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十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十篇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3:04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我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内涵及外延至今还缺乏统一的理解。

国内外词典对素质一词的解释有多种。《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素质的英文含义通常有两个:一是Diathesis,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二是Quality,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本文研究中采用的定义即素质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本文在综合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素质的“Quality”的含义,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1 国内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

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是从2种角度进行界定。部分学者将创新型人才素质概括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等几个要素。另一种观点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知识构成及心理特征等特点进行描述。

1.1 基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

我国学者自2000年以来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陈泽龙(2008),林瑞(2008),魏登才(2004),房国忠、王晓钧(2007),王凤科、周祖城(2004)、周敦文(2002)等都从该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因为这些作者分属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学科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对以上4个维度达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各组成要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见表1),导致概念尚未统一界定。这是从该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素质方法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建立二级指标。

本文将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选取主要指标,得出从该角度进行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的指标体系(见表2)。

1.2 基于个体特征分析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

国内从个性特征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研究的学者,大多是从事教育实践及管理工作的领导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2006)、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2006)、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2006)、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2005)、原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书记郑其绪(2010)、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2000)、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团委书记郑婧,等。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张信刚及钟秉林从教育管理岗位出发进行研究提出了智商这一维度,朱清时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兴趣品味和洞察力等。

此外,山东大学的邢媛媛(2008)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如下素质和品格: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严格、严肃、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的廖志豪(2010)指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知识更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热情、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合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将以上学者提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因素列表分析,可知博专结合的基础知识储备、创新思维与知识转化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认真专注的态度、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见表3)。

2 国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与人才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相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定义和比较。其中心理学家往往注重于人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则着重从各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2.1 国外心理学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具有6种共同的人格特质,心理学家詹森贝蒂根据历明家的资料总结出发明家在人格上的十大特点,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于1980年在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将创新人格特征概括为10个方面,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59)把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美国学者托兰斯(1993)研究得到12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语,斯坦、林奇曼和戴维斯等人(1999)研究总结出10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汇和短语(见表4)。

以上7位心理学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特征从22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经过梳理分析,得出5种主要特质:充满好奇心、意志坚定勤奋努力、性格独立、有理想有抱负且兴趣广泛。

2.2

国外其他领域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罗尔菲尔德,斯图亚特大学教授科恩・杰弗里(2008),达西和伦依(1998),汤姆・卡梅拉(2001),索尔・卡普兰(2009),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2009),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罗伯逊(1991),希拉・亨德森(2004),加州大学的约翰教授(1969),麦金农,朱利安・斯坦利(1997),艾伯特(1992)L,约瑟夫・梅森(1977),马来西亚学者伦纳德(1994),费尔德・胡森(1986),马丁・戴尔(1989)等16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构成创新型人才素质的30多种特征,包括: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流畅性、独创性、分析判别力、抽象想象力、综合认知能力、善于说服、利用资源、容忍模糊、自我、拒绝实用主义、喜爱冒险、偏爱无序、延迟满足、坚定不移、专注、具有勇气、良好的胜任力、自律、崇尚自由、自信、有野心、合作、专业知识、质疑、精力充沛、实验、兴趣广泛、好奇心。将其研究内容梳理归纳,得到以下被广泛认知的5个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喜爱冒险、坚定不移专注、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独创性(见表5)。

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心理学家更强调个性特质,

其他领域的学者更强调能力特质,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包含了“坚定的意志”这一要素。

3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的梳理比较可知,目前就该问题在学界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基于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对每一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统一清晰的界定,例如某些特征有时被归入创新思维的范畴,有时被归为创新意识的范畴。此外,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关注不够。与此相对应的国外研究更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理念之中。但是国外学者大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围绕创造型思维、创造型人格等概念开展研究。

本文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智商(iQintelligenceQuotient)就是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商包括7个方面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情商(eQemotionalQuotient)是指人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商数,情商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自身情绪认知能力、自身情绪调整能力、动机及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逆商(aQadversityQuotient)也称逆境商数,一般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包括4个方面的能力:控制、主动承担责任、排除外界不利影响、忍耐力持久力。

对上述文献总结可知,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界定的大部分要素属于智商的范畴,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基础、思维活跃、具有好奇心、认真专注、善于合作。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所需素质达成的共识更多是从情商和逆商的角度来界定的,主要包括:好奇心、坚定的意志、独立、有理想有抱负、兴趣广泛、喜爱冒险、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沟通协作以及坚持独创。我们不难发现,中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要素的界定中都包含了“好奇心”这一要素。本文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的11种代表性特征,按照智商、情商、逆商的范畴进行分类,作为人才素质结构模型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见图1)。

4 结论

本文首先对素质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明确其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针对国内学者从创新思维、意识、能力、人格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及个体特征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2个角度的分析,总结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5个主要特征。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则主要从心理学研究和非心理学研究2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比较,经过总结概括得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7个主要特征。最后,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得出的主要特征严格按照智商、情商和逆商的范畴进行归类,提出了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从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既包含了国内学者所重视的智商维度,也包含了国外学者所提倡的情商和逆商维度。

参考文献

[1]陈泽龙,试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1):105-107。

[2]林瑞,论创新人才之素质特征[J],中国人才,2008(10):28-29。

[3]魏登才,论创新人才的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98-100。

[4]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6-109。

[5]王风科,周祖城,创新人才素质测评[J],经济与管理,2002(1):20-21。

[6]周敦文,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4-56。

[7]蒙梓,高海涛,创新与服务:大学的新课题――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神州学人,2006(8):2-5。

[8]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7(6):14。

[9]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0]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11]彭坤明,论创新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1-7。

[12]郑婧,安建增,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构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4):24-26。

[13]邢媛媛浅析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2-04。

[14]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1):107-111。

[J5]黄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25。

[16]陶国富,创造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42-45。

[17]徐春玉,李绍敏,以创造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3:252-58。

[18]GuilfordJp,traitsofcreahvlty[m],newYork:Harper&pub-lisher,1959:142-161。

[19]Rocom,Creativepersonalitiesaboutcreativepersonalityin

science[J],Revue-Roumaine-de-psychology,1993,37(1):27-36.

[20]FeistGJ,theinfluenceofpersonalityonartisticandscientificereatlvtty[C]//StembergRJ,HandbookofCreativitynewYork:Cumbridgepress,1999:273-96。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2

关键词:符号三角理论;华科大校训;英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合并后的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在全校征集校训,最后于2003年形成新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而后该校外语学院提供了以下四种英译:

译文1:illustriousvirtue,erudite,practical,innovation

译文2:Bemoral,beerudite,betrue,becreative

译文3:Virtue,erudition,truth,innovation

译文4:illustratevirtue,advocateknowledge,seektruth,makeinnovation

另外,在2011年6月更新的维基百科上查到两种译文,分别是:

译文5:illustriousvirtue,erudite,truth-seeking,innovation

译文6:morality,knowledge,truthandinnovation(illustriousVirtue,erudite,practicalandinnovation)

诚然,这些译文表意较清晰,都具有一定可读性,而且有的还译出了相当的水平。但根据校训这种公示语翻译标准来看,以上很多译文不太符合译语表达特征,没有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历年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十,而其官方校园网上并无规范的英译校训,这与其身份极不相配。本文从符号三角理论和翻译目的理论对以上译文进行分析,并探讨中文校训英译的基本原则,从而探讨出能达到相应交际目的的英译文。

二、相关理论

(一)符号三角理论及其翻译原则

20世纪20年代,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符号三角理论,如图所示:

图中符号(Symbol)指语言成分,如词语等;所指(Referent)指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思想或所指(thoughtorReference)指人们大脑中的概念。符号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要确定符号的意义,除了考虑其所指意义之外,还要考虑符号使用者的意图(语用意义)以及与其它符号(语境)的关系。

根据符号学理论,翻译的本质可阐释为“翻译是以符号转化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许均,2009:41)。而语言符号的意义具有多重性,原语和译语词汇多重意义一般不对等。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应在译语句法和惯用法规范以及译语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之内,采用适当的变通和补偿手段,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为前提,尽可能多和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的多重意义,以争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而判断最重要意义的根本依据是翻译目的。

(二)翻译目的理论

翻译目的理论由汉斯・弗米尔(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目的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功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nord,2001:27)。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办学特色等内涵的浓缩和概括,具有激励和训导等功能。中文校训引经据典,意蕴深远,传统现代,含义丰富。根据符号三角理论的重要意义优先传译原则,中文校训英译时应译出校训语言中最能体现其办学理念及校园精神的含义。这个最重要的含义及其选词,又是由翻译目的确定的。根据翻译目的理论,校训英译最重要的目的是达到预期宣传目标,符合译入语语言特征,使译入语读者能较容易地理解并接受原语学校的教育理念,否则其英译就是失败的。

三、中文校训英译原则

(一)英文校训特征:用词通俗、结构简约

西方国家办学较有特色,校训主要包涵一至两方面内容,即追求真知或自由,部分学校校训也宣传信仰宗教。根据一份对国外37所著名大学校训的统计,有八所学校校训中包涵有“knowledge(求知)”,7所学校校训包涵“truth(求真)”,2所学校校训包涵“freedom(自由)”。英文校训用词都很通俗,这符合公示语特征,能增强其校训的普及性。综观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训,按不同主题可列举出以下关键词汇(见表1):

表1显示各高校校训所选用的均为通俗、大众化的词汇。除了与“上帝”、“神学”有关的校训会用古英语(如哥伦比亚大学校训“inthylightshallweseelight”中的“thy”)外,其余均不会涉及古英语或是一些非常生僻的词汇(龚晓斌,2007),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校训从功能文体上来看,属于公示语,传播校园文化,宣传办学理念,激励师生员工,因此,应选用师生群体所熟悉的通俗用语;其次,高校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要保持不与社会大众脱节,其校训也得选用大众化的词语。

除了用词通俗,西方名校校训多采用名词性短语结构,其次为介词性短语或简单句,复合句较少。如耶鲁大学“真理、光明(truthandLight)”,爱丁堡大学“智者能看到表象,也能发现内涵。(thelearnedcanseetwice.)”。不过短句校训一般选自圣经或名人题词。表2为世界著名大学采用名词短语校训的代表。

(二)中文校训特征及其英译原则

中文校训多源自古籍四书,因此用语正式,结构为对偶或排比形式的两词八字动词短语,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或四词八字动词短语,如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或四字结构,如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中文校训一般包涵两层以上的含义,如德育、智育、发展、创新等,讲究美学效果。中文校训英译,旨在向英语世界宣传该校,使该校走向世界。根据这一翻译目的,译文应选用符合英文校训特征的词语传达出原校训中最重要的含义,这是中文校训英译最基本的原则。因此,中文校训英译时不宜选用英文句子表述,最好选用英文短语表达。表2显示,英文短语校训主要用普通的名词并列结构。由此可见,中文校训英译,词性上应统一,最好选用平行结构、名词性结构,而且应选用通俗名词。英文中名词为第一大词性,表达能力较强。从译文简洁角度来看,名词,尤其是由形容词或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如movement),词化程度高,含义丰富,表达有力,兼具动作含义,可表达号召、训导等功能,尤其适用于英译中文校训。

目前公认的最佳中文校训及其英译为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Self-disciplineandSocialCommitment。该英译采取变通方式,传达出了原文中的最重要的含义,同时也是上乘的英文表达,可以用神似标准来衡量。形式上忠实于原文,而且采用了头韵修辞,Self-discipline一词传达出了该校要求学子努力向上的关键,SocialCommitment不仅表达了该校希望其学子能够向大地一样拥有宽厚的修为以胜任将来的职业并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符合西方现代教育的宗旨,即培育合格的公民。

(三)“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及其英译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为排比形式的两词八字短语。根据该校第三次教代会的解释,“该校训合乎办大学的理念,涵盖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雅俗适宜,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其中,‘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载物’。‘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与创办一流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华中大在线,2003.6.2)”

而以上六种译文并没有最大限度地传达出这些含义,没有达到宣传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深邃内涵的目的,从结构到选词上都有待改进。

译文1“illustriousvirtue,erudite,practical,innovation”和译文5“illustriousvirtue,erudite,truth-seeking,innovation”属于最差译文。首先,没有采用平行结构,“明德”译为两个单词“illustriousvirtue”,而其他三个词都译为一个单词。其次,词性也没有统一,平行结构中形容词名词混用,这是英文校训结构一大忌讳。最后,选词上也非常遗憾(下文再具体阐释)。

译文2“Bemoral,beerudite,betrue,becreative”和译文4“illustratevirtue,advocateknowledge,seektruth,makeinnovation”较译文1有所改进,结构上统一了,都用动词短语,但除了选词欠缺(尤其是“求是”译为“betrue”为最大败笔)以外,显而易见,根据英文校训的结构特征,这种表达不够简洁。

译文3“Virtue,erudition,truth,innovation”和译文6“morality,knowledge,truthandinnovation”是较以上译文有较大改进,都用了名词平行结构,符合英文校训结构特征,而且有些选词也非常精到,如“求是”译为“truth”。“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是中西方共同的教育教育理念,世界知名高校有相当学校校训中包含“truth”一词,如耶鲁大学“truthandlight”。但其他选词就有待改进。

首先,词义选择不够准确。“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英文中与之相对的是virtue,而非morality。这两个词都是常用词,均源于古拉丁语,但含义有区别:morality指个人或某文化群体中一种能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观,它自身并无优劣之分(moralityisasenseofbehavioralconductthatdifferentiatesintentions,decisions,andactionsbetweenthosethataregood(orright)andbad(orwrong).而virtue指美德(Virtueismoralexcellence.avirtueisatraitorqualitysubjectivelydeemedtobemorallyexcellentandthusisvaluedasafoundationofprincipleandgoodmoralbeing.personalvirtuesarecharacteristicsvaluedaspromotingindividualandcollectivewellbeing.)与“明德”含义吻合。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作为校训用语来说,英文originality与之相对。originality由动词originate派生而来,强调原创性,符合现代高校教育理念,符合创新型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学生应该能独立思考,有原创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改进。innovation意为“革新”,一般指能把新的思想技术等应用于社会实践(innovationgenerallyreferstothecreationorimprovementofproducts,technologies,orideas.),一般在校学生还很难做到,这是教育的后续要求。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训“诚敬恒新”中的“新”就译为originality。所以,这里“创新”译为originality是较好的。

其次,用词不够通俗。“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erudition和knowledge均有“学问渊博”这一含义,但在语体上有很大差异。erudition源于拉丁语,属于生僻词语,而且学究味浓,不符合校训这一标示语的用语特征,故在英文校训中几乎不用。Knowledge属于大众词汇,由动词know派生而来,具有动作含义,词化程度较高。校训大都倡导自由、追求真知,语言凝练,含义深邃,易于公众接受。因此,Knowledge是常用校训词汇,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皇家学院校训都选用了“knowledge”一词。由此,“厚学”译为Knowledge并不会产生词不达义的后果,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对这一词汇的熟知,人们才会更准确地将其与大学所宣扬的精神理念结合起来。

综合以上分析,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最好是译为Virtue,Knowledge,truth,originality。这一译文不仅传达出了原校训的所有主要精神内涵,而且符合英文校训用词结构特征,达到了预期翻译目的。

四、小结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国内历年排名前十,其新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含义深邃,符合现代校训特征,而以上六种英译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应改为Virtue,Knowledge,truth,originality。这一译文符合中文校训英译原则。从选词来说,这一校训选用通俗词汇译出了原文中最主要的含义,符合符号三角理论的翻译原则;从语法上来看,这一译文所用的几乎都是派生名词,含有动作含义,符合校训这一公示语文体的简洁特征;从结构来说,这一校训符合英文短语校训中的平行结构特征。总之,这一译文以符合英文校训大众化的平行短语结构,准确地阐明了华中科技大学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符合翻译目的理论。

当然,译途漫漫,译无止境,该校训可能还会有更好的译文,欢迎同行斧正!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a.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2]龚晓斌,兰夏.国外著名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3

关键词:吉祥图案;象征;融合;现代设计

1吉祥图案的历史

中国吉祥图案从出现到如今已经走过来相当长的岁月,在过去的各个朝代更替继承,显示出确定且分明的民族特色。可以说,具有最初文化特征的象征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中国吉祥图案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民间有关祭祀天地,请求赐福,祈求实现某种愿望和吉祥的思想意识非常普遍。这种思想意识在史前的巫祝和夏、商、周的占卜当中就存在了,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尚、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表明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追求吉祥顺利和祥瑞预兆的风气。

春秋战国时期,龙、凤、鹤、鹿等已经是那时的广泛流传的吉祥图案,其象征吉祥的意义也渐渐确定下来。从考古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汉墓壁画,可以判断,中国吉祥图案最迟在汉代的时候己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

汉灵帝时的“五瑞图”当中有黄龙、白鹿、连理木、嘉禾、甘露等五种地形上的特产,是直到现在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吉样画。吉祥图案的主要纹饰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已经出现,除理历代传统的饕餮纹、云纹之外,在吉祥图案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四灵”图案也已经正式出现,主要象征吉祥和方位的含义。

东汉以后,吉祥图案的发展迅速。从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壁画、画像砖和画像石的图案分析,瑞兽、祥禽、神人和“四灵”的图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吉祥图案除了出现在各类工艺品或日常使用的器物之外,以“吉祥画”等平面艺术方式而单独存在的吉祥图案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吉祥图案发展到明清时代,进入到鼎盛时期。目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吉祥图案,无论是主题寓意,还是表现技巧和寓意方法,大多是直接从明清时期的吉祥图案继承或沿袭而来。

一个时代吉祥图案的风格和图案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甚至成为一个时代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标志。不同时代的图形都有其各自独特的风格,被赋予特定的象征寓意。因此,一个吉祥图案的风格往往就是它所代表的那一时代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

2吉祥图案的寓意方法――象征

从艺术的创意和构思来看,吉祥图案的寓意方法有三种:象征、谐音、表号。在实际的吉祥图案中,有的会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但更多的是几种方法混合使用。象征的寓意方法在吉祥图案中用得最多,并最能显示出其艺术特色。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以象征的方法,或以象征为主要方法来进行寓意的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的象征寓意不仅表明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象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辛勤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

象征是借助于文化形式表达另一种特殊意思的表意方式,象征是以事物外在的形象,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象征所想要人们认识或意识到的,不是这个事物本身具体的外在的直接意义,而是以其某些特征所暗示的普遍性意义。象征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和发明,而是众多的人们对常态事物的长期认识和理解、经过漫长时间积淀而成的一种集体意象。

从内容上看,吉祥图案是人们对生存、生活,幸运、吉利、美好圆满、称心满意的追求,反映了真实诚恳、坦白直率的心理。而诉诸寓意形式的表现,则是浅显易懂的内容,既明白清楚,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例如,花瓶、马鞍,原本是最普通的物品,组合起来就成了平安的象征。松柏、鹤、鹿是长寿的象征等等。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单看吉祥图案本身并没有什么象征寓意,甚至有些图形很难被人们理解,那么它的象征寓意其实来源于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观念。现代象征图形往往是较为直译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文化、民族、地域特色较少,例如枪炮象征战争,骷髅象征死亡等等。将象征寓意的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标志设计当中正好符合了现代标志设计需要传统文化融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象征手法历来是吉祥图案重要的寓意方法。从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主要是以象征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如果没有象征,吉祥图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象征寓意的吉祥图案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鲜明体现,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象征寓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都体现出当时劳动人民的丰富的创造力和显著的才能,以及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无论哪个时代,吉祥图案所包含的独特的象征寓意,都是它们独特的极其吸引人的力量。正因为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所以被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吉祥图案的社会影响和实际应用,是其他艺术类别不能取代的。

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视觉识别设计元素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4

所谓立意,就是指平面设计中的主题,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首先是进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的过程中首先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设计者的创作灵感,给作品赋予特定的含义。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想要表现出形象准确的艺术特征,在创作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艺术体验,体验出艺术韵味从而进行艺术构思,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经过深入的构思活动,使整个作品富有灵魂寓意,“立意”过程也是是赋予艺术作品灵魂和内涵,没有意蕴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作品当中包含的内在意蕴首先要求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灵魂要素,艺术设计外在形态决定着艺术的本质内涵,艺术形象内涵要素是形象表现的依据,例如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形象凤凰作为平面设计的要素,传统中的凤凰图案表现出飞黄腾达的美好寓意,好运连连的情感也注入其中,通过平面设计的艺术设计理念,运用美观抽象的变形原理使艺术的深层次意味得到了提高,提升了设计品牌自身的形象价值因素,增进了观者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使整个设计的意味表现更有文化价值,使人们的观念和品牌形象结合在一起。平面设计的艺术形象,是设计者在预先的效果中首先设想好的,在理想理念的驱动下,对艺术创作中的构图、色彩、图形有深层次的挖掘,才能表现出深层次的意蕴追求。

如何深入表现“立意”:第一,立足于设计作品的主题,平面设计的主题是“立意”的核心主旨,是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深层次挖掘,从而使艺术设计理念更富有韵味。第二,表现形式深刻性,主题内容的发掘使整个平面设计的酝酿观念增强,提炼出的形式语言更符合创作内涵的需要。第三,从形象个性的语言形式出发,确定合理的造型语言,表现的艺术语言更符合观者的艺术感受。第四,从外在形象可以看内在的深层意蕴,通过外在形式表现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窥探作品中的本质内涵。经过深思熟虑的准备工作,把艺术构思的“立意”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反映出作品内容的主旨和内涵,创作出富含意蕴的平面作品,使艺术创作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在艺术的构思阶段,运用思维模式创作确定作品的主题,赋予艺术载体适合的艺术意蕴,对于形象设计要素的内涵充分把握,作品当中的深层内涵表现出来,接着确定画面的象征感受,也就是“立象”。

二、“立象”——艺术的形象要素特征

所谓“立象”主要是运用象征主要的原理,从借鉴、模仿的方式入手,把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抽象、提炼、概括,使物象更加符合创作者的意图,从而创作出具有形式美感和艺术气息的艺术作品。万事万物的艺术设计法则在设计规律中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设想,对形象要素的提炼形成思维理念的主要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形象给观者直观印象和具体感受。在平面设计中对形象的色彩、造型、元素的结合,以及对整体设计中一丝一毫差异,都和整体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息息相关,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了平面设计最终的形象。

运用“立象”韵味表现在平面设计的作品中,体现传承的艺术体系,对图像符号的再创作,在充分认识“形”的具体含义当中意蕴,传其象征的神韵,这样有利于观者对艺术形象产生的共鸣,领悟作品当中的艺术情感,使形象更为生动的传达。象征的运用使设计作品提升了一个层次,比如说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它是由中国传统富含吉祥图案寓意的中国结演变而来,象征着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寓意,使得观者从灵魂深处认识并认可品牌,一方面用象征理念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使品牌自身价值从深入层次理解更具有人文精神和历史价值。

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图像象征性原理来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怀,运用图形本身呈现出来的感受和角度来表现作品当中的意味,图像的意味与文化发展相适应,时代内涵赋予了它新的文化含义,在长期的总结与概括中,实现图像与象征、隐喻相结合,从而使平面设计中的“立象”更加深刻的艺术感受。在平面作品中“立象”不仅可以使信息传播,通过它丰富的内涵可以使观者认可,带来传播的广泛度和认识度。因为设计出来的艺术形象既可以使人们接受消息,同时感受信息和接受信息。“立象”可以使审美感受升华,在美学的视觉感受中抒写动人的艺术氛围。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增强作品的意境,

运用民族语言的象征和隐喻含义表现,使作品中含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人文风貌,结合本民族文化传统来进行设计,利用文化精神来阐述作品中的含义,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作品本身的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中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韵味,以金石篆刻相结合的原理象征着文化精神的博大精深,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情结。在平面设计中艺术形象是向观者传达,在传达过程中作品形象中象征性元素也被人所关注,一幅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使人心旷神怡,享受到视觉传达的快乐。在当今的艺术潮流中,图形的象征含义更多带动人们的审美情感,同时人们被作品当中的意境、寓意、含义的图形元素吸引。运用“立象”作为设计作品要点,可以使平面设计在形式法则之中找到切入点,表现过程中象征和隐喻都是设计要素,在观看形象美感的同时,透过形象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就是形象的精神含义,“立象”是对形的理解,对形象的解读,将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含义包含在其中,使形象设计更加贴近艺术的表现方式。

在表现象征主义元素的的过程中,借鉴和模仿是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方式之一,各种体现民族艺术精神艺术语言,书法、篆刻、剪纸、吉祥图案等都是平面设计的可以运用的元素,我们开拓艺术创新思维,谱写设计中“立象”的新篇章。在平面设计的教育中,运用好“立象”可以使观者达到心灵上的震撼,这就需要设计者的作品是在文化底蕴上设计出来的,作品中富含哲理的韵味,通过图形、色彩、字体传播给观者,这样使设计者和观者达到了沟通,使观者感受设计者的思想内涵达到心灵触动。

运用“立象”的表现手法可以使艺术形象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除了图像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要素之外,更多的是图像象征的内涵,所以艺术形象可以感染观者,令人回味。当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立象”这一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进行创作时,运用的图形具有深刻的内涵,使创作具有丰富的联想,从传达出来的审美感受看,图像传达出来的艺术感受具有意境,表现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三、总结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5

关键词:同构图形概念类型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同构图形已经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以新异的图形创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使观者受到感染,从而完成视觉信息的有效传达,并给人以思维和智慧的启迪与美的熏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比之下,同构图形的理论建设就明显的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以至于现有同构图形的概念、分类等不能涵盖同构图形的诸多表现形式。这导致了人们对于同构图形在认识上的混乱,还可能会误导一批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人。因此,及时指出问题并对此进行梳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目前同构图形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在现有同构图形的理论著述中,对于同构图形的表述有两种典型的类型,即“共同构造”类型与“构造相同”的类型。“共同构造”类型认为:同构就是从不同的视点将两个不同的元素(均为实形)与相关的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持这种观点的有下列著述:林家阳:《图形创意》,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04页。柳林:《图形创意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73页。卢少夫:《图形创意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81页。孙尔、沈雁冬:《图形创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第76-79页。何辉、欧阳正德等:《图形创意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56页。闫承恂:“论招贴设计中的同构图形”,《包装设计》,2007年2期。彭军:“同构图形在环保公益海报中的视觉魅力”,《包装世界》,2010年01期,等等。对于同构的表述与此基本相同。这种类型通常包含以下一些表现形式,如:异形同构、异质同构、换置同构、元素代替、拼置、正负、填充等。

“构造相同”的类型认为:同构是利用事物之间的某相似因素,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来进行图形互动的构成。其本质上是一种映射,即用画面中的事物来表现画面外的另一种事物。持这种观点的也有不少著述,比如:欧阳禾子,郭博颖:“隐喻在招贴图形设计中的体现”,《包装工程》,2008.04。吴蒙、李霞:“同构思维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美术大观》,2007年12期。罗坚、彭雅莉:“谈同构图形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企业经济》,2005年第1期,等等。这种类型一般包含以下一些表现形式,如:形式同构、含义同构、形义同构、觉的同构等。

上述两种不同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同构图形进行了归纳,丰富了同构图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拓宽了创意思维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们共同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足之处是彼此的概念不能涵盖对方,造成了人们对于同构图形理解的混乱。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将两者整合起来,重新定义。

二、同构的概念、类型与表现形式新论

(一)同构的概念

定义规则表明,一个完整的定义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定义项,即所要说明的对象。另一部分叫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的内涵(性质、特征、功能、作用等)。使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将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准确地抽出来,而将非本质的属性排除在外。因此,我们要将上述两种类型的同构图概念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将两者都具有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然后进行归纳。从上述两种同构的概念可以看出,两个概念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都是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连接在一起;连接双方的信息处于互动状态;画面图像都生成了新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定义:同构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性质、状态、形态、意义或表征在某种特定的指向下,进行关联性思考,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来进行图形互动的构成,使其产生质的变化,并生长出新观念、新事物或新形态的图形创意方法。这个新概念不仅能够涵盖前述两种类型的同构概念,还将同构图形的特征及其创意方法揭示得淋漓尽致。

(二)同构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分类是对事物依据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逐一说明。它的作用在于将事物的种属、性质、关系等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剖析和梳理,使事物各安其位,有序和谐的共存,从而使人获得比较具体、确切、明晰的认识。目前,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和理论著述中,可根据同构图形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将同构图形归纳为两大类型:一是“共同构造”;一是“构造相同”,如图1-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1、共同构造:

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这种类型包含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一是异形同构;一是异质同构。

1.1、异形同构:

将两个以上不同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超现实的新异图形。既展示相互间的个性,更展示其新的艺术价值及其意义。多种物形的整合加强了人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理解,超现实的新异图形加大了传达的力度。图1《为什么和平还未来临?》(政治集会招贴)这是一幅反法西斯招贴,将和平鸽和骷髅进行同构,和平鸽象征人们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而将法西斯隐喻为恐怖的骷髅。将两者整合为一个新的图形,从而表现出“为什么和平还未来临?”的主题。异形同构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表现手法的区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连接同构、共生同构、异影同构、换置同构、拼置同构、填充同构、双关同构、份量同构、集结同构等。

1.2、异质同构:

使用一种物体的材质来替换另一物体的材质,构成一种新异的图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使人们对图形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用其他物体的材质来取代原来物体组织结构中的材质,结构关系不变,面貌却焕然一新。图2《后来者――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宣传招贴,用真实的树皮制作成小号模型,形成小号的形与树皮的质两种元素的同构。两种元素的同构象征了爵士乐母体,而从树侧生长出的一支嫩叶则象征着爵士乐的新生。这是一种诗化的隐喻,传达出了新生代音乐的主题。

2、构造相同:

是利用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因素,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来进行图形互动的构成,用一事物的属性来揭示另一事物的属性。其本质上是一种映射,通过这种映射,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另一个系统表现出来,是保持对信息的交换。这种类型也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一是形式同构;一是含义同构。

2.1、形式同构:

使用一种图形来表现画面外的另一图形或进行自我表现。通过同构,使人们把两种不同事物的含义在心理上连接起来,从而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种形式同构的特点,是把不相关的现象合乎逻辑地联结起来,由此产生出奇制胜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使信息得到充分的传达。图3四个放有鸟蛋的巢与奥迪的标志――四个相连环进行形的同构,两者在形态上很相似,鸟蛋具有脆弱、易碎的特点,而鸟巢能给鸟蛋以温暖、呵护的作用,这样用鸟巢来比喻该汽车安全、温暖和舒适的优良特征,十分贴切,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使人一目了然。

2.2、含义同构:

指利用两个不同事物含义的相似,通过另一事物的属性把要宣传的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含义同构手法是利用人们的联想作用来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它多是采用比喻的方式,挖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它表现深刻、构思新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图4《水深火热》海报就采用了含义同构的创意方法。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造成全球变暖,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企鹅面临生存危机。海报设计把企鹅身心上的“煎熬”和人们生活中身心上的“酷热”“痛苦”联系起来,以“身心难以承受煎熬”为核心创意,用比喻的手法将企鹅拟人化。把全球变暖,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的状况表现出来,从而传达出保护自然环境的主题。

构造相同的类型是利用画面形象和所要宣传的形象在形式上或含义上的相似来映射所要宣传的形象,从而借画面形象的内涵来揭示所要宣传的事物的主题。

结语

同构的概念、类型与表现形式构成了同构图形的体系,可以归纳为:一个概念,两大类型,四种形式。需要指出来的是两大类型和四种形式以及若干表现手法,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交织或叠合在一起,应用于同一幅作品中。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图形创意》,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哈尔滨,1999年12月第1版,第104页。

2、柳林:《图形创意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7年1月第1版,第73页。

3、卢少夫:《图形创意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2004年9月第1版,81页。

4、孙尔、沈雁冬:《图形创意》,辽宁美术出版社,沈阳,2007年6月,第三版,第76-79页。

5、何辉、欧阳正德等:《图形创意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长沙,2004年8月,第一版,第56页。

6、李颜妮:“同构思维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装饰》,2005年第2期。

7、闫承恂:“论招贴设计中的同构图形”,《包装设计》,2007年2期。

8、彭军:“同构图形在环保公益海报中的视觉魅力”,《包装世界》,2010年01期。

9、欧阳禾子、郭博颖:“隐喻在招贴图形设计中的体现”,《包装工程》,2008年04期。

10、吴蒙、李霞:“同构思维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6

关键词:标志设计创意三律品牌记忆点

检索:.cn

abstract:Brandlogocanbeseeneverywhere,andthepublicisnostrangertotheunderstandingofthebrandlogo.thedesignisakindofbrandlogoworkswithuniqueness,identification,artisticqualityandtimes,makingeffectiveserviceadvertising&communicationforthebrandandcorporateimageandculture.anearlycreativeideawhichistheuseof"creativethreerules",namelythelogoismarkedfromtheperspectiveofgraphics,textandthemeaningoflogo,thenthecreative"brandmemory"expressionofthesignisused,finallytheingeniouscreativevisionandprofessionalvisualperformancecanbecombined.afterthesuccessfulbrandlogocaseanalysisandthediscussofpersonalpracticalproject,combinedwiththedesigncreationwithuniquecreativeideasandproperexpressionofthebrandlogo,designbrandlogoworksaccuratelyandeffectively,finallymakeitaneffectiveway.

Keywords:Logo,Design,threeCreativeRules,Brandmemory

internet:.cn

在商业化社会中,品牌标志被企业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它作为企业和产品信息传达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推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中涌现越来越多的设计机构和公司以及品牌标志设计师,必然会出现标志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设计创作者需要运用巧妙的创意角度和恰当的表现方法,才能有效解决标志设计水平高低不齐的现状。

一、品牌标志设计的概念

品牌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显著、单纯、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作为直观语言;品牌标志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图形符号,它来源于社会和自然以及人们对视觉世界的抽象概念化的印象,通过艺术规律的加工和提炼,使之区别于装饰图案及其它设计,标志带有文字符号式的简约性和抽象概念性,同样不同于直白的文字;品牌标志设计不仅是实用物的策划设计,也是一种图形符号艺术的设计。它与其它图形艺术表现手段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的艺术特点和规律。

当今,品牌标志设计得到大多企业机构或大众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对于简单的视觉符号更为关注,比如一些场所环境中的公共标识,它们既简单又具有一定的识别性,避免人们不愿看到更多文字识别的现象,为大众的生活提供便利和效率。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诸多企业和商家为达到区别同类品牌产品,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销售目标,他们对于品牌标志设计的重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比如麦当劳,康师傅等行业品牌标志都已深入公众内心,达到一定品牌认知的效果。从专业角度来看,成功的品牌标志应该具有唯一性、识别性、艺术性、时代性的特点。因此,要做到这四点必须掌握有效的创意思维和表达方法。

二、品牌标志设计的创意角度

品牌标志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品牌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何设计一款标志具有新颖性、识别性、艺术性等特点已成为标志设计的关键所在。成功的标志离不开优秀的创意,在标志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创意构思,用最精辟简洁的图形符号表达最为深刻的含义。从标志设计的实际出发,大体可以按照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创意:一是从图形出发,二是从文字出发,三是从含义出发,或者兼顾两者或三者共同入手进行创意构思,称之为“创意三律”。三个角度之间疏而不漏,掐骨掐点,各有各的妙用,相辅相成,自成体系。选择合理的创意角度可以创作出具有唯一、识别、艺术与时代性特点的品牌标志作品,从而体现标志设计的灵魂所在。

(一)从图形出发

从图形出发是以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经过概括、提炼、简化突出其本质特征,或者利用抽象装饰的图形以及几何图形表现的标志。例如:真功夫品牌标志来源于李小龙的外形,经过提炼概括简化进行创意表现,体现“真功夫”的品牌概念。美国旧金山交通局标志利用抽象的几何图形表现传达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标志整体具有一定的神秘感,给大众一定的猜想空间,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图1、2)

(二)从文字出发

从文字出发是以中英文字体为基础进行变形设计的标志。从文字出发设计的标志,是人们最早选择的一种设计形式,所看到的便是所读出的,声音与视觉极为统一,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例如:名为SLURK哥本哈根果汁的品牌标志,创意角度一目了然,利用大写英文S进行变形,通过空间效果表现出去皮水果的形象,加上新鲜健康的绿色,传达出SLURK品牌的诚信价值观和注重生态、美好健康的产品特点。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标志创意是根据中文变形而来,标志整体上好似篆刻印章,以古城西安的纵横建筑为原型进行表现,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古朴而不守旧,稳重而不呆板,内敛而不狭隘”的特点,突出了西咸新区的城市建设将是合理规范科学的现代田园城市。(图3、4)

(三)从含义出发

从含义出发是在创意过程中,以其行为特征为基础,寻找一个适合的视觉符号,根据历史、信仰和文化,采用象征性、故事性、比喻性将其抽象的理念和精神通过恰当的视觉载体表现出来,使其抽象的理念和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例如: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的设计就是利用含义出发进行设计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标志取名为“长安花”,取意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创意构思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三、四、五边形状的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的形象,其中三边形状如汉字“人”,位于图案中央,体现以为人本,代表着文化、理性和责任,所谓“三生万物,花开吉祥”,四边形尤如西安古城墙,暗指长安城,象征着人民和谐,体现西安的特色,即为“四合为土,天圆地方”;五边形好像五瓣花,是自然界最常见的花朵形式之一,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象征着自然与万物,所谓“五叶生木,林森荫郁”;六边形状如雪花,态如流水,寓意上下东西南北六合,象征包罗万象的宇宙,即为“六流成水,润泽万物”,从三到六的自然递进,体现了宇宙、自然、城市、人类的和谐共生,也契合这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创意自然,天人长安”的主题。(图5)

由此可见,这三种创意角度可以使得标志设计变得简单化、明朗化、系统化、使其更加容易创意和构思。在实际创作中,不仅仅单独从这几种角度进行创意,也有许多标志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设计,因此标志设计者应学会融会贯通,从多个视角进行标志的构思,利用更为恰当的表现方法进行表达,使其创意和表现适应时展,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志作品。

三、标志设计的品牌记忆点

标志设计是通过准确涵义和巧妙的创意思路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关注,通过新颖独特简洁造型,鲜明色彩来强化标志的识别性和记忆性。上面的创意三律是解决创意构思切入点的有效方法。巧妙的创意如何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客户和大众所接受,进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其创意思路也是标志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当设计人员为企业决策者阐述标志创意思路的过程中,一般是将思路平淡地讲出,未能形成一些图形化的语言表现,不利于决策者的解读。品牌记忆点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大众难于理解标志释义的障碍,通过品牌记忆点的图形表现可以清晰地理解和接受标志设计的方案,提高标志提案的成功率,进而减少修改方案的过程,有效地降低设计成本。

品牌记忆点对于标志设计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使受众者提取标志图形信息,根据图形信息理解标志创意思路。品牌记忆点也是概念的联想,联想到一些体现项目创意的关键词,利用相关图形体现关键词的含义,从图形中提炼相关相近元素(图形局部)作为标志设计的主要图形元素,经过整合形成富有深刻寓意,具有美观视觉效果的作品。比如:泰村鱼翅楼的标志设计就是利用寻找到的关键词“容器、地方特色、菜品特色”进行图形化表现,构成标志的图形元素,形象地体现了创意点和标志释义。(图6)

四、结语

总之,在品牌标志设计中,独特的创意角度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一个成功的标志除了熟练运用三个创意角度外,还要在构思前充分理解客户项目的名称、性质、特点、理念和文化等信息,使方案尽量做到创意构图巧妙、寓意深刻、形象简洁并富有美感。只要抓住巧妙的创意角度,通过恰当准确的品牌记忆点进行表达体现,就能设计出具有唯一性、识别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品牌标志作品。

参考文献

1王金军.标志设计的关键―记忆点[J].装饰,1996,(06).

2李琳李红丹.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J].艺术教育,2013(05).

3王兰珍.标志设计视觉因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2,33(22).

4傅婷婷.浅谈标志设计的创意角度[J].青年文学家,2012(23).

5陈占肖孙亚云.字体标志设计的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6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吕中元,彭年生.中国标志创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8谢崇桥.标志与含义[J].包装工程,2007(12).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7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 时代 的面貌 ,强调从个人 的局限 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 了世界范围 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 与自然 、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 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 …”。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 “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 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 ,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 ,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 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8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存在性内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某种”实存,即它作为一种“蕴含”(“孕含”)的隐性形式存在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之中,需要通过对哲学史的梳理进行发掘性建构。这种形式的建构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存在性内涵,这与探讨某种完全形式存在的哲学形态的内涵的学术工作相比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除了其哲学史的蕴含式存在形式之外,至少还有实践与现实的存在形式、文化传统的存在形式等。就前者而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蕴含于或表现在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之中,在理论上表现为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所蕴含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这样的存在形式也不是现成的文本,同样需要哲学的提炼和建构;就后者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集中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转型过程和态势中对哲学的新诉求,期望作为文化灵魂和精华的新哲学形态能起到引领、整合和感召的作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内涵对应于中国传统哲学所特有的深厚的文化与思想属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民族价值和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可能也不应该是“纯粹”的哲学,它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特征。此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内涵也因其建构需要批判地吸取当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方法、资源和素材而具有世界哲学与文化的某些色彩。

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哲学史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也就是其内涵的发掘过程,其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内涵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一方面,可从哲学形态学角度书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发展史,并进行哲学评价,探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在继承与超越中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新”与“旧”的辩证运动过程,从而总结新形态建构的经验,以供当下参鉴;另一方面,在与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当代哲学史的内在联系中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哲学创造经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厘清其基本特征。与其它整体实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相比,“新形态”的基本特征需要更加自觉地界定、分析和建构。一方面,从普遍共性角度看,作为部分的蕴含实存或作为继承与创新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新形态”,对其性质和特征的认识可以通过其同类型哲学形态的性质和一般理论特征的观照而获得,因而深入进行哲学史的梳理与分析是基本的研究路径;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作为需要探讨和建构的目标形态而言,具有“理想”特性,需要通过辩证的方法与思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的基本特征进行哲学反思,同时对当代中国现实和实践、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当代世界和全人类的时代精神状况进行哲学提炼与概括,在这一哲学运思过程中要始终辅以“描述”,使之具有思想的丰富性和鲜活的时代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基本特征的分析和界定,需要建立在充分的哲学描述基础上。②同时,充分的“描述”仍需与“规范”构成合力,形成辩证分析的理论态势。无论如何描述,其目的都在于导引或表达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一,它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方法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方法和实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精神、灵魂和核心传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想性,决定了它必然要形神高度贯注和蕴含哲学精神。“充分体现”是相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而言的改进与创新。因此,无论是片面地表现还是从根本上否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核心传统,都不符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理想性诉求。

第二,它充分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创造性这一特征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克服各种历史形态的局限与不足,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创造性,在反映民族及时代精神方面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特别要指出的是,创造性虽然包含方法的创新,但主要是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研究对象及内容决定方法的创新与取舍,而不是相反。因此,需要对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及方法保持批判性立场,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合理地吸取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某些因素。

第三,它充分展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文化特性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文化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继承和充分体现的哲学特性。思想和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哲学保持几千年生命力的秘密和优势所在,是中国人安顿心灵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排斥这一点也许可以在政治及实践领域获得一定的成功,但难以渗透进文化深层特别是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也就不可能彻底化。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文化层面完全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意识的真实内涵才算真正完成。第四,它充分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融合与统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想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所有哲学的理想与超越特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存在状况决定的———它要实际完成的超越历史形态的哲学任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内在矛盾转化的表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现实性,也有两方面的内涵,即它蕴含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的部分实存性,以及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况对哲学的需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哲学内涵,这后者也是一种实存,只是需要哲学家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性概括。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具有鲜明的理想性和现实性,是二者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形态”与“新形态”

所谓哲学形态,“是指由哲学的主题、研究方法、核心内容、表述形式、涉指主体和运思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哲学形象。”[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除了现实、文化及实践的需要和根据之外,作为哲学,它从哲学的传统中孕育发展而来,作为哲学史,它也有一个发展演进的历史线索和过程。本世纪初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问题,既是对中国现实及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问,也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提问,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诉求,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提升与前瞻性超越,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向前发展,并使理论内容及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理论形式深度中国化,向着完全彻底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维及心理结构的深度与广度推进。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论基础均应从其历史形态中寻找线索并捕获学术灵感。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形态学审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形态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有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传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热潮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才得以在“理论一般”的意义上加以探讨,且也主要是在分析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过程中牵引而出的理论问题,散见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或“史”的著作之中,专门的系统研究论著不多见[5]。从哲学形态学角度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包括形态的内涵、分类、方法论、内外关系、发展史等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还应与其它形态,如“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等等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概念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思想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或思想史的著作基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逻辑线索依次排列主要人物的哲学思想,并伴以分析与评价。这样以历史为唯一标准的“依次排列”,忽略了其它诸如哲学、历史学、文化等这样的分类标准,遮蔽了丰富而复杂的“形态”存在。这样的写法,其优势在于历史发展的线索清晰可见,突出了各主要人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和作用,但对不同个性人物所创造的不同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性分析不足,还可能遗漏在思想学术界产生过实际影响的比较重要的人物,如多数的这类著作没有将鲁迅的哲学思想列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③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概念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思想进程,不仅是追求研究方法和视角的所谓创新,而且更完整细致或更具体充分地反映和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中发掘新形态的线索和因素,将这种隐性蕴含式存在整理和表述为显性的理论叙述形态根据“哲学即哲学史”的方法提示以及哲学的超越性品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症候”包裹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之中,这就需要深入哲学家的思想文本,具体细致梳理超越时代和自身的某些论述或暗示,并理清和分析其逻辑,以明确的语言阐述其基本观点、内在联系等,对其哲学意义价值予以正确合理的评价。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中如此分析整理出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因素之后,还需要发现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共性的因素和个性的特色,把它们作为一个理论整体看待。这一工作是建立在完成或基本完成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的。这将证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有其哲学史的基础和根据,不是纯粹虚构的哲学理想,而是一种至少是部分的实存形式,它的存在标示和影响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新建构的出发点、基本方向和目标。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要在它的哲学史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言说即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掺杂超过个人合理限度的过多的价值诉求和情感因素,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而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形态中已经提示出了的某种“弱纲领”基础上的理论实施和深入细化;也不可能停留在为何需要及如何可能等的前提性问题的抽象思辨层面,而必须是深入细致的哲学史研究;它也不是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即颠覆否弃传统的随意言说,而是一项艰苦而严肃的哲学创造性活动。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营造和价值反思准备了学术基础。作为这些问题的逻辑延展与升华,它最初蕴涵于相关的附带性议题当中。例如,在讨论“文化背景”时,人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上有重大的意义价值,也发现和邓小平哲学是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中国形态”,从而证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时,部分学者视由恩格斯肇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邓小平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近代哲学范式[6]。这就尖锐地提出了有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合法性”的深层理论问题。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式的“合法性”20世纪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打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正统性”或单一性,至今产生了各种各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加“定语”或“前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形态。用哲学形态概念进行的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也可能造成哲学评价上的复杂性和困难,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发展的多样化事实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曲折的道路。④三十年来,中国哲学界基本上承认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多样化的事实,并不断反观自身,论证和确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要形态之一。然而,即使如此,仍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有待深化认识,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性质与内涵、地位与特征、内外关系、意义与价值等;面对未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发展形式,将会产生怎么样的积极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学术交流的机制如何建立?是否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新反思和书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如何坚持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形态?等等。总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式的“合法性”的分析与论证是一个大课题。

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价值生成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价值是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2],但它有哪些表现、生成的过程和机制如何、对其如何评价等问题均需要深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及思想进程中予以梳理、分析和建构;从哪些方面、角度、主题和问题切入,运用什么方法,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价等,都还有待审视与探讨。仔细梳理起来,大体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到底什么是“意义”,除了立足于本科学的理解阐释外,还须参鉴分析哲学的方法;其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其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哲学意义等多方面都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建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未来乃至世界及人类未来的意义和价值到底何在?这些意义和价值应该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彰显?等等。

第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的“合法性”哲学评价是建构哲学意义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方式和环节。首先,方法上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客观的生产力标准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性质与状况,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所创造出来的社会精神与文化的变迁;其次,内容应从社会结构基本方面入手,评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程所实现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变革的历史性积极效应;最后,回应各种主观主义的历史评价,批判性地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意义系统。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成果的认识,除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畴内进行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内在性论证的基础研究之外,也须从外部相关性角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文化背景进行批判性分析与建构,以衬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成果的历史文化合理性。在解放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批判。如张东荪的“马克思的辩证法错误得不可救药”、叶青的“黑格尔后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化”、贺麟的“割治外症的马克思辩证法”、熊十力的“物质本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俗见”等。⑤历史地看,虽然对这些批判性观点有过阵营对垒的反批判,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反批判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简单化的不足,解放后至今又少见对这些纯学术观点全面、系统、深刻的重新审视和评价。因此,当前须要重视对历史上的一些“对立面”或“不同的声音”的再认识,同时展开与国外其它类型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方面近年来已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问世。⑥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武装下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而走了许多“弯路”,三十年来的改革历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无关,认为三十多年来的改革进程实际上是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程,从实践层面谈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假问题。这表明,评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程应注意其整体性[7],将其分割或断裂为革命进程与改革进程并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且不论评价的立场和方法,本身也不符合历史实情。因此,百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程应视作一个整体,不同的阶段形成历史的辩证法,对其准确的评价既应在理论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要注重实证研究,以确切的事实为根据,论证上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9

关键词:现代设计;特征;形式意味;审美;辨析;目的性;整合性;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设计与艺术、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我们虽能轻易地在理论中或概念上辨析,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却一直莫衷一是、含混不清,甚至互为替换。显然,我们对设计特征的理解尚有偏差,对设计特征的认识还须全面。正如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德国哲学家沃夫冈·韦尔施早在20世纪末不约而同的预言,“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现代设计日渐从一门边缘学科,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交叉学科,设计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现代设计的研究也空前高涨。时代的发展导致了人类需求的多样与复杂,科技的进步又丰富了设计的实现手段,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时代的今天,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研究范围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的现实需要。我们对传统设计的特征尚未清楚明了,现代设计的特征却已潜移默化、日新月异了。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辨析现代设计的特征,是我们进行有效设计的前提,也是现代设计持续发展的基础。

任一客体都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一群客体所共有的特性形成某一概念。这些共同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称为该概念的特征。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生存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特征就是在物质、活动和观念等层面形式的特殊意味。概括的说,主要有:基于物质层面使用意义的目的性(市场性和社会性)、基于活动层面实践意义的整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和基于观念层面认识意义的先进性(时代性和自觉性)(如图1所示)。

一、目的性

作为物质的设计都具有使用属性,使用是为实现明确的目的,因此,现代设计的目的性特征主要表达设计形式在物质层面的使用意义。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战国墨子语)设计的功能决定着其目的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是从功能创造和服务的满足角度来体现的。设计只有进入市场和社会才是成功的设计。因此,这种目的性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具体市场(功利)的,又是大众社会的。

1.市场性。“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增加了对设计的投入,将设计放在国民经济战略的显要位置。美国联邦机构内设有国内设计部,前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提出了“设计美国”的战略口号;1998年,金大中与布莱尔共同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hildathatcher,1925-)曾说:“设计就是保障,就是价值”;“设计是英国工业前途的根本”。日本政府也制定了“设计立国”的新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创造市场、引导消费”,“更新及销售生活模式”等发展目标。

同时,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值的方法。同一商品,知名品牌的价格与非名牌相去甚远,包装的差别也造成价格的悬殊。消费者不仅仅依靠显而易见的商品功能上的优点,还要根据商品视觉上给人的感受和其社会标记来做出购买决定。现代消费的多层次性要求同一类商品有不同的附加价值。20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师、美国设计先驱雷蒙德·罗维曾经说过:“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他强调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市场运作服务,并带动了“好的设计”才能占有市场的新概念。

设计可以把握市场的文化脉搏与经济信息,针对不同消费层的消费心理和经济状况,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商品。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不仅仅是从商品机能方面考虑,还必须将功能(function)、材料(material)与感性(sensitivity)三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行。一般来说,f.m.s.值越高则附加价值越高。

此外,设计师还必须具备对经济的

敏感性。任何设计都应树立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思路,设计的价值分析保证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

2.社会性。设计行为是个人的活动,同时又是社会性的活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不能忘了同社会学的关系。因为人对物的尺寸需要是社会性的需要,不光是纯生理上的需要。”设计的功能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使用者、消费者,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设计的功能也因此是多层次的。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设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一般的物理和生理因素的使用功能,需要考虑设计与历史、环境、生态、能源、文化、伦理准则等的关系,要进一步满足心理性、文化性和环境性等社会因素的象征功能、美学功能、教育功能等。因此,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们生活的便利,更是为了生活的舒适、健康、效率,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向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生活模式。

设计便是将人们的多重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目的功能,在物化的同时要考虑到其社会意义。当设计所体现的物质因素的功能在目标市场的追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设计的又一内在属性——社会性功能也就实现了。

二、整合性

设计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必须整合多方面资源。因此,现代设计的整合性特征是设计形式在活动层面实践意义的概括。“整合”是相邻甚至相距很远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溶合而形成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在这里指运用各种因素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行为过程。其过程关涉到流程的系统性和管理的协同性,包含设计规划的合理与设计管理的科学。 设计的整合性特征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即:设计的系统性和设计的协同性。

1.系统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系统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且越来越体现出综合性和渗透性。设计领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学科,也就决定了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类完成创举性活动的背后,都有合理的系统规划和科学方法。在轰轰烈烈的造物活动中,人类总能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认识、形成经验,并指导实践。周而复始,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是一部关于“科学技术”和“设计艺术”的专书,详尽的记述了有关“百工”之事。分别对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力图阐明其内在的科学道理,以及设计与制作的关系。“它所记录的不仅是制造的技术,已开始进入到理论的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它不仅代表当时的设计和手工技术水平,还体现了当时的设计管理水平,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手工业生产有着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我国先秦时期制器造物的鼎盛繁荣。

包豪斯现代设计大师莫霍里-纳吉(laszlomoholy-nagy,1895-1946)曾指出:“设计并不是对制品表面的装饰,而是以某一目的为基础,将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能纳入工业生产的轨道,对制品的这种构思和计划技术即设计。”可见设计并不局限于对物象外形的美化,设计的过程正是把这种构思计划系统科学地渗透到具体对象上。

2.协同性。在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中,设计不再仅仅着重于其物化的过程,更加关注和体现各阶段、各环节问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面上体现了人类又一次征服自然的物化的过程。而实际上,从飞船设计最初的预想蓝图的勾勒到方案深入的设计,再到每个零部件的生产、调配、组装,再到无数次的精密检测和虚拟试验,直到最终的成功发射,其间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所涉及到的学科之多、工种之杂,绝对需要科学的统筹管理、需要紧密的协同配合,方可保障“神六”的顺利通天。这种协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是一项社会协同工程,其发展趋向大于设计本身的物化过程。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作为设计的又一工具,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一种主要的设计形态,这种设计形态实质上是设计的协同管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

以知识为主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来提升设计工作效率,从而增强设计执行力,保证设计t作的全面开展。

三、先进性

设计创意表达特定的意识观念,这些观念是改造生活、认识生活的源泉。因此,现代设计的先进性特征主要表达设计形式所蕴含观念层面的认识意义,包括社会的、科学的、技术的、人文的各种因素。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设计,一般都是通过科技的领先和意识的自觉显现来体现的。显然,这里的先进性包含多方面内容:(1)先进的社会意识,它是设计的潜在动力;(2)先进的科学意识,它是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先进的工程技术基础,它是设计产生的直接动力。

因此,这种先进性必须具备时代性和自觉性。

1.时代性。设计是创造新的生活模式的一种行为活动,是一项为人类服务、走在时代的前面的创新工程。现代设计的概念,可以说是伴随着现代社会中技术和艺术的变革而产生的,是随着人类对自我、对环境的不断认识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以大工、世生产为前提的现代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大工业生产机械化的不断扩大之后才蓬勃兴起的产物。“它的直接条件是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在近几个世纪中积累起来的、空前规模与水平的物质条件与技术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设计不仅受文化浪潮和趋势的影响,而且受电子、科技的新动态的影响。设计者必须预测未来文化的主要动态和市场动态,使得自己跟上未来的潮流和时尚。另外,生物t程、材料科学、遗传学、计算机等在设计舞台上的应用也日趋完善。为了使设计的机能更准确,所有的控制设计精确性的因素都将预先经过计算和研究,以使设计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设计师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庞杂,现代设计的概念不断得以深化。

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有失控的感觉。“在后工业时代,设计已经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文化的桥梁,抒情特点和诗意情感的表达成为优秀设计作品的特征。”人们在希望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功能,表达出更多人情、个性的同时,也期望设计还可以包含更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是一个国家的设计区别与另一个国家的设计、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体现。

2.自觉性。人类从由使用天然工具到使用制造的工具,开始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造物意识”,有目的地从事创造性活动,进行具体的设计创想,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人猿躬首相别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人的意识发生了最根本的转变:从不自觉的无意识到自觉的有意识。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根源是需要。需要是产生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动力,人的行为都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需要成为行为的原因。人的设计活动是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性的行为。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和方法的。”因此,这种有意识是因为有具体的预想目的才产生的具体的需要,具体的需要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

显而易见,作为人造物的工具已经包含了人的“造物意识”,人类在这个阶段的设计活动中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人类的设计活动是按照理想和需要进行的,而理想和需要又是不断的发展、逐步提高的,人类的设计活动也就没有止境。”

现代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与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与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容。设计师的个体设计意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使设计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社会的渴求,汇聚成一种整体意识从而形成整个社会意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就由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需求的有无来决定了。”

(责任编辑:武翠娟)

参考文献:

[1]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

民出版社,1998,63.

[2]崔天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与技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英]克莱夫·贝尔著,姜庆国译,有意味的形式[j],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一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06.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0.

[5][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

[6]张道一,考工记注释[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5.

[7]刘文金,论原创设计的特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3,(2):8.

[8]梁梅,信息时代的设计[j],装饰,2001,(1):5.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定义知识产权制度本质理论依据

   一、引言

   关于知识产权概念的定义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诸多不同。《法律辞典》,的定义为:“自然人或法人对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的符合法定条件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大辞海:法学卷》2的定义为:“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经验、标识等依法享有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辞海》,的定义为:“公民或法人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法学大辞典》4的定义为:“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中华法学大辞典:民法学卷》s的定义为:“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政治经济学大辞典》6的定义为:“行为主体以智力劳动的方法在科学、技术、文艺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专有权”;(大百科全书》7的定义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是以特定智力创造成果为客体的排他权、对世权”。《兰州市专利工作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究》8的定义为:“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单位或个人对智力劳动果和其他商业成就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支配的权利,它包括工业产权与著作权”。其他专家学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9-19].其中文献9在对知识产权的各种不同定义进行较为深人的分析后,给出的定义为:“知识产权是对特定智力成果的支配权”,并明确其主体为“民事主体”,同时指出知识产权具有5个特征:"1.知识产权系由法律直接创设;2.知识产权的内容是对智力成果的直接支配性;3.知识产权依附于无形的智力成果;4.在有的情形下,可以由多个主体同时对同一智力成果享有知识产权;5.知识产权可以由多人同时行使“。另外一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并不给出定义,只介绍各类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版权等)的具体内容或范围[20].关于知识产权的各种国际性文件通常也回避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或本质的阐释,而只罗列知识产权涉及的内容或范围。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仅列出知识产权的8项内容;(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仅列出知识产权的8项权利;《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仅列出工业产权的9项内容等。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随着知识产权涉及内容的不断增加、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有对知识产权本质的阐释已难以适用。例如,许多人赞成知识产权的客体为智力创造成果。但随着非创作性数据库和遗传资源等内容被纳人知识产权研究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智力创造成果”已不再能完整概括知识产权客体的本质特征。笔者对此阐述了一些自身的理解。

   二、知积产权及知积产权制度的范围

   在探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之前,宜首先界定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制度的范围,以明了本文的语意环境。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涉及如下内容:

   1.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2.商标;

   3.版权及其邻接权;

   4.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5.地理标记;

   6.生物新品种(或植物新品种);(本项内容通常为植物新品种。但考虑到动物、微生物等新品种也存在纳人知识产权范围的可能性,生物新品种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7.未公开的信息(商业秘密);

   8.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艺。

   此外,对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及禁止滥用知识产权等,也属于本文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内容。

   从上述对知识产权范围的界定可知,本文试图在最广的意义上来阐释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

   (二)知识产权制度的范围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制度,是指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总和。

   一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将知识产权制度界定为“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但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涉及知识产权的各个环节,保护知识产权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例如,禁止滥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及其活动的政府规章、专利申请费用的减免或资助及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等政策,也应当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本文建议将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总和统称为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广义的界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也更符合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直观理解。

   三、知积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含义

   探讨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离不开探讨知识产权的定义。所谓下定义,就是要说明一事物之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特征。在界定了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范围之后,本文对知识产权的定义如下: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特定有用信息的法定支配权和名誉权(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isthelegislateddominatingrightandreputationrightofacivitsubjecttospecificusefulinformation)。

   下面对这一定义进行详细解释。

   (一)知识产权的客体

   在上述定义中,知识产权的客体被界定为特定有用信息。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陆将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ipR)中的intellectual译为知识,台湾地区则译为智慧。无论是知识还是智慧,如果按其原意,都是指人类智力创造成果,都难以适应当前知识产权内容和范围的扩张。鉴于知识产权及ipR的称谓已经形成,很难改变,故上述定义在保留原有称谓的前提下,将知识产权中的知识界定为特定有用信息。

   此种界定的优点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1.保留了知识产权的客体主要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或智力创造成果的基本含义。知识产权的客体主要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或智力创造成果在上述定义的主语“知识产权”中已经充分体现。因为人们在谈论知识时,通常就是这样理解的。也就是说,用“有用信息”来界定知识产权的客体并不会削弱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客体主要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或智力创造成果的认识,故无须在定义中予以特殊说明。

   2.指出知识产权客体除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外,还包括某些不一定能称之为知识、但却是有用信息的内容。如果仅将知识产权的客体界定为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或智力创造成果,就难以包含无创作性的数据库(已于1996年3月以欧洲委员会“指令”的形式形成地区性公约)和遗传资源等客观存在且极具价值的知识产权内容。地理标记等知识产权是否能用知识或智力创造成果来解释也颇有争议。本文的定义将知识产权的客体放大为有用信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反映了知识产权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张的现实。

   应当指出,知识是有用信息,但有用信息不一定都是知识。上述界定仅将知识产权中的知识放在有用信息这个属内,并没有指出同属但不同种的有用信息之间的区别,尚不构成对知识下定义。故前面要用“特定”一词加以限定。

   3.揭示了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特征。知识的有用性已为世人广泛知晓,在有用的前提下,信息的特征就是知识之区别于其它有用客体的本质特征,即:信息是无形的,可以被无穷复制,易于传播,不因使用而消耗,且可以多主体同时使用等。

   知识的信息特征及知识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历史决定和证明了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知识产权保护的并不是知识产权的客体本身,而是与客体相关联的标的,即下面将要解释的支配权和名誉权。作为社会对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标的提供法律保护的对价,知识本身通常被公之于众,以便扩散、学习、研究和创造新的知识。

   经过上述讨论后,除特殊说明外,本文将在有用信息且其主要成份为智力创造成果的意义上使用知识一词。

   (二)知识产权的标的

   1.支配权

   在本定义中,支配权(DominatingRight)是指对知识的经济意义上的排他使用权、复制传播权、凝结该知识使用效果的产品销售和许诺销售权、修改权、使用知情同意权、利益分享权等以及对上述权利及支配权本身的处分权,如转让、许可、赠与、继承等。

   支配权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难以一一列举,因为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此外,复制传播权仅涉及版权作品,而不涉及专利技术信息等。故上述列举主要是示例性的。支配权的具体内容应当在法律中详细规定,并随法律的变更而变更。

   尽管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应被任何人任意使用。知识的创造往往需要人、财、物和时间的巨大投人,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需要创造者的艰苦付出和智慧。知识的保存也需要特定的条件和付出特定的代价。为鼓励知识的创造和保存、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应对知识的创造和保存进行适当的奖赏或补偿。奖赏或补偿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法律赋予对创造和保存特定知识做出贡献者以对该项知识的法定支配权和名誉权。

   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是与知识产权客体相关联的标的,即与特定知识相关联的支配权和名誉权。它不应当妨碍公众对知识的非经济意义上的获得和使用等。相反,知识产权制度鼓励知识的公开、传播、学习、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包括在科研和文艺创作过程中使用任何已有知识。目前社会上对知识的共享性和与知识相关联的法定支配权和名誉权的专有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发生混淆,应当予以澄清。

   此外,考虑到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保存和提供者的利益,支配权中还应包含使用知情同意权(用这些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做什么,是否同意)和利益分享权。

   2.名誉权

   在本定义中,名誉权(ReputationRight)是指署名权和标识原始知识来源权等自然人和人群的人身权利,是不可转让、剥夺、放弃且永久存续的。

   某些名誉权(如标识原始知识来源权等)的属主不一定是自然人,而是自然人的群体(如部落、民族、家族、某地住民或某单位的职工群体等)。即使构成群体的自然人在不断变换,甚至已消亡,该名誉权仍属于该群体,且不可剥夺。所以自然人和自然人的群体(或人群)是两个不同的主体。

   作为人身权利,名誉权从道义上应当是与生俱来的,即依自然人或人群创造或保存知识的事实而天然存在。但实际上,名誉权往往依法而成立。如果法律不禁止名誉权的让渡,则发明创造者的名誉权就可能被让渡给投资人或单位领导;如果法律不规定必须标识传统知识或遗传资源的来源,则借助这些知识而成名者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攫取传统知识或遗传资源的创造或保存者的名誉权。

   (三)关于知识产权客体和标的的讨论

   1.一些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就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或有用信息本身。这种说法是将物权的客体与权利标的的统一性延伸到知识产权的惯性思维的表现,也是社会大众的朴素理解。在物权领域,客体和标的往往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客体与权利标的是可分离的。以专利为例,授权专利的技术方案必须公之于众。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技术方案或知识被社会公众了解、学习、研究和进一步创新。只是未经许可,不得商业化使用该技术方案。可见,知识产权保护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应当是与知识相关联的权利。这些权利在本文中被称之为知识产权的标的,亦即当事人依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诉求的内容。

   2.知识产权的标的由支配权和名誉权构成。支配权可由权利人直接行使,第三方的介人或同意不是必要条件;但名誉权却不能独立行使,必须以第三方的一定行为(知晓以及终止侵权、道歉、赔偿等)为前提。

   有学者建议用“经济权”和“精神权”,或“财产权”和“人身权”来称呼这两类权利。三种称谓各有特点。从望文生义来看,支配权和名誉权的着眼点主要在可操作性上:前者可操作,后者不可操作。实际上,支配权和名誉权也隐含了经济和精神、财产和人身双重权利的含义;经济权和精神权的着眼点主要在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区分上;财产权和人身权的着眼点主要在不依附于人身的经济利益和依附于人身的其它利益(主要指精神利益)的区分上。本文选取支配权和名誉权的称谓,主要是考虑到:(1)纯粹的或不附带经济利益的精神权很难存在,因为署名权等精神权常常也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如获得政府或业界奖励,提拔职称职务,获得讲学或参与其它项目的机会并获得报酬等。如果专门定义了经济权,就可能存在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精神权是否应当划人经济权的矛盾;(2)英文中“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中的“产权”都是propertyRight;台湾地区将知识产权称为智慧财产权。如果再定义区别于人身权的财产权,很容易造成混淆。

   3.实践中上述两种权利既可以同时存在于一项具体知识产权中(如有效专利兼有支配权(专利持有人的权利)和名誉权(发明或设计人的权利)),也可独立存在于一项具体知识产权中(如商标仅有支配权而无名誉权、失效专利虽无支配权,但名誉权仍然存续(如在引述失效专利时,不得故意篡改发明人或设计人)),还可能发生交叉(如作品修改权既可归属于支配权,也可归属于名誉权)。

   4.在更广的意义上,在公开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的署名权也可被称之为知识产权。这种情况下所发表内容的知识产权仅包含名誉权而不包含支配权。换句话说,如果剿窃他人技术成果而由本人署名发表,尽管该技术成果因未申请专利而不具有知识产权的支配权,也不侵犯他人版权(他人并未发表该技术成果,或剿窃者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该技术成果),但仍然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也应当在法律禁止之列。由于人们已习惯于将知识产权(常指专利)与(丧失了新颖性而不能获得专利)相对立,故本定义未将这类署名权纳人知识产权的范围。

   5.目前我国大量存在投资人或单位领导通过合同或协议(许多属于霸王条款)规定知识产权的真正创造者放弃名誉权,将其属主偷换成投资人或单位领导,导致真正的知识创造者默默无闻,而投资人或单位领导却不仅拥有支配权,而且不正当地占有了他人不可剥夺和转让的名誉权。这种现象极大地挫伤了知识创造者的积极性,并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和人身权利,应当尽快予以纠正,包括从法律上认定这种霸王条款无效。这也是“以人为本”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关于“特定”的含义

   特定(Specific)作为限定词在定义中被放在有用信息之前,以限定有用信息或知识的范围。这个范围主要包括前述“知识产权的范围”一节所描述的内容。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及人类智力活动规则的发现和总结等知识,通常不以知识产权的形式予以奖赏,而仅以其它形式(如宣传表彰、提高工资待遇、晋升职称职务、颁发奖金等)进行奖赏。所以,并非任何有用信息都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具体哪些知识是知识产权客体的内容由法律规定。

   (五)关于“法定”的含义

   法定(Legislated)作为限定词在定义中被放在支配权和名誉权之前,以说明支配权和名誉权是由法律赋予、规范和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