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十篇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十篇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48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肺气肿;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20-02肺气肿主要是由于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终末细支气管远端位置出现充气以及过度膨胀等情况,造成肺组织弹性出现减退等现象,增大肺容积[1]。呼吸系统疾病中肺气肿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继续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其中男38例,女42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5.3±8.25)岁。其中59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疾病,21例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疾病。本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药敏、痰细菌培养、痰涂片、血常规等进行检查,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均与肺气肿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互相符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并发症、临床检查指标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具有比较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科疾病相关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护理措施因为护理人员与肺气肿患者有着较多的接触,较为密切的关系,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心理情绪与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要想促进医护人员的心理情绪从根本上得到变化,护理人员则应该确保言行举止处于良好的状态内。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向患者展示最佳的形象,确保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以及信赖感,对医院治疗活动全面信任。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心理上负面情绪进行严密关注,同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患者出现不安、恐惧等情绪的原因进行了解,将康复计划进行制定,同时全面实施,确保患者疾病战胜的信心得到增强。

1.2.2饮食护理由于肺气肿患者在呼吸上有着较重的负荷,有着较多的能量消耗。倘若患者能够食用食物,则应该合理的给予较高维生素、较高热量、优质蛋白等方面的食物,如患者无法进食,那么则通过胃管鼻饲以及静脉输入等给予营养较高的食物,确保患者机体内需要的热量与营养得到保障。禁止患者食用具有刺激性、辛辣、油煎等食物,防止患者发生腹部不适、腹胀、便秘不良反应对呼吸存在影响。如患者需要,则将血蛋白血浆制品通过静脉滴注给予。倘若患者有着较为严重的病情,那么在食用食物之前与之后均应该有着3-5min的吸氧。

1.2.3吸氧护理措施由于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患者常常会发生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倘若患者不能将痰液自行咳出,那么患者家属则应该通过每隔一段时间给予患者拍背处理的方式,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给通畅的呼吸道提供保障,对于吸入氧气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患者在持续给氧时应该以低流量、低浓度等方式,将低氧血症有效缓解,防止有着给氧不合理的方式造成低氧程度明显加重。

1.2.4呼吸道护理措施由于肺气肿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采取半卧位的进行休息。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者排出痰液。如患者处于无力排痰的情况,那么则应该采用拍背等措施给予帮助。如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则要采用吸引器辅助吸痰,有着较为粘稠痰液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将痰液稀释,对排出痰液有一定的帮助。

1.3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分别通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通气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原理本组患者的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通过(χ±s)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数据间的对比的均通过t进行检验,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以p

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在临床效果以及通气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对于肺气肿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因没有明确,通常是因为不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详细的将可能会造成肺气肿并发的因素告知患者,同时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并且确保病房内的湿度以及温度属于合适的状态内,给空气的流通性提供保障,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减轻有一定帮助。由于肺气肿疾病会造成患者呼吸肌出现疲劳、活动度逐渐下降、膈肌位置下移、肺泡通气量逐渐降低,因此,应该重视做好呼吸运动锻炼的工作,能够促进肺泡通气量提高、膈肌移动度加大、膈肌收缩力加强等,对于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等情况明显改善。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肺气肿患者进行干对将病情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有效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频率、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活动耐力提高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通过分析本组研究资料得知,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研究表明,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1-02

婴幼儿肺炎是由不同致病原或者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极高,以被卫生部列为婴幼儿重点防治四病之一(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1]。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加重以外,还会出现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处理和救治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笔者现将婴幼儿肺炎67例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67例婴幼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分析讨论,男33例,女34例,年龄34天-5岁,病程4天-24天,其中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2例,脑水肿的1例,腹泻的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3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34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起初为干咳,随之可有痰。患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点头呼吸、口唇甲床紫绀的临床体征。出现重症合并心力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衰的临床表现[2]:①心率突然增快,幼儿>180次/min,婴儿>160次/min,此症状不能用体温升高及呼吸困难解释;②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明显增快,频率>60次/min,此症状不能以呼吸系统疾病解释;③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甲床重度紫绀、烦躁不安的症状,经吸氧治疗不能缓解;④心脏出现奔马律或心音低钝,彩超提升心脏增大;⑤尿少、颜面四肢浮肿、肺部罗音加重,少数出现颈静脉努张。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3.1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儿要保持病室环境的整洁舒适,定时空气流通,适合患儿休息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室内湿度应保持55%-60%,减少环境的细菌菌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物品表面每日进行消毒液擦拭两次。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进行分开病室,进行呼吸道隔离,减少探视人员,尽量减少患儿活动,使患儿保持安静,以减少机体耗氧量。

1.3.2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当患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口唇甲床严重发绀时以及周身出现紫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症状时立即给予吸氧,一般氧流量在0.5-1L/min,氧浓度不能超过40%,可以给予35%-50%的乙醇进行湿化[3],适当的增加给氧浓度,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用氧装置:如鼻导管、头罩或面罩进行氧疗,当患儿出现喘憋严重、躁动不安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治疗。以减少患者活动量,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减少回心血量,控制心衰的严重发展。

1.3.3药物护理干预在为患儿使用洋地黄药物治疗心衰时应严格按医嘱进行给药,剂量要准确,用药前要测量脉搏,如婴幼儿低于100次/min,儿童低于60次/min时应通知医生停止用药[4]:①遵医嘱正确使用强心药物,用药同时监测心率以及心律,如患儿出现心率失常、心率过慢以及呕吐等反应时,应停药,洋地黄药物使用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发生洋地黄中毒,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②使用速尿后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24小时尿量,同时注意预防低血钾并发症的发生;③出现脑水肿现象,应用甘露醇,因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对皮肤刺激性较强,在静点时应避免渗漏,用药后随时观察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缓解情况。

2结果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在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婴幼儿肺炎属于临床中难治性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生全身的炎症反应,肺部常会累积肺炎以及肺不张严重时出现胸腔积液。婴幼儿发病常伴有多器官以及系统的损害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对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的掌握,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控制疾病发展的正确处理。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改善和调整,提高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许东梅,王勇.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2):275.

[2]曾玉璞.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0(7):629.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97-02

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指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肺水肿,而无原发心、肺疾病[1]。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为探讨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措施。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例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1例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35-66岁,平均50.3±3.4岁。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时间0.5h-72h,其中

1.2诊断依据①已确诊为脑出血;②无原发性心、肺、肾疾病;③突发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咯吐泡沫样血痰;④胸部平片户县典型蝴蝶状或肺内斑片状阴影。⑤血气分析示po2降低,pCo2升高排;⑥除过量、过速输液导致左心衰。

1.3治疗方法①及时治疗脑出血,对有手术指征的尽快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并综合治疗。②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高流量持续吸氧或高压氧舱治疗;静脉大剂给予量氟美松20-30mg/d;大剂量20%甘露醇及速尿交替使用;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并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液体进入量。

2结果

21例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经过临床积极综合治疗后,6例患者在4h内急性肺水肿症状纠正或缓解。治疗有效率为28.57%。死亡15例,占71.43%。其中死亡原因:9例死于急性肺水肿;2例死于脑疝;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损害。

3讨论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指在没有原发性心、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继发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发展至充血性肺不张、呼吸衰竭及类似于aRDS。神经源性肺水肿多于伤后0.5-72小时内发病[2]。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52.6%-86.7%[3]。若不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致命。

3.1npe的发病机制与三种理论有关[4]①血流动力学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颅内压急剧升高,脑血流量减少,造成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周围血管强烈收缩,血流阻力加大,大量血液由阻力较高的体循环转至阻力较低的肺循环,引起肺静脉高压,液体由血管渗入至肺间质和肺泡内,最终形成急性肺水肿。②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学说:在npe发生过程中,认为肺血管上的α1受体与激动剂结合以后,介导肺血管收缩,引起肺血管液体静压升高,增加血管滤过压,另一方面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引起细胞收缩,细胞连接间隙扩大。两者对细胞膜造成损伤,引起肺毛细胞管通透性增加。③冲击伤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机体发生过度应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儿茶酚胺物质大量释放是导致npe的重要原因。

3.2npe治疗原则[5]是脑部疾患与肺水肿应同时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对昏迷、出血量大、靠中线者,应积极行手术清除血肿;呼吸道畅通,高流量吸氧是其首要的任务;及早采用脱水治疗法是治疗的关键性措施;短程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抗生素、强心剂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防治并发症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np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体液、生物活性因子等多因素综合改变的结果,患者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和进行性低氧血征。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当咳嗽气急加剧,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湿罗音、严重低氧血征,肺部大片实变阴影时已属晚期,病死率很高。因此,当排除误吸、过量输液、无心肺肾原发疾患而病人出现呼吸频率进行性加快、氧合指数进行性降低时,临床虽无npe的典型表现也应高度警惕npe的发生,当pao2/Fio2≤300即可诊断,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董学明,马玉梅.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2):103.

[2]刘永爵,周新平.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4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184-2185.

[3]邱建懂,游恒星,陈氧.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916.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它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大多病程长,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缺氧,肝肿大,胃肠道瘀血,全身浮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现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9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男26例,女13例,年龄55-79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0例,支气管哮喘10例,肺结核6例,支气管扩张3例。2急性病期临床护理

2.1控制感染若患者的肺部感染严重,发生少尿、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血压和尿量给予密切观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3合理给氧,改善缺氧症状氧疗能纠正缺氧、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一般选择鼻导管、鼻塞或面罩给氧以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氧浓度需控制于30%以内,待呼吸稳定后停止。

2.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头痛、烦燥、恶心、呕吐、判断力减退),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观察有无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嗜睡、易激动、兴奋和多语等表现,慎用镇静安眠药,及时通知医生,以及早发现肺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等,并给予处理。

2.5准确记录出入量为了配合临床治疗,在护理方面应准确记录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如出汗情况,尿量,大便量,呕吐物,痰液及其性质,颜色等,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咳嗽需观察痰的色、量、性质对肺部疾病变化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来引导患者将痰排出。①为患者创造足够的治疗空间,保持室内客气新鲜;②对痰量、颜色、黏稠度及时监测,可在患者床边放痰杯,每天更换1次,并及时记录出血情况;③维持呼吸通畅,帮助患者排痰;无力咳出者需定期拍背实施引流,或采取雾化吸入;对昏迷患者需运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6加强基础护理老年病人身体消瘦,活动能力差,感觉迟钝,应重视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床铺干净、整洁、舒适,病室温湿度适宜,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烦燥不安者加床档保护,防止坠床。并注意口腔护理、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此外,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

2.7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大多数为老年群体,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危急,极易产生恐惧、烦躁、忧虑、紧张等异常情绪,更有患者放弃治疗。护理人员要果断采取急救措施并准确熟练地进行操作,指导其保持镇静、乐观的情绪,耐心解释,说明焦虑、烦躁会使全身细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加重病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8出院指导出院方面在患者出院后需要引导其自己护理,主要包括:①防止接触刺激物,避免各种烟雾刺激;②防止肺部损坏,维持良好的锻炼习惯;③防止呼吸道感染,尽量不要和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被感染,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体质3结果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骨转移瘤;放疗;护理

恶性肿瘤的晚期常会发生骨转移,引发严重的骨相关的事件,可以引起疼痛、病理性的骨折及骨髓压迫等并发症,严重的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转移瘤常采取放射治疗,其作用的机理是通过放射线直接产生抗肿瘤的作用并抑制骨转移带来的破骨细胞活性,但是由于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细胞的刺激患者常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患者常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压力,下面对临床护理在骨转移瘤进行放疗的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1护理在骨转移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1.1心理护理的应用

骨转移瘤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及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常会表现出心理上的负面压力,伴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马宇庆等对鼻咽癌骨转移进行放疗的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改善了护患关系,让患者重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解除了患者的思想压力[2]。孟荣芳等通过心理干预结合伊班膦酸钠应用在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止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3]。

1.2针对疼痛的护理措施

骨转移瘤患者常会出现爆发性的癌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黄珍珍等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实施放疗患者出现爆发性疼痛在使用止痛药物的同时,采取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疼痛阈值、鼓励患者听音与看电视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4]。周爱华对骨转移癌放疗后的患者给予口服善存作为安慰疗法,并告知患者为进口抗癌特效药物,安慰护理组的患者止痛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情绪更为平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5]。

1.3针对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放射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放射线对人体容易造成伤害,且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造成伤害,因此在放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黄丽春等对骨转移癌患者给予内生场热疗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血常规的变化,并叮嘱患者使用软毛牙刷护理口腔,减少和外界的接触,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有效地减少了骨髓抑制的发生[6]。程邦兰通过对放疗联合做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癌的过程中实施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做好患者放射区域的皮肤护理,照射前对患者讲解如何保护放射野的皮肤,对于出现的皮肤瘙痒不适可以采取轻轻拍打或者用冰片外涂,避免挠抓,尽量不用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可用温水擦拭保持皮肤干爽,有效地减少了放疗期间放射性皮损的发生[7]。

1.4放射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放疗期间骨转移瘤患者容易出现食欲的下降,使得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不利于临床的治疗。杨树青等对肺癌骨转移瘤病人放疗后给予了饮食护理,遵循足够热量、平衡营养、合理食物结构并将就烹调的方法和进食方法等措施,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使得营养状况得以改善[8]。黎细桃对骨转移癌实施放疗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考虑到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在wie患者创造良好饮食环境的同时,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低盐、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了患者的营养供应[9]。

1.5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护理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由于股指受到破坏容易出现骨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进行针对性护理。叶莲侠等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放化疗期间进行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叮嘱患者和家属在活动时要避免剧烈的震动与撞击,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给病床设立床档,在变换时要有人保护,动作尽量缓慢,有效地减少了病理性骨折的发生[10]。

1.6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

骨转移患者由于疼痛及躯体的活动受限制等因素,使得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或者完全丧失,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曾清等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实施放疗的患者采用生活护理,并根据放射治疗的时间为中心,合理的为患者安排生活护理的时间,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临床护理措施,争取了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1]。

2总结和展望

晚期癌症的患者一般会发生骨转移,大多数的患者均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的骨痛,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放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局部的肿瘤病灶起到杀伤作用,破坏癌肿细胞Dna合成,达到抑制或者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让血管纤维机制产生大量的骨细胞,增加新骨,让溶骨病变生产钙化[3]。但是在放疗的过程中护士往往对患者疏于护理,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增加,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针对放疗副反应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争取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放疗期间的饮食结构,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张月花,刘庆利,张玉芬.健康教育路径对肺癌病人术后康复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30:789-790.

[2]马庆宇,全日红,王赛赛.鼻咽癌骨转移的放疗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46-1747.

[3]孟荣芳,李静,王敏英,等.心理干预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骨转移癌疼痛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8(17):4566-4567.

[4]黄珍珍,吴慧莉,李振玲,等.癌转移性骨痛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姑息放疗的不良反应护理[J].护理学报,2012,19(4B):67-68.

[5]周爱华.骨转移瘤放疗后应用安慰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38-439.

[6]黄丽春,陈宏,程毓媚,等.内生场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2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2-73.

[7]程邦兰.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临床观察与护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6):533-534.

[8]杨树青,聂晶晶,贾惠芬.肺癌骨转移瘤病人放疗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8(12):3343-3344.

[9]黎细桃.骨转移癌放疗患者12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2110-2111.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肺部恶性肿瘤;射频热疗;温度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3(a)-0165-02

当前肺部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常见疾病之一,患病人数众多,对应的治疗方法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1]。射频热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之后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杀死恶性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射频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时效果更佳[3],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其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为了探讨肺部恶性肿瘤在射频热疗中的温度监测与护理疗效,我院选取98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肺部恶性肿瘤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39~67岁,平均(54.3±15.2)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积水。将所有患者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奇数组列作为对照组49例,偶数组列作为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平均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采用国产SR-1000型射频热疗机(电容式透热)进行治疗,入射功率设定为650~800w,平均(680.0±121.3)w,反射功率在3%以下,电极板厚度依据患者体厚决定为20~30cm。在患者病灶体表部位放置水袋,若患者较胖,水袋需提前放入冰箱中冷却20min,可有效预防患者疼痛和脂肪硬结的形成,化疗采用Gp方案,在化疗结束后72h内对患者进行热疗,每周2次,每次70min,间歇3~4d。对患者先放置胃管,在胃管内置入高阻温度传感器,尽量达到患者的病灶位置,准确监测肿瘤周围的温度,控制患者体内温度稳定于41~43℃,轻用轻放温度传感线,避免强拉和打折。

常规护理步骤:医护人员仔细阅读治疗单后,查看患者的B超定位和治疗部位是否吻合,了解其胸腹水的积液量。对患者行常规给氧30min后,开始热疗,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给其低流量吸氧。治疗期间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因为热疗时间长而出现汗多和体力消耗大的问题,保证患者能够坚持做完治疗。在热疗前叮嘱患者排净大小便。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热疗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精神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完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热疗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监测患者体温,为其准备术中必需品,为患者擦汗,排除热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热疗后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改观其不良的心理状况,整理其各种术后用品,监测其病情,保持其病房和周围环境的卫生。

1.3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诊断标准:①完全缓解(CR):胸腹水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胸腹水减少50%以上;③稳定(SD):胸腹水减少50%以下;④进展(pD):胸腹水无变化或增加。总有效=CR+pR。

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情况诊断标准:①显效:患者胸痛、气促等症状完全缓解;②有效:患者胸痛、气促等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患者胸痛、气促等症状未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方法越来越多,采用传统根治性手术配合辅全身化疗的治疗方法逐步得到改进,对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射频热疗联合化疗临床效果较好[5]。射频热疗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温度监测,温度过高会对患者形成烫伤或灼伤,温度过低达不到临床治疗作用。射频热疗采用的温度大致为41~43℃,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肺部的药物浓度,形成对恶性肿瘤的强力杀伤作用,还可以使恶性肿瘤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变,减弱其对患者机体的毒害作用。

由于患者长期饱受恶性肿瘤的煎熬,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很大创伤,对生活极度失望,对治疗也会失去信心,此时需要医护人员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度过难关[6]。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其心理上的安抚,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其与病魔抗争到底的决心,与其交流其他成功患者的经验[7-8];通过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改善患者的紧张心理状况,避免焦虑恐惧等心理的发生。②饮食护理: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的饮食,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高蛋白、高维生素类的食物,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可以有效增加其食欲[9]。③热疗前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是否存在热疗禁忌证,指导患者在上机前排净大小便,为了吸汗可穿全棉衣物,关闭一切电子设备。④热疗时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然后调节仪器到合适的功率,严密观察患者在热疗过程中的血压、脉搏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定,及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适时询问患者疼痛状况,有无烫伤和灼伤的发生等[10]。⑤热疗后护理: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叮嘱其多饮开水,及时补充体内刚缺失的水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各生化指标的变化。⑥并发症护理:患者一旦发生烫伤和灼伤,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病灶烫伤部位放置冰袋,降低患者体温,防止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不论是在临床病症缓解情况还是生活质量缓解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肺部恶性肿瘤在射频热疗中实行有效的温度监测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同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较快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忠和,张延利,阮新建,等.电磁波射频热疗联合腔内化疗在恶性胸腹腔积液中的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8):1399-1400.

[2]黄颖,刘文超.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护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74.

[3]康艳霞,张.肿瘤热疗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3):473-475.

[4]石美苹.恶性肿瘤病人射频热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2):412-413.

[5]陈佩芳,郑玲菲.恶性肿瘤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加射频热疗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8C):2217-2218.

[6]杨玉波,罗进,林辉灿.恶性肿瘤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J].四川肿瘤防治,2005,18(3):193-194.

[7]章琦,郑彦芹.射频热疗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0):925.

[8]何秀珍.恶性肿瘤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06,5(4):37-38.

[9]韩春红,于忠和.恶性肿瘤射频热疗171例护理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91.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7

肺癌在全球的总体发病率位居各类癌症之首,其总5年存活率还不足15%,在我国肺癌死亡居恶性肿瘤之首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将pet技术与Ct技术这2个已经在临床检测过程中相当成熟的检测技术相融合,使pet和Ct2项显像技术实现真正的融合,能早期发现微小病变和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能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pet-Ct对于评估肿瘤复发范围是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pet-Ct融合图像的质量受机体身心状态、遵医行为、药物、、进食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减少和避免干扰因素。因此,本研究对采用pet-Ct技术检查的肺癌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常见的配合问题、心理状况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方便为临床找到对肺癌患者进行更周到、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使得该类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提高诊断正确率。在本次整个研究过程中,随机抽取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120例肺癌患者进行pet-Ct检查,现将护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采用临床研究中的随机抽样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5月120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34-92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超过50岁的有72例,50岁以下的有48例,均经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病理检查确诊肺癌。

1.2方法我院采用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Stepet-Ct设备,静脉内注射18F-FDG后,在休息50分钟左右开始扫描,扫描时间为15-20min。在扫描前嘱咐病人需禁食8小时以上,血糖控制在3.9-8.3mmol/l,示踪剂为18F-FDG,放化纯度>95%。注射的剂量以病人公斤体重0.08-0.12mCi计算。显像过程依次为:给受检者静脉推注18F-FDG,记录注射时间和注入剂量嘱患者在休息室安静休息30-60分钟,饮温开水约800ml-1000m充盈胃腔,上机前让患者排空小便.再饮温开水约500ml扫描15-20min让受检者回休息室等通知不需要延迟显像者可以离开;需要做延迟者,第二次扫描时间应该在注射药物2h后。

2肺癌患者pet-Ct检查全过程中常见的配合问题及护理措施

2.1预约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应尽快安排,满足病人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预约时提醒患者尽可能携带所有相关资料。主动详细介绍pet-Ct检查的目的与要求,告知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具体时间,发放预约单及检查流程表。详细询问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及其他影响本次检查的疾病,近期是否做过钡餐检查、尤其对女性患者要注意问是否处于怀孕或哺乳期等。

相应安排及护理措施:对于评估放化疗效果的受检者,将检查应尽量安排在放化疗结束20天后。对合并有糖尿病者血糖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须让病人在内分泌科医生的协助下将血糖降至3.9-8.3mmol/l后,再来确定检查日期。对于近期做过钡餐检查者,应间隔1周以上再安排pet-Ct检查。对怀孕或哺乳期女性患者,要讲清楚不能做的原因及检查带来的影响,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对于担心核素及射线伤害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介绍相关知识,告知病人18F-FDG半衰期短,代谢快,而且用量少,没有不适,检查无创、安全、灵敏度高,开导患者对pet-Ct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能够配合检查的顺利进行。对于晚期肺癌及预后差的患者,不可避免有消极悲观情绪,护理人员首要要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及心理变化,应与患者及家属热情、诚恳地交谈,让其明白此项检查的必要性,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争取同意检查。叮嘱患者及家属检查前一天下午口服缓泻药;隔夜晚上进清淡流食。

2.2检查前护理

2.2.1一般护理检查前1小时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并对患者讲清原理以及药物的特性以便患者可以放松身心;去除身上的金属、玉器等。评估患者检查前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病情等,指导家属、患者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告知检查程序和扫描时间,加强放射防护教育。其次,检查药物是否外漏以免影响诊断。

2.3检查中护理

2.3.1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放松,扫描时勿身体移动,呼吸要尽量控制平稳,因肺癌患者大多有气促,咳嗽,咯血,神经系统等临床症状,上述情况都会引起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护理人员在扫描过程中要随时鼓励、诱导患者检查做完检查。

2.3.2疲劳医护人员尽量让患者以舒适姿态仰卧,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双上肢上举,部分肺癌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如肿瘤侵犯臂丛神经、上肢骨骼都会使患者上肢疼痛,难忍,难以坚持者,可考虑给予镇痛剂。

2.3.3紧急、突况处理于大咯血患者,应立即停止检查,通知临床医生进行强求,护理人员应先施行基本抢救。

2.4检查后

2.4.1需要延迟显像者首先向病人和家属告知做延迟显像并不是代表检查的失败,因此不需要紧张、多疑。

2.4.2检查结束后的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此次检查是否成功以及不成功的原因,护理人员要做好检查后的指导工作。

3结果与评价

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评估及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20例患者约108例能成功完成检查,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整个检查过程,能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及怀疑心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影像医生对图像质量的满意度高,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12例未能成功完成,原因如下:晚期肺癌患者因咯血量较多,需终止检查,患者恶病质不能完全配合检查;检查费用昂贵,临时要求放弃检查。护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的护理干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结论

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真诚的沟通、对其进行疏导,安慰、了解不同患者的病史、经历、文化程度、身心状态以及对pet-Ct检查的认识度等等,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得患者消除了对医护人员的戒备和怀疑心理,消除了医患之间的陌生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综上所述:护士在pet-Ct的检查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还应具备相应的人文关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去,以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证pet-Ct检查的顺利进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深静脉血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49-02

护理措施静脉血栓形成(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生率在4%~20%[1]。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Vte的两种主要临床表现,两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合并pte的危险因素较多。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2]。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DVt是静脉内血细胞凝集块阻塞性疾病,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予下肢,尤以左侧常见,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者致肢体坏死及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te)[3l。

预防及护理措施

1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护理人员应该对这些易发生Vte的高危病人详细讲解Vte的发生病因、危险因素、后果,强化患者和家属对Vte的预防意识提高警惕性;主要内容包括:(1)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及形成原因。(2)告知危险因素,重点强调目前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长期卧床、恶性肿瘤、手术等。(3)主要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告知患者已经存在的症状和体征。(4)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被动活动,对伴有偏瘫者指导家属并协助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每天3次或4次,每次10―15分钟.帮助病人2h翻身一次,变换,抬高下肢,摆放功能位,并按摩受压部位3-4分钟。加强肢体活动和按摩,尤其是对于偏瘫和自主活动不便的病人,要接受被动按摩双下肢比目鱼肌及腓肠肌,并做足踝被动运动。方法:[4]手握住足前部时,固定其踝部,做踝关节屈伸、足内外翻运动和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成的“环转”运动,每天10次-15次。有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指导其足踝的主动“环转”运动,每分钟15-20次。足屈伸、内外翻运动每分钟30-35次。

2严格禁烟。烟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可引起胆固醇沉着。久而久之会导致血栓的形成。

3机械预防。指导患者使用梯度弹力袜,弹力袜使用简单、方便,在预防及治疗方面都有明显效果,迅速在许多医院及家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主要为,通过穿不同长度和压力的弹力袜而形成从下到上的不同梯度压力,可以改善腿部血液循环,增加下肢的血流量,而达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下肢循环的改善,使下肢活动能力增加,水肿减轻,并且能减轻因下肢静脉曲张而引起的疼痛及不适。因此,正确使用弹力袜对治疗及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静脉疾病起到良好的效果。

4严密观察DVt的症状。治疗DVt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信号:病变下肢肿胀,疼痛(以胀痛为主,站立时可加重),平卧休息也不减轻。患肢皮色泛红,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泡。DVt一旦形成,病人应卧床休息,减少因活动使血栓脱落而发生肺梗塞的机会,切忌按摩挤压肿胀的四肢。卧床时间一般在2-3周。卧床同时可将患肢抬高使患足超过心脏水平面,有利于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左下肢DVt者常伴发便秘,可服用通便药物。

5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是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决于其病情、治疗措施,并且与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而,我们在治疗前后为患者营造良好住院治疗环境,采取适当的安抚鼓励及及时的医患交流等举措。

6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汤、水,以补充水分,释稀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热量及含粗纤维的食物。为改善血液黏稠度,给予低盐低脂清淡饮食[5],湿热下注型属邪盛正虚,忌肥甘、辛辣及鱼腥发物等助湿生热之品,多给予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南瓜、西瓜、茄子、黄瓜、芹菜、菠菜、白菜等。

参考文献:

[1]LymanGH,Khoranaaa,Falangaa,etal.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guideline:Recommendationsforvenousthromboembolismprophylasisandtreatmentinpatientswithcancer[J].JClinoncol,2007,25(34):5490-550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259-264.29(18):2276-2315.

[3]刘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穗进震[J].天津护理,2006.13(4)244―245.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急救措施;护理方式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引起发热、手足皮疹的儿童传染病[1],病情发展快速且病死率高,因此通过快速有效的急救手段和科学的护理方式救治重症小儿手足口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急救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治疗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47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4例患者贺23例患者,其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为11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2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手、足、肛周、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咽部出现疱疹或溃疡,四肢抖动、易惊、血压不稳定,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急救措施:应用呼吸机对气管进行插管,选择持续正压同期模式并根据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通气支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当病情稳定后可撤离[2];快速降压,选用较大剂量的甘露醇用输液泵快速给药,进行脱水降压、缓解脑部水肿;消除病毒,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阻止病毒复制和消除病毒;抗病毒和感染,应用利巴韦林等抗生素起到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应用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保护肺泡,应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来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来加速肺水肿的吸收、保护肺泡、促进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合成与分泌;综合治疗,给予患者胃肠减压、亚低温治疗、液体复苏[3]。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及体征监测,并对病房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

1.3.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病情严重、精神状态差,患儿和家属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对治疗配合度不高,因此要求护士根据患儿年龄对患儿和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通过有趣的故事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使家属和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呼吸系统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并气管插管,密切观察呼吸变化,避免出现呼吸三凹征和呼吸肌疲劳,还应及时吸除痰液,发现异常及时救治;口腔护理:3次/d在饭后进行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滋生;饮食护理:食物以温凉和清淡为主,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的易消化流质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4]。

1.5数据统计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82d、症状消失时间为5.63d、治疗有效率为91.67%、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分别为10.21d、7.82d、78.26%、65.22%,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

3讨论

手足口病又称发疹性水泡炎,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为主,以5岁以下儿童较为多发,其中重症手足口患儿病情发展极快,病死率高,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同时伴有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率高的原因[5,6]。因此,有效的急救手段和护理是改善患者病情的重要方式,目前临床急救主要以改善呼吸、降低肺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为主,护理包括严格的消毒及系统护理[7]。

本研究通过应用急救措施和对比传统护理和心理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症状消失快、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红美,祖大玲,张祝娟.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8):746-748.

[2]韩明锋,陈晓枫,冉献贵,等.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徽医学,2008,29(4):350-351.

[3]刘利梅,李晓红.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18例的临床观察与救治[J]安徽医学,2008,29(4):354-355.

[4]赵素清,黄杏芳,林笑玲.3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95-196.

[5]王丽军,董番,杨翠红,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671-673.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篇10

病历资料

患者,男,41岁,因“胸闷、憋气伴咳粉红色泡沫痰20分钟”于2010年10月6日入住我院心内科。患者全身紫绀,双肺闻及干、湿音,胸骨无压痛,无放射痛,临床考虑急性肺水肿,立即给予吸氧(湿化瓶内加30%~50%酒精),止咳平喘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后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大汗淋漓,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舍下含化硝酸甘油,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10分钟后疼痛减轻,根据药敏试验于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易消化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患者症状改善,经过28天的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于2010年10月30日好转出院,疗效满意。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肺水肿起病急,来势猛,病情变化快,病人易发生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恐惧和抑郁感,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急性心肌梗死与焦虑抑郁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心肌梗死可加重患者的焦虑,另一方面患者的焦虑又可加重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对心肌梗死的进展有反作用[1]。当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出现焦虑时或处于焦虑状态可使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胆固醇浓度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使机体“免疫监测”的作用减弱而加重病情[2]。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并主动热情地与病人交流,减轻或消除恐惧、焦虑心理,避免加重或诱发心力衰竭的心理因素。

一般护理:①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采用间歇法,使患者半卧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烦燥不安者,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或杜冷丁后能减轻其心脏的前后负荷,同时还能起到镇静镇痛作用。嘱病人卧床休息2周左右,适当的肢体被动活动,以减少肢体血栓形成。②监测:在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心电监护5~7天,必要时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便于观察病情和指导治疗。③饮食食物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病情稳定后逐渐改为软食。便秘时口服缓泻剂或用开塞露等,防止用力大便造成病情突变。④吸氧发病早期给予面罩加压给氧24~48小时,同时加用30%酒精于湿化瓶中,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之破裂,痰被液化,有利于气体进入肺泡,以改善缺氧状态。

严密观察病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水肿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着重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尿量、缺氧、四肢末梢循环,肺部音及心前区疼痛等情况的变化以及患者病情在治疗及护理后有无好转、有无新征象出现等,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加快,每分钟40次,口唇紫绀,烦躁不安,两肺布满湿性音,心率为140次/分,考虑并发急性肺水肿,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而转危为安。

认真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临床用药复杂,难以掌握。如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右心室心肌梗死慎用利尿剂;应用扩血管药物时,应注意输液的速度及药物的剂量,还要观察心率、血压等变化,并详细记录。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的护理非常重要,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细致的临床观察记录,还要有娴熟的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对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积极有效地抢救病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