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的实际意义十篇创新的实际意义十篇

创新的实际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46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1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从师资构成、课程设置和校园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发挥国际文化交流这一大学基本职能的作用。文章并认为,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文化交流在大学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借鉴世界现代文明的成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大学人才的培养方式,逐步走向国际化,是一条可以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并可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好路子。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原始创新性不足的瓶颈问题,阐述了大学的国际文化交流职能对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一、从高等教育的职能看国际文化交流及其作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针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指导原则和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强调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论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时报告指出,大学的第四项职能是国际合作。报告着眼未来的大目标,从全球范围内透视教育问题,视野广阔,见解独特而深刻。它强调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学会共处是做人做事的基础,而学习的关键是掌握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应被看成是激发学习的过程,一种终生的整体体验。在一定的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这种终身学习不再只是完成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它同时也是人们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面对21世纪的挑战,人们有必要对教育重新审视,改变对教育纯功利主义的期望。

大学的任务是探索、创新和传播高深知识,而知识具有普遍性。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学术交流成为时代的主题,知识的传播已跨越了国界。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由于其在文化创新和融合、促进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大学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项职能。世界许多大学的发展史已充分证明:一所大学的创新力和生命力由其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与频率、学术文化吸收的强与弱、学术文化所依存的社会活力及活动范围等因素所决定。

据悉,目前已有1130多个国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相呼应,全力推进各自的教育改革。例如,美国大学的教育改革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领域为基本内容,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以理智能力为核心,形成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以促进个性自由发挥、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心灵世界的完善为课程设置的终极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为顺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美国许多大学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许多创新型国家就是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其提高人才与科技优势的制胜源泉。他们把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明确提出采用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的教学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他们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将学生出国学习、精通一门外语等均纳入教育计划,调动一切资源支持和鼓励公民与学者的国际交流。前不久,美国还通过立法,计划从2010年开始,每年派出大约100万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日本则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韩国则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将努力提高和增强学生“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对各国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作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国家成功的人才战略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均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的必要手段。

然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容乐观。美国《新闻周刊》2006年首次将大学国际化作为评估指标之一,评出了全球100强大学,排在前10位的除了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以外,其余均为美国大学;进入100强的亚洲大学有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9所大学,中国大陆无一大学入榜。另据2005年麦肯锡报告称: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这份报告实际上是把国际文化交流及其所起到的作用联系起来,该研究报告根据对83名人力资源执行经理的采访后得出结论,中国每年培养出近160万各类工程师,但与印度25%的大学毕业生具备了去外国公司工作的技能相比,中国这个数字不到10%。报告认为:中国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口语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中国学生在校时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的实用创新技能和团队精神。报告还预测,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扩大业务,他们将面临在中国难以招聘到高质量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的培养标准、教育发展改革的空间和资源、教育质量的评价与规则等均发生了变化。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社会中教育发展水平、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职责。为此,高校应从长远发展出发,确立国际文化交流在学校国际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机制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中加大国际文化交流的内涵与力度。

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解决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1 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新教育的创新性不足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症结之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与体制影响,缺乏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日显:

其一,教育思想和观念缺乏先进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化,素质教育滞后;强调单一规格的大一统教育,忽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

其二,课程设置还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课程体系仍然是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重单学科系统性教学,轻多学科综合性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并常以现成结论为主,缺乏补充前沿性的新知识。

其三,中国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科研创新训练不足,难以得到名师指点;教师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学生对经典的死记硬背,不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主要依靠教科书,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许多学生习惯于从书本上找现成答案,学术视野窄,科学思维与判断性思维能力较低,创新意识不强,团队协作能力不强。

其四,正如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高等教育的弱点之一是缺少更广泛深入的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是多年来,虽然我国许多高校以国际教育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与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的发展还不平衡,渠道不广,层次不高,深度也不够。原因之一是观念陈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体不明,国际化意识不强,相当部分学校和学者缺乏了解国外教育、管理和文化的先进性的机会;其次是教师的整体外语水平不能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三是我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使得在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中较为被动。

2 构建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主要要素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教育国际化、大学功能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学科交叉综合化的总趋势,尤其是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促高等学校创新性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该项工程的有效实施应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资构成。“办学之道,教师为本”。只有具备国际意识和世界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相应要求的人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教育水平所积淀出来的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学术思想、科技水平对于我们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其次是课程设置。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全球意识。学生应掌握一门外语并了解别国文化,除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法律、国际贸易、金融、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宽广知识,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并合作共事。也就是说,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促使学生不仅学会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而且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广阔的国际知识和战略思考能力,能够聚焦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能理解和处理快速变化的周围世界。

三是校园环境建设。课程设置除提供国际化的系列课程外,还应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跨文化活动环境与平台。招收和派遣留学生,同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同时注重校园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多元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和碰撞,激活思维和灵感,并形成创造因素。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间的差异并体会到这些差异存在的价值,视野将大大开阔。

三、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

1 引智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

引智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考察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合作科研;二是通过强势学科的“强强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在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诸方面构建一整套的应对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长短期结合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聘用机制,把国(境)外高水平专家教授请进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等。尤其是争取与国境外高校或机构联合共建教学、科研中心或实验室,开展讲学、联合培养、科研、开发的“综合型”引智,推动教学、科技创新和产学研一体化;四是重视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课外籍教师聘请与各类资源的短期讲学或报告相结合,使各专业开设的外语课程或讲座逐步增加,为师生创造语言环境和开阔视野的机会;五是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不用出国就可以取到“经”。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引智可达到以引进吸收促创新、开拓教师国际视野的目的,使他们尽快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信息,了解处于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新进展,开拓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同时可尽快提高外语应用水平,掌握双语教学技能。

2 赋予鲜明的国际化内涵,加强课程重组整合和文化素质教育

应在课程内容上加快改革,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科的课程体系,与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规范接轨。此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仅靠专业教育是难以形成的,辅之以文化素质教育则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得到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开设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以及课外学术活动,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课程,增设国际学习和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的课程,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重介绍国外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和动态,同时增设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专业选修课。在教材的选用上,尽可能选用国际先进教材。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并尽可能多地聘请外国专家和学者前来授课或短期讲学,尤其是充分利用海外政要、知名大学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著名企业家等资源,邀请他们来访、交流和讲学,逐步建立起海外专家名师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创造外语环境。教学计划中尽可能增设国际化的实践环节或合作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境内外的国际交流经历。要大力开展外语教学的改革试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与技巧。

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学生交流与培养

首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国(境)外学习,增加国(境)外学习经历。如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机构的教育合作,在国外设立学习点,开展双边或多边和多层次的交换生项目,攻读学位、海外实习、技术培训、夏令营、暑期课程、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国际竞赛等。通过上述素质拓展、学习交流和学位教育等不同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更趋于“中西合璧”,为培养有国际背景的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校园环境是学生国际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主办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及其服务工作,参与学校外事活动及服务,到外企实习或培训,参与导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在校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语言环境的形成,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

4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加强智能发展、加强教学实践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个趋势。

首先,要注意增设适应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外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容许有不同意见。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入门的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辨别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值得借鉴。我们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或出国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引进国(境)外长短期教师,加强学术交流,潜移默化地促进我方教师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鼓励教师设计一套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环节,用课外活动、专题及个案学习、专门设计的作业和实践环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创新应用于学习和研究工作上。同时,借鉴和采用国外通行的合作教育方式,开设讨论课、开展各类课内外创新研究活动,使学生接受学科研究方法训练,在合作环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要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教学的转型。

其次,提倡中外教授为学生开课,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学生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中外教授的进取精神、治学态度、创新意识和研究方法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这一方面,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尽量安排最有名、最有经验的教授教本科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聘请优秀研究生作助教,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又如,建立联合导师制度,学科背景不同的教授以群体教学的方式授课,或联合开设一门跨学科复合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知识结构。有的学校还要求资深教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讨论课或独立的研究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得以结识优秀的老师,从教授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

第三,多设一些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和开展的科学研究,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加强学校与跨国公司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与工业界相互联系的实践教育体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到这些公司实习,或共同推行对学生的培训或资格认证,传播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促进技能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与跨国公司、国(境)外大学或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或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学生通过接触企业和参与科研,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积累研究经验,激发勇气和提升创造力。同时加强企业家精神和技术领导才能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影响力(包括实力、智慧、诚信、责任感和独立精神等多个因素)的形成。通过合作,高校可积累与国内外产业界合作的经验,获得世界范围内产业技术前沿发展的信息,用以指导科研方向,带动学术研究和教学。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先进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创新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创新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党走过91年风雨路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我党能与时俱进,能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以创新的态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从而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和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求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友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探索和总结。

以为代表的新一届党的集体领导在十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义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必将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

2提高创新能力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集体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就必须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井产党员要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关键在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创造,领导工作就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尤其,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建设一支经得起风浪考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一切行动都按上级的指示办,不深入实际,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一味强调和上级保持一致;而不是努力把上级精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说话做事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拿着书本上的结论到处套。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业绩突出,水平高,能力强,想问题办事情听不进不同意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一言堂”。工作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决策不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决策,而是一味跟风,认为这样保险.即使错了也法不责众,便于推卸责任。其实,这些既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更不是对党和人民负责而是窒息马克主义,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如不彻底根除,树立起勇于创新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是一句空话。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员干部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必然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矛盾。党能不能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改革创新精神,应对挑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党必须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重大新课题。

3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首先,创新思维具有突破性特点,它要求主体解放思想,突破对权威的崇拜,突破自以为是的心理定势,摆脱自身利益和集团利益的支配。此外,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道德信念,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乐观、注意力专一有利于创新;而悲观、自满、从众则不利于创新。

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处理好领导个人经验与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同时,领导的创新意图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检验、丰富和发展,创新意味着发展离不开继承,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继承前辈创造的成果。此外,还要处理好大胆创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工作,防止借口创新而违纪违法。

再次,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旧的体制使一些人养成了“等、靠、耍”的习惯,要增强创新能力,必须变革旧体制,建立健全新体制,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大胆使用政治素质好,创新意识强的年轻干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3

【正文】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转贴于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9]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9][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45.

[10][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37.254.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4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础;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30-0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我们党和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总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这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被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出现大众化的局面有其重要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解放思想运动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用简单通俗的话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实践的观点,阐明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要求成为了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根据,也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涵和思想精华,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了全国精神文明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去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从根本上分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基础,使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总量排位来看,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超过法英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经济总量世界排位第三。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一方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逐步被群众认识和接受,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在全社会逐步增大,其群众化、普及化的道路也更加顺畅。

2.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夯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是加强党性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实践。近年来在党内开展的“三讲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活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活动。只有在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得以强化的基础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2009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周年前夕召开了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主题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表明了党在面临挑战时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认识,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学习型政党的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继续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先锋榜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系列举措,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

3.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决策和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开放创新性和成功实践性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深刻突显。“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科学发展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从根本上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更具人本化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符合人本化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要求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等等。理论只有建立在人本的基础上才有大众化发展的可能。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人本的基础上,成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和科学发展观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概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这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1.突出实践特色,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大众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实践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是沟通客观实际与科学理论的中介,实践是承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实践也是人民群众与政党联系的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贴近客观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贴近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遵循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这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贴近实际要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强调以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为载体,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因此,只要我们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定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群众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自觉地将广大人民群众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党和政府还要自觉地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实际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经济形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集中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它体现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它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要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力机制,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符合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工作,它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符合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要求。

2.突出民族特色,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具有本国特色。此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还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要具有民族特点,使本民族的人民喜闻乐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以这些创新理论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就会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情感取向和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要建立人类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必然会产生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令世界瞩目,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就会产生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不是意识形态,但马克思主义要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借助于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形式、民族风格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联系中国实际、注入民族精神、运用民族文化形式的过程,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范畴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从西方语言转化为中国语言,使中国人民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事求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思想,经过的重新阐释而成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提法,经过邓小平的提升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这一古代思想,经过同志的阐述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无不反映中国的国情实际,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

3.突出时代特色,在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也要对僵化教条的一些旧的过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并且在批判现实中进行理论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现实中发展,在自我批判中创新,通过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无暇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学科化建设。为了适应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在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一个二级学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平台,这无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形式。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指个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社会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化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说,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机制出发,既要注重教化机构施化条件的变化、教化内容的变化、管理机制的变化,也要关注受化者内在机制的变化,从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建设机制,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5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6

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念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目的之一。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观摩、参观、调查研究、交流讨论等都是常见的学习方法,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利用理论武器指导具体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的促进,相互渗透,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同志非常注重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为此他提出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的著名论断,强调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学习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成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仅可以促进实践行为的科学性,而且还可以总结提高,丰富理论知识,因此学习与运用、理论与实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的就是不但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保持党的先进性,还要学以致用,提高党的实际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尤其是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成为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也是一个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2005年11月同志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想理论创新,无论哪方面的创新都需要在认真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新的突破,达到革新、改进和发明创造的目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径。当前,少数干部理论水平很高,学习的热情很高,但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是为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没有很好地将学习与实际联系起来,对于所学的理论并不会应用于实际工作。只有边学习边思考,边联系实际边运用,边实践边总结提高才能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那么,如何牢固树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念呢?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带着“用”意识和明确目的去学习。一般来说,学习的目的越明确,越容易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往往能够感觉到自身不足,感觉到自身的缺乏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结合自身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带着“用”的意识和明确目的去学习,学成以后立刻用于实际工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宽泛性提高学习的成效。比如工商管理干部在执法中感觉到自身对工商法规比较熟悉,自身专业能力很强,但是由于缺乏民法、经济法、刑法等相关知识,导致独自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不足。结合实践的需要,带着独立解决突发实践这个目的去学,就可以自然而然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7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四大战略举措之一,《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基本纲领既对义乌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也为其提供相应的鼓励措施和资金支持提供了政策保障。加之义乌素有“小邹鲁”之称,浓厚的历史底蕴为小商品城的商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形成了义乌人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因此,在试点背景下,针对义乌市人才优先理念缺乏、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配置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措施,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实训培训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创业指导师的保障平台。为此,义乌市政府提出“创新强市”的口号,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同时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通知,在中央支持下,浙江省政府联合义乌市政府、工商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并以展销会、义博会、课题承担等形式引导、鼓励高校教师将科研创新与城市经济转型结合,先后出资建设创意园区、搭建创意工作室、印刷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等,支持“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及相关沙龙举办,以实现资金集合和人才集合,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其二,义乌市政府积极实施引进与培养人才并举,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系列人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义乌市人才领导工作小组和人事劳动保障局专门出台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先后《义乌紧缺人才白皮书》和《义乌紧缺人才薪酬导向目录》,明确并吸引紧缺人才来义乌;2011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义乌市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强调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住房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人才住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义乌市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兑现工作方案》、《关于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2014年义乌市基础人才、企业实用人才住房保障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并以政府津贴、引进人才项目申报、优秀人才评选等予以嘉奖。最后,市政府坚持《教师法》的基本原则,不断制定并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繁荣工程,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二、校企合作

“工学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市场导向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目前,义乌工商学院在教师进企业、学研基地建设、校企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下,逐步完成了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至师生共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学院规定,专业教师需进企业实习、考察企业实践。为此,义乌市工商学院出台《工作室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实施细则》等,以政策保证产研结合的正确实施;其次,如前所述,在政府支持下,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的培养基地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更多平台——目前,我院教师依托创意园平台已成功申报科研课题10余项,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也通过创意园传递给企业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受到好评;此外,学院针对各专业不同特点,积极寻求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基点,如与浙江亿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立浙江亿丰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创新基地,旅游专业则与义乌万方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工商学院市场开拓部,艺术专业成立了麦奇克工作室、服饰品工作室等,形式多样,合作广泛。进而,学院结合国际贸易改革下小商品市场发展,实现课堂从工学结合到师生共创的模式转变。试点背景下,创新产业、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传统的服装饰品由劳动密集型向自主研发转换,因此,学院教师积极带领学生,与企业一起进行市场调研、研发新项目、新产品,以实现教师贸易水平、实践能力的高速提升和企业利润升级、创新能力的双赢。此外,随着义乌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因此,学院在进行教师计算机技能和英语水平培训的同时,更注重教师基础商贸培训,以使教师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势中与时俱进。最后,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班,用创业的形式以教促改,将企业运作与高校教学融为一体,以推行真实运作的班级公司化教学改革的方式,考验并培养教师的市场把握力和战略眼光,树立“先实践后理论、教师就是教练、课堂就是战场、业绩就是成绩”等适应创业教育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培育、扩大“富于激情、敢于尝试、勇于补拙、善于搜索、乐于分享”的创业指导师队伍。对于工作出色、成果突出的教师,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奖励基金,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学院出台《义乌工商学院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教师从行业、企业、政府等部门聘任,他们以兼职教师身份入校讲学、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活动,深化校企合作。

三、教师参与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进而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终身教育实质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并倡导学习的个性化、创造性,适应了全球性知识爆炸趋势和国际贸易改革背景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因此,教师必须主动、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通过社会、学院的大力倡导及自身学习,学院教师基本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职后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并通过在职攻读学位、职业进修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其次,教师们在主动实现从双师型教师向创业指导师的角色转化的基础上边实践边总结,以教促改,编写了《创意文化学论纲与案例》、《创意设计学》、《成为淘宝创业的超级毕业生》、《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贾少华教育行思录》等系列创业创意教材,深化理论知识与市场导向的结合;进而,教师以积极参与学院开展的以“编写让师生满意的创业教材”为主题的创业沙龙、课程设计等各种形式,使教学实践内容切实贴近社会服务和企业项目,深化市场认识。职业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更指综合、称职的就业能力。因此,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师生同创平台建设,打造“学、做、创”一体化的专业创业教学模式,先后带领学生成立麦奇克视觉传达设计、三景商业空间设计、时尚饰品设计、服装设计、新锐产品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室,与创意园联动,形成高校、企业、政府互动的网络化社会组织体系。此外,教师们还积极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如从2002年开始,学院外语外贸分院教师翻译志愿者团队就一直担任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等义乌主要展会的重要外宾接待及笔译、口译等工作,并先后被评为“义乌市巾帼文明岗”、“金华市巾帼文明岗”,这既是学院教师优秀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人文修养的集中展示。

四、结语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8

当然这只是一项主观评价调查,不过客观数据也有。按照最重要的国际专利申请渠道《专利合作条约》(pCt)为口径的统计,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中国的pCt申请量从2009年起已连续3年增速位居世界首位。其中2011年增长率高达33.4%,比当年增速居第2位的日本高出12个百分点。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事实上大部分领域的国际技术创新统计都可以给人类似印象。举出这些例子并不是要说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然领先,更不能说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创新不足弊病已经大幅改善,而仅仅是为了说明:讨论“中国的创新能力”时此类事实不应被忽略。这类事实提供了一个讨论起点,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这种统计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美国这样创新能力很强的国家会排在中国后面?中国的创新发生于哪些过程、形成机制如何?西方国家现在的创新状况如何?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首先对当前创新在一些关键环节出现的变化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要,得出一个关于全球创新的新图景,然后在此图景下分析几个典型国家面临的新情况,这样才能在一个全球的参照系中看清中国的位置并探讨其成因。

展开论述之前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创新”?因为“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这种统计结果之所以显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与“创新”一词的用法有关。这里不能展开讨论“创新”的定义,但可以引用“创新”的两个经典定义来说明这个词如何被在不同意义上使用。

按照经济学中“创新”概念的提出者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所指的是一种过程,是“引入了新的生产要素从而对已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了重组”,可以通过在原有的经济系统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市场、新材料、新产品等途径得以实现。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上的重大创新如汽车、飞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可以用来例证这种定义,这种定义的重点并非这些新技术本身,而是它们所引起的工业生产过程重组,并且这些重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

创新领域的权威工具书《牛津创新手册》则给出“创新”的另一种经典定义:“发明是指首次提出一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而创新则是首次尝试将该想法付诸实施。”一般在统计中使用这种定义,因为知识产权数量易于统计。

实际上,“中国创新能力较弱”的印象通常来自在熊彼特的意义上使用“创新”一词:近现代历史上引起了重大生产过程重组的技术成就极少源自中国;而“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的印象则来自于中国新申请知识产权的数量。

真正给社会带来影响的,通常是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创新是一种过程,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过头来总结。新增专利中无疑只有极少部分将来能够引起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但对于新出现的技术又只能以专利数为依据进行统计,至于新出现技术哪些在将来会引起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预测难度是极大的。

不过可以说,新增专利数量更多的国家,将来出现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的可能性理应较高,这也正是毕马威咨询的全球650位it高管调查结果的含义。

谁来“组装大象”?

中国在新增专利数量上全球领先是与全球产业格局重大变化过程密不可分的,这一重大变化过程就是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全球产业格局重组。

自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时起,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断向外转移,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承接了从西方国家移出的制造业,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发达国家曾经被称为“工业发达国家”,但现在这个词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世界上最多、最密集的工厂已不在发达国家。

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同时,科技研发的“大科学时代”也广泛铺开。“大科学时代”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概念,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越来越需要众多研究者的合作,一个项目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越来越多,相应地就更需要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大规模资金支持,二战前曾经是科研主流的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小组就能得到重要成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体现在工业领域,大科学时代的影响就是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个最终产品往往是几百项甚至成千上万项专利、技术的集成。英语中经常把这种高度复杂的合作项目称为“大象”(elephant)。

国际产业转移加上“大科学时代”,彻底改变了全球产业链的结构,这种改变可以用管理学所称的从“福特制”到“温特制”的转变来概括。

福特制(Fordism)是对源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组织模式的概括。在福特制下,企业围绕大规模制造的要求,以最终产品为中心,安排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形成了大而全的生产链条。随着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数量规模扩大和生产环节增多,福特制的企业不断外包零部件制造和一些生产环节,但一定会形成“中心--卫星”模式,中心企业与卫星企业间是垂直管理关系。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点;实际;创新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最进步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求得解放与人类求得解放的根本理论,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大众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意义

“大众化”是指伴随时间逐渐推进使接受某一事物的群体范围不断扩大,直至普通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学术到通俗,由理论到实际,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和掌握,使人民大众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自觉行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通俗化、具体化,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首先,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离开理论的大众化,实践和创新的大众化就只能拘于形式。其次,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直接体现。理论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实践大众化,人民大众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自觉程度和正确程度是检验理论大众化的标准。第三,创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建立在理论大众化和实践大众化基础上的创新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与人民大众彻底联系在一起,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实现最终理想提供了根本保证。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这种无产阶级求得解放与人类求得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开始了他的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从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但是,这些丰富和发展主要是集中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上面。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只是满足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需要,而没有很好地满足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

我们党之所以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必须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二是因为人民群众只有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理论思潮中选择、接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转化为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自身的力量;三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仍然需要依靠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握的关键点

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来说,不应是书本上的抽象事物,也不应是学术研究的特权,而应当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使之成为切实、有效的行动指南。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立足中国实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立足中国实际

创新的实际意义篇10

上述现象与中国创新领域中或可归纳为现代版的李约瑟难题的一系列悖论有关。现代版的李约瑟难题宏大而复杂:这一难题,不但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具有不同技术特征的产业群,或面临不同约束条件的企业群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首先,就不同产业群的差异而言,我们发现,在当下最为重要的电子和汽车产业中,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世界级企业,而同样时间的高速发展却为日韩催生了一大批进入国际技术前沿的企业。相反,在诸如新型能源等产业中,中国企业的技术轨道却有所不同,有实现赶超的趋势。

其次,不同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存在差异。外企主要致力于将其管理经验和研发成果直接投入中国市场,国企的创新活动在2006年之后正在发生变化,而部分民营企业则在持续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

笔者无意亦无力对现代版的李约瑟难题给出全面分析。本文目的是回顾竞争优势在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历史性转移,以汽车和电子产业的创新活动为中心,以部分理解这一难题的形成机制。

一、竞争优势的国际转移

在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上,经济学三大流派罕见地一致:新古典经济学的索洛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将技术进步置于基础性地位;演化经济学则直接将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的崭新组合方式的连续出现视为同一过程。熊彼特的以下论断或许最为直观:开启资本主义发动机,并使其不断运动的基本推动力来自于新的消费品、新的生产或运输方法、新的市场和资本主义企业所创造的新的工业组织形式。

“创新”在当今已是一个流行词语,但关于创新的具体性质却值得讨论。首先,创新往往被理解为技术创新,但熊彼特在其经典论述中实际已将创新区分为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大类别。在管理学经典文献中,技术创新被细分为产品创新和工序创新,而组织创新则可细分为企业内分工形态的创新和企业间分工形态的创新。其次,对创新的认定有宽严之别。在最严格的意义上,创新指发明或创意的首次商业化——这可称为原创型创新。依照这个定义,由于中国现有商业模式大多是对美国业已存在的商业模式的模仿,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互联网产业也几乎无创新可言。但是,在稍微宽泛的定义下,对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创新进行调整、并将其投入不同市场的活动也可以认定为创新——这可称为模仿型创新。在第二种定义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仍然是创新的主体,毕竟这些企业开发了中国这个“新市场”。

如果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人类历史上不断上演的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也必然与各国的创新活动有关。从创新角度把握竞争优势的国际转移,存在两种相互补充的进路。其一是国家创新体系说,其二是企业创新活动说。前者流布甚广,而后者的影响较为局限。前者关注的是大国崛起的制度环境,而后者分析的是大国崛起的微观基础。

国家创新体系说将产业、大学和政府视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强调三者构成的网络或整个国家的“社会能力”与创新活动的关系。这一进路的意义在于通过国际比较和历史分析,系统地展示制度形态对于创新活动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国家创新体系说宽广的视角之下,企业的创新活动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国家创新体系说几乎将所有和创新有关的制度安排都纳入分析框架,但却难以展示具体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聚焦于企业层面创新活动的学者为我们把握创新活动和大国兴起的关系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视角。对于他们而言,正如熊彼特强调的,在市场经济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教科书意义上的价格竞争,而是围绕着创新而展开的竞争。在这个意义上,大国竞争实际上也就是不同生产方式或创新方式之间的竞争。而所谓创新方式,是指创新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结合方式。而创新方式的创新,则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的变化或创新类型的扩张。笔者认为,创新方式的创新,是决定竞争优势国际转移的微观基础。

1.美国体系VS英国体系

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但其最为丰硕的果实却被美国收获。19世纪中叶之后,美国开始在某些制造行业超过英国。这当然可以从、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等角度进行解读。但是,经济史家的研究表明,这种赶超归根到底是美国体系(americanSystem)压倒英国体系(BritishSystem)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