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十篇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十篇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8:01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1

关键词:高校;公共历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之所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笔者认为,虽然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全新课程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授课对象为所有本科层次学生。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该门课程的政治理论课属性。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弱理论性、偏史实性,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为了便于和美国高校本科通识类必修课程美国史教育对应比较,笔者在本文中称其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该课程从性质上分析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作出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核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试题类型固化,内容固定,对学生的历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时间点或者一个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不尽相同,记住公式,套用解题不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结果。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二,教学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历史知识的转化率。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明显。高校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过接受公共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其对专业学科的理解。文学专业,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史,理解特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环境,以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核心;旅游专业,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晓当地古迹的历史内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各科文化交汇相融的过程,只有弱化历史学科的专业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公共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其二,公共历史教育不应该与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割裂。公共历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接轨社会,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在公共历史教育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现代事件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历史规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小丽,肖守军.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2

关键词:历史观教育;高职院校历;史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历史观教育基本问题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历史观的形成与世界观的形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由此形成人们对人类社会横向和纵向认识,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延伸。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划分出唯物主义史观和唯心主义史观两大阵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破除了以往唯心史观的种种壁垒,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的阐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被恩格斯誉为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初步建构了唯物史观,他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可见,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未建立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历史在本质上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其核心的问题已经表达得很清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本文的所述历史观教育即是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十以后,在一系列讲话中都表达出对历史观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2013年1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了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具有大学的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社会转型时期,种种社会思潮纷至迭来,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构建造成一定的困扰,当中,应高度警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认为,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久的可行之道。

二、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卷土重来

往往扛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以学术无,学术自由等为保护伞进行所谓的历史研究,事实上是一种以文化为表象的政治活动。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一部分对资本主义跪拜的研究者对历史问题的“积极介入”正好与网络空间中少部分对其生活境遇不满意的社会成员“上下呼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潮的在中国的泛滥推波助澜。思潮往往依附于“告诉你一个真实历史”,“狼牙山五壮士真是如你所知的那样吗”类文本上,以正义、真理的代言人面目示人。经过剪切,粘贴等加工过后,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已无从谈起,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处理后足以以假乱真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东拼西凑经不起推敲和验证,但其危害却实实在在,如“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等提法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竟然被粉饰成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功臣”。问题在于,这些完全不尊重历史研究规则的被刻意杜撰出来的文本竟然也能拥有簇拥者,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所以,有学者认为“虚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但对叛徒、汉奸、反动统治者则并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把已被颠倒过来的历史再颠倒回去,混淆是非。”②

2.借住网络加速渗透

客观上看,大部分具备色彩的作品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指向,在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为主要平台的传统传媒时代,其影响力较为有限,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其传播和渗透的范围大大扩张,速度成倍提升。互联网中,一些文学作品以争取阅读量或点击率为目标,这类作品往往以标新立异或劲爆抢眼的标题加上对既有的公认的史实进行反向论述,给读者造成观念上的强烈冲击为特点,往往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如有文章将黄世仁“还原”成一个具有开拓精神,有责任心的地主,并认为白毛女应该和他生活在一起,有作品公然质疑雷锋助人为乐行为背后的动机等等。这类对既有的真实史实进行任意编造杂糅的行为的危害可能比想象中更为严重。另一些为各种功利性目的不顾客观史实而将历史娱乐化、庸俗化的作品也在有意无意间相互关联互相助推,成为了一股具有破坏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借助网络的覆盖性和扩张力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严肃对待。

3.当前高职院校历史观教育需要创新

“05方案”实施之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必修课程及“形势与政策”等三门课程共同组成。目前高职院校尚未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等两门课程,“纲要”课主要是讲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立新中国走向富强的辉煌历程。“马原”课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两门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问题在于,由于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及课时量的限制,高职院校并未开设这两门课程,而高职院校学生又是的重要渗透对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结构更为复杂,一些高职院校不仅有高考统招的学生,还有单独招生的学生及9+3等,这就意味着这些学生无论在知识的基础上或者是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上都与本科生有一定的差距,要对其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难度也更大,任务也更艰巨。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一般学制为3年,要在较少的课程和较短的时间里面对其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对所开设的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深度的挖掘和高度的整合,以提升其唯物史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历史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从整体上看,和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资产阶级思潮相互交织在一起大力宣扬资本主义的先进性,质疑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消解当今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所带来的破坏性不容小觑,需要积极应对。本文以为,可尝试从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内部整合

“概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三门课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教育和引导,三门课程各有侧重也相互联系,在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历史观的进程中,应对这三门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整合,让这三门课程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具体实现方式上,可尝试让三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将历史观教育视为三门课程的重点的教学目标,加强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方面可有效的提升历史观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课程对相同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授课教师既要把相关的理论问题讲通讲透,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将分析到的结果反馈到下一轮的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不断调整和充实的动态的教学过程。

2.可积极拓展历史观教育的场域

当今世界复杂多元,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此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如继续因循守旧的沿用传统的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期待,因而,需要大力拓展历史观教育的场域,将其范围扩大到课堂以外,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有益补充的新格局。可探索多种实现方式,充分利用各类校园活动所提供的如主题演讲、专题讲座、展览,辩论赛等多种校园活动平台,让整个学校成为了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大学生在各类校园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在充满历史底蕴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润物无声的促进其历史观的正确生成。

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微博、微信、论坛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接受到与历史观教育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让学生能从更多的渠道了解到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建设新中国的光荣历程。在这些网络平台中,学生不仅可以对真实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讨论当中,教师可由此更加了解学生的观点和立场,并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让学生在历史观学习问题上有更强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效对接和互相联动,开拓历史观教育的新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担负为向国家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使命,因而,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时,应在准确把握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高度整合的前提下,让三门课相互关照、取长补短、分工协作,还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开拓历史观教育的新路径,以进一步加强历史观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3

关键词:艺术中专;历史教学;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等专业学校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自己的祖国,从过去、现代和未来辩证的理解爱国主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在艺术中专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更是要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爱国情操的人才。

一、艺术中专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了解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奋斗。

但是在现在艺术中专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无法忽视的问题,让艺术中专的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首先是艺术中专学校片面的追求高“升学率”,让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偏重基本知识和历史常识的教育,忽视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单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的责任;其次是受到了专业教学的限制,让很多中专学校忽视了爱国主义的教学。作为艺术中专,学校更加的注重对学生专业课的培养,想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从而忽视了文化课的教育,让学生和教师都将精力投入在专业课的学习和教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然后是部分教师的观念过于陈旧,没有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忽视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认为爱国教育不是历史教学的内容,在下意识中忽视了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

这些问题都是应当受到学校和教师重视,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爱国主义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进行教学课程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些问题,让整体的教学课程结构便的更加科学合理。

二、艺术中专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相应的更新

教材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变化,历史教师应当充分的了解教材改革的目的,根据这一目的进行不断改进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和内容,增加文化科学技术的比重,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更新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让学生能根据现实情况充分领会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二)联系实际,针对学生认知中的盲点进行适当的指导

不同历史时期对爱国主义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引导,让学生能更加具体的明白爱国主义的内涵。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历史教师一定要好、进行是适当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注重历史启示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前提下对现代中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历史本身给爱国主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民族凝聚力的时代体现,反映了不同的历史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历史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让他们可以在具体环境中感受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有利于爱国主义教学目标的实现。让他们通过历史条件的学习,能够更好的把握现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四)在重视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历史教学的比重

艺术中专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艺术专业性的人才,在重视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历史教学的比重,不能让学生变成只有知识没有道德的人。这种情况学校一定要加强历史课的学习,不能为了某一门专业课的教学弱化了历史课,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在历史教学中强调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革新和开拓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很多的先进事迹,也有很多借鉴国外先进观念的做法。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讲述这些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勇于改变和变革的思想观念,让爱国主义教学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现代意义,有利于学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现代的一些国家政策和国家决策。

(六)抓住艺术中专的特点,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爱国主义

艺术中专学生的年龄层相对比较集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根据这个相应的年龄层制定合适他们的教学方式,选择更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学。

艺术并不是直接的教育,而是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爱国主义教学也是一样,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艺术手段,如电影、幻灯片等,通过直观的视频信息或者图片信息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和印象,不仅可以提高中专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更有利于让他们深入的了解历史事实,从而直观的感受到离他们生活比较遥远的历史时代,有利于他们和当时的爱国人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内在爱国情感。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时刻的注意爱国主义的培养和教育,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开始潜意识的爱国训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提高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爱国主义的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一定要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热爱的自己的国家。针对艺术中专的历史教学,更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时候,统治者都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影响教育,共产主义也是一样,需要历史教师不断的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为中华民族做贡献的爱国人才。

参考文献:

[1]韦泽.白寿彝论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齐鲁学刊,2010(5)

[2]孙玲.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魅力中国,2013(11)

[3]吴生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11)

[4]张志强.利用历史教学,搞好爱国主义教育[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7)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4

[关键词]发挥党史高校思政教育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辉煌历程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倍加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学习党史是非常有益的和十分必要的,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光荣的历史使命。

一、党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早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去年,中组部等六部委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上述精神,不断探索党史教育方式,深化党史教育效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中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而党史教育又是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取解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最生动体现。当今的大学生在总体上性格活泼、知识面宽、进取向上、交际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责任观念明确。但由于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对党的认识比较模糊,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漠,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对前进道路认识不清,缺乏吃苦和拼搏的精神,而以这样的精神面貌走入社会,将很难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难以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因此,学习党史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一群新知识型人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党史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就不仅要求大学生对党的宗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有全面的认识,了解祖国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只有通过对高职生进行党史教育,才能使他们从心底里认识党、热爱党,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永远跟党走。

二、党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当前,党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具特色的内容有: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党的光辉历史,是一部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材。党带领人民在90年的奋斗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和谱写的宏伟史诗,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取得今天巨大成就,足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可以说,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责任和国家前途命运,坚定个人理想信念。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爱国在我们这样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一直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每次都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候挺身在前,矗立起英勇不屈,威武不侵的光辉形象。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御外,维护了祖国的和独立完整,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动了祖国的富强、繁荣和进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和安全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引导他们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25-05

从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来看,虽然宣传和传播的方式方法不断改进。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一、哲学解释学解释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读者与文本是何种关系?文本的意义是读者生成的,还是意义“存在”于文本之中?古典解释学坚持一种“客观主义”立场.即文本是解释的“客观”对象。文本所谓意义是作者赋予的而不是读者生成的,理解的任务就是去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文本一旦被创造,其意义就是固定的,文本的意义常常难以被读者准确把握。误解文本的现象在所难免。其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都认为,既然文本的作者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要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就应当重现文本的当时历史情境,解释者需要做的就是克服由于时间距离而造成的主观偏见,尽量做到“客观”,客观的解释就是正确的解释。但“客观主义”立场也面临一个难题:文本的意义到底在哪?如果它是作为一种“存在”,即寓于文本之中的存在,那么它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还是物质性的存在?如果文本之意义是以文本的存在属性(物质属性或精神属性)而存在的,那么如何证明这种属性的存在?如果“客观主义”对此无能为力,那么又凭什么说文本的意义是客观的、固定的?另外,“客观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乐观主义者,即他们都相信,只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就能回到文本的本义,对文本的意义“复原”。

海德格尔等人从哲学上指出过古典解释学的缺陷并将存在论的基础建立了“此在解释学”。他认为,理解与解释是“此在”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此在”不是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的人,也不是他的精神或意识。换言之,“此在”既不是生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心理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人,“此在”只是人这种“在者”与他的“在”的本质关系,“此在”的“在”的意义就在这种关系中.它只有通过理解才能揭示出来。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的序言中表明自己的任务:“借用康德的话,我们是在探究:理解怎样得以可能?这是一个先于主体性的一切理解行为的问题,也是一个先于理解科学的方法论及其规范和规则的问题。我认为海德格尔对人类此在的时间性分析已经令人信服地表明:理解不属于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本书中的‘解释学’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它标志着此在的根本运动性,这种运动性构成此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因而也包括此在的全部世界经验。”解释学容易给人一种误解:它是提供正确理解和解释的方法。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的任务不是研究如何正确地把握文本意义的方法,而是研究理解本身的存在,研究理解何以能够发生,“诠释学的任务根本不是要发展一种理解的程序。而是要澄清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他尤其赞同海德格尔的观点:“此在”的理解是本体论的,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解释者与文本总是有时间和文化距离。古典解释学为了克服这种时间与文化距离,从而避免误解,因此主张理解就是回到文本,超越时间和文化障碍,进入到作者当时所在的客观世界,进入到作者所处的环境,以重获作者创作时的心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伽达默尔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仍然是把解释学当成一种方法,而没有真正弄清解释学的本质,这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不但不必消除,而且还是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时间不是一种由于其分开和远离而必须被克服的鸿沟,而是现在植根于其中的事件的根本基础。因此,时间距离并不是某种必须被克服的东西。这种看法其实是历史主义的幼稚假定,即我们必须置身于时代的精神中,我们应当以它的概念和观念,而不是以我们自己的概念和观念来进行思考,并从而能够确保历史的客观性。事实上。重要的问题在于把时间距离看成是理解的一种积极创造性的可能性。它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充满,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一切流传物才向我们呈现自身。

古典解释学只注意到了作者是处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中,而没有注意到解释学者也是处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中。伽达默尔认为,那种要求解释学尽量摆脱自己的历史性而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作者的历史处境的做法,完全是一种妄想。他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理解的创造性基础,“一种真正的历史思维必须同时想到它自己的历史性。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与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在他看来,历史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历史的实在和历史的意识的统一体,即解释者与被解释者的统一体,因此历史只是一种“效果历史”。

正是由于解释者必然受到历史处境的影响.解释者的“视域”总是受到了历史处境的限制。伽达默尔此处所谓的处境是指“解释学处境”.即解释者所涉及的一切前提,包括前见、前理解结构、解释者的预期等。文本的作者有自己的“视域”,解释者亦有自己的“视域”,解释就是两者“视域融合”的过程。正是由于解释者有自己的“视域”,所以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偏见”去理解文本。古典解释学主张尽量抛弃偏见,但是伽达默尔认为,居于一定“处境”之中的解释者不可能抛弃偏见,也没有必要,因为偏见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理解的基础,正是有了偏见,理解才有可能。

依照伽达默尔等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生成的。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能不受“历史处境”影响。历史的处境决定了大众的“视域”,从而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来看,大众的处境决定了大众化的规模与水平和程度等。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力不仅仅是如何解读或认识文本,更不是让大众回到“马克思”,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由少数人掌握到被大众熟悉和理解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理论掌握群众,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或者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当代青年,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

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高校是培养德才兼备、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为了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是其他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的大学生都应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从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他们未来要承担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其思想道德素养决定着国家的性质与方向。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与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在许多层面和平台进行,其中高校是最重要的平台,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主战场”。这是因为:其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此外,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还不稳定,同时他们涉世未深,求新心理很强,所以容易受到种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往往乘虚而入,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并希望通过影响大学生而改变现实世界。其二,高校能够有效地实施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拥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等,具备系统地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良好条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即是一定阶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人们传播他们的思想观点,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青年中得以传播,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过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过程,因而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一部分。

从历史上看,高校也一直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平台,其主要方式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早在1949年10月8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发文件规定专科以上的学校都必须学习公共必修课,主要课程内容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1951年9月,教育部又作出规定,为了加强学生的世界观,“社会发展史”一课增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之后,虽然课程类型和名称不断发生改变,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性质没有变,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方式。

正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大众化重要载体,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大众化状况,反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提高了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方法和实践都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办法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看成只是一个认识问题.所以工作重心就放在提高或改进“认识”的方式和手段上,也正因为这样,不少学者赞同列宁的主张,即认为在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很有必要用“灌输”的方式,并且论证“灌输”是任何理论宣传都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实际上,按照现代哲学解释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远不只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生存论的问题。

大众和作为大众的特殊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影响。根据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他们是处于一定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人,未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前见”,但这不是消极的。这种影响和“前见”正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大众和大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视域”出发去面对马克思主义,如果不顾大学生的“视域”,忽视他们的“前见”的合理性,那么要求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尽量消除自己的存在,以便来走进所谓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考虑到接受者的历史文化处境,尊重他们的自主性。

无论是大众还是大学生,他们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关系。根据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点,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现代哲学解释学的问题。“大众化”就是大众解释文本过程,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者,解释是大众的生存方式。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本已经与大众处在某种存在意义上的先行关系之中。就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中绝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广泛地接触了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本”,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本不是仅仅限于纸质的东西,党的方针政策、红色遗址、红色的影视影像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因此,党的政策方针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外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本.而这种文本与大众关系最为密切。

正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普及只看成一个认识问题,所以,我国虽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广大宣传工作者和教师也想方设法改进方法和提高效率.但是其效果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异常复杂,但是最根本的的原因是影响大众和青年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大背景――社会民生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就此而言.改善民生迫在眉睫。所谓改善民生,“就本质而言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是对作为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尊重”,然而,在当代中国,改善民生的作用与影响远不止此。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改善民生还关涉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问题,也涉及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否信任等问题。民生改善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接受和信仰的人逐渐增多。改善民生也改变了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情。改善民生使大众的“处境”变好,同时改变了大众的“视域”。大众的处境和视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模与水平。

高校与社会只有一墙之隔,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外界接触和联系,因此,社会民生状况的改善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评判,也将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在当代中国,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关键不在于使大学生如何正确地解读文本,在课堂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或者让大学生接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在于宣传教育的形式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关键因素不在学校之内,而在于学校之外.在于社会、国家大环境。因此改善民生状况,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基础,必将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前中国,仍然有不少群众生计困难.处境艰难,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影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这些状况成为了制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这个大背景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步维艰。所以,改善民生状况,使广大群众处境变好,必将拉近大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缩小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也将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认可、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2][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37.384.

[3]伽达默尔.论理解的循环[m].王志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46.

[5]骆郁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U].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3―25.

[6]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6-28.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6

【摘要】目前我国各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情况良莠不齐,层次不一,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总体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⑴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⑵课时量普遍不足,考核标准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⑶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⑷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此,要想提高艺术中职校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各校应尽力做到:⑴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⑵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⑶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界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起来。作为一名艺术中专校的历史教师,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感到有必要对我国现有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普通高中参加高考,这就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日益拉大。艺术中专校也不例外,近年来生源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艺术中专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满足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艺术工作者。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善待生命、热爱生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和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进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个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形成开阔包容、兼容并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但是,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开设历史课的情况却良莠不齐,层次不一。有的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有的将其全部纳入思想政治课。甚至有的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已流于形式,完全脱离了历史课程应发挥的功效与作用。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

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大都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历史等课程,除历史课程外,其余学科基本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唯独历史课程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配套的教学标准,加之教育部门目前并未对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设置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各校历史课开设的节数各不相同,教材版本各不相同,教学进度和难度深浅不一。由于缺少统一标准,造成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随意性较大。在考核时,由于各校之间缺少教研信息的沟通,往往是临近考试由教师圈定一下复习范围,再由教师自己命题,自己批改试卷,评价方式较为机械,这就使得学生把历史课看成是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的可有可无的课程。有的学生因为觉得历史课与自己专业和就业联系不大甚至交白卷,导致教师毫无成就感可言。加之每校的历史教师人数教少,教研活动普遍开展不起来,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此外,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每年一次的公共基础课“两课”评比、各市的优质课评比,以及师资培训等教研活动,往往将历史课程搁置一边,导致教师每天只能闭门造车,久而久之,成了井底之蛙。

二、课时量普遍不足,教学进度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周课时基本维持在一至二节,开设学期大多为第一学年。此外,随着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和升学压力的日益严峻和增大,许多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便不断扩大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时间,盲目压缩文化基础课的开课比例。加之目前各地的对口单招升学考试,文化理论课只考语、数、英三门,所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把原本就很少的历史课教学时间再进行压缩和替换。诚然,专业学校强调和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情感的培养。每所学校都特别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但又往往把德育工作当成简单的说教,忽略了历史教育的独特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既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提高艺术中专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我国著名史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想历史其实就是好的知识。历史知识是没有用,它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但却是好的知识。一个人不但要学有用的知识,更要学好的知识。有用的知识可以培养工匠,只有好的知识才能培养出好的人。”艺术职业教育中众多的实践、实训环节与学生突出的社会性特点等,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具现实和功利性的特点。从个性方面来看,艺术中专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文化课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国格感缺失等问题,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出一名合格的艺术工作者所必需的。

三、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

目前,我国唯一一套中等职业教育专用的历史教材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2001年组织全国中等职业教科书编写组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4年进行过一次修订。全套教科书分《中国历史》一册,《世界历史》一册,以时间为序按照通史体例分别介绍了中外历史概况。此套教科书,类似于六七年前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从当今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明显是落后了。目前普高历史教材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等多套版本,按模块编排,有必修和选修内容。与其相比,中职历史教科书仅此一种,选择余地小,既不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也不利于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就内容来看,这套中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过于陈旧,书中插图较少,文字性叙述过多,除了史实的罗列就是历史结论的表述,过于学科化、专业化,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史论结合”方面尚未及时吸收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较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无法分层次使用,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有人说,在中专校专业课是主课,文化课是副课,而历史课则是副课中的副课。由于受到教学地位和课时量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赶进度而对教材内容不加处理,照本宣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的教师感到历史课不被重视,导致多年来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由于艺术中专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对于许多史料连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理解了,所以教师如果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予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低,对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渐渐失了兴趣,历史课在他们眼中就沦为“休闲课”了。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各地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

一、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

目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是:中职历史教学应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特点,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根据我国目前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历史课的开设方式应更为灵活和实用,既可作为必修课中的文化基础课来开设,也可作为选修课或与地理、思想道德合为“文科综合课”来开设,但应保证每周不低于2课时的教学时间。

二、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与中职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相配套,中职历史教科书也要适时进行修订和扩充,使它更符合历史课改的精神,更能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中专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都是属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只不过他们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但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是同样适用于他们的。所以编写职业学校的历史教材,应更侧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性格特点,在呈现方式上,去除学术化的倾向;在内容选择上,贯彻“精而重质”的精神;在检查方式上,增加活动课、探究课的内容。既然可以不按照高考的“指挥棒”去走,那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博物馆、艺术馆中零距离接触历史、感受生活。此外,教育部门和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自主开发历史校本教材,并探索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化。

三、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教学策略

中职历史教学的总目标应该是:通过生动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深刻体会近现代中国遭受的屈辱以及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激发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现在普高历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史,这对于艺术中专校的学生学好专业课有着较为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借鉴必修三的体例,适当补充一些音乐史、美术史和舞蹈史的内容,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住所学专业的历史脉络。当然,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和侧重,关键是要把握住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及公民素质培养这条主线,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已迈入21世纪,新的世纪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意识,新的意识包含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等。历史学科在培养一个时代的人才所需要的各种品质和人格中,有着无穷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同时新的时代赋予了历史教学新的内涵,课程改革给予了历史教学新的方向,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职业教育中历史教学的长远任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发现、猜想、质疑、创造等多种机会,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聂幼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施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历史教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4月

[3]许玫梅.《试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育》[J].《科教文汇》.2007年第32期

[4]袁继贤,王华.《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

[5]王秀贵.《浅谈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教育创新》.2007年第7期

[6]邵华.《中职学校基础课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3期

[7]陈小峰.《历史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5月

【作者简介】

金刚(1980-),男,江苏徐州,历史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7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生;历史学科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3)04-0349-06

1 引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第一位自觉地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Herbart(1901)十分重视兴趣,提出了以兴趣为基础的教学观,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而教育就应当以此为基础,教师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后来thornedilke(1913)发展了兴趣理论,提出兴趣有助于学习,认为满意或愉快的刺激有助于学习,而烦人的和不愉快的刺激则有相反的效果。我国研究者也提出了兴趣的“信息-目标”理论,认为兴趣产生于信息获得过程中心理目标的激活(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并且由于激活的心理目标对心理过程的引导作用,兴趣反过来又作用于认知过程、组织信息加工,以利进一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将该心理目标所包含的可能运动或未来状态展开为现实(章凯,张必隐,1996,2000)。

在兴趣与学习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Lazarns和Kent(1983)发现兴趣比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并促使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章凯和张必隐(1996)发现大学生被试的兴趣对文章的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兴趣水平高的读者对所读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并且在阅读中会表现出更高的元认知水平;Schiefele等(1992)证实了兴趣对理解文章有着独立于背景知识、一般智力、言语智力和短时记忆能力之外的作用;Brown等人(1986)发现初中生的学习效率明显的受学习兴趣的影响;陈毓芳等(1981)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存在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随着年级升高而递增。不过有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存在性别差异(Jersild&tasch,1949),也存在智力和人格特质差异(林崇德,1994;李洪玉等,1992)。

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一些实证研究。mitchell(1992)曾分析过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结构,并建立了扩展式兴趣模型。就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和实际研究工作者也做过相关探讨(邓小星,2003;何勇,2000;李淼阶,2000;李莉姝,1999;刘青秀,1999;朱高琴,1999;赵泽进,2003)。

虽然在有关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方面,我国部分学者和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积极建议和观点,但从发展心理学研究角度,以实证的方法,就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还比较少,研究深度亦不够。文章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中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影响因素以及历史学科兴趣的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天津新华中学、天津海河中学、天津华宁中学三所学校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77名学生*为被试。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577份,其中有效问卷567份(具体见表1)。

2.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自编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调查表”。该量表在前述对学习兴趣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兴趣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参考mitchell(1993)编制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量表,结合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广泛调查,反复修改后形成。其内容包括5个维度,共44个问题。量表采用5点Likert量表,其中1为非常符合,2为比较符合,3为不确定,4为比较不符合,5为非常不符合。在44个正式测验项目中,正向题目25道,采用反向计分方法,即选择“1”计5分,选择“2”计4分,选择“3”计3分,选择“4”计2分,选择“5”计1分;反向题目19个,采用正向计分的方法。对于全量表和各分量表来说,分数越高,表明学生相应方面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水平越高。

5个维度的含义分别为:(1)个人兴趣: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历史学科的主观兴趣,这也是每个个体原发性的兴趣调查;(2)情景兴趣:这个维度主要是指学生在什么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3)意义性:意义性是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的认可程度;(4)参与性:主要是指学生日常参与历史学习时的参与程度;(5)启动难题:启动难题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所遇到的智力启动信息,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3 结果

3.1问卷质量分析

3.1.1问卷的信度

问卷采用了Cronbachα系数作为信度指标(见表2)。根据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问卷信度分值大于0.7即可接受。该问卷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基本上都在0.7以上,而且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这说明整个问卷以及各分量表的信度是较高的。

3.1.2问卷的效度

以总量表分为潜变量,各分量表的分数为观测变量(假定各分量表所代表的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使用LiSReL8.03,对所构想的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X2/df=35.65。这是一种模型与观测数据的拟合度,其值越小表明拟合程度越高,较公认的标准为X2/df

3.2高中生历史课学习兴趣的特点

3.2.1个人兴趣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个人兴趣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3。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个人兴趣维度上,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F(2,5868)=6.659,p

3.2.2情境兴趣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情境兴趣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4。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情境兴趣维度上,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F(2,5868)=12.850,p

3.2.3意义性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意义性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5。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意义性维度上,学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5868)=6.288,p

3.2.4参与性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参与性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6。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情境兴趣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都显著,F(1,5868)=4.409,p

3.2.5启动难题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启动难题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7。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启动难题维度上,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F(2,5868)=5.454,p

3.3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各维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的关系

高一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各维度上的得分都呈显著正相关;高二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维度上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高三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意义性、启动难题维度上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4 讨论

4.1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结构特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浓厚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其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习起来必然比较轻松愉快,效率会大大提高;如果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则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又怎么会有好的学习成绩呢?”(尹鸿藻,毕华林,2000)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应该结合学习过程综合考虑,在这几个因素中,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如果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比较强烈,就有利于其他维度的学习兴趣的形成。

4.2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4.2.1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

高中生在“历史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参与性”和“启动难题”四个维度上,性别的差异显著,男生在这几个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

许多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学习中的差异是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的。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倾向于抽象思维。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形成立体知识结构。从这一角度讲,在一般情况下,男生相比女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后天环境、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社会与家庭对男女两性的未来期望值和所树立的榜样不同:对男性的期望通常较高,希望他们从事富于冒险的、有进取心的、吸引人的职业,如政治、军事、经济、技术科研等领域的工作,一旦男孩对相关的学科感兴趣,就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积极鼓励与较高的评价。历史就是这样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学科特点使得男生本身就对历史学习的个人兴趣较强,因而易于被教学情境所激发,乐于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有关问题。女性则不然,一般的期望和榜样多是从属性的,如料理家务或办公室、服务等工作。这些与男性相区别的对待方式降低了女性的能力信念并限制了她们的职业抱负,使女性往往以依赖性、无雄心和以情绪性的方式行事,在这种社会性别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必然会对女性学习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到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4.2.2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

在“个人兴趣”维度上,高二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目前高中仍文、理分科学习,“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当然理科学生就业面广,机会多,相对待遇优厚,这使得高中生即使对历史学科感兴趣也多选择学习理科。高一学生选择学理的占多数,因而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相对比选择学文的高二、高三学生低。但是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远远大于其它年级,其对历史的个人兴趣被“考入理想大学”的目的支配着,所以获取相对较高总分的目的冲淡了其对历史的个人兴趣。

在“情境兴趣”维度上,高一显著地高于高二和高三,高二显著高于高三。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环境因素的敏感性较强,高一学生是高中学段年龄最小的,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多地依赖于外界环境因素,尤其是课堂情境因素的影响,注意课堂上对知识的获得。如果学生喜欢他的历史教师,或者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就会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反之,则不然。高二、高三学生则由于其年龄的增长或已选择了学习文科,因此其对历史学科的内在学习动机较强,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减弱。而高三低于高二,则从侧面反映出由于高考在即,教学的功利性增强,教学情境设计的趣味性降低的情况。

4.2.3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学校类型差异

高中生在“个人兴趣”维度和“情境兴趣”维度上,市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市重点校高于普通校。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学业成绩优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目的性等诸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市重点校的生源素质明显高于普通校学生,其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相对是较高的;同时,市重点校重视教学硬件、软件建设,教学环境好,师资力量强,重视教法研究,教学水平较高,对这类学校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在“启动难题”维度上,市重点校与区重点和普通校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市重点校高于区重点和普通校。由于历史学科时空跨度大,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学习中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在理解或解决具有一定深度的历史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市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其有能力、也乐于思考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历史问题。

4.2.4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各维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的关系

高中生各年级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均与其“个人兴趣”显著相关,高二尤其明显。高三学生的历史成绩还与历史学科的“情境兴趣”、“意义性”、“启动难题”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首先,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学科,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与当今许多现实问题密切相连。其次,高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选择学文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历史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第三,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历史处于“主科”的地位,无论是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其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另外,高三学生的历史成绩还与历史学科的“情境兴趣”、“意义性”、“启动难题”3个维度上的得分相关显著。到高三年级时,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兴趣的层面,而对历史学科的意义性认识增强。从长远看,历史学科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全面地、辩证地、深入地分析、认识问题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现实中看,历史作为高考科目,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其高考成绩;此外,高考是对学生中学阶段学习情况的总考查,试卷区分度高,综合性强,复习阶段要进行高强度的考前训练,教师会在课堂上就发现的学习问题及时讲评,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境有一定的依赖性。学生在复习中,增强了其解决难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因而也逐渐乐于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历史问题。

5 总结

5.1影响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形成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兴趣”、“情境兴趣”、“意义性”、“参与性”和“启动难题”五个方面。

5.2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参与性”和“启动难题”四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显著大于女生。

5.3高中生在历史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两个维度上,年级的差异显著:在历史的“个人兴趣”维度上,高二显著地高于高一和高三;在历史的“情境兴趣”维度上,高一显著地高于高二和高三,高二显著高于高三。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8

本土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10-03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中学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以开展搜集、整理和研究本土文史资料的活动为载体,深层次地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是使学生增进道德素养、塑造高品位人格、提升学习研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校本课的提出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

(一)校本课立足于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

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目的上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方式方法上难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忽视对学生走上社会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可持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适应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级中学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的重要职责,必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以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全新要求为依据,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我校申报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研究性学习”。

(二)校本课立足于新时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小国寡民的分裂主义等势力日益威胁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我国新疆地区的“东突”分子、地区的分子以及台湾地区的分子等活动日益猖獗;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渗透活动日益加剧,这些都在危害我国民族团结、领土完整和尊严。我国当代青少年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未有亲身经历过战乱频仍、国家分裂、领土丧失等社会灾难,其居安思危的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认为维护民族团结、捍卫领土完整是政府和军队的责任,而对人人有责的认识模糊。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统一祖国、防止分裂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本土文史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古代、近代和现代维护民族团结、捍卫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是学生喜闻乐见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三)校本课立足于充分发掘与利用本土文史资源

全国各地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史资源,这些爱国志士、革命志士的事迹是开展校本课程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充分挖掘与利用本土文史资源作为载体,以开展校本课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平台,可以切实有效地对高中生进行励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广西钦州拥有作为“全国一百个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刘永福和冯子材的故居,拥有抗日名将蔡廷锴在桂南会战中驻扎灵山县指挥抗击日寇的纪迹。近代出现了打败过帝国主义列强的著名英雄冯子材,出现了援越抗法、在台湾抗日浴血奋战、誓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战期间广西爱国志士和人民英勇抗击日寇,参加过血战昆仑关的战斗等。这些惊天地动鬼神的英雄事迹在本土广泛流传着。“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可使学生从中接受励志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目前,以本土文史资源为载体,开展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是空白,成熟的经验更是很少见。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切合学生年龄特点、要科学而严谨

要使学生养成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进程。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和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此课题要使学生在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实现认识的两个飞跃,应该采取以下操作步骤。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发掘本土资源,形成感性认识。引导和组织学生瞻仰文史遗迹,调查、搜集、整理正史资料以及民间流传的文史资料,使学生们对历史名人尤其是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在本土抗敌、捍卫国家和领土等事迹形成感性认识。

(二)正确引导,使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理性认识。开办有关讲座,引导学生查阅历史书、回忆录、地方志,整理有关文史资料,使学生对本土历史名人尤其是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立体的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自学研究、质疑发问、升华认识。探究本土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在全国抗敌卫国斗争中的历史意义,以及其思想动因与现实意义。探究个人与民族、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促使学生从了解家乡升华到热爱家乡,从了解民族与国家历史升华到热爱民族与祖国的新高度。

三、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会学得有劲头,学习效果才会好。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选择恰当的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如期的效果,实现如期的目的。为此,课题组选择在本土流传十分广泛、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刘永福、冯子材、蔡廷锴抗敌卫国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史资料作为自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载体;并且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设计了由感性认识(感知现象)到理性认识(理解实质)的研究步骤。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成熟”、表现自己有能力,初步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那么开展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群众、实地调查,亲自动手查找、记录、整理文史资料,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自己思考探索而得出结论;从了解本土文史资源升华到热爱家乡,从了解我们伟大民族与祖国升华到热爱伟大的民族和祖国。为此,课题组设计了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1.近代、现代历史课与语文课、专题讲座相结合,发挥学科互补的作用;校团委会、学生会组织学生参观故居,凭吊旧战场等历史遗迹,走访调查群众等,采取协同攻关的方式方法。

2.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组老师指导下,学生走到社会上、深入社区里、走到群众中调查了解,翻阅历史文本、查阅文史资料,亲自整理归纳、研究探讨、得出结论。

四、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一)实际发掘本土文史资源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课题组引导学生们走向社会、深入社区,瞻仰刘永福、冯子材故居,参观蔡廷锴部在桂南会战中的战场遗迹,调查了解本土抗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领土的文史资料,开展了解本土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发起了采集本土抗敌卫国故事征文比赛。

学生们采访长辈、邻居,查阅《灵山县志》《钦州志》《蔡廷锴自传》《广西通史》《广东革命斗争回忆录》等文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家乡近代历史上在抗敌卫国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刘永福和冯子材等英雄的事迹,抗日名将蔡廷锴率二十六集团军将士抗日战斗的故事,本地爱国志士、人民群众同日本鬼子进行的殊死搏斗的有关故事,写出了700多篇文章。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本土近代英雄人物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俯拾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讴歌,永远值得发扬光大。社会调查活动,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也使学生增强了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以参观与瞻仰本土文史遗迹、拍摄本土文史遗迹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们亲自观察、感受、拍摄本土文史遗迹,产生一大批优秀摄影作品。课题组从中选取部分优秀摄影作品在全校展示,对学生们产生很好的影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开办讲座,查阅历史书、回忆录、地方志,整理文史资料。

学生们搜集本土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史资料,记录抗敌卫国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撰写爱国志士与人民群众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初步掌握了比较分散的、带有个人感情倾向的感性材料。在这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课题组因势利导,在历史课、政治课或主题班会上采取宣讲、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本土文史资料,积极地到本校图书馆、县市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关于本土英雄人物事迹的历史书、回忆录、地方志;采访本地老人,进一步挖掘群众流传的英雄故事。特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文史资料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和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课题组邀请对本土文化与历史有较深研究的灵山县文联主席给学生作了题目为《蔡廷锴将军在灵山》的报告,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课题组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本土文史资源,使这些文史资源变成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活教材,促使学生们主动地搜寻、整理本土文史资料,对本土抗敌英雄和爱国志士形成了客观的、完整的、立体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提高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

(三)自学讨论、质疑发问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方法。探究本土爱国志士浴血奋战行动的思想动因,及其在全国抗御外敌、捍卫领土斗争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深刻地认识事物本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为此,课题组举办辩论会,举办论文比赛,使学生交流了体会,加深了认识。

课题组和本校历史组联合举办了论文比赛,探讨近代历史上广西出现刘永福和冯子材等英雄人物的人文环境方面原因,探讨他们成为抗敌英雄的思想动因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近年来,某些国家公然挑战我国领土。捍卫国家领土是政府和军队的职责,也是广大青年一代当仁不让的责任。利用本土文史资源,开展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本土英雄人物和爱国志士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立志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提高了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协作攻关的能力。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9

【关键词】校园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地方文化;近代史纲要

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民众思想意识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国家极为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而各高校也加大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并开始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加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期望能够对学生的爱国意识进行切实强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对中国特色化社会主义进行了解,可以为国家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1.利用校园文化,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国内大学正在对自身教学进行着改革,在这种环境中,纲要教学也发生了一定改变,老师应利用这一点,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利用,对学生展开爱国意识教育[1]。例如可以利用纪念日以及校园文化节等,让学生走出课堂,按照自己所学近现代史内容,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组织活动以及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对主题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查询,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真相,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与发展的不易,进而带动他们的爱国热情,实现高质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开设爱国主义专题讲座、爱国电影播放以及爱国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利用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对纲要教学形成良好辅助,使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更加主动的对知识点进行学习,主动对历史事件进行探究,这样取得的教育效果会更加理想。

2.利用文化与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这里所指的文化是融合地方文化,而发展则是应借助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地方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有着显著的多元化特征,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意愿,所以老师在进行纲要讲解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内容适当融入地方文化,像沂蒙文化、雷锋文化等等,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起良好的爱国意识。老师还可以借助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可以通过实际案例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典型事件,向学生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民生以及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引导学生明确我国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够自愿树立起为社会奉献的目标,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之中[2]。

3.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1)引导教学。中国近现代阶段有着一段时期的屈辱历史,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抗日战争等,在进行这一段历史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或其他不良情绪,此时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要帮助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历史,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中国当时衰弱的真正原因,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爱国观念。(2)讨论教学。由于个体之间思想与认知的差异,个体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与认识并不相同,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同一历史事件,大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而老师应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做统一式教学约束,应打造出开放化、自由化的教学课堂,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讨论的机会,同时也能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以及明辨能力进行锻炼,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3]。(3)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公众的高效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纲要教学中,也可以对爱国主义教学渗透形成良好的辅助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展示纲要教学内容相应历史影像,利用这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通过多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进而达到相应爱国教育目标。由于时间限制,本文所介绍的爱国主义培养方式并不全面,高校教师还应按照纲要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性格以及爱国主义意识水平,不断对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与完善,要对地域文化、社会发展成果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探索出最佳的爱国主义培养模式,使纲要教学能够与爱国主义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环境。

参考文献:

[1]毛莉.浅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J].理论观察,2014,(5):76-77.

[2]王娟.《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J].亚太教育,2016,(20):144.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6-0067-04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曾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经过长期的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清和解决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成为推动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共党史学科在学科基础、学科属性、学位点规划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学科基础相对薄弱。据统计,全国中共党史博士点19个,硕士点86个①。可以说,中共党史学科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层次齐全的学科教育教学体系。据统计,全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和延安大学三所高校设有中共党史系,招收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本科生。但尽管如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中共党史的学科基础还显得十分薄弱。本科专业偏少,且高校基本上不开设中共党史课程,生源质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二,学位点分布不合理,研究内容失衡。中共党史86个硕士点分布在全国24个省区市。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7个,中央党校和省(市)委党校14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省社会科学院两个,部队院校3个。也就是说,中共党史博士、硕士生学位点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党校,各级社会科学院及有相当研究水平和实力的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很少有或者干脆就没有。就研究内容而言,也存在着不平衡性。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史党建。根据笔者观察,高校、党校、社科院等部门的研究都有各自的侧重点。高校侧重于党史研究,且注重研究的规范性、学术性和理论性;党校或社科院则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对党的建设的研究,更注重于操作性和时效性的研究。很少有学位点能够做到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的统筹协调,这样就自觉不自觉地把二者割裂开来,进而影响了党史研究的深入全面发展。

第三,学科性质不明确。明确学科性质,是开展学术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的前提。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是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对这一划分,理论界、学术界一直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中共党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特点,况且原先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一门课程,应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有的学者认为:“凡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不管它是整体的、断代的,或者是分类的,都应归属于历史学科。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的纵向学科,其性质自然应该属历史科学。中共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限之内的一部专史。”中共党史理应属于历史一级学科。有的学者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应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把中共党史学科简单地归纳到上述任何一个一级学科,都抹杀了中共党史学科的特点,建议中共党史学科应该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学科性质不明确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尴尬境遇。因为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研究者往往重视的是政治学理论而非中共党史,中共党史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二、中共党史教育与普及存在的问题

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近年来,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中共党史的教育与普及有所减弱,使其未能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