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教育的含义十篇美术教育的含义十篇

美术教育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31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1

关键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研究分析;成长教育;儿童思想

0引言

早期的儿童教育,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较好的审美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有着重大的价值,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范围可谓是相当广泛,其不仅包含有雕塑、剪纸等项目,同时还包含有印染以及绘画等等,所以,相关教学方式对于形成儿童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感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的一些天真并且简单的思想,可以采用美术教育来进行塑造,同时由于儿童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其后期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还应当深入地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研究。

1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重要性的分析,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且积极地影响,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成年人眼中做不到的事,儿童眼里就能做得到,因为他们的思想处于原生态,没有束缚。而成年人,受到各种教育、宗教、政治等社会上的各种干扰与困惑,禁锢在各式各样的牢笼里。孩子的心底宽阔,天马行空,只有了解孩子的这些天性,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美术,必须有和孩子平等甚至低下的思维方式尚可谈及幼儿教育。孩子眼里美的人和物便是人间最美的东西,和孩子探讨这些美好东西将是成年人永远的美好的回忆。成年人和孩子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绘画,了解合作对象又不能以自己为师,只有乞求孩子接受你,方能进入到孩子们万花筒般的思想世界。

2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价值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到工作的内涵所在。下文将针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理念的改进。

对于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应当从颜色的层面着手,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应当注重教学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儿童对于蓝色以及绿色等颜色的反应相对而言较为平淡,而对于橙色以及红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表现则相当的强烈,对于颜色所呈现出来的物质变化等反应敏感程度也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实践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重视上述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处于婴儿阶段的儿童应当教导其使用嘴以及手等,感受不同物体的形状,另外,颜色对于婴儿所产生的刺激可谓是相当强烈,所以,对于此阶段的儿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监护人还抱着孩子,仰望天空,引导其对天空之中的蝴蝶、鸟等进行观察,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花草和植物等等,在这样多重颜色的刺激之下,儿童对于颜色的认知也必将有着巨大的提升。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的是对于儿童的表扬,恰当的表扬可以全面地提升儿童的信心,这一点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以及个人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表扬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对儿童积极性的提升,以增强儿童进行绘画等的兴趣。因此,早期美术教育应是不断探索、不断改变现状,因人、因地、因时灵活的教育方式,不可用成人的目光抱着功利的目的实施教育。恰当的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也必将起到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3结束语

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方式,可以形成儿童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且实现对儿童思维方式的提升,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儿童的思维方式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的一些天真并且简单的思想,可以采用美术教育来进行塑造,同时由于儿童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其后期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育工作开展的重难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且细致的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以及开展的相关核心理念等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做出积极贡献。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开展科学化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必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应当对相关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重视,且不断地完善教学的理念和教育工作的思想,为后期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福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中心[J].教育探究,2009(03).

[2]边霞.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J].中国美术教育,1999(02).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2

关键词:师范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www.133229.Com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3

一、培养学生深切的感悟艺术家的经历及艺术作品的历史过程。

美术教育是通过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以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感情,使之受到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画家的精神气质,感情表达的影响,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它不同于政治课的直接说教。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代,他们对美有着炽烈的追求,喜爱赏心悦目的东西,喜欢装扮自己,喜欢欣赏艺术作品,但他们也缺乏正确的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需要对审美感的引导,渴望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教育对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针对中学美术教育,这是学会如何欣赏美的一把金钥匙,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美的一扇窗户,是沟通艺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促使审美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的审美情感可以直接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纯净的心灵美将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进一步升华。如在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画中,作品的内容不仅很直观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通过讲解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态度、生活作风、严谨治学的品德,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如:欣赏顾恺之的作品时,不仅讲他的春蚕吐丝,也讲他吃甘蔗的渐入佳境的处世哲理;讲齐白石的画时,不仅要讲他画的虾形态精确、虾体透明,更讲他不教一日空过的治学态度和看尔横行到几时的民族气节。讲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经历,关于他坚持终生学习绘画的精神,学习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讲徐悲鸿画马,不仅讲他的中西结合,更讲他不为金钱名利年动,推绝去台,毅然留在北京为党,为人民的艺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讲北宋画家易元吉深山画猴的故事,学习他克服一切困难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的形象和意境。

中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在欣赏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对祖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蕴藏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教师要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首先要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然后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艺术作品所孕含的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二、重视理论知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科学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应该说,目前的高中美术课本课程标准就比较理想化,课程结构设计也比较合理,教学内容和图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实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需要在丰富、灵活、有趣地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内容,有意识地拓宽美术教学的德育空间,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还有些教材本身已经隐含了大量的德育信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树立德育意识,发现和理解,是属于隐性的德育内容,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是中学美术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抓好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从学生兴趣出发,应鼓励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树立信心,为班争光,为校争光,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充分开展美术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4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策略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美术手段,有机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对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对于美的需求是人的共性,但每个人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表达力、创造力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修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其自身情操,还能帮助其形成高尚、真诚、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审美标准的技术方法,促进了中学生艺术感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要实现理想中的美术教育还需要有所改进。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对中学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学中,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两个极端的误区。第一,中学美术未被纳入考试范围,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与其他应试学科相比,中学美术教育的地位较低,导致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会被占用,这直接影响了中学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第二,部分中学将美术学科纳入升学考试的科目,通过美术考试来降低文化课的成绩,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对美术本身的重视严重不足,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难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二)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即针对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传授,将绘画作为美术教学的中心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领悟,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三)学校硬件设施不足

美术教学设施是保障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但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缺乏正确认识,在教学设施上投入不足,阻碍了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部分中学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美术教学设施,但由于缺乏内部管理和师资水平不高,导致美术教学流于形式。

二、应对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中学美术的教育观念

美术是一种视觉文化,具有愉悦视觉、陶冶心灵、培养视觉素养的功能。在中学阶段实施美术教学,应该转变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美术的观念,加大对美术学科的宣传力度,使大家正确认识美术及其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明确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培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完善师资力量

美术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美术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增强课改意识,提高自身素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校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定期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创建良好的教师互动学习平台,针对教材、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之所用,尤其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然而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仍被动地学习美术知识,学生的主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为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突出美术地方特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课本中有了“地方教材”板块。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应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比如民间美术艺人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庙会,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美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造美术的源泉,让学生从小体验民间美术文化,从体验中学习中国丰富的美术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

鉴赏美术作品时,必须先理解作品中的部分才能理解整体。但是,此时对美术作品中部分的理解是局部的和孤立的,即使理解了作品的所有部分也并非意味着就理解了整幅作品。比如说,了解了宗教故事,我们也许能理解古埃及神庙中壁画作品那些形象的含义,理解整幅作品中的一个方面,如题材的含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理解了这些作品的真正含义,这是因为这些局部形象的含义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能构成这一作品的含义。所以,我们要从局部的理解向整体的理解过渡,把对局部的理解放在整体之中去把握,在把握整体时,不忘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要考虑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特别是环境、民族、宗教和时代等因素对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相对于这样一个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说,美术作品只不过是它的一部分。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完善,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就应该对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美术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高尚的品德情操,提高美学修养,并在这一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雅婷.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界,2013(20):165.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5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人文性、健全人格、人文素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我认为必须首先认识人文的内涵及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特性。

1、我国古代对“人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易》学名词,《易・贲象》中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2、西方古代对“人文”的解释

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21世纪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性的学科和事业,它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的学问。

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中学美术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它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学生在各种美术活动中培养起了艺术的鉴赏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修养,这正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感。

2、体现在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美术活动中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需要直觉、顿悟和灵感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这正是人文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3、体现在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反映,通过美术学习,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提高人文素养。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

2、活动激趣,体验人文情感

新的美术课程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3、自主学习,发展人文素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现代美术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的美术文化课程,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手段来拓宽、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6

关键词:人文精神;美术教育;缺失;重构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31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所谓人文,《周易•象传》中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观之,在我国古代传统观念中,“人文”是一种与作为自然现象而言的“天文”相对应的人文现象。在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浪潮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文精神做出了重要的阐释和发扬,催生出了以费尔巴哈所谓的“人本学辩证法”以及能够代表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为代表的现代人文。现代人文囊括了以“知道”为主要内涵的表示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了解程度的人文知识,以及表示人类对文化意义和文化的内在价值的自觉程度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狭义上的高校美术教育指的是以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而开展的一门具体的科目。而广义上的高校美术教育则是指一系列旨在通过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品格、完善人文学习从而提升人文精神水平的训练活动。其实质上是文化、精神、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抽象思维通过美术的形式所形成的具体体现。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过度强调技法的学习,忽视情感体验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教材五花八门,培训机构林林总总,就教材的内容涉及看来,可称得上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存在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就美术教育发展结果看来,大体上都是偏离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对作品进行了单纯的了解,是一种脱离了人文精神而单独建立起来的机械性记忆。这就直接导致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美术教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失去了原来应有的活力。在更深的层面上导致学生的内心情感无法与美术作品建立联系,无法从情感的高度与作品进行沟通。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在内心层面上走进作品的可能。

2.急功近利的心态占据上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关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聚焦在“升学”“就业”等字眼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美术教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使美术教育不得不去迎合考试升学的需要,入职就业的需要,将原本应该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本体性价值的美术教育变成了增加分数的工具。消融了美术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僵化了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原本应该在美术教育中汲取人文精神而自由成长的学生受到了束缚,生命本性的发展被压抑,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彻底丧失。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构

1.心态要保持健康

人文精神以人格健全与人格自由为重,实现的前提在于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态既包括在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能够做到从容、冷静,不随波逐流,更不要急功近利;也包括奋发向上的乐观心态,独立开拓的进取心态。以健康的心态为基础,才能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分析的态度,醉心于艺术的世界里,尽可能的领悟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

2.坚持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扬学生的课堂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早日建立起能够深入作品世界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会和领悟能力。教师要注意运用包括纹理、色彩、形状、明暗等美术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在点、线、面、描绘、摹形等基础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将人文精神与美术实践建立联系的时候更加的游刃有余。

3.课程设置要凸显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求

人文精神的内核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美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对以人为本有着深刻的理解,既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也尊重美术作品的年代背景和精神内涵,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将二者巧妙结合,从而使学生既能领悟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又能提升自我的水平,塑造健全人格,实现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上的双重丰收。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是学生了解蕴含在社会中的人文意义,掌握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人文性的文化学习理念,一方面要坚持诱导性学习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更要通过对具体的美术作品内涵的阐发,揭示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涵,介绍作品诞生的人文背景,从而帮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所表露出来的感情,在情感的层面上做到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领悟和掌握人文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碧原.论中学美术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7

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

综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我们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公益性、在对象上具有大众性、在内容上具有审美性、在功能上具有迁移性等几个方面的特质。

1.公益栏

公共艺术教育是教育公益性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和人民群众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为全社会、全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少数人服务,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教育的公益性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人,教育是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美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场所都是无偿提供给大学生的,这使公共艺术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公益性的教育。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就应包括高校为全体大学生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和全体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受教育权利。作为高校本身,应该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无偿提供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引进或培养公共艺术教育专职师资、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等等。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该有自觉参与并享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意识和行动。只有高校所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充分地得到大学生的利用,才真正体现并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

2.大众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而非个别人的专长教育。在这里,大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具体表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所有的这些教育思想,归其一点就是教育要平等地面向普通大众。

上个世纪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即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美国的大学无论规模大小,有两处场所几乎是必备的:一是教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另一个就是艺术馆,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哈佛大学自1993年起,每年举行为期4天的艺术节。艺术节充分反映出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艺术教育理念。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的举办有着很浓的审美教育色彩,体现的是面向全体,师生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哈佛大学的师生人人都是观众,人人都是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个参加者的艺术才华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艺术节成为每个哈佛人在哈佛经历中最难忘的事情之一。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理应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大众性教育,而绝不是专业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在一次美术展座谈会上说:“当代艺术家的第一任务在于艺术教育,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美育素养。”因此,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3.审美性

柏拉图曾指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艺术具有“卡塔西斯”即陶冶、净化、宣泄、升华等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点,即主张“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这就是说,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游离于艺术的,而是要通过艺术的娱乐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的。

朱光潜认为,美确实要有一个客观对象,要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美人的客观存在。审美也确要―个主体。美是价值,就离不开评价者和欣赏者。陈旭光教授认为,人的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则是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经验和“理解”。艺术接受的一个重要意义正在于艺术的人文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意义等的发挥与实现,都必得通过艺术接受这一环节而最终得以实现。王岳川教授指出:“艺术是重新设定生命坐标,使人臻达一种审美的自由之境。”这说明艺术不仅能够陶冶生命个体、并使其走向审美,而且也说明艺术本身包含着审美因素。

公共艺术教育正是通过艺术理论或具体的艺术实践,特别是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等形式,首先给大学生一种感官愉悦和审美享受,并从中欣赏、感受艺术,进而升华为―种美的熏陶,使自己逐渐由―个不自觉的欣赏者提升为一个有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审美主体。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性是艺术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

4.迁移性

公共艺术教育的迁移性是指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能够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即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和整个智能的发展。创立于1967年的美国《零点项目》,投入上亿美元,研究的―个中心问题就是艺术认知的规律、人类智力的潜能和人类的创造性。研究表明: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同时又可补偿“优势半球”的机能,从而左右大脑平衡发展、协调运用,以求大脑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极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会长郭祯祥教授认为,想了解并开发右脑的创造力及整合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艺术,而达到全脑思维的完整性。

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钱学森有一段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断:“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继而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面是有优势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的实践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这说明,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具有整合智力结构、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迁移性。

载体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包蕴着高尚的情感因素、潜藏着独特的德育价值、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凝聚力和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从这些视阈上说,公共艺术

教育具有情感载体、德育载体、和谐载体和时代载体等深远的载体意义。

1.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稳定而持久、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映;高级情感,即情操,是人对一定社会事物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等等多种情感的复合体。2007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文章《艺术需要“慈悲关怀”》,指出:“艺术说到底是人的情感的载体。”艺术是―种情感的活动。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这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

荀子《乐论》篇总结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在“礼”“乐”相对的意义上由“乐和同,礼别异”论述“礼”作为外在规范,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乐”陶冶情感,促进心理、情感上的和谐、团结;指出“乐”与情感的关系,乐是情感愉悦的表现,根源于自然的性情,是“不可免”“不能无”的。因而更要以“正声”引导、陶冶人。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凸现了艺术审美活动陶冶情感的意义。梁启超先生也倡导艺术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高度评价“文章”的作用:“以诗移人性情,是即于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作用,即“涵养吾人之神思耳”。艺术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艺术的审美、娱乐、认识、教育的功能,因此产生“移人性情”“涵养人的神思”的感情,震撼着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本来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的。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发挥教育作用的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和极大的精神上的享受,也正因为艺术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得艺术教育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以情感人。

2.德育的载体

柏拉图明确主张文艺必须起到培养优良品德的作用,像“表现勇敢”“表现聪慧”或使人“在战场和在一切危难境遇都英勇坚定”,或能使人“谨慎从事,成功不矜,失败也还是处之泰然”的乐调,就都应该保留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音乐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供人娱乐,使人解除疲劳,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理性、激荡人的灵魂,使^、产生巨大的变化。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阐述“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时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就是说,艺术可以有助于道德的成长,陶冶人的性情,崇高人的品德;同时,艺术本身都内在地蕴含着德育的因素、具有德育的价值,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心理学上讲,人的认识过程所包括的知、情、意、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志和审美行动的。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指向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指向道德教育。这也深刻阐明了艺术教育本身的一个重要旨归就是道德教育,即德育。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这也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主张的: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3.和谐的载体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作用在于求同。礼的作用在于存异。求同就会使^们相互亲近,存异就会使人们相互尊敬。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是中国古代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使其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作为艺术之一,能够使人的身心发展更加和谐。音乐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个人和谐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学者H・F・艾伯利斯曾在论述音乐教育的功能时,明确提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形成―个有内聚力的社会能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艺术教育要帮助公民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正确评价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鉴别艺术作品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日从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际各阶层的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趋于和谐。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够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和谐群体关系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教育是和谐的载体。

4.时代的载体

公共艺术教育是时代的载体,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记录和反映特定的时代。二是与时代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其内容与形式是动态的。

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历史特别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实践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着美的事物,艺术的美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反映。鲁迅在论述美术的目的和效果时,其中就谈到美术能“表现文化”。即是说―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文化和思想。可以借助美术作品而传承下来。叫也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可以从文艺作品中认识时代和民族的精神。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8

一、提出话题的缘由

“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标、美术学科教育目标、美术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对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美术教师授课与指导学生学习应遵循的准则,又是指导、评价和检查美术教学工作的准则和原理。”那么,一线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情况如何?在一次比较正式的教师考核场合,笔者借机检测了—下。借此机会,我想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按照新出台的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政策,教师申报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必须经过论文答辩。评委会要求学科组准备两道答辩题,其中一道题从参评者的论文中选取答辩的问题,另一道题不做硬性规定。笔者想,这些参评教师都有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这次,他们能与同校其他学科的教师通过量化评比而被推荐出来实属不易,况且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出一道与学科教育学相关的理论答辩题,考查他们对美术学科教育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既可让所有参评对象公平地面对同一答辩议题,又可以在正式场合考查一线教师对美术教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经过小组商议,确定以“简论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作为统一的一道答辩题。

学科组确定这种考查内容是基于以下两种想法:一是论文只要是教师自己写的,取材于美术教学实践,经过自己的总结与梳理,加以一定的理论概括和提升,教师在论文答辩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就很小,为此可将此项答辩内容定为评分主项,学科教育知识的考查题作为副题供评分参考。这样可以避免因答辩题太难而影响答辩者的成绩和造成削弱美术学科地位的感觉。这乃是“定海神针”之策。二是答辩者有备而来,现场作答严肃、真实、可信。对于答辩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会促使答辩者事后对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进行深度反思与补课。同时,本次答辩的出题方向也会影响以后参评教师自觉学习的内容导向与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教科院、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了解一线教师的真实情况,为有效调控和指导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提供参考。

这是本地教师职称评审第一次采取正式答辩的形式,参评教师都非常重视,但也带着点茫然与紧张的情绪。答辩结果也显示出,参评对象针对论文中提出的问题,回答起来心中比较有数,毕竟论文是自己写作的,他们在阐述论点、引用案例材料时也真实可靠,能据理服人。但在面对学科教育学知识的考查时,情况就大不如人意了。在15分钟的答辩时间里,能言谈到两分钟者甚少,表述内容与美术教学原则沾边的也只有两点或三点。这里所指的是只要提到关键字就认可,而不包含完整性回答。综合他们回答的关键词主要是:启发性、创新性、审美性、欣赏、兴趣、个性、直观性与形象性、因材施教等类词汇。

二、什么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学原则的概念通常是这样描述的:从教育教学目的出发,依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在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在教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体现教学任务要求,使规律、任务具体化为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准则。因此,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与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达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学校中具体教学原则的认识上也有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教育学》(睢文龙、冯忠汉、廖时入主编)指出,我国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8个: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直观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循序渐进原则;⑥巩固性原则;⑦因材施教原则;⑧整体优化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学教育学》(班华主编)指出,中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7个:①教学的目的性原则;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③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④高要求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⑤教学的情感性原则;⑥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的原则;⑦教学向自学过渡的原则。上述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是根据学校各学科教学的普遍性规律和国内外教育家的观点,以及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各自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

虽然这些教学原则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还不能完全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我国美术教育学者考虑到美术具有可视性、人文性、审美性、技艺性、情意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点,认为美术教学原则如不反映美术的特点,便会脱离美术的规律,彰显不了美术的特色,依据美术教育目标和美术学科的独特性,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蒋荪生主编)提出的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是6个:①审美性原则;②直观性原则;③精讲善练原则;④眼手脑协调并用的原则;⑤创造性原则;⑥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美术教育学》(尹少淳主编)提出酌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5个:①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②感性人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③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相结合原则;④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技巧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⑤大面积提高美术基本素养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学科教育学大系——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著)指出,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8个:①目的性原则(含教养与训育统一、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思想教育等);②激发学生兴趣原则(含师生双向活动);③形象性与直观性原则(含感性人手);④审美性原则(含美育、思想教育);⑤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原则(含理性指导);⑥启发创造性原则(含启发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结合实际应用);⑦面向全体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⑧综合性与整体优化相结合原则(含知识、技能训练、美感培养、鉴赏、结合实际运用等的综合与整体优化,教学诸因素;教法、学法等的综合与整体优化)。由此可见,教学原则的提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总结前人经验,以及教育研究的深入而产生变化或进行充实的。在笔者看来,除了以上学者有关美术教学原则的观点,还可以增加两个,即情意性原则(含情感教学、开放教学、信意培育)和提供足够信息与自主性发展的原则(含现代媒体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对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与落实

对于教师来说,美术课业的教学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对教学目的的明确与落实。然而,由于美术学科本身具有比较开放、自由配置空间大的特点,加上并非统考科目,平时在学校受关注的机会较少,教师个人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理解不尽相同,对教材的分析、研究、运用、充实的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导致了许多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随意性很大。因此,笔者在参与教学研讨的过程中,习惯先看执教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然后在听课过程中注意观察执教老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再对目标达成情况做出诊断和评估。但往往发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存在问题,往往写教学设计时罗列了许多目标,而实际课堂教学却是另一回事。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缺乏目标意识,课前没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没有领会教科书编写思路和教学目的,对教材的钻研不透,没有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能力水平来组织教学,结果导致教学设想与实际课堂教学大相径庭。要知道,教学目标的确定有着不同的层次性,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总目标,模块或领域教学目标是第二层次的分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题课时教学目标则是第三层次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明确课题目标与课程总目标的关系,并于教学实施中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使每个环节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只有增强教学的目的意识,把握住美术教学的目的性原则,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和达到什么目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成为目的性明确的有效教学。

其次,直观想象性教学原则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为了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下载一个教学视频代替教师的课堂示范成了当下常见的做法。应该说网上林林总总的名师技法演示视频确实可以供学生欣赏、了解、借鉴和学习,但学生更为热盼并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老师能边授课边当场示范教学。这种师生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教学方式,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赞赏,因为它直观、鲜活而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绪。由于美术具有形象可视性,加上美术技能技法的教学特点,以及学习者对美术的感知、认识规律,要求教师的美术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性与想象性原则。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术教学从课题导人开始到作业讲评课堂结束,都应该主张以直观性和想象性作为教学策略而贯彻始终。如图像欣赏导入的直观性教学、讲授新课联系生活的想象性教学、技法传授的直观教学、学生创意作业的想象性教学,以及作业展评等教学环节,都是美术教学直观性与想象性原则的具体运用。教师掌握直观性、想象性原则并落实在美术教学中,重视与技能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眼手脑协调发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另外,审美性原则是最能凸显美术学科特色的一个教学原则。一般来说,教师都懂得从学科本位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分析、理解、赏析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但在实际的欣赏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仅仅是凭着个人的感觉,或以讲故事的方式,或侧重对美术语言的分析,或简单发表教师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泛泛而谈的审美活动是无法使审美性原则在美术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的。因此,在作品赏析中,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对图像的赏析只是一种手段,而通过图像赏析所引申出来的教育目的才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如果教师能具有这样的教学意识,就会坚持借助美术学科的教育魅力自觉履行有目的的教育行为。要知道,凡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作品的意图其实就是创造真、善、美集于一身的可视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懂得这一点,教师就会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鉴赏艺术作品和发现美的事物,或从哲学的角度、或从生活的态度、或从社会的责任、或从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建立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视觉美感体验,并使其身心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情感得以升华,进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受到品德的教育。所以,作为以美为教育内容的美术教学,图像作品的鉴赏要注重形式美感体验与思想内涵感悟相结合,必然要遵循审美性教育的原则。

还有,情意性原则也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意是指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产生的情感和意向的反映;它包含情感教学、开放教学、信义培育等。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用饱含深情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以自身的教学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意向,以一次次的精彩演示令学生兴趣倍增。教师声情并茂的出色表现不仅能增强学生追求艺术的愿望,还会滋养他们内在的意志品质和信念。而创造条件直接或间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和各种美术作品展览,引领学生从学校美术课堂走向社会美术课堂,更能让学生获得课本以外的艺术体验。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9

关键词:

当前中学生最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漩窝,甚至不能自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劳动,从目前中学生表现的弱点来看,多数缺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在部分学生中,高消费、讲排场、贪图享受、厌恶劳动的现象相当严重。由此,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生教育究竟如何改革突破口在哪里?我们的回答是:必须坚持劳动技术教育。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学生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前一些学校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一些学生好逸恶劳、不珍惜劳动成果、只讲求物质利益、不愿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等等。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如果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妨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会在一部分青少年中滋长起来,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试行意见》以来,中学劳技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劳技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劳动技术课融知识、技术于一体,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它不同于文化知识课,是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它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造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技术课课堂教学以教会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特点,要以实践为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年龄段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特点。对于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乃至今后的生产劳动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也不再只是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需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操作。当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含义应该包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技术教育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注入新的内容。学校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一种综合育人效应,其内容应包括:

     1、思想教育。在劳动实践过程和劳技课的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艰苦朴素、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激励学生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乡和美好的未来。

     2、科技教育。在劳技课的教学和科学试验活动中,激发和训练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方法和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保养常用生产工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3、审美教育。当学生在各种劳动技术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生产问题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可以说劳动技术教育是与审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科学试验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

4、职业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教育。在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最基础和技能的基础上,要使他们获得尽可能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一技之长。

劳动技术教育所起的作用包括:

1)、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劳技课是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如电工、电脑、摄影、缝纫裁剪、果树栽培、工艺美术及科技制作等,这些课程中就含有学生所学过的物里、化学、生物、几何和美学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虽然并非难事,但这些知识都是中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涉及的,因而,劳技课能够更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由于贴近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实际,也是大有裨益的。

     2)、开发学生的智力。劳技课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劳技课既是知识的应用,又在应用中发展知识,因而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潜能。例如果树栽培课中的“果树嫁接”,为了让学生掌握嫁接的技能,就必须让学生懂得嫁接的目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践,学生就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果树栽培课贯穿了生物和化学以及土壤肥料学等知识,缝纫裁剪必然渗透几何学等方面的知识。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学生要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劳技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电工,缝纫裁剪,果树栽培,科技制作,工艺美术,都要既动脑又动手,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增长动手能力。这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学生在制作各具特点的印章、盆景、刻纸、汽车,编织小帽子和形态各异的衣裤的过程中,也培养和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美术教育的含义篇10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杨伯峻解释如下:“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他将“兴、观、群、怨”理解为“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锻炼合群性、学得讽刺的方法”。这里所提到的“兴、观、群、怨”正是可借鉴的美术教育方向。

“兴、观、群、怨”的含义与美术教育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

一、美术教育中的“兴”――自我表达功能

《钦定四库全书》之《论语集解义疏・卷九》中,(魏)何晏引用孔安国的注解“引譬连类”,(梁)皇侃认为,“兴”谓譬喻也,言若能学诗,诗可令人能为譬喻也;朱熹《四书集注》中解释为“感发志意”。春秋之时有“赋诗言志”的风气,学诗,可以令人“感发”、“志意”,学会表达自我,并且能做到触类旁通,“引譬连类”。以罗恩菲德为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美术教育中,对儿童创造力、自我表达的关注正是“兴”的表现。不仅在美术创作中应该关注“兴”,在审美欣赏中,也应该关注“兴”的功能。例如要理解(明)徐渭作品的美感,就必须理解徐渭作品中纵情挥洒的狂草般的笔法,理解其中“英雄失路,托足无门”(明袁宏道《徐文长传》)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在《墨葡萄图》中,徐渭正是借已瘪的葡萄与点点泪痕般的墨叶,表达题款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愤懑之情。在审美欣赏中,只有理解了直抒胸臆的“兴”、理解笔墨形象与内心情感的“譬喻”,才能理解“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境界。

二、美术教育的“观”――现实主义理念

“观”,(魏)何晏引用郑玄的注解“观风俗之盛衰”。(梁)皇侃认为,可以观者,诗有诸国之风,风俗盛衰可以观览而知之也。朱熹谓之为“考见得失”。引申到审美当中,美术作品能表现当时的风俗盛衰,能记录其时代特征。这与美术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观念相呼应。首先,美术创作能反映当时的“风俗盛衰”;其次,审美欣赏与当时的民生社稷、社会风尚结合,进入到作品真实的情境中去体会,对作品的领悟更加透彻。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展现出北宋年间都城汴梁清明时节的风貌,有原野、河流、城楼、街港、桥梁、舟车、官府宅第、茅棚村舍、小摊、酒肆、茶馆、点心铺等,有仕、农、商、医、卜、僧、道、吏、妇女、儿童、缆夫等人物,有驴、马,牛、骆驼等牲畜,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船、拉车、乘轿、骑马等情景。我们从中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汴京郊野风光、繁华热闹的街道景象,还能了解当时的商业贸易、运输、手工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可以了解清明时节踏青、插戴杨柳枝、扫墓的风俗。

三、美术教育的“群”――主体交往功能

“群”的解释,(魏)何晏引用孔安国的注解“群居相切磋”;(梁)皇侃认为诗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朋友之道可以群居也;朱熹认为,群是“和而不流”之意。对于审美来说,“群”即是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无论是美术创作还是审美欣赏,只有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才能“是朋友之道可以群居”,但这种“群居”中又蕴含着“和而不流”,既有共识,又不忘表现自我风格,勿流于大众,失去自我。这正是当代美术教育所提倡的主体交往行为,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教师学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交流思想与理念,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如2007年2月中国美术馆《美国艺术三百年》展中,菲里克斯・冈萨雷兹・托里斯展示了作品《无题》(见图1)。由无数个用玻璃纸独立包装的黑杆甘草糖堆在地面组成,理想重量700磅(318公斤),观众可以随意取走糖果。到3月,糖果变少了(见图2)。在美术馆的留言薄上,观众的反响不一,有人写“有点苦味”,有人写“开始不敢吃,以为是艺术品,后来越来越少,却不舍得吃了”,还有人大发感叹:“面对这些糖,有人敢吃;有人不敢;有人心里想吃,却装作不想;有人想吃就吃……人生百态”。在这里,观众和美术家的互动,促成了美术作品的完成。

四、美术教育的“怨”――批判性认识社会生活

“怨”的解释,(魏)何晏引用孔安国注解“怨刺上政”;(梁)皇侃认为诗可以怨刺,讽谏之法,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也;朱熹认为是“怨而不怒”。美术创作表现可以是对时政、社会现象、环境危机、个体认同等的批判;同样,审美欣赏也要关注美术作品的“怨刺上政”含义。“怨”正是对应着当代美术教育中批判性认识人类社会、本土文化、个体自我。如美国观念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Kruger)创作于1982年的作品《你已非你》(YouarenotYourself),仿效平常的广告语言与方式,将这些口号式的语言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她将黑白摄影作品与印刷文本相结合,描绘了一个似玻璃镜般破碎的女性形象,在人物形象的周围辅以文字“youarenotyourself”(为何我们不是我们自己?)之问题,当然还包含对文化、对传统女性作用的质疑。此外,克鲁格常常选用红色、白色等反差很大的色彩,设计了许多招贴画、t恤衫和购物袋,以大众和政治为主题,引发人们深入的思考。再如,2008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蔡国强“我要相信”作品展,其中的作品《为外星人作的计划草图――再燃烽火台》,美术家借古代用来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烽火台,表达对人类环境破坏、文明危机的深思,烽火台的再燃向人们传达人类环境紧急状况的警示信号。这些“怨刺讽谏之法”,在今天的美术创作和审美欣赏中随处可见,真可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