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十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十篇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36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1

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候异常,阶段性强降温和持续低温寡照、多雨(雪)天气较多,致使部分农作物遭受严重冻害。同时,由于降水分布不匀,加之入春后大风和强对流天气增多,造成华南和北方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以及部分地区暴雨、冰雹成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旱涝灾害程度将比去年重,蝗虫等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防汛抗旱和病虫害防治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当前主汛期和蝗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即将到来,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减轻农业灾害损失,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现就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

去年农业获得丰收,多年不遇的有利气候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的年景总体将比去年差,要保持去年和今年以来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良好局面,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增多,难度加大。各级农业部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和蝗虫防治等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和长期抗灾的思想,切不可麻痹大意。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把防灾减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

二、切实履行灾情报告制度

要加强与气象、水利、海洋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对重大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及时收集、核查各种农业灾害发生的时间、地区、范围、危害程度、损失等情况,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我部反映重大灾情和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主汛期和重大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做到一般灾情每旬末报告一次,重大和紧急灾情务必做到立即报告,确保信息畅通。我部联系电话:办公厅值班室,*种植业管理司,*(传真)、*畜牧业司,*(夜)、*(传真);农垦局,*;乡镇企业局*;渔业局,*。

三、切实做好抗灾减灾准备

要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准备。我部已制定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7项有关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业经国务院备案,另发),下发了《*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各级农业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完善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关键时段、薄弱环节、重点作物、重大病虫害、重大动植物疫情的防御(防治、防控)、抢救、补救、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加强对农民防灾减灾、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培训和指导。根据水源情况及时搞好适应性种植。通过改革耕作制度,规避高温热害、干热风、早霜、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时组织抢收成熟农作物,加固防护棚室建筑、畜禽圈舍、养殖鱼塘、农机设备等。加强水产养殖生物管理及水生动物防疫工作,防止可育杂交种和外来水生物种进入天然水域,避免生态灾难,并尽力做好大汛前的亲鱼转移工作。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落实好救灾和病虫害防治、动植物防疫的物资、资金和人员,协助水利等部门做好防汛抗旱设施安全检查、加固、维修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清淤、除障等工作。

四、切实落实各项减灾措施

要树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灾情,立即反应,及时行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救灾(防治)对策措施。根据农业灾害发生情况,及时修正减灾措施,并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第一线,现场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开展田间管理、毁种补种和病虫害、动植物疫病防治。协助地方组织好重大病虫害、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防治(处置)行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落实救灾(防治)资金,调剂、调运救灾(防治)物资,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组织好农机抗旱抽水、抗洪抢险排涝等工作。加强对洪涝灾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坚决控制人畜共患动物疫病的暴发和流行,杜绝灾后灾的发生。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措施

一、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内涵

1、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概念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简单来说就是指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为其因遭受气象灾害而带来损失所提供的保险。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既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种类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来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按照责任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即综合责任保险、一切险以及基本责任保险等。

2、实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重要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民会因为遭受气象灾害而颗粒无收,从而影响到农民当年的经济收入。为了保证农民的稳定收入,国家推出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旦遇到气象灾害,不管受灾程度如何,投保农民都能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让农民不会因遭受气象灾害而影响到下一年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实行并推广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以宁夏为例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这里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平原、高原以及盆地等,也正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使得宁夏当地农民极其容易受到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威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气象灾害有以下几种:干旱、暴雨洪涝、大风沙尘、冰雹以及雷暴等,这些气象灾害不仅危害大,而且由它导致的洪涝、地质灾害等也时有发生,给当地农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当地政府以及农业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宁夏地区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三、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措施

1、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是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第一,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并坚持政府组织、整体规划、科技支撑以及注重实效的建设理念,从而进一步完善宁夏地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的规范化以及公正化奠定基础;第二,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建立多途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宁夏当地经常会遭受的气象灾害,并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修正以及更新。应急处置机制的建立落实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组织力量的通力协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协作联动以及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宁夏当地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第三,要借助法律武器来对宁夏当地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雷电灾害防护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防灾减灾过程的规范性以及法制性,从而为之后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提供保障。

2、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监测系统、监测站以及天气雷达等技术的运用推广,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水平,同时还实现了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且整个过程的准确性以及分辨率等都获得了较大提高。其中,当地政府可以在偏远山区、沿黄经济带以及气象站点稀少的区域,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与此同时,重要水利工程、工矿区以及大型化工园区等区域也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的建设;另外,根据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对象,还要加大对旱情监测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等次生灾害的监测网络建设;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为农业防灾减灾打下基础。

3、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实现对城市、农村、水库以及河流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同时还要提高该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对现有的农业干旱、霜冻、阴雨天气以及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进行及时更新以及调整,从而提高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以及水平。

4、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机制

宁夏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以及隐患排查等工作,对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有一个准确评估以及掌握,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从而为宁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还可以通过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来对极端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为减少宁夏当地农业的损失,除了要推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之外,当地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的投入力度,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城市防洪防涝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以及雷电灾害防御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为有效防范气象灾害提供先决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想要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减少广大农民因受灾而造成的损失,就必须要在推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从而确保宁夏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最终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恒,鲍文.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166-169,248.

[2]赵晓华,丁泽龙.浅析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698-698.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3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能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重点,全力推进气象“两个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统筹集约各种有效资源,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发展的要求,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分类指导、分级负责,需求引领、科技支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结合各乡镇的需求,立足现有基础,科学合理布局,强化薄弱环节,完善网络系统,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推进农村气象技术装备和其它防灾抗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三、总体目标

利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发展适合我县农村实际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成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和人工影响天气防御系统,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防御规划到乡镇,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组织机构、自动观测、精细预报、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协理员到乡镇,应急预案、科普宣传、气象信息员、预警信息到村组,使灾害防御责任主体明确,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四、年重点工作

(一)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机制;完成各个乡镇行政区域经纬度读取工作;完成各乡镇政府所在地经纬度实地测量工作;完成农安县行政区域内主要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分布调查、统计和分析工作,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数据库。

(二)建立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组建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建立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电子管理数据库;完成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完成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并开展工作;完成县-乡-村一体化的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全县60个以上的行政村)为主体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完成县、乡、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的逐级编制;县政府出台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与农业局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控专家联盟;完成《农安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手册》、《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栽培农业气象技术系列手册》及管理工作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防灾减灾明白卡的编写、印刷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制度;完成乡-村两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我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三)完成第二期人工防雹网络建设工作。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进一步加大标准化防雹站建设力度,更新现有10部陈旧火箭发射装备,新建2个防雹站,使地面作业装备控制面达到全县农田面积的接近75%,切实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技水平和总体效益。

(四)完成对现有陈旧的12个乡镇加密自动气象站改造升级工作;新购置4部自动气象站设备,分别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增设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在气象灾害关键区域布设2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切实增强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自动监测和及时报警能力,进一步增强防御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能力。

(五)编制我县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气候区划图,编制出台我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对符合标准的部分乡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因地制宜开展诊断服务;完成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建设。

(六)年内,完成1个特色示范村的“三辣”种植大户的“直通式”联系,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政府将对气象为农服务进行资金投入,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县政府对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4

近年来,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加剧发生。预测分析2008年全市总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局部地区发生旱涝灾害、地质灾害、农林作物病虫害、森林火险等灾害的概率较大。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就2008年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一)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结合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救、森林防火、植物病虫害防治、地震救助等防灾救灾应急预案,对响应等级、职责分工、组织指挥、力量部署、处置程序、人员救助和物资保障等作出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健全完善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科学规范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抓好自然灾害各类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对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有关保障预案要加强组织实施,定期组织专业、非专业和综合性的临灾应急演习演练。专业救援人员要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和技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社会群众要掌握自救和互救技能,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实战性。

二、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三)坚持“六长”会商制度。建立“六长”会商制度,及时研究分析灾害趋势,研究落实防灾救灾减灾措施。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后,气象、水文、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要加强经常性会商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各类监测体系,实行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现代监测手段与传统监测手段相结合,对预报的重大灾害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单位预警信息。气象、水文、防汛部门要严密监视天气和雨情、水情、旱情发展变化,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加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巡查,林业、农业部门要加强森林火情、农(林)有害生物灾情的监测预报工作,防汛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堤段、病险水库、重点水利工程的监测预报工作。

(五)搞好灾情评估。建立和完善灾害评估体系,认真搞好自然灾害的灾后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从灾前、灾中、灾后的防灾救灾中查找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地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和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制定落实科学、合理、实用的防灾救灾减灾应对措施和办法。

三、加强应急救灾体系建设

(六)规范救灾应急管理。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健全信息报告体系、应急响应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重点抓好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规范灾害信息报告和救灾指令程序。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设,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三级灾害应急机制和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灾害应急响应、处置等管理职责,强化县(市、区)、乡(镇)政府先期应急处置的主体责任。

(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把政府管理与全民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方参与、军民结合的救灾工作应急联动机制。落实汛期、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收集、传递和处理灾害信息。加强救灾工作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提高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抓好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落实抢险救灾专用装备、物资和器材储备。建立驻达部队、武警、预备役民兵参加抢险救援联系协调机制以及110、119、120等应急力量的协调联系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会、志愿者队伍和群团组织在抗灾救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扎实抓好防汛抢险、抗旱服务、地质灾害抢险、森林防火、防雹增雨、有害生物防治、民政救助以及市政、交通、卫生、公安、通信等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非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专用器械、物资、防护用品等装备建设,充分发挥驻达部队、武警、预备役民兵在应急抢险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四、加强灾后重建体系建设

(九)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及时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药品等必备救灾物资,保证受灾群众“五有”、“两不”。立足于防大疫、抗大疫,抓好灾后防疫防病工作,确保灾后无疫病发生。抓好救济救助、司法救助、心理援助、保险理赔等后期处置工作。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十)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加强对重建房屋设计、施工方面的指导,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选址,提高建房质量和抗灾能力。积极组织调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受灾群众抓紧补种改种适季的农作物,努力提高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通过减免税收、提供小额贷款和生产性救灾补助政策,鼓励、支持受灾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抓紧恢复工矿商贸企业生产,确保灾后生产恢复和市场供应。

五、加强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抗灾救灾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要把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乡(镇)、村、组和企业等基层单位,确保救灾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到岗位、到人头。灾害发生后,乡(镇)、村级组织要在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快速疏散和安全撤离,严防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二)深化减灾管理宣传。加强灾害应急知识宣传培训,大力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工作。广播、电视、报刊、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版),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避让以及自救等知识(常识),提高社会各界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十三)严格灾情信息报送。严格按照《*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规定》(达市委办发〔2007〕67号)关于突发事件报告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时限等要求,认真做好灾情信息报送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规范灾害信息报告和救灾指令程序,重大、特别重大灾害信息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府救灾办、应急办报送灾情信息,原则上不得越级报告。各县(市、区)要在乡(镇)、村、组建立自然灾害信息专(兼)职联络员,确保灾害发生后,灾情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传递。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5

一、现状和形势

我县常见的气象灾害以干旱、冰雹、暴雨、雷电、大风、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为主。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发生频率高、局地性强,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防御气象灾害,我县不断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共建成6处固定炮点和一部流动火箭发射架,安装了一个大气自动监测站、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和一个土壤墒情自动观测站,实现了与齐河、沧州多谱勒雷达资料共享使用,气象观测系统初具规模,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防御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拓展。建成了基于移动“农信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在县电视台设立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建立了与广播、通信、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绿色通道”,实现了预警信息电视实时插播和手机短信全网。三是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初见成效,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推进,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暴雨、洪涝、严重干旱、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特大雪灾和冰冻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增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更加严重的威胁。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这些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也日益显现。在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行政、科技、法律等手段,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必须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气象灾害防御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综合防御。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气象灾害防御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气象灾害防御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测,尊重科学,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科学组织实施。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软硬结合、以防为主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配合有力、保障到位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到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减少50%,人员伤亡减少50%;工农业经济开发以及人类活动控制在气象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城乡人居气象环境总体优良;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达标单位占应申报单位的80%以上。

(二)近期目标(。初步建成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三)远期目标。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任务和要求,加速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建成气象多灾种预报预警系统,加大气象灾害易发区域的工程治理力度,实施重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各类防汛防旱、城市防洪、交通防灾等工程性建设基本适应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减少50%,人员伤亡减少50%。

四、防御布局

(一)城区。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加快,暴雨、内涝、大风、雷电、冰雪等造成的城区灾害日益严重,城市热岛、雨岛效应和其它气象因素导致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防御城区气象灾害,需要大力开展城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气象数据和参数,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以及研究制定相关基础设施防御标准提供依据,提高城区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城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增强早期预警、提前防范的能力。

(二)农村。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区域,雷电、大风、冰雹、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灾害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但农村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畅,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薄弱,农民群众防灾意识不强,防灾避灾技能不高,农村减灾工作亟待加强。

防御农村气象灾害,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保障气象灾害信息能够到村入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加强农村防灾科普宣传和农民防灾避灾技能培训,建设农村防灾科普宣传与技术培训基地;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稳产高效;开展新农村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开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修订完善农村建筑物和农业生产设施防灾标准;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和新农村建设布局,加固和改造现有农业与农村防灾基础设施和民宅等建筑物。

(三)河流流域。在地理分布上,我县境内有马颊河、漳卫新河、德惠新河等河流,集雨面积较大。近年来的气候特点,造成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易发生流域性洪涝。由于极端强降水和干旱发生概率均呈增大趋势,流域洪涝灾害重现期缩短,流域大面积干旱也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流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河流流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要把防御暴雨和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流域性洪涝,以及流域大面积干旱、严重的季节性干旱放在首位,实现工程性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有机结合,构成完善的流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立跨部门的流域洪涝、干旱联防工作机制,合理布设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确保及时获取流域面雨量信息,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流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展流域降水过程预报;建立洪涝、干旱灾害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编制和更新流域洪涝、干旱风险区划,调整流域防洪标准,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四)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交通运输和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行业。低温、冰冻、暴雪、大雾等对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的影响尤为显著,容易造成道路结冰、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等严重后果。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生产部门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一个行业受灾后,不利影响会迅速连锁传递到其它行业,灾害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明显放大。

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是建立交通气象观测、电力气象观测等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发展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和预警服务,实现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及灾害协同防御;开展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精细化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设计标准;建立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工程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合理规划和布局,科学防灾避灾。

五、主要任务

根据我县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统筹制定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努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完善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加密观测站点,提高地面和高空自动化观测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天气雷达资料,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全天候、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在每个乡镇(街道办)建设1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在几条河流主要观测段建设相应数量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基础上,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农业生产需要,建设特种自动气象观测站。

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体系。统筹发挥公共信息网络和专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建设和完善各相关部门间气象灾害信息实时快速交换网络和共享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共享。

3.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精细化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对各类专业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预警信息与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和播发渠道,充实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及时向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提高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建立和充分利用各类现代化媒体、通信工具和通信资源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机制或平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给公众。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体系,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

(二)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1.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全县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以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完善气象灾害风险信息上报系统和制度,加强对气象灾害风险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和应用。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普查,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查找气象灾害防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为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奠定基础。

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及相关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依据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及风险区划,针对各类气象灾害组织编制防御方案,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综合评估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气象科普知识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等科普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紧急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2.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提高对干旱、冰雹、大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灾害的应急作业水平。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气象减灾志愿者队伍。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

3.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办)、社区(村)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进行认证、评估,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中,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办)、社区(村)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建立乡镇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站,发展乡村气象服务信息员,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

六、防御工程

加强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系统,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研究、预警网络体系,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到年,与各乡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已有资源和建设紧密衔接,实施以下五大工程。

(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开展农村气象及相关灾害普查,建立综合观测系统,各乡镇(街道办)至少建设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发展农村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农村易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完善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各乡镇(街道办)配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建设成果解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的瓶颈问题。

(二)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应用现有天气雷达资料、气象卫星广播系统以及区域气象观测站资料,建设集人影指挥、作业、信息收集等为一体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指挥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队伍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对全县所有作业点进行改造,争取所有作业点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三)高影响领域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评估工程。建立重大水利水电设施、公路、架空输电线、通信设施、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重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集中区等气象灾害防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务、电力等气象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

(四)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全县的雷电监测网,实现雷电实时监测信息共享。完善雷电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应用开发和防御工程体系。完善雷击风险评估系统建设,做好雷击风险区划。充分利用雷电监测资料,对雷电灾害进行分析鉴定。推进农村及中小学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分期、分批在雷暴频繁区、雷电事故重灾区督促、指导开展防雷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完善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展室,制作气象减灾公益广告,开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办)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重点,组织编制本地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层层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责任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重大项目建设。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建立灾害性天气信息通报与协调机制。

(二)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切实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作,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部门和乡镇、部门和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和层次。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联合组织实施相关重大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三)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我县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和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深入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新突破。

(四)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专业人才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为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咨询。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人员水平。加强防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实武警中队、公安民警、预备役和各部门(行业)抢险队伍,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基层防灾志愿者队伍和乡镇(街道办)、社区(村)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在乡村设立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及时接收和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灾害信息,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参与本乡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定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五)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开展有关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6

【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级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着力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升全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现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全镇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大震灾预防力度

依法加大对一般工程、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重大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力度。经常性开展城乡民居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保证地震安全制度的全面落实。

2、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水平

组织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充分抓住“科普宣传月、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完善科谱示范村创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要大力开展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并积极探索创建活动的新路子。

3、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和“三网一员”建设,规范地震宏观观测点管理,对各宏观点反映的宏观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4、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依法指导学校、医院、企业、村、社区等单位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扩面或修订工作。对重点单位要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监督。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

5、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新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强化责任追究和责任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廉洁高效、办事公正、服务优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执行好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沟通与联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二】

为提高XX村村民与企业员工防震减灾安全意识,加强XX村生产生活地震安全环境建设,XX村委在市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扎实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全面提升XX村防震减灾安全保障水平。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结合XX村实际,制定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基础宣传活动:6月~7月

主要是面向村民、工厂员工进行宣传,以在人流量大的地点张贴宣传版画供来往行人阅览为主,配合派发宣传单张。由市地震局负责免费提供活动所需宣传资料及宣传用品,XX村委组织实施。

二、开展宣讲活动:7月~8月

(一)面向村民、企业员工等,利用节假日或活动日,采用播放防震减灾DVD宣传片的形式进行插播或反复播放。由XX村委负责完成。

(二)面向村委干部,村民代表,企业安全生产部门主管,学校师生代表,约一千人进行系统宣讲。由市地震局负责安排讲课内容和讲课人员,XX村委负责提供场所并组织人员到场听讲。8月份完成。

三、落实XX村农村民居建筑抗震安全工作:9月

市地震局联合市建设局、XX镇规划建设办组成工作组,与XX村委一起了解XX村目前农村民居建筑情况,重点查看有问题的建筑,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确保XX村建筑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四、建立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制度:9月

结合XX实际,制定并通过演练逐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包括规划应急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险场所,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通讯联络队、水电保障队、治安保卫队、医疗防疫队。根据预案,每半年组织一次全村或局部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由市地震局指导制定完成,XX村委负责根据预案要求对各应急工作队相关工作职责及纪律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

【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三】

兴隆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机关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好工作。乡领导一班人,以对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此项工作。2015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做好宏观观测工作

要做好地震预防工作,观测工作是重点。年初党委、政府专门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来分管此项工作,并落实了专人负责,收集各宏观点的情况,并及时上报。根据要求,继续落实祖窑村地震宏观点,要求宏观员认真记录,及时上报。

二、继续搞好农房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

以前发生的一些地震证明地震对农房的破坏巨大,是主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的主要对象。所以防震减灾工作,建筑物抗震设防是关键。今年上半年我们将继续对建筑工匠进行农房抗震设防工作进行技术培训,要求所有农房都要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并要求工匠必须在农房建筑合同中明确按防震设计施工。

三、加大力量做好防震设防减灾工作宣传力度,使防震减灾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7

我市属2006--2020年国务院划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震形势严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着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汲取汶川特大地震惨痛教训,切实提高我市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工作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科学创新“3+1”工作体系建设,增强政府应急反应能力、城乡工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城市防范风险能力、公众心理承受和自救互救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乡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减灾,提高减灾实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公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提高地震监控能力。在现有监测手段的基础上,购置新的监测仪器,增强监测预报能力;2010年实现与运城市地震电磁波前兆监测网络中心并网;进一步改善监测站监测环境和保护力度,保障各种地震监测仪器运转正常、资料连续;完善我市震情短临跟踪方案,强化震情跟踪监视,及时进行异常考察落实,开展地震预报科学研究,提高震情分析处理能力;抓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震情保障工作,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优质服务。

(二)完善“三网一员”网络,提高地震群测群防能力。完善和巩固地震宏观观测网、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为主要内容的“三网一员”建设,提高“三网一员”在短临预报、灾情速报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方面的能力;规范现有的宏观观测点管理,市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落实宏观观测点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岗位津贴;市地震局定期对群测群防人员进行培训,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强化城市地震安全工作,提高城市防范风险的能力。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工程,地震、建设、教育、卫生等部门协同开展城市各类工程,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普查和抗震性能鉴定工作。2010年完成我市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工作;2012年底前完成改造和除险加固,消除致灾隐患;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地震部门要依法参与国土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工作。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前置,在源头上把住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应有经地震部门审定的抗震设防方面的内容。应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应附有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否则,审批单位不予审批。

(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高农村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市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地震部门要列入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工程;2010年底,组织完成一个达到省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探索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指导与服务,组织农村建筑工匠施工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管理法制建设,逐步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切实保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经费投入。

(五)开展重大工程抗震性能鉴定和除险加固,确保重要工程的地震安全。地震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重大建设工程以及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鉴定和除险加固;在燃气、化工、冶金等行业中选择一批大企业率先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建设活动,组织开展供电、燃气、供气等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系统建设的试点,提高城市防御地震次生灾害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和工作机制,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要不断提高地震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做好城市大震巨灾的应对准备。2010年完成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并与运城市联网。要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地震、建设、规划等部门要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居民小区建设、城市绿地和休闲广场建设,设置地震灾害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地,并配置必要的救生设施,2011年完成本市避难场所建设。

(七)狠抓地震应急预案,提高震后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预案编制、修订、审批、备案和检查制度;建立地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补贴、管理、发放机制,做好10万灾民3天以上应急所需基本食品、生活用品、抢险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常态化、有效化、法制化;适时组织地震系统、重点单位、学校和市级应急模拟实战演练,检查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实现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启动预案时间不超过20分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不超过1小时的目标要求。

(八)加强地震应急队伍建设,提高震灾抢险、抢救、抢修能力。整合全市救援队伍资源,充分发挥武装部、预备役和武警、消防以及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信、卫生防疫等专业队伍作为地震抢险重要力量的作用;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2010年组建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并配备一定的技术装备,开展救灾业务训练;巩固和发展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健全救援技术培训和物资器材、经费保障机制,适时组织志愿者救援实战演练,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

(九)深化防震减灾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机制和震情灾情绿色通道,搞好防震减灾宣传基础建设。2010年底前全市15%的学校要建成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因地制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利用党校等阵地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2.4”普法宣传日等时机开展集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防震减灾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使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广大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及自觉遵守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意识得到提高。

三、保障措施

我市作为部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特别是在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面推进和谐*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同防震减灾一起抓,要加强领导、重点监视、周密设防。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要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充分发挥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作用,制定本市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和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地震工作机构、地震工作队伍和地震基础设施建设,为逐步实现预的准、防得住、救得急、恢复得快的目标提供组织、队伍和条件保障。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防震减灾行政责任制,强化地震行政执法,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依法推进各项工作。

(三)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市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根据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战略任务,规划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防震减灾要求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按辖区人口人均一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8

2014年开春以来,我州出现强降雪天气过程,畜牧业受灾较为严重。截止目前,全州死亡各类牲畜3.33万头,其中,若尔盖县死亡牲畜2.97万头。州委、州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抗灾保畜工作,金吉昌常委批示:“

近几年非常天气已成常态,重大疫情时有发生,我们的防、抗、救灾,疫情防、处工作也应常态化。关于牧草打、储已经是老问题了。除了政府花钱发草外,更需要的是要让牧民自己自觉做好打、储草、防灾工作,否则如此周而复始,就会没完没了。”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我州畜牧业良好健康发展,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各县要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扎实抓好牲畜安全度春工作

(一)高度重视,确保抗灾保畜措施落实

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县、乡畜牧兽医技术力量,组建抗灾保畜工作小组,密切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分片区对抗灾保畜工作进行指导,确保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二)做好草料组织调运,减少牲畜掉膘死亡

全面掌握当地灾情和生产情况,及时组织和调运安全度春所需饲草料。一是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组织调运饲草料,支持受灾严重的养殖户,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二是为养殖户提供饲草料供给信息,帮助做好饲草料组织调运协调工作;三是动员养殖户就地调剂饲草料,引导农牧民,提高饲草料储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注重防寒保暖,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做好技术服务,引导和指导养殖户利用好已有暖棚,做好护理,减少灾害损失。二是引导养殖户对牲畜进行分类管理,对老、弱、母、幼畜,要及时补饲精饲料。三是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逐步推进牧区养殖方式向半舍饲方式转变。四是继续做好饮水系统防冻工作。

(四)抓好疫情监测,预防疫病发生和流行

冬春季节牲畜掉膘严重,免疫力下降,防疫工作难度大,务必高度重视,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储备好防疫物资,制定和完善重大疫病防控预案,做好春防工作,避免重大疫情发生和流行。

二、提前做好汛期灾害预防工作

(一)高度重视,做好汛期防灾减灾预案

一是进一步完善汛期灾害防治预案,一旦灾情发生,确保预案能及时启动,并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强化抗灾减灾意识,深入畜禽养殖场(户)指导开展防灾准备工作,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农牧民和畜牧业基层服务人员的避险能力。

(二)加强排查工作,降低安全风险

一是对畜牧生产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了隐患排查工作,着重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进行了排查工作。二是对畜禽圈舍进行检查修缮,疏通排水管道,防止因圈舍垮塌、畜禽死亡造成的损失。三是对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9

1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孕灾环境分析

农业灾害的孕育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类环境因子中,低层大气处于最活跃和多变的状态,绝大多数农业灾害的发生和演变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水环境与大气、地面环境紧密相关,水的多少和污染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4]。同时,农业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1.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泊洼地占8.0%。境内地形复杂,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断裂带发育众多,河湖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显着。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内横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北部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淮河河床平缓,支流众多,南北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北岸支流较长,河床淤浅;南岸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区,短、陡而湍急;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同样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而,易发洪水,泛滥成灾。江淮丘陵自东而西拱曲上升,与皖西山区构筑成江淮分水岭,地势略高,干旱少雨;皖西丘陵山高坡陡,皖南丘陵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成中山、低山、台地与平原的层状地貌,易受洪水及冰冻灾害[5-6]。

1.2气象环境

安徽地区四季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在西北风带控制下,与之相应,在地面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西北风带的控制,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冬季气旋最高发生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经常在江淮流域交汇,极易引发种种气象灾害。淮河以北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长江、淮河沿岸和皖南山区梅雨季节,暴雨时常发生,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内涝灾害;江淮之间入伏后,多为晴热少雨天气,易,!造成大面积干旱,有时形成伏旱连秋旱;大风、冰雹、龙卷风从初夏到秋末,不分地地域,屡见不鲜。大涝和特大涝高度集中在梅雨季节,梅雨期及雨季降水的多少是造成安徽旱涝的主要因素[7-8]。

1.3生物环境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自然植被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前,安徽农业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给型农业,自然植被保存完好;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大兴围垦造田、毁林开荒,自然生态逐渐被破坏,病虫害日益猖獗。基于以下原因生物灾害有加剧趋势: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季节病菌和害虫的死亡率降低;二是缺少土壤冬翻,冬休田为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三是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农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四是人为过量捕杀有益生物(如鸟类、蛙类、蛇类等);五是分散经营,综防统治难以实现,造成防治效果差,害虫耐药性增强;六是科学监测水平的不足,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而侵入,带来了新的生物灾害[8]。

1.4人为及社会因素

自然灾害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孪生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农业灾害,并加大了灾害频率和受害强度[6-7,9-10]。人为及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带来农业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能够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但20世纪60、70年代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山等违规发展生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据统计,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36%;研究还表明[1]:安徽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复合作用的结果,如人为侵蚀、搬运、挖掘、塑造地形等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造成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江湖崩岸、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性灾害,导致延伸性灾害的发生,损失更加严重[10-11]。

2当前农业科技应对农业灾害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灾情,几乎所有的灾害发生后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一旦灾情发生后能做的,就只有紧急抗灾减灾,如何谋划着降低灾后损失了。安徽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灾害预警、灾情响应、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农业科技应灾的角度出发,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的观念不强,重视不够,对重大生产活动没有农业灾害防控论证意识;二是缺少农业科技防灾减灾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综合性专业化的应灾技术研究团队;三是在农业灾害的预防上,没有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研究长、短期应对与发展规划;四是面对众多的农业灾害,防灾和应灾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技术十分欠缺,防灾研究工作不能常态化。

3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对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更确切点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风险十分突出的产业,它处于一个自然开放的系统,自然界各类因素都可直接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灾害威胁下,农业生产显得异常脆弱。农业科技如何应对重大农业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答案只有一个:提升农业科技应对灾害的能力,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努力做到:预防为主,抗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灾前加强抗灾技术研究与储备、灾时科学分析辩证灾情、灾后搜集技术紧急补救[12-14]。

3.1建立农业科技应灾机构和技术队伍

农业科技应灾是一项针对性强且十分有效的手段,应从其长远性工作任务出发,设立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或挂靠省农科院),聚集并形成一支专业性的研究人才队伍。针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灾后农业紧急处置,应制定农业科技应灾的短期研究计划与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形成一套农业科技应灾的工作及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灾全局性和专业性的常态化研究,特别是要对一些长远性的农事活动或重大农业工程,加强其致灾因素防控论证,保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做到:灾前有预案、灾时有技术、灾后有措施[15]。

3.2强化应灾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应灾能力

要避免和减少灾后损失,只有重视并加强灾前投入,建议国家及省财政设立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研究专项资金,变“应急救灾科研”为“稳定预灾科研”[16]。一是针对多发性农业灾害,加强抗灾农作物新品种、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及疫病研究,储备救灾减灾新品种、新技术。如: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抗逆农业,针对多发的内涝与冰冻灾害,加强抗耐淹和抗冻(耐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作物抗寒剂研究;二是指导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如:安徽省北部是易旱、易涝且多为盐碱的地区,高粱因具有抗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最为适宜的防灾救灾作物,加强诸如高粱等抗灾减灾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种质创新工作,以便储备灾后减灾应急替代品种;三是针对常发性灾害如风灾、雪灾、霜(冷)冻灾害等,加强防灾生态系统与灾变地形地理研究,指导农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生产时要提高生态及地形防灾意识,合理布局,着眼“眼前”,又兼顾“长远”,从源头防范,减轻灾害损失[17]。

3.3建立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机制

农业灾害发生后,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必须要有多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18-19]。农业科技应急救灾同样具有深入现场查灾、诊断、寻求技术支持、灾后响应、实施减灾技术等程序化过程,必须设立常态化的安徽省农业科技防灾救灾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及时制定救灾减灾预案,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救灾响应能力,第一时间面向灾区、面向社会提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指导救灾和恢复生产。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篇10

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生产;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1033169

内黄县是1个气象灾害多发县,每年都因干旱、大风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不高,仅靠现有的电视、手机短信途径获取的气象服务信息已很难满足全面预防气象灾害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防御体系建设,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也是做好农村灾害防御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1充分重视气象在“三农”中的重要性

气象服务的好坏,对于“三农”的影响深远。气象灾害每年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使粮食生产数额大幅下降。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场地,是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最薄弱的地区,因此由气象灾害引致的大量的人员伤亡事故也多发生于此。气象服务的优良,直接决定了农业的高效生产,农村的快速发展,及农民生活的大幅提高。由此可见,通过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使之更好地服务“三农”,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个人收入的增长,以及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2积极提高气象的保障性

2.1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作为气象部门,应积极在农事季节和生产环节的关键部分做足准备,对干旱、暴雨等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的出现,做出准确而及时的判定,并通知给农民。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立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购置气象观测设备和仪器,使得农业气象服务设施进入现代化与信息电子化阶段。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强化其系列化的特点。联合各个相关部门就防灾减灾一事进行会商,以最佳的方案来指导针对农村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2.2开发农业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主导产业的地位,并引领主导产业的发展。强化灾害风险评估力度,并使之渗入到城镇建设,重大农业工程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求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对农村可用资源进行积极评估,增强对于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认识空中云水资源在抗旱问题上的巨大作用,完善人工降雨的装备及人员,使得人工降雨在农田抗旱、水库蓄水、高温降除、生态改良等方面得到有效发挥。

3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3.1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防灾减灾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防灾减灾过程中组织体系的运作情况。因此,建立一整套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分外紧要。对此,不仅要保证每个乡镇,同时也要保证每个行政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都有明确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播报员;要对农村干部及相关人等进行气象灾害预防培训,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又有深厚防灾、减灾经验的队伍;制定应急预案,进行气象灾害预案演练,加强农民预防气象灾害、躲避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当被气象灾害攻击时,农民也能够在自助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加大气象知识在农民范围内的宣传,使得气象防御知识普及到更多的农民。通过流动车,高音喇叭等方式,循环播放相关气象知识;针对农村雷电灾害高发现状,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管理,积极引导农民按照防雷规范建造房屋,减少减轻农村因雷击造成的灾害损失。

3.2拓展农村气象信息渠道

保证农村气象信息的及时,实时,同时也要完成气象灾害信息在农村的大范围覆盖。气象部门要采取多种途径,与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来完成气象信息的和传播。

4做好为“三农”服务工作的保障措施

4.1细化组织职能

只有各个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气象服务对于“三农”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努力做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才能使得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应有的功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各个部门,要互相配合,彼此交流,共享资源,集各方力量于一股来着力推动气象为“三农”服务的进程。

4.2提倡科学研究

各地政府的相关单位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御进行实际考察,并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实时解决。同时规划试验基地,积累气象数据,为农民的个人收入提供科学保障。

4.3加大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