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历史使命十篇大学生历史使命十篇

大学生历史使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46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1

关键词:国家公祭日;大学生;教育;历史使命

一、国家公祭日的内涵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系列纪念日的设立受到来自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那么国家公祭日到底是什么呢?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国家公祭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找到源头。公祭的这种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当时是以家祭的形式出现的。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意识是让活着的人感念死者价值的同时自省,谨慎地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并将死者遗志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彼时的祭祀是一种伦理认同的文化现象。当代社会的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部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例如,在波兰,每年的1月27日波兰政府会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纪念奥斯维辛解放。中国在2014年设立的国家公祭日顺应了时代和世界的潮流,将国家人格拟人化,将国家的意志同普通公民的情感相融合,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国家公祭日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内涵

1.敬畏生命,尊重人权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祭祀的传统,这种传统之所以得以传承同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敬密切相关。所以,设立国家公祭日其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礼仪的传承。表现了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当代大学生是这个国家未来发展和强大的重要人才资源,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正是促进大学生群体认识并理解人们回归传统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鼓励并倡导大家敬畏生命,敬畏自然。2.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作的经典爱国主义曲目,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民族情感和价值导向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今天的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同样有着这样的作用。历史上,面对敌寇的入侵,面对血流成河的大屠杀,我们难以忘怀,这令我们认识到一个民族团结起来共御外侮的重要意义。勿忘历史,振兴中华,这是今天的中国人对与历史的追忆和反思,是对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最好阐释。对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3.勿忘历史,警醒世人历史不容忘记。近几年,有不少日本媒体肆意大范围地渲染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仇日”的动向,这种言论可以说是在故意激化两个民族之间由于历史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不忘历史也是在警醒世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中国人民用血肉誓死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取得了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所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不能让抗战烈士们的鲜血白流,我们必将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万分警惕战争的疑云。4.中国的反法西斯精神积极融入世界通过抗日战争的历史学习和国家公祭日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将中国的抗战记忆带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中国人民苦难悲壮的历史记忆,让中国的历史记忆深深融入世界历史之中。我们要用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现实连同世界上各个被屠杀民族的记忆一道,让大屠杀永远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尘封在历史记忆之中。

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2

论文摘要: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们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希望或生力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0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革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独立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3-34.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3

关键词:史观教学高三历史复习史观、史实、史法的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1-01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高考历史复习工作,是摆在每位高三历史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方法固然有,如选择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等等,只要有利于学生做好复习,即为可行的途径。但笔者认为,除此以外,应用史观重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将史观教学引入高三历史复习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为例,浅谈史观教学与高三历史复习的关系。

一、提高认识,重视史观教学的作用

史观,是历史研究的理论模式。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伴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出现了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多种史观,至今大多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文明史观开始在我国兴起,至今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

毋庸置疑,史观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构建作用。但是,在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却难寻其面。传统基础教育历史教学由于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了史观教学的缺失。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基础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史观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较多渗透了史观教学的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为适应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制订的基本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标准》提出了崭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了以往《教学大纲》的双基要求。《标准》中不乏史观体现。

2.史观教学符合课改环境下的历史高考的要求

从较早进入课改的外省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史观印记明显。以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考查为例,史观考查的题目很是热门。

此外,从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来看,史观体现亦明显。总而言之,做好史观教学,对课改环境下的高三历史复习意义重大,应高度重视。

二、构建知识体系,将史观教学带入高三历史复习

既然史观教学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三历史复习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将史观教学带入高三历史复习呢?

1.整合所学知识内容,重建知识体系

现行高中教材,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大多采用专题史模式,很多同一知识内容出现重复或散落的情况。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高三历史复习,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合教材、整合知识。在整合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

2.以史观再次构建知识体系,重新认识历史发展脉络

知识体系重建后,我们需要以史观再次构建知识体系,史观的带入同时也必将使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事物发展的新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新认识、历史影响的新认识等等将使我们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因此也必然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依然以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认识为例。重建了工业革命的知识体系后,学生可以清楚掌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重大发明等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入史观教学方法来认识工业革命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角度一:以唯物史观构建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唯物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同时工业革命也加剧了东西方国家的差距,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角度二: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构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是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也体现了文明的进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城市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令人深思。

角度三:以整体史观构建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世界贸易的范围得以迅速扩大,一个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同时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因此,人类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了,人类逐渐走向整体化。

综上所述,多种史观的引入,为我们重新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构建了一座座可行的平台。而以史观构建下的工业革命的影响,又使我们从多种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工业革命。既能重新认识历史发展脉络,又能开拓新的历史思维,这无疑对学生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是非常有益的。

三、以史观教学为基础,实现史观、史实、史法的有效结合

将史观教学引入高三历史复习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但是史观教学并不能孤立存在,还需要与史实、史法有效结合。只有实现了有效的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史观教学的作用。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4

本文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唯革命论”略作批判。首先,把“阶级斗争”看作历史的全部,从而夸大阶级斗争存在的时空,夸大革命的功效,是片面的、教条主义的历史观。其次,过分强调史学为“现实政治(革命)”服务,从而歪曲历史真相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再次,把马克思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等同起来,把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教条化、绝对化、简单化,从而彻底否定传统史学和外来史学。这种倾向也是严重错误的。

[关键词]革命、现代化、唯革命论、告别革命论、历史观

从1949年至今,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光辉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主流,它不仅超越了具有优良传统和丰硕成果的古代史学和近代史学,也大大发展了1919年到1949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和初步发展时期的史学。这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划时代阶段。然而,在建国初期,特别是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逐步发展起来的“左”倾路线的干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束缚下,中国史学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中国历史学在对待历史和现实这一基本问题上,未能适时地完成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过分地强调“阶级斗争长期存在”、“革命得长期进行”、“历史学也得长期为革命服务”等观点,从而影响了史学自身的正常发展。同时,由于许多史学工作者刚刚接触马克思主义,一时尚不能完全领悟其精髓,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教条主义和简单化的倾向。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左”倾路线发展到了极端,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受了空前的历史考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和兜售的“影射史学”,为他们篡党夺权服务,不仅使中国史学脱离了科学轨道,而且使它声名狼藉,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尊严。而那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真正的史学工作者又受到了无情的压制。总之,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想可概括为“唯革命论”。在“唯革命论”思想指导下的中国近代史仅仅是政治斗争史或阶级斗争史,完全忽略了“现代化”的其他方面的存在。

“唯革命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阶级斗争看作是历史的全部,从而夸大阶级斗争存在的时空,夸大“革命”的功效。第二,过分强调史学为“现实政治(革命)服务”,从而大搞影射史学,歪曲历史真相。第三,混淆了马克思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把马克思阶级分析的观点教条化、简单化,从而全盘否定传统史学和外来史学。“唯革命论”的这些观点错在哪里呢?

首先,把“阶级斗争”看作历史的全部,从而夸大阶级斗争存在的时空,夸大革命的功效,是片面的、教条主义的历史观。

列宁曾指出;“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还表明,只要阶级存在,阶级斗争也就不可避免。这都说明“阶级的存在”和“不同阶级的利益对抗”的存在是“阶级斗争”的前提。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社会主义的改造,使中国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因此,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也就不复存在了。虽然,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仍没忘记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但是这不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人们的需求同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中,阶级斗争应该从属于生产斗争。只有弄清了这一关系,才能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然而,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却把这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阶级斗争压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级斗争压倒一切。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气候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则表现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全部。许多史学家对这一观点大力论证;戚本禹说:“历史是阶级斗争的教科书”⑵,关锋、林聿时说:“历史(文明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发展和转化的历史”⑶,张玉楼也说:“无产阶级根据对于客观历史的研究,证明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从来没有阶级和平,残酷的阶级斗争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始终”。⑷

这些片面的论调,否定了现代化建设,而大力强调阶级斗争,这是受政治上“左”倾思想指导的结果。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从此中国的政治路线是“一左再左”。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更因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以致形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泛滥。1959年以庐山会议为标志,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毛泽东在七月二十三日的全体会议上指出;“现在党内外夹攻我们,有些同志不坚定,表现出资产阶级的动摇性,他们离右派还有三十多公里,相当危险。”毛泽东还把党内思想上、意见上的分歧当成“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生死斗争的继续”,因而轻率地把党内矛盾和社会上的阶级斗争等同起来,而且毫无根据地与国际上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致使“左”倾错误进一步泛滥。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又重提阶级斗争,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进而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而且是党内修正主义产生的根源。因此,他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对阶级斗争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对此,毛泽东还发动了“四清”运动(1963.2,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当时的毛泽东没有认识到这是“左”倾的错误,反而还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毛泽东还在“重点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思想驱使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从此,毛泽东也便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袖,他说对的那就是真理,他说错的那就得批判。例如就史学问题而言,毛泽东说海瑞是好人,那么就有一大批人写文章歌颂海瑞;他说海瑞不是好人,也就有一大批人写文章攻击海瑞。195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上海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要学习海瑞,还讲“海瑞既攻击皇帝,又对皇帝忠心耿耿”的故事。此后于6月,人民日报就发表了明史专家吴晗撰写的文章《海瑞骂皇帝》,9月又发表了他的《论海瑞》,后来吴晗又编写了戏剧《海瑞罢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史家的诸如《三女抢板》、《海瑞上疏》、《海瑞背纤》等历史剧上演,以歌颂海瑞。但是,随着“左”倾错误的进一步漫延,1962年江青、康生等人便多次向毛泽东“告状”说《海瑞罢官》有问题,要批判;《海瑞罢官》与庐山会议有关,同彭德怀问题有关;《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毛泽东听信了江青、康生等的一派胡言。从此“海瑞”以及赞许海瑞的史学家们都成了右倾分子。1965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合谋,出台了《评新编历史剧》,猛烈攻击“海瑞”及吴晗同志。1966年对《海》剧的批判已全面地“揭盖子”,各大报刊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吴晗以及其他一些同志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把这场极“左”的运动推向了高潮。由于史学家翦伯赞在批判吴晗《海》剧问题的大会上,拍案而起,仗义执言,林彪江青等人便说“史学界有一个以吴晗、翦伯赞为头子的反革命集团”,“有一条反革命黑线”遍布全国各地。“这个反革命集团有核心人物,还有外国人物,他们同文化部、文艺界、出版社,以及党政领导部门都有联系”,形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从此“海瑞”问题开了“影射史学”的恶劣先例,扣帽子,抓辫子,打棍子,不一而足。讲历史被说成“借古讽今”;评皇帝,被诬为“影射攻击”领袖。学术问题不能进行自由讨论,稍有不慎,便是“阶级斗争新动向”。无限上纲,逼使人们见“洋”则忌;见“古”就批;见“名”即反。形而上学横行,唯心主义猖獗。这是“唯阶级斗争”、“唯革命论”在历史学中的体现。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历史主义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那些标榜强调阶级斗争是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的学者,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历史主义,他们把马克思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教条化、简单化,从而走向了马克思历史主义的反面——非马克思历史主义。提出了“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的片面的、狭窄的主张。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古典作家那里,也并非仅限此见。史学家蒋大椿对马克思主义古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及其内容的各种表述作了综合考察后提出:“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从用阶级斗争手段改造当时社会的政治角度对文明史内容所作的表述,而当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文明史的内容时,提法则全面得多。⑸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便揭示了人类历史五个方面的内容,而归结为生产力、社会状况、意识这三个要素交错发展过程。这些都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把“阶级斗争”看作是历史内容的全部。那些把“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唯一内容,夸大阶级斗争,夸大革命功效的观点,是片面的、教条主义的历史观。

其次,过分强调史学为“现实政治(革命)”服务,从而歪曲历史真相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一直是史学界的热门话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史学一直具有“兴替之鉴”的功能。如《资治通鉴》就明显指出了史学研究的这一用意。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解放前就有过论述。1938年,毛泽东在他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就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和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⑹1941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严厉批评了“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极坏作风”⑺,再一次强调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建国后,“历史为现实服务”已成为史学史的共识。尚钺在《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中指出:“历史科学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不深入地研究今日的中国社会(现代史),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实的具体的革命实践,固然难免要犯错误;不研究昨天(近代史)和前天(古代史)的中国社会,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产生、发展于中国社会内部的革命实践,也很难有深刻的认识。”⑻这是强调历史学对于现实革命实践和政治决策的重要。周谷城在回答“历史究竟怎样才算为现实服务”这个问题时,提出:首先,“要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讲个清楚”,使人们“知道今日的祖国和今日的世界是怎样来的,今日的社会主义道路何以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其次,要使人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获得阶级斗争的教育,提高自己的革命品质”。再其次,“必须重写很多历史书,也必须新编很多历史书,以为祖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⑼这是强调历史学对于人的教育作用和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郭沫若认为:“学历史有它的重要性。历史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具体教材。通过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后代,甚至教育人类,是有它的不可轻视的功用。⑽这是从更宽广、更深远的意义上来看待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吴晗在讲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时,认为;“对于我国浩瀚的文献中所记载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只要能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整理研究,从中引出规律,总结成为理论,惩前毖后,批判地继承,必将大大丰富我们的文化,发生巨大的教育作用,鼓舞英勇豪迈的人们,更加信心百倍地、有效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⑾这是从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和物质建设来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以上这些史家的论述足以证明,历史为现实服务是历史社会功能的普遍认识,这是应该肯定的国情意识。因为,历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是有阶级性的。哪一个阶级掌握了政权,哪个阶级控制了意识形态,历史就为哪个阶级服务。

转贴于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史学界许多研究者片面地强调“服务现实”,而忽视了历史的科学性。他们强调:应把历史研究与社会主义事业,无产阶级政治,甚至总路线等现实斗争的需要结合起来,并提出“为革命而研究历史”的口号,坚决反对“超现实”、“超阶级”、“为学术而学术”、“为历史而历史”的历史研究。这类文章在50—60年代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这使当时对此问题的探讨出现了片面化和绝对化的趋势,并且不能容忍不同观点的出现。1963年,刘节在《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现实政治服务》中指出:“阶级斗争的理论用之于当前政治是切实有效的,用以解释古代历史事件,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教条化、机械地利用起来呢?这确实成为问题。相反地,如果恰如其分地把历史事件的真相写对了,倒能够古为今用的。”⑿刘节本来是要求克服教条化,要客观地研究历史。然而,却遭到了多方的攻击。其中以张玉楼《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为典型。张玉楼攻击刘节先生说:“刘节先生是傲慢的。从他的一些文章,人们只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范围。——我是中国史专家,马克思主义适合于说明外国史,不适合于说明中国史!——我是古代史专家,马克思主义适合于说明近代史,不适合于说明古代史!——我是文化史专家,马克思主义适合于说明经济史,不适合于说明意识形态史!”,“刘节先生用来反对阶级分析方法的武器,其实不过是孔夫子所用的两个陈旧的概念,一个叫‘仁’,一个叫‘礼’。”⒀张玉楼先生攻击刘节异己思想的目的是“使历史研究成为无产阶级政治的有力助手”。这种过分强调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最终会导致“以论带史”的“先意识后存在”的“主观影射史学”的发展。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十年内乱中,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操纵舆论,把历史学作为宣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一错误理论的工具,标榜“历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历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并以歪曲和篡改历史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服务”。文化大革命前对吴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文革中的“批林批孔批周公”,“评《水浒》”,“评《红》”等运动都是这种错误的具体表现。

“历史为现实服务”这是一个真理,但是这里能够用来为现实服务的历史,是科学的历史,而非那些“影射史家”臆造的“历史”。孙思白在《试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中指出:“绝不能把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历史之所以作用于现实,一可以阐发规律,二可以开拓视野,三可以鉴往知来,四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者既可以历史为现实之借鉴,又可以从现实中领会历史上的相似现象以加深认识,既要秉笔直书,又要客观冷静。”⒁孙思白的论述是强调在讲历史为现实服务时应遵循“秉笔直书,客观冷静”的原则。在“文革”时期用歪曲历史真相以为现实服务的做法,严重背离了这一原则,是主观唯心史观的表现。

再次,把马克思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等同起来,把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教条化、绝对化、简单化,从而彻底否定传统史学和外来史学。这种倾向也是严重错误的。

马克思历史主义,是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学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去观察历史,这是史学方法论问题,属于史学理论的范畴。阶级观点,是根据阶级斗争的规律,对人类历史作出科学的解释。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则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历史的研究对象问题,属历史理论的范畴,二则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历史作出评价,这却是一个历史方法论问题,属史学理论的范畴。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两种概念,前者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后者是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因此,不能把马克思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完全等同起来。虽然阶级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是马克思历史主义的指导思想,但是它却不能代替具体的马克思历史主义。正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普遍原理不能代替某一自然科学的自身理论一样。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成体系的理论。然而,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历史学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指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为指导史学工作的全部理论;而对历史本身是否应当建立自己的理论(史学理论),则缺乏明确的认识。”⒂而常常把对于客观历史研究中所提出的“历史理论”,同对于史学自身发展中所提出的“史学理论”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没有其他的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把马克思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混淆起来,甚至连“历史主义”这一概念都取消,用阶级观点来代替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全部。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甚至还认为“历史主义”完全是“资产阶级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货色”,应彻底打倒。

这种错误的思想在“左”倾思想泛滥时期表现得非常普遍。由于强调阶级观点,一大批历史学家不是把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具体考察,而是抽象地进行所谓阶级分析,对剥削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一概加以否定;或者用现成的套话去贴标鉴,把千差万别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公式化、概念化、简单化。对于这种现象,我国老一辈史学家翦伯赞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一些人”对待封建主义和地主阶级的问题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了站稳立场,有些同志见封建就反、见地主就骂。……但是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来,任何剥削制度、剥削阶级都曾经在它的上升阶段起过进步作用。例如当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的时候,它是一种进步制度;当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时候,它是一个革命阶级。只有当这些阶级走向没落的时候,当这些制度走向崩溃的时候,才是反动的、该骂的、该反的。如果当这个阶级、这个制度一出现历史就反对他们,岂不是反对历史的发展”。“而有些文章把农民革命的领袖说得比现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还要进步,这难道是历史主义吗?”⒃范文澜同志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除了阶级观点以外,还要有历史主义”,“必须把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结合起来”。⒄然而,针对诸如翦、范等史学家的正确提议,1965年戚本禹却在《为革命而研究历史》中进行了大势攻击。说什么:“阶级观点以外还要有历史主义”的“问题的提出使人感到惊异。”并且认为他们“对于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的错误理解,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不清的问题,这里实质上反映了一些人对于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历史的一种怀疑和动摇,有的甚至反对。”⒅戚本禹的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便把学术上关于“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的争议上纲为政治斗争。从此以后,便把“历史主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主义”,把那些提出“要把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结合起来”建议的历史学家说成是阶级敌人。从而把学术讨论引入了政治斗争和人生攻击的误区。这种把学术问题政治化了的“政治化史学”使历史科学和历史学家失去了自由,从而不能科学地反映和研究客观历史。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是非马克思主义史学。

用阶级观点代替历史主义的错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极端,其表现就是“除了阶级斗争以外别无其他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于是就彻底否定传统史学和外来史学。“文革”期间,把我国的传统史学作为“地主阶级的历史”、“封建糟粕”而加以彻底摒弃;把外国史学理论也当作“资产阶级黑货”而无情禁断。这种否定一切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糟蹋和浪费。中国的传统史学就其整体而言是有封建性、落后性,甚至反动性的—面,这是我们要坚决摒弃的;但是它又有多样性、社会性、时代性的一面,这是我们应当继承的。对于外国史学也是如此,外国史学当然也有资本主义的、唯心主义的应该反对的一面,然而又有一些方法论如何“计量法”、“系统论”等可以借鉴的一面。这就是说,对待中国传统史学不能全盘否定,要批判地继承;对待外来史学不能盲目自满、夜郎自大,要批判地吸收它们的优点。人类的文明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如果脱离了传统史学,那么“现代史学”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何以谈发展。先进的文化成果是人类共享的,如果把外国的先进成果拒之门外,无异于乞丐“拒绝”被施舍的肥肉和面包,最终只能毁灭于那“浅薄”的虚荣。事实上,如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之所以能够创立起自己的科学理论,原因在于他们都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作者的著作,吸收了其中有用的养料。当然这种吸收是批判的吸收,而非照搬全收。正如列宁在谈到马克思时所说的:“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从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所束缚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⒆列宁的论述有力地说明了那些自认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而“否定—切”的做法,实则是把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教条化、绝对化,这正违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原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总之,对“唯革命论”的主要观点的批判,足以证明“唯革命论”的上述思想是错误的。在“唯革命论”思想指导下,本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的、丰满的中国近代史却变成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这种“史学”,从它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到研究目的都是“言必谈阶级”。如“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研究是为阶级斗争服务”,“历史研究的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辞令不胜枚举。由于阶级“将广泛长期存在”,存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存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即阶级“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哪里有阶级,哪里就有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斗争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在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方面的“革命”活动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根据这一推理,毛泽东便得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结论。于是就轻率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此后,“革命”便是最时髦的词汇,因为它最能表明人的立场。人们便由“言必谈阶级”发展到“言必谈革命”。这就是“唯革命论”的来历。

“唯革命论”者认为,“革命”使新中国得以建立,“革命”使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革命”也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因此,不仅我们过去要“革命”,而且现在和将来都要“革命”。在“唯革命论”思想指导下,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共产党史”,甚至是某一个革命家的历史。因此,在这一时期,科学的历史几乎没有,都是阶级化、革命化、政治化了的历史。这是中国史学的厄难时期。

在“唯革命论”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因此也只有“阶级斗争(革命)”的内容,即使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了很大的推进,但那也只能从属于“阶级斗争”。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史把“革命”与“现代化”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革命”,是错误的,应该严厉批判的。当然,由于现时期,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些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仍然没有忘记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颠覆和破坏,因此,我们对这些制造破坏的反革命分子的革命镇压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有革命的觉悟,不忘革命。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夸大阶级敌人的存在时空,夸大革命的功效。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既要保持革命的高度警惕,又要防止“唯革命论”思潮再次泛滥。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第443页。

(2)戚本禹,《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历史研究》,1965年,第6期。

(3)关锋、林聿时,《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的问题》,《人民日报》,1964年2月22日。

(4)张玉楼,《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5)蒋大椿,《以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及其内容表述的综合考察》,《史学研究》,1986年,第4期。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533页。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卷,第798页。

(8)尚钺,《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研究》,1953年,第5期。

(9)周谷城,《史学如何为现实服务》,《文汇报》,1958年10月14日。

(10)郭沫若,《关于厚古薄今问题——答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的一封信》,《光明日报》,1958年6月10日。

(11)吴晗,《论历史知识的普及》,《文汇报》,1962年3月27日。

(12)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学术研究》,1963年,第2期。

(13)张玉楼,《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14)孙思白,《试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15)肖黎,《中国历史学四十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6)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光明日报》,1961年12月22日。

(17)范文澜,《反对放空炮》,《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5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课堂;生命课堂

一、何谓历史“生命课堂”

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对死亡问题研究兴趣和关注。渐渐地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来研究课堂教学。

学界对“生命课堂”的界定是不统一的,但一般都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是针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片面畸形的教与学过程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一方面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教学生命。王北生,赵云红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以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支撑,让教育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引领师生关系超越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在历史“生命课堂”中,教学的本质是从认知到建构,教学是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突破了原来狭窄的教材、课堂设备,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开始多样化,在信息交流方式上开始多元化;历史课堂教学知识传播过程的实质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是最本质的。总之生命课堂是洋溢温馨、充满情趣的课堂,是彰显和谐、倾注关爱的课堂,是放飞梦想、流淌诗意的课堂。

二、历史“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必要性

(一)历史学科的学科性质

克罗齐在其著作中曾说:“每一个历史判断的基础都是实践的需要,它赋予一切历史以当代史的性质,因为无论与实践需要有关的那些事实如何年深日久,历史实际上总面向着当时代的需要和实际。”[1]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2]”。

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5]”。安克斯密特说过:“情感框架封存着人类的一切经验。”何兆武先生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而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这也表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重要,反而更加确定情感价值观在人文知识学习中更加重要。正如安克斯密特的认识一样,人类一切的知识经验都逃不出情感价值观的框架,在讲授中学历史知识的过程能够关注师生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历史将更有血有肉,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让历史课堂充满阳光。重构并非是舍弃,中学历史课堂的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也并非是否认“知识课堂”,而是在此基础上关注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生命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但生命教育中的活动不是认知活动,而是从学生面临的生命问题切入,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学习生命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固然是生命课堂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最终的目标,生命课堂最终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反思与获得。

参考文献: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6

关键词:历史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特点备考策略

2016年某些省份高考将停止省自主命题,使用全国卷进行考试,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虽然各省命卷与全国卷命卷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即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着眼于学生解读史料和迁移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但是如果把2013年以来的全国卷与各省省卷比较起来,还是有其不同的一面。这种不同,将直接挑战教师的授课模式,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师如对全国卷的特殊性了解不到位,盲目复习,势必会事倍功半。笔者以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为例,分析历史全国卷的特点及2016年有效备考策略。

一、2015年历史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学研究的深入,史学理念和析史方法不断更新,从而推动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从历年高考呈现出来的历史题目看,基本上是沿着“知识考查―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考查”演进的。全国卷呈现出这种特点,而且能力与学科素养的考查更突出。

1.突出历史分析问题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在命卷立意上沿袭2013年和2014年的思路,淡化对历史细枝末节知识点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如2015年全国Ⅰ卷选择题第24题,这是一道推理性的题目,选项涉及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时代、影响和特点,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题目貌似不难,但学生如不能有效把握材料提及的“战国时期”这一时间性词语和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形态是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演变的特征,做错的可能性很大。

2.立足课程改革要求,“脱离”教材趋势明显。《历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及交流合作。“鼓励中学生积极探究历史问题、形成主动学习历史的态度,从而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这种指导思想决定了未来高考题目的命制过程中死套教材、以本为本的现象不会再存在。在2015年历史全国Ⅰ卷的试题中,“脱离”教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命题者似乎放开了教材,材料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些在教材中没有提及。如选择题第25题提到的汉初政治建制问题,在人民版的必修知识点中已没有,只在选修中简单提到而已;选择题第27涉及的古代中国江南经济问题、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从秦到宋的货币改革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丘处机在教材中都没有直接提及。

(2)有些材料与课本所讲内容是不一致的。如关于英国国王的权力问题,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的历史知识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到18世纪中叶,国王只是国家象征而已,没有权力;但全国Ⅰ卷选择题第33题使用的材料却让学生看到:国王到这时其实还是有些权力的。

(3)对材料考查的切入点不简单立足于教材中的知识点,突出能力立意。纵观近几年的各地省卷,材料的使用往往较新,但题目命制时,总是以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为考查的切入点,从而形成形式脱离教材,实际仍拘于教材的命题特点。全国卷在这方面的做法显然比各地省卷大胆得多,在命题中,更考查学生析史的能力,而不是读教材的付出。如选择题第26题,以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切入,考查学生分析政治问题与社会观念二者关系的能力,并没有从大家关注的商品经济或外贸问题进行考查。

3.弱化细节,注重时代特征。由于《历史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学史能力与学科素养,因此在历史全国卷中对细节性知识的考查被较大限度地弱化。2015年的历史全国Ⅰ卷中较少出现简单而直接地对历史事件的时间或空间进行考查,更多地是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一定时期历史特征的把握程度和对这一时期历史知识的驾驭能力。如选择题第29题,如学生把握近代中国在北洋军阀时期军阀混战割据的时代特征,很快就能从“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这句材料中得出准确的答案。

4.难度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凸显选拔人才的特征。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历史命题队伍主要由高校学科专家组成。命题者身份的特殊性,使他们“过多从高校历史专业的角度定位高考……历史专业化的倾向也日趋强烈,难度提升也是自然的事了”[2]。很多专业人士把全国卷与地方卷进行比较,难度大成为大家的共识。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成分弱化,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特征尤其突出。另外,命制题目的历史材料脱离教材严重,考查角度偏离教材涉及内容的现象较多,过多关注学生如何运用新史观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注重设问的灵活性等的命题做法,使卷子的难度“静悄悄”地上升。如全国Ⅰ卷选择题第30题,题目给只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抗战时期的军事工事布局,而要求学生推理出“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答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辩证唯物史观,还要有一定的军事思维和清晰的中国地理知识才能解决。

二、2016年高三历史有效备考策略

《历史课程标准研修》中的《研修指南》提出:在历史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学生各种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1.做好一轮复习,夯实学生分析史料的基础。虽然历史全国卷与地方省卷有些不同,但是双方的基点是一致的,即立足于新课程实验标准。近十年来,各省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下,认真反思传统历史教学的不足,不断改革、探索、创新,努力进行课程实验改革,这种改革成果最终在高考中进行检验。因此,各省在高考试题命制上,方向与全国卷总体是一致的,过往中学历史教学基于省卷的考查标准探索出来的高三复习模式,在应对全国卷高考应该说是有效的。教师切勿因全国卷的到来或历史教学研究领域有了不同的声音乱了思路,慌了阵脚。笔者认为,在实施全国卷背景下,总体上要保留原来省卷的一些做法,尤其是抓好一轮复习工作,夯实学生对重大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学生科学有效地分析史学材料奠定基础。比如全国Ⅰ卷选择题第28题关于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问题,第34题1935年美国失业保险问题,第35题世界银行放贷对象问题的题目命制形式在地方卷中就经常出现。还有,材料题第40题对儒学发展演变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只要把一轮复习做好就可以很好地应对了。

2.改变教学模式,多渠道增加学生的独立处理史料的机会。教师自己要摆脱,同时引导学生摆脱“历史到时背背冲冲即可”、“史实记住了,考试自然就好了”等传统观念。要清醒地看到,如果学生分析史料方法与能力没有形成,读再多、再熟也可能无法应对当前的历史考试。因此,教师应注重优化课堂的各个环节,不再满堂灌,而应适当增加学生独立处理史料的活动。比如在课堂中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材料,或将部分教材当做史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史料理清,明白共有几层含义,并以简短的语言呈现出来;要做好课的延续工作,选择适当的课后材料并设计好思考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跟踪落实。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对史料就会有感觉,碰到材料,尤其是陌生材料才不会在心理上事先被打败。

3.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经常性地推演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大限度地将自己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用线图方式培养学生的“串”“联”和“勾”“引”能力。即从横向上把相关、相似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串在一起,比较、分析、理解,从纵向上将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叠加起来,让一个事件勾住前因事件,引出因其产生的后续事件,从而使学生的史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会更深刻,线索更清晰,逻辑思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从而帮助其在高考中从容应对考试。

4.加强历史概念分析,注重对大事件的时空定位。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全面认识的概括性反映,包含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实质等史学要素。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决定着学生在考试中的审题质量。教师碰到关系重大的历史概念,自己首先要吃透,跟学生要讲透,不怕花时间。学生只有真正把握了历史概念的内涵,复习迎考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考试中对答案的组织也会更全面到位。在2015年的全国Ⅰ卷中,选择题第25题的外戚、第34题的社会保障、材料题第41题的生产力与科技问题等均有牵涉概念问题。人类历史是由若干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为主干搭建起来的。历史教师可利用数轴将历史发展历程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尤其要关注人类历史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大事件进行时空定位,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之后,以此为主干,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逐步扩展到相对较细的事件上,使学生的历史知识“丰满”起来。以上两方面的工夫下足了,学生在考试答题中张冠李戴的现象必然会减少,得分率自然提升。

5.要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要努力学好历史知识,争取考好分数,教师则要尽心尽力工作,竭尽全力地帮助学生决战高考。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已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共同发展的愿景,这个愿景有利于他们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经济的发展使网络得到普及,网络的开放性会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变得更方便和时效。因此,教师应适应新时展,利用新兴的工具,建立基于学习的QQ群、微信群等共同体,推动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与讨论在更广阔的时空概念中进行。在这种空间中,教师应注重收集新的史学材料,前沿史学研究成果,设计难度适中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争辩,查找资料进行论证,让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碰撞,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

总之,随着2016年全国卷在更大范围内使用,其强化学科素养的特征要求教师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教师要谦虚学习,改进创新精神,努力摸清全国卷的特点,探索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不断前进。广大教师要努力把握特点,研究策略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同样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师范教育司.历史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7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就是了解、体会,它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历史所表现的不是现实的生活,而是人类已经逝去的,在今天不能重演的社会生活。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起因、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并或多或少地对后世产生着影响。历史具有延续性,体现出了事物承前启后,互为因果的联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老师既要讲解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及概念,更要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即教他们学会用联系的眼光去审视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讲清基本历史概念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系统的历史概念能使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更透彻的理解历史知识,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对智能培养和思想教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在讲解"科举制度"这个概念时,教师首先指出它是我国封建社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然后具体讲解该概念内涵的诸要素:(1)时间:隋朝创立,唐初趋于完备;两宋时极力推崇;明初发展为"八股取士";1905年清廷宣布废止。前后历经1300年。(2)产生原因:它是为适应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势力发展并垄断仕途,不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隋统一后,为吸收有才干的人参与政权,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开科取士。(3)历史作用:它箝制了仕途,统治了思想,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笼络了士人,扩大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基础;在推行初期它促进了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但明清"八股取士"却严重的束缚人们的思想,埋没人才,阻碍文化科学的发展。这样讲述,学生对科举制度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2.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要给学生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讲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等辩证关系;讲如何正确地评论历史人物,如何正确地认识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只有正确地给学生讲述基本的史学理论,才能使他们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从而深刻认识历史规律。

3.引导学生突破历史思维定势

在历史课本中,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况本来是清楚的,但由于历史思维定势的干扰,反而变得似是而非,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不清。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重要的革命而非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范畴,等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准确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突破历史思维定势的束缚,使他们在辨清历史是非真伪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分析就是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方面分析出来加以认识。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会分析,东拉西扯不切要害。为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1.培养历史分析方法

即是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现象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发生和发展的,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上事和人,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使他们学会历史分析的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革命》中有:"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如果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就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论述是强调英法革命的影响。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如果单从人才选拔的角度来看,目前考试试题千变万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亦相当重要。

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以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维方式。它由时间、空间、活动三维度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思维的启发点置于立体交叉聚焦点上,然后沿交叉点延伸出各条经脉,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不断提高运用和应变能力。如在学习世界史中、英、美、法、俄、德、日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训练学生:(1)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原因。(2)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原理分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特点和方式。(3)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去证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量变引起质变。(4)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作用去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5)以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去提示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进步性及局限性。这类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思维过程灵活,因而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8

  关于党史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1

  这次党史的学习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10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党历史》由党史出版社出版,本书第一卷编撰了从1921年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第二卷编撰了从1949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在这57年的历史中,党为国家的独立统一付出了无数的鲜血与汗水,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的未来臵生死于不顾,为了祖国的明天而付出宝贵的生命与辛勤的汗水。自从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走过了一段艰辛而漫长的路,牺牲了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党人,自身也变得成熟与强大。从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这中间有着多少艰苦抗战的战争年代;从1945年4月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中间无数的党员为国家的发展出谋献策。

  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我们党员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心国家未来,为国家兴亡付出自己的一份力。虽然我们只是社会中渺小的一份子,但我们绝不小看自己,我们的党和国家都需要想我们大学生一样无数默默奉献的有志青年。

       关于党史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2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曾经说过:“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古往今来,世界一切民族和国家都极其重视自己的历史,都会善待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博大精深。正确认知中华民族历史,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正确认知中华民族历史,才能以史为鉴,才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在这100年的时间里,高举信仰的旗帜,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两万五千里长征,从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七九年自卫反击战争,将一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国家,建成了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领导干部要树立历史的眼光,不忘初心,从国史和党史中读懂我们国家、民族和党的发展历程,从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开启新征程。

  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之中饱含智慧、历史之中富有营养,要照好历史这面镜子,要善于总结和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修身、以史资政,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时代交出合格的答卷。

  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方面上更加注重,除了加大力度打黑反腐,进行精准扶贫,力争全国脱贫致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政策越来越利民,也越来越得到群众的拥护。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我不禁在想,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又是什么模样?我们又过的怎样的生活?我不敢想像,我只知道,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让每一个国人都感到  骄傲的国家。这是对国家的支持,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在这样一个政党的领导下,我坚信祖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关于党史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3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重在通心”。党员干部多读史书,特别是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除了开阔视野,增长自身学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获得更大收获。

  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恢弘巨著。从1921年建党至今已近百年,党在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风雨,战胜无数困难,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更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入了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复杂问题,明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从党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取得巨大成就阶段,都有巨大的价值值得去挖掘,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更能进一步增强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新中国建立72年,在历史长河中虽然只是短短一瞬,但取得的成就却是中国几千年从未有过的辉煌。一部新中国史,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一个个不朽奇迹的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堪称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传奇史诗。党员干部学习新中国史要同党史结合起来,追根溯源,深刻理解取得伟大成就背后的本源,进一步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深刻,进一步明白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9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修;法律基础;实践;思考

教师在思修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注重资料的选择,把握好教学的要求,依照“三贴近”的原则,让大学生参观红色基地、研究红色文化以及观赏红色影视等,从而将红色资源充分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堂中,使学生的思想取得有效的进步。

一、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革命历史

红色资源是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具有广泛分布的特点,因而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红色资源。在当代,红色资源的利用与开展,已经不仅局限于对于物品的摆放与陈列,而是能够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再现当年的历史环境,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

2.有助于发扬优秀传统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对于理想情操的赞美也有对于人文内涵的阐释。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历史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于革命历史绝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新的时代有新的挑战,应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科学的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全面继承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红色资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其中的精神财富是难以估量的。虽然历史已去,但优秀的历史文化还需要传承弘扬,对于其中的革命精神以及前辈的高尚情操,更值得我们学习,并要将红色记忆深刻烙进脑海中。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学生了解革命传统,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它作为大学生的道德坚守以及价值追求,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大学生肯定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但是却少有大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成了难点。为此,应充分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途径。

对于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师可以利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带领大学生进行参观与体验,将思修的教学与红色资源有效结合,使大学生的生活能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践行人生观、历史观以及价值观,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路径

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应以红色资源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必须发扬创新思想,实现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并彰显出红色资源教学独一无二的魅力。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1.参观红色基地

红色基地,即革命遗址、纪念馆以及历史博物馆等。随着政府对红色旅游业的大力支持,红色基地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在红色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点,将红色资源与思修的内容有效结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对于革命历史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活动的时候必须得到相关部门与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增强与红色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在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该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对学生进行讲解,不管是哪种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对于历史革命的了解,让学生在观看大量历史资料以及图片的过程中珍惜现在的生活,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使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得以提升。

2.体验红色生活

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大学生很难对这种红色革命生活产生有效概念。对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带领学生体验红色生活,如举办“做一天红军”等活动,让学生穿上军装,唱上军歌,吃上军饭,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红军当年的艰苦,对于艰苦的生活能够有较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与体验当年的峥嵘岁月。

例如,在学生体验红色生活时,教师应与地方食堂合作设立红色食堂,让食堂制作出红米饭、萝卜粥等红军革命食物,让学生感受到当年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另外,教师应在此过程中联系历史事件,使学生的爱国精神得以充分激发,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3.观看红色影视

红色影视是指以红色革命历史与人物作为题材的电影或是电视剧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的电影人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保留原红色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对影视剧的内容进行了创新,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精彩,充分提升观众的观看热情。因此,可以借助影视剧的播放,帮助学生了解红色历史。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容易将感情投入进去,有助于塑造良好品格。影片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学生在写观后感时能够对影片再度回味,从而加深对红色影片的了解,进而促进自身对于红色资源内容的学习。

例如,近几年制作的《亮剑》《建国大业》等影视作品,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的观众群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视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升华自身对革命历史的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红色革命历史的了解,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不易,从而珍惜现代生活。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将红色资料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础课程中,带领学生体验红色生活、观看红色影视剧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谭雅颖

参考文献: 

[1]黄小敏.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敖民.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与考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4):13-14.. 

[3]聂国林.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大学生历史使命篇10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在抗el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形成了较系统的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实践活动。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广泛参与性三大特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

我们党素有重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就对历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历史教育的特殊功能?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对历史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民主革命的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历史教育置于它应有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抗日战争是需要动员千千万万民众共同参与的伟大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负有领导全民族人民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利用历史知识的教育功能?动员广大民众奋起抗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针。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段话?把革命的理论、历史知识、对实际运动的了解摆在相同的地位?使历史知识这一要素与革命运动胜利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号召全党?“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1]刘少奇曾经指出?“所谓中国党的理论准备?包括对于马列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及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把握。”[21他要求“一切干部?一切党员?应该用心研究二十二年来中国党的历史经验?应该用心研究与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及其他方面的学说?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针对党内一些人不注重学习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现象?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严肃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他要求在全党形成学习研究历史的浓厚风气?使全党同志“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e“。

中国共产党的经典作家们对历史及历史教育功能的精辟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促进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从理论上奠定了历史和历史教育在我们党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二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国情?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保证革命事业顺利发展。深入认识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是革命党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法宝。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1]因此?要想认识中国的现实?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

只有充分深入地认识了国情?才能找到现实中国社会“内部联系”这个中国革命之“的”。找到了中国革命之“的”?才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对于这点?陈云曾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既是倡导学习研究历史的典范?又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在党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和贡献最大?这与他深厚的历史科学功底密不可分。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周恩来指出的那样?“毛泽东的着作有不少篇幅是讲历史的。读毛泽东的着作也得懂得历史。”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成果作为革命事业的有益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党在整风中加强了党史教育?目的是使全党“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3]。经过认真系统的党史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对以往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有了深刻地体会?从而把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轨道上来。对于这点?邓小平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凡是研究了一下党史的人?一定会深感整风的重要的。”[61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还把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文件?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吸取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因胜利而犯错误的深刻历史教训。

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教育中所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1]。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对这份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毛泽东要求全党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因为“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坚持抗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应该着重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特别注意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是民主革命的需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召开时?要求全党认真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刘少奇也指出?“为了要使我们有知识、有经验和有预见?我们就必须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历史?学习外国人民斗争的经验?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在革命实践中?既要“根据群众斗争的经验?同时也要参照历史上、各国的经验”。

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把重点放到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更是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不重视学习历史的现象指出?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还就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作出过很多精辟阐述?例如“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提供了正确的原则和法。

二、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的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独特教育功能?动员更多的人投身到神圣的抗战事业中去,中国共产党在重视历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又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活动。

首先,随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学工作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培养更多的十部,我们党加快了建立干部学校的工作步伐。1940年底,毛泽东强调:

“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各个根据地的各类干部学校不断涌现。在革命圣地延安,更是集中办起了一大批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按成立时间为序,我们党所开办的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学校是:193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党校、193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1938年成立的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和华北联合人学、1939年成立的中国女子大学、1940年成立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等。另外,中、小学教育.农民夜校等也广泛发展。

各类学校都对学员和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和时事政治教育,特别要求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例如,延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等。大学的教育原则是强调为抗日战争服务,培养一大批能做事、了解中国国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的革命青年。十部学校的领导人多为久经革命锻炼的党的高级干部;教师多为富有革命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术界的名流;学员多为全国各地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先进青年。

其次,在延安整风中,我们党把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党的七大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活动。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高级领导干部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的政策,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国情,结合学习对“三风”进行整顿。1940年前后,毛泽东写了大批关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文章,例如《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对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经典的分析和评价,成为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全党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文献。党的七大召开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报告和发言,在对国家前途命运、战争形势、党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同时,也对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

再次,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党领导和影响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外的东北沦陷区、重庆等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教育活动,涌现出一批革命史学工作者和历史文学作家。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我们党领导成立的培养东北军政千部的基地。该校在教学安排上,不但系统讲授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而且还专门开设红军长征史、《八一宣言》、东北的历史和地位、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及******的卖国行径等专题课程。着名历史文学家郭沫若在重庆坚持以笔作刀枪,写出《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五部大型历史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给人们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起到激励人心、焕发民众抗战热忱的宣传效果。

1944年,郭沫若还以历史为依据写了《甲申二百年祭))一文,运用唯物史观对明末农民战争予以分析评价。由于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被我们党作为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文献,列为整风文件之一。另外,革命史学工作者李平心、韩启农等也编写出版了一批史学着作。李平心所着的《中国现代史初稿》、《论新中国》两部历史着作,运用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中国革命运动近百年的历史事实,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新中国成长的道路,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批驳了******政府在皖南事变前后的倒行逆施。韩启农所着的《中国近代史讲话》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众历史知识普及读本,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列为历史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在对群众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战必胜的昂扬斗志。

三、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活动的特点

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广泛参与性花大特点,为我们今天开展历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性是指我们党把对历史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活动与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训紧密结合,改变了以往党内不大注重学习研究历史的状况,并从理论上对学习研究历史与加强党建和党的团结统一、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辩证关系加以科学阐释,恢复了历史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肯定了历史教育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发展使历史教育成为今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