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开展专题培训十篇开展专题培训十篇

开展专题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8:58

开展专题培训篇1

论文摘要:培训作为提升员工素质、贯彻企业发展理念、规范企业操作流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直受到众多单位的重视。湖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尝试组织开展客户经理专题培训,培育职业化、市场化的客户经理团队,增强客户经理队伍的软实力,并组织开发一系列培训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客户经理是烟草流通企业对广大卷烟零售客户进行服务营销的前台操作岗位,作为连接烟草公司与零售客户间的纽带,肩负着服务营销与品牌营销的双重重任,培育职业化、市场化的客户经理团队,对于推进“订单供货”和客户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湖南省客户经理人员数量多,比重大,湖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近几年在培训和专业实践过程中与客户经理加强沟通与了解,针对客户经理队伍现状,分析客户经理队伍存在的问题,调整了客户经理培训工作的思路:组织开展客户经理专题培训,增强客户经理队伍的软实力。

一、客户经理队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情况分析

全省系统客户经理队伍中大部分市场维护能力较强,在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如收集、维护与管理零售客户基本信息,收集、响应、反馈零售客户需求信息,向零售客户提供相关服务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年龄差异大,从全省的情况来看,既有刚刚大学毕业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即将退休的老员工;二是文化程度不一,有少数研究生,有一部分本科生,但更多的是大专生、高中生,甚至还有初中生;三是工作时间的长短不一,有的人是从访销员发展而成的客户经理,有的或多或少做过营销工作,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刚从学校毕业或转岗的,对营销工作的了解很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客户经理的工作要求日趋提高,客户经理的才职不匹配。按照2007年国家局编写的“四员”作业手册的要求,客户经理主要承担市场维护、品牌培育、客户服务等职责,但很大一部分员工达不到,突出表现在市场调查预测能力、品牌培育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弱。

2、客户经理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年纪大的客户经理责任心比较强,但不能适应现代营销工作要求,年轻且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客户经理处理客户关系的能力大都较弱,大多数的客户经理难以胜任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在2008年,全省行业全体客户经理参加了第二届营销竞赛的复赛,初赛成绩显示差距很大,技能测试中有客户经理仅得几分,仅约10%的客户经理参加了复赛,理论知识较平均,但技能测试中高的有90多分,低的只有30多分。

3、客户经理的能力欠缺,工作不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低,任务很难完成。有的员工一天到晚很忙碌,感觉很累,但效率不高,也很苦恼。

4、客户经理销售压力大。近几年随着市场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工作量大,要求高,填报数据繁杂,不少客户经理感觉压力大、力不从心,对工作有厌烦情绪,近几年,客户经理离职或转岗的现象较为频繁。

5、客户经理的学习动力不足,客户经理很少有出省考察等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同时事情多也不想学。

二、培训需求调查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比尔指出:“环境越是具有动态性(市场和技术迅速的变化),公司越是必须考虑管理人力流入、流出和在组织内的流动。增长要求通过招聘、发展和提升有能力的经理和技术专家来不断扩大公司的人力库存。成熟产业中增加的竞争可能要求更少的雇员——他们是不同的天赋的结合,能对不同的环境需要做出反应。一个组织应如何对其环境做出反应的战略决策,必须与一个组织应如何管理其雇员流动的同样的战略决策相匹配。”企业要做到留住客户经理人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必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对企业培训的各项政策、工作是否满意,他们愿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的谋划策略。了解这些情况,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进行客户经理培训需求的调查,有助于分析客户经理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和公司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源头。

客户经理培训需求的调查,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可面对面进行交谈获得有关信息;也可设计调查问卷,请客户经理填写信息;还可以通过座谈会、网络调查、绩效分析、零售客户对客户经理的评价等方式了解客户经理培训需求与相关情况。

如何确保在调查过程中客户经理填写数据的真实性?除了问卷设计方面应注意的原则外,更重要的是企业是否能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鼓励员工说真话、说实话。这是一个真实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需要企业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提倡民主来保障。有了项目规划、实施调查、分析结果、实施改进、跟踪反馈……建立了良好的机制,通过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企业才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客户经理的培训需求,并凭借这些可靠的依据去制订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和辅导,留住人才,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组织专题培训

(一)三届卷烟商品营销省二类竞赛的培训数据统计

2005年以来,省局非常重视客户经理的岗位能力培训,至2010年共举办三届卷烟商品营销竞赛,请国家局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命题和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

1、2005—2006年客户经理培训是全员培训,所有的客户经理都要培训上岗,共培训1070人,时间是8天,内容包括烟草专卖法规、客户经理定位、服务营销、客户异议处理、终端营销、新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商务礼仪等专题。通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了客户经理队伍岗位能力。2006年首届营销竞赛培训班共培训210人,时间是15天,内容包括烟草专卖法规、卷烟商品营销员技能鉴定教材(第一版)、案例分析和卷烟营销系统操作,为客户经理巩固知识、取得较好竞赛成绩奠定基础。

2、2008年第二届卷烟商品营销竞赛前客户经理培训时,各公司与培训中心进行联系,部分公司对客户经理进行了全员培训,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规范、市场调查与预测、品牌培育、服务营销以及国家局颁发的客户经理手册的内容。大多数的公司重点对参加竞赛选手进行了市场调研与预测、品牌培育、客户服务情景模拟的专题培训。

3、2010年第三届卷烟商品营销竞赛前,娄底市局、怀化市局、长沙市局等单位与培训中心明确培训重点,对客户经理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专题培训增强针对性,如有的单位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模块进行专题讲座和讨论,以加深理解;有的单位在“品牌培育”模块进行专题调研,收集、分析数据,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经过这种专题培训方式的探索,接受培训的客户经理感受有了很大提高。

2010年10月30日,由省局选派了四名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商品营销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全部进入前30名,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全国烟草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列入烟草行业高技能人才库,整体实力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检验。

(二)专题培训的工作重点

1、培训内容的确定。一是培训营销技能鉴定内容,达到营销人员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客户经理的阳光心态培训,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三是强化客户经理的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增强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四是强化客户经理的专业技能训练,重点增强市场调查预测能力、品牌培育能力、市场维护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

2、培训方式的确定。一是统一组织客户经理的营销技能鉴定工作,满足工作基本要求;二是开展个性化、专题化的培训,解决客户经理面临的各种问题,在第二届客户经理竞赛中设置了情景模拟,给每一个客户经理一个展示的机会,发掘客户经理的长处,找出客户经理的不足,这是一种个性化、专题化的培训,效果很好,得到普遍认可,今后很有必要根据新、老客户经理能力的优劣势设计专题化的培训课题;三是分期分批进行各个专题训练,并为优秀客户经理提供省内、外考察等高层次的培训机会,树立“培训是一种奖励、一种福利”的理念。

3、培训考核与评估。一是把培训列入日常工作议程;二是加强培训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调动培训积极性。

(三)以专题培训打造培训品牌

1、坚持按客户需求开展培训服务。在2010年中,在按客户需求开展培训服务方面初步实现了与市场对接,并大规模地实施。针对客户需求的培训服务,其培训内容、地点、时间、师资、形式等原则上按客户需求执行。个性化的按需服务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个性化的按需服务定制单位从我们的服务中得益,尤其是为娄底市局(公司)部署的教育培训平台,为娄底市局(公司)员工技能素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形成一批精品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如卷烟商品营销员技能鉴定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卷烟上水平”培训、客户经理内训师培训等。

3、不断推出科研创新成果。《客户经理300问》已出版发行,在全国行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并由此赢得了参与中国卷烟销售公司五本教材参编的机会。

质量管理是“一号工程”,而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还牵涉客户经理的价值观、个性品质、自我认知、对烟草行业的理解、对烟草行业改革的理解、对自我使命的定位、未来的职业成长规划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一个对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有长远考虑的烟草公司一定会切实将培训视为一种有效手段来促进企业的经营工作和服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而培训中心也将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督导制度的落实,加强现场管理和跟踪反馈工作,保证培训质量,实现“教育培训上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浅论企业员工满足度调查工作.[eb/ol].http:///wmfb_200513.shtml.

开展专题培训篇2

寒假伊始,承蒙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切实关爱,我随同党政口一行赴深圳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收益大。以本次深大培训为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学员收益很大,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本次培训由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师资也从深圳大学知名专家中选取,7名授课教师中,有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培训师。二是授课教师纪律观念强。7名授课教师中有6名均在上课之前5分钟准时走上讲台。三是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例如,宋涛教授主讲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许晓迪副教授主讲了《后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势》,汪永成教授紧紧结合深大发展实际,主讲了《学校文化与高校发展》。四是授课效果好。以主讲《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王晓钧教授为代表,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尽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沉思,下课时分,学生仍听得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五是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短短两个下午,奔赴莲花山拜谒了邓小平同志塑像,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蛇口前海自贸区和深圳大学南山校区。通过现场参观,对让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切身体会。

二、启发多。从深大培训工作方面来看,在接受培训的短短几天时间,有几个方面使我感触很深。一是注重培训细节。俗话说: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深大培训教室外,设置有茶水桌。桌上放置着一次性纸杯、茶叶、暖水瓶和泡好的多种茶水。这大大方便了参加培训的学员,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学员的需求。小小细节,但足以温暖人心。二是注重制度落实。深圳大学的教师上课迟到10分钟,即构成教学事故,将会扣发奖金、取消年终评优评先和晋升资格。严明的纪律要求和强有力的落实措施,极大的保障了教学纪律,也树立起了深大教师的良好形象。从深圳自身建设来看,一是引用高精尖人才。30年来,深圳从一个渔港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区,被称为“深圳速度”,除了政府的政策倾斜,跟引进数以万计的高精尖人才是分不开的,这得益于深圳的包容和深圳政府的发展措施。而且深圳政府公租房建设力度很大,为80%的人口提供了安家乐业的保障。二是政务处理智能化。比如在户口办理等方面,深圳领先采用电子智能,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群众满意率。三是城市建设科学化。深圳城市绿化率高,街道干净整洁,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发达。城市建设成熟,修修挖挖现象少。这给来自“天天挖沟”的郑州的我们一个强有力的冲击。

三、激励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极大增强了个人改变现状,奋发学习和工作的决心,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一是要切实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要有触动内心的力量,要从固有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不因循守旧,不固执己见。要充满热情和激情,要与时俱进,要专心做事,努力做人。要走出去,向先进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二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竞争促进发展,要善于在竞争中发展自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我。三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个人角度重在发展自我,从集体角度就是集一己之力,为集体增砖添瓦,具体到纪委工作,就是引领教职工在喜闻乐见的廉政教育活动中,强化对纪律约束的理解和对学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在监督和被监督的双重身份中体会被约束的关爱,乐享平安幸福生活。

 

 

 

曲靖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发展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寒假伊始,承蒙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切实关爱,我随同党政口一行赴深圳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收益大。以本次深大培训为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学员收益很大,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本次培训由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师资也从深圳大学知名专家中选取,7名授课教师中,有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培训师。二是授课教师纪律观念强。7名授课教师中有6名均在上课之前5分钟准时走上讲台。三是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例如,宋涛教授主讲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许晓迪副教授主讲了《后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势》,汪永成教授紧紧结合深大发展实际,主讲了《学校文化与高校发展》。四是授课效果好。以主讲《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王晓钧教授为代表,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尽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沉思,下课时分,学生仍听得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五是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短短两个下午,奔赴莲花山拜谒了邓小平同志塑像,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蛇口前海自贸区和深圳大学南山校区。通过现场参观,对让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切身体会。

二、启发多。从深大培训工作方面来看,在接受培训的短短几天时间,有几个方面使我感触很深。一是注重培训细节。俗话说: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深大培训教室外,设置有茶水桌。桌上放置着一次性纸杯、茶叶、暖水瓶和泡好的多种茶水。这大大方便了参加培训的学员,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学员的需求。小小细节,但足以温暖人心。二是注重制度落实。深圳大学的教师上课迟到10分钟,即构成教学事故,将会扣发奖金、取消年终评优评先和晋升资格。严明的纪律要求和强有力的落实措施,极大的保障了教学纪律,也树立起了深大教师的良好形象。从深圳自身建设来看,一是引用高精尖人才。30年来,深圳从一个渔港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区,被称为“深圳速度”,除了政府的政策倾斜,跟引进数以万计的高精尖人才是分不开的,这得益于深圳的包容和深圳政府的发展措施。而且深圳政府公租房建设力度很大,为80%的人口提供了安家乐业的保障。二是政务处理智能化。比如在户口办理等方面,深圳领先采用电子智能,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群众满意率。三是城市建设科学化。深圳城市绿化率高,街道干净整洁,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发达。城市建设成熟,修修挖挖现象少。这给来自“天天挖沟”的郑州的我们一个强有力的冲击。

三、激励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极大增强了个人改变现状,奋发学习和工作的决心,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一是要切实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要有触动内心的力量,要从固有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不因循守旧,不固执己见。要充满热情和激情,要与时俱进,要专心做事,努力做人。要走出去,向先进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二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竞争促进发展,要善于在竞争中发展自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我。三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个人角度重在发展自我,从集体角度就是集一己之力,为集体增砖添瓦,具体到纪委工作,就是引领教职工在喜闻乐见的廉政教育活动中,强化对纪律约束的理解和对学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在监督和被监督的双重身份中体会被约束的关爱,乐享平安幸福生活。

 

 

 

曲靖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发展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寒假伊始,承蒙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切实关爱,我随同党政口一行赴深圳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收益大。以本次深大培训为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学员收益很大,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本次培训由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师资也从深圳大学知名专家中选取,7名授课教师中,有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培训师。二是授课教师纪律观念强。7名授课教师中有6名均在上课之前5分钟准时走上讲台。三是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例如,宋涛教授主讲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许晓迪副教授主讲了《后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势》,汪永成教授紧紧结合深大发展实际,主讲了《学校文化与高校发展》。四是授课效果好。以主讲《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王晓钧教授为代表,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尽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沉思,下课时分,学生仍听得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五是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短短两个下午,奔赴莲花山拜谒了邓小平同志塑像,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蛇口前海自贸区和深圳大学南山校区。通过现场参观,对让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切身体会。

开展专题培训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和队伍特点,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扎实开展我乡公务员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使全体公务员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和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我乡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培训对象与时间

(一)培训对象

乡机关公务员。

(二)培训时间

培训工作从2007年9月开始,于2008年3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2007年9月为准备阶段,主要是建立领导机构、制订培训计划、进行工作部署;2007年10月-2008年2月为培训组织实施阶段,主要是开展全员培训;2008年3月为总结验收阶段。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1、综合政策类:深入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政策培训。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以及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和综合知识;中央和地方各级关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

2、综合素质类:开展公务员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公务员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的教育;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继续抓好公共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确定的《组织行为学》、《法治浙江与和谐社会建设》、《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三门更新知识课程的学习培训;积极鼓励公务员参加文化学历教育等。

3、专业知识类:广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专业知识培训。着重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乡村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开展培训。同时,针对农村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外经外贸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二)培训形式

1、综合知识统一参加县培训。综合知识类设六个专题开展试点培训,内容包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务员公共管理知识、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礼仪。根据县培训计划安排,参加县统一组织的培训。

2、专业知识分类自主培训。专业知识类设六个专题开展试点培训,内容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就业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乡村规划与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要充分借助县职能部门的优势,邀请县职能部门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3、创新培训方式。发挥电化教育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灵活作用,安排培训内容,开展电化教育;利用电子政务的优势,通过网络专题学习平台,开展专业知识类培训内容的在线学习教育;在集中培训和自学的基础上,采用专题研讨等培训方式,积极参加基层公务员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专题大讨论,组织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开办学习园地等形式进行交流。

4、参加培训考试和学习竞赛活动。为提高广大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检验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在继续抓好公务员公共管理知识和更新知识学习考试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县组织的综合政策类和综合素质类培训内容的集中考试,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业知识类知识竞赛和优秀学习体会文章评选活动。

四、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扎扎实实地抓好培训工作。

(一)建立领导小组。建立由乡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条线为成员的公务员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专题培训工作由组织条线牵头负责;宣传条线、农办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具体抓好各个专题的培训;乡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专题培训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按需培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imingatexistingproblemsintraining,emphasisonpeople-oriented,thebasicconceptofon-demandtrainingrevolvesaroundthedevelopmentofruralprincipaltrainingobjectives,contentselection,modechange,resourceoptimization,thebasicproblemwithgangpracticestostartdiscussion,proposedtoincreaseruralgardenlongtrainingmethodsandstrategieseffectiveness.

Keywordspeople-oriented;on-demandtraining;effectiveness

近年来,各地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力度,江苏省连续三年开展了针对农村园长的省市合作培训、提高培训和助力工程培训,总计培训8000余人。我中心作为省级培训基地,先后承担了多项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任务。然而,当前农村园长培训存在着这样几个突出问题:培训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培训质量监控薄弱等。为提高切实农村园长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在“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理念指导下,做出了这样一些尝试:

1充分调研,提升培训目标的针对性

由于农村园长水平参差不齐,起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培训具体实施之前,需对农村园长的培训诉求进行全方面的调研,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园长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更为实用的培训内容。在对江苏省农村园长的培训诉求调查中我们发现,首先,来自苏中、苏北不同地区的农村园长,因所处地方经济和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园长更关注的是依法办园和科学规划园所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及如何激励和领导一支以编外教师、非专业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问题。其次,作为乡镇幼儿园的园长,他们领导的幼儿园获得的办园经济支持、掌握的课程资源、教育对象的特点与城市幼儿园大不相同,使得乡镇园在课程的开发上面临着窘境,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活动,是农村园长关注的问题。再次,园长的自身素质结构、管理经验、发展阶段不同,她们自身的培训需求也是不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参训园长大多数是在管理岗位上有一定经验的、相对成熟的园长。年龄在35岁以上的居多,学历层次不高,很多并非学前专业出身。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培训目标应该定位于更新农村园长教育理念,提高农村园长科学实施保教的专业素养,解决农村园长办园的重难点问题,帮助农村园长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思路,掌握管理的方法。

2问题聚焦,提高培训内容的实践性

让受训者学以致用,并起到辐射引领作用,是培训机构组织培训的基本目的。从参训学员角度来说,他们也期望所学内容可以直接应用到教育管理实践层面。然而,学员中却流传这样一句话:培训就是听听激动,想想冲动,回去一动也不动。很多培训机构忙于邀请各领域知名理论专家,试图做到培训内容大而全,讲授的内容又以理论为主,较少关注一线实际操作层面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培训方案研制时,需要突出这样两个核心概念:(1)低重心:培训重点是帮助农村掌握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学校诊断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改进的行动能力;(2)主题化:不要面面俱到,针对性、操作性要强,要能切实帮助农村园长解决他们在具体办园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3增进交流,突出培训过程的参与性

为避免过去的培训中常出现“讲座多,交流少,大课多,小课少,理论多,实践少”的问题,需要转变一贯的培训模式,针对参训学员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情境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育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管理经验,突出培训过程的参与性和培训学员的主体性。例如,为提升农村园长对园所发展的科学规划能力,在《幼儿园科学规划发展》的培训专题中,我们要求学员带着方案来,以小组交流研讨的形式,请学员分享本园3~5年短期规划方案,专家当场将参训园长的发展规划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进行罗列,并进行现场诊断。在此基础上,专家结合优秀案例,介绍幼儿园科学规划发展的要点和成功经验。专题讲座后,我们要求学员们再次修改园所的五年制发展计划,并进行集体交流展示。这样的培训形式真正让参训学员体验了从问题―理论―反思―改进实践的学习过程。

4优化结构,丰富培训资源的层次性

目前,培训专家主要是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专业研究人员。过去的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聘请高校专家学者给学员上课,虽然可以保证培训信息的前沿性及理论性,但学员总有“好听不中用”的感觉。另外,很多知名专家常受邀为各类培训做讲座,有些内容具有重复性。众所周知,好的培训专家团队是培训质量的保障,各个培训机构也很重视培训资源库的建设,对此,我们注意优化专家的结构,丰富培训资源的层次性:(1)吸纳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专家,优化专家的结构。在进一步发挥高校专家学者在各级各类培训的引领作用,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专家资源库中还要汇聚一批具有一线丰富经验,并取得丰硕实践成果的资深园长、优秀教师作为培训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最了解一线实践,最明白一线的园长和教师需要什么,同时指导的意见也最有针对性。(2)与培训专家共同备课,精选讲座的内容。一方面,在邀请专家之前,需要通过期刊查阅、网络资料查找等形式,了解培训每个专家的研究专长和近期研究成果,根据培训主题的需要选择该领域研究最合适的专家。另一方面,正式培训开始前,需要与专家们做讨论,要求专家根据本次培训主题和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定制讲座内容。(3)建立对培训专家的培训内容实效性的考核机制,通过课堂观察、学员反馈、听课反馈表等形式,全面考核培训专家的培训实效性,为优化专家资源库提供依据。

5精选基地,体现跟岗实践的对象性

培训基地作为培训载体,为培训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力后盾,加强农村培训基地的建设,成为保障农村园长培训顺利进展的基础。陶行知曾说,“训练本乡本土师资教导本乡儿童”,要培养本乡本土的师资,就要建立直接面向农村幼教实践的培训基地。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起点低,优质的资源少,基础条件差,在培训中如果选择省级的示范园作为培训基地,这些优质园的管理经验未必能与农村园实现对接。因此,我们精选了一批富有实践特色的农村幼儿园,突出跟岗实践的对象性。

在园长的专业成长中,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将外在因素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要求更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作为农村园长培训的组织者,必须时刻关注农村园长、研究农村园长,敏感地把握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培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组织符合农村园长发展需求和发展愿望的培训活动,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荔宁.体验式教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园长培训改革[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9.

开展专题培训篇5

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1年4月国家首次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如果说过去教师的工作还只是一种职业,只要具备各门学科知识就可以的话,那么,今天仅仅具备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符合教师资格的要求。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当前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题。

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教师专业化”新理念

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首先要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纵观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可以提高我国教师质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应从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去看待教师教育工作,要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否长久保持教育领先地位的高度去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个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教育要在教师专业化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盘考虑、整体设计、转变观念、创新培训模式,树立教师专业化新理念,加速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跨入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进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教育家。21世纪的教师教育是以教师专业化为改革取向的,按照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我们作为教育者本人应树立强烈的教师专业化理念,不仅要成为新型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使自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促进者、研究者、改革者与决策者。

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会成功”。

3 讲求实效,探索培训新模式

3.1 “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组织和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其基本含义是:以校为本,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培训的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培训的归宿。

校本培训应遵循“自修——交流——反思——实践——评价”的模式。在集中式培训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学校,由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员性的校本培训。既从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解决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专业发展问题,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加以整合。加强校内自修、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加强校际交流、分享成果、借鉴启迪;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自己、课后小结、教学札记、教育个案集体探讨,组织现场培训、实践培训;在学校环境中开展教育科研,在培训学习基础上组织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活动等等。真正做到培训与教学同步,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需要统一起来。

3.2 “建构式培训”模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是为了弄清教师所面临问题的实质,用以改善教师的行动,它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善实践,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先问题,后学习”,即在培训者指导下,学员从教育实践中选择教育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展开主动探究式的综合学习。

问题是教师培训的起点,也是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通过听课、走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参训教师参与问题的选择和培训内容的确定,根据自身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综合性的学习。问题确定以后,培训者通过一定的途径把问题呈现给学员,培训者和学员同时面对不确定的问题解决过程,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思维和尝试空间,共同进步,双方受益。与传统培训模式不同,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中,培训者没有固定讲课任务,做的是动态的协调、督促、协助工作,这看似很超脱,实际上在培训前必须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精心地设计,对培训者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专题培训篇6

一、做法与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落脚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方式。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培训拥有充分的自,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组织、开展、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举办校本培训专题研修班。我们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者围绕《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方案设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培训;其次,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我们为全县中小学校推荐了《校本培训实施指南》(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张祖春主编)一书,做为各校组织学习的主要材料,同时编印《校本培训知识问答》,围绕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经常在中小学校长会议、教务主任会议及参与各校教研活动等活动中,积极宣讲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研讨,许多中小学校长及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校本培训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落实

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实效。为避免出现“轰轰烈烈搞培训、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确保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局,在认真总结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中小学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宁德市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县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遵循“加强领导、上下互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对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意义、组织与领导、实施与管理、条件与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知》指出:“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各校要将培训内容向县教师进修学校申报”、“培训方案须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通知》进一步明确:各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校要根据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中学以校为主,各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主体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校长要结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训的思路和构想,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导向和引领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网络。

3、立足校情,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与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联,与教师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来针对许多教师对于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等仍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许多学校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把握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如牙城中心小学以“重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为培训主要内容;三沙中心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培训主题;县一小以“教师角色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为培训主题;海岛中心小学以“复式教学如何体现课堂新理念”为培训专题。总体上看,我县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内容大多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在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创新模式,研训一体,促进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

先进的培训理念,只有外化为具体的培训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实处。实践经验表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上是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校本教研是前提和基础,校本培训是手段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研代训、以训促研,研训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才能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为此,我们在校本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中,积极尝试以活动为载体,以校际交流为媒介,以实践反思为突破口,以竞赛评优为动力,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如沙江中心小学通过开展“朝阳工程”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溪南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课改三星”评选活动,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热情;水门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自我研读”活动,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解决问题。通过定期举办校际协作交流研讨活动、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课堂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展示各校风采,提高培训效益,扩大培训成果。由于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本身的特点不同,各校校本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也表现得不尽相同。如许多学校广泛采用的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堂观摩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专题讲座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题引领的校本培训形式。随着我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的校本培训形式的尝试。2007年初我们受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委托,承办市校本培训现场研讨会,分别在三沙中心小学、十八中开展基于课例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校本培训的尝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5、关注过程,讲求实效,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我们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在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体召集人,明确承办部门。我县各中小学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教务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管理机构,初步建立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霞浦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建立了校本培训申报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估制度等。许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一些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专题讲座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和名师帮带制度、骨干教师示范制度等等,这些既为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培训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

6、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考试评价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教学实践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从而使许多教师在新课程面前感到茫然和困惑,这使得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成为必须,同时也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角色转变及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本培训中引领示范、参与合作、评价指导、服务推广、沟通互联等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校本培训试点校,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四所层次不同、特色各异的中小学作为市级校本培训试点校,通过试点校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其次,通过组织研讨会、深入中小学巡回辅导、帮助分析诊断校情、指导制订计划等方式为中小学提供帮助指导。第三,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参与教学研讨等,努力做到培训资源共享,培训优势互补。

二、问题与困惑

1、认识不足,观念模糊

虽然从整体上看,校本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所接受和重视,但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等情况仍较普遍存在,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教师培训的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应集中精力抓考试成绩、升学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可以忽略或不必开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把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写入了学校的工作目标,列入了年度的工作计划,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抓而不实、流于形式的。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这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一些教师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没能把参加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对校本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是搞形式,是增加负担,因而对培训存在抵触情绪,参加培训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2、内容单一,形式泛化

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校本培训,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训、怎样培训、培训什么,许多学校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对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一些学校把校本培训的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因此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内容陈旧、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现为:第一、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过多考虑学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师的培训需求,缺少针对性、层次性,特别是对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证通识培训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需要方面。有些学校前后年度的培训计划几乎完全不同,毫无联系,缺少连续性。第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过于集中和单一化,注重理论观念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科知识的拓展培训。学校在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学习需要和个体成长需要。第三、培训形式泛化。有的学校用常规教研代替校本培训,认为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适时开展课堂观摩、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等便是校本培训,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培训低效。常常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时听一个报告、一个讲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陈旧落后的培训方式,低劣的培训手段,常常造成教师被动的接受培训,自我培训动力不足,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的效果。

4、资源不足,管理滞后

目前,我县的校本培训工作仍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配套的考核、奖惩机制仍未建立,无法评定优劣,难以激发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培训设施落后,培训资源缺乏,专业指导不力等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本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就我县校本培训工作进展情况看,许多学校反映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缺乏培训师资和学科带头人,加上资料、设施和经费等客观方面的困难比较多,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开展及其效果。如培训师资问题的解决,如果一味外聘势必受到学校财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一味的校内开发则一所学校中的名师毕竟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近亲繁殖”、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5、经费短缺,研训分离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协作机制的缺乏,人为造成了研训分离。目前就我县来说,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学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来说,仍分设小学教研室与培训处。其次,在师训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深入中小学指导推动校本培训,以及提高研训人员专业素质等工作动力何来,能持续多久。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良好的培训环境,没有一定经费投入是难以运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训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况是学校自筹资金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组织培训活动。

三、认识与感受

1、实施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认识是关键,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中小学校长应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成为学习研讨的积极参与者、专业引领上的平等研究者、财力支持上的主动服务者。应从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充分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处理好校本培训工作中近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范和自由等方面的关系。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否形成有利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能否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显示个性的舞台,是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生机勃勃地持续开展起来。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了宽松、参与、互动、整体推进的培训环境,搭建专家、校长、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校长应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与教师合作探究新的教学机制与教师一道攻克难关;校长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激励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良好个性发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成功和成长创造机会。要着力于建设注重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积极在学校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建立学习工作一体化机制,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沟通与对话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实施校本培训,关注课堂是重点

课堂不仅是教学的时空场所,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舞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以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的校本培训,应以关注课堂,分析课堂,优化课堂为重点。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校本培训不仅不应回避问题,而且应主动地回到每一个教师的课堂中去寻找问题,在研究课堂的同时研究教师、学生,从而加以总结、提升,以此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只有当教师的培训回归到真实的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才能吸引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所以,校本培训必须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聚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贴近课程改革实际,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作为培训的起点,以问题得以解决作为培训的归宿,引导中小学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保障

校本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的特征,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一套校本培训的计划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以及学时登记制度,是校本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确保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应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估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开展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校本培训经费的不足。各学校在年终考评时应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职、晋级挂钩。

5、实施校本培训,专业引领是支撑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但要开展好校本培训,仅仅依靠各个中小学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小学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来组织校本培训,培训工作常常会陷入低层次、低效率、低格局的状态。实践表明,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是校本培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和专业引领,校本培训就会处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所以说校本培训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取得可持续地发展,获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是一重要支撑。教师培训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通过确定校本培训试点校,实行教研员挂校指导,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第二、深入研究校本培训的规律、特点以及操作层面的问题,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定期深入基层学校,为基层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训辅导教师队伍,逐步建立一个逐级负责、纵向贯通、横向辐射、协调高效的立体的培训网络格局。

开展专题培训篇7

[关键词]培训;广西;中小学校;英语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3-0137-04

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优秀的教师,才会有优质的教育。要实现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转变,教师就要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及仁爱之心。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与英语教育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自我和发展自我。近年来,广西在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专业化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提升,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时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方法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制约广西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加以提高。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专业(profession)的意思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的、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则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基本特征是: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掌握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包括所教学科的课堂实习;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有较高自,组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有较强的判断力,能评价学生和自身;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管理;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培训与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时展和社会进步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相邻学科知识、非学科知识,具备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还要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监控能力、评价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教师要通过培训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培训的英文是train(todevelopanaturalabilityorqualitysothatitimprove),意思是“培养……能力或素质使之得到改进”。[1]教师的培训指教师作樽ㄒ等嗽痹诔晌教师之前或正式成为教师之后进行的教育教学训练,一般分为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所谓的职前培训指对即将成为正式教师的准教师人员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训练,使之能尽快适应教师角色,胜任教师职责。入职培训是对即将走向教师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的培训,以帮助这些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在职培训(inservicetraining)指在岗教师以脱产、半脱产或不脱产形式进行的培训,以便使其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需求。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渠道很多,既有部级的培训,也有省级培训,市县级和校级培训。培训使得教师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学会教育科研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

(一)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培训往往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行为,教师的培训一般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和挑战。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从教师的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诊断,找到问题的根源,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解决问题。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把握新课改的动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师主体论”,探索使用适合新课改要求的“学生主体论”,在教学中运用“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主动参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的整个过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如何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教学。

(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新时期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也要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即拥有的以教育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使用恰当的研究手段与方法,探寻隐藏在教育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善于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夯实基础。培训不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培训专家的引领和示范下,教师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走上科研之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教学效能感低下的教师就会把教学和研究上的失败归因于自己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上的不足,产生挫折感,否定自己,丧失自信心,缺乏成就感,导致教学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到自身专业发展。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会对自己教学和研究能力充满自信,觉得自己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能胜任一切教学和研究工作,产生自豪感,提高自信心,会不断努力学习和工作,期待更大的成功,从而促进专业的持续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效能感,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不断发展。

三、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在教育上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包括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作为教育主体力量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强化了对教师的培训以促进其专业的持续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推动了广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教师培训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既有来自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学校的因素。培训模式单调,培训效果不够明显,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资源缺乏整合,造成浪费。

(一)缺乏培训意识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少中小学英语教师得到了参加培训以促进专业发展的机会。然而,在广西,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所在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也不够。以广西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承担的2014年国培项目为例,在参加培训的27位小学英语教师中,主动争取学习的有8人,约占总数的30%。学校安排来的有19人,约占70%。在学校安排来的教师中,表示无奈和不愿意参加的有5人,约占19%。在走访的学校中,约有一半的学校表示不愿意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究其原因,是中小学英语教师数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

(二)培训模式单一,成效有限

广西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用于教师培训的资源和经费有限,不可能做到教师培训全覆盖。只能以点带面,培训少量的骨干教师作为种子,期望这些种子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带动身边或周边教师,身边或周边的教师再带动其他教师,像种子一样在全区各地中小学校生根发芽,以此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上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培训经费有限,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比较单一,以上述培训项目为主,其他的培训项目因经费问题基本上无法展开。

(三)培训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许多培训专家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讲”,不重“做”,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的弊端,容易忽略参训者的主体性。有的专家不厌其烦地向参加培训教师介绍所谓的国外或国内的先进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很少结合学员的个体需求,开展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示范性教学。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的效果不够理想,教师的专业发展难以得到保证。

(四)培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教师培训资源主要指用于培训项目的人员尤其是负责培训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包括高校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及来自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和优秀的教师;培训场地和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网络教学设备等;培训教材、资料及相关书籍等。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主要由广西各地高校或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各院校之间、各教师进修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各自为政,处于分离状态。用于培训的资源因院校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无法做到有机结合、优化和共享。出现尽管培训经费不足,教学资源仍不得不重复建设而浪m的现象。

四、广西多元化英语教师培训建构策略

(一)转变培训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具备培训的观念,才会有培训行为的发生。一方面。作为教师发展主要责任者的广西各中小学校校长,要意识到培训对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培训不仅仅是教师本身的事,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意识到培训可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专业得到更好发展。因此,校长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组织、指导和开展各类培训,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使培训取得成效。参加培训的教师不应把培训看成是负担,而应看成是自我教育、自我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要主动参与到培训的整个过程中。

(二)整合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全区教师培训资源集中起来,加以整合,统一使用,形成共享,使之合理化、优质化,培训能效最大化。用于教师培训资源很多,涵盖培训师资包括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学指导专家、教学设备如网络和多媒体等、教学场地、培训教材等。教师培训资源的整合包括现有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开拓新的培训资源。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主体力量是区内各地院校和中小学校,处于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状态,培训资源极为分散。教育主管部门应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根据各地培训需求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

(三)强化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培训一般以学校发展和解决教师现实问题的双重需求为出发点,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培训者必须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介绍,进行探讨,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2]承担培训项目的院校要根据参加培训教师自身素质及专业成长需求,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设置培训的课程。开设能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施行能力和教育科学能力的课程,比如,英语课程改革新理念、英语教育论文写作、教学过程心理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校本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英语课堂教学观察法等课程。培训中尽量用英语教学,使用英语讨论,使参训教师在学习各种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英语口语的运用能力。

(四)增加培训经费

广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用于教师培训的投入不可能仅靠政府行为,应寻找多方面的投入渠道,构建政府、教师培训学校、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现有教师培训资金,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教师发展资金,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师培训,引导民间资本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如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组织、企业等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基金”,设立教师培训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级政府增加财政专项投入,接受社会和个人捐赠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资金和智力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教师培训提供经济保障。

(五)建立培训名师工作室

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熟悉中小学基础英语教育,能引领本地教师专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中小学一线知名特级教师及国内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遴选进入工作室。让他们在教师培训中通过理论引领、示范教学、同课异构、实践指导、名师沙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他们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探讨和研究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加深对课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习方式的认识与理解,从中提升自身教学与研究能力。

(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拓展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渠道,引入多元化培训的理念,是当今教师培训的发展主流。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应根据各学校及其教师不同的发展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采用适当的模式,如采用“中外联训”、“国内联训”、“校地联训”、“委托培训”、“国培计划”、“暑期英语教师培训”、“城乡联训”等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中外联训。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教师教育仍处于较低水平,为缩短差距,应积极合作办学的渠道,与西方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一些院校合作,签订教师培训协议,建立培训基地,共同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广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遴选,选出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作为种子到这些国家参加培训,在他们学成归国再培训国内的其他教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出国参加培训教师的费用由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按比例承担。

2.国内联训。与区外的一些知名高校合作培训,定期选派一些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作为种子到这些院校接受培训。首先是加强与国内相关的知名院校合作,利用这些学校的师资和设备培训教师。吸引国内某些高校在广西设立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实践基地。

3.校地联训。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组成教师培训联合体是当今教师培训的一种趋势,高校依据地方发展和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需求,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一起共同举办培训。校地双方签订合同,组成培训教学共同体,包括培训领导小组、培训教学专家小组,针对教师发展需求实际,制订培训方案,确定培训的目标,决定培训时间、地点、人员和规格,聘用培训教学专家,规定培训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培训实践基地。采用地方将需要培训的教师集中到高校,由高校根据双方协议要求负责培训,分集中学习、基地研修学习和校本研究学习等三个阶段进行。或根据地方需要,将培训教师送到乡下,安排在某个地点进行,如教育主管部门所在地某所中学或小学校,甚至是某个机构。负责培训教学工作的专家、培训的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均由校地双方决定。

4.委托培训。委托的意思是把事情托付给别人或别的机构(办理),委托培训(Commissionedtraining)就是用人单位委托有培养能力的单位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一种培训形式。一般来说,委托方要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委托方按照合同规定,付给培训机构一定的培训费。培训机构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订计划,实施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小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与有资质的高校签订协议,把教师培训的事交由高校代为负责,高校则围绕委托学校教师发展需求,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如培训目标、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培训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根据参加培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引领、示范,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持续提高奠定基础。

5.校本培训。校本(school?鄄based)是基于学校或以学校为根本。校本培训指的是以中小学校为单位自主开展的一种培训形式,培训的计划、形式、内容、方法及地点均由学校自主决定。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广西各地中小学要根据自身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及面临的发展问题决定培训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校本培训方式,如自我式、对子式、小组式、全员式等,使教师的专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培训是教师开展继续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受主客观因素影,广西在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培训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及其教师通力合作,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模式,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采用多种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改善和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使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使教师的专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开展专题培训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88-03

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离不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支持,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师资培训。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开展了学历提升、岗前培训、企业实践等形式的师资培训,但大多数的培训都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校本培训是立足于学校,由学校发起和规划,旨在形成学校特色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师资培训形式。在新形势下,立足高职院校实际,探索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意义及运行机制,对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本培训的内涵及特点

(一)校本培训的内涵

对校本培训内涵的理解可以先从“校本”入手。有的学者认为,“校本”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

校本培训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英、美等国首先兴起,它是在对当时已有各种教师培训模式进行批评与反思以后而提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推广,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关于校本培训内涵的描述,不同的学者有着各自的看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要点:校本培训是学校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而进行决策、规划和组织的;校本培训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旨在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教师终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学校而言,旨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内涵与特点

校本理念以及校本培训最先在中小学教育中兴起,但高职院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并不是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简单移植,而是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

高职教育在办学功能定位上,它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多层次、全方位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兼具职教性和高教性;在办学模式上,它是政府主导条件下学校主动和企业合作的有机统一;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它是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有机统一;在师资构成上,它是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有机统一。综合高职教育上述办学特点,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内涵是:高职院校进行规划并组织实施的,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互动培训、学习和研究的培训活动,旨在加强高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并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职院校校本培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培训对象来源多元化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他们有的来自高校,有的来自企业,有的来自科研院所,有的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有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校本培训对象来源的多元化使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使各类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是培训内容的综合性和适应性。校本培训内容是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来确定的。由于高职教育兼具职业性和高教性,对高职教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还需要有专业技术能力,并且要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走向。同时根据培训对象来源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内容要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校本培训内容不是单纯的理论培训,而是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培训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这就决定了校本培训内容具有综合性和适应性。三是培训形式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强调的是校企合作,校本培训虽然是基于教师所在院校,但校本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开展校校之间、校企之间交流与合作,以及校企间横向课题的开发与研究等,以突出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独特性和灵活性。

二、校本培训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校实际,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年间的跨越式发展,在规模上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其办学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从简单的数量粗放型发展转向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因此,各高职院校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都在努力探索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扩大办学规模的情况下,更重视提升办学质量,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校本培训是学校自主规划、组织开展的师资培训,学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制定符合学校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规划。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实际,其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培训形式,更能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以后,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才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也才能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激发教师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对教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生产实践;同时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即“立地式”研发的能力,还需要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高职教师只有具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学习得的能力,才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发挥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也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以往的师资培训侧重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得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而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中心,利用任职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实际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种培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能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学习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校本培训强化了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使得教师不仅教育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其专业能力、动手能力、研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这既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科学制定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旨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以教师需要为本、以提升能力为本、以促进发展为本,因此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理论培训。教师在进行校本培训过程中,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可以更新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新的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该项培训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3.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培训,还包括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这既是教师任教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高职教师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4.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高职教学内容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师的必备能力,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5.科研能力培训。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研能力培训,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工作,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培训目的,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1.导师指导式。例如,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发挥导师“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跟班听课、备课、辅导、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逐渐熟悉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也可以是学校聘请校内外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专家或技术人员为导师,培训有学习需求的教师,或担任他们的助手,导师和教师们能直接沟通学习,教师在学习和协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2.实践反思式。主要是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教改课题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成长进步。开展实践反思式的培训,可以采取专家与教师共同研讨的形式,即由一位教师上研讨课,并反思性说课,最后由授课者、听课者和专家共同进行评课,或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在不同班级教授相同内容的课程,并进行反思性说课,并请相关专业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当场进行点评。

3.团队互助式。学校按专业团队、课程团队分组,发挥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开展以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为重点内容的培训。

4.网络教学式。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校本培训的网络教学资源,让教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可以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实现校本培训的个别化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个性化。

(三)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系

1.建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为了能顺利开展校本培训,高职院校要建立院(校)长负责、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相互配合、监督的管理机构,在整个校本培训中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职能。院(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直接领导者;人事、教务等职能部门是主要负责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教师参与制定培训规划、制定并具体实施培训计划,做好培训经费预算,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负责组织安排培训事宜;教学督导部门负责对培训过程及培训效果进行督查指导;教学系(部)配合职能部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2.合理规划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与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相联系的,进行校本培训规划,要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师校本培训规划。因此,在制定校本培训规划时,第一,应处理好学校整体培训规划、教(下转第117页)(上接第89页)师年度与学期培训计划以及教师具体培训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培训规划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第二,应协调教师整体、专业教学团队以及教师个人三个层次的培训需要。第三,应充分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开展培训,同时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校本培训规划的制定。第四,应校本培训规划的制定要灵活,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进行调整和修改。

3.健全校本培训保障机制。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保障校本培训有条不紊地开展。一是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使校本培训与教师的职称评聘、选拔任用、生活待遇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学校通过制度建设,使校本培训成为一种制度,并把制度转化为实践者的行动,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二是经费保障机制。开展校本培训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与保障,因此,一方面要做好年度的培训经费预算,确保经费足额到位,并制定根据学校办学效益,逐年按比例调整培训经费的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校本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使用培训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质量保障机制。前两项保障机制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保障,教师在培训中能否有收获,是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提高,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校本培训质量保障机制,即对校本培训进行监督和评价,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在开展监督和评价时要注重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避免出现终结性评价,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把树立自信、积极参加培训,同时也有利于对校本培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2]周建松.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3]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6)

[4]陈新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模式探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5]阮彩霞.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中的“校本培训”再思考[J].教育与职,2008(11)

[6]王全,陈太忠,何芳.校本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周明星,焦燕灵.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反思与校本教育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3(19)

[8]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委托重点课题(2010a27)

开展专题培训篇9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09-02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热潮,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学习化时代的到来,过去认为一次性接受职前正规教师教育或短期岗前培训就可以终身受益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和自主更新发展的理念,通过各种成人教育的渠道实现自主专业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由此,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引起了人们对教师教育的关注,从教师职前培养到教师职后发展的整个系统,要求对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职前培养和在职发展一体化。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模式为师范院校负责教师职前培养,教师进修机构负责在职教师进修培训,各种培训渠道相互分离,缺乏沟通,培训内容与形式与教师教学实践脱节,学非所用。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和经验知识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培训不能有效解决教师教学的实际困惑。这种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如何构建新型的培训模式已成为教师培训改革的重要任务。伴随着反思性教学、研究型教师以及校本行动研究的提出,对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重心在逐渐下移,校本培训理念应运而生。校本培训目的就是要突破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疆界,克服自上而下的培训弊端,全面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二、校本培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英美国家师资培训有许多相同之处,多为学校本位的培训模式,吸收教师担任专职培训人员,和大学教授、相关培训机构的人员以及教育部门官员一起共同计划和制定教师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我国目前对教师校本培训的界定尚不统一,但较为普遍认同的是,以教师任教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培训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以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为培训资源,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校本培训最大优势是培训资源产生于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场所主要是教师所任职学校,充分调动了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效改进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是实现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本培训模式并不否定大学或其他师资培训机构的作用,而是从另一视角探索师资培训方向,扩展师资培训渠道,挖掘师资培训的内在资源,使师资培训更具实效。而且,校本培训自身具有的自主性、经济性、亲融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征恰是其他教师培训模式先天不足之处。笔者在此只就前三个特征展开论述。

(一)自主性

与传统的由教育部门或其它培训机构发起的“外控式”培训形式不同,校本培训是立足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内控式”培训模式。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日益改革开放,学校自也在不断扩大,这为校本培训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校本培训中,学校是培训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和教师一起共同参与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的讨论和制定,确定培训的内容、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校本培训以教师发展为本,鼓励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鼓励教师设计与学校协调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最大化发挥教师作为培训资源的优势。由学校自主规划实施的培训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二)经济性

校本培训的经济实用性体现在以学校为培训中心,关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培训过程也就是切实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外来培训的强制性、脱离教学实际以及培训离岗的形式不同。再则,人们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认识的根本转变,愈加意识到教育教学经验对校本培训的重要价值,它为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而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基于问题和经验的培训活动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相关,教师主动成为培训的参与者甚至培训者,而不是被动的受训者。此外,校本培训在内容、方法、评价和管理上都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和个性差异,并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节省了培训的成本,收到了培训的最大效益。

(三)亲融性

校本培训理念是受到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教师发展以及成人学习等多种理论影响发展而来的,它强调营造教师组织文化,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主张教师自主发展和基于合作的共同发展。校本培训具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诸如师徒带教、课堂观摩、自我反思、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项目合作和教师论坛等,通过各种校本培训,教师增强了交流合作意识,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以开放的态度互相学习,互相接纳,互相尊重,精诚合作,互助互利。校本培训是创建教师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载体。

三、校本培训模式的实践

如何把校本培训理念贯穿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切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和教师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立竿见影的校本培训模式。国外的主要培训模式有系统培训模式、过渡型培训模式、咨询型培训模式和阿什里德模式,这些模式都各具特色,其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所谓最佳模式也只是相对于具体情况而言,适合学校自身和教师发展的模式。我国目前大都是采用系统培训模式,该模式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规划设计、培训实施以及培训评价。下面将依据系统培训模式的整体思路对校本培训的主要方法和策略进行概述。

(一)校本培训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校本培训方法是指培训过程中采取的活动形式和手段。策略是指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国外对校本培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向纵深发展,校本培训实践中的方法和策略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国内已有的校本培训成果甚丰,主要包括师徒带教、观摩听课、微格教学、课例研究、行动研究、自我反思教学、教学日记、问题探究法、课题带动、专题讲座、教师论坛、网络交流等。限于篇幅,本文只重点讨论在校本培训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三种方法,包括课例研究、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法。

第一,课例研究。国内较为先进成熟的课例研究是由外聘专家、校内资深教师和普通教师三方共同参与课例开发和研究的全过程,专家和教师一起备课、设计教案以及切磋教法等,然后形成教学方案,由教师代表主讲,课后再就课例进行二度分析研究,如此反复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课例剖析过程要提倡专家、骨干和普通教师理解对话,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营造多元化教研格局氛围。校本课例研究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帮助教师个体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能力。

第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目的是通过变革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强调教师直接参与问题的发现,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它的实验特征表现为以教师本人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为实验对象,以观察和调查数据为主要研究手段。校本行动研究培训具有天然的优势,学校是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场所,教师要解决的是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行动研究过程就是一个“以行促思、以思促研”的互动过程,而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行动研究使教师学会探究、学会教学、学会研究。

第三,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培训的本质应该是以教师经验、反省、体悟为媒介的自我发展过程。换言之,教学实践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发展又是教学研究和反思的必然结果。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教师参与教学行动研究,以实践者、反思者、研究者的不同身份批判性、系统性考察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行为,从而发现其背后新的理论生长点并获得实践智慧。大量研究证明,成功教师与平庸教师的区别在于有无反思能力,反思能力强的教师总是在教学工作中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教师校本培训应将反思性教学培训列为首要方法和策略。

(二)校本培训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选择

校本培训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要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和活动紧密相连,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保持一致,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遵循教师发展的认知规律,实施“菜单式”教师培训活动。凯茨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求生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关注点既有重合也有交叉,校本培训要针对教师发展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培训形式。例如,对新任教师培训方法应选择师徒带教、微格教学、观摩听课、反思性教学等,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和新环境,加快专业成长。对巩固期和更新期教师宜通过课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带动的培训渠道,帮助他们获得自我更新发展能力,不断创新,超越自我,顺利完成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角色转换。对成熟期教师要侧重校本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创新、课题立项、实验研究能力的培训,在培训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从而自觉承担起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责任。

【参考文献】

[1]代蕊华.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王建鸣,陈剑光.探索校本培训模式构筑教师发展平台[J].继续教育研究,2003(4)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开展专题培训篇10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要求,我校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培训内容: 

1、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1、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学校博客网站阅读学校推荐文章、到校阅览室学习教学杂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每学期写7000字的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同上一节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参观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加强家校合一的研究。 

(4)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坚持每天一页钢笔字的练习。 

(5) 开展教师沙龙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探究热点问题,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以达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6)            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 

3、专家引领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定期来校进行指导,举办专题讲座,零距离地与教师接触,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师的子课题方案,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月上交两篇教育故事,每学期开放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严世萍 

副组长:王厚安、毛祖全、乐孝彬 

组  员:潘运智、祝光涛、阎  婷、向  淼、李普娅 

承担的主要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度,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七、时间安排: 

    三月: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课题组科研工作计划。 

3、“开展同上一节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6、完成两篇教育故事。 

7、完成“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方案。 

四月: 

1、 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3、课题小组会议,汇报各小学教研、科研工作情况。 

4、德育活动课研究。 

5、专题报告会:①学校科研课题诠释;②教师怎样做科研。 

6、         开展“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 

五月: 

1、检查教师教育故事。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4、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六月: 

1、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3、检查教师培训计划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