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研创新体系十篇科研创新体系十篇

科研创新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4:57

科研创新体系篇1

关键词:工科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8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22—01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工科高校肩负培育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多元化、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是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重要教育形式。

一、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相比综合类高校,工科高校的教育教学以培育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课外教学、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教学模式。作为工科高校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科技创新活动专业技术性强

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现出很强的专业领域性。例如生物发酵、软件开发、自动化机械设计等,都是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重要项目。

(二)科技创新活动实践性强

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具备一定的思辨性,更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实验,需要种类多、数量多的设备和器材,以及大量的工厂实习和其他课外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检验才能够完成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

(三)科技创新活动呈现跨学科发展趋势。

工科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前除了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外,还要根据各自专业学量专业基础课。这决定了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专业学科基础要求较高,参与者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相关的交叉学科。

二、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工科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愈加重视培育学生对多元知识、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创新的能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科技创新竞赛水平越来越高,竞赛形式愈发多样,竞赛层次不断提升,竞赛参与人次屡创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总体比例偏低,参与度还有待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较少,学生整体科技创新的水平亟待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较为薄弱,大部分竞赛成果停留在设计阶段,缺乏推广和转化应用的平台;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的水平,目前,工科高校的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大部分工科高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主动、合理的规划,在组织和管理形式上较为松散,不能形成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合力。

三、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路径

针对工科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必须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程、全方位的规划和管理,遵循工科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构建行之有效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培训。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竞赛的关键环节缺乏经验,例如团队的组建、项目选择、科研进度、现场展示等等。遴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针对各类创新竞赛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专题培训,普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竞赛水平。

(二)打造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团队。

要想取得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企业进行锻炼,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具备行内企业背景的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两个方面相结合,打造学术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面指导。

(三)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机制。

要积极尝试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核心管理作用,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全程跟踪指导,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管理,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对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支持,严格把关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四)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考核以及学生综合评定结合起来。一方面,对教师聘任制进行合理改革,将指导学生创新竞赛计入教师的科研任务之中,对参与指导学生创新竞赛作品的老师按照竞赛等级和成绩进行相应折算加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参与创新竞赛的等级和最终成绩,在第二课堂学分、年终综合评定方面给予适当加分,在发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此外,可以尝试学生科技项目开放研究基金,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

(五)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

先进的实验仪器,合理的实验布局和独立的项目科研能力是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学院目前拥有工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整合平台等实验平台,此外学院还与天津生物医药联合院共享部分实验平台,研究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科研创新体系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曰益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基层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日渐提升,但总体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尚未完全确立、服务基层的科技人才明显缺乏、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在基层仍广泛存在。基层科技创新发展有其不同于其它区域范畴的特点,一般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往往难以充分说明基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解决之道。因此,极有必要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他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及新的生产函数建立的过程,并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科技体制环境和科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LanceDavids)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较早开始了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制度分析,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高。

1.2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新兴概念,主要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属中观概念。国外学者魏格(wig)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生产企业群、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国内学者融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将区域创新体系概括为,一个区域内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由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两类构成,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等主要载体。政策制度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创新战略、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政府宏观调控、技术市场等,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在诸多组织要素中,企业处于中心地位。高校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金融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资金提供者,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活动的条件支撑系统。

1.3政府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是在经济社会互动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基础。在国外,20世纪40年代末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开始使用经济学的观点对政府组织运行情况进行考察,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主张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公共组织。在我国,基层政府主要指县(市)级及以下行政建制政府。从职能看,它是国家的基层行政机关。从作用看,它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国家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它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载体,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既具有与国家一致的统一性,又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2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特征

2.1基本内涵

从广义角度看,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囊括基层科技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包含基层科技创新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及目标系统,属于系统的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是基层科技创新所涉及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基层政府等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带有本地特色、综合开放的组织网络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环境系统,包括科技资源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有多个层次,在县(市)行政单元层面,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吸收、整合县(市)内外的科技和创新资源,促进县(市)内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用、普及和推广创新成果,提升县(市)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其目标是整个区域和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低层次的目标和高层次的目标相互统一,构成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目标体系。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所涵盖的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我发展的体系。本文所指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非广意上的“系统的系统”,而是其中的主体系统即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系统,本文称其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属于狭义上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系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运作环境,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目标系统,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多重目标。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建设目标上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致,以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特征,通过行政区域内外人才、知识、技术、专利、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农村农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证。

2.2基本特征

1)基础性。县乃国之基,民乃邦之本。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基础和基柱。基层科技工作直接面向企业和广大农民,服务覆盖面大、涉及面广,是科技经济结合的一线战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我国(县)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发挥基础性作用。

2)地域性。与国家、省及地市的科技活动不同,县(市)科技活动重点是引进适合本地经济需求的相关科学技术,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基层本身是一个特定的县域空间,区划非常明确,不仅有固定的地理区划,而且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独立性,在一定空间内具有完全的功能和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地域性特征,体现了基层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满足技术的适应性转化和本地化推广目的,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和产业化,以技术应用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3)开放性。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与本地及该地以外经常进行各种联系,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和能量交换,进而保持和发展体系本身。基层科技活动主体往往是不完备的,相当多的县(市)一级区域内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活动主体,这决定了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能封闭自守,要重视引进外来先进理论、成果、方法和技术,同时配合上级科技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成果贡献。

4)完整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代科技创新的重大课题都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支性特征,往往需要社会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管理既是科技系统内部工作,又是全社会的进步事业,既是科技创新活动,又是科技创新经济化,既有科技创新项目,又有科技创新产业化工作。基层县(市)虽小,但基层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即使从农业产业内部的产业链看,也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诸多环节和各类行业。另外,基层科技工作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工作,更是一个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5)复杂性。基层区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三农”问题是基层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镇,基层科技创新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外流的情况下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如何引导、推动优秀人才向农村等基层流动,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务实、有效、长远地做好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工作。

3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运作体制

3.1主体要素

1)企业。在经济学范畴中,企业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基层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市场机制作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企业将市场创新需求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结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商品,并推向市场转化为价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县(市)中小企业发展很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从过去单纯的制造加工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科研机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主体构成中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创新研发的机构。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发挥学科优势,提高研究水平,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集聚了最为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科技创新所必须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科研条件,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委托研究等形式向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同时向企业、社会培养、输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3)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能够提高科技创新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但总体上现有的绝大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由政府资助创办,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现有专职服务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窄、功能单一,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服务需求。

4)基层政府。政府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协调者”的角色,不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具体活动,负责为科技创新提供并维护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必要时组织和优化系统结构,引导其它主体要素的行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掌握者和执行者,其决策直接反映政府对社会规则、规制的认知水平和执行程度,合理有效的政府行为是现代社会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手”,调节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直接影响着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政府也有助于基层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它不仅能够为基层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制度倾斜,也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是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

5)人才。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最终都是由具体的人才组织完成的。在生产力构成诸要素中,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是其它资源的开发主体,人才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增值增能增效的过程,人才资源是开发价值和潜力最高的资源。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使用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3.2创新环境

3.2.1科技资源环境

科技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科技资源环境包括人才、资本、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的拥有状况,越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地区,其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就越完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越强。在我国,基层科技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在不同的创新主体视野中,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在不同的创新理念指导下,在不同的政策和宣传氛围下,科技资源存量是不同的。

2)不确定性。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关键在于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制是否有效,尤其是是否有能够充分释放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潜能的政策制度,应当避免落后制度带来的科技资源错配、效用利用不足等问题,使资源的科技性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3)网络性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单一科技资源、同质科技资源难以产生重大创新,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加速流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需要规划构建互补性的网络沟通机制,才能发挥科技资源的巨大效用和互补资源的合力效应。

4)不同的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弱不同。创新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要注重各种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更要注重创新主体与各种资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3.2.2法律制度环境

基层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环境是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的基层化,包括有关科技创新政策与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和服务规范等,其完善与否关系到能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层政府要通过实行财税优惠等政策,为区域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美国创新活动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成熟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不断创新。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鼓励社会科技创新最基本的制度,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技术性,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其它类型案件,尤其是发明专利等涉及高新技术成果的纠纷案件,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呈现高度融合的特征,使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愈来愈大。

3.2.3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包括交通、动力能源设施,还包括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公共图书馆设施、信息平台等基本条件,同时还涵盖了各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等,是政府落实科技规划政策的载体,能够间接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是基层政府发挥调控作用,促进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基层创新活动的产品品种较多,但真正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还不多,高新技术还未成为带动经济跨越增长和企业裂变发展的主导因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不明显。科技基础条件薄弱,投入不足,加之人才资源匮乏,导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技术水平高、品牌叫得响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3.2.4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软环境要素之一,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推动科技进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舆论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对待人才、对待创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创新工作的推进。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一方面必须认清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大意义。科技创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促进行业合作、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奋斗精神,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形成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创新生产、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形成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3.3运行机制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各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交流互通。在系统中,政府发挥组织领导、营造环境、协调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建设的作用,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发挥集聚人才资源、建设科研条件、实施研发创新,为企业、社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供给的作用,金融等中介机构通过资金中介、技术中介、信息中介和人才中介职能,发挥连接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科技创新顺利开展的媒介作用。创新环境即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运作环境,为各主体的整体创新活动提供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和社会舆论环境,并且与创新主体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等中介机构、政府和创新环境之间,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科技成果的创造、引入和应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变现,形成自我发展、开放互联的有机系统。

4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我国,存在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如此庞大的行政单元集合中构建基层创新体系,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作为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必须在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最主要的能动作用,明确思想、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科学有效地使用各项调控手段,加快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

4.1指导思想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按照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地方为主体,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基层县(市)优势和特色产业聚集,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2基本思路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基层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特点,注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科技工作格局,引导创新力量服务县(市)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摆在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现实基础,实行差别化指导,支持各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道路。强化能力建设,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充实科技管理服务力量,改善基层科技工作条件,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支持基层科技创新。

4.3总体目标

科研创新体系篇3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一、引言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较为系统提出相关的科技指标则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率先提出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随后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李宗璋等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三方面选择16个评价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6个指标做出评价。魏彦莉提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发展研究能力、区域教育培训能力、区域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和区域宏观创新环境指数8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殷晓莉、王里克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从科技创新潜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效益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

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各级政府、理论界和各个产业部门的共识。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0年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评价,并对30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是一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地集成后,将创新投入转化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并实现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本文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遵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得来,根据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2010年30个省区进行实证分析,由于部分数据缺失,舍去。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操作过程省略。最终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四、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

从表2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利用SpSS对30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第一类:海南、宁夏、青海、内蒙、黑龙江、贵州、山西、新疆、甘肃、云南、广西、陕西、江西。第二类:河北、四川、辽宁、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安徽、福建、吉林、天津、北京。第三类: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第一类区域的综合得分都为负数,说明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弱,均在平均水平以下,第一和第二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5.482%,而这些地区除陕西在第二公因子的得分为0.27423,其他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地区科技创新基础环境差,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低,技术吸收能力差,由于历史或地理等原因,这些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外资以及进出口贸易对这些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产生积极的效应。在第二类中,由于历史、地理、政治原因首先把北京、天津独立出来分析。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对外交流的中心,在第二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最高为4.53274,第二为上海1.95396,北京为上海的2.3倍,说明北京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基础和良好的科技引进吸收能力,政府重视对科技的支持,使北京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名列前茅。天津则在第四公因子上的得分最高,第二、第三公因子上的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区域综合得分相对于其他城市来时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差距是非常大的。第三类区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的排名都比较靠前,这些区域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投入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技术引进吸收能力较强,产出水平、产出效率高。第一、二类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程度一般,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向第三类区域学习,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引申出的政策含义为:

第一,注重科技经费的投入,但更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积累与培养。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对科技吸收和应用能力,是区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应发展政府、企业、高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要既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又重视对现有的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聚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特别是对第一、二类地区来说,区域产业聚集、产业结构优化,以此促发展促创新,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第三,继续加强区域间技术学习和对国外高端技术的引进学习。促进国际、区域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完善技术市场和产权交易制度,促进技术在各区域的流动,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董丽娅.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1.1.

[2]柳卸林,胡志坚等.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成员.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

科研创新体系篇4

关键词:网络平台;青少年;中小学生科创;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51-02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集中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1]。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因此,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它的顺利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以创新教育为主,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外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手中来,通过政策导向与学生兴趣来实现创新教育。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接触科创、文艺、体育等项目,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在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因此,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教育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是,科创老师课外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指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3]。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4],通过搭建网上科创平台,使学生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使科技创新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网络创新平台的作用分析

网络创新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一座桥梁,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创新平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中小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感官细胞,产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想要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自己也动起手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的行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现能力及物化创造能力等。网络平台配有名师视频教程、机器人程序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创新平台中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不但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色并茂的动态教材,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非线性链接和灵活跳转。网络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从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展中小学生的创新实施思路

网络是一座为学习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的宝库。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任何资源,还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发现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浏览和查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动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构建网络创新平台

由于网络创新平台对中小学生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搭建了如下的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主要由赛事动态、科创教程精选、文件下载、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组成[5],每部分的功能如下:

(一)赛事动态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适合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下几十种,包括国家、省部、地市等举办的各级青少年科创、机器人比赛,乐高、慧鱼等公司主办的科创大赛等,其中以下两项国内最为权威:一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于网络平台,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大赛的基本情况与参赛注意事项。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指导学生参加哪个竞赛、怎样参加竞赛、怎样开展竞赛项目的研究。

(二)科创教程精选

联合机器人专家、科创指导老师,将其在教学中的录像汇总后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学习到科技创新教程。

(三)文件下载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下载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积累下来的科研报告、教学视频、文档和图片等,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我校老师的科研情况,使自己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得到参考和受到启发。

(四)成果展示

汇总大赛作品图片、作品视频,将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的视频和图片以及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也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以便学生借鉴。

三、网络创新平台的实现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搭建网络平台并丰富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框架的实施见图2所示。

(一)采用aSp语言设计创新网络平台

采用aSp语言开发打造创新网络平台,不仅仅局限于与HtmL结合制作weB网站,更重要的是能与XHtmL和wmL语言结合制作wap手机网站,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浏览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

(二)制作指导视频

针对不同的赛事制作教师的指导视频,学生创新活动都存在机构制作、想法实现等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对其进行定期指导,网络平台汇总往届教师对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录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三)收集文档和图片

每次学生参加比赛,会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新思维、新创意记录保存,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总,并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或者图片,方便后来者参考和学习,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曹艳青.以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2011,(30):174.

[2]刘春元.网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2005,(04):47-48.

[3]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科研创新体系篇5

[关键词]体育科技创新指标评价方法

21世纪是创新经济的时代,新技术、新发展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周期大大缩短,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大增加。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想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科技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加强对科技项目和目标的监督与评估,是提高国家科技资源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体育科技创新究竟进步了多少,发展程度如何,却鲜有完整的量化评价。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参照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揭示分析体育科技各主要相关系统领域发展的规律性,为体育事业的科学决策服务,构建了衡量我国体育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的量化方法。

一、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设计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综合性原则。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是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多个方面去考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其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的好坏。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能够完整、全面地体现体育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

2.科学性原则。依据体育科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是建立指标体系的生命所在,任何缺乏科学性的指标体系都是毫无意义的。

3.客观性原则。考虑现阶段体育创新的实际情况,并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统计标准衔接,系统、准确的反映我国体育科技创新的客观情况,克服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影响。

4.可比性原则。选择指标时,应当借鉴国家通行的统计标准和规范并与之衔接,能够比较分析。

5.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战略和决策需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

6.可操作性原则。设置的指标体系应尽量采用易于获取数据的指标,以便使选用指标容易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提高指标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二、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体育科技的特点及设计指标应遵循的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我们没有单纯的从创新绩效来衡量体育科技创新能力,而是设计了三个一级指标,即创新潜能、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

1.创新潜能。创新潜能是指能够为体育科技提供创新的主体。体育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起步阶段应该建立在创新主体的培养和扶持上。将创新潜能作为整个体育科技自主创新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之一,在其下面分设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基础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

“基础创新”主要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我们选取了几个能够代表原始创新能力的指标构成其三级指标,即:重点实验室数、国家重点学科数、高校科研机构数、承担国家科技项目数。

“技术创新”则包括了二个方面:一是具有科技自主创新的企业比例;二是企业内部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资源配置比例。“社会创新”主要测评体育科技人才在全国高科技人才的储备状况。

2.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指整个社会营造有利于体育科技自主创新环境,实际包括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也包括社会团体和社会氛围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创新环境”相对于“创新潜能”更突出创新氛围在体育科技自主创新的影响。我们共设立了三个二级指标对其进行测评。即:创新政策、科技投入、技术获取。

“创新政策”主要反映政府对体育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它侧重于政府层面的体育科技自主创新环境。

“科技投入”主要反映社会和企业对体育科技的自主创新的经费和科技人员扶持力度。它包括科技创新经费和人员比例。

“技术获取”主要反映体育对已有科学技术的吸取和借鉴能力,它侧重于测评体育的技术基础。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提升创新潜能和创新环境的最终目的,基于“创新绩效”指标的重要性,我们赋予它较高的权重,并且采用了四个二级指标对其进行测评。即:产品创新、知识产权、科技进步和成果奖励。

“产品创新”指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所带来的利润和社会收益。拥有强大科研能力和销售能力的企业是体育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

“知识产权”指体育组织和个人拥有的注册产权数目,它体现整个体育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自有权。

“科技进步”指从事体育产业的企业采用新技术后获得的超高利润和对社会资源及环境的贡献,它体现为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

“成果奖励”侧重于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成果,它体现体育理论创新在全国的地位。

三、体育科技创新指标的评价方法

体育科技创新指标在设计评价方法和进行权数设定时,我们本着以下原则:一是能够尽量减少获取数据的环节,最直接获得,增加数据的真实性。二是评价方法的成本不能过高,因此更多的办法体现在数据由各个组织上报。三是不同的指标能够体现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根据指标各自体现的程度,赋予权数。

理论界关于创新评估的评价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方向评价法,类似于现在开展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估,即对各个指标确定发展方向,并计算单项指数、再综合加权、确定创新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二种是目标评价法。对各个指标设置目标值,然后在各年度对照目标值逐项进行比对,判断体育科技创新的进展程度。目标评价法操作简单,但是确定目标值的难度较大。

在针对体育科技创新评价上,我们采用方向评价法为主,辅之以目标评价法,即主要通过创新指数的高低来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变化。

1.权重确定方法。指标体系的运用,最终需要指数的确定和比较。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指数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指数数值的科学性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和客观,二是指标权重的实际是否合理,在指数的最终确定上,我们着重设计指标的权重。指标体系权重的设计分为两种类型。

(1)分级权重设定法。这种权重的设置根据指标的分类等级逐级设定,每一级别的权重总值为1(或100%)。如果采用分级权重设定法,体育科技自主创新指标体系权重首先需要设定3个一级指标的各自权重(创新潜能、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者的权重总值为1(100%)同样一级指标的创新潜能下面的3个2级指标权重总值为1(100%)。

分级权重设定法突出了整个指标体系,指标级别的分类的对最终指数影响较大。

(2)指标点权重设定法。这种权重设定方法将整个指标体系的3级指标(指标点)作为一个整体,不考虑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设计。三级指标(指标点)的权重总值为1(100%)。

指标点权重设立法侧重于指标点各自的权重设置,要求在赋予指标权重时,对指标点有一个综合性的把握。两种指标权重设置法采用不同的思路,各有利弊。分级权重设定法突出指标体系,将整个指标的分类也纳入权重的设计,是一种更为综合的权重设置法,对第一权重的赋予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指标体系设计已经成熟,采用分级权重设定法更为科学。指标点权重设定法,突出指标点的权重,而没有将指标分类考虑在内。我们在选择指标权重设置类型时,选择了指标点权重设置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指标点权重设定法有利于指标体系和权重的修改和完善。我国在科技创新及其评价指标设计上,尚处于探索阶段,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随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运用逐步进行完善,指标点权重设定法,在指标体系和权重修改的过程中,不会引起较大的变动,有利于指标体系的延续和逐步完善。

其次,指标点权重设定法有利于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通过不同专家权重体系的比较,可以采取平均数法获得一个平均的权重体系。

基于以上考虑,采用指标点权重设定法将有关专家平均权重作为指标权重。

2.指数确定法。在体育科技自主创新的指数表达上,我们采用了相对指标的形式,创新指数计算方法为:

综合指数的确定采取了“平均数指数法”的原理,其计算程序和过程是:先计算单项指标的指数,再将单项指数(或分类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其中k为综合指数,ii为基指标数值,i0为报告期数值,w为权重。

科研创新体系篇6

关键词:科技发展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宁夏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4.004

构建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宁夏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创新体系建设进展与取得成效是否达到了科技规划的预期目标,直接关系到科技规划实施的成败。所以,对科技规划中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评价对象的界定

根据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1]。由于区域创新体系涵盖范围广、主体多,给科技规划的编写和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比较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容[2-3](如表1),可以看出,在发展目标的设定上,“十一五”规划按照自治区级和部级分别提出了非常具体的量化目标,且涉及的载体类型也较多,除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外,还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公益性研究所等科技服务平台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十二五”规划则重点突出了几类研发平台的建设目标,且未按照部级和自治区级分层次设定具体目标,相对而言比较笼统。在重点任务的确定上,“十一五”规划提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和四类平台建设,基本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涵盖的所有内容;而“十二五”规划则只提了四类平台的建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力求全面、具体,而“十二五”规划则更加强调重点突出。

表1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规划区域创新体系相关内容比较

规划时期

具体内容“十一五”“十二五”

发展目标新建10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0个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行业或地区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争取2~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重点实验室、3~5个企业技术中心进入部级行列,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搭建完善50个科技创新平台,即搭建并完善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认定国家和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0个以上,建立完善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00个。

重点任务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3)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建立和完善研究实验平台;

5)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6)建立和完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7)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

2)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加快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4)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本文以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为评价对象,重点从规划发展目标实现程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4-5],其中“十一五”是事后评价,而“十二五”是中期评价,评价时点为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

2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1“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如表2),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圆满完成;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分别完成80%、75%。而规划原定目标“争取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无法评价,这是因为,“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是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后,由中国科学院卢良恕院士提出的,后来被各省在农业工作报告或规划中广泛采用[6]。但由于国家并未正式命名,因此宁夏是否有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不好判断。

表2“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2005年数值

(“十五”末)2010年

目标数值2010年

实际数值完成情况

评价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821100%

自治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71214100%

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504080%

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51010100%

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5375%

部级重点实验室01~21100%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8~109100%

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02~40

技术创新中心0--45

另外,“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是宁夏“十一五”期间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启动以来进展迅速,成效明显,但在规划中并没有涉及。

2.2“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规划主要目标在头两年内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已完成过半,其中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仅完成40%,稍有滞后。同时,通过对创新平台的内部层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各创新平台在“十二五”前期的数量增长全部集中在自治区层面,国家层面一个也未增加,说明创新平台的建设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3“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2010年数值

(“十一五”末)2015年

目标数值2013年6月

实际数值完成情况评价

重点实验室15201740%

自治区级79+2

省部共建44未变化

培育基地33未变化

部级11未变化

工程技术中心243032133%

自治区级2129+8

部级33未变化

技术创新中心451008573%

企业技术中心49706157%

自治区级3951+12

部级1010未变化

3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3.1“十一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详见表4)。

3.2“十二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目前进展良好(详见表5)。

表4“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主要支持证据

(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到全区R&D经费投入总量的75.4%,成为名副其实的投入主体。

・依托科技型企业大力培育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共143个,占全区创新平台总数的77%;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20.83%增加到2010年的35.29%,居全国第四。

・企业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的数量和获资助经费总量一直稳定在70%以上,企业成为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15.12%大幅上升到2010年的54.9%;“十一五”以来宁夏获得的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成果有6项,企业参与完成的有2项;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体。

(2)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基础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2006-2010年,宁夏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57项,占宁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77.5%。二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2010年,宁夏大学草业科学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宁夏医科大学被批准在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个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宁夏大学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惠及农民近100万人,支持了自治区13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了40余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转制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自治区科技厅自2007年起设立了转制院所扶持专项,每年安排经费400万元,以支持创新项目的方式支持转制院所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组织实施项目。

(3)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服务组织网络基本建成。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60余家,先后建成宁夏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部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工程”建成了区县乡三级连通、横向协调的工作体系。

・创新服务平台陆续搭建。搭建和完善枸杞、马铃薯、天然药物及生物发酵、牛羊饲料、中药材等各类技术服务共享平台19个。

・信息服务系统同步建立。陆续建立了宁夏知识产权交易系统、枸杞科技信息网络等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向纵深推进。2010年,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已超过5000人,累计引进农业新品种489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98项,实施各类创业项目412个,申请专利100多项。同时还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招聘106名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往97家中小型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4)研究实验平台建设成果丰硕・组建起15家重点实验室、2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涵盖宁夏优势学科、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006年以来,创新平台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3项,获资助经费1.4亿元;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近2亿元;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73项,获得国家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6项;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获授权专利92项,1035篇,出版专著25部。

(5)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本建成・完成了西北区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农科院3个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分中心的建设任务。到2010年底,全区入网仪器已达525台,入网单位62家,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

・大型科学仪器网累计访问量达到22万次,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9%,对外服务次数由2006年的2210次提高到2010年的5123次。

(6)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全区总种质资源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0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000份。

(7)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升级・全区电子期刊总量共计为21.07t,其中自建数据库21种,网上包库5种,镜像站点30个,光盘库8个。

・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协作共享网络门户网站”,开通了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

表5“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主要支持证据

(1)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研发实力大幅提高・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财政支持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

・各类研发平台数量由2010年的133个增加到目前的195个。

(2)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银川科技园破土动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银川乃至全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2年底,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宁夏银星能源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宁夏)服务示范基地”,为引进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启动科技金融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筹集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区6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4.6亿多元贷款给予利息补助。

(3)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对《宁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仪器利用效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银川镜像站的设立成功实现了与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电子出版社联合建设了“宁夏科技数字网络图书馆”,预期将建成一、二、三级网络图书馆180多个。

(4)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效果逐步凸现・由企业牵头成立了羊绒、煤化工、冶金法多晶硅、清真牛羊肉加工等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

・2012年科技厅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项目对接后,搭建了区内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面对面进行融资需求沟通的桥梁,取得了积极成效。

・现有1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企业223家,目前在孵小企业200余家。

4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结论及建议

4.1评价结论

4.1.1从规划编制水平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比较全面的勾画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蓝图,并设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评价表明,“十一五”期间,规划实际实施情况与规划原定目标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个别指标选取失误、无法评价其实现程度的问题。相比之下,“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更加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主要指标的设定上更加突出了总量目标,而未设定反映内部结构的质量指标;且只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而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其他平台建设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定性描述,给规划实施和评价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从规划实施效率看

“十一五”时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规划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服务机构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以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主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十二五”前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短板建设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在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方面尚未有新的突破。

4.1.3从规划实施效果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带动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宁夏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建议

4.2.1进一步突出创新体系对产业的支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突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战略部署,凝聚创新要素,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4.2.2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一直是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影响着全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短板”问题不但要在规划文本中突出体现,更要在具体的实施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支持。

4.2.3体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编制科技规划时在注重各类科技平台数量目标的同时也要对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在规划实施阶段避免为完成数量目标而降低质量要求。建议在“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后期,更加关注创新平台质量的提升,争取在进入国家层面上有新的突破;而对于自治区级的创新平台,则应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组建。

参考文献:

[1]张仁开,刘效红.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0):30-34.

[2]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06-10-18)[2013-10-30].http:///Readnews.asp?newsid=8552.

[3]马清贵.宁夏“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辅导与问答[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4]张利华,李颖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95-101+138.

科研创新体系篇7

关键词:科研管理角色扮演职责权限激励机制

2014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要切实地“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1]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国家发展基金、经费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比重也在逐年加大。高校作为我国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聚集地,拥有着其他机构难以比拟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因此,高校在做好日常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下,注意结合市场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搞好科技创新、提出前沿性理论、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日渐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与一线科研人员一起参与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本论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这个群体给予全面的关注。

一、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存在的典型问题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笔者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甚至处于被完全忽视的地位。各方对于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现状、工作方法、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工作业绩等均鲜有关注。该群体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势必导致一些影响科技创新进程的典型性问题的发生。

(一)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继续教育不到位,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从事科研的组织、领导和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通常情况下,国内高校在科研管理人员的招聘用人原则上过于随意化,不能结合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的具体要求来引进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目前科研管理岗位的从业者多为初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是从学生辅导员岗位、其他管理岗位转岗应聘过来的年轻人,其优点是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但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实战工作经验、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因而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与该岗位具体管理事务相关的业务培训少之又少,许多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之初不得不经常“摸着石头过河”,以至于经常工作方法不当、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状态不佳。另外,由于科研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相关学科背景,在岗位不对口、学科背景欠缺的情况下,某些科研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表现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此,专门基于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科研管理培训班、科研管理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管理人员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敏感度不足、配合力不强,科研管理工作模式仍未摆脱传统工作观念,缺乏精细化工作思路、开拓性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近年来,鉴于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国34所985高校每年平均科研经费数已持续高达12亿,该数字可直接与美国平均水平媲美[2]。在高校科研经费持续攀升的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自然对高校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高校对本校已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工作。

但是,在实际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从高校负责人、校级科研管理部门领导到学院科研领导,依旧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工作思路上,没有明确的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意识,往往过多地关注于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的级别与经费、成果的级别和数量等方面。在拥有国家重大项目立项后,科研管理人员仍然遵循陈旧的工作思路,懒于思考,不求创新,只满足于做好一般性的项目立项管理、成果管理;本应做细、做好的项目过程管理环节以及科研产出的跟进等重要环节经常被完全忽视,以至于最终出现科研经费乱用、滥用,不按原始预算操作或超出预算范围,项目在结题验收时不能正常通过审计程序。

(三)专门针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甚至于缺位,直接导致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根基受损,稳定性欠缺。

目前,高校关于科研人员的科研奖励制度已相当健全,广大一线任课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被广泛激发。但是许多高校普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针对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在该管理岗位上,工作得好与不好、效率的高低等,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很多时候,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待遇差别也很大,这些都难以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最终导致许多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被动工作,或转而应聘高校内部其他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高校科研管理队伍随之失去了其本身该有的稳定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开展。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与角色扮演

目前,高校通行的科研管理岗位在设置上一般遵循本校常规行政管理体制,学校设置科技处或社科处,部门内配置若干工作人员;学校各教学单位一般在院办公室配备一名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科研秘书,负责学院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并直接接受科研院长的领导。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常规性职责,涉及面较为繁杂,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解读科研政策的能力、协调科研人员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积极做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的创新管理人才。

实践证明,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科研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一样的科研人员,一样的科研经费,一样的时间和信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强弱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数量,有效的科研管理能够使国家划拨的巨额科研经费恰如其分地用到刀刃上。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深入研究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与实质,在项目立项、项目管理、科研过程、科研产出、成果应用转化、科研评价和科研交流等许多方面做好功课,创新工作技巧,扮演好其应有的管理者角色。科研管理人员要力争对本领域科研工作有熟悉的学科常识,以便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积极地以个人学理知识辅助本学科其他科研人员做好工作,及时发现、合理避免一些问题。同时,科研管理人员也要充分利用个人学科积累,做好学科与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最新信息及时反馈给本学科教师,帮助其确定新的选题;要有效地促进本单位任课教师、其他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科研团队的合作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剂作用。

(二)科研管理人员要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内控机制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管理日益成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2013年10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国新办新闻会上,连说两个“愤怒”以表示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恶性问题”的痛心和错愕。在“持续高增长的经费投入”、“不断扩充的科研队伍”面前,我国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仍然疲软,“基础研究中的突破性、原创性成果较少,频繁出现的来自国家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腐败案例”直接影响了科研投入的效率。[3]

鉴于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乱象,管理人员应改变往日对科研经费不闻不问的客观“不作为”做法,积极地参与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环节的全过程。在明确所有校内外科研经费均纳入学校统一财务管理、设置高校专职“科研项目会计”并为每个项目开通“经费卡”[4]的前提下,学校科研处、学院等部门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学校审计处审计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专职科研项目会计管理好每一笔科研经费,做到定期碰面、沟通,要帮助科研项目会计搞清楚经费来源、经费原始预算、经费实际支出与使用明细、经费使用变更情况等,做好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督与监管。

由于许多课题负责人缺少必需的财务知识,导致各种经费使用误区的出现,比如将科研经费视为个人收入、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不相符、科研项目结题但不结账、以经费购买的设备仪器据为己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项目结题时难以通过项目来源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程序。因此,为了避免经费使用误区的出现以及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严重脱节,科研管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财务、审计知识,学习财务管理政策文件、财经法规和审计法规。同时各学院也要定期邀请学校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到学院举办科研人员财经知识法规学习专题讲座、科研经费审计法规知识讲座等,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的宣传。各学院科研管理人员还要以兼职审计员的角色协助学校审计部门对本单位已立项的重大项目的科研经费使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工作,以避免经费开支中各种漏洞的出现。

三、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职责权限拓展的若干思考

在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体制中,期待科研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创新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切实做好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是一种美好的希冀,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会遭遇瓶颈。为了促使科研管理人员应有的角色定位得以更好地实现,高校务必克服瓶颈问题,剔除阻碍科研管理队伍成长的不利因素,适当采取激励措施,并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大胆的拓展性尝试。

首先,高校各二级学院应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办公室,以配合日趋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管理要求。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比重的逐年加大,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求高校必须大胆改革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思路,促进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积极探索精细化、全方位、多视角的科研管理工作思路。高校要敢于打破旧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适当放权,督促各学院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办公室,大胆打破以往仅仅是将学院科研秘书岗位简单地挂靠于学院院办公室名下的传统做法。目前,国内相当一些高校在本校教育机构改革中已经尝试设置了学院教务办,将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教学固然重要,科研工作的地位在当下更是不容小觑,因此,设置专门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办公室势在必行。同时,高校要赋予该机构科研管理人员以新的职责权限,确保其最基本的人员配备和相应的职级待遇。高校尤其要做到努力保证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享受同样的薪酬,以激发管理人员创新管理、科学管理的积极性,保证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在做好常规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技巧,转变工作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代替粗放型工作方式,勇敢地从旧的角色定位中解放出来。

其次,为了便于科研管理人员真正介入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中给科研管理人员开放财务监督权限。按照部分高校的常规操作办法,一般将该权限集中于高校各学院一把手负责人手中,其他人员无权查看一个单位的总体科研经费到账情况或科研人员个体的独立到账情况。这就使得负责直接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完全脱离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过程,对于本单位所有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浑然不知。为了最大限度地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的内控机制,科研管理人员的权限必须进一步加大,以使其方便通过网络及时掌握本单位所有科研人员不同时期的到账经费、经费使用情况、票据报销情况等,要及时利用个人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履行提醒和指导义务,杜绝科研经费的滥用、随意借支与恶意转移。

正如同志所说:“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5]新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在客观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好该体系的创新管理人才,为一线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做好一系列辅工作。因此,在继续推进“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该群体的队伍建设也将成为一个必须长期重视的话题,也更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本论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校科研经费内控机制建设研究”(2014SJa02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5]霍小光,吴晶晶:《: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人民日报》,2014年06月10日01版。

[3]喻思娈:《科研经费,不能这么瞎花》,《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6日12版。

[2]《中国34所高校平均科研经费12亿达美国平均水平》,

来源:网易新闻

科研创新体系篇8

关键词:课外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创意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38-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年以来,随着教育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教育治理能力还不强等[1]。在大学教育中,课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课堂行为之外,以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和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研意识和思维,促进学生表现个性、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行为的形成为目的的一种有效的课外教学活动方式和活动系统。加强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深化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创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合理优化课外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积极营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进行市场运作,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4]。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5],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总之,协同创新理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能够把机制、体制和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联的因素协同起来,必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4,5:4-11.

[2]李明江,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4):124-125,131.

[3]吕校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9):69-70.

科研创新体系篇9

关键词:质量管理;科技创新;舰船备件;可靠性

一、引言

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将促使管理者在费用、人力、物力等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产品质量保障效率最大化。质量管理体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质上是结合产业实际,对体系进行吸收、消化、转化。

以舰船备件管理技术为例,舰船是一个可维修的大型复杂系统,具有军品的基本属性,使用方对其服役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要求严格,除了要保持平时的战备完好性之外,还要满足战时优良的战斗损伤维修恢复特性。备件是舰船服役过程中进行维护检修和应急处理的保障性物资,过量的备件配置会影响舰船的载重和空间从而影响有效战斗载荷,造成装备经费的浪费;备件的匮乏又将影响舰船的顺利维修,导致服务中断。因此,深入地研究和提升舰船备件管理技术,是保障舰船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军事意义和应用价值。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舰船产品出口的增加,配套形成完善的备件管理方案,实现产业质量保障服务,将有利于促进舰船产品的出口,提升我国舰船产业在世界上的质量口碑,促进舰船制造经济的发展。

文章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下,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舰船备件管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并借鉴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维修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舰船维修体制的研究出发,阐述舰船维修级别、维修策略对备件配置管理的影响,并研究舰船备件管理技术下一步创新方向,为我国舰船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由于舰船具有可维修的特性,备件管理方案重点用于保障海上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为区别于一般问题,文章主要研究随船备件管理技术创新。

二、舰船产业科技创新体制研究

产业体制创新是指对企业各种组织构架和运行关系进行科学调整和优化组合,从而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开辟道路。舰船产业的科技创新体制架构包括舰船运行、舰船维修、舰船备件、舰船管理等方面,其中,维修是产生备件需求的原因,舰船采用不同的维修体制,将直接影响对备件数量的需求。维修体制主要是指维修级别、维修策略和各种维修的职责。其中,与备件需求密切相关的是前两者。本节分别介绍舰船装备维修级别、维修策略的分析方法及其对备件配置管理的影响。只有确定了舰船装备的维修级别和维修层次,才能提出相应的备件配置管理方法。

1.舰船维修级别。舰船装备维修级别分为三级: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其中,基层级由舰员在舰上进行日常检修,排除小故障;中继级由舰队修理所或修理船对较大型设备进行修理;基地级由海军造修船厂或原设备制造商对舰船进行预防性维修或大故障的排除。

针对不同设备不同的故障模式,所采取的维修方式不同。依照部件层次,可分为:①故障现场可更换部件LRU(LineReplaceableUnit);②车间可更换部件SRU(ShopReplaceableUnit)。对应基地级维修的是SRU,相应地就不需要随船备件;对应中继级维修,需要分两种情况,舰队修理所对于备件的配置而言与基地级一致,而如果由修理船提供备件,则需要考虑船队共用备件的问题;对应基层级维修的是例如,其解决的是随船备件的配置问题。因此,确定随船备件的前提是确定舰船装备的维修级别。

对于装备部件维修级别以及层次分析LoRa(LevelofRepairanalysis)的问题,LilianBarros和michaelRiley(2001)建立了LoRa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并开发了LoRom软件包,通过分支定界启发式算法求解。eduardoSiqueiraBrick和eduardoUchoa(2009)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mip(mixed-integerprogramming)模型,并利用商业软件CpLeX9.1在合理时间内,求解了维修级别规划问题。

2.舰船维修策略。舰船维修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技术、经济因素,对故障部件的更换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对于维修策略的认识,经历了从紧急维修Cm(Correctivemaintenance)到预防性维修pm(preventivemaintenance)的跨越。

紧急维修对备件配置的影响一般通过经验进行分析,根据以往的故障数据分析备件配置方案。例如,易宏(2003)等通过对舰船零部件的mtBF、故障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备件的配置方案。对于预防性维修,多考虑定时维修下的备件配置方案,如armstrong和atkins(1996)基于定时维修策略,对备件配置方案进行了优化。也有学者同时考虑两种维修情况下的备件更换策略,如wardRomeijnders(2012)等对FokkerServices航空设备维修服务公司10年来的备件需求数据及维修信息情况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兼容考虑两种维修策略情况下的备件更换策略较以往Croston预测方法提高20%的准确率。

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的维修条件也会对备件配置方案产生影响。唐成(2012)等对是否配置随船修理设备两种维修能力下的随船备件数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配置随船修理设备可以降低随船备件数量。因此,要细致全面地研究舰船备件管理问题,不同维修策略导致的不同备件需求影响不能被忽略。

三、舰船产业备件配置管理策略分析方法

对于舰船不同种类备件配置数量的决策,一般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建模方法的不同,意味着研究备件配置问题角度的不同。目前,大致可以将研究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1.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方法。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方法是一种统计手段,它不考虑产生备件需求的因果关系,而是对以往备件需求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由此预测装备的备件配置数量及种类。

目前,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备件需求的方法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基于唯一时间序列里各个部件历史备件需求数据直接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直接预测法DF(DirectForecasting);二是对分系统(由部件组成)时间序列和各个部件时间序列进行多层级分析预测,最终按照一定比例合成获得各个部件的备件需求的方法,称为层次预测法HF(HierachicalForecasting)。

已有不少学者基于上述两类数据预测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例如,冯杨(2011)等人利用简单指数平滑方法SeS(SimpleexponentialSmoothing),对某型舰艇备件进行DF分析,建立了舰艇间断需求备件的预测模型。Seongminmoon(2012)在SeS基础上,利用“R2.6.2-forecast”软件包确定最优化的平滑指数系数,对韩国海军184艘舰艇的年度备件需求数据进行HF层次预测,获得了较以往DF直接预测方法更准确的结果。

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还将机器学习、模糊数学、大数据分析等思想融合进基于历史数据的备件需求预测方法中。D.petrovic(1992)等开发了Sparta(Sparepartsadvisor)软件,基于历史数据不断给出备件配置方案,并通过不断向使用者提问对方案进行筛选,直至给出结果。李涵(2010)等将影响机载导弹部署备件需求的六项因素量化,利用单隐层Bp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实现对下一年备件需求量的预测。

2.基于metRiC理论的配置方法。metRiC(multi-echenlontechniqueforRecoverableitemControl)理论由Sherbrooke在1968年首次提出,他以平均缺货率eBo(expectedBackorder)为衡量指标,对可修复部件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并实际运用于美国空军备件保障体系。muckstadt(1973)在metRiC模型基础上,对部件进行分级,形成多层供应、多级部件的moD-metRiC模型,并应用于美国空军的F-15武器系统。Hillestad和Carrill(1982)提出Dyna-metRiC模型,研究部件送修与备件库存系统的瞬时活动,用于解决装备在战斗状态下发生不定常的备件需求。Slay和Graves(1985)各自独立地将原metRiC理论中部件修复时间服从的泊松分布替换为负二项式分布,更真实地反映维修过程,形成多层供应、单级部件的VaRi-metRiC模型,随后,Sherbrooke(1992)将上述模型拓展成多层供应、多级部件的VaRi-metRiC模型。

在这些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创新探索工作,使其更适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Gross(1983)将VaRi-metRiC模型中维修能力无限的假设修正为更真实的有限维修能力,引入闭排队网络理论描述维修过程。Rustenburg和vanHoutum(2001)等荷兰学者,将VaRi-metRiC模型应用于荷兰皇家海军护卫舰队的备件管理,并计算舰船系统的保障概率作为优化目标,以备件预算费用为约束,利用贪婪算法进行优化求解。

3.基于系统可靠性的配置方法。像舰船这样的大型机电系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故障部件都要立即进行更换,可以留待返回基地后再进行检修更换。Sleptchenko(2005)等依照舰船部件发生故障后,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对预算经费的影响,将部件按照重要程度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开始用系统观点来看待问题,有些小部件不产生影响的故障不进行考虑,但他并未给出定量的数学模型。

易宏以保障舰船的任务可靠性为最终目标,利用故障树方法(Fta)分析了备件数量对任务可靠度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单船随船备品备件优化配置决策模型,并自主开发CtiGeR软件,基于历史数据采用monteCarlo仿真法模拟故障过程,获得了备件优化配置种类和数量清单。在此基础上,程鹤(2007)提出舰船编队在航率的计算公式,并建立了相同备件共用策略模型,探索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船队备件优化配置方法。

四、舰船产业备件管理技术创新发展建议

随着舰船装备技术的发展,随舰搭载装备日益复杂,在现代管理体系要求下,为提高舰船装备质量,促进舰船产业发展,舰船备件管理技术需从以下四个方向创新发展。

1.以系统可靠性指标为中心进行备件保障。备件保障的唯一目标是保证舰船任务的顺利执行,对于单船,可以选用使用可用度或任务可靠度为目标;对于舰船编队,可以选用在航率或船队任务可靠度为目标。利用Fta模型和monteCarlo仿真计算舰船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使部件失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大小通过部件关键重要度这一指标得到体现,综合了部件失效概率、备件缺失导致的后果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冗余设计等要素,实现了对备件重要度的分级。以系统可靠性为保障目标与实际需求最为契合,从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来指导备件配置,能做到“抓大放小”,减少无关“大局”的备件配置,节约经费、空间和载重等有限资源。

2.综合定量与定性要求的多约束、多目标优化。随着舰船任务目标及约束条件多样化,在确定备件配置方案时,需要对多种定性或定量的需求进行综合考量。金家善等综合考虑了保障费用、仓库空间、载荷及维修能力为约束条件的备件配置问题,运用专家打分、归一化方法对定量与定性条件进行处理,建立了约束因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为解决混合约束下随船备件配置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如何将舰船备件配置中的模糊要求精确化、定量化,并构造多约束、多目标优化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

3.基于支持向量机等新理论的非线性预测。由于舰船备件消耗数据有限,具有小样本、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等特点,传统的基于非线性样本线性化的预测思想准确率低。CorinnaCortes和Vapni(1995)等学者提出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Vectormachine)理论,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问题。卫一熳(2015)等运用灰色加权关联方法对影响备件消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SVm理论,建立了灰色加权关联分析与多尺度最小二乘支持SVm组合的学习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影响因素与备件消耗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何将最新的非线性预测理论成果应用于舰船备件预测,值得继续研究。

4.舰船编队备件共用策略优化。舰船执行任务主要以编队形式进行,舰船之间有许多通用备件,当编队内舰船出现备件短缺时,可由其他舰船通过横向供给进行补充。国内外学者Cohen(2006)、H.wong(2006)、陈砚桥、程鹤等均考虑了横向供给对备件配置种类、数量带来的影响,但对于三艘以上舰船的多对多横向供应体系共用策略(poolingGame)优化并未做研究,没能形成舰船编队一体化备件保障体系。

五、结语

对比国际上舰船产业管理经验,美国舰船制造商在备件初始供应阶段,利用“基于战备完好性的备件供应”方法计算备件需求;在正常供应阶段,他们基于全球历史需求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预测需求,实现了向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过渡。这一备件管理方式可以滤除突发性的备件需求增长,有效地把具有持续性需求的备件和间歇性需求的备件分开,极大提升了舰船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质量,促进其舰船制造工业的“本土化回归”。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舰船装备保障理论的研究,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下,坚持产业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历史数据、企业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保障方案,实现舰船备件管理的精确化、系统化,为舰船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雅彦,孟晓哲.基于航空产业的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6):71-73.

[2]计国君.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88.

[3]方道红.论军械仓库管理与质量管理技术[J].现代管理科学,2000,(4):48.

[4]但斌,胡丹.平战结合下大型服务系统应急备品备件管理研究[J].软科学,2012,26(145):51-54.

[5]易宏.舰船总体可靠性通用模型及舰船可靠性工程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3.

[6]唐成,梁晓峰,陈砚桥.配置随船修理设备对备件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2,(1):95-96.

[7]冯杨,尹迪,罗兵.基于SeS的不常用备件需求预测模型[J].兵工自动化,2011,30(2):18-21.

[8]李涵,周东君,张锋.基于Bp网络的机载导弹备件需求量预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25(4):457-61.

[9]程鹤.陆军船队备品备件优化配置策略[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卫一熳,邢焕革.基于灰色加权关联与mS-LSSVm组合的舰船备件需求预测[J].舰船电子工程,2015,(1):126-30.

[11]wonGH,VanHoUtUmGJ,CattRYSSeD,etal.multi-itemsparepartssystemswithlateraltransshipmentsandwaitingtimeconstrain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6,171(3):1071-93.

基金项目: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水面舰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研究”(项目号:GKZD010059-22);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上海重点产业典型案例研究”(项目号:13692104500)。

科研创新体系篇10

关键词:创新体系;生态系统;创新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一、文献回顾

美国州长委员会(nationalGovernorassociation)下属的创新美国(innovateamerica)机构于2004年发表了著名的《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实现繁荣》,其中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态系统模型(innovativeeco-system)(innovateamerica(nGa),2004),用于国家创新力的分析。模型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四个方面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创新本身是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创新需求”和“创新供给”两大要素相互作用激荡而产生的结果,“基础设施”要素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平台,“政策环境”要素则为创新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保障和激励的作用。创新美国所提出的生态系统模型强调的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多样性,各种创新主体间形成的关系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绩效,当系统遇到外部干扰偏离平衡临界点而失去或削弱自组织功能时,政府政策则扮演平衡器的作用,使得创新系统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与国家创新生态体系一样,上海本身作为一个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也要由创新供给、创新需求、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平台四个方面组成。特别的,上海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上海城市创新系统方面,王亮(2011)以上海市为对象,构建了基于资源投入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总结了基于资源要素投入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的四条规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上海创新系统综合绩效的提高。郭霞(2012)研究了上海创新孵化机制,认为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走出了一条以“转化”、“培育”为使命、从区域布点到逐步网络化,从综合走向专业的创新之路,成为亚洲孵化器协会主席单位,国际企业孵化器领衔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模式”,成为政府撬动市场资源、广泛聚集孵化资源,服务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周国平等(2012)提出了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立足国际视野抢抓重大技术机遇;坚持发挥上海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坚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新增长点的培育形成;推动产业技术来源向自主创新、引进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多源并举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形态向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服务创新多环节整合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向制造领域和商业模式双轮并举转变。

在创业生态环境方面王春(2012)认为上海的科技创业是四轮驱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链为基本框架,辅以“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的政策扶持,科技金融的资金支持,创业导师“一门式”的服务资源等功能,就形成了上海创新体系。米建华(2013)提出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创业投资合作体系、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三个城市为创新研发中心的创新智力支撑体系、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创新产业化承接基地,并且创业投资、技术创新和创新产业化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从而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以创业投资为推动力、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最终目标的区域协作与分工体系。

二、韩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在当今世界,韩国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这其中韩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中国一样,韩国也是一个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国家。在其经济起飞的1960年代初到如今,韩国经济增长了200多倍,人均收入在1996年就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作为一个后进国家,韩国政府在国家产业技术追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鼓励出口、培植大企业、职业教育机制的设立等,使得韩国产业技术能力经由初期国外技术引进、再经由技术改善到最后的自有技术开发,而不断的提升。

(一)韩国的国家创新政策环境

韩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执行与推动单位为韩国教育科技部(ministryofeduc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meSt)和国家科技委员会(nStC)。教育科技部成立于1967年,扮演韩国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的中心角色,其主要功能包括:1.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及技术发展推动政策;2.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大型国家主要核心技术;3.强化核能技术安全使用的可靠度;4.补助研究机构GRis、大学、及私人研究机构等从事基础及应用研究;5.研拟研发投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及国际科学及技术合作等相关政策;6.推广公众对科学及技术的认知。国家科技委员会(nStC)成立于1999年,为南韩最高科技政策决策单位,主要工作有检查及协调国家科技政策,评估研发计划执行成效,并有效决定科技预算及资源之配置的优先顺序,跨部会间的资源整合分享,避免研发计划的重叠。由学技术部和科技创新办公室主掌协调各部会和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像是韩国科技评估院等来制订国家科技政策。

(二)国家创新要素供给

1.知识与技能的供给

韩国非常重视教育,每年供应大量的高学历人力。在每10万人中,理工科学士以上的高级人力资源的培B规模为163名,远高于日本的84名、美国的94名。韩国政府除了加强公共职业训练的质量外,也通过鼓励大企业设立培训训练机构,中小企业合力设立共同培训训练机构的方式,强化民间部门的在职培训功能,并整合其人力资源培育的力量。

2.创新资金供给

创新资金供给上,政府掌管的研究开发经费来自税收,资金在原则上只能用于基础研究领域以及进入市场竞争以前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至于支持民间研究发展政策,则在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制度及政府采购政策的修正与扩大运用下,加强其支持力度。其中税收优惠制度不仅是方式多优惠对象广,以培养民间研究发展机构为目标,并重视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奖励。资金支持制度则在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对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加以区别,同时加强对基础研究发展阶段的支持。

(三)创新需求的创造

在国家创新需求的创造上,除了大力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减免创新科技产品消费税等方法不断提高内需外;韩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韩国政府采购制度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得以保障,包括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法、有关新技术制品的保护规定、综合竞标得标制度、以及采购预告制度等。通过刺激创新需求,支持企业创新研发,起到了对于国内产业的支持和保护的效果。表2为韩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相关规定。

(四)基础设施平台

韩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o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美国akamai公司2012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政府宽带(超高速广域网)指数排名中,韩国以4.4分(满分5分)排名第一。韩国政府将普及宽带通信提作为国家战略,认为宽带通信是否先进、网速反应快慢是表明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韩国基于高速宽带网的建设,进而提升了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科学、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韩国的超级计算机也在世界排名前列,但在尖端科技研发平台方面,韩国仍然与欧美日等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三、对上海的借鉴和建议

(一)完善自主创新顶层设计,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治环境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来保障上海科创中心的推进是迫切和必要的,将会体现战略层面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有力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可以参考韩国顶层设计的做法:首先,成立类似韩国“科技委员会”的最高科技政策决策单位,并由市长担任委员会主席,定期开会讨论相关政策并直接听取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各领域专家的建议,以确定上海科技发展未来的方向和动态。其次,为提升政府研究机构的效率,依照各研究机构的属性设置若干的计划评估研究委员会,来整合旗下的研究机构,并对其成效进行定期的评估,以避免资源运用的重叠浪费。

(二)建立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取向的政府采购制度

韩国政府已经将采购政策重点转向刺激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成长方面其对于新技术产品定价高于市场价格,对于本土汽车和电子工业的发展,政府采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迅猛增长的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是节约资金、抑制腐败。本文认为,仅局限于市场秩序问题是不够的,在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上,还应当体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则。只有加强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市场拉动作用、导向作用、风险分担作用和法律保护作用,才能大大减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三)在法制化基础上,完善研发机构间的信息资讯网络平台

韩国各行业的创新之所以受益于其世界领先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其原因是背后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规以及一整套的执法体系。在知识经济中,无论是企业体间合作,产学研合作,或寻求政府支持,都有赖于一个高效的信息资讯网络。为促进知识创新与实用化,上海需建设汇总各类科学技术相关的资料库,并建立研发机构间的信息资迅网络,以促进信息资迅的高效流动。但在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扩散基础体系的同时,必须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化环境的建设,只有在法制化的基础上才能通过信息共享来实现研发成果公开、普及利用,以促进研究成果实用化。

参考文献:

[1]alchianaa.,1950,“Uncertainty,evolutionandeconomictheor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58:211~222.

[2]aldrich,H.e.,1999.”organizationsevolving”[m].London:SaGepublications.

[3]宋殷东.中韩科技政策比较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3):67-73.

[4]王宪云,徐福缘.韩国三星的知识产权战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1(3):93-96.

[5]赵京波.韩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J].管理观察,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