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能源研究报告十篇绿色能源研究报告十篇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3:10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1

(一)绿色会计制度上的缺失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这些法律规范还不能构成我国环保法律的理论框架,还不成体系。此外,这些法律规范还不能与绿色会计制度进行有效的对接,没有对企业规定强制性的环境使用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二)绿色会计要素内涵还不明确

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史也只有二十多年时间,这短短的二十年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并没有使得绿色会计的概念被大众所熟知,而基本停留在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之中。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还很不成熟,而这就集中的表现在了我国绿色会计要素内涵还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分歧还广泛的存在于这个研究体系中。再加之现行的研究环境的变化与人们关注点的转移,传统的绿色会计要素的内涵早已不能满足这一变化。

(三)在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中信息披露不够

首先,企业绿色报告的披露方式不科学、有效性差,披露内容适用范围较小。在我国,一般社会公众很少有机会了解企业的绿色会计报告,绿色会计报告的主要被使用者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用于监管各个单位的环境资源核算情况,以及用于相关的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这种现状使得企业绿色报告的适用范围狭窄、可靠性与透明度不强,不利于实现公众监督。另外,由于缺少统一准则的限制与规范,企业很少将已发生某些绿色支出和绿色收入单独的立帐。

二、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方法

(一)对绿色会计进行制度上的弥补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与对资源的补偿方面,调整或有计划的建立一些法律法规,并使其与绿色会计相联系,以实现与绿色会计制度有效的融合与对接,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制度体系,不仅使环保部门、执法单位省时省力,让正在或者将要实施的绿色会计制度的各个单位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并在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寻求制度上的支援,从而达到提高社会各部门工作效率这一目的。

(二)确定绿色会计要素内涵

针对绿色会计要素内涵不清这一问题,我们应抛开传统的观念的束缚,围绕我们关注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法律问题等,并注重将这些问题进一步的结合,使其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理解现行的会计要素,重新认识要素的内涵,并跳出已有的范围的局限,进一步扩大其外延,进而通过更深入的对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绿色会计要素的内涵重新确定或做一些科学的改进,为绿色会计核算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与范围,从而实现绿色会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突破。

(三)完善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

针对绿色会计披露上的不足,首先,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于绿色会计的会计准则,统一规范环境资源的核算问题,用制度的强制性保证绿色会计报告内容与方式的可靠性与透明性度,并进一步延伸绿色会计的目标,我们要强调经济受托责任,但我们更要重视环境资源受托责任。其次,我们要呼吁企业提供可理解性更强,更针对于一般社会公众的绿色会计报告,让公众真正成为企业的资源环境的处理方式和报告内容的实际的监督与评价人。

三、小结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2

“绿色职业”的调查可以实现什么

美国自2007年提出绿色职业概念以来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国政府和各州纷纷组建了调查团队对绿色职业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收集绿色职业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绿色职业的数量、类别和分布特点。这类信息的收集能够填补现有数据的不足,使调查主体从宏观层面了解绿色职业的发展现状;二是收集绿色职业的劳动力规格信息。此类信息涵盖了绿色职业从业者所要具备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

这两类信息的调查主要为了实现两大目的:其一,促进就业。通过对绿色职业基本信息以及绿色职业对劳动力规格要求的调查,一方面能够收集、分析和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为从业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的服务;另一方面能够使相关部门根据绿色职业的技能要求设置和更新相关的培训内容,为失业者和从业者提供转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的机会,从而弥补职业空缺,缓解就业压力;其二,节能环保。收集上述信息的目的就是不断加深对绿色职业的认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方式,实现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的目的,各州调查的意图就是通过发展绿色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的大幅削减。

需要注意的是,在20余份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职业报告中,承担调查和研究任务的团队半数来自与劳动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有关的部门。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目前进行绿色职业调查的侧重点是意图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寻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和应对大规模长期失业的方法,并实现经济和职业向绿色方向平稳过渡的目标。

美国绿色职业的调查五部曲

在上述调查目的的指导下,调查团队制订了详细的调查方案。虽然不同地区在调查目的和研究结果上尚存差异,但其调查流程有诸多相似之处。综合来看,美国对绿色职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调查方法体系。

第一步:获得政策支持

美国对绿色职业的重视程度彰显了绿色职业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法规刺激绿色职业发展,并责成相关部门对绿色职业进行调查和研究。卓有成效的鼓励政策为绿色职业调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在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州政府根据本州经济发展特点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方案。加州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议会法案32(简称aB32)”。这项法案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能够为加州增加十万个就业岗位。洛杉矶在此基础上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颁布了更加激进的“绿色计划”和“太阳能计划”,力图将洛杉矶打造成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先驱;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长期失业和经济疲态也于2009年初颁布了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RRa)。这项法案对绿色经济和绿色职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美国职业信息网和经济顾问委员会等组织的建议下,该法案对10个绿色经济领域、30个州给予项目投资和科研基金,为发展和研究绿色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下,联邦和州政府的相关部门纷纷组建团队以进行实际研究。

第二步:确定绿色职业概念

开展调查工作的前提是要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从而为定义绿色职业、划分绿色职业类别以及收集和整理具体的数据提供理论依据。而目前绿色职业相关的定性研究较少,尚未产出一般性的概念。通过对数十篇研究报告的梳理,确定绿色职业概念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要以经济发展特点为依据。绿色职业定义是指导定量研究的依据,各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来确定绿色职业的调查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采集,完成绿色职业的量化研究。

要与绿色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加州就业发展部将绿色经济活动划分为可再生能源生产、材料循环利用、能源效率提升、教育培训以及天然产品生产五大门类,并规定绿色职业至少要从属于其中一个领域。二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表明了绿色职业源于绿色经济对职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通过划定绿色经济活动领域,为绿色职业调查缩小范围。

将工作作为研究绿色职业的基本单位。美国职业信息网将职业定义为,存在于不同实体中,在目标、方法、产品、从业者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一组工作。美国对绿色职业的研究大多是在划分绿色经济活动门类的基础上,将工作以工作群的方式纳入到相应的绿色经济活动中,构成一组具有相同或相似任务和目标的绿色职业。

从绿色产品或服务的维度来区分绿色职业。当前,绿色职业的研究刚刚起步,其理论基点、研究方法和职业数据尚不完善。在此前提下,基于整个产业链条来观察和鉴别绿色职业难度还比较大。因此,从绿色职业的产出角度来区分绿色职业与普通职业更具可行性。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作者简介:吕颖(1981-),女,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基金:2018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广西制药企业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研究,编号:KYa201807;

传统的制造型企业高投入、低产出的经营模式,给自然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抑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绿色会计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平衡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协调经济目标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概述

低碳发展的核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企业的能源结构,尽可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碳中和,构建低消耗高产能的生产模式。绿色会计的作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履行自身的主体责任。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一个新型概念,传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低碳经济最早出现于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企业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的发展方式。引入新技术新手段,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2绿色会计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种新型分子,而从狭义的角度上来看,绿色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绿色会计在继承传统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基础业务上,又面临着许多内容的创新。绿色会计不仅要满足企业的日常需要,同时要综合考虑生态效益,需要结合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不同领域,从生态角度反映企业的实际效益。绿色会计的本质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将绿色会计引入到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及时把控企业的环境行为,促使企业内部不断转型。

2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必要性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传统企业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向高产出低耗能方向过渡,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2.1环境的需要

传统会计以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为核心,没有考虑环境、生态等影响因素。而绿色会计将资源环境定义为全人类及后代子孙所共有的财产,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将环境转化成人造资本,确定最佳的转化比率,相较于传统会计而言,要把环境要素纳入到整体的考核报告体系,突出了企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2.2企业的需要

在传统财务报告中,以资产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负债表为核心,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有限,忽略了社会成本,导致后续的税收筹划不合理。绿色会计理论站在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基础上,明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要素,从整体层面上进行考量,弥补传统作业信息的缺陷性,从而维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3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

绿色会计以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为基础,整合了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比于西方,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可行的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行业体系。企业基于自身利益出发,有选择性地披露,隐瞒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导致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较弱,披露内容杂乱不固定,形式单一不规范,难以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2)涉及主体复杂。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改革的关键时期,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加尖锐,限制了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企业,中国证监会在2015年的信息披露准则中提出了环境问题。但在实际生产中,包括农业、林业、国土、税务等不同单位,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都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进行价值衡量,容易出现矛盾,难以量化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效应。

(3)信息模糊性较强。

绿色会计与传统的会计作业不同,整合了经济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模糊指标,计量单位多元化导致信息难以量化。此外,绿色会计的要素相对而言核算难度较大,整体而言模糊性较强,难以为企业提出有效的技术指导。

4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4.1整合多种信息披露模式

会计信息披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流程,需要编制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按照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出具绿色资产负债表,绿色损益表,绿色现金流量表。绿色会计报告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传统的会计报表报告,有效披露出非货币计量的有关绩效信息,帮助决策者了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财务状况以及环境信息,因此企业应该大力发展内部的作业,要求结合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等多重方式,构建全面的信息管理模式。

(1)表内披露。

表内披露主要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不同项目,综合反映企业在污染防治中的收益和支出。全面展示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与环境有关的成本与损益。整合损益表披露、资产负债表披露和现金表披露三种方式,细化企业在污染防治排污的现金支出与流入,分析无形资产现金转出率、环保设备利用率,从整体层面上入手,构建全面的信息披露机制。

(2)表外披露。

表外披露主要包括财务报告说明书披露和财务报告附注披露,会计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该明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动态跟踪外界环境法规的变动和要求,借助资本管理、设备折旧、环境资产计量等多种手段。丰富环境会计内容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构建完善的作业体系。以环保手册、临时工作记录、董事会报告及信息简报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存在的绿色会计信息进行说明与报告。

4.2明确多维度指标

绿色会计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信息,因此在作业过程中要尽量采取可替代性指标,使得差错最小化,相对准确即可。低碳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要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整体的核算体系,重新定义企业的资产负债成本和费用度,借助传统的会计信息要素确定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费用,为后续信息披露奠定基础。绿色会计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进行管理,企业要给技术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综合提高员工的知识素养,形成数据化、智能化生态修复手段,实现数据化的监测管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成本管控、适用性分析与耐久性管理,综合水文、气象、遥感、经济等各类数据,实现数据的自我更新与以及闭环化处理。建立多维的数据收集模式,综合环境功能评价模型,污染排放量预测模型等,推动生态环境的解析智能化、便捷化发展。确定明确子模型与模型之间的适用范围,综合考量,评价精度与选择依据之间的差别,建立自动报警的机制,达到快速处理的目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因此在实际绿色报告过程中,应该采取主表+附表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环境信息全面披露出来。

绿色会计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落实客观一致的相关性原则,严格遵守执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确处理企业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损耗污染治理,不得瞒报、少报,或者是用虚假信息误导政府和消费者。要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数字化的环境信息,以年度会计报告的形式披露出来。附表主要展示一些非量化的报表,包括企业在环境管理中履行的主体责任,对于环境保护做了哪些贡献,通过分类管理的机制更好地反映企业在绿色会计中的作业信息。同时要构建全面的质量维度,整合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等多个指标,构建不同维度的评价,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建全面的管理机制,及时反映企业的碳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总量,确保完成低碳生产,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确保整体检验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实现财务信息的交流转换,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通过线上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重视对于集中核算平台的研发与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资金链的多级发展,有效完善内部的金融管理体系,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以及准确度。

4.3构建绿色指标

低碳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要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整体的核算体系,重新定义企业的资产负债成本和费用度,借助传统的会计信息要素,确定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成本、绿色效益,为后续信息披露奠定基础。

(1)绿色资产。

绿色资产是绿色会计绩效核算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广义的绿色资产指的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而狭义的绿色资产是企业能够获得直接利益或者是间接利益的环境资源,并且能以货币来计量的环境资源。绿色资产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可靠性和会计主体相关性。相较于其他资产,绿色资产净化能力较高,可以进行更新,但恢复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例如,在实际核算中要借助会计计量方法,将绿色资产分为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资源资产,反映绿色资产的特点和复杂性,在实际核算过程中,要对未知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估计,明确资产的核心概念。全面反映绿色资产的存量和流量信息,在披露报告中应该明确本期增加量、本期折后量,以及期末存量,给外界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2)绿色负债。

绿色负债指的是企业由于违反环保法法律法规,从而付出的罚金罚款,或者是应当履行的其他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绿色资产是一个较为丰富的概念,它不同于一般的负债,它突出表现在可追溯性强、不确定性高,同时具有一定的连带责任。企业需要对环境恢复成本负有主体责任,因此,会计人员要准确把握绿色负债总额发生概率和时间。要说明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条件,披露未来现金流走向。会计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整合排污费、环保设施安装费、废弃物的净化费,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取准备金,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绿色成本。

绿色成本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宏大的概念,目前国内对于绿色成本的认知不够统一,其主要包括了废旧存放品环境管理费、环境治理费、环境恢复成本,环境安抚成本等多项主体费用。因此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该结合本企业的产品和特点,确定环境预防设备的折旧费和办公费用,强化前期的管理,避免出现大额的环境罚款。

(4)绿色效益。

绿色效益可以分为直接,绿色效益和间接绿色效益,绿色效益主要指的是通过获得有形资产而为企业积累财富,而间接绿色效益主要指的是一些无形资产,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作业,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会计人员在计算过程中应该借助环境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型,结合现行成本、公允价值,明确未来的现金流量,以降低边际成本。

5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会计的发展趋势

5.1集成化发展

集成化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将不同功能的模块组合在一起,会计系统集成化发展是智能时代的必然要求。就目前的环境设计过程来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绿色会计应该整合多种实际功能,借助多种生态学手段进行多种功能的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细化、集成化操作。

5.2模块化发展

数据时代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未来发展过程中,绿色会计将动态收集环境因素,通过远程监控、实时分析、动态调控等方式对污染源、污染程度进行评估。集在线监测、数据收集、建模分析、远程控制等多种方式为一体,建立相应的环保数据库,为后续的环保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6总结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计模式已经不满足时代要求。因此许多企业采用了绿色会计制度,财务人员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企业当前的自身发展状况,优化集中核算方法。立足于自身情况,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相对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信息披露测评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8(18):56-61.

[2]王丽娜,王奇。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11):60.

[3]杜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1(18):177-179.

[4]包毅涛新会计准则实施对银行科目影响及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21(17):153-155.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绿色会计;能源行业;企业社会责任

一、绿色会计发展历史及其必要性

18世纪60年代以来,大工业体系的建立、日益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其中资源采集业和金属加工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衰竭的征兆,同时,环境污染作为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产物,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及生态学家开始研究、探讨,尝试解决经济和环境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早期的研究著作包括1971年比蒙斯(F.a.Be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这些开山性的著作提出了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将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成本包含进去这一观点,拉开了绿色会计研究的帷幕。20世纪90年代是绿色会计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10年:1990年,RobGrey的《会计工作的绿化》使绿色会计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四个纲领性文件来规范环境保护;1999年,联合国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系统、完整地对国际绿色会计与报告进行规范。在全球环保事业及绿色会计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开始投入研究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中国的绿色会计发展始于2001年3月“绿色会计委员会”的成立。同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aSC)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中国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绿色会计能够协助企业正确地对环境活动相关投资和成本进行计量与分析。同时,企业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行为执行的效率,也可以增强环境信息对于决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会利用环境资源。而环境资源又是一种公共资源,因此,企业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益向观众具有报告的责任。消费者、投资者、员工、社区、供货商、客户、当地居民、管理当局等利益相关群体,都需要了解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绿色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协助企业或其他组织建立良好的公众信任和认可度,无形中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二、绿色会计及其理论结构

绿色会计将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对环境污染、环境开发、环境防治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量及记录,并就环境维护、开发中产生的效益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其目的是能够对企业环境绩效及企业财务受环境活动影响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因此这门新兴学科又称为环境会计,其特点在于寻找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结合点,从而通过合理的价值管理,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绿色会计的对象

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计对象界定为与企业资金运动相关的、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即六大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都被排除在会计对象的范围之外。绿色会计的对象不局限于资金运动,而是将环境、资源、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态价值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由这点出发,绿色会计的资产要素需要进行重新的定义。首先,资产应反映“自然资产”,包括水、空气、矿产资源、海洋、臭氧层等全世界共有的“资产”;其次,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应在负债中确认;所有者权益应包括自然资本;从收入方面来看,还应体现企业由于环保事业享受的国家补贴、奖金、税收减免和社会效益等;费用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成本和因耗用资源、排污产生的治理费、生态环境的补偿费用以及环境研发费用等。从会计对象的角度来看,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其涵盖面更广,综合性更高,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和基本要求。

(二)绿色会计的目标

国际会计学界对于会计目标的认定,正在往决策有用的大方向发展。决策者不只需要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成本利润信息以及资产负债状况,还可能需要企业对生态、资源、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这一需求日渐增长,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群体也扩展到了更广的范围。中国国务院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之后,环保部门要求建设项目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执行严格的审查。同时,投资者也更加关注环境信息对企业前景和风险的影响。此外,社会公众也会根据企业的环境信息来对企业的形象做出定位。可见,会计信息需要披露环境内容,从而为决策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

(三)绿色会计的假设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学新的发展成果,是否适用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根据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从原理上来看,这四个基本假设适用于绿色会计。但是,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具有多元性,并不局限于传统会计单一的货币计量,因此除了用货币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绩效外,绿色会计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辅助计量,比如百分数、指数、实物、图表及文字等。此外,绿色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也应侧重于反映主体行为特征,而不是片面的所有权特征。一个经济主体在经营活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应该被包含在会计核算的对象中,才能更符合会计的目标。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绿色信息披露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在2008年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激励计划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为重点投资领域。今年的两会政协一号提案也是力挺低碳经济。

在实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实施绿色会计,能够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资源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诸多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而降低其限度,更好地增进企业自身的效益,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实施绿色会计可以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的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

一、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

(一)绿色会计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还比较模糊

绿色会计(Greenaccounting),亦称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accounting),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和实物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应用科学。

(二)研究方法单一

总体看来,目前我国会计界绿色会计的研究是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多数研究涉猎的是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确认等内容,但实证研究仍凤毛麟角。

(三)绿色会计核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由于绿色会计目标定位过高,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绿色会计模式,以至于绿色会计的核算如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会计报告的设计和使用方法都没有走出套用传统会计的模式。一方面,我国在绿色会计的制度和准则制订上才刚起步,缺少可执行的部级的相关制度的约束力。另一方面,缺乏具有我国特色的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体系作为绿色会计实践的支撑。

(四)专业人才储备缺乏

绿色会计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一种新生事物,理论上讲是一个边缘性学科,发展绿色会计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深谙会计理论,又要掌握一定的资源、环保知识。我国目前相当缺乏这样的人才,高校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也相对滞后。现有的会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有限,很少有在环境、生物等方面有所研究的,所以就企业目前财会人员的现有的素质来看,难以恰当处理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绩效问题。

二、完善绿色会计实施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自1979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已颁布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法律十余部,行政法规30余部,国家环境标准360多项,地方法规600多项,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20余项。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法规,但是,一方面这些法规本身不完整,实施细则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对于法规执行起来很不得利。为此,国务院在《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加强环境监理执法队伍的建设,严格环保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法律的效力,才能使法规落到实处。

(二)树立绿色经营理念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那样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经济行为。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只要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带来纯利润,只要这种经济行为的边际利润大于零,企业就会选择这种经济行为,甚至会扩大经济规模。但是企业在新的运营形式下,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成本结构必然发生了变化。在绿色成本核算要求下,企业必须为牺牲和维护环境付出代价。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就必须考虑这部分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于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绿色成本)有一个综合的测算。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管理者才能决定是否扩大生产和生产的规模,以使企业的该种经济行为达到一种最优的环境污染水平。

(三)完善绿色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绿色会计核算发挥重要影响的主要途径。要提高我国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的质量,还要尽快大力发展和完善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及报表。绿色会计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利用资源是否有效、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成本的发生情况、环境损益形成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绿色会计报表包括绿色资产负债表、绿色成本报表、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排放表及环境政策报告。由于目前企业对绿色会计信息披露还处于认识和起步阶段,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模式,即在现行会计报表内增加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披露。即单独设置“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权益”项目,分别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项目中,再单独设置“绿色成本”和“绿色效益”项目,列示在利润表中。让报表使用者在了解企业财务业绩的同时,知晓该企业的环境状况。同时,企业还应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如企业的绿色会计政策治理措施企业的资源环境管理系统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情况及处理措施企业采用的环境标准及其变化对数据的影响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企业对有害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补助金的运用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四)加大绿色会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要广泛开展可持续理论、绿色会计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国家行政部门和企业的环保意识,以促使政府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促使企业认识环保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自觉建立并实行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社会的环保意识教育,使绿色会计逐步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接受。

(五)完善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

绿色会计实务操作存在的问题,反映出绿色会计理论的不成熟。绿色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尤其在计量环节上没能突破,使得当前绿色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如果政府或相关部门能结合当地引导会计理论界在绿色会计方面加大研究,成立绿色会计理论及应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得出相应成果,将会提高我国企业绿色会计理论水平,促进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更好地结合。一方面,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迫切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如能在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加以适当地引导,加强环境、资源、生态经济与会计等多方面理论研究的合作,将会提高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绿色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绿色会计;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日

一、我国绿色会计发展概述

(一)绿色会计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1、绿色会计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早期对传统会计的批判产生了绿色会计(GReenaCCoUntinG)。绿色会计,也称为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诸多方面必然与现代会计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带来了绿色会计自身的特殊性:(1)核算内容的特殊性;(2)成本计量的特性;(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4)报告形式的特性,环境会计报告既应揭示财务信息,也应揭示非财务信息(企业的环境目标及执行情况,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追求企业消耗资源及排放污染最小化下的利润最大化,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2、绿色会计的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由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过度开采的状态,导致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接近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与和谐,更给今后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影响。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对于企业来说,环境资源不是内部会计核算的成本,企业没有把它纳入内部成本,也没有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样的结果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和低效率。因此,现行会计核算存在严重不足,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我国绿色会计发展情况。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在警示人类,实施绿色会计迫在眉睫。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究绿色会计,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才渐渐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已取得不错的成果:一是确认绿色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可持续经营假设、环境保护假设和多重计量假设;二是将绿色会计同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一样作为会计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三是确认绿色会计的要素,比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应作为资产确认,人口污染、排放应作为负债确认,环境成本应作为成本费用确认;四是在传统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完善了绿色会计报告,增加了一些项目,如环境权益、社会资产、环境收益等。但是,我国的绿色会计还有众多不完善之处,比如从理论方面来说,那些对公司的会计实务操作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基本未提及环境事项。从实务方面来讲,很多公司对于环境有关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没有清晰的标准,公之于众的环境会计报告又很不完整,并且缺乏可比性。

二、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一)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两者的前提假设不同。绿色会计协调企业与环境,并不是简单的会计,前提假设不仅仅是把企业当作“经济人”而是将企业看成是生态环境中的企业,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该这恰恰符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根本上减轻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传统会计主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以原始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在经营中会采取破坏环境而促进增长的方法。

(二)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两者核算对象不同。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不仅是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要加入企业所生存的大环境,对除了企业经营的外部因素进行考量。传统会计的核算对象仅仅是依据企业经营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商业活动。

(三)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绿色会计主要核算和计量的对象是自然资源利用的成本,比传统会计更先进,充分考虑了环境核算的因素,因此呈现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而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财务、成本指标,用以考察经营的目标完成情况,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四)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披露不同。传统会计主要披露三大会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下,可以增加附表或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的办法披露相关信息。绿色会计披露的会计信息是为了向有关各方提供准确有效的绿色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分析、决策的需要。

三、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水平还较低,绿色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很多地方盲目照搬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未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导致绿色会计在我国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我国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在技术和经营理念上比较落后,一味地追求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中小企业利润低,对中小企业来讲,绿色会计对它们只是额外负担,没有直接好处,所以中小企业没有发展绿色会计的动力,对绿色会计没兴趣是必然的。即使是大企业,也多是喊喊口号,摆个样子,很少能真正做到。总而言之,追求利润是我国企业的唯一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还只停留在试点的层面上。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比较矛盾的,很多时候二者无法兼顾,导致绿色会计发展十分困难。我国环境方面的法律不健全,央规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时候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执行。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转移到了西部地区,虽然确实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对其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国家针对绿色会计制定的法律还很不完善、不清晰,使得企业有机可乘。

(二)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建设。我国的会计法规中涉及绿色会计的内容很少。立法水平相对西方国家还比较低,执法部门执法不严,使得法律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国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处罚太轻,无法形成足够的震慑力。从制度上来讲,当前我国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绿色会计准则。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包括《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专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但是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立法水平还比较低,而且在执法过程中执法部门时常表现出的执法不严使得法律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我国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绿色会计的重要性,也有向社会大众披露环境信息的意愿,但我国目前还没有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大部分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尤其是对本企业不利的绿色会计信息。

(三)会计实务操作。我国绿色会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其理论与实物的结合还很不完善,实务操作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难题:如何用货币计量各种环境成本与收益,缺乏准确且可操作性强的定量方法和指标体系;如何把消耗的自然资源与破坏的生态环境,即环境成本,以一个合理的分配指标,在各个单位、企业、部门之间分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制性不强,要求不清晰不明确,企业不会自动地为保护环境而增加支出;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和报告不规范、不统一,缺乏可比性。

(四)会计人员素质。绿色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会计技能,掌握经济管理知识,更需要掌握大量与环境有关的知识,以及绿色会计的披露与核算方法。尽管从总体经济发展上来讲我国已经能算是一个强国,可是会计从业者的职业水准和专业素养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依然是不成比例的,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会计从业者的数量偏少。大部分会计从业者受到的都是传统会计教育,会计知识结构严重失衡,知识更新速度更是跟不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固然不同行业的会计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可是绿色会计是一个新兴的会计分支,研究绿色会计的工作主要是由那些并不参与实践的专家和学者来完成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出一套既完善又系统的绿色会计理论来供广大会计从业者们学习,更不要说进行绿色会计的专门培训,也没有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规可以供广大会计从业者们遵守和参照,导致在中国企业中真正懂得绿色会计的会计从业人员很少,中小企业又比较抵制绿色会计,会计人员学习绿色会计的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形成了在我国推行绿色会计人才方面的障碍。

四、对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建议

(一)给予政策扶助。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大工程,绿色会计涉及范围广、内容相对复杂,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得到我国政府机关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全国人民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其中包括加强学校的环境保护基本常识教育,在小学和中学设置环境保护常识宣传课,在大中专院校设置与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议在《全国环境初级教育行动纲要》中加入落实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的相关内容,同时加快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尽快筹办中国专门的绿色会计刊物,以加大对绿色会计的实施和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充分意识到,在全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既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完全不顾经济发展,应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为我国绿色会计的建立和推行指明方向。绿色会计在进行核算和计量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公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及与之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准则,谨慎处理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关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应该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资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同时鼓励企业自觉主动地向社会大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绿色会计信息。

(二)加强监督。在会计法中明确加入绿色会计的计量与监督,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绿色会计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保证其能够得以贯彻落实的最强有效方法。为此,我国政府应该抓紧完善会计和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得企业绿色会计的内容纳入会计法律中,为推行绿色会计创造最根本的法律保障,这是保证会计理论能够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在推行绿色会计制度时,政府相关机构一定要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明确的规定,并执行严格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以激励中小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执法力度,实现奖惩分明,用对环境破坏的罚款所得来的资金,创建一个用于奖励那些举报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在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的绿色会计基金。健全对企业应负社会责任的考核机制,加大社会各阶层对绿色会计的监督。绿色会计所揭示的信息应该充分地反映出企业对保护生态环境所负有的社会责任。

(三)健全制度。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会计制度,制定我国的绿色会计准则。建立和推广绿色会计,并不仅仅是会计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复杂的环境问题,因此要联系我国具体国情来制定绿色会计的制度和准则,建立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具体来说,可以在会计要素中加入有关环境和资源的内容,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最后由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该报告进行独立审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司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并且还可以借此来规范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帮助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绿色会计,并能够进行实务操作。

(四)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绿色会计的推行方式,要符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核算标准。先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推行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实施,并且继续向纵深发展,试点范围也应不断扩大。应该抓住我国已开展绿色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这个机会,借此来推进绿色会计在我国广大中小企业中的发展,强化绿色会计的引导作用和监督功能,避免会计信息失去其应有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在此基础上,卓有成效地监控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使之能达到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同时,严格负责地审核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再加上监督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绿色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推广的可行性。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大力提升会计从业人员在绿色会计方面的水平。当下绿色会计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物,社会大众对绿色会计的各个方面还不太了解。可以通过普及社会宣传教育,使得绿色会计能够逐渐被企业、市场和社会公众接受,从而加速绿色会计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绿色会计人才,培养具有绿色会计专业素养的、具有全面扎实的环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并且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从而使国家相关的环境政策能够得到严格贯彻和落实,绿色会计的实践工作才可能得以顺利开展。

五、结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会计学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会日益增强,使用会计手段来解决部分环境问题将会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可以相信,通过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在绿色会计的帮助下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光,李国蕾.关于我国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2]金友良,周珍娟.浅议我国企业绿色会计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3.20.

[3]张丽.浅论中国绿色会计理论[J].现代商业,2013.11.

[4]李艳红.绿色会计及其应用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3.8.

[5]李芳.试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J].财会研究,2011.5.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成本;环保效果;绿色效益;绿色会计报告

鉴于现代工业的大发展,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森林荒漠化,白色垃圾充斥,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耗损稀缺等生态危机四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上述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目前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新一轮节能减排区域限批的环保风暴中,又迎来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三大环境新政策出台,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新政策,求生存求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一、实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绿色会计披露是对环境保护活动的定量管理,达成、保持合理经营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换句话说,通过实施绿色会计核算披露,企业和其他组织可以正确地确认、计量与环境保护活动相关的投资和成本支出,并可以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如果可以更好地洞察这些投资和成本支出带来的潜在收益,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活动的效率,而且可以加重环境数据在支持理性决策方面的作用。另外,企业和其他组织在进行各自的经营活动而利用环境资源即公共商品时,对它们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着报告责任。这种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商业伙伴、投资者、雇员、当地居民、管理当局等。绿色会计报表披露企业环境信息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绿色会计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和其他组织,促进其公共信任和信心,使企业得到一个公平的绿色估价商誉,绿色会计披露势在必行。

二、什么是绿色会计

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持与社会的良好关系,企业需要从事有效率和有效果的环境保护活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环境影响最小,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目的,绿色会计披露为首选。绿色会计的目标是通过实施绿色会计程序使得企业可以确认正常经营过程中的绿色成本,理清这些环境保护活动带来的绿色效益,提供定量计量的最佳方法(以货币单位或物理实物单位),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绿色会计报告披露。

环境保护是指为预防、减少、避免环境影响,消除这些影响,或在影响发生之后修补等方面的活动。环境影响是企业经营或其他人为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担压力,并可能形成维持良好环境的潜在障碍。

绿色会计披露包括两个领域:宏观(包括中观)绿色会计和微观企业(包括相关组织)绿色会计披露。本指南仅包括企业绿色会计披露。企业绿色会计披露包括以下要素:一是绿色成本(货币单位);二是环保效果(实物单位);三是绿色效益(货币单位)。另外,绿色会计披露同时也确认、计量、报告以物理实物单位表示的环境绩效中环境保护效果,自然资源的货币定价计量是难点。

三、绿色成本核算

(一)绿色成本概述

绿色成本是指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本性或费用性支出核算。它既包括尾端设备投资或其他支出,也包括清洁生产成本核算。绿色费用总额是环境保护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企业总费用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信息监控与获得费用以及环境资本性资产的折旧费用。可直接识别的成本直接归集到绿色成本中,混合成本按一定方法(差额法、比例法等)进行归集简单易行,关键是自然资源的货币计量披露。

(二)绿色成本定价模型

当自然资源具有排他性,就意味着这些资源的使用必须要花费一定的代价,为了准确计量这类资源的价值,可以通过产权界定,赋予这些资源人格化的所有权,这样就可以形成交易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自然资源具有非排他性,那么任何人无需付钱或仅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自由得到资源,结果就会造成这种资源的过度耗用。这样如何正确为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定价,就成为正确核算企业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关键。

绿色会计研究学者针对自然资源的计价,提出多种定价模型,如价格替代、支付意愿、接受意愿等。但是对于非排他性的自然资源,由于其使用存在“搭便车”现象,所以,上述方法不可能正确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鉴于这类资源的保护主要聚焦于合理利用,对于企业而言,这类资源主要构成其环境负债。这样,就可以引入成本管理概念,结合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对资源定价。

绿色成本披露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支出,以及企业因执行环保要求而发生的其它成本支出如实披露。

一般绿色成本披露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控制成本。这是指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成本,具体表现为资源维护、环境保护等行为发生的支出。一般来说,该项成本越高,表明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越高。另一类是环境故障成本。它是指除环境控制成本以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支出。如果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上打了折扣,则会发生诸如资源效用降级、环保处罚等支出,这些支出归为环境故障成本。

关于环境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环境控制成本较高,则企业履行的环保责任程度较高,相应的违规支出也会减少,因此环境故障成本就会较低。

基于环境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管制有针对性地减少非排他性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采用绿色成本定价模型:

p=αC1+βC2

C1——环境控制成本;

C2——环境故障成本;

α、β——系数,取值(0,1),α+β=1,系数的大小可以调整企业的环保行为。

基于该定价模型,形成企业的环境负债而入账。

为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适当降低系数α的取值,加大系数β的取值。这样,当两个企业的环境成本相等,而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保障成本不一样时给企业带来的环境负债也不一样。同等环境成本条件下,环境控制成本越高,社会效益越佳;环境故障成本越高,社会效益越差。同等环境成本条件下,环境收益越高,社会效益越佳;环境收益越低,社会效益越差。

例如:两个企业a、B,环境成本相同为10万元,其中:a企业C1=8万元,C2=2万元;B企业C1=3万元,C2=7万元;取α=0.2,β=0.8,则:

a企业环境负债为=0.2×8+0.8×2=3.2

B企业环境负债为=0.2×3+0.8×7=7.2

所以,采用该定价模型,一方面可以提高这类资源的效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转变传统模式的末端治理观念,实现自然资源保护的未雨绸缪切实可行。

四、环保效果披露

(一)基本概念

环境保护效果披露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得的实物效果。可单独设一本实物账或在产品原材料实物账上增加以下四类内容如实披露:.与经营活动中投入资源有关的资源核算披露:

(1)能源投入量(J);

(2)稀缺性资源的输入量(t);

(3)水投入量(m3)。

2.与经营活动引起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影响有关的排废核算披露:

(1)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体积(t-Co2);

(2)特定化学品排放的重量(t);

(3)废弃物排放总重量(t);

(4)废水总体积(m3)。

3.与经营活动产品有关的能耗核算披露:

(1)产品使用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J);

(2)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物质量(t);

(3)再循环产品的重量(t)。例如使用过后收集的产品、集装箱、包装袋。

4.其他环保效果核算披露

(1)产品和材料的运输量(J);

(2)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影响的物质排放量(t);

(3)土地污染的面积和体积(m2,m3)。

(二)计量环保效果的方法

基本公式:环保效益=基期环境影响总量-当期环境影响总量

调整后公式:

环保效果=基期环境影响量×(当期经营活动量/基期经营活动量)-当期环境影响量

如果处理全部的绿色成本和环保效果有困难,那么在设立能描述企业真实情况的环境绩效指标时,可以只确定与项目相关的绿色成本进行环保效果核算,以便在附注中披露。

五、绿色效益核算

(一)绿色核算概念

绿色效益核算即企业绿色成本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和企业执行绿色会计核算带来的估算商誉而构成利润的一部分的经济收益核算,它使用货币计量。

企业绿色效益分为两种:实际效益和估算效益。

(二)实际效益披露

1.收入,由于实施企业绿色成本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而在当期实现的收入(如销售环保产品)。

2.由于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技术设备而产生的节能减排节约的费用,可视为企业的实际效益。

如资源投资投入量减少节约的费用;

废弃物排放减少而节约的费用;

环境恢复方面的费用节约额;

其他环保费用节约额等。

(三)估算效益披露

1.收入,企业实施绿色会计核算带来的估算商誉及实施环保活动而增加的社会效益估算。如垃圾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再生能源、占地减少、减少污染的节约成本估算。

2.费用节约额。施行环保活动而避免发生的费用估算,如避免损坏赔偿费用,环境恢复费用节约额。

(四)计量方法

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计量估算效益的评估方法,本指南建议应按企业节煤吨数、占地减少及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进行绿色环境资产评估,计算企业社会环境效益,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

六、绿色会计披露报告

绿色会计披露的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全方面信息。资源、环境价值运动是企业价值运动的一部分,以价值量披露企业资源和环境信息,是绿色会计报告披露的必然要求。鉴于传统会计报表不能披露反映资源、环境价值运动的全貌,因此,绿色会计报告披露拟在传统会计企业报表基础上增加有关绿色资产、环境负债、绿色资本金、绿色成本、环保费用项目及附注必须披露事项等内容,既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又便于实务操作。绿色会计披露报告如下:

(一)资产负债表(附表要增加绿色资产、环境负债内容)(表1)

(三)企业绿色效果实物量图表

1.企业主要能源耗用实物量图表

(四)绿色会计披露报告附注(增加必需披露的事项)

为满足绿色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应在绿色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

1.企业的绿色会计政策及目标;2.企业的资源环境管理系统;3.企业主要的污染物及其处理措施;4.企业采用的环境标准及其变化对数据的影响;5.绿色会计价值采用的方法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6.环境监测制度及监测技术;7.重大环境事故的说明;8.重要环境项目的说明;9.企业实施绿色会计审计的情况;10.绿色会计重要的或有负债;11.企业绿色效果综述;12.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日]国部克彦.环境会计[m].(日)东京:新世社,1998.

[2]孙兴华,王维平.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0,(5).

[3]孙兴华,王兆蕊.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J].会计研究,2002,(3).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8

abstract:thispaperexaminesthelegislationprocessofGreenDevelopmentLawofKorea.thebackgroundandthemeaningofthislawareinterpretedindetailwithcomparingthesituationsoftheothermaineconomiesintheworld.theauthorsemphasizeontheconflictsbetweenthegovernmentandtheotherpartsofthesocietyintheviewofcompetinginterests.thedrawingconclusionisthatthecourageousofpolicymakersiscrucialforrealizingalow-carboneconomyanddevelopment.

关键词:绿色增长基本法;绿色发展;气候变化;排碳交易权

Keywords:GreenDevelopmentLaw;greendevelopment;climatechange;carbontrading

中图分类号:DF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313-04

————————————

作者简介:王冬(1984-),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澳大利亚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商学院项目管理硕士,部级清洁生产审核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治理。

0引言

2009年12月30日,韩国国会第9931号法案通过了《绿色增长基本法》,并于2010年4月14日起开始实施。目前在国际上,虽然有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气候变化对应策略和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但绿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韩国政府此次将低碳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并立法。作为世界第十位的能源消耗大国,和一个97%的能源要依赖海外进口的国家,但是韩国政府此举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值得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1立法背景

1.1国内环境韩国是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耗国,97%的能源依赖于海外进口,因此国际油价得急涨急落严重地影响着韩国国内经济。自李明博总统执政后,气温上升和化石燃料枯竭等能源环境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世界环境经济亟待解决课题,李明博总统在2008年8月15日建国60周年纪念仪式上通过对国民的演说提出,应采取由政府、企业、国民共同参与的国家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并将“低碳绿色发展计划”作为国家新的发展计划制定并强力推行之。

韩国的气候变化、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发展相关法律,过去并非是一个互相链接的完整体系,而是各自单独施行。所以,为有效推进绿色发展,就需要能够有涵盖经济、产业、技术、国土、环境、国民意识及行为的措施;需要能够积极应对全球性能源、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问题且能够强有力和有效推进作为国家发展计划的低碳绿色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

1.2国际环境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世界已经或正在努力制定相关法律。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一向持积极态度的欧盟则进一步加紧了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步伐。2007年3月欧盟领导人会议通过签署‘anintegratedClimateandenergypolicy’,在2008年12月的欧洲议会上又通过了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20-20-20”气候能源统合法》的法案——即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扩大20%的可再生能源,将能源使用率提高20%。同时,在2009年10月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上,发表了欧盟对哥本哈根会议的立场——到2050年为止温室气体减排80—95%的目标①。

特别是过去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一直不温不热的美国,在奥巴马总统执政后也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americanCleanenergyandSecurityact’(waxman-markeyBill),于2009年6月在下议院获得通过,目前上议院审议中。根据该法案可知,以2005年为基准,美国以到2020年为止温室气体减排17%、到2050年为止减排83%作为目标。同时为达到上述目标从2012年开始实行“控制总量排碳权交易制度”。2009年11月上议院通过了‘CleanenergyJobsandamericanpoweract’(Kerry-BoxerBill),提出了到2020年为止减排20%、到2050年为止减排83%的目标,这也影响着韩国是否引入排碳权交易制的相关讨论。中国的主席也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了题为《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共同对应》的讲话,并提出了到2020年为止,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5%以上,并于2009年11月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积极应对的态度。

澳大利亚于2007年9月制定了《国家温室气体、能源报告义务法》,建立了控制总量排碳权交易机制。

英国在全球首次制定了《气候变化法》,该法明示了国家温室气体中长期减排目标②,还包括了碳预算系统的引进等内容,并在同步进行修改能源法。

日本自从1997年制定了有关地球变暖对策的法律之后,又进行了3次法律修订,并从2008年12月起开始实施了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的示范项目。2008年发表的“福田蓝图”中明确了到2050年同比2005年二氧化碳减排60—80%,重点发展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高效天然气等的可再生能源。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日本发表了“鸠山倡议”③。又于2009年11月美日首脑会谈上发表“美日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其中声称截止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

法国也在推进涵盖能源、气候、建筑物、核能、绿色消费、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Grenelle环境立法(2008年10月21日下议院通过,上议院议决中)。

世界各国接连出台温室气体控制及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计划等举动,不论其实际效果如何,已经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协商中对韩国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1.3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果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原计划设立poSt-2012体制的框架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严重对立,未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也未能达成具有未来指向性的概括性政治性协议。

2立法的推进过程

2.1成立绿色发展委员会在2008年建国60周年纪念仪式上李明博总统通过对全国民演说提出绿色发展将要作为国家发展计划,并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废止了既有的气候变化协约对策委员会,将国家能源委员会更名为能源委员会,将知识经济部长官指定为委员长,将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归属于环境部属下等措施。

李明博政府在2009年1月5日把《绿色发展委员会设立及运营相关规定》以总统令的形式颁布,并为了支持委员会的工作,设立了绿色发展规划团,同时在2009年2月16日作为总统直属机关成立了“绿色发展委员会”。委员长的职责由国务总理和民间委员长共同来负责,委员由当职委员18人和任期为一年的民间委员29人来构成。

当职委员由企划财政部长官、环境部长官、知识经济部长官、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外交通商部长官、农林水产食品部长官、知识经济部长官、国土海洋部长官、国务总理室长、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长、总统室国情企划首席秘书官、韩国开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国交通研究院、韩国环境政策评价研究院、国土研究院的院长以及能源管理公共团体的理事长来构成。

2.2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制定及推进绿色发展委员会把2008年下半年推进的气候变化对策基本法案扩大、补充修订为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案,并通过立法预告和国务会议,于2009年2月27日提交到国会。该法律在产业界的激烈反对声中引进了排碳权交易制。

2.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2009年8月4日,绿色发展委员会为了制定2020年的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表了3个版本的规划案④,并广泛听取了nGo,产业界,环境团体的意见之后在2009年11月17日把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最终规定为同比总排放预期量减排30%。

韩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提出不但作为对在2007年6月份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召开的G8峰会和2008年7月7日在日本洞爷湖召开的G8+G8峰会上对外所约定事项的履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事实上这将成为引进产业界一向反对的总量限制排碳权交易制的前提条件。

如此对国内外公布减排目标和相关法律的制定过程,成为政府推进政策的强大动力。

2.4国会通过绿色增长基本法案在2009年2月27日提交到国会并在2009年4月22日组成第一次法案审查小委员会,围绕着通过该法的合法性问题⑤,在国会中形成了执政和在野党的激烈对峙。因此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审议也随之不断被推迟。绿色发展委员会当初预计他们的努力能使法案在上半年获得通过,但事实是比预计的审议程序慢了很多。

下半年随着在野党对世宗市修订案、四大河流项目⑥、劳动关系法等执政党所要推进的各种民生相关法案的处理持反对意见并以占据国会等方式与执政党对峙情况越发严重,国会功能被逐渐麻痹。特别是围绕着有关李明博总统所重点推进的四大河流项目相关的2010年预算案在国会审议和通过,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对峙情况更为严重化,致使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年内通过变得不可实现。但随着执政党和在野党达成优先审理除去预算法案之外的法案的共识,绿色增长基本法也在2009年12月30日以法律第9931号本会议予以通过,并在2010年4月14日开始施行。作为后续的措施,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施行令从2010年10月16日开始施行,并制定为总统令第22449号。

3法案的主要内容

本法案的法律体系⑦:共七章64个条文

第一章总则包括法的目的和用语定义,推进低碳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国家责任,地方自治团体责任,企业家责任,国民责任,和其他法律的关系等整理成了8个条款⑧。

第二章低碳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低碳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中央行政机关的推进计划的建立及施行,地方自治团体的推进9计划的建立及施行,推进情况的检验及评价,政策相关意见的提出等整理成了5个条款⑨。

第三章绿色发展委员会等绿色发展委员会组织及运营,委员会的功能,会议,分科委员会,绿色发展企划团,公务员等的派遣请求,地方绿色发展委员会的组织及运营,绿色发展负责人的指定等整理成了108个条款⑩。

第四章低碳绿色发展的推进为了体现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基本原则,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培养及支援,资源循环的推进,企业绿色经营的推进,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及项目化等的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金融支援和搞活,绿色产业投资公司的设立和支援,税收制度的运营,对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的支援、特例等,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的标准化及认证等,中小企业的支援等,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园区建立等,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创造,规范的先11进化,国际规范对应等整理成了16个条款{11}。

第五章低碳社会的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能源政策等的基本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原则,能源基本计划的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目标管理,温室气体减排的早期行动的促进,温室气体排放量及能源使用量等的报告,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总量限制排放权交易制等12的引进,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管理,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及对策的推进等整理成了11个条款{12}。

第六章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基本计划的树立、施行,绿色国土的管理,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水源管理,建立低碳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建筑物,绿色的农林水产的营销及碳吸收源的扩充,生态旅游的推广等,为了绿色成长的生产、消费、文化的扩散,13绿色生活运动的促进,绿色生活实践的教育,宣传等整理成了11个条款{13}。

第七章补则资料提供等的要求,增进国际合作,国会报告,写作国家报告书,渎职罚款等整理成了145个条款{14}。

4立法推进过程中的主要争议事项

4.1政府部门

4.1.1青瓦台李明博总统于2009年6月在济州岛举行的韩—aSean特别首脑会议中,表示各国要通过可持续发展达到共同繁荣,2009年7月举行的G8扩大会议上,在承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会议中,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登记簿(namaRegistry),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中通过两次演讲,对国内外阐明了韩国身为早期行动者设立全球化绿色发展研究所(GGGi)计划等一连串应对意志,发挥了带头作用。

4.1.2绿色发展委员会总统属下设立了绿色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干事由青瓦台的国情企划首席来担任,企划团长由国情企划首席室秘书官和由各政府部门派遣的高级公务员来共同负责。因此委员会为新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的推行充当了后盾,并且在建立绿色增长基本法,绿色发展5年计划,国家温室减排目标等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4.1.3国会自从国会收到绿色增长基本法草案,国会气候变化对策特别委员会审议了裴恩熙,李仁基议员提出的立法案以及政府提出的草案,为此也听取了各个社会阶层的意见。虽有产业界强烈且持续地发出反对声音,但最终在议员和政府的立法案间找到了协调点通过了基本法案。值得注意的是之后低碳绿色发展相关理念却在议员间成为了替产业界和环境界辩护的战。

4.1.4政府主管部门该法律的主要政策主管单位为知识经济部和环境部,比起政策决定和实施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谁能成为主管单位。在制定绿色增长基本法、绿色发展5年计划、国家温室气体减少目标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纳了环境部的立场,且绿色发展委员会也表明了类似的态度,为此使知识经济部站到了风口浪尖,矛盾开始深化。

4.1.5地方自治团体随着绿色发展委员会的建立,各地也纷纷自行组织了地方绿色发展委员会并且定期召开由绿色发展委员会委员长主持的地方自治团体成员参与的绿色发展地方协议会。因自治团体一直与环境部进行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因此为了应对运营将来的地域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自治团体开始关注法律制定相关动态。为了确保碳排放交易所设立在自己的领域,各地方自治团体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4.2民间部门

4.2.1产业界因绿色增长基本法明确引进了排碳权交易制,作为与限制总量的排碳权交易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产业界曾向知识经济部、绿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意见书(2009.2.5),2009年3月12日以气候变化对策特别委员会委员为对象进行了研讨会,阐述了反对立场、发表声明、把意见书递交给国会(2009.4.9)等持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在国会立案审议、决议过程中也表明了强烈反对态度。

但是以部分大型企业{15}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尽管气候变化对策必然成为产业界的挑战和管制,但是也将会成为新的市场与机会,因此企业也主动通过出资参加海外造林项目获得排除权,并进一步改善自身工程的绿色化、积极促进环保技术开发等来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2.2市民团体、进步新党各个市民团体一向对于政府制定的绿色增长基本法以及制定温室气体减少目标等行为进行了批判。绿色联合等市民环境团体在2009年1月28日,在制定绿色发展基本法听证会上通过记者招待会主张“绿色发展基本法不仅违反了立法预告程序,自身定位为其他法律的上位法律的行为严重毁损了法治主义原则”,并指责推进法案过于仓促。市民、社会团体主张“2009年1月15日立法预告,28日听证会,29日结束采纳意见,2月强行实施立法的行为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与矛盾。”

4.2.3媒体theHankyoreh新闻、韩国日报等进步倾向的媒体称“李明博政府虽把绿色和绿色环保挂在嘴边,却缓和了对于解除绿色地带,高尔夫场建设等各种开发项目的限制,从四大河流大运河项目等相关项目上的政府态度表明,政府实际行为与所述相反。但与此相反地以每”日经济新闻、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等为代表的保守倾向媒体称“绿色发展在全世界是没有明显领头人的新领域,发展绿色经济并非是选择事项,而是必须事项的。为了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主流,必须要赶在前方推进。”同时大力宣传绿色发展村、绿色教育示范学校、绿色城铁、自行车道路建设情况等,站在政府立场强调正面影响。

5法律制定之后的各界博弈

5.1环境部与知识经济部间的竞争环境部认为排碳权交易是管制业务,欧盟等国家也由环境部负责,因此在有关部门会议中主张自己为主管部门。知识经济部以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的70%以上是由知识经济部下属企业排出为依据主张自己为主管部门,因此在推进各种政策上冲突依然存在。

5.2青瓦台与产业界的对立李明博总统把绿色发展阐明为国家战略,并且通过制定法律为支援体系打下了基础。在2013年初为了任期内达到可观的效果,虽然通过环境部和绿色发展委员会积极推进排碳权交易等绿色发展所需的政府政策,但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钢铁、造船、汽车、半导体等产业却通过媒体明确表明反对立场,认为李明博政府强行推进的政策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且通过知识经济部暗暗地支持阶段性推进。因此未来制定、推行绿色发展的各个相关政策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促使产业界理解的事前对话和调整。

6结论

现阶段以先进国家为代表的很多国家纷纷制定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但缺乏直接影响到绿色发展的经济、产业、技术等领域的关联规定。目前韩国总体能源使用量中有97%依存于海外,作为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制定并实行低碳绿色发展的“基本法”,并且优先适用于其他法律(能源基本法、气候变化对策法、可持续发展基本法等),即修订其他法律时要求符合该法的立法目的以及基本原则,并且根据不同法令所制定的各种国家政策和行政计划也要与“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相协调。本文认为为了保护独一无二的地球以确保人类共同繁荣,韩国政府早期采取行动树立“低碳绿色发展”战略是明智且必须的选择,应当受到肯定和尊重,联合国等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韩国在此领域的领导作用。

注释:

①2010.6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形成过程研究,博士论文,卞钟立.

②2050年80%m2020年26%.

③以所有主要排放国参与下的积极合意为前提,与1990年相比2020年为止减排25%.

④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值对比减排各21%,27%,30%.

⑤因为在野党反对通过该法案,国会一度被中断.

⑥韩国代表性的4大江(汉江,洛东江,锦江和荣山江).

⑦2009.12.30制定低碳绿色发展基本法.

⑧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第一条~第八条.

⑨第九条~第十三条.

⑩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

{11}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七条.

{12}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13}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14}根据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联合基本条约,向Un报告的国家报告书.

{15}三星:2009年7月20日召开了绿色经济飞跃宣告式,提示温室气体减少战略,与能源管理团体签订减少契约(预计2013年相比2008年减少50%).

poSCo:从2008年3月,在南美乌拉圭开始组装事业,计划获得二氧化碳排除权24万8千吨.

LG:通过改善产品生产工程预计截止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3千万吨.(明天新闻2009年1月29日).

参考文献:

[1]林灿铃等,著.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裴广川.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卞钟立.关于气候变化对应政策形成过程的研究.博士论文,2010.

[4]绿色发展委员会.低碳绿色发展推进方案.总统报告书,2009.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9

《绿色大世界》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林业局主管、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的省级综合刊物,1963年创刊,大16开本,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365/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569X,定价:10元,全国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主要刊登:1.林业产业:育苗造林、林业科技、林业经济、林产品开发研究、森林经营、林业调查、森工企业2.农牧副渔产业:科技推广、资源开发、建设3.城市建设:城市园林、花卉园艺、园林绿化、园林设计、绿色建筑、城市公共管理4.绿色人文旅游产业5.食品健康: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研究开发、推广6.生态社会:环保和资源、水土保持、水利、防沙与治理7.和谐新农村8.新能源、新产品、新动向9.环保科学:废物回收利用、能源再造、开发利用10.和谐生态:生态保护、绿色人文、家居与环境

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专题综述、经验总结以及新成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农业、林业、环保及旅游等科研、教学的全国广大读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和作品发表阵地,适合各层级人士阅读和学习。

《绿色大世界》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林业局主管、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的省级综合刊物,1963年创刊,大16开本,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365/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569X,定价:10元,全国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主要刊登:1.林业产业:育苗造林、林业科技、林业经济、林产品开发研究、森林经营、林业调查、森工企业2.农牧副渔产业:科技推广、资源开发、建设3.城市建设:城市园林、花卉园艺、园林绿化、园林设计、绿色建筑、城市公共管理4.绿色人文旅游产业5.食品健康: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研究开发、推广6.生态社会:环保和资源、水土保持、水利、防沙与治理7.和谐新农村8.新能源、新产品、新动向9.环保科学:废物回收利用、能源再造、开发利用10.和谐生态:生态保护、绿色人文、家居与环境

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专题综述、经验总结以及新成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农业、林业、环保及旅游等科研、教学的全国广大读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和作品发表阵地,适合各层级人士阅读和学习。

绿色能源研究报告篇10

关键词:绿色GDp实证研究核算方法

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在我国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这一措施对遏制地方盲目攀比增长速度的现象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此前后引发了一场探讨“绿色GDp热”。据笔者统计,近十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到的绿色GDp相关文献有867篇,其中2004年、2005年是绿色GDp学术讨论的一个高峰期。由于某些因素致使学者探讨的热潮在最近3年有所萎缩,2008年发表的有72篇,2009年有55篇,2010年有19篇。而基于区域省市进行绿色GDp实证研究的文献仅有9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举行促使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随着低碳风潮的兴起,这一转型必将又一次引发绿色GDp核算的浪潮。

目前,国际上对绿色GDp讨论也很多。在实证研究中,已经有20多个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数据测算工作。比如,芬兰的木材和林木产品的实物核算,法国的水资源核算,挪威的能源核算,印度尼西亚森林、石油和土地核算等研究和实践工作等,它们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切入,从一个局部进行研究,而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进行综合的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在国外还没有出现过。本文将重点对我国绿色GDp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及比较分析。

绿色GDp内涵及核算公式

(一)绿色GDp的内涵

“绿色GDp”是俗称或简称,国际上称“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在我国又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该份报告中提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它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

各专家学者在绿色GDp实证研究中都描述了绿色GDp的内涵,主流的观点有两种。其中,赵妍、王丽霞等人都认为绿色GDp是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扣除环境和资源的损耗成本而得出的新的GDp,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的真实的国民财富。岳文淙等人则认为绿色GDp是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环境效益纳入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一种综合国民经济指标。第一种观点是目前研究中应用最多的,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后一种则是少数学者的看法。

(二)绿色GDp的核算公式

学者们在核算各省市的绿色GDp中,用到的计算公式、表述方法各有差异,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根据各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笔者做了绿色GDp核算公式对比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国内实证研究的逐步深入,绿色GDp的核算公式已经由以王丽霞、李杰、张婧等学者为代表的纯扣除型,转变为以雷敏等学者为代表的有扣除也有增加型,如把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作为绿色GDp的加项。其中岳文淙等学者则采用了纯增加型的核算公式,另有康文星等提出用能值分析法测算绿色GDp。

绿色GDp核算内容与估价方法

(一)绿色GDp核算的内容

绿色GDp核算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核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核算。《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自然资源可划分为环境资源包括阳光、水、大气等,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场、动物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主要表现为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废物质污染及转移、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枯竭等。

然而各学者在绿色GDp的核算中,并未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所有内容进行核算,而只是选取了其中容易量化的部分。如表2所示。

由表2分析可知,各学者在选择绿色GDp的核算内容时,不仅考虑了常见的资源环境因素,而且根据地方特色做了适当的调整。如陕西榆林是资源型城市,在核算中侧重对矿产资源损耗的核算;吉林省生态系统繁多,在核算中注重对森林、草场等生态环境的核算;武夷山市是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学者针对这一特点重点核算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二)资源环境成本估价方法

绿色GDp的核算很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资源环境成本进行估价。各专家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对资源环境成本估价方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对资源估价方法共有六种,一是实际市场价格法,二是净价格法,三是恢复费用法,四是损害费用法,五是收益还原法,六是市场估值法。因为实际市场价格数字取得和核算起来较容易,以实际市场价格法用的最多。对环境质量降级成本的估价方法有三种:恢复费用法、治理费用法、损害费用法。损害费用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污染损失调查,计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种种损害,体现了污染的危害性,与其他方法相比,笔者认为损害费用法更具合理性。

绿色GDp所占比例

在对各省市研究文献资料对比中发现,学者通过核算绿色GDp得出的结论有以下两个共同点:第一,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费用占传统GDp很大的比例(一般在20%-40%之间),尤其是矿业城市以及以资源为依托的城市,这个比例会更大,如山西大同资源损耗和环境降级成本占到GDp39.76%,陕西榆林占到57.45%;第二,绿色GDp所占比例逐年增大,资源环境价值损失所占GDp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环境质量恶化速度开始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落实,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渐转变,正走向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

由于指标选取和核算方法选择的不同,各学者核算出的各省市绿色GDp差异很大。如武夷山市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2005年绿色GDp的价值为153.2亿元,是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5倍。这一方面是由地方经济发展差异造成,另一方面也是由核算者主观因素加大了这一差异,使各地方的绿色GDp可比性较差。但是也不能否认,绿色GDp的核算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一定指导作用的。

我国绿色GDp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绿色GDp核算缺乏可比性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绿色GDp实证研究受到各界的关注,学界也对不同地区的绿色GDp进行了核算,但由于各学者使用的模型和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其核算结果不具可比性。这影响到各地区的横向比较,从而导致无法据以制定特定的相关政策。因此,应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区域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以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计量模型。

(二)缺乏对绿色GDp难点问题的研究

基于绿色GDp核算实证研究有诸多疑难问题,如绿色GDp的计算公式、核算的内容、自然资源和环境降级成本的估价方法、如何评价绿色GDp、实施绿色GDp核算后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等。

(三)Seea在我国具体应用的研究不够深入

联合国于1993年首次公布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是一个逻辑严密、内部一致的完整体系,它将环境因素纳入国民核算中,为绿色GDp核算提供了框架和指导。但是由于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限制及不成熟的实践经验,使得全面按照Seea实施绿色GDp核算仍有很大的困难。本文认为,在短期内建立系统、完善、科学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是不现实的,当前要着重研究的是Seea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及实践问题。

基于区域的绿色GDp核算协调统一是大势所趋。我国目前的绿色GDp实证研究存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互不衔接的现象,如核算口径各异、核算方法不配套、会计核算不能满足专业统计要求、专业统计覆盖面不全,使绿色GDp核算的资料来源存在较大缺口。这几者长期不协调,不仅造成数据采集成本增加,而且由于各种核算信息的不一致,致使核算信息失真。因此,应加强绿色GDp核算的协调性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统计、绿色GDp核算一体化的整合体系。

参考文献:

1.雷敏,张兴榆,曹明明.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核算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

2.李杰,康银劳,路遥.以成都市为例的绿色GDp核算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2007(7)

3.王丽霞,任志远.初探绿色GDp核算方法及实证分析―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2)

4.于谦龙,王让会,张慧芝.新疆绿色GDp的核算与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6(3)

5.赵妍,孙世军,冯江等.吉林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J].华北师大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