推广面积占北方地区甘蓝生产面积60%以上;油桃系列新品种占我国油桃种植面积的80%以上;利用我国独特的资源,培育出“高山美利奴细毛羊”、北京鸭配套系、“中蜜1号”配套系等肉牛、奶牛、猪、羊、禽等主要畜禽新品种,打破国外畜禽品种垄断格局,改变了我国主要畜禽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病虫害防控研究扎实推进。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摸清了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掌握粘虫、草地螟等迁飞性害虫迁移路线,为我国重大病虫害的预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出首个植物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以及农用抗生素武夷菌素、木霉菌、捕食螨等系列绿色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制了农药减量使用技术与设备,开发了微囊缓释种衣剂、无人机喷雾设备等;开展了重大检疫性害虫防控技术研究,探索建立我国植物检疫性害虫的“防火墙”和防控技术体系;研发了土传病虫害防控的技术和产品,在草莓、生姜、大蒜、山药等高经济附加值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作物连作技术难题,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动物疫病研究引领新方向。在禽流感、口蹄疫、{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研究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在基础研究方面,揭示了重要动物病原感染、免疫、致病和跨种传播机制,实现了动物疫病防控理论的重大突破。在疫病防控方面,针对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畜禽种类,研发系列高效疫苗,有力保障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多发重发疫病,研制出多种诊断试剂盒,为疫病快速诊断快速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制不断推进。突破水稻栽植和油菜、花生、大豆、棉花收获等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技术瓶颈,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着力攻关农业技术装备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现代农艺措施相配套的高效多功能耕种、航空施药等智能化装备,推进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创制一批农业生产急需的重大装备,提升农业设施设备可靠性;研发高效的节水装备和自动化灌排设施;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上的应用研究,提高智能化水平。

重点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初见成效。突破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共性关键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护和培育东北黑土地、南方红壤等耕地资源。研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设备,探索不同时空尺度下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开展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环节,研发出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重金属污染全产业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发旱作节水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发明低成本、易降解系列缓释肥料,推动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污染控制等环节,开发了一批实用技术和设备,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保障能力与水平。研发的分子印迹特异性识别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能够同步检测5大类农产品的300多种典型化学污染物,为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支撑,在黄曲霉毒素和“瘦肉精”等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了全国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底数调查监测,构建了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握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为重金属污染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发的重金属污染钝化技术与产品,使稻米中镉等重金属含量可降低50%以上,并筛选出了5种专门针对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域的低富集水稻品种。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生产;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S4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86年我国举办的第2届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会议上就对植物保护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说明,并且对植物工作的持续性与长期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农业生产一定要根据环境与有害生物的相互关系,采用合适的植物保护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尽量将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使农业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

1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也在近些年来得到了不断的高峰。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对植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植物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病虫防治面积不断降低,挽回的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不断下降。全民大力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来,农田灭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低了百万吨的粮食损失,化学除草的面积也快速增加,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作物质量与产量的提高,使植物保护工作在农业生产在农民收入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加强植物保护的策略

在农业的快速过程中,植物保护工作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及长期性,需要制定新的植物保护策略,来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产、环境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平衡。

2.1坚持综合防治

近些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综合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配套技术。今后植物保护工作的重心应该是要求各级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保证植物保护综合防治的顺利进行。在现有的农村形势下,各村镇领导要要带领大家有效解决每家每户的防治困难问题,并且要尽量减少植物保护防治成本以及农药污染,从而增强植物保护的重要作用。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使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使环境污染的程度不断降低。

2.2建设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将变化频繁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准确预测,把握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只有建立起多学科、多层次、多部门的宏观调控体系,对农业发展才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强预测网络的建设;提高预测的水平;加强预测信息的服务建设。

2.3加速抗性育种过程

加强对抗性育种的研究力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持久抗病性及水平抗病性育种的研究,需要从育种方法、生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品种的宏观管理,使不同生态区内的多系品种、不同基因型品种实现最优配置,从而使垂直抗性品种的服务年限得到一定的延长。相关部门还应该在不同生态区内建立抗病虫的检测圃,检测不同的病菌以及害虫新生物型种群,从而为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后背品种的选择与培育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2.4加强生物防治

对农田植物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前提是要创造出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的大环境,从而保证当地现有的天敌资源,协调好保护天敌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保证有益生物有效控制有害生物。

2.5加强病虫的抗药性检测与治理

通过建立病虫及其抗药性检测系统,可以对农作物病虫对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且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抗药性跟踪以及治理。将病虫的抗药性防治作为植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相关部门要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检验,建立起规范的药物抗性治理体系,把对农药的使用控制由专业技术人员传授给当地的农民,做到真正的合理科学用药,保证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

2.6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各级政府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相关部门要定时定点地对各村镇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一方面保证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让农民认识到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植物保护示范基地,带动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努力提高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转化率,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培训出更多具有相关技术的农民,建立起一套完善植物保护应用体系,将上述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只有这样,植物保护技术才可以更多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才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庞树楷.提高学生的植保意识,为农业生产服务——浅谈“植物保护知识”课教学的体会[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6).

[2]柴玉花.谈当前我国在植物保护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药市场信息,2002(18).

[3]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07).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作物;配方施肥;原理;效益;问题;建议;云南镇沅

中图分类号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6-0232-02

近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肥用量逐渐减少,不但使肥料利用率逐年下降,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破环了生态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成本,发展可持续农业,就要大力发展优化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即在了解作物需肥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土壤自身养分含量情况,合理确定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肥料种类的确定。配方施肥要求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科学施用传统的大量元素(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做到平衡施肥。二是施肥量的确定。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地力水平确定肥料的施用量[1-3]。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肥料用量不足,产量低和肥料用量过多,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三是施肥时间及比例。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作物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不同敏感时期,确定肥料施用时间及合理的基肥和追肥的比例。就镇沅县当前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做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系统工作是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大内容之一。

1优化配方施肥的技术原理

1.1养分归还学说

土壤为作物生长提供矿物质养分,作物生长在不断消耗土壤中的养分。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减少。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土壤将变得越来越贫瘠。虽然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了轮作倒茬技术,但该技术仅依据不同作物对矿物质养分需求不同的规律,达到协调利用土壤养分,减缓土壤贫瘠速度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中矿物质养分逐渐减少的问题。为保持土壤肥力,要通过施肥的方式补充由作物带走的矿物质养分,实现土壤矿物质养分的平衡。

1.2最小养分律

作物需要的养分种类多样,数量不同。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最小的养分种类。在生产中,要重视最小养分含量限制因子,适当增加最小养分含量,提高作物产量。

1.3报酬递减律

在作物产量不高的情况下,增加肥料施用量,作物产量增加,肥料用量和作物产量基本呈线性正相关规律。而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增加,增加施肥量对产量增加的影响逐渐减小[4-6]。

2推广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效益

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镇沅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经济效益显著

统计资料表明,镇沅县近5年实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生产区与传统施肥的生产区相比,粮食平均增产609kg/hm2,增加收益267.25元/hm2。重点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分别增产518、529、685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到9.7%、22.6%、8.2%。

2.2技术效益明显

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后,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协调了产量因素构成。相关资料表明,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后,平均施肥水平由2008年的240kg/hm2减少到2006年的201.51kg/hm2,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由2008年的29.8%、17.4%、43.1%提高到2012年的37.9%、25.8%、51.6%。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看,一些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后,都表现出增产、增质的现象[7-8]。

2.3改善生态环境

优化配方施肥技术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一是实施平衡施肥后,满足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抗逆性、抗病性增强,病虫害发生较少,减少了农药用量,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较低了肥料损失率,减少了肥料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调查表明:小麦、玉米的秆黑粉病的发病率下降83.4%,水稻胡麻叶斑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病率下降到40%、23.8%,收到了增加农作物抗病性、减少发病率的效果。因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减轻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3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技术推广普及率低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对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大部分省区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域都已广泛地、不同层次、不同方式地进行了以土壤养分普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研究。最近几年,云南省大部分农业系统单位(包括农业行政单位、农业研究单位、农业学校及农业推广部门等)都配备了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电脑、测配仪器等。先后建成了土壤配方施肥数据库、土地资源数据库等农业信息资源系统,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农业科研、生产、管理及新技术的推广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肥料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效应关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生产类型区施肥模型和肥料配方模式。但就实际推广效果应用过程和效果来看,先进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普及率却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推广经费紧张。在镇沅县,特别是乡级,项目实施过程中,办公经费、试验示范经费、宣传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二是技术推广队伍薄弱。特别是乡级,严重缺乏懂农业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村级相关人才更是奇缺,导致技术培训不到位、技术指导不合理、技术总结不客观、不实际。三是技术示范环节薄弱。镇沅县各乡镇农业推广部门,软、硬件设施缺乏,再加上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技术实施过程中,没有典型的项目样板,没有典型的示范、试验,无法对农户起到引导、辐射作用,推广效果大打折扣。示范、培训指导的严重脱节使技术推广得不到农户的大力支持。四是农民科技素质低。镇沅县是贫困县,属落后地区,很大部分农民对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和需要量,对新技术的理解、应用和掌握落实不到实际生产中。

3.2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区域性、适应性差

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是区域性很强的技术,同一农作物不同生产区和不同的农作物同一生产区、不同生产区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配方。镇沅县到目前为止,全县都是一种推广配方,没有形成立体性、区域性、科学性、适用性为特征的系统性推广。所提供的配方施肥模式单一,不能代表和运用于不同生产区和不同作物,只能适用于范围较小的生产区域。甚至所提供的配方施肥信息资源不健全,仅供参考,而不能运作和实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技术,也就是各农作物生产区域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土壤营养状况和生产要求及时地提供相关基数和参数,从而进行系统运作分析,提供科学的配方,最终进行作物施肥。目前,镇沅县各乡镇只有一成不变的配方施肥及有关信息技术体系模式,没有因农作物需求的营养元素和土壤营养元素变化而动态性的技术分析及模式。甚至有一些地区根本没有相关于配方施肥的技术体系模式,或只有一些大概的分析材料。云南省土壤配方施肥数据库软件开发至今,数据库里的运作基数和参数,没有因镇沅县及各乡镇的不同而进行补充、健全。从而,导致这个软件不健全、不具体,理论性强,实际指导性差,不能及时依据土壤营养变化状况和不同农作物生产要求对农作物进行配方施肥。对土壤营养及农作物需求的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进行跟综性研究,完善理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及指导性是全县推广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课题。

3.3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发展不平衡

农作物优化配方技术推广至今,在其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技术推广不平衡,乡镇之间差别较大。据镇沅县2008—2012年资料统计显示,全县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勐大、振太、恩乐)的主要农作物约40%的面积实行了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其技术推广资金和各种技术配套物资得到一定保障,技术指导相对到位,辐射面广;而山区、半山区乡镇的大部分区域,实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面积不到农作物总面积的18%,辐射面积小,增产增值少。二是农作物间技术推广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上,如烤烟、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实施面积大;而在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上实施配方施肥的面积则比较小。

3.4技术服务环节严重脱节

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是由若干密切联系的技术环节组成的一个技术整体。其中,及时对土壤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和生产要求制定出施肥配方是技术实施的前提;根据施肥配方生产出科学的配方肥料是技术推广的物质基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加强指导是技术得到推广普及的关键;农民按照配方施肥技术科学使用配方肥是技术推广的重要保证。镇沅县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目前存在技术服务环节严重脱节的问题。镇沅县目前推广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大部分农技推广部门只管测土配方,且测土取样点少、面小,肥料配方不合理。还有一部分农技推广部门没有相应的设备和相关的专业人员,无法测土取样,没有配方施肥标准。全县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很少与肥料生产厂家合作,对肥料生产和供应几乎不进行管理。测土配方与配方肥的生产及其服务环节上的脱节,是目前镇沅县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值得重视和完善的课题。

4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建议

4.1加强领导,协调好多方关系

实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要涉及农业科研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化肥生产厂家、农资流通部门和农民等多个农业经济主体。涉及问题的类型有农业技术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技术转让问题;农业技术部门测土配方与化肥生产厂家生产配方肥之间的技术协调问题;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与接受服务的农民之间的指导与实施问题等。因此,镇沅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强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领导,协调好有关经济主体的相互关系,把有关部门组织在一起,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处理好农作物实施配方施肥技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目前及今后,农作物配方施肥技术的全面推广普及。

4.2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推广

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一方面是土壤营养元素、农作物生态环境等元素及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作物生产肥料和产品价格都在变化。依照边际平衡原理,要在获得合理产量的同时,达到最大效益,确定作物生产需要的营养元素及其投入量。为做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在生产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要结合土壤营养状况的变化和农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变化,依据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大加强这方面技术的系统培训学习,特别是乡镇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使技术在发展中得到更新,在更新过程中得到推广,从而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要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技术的推广得到农民、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要确保一定的培训经费,做好点与面的培训工作;结合其他农业推广和培训项目,开展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加强技术的实验示范,做好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三是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资源,保障技术的推广。实施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有2个重要的目标:第一,实现当季或当年的农作物高产、高收入,第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首先不仅要制定出系统的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实施计划,更要确保计划的实施。其次结合镇沅县实际情况,做好有机肥的积造和利用。有机肥的积造是一大优势,要加强有机肥积造技术的推广,积造更多有机肥,增加农作物有机肥的用量。再次实现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科学搭配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科学搭配施用,可以全面供应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可以减少养分固定,进一步提高肥效;可以保蓄养分,减少流失;可有效调解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活力,为全县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打好基础。

总之,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是镇沅县目前和今后农业增产、增值的一项基础性技术,是实现和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当前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为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制定一个科学的策略,保证技术真正落实,是摆在各级镇府、各级农业科研部门、各级农资生产和流通部门、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和农民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5参考文献

[1]罗桂梅,王春霞.辉南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34-235.

[2]陈菁华.土壤学南方本[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3]邱富财.光泽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建议[J].福建农业,2013(1):14-15.

[4]胡续丽.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应用模式概况[J].北方水稻,2012,42(6):78-80.

[5]许丽平.测土配方施肥典型做法及模式[J].现代农村科技,2012(22):47.

[6]曾思洪,李道书,吴梅.浅谈彝良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2,32(8):129-130.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开发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2[文献码]a[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0-208-2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候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程度日益深入,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改善小气候、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已经和正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下面以大同市农业气候资源为例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1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要素及特点

1.1组成要素

农业气候资源即能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气候要素中的物质和能量,它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气候资源由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大气资源和风资源组成。农业光资源包括太阳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量、日照时数等。农业热量资源包括积温、生长期、无霜期等。农业水分资源包括降水量、土壤储水量等。空气资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和其他微量气体。

1.2主要特点

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总体来说农业气候资源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特点。全球光、热资源呈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的纬向分布趋势,降水量季节变化地区性明显,区域性温湿度变化明显。因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再加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明显,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从而形成了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和立体性,由此产生出与此相关的农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形成以农、林、牧三大支柱产业结构为主,其它各业为辅的多种多样的气候适宜区。

2农业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日照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0小时,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这对农作物的成长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植物能吸收的70%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而且强光有利于作物繁殖器官的发育,而弱光有利于植物营养生长,生育期长的品种和农作物要求更多的有效辐射,有更大的增产能力。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

2.2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秋凉爽,温差较大,年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这样的天气气候明显对地区的农业作物有很大的选择性。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温度升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对热量不足的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利,然而对该地区生长期短的作物则是不利的。

2.3降水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受当地降雨的影响,大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选择应当选择一年两季、耐旱性的作物为主。这是因为在农作物的整个种植的过程当中,水分对于其生长和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一般来讲,地区、土壤、气候以及栽培条件的好坏都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在吸收水分时的限制因素,春夏时节农作物的生育期因为整体耗水量的不同而直接影响到其生育期的长短: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2.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作物的花粉或者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农作物受粉和繁殖。

2.5大气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容易受大气污染物危害是因为叶面积大,同大气接触并进行气体交换活跃,无循环系统缓冲外来影响。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湿度增加和光照增强,有利于生物生长,能促使作物叶片气孔开度加大,从而增加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作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抵抗能力随之减弱,受害程度加重,这种情况在春夏季节最为严重。

3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措施及要点

3.1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要综合考虑

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其他自然资源共同特点,为农业提供能量和物质;具有再生性特点,一年为周期,循环往复,用之不竭;资源的潜力很大,目前农业利用率很低。农业利用气候资源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农作物将气候资源转换为第一性产品。今后中国应将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作为重要任务来对待,加强针对气候资源效率的技术研究,使农业生产在根本上得到发展,充分利用气候的多样性、多层性、多宜性等特点,发挥局地小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品,变气候优势为产品优势。

3.2积极做好蓄水、增水工作

利用造林和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发挥“森林水库”涵养水源,加大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力度,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相对温度,减轻灾害危害,改善局地生态环境的作用;重视“土壤水库”建设,农田基本建设要坚持高标准,平整土地修梯田,增施有机肥,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蓄水抗旱能力。针对自治区降水少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积极争取多修水库、塘坝、水窖水塘,储存汛期降水,使有限降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积极开发云水资源,进行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人工防雹,化雹为雨。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质量,更有效地利用适宜天气增加降水,减轻干旱缺雨对自治区农牧业和经济建设的威胁。

3.3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粮油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完善农业气象综合技术,不断扩大作物地膜覆盖面积,通过地膜保墒增温,延长作物生长期,开发光能潜力,弥补水热资源不足,从气候资源角度为扩大种植生长期较长的优质高产品种提供条件,以获得大幅度增产。从空间层次上利用好光热水和土壤地下资源。创造并充分利用人工小气候、微气候环境,实施人工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高效转换,包括庭院多功能温室,庭院果菜立体栽种、发展地下或半地下食用菌生产等多种模式。

3.4全力推进农业气候资源保护

农业气候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恶化都能对农业气候资源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造成农业生态的严重不良后果,如农田干旱化、水土流失、风蚀、草原退化、荒漠化、盐演化等危及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农业大气环境保护、农田气候资源保护、土壤气候资源保护、水体气候资源、草原气候资源保护等当作特别重要任务来对待。只有保护这些方面的资源,才能永续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并提高其开发利用的效果和质量,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年01期.

[2]李涛周涧;专家谈如何克服气候对备耕影响[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3]李涛周涧;抢墒整地调整品种抢夺积温抢播快种[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于殿龙;基于积温和经济最优的夏季Venlo型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张贵永.

农作物的重要性篇10

2000年以来,国内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现代物流的热潮,从各类国内期刊中可以检索到几千篇相关的文章,然而,其中研究农村物流或农产品物流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是农产品物流研究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期的农产品流通研究框架下,受制于农产品交易的独特性质及隐含物流的传统模式,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没有像对其他行业物流的研究那样明确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框架。

一直以来,国内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的重视是无可否认的,研究内容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成果可高度概括地分为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运行的研究三个方面。在秉承将流通划分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统框架下,对农产品流通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涵盖了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层面的问题,并以流通的概念统之。这种研究是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三流合一”的背景下完成的。

而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却是建立在“三流分立”的基础上的。显然,如果将现代物流的概念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现代物流方式改变农产品流通的效果,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从笼统的农产品流通的概念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仍然不存在明显的“三流分立”的前提下,这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有一定风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看作对农产品流通所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可能被责问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概念的时尚而做的文字游戏。必须承认,这种责问是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高度负责,因为,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对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要么是不切实际的对企业现代物流概念的盲目仿效,要么是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新瓶装旧酒,都无法实现研究者试图通过引入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来改善农产品流通效果的初衷。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农产品物流研究与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现代物流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定性的铺垫工作。

二、对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回顾

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以流通理论研究为基础的。

流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流通置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总过程中,通过剖析流通与生产过程、流通与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的相互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流通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一般认为,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是实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延续。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产品流通是以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活动,是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运动过程(李大胜、罗必良,2002)。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考察一定是在社会一般流通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上文所总结的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也就框定了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范围。当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三、传统上农产品流通研究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涵盖

在以上的研究框架下,流通的概念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总和,因此,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涵盖其中了。

首先,传统农产品物流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其作为一种附属活动被涵盖于整个流通活动之中。物流被涵盖的原因有三:第一,传统的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对流通的划分是以流通过程为视角的,划分的目的是更好地揭示存在于物质流动背后的社会交换关系,重点剖析由商流(即所有权转移)引起的各类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物流的存在是客观的,对于传统物流来说,其作用仅体现为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物流在流通运行中被作为成本项目进行管理,因此,对物流的研究多侧重于相对各种功能而言的技术处理和成本节约。当物流单纯以功能性活动为特征从属于流通活动的时候,它必然被涵盖于对总体流通的研究之中。第二,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是体制变革,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自然不自然地使人们忽略了对具体的物流活动改进的需要和研究,从而最终使对农产品物流的关注局限于体制演变的范畴之内。第三,长期以来,存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不分,使农产品物流必然表现为一种隐含的模式,从而失去了独立研究的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的销售机构有着严格的地域、系统和等级的划分,机构之间难以互通,物流活动各自承担,没有任何的专业化物流业务。在农村改革之后,逐渐允许包括农户和各类组织在内的主体进入农产品市场,但是,物流仍然作为商流的附属活动随着商流环节的变化不断地由各类主体重复执行,没有被专业化和独立出来。

其次,物流概念的独立性没有被强调,而是经常被涵盖于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之中。第一,它被涵盖于对流通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当中。比如,交通、仓储等直接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被当作流通运行的环境受到关注。第二,被涵盖于流通技术的研究之中。对储藏、运输、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事实上都与物流相关,但物流经常被以流通技术的概念来概括。

事实上,从任何一个维度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都涵盖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比如,对流通体制的研究,必然涉及物流的制度及其变迁;对流通主体的研究,必然包含主体的物流行为以及基于物流行为而形成的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对流通运行的研究,必然包含各种物流业务运作的方式、环境和行为选择。

四、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使农产品物流研究走向独立

(一)现代物流的兴起及其在流通领域引起的变革

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源起于美国,其最主要的动力仍是对利润的追求。至20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表现为市场起伏动荡,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特别是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萧条,企业利润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企业界产生了通过开发新的成本控制体系来降低成本的要求。于是,人们把目光集中于物流成本。

追踪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进程,以下几点使得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从而使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具有了新的意义:第一,现代物流研究改变了传统物流中将物流单纯地看作功能性活动和成本项目的理念,而是将物流提升到战略高度,与生产、销售一起并列为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第二,传统的物流研究认为,由各个功能要素构成的物流系统是独立的,谋求系统最佳是努力的目标;而现代物流理论则认为,必须追求物流系统与生产、销售等整个经营系统的协调和最佳。第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基于此对物流流程的全面整合和再造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第四,基于物流业务发展伙伴关系和联盟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使得组织和制度安排成为现代物流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四个特点在流通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首先,物流的顾客服务职能日益突出。物流成本的最小化不再是物流活动的最终目标。以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物流有效性的标准,使物流实践更多地关注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获得顾客认可,通过获得效率与效益的均衡,完成物流活动的价值创造,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其次,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实践的代表形式,单个组织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否深谙分工的本质,成功地扩大物流业务的外延,适时地融入某一条供应链,成为经济组织提升物流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在现代物流的理念下,独立的农产品物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尽管农产品本身的生物属性对物流提出了独特的要求,但是,现代物流在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中所表现出来的强调过程的一体化管理,追求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均衡,注重满足顾客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等特点,也正是农产品物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换言之,整个物流业界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样将使农产品物流受益。

但是,农产品物流终究不同于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人们可以从诸如Jit(Just-in-time,准时制)、QR(QuickResponse,快速反应系统)等名词注意到工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流程再造,是厂内物流和厂外物流的连续性整合,而农产品物流领域的重点问题则有所不同。农产品大众生产、大众消费的特点及产品较小的差别化程度,使得物流链上各组织主体之间相互选择的余地很大,这很容易造成物流链的动荡;同时,农产品的易腐易烂的鲜活特性要求物流时间尽量缩短。显然,如果物流链是动荡的,就无法保证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无法适应农产品的物流特性,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在各类物流链条上,组织之间的相互选择和关系的确立以及维护关系稳定性的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否不同,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如果要根据现代物流理论强调物流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独立出来,将基于物流功能性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统一在这一概念下加以研究,探寻通过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善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途径。

五、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试构建

(一)国内文献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国内一些学者尝试将现代物流理论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关注农村和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提出以现代物流理论指导农村物流实践的建议。

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当前尚未形成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在农产品物流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之间的行政壁垒、技术瓶颈以及缺乏标准化体系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王新利、张襄英,2002;万寿桥、李小胜,2002等)。其次,物流主体发育不良,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狭窄,带动作用较低(秦代红,2002)。再次,物流政策环境发育不良。

3.提出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策略。主要包括一体化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等(孙剑、李艳军,2003;杜小芳、张金隆,2003;温思美、杨顺江,2000)。

总的来说,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已经开始,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以完成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

(二)农产品物流研究整体框架的构建

综合上文的分析,笔者在这里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整体框架(见图2(略))。

1.农产品分类。农产品种类繁多,既有粮食、棉花、油料等量大、面广、生化性能相对稳定的大宗农产品,又有水果、蔬菜、畜禽等易腐易烂的生鲜农产品。农产品种类不同,与消费衔接的特点不同,其交易特性和物流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依据生物特性和物流特性对农产品的种类进行划分,是农产品物流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条件。

2.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据系统的概念,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将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要素划分为物流主体、物流通路、物流功能三类,认为不同的主体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选择不同的通路以不同的组织形式执行物流功能,由此形成了具体的物流活动,所有物流活动及包含在其中的各类关系的总和构成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实行现代物流战略的舞台。

3.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与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的执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选择物流模式,即组织物流活动的形式;第二是打造物流链条,即在某种物流模式下寻求总体利益的增加和各方利益的协调,以形成稳定的物流链;第三是评价物流绩效,并形成反馈机制,以追求物流模式的不断创新。三个阶段统一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下进行。

4.组织与制度。农产品物流与其他行业的物流有很大的差异。工业品依靠现代物流获取价值增值的原因在于,工业品从原料到制成品之间已经形成高度分工,这使企业之间形成天然的相互需要;同时,不同企业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使供应链各节点的相互选择本身就存在增值的潜力,流程再造和各环节匹配形成的增值能力又成为维系供应链稳定的条件。农产品则不然,在现有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是生鲜农产品,几乎不经过任何加工,因此,在整个供应链条上,各节点之间不存在由制造分工引起的上下游关系,而存在由职能分工引起的相互竞争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从瓜分流通利润的竞争转变为谋求整体增值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创新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保证获得潜在的利润并能够将其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