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十篇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十篇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12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1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懂得数学的价值;

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数学交流;

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注重问题解决;

第二,注重数学应用;

第三,注重数学交流;

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

基础性原则;

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作用原则。

4.简述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答:①注重问题解决;

②注重数学运(应)用;

③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

④注重信息处理;

⑤注重数学体验;

⑥注重数学活动;

5.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征:

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

的价值取向;

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6.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

对象的共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定势的作用;

学习的指导。

7.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主体的适用性。

第二,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

第三,注意教师引导的适度性。

第四,加强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8.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答: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6分)

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6分)

9.

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

答:所谓学生参与,主要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的程度。(3分)

①行为参与。行为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

②情感参与。情感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

③认知参与。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层次;

10.

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答: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

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

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11.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常见的教学手段有:

操作材料;

辅助学具;

电化设备;

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

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

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数学技能的形成;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

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

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14.

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6分)

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构成:

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每个要点2分)

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答:

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

(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16.简述当今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方面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①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

③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17.简述空间想象力的基本要素有那些?

答:①依据实物建立模型的能力;

②依据模型还原实物的能力;

③依据模型抽象出特征、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能力;

④能将模型或实物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能力;

18.简述在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组织中可以运用那些基本的策略。

答:①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

②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③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19.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答:①例-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

②规-例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

20.简述可以构建哪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估的策略?

答:①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一)

核心词句:多元化;生成性;即时性;

②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二)

核心词句:多样化;开放性;体验性;

③表现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三)

核心词句:思维水平;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数学情感;

21.简述在运算规则的导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情境导入

核心词句:情境本身则蕴涵着某一个规则命题;情境刺激着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②活动导入

核心词句: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尝试;探究;

③问题导入

核心词句:儿童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认知冲突;主动探究;

22.简述口算与笔算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①规则制约运算的效果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主要是依靠心智活动为主;

②间接联系的作用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主要依靠间接联系起作用;

③运用技能的性质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不容易进行思维的逆推;

④可变因素与不变因素的相互关系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可以选择运算方式推;

⑤间接联系与直接联系的转变过程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常常会由一直联系转化为另一种联系;

⑥智力要求的不同。

核心词句:注意力;记忆力;

23.

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⑤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24.

简述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答:①创设情境;

②提出假设;

③检验假设;

④总结运用;

25.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答: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

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

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

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

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

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26.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哪些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

27.

简述儿童的数学技能发展有哪些基本的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28.

简述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的特征。

答:①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

②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

③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29.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角色。

答:①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设计和组织作用;

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③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

30.

简述小学几何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答:①搭建活动

②剪拼与折叠活动

③实物操作活动

④测量活动

⑤作图活动

31.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学生独立的尝试解决问题。

32.

简述儿童数学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33、简述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

答:①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质量判断,从而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策略;

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和进步进行判断,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

③为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诸如行为方式、策略以及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帮助他们随时修正或发展;

④使教师与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预期目标,并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⑤促进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的认识,改善儿童对数学的价值、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情感;

34.简述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㈠问题情境的刺激模式;

①问题类型及其难度;

②问题的呈现方式;

㈡问题的表征;

㈢定势;

㈣经验

㈤认知策略;

㈥个性心理特征;

35.简述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要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构成了哪些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基本矛盾?

答:要素:

①教学活动的共同体;

②教学活动的对象;

③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

基本矛盾:

①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矛盾;

②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

③儿童数学与成人数学之间的矛盾;

36.简述如何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

答:①仔细审定问题情境;

②学会深度表征;

37.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培养儿童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儿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㈠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

①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

②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

㈡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①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

②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

③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38.简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

答:㈠空间识别障碍;

空间识别能力表现出的是空间的方位感(它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①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是阶段性发展的;

②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㈡视觉知觉障碍;

儿童在视觉知觉上表现出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在视觉观察中,还不能有效地建立或运用视觉知觉符号与大脑中贮存的图式与概念迅速建立联系。

39.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重点、应用、中)

答:①生活化策略

主题词句:多样化的和丰富的情境;激发探求欲;唤起有的经验;

②操作性策略

主题词句:儿童数学学习;直观方式;操作;

③情境激疑策略

主题词句:丰富的情境;有利于主动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

④知识迁移策略

主题词句:有的稳固和清晰的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系统化;

40.简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教学方法不是一个不变的程序结构。

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③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④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41.简述在建立概念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多例比较策略

核心词句:数学概念的标志;内涵;正、反例子;

②表象过度策略

核心词句:表象是直观到抽象桥梁;表象鲜明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③概括关键要素策略

核心词句:定义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要素);

④表述交流策略

核心词句:内部的思维常常需要一定的外部语言给予某些支撑;

⑤多次归纳的策略

核心词句:儿童观察的不精细,常常归纳的不全面或不确切,;

⑥操作分类策略

核心词句: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问题;数学工具;教学策略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能力,它包括: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答和解决生活生产以及物理实验中的许多具体的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对于初中生应具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初步能力,主要包括:应用物理知识说明简单现象,会运用物理知识和公式对简单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等。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数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图象,符号)来表述物理概念、过程和规律的能力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常用数学符号、公式来表示。在教学中必须经常注意把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跟公式与文字、语言表述结合起来。应从具体事物或事例出发,通过分析来揭示出它的实质,并用文字加以叙述,再启发学生用合适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最后写出数学表达式,要求学生对有关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会互“译”,还要能说清楚有关物理量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公式所反映的函数关系成立条件以及适用范围等。例如:部分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i=U/R,从数学上,变形为U=iR和R=U/i是等效的,但在物理意义上,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

中学物理中,常用图线或图象表示物理概念、过程和规律。其好处是形象直观、动态过程清楚。例如:力的示意图、海波的熔化图象、水沸腾的图象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绘图、识图和用图的指导,以培养他们能用图象表示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物理公式的能力

中学物理中,许多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并在分析实验的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从实验数据出发,通过分析思考,运用数学工具得出规律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定律(公式)的建立过程和它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它们今后在科技工作中的发明刨造能力培养。

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认证和推理的能力

物理学中,有些公式是表述基本的定义和规律的,而有一些则是导出公式。导出公式是由基本定义和定律运用数学方法得到的,它也是重要的原理和结论。例如: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就是从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出发利用数学方法推理得到的,象这类论证和推理,今后,在高中就更多了,在中学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又可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学好物理是寸步难行的。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常常是中学感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他们对有关概念、定律理解不深,思想方法不对,思路不清和数学运算技巧不熟练造成的。今后,在高中,应使学生明确,数学作为工具,用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受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制约;任何一个问题,分析清楚它的物理过程,明确有关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它适用范围等,是最关键的。

五,培养学生数理结合意识、熟练使用常用的数学工具的能力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3

【关键字】“直线运动”教学效率低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29-01

毋庸置疑,高中阶段的“直线运动”知识难度相对较低,但看似简单的“直线运动”,其教学过程的效率偏低却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为什么学生掌握相对简单的知识也感觉困难重重呢?“直线运动”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提高它的教学效率?本文试图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初步的探究。

一师生双方对“直线运动”认知过程的心理准备不足

由“直线运动”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谈话表明,课堂教学之前,不少学生认为“直线运动”这个知识点初中已经学过,公式简单,定义好背,题目不难,因此,存在思想上不重视,心理准备不充分,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掉以轻心的认识偏差;而教师(尤其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则以为直线运动比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动量、电磁感应等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的习题变式少、难度低,学生“应该”能够学好。由此可见,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存在轻看“直线运动“教学难度的认识偏差,而教师的“轻看”易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研究不够,导致其教学过程的简单化(即教材的章节顺序平铺直叙,照本宣科)。事实上,直线运动部分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例如,新概念多;新公式多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x-t和v-t图像抽象等。如果不能把握相关概念、公式、图像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对知识点产生多、乱、杂以及不能灵活运用公式的挫折感。

二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深度及其在课堂上处理教材的方式决定“直线运动”教学效率的高低

教师因为感觉知识简单,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常见问题是逐段、逐节、逐章地照本宣科,生硬地割裂本来互相联系的知识,再依次孤立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昏昏欲睡,丧失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教师把“直线运动”知识作为一个相对自然、知识间彼此联系的完整系统,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重新研究似曾相识的运动形式,必要时帮助学生引入新的概念(如加速度、平均速度),和学生一起探究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本质特性,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积极思维活动带来的成果,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教学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过程

因为已有初中阶段“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无需重复“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直接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式描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逼着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然后请学生在黑板上呈现他们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描述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经过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从文字定义到数学表达式及其数学变换,最终讨论x-t图像的斜率及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这个过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掌握的初中内容,也不是教师把学生的初中基础置于一旁生硬地另起炉灶,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初中基础知识,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从新的角度重新研究他们原以为已经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适时引入新的物理量,发现新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有效形成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新的认知结构。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过程

因为没有相应的初中基础,所以,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那样去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如何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至关重要。

合理的教学过程应从提问“什么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教师向学生呈现几个不同的变速直线运动的v-t数据(其中只有一个v随t是均匀变化的,其余的v随时间没有规律地变化),要求学生从中找出自己认为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一般来说,总是会有部分学生用v-t图像来寻找并能够找出v-t图像是一条直线的那个运动,大多数学生则感到束手无策,这是教师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v-t图像的绝好机会,教师不能轻易放过。

在确定v-t图像是一条直线的运动且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后,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后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它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区别有哪些?它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即规律)?如果已知运动时间,如何求出它的位移?

要回答上述问题,加速度公式不可或缺。因此,

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及其数学变换(vt=vo+at)是教

学过程的重点所在。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4

(一)选择简易性词语

词汇是一个语言体系中的三要素之一,是非常有用的造句单位。要使用一种语言说话办事,离不开词汇的使用。在对外教育培训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选择简易性词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过程。对于东盟学生来说其已经掌握的汉语词汇大多是基本词汇,这类词汇代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现象,使用频率高,并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选用基本词汇。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随着技术或语言的日新月异,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新词汇。这些新词汇出现时间短、使用频率没有基本词汇那么高,但是与新技术、新知识和日常生活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选择新词进入教学是不可避免的,但为了方便外国学习者听懂和使用,要注意所选新词的规范性、稳定性、实用性、普遍性、品位性;选词通常以语文词为主,尽量选用那些语言生成能力高的积极词汇,即流通度大的高频新词,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相关职业技术报刊或国家汉语国际教材中的高频新词,突出课堂教学语言的实用性和规范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国学生接受门槛,确保选用的词语(新词),学生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汉语词汇推测其意义,满足外国学习者报刊阅读、日常交际和自学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释义的简易性

为了从中国学习知识文化,外国学员在中国学习的时候会主动阅读中文学术报刊,并期望获得相关中文词汇,但由于中文水平不完善,对词语具体意义的理解与自身经验之间的衔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甚至一个在自己母语里非常熟悉的词汇,却不能正确理解其中文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对涉及的词汇进行释义,同时对释义的词汇与句法进行严格控制,将释义难度降到最低,打消与学员现有汉语基础对接的障碍。因此,释义要避免生僻、难懂词汇,尽量使用基本词汇、高频词汇,即使使用专业术语,也要根据学员的总体水平选择运用较广、稳定性较强的专业术语进行释义。句式要避免使用长难句,转而使用短句,可使用多个短句进行释义,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在句式的语法分析上。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进行简易的释义表述呢?笔者试用词义归纳、转换法,断句法、同意替换法来实现。1归纳法在释义中,意义的简易性与完备性通常是矛盾的重点,如果追求词意的完备,就需要动用大量的语义来对其进行解释,但语义量过大肯定会影响到学员的接受度,这就需要教师对所解释的词语意义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具有归纳其核心或重点意义的能力。如:“瘦脸”[2]一词,对中国学员讲可以这么说:瘦脸手术是通过重建颅面骨和眼眶、颧骨和颌骨、颏骨和唇颊骨之间关系,使头部轮廓、面部轮廓符合或接近黄金分割律(宽长比为1∶1618),从而获得较理想的美貌面型。但对外国学员来说,这种解释明显很难理解,加之为了对其职业有帮助又不能简单地解释为:通过手术使脸变小,而要解释为:通过改变脸部各部位之间的距离,使脸变小,达到宽长比为1∶1618的手术。再如“贷款”[2]一词,对中国学员可以这样说: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但对外国学员应该这样解释:贷款是当你需要钱,而自己又没有时,可以向银行借钱,同时支付一定比例的借款金,并按时还钱的方式。2断句法释义中除了词汇的选择外,使用的句式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把长难句,在保证意思完备的前提下,断成简单短句,不让接受者花费太多时间去分析语法和语言意义。如“安居工程”[2],对中国学生可以这样解释:指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这个解释是由一个长句来完成的,其中定语部分非常多,句式复杂(整个句子是定中结构,三个定语之间又是并列结构,第二个定语又是状中结构),对中国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对于外国学员来说,因为受到自身语言习惯和中文水平的限制,要花时间对句子结构进行划分才能完成理解,甚至中心语,都要把定语一层层划分后才能找到,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个长句切割成几个短句来释义,几个短句即在意思上相互统一,又在结构上独立,且用词均属于基本词汇,不会对外国学员理解造成障碍。按照这个原则,“安居工程”可以解释为:一项让老百姓放心居住的住房建设计划。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建设价格出售。用于提供给住房困难的家庭,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把中心意思直接归纳提前,而定语部分由几个短句来完成,意思简洁、突出,外国学习者理解起来会更容易。3同意替换法由于中文有很多多义词,为了确保选用词汇的规范性、实用性和简易性,可以用意思相同或相近(只要不会对意思产生误解就可)的基本词汇或大纲中的甲、乙级词语替换丙、丁级词汇。比如“婚前财产公证”,如解释为“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请有关部门证明各自婚前的财产,明确财产归属问题”,这个释义中,“归属”一词属于超纲词汇,外国学习者不一定能懂,所以需要更改为“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请有关部门证明各自婚前的财产,明确财产是谁的”,其中,用于替换“归属”的“是”和“谁”都属于甲级词汇,语法也比较简单,便于理解。再如“唱衰”,如解释为“不看好,发表言论认为会衰落”,这个释义中,“看好”属于超纲词汇,需要替换为“不认为会发展的好,发言言论认为会衰落”,其中用于替换的“认为”、“会”、“发展”、“得”、“好”都属于甲级词汇,便于理解。

(三)配例的简易性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5

[关键词]数学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培养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载体,在交流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使用交流双方都掌握的语言。才能进行清楚明白的交流,不致出现不能理解的现象。而通常情况下,数学教学好像都是用平常交流的语言作为沟通,数学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一现象往往被我们忽略。

其实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因此说,数学语言首先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练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

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素材,同时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因此,数学教师要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我们所面对的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伴随着数学自身的发生和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是储存、传承和加工数学思想信息的工具。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专业语言,是一种以符号表达为主的特殊语言。具体可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

符号语言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简练语言。是在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数学的效能来自数学符号。”由各种符号按照数学的逻辑意义和规则而组合建立起来的各种符号串或式子则构成数学式语言或数学句子,这里的逻辑意义和规则是指数学中的一些规定或原理法则,如a+bc遵循的是运算次序、略写法则等。

数学中的文字语言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或者称为自然语言中的数学语言。自然语言常具有模糊性。而数学是严谨的,容不得含糊。所以,数学中的文字语言不是自然语言文字的简单移植或组合,而是经过一定的加工、改造、限定、精确化而形成的,并且,这些语言具有数学学科特指的确定的语义,常以数学概念、术语的形式出现。如数学中的“直线”“连续”“连接”“组合”“相似”“极限”“围成”等都是自然语言的精确化;“正数”“负数”“中点”“有理”“无理”等都是对自然语言中的文字进行限定的结果;“增加几倍”“扩大几倍”等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数学文字语言。有些数学语言本身还具有比喻或象形意义,如“扇形”“倒数”“锐角”“钝角”等数学词语,似乎能给人一种语言直观,使人较为自然、容易地领会和理解。自然语言是数学文字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数学文字语言不仅借用了自然语言中的文字,沿用了自然语言中的语法规则,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语言的语义也是一致的。

图表语言是指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我们必须认识到,图表也是一种数学语言,是数学的一种直观性语言,是对其他两种语言的补充,它与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与式子等一起构成数学语言系统。尤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会经常地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或阅读到某种载有一定数学意义的图形、图像或格表,这些图形、图像或格表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具有同文字信息形式相同的功能,但比文字信息更直观。所以,掌握图表语言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读图,掌握图表语言,要能够从图形、图像和格表中读出蕴含的信息来。

三种数学语言各有优势与不足:文字语言通俗、易懂,但描述起来是线性的,不易表露知识的内在结构:数学符号虽然抽象,但十分简洁,描述起来给人以结构感;图表语言比文字语言和一般符号语言更具直观性,容易形成表象。为了使数学内容不那么难懂,能够借助母语理解,在实际表述数学思想内容的时候,常结合自然语言的表述,所以,一种数学思想内容的表达常是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和自然语言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

二、理解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

1.加强数学语言词汇意义的理解教学

由于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当一名学生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文字如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准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数学词汇。所以,数学语言学习中准确理解数学语言词汇非常重要。那么,在数学语言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数学语言词汇内涵的揭示,尤其是最具数学特性的数学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语义解释,又要注意句法分析,强调数学语言的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正确联系,避免形式与内容脱节,防止数学学习上的形式主义。

2.加强对孩子数学阅读的指导

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在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现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将学生阅读教材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3.让孩子体验数学语言的美感

由于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身心特性天然地具有一种趋美冲动,所以,学习中不断展示学科美,体验美的感受,对提高学习效率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数学可谓处处充满美的花朵。正如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带给学习者的绝不只是冰冷的符号,而应当是一个有着各种新颖独特的美点缀成的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数学语言学习应充分展现数学图表语言的对称美、动态美,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美、优雅美,让学生感悟数学语言系统的内在美,以唤起学习主体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获得审美情趣。

三、让孩子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1.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述必须严谨、

科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干脆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2.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3.让学生在多种训练中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当学习中需要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看图说话

教学中可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讲几句话。

(4)边做边说

《新课标》中提出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进行动手操作。而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它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5)课堂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新课后经常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有些学生话虽简短,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6)自主编写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还应培养其书面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编简单的应用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6

图示历史,就是用符号、文字、数字组成图形,表示历史过程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中学历史教材知识的叙述有选择,有结构,所以我们就有可能把它图示化,用图示的形式来表达某一事件或某一章节的内容。

1.运用图示法把教材内容制成投影片,起到浓缩教材,突出重点的作用

图示法投影教学的关健是要设计好图示,其实是把用文字来叙述的历史知识结构,用图示的形式加以表现。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简约性。图示除用符号以外也用文字,一般用词组,因此比长篇的文字叙述要简约。有些过程省略了,有些过程用符号来表示。

如讲到“殖民主义罪恶”时,其中“奴隶贸易”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

图1

欧洲殖民者的商船在欧洲装上少许廉价商品前往非洲(出程),在非洲海岸购进或掠得成群奴隶运往大西洋(中程),用这些黑奴在美洲换取巨额的货物运回欧洲(归程)。在这三角贸易中,黑奴成为真正的商品,累累白骨给西方世界带来了灿烂的黄金。

这幅图示就形象地反映了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

学历史既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逻辑思维。使用图示时,必须配以教师生动具体的讲述,这样就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又取得好效果的目的。

2.运用图示法把复习课内容制成投影片,纵横串连,进行知识归类

图示法投影教学的第二大特点是系统性,图示能表示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复习课中,为了把知识学活,教师要打乱教材章节,割块连线,纵横联系,把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意义的历史事件联贯起来进行专题复习。

如我在复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时,按背景、经过、纲领、失败原因、意义、教训等方面自制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4张投影片。一节课复习一个专题,容量大、节奏快,而且知识系统性强。

3.运用图示法把复杂的历史问题制成投影片,使复杂问题条理化

图示法投影教学的第三大特点就是条理性。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错综复杂,高一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我利用图示法把这个问题简化成纲要信号制成投影片,可以起到统摄全貌,提示全章的作用。

附图{图}

图2

这样,学生在阅读教材,了解本章的节、子目基础上,思考法国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再读图,这个复杂问题简单多了。

4.运用图示法把练习制成投影片,巧设问题,培养能力

近年来,历史高考愈来愈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投影片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独特的优点。我在用图示法制作习题投影片时(复合片),利用投影片的文字、图表的可遮性和可加性的特点,首先将要解答的题的“主干”用投影片映出,然后将所有解答的题的“支干”先后依次映出,逐步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综合、评述等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不仅防止了题海的泛滥,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记忆的效果。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7

[关键词]口头复述;书面复述;循序渐进;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引言

复述(retelling)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综合训练手段,既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还能够巩固课文知识和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复述正是实现课标要求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对复述这一有效学习的手段重视和运用不够。虽然有些老师和学生也有意进行了复述的训练,但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二.教学中运用复述时存在的问题

1.错把复述当背诵。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每当我要求学生复述时,一些学生马上就蹙起眉头,一幅苦不堪言的表情。我分析,这是因为他们对要求复述的内容没有理解,从而只能采取机械背诵的方式,费时费力,且难有效果。

2.错误地认为复述只是口头练习,只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目前高考的机制下,一些学生和老师认为复述对提高书面考试成绩无甚好处,故不够积极,从而在教学的互动中缺少必要的复述活动。殊不知,适当地进行一些书面复述,也会极大地促进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以及书面表达等学生头疼的题目。

3.复述活动缺乏循序渐进,往往对要复述的材料没有进行难易的筛选,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做好,也因此失去了复述的动力。

4.在学生复述中没有给予必要的提示或帮助。毕竟,复述是一种较高难度的练习,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老师都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三.复述的涵义和作用

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加以整理,或以原文,或用自己的话,有重点,有条理,有感情地叙述出来。它熔理解、记忆、归纳、表达于一炉,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以书写的形式进行复述,从而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果复述中忠实于原文,除了上述好处外,还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语言错误或能力上的不足。如果学生自己整理,用自己的话表达,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并增强学习的动力。

在复述过程中,学生能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篇章结构、文体线索和重点词句,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分析、理解、整理、概括能力和提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复述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的做法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1.启动复述的活动由简到难。笔者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进行完整文章复述时非常有难度,因而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复述内容,先从简单的意群开始,把几个意义结合紧密的句子作为一个复述的语言单位交给学生进行复述。并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段落,最后至完整的短文。在材料的内容上也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先找一些故事有趣、情节简单易懂的文章,再到内容结构稍长稍复杂的记述文体,再到抽象辩证的议论文体材料让学生逐步深入,逐渐提高。

2.学生复述时并不苛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或原文来复述,因为无论学生怎么复述,其实对他自己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3.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相结合,往往在口头复述结束后会紧接着进行书面复述,通过书写能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4.复述的材料和内容并不局限于课本。课文的某些段落、课后的练习题、或者讲评试卷时的一些题目、课外读物上的一些文章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复述的内容。这些材料往往简短实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对于应对考试中的短文类题目(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以及其它题目,都能带来不小的提高。

5.课堂随机的复述练习与长期规律的复述练习相结合。比如笔者在课堂上有时根据授课内容随机要求学生进行几分钟的复述,这样做往往能带来备课时未意料到的效果,训练到学生的记忆力,提醒学生学习英语处处留心。另外,笔者每节课都会在课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口头复述自己寻找到的语言材料,尽可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和实践的机会。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用过的一些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这些方法实际上就是根据复述内容给学生一些复述时的提示或线索,也正因为这样,复述才不是机械背诵:

1.图片提示法

这种方法适合记述文体、说明文体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故事类文章,有点类似于小学语文课的看图说话。选用意义丰富的图片,学生复述时更容易建立直观清晰的印象,有助于降低难度,让学生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语言的组织和文章的理解,而不是放在材料的记忆上。

3.表格提示法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不少表格形式的阅读理解,笔者经常把这样的表格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完成表格的信息填写之后,对课文稍加熟悉,然后以表格为提示线索进行复述。

4.关键句提示法

这个方法是关键词提示法的延伸,作用效果类似。

在教学中还有很多方法可用,如流程示意图提示、地图提示法、结构提示法、表演法等等,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只要掌握了复述的方法和提示技巧,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还可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机一动,创造性地运用到好多别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8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上课大多能认真听讲,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预习习惯尚未养成,自主参与能力尚差,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其中一小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上课时不能积极思考问题或思考问题较慢,作业需老师叮咛才能完成。分析原因主要是上课易走神,计算不细心,不求甚解,不肯吃苦,加上缺乏自信,如果能在心理上加以转变,或能有所提高。

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基础很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几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尽量做到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取得进步。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本册共安排12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的内容包括:认识乘法;乘法口诀(一);认识除法;口诀求商(一);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时、分秒这六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认识图形;厘米和米;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这四个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图形的认识、测量以及图形与位置等不同方面,有利于学生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积累学习经验和方法。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包括:统计与可能性这一个单元。通过简单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安排了五个实践活动:快乐的队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24点”;田园风光。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同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第二、四、八单元,难点是第三、六、七、九单元。本册教材还十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和对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培养,从更高的层次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含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平面图形、线段,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会用方块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利用方块统计图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感和灵活。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能积极地参与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新《大纲》,专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及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改革教法、学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

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独立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经验,培养和发展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关于标新立异,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6、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手、口、眼、脑各种器官协调并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7、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合作中学习新知。

8、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

9、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大众的数学,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0、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教学新观念,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分单元数学进度及教学要求分单元数学进度及教学要求目次周次单元或章节内容教时本单元重点、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第一单元1

2认识乘法5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难点: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第

元2

~

6乘法口诀(一)

实践活动:快乐的队日活动16重点:掌握并逐步熟记1~6的乘法口诀。

难点:能应用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掌握并逐步熟记1~6的乘法口诀;在单元结束***时能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道题左右,平均正确率在94%以上;能应用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的式题时要先算乘法,会利用乘加、乘减的算式帮助探索和记忆乘法口诀。

3、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第

元7

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44重点:知道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难点:体会图形的变换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1、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折、剪、拼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换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元8

~

9认识除法8重点:认识除法的含义,学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并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难点:能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比较,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1、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学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并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比较,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第

元9

~

10口诀求商(一)

6重点: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先相应的除法算式。

难点: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逐步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先相应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联系除法含义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的合理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乐趣。第

元11

~

12厘米和米

实践活动:量一量6重点: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在一些简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方式测量物体长度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3、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和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

元12

~

13位置与方向5重难点: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放向,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第

元13

~

17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实践活动:算“24点”

23重点: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表内乘、除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难点: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1、使学生在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表内乘、除法,在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道题左右,平均正确率在94%以上;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竖式,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3、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第

元18时、分、秒5重点: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

难点: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

2、使学生回顾或经历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种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为良好习惯。

元19观察物体

3重难点: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着的位置。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着的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第

元19

~

20统计与可能性

实践活动:田园风光

6

重点:能利用方块统计图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会用方块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利用方块统计图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在简单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经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第

元20

~

22期末复习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9

关键词:国际法;定义;国际关系

明确回答什么是国际法,即科学阐释国际法的定义,是研究国际法的逻辑起点,是深入理解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处理国际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法律性质的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每个国际法学者在理论研究中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首先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际法学者在著书立说时对此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一、较早时期的国际法定义

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教授在1976年所著的《国际法》(内部发行)一书中,给国际法下了这样的定义:“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981年,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教授在其主编的《国际法》一书中,把国际法定义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是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2]

就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而言,周鲠生教授的定义更全面也更深刻一些。他不仅指出了国际法形成的前提或基础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国际法形成的程序是“各国公认”,而且明确指出国际法的实质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王铁崖教授对国际法的定义则相对简单了些。受王铁崖、周鲠生教授的影响,其后几年出版的国际法教材在给国际法下定义时,对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国际法的内容组合的表述上都采用了“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和”这一模式。例如,1983年魏敏等编著的《国际法讲义》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国与国之间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和习惯的总称。”[3]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法学者在定义中或是增加一些明显体现国际法特征的内容,或是在表述上进一步具体化。

例如,1985年朱荔荪等编著的《国际公法》一书,把周鲠生定义中的“国际交往过程”表述为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把“各国公认”表述为“制定和认可”,把“原则、规则和制度”表述为“特殊的法律体系”,此外,还增加了“单独或集体的强制”这一保障实施措施。他们把国际法定义为:“国家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制定或认可的,由它们单独或集体的强制作为保证的,调整它们之间关系的特殊法律体系。”[4]在他们的定义中,“表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意思没有了,但这一内容,在以后出版的国际法教材中又得到了体现。

1986年,胡文治、陈雍等编著的《国际法概论》在阐述国际法的定义时,“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被表述其中:“国际法是国家间在合作与斗争过程中,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5]

同年,程晓霞主编的《国际法》在调整对象上又增加了国际组织,把原则、规则和制度概括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法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交往中的关系对国家和国际组织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体。”[6]

1989年,端木正主编的《国际法》则在“制度”前边又加上了“规章”二字:“国际法主要是国家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7]

同年,陈致中在其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一书中则明确了国际法的表现形式是习惯和条约:“国际法是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由习惯和条约组成的一套国际关系的行为规则。”[8]

到了1990年,赵理海所著《国际法基本理论》一书中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在“各国统治阶级意志”前边附上了“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内容:“国际法主要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和惯例形成并认可的,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及与此相应的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强制予以实施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9]

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定义,学者们虽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路各异,思维方式和方法也迥然有别,但都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本身的特征被逐渐描绘、表述得趋近清晰。应该说,这是国际法基本理论建设的一个好的势头。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对特定事物的定义揭示得越准确,特征突出得越明显,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才能越深刻越全面,解决与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获得一个定性的指导。国际法学研究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国际法学者们不断积极努力探索,国际法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近年来的国际法定义

近些年来,在如何阐释国际法定义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令人不解的现象。除了少数国际法学教材如周洪钧主编的《国际法》还继续坚持早些年国际法定义中明显体现其本质特征的诸因素外[10],绝大多数国际法教材有简化其定义的倾向,国际法定义越来越简单,以前曾在定义中出现的诸如国际法的形成前提、形成程序、表现方式、内容实质、保障措施这些足以表征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重要因素不提了,而且在表述上基本套用一个句式。例如:

1993年,梁西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

1999年,王献枢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2]

2000年,邵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3]

2000年,李瑛主编的《国际法概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4]

2000年,赵健文主编的《国际法新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15]

2001年,刘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简单而言,国际法就是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16]定义确实很简单,但定义之前的说明道出了对国际法“简单而言”的原因:“要给国际法下一个内容完整而公认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但就对国际法的初步认识而言,王铁崖教授的观点是值得采用的。”[

16]那么,王铁崖教授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观点呢?王铁崖教授于1995年主编的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九五”规划教材《国际法》中曾这样阐述:“要把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个完整而简明的定义里,是不易做到的。为了对国际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把国际法看作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也就够了。”[17]他在1998年出版的《国际法引论》一书中再一次重申了这种观点。正是基于这种“初步概念”的标准,他在这两本书中给国际法下了同样的定义:“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17,18]

三、对简言定义的简要评析

上述国际法定义简言是够简言的了,但这等简言是否能真正揭示国际法的实质,其后果又如何呢?在分析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关于定义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定义,也称界说,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和简要的说明。”[19]这里,“确切”和“简要”是作为定义的两个并列的要求同时被强调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定义,都应该是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其本质特征或内涵及外延的高度概括。如果一个定义里没有就其实质内涵及外在特征予以明确揭示,人们看了定义仍无从把握其主要内容,无从认识它与同类事物的区别,或者只有一个大致的极为粗线条的印象,而不能获得一个确切明晰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对其界说的意义。

依照对国际法这种“简言之”的思路,我们对所有法律的定义都可以简化为同样的模式。比如,可以说民法就是关于民事关系的法律,说刑法就是关于刑事关系的法律,而没有必要说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没有必要说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了。

诚然,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为其下一个内容完整又能得到公认的定义确非易事,然而,作为以国际法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法理论,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不易做到,采取回避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采取简单从事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涵和外延。国际法学者应本着积极、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法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以国际关系的实践为依据,努力探究国际法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为其下一个比较能说明国际法基本特征的确切而简明的定义,即使这个定义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大家都借口不容易、有困难,而不去积极探索,仅仅满足于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规范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对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建设和深入发展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是无法引导他们从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从认识国际法的特征开始,进而研究国际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

四、笔者提出的国际法定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以往国际法学者关于国际法定义的正确表述的基础上予以综合、补充和完善,提出以下国际法定义:

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规定其权利和义务而协议制定或认可的,在条约和惯例中表现各国协调意志的,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和。

这一国际法定义,是以法的一般理论和国际法的特殊性为依据的。

第一,上述定义的第一层意思是依据法的调整对象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理论认为,法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国际法是国际关系的调节器。所谓国际关系,即国际法主体为生存和发展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而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即国际关系。国际法调整的对象就是这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有三种情况:或是斗争关系,或是合作关系,或是既斗争又合作关系。但无论哪种关系,都是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表现,国际法正是这种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调节器。没有国家的活动或行为,也就没有国际法的调整。因此,在国际法的定义中,首先强调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而协议制定或认可,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上述定义的第二层意思是基于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表现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基本观点对于国际法同样适用,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国内法是该国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国内的需要,自由制定的,完全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律。国际法则不同。作为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它不可能由一国制定,国际社会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立法者,国际法只能由各个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同制定。由于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事项上的利益不同,因此反映在国际法中的要求自然也不同。因为国际法是要约束各个国家的,不可能只体现一国的意志,一国也不能对另一国发号施令,让对方必须遵守某些规则。要使这些规则具有法律上的共同的约束力,就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互相让步或妥协,制定一个大体上能够照顾到各方利益而又能被各国接受的规则。可见,国际法既不是一国的意志,又不是各国完全相同的意志,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和正常的国际交往而相互妥协了的协调意志。而这种协调意志,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形式予以表现。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的一系列原则、制度和规则组成国际法。

第三,上述定义的第三层意思是基于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律关系的主要要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原理对国际法同样适用。就国际法而言,无论条约规范,还是惯例规范,无论涉及国际关系的哪一领域或哪一方面,都是关于国家应享受或应行使何种权利、履行何种义务的具体规定。其中,既有基于国家而产生的国家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也有基于国家间就某一方面问题所达成的协议而产生的某些具体权利和义务。在国际关系中,不容许有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特权国家,也不存在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无权国家。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在国际法的各种原则、制度和规则中。因此,权利和义务是国际法的核心内容,这一特点,必须在国际法定义中予以明确体现。

第四,上述定义中的第四层意思是基于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的基本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那么法就等于一纸空文;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就变得毫无意义,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作为调整国家关系的国际法也是一样,也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来加以保障实施,只不过这种强制的主体、形式、措施、程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而已。国内法的强制力主要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关加以实施;而在国际法上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强制机关予以实施,当国家的权利遭到侵害或遇有外来武装侵略时,国家只

能按一般国际法公认的形式,单独或集体采取抗议、警告、要求赔偿或武装自卫的措施予以强制。国际法的这种强制力的特点,必须在国际法的定义中予以表述。

按照以上思路所界定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比,其特征非常明显地得到了体现:

第一,在主体上,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以及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和法人。

第二,在国家意志的体现上,国际法是各国协调意志的表现;而国内法则是一国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制定程序上,国际法是国家在平等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相互妥协、让步,求同存异,协议制定或认可的;而国内法则是享有立法权的专门立法机关按一定的法定程序和原则制定的。

第四,在强制措施上,国际法是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实施的强制措施加以保障的;而国内法则由国家的专门强制机关保障实施。第五,在表现形式上,国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条约和惯例;而国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成文的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1]周鲠生。国际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

[2]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1。

[3]魏敏。国际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4。

[4]朱荔荪。国际公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6。

[5]胡文治,陈雍,吴树仁,等。国际法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

[6]程晓霞。国际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4。

[7]端木正。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

[8]陈致中。国际法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4。

[9]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3。

[10]周洪钧。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

[11]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

[12]王献枢。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

[13]邵津。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14]李瑛。国际法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

[15]赵健文。国际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

[16]刘健。国际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

[17]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2。

简述教学过程的意义篇10

“组织和处理历史教材的要求,总的说就是使教学内容达到逻辑严密,具体易懂,头绪集中,重点突出。”为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组织教材中的重点突出和一般照顾

(一)重要意义

教材组织的重点突出,是贯彻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这对历史课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头绪纷繁,中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会有不少困难的。困此,在历史课中十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从复杂纷繁的历史过程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环节,透过典型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一般趋势和本质。重点突出的讲课,有助于达到如上要求,并减少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反之,平铺直叙、主次不分,或者过分求全,面面俱到,会使学生对历史教材难于领悟,增加学习上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堂历史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重点是否突出。”

第二、从目前客观条件来看,历史课的教学时数较少,学生课后复习时间亦少,而教学内容仍不可能过分精简。因此,课堂讲授中更加应该突出重点,讲清主要部分,以便腾出一定时间,加强学生的复习巩固和基本训练。这样,重点突出就成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了。

重点突出要从教材组织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达到,而教材组织是主要方面,它决定重点所在,给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基础。但运用必要的方法来保证重点能够突出也是重要的。下面所谈,仅就教材组织方面而言。

教学重点就是全课时教材中的主要环节,是教学目标赖以贯彻的主要内容,是一节课的主心骨。把它讲清讲透,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或容易得到解决。或者,强调了这一部分教材,思想品德教育就能更加有力地贯彻。“备课中考虑教材组织时,应该首先研究确定一堂课的重点。”

(二)确定重点的依据

既然重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确定重点应以课的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为使研究问题时更有把握起见,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考虑重点的着眼点。

第一,从教材的科学系统来看,重点即是组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如果说,基本线索即是反映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的一根基本联结线,则重点就是这个矛盾运动中的“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也就是突出在这根基本联结上的主要的一环。对一堂课来说,一节教材往往叙述几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时这几个历史事件和现象相互密切联系,构成一条发展线索,其中必有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是这条线索中的中心环节,这个成为中心环节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就是课的重点。例如,人教版七上《“秦王扫六合”》一课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才可能采取的,而这些措施的实行,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是该节的重点。另外,在人教版七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中,有三个小目,从友好往来和抗击侵扰两方面反映了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所以“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都是重点。但“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关系的主流,且更具历史影响,因此,可视为重中之重。

第二,从教与学的活动的要求来看,重点是指教学中的关键和知识的难点。有的教材,它不一定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但它却是讲授过程中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着手点,或是学生掌握知识时困难所在,着重讲好这一部分教材,其他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豁然贯通,因而也就成为达到教学目标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具有这种意义的教材也应当确定为重点。例如:讲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讲清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对于学生了解同盟会的性质及意义,特别是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辛亥革命运动中的具体表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这部分教材是关键所在,应该作为重点看待。另外,“大凡关于历史上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以及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战争和疆域的变迁等较复杂的史实往往是中学生知识上的难点所在”,这种教材如果在科学体系中也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时,也可以把它考虑为重点。

第三,从形势的要求来看,重点也可以是与当前国内外形势或党的中心任务有密切的联系且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那部分教材。

以上三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科学系统的重要环节往往与知识上的难点和关键是一致的,但也有时是不一致的;知识上的重点有的同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与现状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不一定都作为重点来讲授。教师在确定重点时应该根据具体教材作具体分析。

又由于重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所以一堂课的重点不一定只限于一个,必要时可以有两个,但亦不宜过多,否则,多重点就会变成无重点,失去重点的意义。

在确定重点时还必须注意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教材,如一节课综合叙述几个国家或几个民族的历史,或综合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应简单地突出某一个方面,而压缩其余方面。对于这样的教材,除了那些确实具有突出历史地位和意义的可作为重点外,一般地应以每一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为要点加以──分别叙述为宜。

(三)保证重点的措施

确定了重点以后,应该考虑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它,力求重点得以突出。仅就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方面而言,下列几点对突出重点具有重要意义:(1)组织教材时可调动教材,变动顺序,力求集中头绪,环绕中心,从系统发展过程中突出中心环节。因此一要有重心,二要有向心力,各部分教材紧密联系。(2)环绕重点从内容上予以必要的补充,相对地非重点部分作适当的精简,使重点更加突出。(3)从讲授时间上予以保证,使重点部分得以讲清、讲透。但是,重点突出并非决定于材料多、时间长,而在于问题阐述的集中和深透。(4)要注意到重点当中还有重点。

(四)照顾一般

在处理重点时必须强调指出的是,突出重点并不等于放弃非重点,相反地必须重点与非重点相互贯穿起来,使整个的教材成为有核心的联系体。也就是说,历史教材的组织,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一般照顾;讲课时既要反对平均使用力量,也要反对孤立地突出重点不讲一般的做法。因为突出重点并不等于放弃非重点,没有一般,也就没有重点,突出重点,应有助于学生学好一般,而不是削弱一般。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材时必须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和全面性。

二、处理教材中的适当补充和合理精简

适当补充和合理精简是历史教师创造性地对待教科书内容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一般地说,补充是对课本的主要内容作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并使之更生动和更易理解些;精简是将教材的次要部分组织得更加精炼、简明和概括一些。补充和精简是相互结合、相互为用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贯彻教学目标。允许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决不能被认为可以任意增加教材的分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补充只应是把对贯彻教学目标和说明课本主要内容大有裨益而为课本所无或写得过于简单的材料充实进去,因此,补充必须是适当的。另一方面,精简并不是随意删削教科书内容,也不能认为就是单纯地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因此不应影响或削弱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所应精简的只能是对贯彻教学目标和说明主要问题作用不大或关系较远的课本上的材料,或者学生在其他学科已经学过的,务使精简以后,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目标更能完满地贯彻。因此,精简也必须是合理的。

历史教师要正确地掌握教材的补充和精简,首先必须严格地掌握它的目的性。凭个人兴趣或者为了炫耀渊博,旁征博引,或者由于资料在手,不忍割爱,以致教材臃肿,影响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是不对的;由于不善于计划和掌握教学时间,讲课前松后紧,最后大段地删削教材的做法也是应该反对和竭力避免的。

怎样才能正确地掌握教材的补充和精简呢?

关于适当补充方面,第一,在服从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符合下述情况的,可以考虑补充:(1)在主要问题上,要用突出的、典型的事例来形成学生鲜明的历史表象或阐明历史概念;(2)需要用形象性的动人事例或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加强思想品德教育;(3)要用生动具体、浅显易懂的材料来解释难点,或使教科书上过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的补充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相反,由于学生在听课时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和记忆,反而会减轻复习和作业上的负担和更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补充应该环绕教学重点和教材的主要问题,并以不超越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范围为度。换言之,补充只是在教科书已定范围内的知识的充实和具体化,而不是扩大教科书内容的广度。如果教科书上的知识范围对于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任务或课程总的教学目标要求确实有不足之处而需要加以补充的,必须十分谨慎,最好经过教研组的讨论而后决定。

第三,所补充的材料必须首先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的要求;其次要有典型性;最后,所补充的材料,尽管是点滴的,也必须是能为学生接受的,凡晦涩艰深的内容,应一概舍弃。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师在运用参考资料时,要比较、分析,决不能信手拈来,胡乱引用。

这里值得强调指出,历史文献资料和文艺作品的应用是解决上述任务的良好手段,“文献资料是历史的原始性文件,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在表述问题时特别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历史教学中加以应用能收到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在考虑补充教材时,对这两种教材应加以重视。

关于合理精简方面,下面两种情况可以提供作精简的对象:(1)非主要部分(如课文的小字大多数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课文而理解材料;(2)主要部分,但知识上已有一定基础,如以前学过或其他学科学过的材料。如人教版八下《第11课民族团结》提到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区域两大成就:“西汽东输、西电东送”已在地理课上学过了,可以一提了之。但是,必须注意,精简教材时要竭力避免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同样是《第11课民族团结》,关于“孔繁森”虽是小字部分,但反映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为促成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所实行的一个重要政策,并且“孔繁森精神”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所以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削简只能精讲。

以上观点,仅限于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难免存在错误,乞望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7—9年级共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