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资金管控措施十篇财务资金管控措施十篇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32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建筑施工企业是资金密集型、劳务密集型企业,一般会同时承接多个施工项目,使得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大。为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企业必须提高资金周转率,保证资金供给充足。但是,由于企业施工项目通常分散于各个地区,项目资金也呈现出分散管理状态,所以增加了资金集中管理的难度,易出现资金沉淀、应收账款比重较高、资金使用不合理、欠款催收不到位等情况,进而造成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增大了资金安全风险。

(二)财务管理方式欠缺科学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分散状态,尤其在企业承接多个项目工程后,由于项目工程分散于各地,只能由各个项目部分管工程成本,加之项目部与企业财务部门缺乏沟通联系,未能实际传递原始凭证,从而导致企业经常出现财务信息不对称和会计账务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严重影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企业财务部门与各个项目组缺乏沟通联系,未能参与到项目决策、项目施工和项目结算审核的过程中来,导致企业项目资金缺乏有效控制,易增大决策风险。

(三)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

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财务预算,未能对企业资金运行进行整体规划,使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事前缺少预测、事中缺少控制、事后缺少监督评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企业未能明确预算目标,没有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编制中长期预算;企业预算执行部门未严格执行预算,经常出现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企业预算考核形同虚设,未将预算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和经济利益挂钩,降低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四)财务风险控制缺失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力度不足,使得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易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承接更多的工程项目,一般都采用垫资施工的方式,使得企业处于高负债经营的状态,加之项目工程款经常出现拖欠情况,所以进一步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重视程度不足,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构建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导致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配置不足,存在着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易滋生会计舞弊风险。

二、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一)实施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

资金是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的重要经济支撑,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对资金采用新措施,以解决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资金安全风险偏大的问题。为此,企业应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运营特点,采用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转变以往资金分散管理的局面,对资金实施统一配置、集中管理,避免出现资金沉淀问题。在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下,各个施工项目组必须对收支进行分别管理,不允许项目组随意支取资金,而是必须上报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审批之后,才能由资金结算中拨付资金。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将现金流量预算作为资金支出的重要执行依据,根据预算严格把控资金收付管理。

(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重视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可建立起财务共享中心,全方位管理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活动的实施,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财务信息高度共享,进而强化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动态化管理。在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财务管理组织扁平化,减少财务管理层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同时,企业还要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财务信息资源,集中管理企业各部门、各项目组的财务问题,消除财务信息不对称现象,使企业管理层可及时掌握动态的财务信息,并针对财务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快速解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对企业资金使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评价。企业应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预算管理的实施。在预算编制环节,建筑施工企业要针对企业运营特点,在项目实施之前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投资预算编制作为起点,编制项目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在确定项目利润的基础上,根据投资预算编制成本预算、费用预算。同时,企业还要根据战略目标编制中长期预算,促使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保证战略目标的稳步实现。在预算执行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各项目组必须按照预算控制支出,严格执行支出审批程序,不得出现预算外支出。在预算考核环节,企业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预算考核纳入到绩效考核范畴,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四)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作为约束财务活动的有效措施,消除企业财务风险隐患,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如下:其一,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企业要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强化各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关系,杜绝发生会计舞弊现象。其二,加强应收账款控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比重较高的情况,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工作,设置专职部门负责追回欠款。同时,企业财务部门还要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工作,与业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向业务部门传递欠款数额、欠款结构、欠款时长等信息,为业务部门开展应收账款回收工作提供依据,避免因坏账损失过大影响企业资金链的安全性。其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投融资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高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要落实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财务指标,一旦出现临近或超出财务指标的情况,则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财务风险扩大化。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2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控审计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7)

摘 要:本文分别从财务领域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风险管控标准和措施、确定关键风险预警指标、组织评价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如何开展财务领域的风险评估与管控。

关键词:财务领域风险评估管控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65-03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金环(1973-),女,山东省平度市人,业务主管,研究方向: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

财务领域风险管控贯穿于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资金管理、资产财务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担保管理等财务相关的各项工作,是实现财务管理全过程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有效手段。加强财务领域的风险评估与管控对公司管理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开展风险评估与控管进行重点阐述。

一、相关定义

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由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步骤构成,其中:

风险源辨识是通过辨识财务领域的风险源、影响范围、事件及其原因潜在的后果等,形成财务领域的风险事件库。

风险分析是根据获得的信息数据和资源,采用定性的、定量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公司财务领域的风险控制策略、控制标准/措施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作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财务领域风险评估

(一)风险源辨识

(1)收集风险资料

由公司财务领域的主责部门即财务部牵头收集本业务领域的风险资料,包括公司年度经营计划、行业资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风险数据等。

(2)辨识风险源

由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公司风险评估计划安排,组织本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业务骨干通过专题研讨会或其他风险源辨识方法,基于已收集的风险资料,辨识可能影响财务领域的风险源。

由于各公司经营活动范围的不同,财务领域的涉及业务范围也不尽相同,从大的方面来说,可能包括会计核算与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资产财务管理、收入、成本与费用管理、担保管理等等。而每个方面里又会涉及到多个具体的环节,如资金管理中又会涉及资金管理制度、资金账户管理、资金支付、银行账户管理、现金日常管理、票据管理等,各环节中又会涉及到不同的风险源。

结合某家煤炭公司的经营活动范围,财务领域涉及到会计核算与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等七项内容,86个风险源。其中核算与会计管理制度涉及21个风险源;预算管理涉及7个风险源;税务管理涉及5个风险源;资金管理涉及13个风险源;资产财务管理涉及24个风险源;收入、成本与费用管理涉及10个风险源;担保管理涉及6个风险源。

(3)建立风险事件库

风险事件是风险的具体表现,只有当风险事件发生,才能使潜在的危险转化成为现实的损失。公司财务部门针对已辨识出的风险源,结合收集到的本行业财务领域的风险事件,建立了《风险事件库》,包括共226项风险事件,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如税务管理中税务筹划风险事件:税收筹划不合理,未能实现最优税务成本,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缺少针对税务政策变化等对公司财务状况有影响事项的分析评价工作,可能导致财务分析评估不足;关键岗位管理风险事件:资金管理人员和加远矿区财务岗位未定期轮换、未建立强制休假制度对无法进行轮岗情况进行补偿控制。

风险事件库的建立对今后公司有效的进行财务领域的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风险分析

在对公司财务领域进行风险分析时,要考虑导致公司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在风险分析中,应考虑公司的风险承受度,并适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具体程序:

(1)开展风险分析工作

风险评估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专题研讨会法等方式开展财务领域的风险分析工作。

(2)确定风险分析方法

一般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是运用流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题研讨法、专家咨询法等,对照风险评分标准来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定量分析,可以通过事件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姓可能性的实际数值,并产生风险等级的数值。计算公式为:

风险等级的数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分*风险影响程度评分

(3)分析风险发生可能性

指假定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影响经营管理进程的情况下,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或者频繁程度进行分析,依据下面评分标准,可能性可细分为低、中、高等3个等级。

风险发生可能性评分标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或极少情况下才发生(如今后5-10年内可能发生1次),就定为低风险;某些情况下发生(今后2-5年内可能发生1次),就定为中等风险;较多情况下发生(今后1年内可能发生1次),就定为高风险。

(4)分析风险影响程度

主要针对风险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进行分析。通过假设特定事件、情况或环境已经出现,确定某个风险事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程度。依据以下评分标准,影响程度可细分为低、中、高等3个等级。

(5)形成风险分析结果

风险分析工作完成后,形成对财务领域各项风险分析结果的一致意见,作为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依据。

(三)风险评价

通过财务领域的风险分析,评估风险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公司便可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一是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包括某个风险是否需要应对、风险应对优先次序、是否应开展某项应对活动、应采取哪种途径进行应对等。二是公司财务部根据风险应对策略,绘制风险应对示意图。

三、财务领域风险管控

风险评估完成后,公司财务部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发展战略,结合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控策略。

(一)控制标准与措施

1.控制标准、控制措施的基本内容

控制标准是财务领域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指南,是在充分考虑公司对财务领域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偏好,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人员、技术、环境、管理和制度五个方面来提炼确定,通过具体的预控措施、可量化的风险指标及标准,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控制措施是对控制标准的进一步细化,详细阐述了财务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风险管控步骤如何操作,为各级岗位开展风险管理提供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依据,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通过制定控制措施,明确管理职责,使每个业务人员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执行和操作。

如公司财务部基建科会计风险管控职责会涉及到往来账务管理、资金支付、在建工程入账的会计处理、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存货(甲供材)出入库会计处理、在建工程差值评估与会计处理等。每项管控职责中还要具体到执行操作程序,如在资金支付中,执行操作是“根据完整和工程验收资料编制《基建办付款联签表》,裂本期工程完成金额,现金预算金额,支付审批金额,以及借款、预付款、材料款、电费、保证金等需从施工方扣除的金额,并计算出实际应支付金额并签字确认;然后编制内部银行账户付款会计凭证”

3.制定控制标准与措施的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

公司财务部根据财务领域风险评估结果及风险应对策略,将较抽象的风险源从人员、技术、环境、管理和制度五个方面进行提炼,形成具体管理对象。充分考虑源公司对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偏好,以及国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集团及公司内部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针对财务领域风险的控制标准。如在资金管理方面,公司财务应制(修)订资金收付、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现金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传达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明确资金收付、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现金管理等管理办法、工作程序。

(2)制定控制措施

公司财务部根据业务领域控制标准,对业务领域的流程进行梳理,厘清相关管理职责划分,详细描述业务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如何操作,形成业务领域控制措施,为各级岗位开展风险管理提供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依据。如:银行账户管理控制措施,公司财务部资金科每年不定期通过财务检查工作对全公司范围内银行账户进行检查,对全公司范围的银行账户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公司所有银行账户的性质,银行账户未达账项,是否与银行签订补充协议,账户用途等是否合规,账户是否进入账套,是否经过批准等内容进行文字记载,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是否存在“小金库”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

(二)建立风险预警指标/阈值

1.确定关键风险指标

是财务领域风险变化情况并可定期监控的统计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可用于监测可能造成损失事件的各项风险及控制措施,并作为反映风险变化情况的早期预警指标(公司管理层可据此迅速采取措施)。具体指标可能包括:固定资产盘点差异率、材料配件盘点差异率、煤炭盘点差异率、七项费用预算实际完成率、发现账外资金金额、资金错误支付率、预付工程款借款账期、预付账款账期、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及时性、坏账率、现金预算完成金额占比等。

同时,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名称、说明、监控部门、监控频率、计算公式、指标数据来源等。例如七项费用预算实际完成率,该指标是反映七项费用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偏差,主要是用来检查财务资产部费用办科长是否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若达到预警级别,是否进行相应的预警措施。计算公式是七项费用实际完成金额/七项费用预算金额*100%,预警频率是每月一次。

2.确定关键风险指标的阈值

关键风险指标确定后,根据历史数据分析、管理目标以及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等,确定每一个指标不同风险状态的临界值,即阈值。根据风险上升趋势将指标的阈值分为三级:轻度预警、中度预警和高度预警,其中:

1)轻度预警代表低风险,表示该领域存在较轻的风险,财务部应知悉,并对该风险保持关注。

2)中度预警代表中风险,表示该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应该引起财务部的重视。

3)高度预警代表高风险,表示该领域面临严重的风险,应该引起财务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如上面所述七项费用预算实际完成率,根据综合分析,确定了三个阈值,并将指标按阈值分为三级,当指标≥90%为轻度预警,>100%≤105%是中度预警,>105%为高度预警。

(3)关键风险指标监控

财务部对本部门的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控,根据预警频率,定期统计分析相关关键风险指标的数据。针对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和应对建议,并组织实施应对措施。

四、组织评价与持续改进,实现闭环管理,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

财务风险评估与管控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组织评价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措施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来评判风险管理方法、措施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并根据检查结果对风险管理方法、措施进行修正完善。

1.组织评价

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由于财务业务领域较多,各业务环节不同时期在公司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公司存在大规模基建项目时,基本建设管理与核算就会面临较多的风险,就需要对其进行高度关注,重点进行管控和评价。因此在日常管控评价中必须遵循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得评价活动既能够全面评价财务领域风险控管情况,又能够顾及重点业务领域评价的充分性。

2.持续改进

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可能会随时间变化,从而导致风险评估结果改变或失效,财务部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据此调整控制标准与措施、风险预警指标/阀值。如公司销售业务的变化,由原来集团销售公司统一管理变为公司自行管理,造成销售业务的核算变化,进而产生新的风险源,这就需要财务部针对该业务核算领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标准和措施。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控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在诸多方面也存在着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其中财务管理和控制是比较突出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打造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已经成为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必要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

一、中小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的意义

(一)保护中小企业资产安全

犯罪分子尤其是内部人往往利用企业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漏洞进行非法经济活动,例如公款私存、挪用公款等,因此加强财务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消除财务控制的漏洞和隐患,在根本上加以防治,从而保证资产安全。

(二)提高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

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如何最优化资金使用是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因为种种条件限制,很多中小企业还面临着资金使用不经济的情况,而财务控制无效或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就是首要因素之一。如因为在投资时没有严格遵循财务控制制度导致投资失误、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应收款管理方面措施不够有力导致赊销成风、应收款回收少且慢等等。如果采取有效的财务控制措施,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从而可以有效监控企业财务流动情况、优化资产配置和资金使用状况,使得良好的流动性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完胜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财务管理的发展,中小企业应该全面改善自己的财务控制措施、加强自身财务控制的能力,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控制环境,比如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呈现出开放式、网络化的特征,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适应,否则就会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甚至引发财务危机。因此,更新财务控制观念和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引导,并在体系上对财务控制加以完善,是中小企业能够完胜于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工作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分析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隐患和问题,主要的几点是:

(一)内部控制措施缺失、财务控制力度不够

第一,资金管理不当,闲置或缺乏的现象日常交替出现。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配置,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不合理,往往不能科学合理安排资产购置、处理企业债务等问题,使得资金长期处于随意性强的状态,丰裕时不考虑长远企业战略而盲目扩张或采购无用资产、缺乏资金时又找不到合理的资金来源,处于长期的财务困境之下。第二,应收帐管理混乱,赊账管理不严格。在近年来经济危机已经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尤其要注意应收款的管理,三一重工近年来的企业运营困境就是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例子,虽然中小企业不如三一重工那样有巨额的应收款,但是一定数额的应收款没有按期收回既可能对企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这些呆账或坏账很可能是导致企业破产的导火索。

(二)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性都较小,且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也和信息系统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没有严格的财务控制信息系统,这导致财务控制的水平与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进而影响了企业运营。具体表现在,财务控制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全面性不够强,无法支撑正常的经营决策;财务报表编制和管理不够科学合理,真实性和准确性存疑。

(三)内部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确立并完善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设立了但是职能弱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素质不够高、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企业财务控制的需要,审计制度建设力度不够、体系不健全导致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等等,这都影响了正确衡量评价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各部门绩效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可能误导企业财务战略的方向,最终对企业整体运营效益产生影响。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控制问题的建议对策

鉴于解决好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控制问题意义重大,既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也能增强我市场经济活力,因此,有必要针对上文分析的问题,给出可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模式

要建立此模式,第一,要控制好资金的使用和配置工作,使得企业资金使用最优化,这需要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合理化,且分配要兼顾流动和固定配置的需要。第二,要做好应收帐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应收帐管理体系,保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应收帐催缴工作,一方面还要下功夫对应收帐对象的信用得过情况进行综合梳理,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保证以后的应收帐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企业预算管理,从源头加强财务控制工作

科学的预算编制是财务控制的基础,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系统和制度,才能将预算管理的理念传播到企业方方面面,从而使得财务控制的措施得到落实。另外,通过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可以让全员加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各部门可根据预算和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目标实时检查自身的预算落实情况,实际就是财务控制情况,以迎接企业管理层的财务考核,这有益于企业合理评价每个财务单元的效率和效益,能够定期掌握企业各部门、各人的财务控制情况,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以强化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力度,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制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是销售与收款环节、购买与付款环节、成本费用、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和筹资与投资等,要充分认识到并发挥内部审计师的职能,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由内部审计师主要负责这些分析评价并向管理层提出整改报告,以保证内部审计的最大效用。要拓展内审的范围,既要对重要岗位进行经常性检查,又要对突发热点和难点开展专项监督和审计,既要突出以常规性内部审计为主,又要将不定期的内审纳入到监督体系中来。另外,要注意的是,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维护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不同于一个虚设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保证作用。

参考文献:

[1]亢雅瑞.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9(08).

[2]傅俊青.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4).

[3]周奇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问题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4

项目风险是现实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导致项目的收益水平发生偏差,项目风险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除。常见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其中政治风险、融资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可以归到外部财务风险中,企业施工期由于管理、采购、施工以及设计等形成的财务风险属于内部财务风险。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类型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筹资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近几年来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尤其是非洲以及部分亚洲国家,这些地区是我国施工企业主要的海外市场,在这些地区,有不少国家的内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政权频繁更替,不时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为我国海外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在政权更替中,有部分国家的政权完全无视原有工程合同,强硬的收回工程项目甚至拒绝支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受到的打击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战争和一些恐怖事件还会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海外施工项目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了外汇方面,海外施工项目会存在多种货币的交易,国际汇率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在项目的施工中国内外各种材料以及设备产生的成本将会受到外汇的变化产生重大变化。在工程阶段中货币汇率的变化也会为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汇兑风险。海外工程项目中,一般要求施工企业先行垫付资金,而且工程承包合同中会对预付工程十分严格,实际支付的付款会在项目开工后好几个月后才能到达。项目正式开工后,施工企业还会遇到拖欠款项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财务风险。海外施工项目面临的内部财务风险有很多,分布在整个项目的施工中,如在工程前期贮备阶段中,开展设备技术交流以及施工方案的确定等都会有很大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关键技术的采购等都会产生财务风险。近几年来,虽然海外施工企业数量急剧上升,但是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储备方面并没有有相应的发展,不少的管理人员缺乏海外项目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不够高效。

二、外海施工项目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海外施工项目中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实际的财务风险控制中,不可能对每个可能存在的环节都给予重视和控制,因此需要重点分析财务风险面临的主要风险。海外施工项目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外币结算、风险认知不足以及筹资风险方面,其他方面的风险也存在,只有没有这么突出。

(一)管理风险

海外项目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决策程序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是采取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虽然能够意识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但是无法适应境外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需求。由于施工地点较远,国内监管存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距离,在采取监管以及资金的调度中,延时、应变力差是经常发生的事件,导致项目的采取风险无法及时获知。另外专业财务人员很难以适应境外工作的需求,很多企业驻外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基本没有什么境外工作经验,适应能力比较差,不能及时的为风险防范提供专业的意见与建议。对海外市场的认识不足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项目部由于没有认识到海外风险的严重性,造成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管理中,承包建筑各个方面都比较陌生,非常容易导致合同签订中出现漏洞,增加诉讼以及赔偿风险。

(二)汇率风险

在海外的承包合同中,合同和结算金额通常以外币形式,美元以及当地货币是最常采用的外币币种,而且在承包合同的签订中,执行期限一般是在一年以上,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货币也是有多种形式,这就意味着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单从汇率风险进行分析,海外项目面临的财务风险就有好几种类型。从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方面分析,人民币一旦升值就意味着国内为境外项目部采购设备以及材料等支付的增加,产生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另外项目部所在海外地区,受到国际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元大幅度的贬值,导致当期货币汇率产生严重波动,进而极大的加大了项目施工成本,美元贬值越大,外币贬值损失越大。另外海外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菲律宾、刚果等地区,国家政治以及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抗击国际金融通风险的能力非常差,可以说汇率不时发生变动,导致企业面临非常大的采取风险。

(三)筹资风险

在海外财务风险中,筹资风险是比较突出的一种。在前文提到境外工程承包合同会要求施工企业垫付一定的资金,而且开工时间必须按照期限,因此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以肯尼亚为例,在项目开展初期,施工企业需要预先购置的资金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仅设备的资金就占到了150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是在开工后3个月才能达到资金。这些意味着施工企业在开工初期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导致公司银行信贷成本大幅度增加,财务风险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海外施工项目还普遍存在结算延时的情况,如第三世界国家,由于资金不足,会存在支付不及时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导致结算延迟,为海外施工企业的资金流转带来严重影响。以肯尼亚项目为例,该国家出现特大旱灾,当地政府的资金使用在了购买粮食方面,因此没有办法支付资金,施工企业想要继续维持项目部的工程进步,只有调动国内的资金,导致公司的贷款上升,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

三、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财务风险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控制新措施,风险控制一般从管理手段以及技术手段进行控制,管理手段中需要组建高效率的组织结构,技术手段则是通过规避、自保等技术方式控制财务风险。在执行控制计划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在财务风险控制中需要使用科学控制手段,实现控制成本的最低化;在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将风险管理贯穿在整个项目成本的管理中,也就是遵守全方位管理原则;在风险管理中需要遵照权责结合的原则,使每个员工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在风险管理中还需要遵守动态管理原则。

(一)控制管理风险措施

建立境外采取监管局局域网,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而制定。针对互联网线路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租用国际海事卫星的方式来建立境外监管局局域网络,随时远程监控资金的使用情况,把海外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及时报道总部,做出决策,处理好项目资金的问题。根据境外工作的性质的不同,修订企业采取管理制度,为了满足海外项目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方法,采用本位币的记账方式来准确反映海外施工项目的会计信息。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中,需要选择有经验的以及外语水平良好的专业财务人员来开展工作,强化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熟悉项目部所在骨架的相关法律的规定,提高英语水平以及自身的沟通水平,熟悉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通行习惯等。在合同管理中,由执业律师和会计师进行深刻,争取有力条款,避免表述不当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海外项目财务控制中需要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工作,建立高效的财务集中控制制度,借助统一集团内部现有的制度,有效的实行权限控制制度。在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紧密结合项目的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减少管理风险。

(二)汇率风险控制措施

在汇率风险的控制中,主要是通过规避风险、分散风险以及减少风险来控制财务风险。国内总部需要每月定期绘制国际流通货币兑换的分析图,所在地区货币与美元的分析图等,随时关注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化。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收集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如国际政治、外汇政策以及经济等,保证能够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设定汇率预警线,一旦出现剧烈的国际汇率变化,就需要及时采用应对措施,减少企业受到的经济损失。在签订承包合同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到汇率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尽可能地在合同条款中争取对自己有力的条款,从法律上来规避风险。如在科尼亚的施工企业,一旦美元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就会导致购企业的巨大损失,因此在承包合同中要求以科尼亚各地货币进行支付,尽量不采用美元支付,规避因支付产生的损失,这点在前文已经简单提到。在签订合同中,需要制定回避保值条款,选择具有稳定价值的币种进行结算,降低汇率风险。在合同中若是采用统一的固定汇率,也可能导致损失,在条款中增加与业主共同承担汇率风险的条款,减少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转移风险主要是通过金融手段进行控制汇率风险。可以与银行合作,通过提前锁定汇率,预期买卖外汇这种方式来转移风险,减少损失,这种方式仅仅需要支付少量的违约金,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降低汇率风险的措施。如与国内某银行做货币交换交易合约,使用规定汇率,并采用固定汇率结算,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三)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筹资风险,企业需要从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与金融机构充分联系,利用银行信贷的各种优惠政策,提高资信等级,减少保证金的支出。可以构建一些新型资金链条,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很多情况下,一些海外施工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可能单单靠着一家企业,因此企业需要构建银行、合作单位等新型资金链,选择融资成本最低的资金获取方式,尽量少使用大量银行贷款。在海外施工项目启动后,需要做好全面预测准备工作,包括保函保证金、人员出入境等的预测工作,合理使用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减少计划外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资金周转不通的情况。在获取运转资金中,可以尝试其他的一些途径,包括工程物资的付款方式等,缓解施工阶段出现的资金压力。企业需要与业主洽谈,争取不同阶段的工作,缓解保证金的压力,可以采用分包商提供担保的方式分担资金风险。企业还需要加大工程款的追索工作,在项目的实施中,最大额度的收取业主付款,在合同的签订中就做好全面索赔工作,避免因为政治局势的变化导致的损失。

四、结束语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5

从狭义上来讲,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筹资问题带来的发展风险;从广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多种原因难以预测或者很难控制的发展因素,该发展因素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多不确定的发展因素,导致企业承受较大的成本损失。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与投资者相关联、与负债经营互相影响、不确定性以及与汇率变动有直接关系等特征,以上特征均直接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实际危害。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企业财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减少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危害;第二,财务风险必然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企业不可能追求零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

2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或者不正确。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建设不可能不存在财务风险。但是,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正确,他们片面地以为可以彻底清除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财务管理投资不科学,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很难满足不同环境喜爱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3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控制水平的措施

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控水平要求企业从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担保风险的控制、债权债务充足风险的控制以及资产处置的风险控制等方面出发,不断强化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3.1货币资金运营的风险管控措施货币资金运用风险控制要求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结构性存款风险控制。企业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在明确结构性存款的意向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将结构性存款的相关事项与有关部门汇报;煤炭企业还应该对结构性存款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形成精准度较高的评估报告;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注重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风险业务风险控制。首先,煤炭企业相关部门应该确定运营资金的实际使用方向,将货币资金可能使用的项目上报;相关部门应该集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调研报告;煤炭企业应该对承担事项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3.2担保风险的管控措施担保风险的管控是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一,煤炭企业应该及时申请担保的项目,并制定担保项目的限制条件;担保项目负责人必须满足借款和贷款的要求,无论是借款还是贷款都应该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预测可能出现风险的项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第三,煤炭企业应该对担保单位的经营、担保业务和贷款状况进行审核;第四,煤炭企业的法律部门和相关岗位负责任人应该对担保项目的合同、对应的主合同等进行审核,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措施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财务风险控制部门提交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其次,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应该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制定评估报告,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最后,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还要求煤炭企业准确记录所有的借款条款明细,并对该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3.4资产处置风险的管控措施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保管部门提出风险管控申请,表明申请的原因和后期处理意见,并上交审核文件;其次,煤炭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文件的审查工作,相关部门不仅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状况,还应该将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批;再次,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后期的决策依据;最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履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资产处置风险管控制度。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6

abstract:withthespreadoffinancialcrisis,financialmanagementbecomesthecoreofenterprisemanagement.throughexpoundingthedefinition,categoriesandmanifestationoffinancialrisk,thisarticleproposessomepoliciesandmeasurestopreventfinancialriskandprovidesreferencesforenterprisestosetupriskawareness,takepreventionmeasuresandpromotehealthydevelopment.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Keywords:financialrisk;preven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32-02

0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风暴的爆发与影响的持续,不少企业破产倒闭,而有些企业却在此次危机中发现机遇,加速转型从从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在此种经济环境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忽视财务风险是许多公司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与应对措施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不断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加强监管、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受财务结构不合理和融资不当的影响,导致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一步使得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转移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资金运动的过程,财务风险可分为:①筹资风险。所谓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活动相关的资金和负债的风险。此外,筹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筹资技术,资金投放、使用、收回、分配等因素的影响。②投资风险。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的偏差,构成投资风险。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收益风险、投资额风险、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共同构成投资风险。③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资金的转化形式为:从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再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转化过程中,资金在时间和金额方面产生不确定性,进而对资金回收产生潜在的风险。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资金回收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收益分配风险。所谓收益分配风险是指收益分配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来源主要有:一收益确认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是由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方法不当,进而出现少计成本费用现象,造成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得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构成财务风险;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另外,根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固有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和种类,财务风险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部门性财务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分为轻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重大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

3.1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偿付能力出现严重不足,进而引发财务风险,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企业长期资金的组成成分及比例关系不合理、不科学。

3.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

①对外投资。企业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投资出现盲目性,使得企业资金遭受重大损失,进而造成财务风险。②对内投资。企业对内投资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投资决策与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偏差,导致企业难以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当企业无法按期收回资金时,在一定程度上便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③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企业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大市场份额,增加销量,进而采用赊销的的经营模式进行销售。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利润。但是,通过赊销的模式进行经营,其弊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缺乏了解,导致赊销出现盲目性,进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使得应收账款失去控制,甚至成为坏账。另外,企业存货规模较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进而积压了流动资金的空间,导致资产被存货长期占用,企业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数量大大减少,使得企业无法归还到期的债务,甚至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追求低风险或零风险不是企业制定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企业制定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主要为:

4.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4.1.1事前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预期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预防投资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借助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法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进而预留调整空间,应对发生的意外情况。遵守谨慎原则,预留风险资金,通过建立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预防损失的发生。例如产品制造业为了弥补风险损失,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提取一定数量的坏账准备金,对于商业流通企业来说就是提取一定数量的商品削价准备金。

4.1.2事中控制财务运行过程为了将投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减少经济损失,进而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计算和监控,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进而抑制不良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对资产管理比率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考核。同时,为了提高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对流动资金加强投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变现能力。

4.1.3事后控制财务风险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相同类型的风险,企业要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风险档案,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消化处理已经发生的损失。如果挂账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埋下隐患。盘活存量资产、处理闲置设备,进而偿还债务。

4.2根据财务风险种类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对财务风险采用回避、控制、接受、分散的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方案为:

4.2.1控制筹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不断成熟,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通过筹集资金的方式维持日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效益将会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引发筹资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下列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一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吸纳所有投资者,并将税后利润再分配用于再投资;二是通过财务杠杆,借入资金,进而取得财务利益。企业通过借入资金的形式进行负债经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收益在一定程度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率波动和筹集资金的利息过高等因素都会引发筹资风险的产生。另外,组织和调度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筹资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的数量和规模。

4.2.2投资风险控制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生产项目、证券、商贸活动中进行投资。

企业对生产项目进行投资时,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产生预期的收益。其原因是:第一生产项目不能按期投产,进而无法取得投资收益;第二尽管生产项目已经投产,但是没有实现盈利,企业的投资也无法取得。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企业在制定投资风险决策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攫取超额利润,要敢于实施风险投资;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必须要克服投资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在投资决策中,企业投资的最佳组合是在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4.2.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回收资金成为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应收账款构成回收资金风险,其原因是应收账款加速了现金的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应收账款产生利润,企业现金的数量没有增加;第二企业利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对应收账款进行垫付,没有实现利税开支,却导致了现金加速流出。

4.2.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包括:一是用于扩大投资规模的留存收益;二是用于扩大股东财产要求的股息分配。留存收益与分配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方面企业为了加快扩展速度,税后利润大部分用于添置资产;另一方面股息分配低于利润率水平,进而降低股票价值,构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4.3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通过设置财务预警指标进行量化,并将预测结果事先告知决策者。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设置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4.4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企业的决策机制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说,决策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财务风险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通常情况下,借助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

5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企业逐渐意识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使企业逐渐意识到重视财务风险和其他企业风险的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管控,进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上所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防范体制,价钱财务风险控制,预防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琼,程侃.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2(09).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7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风险措施

从2008年到2010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先后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对防范企业风险、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它帮助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促使企业将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其中,财务部门在保证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求财务部门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环节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以下就财务部门在销售、采购、资产管理、全面预算、内部信息传递等业务层面的控制要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销售业务控制

(一)销售活动中与财务相关的主要风险

(1)签订合同时结算方式选择不当,发货前没有进行客户信用调查或调查不到位,业务完成后货款回收不力等,使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蒙受资金损失。

(2)销售过程没有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错误或舞弊行为发生,使企业资产流失。

(二)财务部门在销售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财务部门应当同销售部门协商,根据企业资金收支特点提出通常情况下签订合同时应采用的结算方式。财务部门在审核销售合同时,应重点审核结算方式和发货时间,判断是否符合资金要求,同时做好开票时间记录,规避税务风险。

(2)财务部门应协助销售部门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从资金运作角度和日常屡约情况向销售部门提出信用额度建议,并及报告重要客户的信用变动情况,定期检查和调整信用额度。对于境外客户,应当建立严格的信用保证制度来应对销售风险。对新开发客户和非经常往来户,必要时可以禁止赊销来减轻收款压力,保证日常资金流入。

(3)财务部门应定期检查已发货未开具发票情况,对超出规定期限仍未开票事项指定专人与销售部门沟通,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于长期无法清理的事项应考虑舞弊的可能,需向相关部门报告。

(4)财务部门应就会计记录中取得的数据定期制作销售报告并与销售部门讨论,根据实际销售构成和利润构成情况与销售目标和战略导向的偏差,为决策层提供销售政策和策略调整及销售考核依据。

(三)财务部门在收款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财务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应当指定专人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加强商业票据管理,严格审查商业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票据欺诈。

(2)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帐龄分析,对超出信用期限的款项向销售部门提出警示;定期进行客户信用评价,做为客户信用调整依据。

(3)财务部门应对超出规定期限仍无法收回的款项及时提出坏账申请,履行审批程序后进行坏账处理;对于已核销的坏账、仍应定期对帐并与销售部门沟通,关注后期的收回可能,防止形成帐外资金。

二、采购业务控制

(一)采购活动中与财务相关的主要风险

(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库存材料要么短缺,要么积压,结果导致企业停产或资源浪费。

(2)选择了错误的供应商或不合理的采购方式,招投标时价格审核不科学或出现舞弊行为,导致采购的物资质次价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或成本过高。

(3)付款审核不严,导致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二)财务部门在购买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财务部门应建立最佳库存量计算模型,协同生产部门共同设立最高最低库存量,定期进行存货库龄分析,为采购部门合理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批次提供分析依据。

(2)财务部门应定期维护采购价格库,参与供应商招标会议,对采购价格进行审核,针对异常采购情况,应要求采购部门做出说明并在必要情况下提请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三)财务部门在付款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财务部门应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制定付款流程并将其以文件形式规定下来,付款前严格按规定审核各项单据凭证、审批程序和采购预算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选择合理的付款方式并办理付款。对于收到发票的采购事项,应当严格审查发票,验证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发现虚假发票坚决不予付款,已付款的应及时报告处理。

(2)财务部门应重视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的核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与供应商对账并做好核对记录,发现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定期检查已入库未收到采购发票情况,对超出规定期限仍未收到发票事项指定专人与采购部门沟通,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于长期无法清理的事项应考虑重复入账的可能,需进一步开展调查,避免税务风险和成本风险。

三、资产管理控制

(一)资产管理中与财务相关的主要风险

(1)存货管理不善,数量太多或短缺,导致存货毁损、资金占用过多或生产停滞。

(2)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更新改造和维护,造成使用效能低下或产能过剩,影响企业生产,导致资产贬值或资源浪费。

(二)财务部门在存货管理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库存盘点清查制度和存货处理流程,定期盘点存货数量,核查存货状态。对盘点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盈、盘亏、毁损、闲置以及需要报废的存货,及时按处理流程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根据批复进行账务处理。盘点结果应当形成报告提交给有关负责人,处理方法应登记在册备查,使整个盘点过程闭合完整。

(三)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财务部门应当关注固定资产投入和修理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向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协同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防范资产流失。

四、全面预算控制

(一)预算管理中与财务相关的主要风险

预算得不到有效执行,没有同考核挂钩,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财务部门应协助预算管理部门审核各部门预算,并在汇总各部门预算基础上编制资金预算,以此为基础设计投资和筹资方案。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资金预算是企业整个预算体系的关键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财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超出预算的项目坚决不予支付,以保证预算得以顺利执行。财务部门应定期将预算中已执行的财务数据与预算制定部门进行核对,对临近预算警戒线的项目给予提醒,并就预算执行情况向预算管理部门汇报。

(2)财务部门对于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需高度重视,应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分析,查找实际执行偏离预算的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企业资金供应。

五、内部信息传递控制

(一)内部信息传递过程中与财务相关的主要风险

(1)财务报告制度没有建立或不能与决策要求相匹配,内容不清晰完整,影响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

(2)财务报告传递不规范、不及时,导致管理层不能及时制定和落实相关对策。

(二)财务部门在内部报告形成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财务部门应根据已掌握的财务数据,定期按照决策层的决策要求制作内部财务报告,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力求有理有据,准确有效。

(三)财务部门在内部报告使用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财务部门应就已完成的内部财务报告指定专人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沟通,阐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请管理层关注。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煤炭企业管控水平措施

1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意义

从狭义上来讲,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筹资问题带来的发展风险;从广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多种原因难以预测或者很难控制的发展因素,该发展因素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多不确定的发展因素,导致企业承受较大的成本损失。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与投资者相关联、与负债经营互相影响、不确定性以及与汇率变动有直接关系等特征,以上特征均直接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实际危害。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企业财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减少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危害;第二,财务风险必然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企业不可能追求零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

2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或者不正确。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建设不可能不存在财务风险。但是,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正确,他们片面地以为可以彻底清除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财务管理投资不科学,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很难满足不同环境喜爱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3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控制水平的措施

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控水平要求企业从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担保风险的控制、债权债务充足风险的控制以及资产处置的风险控制等方面出发,不断强化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3.1货币资金运营的风险管控措施货币资金运用风险控制要求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结构性存款风险控制。企业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在明确结构性存款的意向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将结构性存款的相关事项与有关部门汇报;煤炭企业还应该对结构性存款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形成精准度较高的评估报告;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注重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风险业务风险控制。首先,煤炭企业相关部门应该确定运营资金的实际使用方向,将货币资金可能使用的项目上报;相关部门应该集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调研报告;煤炭企业应该对承担事项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3.2担保风险的管控措施担保风险的管控是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一,煤炭企业应该及时申请担保的项目,并制定担保项目的限制条件;担保项目负责人必须满足借款和贷款的要求,无论是借款还是贷款都应该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预测可能出现风险的项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第三,煤炭企业应该对担保单位的经营、担保业务和贷款状况进行审核;第四,煤炭企业的法律部门和相关岗位负责任人应该对担保项目的合同、对应的主合同等进行审核,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措施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财务风险控制部门提交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其次,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应该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制定评估报告,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最后,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还要求煤炭企业准确记录所有的借款条款明细,并对该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3.4资产处置风险的管控措施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保管部门提出风险管控申请,表明申请的原因和后期处理意见,并上交审核文件;其次,煤炭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文件的审查工作,相关部门不仅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状况,还应该将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批;再次,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后期的决策依据;最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履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资产处置风险管控制度。

4结束语

总之,为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明确实际财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春风.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管控水平[J].中国总会计师,2012(07).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9

1.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从目前看,不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偏低,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粗放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施工进度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

2.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野外工作,施工任务点多、线长,客观上管理难度大,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各种原始资料、台账、核算资料不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的大部份时间是在从事“财务核算”而不是在从事“财务管理”,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部门的预测、决策作用发挥有限。

3.没有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缺乏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目前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其它部门未参与预算管理工作。或者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可预算执行不理想,只是在事后分析找原因,不能做到事中控制。

4.资金缺乏统一管理,成本控制力不强。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流动频繁,高度分散,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企业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在有新工程的同时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面对建筑市场招标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

二、现阶段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施工企业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要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覆盖企业的所有部分,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组织业务骨干,编写符合公司经营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和统一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

2.制定与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和各期的目标编制的各项预算分配、分解到各个对象、项目、作业和流程,实行实时、动态、严密的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对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数据,能根据管理和控制的各种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查找、比较、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体系,提供对管理决策的支持,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财务资金管控措施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许多弊病,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市场发展不适应。笔者拟探讨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有些中小企业家根本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忽视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各种财务决策主要依靠个人主观意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2、财务机构不健全。

不少中小企业不设会计机构,全部委托会计事务所处理会计业务,或者任用自己的亲属担当。有的企业虽设置了财务机构,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形同虚设。另外,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构,内控体系严重不健全。

3、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很多人并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能力,有的甚至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

4、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

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资金一般都来自企业自有资金以及内部留存收益,政府支持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只占很少一部分,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都较为狭窄。

5、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和长远目标。

中小企业多过度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了财务管理,投资以经验决策为主,不具有科学性,企业把回收资金作为重要目标,很少考虑长远发展。

6、财务控制薄弱,资金管理混乱。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往往忽视了现金管理,造成资金的闲置或不足;存货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质量不高,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建议

1、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首先,管理者在注重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充实财务知识的同时,要加大对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提高,为全员参与财务管理打下人力基础。其次,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企业文化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观念革新,将财务管理工作重新定位,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并以此理念来指导工作。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1)建立资金使用监控制度。要强化对现金流的日常监控,合理使用现金,减少利息等浪费;强化资金运转过程监控,降低资金闲置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行审批报账制度,节约使用资金。(2)加强财产与存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及存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在物资管理、供应、领用及销售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以维护财产存货的安全。(3)建立独立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该部门直属于企业管理者,不受任何其他职能部门的约束。内部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上的责任划分、奖惩制度以及量化上的健全,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提供保障。

3、加强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力度,努力培养管理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加大与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的合作;另一方面,在选聘财会人才时要严把人才引进关,严格审核专业知识和胜任能力。最后,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实施办法,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配以完善的福利制度,来加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加强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1)进一步完善规范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努力为中小企业改善外部经营环境,保护广大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2)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3)制定长期的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方略和计划。企业创业初期政府应帮助它们选择好进入的行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间断地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起到引导、监督作用。

5、规范投资项目分析,降低投资风险。

在投资新项目时,中小企业应进行较为详尽的可行性分析,深入分析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收益、成本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当积累的资本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中小企业可以搞多元化经营,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