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美术的步骤十篇学美术的步骤十篇

学美术的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7:42

学美术的步骤篇1

[关键词]范例教学法高中美术欣赏课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64-01

引言

对于美术教学而言,在其趋势日渐人文化的状态中,教师在对知识技能进行传授训练加以重视的同时,还应该做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引导,并使其学习方法逐渐形成。只有通过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引导,才能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如何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开拓与知识传授进行结合,这不仅是美术课程中所必备的指导思想,而且同样也是高中美术课程研究中的新发展方向。

1.传统示范教学与范例教学法的区别

一般提到有关于范例的教学方法,许多教师都认为这是一种通过示范与讲授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在实际上,传统示范教学与范例教学法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传统示范教育的方法往往将对学生技巧与技能的培养当做重点,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法与整体过程的体验,尤其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相比较而言,范例教学法则主张吧带有范例性的、基础的和本质的知识当做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依靠范例对学科的本质与知识进行徐诶的同时,促进其实际运用与迁移学习的能力。两者间的差异如图1所示。

2.范例教学法运用的具体步骤

一般来说,范例教学法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对作为范例的典型事务进行阐述

作为范例教学法中的第一步,在此步骤中要求教师通过典型的事例对有关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例如在高中美术的欣赏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格尔尼卡》为典型代表进行课程的切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对该作品中的形象所象征的意义向学生进行介绍,之后再把明暗、造型、空间、色彩等绘画中的有关要素进行枚举,并让学生将其与传统绘画中写实的要素作出比比较,通过分析让学生寻找《格尔尼卡》中的特点与独到之处。

由于在分析时学生可以感受到《格尔尼卡》在色彩上为了和其恐怖暴烈的氛围相适应,进选取了灰白黑三种色调;在造型上使用了任意组合、夸张与变形等绘画手法;在空间上采取了二维空间画面中的多视点平面;在明暗上放弃了西方传统的光影表现等和传统西方美术手法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毕加索在绘画过程中的强烈情感与鲜明爱憎。

就此步骤而言,教师与学生通过对上述艺术语言的要素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对画作《格尔尼卡》中的艺术特征作出清晰和准确的掌握,从而达到使学生对典型事物本质的规律进行把握的目的。

(2)阐述范例的属性与类型

该步骤主要是以上个步骤中对典型事物的阐述为基础,通过推理与归纳,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进行认知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上述对画作进行分析的步骤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得出结论:在绘画中的立体派所凭借的并不是传统绘画中有关于感性的认识与视觉的经验,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凭借的是思维、理性与观念。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步骤的教学过程中,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利用信息与问题对范例事物本质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与判断。

(3)对范例中范畴与规律的关系进行掌握

在经过了前两个步骤后,学生已经对范例事物有了大概认知,此时对其范畴与规律间的关系认知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股而言,此步骤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范例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进行掌握与认识。

例如,当学生在对以《格尔尼卡》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与传统的写实绘画作出比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现代派的美术家正在努力突破传统写实美术的囹圄,对艺术形式与主观精神探索的表现与强调展现出了现代派艺术最典型的特征。

(4)将范例和生活经验与世界规律相联系

作为范例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上述三个步骤中对范例事物认识的铺垫,将其和生活经验与世界规律相联系已经成为美术欣赏的课程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环。例如,在对现代派的美术内在所蕴含的本质特征进行理解后,学生的思维将不再受到书本内不同流派与风格的限制,实现了与实际的结合,在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对不同流派中的创造性价值进行理解。

3.结语

就本文中的范例而言,现代美术的种类复杂纷繁,不仅让人感觉眼花缭乱,而且其对艺术观念的创新也容易使学生陷入茫然与迷蒙之中。如果在高中美术的欣赏课程中仅仅通过传统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难免会出现列举不周等现象,这势必就会给学生带来云里雾里的感觉,但如果通过范例教学法进行授课,不仅能够为深度挖掘本课知识提供保证,而且还能够对其知识进行横向扩展,其教学效果是传统示范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对于高中美术的欣赏课程来说,由于其不同章节的内容都有着自身的特点,而某种特点只能通过某种教学方式才能获取最好的课堂效果,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方式选择时也不能仅仅拘泥于范例教学法,应该做到具体课程具体分析,并以此来找寻最佳的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学美术的步骤篇2

【关键词】速写;策略;美术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51-02

【作者简介】钱燕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南京,210036)编辑,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美术编辑。

2014年上半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其中美术统考最大的变化是在素描和色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门必考科目――速写。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希望通过速写项目拉开差距,挤去艺考大军的部分泡沫,让真正喜爱艺术、艺术素养全面的学生继续深造,回归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本质。

近几年美术专业始终呈现升温趋势,一些高考生为了获得大学通行证临时转行突击美术,经过短期训练,强化一些应试技巧,三个小时的素描、色彩考试,慢慢磨也能磨出来,所以专业水平测试并不能使考生拉开明显的差距。而新增加的速写项目要求考生30分钟画两幅人物速写,短期的训练只能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而线条的灵动、流畅,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表现力等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训练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师在速写教学中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主体创新潜能的开发和独立个性的升华,通过多种形式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写能力。

一、了解感受,做好速写训练相关基础知识准备

1.从临摹入手,感受速写的表现技法。

对优秀作品进行认真临摹,是提高速写水平的一种有效办法。通过临摹,可以研究借鉴他人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如画面的构图、结构的把握、线条的组织、黑白灰的处理、节奏的表现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临摹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不同的范画。速写的风格多种多样,采用的工具也种类繁多,其表现形式有的以线条为主,有的以明暗为主,有的线面相结合,不同的工具和表现形式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临摹,找到自己最佳的速写方法。

2.了解人体解剖知识,掌握运动变化规律。

学习并掌握好人体解剖知识,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大的结构关系、外形特征及运动中的体块变化,对画好人物速写是很有帮助的。建议在速写训练的同时,多参看一些人体解剖教程。

3.打好素描基础,逐步练就造型能力。

速写和素描培训在我国分为两个不同的科目,在西方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无论是长时间还是短时间的写生都是素描。实际上速写是比较简约的素描,它们在观察方法、对于形体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方面都是一致的。学生在速写训练时要把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到速写当中,素描扎实,画速写就有较多受益,两种训练方式结合,互为补充才能逐步练就坚实而全面的造型能力。

二、循序渐进,通过写生训练提升速写能力

1.静态人物慢写。

正确的速写练习应当从慢写入手。静态人物慢写是指作画时间稍长(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的一种速写形式。速写的目的不是有多快而是有多好,要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形体结构的表现概括大胆、人物形象动态刻画生动到位,至于用多少时间先不用在意。速写训练到一定程度后,时间就自然而然缩短了。由于慢写时间相对充分,这就要求造型相对准确、画面充实。以40分钟的人物慢写为例,其作画步骤如下:

(1)动笔前先对作画对象进行仔细观察,注意人物的总体外形特征,人物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及透视变化。把观察所获的总体外形印象在画纸上进行构图设想,取得合理构图。(约用5分钟)

(2)用简要的虚线画出人物动势。以头部为比例单位,用长切线自上而下画出身体的各部位位置。此时要注意各部位之间的长短比例、位置关系及透视变化。(约用5分钟,见步骤一)

(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用短线画出人物各部位外形的主要起伏、结构关系,可适当注意头部五官的位置特征,边画边检验前面的虚线是否准确。(约用5分钟,见步骤二)

(4)画出主要衣纹和手脚的动态特征,注意透视关系和线条的穿插。不一定把每个部位都画完整,画七八成即可,留点余地以便深入时再调整。(约用15分钟,见步骤三)

(5)最后进行深入调整。在各部位主结构线条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细微的形体转折起伏,适当强调主体部分。这一过程应注意把握画面的黑、白、灰及线条的疏密关系。(约用10分钟,见步骤四)

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

2.静态人物速写。

静态人物速写时间稍短,以20分钟左右为宜。每个步骤所用的时间都相应缩短。深入阶段不要看见多少画多少,要有取舍地画,通过概括、组织,画出代表主要结构关系的线条,这样就不会面对复杂的对象无从下手。最后可重点注意调整线条的疏密与节奏的变化。

3.有规则的动态人物速写。

学生在刚开始画动态速写时较难入手,可以选择重复性强的动态对象进行练习,如拉锯、铲土、健身器械上的活动等。有规则的动态速写动笔前应仔细观察对象,选定运动过程中最能体现“造型性”又最具美感和力感的瞬间动作入画。这类速写起笔的线条要能表达对象的动势特点。有规则的动态,乍一看似乎只有局部在动,事实上相关联的其他部位也在活动,所以,拉动态线条时切不可注重局部,而要画整体。

4.无规则的动态人物速写。

无规则的动态速写与有规则的动态速写有很大不同,在随时变化的对象中,无法用反复观察的方法捕捉对象,也无法用事先准备好的方法表现对象,依靠的是对对象运动变化过程中动态的“选定”和对选定动作的感受和记忆。因此,画这类速写时要求学生情绪饱满、专注,这样才能对具有画面感的瞬间动作留下印象,动笔时还要讲究速度,果断地将捕捉到的动态用最简洁的线条准确地勾画出来。这类速写要注意各部位之间的协调性,有时要靠默写完成,因此难度较高。

三、拓展延伸,提高速写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

1.动态默写。

所谓默写是指将想要画的形象直接默画下来,而不是对着对象写生。学生在有一定速写基础和相关人体解剖及透视知识后,可多作默写练习。开始练习时可将自己画过的速写默画出来,再对着原稿纠正默画的不足之处,这样反复练习,默写能力会逐步提高。还可以采用看一眼对象,将形象记在脑中,凭记忆将画作完成的练习方法,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提高较快。

2.速写想象画。

动态想象练习是基于默写有一定基础后进行的。当我们观看电影、电视、舞台戏剧后,可根据印象对人物形象、动作、场景等进行默写或快速组织构图内容。这类练习带有一定的创作意味,可以作一些适当的夸张、强调,以增强画面生动性和艺术感。

学美术的步骤篇3

一、步骤范画。

是启发指导学生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现行美术课本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不会画,或者作画方法不对。如果教师在课前,早有“预制品”,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事半功倍。

二、启示范画。

启示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有效地进行创作画(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作品,设计创作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三、对比范画。

它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上的正确与错误,学生作业中的正确与错误。如:上“绘画构图知识课”时,教师仅展示出几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过目不忘。如比例对不对,结构准不准,色调是否统一和谐等,很快就一目了然,成败是非让学生欣然翻悟在分秒之间。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像黑白的节奏、色调的关系,教师就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剩下最完美的一幅。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何“优”何“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识。

四、课堂范画。

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步骤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画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领会,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当场挥笔明示方能令人满意。

范画教学之所以成为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原因,就是它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了学生。事实证明,范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的。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无一不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了范画。他们以范画为主线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在这些优秀的美术教师手下,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画画,没有一个学生不会画画。

学美术的步骤篇4

一、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课,熟读知识大纲和教材内容,掌握这堂课的重点和技法,关键是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在课堂中易懂,所以教师必须提前制作,进行必要的技能步骤讲解和示范。当然教师应该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各种用具并要求美术课代表在上课前进行检查,没有用具也是影响手工课的关键,让学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课前预习收集图片或者是实物。

二、导入新颖,调动气氛

低段的学生对美术课充满了好奇,总期盼着今天老师会带来什么样的新的内容,画什么,做什么,所以对于低段学生导入部分就应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实物来导入可以使学生了解这堂课的重点,用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这堂手工课,学生也显得兴趣很高,表现的很积极,对教师所做的示范作品学生用掌声表示了肯定,这也给后面学生自己制作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产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三、示范讲解要做好

在手工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讲解也非常重要,其中有一个步骤没有把握准也许学生制作出的作品就没有预想的这么好,例如,我所教学的《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这课,在教学中我一再强调窗花的折叠和花边的画法,可是出来的效果却并不能向我所想的那样,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明白折叠,即使折叠对了但是对于画这个步骤又被难住了,所以在以后手工课中,讲解和示范还需要加强语言更加简练易懂,让学生清楚明白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四、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制作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教师在这40分钟里要尽量简短的抓住重点概括制作步骤和重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己动手制作,少讲多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方法,学生也可以跟着一起做,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参与其中。

五、课后拓展

学美术的步骤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

我国是历史大国,从文化角度来讲,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技术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其中以剪纸为代表,最早的剪纸出现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之后剪纸技术得到发展,形状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剪纸技术也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而且不同的地区所剪裁出来的剪纸艺术作品也各具特色,不仅是国内的人们而且国外的友人,都对中国的剪纸作品充满兴趣和喜爱之情。然而,现阶段剪纸技术也正在面临巨大的危机,作为未来祖国建设者的青少年在国外文化的熏陶下,对本国的传统艺术知之甚少,这样的现象对剪纸技术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为此,将小学美术教育与剪纸技术相互融合,丰富小学美术教育课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了解并且初步掌握剪纸艺术,以此促进共同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育与剪纸技术联系的必要性

剪纸技术要想得到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了解并且加深对剪纸技术的理解。那么,为什么要将剪纸教学与小学美术教育相互结合呢?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剪纸技术已经成为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

美术本身就是与艺术有所挂钩的,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来接触艺术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相关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小学美术的教材体系中,基本上每册的知识点内容中都有关剪纸的内容。由此可见,剪纸在小学美术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将剪纸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互结合,是符合小学美术教学要求的。

(二)剪纸技术融入美术教学具有多方面好处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剪纸教学,是有多方面好处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剪纸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整体m步与发展。因此,对于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剪纸教学应用在美术教育中的策略

剪纸,简单地来讲就是以纸作为创作艺术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的工具就是剪刀、小刀,将这一内容编入小学美术教材体系中,所具有的好处已在上述内容中提及。那么,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如何正确又合理地进行剪纸教学呢?本文针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剪纸技术,恰当运用剪纸范例

将剪纸教学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剪纸教学“教”的质量,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对剪纸技术和内容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在正确认识中国剪纸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美术教学与剪纸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剪纸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开展剪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范例的有效运用,以各种不同的题材、形式的剪纸作品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些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直接讲解剪纸的特点、方法以及步骤,之后教师再通过亲自示范来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践,让学生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双喜字不仅在古时的中国应用广泛,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在使用,而这个剪纸作品看似复杂,其实步骤相对简单,教师只要将有关的两个步骤告知学生,学生就可以按照这两个步骤来完成这一剪纸作品,而这两个步骤分别为首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画上端正的双喜字,其次把正方形的纸对角折三至四次,按图案折剪的方法,剪出喜字字样。

(二)重视学生实践操作,采用鼓励方式激励学生

剪纸尽管从理论上来讲是较为容易的,但是空有理论而无实际操作是毫无作用的,而且剪纸总体来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毕竟剪纸技术所包含的空间很大,如果能够通过剪纸可以反映民族特色以及现实生活的话,那么剪纸作品必然是佳品。而在小学美术课的剪纸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要求并不需要达到那么深的层次,但是还是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远比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为重要,因此,在剪纸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辅导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生剪纸的过程中对于那些需要裁剪或者是连接的部分予以正确的指导,纠正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对于好的剪纸要给予表扬,激励学生勇于学习,而对于差的剪纸同样也要给予鼓励,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创造,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剪纸教学,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使这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学美术的步骤篇6

【关键词】水粉静物作品示范写生示范

theimportanceandmethodofgouachenaturemorte'sdemonstration

ZhangBojin

【abstract】

Gouachenaturemorteisoneofimportantcoursesinfoundationsofpainting.teachersshoulddemonstratethiscourseinvariouswaystomakestudentsunderstandandmasterthetheoreticalknowledgeandpaintingskills.therearetwodifferentmethodsinpaintingdemonstration:exampledemonstrationandlivedemonstration.teacherscouldaccomplishtheirteachingtasksonlybyusingdifferentmethodsinthedifferentteachingsituations.

【Keywords】Gouachenaturemorte,exampledemonstration,gouachenaturemorte'sdemonstration

水粉静物写生是基础绘画课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从素描绘画阶段转入色彩绘画阶段的必经之路。在我国美术教学体系中都是把水粉静物写生作为基础绘画中色彩学习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当今美术类高考无不都以它作为一项考试内容。作为色彩画的学习过程,水粉画无疑又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静物写生又是基础绘画教学中必须接触的内容。因此水粉静物写生就成为一门必须的而且非常重要的课程。

水粉静物写生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课程。要使学生充分掌握并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法,在教学中就应采取多种示范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采用相应的示范方法,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胜任本课程的教学。

在其它绘画教学中(如素描、国画等)示范同样非常重要,但本文只对水粉静物写生课的示范做些粗浅的议论,与同道共同探讨。

单从绘画示范的方法来说,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范画作品示范,一种是现场演示示范。

1.范画作品示范

范画作品是指已经画好的绘画作品和出版印刷的绘画作品,这主要是指有指导意义的、成功的例作,也是学生所期望的目标。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1任课教师的水粉静物写生作品,这应当视为范作的主体

在课程的初始阶段,教师一般采用讲课的形式,将水粉静物画的写生方法和原理、技巧等要点讲授给学生,并配有不同色调、不同构图、不同表现方法的水粉静物写生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要认真备课,在教学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绘画水平的提高,要能做到所讲内容都能够自己演示出来,画出现成的作品出示才行,最好是冷暖、深浅、灰艳等各种调子及表现各种不同物体质感的静物写生作品都有。

1.2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印刷作品

从画册、教学挂图中选出与教师教学课程有关联的绘画作品。这类作品要求题材切合教学内容,且技法优秀、风格规范,不可面面具到,宁精勿烂。

这里要注意的是印刷作品的展示不是单纯的艺术鉴赏,它是示范教学的一个方面,所以范作的题材必须符合教学内容,范作的技法特点也要符合教学要求,有实实在在的学习参考价值和启发借鉴作用。对初次进行水粉静物写生的学生来说,不宜过早地强调主观感受,因这个时候的学生头脑里连最基本的色彩知识都没有,对色彩的冷暖、强弱、明暗、灰艳、虚实等关系的规律性还没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说连颜色怎么调都不会。因此那些夸张变形过大、主观个性太强的作品应避免作为课堂范作展示,以防误导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真对范作进行一些讲解。

1.3往届或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示范

范画的展示是对学生提出的一个较高的目标,往届或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都是对学生可望又可及的最低要求。展示教师和艺术名家的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但在具体学习上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学生没有艺术大师们那样纯熟的艺术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在绘画技能上达不到范画作者的绘画水平,在学习上容易停留在表面“华丽”的色彩效果上,而忽视了作者是如何运用色彩去塑造物体结构、空间,如何按排构图的。而往届和高年级学生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更有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就会觉得自己也能画出这样的作品,从而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并可以从往届和高年级同学作品中学到许多新的东西,受到启发。但这类作品教师要对它们进行中肯的、确切的讲评分析,指出作品中那些地方表现的好,那些地方不好,何处色彩处理的到位,何处不够等等,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认清什么是好的表现方法,什么是不好的。

2.教师在课堂上写生示范

教师在课堂上直接面对学生写生示范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它有两种方式:

2.1完整的作画过程示范

成品范作都是静止的、固定的,展现的是一幅业已完成的画面最后效果,在画面上看不出作画的进程,不能很好地了解作画步骤,即使是展示了步骤图,也只能看到每一阶段的画面效果,不可能全面了解作画全过程,也无法了解每一步骤的关系及它们前后阶段是如何联系的,同时也无法知道作画时具体运用的处理手段和表现方法,更无法了解教师在面对具体对象写生时,是如何进行艺术创造和加工的,然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审美与概括处理画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课堂上直接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让学生看到教师作画的每一个过程--如何构图、如何起稿、如何调颜色、如何塑造形体等等,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水粉静物画是如何画出来的,以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水粉画写生中教师要逐步使学生弄清楚面前的自然物体和画面的艺术物体之间的关系。自然物体的空间存在和画面中物体的空间存在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刻意的、有目的创作出来的具有美的形式的作品。因此在写生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抄对象,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也不能因为是人为的创作而随意地乱画一气,而是要根据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及绘画中的色彩规律、明暗变化、物质结构、空间虚实等一系列原理,有意识地进行主观处理。而这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教师的当场写生演示中得到直观的、形象的、生动具体的解答,随着作画进程的推移和展开,方法步骤一个个地演示出来,每一个步骤具体运用的处理手法和技巧手段等等都让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无疑这种示范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其它静止画面示范所不能比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作完整的写生演示给学生看是很有必要的。在写生演示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明白和示范好作画步骤的阶段性,这些步骤(结合范画作品的步骤图)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每一个阶段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和有机的统一。步骤不是死的,是作画过程中作者观察物体表现物体时的手段和方法,是在描绘物体的结构、空间、色彩时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既打轮廓时应解决什么问题,上颜色时应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开始画,刻划物体时应从哪里入手,怎样一步步深入,最后如何统一画面等等。这些就使作画过程所产生了步骤,它不是毫无道理的规定。许多同学对作画步骤不够重视,容易从局部入手,单个物体能画的很好,但到了所有物体画好后,发现缺少统一的调子和明暗虚实变化,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画步骤的重要性和现场演示来解决。再一个是学生在画水粉画时,容易为了画出丰富的色彩,而忽略了画面的素描关系,因此教师在做色彩演示的过程中要特别提出如何用色彩来塑造好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和明暗关系等等。

然而这种示范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会有些困难,因为水粉静物写生的作画时间较长,演示一张范作的时间一长就会给组织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便。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一是可以将演示作品分阶段完成,每画完一个作画过程就让学生画一阶段,接着再演示一个阶段。再就是演示的作品不要太大,这样作画时间也会相对的短一些。如将演示作品分两次或三次来完成,第一次上课可用一节或半节课的时间画到上大体颜色告一段落,第二次上课再用一节或半节课的时间刻划物体调整画面至到完成,如果时间不够可再等到第三次上课时再画。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看到整个作画的全过程,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按照作画步骤一步步地画下去,可以使学生明白和掌握作画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道理和方法。

2.2修改性示范

学美术的步骤篇7

作业难易程度,是指作业难度等级相对于不同学生现有实际能力水平的差异程度。作业难度过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作业难度过低,会让学生觉得易如反掌,食之乏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引起美术作业难易程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方式、作业布置、表现方式和技法问题,由此产生一些影响,并最终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高,甚至无所适从等现象(见表1)。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来调控美术作业难易程度,并使之适合学生,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作业品质。以下是笔者探索的一些具体的调控策略,与同行探讨。

一、作业提示直观,作业要素明确

一个良好的作业提示往往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楚作业的步骤和要求。同样,一个糟糕的作业提示,却能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1去枝存干

教师布置作业,有时出于全面考虑,顾及的面可能会较多,于是语言表述上相对复杂。例如,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一位教师在执教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美术》(下文未注明出处者均选自该版教材)第十册第12课《奇妙的点彩画》时,向学生出示了一份作业提示《邀请函》(见图1)。

这种作业提示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也是难以操作的。“造型独特”这样的要求容易误导学生,因为本节课的重点不是造型,而是点彩画的学习和表现。教师需要运用去枝存干的策略,把握其要点:作业主题——画风筝;作业方式——点彩画;作业内容——各类物象;作业要求——色彩丰富协调。归纳起来就是“用点彩方法画一只色彩丰富协调的风筝”。

2.直观提示

相对于文字,图像更为直观,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在作业提示中,教师可以更多地运用直观的图像来向学生说明本次作业的步骤和要求。以第三册第6课《动漫宝宝》为例,教师给出了一个明确、直观和有效的作业提示(图2)。

这个作业提示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卡通城人城要求:”。学生很清楚,想要进入卡通城堡,就必须获得五颗星。

更为精彩的是后面的图示,因为面对二年级的学生,你给他们太多的文字并不一定有助于他们对内容的理解,而且他们也不一定想看。于是教师采用直观图像的方法来说明问题:上面是作业步骤,由苹果添加五官、手足变成卡通形象,再添加动作、表情、场景完成五星创作。下面是一些参考图像。这样的作业提示一目了然,即使没有亲历课堂教学的学生,看了这样的作业提示,电就知道应该如何完成作业了。

二、建立思维导图,引导作业方向

教师布置完作业,学生便开始进行创作构思。构思需要学生进行记忆搜索和相关联想,再根据脑海中的形象进行表现。但是,有不少学生难以建立起新旧思维的沟通,或者是这些信息支离破碎,没能在当下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当前作业和已有记忆的联系。

操作方式因人而异,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做:

1.从作业要求、作业提示中找出关键要素,建立思维起点站;

2.根据作业内容和要求,拓展思维外延;

3.根据这些新的站点,搜寻相关视觉形象;

4.选择其中适合自己表现的形象,进行本次课堂作业。如图3所示,分析作业内容“设计新颖的果壳箱”,可以找到两个关键要素:新颖、果壳箱。新颖又可以细化为造型新颖、颜色新颖、功能新颖等。此时,学生就比较明确,造型新颖,那么可以把果壳箱设计成几何型、植物型、动物型,等等。而这之后又可以细化为具体的造型,如植物造型之竹筒、树干等。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思维引导,抽象的概念逐渐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结合果壳箱自身的结构特点,学生的创作就方便多了。

三、合理分步作业,化解作业难点

分步作业的要点是把一个完整的具有较高难度的作业内容,分多次练习完成,使学生逐渐掌握其中各项要领,化解作业难度,提升作业品质。这种分步作业的策略常常用于一些新授课中,因为在这些课的教学中,新技法、新思维的出现,会让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更难以掌握。如果此时教师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知识点、技能点都教学完毕,则学生可能出现学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的情况,或是记住了知识点却忽略了技能点,顾此失彼,最终导致作业失败。

1.合理分步

一次完整的创作,是分成2个步骤完成,还是分成3个步骤完成,这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的。教师应该清楚,每一个步骤分别要解决哪些问题,侧重点放在哪里。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步方式。分步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例如:绘画中先构图,再造型,最后上色;也可以先造型,再构图,最后上色;甚至可以先画色,接着构图,最后造型;等等。不同的分步方式,思维的切入点不同,解决的重难点不同,对应的教学对象也不同。

2.有机组合

分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最后完整的作业服务的。在合理分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把这些分开的步骤,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提高学生作业品质的目的。如在《动漫宝宝》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把完整的作业分成以下几个练习完成:首先,让学生在水果造型的纸上添画五官,解决卡通形象的五官及其表情的造型问题(图4)。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就完成了学生思维由实物向卡通转化的关键一步。接着,让学生把这些完成的水果宝宝贴到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不同动作造型的身体上(图5),使得学生在选择粘贴的同时,对卡通人物身体造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教师通过示范、纠错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整个卡通形象的造型,并根据不同的情景添画场景(图6)。这样,经过三次分步作业,学生逐渐掌握了卡通造型的要领。

四、创新表现方式,提升表现能力

美术的创作材料和表现方法繁多,这一方面给学生创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给学生创新表现方式提供了可能。同样的作业目标,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实现。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视觉效果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学生所获得的体验也大不相同。

1创新表现方式

学生往往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更多的好奇心,也更乐意进行尝试和探究。在某些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创新表现方式,提高学生作业兴趣。第六册第12课《五彩斑斓》,重点是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并进行绘画表现。同样的学习,一位教师制作了海绵原色盘,并引导学生用手当画笔,沾着颜料来表现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图7)。这种富有创意的作业表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这种方式操作简便,作业效果也能马上显现出来。

2.探索内容载体

同样的作业内容,用什么载体表现,如何处理这些载体,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作业载体,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技法的创新,乃至最后作业的效果都是不同的。‘以第五册第12课《图形联想》为例。在教学中,两位教师都选择了让学生在已有简笔图形的纸上进行添画练习。一位教师选择的纸张是长方形(图8),另一位选择的是圆形(图9)。这两位教师都希望学生“旋转”图形,进行不同角度的创意联想。既然要旋转,我们知道圆形更适合于全方位的转动,而长方形的旋转角度有限;后者无形中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五、加强技法指导,降低作业难度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其特点是“运用技术改变媒材的形态”,其中的技术是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没有技术,我们就不能按照预期的构想改变媒材的形态。在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练习,以便获得能够改变媒材形态的技术。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技法的提炼和有效指导,降低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美术创作的能力。对学生加强技法指导,教师需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明确使用什么技法,第二要提高这种技法在学生作业中的可操作性。

1.明确技法

有些技法在教材中非常明确。如第四册第16课《花瓶》,教材目标为“学习对称剪纸并进行装饰”。剪纸的技法有很多,本课的重点技法非常明确,即为“对称”剪纸。

而有些技法往往隐藏于教材之中,需要教师深入研读,并进行挖掘。以第八册第12课《美丽的拼画》为例,教材目标为“绘画,设计,综合表现”。教材第31页中的制作步骤,其一为单张作品的拼贴步骤,其二为多张单件作品组合成完整拼画的步骤。但是,这些都无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创作出“美丽”的拼画。其实,拼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最大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所有单件作品组合成一件完整的拼画作品时所具有的整体和谐的美感;另一方面,在整体和谐的基础之上,又因为单件作品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从而使得整件拼画作品呈现出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美感。“统一而有变化的拼”,正是在拼画创作中合理改变媒材的方法,也是本课的技法关键所在。

2.加强指导

技法是需要指导的,尤其是涉及到创作的关键技法和那些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法,教师就更应该加强指导。技法指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各自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技法指导前,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再进行相应的指导。简单的技法,宜以学生探究、主动发现为主;难度相对较高的技法,则可以采用尝试探究、示范引导、对比发现等方式进行指导。同时,教师应当深入研究与技法相关的多方面要素。以油画棒技法为例,教师需要对用笔方法、作画材质、基本技法、特殊技法和综合技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课前了解、尝试和研究,如此才能应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深入有效的技法指导。(表2)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简讯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卓越美术教师培养研训暨特级教师周信达名师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金华举行

2014年4月24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卓越美术教师培养研训暨特级教师周信达名师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金毕市宾虹小学举行。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数学部刚主任葛永海教授,美术学院院长邱兴雄教授、副院长施俊天教授,美术学院李力加教授,宁波市东湖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周信达,金华市宾虹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武南,以及浙师大美术学院211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周信达名师工作室”成员,共260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力加教授主持,围绕“开放式美术”的主题展开由周信达名师工作室成员、奉化市实验小学方璐莎老师执教的《红帮小裁缝》,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第二中心小学朱双阳老师执教的《有趣的脸》和宁波东湖小学应丽娜老师执教的《中华扇子》,为与会者展示了在开放式美术教育理念指引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金华市宾虹小学徐依端老师,以兴趣小组课的形式带来了《顽皮的猴子》,让与会者感悟到美术课堂教学与兴趣小姐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

教学展示结束后,“周信达名师工作宣”主持人周信达,结合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为与会的“准美术教师”和金华开发区的美术教师做了“让英求教学走向开放”的学术报告,周老师详细阐述了“开放式美术教育”倡导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时空、评价”六走开漱策略,以及“刨境激趣、开敞审美、体验理解、讨论探究、激励创遣“五环节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开放式”的美术课堂要以“审美、立美”为主线、以立体开放的资源为源泉、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体、以兴趣为基础、以情意为纽带、以创造为核心,应该让学生尽享好莱坞式的视听盛宴,让课堂弥漫编辑部式的商讨氛围,充盈着博物馆式的更化内涵,散发着茶艺馆式的自在气息。

学美术的步骤篇8

虽然圣诞老人只是存在于童话故事中,但在孩子们的童年里,圣诞老人就是真实地存在着。而父母,每次都会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给孩子送去礼物。今年圣诞节和新年的时候,跟孩子一起DiY一个陶艺礼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期小编亲身体验oF沙龙的陶艺课程,有着20年陶艺制作经验的日野留美老师手把手教大家用五颜六色的软陶制作圣诞小熊和圣诞树!在新年和圣诞节之际,和你的孩子一起享受难忘而温馨的亲子时光吧!

小熊

原料:

软陶泥(白色、红色、绿色、棕色)、胶水、彩色小珠、装饰物、彩色杯台

工具:

镊子、剪刀、竹签、细工棒、齿状美工小铲

步骤1:取一团浅色软陶泥用手搓圆后做小熊的头部,将另一端搓尖。用棕色、黑色做出小熊的眼睛和鼻子并用胶水黏在相应位置。

步骤2:取红色软陶泥搓扁压平后,剪成三角形状,环绕小熊头部。捏合成圣诞帽,并在用白色软陶泥做成帽沿、装饰小球。

步骤3:取红色软陶泥搓成圆柱状,用牙签和胶水将小熊的头部和身体黏合在一起。再用白色陶泥搓成细条做成小熊围巾、纽扣、裙边。

圣诞树

步骤1:取适量绿色和少量白色软陶泥,搓合成圆锥形状树冠,用齿状美工铲子从里到外、从下到上刮出参差不齐的松树叶。

步骤2:取适量棕色软陶泥,搓合成圆锥形状做成松树干,用牙签和胶水将树冠和树干黏合在一起。

步骤3:用镊子夹彩色珠子蘸适量胶水黏合到圣诞树冠上,装饰成五颜六色的圣诞树。

步骤4:把玻璃杯用彩纸包好,里面塞满软陶泥,再把做好的圣诞小熊和圣诞树,用牙签黏合插在上面,加上其他圣诞装饰品点缀,一个精美的圣诞礼物杯完成了!

日野留美女士(日籍陶艺师)

拥有超过20年的黏土学习履历和超过10年的教授经验,拥有日本DeCo学院的黏土培训认证。

软陶小知识

软陶是可创作出色彩缤纷、造型图案变化万千的精致饰品及珍贵艺术品的一种陶土,它是一种聚合性陶土,系属热固性的材质,其创作出的作品,加以低温烘烤即可,不同于一般须经高温烤炉及繁杂彩釉处理的陶土。因此软陶创作艺术如今成为很多爱好者人们休闲的好方式。

通常,用于陶艺选用的是日本高级进口软陶,它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软陶与传统的纸粘土、陶土、面包土相比,它色彩更为丰富,质感较像塑胶,有更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及光泽度,属油性材料。在空气中不易干燥,且不易粘手,轻巧,干净,可反复使用,在造型上更优。

花环

西方的圣诞节除了圣诞树,圣诞花环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圣诞花环是圣诞节用冬青树枝编成花环,把它挂在大门上据说绿色可以驱邪,据说站在圣诞花环下的情侣还会受到祝福。而圣诞花环那红艳艳的果实、绿油油的叶子、金黄色的大铃铛更加烘托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o'Florissant芙琅社

学美术的步骤篇9

一、美术个别化学习前:巧――材料选择巧

目前,在美术个别化学习中,针对材料投放的问题主要有两大倾向:(1)少。只提供简单的蜡笔、记号笔、白纸、彩纸。幼儿只能单一地勾线、涂色。虽方便管理,但忽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2)全。一股脑儿地投放上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取,玩个痛快。虽幼儿天性得以彰显,但材料杂乱,眼花缭乱,幼儿与材料间缺乏目的性。

因此,综合上述两种材料投放方式再加一点教师的思考,就变成了“巧选材料”。一般的分类我们可以按幼儿年龄分,或按材料玩法分,其实还有很多分发,可以给美术个别化学习带来全新的面貌。

1.储藏性收集。日常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按照点、线、面、块的方式分类。这类收集方式方便教师的空间整理和收纳,便于幼儿取放材料,形成一定的有序创作。

2.针对性收集。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带领幼儿有针对性地收集制作材料。如,在“秋天”的主题中,可以收集树叶,观察秋叶的形状、颜色,并指导幼儿对树叶做出归类收藏等。此类收集方式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幼儿美术区角活动的目标达成度颇高。

3.社会资源性收集。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特色型收集。可以结合学校、班级的特色文化,投放各种特色材料。此类材料的收集将某种特色资源融合在区角中,促进班级整体环境的表现、表达,更让幼儿在使用材料时更具归属感和创造力。

二、美术个别化学习中:细――引导暗示细

除了材料的巧妙选择外,教师的引导策略也是需要推究和思考的,在此,我以一位教的引导策略为例,讲述美术个别化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引导暗示细。

教师所在年龄段为大班,在美术个别化学习中创设折纸、剪纸活动。由于班级幼儿有一定折纸经验,但是较难的折纸还不够熟练。因此,教师将折纸的每个步骤都通过简笔画图例的形式展现在个别化学习区;为了满足部分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将折纸的每个步骤的折纸模型展示在个别化学习区;为了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创作需求,教师将折纸的图例、步骤模型上贴上“星星”,以区分这项折纸的难易程度,幼儿可以根据星级难度自由选取。

相信从案例中不难发现,这位老师的美术个别化学习在引导上特别细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隐性指导。教师的指导隐藏在图示案例中,细致的步骤图节省了教师说教的时间,让幼儿的美术个别化学习根据挑战性和趣味性,幼儿在反复琢磨的过程中掌握了折纸的技能。(2)关注幼儿。细致地观察到幼儿同年龄段发展的不同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引导。根据幼儿每个年龄段艺术活动侧重点不同、欣赏水平不同、表现水平不同、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同的特点,指导幼儿形成多样化、个性化、创作表现佳的美术作品。

三、美术个别化学习后:美――作品呈现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该和幼儿一起用图画和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然而当我们把画作高高挂在墙面的时候,我们重视了美化环境,忽略了幼儿欣赏和彼此学习的过程。所以,作品应该有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呈现。如案例“春天来了”主题背景下的美术个别化学习活动“彩泥变变变”,我以陶泥作为主材料,在美术区中大量地投放该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

1.平面式。刚开始,我想到了垫板,让幼儿在垫板上搓陶泥,完成后,一张垫板就是一幅春天的画。而垫板可以竖着放在橱上。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方式单一,且不够美观。

2.半浮雕式。结合幼儿园生活化美术特色,我提供了一次性的纸盘,让幼儿自由选择,在纸盘上用陶泥进行创作。白色的纸盘虽然使作品有颜色的对比冲突,且富有立体感,但纸盘局限了作品的空间,也限制了能力强的幼儿的想象空间。

3.开放式。我结合春天的主题内容,将美术区中的一块橱的背面作为一个大的底板背景,创设了一棵柳树、一条小河的简单情景,让幼儿用陶泥在此板上直接操作,捏出与之相关的各种景物。这样开放式地呈现,既作为幼儿的操作墙,又是一块很好的幼儿自主创作的主题墙,一举两得!

4.立体式呈现。陶泥投放一段时间后,幼儿有了经验,出现了立体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作品,我对于美术区中的阶梯式橱面做了一些调整。幼儿的陶泥作品完成后,可以自主陈列在草地上。而有了这个自由的空间背景,幼儿的想象空间也扩大了,他们可以自由想象搓出各种人和物,自主摆放组合。

参考文献:

学美术的步骤篇10

《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这篇文章的几道试题涉及到文题理解、结构层次的关系、信息提取等知识点的考查。三个知识点都是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训练能力。因此在解答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选文。其实,紧扣文本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基础。

【例题展示】

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①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在16世纪初创作的《蒙娜丽莎》,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所有收藏中最令人着迷的珍品。2004年初,该馆声明,近500年来,《蒙娜丽莎》画布上越积越厚的清漆膜无法清除,其画面变黄变暗,正在失去光华,而传统的润色处理方法也无法阻止“蒙娜丽莎”迅速老化。

②幸运的是,博物馆的专家们得到了美国航天局的援助。也许读者会问,航天局有什么技术能够修复博物馆的珍品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与“蒙娜丽莎”似乎无关的话题。

③在距离地面200~500千米的大气层中,广泛分布着单原子氧。这种单原子氧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在近地卫星轨道上(距离地面200~300千米)运行的早期航天器,在天上运行一段时间后,少不了要与大气层中的单原子氧“亲密接触”,那些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就会像剥洋葱一样,被一层层地腐蚀掉,对航天器造成损害。所以,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几年后,航天器就会坠入大气层烧毁。由此看来,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④为了挽救博物馆的名画,美国航天专家想到了用性质非常活泼的单原子氧来清除油画上的清漆膜。同时,为了对珍贵的古油画负责,也让博物馆管理人员放心,技术人员决定先用一张涂有清漆膜的普通古油画做实验。当技术人员制取到足够的单原子氧后,便把它们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室。开始阶段,单原子氧撕开了清漆分子中的碳和氢之间的耦合,并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随着这些气体不断被真空泵抽出,古油画表面的清漆膜越来越薄,不久便旧貌换新颜,而且整幅油画毫发未损。

⑤当然,要不要对《蒙娜丽莎》实施“单原子氧清污手术”,以及什么时候来实施,还有一些技术以外的问题需要考虑和论证,毕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价值连城。不过,从技术上说,让“蒙娜丽莎”焕发青春,让她的微笑更加灿烂,还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黄德揆有删改)

1.题目中的“岁月痕迹”指的是什么?

2.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3.准确提取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油画的实验步骤。(不超出规定字数)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9个字)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字)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13个字)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课标B卷)

【解题技巧】

第1题,“岁月痕迹”是一个比喻,是说“蒙娜丽莎”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青春和魅力四射了。因为“近500年来,《蒙娜丽莎》画布上越积越厚的清漆膜无法清除,其画面变黄变暗,正在失去光华”。显然,“岁月痕迹”是指“画布上越积越厚无法清除的清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