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十篇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十篇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08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1

摘要: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变革,我国的经济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的建筑行业,导致建筑行业的竞争力也不断地增加,面对这样的形式,企业只能运用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来提升经济的效益。本文主要对工程技术经济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然后对它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技术经济分析;工程造价;控制

1引言

在激烈的竞争背景下,作为建筑企业管理的动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的工程项目就成了控制的重要之处。如果想要建设出优越质量的项目工程,并且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所以,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的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概论

经过翻阅相关的文章统计资料,结合相关事例可以发现,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一般是指企业方面为了它准备建筑的项目在造价控制上的目的,根据对核算方面、分析、对比、判断和评审等的科学有效的分析方式来对项目财务上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经济分析证实,为企业方面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决策,同时也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根据。

3实施工程经济分析必要性分析

一般来说建筑项目的投资时间比较长,投资的金额相对于来说也比较大,所以在计划这个项目真正确定实施的时候一般都会构思一个分阶段的、全面的、全流程的工程造价控制流程。这里边不仅要从决策上开始入手还要从设计、发承包、施工、工程验收等很多阶段的造价控制,并且要与各个阶段相互协调,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目前存在的状况是现在很多工程建筑施工中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的实际内容和相对力度不符,好比说如果前期施工建筑造价控制比较薄弱,施工过程阶段的造价控制的比重较大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增加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阻碍了工程造价工程的顺利开展。但是又因为工程的施工阶段不同,所以相对应的工程造价的精确度也就会出现差异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工程中,结合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生成相对应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和后期完工的结算价。每种类型的造价都会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合理有效的技术经济分析,综合选择出最合适的决定方案和在设计、施工方面的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在施工每个阶段的造价控制的最合理,避免一切造价失控的现象出现。

4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探究

4.1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决策阶段的作用

在原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一般会侧重项目工程的施工阶段的控制问题,忽略了工程施工前期决策的阶段,甚至是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经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结合数据可以看出,它其实在工程造价中占据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项目前期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所以要选用科学有效的技术经济分析,这样可以合理的去选择项目施工的规模程度、区域和地点的设置、技术方案的调整、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还能够有效的分析和证明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实施性,这样可以为项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证据。可以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定的水平,甚至在投资的结构的优化上、投资风险避免上、投资效益上都发挥很大的作用。

4.2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设计阶段的作用

经过调查发现,施工项目设计阶段的支出虽然占据整体成本的比重比较小,但是它对整个打算构建的项目的影响力却占据很大的地位,这样可以发现施工项目阶段不仅可以决定对准备建设项目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方案的重要环节,还是保证工程造价可以很好控制的关键步骤。结合目前出现的很多事例可以看出,项目在设计阶段一般都会选用初步设计核算的方式来对项目投资进行设计,所以企业方面应该依据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来对项目设计个阶段经济性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协调好项目设计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工程项目的先进技术和合理经济化。

4.3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发承包阶段的作用

工程项目发承包阶段设计的招标书可以直接影响招标工作的成本问题,同时还跟投标方和施工合同价有很大的关系。在工程发承包的阶段如果可以有效科学的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以让投标方面根据提供的项目工程的特点和潜在投标方的情况科学的确定招标方案,投标方可以按照招标方案的特点来总结投标方法,这样可以使招标方依照投标的文件信息质量甚至投标方的综合实力来选择优质中标企业,这样可以为整体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4.4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施工阶段的作用

结合整个工程项目来看,施工建筑阶段其实属于资金投入最大的一个阶段,是体现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但是在这个重要的阶段一般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影响工程项目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不确定因素。如果开展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话,可以筛选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还可以正确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费用,还可以加快工程的实施进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4.5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竣工验收阶段的作用

竣工核算其实是对整个项目投资成效的反映,也是新添加的固定资产价格核算的重要根据,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整个项目建设中投资结果和相关的造价费用的情况,在这个阶段如果可以将竣工决算和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进行有力的分析的话,可以实现对项目计划和概算的实行情况的全面掌握,,还可以很好的审核投资控制的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经济基础,对未来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总结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采用技术经济分析,不仅可以选择出优质的方案和施工策略,保证工程建筑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实现合理范围内对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目标的重要意义,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整体的素质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方面的管理水平,所以最后在工程建设工程中,应该选择提高使用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让企业利用最小的经济成本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范旭.试述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J].工业b,2015(吕):9.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2

关键词:灌溉系统 经济效益 分析

(一)投资保护地灌排工程投资是指工程项目全部完成达到设计要求所需付出的全部资金,即花费在保护地灌溉工程建设上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保护地灌溉工程投资一般包括:

①永久性工程的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建筑物、附属工程建筑物,以及配套工程的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②临时性工程的投资。

③其他投资,包括工程占地,处理工程的不利影响费用,勘测、规划、设计和科学实验等前期费用,生产用具的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培训费用,预备费和其他必要的投资等。

对于配套工程投资,在规划阶段,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对灌(排)渠沟一般可参照概算办法进行计算,对灌排渠(沟)以下的固定渠系和田间工程,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其所采用的扩大指标,应根据类似工程或典型工程设计资料分析确定。

(二)年运行费年运行费用或称年经营费用是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救和赔偿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因为这些费用是年直接花费掉的,所以也称直接年运行费。

对水利工程而言,年运行费除以上所述的年直接开支的运行费外,还要对各类固定资产按一定的折旧率每年提取折旧费。它是工程管理单位每年从毛效益中需要提取的一项特殊支出,即工程使用寿命内无形消耗掉的固定资产,所以有人把折旧费称作间接年运行费。

为了便于计算,在经济分析中通常规定,所谓年费用(或称年成本)即包括直接年运行费和间接年运行费两部分。所谓年运行费则仅指直接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计算方法如下:

(1)燃料动力费是指保护地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中所消耗的煤、电、油等费用。它与各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关,其消耗指标可以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或实际管理运用资料,分年统计核算,求其平均值。对缺乏实际资料或规划设计阶段,可参照同地区类似工程设施的管理运行资料分析确定。

(2)维修费主要指保护地灌溉工程中各类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养护费。一般分为日常维修费、岁修(每年维修一次)费和大修理费等。日常维修养护费可按照相应工程设施投资的一定比例(费率)进行估算,也可参照相同地区同类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大修理不是每年都进行,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大修理费用平均分摊到各年,作为年运行费的一项支出。可按投资一定比例进行结算。

(3)管理费包括工资、附加工资和行政费及其他日常费用等。这项费用的多少与工程规模、性质、机构编制大小等有关。一般可按年管理运行费的一定比例确定,或参照类似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

(4)补救和赔偿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保护地灌溉工程的这项影响一般较小,可按总值平均分摊到各年。

(三)效益计算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建成投入管理运用后,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效益,它是指工程建成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的影响,从而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二是间接经济效益,或称经营管理效益。

1.灌溉效益灌溉效益是指修建灌排工程以后,在相同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比较有灌溉措施和无灌溉措施或采用不同灌溉模式时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其增加的产量(或产值)即为灌溉效益。保护地灌溉效益计算有两种方法,即产量对比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等。

(1)产量对比法

①纵向对比法:是指某一保护地(或面积)在修建灌溉工程后作物产量与本建(或未改建)灌溉工程前作物产量相比较,其增加部分即为灌溉效益。由于采用产量对比法时有些条件发生改变,如年份等,所以常常以平均增产效益表示:

②横向对比法:简单地说就是同类地区采用灌溉工程与不采用灌溉工程时比较其效益变化。式中Yo--未采用灌溉工程或未改建灌溉工程时的平均产量。

(2)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保护地增产通常不仅仅是通过灌溉工程增产,通常伴随着其他农业措施,如种植制度、施肥等。因此,效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由于采用灌溉工程后产生的,计算时应考虑这一影响。其计算式为式中C--灌溉分摊系数,可根据历年产量资料分析,或采用同类地区试验资料确定或按规范确定。

2.排水效益保护地往往因暴雨或大雨造成环境积水过深或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涝灾,排水效益通常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来表达,其中实物量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绝产面积法、减产量、绝产率、减产率等表示,有时也考虑一些由于积水浸泡而造成建筑物损失等。其实物量表达方式如下:

绝产面积法:通常涝灾(或渍害)有轻重之分,排水工程建成后将会减少受灾面积,但无法准确定出其效益。实际工作中通常用减少的绝产面积来表示排水措施的效益。

减产量:以涝灾引起的减产损失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绝产率:是涝灾区绝产面积与涝区总面积的一个比值。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运用这一指标表示排水效益,便于在条件类似区域计算采用。

减产率:是以涝区正常产量的损失程度来表示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损失率来表示。

(四)经济效益分析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就是比较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或对满足同一目标的较多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选择出建设单位既能接受、投资效益又高的工程方案。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分析法;另一类是动态分析法。为了便于应用,现就这两种方法叙述如下:

1.静态分析法为不考虑资金的利息所做的分析比较,通常称为静态分析法。该方法指标通常有益本比法、年折旧费用最小法等。

(1)回收年限(益本比法)工程建成运行后,逐渐通过效益积累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通常表示为

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除上述回收年限外,还必须考虑追加投资或方案间投资差额回收问题,通常称为抵偿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我国一般采用的标准抵偿年限为3~5年。对于效益相同的各方案优选时,可以参考年折旧费用最小法。

(2)年折旧费用最小法对于效益相同情况下的多种方案,采用此法较为简便。而根据上述追加的投资抵偿年限法,选择最优方案,都是根据标准值计算的。即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3

关键词:项目费用建筑工程经济分析

所谓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就是指按照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及行业部门规划要求,同时充分结合工程中的技术研究、产品需求预测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相关的投入产出费用进行的计算,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比较,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从而做出的全面经济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是一种较为科学系统的综合分析,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以及工程项目费用进行经济分析和评述的重要手段。而经济评价的关键,就是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一、建筑工程项目费用的经济分析

所谓建筑工程项目费用的经济分析,实际上就是针对建筑工程以及技术项目所做出的有关经济方面的研究。虽然建筑工程项目费用的费用中一般都会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规模,但是所分析的主要对象还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果。一般而言,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方案有很多,而同一个方案中由于技术组织方法选择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费用的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于通过对方案进行经济上的评价,从而找出一个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来进行实施。

二、建筑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费用

建筑工程项目基本的建设投资费用是指获取和使用资产以及技术设备所必须要支付的费用。这里所指的获取可以是购买,也可以是自行设计。而一般所说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应该包括建筑工程项目首次建筑费用、试用期扩建现有设备费用以及相关的附属费用,而只有当建筑中的设施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较高的使用价值,才能被称为是基本建设,才能将其占到建筑固定资产的项目当中去。而在对基本建设投资费用进行审定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项目费用进行划分:

1.工程项目占用的地皮、房屋土建费用(包括附属用房);

2.工程项目设备和材料的购置费用(包括运输、储存、销售税金和管理等费用);

3.工程项目的施工费和设备的安装调试费用;

4.工程项目的设计费用和咨询费用;

5.工程项目的道路使用权、基础设施占用协调等费用;

6.工程项目的人员初次培训费用;

7.工程项目的公关、保安、法律服务等费用。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费用虽然是一次性开支,但可以分期实施其偿还或回收通常是分期的。建设资金无论是国家分配、银行贷款或自己筹划的,一般都要考虑其时间价值和占用费用。用动态的观点进行分析,一般有三种计算方法:

1.计划投资总额,按静态计算

2.分期投资,投资总额按建设终期计算

3.分期投资,投资总额按建设初期计算

,是指各年度使用的计划投资额。

三、生产维护费与年经费生产维护费用

这些费用取决于设施的物理性能和使用状况、环境因素。生产维护费用应包括的成分有:1.维修人员的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用;2.设施的维修材料、配件、低值易耗费及其运输、保管费用;3.设施运转能源费;4.企业管理费;5.业务经营费;6.设施保险、房屋维修、工具开支、法律服务、意外事故等费用。生产维护费用连续地耗费在设施使用各年之中,开始生产费用较低,逐渐稳定,到设施终期费用急增。各年生产维护费用的平均生产维护费用,亦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年经费:年经费是基建项目投产使用期间每年经营的全部费用。它在数量上等于折旧年金和生产维护费用年金之和。

aC年经费=aC折+aC维

四、折旧费用与残值

固定资产的价值在生产中逐渐损耗转移到产品中了,据此耗损价值的大小,有计划地提取回收的费用就是折旧费。折旧费用是劳动资料损耗部分的货币表现,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要素。

折旧费用提取多少主要考虑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值V0。

2.固定资产使用年限n。

3.固定资产的残值e(是正值或负值)。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变成的房地产、设备以及有关设施,经营长期使用磨损,到了终期,有的部分已耗损无法使用,有的部分仍然有使用价值,或者作为二手设备换一个地方仍能使用,这些价值就是资产的残值。如果残值的价值换得的货币不足支付拆除费用,则该资产的残值就是负值;如果超过了拆除费用,则该资产的残值就是正值,残值的正值可用来补偿折旧费用。资产残值的大小取决于某种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固定资产折旧提成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四种:

1.使用年限法:是按固定资金使用的年限平均地分摊,又称线性折旧法,用得较多。

2.年数之和递减法:开始年高额折旧,逐年递减,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

3.单位产量法:按产量比例分摊折旧费,分到各年,如运输设备按里程分摊。

4.偿还年金法:又称等额年金法,它的经济分析含义是建设形成固定资产后至回收残值为止这一段时间内,利用年复利现值转年金公式来计算折旧年金aC折(或计算投资回收期)。

五、税金、利息与其他费用

建筑项目中所涉及到国家税金就是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停产以后由于各种服务的提供所需收取的费用,例如工程项目中的供电、供水以及其他物质的提供,同时在项目的安全防护方面,都会定期的收取一定的税金费用。建筑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借贷资金,那么自然会涉及到利息费用上的支出。有些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费用,在总体的经济分析过程中也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苏春生.对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分析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05,(19).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4

公路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在考察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时,需要使用各种参数,如工程投资、建设期限、交通流量、成本、营运费用等,这些参数是进行公路工程项目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础数据,这些参数有的来自估计,有的来自预测,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如下[1-2]:(1)统计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原始数据统计上的误差,统计样本点的不足,公式或模型套用的不合理等。(2)原始数据太少,不具有代表性,原始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当,所选择的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有问题。(3)存在不可计量的因素和未知因素。比如说,通货膨胀产生的物价浮动,会影响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价格,导致年经营收益、年经营成本等数据与实际发生偏差。(4)工程技术进步。工程技术进步引起新老设备和施工工艺的更新,这样根据原有技术和生产所估计出的年经营成本、收益等指标就会与实际值发生偏差。(5)市场供需发生变化。市场供需的变化会影响到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而对某些经济评价指标值产生影响。(6)其他因素。如政府政策、法规的变化,金融危机,自然灾害,战争因素等,均会对项目的经济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不确定性经济分析方法研究

不确定性分析实质上分析建设项目的不利因素,对投资项目可能经受的风险程度进行预测和评估。目前,主要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盈亏平衡分析通常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一般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2.1盈亏平衡分析

2.1.1概念

盈亏平衡分析(收支平衡分析)是通过对项目投产后的盈亏平衡点(Bep)的测算来分析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一种方法[3]。盈亏平衡点Bep)又称临界点,其计算公式如下[5]: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某个因素的未来值变化的决策临界点,这个未来值可以是产量、成本、寿命、收益率等。当它们达到某个值时,如收益率达到基准值时,便可决定一个方案的取舍。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产品销售收入-年可变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Bep(产量)=设计生产能力×Bep(生产能力利用率)(2)盈亏平衡分析又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2.1.2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线性平衡点出现在销售收入、产品成本与销售量(产量)成线性关系时,如图1所示。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的交点p0为盈亏平衡点,其对应的产量Q0为盈亏平衡产量,在盈亏平衡点时,销售收入等于生产成本,利润等于零。只有在产量大于Q0时,企业才能赢利,否则,就要亏损。道路投资经济效果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道路的最低收费标准,这可以用简单线性盈亏分析方法来解决。道路投资方案的支出有两项,一是方案的初始投资额,二是每年的日常养护管理费。我们可以利用资金回收公式将初始投资换算为各年的等额投资,这便是道路年固定成本的主要部分。养护费中的人工工资及管理费与道路交通量无关,应归于年固定成本,养护费中的材料费及机械费随交通量增加而增加,属可变成本。对于两个以上多方案的盈亏平衡分析,可依照多方案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拟建某汽车专用二级公路总投资5000万元,寿命期为20年,折现率为10%。养护费与年等额换算投资相比很小,故全部纳入可变成本,均摊到每辆车上的可变成本约为0.10元。试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最低年过路费用收入为:p0=aQ0=3×2025166=6075498(元)若该道路设计通行能力为6000辆/昼夜,且交通量达到这数值,则最低收费标准为:amin=V+FQ=0.1+58729816000×365=2.78(元/辆)

2.1.3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实际生产中销售收入种生产总成本与销售量之间往往呈现非线性的变化(图2)。从图2中可看出,总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有两个交点,即盈亏平衡点Bep1和Bep2。当产量小于Q01时,总成本线位于销售收入线之上,项目出现亏损;当产量位于Q01与Q02之间时,项目盈利;当产量大于Q02时,项目再次出现亏损。所以,位于Q01与Q02之间是项目的合理经济规模,而m点对应着最优经济规模Q0,此时盈利最大。

2.2敏感性分析

2.2.1概念

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测定各个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所导致的经济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判断各个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做出相应决策。根据因素变动的数量,又把敏感性分析分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公路工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选择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2.2.2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只研究一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经济效果指标影响的敏感程度的方法。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敏感因素。一般通过计算敏感度系数来确定敏感性因素。

2.2.3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实际中各种因素的变动可能存在着相互关联性,不确定因素很可能同时发生变化,改进的方法就是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它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是综合的,分析时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不同变动幅度的多种组合,并计算各种因素组合下对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评价方案的风险程度。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的快速发展,影响公路工程项目收益的因素日益增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日益密切,因此,多因素敏感分析是公路工程经济分析特别是高速公路工程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师通过研究随机因素的变化对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对经济评价指标作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判断方案的风险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蒙特卡洛方法。解析法多用于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只有净现金流量或寿命期是随机变量,效益指标是净现值(或净年值)等。但是若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如现金流量、寿命期及贴现率都是随机变量且可能是非独立的,效益指标要求确定收益率的概率分布,这时采用解析法将变得十分复杂,而蒙特卡洛方法却能很方便地解决这类问题。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种模拟法,它是通过多次模拟试验,随机选取自变量的数值来求效益指标特征值。它的优点是无需复杂的数学运算,只要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便能获得足够准确的近似结果(均值、方差及概率分布等)。由于这种方法的试验次数很多,因此需借助计算机模拟才能有效地进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这一方法的运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它是公路工程,特别是风险性较高的隧道、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等方面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5

最初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规律的经验总结,但经过融合其他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并抽象化为理论形成了现代的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已经不再是仅适用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理论体系,对于市场经济占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在我国高校已经普通西方经济学课程近20余年,成为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后续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一般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分析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方法,将经济学研究成果,特别应用西方经济学于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成果转化为本科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材料成为提高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将新鲜的、下实际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料,才能培养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热情,才能培养学生们的理论应用能力,也才能更好地衔接本科与更高层次的学习。

二、国内西方经济学教学材料的特点

(一)、重视理论内容,缺少理论检验

注重对理论的说明是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一般性特点。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及经验上抽象出来的理论。因此注重理论的内在逻辑梳理,提供理论背后的经济学直觉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多引用国外研究成果,较少使用国内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不断强调案例教学,使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对一些研究成果的介绍也略有增加。但增加的内容更多引自国外经典教材中的案例或研究成果,而基于我国实际的研究成果却很少能够进入材料中。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无法得到关于西方经济在我国实际经济中真实运用的知识,客观地造成教材与实现之间不容的现象。

将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变成教学材料是一个具有风险的工作。一般认为,只有经历了严格实践检验的成果才可以成为教学材料。然而饱受责难的凯恩斯理论依然是本科宏观经济材料中的最核心部分,原因就在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也只是在其假定下才成立。

(三)、内容陈旧,对最新成果涉及较少

虽然在一些本科教材中增加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竞争等内容,也引入了实际商业周期、新凯恩斯等较新的理论,但常常都是一笔带过,整体上内容仍然比较陈旧。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对一些研究动向缺乏必要的启发性介绍,如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对一些重要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缺少适当的介绍。

三、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材料的方法

经济学前沿研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关注动态调整过程,即强调动态分析。分析中所用的动态模型一般包括多个动态方程,整个模型一般难以获得内生变量的解析解,所以常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向均衡调整的动态过程。这些经济学前沿分析中所需的数理方法也常超出本科低年级学习范围(西方经济学开课时间),甚至超出本科阶段的知识水平。降低研究中模型设定的难度,保持研究的主要结果、结论是经济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主要原则。

(一)、流程图示意

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一般多采用动态模型,变量之间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如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学变量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还有多个间接影响途径。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常常是模型的关键。如何将这些机制以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难点之一。流程图可以很好地阐述变量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向。

流程图是解释、说明复杂影响机制的有力工具之一,已经在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流程图与现行一般教材中常见的单一图形不同,有许多单一图形所不具有的优点。除上述优点外,采用流程图以流程形式表现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和方向,可以降低阅读者对数学推导过程的畏难心理。在完整展示整个经济模型后,可以将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分解开来,逐个进行说明。

(二)、比较静态分析

经济学动态模型分析中一般涉及均衡(或稳态)的变化及向均衡移动时的动态调整的内容。前一个问题的研究难度低于后一个问题,也与现行教学材料的内容更为接近,容易被学生接受。经济学动态模型的均衡或稳态分析时,可以将不同时期的同一变量视为常数,如动态优化后消费的euler方程中可能包括同期消费、滞后的消费和未来(预期)的消费,在求解均衡和稳态时可视为同一值进行加减运算。所以求解均衡问题转化为求解多元的方程问题。如果所需转化的模型涉及的变量略多,如模型中包括6-7个变量时,还可以通过代入法减少变量。

(三)、动态模拟展示

经济学动态模型的核心内容是分析从稳态到新稳态过渡或者向稳态收敛的动态特征。研究成果转化时可以采用与原来研究过程不同的方式展现动态调整的过程。如论文研究中可能是在对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变换后进行模拟分析,但转化时可以采用与原研究相同的的模拟,也可以直接对原动态模型进行模拟。

转化后仍用对数-线性模型的模拟,便于与原论文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并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但缺点在于模型的对数-线性变换需要一些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可能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直接采用动态模型进行模拟减少了对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变化的工作压力,也更为直观,因此容易被学生授受。但不便于与原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四、结论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6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7

关键词: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abstract:withtheestablish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continuouslyimprove,theconstructionmarketcompetitionbecomesincreasinglyfierce,theobjectivesituationof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notonlytechnicalequipment,personnelquality,timelimitquality,constructionorganizationandsoonhavehigherrequirements,andtheimplementationoftheprojectoftheengineeringcostmanagementalsohavehigherrequirements,therefore,should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evaluation.

Keywords:qualitativeanalysisquantitativeanalysis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一、当前施工组织设计现状

1、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

现在有一部分工程没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没有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随意性很大,出现了土方调配无序,运进运出;材料的多次倒运;机械设备使用无标准,大马拉小车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系统网络图,造成工序衔接安排严重脱节,出现大量的窝工浪费现象,使工程的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失控,引起了工程结算困难,使工程的经济纠纷不断增加,致使投资效果很差。

2、流于形式的施工组织设计

正常情况下,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建设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或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款。但由于施工单位从收到招标文件到送交投标书往往时间很短,使投标书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比较粗糙,仅侧重于施工现场的规划和布置,而对一些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案,质量控制方法,安全措施,劳动力,物资,技术保证措施等内容未能做出全面的反应。更有甚者则拿其他工程项目照搬套用,结果是驴头不对马嘴,漏洞百出,谈不上经济效益和投资控制。

3、建设单位只注重低价、轻技术评审

在现有的工程招标投标环节中,建设单位往往比较侧重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实力、工程报价、质量保证及其工程工期保证的承诺。而对于投标书中的具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不够重视,尤其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以及是否优化组织等问题的分析很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往往会引起工程结算的经济纠纷;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或者虽然有施工组织设计,但对其中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未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同样也会引起最后结算时的经济纠纷。在投资来源发生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技术性文件,而且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

二、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施工周期、劳动生产率、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安全指标、机械化施工程度、施工机械完好率、工厂化施工程度、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节约三大材料百分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三大材料节约指标。这些指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完成后进行计算,并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中,作为考核的依据。

1、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重技术轻经济,技术经济相脱节是一种普遍现象。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往往只注重对技术方案的论证,对经济因素考虑的较少,缺乏多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只管技术,不管经济,甚至追求新、奇、异,造成投资失控。目前解决的问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作为造价控制人员应该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比较,反馈造价信息,能动的指导设计,使设计方案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投资。

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工期、成本三个主要方面。选用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在质量能达到优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最低。对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同的设计内容,应有不同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基础工程应以土方工程、现浇混凝土、打桩、排水和防水、运输进度与工期为重点;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浇灌及运输、脚手架选择、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2、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经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进行分析。例如,工期是否适当,可按一般规律进行分析;选择的施工机械是否适当,主要看它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机械提供的可能性等;流水段的划分是否适当,主要看它是否给流水施工带来方便;施工平面图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场地是否合理利用,临时设施费用是否适当。定性分析法比较方便,但不精确,不能优化,决策易受主观因素制约。

定量分析法一般采用多指标比较法,该方法简便实用,也用的比较多。比较时要选用适当的指标,注意可比性。有两种情况要分别对待:一个方案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另一个方案,优劣是明显的;通过计算,几个方案的指标优劣有穿插,分析比较时要进行加工,形成单指标后再分析优劣,可采用评分法或价值法。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8

关键词:制造;故障分析;功能

一部整机的设计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要求,同时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并且满足一定的经济性,同时兼顾外观及人体工学要求。其中使用功能的要求首先要得到满足,这是设计过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三个方面就不重要,某些情况下,安全性或者经济性可能也变成重点考虑的问题。

综合诸多方面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就要进行整机设备的设计,图1给出了设备制造流程。设计过程中涉及到零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问题。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影响到使用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是否容易早期失效;也影响到安全性、经济性、外观等方面。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可靠直接影响到使用功能能否得到满足、可靠性及安全性、经济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综合考量对于设计出一部使用功能足够、安全性高、经济性良好、兼顾外观要求的机器是有利的。

下个环节是零部件的毛坯选择及成型方案选择问题。由于设备类别的复杂性,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及毛坯成型方案也较为复杂。一般而言,金属材料所占份额仍较大,毛坯选择经常在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之间进行。毛坯方案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要求、工艺性能、经济性及现场条件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材料选择得当,毛坯方案不合理,也会导致使用功能不足的现象发生;某些情况下毛坯方案不合理也可能导致经济性欠佳。所以,合理的毛坯选择同样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加工制造是毛坯成型的下一个环节,通常涉及到传统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基本环节,某些零件可能采用特种加工方案。这些环节主要满足形状、精度、粗糙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满足强度、刚度、硬度、韧性等方面的要求。

对所设计的零件、部件制造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装配。装配过程需要满足的内容一般包括:清洗、、密封、公差、涂装等方面的要求,在装配过程中如果这些环节没有做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铁屑装配到机器中会引起急剧磨损,公差要求没有达到会导致配合不良,装配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应力等。

当一台整机投入使用后,就进入到服役阶段。在服役阶段中涉及到工作条件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以及对机器的保养是否定期、合理等,这些方面都对机器的正常使用起到关键的作用。超出设计要求、较为苛刻的服役条件、不合理规范的使用及保养都是机器早期失效的重要原因。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9

一、价值工程的内容、方法及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1.价值工程的内容与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多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的表达式为V=F/C(式1),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评价技术,C―费用系数。价值工程的内容体系包括对象选择、信息收集、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方案创新、评价优选几个方面。价值工程的方法体系包括一切对实现目标有用的活动方法和工作方法,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的方法。在选择对象时,一般采取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等;在功能分析时,功能的量化方法一般有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类法、类比类推法等;在功能评价时,一般采用功能成本法、功能指数法等。

2.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具有投资额大,可节省空间费用高等特点,是价值工程实践和研究的热点行业。在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及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价值工程研究和应用。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者要研究的是项目总体功能和目标要求及实现方法,主要从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手段等几个方面明确项目的功能和目标,通过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等寻求用较经济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的功能和目标。

工程设计阶段是具体确定项目功能与费用的对立统一过程,一般分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工程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费用,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80%以上,在此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功能结构,力求降低费用,是提高价值工程的关键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业主运用价值工程实现功能、取得效益的决定阶段,无论是采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材料分别招投标,还是采取某种形式的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投标方式,项目业主通过合理界定功能和费用关系,运用竞争择优手段,借助价值优化判断,选择优秀的服务商、承包商、供应商、运营商,通过合同明确价值优化目标,是建设项目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施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包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协调处理施工接口、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该工程所需要的功能。运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重点研究运营功能的提升,研究不同的运营维护和设备维修模式,考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降低费用的作用。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应用价值工程,主要是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通过价值工程分析改进工作。

二、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用的决策步骤

价值工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即分析价值与功能、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如上述式1所示,从该式看出,要提高项目(或产品)的价值,可以从5个方面考虑:一是功能不变,成本降低;二是成本不变,功能提高;三是成本增加一些,功能有很大提高;四是功能提高,成本降低;五是功能稍微降低,成本较大幅度降低。

一般情况下,成本可以用货币表示,而功能却千差万别,很难用数量来表示,一般是采用强制确定法,根据决策者的经验和需求,对评价项目的性能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打分,最后进行综合量化计算。

建设项目的直接标的物是建筑产品,研究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首先必须分析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价值分析的主要目标,明确评价目标所要达到的性能内涵及其成本的构成。其一般步骤为:

1.建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对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各指标权重。

3.计算各方案性能综合得分(为该方案各性能评价指标得分与其权重的加权和)。

4.计算各方案的性能评价系数F(为该方案的综合得分除以所有方案综合得分之和)。

5.分析各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

6.计算各方案的成本系数C(为该方案成本除以所有方案成本之和)。

7.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V(等于该方案的性能评价系数除以其成本系数)。

8.方案比选及优化。

关于价值系数计算结果的说明:价值系数V=1,说明选择该方案所获取的性能与所花费的成本比中大致相适应;价值系数V>1,说明方案所获取的性能较高,而所花费的成本比例较小,即性价比较高,应为首选方案;价值系数V<1,说明方案所获取的性能效益较差,相对来说所花费的成本比例较高,应该放弃该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价值工程决策首先要计算出所有可供选择方案(假设共n种)的价值系数集合{V1,V2,…,Vn},然后再做选择。因此,可以得出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决策模型:一是可选方案为Vi≥1(i=1,2,…,n)的方案;二是最佳决策方案为V=max{V1,V2,…,Vn}的方案。当然在特殊情况下,若所有方案价值系数V均小于1,且由于资源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方案价值创新的情况下,应选择价值系数较高的方案为较优方案。

三、应用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价值工程的评价方法,现以银川市某建设项目在设备招投标过程中对某种型号试验检测设备的技术评估为例,进行模拟评价与方案比较。在开标后,有三个厂家生产的a,B,C三种不同的设备进入评标范围,各设备的投标报价分别是:a设备12万元;B设备11.5万元;C设备10.5万元。根据技术经济专家讨论设备性能评价指标由5个单项要素组成,并分别确定了指标权重,在评标过程中对3种设备的性能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打分(10分制),并进行加权汇总,分别得出3种设备的加权综合得分为8.5,7.5,7.75。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1.计算各设备的性能评价系数Fi

2.计算各设备的成本系数Ci

3.计算各设备的价值系数Vi

由以上分析计算过程可以看出,B设备的价值系数小于1,应选择放弃。a和C两种设备的价值系数均大于1,都是属于可行的方案,且VC>Va,再根据定标中的报价孰低的原则,应优先选择C设备,从而解决了表面上看a设备性能好价格高、C设备性能稍差而价格低之间两难抉择,深入分析,只能说a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并没有带来性能上相对的更显著的提高,评标专家组综合分析也认为,C设备具有的功能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完全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同时控制了建设项目的造价。

四、结论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及其基本决策模型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阶段的技术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使得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问题更能结合建设项目工程实际,更符合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够统筹考虑影响工期、投资和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到判定建设项目技术问题的必要性和选择出建设项目设计、工艺及设备等技术问题的最优方案。通过以上案例中价值工程原理的应用,首先说明了对于企业只有在项目产品性能方面寻找突破,尤其是在权重较高的适用性能方面下功夫,开发高性能的项目产品,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说明了运用价值工程能够在总多决策方案中能够提高决策的成功率,也说明了价值工程原理的运用使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设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10

【关键词】项目经济评价;风险管理;研究

1引言

目前,由于我国对产能过剩的调控和频发矿难事故的治理,使我国的煤矿企业总量不断减少。在这个背景下,需要煤炭企业开展项目经济评价和风险管理,以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项目经济评价

煤炭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分为3个模块,分别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评价。下面进行详细阐述。2.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指针对煤矿工程各项目中需要用到的各项投资进行整合并估算。一般来说,在煤矿工程中要对矿井和选煤厂的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等方面的资金进行整合。另外,还需要进行矿业权价款投资,这部分投资采用的是分期支付方式,在建设期缴纳一部分的金额,剩余下金额在合同规定的生产期年限中逐年交付。对于一些生产要求较高、安全意识较高的工程,在上述投资中,设备投资比重较大,这也是目前煤矿工程投资的一个发展趋势。主要注意的是,针对流动资金的估算需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要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救灾和善后等方面的风险抵押金[1]。

2.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投资使用计划、资金筹措和资金筹措方案分析3部分。投资使用计划是针对建设期、交叉期和生产期3个阶段的资金投入进行统筹规划,并通过企业自筹和银行借款2个途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的比例。最后是要进行资金筹措方案分析,确保资本金能够有效供应,确保企业具备一定的偿还能力和可靠的资金来源。

2.3财务评价

2.3.1财务评价指标。财务评价包含的层面较多,需要针对多个参数指标进行评价。一般来说,财务评价的参数指标分为基础数据和原煤生产成本数据。在基础数据中,企业需要针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所得税的税费以及利率、计算期、生产负荷、基准收益率、折现率和盈余公积金等相关参数收集资料。原煤生产成本包括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并且在建设所在地的人工、材料、电力等价格的基础上进行计算,需要包含建设工程以及日常成本的方方面面。另外,企业需要针对目前煤炭价格的浮动趋势确定销售价格,该工作需要经过对上述财务评价指标进行严谨的分析获得。2.3.2财务分析。根据上述指标,煤炭企业财务部门需要进行财务分析。一般来说,财务分析分为3个部分,即盈利能力分析、偿还债务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在该煤炭项目达到一定生产能力后,扣除相应的销售税金和上缴的增税值后达到的年平均利润总额和年平均总利润所体现出来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偿还债务能力就是在合同规定的借款条件下,煤炭企业的借款偿还期内是否能保证债务资金按期偿还,也就是其借款偿还期内年偿债备付率是否大于1。财务生存能力分析,需要遵守资金平衡原则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原则,前者指的是在还款资金短缺时,先动用以前年度累计盈余资金,累计盈余资金不足时,动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若还是不足,则借用短期贷款。而后者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2.3.3不确定性分析和财务评价结论。项目评价过程中,数据一般都是预测和估算得到的,必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经过上述步骤后还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一般以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为主。综合上述评价信息后,需要得到关于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多方面的结论,并探究该项目的可行性。

3风险管理研究

3.1项目主要风险分析

项目风险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会影响企业建设和生产运营的风险。一般来说主要是投资项目风险,也就是在市场预测、技术方案、工程方案、融资方案和社会评价论证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主要风险进行识别。而项目风险则包含多个层面,主要为安全风险、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政策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社会风险、外汇风险、环保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是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中的,是风险识别与管理的重点。以安全风险为例,煤矿工程的重点在于矿井的开采,并且大多是在地下进行作业,特别容易发生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多种灾害。所以,在安全风险的管理上,需要企业着重针对开采技术、探勘技术、防火防爆技术等方面的投入[2]。

3.2风险管理措施

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在风险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首先是对资源风险的管理对策,需要煤炭企业加强对勘探技术的投入,并及时将原地质资料进行修补,从而促进开采计划和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安全生产对策,其核心在于确保勘探、生产、建设过程的安全。要求企业能够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开展质量达标活动,对于矿井通风设备、煤尘灾害控制技术、采煤技术等进行优化和改进,要保证施工现场能够在合理的管控下,确保操作流程、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的良好实施。同时消除一些会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的隐患。为了做到上述几点,还需要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职工体系的素质,严格审查各职工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资格。然后要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控制,这部分工作要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将投资效益和投入产出效果进行分析,尽量缩短工期、提高建设和生产效率。另外,还需要做好项目评估和管理,通过兼并和收购达到低成本扩张的效果。最后则是环保和政策2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对于前者,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工程所在地的植被、水资源、空气、声音等。后者则是需要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国家的政策变化,以更加敏锐的经营嗅觉,在政策的允许下开拓市场。

3.3风险管理手段

风险管理手段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担。风险回避就是直接隔断风险,这主要是对一些危害巨大的风险采用的措施,这部分风险的治理代价往往过于昂贵。风险控制本质上就是优化设计,依靠先进的设备、技术达到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投资等方面的控制。风险转移就是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出去,如保险公司担保、移交项目承包商等。风险自担就是企业自身对一些代价较低、损失较小的风险进行承担。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