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十篇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十篇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28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1

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对策措施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规范建筑市场的信用活动。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对推动建筑产业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信用体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发育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也有所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诚信、新世纪等一批为企业发行债券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服务的资信评级机构建立起来。专业担保、信用调查、商账追收类信用管理机构也开始出现。90年代末期,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信用担保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初,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加快了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我国第一家个人信用调查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2003年4月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工作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005年8月12日建设部出台了(建市[2005]138号)《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与此同时,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政发[2005]2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省政府成立了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5年11月1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全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上长三角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同时,以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地为主构建一个城市间联合诚信信息平台也将陆续启动,可以说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我市信用信息的归集与整理在各大部门内部已初具雏形。工商、税务、建筑、银行、公安、法院、财政、证券、保险、统计等部门基本已建成内部的信息数据库,基本实现了内部信息的整合,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市住建委根据2002年建设部《关于加快建立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的通知》,组织并建立了部分企业和人员数据库、加快了企业数据库建设的步伐。

二、建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奖惩措施不能有效实施;信用的信息收集、标准制定、评价结果应用缺乏统一;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政府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措施

1.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用意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信用意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用意识至关重要,只有他们的信用意识加强了,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才能够提高。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代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不守信,即使企业的债务到期偿还也会影响企业的信用形象,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2.建立建筑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物资流为主线、以资金流和工作流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计划进度控制,估算与费用控制,采购管理和材料控制,质量控制,费用进度综合监测,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协同平台等共十二个子系统。同时,建立信用档案,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3.加强对企业信用的外部监管。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充分发挥建筑、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现有的监督系统的作用,逐步实现部门监控信息的互通互联,建立综合的企业信用风险预警、传递、监控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一,开展重塑企业信用形象活动。第二,试行企业信用公示制度。第三,试行守信企业信誉免检制。

4.加强建筑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建筑企业要牢固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品牌意识、形象意识,增强维护自身信用的自觉性,积极创建以讲信用为核心(下转第77页)(上接第75页)的企业文化,使诚实守信成为建筑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导、教育建筑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建立对建筑企业经营者定期教育培训制度,帮助其树立“效益第一,信用为本”的观念,纠正轻视信用的错误思想,大力提高经营者的信用素质,增强经营者维护企业信用的自觉性。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2

近年来,公路建设市场诚信缺乏的现象屡见报端在公路建设中,不断出现一些公路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施工、结算环节的弄虚作假行为。如果不得到有效制止,这~方面破坏了公路建设的正常秩序,不利于建设单位的正常竞争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也在公路建设中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规范公路建设市场,约束市场参与者行为,监督公路建设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推进公路建设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帮助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总体目标,是建立起基本完善的“环境、平台、保障、机制、牵引,5模块互动的公路建设立体信用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公路建设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水平显著提高,失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公路建设秩序明显好转,诚实守信的公路建设环境基本形成;与公路建设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公路建设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现代信用信息库和信用手册为主要手段的、统一的信用信息登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建立: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运转有效:形成了全方位的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和评定机制。对企业的诚信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环境、平台、保障、机制、牵引,5模块互动的立体公路建设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下:

模块1:诚信文化环境

交通管理部门和公路建设市场行业协会要通过大量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信用素质,培养市场主体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基本意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新风尚,在金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树立“诚信兴商”的理念和文化。

模块2:信用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是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运作的基础,是信用评价的依据和信息来源。公路建设市场的信息平台涉及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涉及公路建设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单位的诚信纪录。主要以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监督管理部门为主体,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性,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线、项目招投标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为始末节点,对项目招投标、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各案等建设各环节的诚信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和备案登记,建立企业、人员、项目三维诚信数据库。第二,是公路建设市场主体的能力纪录。包括财务能力、施工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历史业绩等多个层面。能力记录可以由交通管理部门和公路建设主体行业协会本着“分工收集、统一整合”的原则组建。另外,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做好与建设部等部门的协调工作,实现不同部门相关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最终建成统一规范、互联共享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和信用信息网。

模块3:法律法规保障

完善的市场信用法规和制度是市场信用体系顺利运行的保障。交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建设单位等均有义务对公路建设市场信用法规的建设献计献策。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针对诚信信息的采集、整理、评价、应用和、信用机构管理、失信惩戒机制等,制定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行业管理协会也可针对公路建设的失信行为,建立相应的行自律规则。这蝗规章制度应注意和国家其他部委(例如建设部)制定的建设市场规章协调一致,系统互补。

模块4:奖励惩罚机制

可以以交通主管部门为主,行业协会为辅,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日常监管等相结合,对于失信行为进行教育、行政、经济、法律和舆论等综合惩治,同时对诚信行为给予切实鼓励,形成诚信得彰、失信受损的市场环境。

模块5:信用评价牵引

建诚信评价标准,实施信用评价,可以牵引建设市场主体提升守信意愿,提高自身信用履约能力。交通管理部门戍该和行业协会一起,在专业评价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本着先易后难、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原则,针对各方主体在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管理、资质资格管理等突出问题,制定公路建设市场责任主体行为诚信标准,实施信用评级。在条件成熟情况下,专业评价中介机构也可在交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下,自行制定综合的、涉及诚信履约能力和诚信履约意愿在内的评价标准,实现完全市场化的、委托式的信用评价。

模块互动:

以上5大模块不是彼此平行的,而是互为联系、互为支撑的:诚信文化环境构成了信用体系的良好,保证了其他模块的组建和运行:信息平台是信用体系运作的基础,为信用评价提供了依据;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平台建设和信用评价提供了保障,而信用评价只有和奖惩挂钩才更具有实质意义。

三.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各主体定位和作用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丰体是:交通管理部门、建设市场行业协会、中介专业机构。他们的定位及其作用如下:1.交通管理部门:推动、规划和监督

即推动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监督市场信用体系的运行。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订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通过加大管理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和完善建设市场和工程现场联动的业务监管体系,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资源优势,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组织制定建设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信用标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对建筑市场失信行为进行惩处;对征信和被征信机构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行为,如信息采集、信息使用、信用评估等依法实施监管,建立准入和清出机制:推进与工商、金融、商务、建设等有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

2.行业协会:协助、自律与指导

即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平台、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在行业内部实施诚信自律,对行业内企业的诚信建设提供指导。例如,协助交管部门,参与信用征信和评价,负责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建立以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信息平台;联系本行业在公路建设市场的从业者,为其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为了本行业在公路建设市场的整体利益,制定本行业的行规和行约,对违反行规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实行行业自律;讨论、研究和制定公路建设方面的行业标准,并促使标准在业内的有效实施:提供信用管理的专业教育,举办从业执照的培训和考试:举办各种训练班和研讨会,提高会员的业务水平的的业素质;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发行出版物,募集资金支持信用管理研究的开发: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3.中介专业公司:支持与实施

即为交通管理部门信用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在交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双重监督下实施信用评价。由于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有着很强的专业技术性特点,必须以专业评估公司为技术支撑。中介公司应该加强对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的研究,掌握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筑市场信用征信和评价的工作建议,并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规章,在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安排下从事信用评价。

四.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为辅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期,依靠市场力量为主是难以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必须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从某种意义t-.说,政府的推动是构建完善和发达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信用评级体系、征信制度的建立,还是政府信息的披露、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培育等,都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积极推动。市场调节,例如完全市场化的信用评价中介机构的作用,只能是有益补充。

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应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交通主管部门为主、行业协会为辅、专业中介结构提供支持,共同制定信用体系3—5年的建设规划,然后再根据各部门单位的角色定位,切块分割,分步实施。

3.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边探索、边完善、边成熟,尊重公路建设市场的客观现实条件和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力求谨慎、拒绝冒进。

4.和谐系统、协作配合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3

一、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依据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强调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完善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指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方向。

2005年8月,建设部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着信用体系建设“一个指导思想,二者同步推进,三方协调配合,实现四个统一”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加快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2004年9月,水利部了《关于建立水利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信用档案的通知》,决定建立水利市场主体及相关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部分水行政主管部门也陆续开展了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前,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信用的信息管理、评价等缺乏统一的标准

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时间不长,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和管理以及水利建筑市场信用等级评价标准、程序等均缺乏行业性的规范。建设部于2007年颁布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水利部正在起草水利行业相关的办法和标准,目前尚未正式颁布实施,造成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信息收集、整理、评价等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积极推进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目前,全国水利行业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信用档案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也无法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

(三)信用奖惩措施缺乏法规依据

从监管方面来看,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企业如何处罚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没有形成有效的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市场不能有效发挥对市场各方信用状况的约束作用,使得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初衷无法实现。

(四)市场各方对信用的认知度较低

由于信用奖惩措施未有效落实,市场各方普遍忽视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参与和重视,部分市场主体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定不清楚,没有形成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建立水利建筑市场信用档案

根据水利行业特点,尽快制定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和评价的统一标准,规范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利建筑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完整、准确、及时地提供、记录行业主体在水利建设活动中的信用信息,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

(二)加快构建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市场信用记录信息共享,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大信用信息的开放力度,实现信用信息依法公开。在科学划分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定期经过认证的水利建筑市场主体诚信信息,方便全社会了解各市场主体的诚信情况。

(三)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日常监管、评级评优及企业资质认定等工作中,按照规定使用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扩大信用评级、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培育和形成市场诚信的产品需求。

(四)逐步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制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相关规定,切实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依法实行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等惩戒方式,限制其市场准入,对其生产和经营行为实行跟踪监督,并对失信者特别是进行商业贿赂的市场主体及时予以曝光。大力鼓励守信行为,在招标投标、评级评优等活动中优先选择信用良好的企业,给守信者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部在部门户网站上构建了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采集各地诚信信息数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重点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方便社会各界查询;整合表彰奖励、资质资格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为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人员提供展示平台;普及和传播信用常识,及时行业最新的信用资讯、政策法规和工作动态,为工程建设行业提供信用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完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全国建筑市场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为保证平台能够及时准确地诚信行为信息,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运行

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信息以建设部门户网站(网址:中的“信用体系”栏目为指定公布平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该平台,报送本地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行为信息。主要要求如下:

用户登录。进入建设部门户网站,点击导航栏中的“信用体系”栏目后,点击左侧菜单中“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在弹出的登录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进入平台。平台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自动分配其操作内容和权限。在平台的登录页面中可下载《操作手册》,或登录进入平台后,点击右上角的“帮助”菜单,查看平台的使用帮助信息。

数据报送。对于尚未建立信用信息平台的省份可以登录建设部系统平台,按照《建筑市场不良行为信息填报表》的要求逐项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和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内容。对于已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的省份,按照《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数据标准》要求准备需要报送的数据信息,然后登录到建设部系统平台,进入上方菜单中的“数据同步”栏目,按照界面中操作提示,上传数据文件。数据传输过程中,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编码,必须严格准确填写。

信息查询。依据《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和《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数据标准》所归集的信息,为数据整合、查询、统计、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系统提供的诚信信息查询界面和软件查询接口,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可以动态查询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信息。

信息应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逐步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与保险、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已公布的诚信行为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在健全诚信奖惩机制的过程中,要防止利用诚信奖惩机制设置新的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

二、各地要认真做好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工作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各类建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不良行为记录是公共信息,应实行公开公布制度。不良行为信息以有权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7日内予以网上公开公布。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为辖区内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不良行为信息的统一平台。公布内容应与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中的企业数据库、人员数据库和项目数据库的基本信息相结合,形成企业和人员的信用档案,内部长期保留,不得撤销。

其中,符合《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的不良行为记录,除按时在省级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公布外,还应在公布之日起7日内,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建设部,由建设部统一在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公布。

通过与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司法、银行等部门建立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获取的有关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也应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信用管理,在相应的平台上予以公布。

三、各地要明确工作职责并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

建设部、省(含自治区、直辖市)、市(含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要形成各司其职、层级监督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进行检查记录,将所采集到的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及时报送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采集、汇总和公布本地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记录信息,统筹辖区内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管理工作,并将符合《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的不良行为信息通过信息平台报送建设部。

建设部负责建立和完善全国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信息平台,汇总、公布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信息,检查、指导和督促各地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工作。

各地要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建设。要以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企业资质管理系统和执业注册人员管理系统等为基础,充分依托有形建筑市场的软硬件条件,加大整合力度,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和执业注册人员的信用信息系统。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业务负责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制,推进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切实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报送等工作,真实、完整、及时地公布不良行为记录信息。

四、各地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按时报送诚信行为信息

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是对外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信息的权威渠道。为切实做好平台启动后信息数据充实的工作,各地要按照《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9号)要求,认真做好本区域内诚信行为信息的归集和整理,按时登录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报送有关诚信行为信息。总的时间要求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20*年12月30日以前,完成本区域内20*年全年发生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报送工作。20*年1月1日以后,按照不良行为信息公布制度的要求,转入常规的信息报送机制。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5

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市场监控平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市场监控平台的统一性,为建筑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市场监控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对建筑业的各项信息进行管理和优化,为信息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1]。建筑业诚信经营与信息管理是紧密结合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信息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标准化模式分析,为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收集,为信用信息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良好的企业信用体系,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为信用信息管理营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管理需要和公众信息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建筑业的信息管理水平,为建筑业的综合信用信息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信用信息平台的体系架构,具体要按照部省市三级建设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筑业诚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区域信息平台,为区域信息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物理平台和虚拟平台的要求,提高诚信的准确性度量,为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数据。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诚信档案,按照诚信档案系统的要求推动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2]。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稳定、有效,确保各项诚信指标能够符合建筑业发展的要求。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市场监管平台的要求,建筑逐步向市场开放的建筑企业信用信息,为建筑业的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建筑违法行为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和整理,为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按照监管信息平台的要求,积极稳妥的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为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2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需建立统一诚信评价标准

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诚信评价标准,为诚信统一衡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与诚信管理是紧密结合的,必须要从信用等级评定等模式出发,建立统一的信用管理标准,为建筑市场的稳定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信用等级评价的过程中要进行标准化分析,具体要按照信用信息的管理要求,提高建筑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建筑业的优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与标准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各项标准体系的要求,提高建筑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为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筑业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工程业绩制度,通过优化建筑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建筑业信用标准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资质动态管理,按照建筑企业诚信评价的要求,提高建筑业的诚信评价水平,为建筑业的优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3]。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把各种诚信信息按照标准化要求记入信用档案,确保信用文件能够面向社会公布,提高建筑业的诚信管理水平。建筑业诚信经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筑业诚信新机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从诚信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出发,保证建筑业诚信质量责任体系建设,把责任体系与质量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建筑业的综合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监理机制,通过对各种竣工信息管理,实现对建筑业经营的全过程管理,为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管理与差异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各种机制,提高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水平。

3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体系要构建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

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诚信奖惩机制是紧密联系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守信者进行保护,对失信者进行惩罚。通过监督和约束机制建设提高建筑业直觉履行诚信经营的意识,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建筑业诚信经营的过程中要实现知法、懂法和守法,确保诚信经营的行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法律责任意识,按照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完成各项建筑任务,为建筑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实现营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与诚信经营模式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约束下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建筑业的奖惩诚信体系建设可以让建筑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4]。通过建筑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可以优化市场管理路径,实现建筑业的综合性管理,为建筑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诚信奖惩环境。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与奖惩制度要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各种市场监管机制的管理,提高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建筑业的全面优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初步建立工程建设质量信用体系,把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业绩状况与市场准入、资质升降、招标投标、企业评优评先、奖惩等相结合,形成了“市场”和“现场”联动的工作机制,体现激励与处罚,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充分调动企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企业及个人行为。建立奖惩机制,一要完善行政性惩戒机制。尽快实现各地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联网,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异地互查,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资质管理、项目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依法监督提供服务,对失信者惩戒,切实扭转失信违规成本小的状况[5]。二要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某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其一处失信用,处处受制约。三要切实形成诚信激励机制。在创先评优、资质升级等方面给予守信单位以优先考虑,甚至在招投标竞争中给予加分。通过有效的建筑业奖惩管理制度,提高建筑业诚信管理水平。

4总结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筑业;信息化管理;电子政务;oa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7.043

[中图分类号]D63;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7-0083-02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党中央的精神来看,在我国目前阶段,信用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吉林省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吉林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09年初开始部署相关工作,并出台《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于2010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平台系统运行良好。

1建设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指导下,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然而,由于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建筑市场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必须实行标本兼治。一方面,要从深层次上分析造成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从法制、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研究根治的办法,从根本上健全和完善各项市场机制,完善建筑市场法律法规,强化和改进市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失信必惩的市场氛围。

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秩序和行为的自律机制。

(4)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建设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要“服务一个体系”,即建筑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搭建一个平台”,即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网络,最终实现信息的省市县三级上下贯通;“建立一个基础”,在系统建设初期要注重各类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明确一个导向”,在全行业要形成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政策导向。

在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总体布局、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急用先行”的基本原则。实现4个基本“支撑”功能,即“支撑”政府及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实际的运营状态,“支撑”业务运行的管理,“支撑”统计分析,“支撑”决策;实现监管方式的4个“转变”,即实现监督手段的“转变”,实现系统数据采集方式由“人工填报方式”到“系统自动采集方式”的“转变”,实现突发事件的解决方式由“事后解决”向“事中解决”的“转变”,通过现场质量布控实现决策方式的“转变”。

3建设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的工作任务

3.1工作目标

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建设的工作目标是:以建筑业企业数据库、执业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和信用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网管理、信息共享的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做到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全覆盖,实现建筑市场监管功能、企业与人员信用管理功能、监管信息与公共信息查询功能、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形成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3.2工作步骤

(1)确定系统建设合作单位。

(2)针对拟定系统组织技术论证,确定各系统建设内容及建设方式。

(3)结合吉林省建筑业市场实际,并考虑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对相关系统提出需求分析报告,确定系统数据标准,理清各系统间数据的对应关系和调用关系。

(4)需求汇总后,编制需求说明书,经相关单位人员确认后,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并分期分批进行系统的开发或修改。调试合格后,编制各系统的使用手册。

(5)通过数据核对平台集中录入数据。数据审定后,系统进行数据更新,从而建立完善、准确、更新及时的基础数据库,全省建设主管部门共享。

(6)不断完善系统建设,条件具备时实现与其他行业监管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4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介绍

吉林省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由建筑业企业与人员管理系统、建造师注册管理系统、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系统等13个子系统组成(参见图1和图2)。

该平台以建筑业企业数据库、执业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和信用数据库建设为基础;集电子政务管理功能、建筑市场监管功能、企业与人员信用管理功能、监管信息与公共信息查询功能、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于一体;是一个做到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全覆盖,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信息共享的开放式网络平台。

该平台的开发技术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作流中间件平台”为基础,开发过程中应用了支持anSi-92标准SQL语法的HypersonicSQL关系型数据库,采用了Spring分层架构及Struts(mVC设计模型的可集成框架),并应用Hibernate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7

关键字:建筑企业;诚信;市场;评价体系

abstract:intheconstructionsectortoestablishandperfect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isgoodfaithconstructionindustryinourcountrystableandrapiddevelopmentoftheimportantconditions,inordertomaintaingoodhealthoftheconstructionmarketorder,andexploretoestablishthereasonableconstructionindustrycreditsystemmechanismfor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inourcountryhasanimportantsignificance.

Keyword:buildingenterprise;Goodfaith;market;evalua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保证。我国的建筑市场目前还不是很成熟,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建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会严重危害建筑市场的稳定,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建筑行业建立健全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是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对于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秩序,保证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经济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建筑市场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例如恶意竞标行为、工程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工程中标以后进行违法分包或转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不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也不到位等。这些都会造成建筑市场的秩序混乱,而根源所在就是社会信用的流失和道德基础的薄弱。

信用是一个经济市场的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造成社会市场经济的混乱;没有信用,市场中的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就不会形成可持续发展型的产业。因此,必须要对信用有充分的认识,要有足够的重视。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加强信用道德的建设力度。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诚信道德进行宜传教育,把握内涵,把诚信的企业文化引入市场。要结合当前形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学习,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严格履行相关项目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要严格履行相关项目合同。建筑施工合同在签订以后就具有了法律约束力,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要严格遵守合同的相关规定。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就是诚信经营的过程,合同中规定了整个任务的流程、要求和违规措施,明确了合同双方的责任和权力,因此,要严格履行相关合同的要求,做到诚信经营。

(三)加强建筑项目公示制度的建立

诚信信息的维护和公示是建立健全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建筑施工企业诚信体系的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的监管监督信息系统,并将整个诚信系统向社会公示,建立开放的建筑市场诚信平台,对建筑市场中的相关违法行为和违反诚信原则的企业及时向社会公示,由社会舆论进行监督。诚信信息体系的公示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建筑市场与服务监管体系之间的联动作用,从而有效推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

(四)强化低价中标工程的管理

为了企业的生存,一些单位会采用低价策略追求中标,并不惜代价进行盲目的压价,以迎合业主需求。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中标企业不得不为了节省开支,以达到投标时的要求,而导致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的素质较差、材料不合格、安全措施无法保障等情况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对低价中标工程的管理工作。国外实施的低价中标工程主要依靠的就是诚信制度,可见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建筑市场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低价中标单位的审查,不仅不要局限在单位实力等物质因素上面,还要重视相关企业的诚信评价水平,有无失信记录等,根据企业的信用程度来对中标单位进行综合评价。

(五)积极开展招投标后评估工作

标后评估机制对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十分有利。加强对评标专家进一步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评标追究制,使评标专家的责任和权力相匹配,严格监督,加强管理,更加完善工程招投标责任追究制度,避免招投标中的违规行为以及招标、监管机构、业主以及专家的违纪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快推进整个行业市场步伐,还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创造一个对招投标双方有利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健全管理机构,严抓制度建设,促进管理创新。

(六)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也是一种信用、一种文化。关键是要诚实守信,让企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的基石,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建立一套合理的工程承包结构体系,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讲诚实信用,要落实责任,注重分工的明确合理,各部门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推行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把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迅速转换为社会生产力。同时要进一步确立科技兴业的主体是企业的观念,建立技术开发基地和人才基地,拥有高层技术力量,储备高层技术人才。最后要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大多层次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四、结论

由于建设施工单位工作性质和建筑市场的基本特征,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建设对于建筑产品、建筑服务的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建筑市场的诚信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其管理和监控的措施也更加严格。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工作中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诚信维护机制和评价管理手段,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必东,葛家君.建筑行业呼唤建立项目诚信体系[J].建筑,2004,(12).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8

【关键词】建筑行业;失信行为;诚信建设;诚信体系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失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失信现象的存在,促使了建筑行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建筑企业守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更多的关注和要求。

一、中国建筑行业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1.经济转型期的负面影响

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也仍然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旧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新的市场体制还不够成熟的特殊时期,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似乎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洗礼,进而引发了诚信危机的现象。由于建筑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受到经济转型的影响也更为突出,不正之风似乎也成为了建筑市场中的普遍现象,从而引发腐败、违规违章等现象的存在。

2.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缺乏自我约束

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建筑行业的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能力差,是造成建筑行业诚信缺失的一个客观体现。个别参建主体人员主观上的趋利动机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是造成自我约束能力缺失的主要因素。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过程中,个别参建主体和政府监管人员为了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必然会引发腐败、恶意排挤、违规违章建设、有关领导干涉等现象。同时,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是诱发建筑行业诚信缺失行为的一个因素。

3.建筑市场缺少外部强有力的监管

建筑市场交易多方守信与失信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都守信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不仅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督不严、社会人员敢怒不敢严的坏环境下,不守信很容易成为优先选择。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规违章行为,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规违章,关键看违规违章成本的高低,当违规违章成本的预期效果超过诚信所带来的收益时,便会产生违规违章行为。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主要人员履职不到位,权责利益分配不公平,政府监管不严的现象,以及社会人员敢怒不敢严,造成了台上信誉第一、台下诚信缺失的怪现象。

二、加强中国建筑行业诚信建设的措施

建筑行业的诚信建设涉及面广,而且内容也较为复杂,为了确保建筑行业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诚信建设。

1.尽快建立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就是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归纳设定为企业素质、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的多项具体指标。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将被用于对市场主体进行约束、测评、考核和比较,是运行诚信评价制度的客观依据。诚信评价实施和保障体系针对于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科学设定诚信评价的实施办法、奖惩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是建筑行业诚信评价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

2.强化行业自律与行规建设

行业自律与行规建设,在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声誉和树立建筑行业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在行业自律和行规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建筑市场内的各个市场主体都要自觉的加强行业自律的建设,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够真正的从整体上提高建筑行业的诚信水平。行业自律与行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宣传与引导,才能够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3.大力强化和完善监督惩戒机制

针对建筑行业内的不诚信行为,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惩戒机制,形成一个强大的诚信监督网络,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监督等手段的并行,全面强化监督的管理机制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依靠数据信息以及权威的诚信评价结果,形成一个立体的评价网络,提高失信成本和风险,降低守信成本,以此来维护守信的市场主体所具有的经济地位,迫使失信企业失去市场,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失信行为进行界定和评价,根据失信行为造成的不同后果,进行必要的司法程序,对失信企业进行严厉的惩治,以此保证建筑市场的有效秩序。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在诚信建设中充分发挥其行政监督的作用,坚持依法治国的思想对建筑市场进行治理,形成法治市场,加强政府监督职能。另外,大力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对守信行为进行表彰和弘扬,而对于失信企业则通过曝光、检举等形式,使其失信行为公之于众,净化建筑市场的内部环境。

4.加快建筑行业征信系统建设

征信系统指的是对市场主体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并且将相关的评估结果形成一个数据库,将市场主体的信息及时、客观的体现在该系统中。只有一个完善的征信系统,才能够使诚信管理做到有理有据。在发达国家中,建筑行业征信系统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政府经营、企业自主经营和特许经营。采用政府经营的国家,由政府出资成立建筑行业的征信机构,各项经营和管理业务都由政府直接管理,这种经营模式一般适合于规模较小或者是处在转型期的国家;自主经营模式一般是由政府对征信系统的建设进行立法管理,但是政府不参与其中的经营活动,所有的征信业务都由行业内的机构或者是企业依法进行,这种管理方式也是当前征信系统管理的一种主流方式;特许经营一般都是由政府建立征信数据库,然后指定保险、调查、教育等企业进行系统的经营与管理。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自主经营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都可以成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征信系统建设的首选,为此,我国应当尽快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具有多元化特征的征信系统,不断的提高系统的管理水平,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愈加的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行业出现的失信现象也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建筑市场引发失信现象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建筑市场诚信建设的相关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为建筑行业的诚信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通过有效的诚信建设,有利于建筑企业品牌的建设,从而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旷开萃,马自强.建筑业诚信管理制度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王仓.浅谈建筑业的诚信建设[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1)

[3]马自强,旷开萃,方建慧.建筑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4]王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企业品牌策略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2012(05)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9

建筑市场信用档案建设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而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举措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建筑市场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下简称“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应按((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市[20051138号)的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统一的诚信评价标准、统一的诚信法规体系、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建设。它的建设不应仅仅简单的作为一个企业、个人信用查询平台,还应与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表彰评优等工作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公布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诚信行为记录,使企业真正认识到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虽然,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作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也已引起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全国很多省、市、县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相继在其网站上开通了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与平台。目前,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单位有很多,如省、市、县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各部门及单位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彼此之间互不联系,相互割裂。这种情况的后果是既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整体的评价。正是由于信用管理系统处于分散型的管理状态,对于公布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大多缺乏统一的监管措施和手段,致使一些无效信息长期放在网上,不利于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二是信用信息征集力度不足,内容过于简单陈iei,查询方式不够灵活。从各地网站的信用档案专栏上公布出的信息来看普遍存在信用信息内容过于简单陈旧、查询不够灵活的问题。一些网站只是将处罚文件加以简单罗列,根本不具有分类查询功能,有查询功能的也只是企业简单信息、往年业绩等,而且数据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整体缺乏对处罚记录、履约记录等征信过程中更广泛的信息及时录入和更新。三是缺乏有效的应用已经成为制约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瓶颈。目前,很多地区不能将信用档案系统与资质监管、评优评奖等联系起来,致使很多信用档案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很多系统流于形式,成为“鸡肋”,更不能起到奖优罚劣,警醒企业的作用。四是没有通用的数据接口,数据共享性差。现有的一些信用信息系统特别是省、市级的系统虽然具有数据采集功能,但是数据录入完成后就与录入单位没“关系”了,缺少有效的下行机制,直接影响了信息录入单位的积极性,也成为信息更新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目前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在完善机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要建立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完善、灵活

信息数据库由于信用管理系统处于分散型的管理状态,各单位对建筑企业处罚项目各不相同,适用的法律法规也不一样,为了能使各单位的信息得到共享,这就需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信用档案系统,建设一套完整、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建立完善而又灵活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是整个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统一、完善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为了能使建筑企业在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中具有唯一性,就必须建立独立完备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信用情况的整体综合评价。它的建设也是实现整个系统“四个统一”的基础。

2、按类别建立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应按不同类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按处罚或奖励文件建立信用档案文件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建筑市场的执业资格人员(注册建造师等各类注册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等。只有按类别建立详尽的数据库才能使信用档案信息系统提供完备的各类信用信息。

3、各个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尽量的格式化、规范化。基础数据库应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加以建设,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是将来数据共享的基础。目前,可参照建设部((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基本标准分别建立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招标等企业不良行为数据库,并以此为蓝本建立企业获奖情况数据库和个人信用情况数据库。

二、要配合建设部对监管主体与职责的要求建立多用户、多部门、分级别的权限管理模式

由于信用记录的录入分属不同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使公布出去的信用信息做到及时、完整、真实,必须建立完善的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系统应根据不同部门建立相应的用户并赋予一定的权限。如对下属单位只具有信息的输入、上传、修改和删除本部门信息的权限,而上级主管部门有对记录真实性进行核查并最终决定是否的权限。通过建立多用户、多部门、分级别的权限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或杜绝一些不实信息的,也可避免本部门信用信息被其它人员篡改,进而有效建立起信用的责任机制。

三、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浏览和查询系统

信用档案信息系统能否被有效利用的关键就是看其是否具有一套灵活有效的浏览和查询系统。浏览和查询系统应分别满足建设系统内部查询和对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功能。内部查询主要是对信用档案的利用情况加以查询,如信用评价情况等。对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应满足以下几个功能:

1、诚信行为记录公布。根据建市[2005)138号文的要求,诚信行为记录实行公布制度,这就要求系统按照文件要求建设一套完善的记录公布模块。

2、信用信息分类查询。系统应具有按不同类别,如大的方面按企业、个人、文件等查询,细部按企业名称、企业类别、所属地区、文件编号、处罚(奖励)单位、处罚(奖励)时间、有效性等的查询功能。

四.要扩大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使其日常化、制度化

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业务监管体系的联动作用,并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完善的录入制度,不断扩充自身功能,扩展应用范围,要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等相结合,逐步实现信用评价、自动评分等功能。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篇10

建筑市场诚信缺失的危害和原因

(一)建筑市场诚信缺失的危害

有资料表明,由于失信行为,我国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每年逃避债务造成的损失约1800亿元。

建筑市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参与建设项目的任何主体都是构成建筑市场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信行为,都可能导致建筑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农民工的工资拖欠,从而引发民工和包工头之间的直接矛盾和冲突,甚至会产生很严重的恶性循环,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的失信行为也许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失信会使企业信誉大大降低,人为造成经济纠纷增多,动摇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用基础,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外国大量建筑企业涌入中国,诚信建设势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整个建筑业的生死存亡。

(二)建筑市场产生诸多失信行为的原因

1.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人们普遍缺乏诚信意识。由于受经济结构转变和改革开发的一些负面作用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普遍不强,再加上我国产权问题及相应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有些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使得整个建筑市场的诚信意识都很缺乏。

2.建筑市场缺乏诚信标准及必要的市场失信奖惩措施。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了一种人人向“钱”看的观念,且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和被惩罚的机率很小。同时,缺乏市场的诚信标准,市场不规范,无法衡量其失信行为,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失信惩处措施,导致建筑市场失信行为屡见不止。

3.一些建筑主体受利益驱动,缺乏自我约束。如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规则办事,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一些承包企业层层转包工程,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单位、招标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扰乱了市场秩序。

4.供求失衡,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力度。在建筑市场上,施工企业与建设项目的数量严重失衡,造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产生一系列的不正当竞争。在我国虽然设立了一些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也建立了一套监管机制,但由于政府某些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和确实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使得来自外部的监管力度苍白无力。

5.缺乏科学的诚信调查方法和评价体系。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所进行的一些诚信调查方法缺乏科学性,在消耗了大量的人、物、财力后也没有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对于一些建设主体是否发生了失信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无法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也是造成诸多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建议和措施

(一)制定统一的诚信标准体系

当前,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建设诚信市场的环境下,最为紧迫的就是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诚信标准体系。该体系要包括统一的信息收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由此得出可利用的评价结果,建立这样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诚信管理,防止不同地区之间的“诚信壁垒”。此外,笔者建议从定性的角度建立如下的诚信评价等级。(见下表)

由表所划分等级所示,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诚信等级将作为招投标、控制动态管理、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筑市场将根据各责任主体所处的诚信标准等级来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建筑主体。(二)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对建筑市场诚信行为进行信息化管理,明确记录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不良行为,要求对其记录在案和公之于众,并对相关责任部门与个人实行处罚,而对守信行为的责任主体也向社会公布其诚信行为,予以激励和表扬,这一做法便于建筑市场选择一些诚实守信的建筑主体,对于那些不守信的且没有改变其失信行为的企业和单位则早日清除出建筑市场。政府部门要通过资源整合和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完善从建筑虚拟市场到实体市场的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

(三)建立诚信数字图书馆进行集成化管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中,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的辅助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建筑市场的诚信行为,可以建立各级的诚信记录数据库,然后再将不同的建筑市场、实施主体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连网,从而建立全国的诚信数字图书馆,同时将各建筑主体的其他信息,如企业资质、规模、实施过的项目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收集实行信息集成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极大的提高建筑市场的运行效率。如业主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但是他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情况不是很了解,那么他就可以进入施工单位的诚信数字图书馆,来查找有关资料信息,也可以把这些信息纳入招标的评价体系当中,从而极大的节省了业主的招标时间。另外,应该根据信用原则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做到建筑市场的有法可依,为我国诚信体系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四)定期对建筑市场中的相关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加强诚信教育

加大监管力度,建设主管部门要定期联合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如工商、环保、银行等对建筑市场中各参加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单位和企业一律上黑名单,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失信行为,且所得的信用信息各个部门可以资源共享,如环保部门可以用这些信息对那些无视环保的企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勒令其整顿,并在以后工作中对这些企业予以重点监控;而一些金融机构可以对一些资产不足,而又乐于“空手套白狼”的单位和企业实行禁贷或少贷。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中的诚信教育,使人人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从道德的层面树立诚信,以不断强化诚信意识形态。

(五)采用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

对于信用的评价,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体系,笔者认为,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除了跟自身履约能力有关外,还包括在主观意愿上与其他建筑主体之间的资金往来、经营合作、合同履行、项目实施的过程或结果来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