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十篇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十篇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7:22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1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思想;高校思想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余鸣(1984-)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武昌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全面深化改革是2014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并通过的。它是全社会变更的重要讯号,同时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指导。在深化改革意见中,涉及到经济、生态、民生等方方面面,其中在文化、思想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等方面均涉及到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来统一我国未来社会主流人才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关键。基于这个背景,高校背景下的思想教育改革尤为重要。国内相关学者也针对这个现象对具体的思想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思想建设必要性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思想建设能够指导学生进步、规范学生行为,为后续其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针对现阶段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的思想教育体系主要与社会引导、学校讲授为主体,尤其是在学校讲授层面上存在一定的不遵从与不灵活现象,是亟待改革的领域之一;第三,针对思想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并实践了一批基于教学效果的改革方案。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针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研究相对薄弱,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补充。

二、全面深化改革对教学体系的新要求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内涵来看,制度改革、经济改革以及“以人为本”的民生改革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区域与方向。落实到教学体系的要求中来,则是不仅要求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达到知其然,还需要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应用等问题有所涉及,即是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更高标准。同样从“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出发,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求学校与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为学生营造更为多样化的学习空间上有所建树。从其具体的要求来说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制度安排中,应该以提高学生素养、提高生活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三个方面来进行要求,变更传统的思想政治应试教育模式,而向应用型、素质型等转变;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将深化改革的思想应用在教学体系自身的改革范畴内,还需要将深化改革的若干点要求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使得学生能够理解深化改革的内涵、探究深化改革的内容、设想深化改革的途径、实践深化改革的要求,这无疑是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教育模式的一个全新挑战;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队伍,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做到完全掌握、灵活应用。做到有的放矢的构建新型思想教育新模式。

三、高校思想教育中的改革措施探究

1、高校思想教育的制度改革

简化教学行政流程,提高教学辅助与教学验收的配套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分为如下几个步骤:首先,思想教育应该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对现阶段社会现象,学生思想动态等进行充分调研与总结。并在结合高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适宜于本校的思想教学模式与制度;其次,形成高效的管理团队,构建适宜的管理模式,利用领导小组方式集中搜集各方意见,并采用政府联办等模式吸纳新鲜思想与血液;最后,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办学制度,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多走、多看。

2、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改革

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是否合规的根本保障。在具体内容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内容来源、内容审查、内容编排以及内容传授等方面加以注意。在内容来源方面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广泛收集包括网络资料、网络观点、时事政治等有效内容,将传统观点与知识理论与现阶段事实相结合,形成开源的内容规划体系;在内容审查方面要做到不怕揭露问题、不会回避敏感问题。在广泛的教学与讨论中达到良好的世界观与健康的价值观引导与协同发展的目的;在内容编排与传授方面,根据现有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对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学时、教学目的等内容,对于较为难以理解或者重大的思想教育应该多措并举,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高校思想教育的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与保障。在方法改革层面主要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引入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除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兴教学工具之外,思想教育应该结合网络、数据库、大数据、软件工程等相关理论,构建适宜与大学生群体思想建设的方法模式;另一方面,应该做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做到教学方法之间的联动。只有在不同教学模式与方法灵活组合,共同配合下,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落实深化改革措施的保障体系

为了达到更好的改革效果,我们需要在学校管理以及学科建设层面予以客观的保障。在具体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学习、教师培训、文件下发、党建活动等多种方式,向教职员工宣传并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内容。使得教职员工对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途径有所了解,并使得后续的教学改革具体操作有的放矢。第二,加强培训。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最终需要达到学生群体思想认识的再提高,需要达到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双保障。此种模式的达到除了必要的体系配套之外,还需要教职员工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教职员工培训的力度与投入。切实的提高相关人才人力资源团队的综合水平。必要时将教学改革与教师绩效进行紧密的联合,只有如此才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途径。第三,加强审查与监督。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成功与否,错误的方向只能够让改革变得南辕北辙。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反复的改革方案调研与审查来确保改革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以保障政策的顺利落地执行。

【参考文献】

[1]刘钊.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杨学龙,艾丽芳.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学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宜春学院学报,2014.11.119-122、127.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2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理念的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专业设置、学分制、选修制、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构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更新使得高校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高校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理念对教学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了指导作用。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理念奠定了我国高校教学制度改革、教学实践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的方法多种多样,各个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各具一格,但不外乎从教育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为入手点。

1教学制度改革

如果说在改革中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话,制度改革则是最为基础的,因为制度使活动具有了规范,使组织具有了张力。因此,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制度改革成为主要内容之一。同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在制度方面的变化也是引人注目的。高校教学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学分制、选修制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

1.1专业设置的调整与改革

专业和教学计划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制度的核心部分,这一教学制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大学中设置专业,按照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是苏联大学的经验,也是在50年代初改革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大学教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1.2学分制的改革与发展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来衡量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学分制为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所普遍采用。学分制的本质特征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主要特点是淡化传统的班级概念,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共性和个性的需求差异,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

1.3选修制的实行与发展

选修制是学分制的基础与核心。选修制又称选课制,是指允许大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许多高校都把选修制改革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选修制的实行顺应了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使高校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4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宏观教学管理)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改革(微观教学管理)两个方面。宏观教学管理改革是方向性、指导性的,主要体现在打破“苏联模式”的教学管理格局,以体制转变为先导,下放教学管理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微观教学管理改革是具体性、操作性的,以建立柔性和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关键,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确立起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从性质上来讲,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延续,从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到课程的编排都反映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性、计划性。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呈现出“专而窄”的特征。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各个高等学校在课程制订以及课程编排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本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2.2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等相互联系的方式,它随着大学功能与理念的演进得以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师个人素质、能力等的影响。近些年来,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出发,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初创于哈佛商学院,该学院将这种方法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方法。

学术沙龙式教学是将“学术研讨”的基本原则和“学术沙龙”的民主形式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之间形成一种科学的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

除上述教学方法外,目前在高等学校教学实践中还有情境教学、发现教学、程序教学、启发式教学、自主性教学等方法被大量地应用。

3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作用

面对高校教学改革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其成功的关键。所以,期望高校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结果,就必须关注教师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反应及其行动,研究影响教师参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因素,增强教师实际参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动机和能力。

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不仅体现在其是高校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时也源于21世纪这一变革的时代导致教师本身也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体。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知识的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发生变化,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管理知识,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建立在创新和个性化思维基础上的科技与产业进步,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置于突出地位。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改革,并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为教师要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回应社会的变革,教师自身的改革与完善尤为重要。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思路;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62-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并不断深入,但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都是围绕学科性课堂教学进行,较少思索工学结合的教学及课程改革。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的切入点,如何开发和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工学结合的课程,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

一、国外课程改革近况概述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具体体现在德国的学习领域、澳大利亚的培训包、美国的课程整合以及日本“地域综合科学科”和“桥梁课程体系”等方面。

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将职业资格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师依据资格中的能力单元开发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依据地方需求和教学对象对培训包的有关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行业技能委员会或企业每三年要依据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对培训包内容进行调整等。所有这些表明,培训包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为导向,是灵活而动态的,能够适应地方及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能够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

德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在指导思想上有别于学习内容分割的模块化而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学习领域是由职业学校实施的指向学习的行动领域,它包括实现该职业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并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而具体化。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个学习单元,其主体内容是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取向。

美国生涯与继续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围绕职业群开发生涯与技术课程,以及中等教育课程与中等后教育课程的衔接和注重实用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等方面。

日本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桥梁课程体系”、“地域综合科学科”设立和“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等方面。“桥梁课程体系”是指专门职业学位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地域综合科学科”并不是一个单个学科的名称,与以往内容限定在特殊领域的学科不同,它是灵活对应地域的多样化需求而成立的新型学科总称。“职业生涯辅导课程”为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以上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虽然从形式上看有不同的外在表现,但其中有诸多相同的内涵。这些内涵反映了职业教育走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规律,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二、我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考

1.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已越来越明确,因此,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根本任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课程目标的确定与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有紧密的联系。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能力、学习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与人协作的能力等。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为主要目标,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2.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为基础

澳大利亚的培训包中的能力,是指承担达到工作场所行为标准的具体任务和职责的能力。由行业决定,以满足行业技能要求。能力标准中所谓能力要求应在有效参与行业、行业部门或企业活动相关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上确定。行业技能委员会在与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协议框架内,每三年对培训包内容进行一次定期检查,以保证培训包的质量和适时性。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应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针对行业技术更新等改革课程标准。

要想实现培养企业满意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学生,必须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全面的职业资格研究与分析,对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进行分析,同时兼顾工作任务及生产过程分析,将“工作要求”、“职业资格”相关要求与“学习内容”相融合。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制订以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标准,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或教材,保证课程内容与现场技术更新同步进行。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高职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开展成效不明显,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传承的是本科教育,一本书一支粉笔,课程内容也只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都是基于教材的理论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不满意。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所需人才来说仅仅是个半成品,甚至废品。要想让企业对教育质量满意,对学生满意,职业院校学生应当具备一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因此,工学结合课程内容的核心不应该是传授事实性的和理论上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仿真或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教学与学习,能够在学校期间系统化地完成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专业课程也必须是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将知识融入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工作的一系列流程和任务,同时还包括工作实施的条件、环境及情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所要认知、熟悉的及所要具备的。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必然要以实践活动来展开,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中心属性。也就是说,课程活动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而这些情境必须是构成工作任务内容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1.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具体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改革要得以全面和根本的实施,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将影响和决定改革的实施,因为广大教师的行动、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效果和质量。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对比较熟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形成惯性,要他们改变这种状态,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要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核心的问题是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方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学校于2007年组织了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的全校性人才培养观大讨论,更新高职教育观,统一了思想,认清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地位和趋势,明确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组对高职高专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全校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的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更加注重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结合,重点突出课程的能力标准和考核要素和方法等。

2.打造“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

专业课程的改革与生产现场紧密联系,必须结合工作过程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教师经常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一线工作,熟悉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了解技术更新等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许多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条件,在熟知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及现场技术更新的情况下,把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方向,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组织开展教学。专业带头人利用在企业和生产实践的机会,开展调研与收资,了解工作流程、技术规范和管理标准,分析岗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课程的开发和专业建设了解可靠的信息资源。不仅如此,一些高职院校还经常聘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参与课程建设,共同开发课程,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和亲身感受,帮助教师合理地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工学结合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提供高技能人才职业训导环境

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的课程,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为了使工学结合的课程得以顺利开展,许多高职院校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研究与构建各专业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和职业训练的真实性。要求学生在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过程中,不仅能深入地学习操作技术,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感受职业环境氛围,而且了解企业制度规范和企业文化,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工学结合为校内实践教学提供了仿真的职业环境,在建设建立与课程相适应的模拟真实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建立一大批适应课程教学需要的真实环境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体验真实环境的企业文化,形成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协作奉献的企业意识,感受企业岗位的竞争压力,以切实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进行了七次课改,相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初步形成了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的课程体系逐渐凸现其弊端。于是,在世纪之交,教育部启动了第八次课改,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坚定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明确改革的目标,将使我们满怀信心走进新课程。

一、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人人心。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满腔热情投人素质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认真探索,在各个层面上不断涌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典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素质教育工作也存在困难和问题。2加1年,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陈至立部长也在会议的报告中尖锐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如何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X刃年以来李岚清副总理多次召开座谈会,深人基层调查研究,提出要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已被提到关键位置,对促进素质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突破性作用。接着,在2(X)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继之,2《X)l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原因在于: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无论中外教育改革,无不将之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来加以改革和建设。只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述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具体目标都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其理想与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弊端,《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确定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课程功能的转变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课程结构的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次课改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呈现的间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即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又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要求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可以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通过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内容的改革《纲要》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完善和优化。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新颖、有条理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包括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第三,放弃以往以统一的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新课程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兴趣的不同,依照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学习水平设定了多种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与评价标准。课程实施的改革《纲要》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倡导建构的学习。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旨在课程实践中,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变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为主动探究,意义构建,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合作学习,变纯书本知识的学习为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p#分页标题#e#

课程评价的改革在全面认识传统评价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的改革还涉及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还要求通过评价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文化多样的具体国情,教育应发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作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是改革者的必然方向。而要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就必须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因此,课程管理工作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实际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5

关键词:新课改;内容;高职教育;创新

一、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非仅仅包含教材的更新换代,而且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在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技能、思维方法、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从课程结构来看,新课改以社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规律为依据,要求具有不同价值、不同功能的课程能够形成合理、均衡的体系,在此方面,体育、艺术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课程内容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学工作者适当摒弃一些过于烦琐、具有过大难度以及过偏和与时展脱节的教学内容,并重视推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构建起紧密的关系;从教学实施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学工作者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建构;从评价工作来看,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学评价工作发挥出甄别功能,而且要求教学评价能够为教学的持续优化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发挥出教学评价在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强化学生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作用;从课程管理工作来看,新课改不再要求教材的统一,反而开始强调地方、学校在教材开发中的积极性,这种转变对于提升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新课改不仅包含着教学理念的创新,而且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极具价值的指导作用,在通过高职教育创新改革推动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实现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新课改能够对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工作提供一些借鉴,而且也为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新课改视域下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路径

在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工作中,为了促使高职教育能够与新课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实现有效衔接,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工作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教学目标。新课改的目标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目标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方面,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首先,高职教育需要将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不仅需要重视理论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而且需要关注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发展。其次,高职教育需要将提升学生思想品质、行为品质等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学生所具有的思想品质与行为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够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高职教育不仅需要重视专业教育工作的发展,而且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引导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最后,高职教育需要关注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找到体现自身价值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因此,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也是高职教育目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课程结构。新课改的课程结构观促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呈现出了更大的弹性,特别是体育、艺术等课程比例的提升,对于推动课程的均衡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推动高职教育课程结构与基础阶段课程结构实现有效的衔接,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工作有必要依据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目标,对高职教育课程结构做出优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实现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均衡发展,在提升专业实践课程比例的基础上,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构建保障体系。其次,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均衡发展,促使高职教育形成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倾向。最后,高职院校有必要围绕社会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如通过提升体育、艺术等课程的比例,实现学生身体素养、审美素养的协同发展;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等。3.教学内容与教学管理。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观对于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工作有必要借鉴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观。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需要推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时展紧密关联。其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则能确保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与社会人才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其次,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能够对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综合素养发展现状等做出调查与了解的基础上,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与范围。另外,从教学管理工作来看,为了对新的教学内容观进行有效贯彻,高职院校有必要引导教学工作者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促使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在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者素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工作者围绕高职院校育人目标以及社会人才需求,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从而为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4.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在高职院校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了解现代化的育人技术与育人理念,并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如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推动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运用到育人工作当中。与此同时,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使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在更好地呈现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在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工作当中,教学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优化中的功能。为此,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在教学评价中发挥出主导作用并做好肯定性评价工作,而且需要重视引导学生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确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全面的反映,进而为教学工作的创新改革与持续优化提供良好依据。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6

关键词高职刀具教学改革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空间几何形状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学难度较大。对该课程进行必要改革,以实现社会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现学生与企业零对接,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课题,为此,应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实践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积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经验,力争取得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二、目前的教学现状

1、理论教学部分中存在具有学术价值但无实用价值的内容,过于追求系统性,完整性而实用性重视不够,内容难度较大,公式推导繁琐。

2、实训教学重视不够,实训条件不完善。刀具刃磨的条件不具备,刀具刃磨没有纳入实训课程,学生学完本课程后没有掌握刀具的刃磨技能。

三、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职业型”、“实用型”的路子,不应过多强调其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合理性、思维的严谨性,基于此,高职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教师必须树立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进参与教学内容改革,

四、教学改革的目标

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调整,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积累教改经验,取得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

刀具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四会”的技能:

1、会选:即各类刀具,各种几何角度和切削参数的选择。

2、会磨:即掌握刃磨刀具的技能。

3、会用:即会使用安装各类刀具。

4、会看:即能看懂刀具图。

五、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要求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必须对相关课程和内容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1、调整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

从有利于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重新审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知识结构,根据化繁就简,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出实用性原则,对教材的各部分内容的多少、顺序安排、作用与地位、衔接和影响等进行研究。调整后的知识体系在结构上包括二大板块:金属切削原理部分、和刀具部分。在内容安排上,金属切削原理部分应删减切削过程基本理论中的较难理解或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的部分,突出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内容;,刀具部分内容应删除刀具角度换算及刀具设计部分的内容,增加刀具选用和应用实例方面的内容。这样调整以后的内容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同时加强了实践性较强内容的教学,符合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学的内容应该更新,要能体现时展的气息。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和应用的最新动态,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捕捉、提取与加工有用的信息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例如,数控刀具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教学过程中可适量补充和重点讲解该部分内容,以开阔学生的眼界,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在各种教学环节中,积极地想办法,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例如在教学内容上,虽有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书本,可以有针对性的收缩与延拓;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更新,改变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学习和掌握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空间教学的作用。采用模型,现场等多种教学形式

1、突出重点

教师在处理教材及课堂讲授时注意把握的几个关系,重点掌握知识与一般了解知识的关系;重点与难点的关系;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提高性知识与普通知识的关系;重点要求与一般要求的关系等等。突出应用型知识的讲解。

2、尽量使用更多的辅助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刀具角度概念时,由于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与掌握,可用木材按比例制作放大的模型,对照模型逐个概念讲解,再配合用多媒体演示,使抽象转化为具体,抽象转化为直观,难转化为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现场教学

在讲解刀具刃磨和操作时,可在实训中心现场进行示范操作,学生通过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容易理解并掌握该项技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在给高职学生上课时切忌照本宣科、讲授知识,在准确表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最好能适当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5、结合实际应用讲清概念

在讲解一些基本概念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刀具几何角度的概念时,可以从生活中使用的菜刀讲起,基本概念和原理搞清后再导入到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刀具角度中去。在讲授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时,结合学生已了解的或将要大量接触的、与专业有联系的实例来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加强实训,强化技能培训

建议完善实训条件,增加实训内容

切削是机械行业最基本的加工方法,切削离不开刀具,刃磨刀具是机械技术工人的基本技能,是学生经过培养后与企业实现零对接的基本条件,

1、建议学院添置砂轮机,车刀,钻花等实训设备和刀具,建立刀具实训室,完善实训条件,

2、增设刃磨刀具的实训课程

3、适当添置切削刀具的教学教具,模型,如钻花等

4、在实训企业建立刀具实训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实用刀具。

高职教育是新兴的教育事业,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任务既迫切又繁重,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与艰辛,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吸取别人的好经验,创造出自己的新东西,才能有所前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昌国主编.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7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改革;教学手段;边远山区;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242-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时代,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更新以往教学观念,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放到首位[1]。植物学是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为确保教学内容及学科体系完整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笔者对植物学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探索。

一、边远山区地方高等院校植物学教学现状

植物学是我国边远山区地方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形态解剖学两部分[2]。植物学内容编排没有按照植物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来编排,内容缺乏有机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内容庞杂、课程学时多的问题。同时,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活力,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拼写、自学等能力严重不足。因此,边远山区高等院校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边远山区地方高等院校植物学课程改革必要性

植物学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和重要标志,是边远山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课程改革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特别是发达国家,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首先从课程改革开始,通过课程改革来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变学生的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把课程改革当成是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学课程面临学科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挑战。由于微观学科的快速发展,学生学习知识兴趣也发生了转变,对微观技术研究领域较感兴趣,由此变化影响到植物学学科的生存和可持发展;其次,伴随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怎样更好地完成植物学教学任务,是目前老师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最后,热门和前沿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因此,对传统植物学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是目前边远山区地方高校植物学面临的当务之急。

三、边远山区地方高等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植物学具有内容抽象、知识点多等特点,以教材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大多学生感到内容很难理解、没有趣味性[4]。以上这些问题是植物学教学的难点,也是限制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内容改革后,先根据植物体生长、繁殖的顺序和规律,介绍植物从开花到种子和果实形成的演化规律;然后介绍植物演化水平、植物的开发利用;最后介绍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最为熟悉的被子植物。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及了解植物演化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5]。同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不断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利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大多植物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边远山区更是如此。一本教材用几年,甚至十几年,或更长时间,这与我们科技的迅速发展是非常不协调的。所以要不断加快改革步伐,不断更新课程教学新内容,尽量做到少依赖教材。

3.结合本地区地域实际,实行因材施教。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纬度地带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讲授内容教学,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结果[6]。因此,要根据植物分布的不同地域,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改革,相应修改教材,合理取舍内容,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

4.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活动。只有做好这些,才能较快较好地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从而不断促进植物科学向前发展和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

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植物学教学的传统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不利于边远山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地方院校的植物学课程教学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2,3]。具体做法有:(1)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每章课程内容讲解,结合地方特色,首先提出相关课程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讨,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注意力更为集中,课程内容针对性更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2)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中积极制作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使抽象的课程教学内容更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3)不断加强课外辅导。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遗留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因此,要适当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以免影响其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主要针对部分学生对科研有热情,但又缺乏科研经验和实验条件的实际情况,鼓励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7]。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基本技能。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也能减轻老师的科研工作负担。学生能相对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自己设计课题、撰写项目报告,并组织实施直至项目的顺利完成,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协调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一直密切关注植物学科的发展和前沿动态,在把握植物学课程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只有结合地方特色,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植物学的浓厚兴趣。今后,植物学教学、实验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在此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许多新的疑难问题,我们会进一步深入探索,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时展的要求,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传友,马成仓,方丽平.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81-82.

[2]张乃群.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105-107.

[3]叶创新,戴水连,廖文波,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65-70.

[4]陈章和.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努力使植物学教学适应21世纪植物科学的发展[J].生态科学,1998,17(2):123-125.

[5]程焉平,倪福太.植物学课程整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29-31.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8

修订工作组专家:概括地讲,数学课程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是实施的准备与过渡。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实施之前,教育部组织了力量对当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修改,以作为正式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与过渡。

二是部级实验区的启动与推进。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新课程在42个部级实验区开始实验。

三是省级实验区的启动与运行。2002年全国有18%左右的县区实施了新课程,实验的面有了比较大的扩展。但是平均每个省还不到20个实验区,这样在省一级可以有比较好的培训与指导。到了2003年,全国有910多个县区进入新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32%。两年共启动了1400多个省级实验区,占全国区县的50%左右。

四是大面积快速推进。2004年到2005年是新课程的全面推进阶段。到2004年全国有90%的区县起始年级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到2005年全国初中和小学全部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实验。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推广阶段,所有学校都进入到数学课程改革。

五是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到2004年和2007年,部级实验区的初中和小学分别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以后完成一轮实验的地区逐步增多。这些实验区中的部分学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验研究经验,探索了数学新课程实验的策略与方法。部分地区和学校进入了课程改革的常态阶段。

十年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观念发生变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过程。数学课程改革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个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次是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索和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另外,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以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的评价方式正在逐步改变。许多教师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成长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同时,对传统的纸笔测验进行改造,在测验题目的选择上注重现实性和问题情境,也增加了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使得评价更加灵活多样,与课程改革的多元目标相适应。

《江苏教育研究》:课程改革是倍受关注的探寻过程,当其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十年来社会各界反馈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中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修订工作组专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十年来,在几次大规模的调研中,以及报刊杂志上,特别是第一线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许多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

其一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新内容教学遇到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把数学内容分成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内容的选择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简单的概率知识、图形的位置与变化、实践活动与课题学习等。这些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准备和教学经验。加之,缺少这方面具体实用的培训和交流,因此,教师在具体设计和实施中出现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方面的问题。同时,一些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年级出现,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差异、如何把握难度和要求也是需要研究实验的。

调查中如对可能性的认识,从哪一个年级开始更好,怎样区别不同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加以考虑。有39.5%的教师认为“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反映“标准中有些实践部分的内容缺乏操作性,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教材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具体实施时有一定困难。”

其二是对某些数学思想或数学教育观念的认识与理解存在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一些数学思想或理念,如数感、符号感、合情推理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体现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理解这些问题上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缺少实用的案例。

其三是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与把握容易存在误区。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存在着如何把握方法的适用条件、如何适当地把不同方法更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有些教师误认为,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或合作式教学方法时,似乎学生活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学生说得越多越好。有些一线教师反映,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学的学习效果反而下降了。如何把握教学的进程,如何处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教师的适时指导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地把不同的方法很好地结合,更好地实现多元目标,数学课程标准还需要给出明确的建议和具体的指导。如何处理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机会与保持一定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之间的关系,是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其四是在评价改革上遇到的困难。

在征求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意见时,教师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评价问题。原有的评价体系、方法与课程改革后的存在很大差异,这对新课程内容与方法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调研中教师认为,“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的过程在试卷中很难体现。”“过程性评价不好操作。”“评价方式多样化与实际不相符,评价方式只有终结性评价,其他形式只流于形式。”“新课标提倡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与考试的单一性存在矛盾。”等等。

其五是关于数学课程内容的讨论。

对于把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领域,以及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取舍,都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而争论比较大的集中在几何内容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与几何内容相关的都改成了“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改变了原来的几何推理体系,把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由此引起一些讨论。有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赞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推理证明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高度。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评价《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否定了我国中等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大淡化了数学中的推理证明。还有观点明确提出平面几何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当作为中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不能舍弃。这些争论一方面反映了对数学课程内容的不同观点,对于全面理解数学课程内容是有益的。同时,也标志着有更多的人在关心数学教育问题,关注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江苏教育研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定位曾有几种观点。有观点坚持大众数学,主张数学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作准备,也有观点认为数学教育应为培养英才作准备。此次修订是怎么规定的?

修订工作组专家: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方案公布和实施以后,引发讨论的问题之一。

偏向于大众数学的观点方主张数学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作准备,认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每个适龄儿童拥有平等的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教育的权利,这种意义下的数学课程应当是对每一个人所必需的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并且是人人都能够实现的。偏向于精英数学的观点方则认为数学教育应为培养英才作准备,反对教育体制的“一刀切”,提倡坚持数学学习的高标准。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导致对整个数学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的差异。义务教育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当然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而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如何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让一部分学生潜力更好地发挥出来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数学设计,特别是数学课程实施中应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是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目标,也是对数学教育者提出的要求。面对每一个人的数学教育既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须的要求。义务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让所有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成为合格的公民作准备。良好的数学教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又应当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江苏教育研究》:据悉,此次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是在认真总结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数次针对数学新课程的专项调研结果,循序渐进地修订完善的,继承中包含了革新。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哪些方面?

修订工作组专家:好的,此次修订本着实事求是、严谨认真、顾全大局、求同存异的态度,力求使数学课程标准更完善、更适用。下面主要从“实验稿”基本理念与目标的修订以及各学段课程内容的修订两大方面来谈:

《数学课程标准》梳理了有关数学教育基本理念和目标的表述,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对一些内容的表述做了修订,使其更加合理完善。

一是进一步明确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重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与性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特征。

数学的意义表述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数学教育的作用表述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这次修订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结构,但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改。

《数学课程标准》用“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描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

数学的教与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方面,《数学课程标准》统一描述了数学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

三是调整和界定了数学课程中的若干核心概念。本次修订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设计”中提出的6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做了调整。共提出10个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注重发展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阐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对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是《数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完善,在具体的表述上做了修改,进一步突出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思想。课程目标的设计,凸显了以下特点:

首先,课程目标的总体设计保持了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结构。具体表述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并强调“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其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更应当重视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和落实。另外,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来总目标中四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更加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学段课程内容的修订方面,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和具体内容做了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中的每一条都尽量使用了规定的结果动词或过程动词,作为对这一内容的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内容略有增加,“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明显的减少。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此外增加并调整了部分内容。第三学段内容的具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删除了一些条目;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江苏教育研究》:我们看到,此次《数学课程标准》各学段课程内容有所删减、增加或调整,第三学段增加的内容包括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请问删减和增加内容时主要依据怎样的原则?选学内容的增设出于怎样的考虑?

修订工作组专家:删减和增加内容时主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因素:(1)与前后学段的知识内容的衔接;(2)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的生活实践的联系;(3)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和水平;(4)对学科本质以及核心思想的体现。

选修内容的增设主要是从课程的理念出发,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可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课程在规定了所有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的同时,也应该为学有余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选学内容的设置,就是希望为一些有兴趣、有能力而且有愿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这些内容不要求面对所有学生。这样的设置,面向整体的同时也有利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潜能,便于在数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需求。

《江苏教育研究》: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标志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想听听对数学课程改革有怎样的展望。

修订工作组专家:在十年的改革历程中,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广大中小学教师,从数学界、数学教育界乃至社会各方面都对数学课程改革给予了较大的关注。

展望将来,第一,我们要坚定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对于任何教育改革而言,实施者对改革的认同是影响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十年的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认同感在实施初期会受到诸如宣传等课程政策的影响,而在实施的中、后期,对改革认同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实施的效果。从几次评估得到的课程改革总体运行上取得的效果,对于增强人们改革的信心会起到重要作用。从数学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中多数实施者对数学课程的看法,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关注不同学生发展的数学”,是始终应当坚持的。随着实施的推进,不断总结改革过程中的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适当调整课程改革方案,会使实施者坚定改革的方向,增强改革的信心。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9

1.丰富体育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体育课程内容,就是在教育部要求的体育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艰苦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野外活动的体育内容。体能是艰苦专业的学生发挥智能的基础,是完成工作和成就劳动的本钱。改革体育教学内容,目的就是要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充分体现出它的服务性、职业。目前,学校的体育课程所有专业共用一本体育教材,开设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同的教学模式,忽视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体能需求标准。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是在教学上提出“分类教学,分专业训练,分班级活动的‘三分三’教学模式”,在完成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学生体育课程规定的基本内容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转变对体育教学产生可有可无的消极认识和懒散的学习态度。二是认真分析不同专业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要做到专业发展与体育课改革相结合,专业建设与体育内容相适应。通过认真分析岗位特点,明确不同专业对学生不同的体能要求,才能明确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如何进行改革。我们所选的四个艰苦专业,都是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一方面是工作环境的艰苦,考生不断减少,一方面是工作岗位的野外作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比其他专业更高。

2.四个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以野外和重体力工作环境为主,因此它的体育教学也不应脱离实际,特别是不能脱离行业专业工种需要的实际。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体能上对艰苦岗位的适应能力。例如选矿专业(工种)必须具备长时间耐潮湿的身体素质,精神高度集中,用上肢反复重复着一个动作,同时要解决由于下肢活动少而带来的体能发展不平衡问题等。这样,腰腹力量,上肢力量和耐久力成为选矿专业的一个训练重点,而地质、采矿、钻探专业,则更需要活动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的知识与训练,于是登山、野营、五公里徒步成为他们的重点学习内容。三是要针对不同专业在岗位上的工作强度和身体素质要求,来完成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成的。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能培养体系,只有把体育教学中在课堂上无法全面完成的内容,通过第二课堂来进行选项教育,因此,我们修改和完善了新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把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个方面进行了统一的系统安排,并通过教学管理部门的行政手段具体组织实施。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考核模式,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后,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要在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改革,既要保持传统的必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又要注重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需要进行的针对性训练,强化带有专业工种特点的专项素质练习。考核内容采用了自选和必修两项。基础考核内容为自选,而带有专业特点的内容则确定为必修,例如:选矿专业的下蹲、托举。另外三个专业的五公里徒步、300米缓坡登顶等内容确定为体育必修内容和必考内容。

二、体育课教学改革在五个方面获得了成果

教学改革具体内容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示范岗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11-02

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也是培养生产和管理,着重于实践应用,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只能从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引领,更新技能点、知识点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学生评价标准,一切以能力为标准,以人才培养为体系,以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岗位专业技能的变化,企业对毕业学生的要求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这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岗位能力是体现毕业生水平的重要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岗位特点。这个就需要在数控实习过程中养成这种岗位习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这种岗位习惯的养成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停地进行巡回指导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示范岗位对其操作直接进行规范和引导,学生没有比对的示范岗位标准。近年来,学院纷纷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对于职业素质的养成,采取“6S”管理体系等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对于学生岗位操作规范可能老师提出了很多的规范性要求,但由于其缺乏形象的导引,使得实际效果不佳。示范是做出榜样或典范来供人们学习,实践教学过程就是需要这样的示范过程。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性操作,通过岗位的示范形成规范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示范岗”教学改革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规范的操作演示和教师职业素养的展示,使学生能更迅速地掌握操作技能,尽快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良好的示范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教学内容的改革。“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要以企业岗位的实践需要为要求,结合岗位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岗位环境等因素,以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规范为导向改革实训课程教学内容。①通过调研,从社会企业(行业)岗位出发,把岗位中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职业教育中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把岗位中应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养成的要求作为实践课程学生素质提升的依据。按能力需求增减实践课程内容,确定以示范岗位建设为入手点,实现学生职业操作的规范化。②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要以能力为中心,创新评价体系,从岗位需求出发,将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纳入评价。去除传统的最后一考定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要评价内容。结合“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内容变化,创新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岗位操作规范化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需要实现实践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模块化。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从岗位能力、素养和知识为要求,通过教师在示范岗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通过“示范―模仿―实训”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满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需要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理论知识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成为实训而实训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建立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模式。岗位能力是体现毕业生水平的重要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岗位特点。这就需要在数控实习过程中养成岗位习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岗位习惯的养成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停地巡回指导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示范岗位对其操作直接进行规范和引导,学生没有比对的示范岗位标准。通过示范岗位的演示,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岗位,还可以规范指导教师之间的操作岗位标准。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岗”教学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数控机床操作示范,二是数控操作岗位职业素养的示范。通过实训课程的教学展示教师规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数控机床操作示范,教师主要示范的内容是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按钮的详细操作。具体包括数控机床的回零、手摇、手动、mDi、自动操作方式。数控操作岗位职业素养示范的具体内容是指操作人员的作业规范,劳保服、护目镜以及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和摆放,设备使用完后,卫生的整理等。

2.教学方法的改革。示范岗教学适用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模块化。然后以教师的操作示范进行规范的演示。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依照传统的由教师将操作内容全部讲解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分散到各机床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利于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成各个小的教学模块,采用示范岗的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示范,学生演练为主进行课程的学习。比如,在数控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将数控机床操作的教学内容分散成机床的回零、手动等操作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完成后,逐一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续模块的学习。

3.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评价对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其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学习评价可以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促使学生产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动力。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安排在末期,对平时的评价较少。“示范岗”实训模式的学习评价主要放在平时,能真实反馈学习效果。

二、“示范岗”实训模式有效性分析

1.培养实训教师主动指导的意识。示范岗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实训指导教师的主动指导意识。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来回指导为主。示范岗是在固定的岗位上教师需要进行规范的操作示范和讲解,需要老师将课程的内容展示出来。这就直接激发了实训指导教师的主动指导的意识。

2.树立实训指导的规范。在示范岗实训模式中,教师起着准确的示范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引领作用。因此,实训指导教师的示范规范与否很重要。这样就从侧面促进了指导教师必须要对所示范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梳理。通过规范的操作,展现职业素养,整理整顿实习岗位内容,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3.建立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以“示范岗”建设为基础,从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两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必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岗位能力是体现毕业生水平的重要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岗位特点。这个就需要在数控实习过程中养成这种岗位习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这种岗位习惯的养成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停地巡回指导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示范岗位对其操作直接进行规范和引导,学生没有比对的示范岗位标准。通过示范岗位的演示,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岗位,还可以规范指导教师之间的操作岗位标准。

4.指导细节的把控,细节决定成败。指导细节是指在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包括工量具使用和放置、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操作顺序等。这些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关键。在示范岗教学中能很好地把控指导细节,学生容易上手。

5.讲评具体化,提振信心。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迅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讲评是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准确的点评,它能准确反映学生实训过程中存的问题。“示范岗”教学改革使得讲评更加具体化,提振了学习信心。

通过一系列“示范岗”的建设,必然会使实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理实一体化和职业素养的示范性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实训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通过示范岗位的演示,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岗位,还可以规范指导教师之间的操作岗位标准。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对职业素养、职业习惯的要求,直接体现出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这对于树立学校的品牌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高职教育教学积极地与企业实际岗位相融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核心。因此,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要面向专业建设的大方向,结合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技能型教学体系,促进实践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姚令华.对环境设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