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纺织行业废气治理十篇纺织行业废气治理十篇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35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1

关键词:纺织;集群式供应链;关联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25.03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纺织产业集群在为我国赚取大量外汇,吸纳众多社会劳动力的同时,伴随产生的污染问题也一直困扰和阻碍地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对废弃物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工艺和设备上。近年来,对废弃物治理和对废弃物再利用,也过渡到了从组织范式来进行考虑,李海燕、但斌、张旭梅(2006)从供应链角度来考察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王兆华和武春友(2002)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自主实体共生和复合实体两种工业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邓伟根和陈林(2007)对生态工业园构建方式及其动力机制、市场制度进分析,同时结合中国政府各方面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申报与运营监管的标准化程序等。虽然生态工业园是以能流关系来进行治理,但是由于缺乏规模经济性,治污成本高,企业并未从中取得真正的经济利益,导致缺乏治污的积极性(张仁桥,2007)。但是,由于纺织产业集群中位于同一环节企业数量较多,需治理“副产品”数量也就更多,治理越具规模经济性,考虑到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迫使治污行为由单个企业运作转向由集群地域所在专业化企业进行集中运作的可能性。

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是在纺织产业背景下,基于生态工业园和集群式供应链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以对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治理。

2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的基本内涵

在对集群式供应链的研究,是在纺织集群式供应链中两条或多条同质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跨链间的竞争往往大于合作,或者说是竞争是常态,合作是临时和紧急条件下才发生。而纺织两链或多条链是异质关联的,其跨链间的合作是常态的集群式供应链的研究。

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是指在纺织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供应链核心生产企业之间具有废弃物再利用关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供应链组成的网络。如图1所示,在供应链1中,核心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1的同时会产生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可以作为原材料被供应链2再利用,围绕这样的原材料供给关系的供应链1和供应链2就组成了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在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中,一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原材料供给另一条供应链,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仅可以生产出自己专业化的产品,而且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副效应。所以,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在通过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再利用,从而最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这些纺织关联型供应链之所以以产业集群为平台,主要是能形成纺织关联供应链运作的规模优势。由于单个企业或单条供应链所产生的废弃物有限,与之关联的另一供应链如果对这些废弃物进行运作,可能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供应不稳定,使得其运作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没有规模优势,其经济性就无从谈起。而在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纺织产业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量自然就会增加,从环境角度上说,就得必须进行处理这些废弃物,否则会严重污染环境,钝化了产业集群竞争力;从经济角度上,废弃物排除增多,为处理废弃物提供的规模经济性基础。

3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系统分析

3.1总体网络系统耦合分析

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旨在结合地方纺织产业集群优势,以纺织产业为主要产业链,带动发展相关联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之间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达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资源的梯级利用,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即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物质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学者蔡建和等人关于生态纺织工业生产的研究,基于目前我国国情及纺织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势和经济条件,结合纺织生产中各项生态生产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发展生态纺织工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在现有的纺织企业一体化的联合和生产基础上,系统地综合利用各种生态生产技术,设计完善的纺织生态工业链,规划建立生态纺织工业园。其中,生态生产技术包括完善纺织生产链、纺织-煤电联合生产、工农联合生产、纺织-化工联合生产以及废弃物再利用。事实上,上述理论和技术为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

由于技术和理论还不够完备,我国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的构建还处于理论上和局部实践环节,还缺乏系统性创新实践。例如,安徽天鹅纺织工业园以涤/棉被子的生产加工建立纤维、织造、坯布染色整理,到最后被料加工的整个纺织工业链。武晓莉等人论证了纺织碱性印染废水和中小型锅炉烟气脱硫联合治理的实验研究,利用锅炉原有湿式除尘系统,既保证了除尘效果,又达到了烟气脱硫和净化废水的作用,脱硫效果良好。缫丝废水和印染废水处理后的废渣中因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通过燃烧充分利用其热值,如烧制砖材、搀兑煤粉焚烧放热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这些理论实践都是局限于与单个产业链耦合,且没有经济规模性,加之相关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欠缺,政府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扶持,以及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缺乏正确引导等原因导致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的构建难以实现整体网络的系统耦合。

3.2基于物流和能流的耦合分析

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关联层企业充分考虑各供应链间的生产流程,通过物质、废水、能量和信息的耦合,构成纺织产业集群的关联耦合系统。该关联耦合系统包含许多个关联子系统,其根据物质、能量和废水的集成交换,共享公用基础设施,彼此链接在一起。

3.2.1基于物流的耦合

物流耦合是指生态工业园中的不同企业之间在生态合作过程中,通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将不同供应链链接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链状前向资源循环利用关系。物流耦合不仅包括核心企业内部的物质转化和交换,而且包括不同供应链间的废弃物交换、再生循环。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具有产业集群的特点,纺织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化工、机械、商贸、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染料、整理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助剂,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也来源于化学聚合生产,从而为纺织产业和化工产业实现物流耦合奠定了基础。集群内相关联的化工企业不仅可保障对纺织加工所需的染料助剂等化学试剂的供给,并能尽快生产出不同纺织加工工艺所需的化学试剂,也有利于纺织企业对所需化学试剂在质量和生态环保性能上的控制。与此同时,纺织加工产生的废物也可被化工企业作为生产原料进行吸收消化、再利用。如图3所示为涤纶织品生产物流耦合图。

如图所示,化工厂向纺织厂提供其生产涤纶纤维所需的化学助剂,纺织厂聚酯在化学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乙二醇、聚酯的切粒筛分废物,以及纺丝和织造中产生的聚酯废弃物都可作为涂料厂的原料进行再利用,生产聚酯油漆,并且这些聚酯废料也可应用于化工企业中合成共聚酯热熔胶。腈纶废料经过水解、氧化和交联等化学改性处理后,具有广阔的工业生产应用前景,可应用于石油工业、水处理工业、粘结剂、高分子吸水树脂、印染助剂等方面。

3.2.2基于能流的耦合

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是在以合作为基础的跨链耦合,是异质关联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它将能流为纽带的供应链跨链间合作嵌入到产业集群中,通过能流和物流的耦合,来克服单个企业片面治污的问题,使得治理污染由单个企业的“末端治理”变为“整流程治理”。

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中的能流是伴随物流而产生的,能流耦合实现了对集群式供应链系统内能量的有效利用,不仅要包括每个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有效利用,而且也包括各过程之间的能量交换,即一个生产过程中多余的能量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热源加以利用,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例如,武汉市阳逻镇纺织工业园(以下简称“阳逻园”)是湖北省纺织产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火力阳逻电厂正好在镇境内,其在直接供给用户和企业用电的同时,充分利用余热蒸汽(该蒸汽对发电厂利用价值不高),以实现热电产业剩余物与纺织产业的再利用链接,供给园区空调和其它生产用汽,使纺织厂免设锅炉,既减少占地又省能减污,从而达到纺织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能流的耦合。

3.2.3水资源耦合

我国的纺织废水平均循环回用率仅达7%-10%,为所有行业中最低,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实现水资源的耦合是实现纺织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水资源耦合的目的是采用节水工艺、中水回用、废水循环以及水分配网络综合方式,来减少新鲜水使用量。例如,哈尔滨纺织印染工业联合公司在1997年就利用哈尔滨热电建设开发公司的废烟尘和废炉渣来处理印染废水,该系统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印染厂废水和火电厂废渣、废气难处理的问题,同时,使纺织印染废水和火电厂废物实现资源化,节水、节能、节省大量资金,使印染成本和电厂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

4.1总体网络系统耦合分析实例

咸宁苎麻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以苎麻产业链为主链,以供应链之间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相互交换为媒介,以达到苎麻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苎麻资源为基础可以纵向延伸出以下几种关联型供应链:苎麻―苎麻叶―牲畜饲料;苎麻―苎麻根、叶―药品和保健品;苎麻―苎麻骨―人造板;苎麻―苎麻骨、壳―食用菌培养基;苎麻―麻纤维―无纺布地膜;苎麻―苎麻纤维―苎麻纺织品、加工夏布或工艺品;苎麻―废苎麻纤维―造纸原料―造纸;苎麻―苎麻废水―碱液等;苎麻―污水处理―污泥―化肥―苎麻种植;苎麻―苎麻废水―沼气―沼气发电―电能等。咸宁苎麻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总体网络系统耦合如图4所示。

4.2基于物流和能流的耦合分析实例

4.2.1基于物流的耦合分析

咸宁苎麻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主要以苎麻供应链为基础,根据企业上、下游关系、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原则,核心企业及其相关联的组成相对独立、相互共生的集群子网络,每个子网络通过各种产品和副产品的流动耦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咸宁苎麻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物流耦合如图4所示。

4.2.2基于能流的耦合分析

工业园区引入电厂,可为生产提供能源保障,并可降低电力线路铺设费用。卡伦堡工业园、天津泰达工业园和贵港制糖工业园都有煤电厂,我国正在研究建立食品-电联产、煤-电联产和钢-电联产工业园。因此,与煤电联产,成为各类工业生态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纺织和煤电联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银泉、精华、天化和富仕等全国重点麻纺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研制,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不仅减少污染,还可降低脱胶成本。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产生提供能源的甲烷气。收集和利用甲烷气,不仅能防止环境再污染,更重要的是补偿处理厂的能耗。据测定,去除

1kgCoD可产气0.40~0.5m3,气体甲申烧含量占60%―70%。对于一个4800锭的苎麻纺织厂,其沼气发电量占处

理站日用电量的1//3~1/2。此外,发电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来冷凝电机组,并产生大量的余热。纺织的浆纱工序、印染的前处理(煮炼、漂白、烘燥等工序)和加工整理(热定形、涂层、烘干等工序)都需要热量,因此,进行纺织―煤电联产,还可把电厂的废热利用于纺织的热整理加工中,解决电厂处理废热之苦,变废为宝,使热能得以充分利用。纺织企业也需在锅炉供热方面进行硬件投资,并避免了锅炉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次实现了纺织―煤电双方企业在废物资源化和再利用上的双赢。咸宁苎麻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能流耦合如图5所示。

4.2.3水资源耦合

咸宁苎麻关联型集群式供应链在水的循环利用方面,主

要是采用“水厂―麻纺厂、居民―污水处理厂―麻纺厂”的形式,即江河湖水经自来水厂作为中转、净化处理后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水供应麻纺厂和居民,再经产业集群地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一部分符合麻纺用水要求的返回麻纺厂回用,另一部分不符合麻纺用水要求的达标排放,这样可以减少水厂从江河湖水直接抽水的成本,其水资源耦合如图6所示。

5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咸宁苎麻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对资源咸宁苎麻产业集群物流、能流和水资源的耦合分析,阐述论证纺织产业集群应从纵、横向两个维度进行组织续衍,纵向维度强化纺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在类别、规模、方位、技术水平上的匹配,并延长纺织产业链以实现产品深加工;横向维度促进纺织产业集群构建纺织关联型供应链以充分利用纺织产业链上、下环节的副产品实现横向耦合,并建立纺织废弃物循环利用,培养产业梯度的层级关系与互补性,提高集群式供应链的共生度和共生力。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但斌,张旭梅.关联供应链――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J].生态经济,2006,(01).

[2]王兆华,武春友.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2).

[3]邓伟根,陈林.生态工业园构建的思路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01).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2

关键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生产工艺;处理方法

纺织工业废水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纺织工业废水量大,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纺织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将破坏水生生态平衡,恶化环境。因此要做好纺织工业废水无害化处理。

1生产工艺及废水的产生

1.1生产工艺

棉纺织产品主要是由棉花或棉花与化学纤维混合后经过纺纱、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生产出的产品。有纯棉(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产品和棉混织产品(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棉混纺织产品中化学纤维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均超过棉花的数量)。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薄型织物(普通白布及染色布)及厚型织物(绒布、灯芯绒布)两种。根据织造方式的不同,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机织产品(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而织成的产品)和针织产品(由针将纱线钩成线圈,再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产品),除了染色前处理过程略有不同之外,其染色及印花工艺基本相同。

1.2废水来源

棉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排放较少织造工段废水。1.2.1退浆废水棉织物上的浆料和纤维本身的部分杂质在漂染前必须去除。退浆废水一般占废水总量的15%左右,污染物约占总量的一半。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含有各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废水呈淡黄色。退浆废水的污染程度和性质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天然淀粉浆料,淀粉浆料的BoD5/CoDcr值为0.3~0.5;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浆料(如pVa)的BoD5/CoDcr值为0.1左右;近年来改性淀粉逐渐有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改性淀粉的可生化降解性非常好,BoD5/CoDcr值为0.5~0.8。1.2.2煮炼废水为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要将纤维中的棉蜡、油脂、果胶类含氮化合物等杂质去除。煮炼工艺一般用烧碱、肥皂、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剂,在120℃、pH值10~13的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煮炼。煮炼废水量大,呈强碱性,含碱浓度约0.3%,废水呈深褐色,BoD和CoD均高达每升数千毫克。1.2.3漂白废水漂白工艺一般采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亚氯酸钠等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使织物漂白。由于双氧水在漂白废水中几乎完全分解,而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等含氯漂白剂的大部分氯又在漂白过程中被分解,所以漂白废水的特点是量虽大但污染程度小,BoD5和CoDcr均较低,基本上属于清洁废水,可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1.2.4丝光废水丝光处理是将织物在氢氧化钠浓碱液内浸透,目的是提高纤维的张力强度,增加纤维的表面光泽,降低织物的潜在收缩率,同时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丝光废水含氢氧化钠3%~5%,一般通过多效蒸发蒸浓回收后,先供丝光应用,再用于调配煮炼液、废碱液和用于退浆。所以丝光废水实际上很少排出,它在工艺上被多次重复使用,虽经碱回收,但碱性仍很强,BoD却低(但仍高于生活污水),其污染程度根据加工漂白布或本色布而异。加工漂白布时,织物先经漂炼后再丝光,污染程度较低;加工本色布时,退浆后直接丝光,致使原来进入煮炼废水的纤维杂质转到丝光废水,相应提高了污染程度。1.2.5染色废水染色废水的特点是水质变化大,色泽深,主要的污染源是染料和助剂。不同纤维原料需用不同的染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加上染料上色率的高低、染液的浓度不同、染色设备和规模不同,废水水质变化很大。一般染色废水的碱性都强,特别当采用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时,pH值高达10以上。染料本身的BoD均较低,CoD却要高得多。染色废水中的许多物质不易被生物分解,生物处理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仅60%~70%,脱色率也仅50%左右。1.2.6印花废水印花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调色、印花滚筒、印花筛网的冲洗水,以及后处理的皂洗、水洗、洗印花衬布的废水。印花废水的污染程度很高。此外活性染料应用大量尿素,使印花废水的氨氮含量升高。1.2.7整理废水整理废水除花衣毛之外,尚含有多种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但废水量较少。

2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纺织印染废水水量大,废水中含大量碱类,pH值高,含大量残余的印染助剂,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大,悬浮物多,并含有微量有毒物质,若不经治理直接排放,将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纺织印染废水的治理,首先也应该以防为主,积极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物和废料的产生;通过逆流用水和重复用水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水的回用率;回用染化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又减轻环境污染,一举多得,最终的废水再经处理排放。纺织印染废水中常用的处理法如下。

2.1物理法

(1)栅栏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纱头、布块等漂物和悬浮物。主要有格栅和格网、筛网等。(2)调节池。由于纺织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必须设调节池,一般当废水量5000t/d时,调节池停留时间为4h;废水量2000t/d时,调节池停留时间为5h~6h;废水量小于1000t/d时,调节池停留时间为7h~8h。(3)沉淀池。印染废水的悬浮粒小,故不经其它(如化学)预处理时,不宜直接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又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前者应用最多。(4)过滤法。在印染废水中采用的过滤多是快滤池,即在重力作用下,水以6m/h~12m/h的速度通过滤池完成过滤过程。

2.2化学处理法

(1)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节废水pH值,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控制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值在6~9之间。(2)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3)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采用气浮法将其分离;目前在印染废水治理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主要处理方法。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主要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4)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在70%以上。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极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5)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D去除十分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6)氧化脱色效率低,仅40%~50%,混凝脱色效率较高,达50%~90%之间,但用这些方法处理后,出水仍有较深的色度,必须进一步脱色处理,目前用于印染废水脱水的方法主要有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由于价格等原因,应用最多的是氯氧化法,其常用的氧化剂有液氯、漂白粉和次氯酸钠,此种方法由于处理成本高和操作运行条件较高,而较少适应。

2.3生化法

(1)厌氧发酵法。纺织印染废水如单独采用好氧生化处理或附加混凝处理,动力消耗大,且许多废水基质难以被分解和脱色,实践证明,辅以厌氧技术处理该类废水,效果良好,厌氧发酵工艺又分为常规厌氧发酵、高效厌氧发酵、厌氧接触法、厌氧过滤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改进型厌氧发酵装置(UaSB+aF)、厌氧折流式工艺、厌氧流化床或膨胀床工艺、下流式厌氧过滤(固定膜)反应器等几种工艺。(2)生物膜法。又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其中后两种方法在国内的印染废水治理中使用较多,生物转盘法适用于小水量的印染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时多采用鼓风曝气接氧化法,生物滤池中塔式生物滤池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印染废水中。(3)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表面曝气池等。活性污泥法具有投资相对较低、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其中,表面曝气池因存在易发生短流、充氧量与回流量调节不方便、表面活性剂较多时产生泡沫覆盖水面影响充氧效果等弊端,近年已较少采用。而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废水处理站仍广泛使用。污泥负荷的建议值通常为(0.3~0.4)kg(BoD5)/kg(miSS)d其BoD5去除率大于90%,CoD去除率大于70%,据印染行业地经验表明,当污泥负荷在小于0.2kg(BoD5)/kg(miSS)d时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为60%~80%。

2.4预处理

印染废水污染程度高,水质水量波动大,成分复杂,一般都需进行预处理,以确保生物处理法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1)调节(水质水量均化)如前所述,印染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因此,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一般设置调节池,以均化水质水量。为防止纤维、棉籽壳、浆料等沉淀与池底、池内常用水力、空气或机械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8h。(2)中和印染废水的pH值往往很高,除通过调节池均化其本身的酸碱度不匀性外,一般需要设置中和池,以使废水pH值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3)废铬液处理在有印花工艺的印染厂中,印花滚筒镀筒时需使用重铬酸钾等,辊筒剥铬时就会产生铬污染。这些含铬的雕刻废水必须进行单独处理,以消除铬污染。(4)染料浓脚水预处理染色换品种时排放的染料浓脚水,数量较少,但浓度极高,CoD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对这一部分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可减少废水的CoD浓度,这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企业尤其重要。

3总结

综上,纺织印染废水由于具有废水量大、水质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其治理比较复杂,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化法等方法。必须根据织物采用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方法,特别要了解各工艺操作过程中投加药料、染料、助剂的情况,对废水组分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化的处理技术。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和废水回用,往往需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工艺。它的处理一般也划分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处理阶段。一级处理多采用格栅、预沉池或初沉池,用简单的物理机械法或化学法使废水中悬浮物或块状体分离出来,或中和废水的酸碱度。二级处理多是生物化学处理,可有效地去除胶状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效地改善水质,废水可生化性较好时,可选择生化法;当废水可生化性较差时,可选择化学法,如混凝沉淀或加压气浮等方法。三级处理多采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

作者:柏立森周永艳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3

纺织废料再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纺织废料的回收利用事业发展迅速。以浙江苍南为例,每年处理的纺织废料达几十万吨,业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纺织废料回收利用基地。这些纺织废料经漂白褪色、开松生产成为再加工纤维,并以此为原料再加工成纤维制品即为再加工纤维制品。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服装、家纺、玩具和汽车工业等各个行业领域。

但是,由于我国纺织废料再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准入门槛很低,纺织废料在回收利用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和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纺织废料再加工造成的危害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纺织废料在开松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不仅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周边的农作物产生影响;二是纺织废料在漂白褪色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和硫酸,这些化学物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大气、河道、农田,严重危害周围环境。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纺织废料再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从业人员达20万,其中90%以上为无证无照的个体加工点,漂白褪色池最多时达4500多个,分布在宜山、龙港等9个乡镇120多个村庄,加工户们将从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服装厂、玩具厂收购的废布边角料倒入褪色池中,用次氯酸钠和硫酸浸泡褪色,每年向河道、农田排放600万吨以上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次氯酸钠溶液作为褪色药水,其主要原料液氯属高危剧毒物品,这些褪色药水首先在水中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后挥发出来造成空气污染。氯气是一种有毒的致命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夺人性命。其次,这些褪色药水流入河道当中,会和河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氯代有机化合物,这些氯代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毒性,可以致癌、致细胞畸形、致基因突变。由于褪色药水本身就是很强的氧化物,所以它可致使水中生物死亡,造成的生态破坏极其严重。

纺织废料再利用的外部性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曾指出,外部性可看做是商品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差,即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影响。根据影响的好坏,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当市场主体的行为引起的收益不能全部由自己获得时,就会产生外部正效应,即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当市场主体的行为引起的成本不完全由自己承担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即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如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活动均能产生正外部性,而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活动将产生负外部性。虽然外部性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消除外部性。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在《微观规制经济学》中指出,如果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如垄断、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干预便具有潜在的可能性。就纺织废料再加工体系而言,同样具有外部性。正是这种外部性以及对它研究的漠视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今纺织废料循环再利用的困境[1]。

一般来说,纺织废料循环再加工体系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l、图2中均包含三个行为主体,即纺织品生产商、回收再加工企业、消费者(个人或团体)。三个行为主体有以下作为:1)纺织品生产商在生产纺织品(包括纱线、面料、服装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等废料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处理:一是直接扔掉。这种方式因无需治理成本,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但是直接扔掉将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化学纤维制成品难以降解,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二是对纺织废料回收再利用。该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致使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且再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次污染,控污成本很大。三是定期卖给纺织废料回收再加工企业,既免去排污的成本投入,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2)消费者在处理其过时或破旧的纺织品时可能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直接丢弃;二是卖给游街串巷的小贩;三是被生产商或者处理企业回收。3)回收再加工企业在处理纺织废料时有以下方式:一是回收利用(全面回收);二是简易回收(仅回收价值高的部分)。

为了讨论外部性,我们假设边际行为主体支出为pei,边际社会支出为Sei,则外部支出为eei=Sei-pei;边际行为主体收益为pBi,边际社会收益为SBi,则外部收益为eBi=SBi-pBi(其中i=1、2、3,分别表示纺织品生产商、回收再加工企业、消费者)。由以上分析和假设可得:

eei>0或eBi

eei=0或eBi=0,则无外部性;

eei0,则为正外部性。

纺织废料再利用中的负外部性

从成本-收益角度看,负外部性实质上是指行为主体支出小于社会支出的情形,即生产或者消费成本是外溢的。根据经济学理论,假设mBi表示边际收益曲线,则纺织品生产商、回收再加工企业、消费者负外部性分析如图3。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4

[论文摘要]染色废水属于典型的难生化降解废水,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对其处理,且保证出水的稳定达标,一直是许多环境保护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染色废水处理的技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各类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一般染色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工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较多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占有15%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经过多年建设,纺织工业基本成为一个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生产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部门。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棉、毛、丝、麻、化纤、服装、纺织机械等行业较为完整的系列体系。

纺织工业按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和产品的加工用途等不同,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类产业,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各类纤维生产和加工,如天然纤维的棉花、羊毛和各类化学纤维等生产领域;中游产业指纺纱、织布、染色等生产领域;下游产业主要指服装加工等生产领域。

染色行业作为纺织工业中的中游行业,在纺织工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各类纤维加工制造的坯布,通过染色和印花工艺生产出各类带色彩和图案的织物。在染色业中,棉纺染色业是最大的行业。染色行业作为湿法加工行业,其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染色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00万~400万立方米,染色厂每加工100米织物,产生废水量3~5立方米。而且,染色废水成份复杂,含有的多种有机染料难降解,色度深,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日益破坏着地球生物圈几亿年来形成的生态平衡,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存在威胁。由于逐渐加重的环境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各项有力的措施,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并向国际社会全球性环境保护公约作出了自己的承诺。

二、废水处理方法分类

根据使用技术措施的作用原理和去除对象,废水处理法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具体如下:

1.废水的物理处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进行废水处理,主要目的是分离去除废水中不溶性的悬浮颗粒物。主要工艺有:

(1)格栅和筛网格栅是一组平行金属栅条制成的有一定间隔的框架。把它竖直或倾斜放置在废水渠道上,用来去除废水里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以免后面装置堵塞。筛网是穿孔滤板或金属网制成的过滤设备,用以去除较细小的悬浮物。

(2)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比水重的固体物质下沉,与废水分离。主要用于(a)在尘砂池中除去无机砂粒(b)在初见沉淀中去除比水重的悬浮状有机物(c)在二次沉淀中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生物污泥(d)在混凝工艺以后去除混凝形成的絮状物(e)在污泥浓缩池中分离污泥中的水分,浓缩污泥。此法简单易行而且效果好。

(3)气浮法在废水中通入空气,产生细小气泡,附着在细微颗粒污染物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上浮到水面。主要用来分离密度与水接近或比水小,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

(4)离心分离利用离心作用,使质量不同的悬浮物和水体分离。分离设备有施流分离器和离心机。

2.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1)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酸性废水处理可以用投药中和法、天然水体及土壤碱度中和法、碱性废水和废渣中和法等。药剂有石灰乳、苛性钠、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他的优点是:可处理任何浓度、任何性质的酸性废水。废水中允许有较多的悬浮物,对水质水量的波动适用性强,中和剂利用率高,过程容易调节。缺点:劳动条件差、设备多、投资大、泥渣多且脱水难。天然水体及土壤碱度中和法采用时要慎重,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允许排入水体的酸性废水量应根据水体或土体的中和能力来确定。

(2)碱性废水和废渣中和法

投酸中和法可用药剂:硫酸、盐酸、及压缩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做中和剂,由于pH值低于6,因此不需要pH值控制装置)酸性废水及废气中和法如烟道气中有高达24%的二氧化碳,可用来中和碱性废水。其优点可把废水处理与烟道气除尘结合起来,缺点是处理后的废水中硫化物、色度和耗氧量均有显著增加。清洗由污泥消化获得的沼气(含25%—35%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水也可用于中和碱废水。

3.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可以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稳定的无机物的这一功能,经常采用一定人工措施大量繁殖微生物。

(1)好氧生物处理法

应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把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主要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这种方法处理效率高,应用面广。

(2)厌氧生物处理法

应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方法。主要用于有机污泥、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啤酒厂、屠宰厂。

(3)自然生物处理法

应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工艺简单,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但其净化功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处理技术有稳定塘和土地处理法。

三、染色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在染色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中往往遇到以下问题:(1)工程设计人员大都是仅仅了解废水水质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和直觉进行设计,这样往往造成工程缺陷,使建成的处理系统处理废水不能达标排放;(2)在有些设计中,因为对出水的达标要求严格,使设计出的工艺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偏高;(3)在许多现有的处理系统中,由于所要处理的水质发生改变,原有工艺不能针对目前的水质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上的这些都涉及到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和优化管理运行问题。

如何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对于污水处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染色废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问题,从目的上它不仅要基于污水水质分析,按照技术和经济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各种方法,找出最佳的设计工艺方案,并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找出最佳的设施组合和最佳工艺参数,而且还要在污水的成份和水量一定幅度变动的情况下,找出相应的优化运行措施和最少运行成本。而在各染色废水水质各异、水量大小不一的实际工况下,要求得到一个能严格意义上普遍性的染色废水优化处理系统是不可能的,某一污水处理系统可能对某企业的废水处理是最优,但它对其他的染色厂可能就并不能做到最优,因此本论文对染色废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只是为提出一个系统优化改造和优化运行的概念和思路,并不是要提出一个能对所有染色废水有最优处理效果的处理系统。

四、系统工艺改造的总体思路

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水质为含有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和颜色的有机废水,各染色子行业排放的废水所含污染物质不同,其相应的治理工艺流程也不同。对染色废水处理,工程上一般用物化法和生化法或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物化处理有见效快、水力停留时间短的优势,但其处理费用高、污泥产量大、污泥处理困难、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虽然臭氧氧化、活性碳吸附、电解等方法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但它们较高的运行费用却使厂家无法承受。但前述的几种方法都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生物处理因具有处理成本较低,并能大幅度去处有机污染物和一定色度的特性使得染色废水治理采用生物治理作为主要治理单元己成为共识。但结合园区污水处理厂目前的运行现状及操作工人素质,为确保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因此改造扩建工艺的设计思想以强化物化处理的原则,以生物处理工艺为重心,尽量提高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鉴于污水处理厂接受的染色废水综合性废水,是典型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水质性质有其特殊性,而且各有关企业生产废水排放的水质水量的不稳定性,以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及运行负荷。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工艺,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在选择处理工艺前,应在分析废水水质及其组成及对废水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基础上,确定各单元处理方法和改造工艺流程,以验证改造工艺的有效性。

五、结论

印染生产废水可生化性差,原污水处理系统又存在着设计、施工不尽合理,管理水平落后等缺陷,从而造成了处理出水污染指标达不到排放标准,运行成本高等后果。染色废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问题,而作为集中式染色废水处理厂的优化就更加困难了。从目的上它不仅要在污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和经济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各种方法,找出最佳的设计工艺方案。并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找出最佳的设施组合和最佳工艺参数,而且,还要在污水的成份和水量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找出相应的优化运行措施和最少的运行成本。但由于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并且各种印染废水水质各异,水量大小不一的设计情况下,要求得到一个能严格意义上普遍性的染色废水优化方法十分困难,某一污水处理系统可能对某一区域内的废水处理是最优的,但它对其他的企业可能就并不能做到最优。因此,在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同时也要为保护我们仅有的水资源提高人类意识,转变观念,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多做努力。

[参考文献]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5

会上还授予浙江汇丽印染整理有限公司“节能减排优秀企业”称号,同时为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颁发了“第七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证书。

显著成果节能减排不断深化

孙瑞哲在会上作了题为《从“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展望纺织工业下一步发展》的报告,他强调,节能减排是纺织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分。“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基本完成,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按计划进度完成。2012年,全国再利用纺织纤维用量520万吨,比2010年增长30%,年均增长14%,基本达到《规划》目标增速。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综合能源消耗6174万吨标准煤,较2010年下降4.2%,单位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较2010年下降幅度均为25%,也已完成《规划》目标,纺织企业应继续努力,创造更大成绩。

众所周知,广东省是我国纺织印染的大省,纺织印染行业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地政府对节能减排也尤为重视。王大力表示,纺织印染行业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都比较受关注的行业,因此加快推进纺织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环保部门一直以来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纺织印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度不断增强,专业间,学科间,业界间交流合作更加紧密,特别是国家发改委2008年出台的《印染行业准入条例》,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深入发展节能减排,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浙江省是我国印染产业最集中的省份,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马知方秘书长表示,目前浙江省将提高重复用水率、废水排放提标改造、定型机加装消烟除尘余热回用、淘汰大浴比染色设备、实施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热定型机高温热源煤改气工程、锅炉脱硫处理等作为节能减排开展的重点工作,成效不错,得到企业的良好反馈。

科技进步成为节能减排有力推手

近年来,印染行业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开展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力争从根本上突破行业节能减排、能源消耗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行业清洁化生产和循环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印染企业在节能减排上涌现出的新技术、新设备不胜枚举,如生物质能源在印染行业的应用,污泥低温真空脱水技术、污泥焚烧技术、棉针织物低温染整技工工艺。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专家沈立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无污泥(微污泥)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污泥的治理一直是业界的一个难题,”沈立说,通过该工艺处理的废水可以达到低有机物、低含盐量、低含钠离子、无色透彻、硬度不高的水,只需经适当的处理就能很好地回用于印染生产的各个工序,这才是好的节能减排技术。

“当下,环保仍是印染企业关注的焦点,但如何实现环保也就成了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鲁泰纺织有限公司环保处主任车普保谈到,技术进步是企业实现环境保护的最有利武器。企业只有不断改进环境控制管理体系,对污水处理设施及工艺改进升级,才能从源头控制,实现循环经济。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6

关键词: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染整过程

多年来对于印染行业加工废弃物和废水的治理,多以末端治理为主,但单一的末端治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而且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重新考虑环境治理政策。对此,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一种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方法――清洁生产。

随着清洁生产的深入开展,世界各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化工企业逐步扩大到第一、二、三产业。虽然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引入清洁生产理论。推行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持续不断地改善。

一、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

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印染生产的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改进印染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推行清洁生产是解决我国印染行业的环境问题、生产安全合格的产品、实现印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贯穿生产和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清洁的能源及原料输人、清洁的工作环境、清洁的印染产品;废弃物处置全过程包括印染行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过程。

二、染整清洁生产技术的前处理过程

前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量是很可观的,占印染废水量的5o%~6o%,节约用水意义重大。采用高效短流程工艺,使用高效助剂,缩短处理时间,能够减少助剂和水的用量。采用高效炼漂助剂及碱氧一步法冷轧堆工艺与传统的退、煮、漂三步法工艺相比,可节约用水约2倍,节电1.8倍,节省蒸气3倍,其节约资源和能源效果明显;采用低温、低碱前处理工艺既可节能、又可减少废水的含碱量,利于废水的处理;开发新一代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生态助剂在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技术,如生物酶退浆、精炼等生物酶前处理技术,不但可避免使用碱剂,大大降低化学品的使用量,减少废水排放量,还可改善废水中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复合生物酶可用于无碱常温退煮工艺,高温强碱去除坯布浆料及其共生物也已逐步开始被复合生物酶的退浆精炼所替代。对一些含杂质少的纺织品,可采用小浴比或泡沫浴,在少水条件下加工。近年来,采用等离子体技术或其他离子溅射技术、激光技术、超声波技术和紫外辐射技术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有了很大的进展。

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的染色过程

染色过程是印染业污染的主要工序,在此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意义重大。如对纤维进行改性,提高其染色性能和应用高固色率及高利用率的染料,开发高染料利用率的染色工艺、设备都是很好的清洁生产的方法。BURKinSHaw等研究认为树状大分子预处理的纯棉织物能够显著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甚至可达到无盐染色。研究人员在对织物改性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利用紫外线、微波以及高能射线处理纺织品,也可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质,有的还能直接用于固色。采用小浴比染色设备浴比可达(1:4)~(1:6),不仅节省染料和助剂,还可减少废水排放量和染料的残留量,可节省染化料3o%,节省用水量4o%。有学者研究利用超声波染色可在低温短时间内提高染料的上染率,节约能源。

清洁生产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染化料及能源的消耗,无水染色技术使其成为可能。非水或无水染色是清洁染色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染色介质,染色不用水,染后一般情况下不经水洗或轻度水洗,二氧化碳可反复利用。此法具有不用水、无污染、染色时间短、能耗少、残留染料可回收利用的优点,是未来染色发展的一个方向。

四、染整清洁生产技术的印花过程

印花糊料的污染比较严重。目前一些新型糊料主要是通过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改性和利用石油化工原料合成而得到。这些新型的糊料用量低,易于回收和净化。涂料印花工艺流程短,不需水洗,符合生态学原则,应积极开发新型涂料、无害黏合剂及高效增稠剂,解决手感、牢度和鲜艳度问题。近年来,印花技术发展很快,数字喷墨印花、转移印花、电子照相印花等绿色印花工艺取得不断发展。数字喷墨印花可以节省一定的用水量,是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生产工艺。转移印花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无水或少水印花。天然纤维织物转移印花耗水量仅为传统印花的1/10。在印花后不必蒸化或再焙烘,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使用大量的转移纸,这些转移纸使用后很难再利用。

五、染整清洁生产技术的后整理过程

后整理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施清洁生产:充分利用轧光、轧纹、电光、轧花、磨毛、柔软、预缩、起绒等机械整理。例如:新开发的柔软整理技术,它是将多种物理机械作用,如气流传导膨化、机械揉搓拍打等手段融合在一起对织物进行加工的方法。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丰满、滑爽蓬松、结构活络。在加工中减少了化学物品的使用,使得织物纤维受损减小,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降低。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如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获得减量柔软,改善吸湿性和合成纤维的抗静电性,改善纤维的光泽,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等效果。采用生物酶进行纤维素纤维及蛋白质纤维纺织品的抛光、柔软整理,以及苎麻等纺织品的改善刺痒等。

泡沫染整是将染整工作液通过发泡,制成泡沫体系后施加于织物上的一种低给液染整工艺。泡沫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水,减少化学品的消耗。在纺织品后整理的拒水、拒油、亲水、柔软、阻燃等加工中,使用泡沫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并能减少能耗,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我国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工作起步较晚,积累的经验不多,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应该相信,随着清洁生产的不断推广,经验的不断丰富,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曹晓红.印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与污水回用[J].山东纺织科技.2008(6):25―27.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7

(一)增强企业环保意识,采用“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意识是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对环境重要性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的集中反应。环保意识直接决定着社会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程度,因此,环保意识也直接影响着各个社会主体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的效果。作为社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我国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树立环保思想及绿色生产观念。我国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表明我国纺织品行业的生产结构将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转向“节约原料、节省资源”的清洁生产结构。但是企业作为生产参与的主体,“清洁生产”能否得到贯彻实施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态度和意识,企业是清洁生产向广度、深度推进的内在因素。采用清洁化生产,可以规避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环境壁垒等带来的贸易风险。“清洁生产”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所采取的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最大化的减少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是指尽量不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实施之前就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本身而言,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尽量地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推行“清洁生产”可以促进企业改进产品生产工艺,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经营管理和产品的生产技术,妥善处理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逐步提高纺织行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认证制度,应对环境壁垒

针对纺织品贸易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纺织品价格低廉等状况,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贸易制定了许多环境法规,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初级纺织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因此,我国纺织业要想拉近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提高与世界市场的同步性,就要重视国际环境标准、法规和认证制度的变动与更新,及时关注、研究主要进口国对纺织品进口实行的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三认证”标准,以此调整我国纺织品的环保指标和质量体系。“三认证”标准是指: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产品认证。质量认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和推广的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体系指出了品质管理的内涵,规范了企业运行,生产及管理的过程,并用文件和程序的形式使品质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使企业在这种质量体系下进行品质管理,获得更大的收益,有利于企业克服贸易技术障碍,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环保认证是按iSo14000标准建立环保体系,既是改善所在地域环境的生存需要,又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政府鼓励企业积极通过环境标准认证,使企业在生产中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原料,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产品认证是指oeko-texStandard100标准系列为代表的“环保-生态”标签,可以使纺织品企业树立在国际市场上的突出优势。通过认证的产品相当于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这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针对一些违反非歧视原则的发达国家,例如对我国纺织品设定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置的环境壁垒,我国政府应该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抗议,充分利用环保公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以国家的身份,代表企业进行双边磋商,或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借助国际力量,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而采取的歧视政策,保证我国纺织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二、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目前,我国纺织业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占很大的比例。纺织行业的利润主要是以消耗资源、能源为增长点,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伤害,并严重威胁着纺织业自身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在建立合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加大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力度,建立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监督企业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进一步消除纺织业发展中对资源无偿占有、资源使用中的巨大浪费以及掠夺性的开发等现象。环境资源其实就属于一种公共物品,企业在使用时不需要向任何人去支付成本,破坏了也不必为此去赔偿。市场经济不能对环境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市场价格也不会对使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代价做出反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在产品价格中体现环境价值,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难题。价格机制中的环境关税可以将出口产品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产品的污染程度,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资源的使用效率来征收不同种类,不同税率的环境关税,以此间接的将产品区分出来,这样可以对重污染,高耗能的产品出口实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给所利用的环境资源一个合理的补偿。而且,通过对环境征税所获得的政府收入,可以用来投入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事业中去。西方国家控制环境污染及外来污染品就采用了环境税收这种比较通行而有效的手段。西方国家在早些时候就已经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进行征税。例如,美国对二氧化硫征收税费,既可以增加美国政府的收入,又可以激励企业安装污染控制的设备,仪器,还能使更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选用低硫的原料进行生产。德国对水环境污染征收水污染税,用税收所得的收入对该国的水污染进行治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该国的水环境。荷兰是率先征收垃圾税的国家,以每户居民所产生的垃圾数量进行征税,将取得的税费用于垃圾治理。通过对国外环境关税制度成功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建议我国也可以将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按着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化学药品污染、医疗垃圾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用垃圾污染等科目分类,做到有的放矢,谁污染谁交税,用谁的资金去治理。这样既可以解决处理污染的费用问题,也可以起到激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还可以促进个人的环境意识,等等。

三、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目前,我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制约因素是环境污染和生产技术落后,这既是对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严峻考验,也是我国纺织业创造竞争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一)选用环保原料,降低污水排放量

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采取环境管制措施。传统的纺织印染加工产生大量的有毒污水,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另外,印染加工后,一些有毒染料或加工助剂附着在织物上,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的排污大户,但同时我国纺织业也存在应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推进清洁生产的诸多途径和机会。我们可以通过水和化学药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实现废物减化,通过工艺设计和替代化学药剂削减废水中有毒物质的数量和浓度。采用绿色的染整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推广应用环保染料和助剂,降低污水治理难度。

(二)实施绿色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

根据“波特假说”中的创新补偿理论,减少污染和改进生产工艺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环境管制能够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由创新所取得的额外收益不仅可以用来补偿环境管制所耗费的成本,还能获得一种绝对技术生产优势。市场竞争机制倡导环境管制,企业为了达到环境标准,不得不改进技术,而技术水平提高又能节约用料成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品牌效应。我国纺织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为目标,通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生态服装、绿色纺织品等作为出口的新增长点,实现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型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落后的生产设备,对那些效益低、污染严重、扭转无望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另一方面,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改变重生产轻技术开发,重投入轻市场等错误的指导理念,以科技和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产品开发,多渠道筹措和利用外资,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科技含量,指定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发达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的不同消费需求,积极设计并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8

当前,国际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生产生态纺织品和绿色制造技术为引导,从工艺、助剂、设备等多渠道着手,抓住源头,注重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生态问题,努力优化纺织工艺,减少化学药剂、水、能源的消耗,以达到高效、高速、环保的目的。国外已投入较大力量开发环保型染料助剂,节水、节能、减排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无水和少水印染技术方面,涂料印染方面以及纺织节能、节水实用新型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纺织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总量位于全国各工业部门排放总量的第五位。20*年全行业排水量13.6亿立方米,而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od计)则位于各工业部门第六位。

印染废水是含有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cod),色度深,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纤维不同所用染料、助剂也不同,废水性质差别很大,主要污染物包括可溶性有机物、有毒物、色度、酸、碱和油类,污染物多为难以生化降解的物质,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因此,处理难度也大。

印染行业排放的固体废物,包括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大多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一些地方因为没有处理手段,就进行简易的露天堆放,成为了污染事故的根源。

我国印染企业总体上与国外相比单位产品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能源消耗量则为3倍左右。通常,印染环节能耗占纺织产品链能耗的30%以上,而印染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却很低,目前,只有少部分企业采用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而量大面广的企业热废气、热废水直接排放,设备控制没有节能装置。

“*”期间,纺织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目标是,围绕新时期我国纺织业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以纺织印染后整理为突破口,在提高我国纺织印染后整理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从源头上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逐步实现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联合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无水化、少(节)水、降耗、减排和生态环保的印染生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在“*”末期,实现“万元增加值的能源消耗下降20%;吨纤维耗水下降20%”的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

“*”期间,重点技术发展的主要工作是: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低档产品;二是开发、应用和推广节能、节水、降耗纺织加工新技术;三是研制开发高效、节水、节能新设备;四是采用高效、环保、安全的符合安全和生态纺织品生产需求的染化料和纺织生产助剂;五是推广和应用节能、节水等实用新型新技术。

“*”期间,重点发展的技术有:

一高效、退煮漂短流程纺织印染前处理技术

目前,已研制开发了适应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高效轧、洗、烘、蒸等通用单元及其优化组合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同步与织物张力的控制,可实现染整退浆、煮炼和漂白连续生产加工,国产的退煮漂设备可以适用于各种织物品种,但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无水等离子体染整前处理技术

织物等离子体前处理技术,在不需要水和化学药品的条件下,利用电压压差改善织物表面特性。其效果有:提高织物表面亲水性能,提高织物涂层、浸渍、胶合、凝结的粘合力,提高纤维的染色得色量、色牢度和印花布的质量。“十五”期间,国内研制的等离子体处理样机,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常压条件下进行连续等离子体处理,减少了制造和控制难度,该项技术在工艺和设备定型后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无水化涂料染色、印花新工艺新技术

涂料印染适用于所有的纺织纤维,其工艺简单、拼色方便、节能节水、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少,有利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涂料印染在全世界印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涂料印染已超过50%,而我国不足30%。“*”期间,在以往轻薄织物浅色涂料染色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厚型织物深浓色涂料染色和轻薄型织物涂料印花技术进行重点开发,以提高涂料染色、印花技术对品种的适应性,提高涂料染色、印花产品的档次。

四少水、高效、环保、节能染色关键技术

1冷轧堆染色技术

低温染色可节省能源,并在进一步筛选合适的染料及助剂,解决冷轧堆染色一次准快速打样技术,完善计量混合加料、均匀轧车、低张力同步、低张力恒速打卷冷轧堆染色关键设备与装置的基础上,推广冷轧堆染色前处理及染色加工配套生产技术。

2湿短蒸染色技术

近年来,开发的湿短蒸工艺主要是通过电脑进行严格精确的控制,使温度和染料上染和固着速度相适应,以达到最佳的上染和固色效果。应用这种工艺的最大特点是流程短,固色率高,节能和减少化学品消耗,可以不用尿素,减少了污染,匀染和透染性也好。一般染料用量比传统工艺减少10-15%,用水量比传统工艺减少20%,该项技术在工艺和设备定型后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3微悬浮体染色技术

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是我国的原创技术,该技术从染料分子在染浴中的聚集状态,到染料对纤维表面的吸附模式以及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固着,均与常规染色有着本质不同。该工艺上染率可达到95%以上,缩短了染色流程,节省染料并明显减少染色废水处理量,染色时间及能源均减少了1/3,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该项目为典型清洁生产工艺,已经成功运用于羊毛、羊绒、蚕丝、大豆蛋白和牦牛绒等纤维的染色,今后重点对纤维素纤维(棉、麻等)、再生纤维(粘胶纤维等)织物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4微胶囊染色技术

传统的涤纶染色采用高温高压湿法染色工艺,产生较大量的废水,增加了末端治理负担。目前,研究开发的微胶囊少水无盐染色技术是将染料包含在微胶囊中,利用其缓释性能和隔离性能,在常规染色条件下,使水深入微胶囊中,溶解染料,使染料向外扩散进入染浴,呈单分子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由于染料溶解度小,染液中残留染料少,排放的废水可回用于前处理工艺,从而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节约用水,节能效果明显。该技术可节约用水50%以上;节能430kg标准煤/吨织物,是涤纶染色清洁工艺,目前某些颜色中试成功;今后将在标准化、产业化方面加强研发,推广应用。

5小浴比染色新技术及其装备

在完善小浴比工艺技术,确定工艺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推广适合绳状染色加工的雾化气流染色和平幅液雾喷射染色新技术及装备,减少染色用水量,减轻对污水处理的压力。

五高效、环保纺织印染助剂开发应用技术

1生物酶前处理技术

生物酶主要用于退浆、酶洗、抛光和羊毛的防毡缩处理;目前生物酶退浆技术已较成熟,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退浆废水污染问题;生物酶煮练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酶技术染整设备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物酶技术的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和解决了纺织废水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2环保型助剂

近年来,我国开发了不少新型环保型助剂,如精练剂zs-95,双氧水稳定剂gj-201,烷基糖苷类助剂,生物酶制剂zs-200等。目前,纺织助剂产量与纤维产量之比是42:100,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纺织助剂的消耗水平还比较低,而且档次低,通用型助剂过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助剂较少。“*”期间的发展重点是,研究开发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和含合成纤维经纱上浆的专用环保型的高效接枝淀粉浆料,基本取代传统pva浆料;研制开发不含apeo和毒性物质、易生物降解、降解产物无毒性的系列生态前处理助剂,研制开发棉、麻及其混纺织物精练用高效生物酶制剂;研制开发低成本无甲醛整理剂等。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9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纺织业的出口,有测算显示,人民币每贬值1%,纺织业销售利润率上升2%至6%。受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影响,纺织类股票强势拉升,其中,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纺股份”,600448.SH)就是备受市场关注的股票之一,其股价自8月以来,一路上扬。

除了因人民币贬值受投资者关注外,华纺股份近期还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因色度超标、未批先建等问题被环保部门通报。面对机遇,华纺股份的业绩为何不增反减?面对通报中暴露出的问题,华纺股份接下来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就这些问题,《投资者报》记者给华纺股份发送采访提纲,并拨打董秘电话,很遗憾最终未能采访到公司的相关人士。

人民币贬值刺激股价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行业之一,近年来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金融危机导致库存扩大的影响,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被削弱,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出现同比下降。这也使得纺织类的个股股价大多处于两市比较低的水平,整个纺织行业的股价吸引力均大幅下降。

而今年以来形势有所变化,整个纺织行业在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刺激下,出口竞争力有望提升。有业内人士表示,纺织业由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人民币贬值一方面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使企业拿到更多的订单。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出口型企业获得汇兑收益,这将进一步刺激消费,有利于纺织产品的出口。

目前a股市场里有36家纺织类上市公司,其中有14家公司的出口业务占比超过50%。以华纺股份为例,公司主要产品为印染布和家纺成品,产品出口收入占据公司营收的重头。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出口收入达9.2亿元,内销收入为1.5亿元,当期出口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85%。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8月1日至11月24日期间,华纺股份股价涨幅为27%。其中,在11月24日盘中创出股价新高,即8.78元,这是今年以来华纺股份的高点。

无法解释的环保违规

除了人民币贬值,近日,华纺股份还因身为迪士尼授权商而被指存在环保违规备受关注。

此前,一家环保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文质疑,迪士尼绿色环保形象背后,不是绿色消费而是消费绿色。而华纺股份作为迪士尼的供应商之一,因色度超标、未批先建等问题被环保部门通报。

根据ipe蔚蓝地图污染数据库显示,华纺股份曾多次出现违规记录。2006年,华纺股份因超标排污1.9倍被环保局通报批评,并被当地媒体报道。2007年4月28日,山东省环保局《关于对青岛市恒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中,华纺股份也名列其中。2013年,华纺股份曾出现总排口工业废水色度超标的情况。

而最近两次违规记录出现在2015年。2015年1月9日,华纺股份因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被山东省环保厅通报批评,并被责令整改。2015年12月9日,环境保护部在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督察中发现,华纺股份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部分时段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在官网对其和其他违规企业进行了通报。

此外,根据新环保法第55条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然而,华纺股份却没有公开披露关于废水或废气排放不达标的信息。

针对华纺股份未批先建事宜,其相关负责人称,企业这样做都是为了求生存,为了企业盈利。

作为上市公司,华纺股份一直都声称很注重绿色环保,但其环保问题却屡现违规记录。那么,华纺股份接下来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为何不披露关于废水排放不达标的相关信息?记者试图联系采访,但未能获得合理解释。

业绩不增反减

一边迎来人民币贬值利好,一边迎来环保违规通报。在这种情况下,华纺股份的业绩情况如何?

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整体的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其盈利能力也随着毛利率的提升等因素而明显改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收入增长0.08%,净利润增长6.93%。

而华纺股份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16年1-9月的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0.86%。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上季度增长6.26%;但净利润1150万元,同比下降27%,对公司股价构成利空。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篇10

第一章 总论.................................................2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7

第三章 市场和产品方案.......................................9

第四章 原料供应及能源消耗..................................12

第五章 生产工艺与设备.......................................13

第六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15

第七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20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规划...............................22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23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4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25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龚国华

单位现址: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项目建设地点: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技改申请理由

1.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ptt纤维生产的公司,近几年随着中国纺织行业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ptt纤维产品销往华南、华东地区,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销售网络健全,力量雄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本项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设备,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训人才,不仅为市场提供大量先进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顺应国际潮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所以组织建设项目,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1.2.2技术改造申请理由

  主要为了满足市场要需求,所引进的纺织设备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德国欧瑞康纺丝机。产品定位为高档,以满足ptt纤维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纺织产业市场前景喜人,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增长较快,因此,本项目的投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及范围

1.3.1研究依据

(1)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基础资料及市场情况。

(2)国家鼓励发展的政策。

1.3.2项目编制原则:

    根据“依靠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精神,按上级政府对项目审批要求,经市场预测和全面评估测算,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节约投资,争取国家现行对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3研究范围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本报告对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ptt纤维生产线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

1.4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1.4.1建设目标

(1)该项目的实施,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并提高产品综合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装备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2)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生产能力,年产值9000万元。年新增税金为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170万元。

1.4.2项目的主要内容

    (1) 引进纺丝机4台,配套国产干燥机5台,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3000吨ptt纤维。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新增利税2170万元。    

   (2)厂区内供电、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适应性改造。

(3)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原则。

1.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总额为4980万元,其中;

引进工艺设备投资       4920万元(用汇720万美元);

国产工艺设备投资      60万元。

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1.6研究的主要结果

经可行性研究其结论性结果为:

 (1)在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二十条中纺织第02条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等新型聚酯和纤维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充分说明本项目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

    (2)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方法,质量稳定可靠。采用连续式流水线作业,确保生产效率和过程质量。

(3)本项目引进的纺丝机以其经济性、高产量、高质量闻名全球,经济实用且便于操作,是非常适合中小企业选购的优质产品,目前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的企业都引进了大量的的纺织机械,售后服务也可以得到保障。

(4)本项目通过引进关键设备、配套相关国产设备及公用设施,对公司ptt纤维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完善。通过改造形成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并且提高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5)本项目安排在原厂区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已征土地和现有厂房,新建检测试制中心一幢,加快了建设速度,提高了效率,是一个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6)本项目关键生产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手段完备。配套设备选用也以先进、高效、环保、节能为原则。

(7)项目重视环境保护,拟投入适量资金建造环保设施对三废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废气将达到排放标准。项目环境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问题将通过恰当措施得以妥善解决。

(8)本项目总投资为49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80万元,铺。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9)项目建设期12个月,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新增税金为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170万元。 

(10)项目实施后,企业实力将显著增强,经济分析表明:

              投资回收期为:2年

              投资利润率为:25.82%

              销售利润率:10.5%

                 投资利税率为:36.34%

投资收益率:23.12%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数据

  

1、生产纲领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

  

  2、产品方案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

  

3、新增主要生产设备

  

9台套

  

4、公用工程

  

用水量

  

80吨/年

  

耗电

  

50万度/年

  

5、人员(新增)

  

20人

  

6、全年生产天数

  

300天

  

8、项目实施地总建筑面积(m2)

  

20000

  

    9、已有建筑面积(m2)

  

20000

  

10、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

  

4980

  

11、销售收入及税金

  

销售税金(万元)

  

1000

  

利润总额(万元)

  

1170

  

财务评价

  

投资利润率为

  

25.82%

  

    销售利润率

  

               7%

  

    投资利税率为

  

36.34%

  

投资收益率

  

23.12%

  

投资回收期

  

2年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l企业概况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地处长江三角洲中收地带泗阳,与京泸,宁通,沿江高速相连,距上海两个半小时,距南京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利。公司地址在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为ptt纤维及其产品。

2.2企业承办条件及优势

 公司有精干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招聘了一些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严密的产品检测手段,公司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设计新产品、新工艺。

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产、供、销有机结合,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有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和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他们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保证了生产决策的准确性。为本项目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销售前景乐观。

本项目以增加综合生产能力,降低能耗,减小排放为主,并随着设备硬件更新、提升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并最终占领国际领先水平的终端市场为目标。

公司宗旨:卓越的品质,良好的信誉,一流的服务。公司重视技术进步,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为产品向高档次、高质量、目标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金比较充裕。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

 

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3.1ptt纤维简介

   ptt纤维由对苯二甲酸(pta)和1,3-丙二醇(pDo)缩聚而成,其分子结构式为((CH2)3oo=Co=Co))ptt纤维综合了尼龙的柔软性、腈纶的蓬松性、涤纶的抗污性,加上本身固有的弹性,以及能常温染色等特点,把各种纤维的优良服用性能集于一身,从而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新材料之一。

     ptt纤维具有涤纶的稳定性和锦纶的柔软性,其表现在:

1、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

2、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丙烯pp纤维,与尼龙6或尼龙66纤维相当)。

3、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

4、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

5、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

6、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方法,其质量稳定可靠。采用连续式流水线作业,确保生产效率和过程质量。

 

3.2市场分析

3.2.1国内外ptt纤维市场现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知名老牌企业也被破产保护和购并,全球纺织制造企业进入了新一轮洗牌的局面,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世界前50强企业销售额比重比2007年又提高了近20%。

      自世贸组织取消中国纺织品配额后,ptt产业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纺织品在全球的份额中将上升到45%,国内每年消费的面料达300亿米,江苏产业用布业每年消费达4亿米以上。

3.2.2中国ptt纤维市场发展前景

(1)行业增长大势所趋

    就目前来看,行业对于2010年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形势的客观判断,也是对中国目前所处地位的深刻理解。

    (2)出口渐暖但尚需时日

    目前全球纺织市场的年增长率大约为3%左右,其总规模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1450亿美元左右;降低一个层次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年增长率如按10%计算,2010年中国市场也将达到320亿美元,占据全球纺织行业22%的市场份额——中国作为一支力量崛起不可避免。

    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拉动纺织业的出口需求。

    此外,受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本轮经济增长的特点所决定,中国市场将呈现一个相对较长且增长高于2009年上半年速度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受经济缓慢复苏和世界建筑市场的萎缩,出口恢复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3.3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3.3.1拟建规模

根据目前国内生产情况和市场预测,兼顾稳妥和规模经济效益,计划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3.3.2产品方案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工艺流程:

     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与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相似,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如下:ptt切片投料筛选切片输送切片料仓干燥机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卷取落筒(ptt-poY丝)。然后是ptt-poY丝第一罗拉第一热箱第二罗拉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卷绕(ptt-DtY丝)。

 

3.4.3生产纲领

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的生产计划安排,产品纲领如下: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第四章 原料供应

4.1原料供应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是ptt为原料。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从事多年该产业的人才,有广泛的供应渠道,熟知原材料供应源和行情,所以,本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可在国内市场以优质优价购买。

4.2能源消耗

本项目所需能源主要是水、电,由于生产能力扩大,各项能源均须增容,执行政府指导价。见下表4-2:

表4-2:                       主要能源价格

序号

  

名称

  

年耗用量

  

1

  

  

50万度

  

2

  

  

80吨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设计原则

(l)本项目将根据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利用已有厂房设施。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纱机,配套干燥机等国产设备。

(2)生产辅助设备以节能、高效为原则。

(3)重视环保,对各种污染源进行科学的处理,使三废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4)配备完善的质量技术措施及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使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的竞争力。

(5)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工业职业安全卫生及节能原则。

(6)全年工作天数:300天;每班作业时间:8小时。

5.2生产工艺

    根据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与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相似,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如下:ptt切片投料筛选切片输送切片料仓干燥机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卷取落筒(ptt-poY丝)。然后是ptt-poY丝第一罗拉第一热箱第二罗拉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卷绕(ptt-DtY丝)。

      

5.3设备选型

5.3.1选型原则

    (1)本项目拟购置引进ptt纤维生产关键设备。选择引进的设备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实用的最优设备,并考虑以下因素:设备性能先进、维修性能好,通用性、互换性好,结构合理、备件容易解决;能满足产品工艺要求,工作效率高;节约能源,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

(2)可靠性高:设备成熟度高。采用已充分验证并经过使用的设备;生产稳定性高。 

5.3.2引进设备

本项目关键生产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公司经过认真调研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从德国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丝机。拟选择的符合项目要求的相关设备特点介绍如下:

(1)纺丝机

    欧瑞康S5型单色纺丝机符合项目要求,欧瑞康S5型单色纺丝机是欧瑞康公司近年推出的经济实用型产品,无论从稳定性、适应性、多功能、易操作和维护等各方面都设计的非常完美,而且推向市场后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停地改进,目前已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5.3.3国产设备

国产设备选用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的设备,有的国产设备采用引进技术制造,核心部件国外采购,国产设备主要有:干燥机。

 

5.3.4新增设备清单

         引进设备清单(外汇比价为1:6.83)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产地

  

美元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纺丝机

  

S5

  

4

  

180

  

1229

  

720

  

4920

  

德国

  

合 计

  

4

  

720

  

4920

  

          国产设备清单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产 地

  

1

  

干燥机

  

5

  

12

  

60

  

中国

  

合计

  

2

  

60

  

 

       第六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6.1环境保护

6.1.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认真执行“三同时”原则.

(2)在工艺设计中积极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

(3)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采取综合治理.

6.1.2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定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6348―1990);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1.3污染治理

6.1.3.1主要污染源

根据产品生产工艺,项目新产生的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有:纺丝机等工作时产生的机械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产场地的冲洗废水及生活废水。

   (1)噪声

    新增的纺丝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噪声。这些设备均安装在厂房内工作;且选用的设备噪声相对比较小。同时厂区内和在车间四周空地均植树绿化,可以减弱对外界噪声影响。

    (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及生活污水。

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涤污水合流排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所有废水都将通过厂区管网收集处理到入网标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

(3)固体废弃物

    公司固体废弃物按照《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存放及管理。依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回收,部分可回收固体废弃物通过垃圾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废是废弃的包装材料和员工生活垃圾。

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厂内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后,定期由该工业用地环卫部门送当地垃圾填埋场填埋。

(4)废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基本无废气产生。

6.1.3.2绿化

绿化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及减小污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司已在厂区道路两房及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上种植有树木、草皮等,本工程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平补齐,新增绿化面积。

7.2工业职业安全卫生

7.2.1设计采用的劳动安全标准

    (1)《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6265-90);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6801-91);

    (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82);

    (4)《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iS-2000);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7)《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及国发(1983)8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6.2.2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工业卫生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进行工程设计,以防为主,尽量把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消灭在设计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2)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危害安全与卫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3)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的规定,解决尘危害和安全生产问题,坚持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产体工程实行“三同时”的原则。

6.2.2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分析

(1)各车间楼梯、平台可能发生人体跌落;

(2)机械伤害;

(3)电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

(4)电动设备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6.2.3保证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措施

(1)对于有危险性因素,设专门的堆放场地,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废水治理后达标排放排放及治理措施。对产生有害气体、废热气、灰尘的工艺设备设局部排风。

   (2)投资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序,新增设备均按安全规范布置和安装,留有足够的安全运输通道,运输作业按安全程序进行,确保安全生产,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知识培训,使职工养成按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的习惯。

(3)对生产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均采取了治理措施,确保生产环境清洁。             (4)电气及照明均按照有关规定设计。车间内新增的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安全绝缘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5)建筑物均有可靠防雷接地。

    (6)车间内设有通风设施,以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7)新招收的生产工人必须经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8)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9)企业己有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制度及措施,仍可执行。

6.3消防

6.3.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版;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6.3.2消防措施

(1)厂区内现有道路为城市型混凝土路面,环绕主要生产车间布置,厂区道路宽度及最小转弯半径按有关规范设置;新增道路最小宽度为6m,可以满足厂内运输和消防要求。

(2)本工程生产场地防火等级属丙类,厂区、生产场地等按照消防规范设置消火栓。同时,建筑单位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配置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

(3)全厂设置消防组织,配备专职安全员、生产场地内配备兼职安全员。加强职工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实行持证上岗。

 

第七章 节   能

7.1节能

本项目主要消耗能源是电、新水、压缩空气等。

7.2依据

国务院1986年1月12日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合理的使用能源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其能源消耗不应高于国内先进指标,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必须有合理能源的专题论证”。

7.3能源消耗

根据生产过程各种消耗指标,折算本项目能源消耗见表8-1。

表8-1                   综合能耗表                    

  

  

  

年 度 消 耗

  

1

  

  

104Kwh

  

50

  

2

  

新水

  

m3

  

80

  

其它

  

7.4节能措施

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加有关能源政策,在有关工艺及其他设计中采取下列节能措施:

(1)工艺节能

本工程主要工艺生产设备均选用先进、成熟的设备,精密度高,各部件紧密配合,运转平衡,有自停装置,不存在空转,且整个生产过程为高度自动化控制。具有产量高、能耗低的显著优点。

(2)节水

冷却水;设计过程将空压、制冷等动力设备及工艺用冷却水集中在动力站,进行冷却循环处理。生产运转过程中,除补充少量的水外,绝大部分水都回收重复利用。

(3)节电

    ①变压器、风机及水泵等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②车间照明采用节能型灯具,采用节能型灯具后可节电30%。

③加强用电制度管理,严格用电计量考核,生产部门装设分电表,促使各部门节约用电。

④变电器采用电容器补偿,使功率因数达0.9以上,减少电能损失。补偿前功率因数约为0.6,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以上。

⑤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设备的启动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能耗。

(4)节约冷热能源

    凡用热、用冷设备及管道,全部采用新型保温材料,以尽量减少冷热的损失。

    (5)厂房工艺布置技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采用封闭式管理,减少物料运输,节约运输能源。配电间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减小损失。

 

 

第八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8.1企业组织

企业实行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晰。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公司设有办公室,生产供应部,技术部,品质部,外贸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充分发挥管理部的职能,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办法,以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整个机构按照统一领导、分层管理、人员精简的原则进行设置,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8.2工作制度

全年工作日300天,管理人员白班制工作,生产工人二班制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

8.3劳动定员  

本项目需新增员工20人,其中科技人员4人,管理人员4人,科技、管理、营销人员部分外方引进,也可以从人才市场和大中院校招聘,生产工人可招用中专、中技毕业生,录用下岗工人及失地农民。

8.4劳动生产率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0万元/人•年。

8.5人员培训

项目需新增各类人员共20人。由于工艺水平提高,设备先进程度提高,要求企业对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操作使用技能,以提高人员素质。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9.1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总安排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公司将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根据各项工作所需时间,参考同类项目的实施进度,总的项目建设周期安排为12个月。

建设周期共分二个阶段,分别为:

(1)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3个月。

(2)工程建设阶段,时间为9个月。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审批。

工程建设阶段包括建筑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设备安装及调试、工程验收等。

项目正式批准后,由我司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或委派专人成立项目筹建小组,负责筹建工作。筹建小组将签定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提供必须的基础资料,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验收,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确保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具体实施进度如下: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概述

本项目为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

10.2编制方法

    工程按有关概算指标进行估算。

项目引进设备价格根据外商报价结合市场调研确定,价格以CiF价计取,外汇比价为1:6.83,所需外汇由企业购汇解决。

10.3投资估算

10.3.1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4980万元,其中,进口工艺设备投资4920万元(用汇720万美元);配套工艺设备投资60万元。

 

10.4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占用参照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并考虑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采用详细分项估算法估算。

10.5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49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11.1生产纲领

项目达产后,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11.2固定资产

项目实施后,企业将新增固定资产4980万元。

11.3产品成本测算

(1)原材料、外购件及燃料动力费用根据产品物料消耗及材料价格进行估算。

(2)工资及福利费

    项目所需定员20人,年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按每年3万元计,全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150万元。

(3)折旧费:投资折旧按9.5%的折旧率计算。

(4)修理费:按年折旧额的15%计算。

    (5)财务费用.按财务制度规定,将生产经营期发生的长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以财务费用的形式计入总成本。

    (6)其他费用:为了便于项目的评价,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作了适当归并,将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折旧单独列出后,均计入其他费用。

11.4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分配

11.4.1销售收入

项目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销售价格按现行市场价格计取,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为9000万元。

11.4.2销售税金

产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新增税金103万元。

11.4.3利润及分配

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新增利润总额1170万元。

11.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5.1新增投资利润率和新增投资利税率

新增投资利润率=

新增投资利税率= 

11.5.2投资回收期

      经计算,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为2年,

11.6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11.6.1盈亏平衡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新增生产能力只要达到43.64%时,项目即可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