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十篇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十篇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02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理解;兴趣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保障学生的良好全面发展,我国开始进行对于中学生的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思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需要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需要对化学新课程改革进行认识和理解。

一、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首先,伴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我们共同步入了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面对一个展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化学教师要转变之前陈旧的教育理念,重新对化学课程加以新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为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们要清楚,新课程的改革并不仅仅是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更是对学生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新一轮的改革,化学课程的改革始终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向上发展”这一最基本教学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宗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在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看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

其次,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健康、能源、科研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我们进行了课程上的改革,化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而且为学生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选择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素材,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并且对于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要进行合理地选择、组合加工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以此来增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背景和素材,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并且针对在“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的积累上,教材中又添加了“活动与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习动机的产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学习动机还是由于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以及学习后的成就感而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对化学课程兴趣的培养。

二、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出的建议

1.创造有效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知识可谓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造,将化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加强他们对化学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讲到各种化学反应的时候,我们可以以生活为根本切入点来创造有效的化学情境。例如:厨房的白醋和红心的萝卜发生反应,萝卜由紫色变紫红色(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紫罗兰花遇醋变色(酸和指示剂)、水壶内的壶垢放到白醋中有气泡生成(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等等这一系列反应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各种化学反应有了一个基本的初步认识,然后我们教师在适当的加以引导和讲解,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课本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紧密性,感受到化学存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

2.巧妙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目标的引入,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设计出新奇的,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化学教学上,老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语音等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质疑。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在“巧”上花费心思,一定要做到有中心,有重点,有挑战性和启发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适当的唤醒学生的理性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一味的害怕学生听不懂,因此就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讲解和强调,殊不知,这样更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置身事外,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或多或少有一些被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的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与学生之间课堂上的有效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单纯一味的让学生埋头钻研,或者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压根就不思考就直接养成好问的习惯都是很不利的,学生闭门造车埋头自己思考,反倒容易钻入死胡同,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习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淡化的毛病。再者,学生一遇到难题,就要寻求帮助,找老师,找同学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养成不善于独立思考的毛病。所以,针对新课程改革内容,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的沟通,在此为了提高课堂上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们可以在讲解课后习题时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的教学模式,并对表现优异的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沟通、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这就与我们新教改所提出的“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吻合,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并且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改革在为我们教师带来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改革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都会为改革的理念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真正的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贯穿于我们平时的化学教学当中,并且我还会将良好的教学理念一直延续下去,即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完成的,教师不去插手帮忙,而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进行任何提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更多的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邓军,张平.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

[2]朱如昌.浅谈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Z1).

[3]郑小玲.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0(29).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2

西安普通高中新课改实施三年来,在聚焦课堂改革、探索高效模式、整合校本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彰显个性魅力、探索多元评价,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在新课改方面的探索经验逐步形成特色,西安市铁一中、西安市八十三中、西安市八十九中分别在“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等方面的示范效应已走向全国。

西安市的这三所学校在实施新课改中,也都经历了从摸索到成功的过程,他们也曾遇到过与我们相同的困难和疑惑,但他们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倾注了心血和汗水,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当然,他们坦言,第一轮新课改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作为促进高中教育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课改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各学校高中课改存在明显的区域校级差异,学校的高中管理有待规范,部分教师的教法比较陈旧等。总之,新课改的路很长,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前行。

二、我们的学校应该处理好几个问题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主旨。因此,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培训对象分为全员培训和一线教师分科培训,培训方式分为参加省、市、区多级培训和校级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尽快明确和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要求。

其次,明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设置。必修课用新课程标准授课,每课必讲,紧扣高考。选修课采取“高考考什么就开什么”的基本原则,以《高考考纲》为依据,确定选修内容。

第三,要处理好课程内容和课时量之间的矛盾。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量基础上,可适当增加高考科目的周时数,确保必修内容完成。在对课堂内容的处理上,一方面要大胆取舍,一方面要重新组合。比如,在课文教学中,可把两篇内容相关的课文合并在一起集中学习,这样可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第四,合班实施选修课程,研究开发校本教材。选修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校本教材,微型课题和课外活动等形式,选择最合适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达到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校本教材可根据高考内容,编制选修资料,既能够深化学科知识,面向高考,又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课可选,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下转2-7版中缝)(上接6版《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四、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教育理念社会价值反思

2010年以来,随着进入21世纪后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陆续制定、完善和颁布,它将在以往的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这将是有史以来变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对教育改革的全新部署。可是,在如此重大而又严峻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队伍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

对此,我深感疑虑,尤其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两次跟随“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的优秀学员(政治学科的一线骨干教师)学习和接触的过程中,并在经过研究生的专业课内容的学习以后,我的忧虑不但加深。结合已学的知识,以一个敬畏者的心态经过仔细的反思后,我想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和定位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角色该如何定位

一直以来,在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教育模式中,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历来是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随着其主体性的日益彰显,学生往往被当作被动的被灌输知识的客体,这在目前全国各类学校的教育中极为普遍。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造就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对生活的倍感无趣,进而抹杀了其作为生命个体的思维发展和自我存在的意义。总之,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做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社会存在性。而在其中,教师也在有意或无意中充当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帮凶。

在现代教育理念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这种转换,却让许多老师感到茫然,尤其是在广西壮蔟自治区今年也即将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的大教育环境下,好多教师更是多了一份慌乱和无所适从。

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的激烈碰撞

新课程改革所引入的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教育的目标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将学生教育成人、成材,但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培养方式上―即其所执行的教育理念也是时刻在激烈碰撞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现代教育理念,其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体验过程,即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记忆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和价值观。也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作为辅助的桥梁,通过适度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自我成长和自身发展,从而在社会中形成生活的智慧乃至学术和人生的智慧;并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追问和顿悟’,从而升华为一个自主性的、社会化成长的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这充分体现在“教育”的“育”字上。这一点上学期在德智外国语学校,从与其校长的教育理念的交流中,到其讲叙学校的办学思想―“让学生‘象大树一样成长’”和其学生在外人面前所表现出的良好素质中可以看到。也可以看出一些有眼光的教师在课程改革这方面所做出的一些适当和有效的探索与尝试,但可悲的是绝大部分教师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三、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社会价值取向把握的冲突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尤其是高考制度不合理方面上纲上线的限制,好多教师尤其是面对高考升学压力的一线的老师们,似乎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一种荒谬的共识――‘课改是个屁,分数是个宝’。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在其现实利益与个人前程面前就更加显的苍白和无力。

当然,也有些有智慧、有眼光的教师能够看到新课程改革的价值意义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在;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其价值取向中,其偏重的依然是高考方案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利益和实惠。为此,在轻重缓急中其撇清的永远是新课改,课改方案也仅是点缀和陪村而已。

四、在新课程改革中该如何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和实践

随着当今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对教育场域中的职业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此,就如何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实践新课程改革,我想提出如下感受和建议。

反思是自我更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实现自我更新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在教育过程中倡导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善于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社会化成长,即“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教师应把教学、研究、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活方式,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职业人成长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容许教师自由地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激发其参与专业学习和实践新课改的动机。并设置有利于适宜自我更新的环境、创造教师学习的必要条件。

五、结束语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4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与健康准备活动形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准备活动作为体育与健康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被大多数体育教师忽视。然而,对于教师而言,准备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为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服务,还可以作为挖掘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克服神经机能惰性,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能起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下面具体谈一下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准备活动的认识及对策。

1.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备活动的新认识

1.1准备活动的重要作用

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作准备,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由课前的安静状态进入课中的剧烈运动,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协调指挥能力,预防伤害事故,而且还能发展身体素质,因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2新课标下准备活动的要素

1.2.1时间和运动量要适宜,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作准备的,不能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新课标下一般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实施起来,很难掌握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小,起不到作用,运动量大,令学生感到疲劳,再去学新的教材,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其学习效果会适得其反。

1.2.2内容选择要有针对性

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材,要紧密结合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既要做到灵活多变,又要与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吻合,在全面的身体活动基础上,还要侧重身体的某些部分,此外,还应围绕教材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练一些与教材相衔接的辅动作,如学跑跳类内容,最好采用以下肢活动为主的行进间练习。

1.2.3准备活动形式要有创新

准备活动应有目的地借助于各种合理的练习手段,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尽可能在课的开始阶段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要适合学生的心理敢于冲破陈旧模式,不断改革创新,用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1.2.4准备活动要科学合理

准备活动的强度、密度、动作幅度要循序渐进。首先要保证全身活动,在这基础上突出重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素质水平和机能状况来安排,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状态、情绪做出相应调整,如学生兴奋性较低,可进行趣味性较高,活力十足的活动来提高其兴奋性。如学生兴奋较高,可选缓和而有节律的活动来限制一下。

2.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准备活动所采取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把做好准备活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使其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共识。体育教师应利用室内课巧妙地把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课外活动时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设计成问题,如跑步时腹痛,脚扭伤等常见运动损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其发生原因、后果等,最终让学生明白,做准备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

2.2勇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2.1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三年的体育与健康教子,如果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或者游戏都不尽相同,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信息时代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或是让每个学生都编写一个游戏,然后你就会发觉,学生编排出的东西超乎你的想象,这样一来,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也会随之有所增强。

2.2.2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在接手新的教学班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编排出一系列奖励措施,学生大都好胜心强,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其今后发展。

3.结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一个好的开始在任何教学中都非常重要。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只有我们对准备活动重视起来,才能带动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我们在积极研究如何做好准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心理,采用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参与;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3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6

然而,前一阶段我们在与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接触和调查了解中,却听到、看到许多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不相吻全、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和做法,如许多教师、教育部门的领导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中,没有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仍然只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创造性的教育和培养,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试教育、英才教育,分数至上的做法和理念仍然统治着许多地区的基础教育;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模式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不少教育工作者至今还在怀疑新课改的正确性,担心新课改的长期性;许多教师知识贮备不足,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面对这种种现象,我们深深的担忧。为此我们对我省黔南地区的贵定、瓮安、福泉、三都、荔波五地40多所中小学展开了大面积的调研,收集到了许多真实而丰富的宝贵资料,获得了重要的反馈信息。

一、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得到有关新课改的高质量培训及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在调研中,广大第一线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普遍反映,要使新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尽快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经我们统计,有超过1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60%左右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不超过一周,1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培训中没有实际收获,近40%的教师认为培训流于形式,超过50%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培训时间不足;仅有2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培训中很有收获,认为新课改时间基本上够的教师不到10%。因此我们人为:

1、新课改培训力度、培训标准、培训时间、培训广度等各项培训指标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区教育现实的需求,远远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不少的新课程培训无论是培训规格、组织管理,还是培训者的能力水平、态度和认识上,都不够规范,有失水准;新课程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3、广大教师对过去的培训极不满意,他们渴望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渴望能得到高水平、足够培训时间的新课程培训。

二、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过;不少教师在思想观念、教育理念上还没有彻底从传统教育中走出来,对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认识不足,甚至还持怀疑和反对态度。

在“对新课改基本精神理念及对新课改的思想认识”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发现::

1、由于新课改的师资培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因此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基本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有近半数教师不甚了解,甚至还有极少数教师对此一无所之。

2、超过50%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具体要求知之甚少,甚至个别教师一无所知;

3、有近两层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性缺乏正确认识,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错误地理解为“长官意志”、新的“文化运动”,“瞎折腾”,对新课程改革持怀疑、否定态度,认为新课程改革毫无必要的;

4、近三层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在主观上是被动地去适应,极个别教师甚至还带着对立和抵触的情绪。

三、在教学中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把握和实施上普遍存在困难,存有疑虑;广大中小学教师急需得到指导、帮助和培训。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8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有较大的困难,其中近2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实施新课标非常困难;在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上,许多教师存有疑虑,没有从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的高度上认识理解新课程标准,其中有20%左右的教师认为新课标不符合学生实际,要求不合理,而更多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能完全理解和接受的教师仅有20%。由此可见加强对新课标的培训刻不容缓。

四、不少教师认为新教材难与把握和实施,在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普遍没有从传统教材中走出来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7

[摘要]陕西省商南县在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如认识上的不到位,发展的不平衡,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等。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校际互动,信息共享。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广大中学教师接受了长时间的预备期培训。从新课程所诠释的全新理念,对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的革命做了“洗脑”式的升级。广大教师们了极大的热情,逐条逐句地研读、理解、交流,得到了很多新的感念,创设了很多新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积累了很多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大大加快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博得了教师们的好评。

课改就是一种改革,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来把握。

1.如何改革教学理念

学习加探索是改革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其精神实质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

2.如何改革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因此,设计好“过程”、“方法”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关键。

3.如何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必过于计较于这节课教学方法是否是“启发再创造”,重要的是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和举措。

4.如何改革课堂模式

作为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们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施新课程。课堂模式现在发展为情境―建模―应用―反思―拓展的模式。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多样并存的模式。

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充分利用新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教材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新编教材得不到充分利用,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它的好坏关系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成败。

2.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很多特点更适合实施素质教育

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采用实际问题引入,强调数学应用意识。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利用“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毋庸置疑,课改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

1.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不清,对新教材的内容的理解仍囿于对知识本身的灌输,忽视了教育功能的全面性。

2.课堂教学追求表演,华丽,缺乏深刻性。

3.课后的再认识缺乏延续,反思后的奇异想法缺乏“回炉”。

4.对学科模块的教育价值缺乏理解,对学生个性差异了解不够,对发展性评价意义和方法缺乏研究。

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迫使我们时时检点自己的教学行为,常常思考现实教学与理想教育的差距。新的教育理念将引领和督促我们不断求索创新。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数学教学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教师应“用一种生态的和谐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用生态的理念,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教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数学课堂生态化教学具有和谐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关联性、有机生长性等基本特征”。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钟爱数学甚至渴望数学,扩大数学教学的影响力,我们就应该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遵循“生态化”原则的“绿色”课堂。

参考文献:

[1]石鹏逾.浅谈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几点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2007,(4).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9

关键词:课改;教师;学校;社会;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但在取得良好成绩的背后,却有教师付出劳动的艰辛。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角色,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对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重新认识,不仅要知道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还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全新期待,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所有的焦点都针对了教师,教师由此面临着较多压力,主要来自于:一是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中依然唯分数至上相矛盾带来的压力;二是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要求教师学历、进修的压力;三是课程改革中学校转型不能及时跟上,导致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不完善带来的压力;四是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压力等。过高的工作压力会较大地影响教师的生理和心理,会让教师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甚至会给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影,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减轻教师的压力变得急切而急迫。

一、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要善于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是好的,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进行自我教育,用正确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课程改革、面对课程改革。由于认知环境、生活处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体对压力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应对压力的做法也不同。相同环境下,不同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以及压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认清自我,不断调整,在调整中修正认知带来的偏差,修正对现实生活模糊的认识,修正不切实际的观念,甚至是修正一些错误的想法,这些做法都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是不可逆转的,是大势所趋,是客观正确的,有助于教育发展,主动、积极去迎接课程改革,去适应课程改革,去运用课程改革,让课程改革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广大学生服务。

二、学校组织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立即摒弃过时的、不符合课程改革的制度,

尽快建立和完善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全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如,新的学生考试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育评估体系,顺应课程改革的制度将极大减轻教师在改革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也会给在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一个正确的导向,让教师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自己,并鼓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社会方面

要建立一种消除教师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压力的社会机制,给予教师深切关注和积极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要对教师的角色有合理的期待,不要给教师太大的压力,多多理解一下教师的工作,多多关心一下教师的生活,多多原谅教师的一些不足。教师不是圣人,也是平凡的人,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宽容、谅解、同情和帮助教师,积极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不断促进教师地位的提高,增强教师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篇10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

一、理论认知期――从摸索到认知,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教学改革刚刚提出,大家都是从理论上认识了解到这一新鲜事物,以往的教学,不分男生、女生;不分学生的喜好;更不分体育教师的专项体育能力及水平;所有学生都是一个统一的考试锻炼标准,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

在这一时期,广大体育教师经历了课程改革中的“体育通识教育”认知培训期和“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再认识”培训,这两个阶段称作“理论认知期”。

1、“体育通识教育”培训期

在世纪之交,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际都在进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并把这项改革作为增加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与措施。而我国的基础教育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固有的知识本位,学位本位问题没有实质性的根本转变,素质教育和教学效果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试教育下的“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则搞得更加扎扎实实”,而正是这两个矛盾的结合体使得我们下决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2、“专业知识技能的再认识”培训

和其他学科一样,体育课程改革初期,本分教师只是粗浅的认知体育新课改精神,更有的教师认为“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新课改既然倡导尊重学生的需求,那么学生愿怎样就怎样?”;有的还认为“新课程改革倡导尊重学生自,那么学生学习的怎样都可以?”;还有的固执的认为这是放羊式教学,对待不同的观点认识和评价,许多老师不能接受甚至出现对体现体育课程改革和实施出现“好”与“坏”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结论,甚至到目前为止这种针锋相对的评价交锋仍在延续。

认知归认知,改革还是得继续,由于体育项目的繁杂多样,针对高校中提倡的专项选课教学,我校对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专项的划分和教师的专业培训,辽宁省高校工委也在寒暑假期间举办体育教师骨干培训,有基础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经验推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论文报告,针对不同的地域、学校男女生比例、教师结构比率进行本校的特色体育课程设计,由于体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大家从开始接受这项改革开始,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边领会边实践,在没有可提供和借鉴经验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都在构建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

二、摸索前行时期――理论指导实践确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第二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大家都带着疑惑走进课堂,走进实践,不断学习,求实变新,企图走出旧时框架,建立新的教改结构模式,并树立新观念新理论知道实践教学的信念,逐步让教师、家长、学生重视“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随着高校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改革的深化,教学组织形式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从原来的重点“教授”像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向转变,由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授方法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方向转变,由此一个新的名词“选项教学”开始兴起,并引发出大家新的思考,师生的互动关系重组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引发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系列变革,在教学中一方面由于不能一下子将以前历史时期留下的教学组织形式马上根本改变,所以改革的前提是还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在实施选项课教学中还要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多媒体观赏等手段,促使原来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变革和创新。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求体育教师依据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按照兴趣和活动基础,自主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并能积极投入学习的体育项目中,这不仅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体育课不再是枯燥,男生放羊、女生不愿动的局面,使得学生更愿意进行自主锻炼、深化体育的意境、更能理解“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三、快速提高期――体育教师经过实践已经摸索出一套改革的新思路加速课改的突飞猛进。

在这个时期,由于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达到一定模式,广大体育教师已经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所以就面临教师要加强自身基础理论、专项素质理论、专业特长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以往的体育教师更注重的是技术的全面,使得专项教授能力达不到更高的水平境界,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却从“选项教学”层面要求教师的专项教学水平更高,这样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广大教师的学习和积极性热情空前提高,充分体现在学校的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运动训练比赛、教学科研中,形成校本体育和健康体育体系;从教育行政方面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以课改为生为本,保证“全面发展”、“终身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从体育场馆设施大力投入,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体育新课改的健康有序的前行。

这一阶段体育教师应该多学习,走出去引进来,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着眼于学生体育活动的习惯养成和“终身体育”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在教学中把这个课改的外因转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练习的内因动力,使得教师在“教与学、训与练”中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所作所为,如滴水穿石、如春风化雨,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更应该给予榜样的力量,进而化为教育的力量。

四、纵深发展期――走出去引进来,拥有中国的情怀、世界的眼光

“十年种树,百年树人”在过去的将近20年的改革中,体育教师以积极地热情、良好的心愿投身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大潮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地区差异,改革的力度和实践效果并不明显,使得体育课程改革进程差异较大,而体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而任重道远的长久性任务,改革的经过是漫长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仍需不断创新、探索与尝试、探索与开拓新的更有效的改革思路,丰富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十年后的今天体育课程改革在继承与发展的定位上不断前行,我们将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之路才能拥有中国的情怀、世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