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十篇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十篇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8:51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预防医学;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07-01

一、引言

预防医学属于医学的分支,和当前医学界的其他分支一样,预防医学也已经演变为一种涉及多种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现代预防医学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研究疾病出现的原因、规律,以及如何促进人类健康等要素。预防医学从预防目标上可以细分为环境预防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未成年人预防学、劳动卫生学、职业病学等多个方向。

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很多疾病都被医学界一一攻克,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善,但同时现代文明也使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到破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压力,研究已经证实了很多生理疾病和心理压力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仅限于生理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预防医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疾病的预防,而是向着提高人体的综合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方面发展。

三、多学科交叉为预防医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一)蛋白质组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机制都和蛋白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了和预防医学交叉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

蛋白质组学对特定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论可以有利于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以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对生物蛋白的影响。另外,蛋白质组学还可以被应用于病毒和细菌预防,控制病毒和有害细菌需要研制出针对性的疫苗和药物,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可以很好的对目标病毒和细菌进行分析,这就为研制相关的疫苗和药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基因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基因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现出了强大的功能性,很多和疾病产生有关的基因已经被确认,通过研究这些基因可以更好的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医学界通过Dna重组技术研制出了很多新型药物和疫苗,例如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境预防也是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和应用方向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很多和人类生存环境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通过Dna测序,可以从Dna的角度研究外界环境对人类基因序列的影响,鉴别可能导致基因变异的环境因素和易受影响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信息技术使包含预防医学在内的很多传统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进步。首先信息技术使得和预防医学有关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好的进行传播,各国的医学机构可以方便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疫情通报、专题研究、医学会议等活动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这些都为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计算、统计和分析方法也为预防医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四、我国预防医学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是预防医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我国预防医学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性疾病近些年来在我国又有死灰复燃之势。例如结核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虽然在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明显,在某些年份还有回升的势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的结核病发病人数约为120万,数量为全球第二。

此外一些新型传染病也给预防医学提出了挑战,例如SaRS、军团菌病、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都在全球范围内给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由于早期缺少对于这些新型传染病的了解和控制手段,这些传染病的在爆发初期的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非常强,因此对这类疾病的预防也将成为预防医学今后面临的主要的任务。

(二)地方病的预防

我国幅员辽阔,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很多地区由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仍存在有地方性疾病,而且预防的难度较大。其中,缺碘,缺硒、氟中毒和砷中毒在我国较为常见,这些地方病会直接的危害人体健康或间接引发其他疾病。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缺碘人口总数的50%;全国约有4000万人受到缺氟的危害;地方性砷中毒的患者约有9000万,地方性疾病的预防在我国任重而道远。

(三)心理和精神问题的预防

现代的健康标准已经不仅局限于生理的健康,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整体健康程度,长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会引发生理上的疾病。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必须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一直在增加。因此心理问题在未来也将是预防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总结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医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预防医学正在向社会预防的方向发展。当前预防医学已经呈现出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计算机、生物等学科很好的和预防医学相结合,为预防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未来,预防医学社会化和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必然进一步增强。我国预防医学应该坚持多学科综合和社会化预防的方向,积极的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预防医学必然会成为人们战胜疾病、促进健康的首选途径,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占清,彭佐林.近年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2).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2

(一)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校部分大三本科学生500人进行调查。其中,护理专业65人、中西医专业95人、口腔专业28人、药学专业35人、临床及相关专业255人。

(二)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为95.6%。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理论教学的需求、实验教学的需求。采用SpSS13.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专业学生在各种需求之间的差异性。

二、结果

(一)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结果。表1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总学时以及各章内容要求都不同。临床医学及其各专业方向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总需求量较大,并且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比其他专业高。大部分专业在自然环境与健康、职业环境与健康、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等章节的教学需求所占比重较大。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临床医生的作用”内容的教学需求所占比重相对于其他专业偏大。

(二)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内容分配比例需求结果。表2显示,总的来说,各个专业对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原理与方法、社区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这6部分内容的教学需求所占比例较偏高,但每个专业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原理与方法、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医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社会因素与健康;口腔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药学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临床医生的作用;护理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

(三)不同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需求调查。各个专业对预防医学实验需求不同:临床及相关专业对开设社区卫生服务见习的需求最高,其次开设统计上机实习和疾病控制中心见习,社会实践需求最低(χ2=13.42,p<0.05);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实验室实验需求最高,社区卫生服务见习次之,对疾病控制中心见习需求最低(χ2=8.93,p<0.05);药学专业对实验室实验需求最高,其次是统计上机实习,最低为社区卫生服务实习(χ2=18.23,p<0.05);口腔专业学生对实验室实验需求最高,其次是社会实践和社区卫生服务见习,对疾病控制中心见习需求最低(χ2=21.83,p<0.01);护理专业对社区卫生服务见习需求最高,其次是统计上机实习,疾病控制中心最低(χ2=23.64,p<0.01)。对于同一实验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对于实验室实验:药学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相关专业>护理专业(χ2=15.98,p<0.05);统计上机实习:临床相关专业>护理专业>药学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χ2=25.90,p<0.01);疾病控制中心见习:临床相关专业>口腔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χ2=22.19,p<0.01);对于社会实践:口腔专业>临床相关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χ2=13.65,p<0.05);社区服务见习:护理专业>临床相关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口腔专业>药学专业(χ2=25.47,p<0.01)。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社会需求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及时了解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同时也为高校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提供建议。

一、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现状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始于建国以后,其教学思想、办学理念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个体为对象,预防医学是通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高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相关内容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和实施卫生监督的基本训练。2005年9月,卫生部举办了一次“公共卫生教育论坛”,来自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专家就公共卫生教育展开讨论,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日益矛盾,如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师资构成不合理;公共卫生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全国有6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本科教育,每年招生规模达到6000多人,但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去平均计算的话,仍然显得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十分紧缺。

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本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阶段,为满足新时期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应充分开展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活动,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主要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用人需求信息动态,对人才知识背景及结构的新要求。根据定期开展的社会需求调研,为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做到及时反馈,确立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依据社会用人单位急需确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由于所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拓宽知识领域,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不断拓宽知识面,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向多方面发展的潜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预防医学校内教学应该注重与校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投身到人群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去,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他们具备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和农村宣讲课堂所学的疾病防治知识,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卫生学实验教学、生物与微生物实验教学和管理学与社会医学实验教学,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相结合原则。基本实验注重学生的基础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型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医院等机构密切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2008年,围绕汶川地震期间的公共卫生问题,我校邀请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抗震救灾防疫报告会”,通过从灾区饮水问题、食品卫生检测、垃圾处理问题以及人群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灾区疾病防疫的工作流程和真实体会。不但提高了同学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外,而且学校还可以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融入到实际当中,增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合理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如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具备查阅科研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或调查表、进行预实验及独立撰写、发表科研论文的能力。另外,我校还创新性开展硕士研究生帮带本科生的开放科研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交流。如2008年和2009年利用暑期开展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殖毒性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就是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动物灌胃、解剖、指标的检测等科研工作,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由学生独立撰写的科研调查报告《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及干预效果》获2007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艾滋病知晓状况与宣教效果研究》获三等奖,《江苏省丰县地氟病现况调查研究》获2008年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傅华.预防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侯淑军,王志玉,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40-41.

[3]覃益敏,赖振屏.浅谈公共卫生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46-347.

[4]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2017-2018.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4

作者:隋巧变, 于雪丽

【关键词】预防医学;麻疹;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在儿童中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成人中较为罕见。此病传染性很强,在未接种疫苗或人口密集的地区易发生,常有大规模爆发,且发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2~3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流行[1]。临床上麻疹通常会有10d左右的潜伏期,接下来逐渐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等症状,发热后3~4d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最后进入恢复期,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2]。同时,其可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因此对该病的预防成是必不可少的。为研究预防学在麻疹预防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麻疹流行地区儿童5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2例,女168例,年龄在1~6岁之间,平均年龄(3.7±0.5)岁,研究对象均未注射过麻疹疫苗及进行相关的麻疹预防措施,且均无呼吸道感染、皮肤丘疹等并发疾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每组25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预防组研究对象使用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接种免疫,国药准字为20063047,规格为2.0ml/瓶。按瓶标签加入一定量的注射用水,摇匀,使完全溶解后使用。先用蘸有医用酒精的棉球擦试接种者上臂外侧三角肌处皮肤,待酒精挥干后,进行皮下注射,根据接种者的体重选择药量,一般为0.2ml,最大不超过0.5ml;对于接触过麻疹患者的研究对象则采取被动免疫法,按0.8ml/kg的量肌内注射胎盘球蛋白,免疫3周后再进行注射,并通过合理膳食、提高营养以及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免疫力;而对照组不进行接种,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在麻疹高发期减少外出,减少公共活动来进行综合预防。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χ2检验法进行数据统计,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数据收集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预防8个月,恰巧新麻疹流行周期的开始,收集两组研究对像的临床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个方法:①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发病率检测。出现红疹、发热等症状者则被列为疑似对象,并对其进行血清学鉴别,根据鉴别结果做出诊断,并计算发病率;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发病的进展速度,一般麻疹病程在8~12d之间,经预防免疫患者的疾病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以潜伏期延长为主,因此以潜伏期开始时间作为衡量进展速度的数据;③以麻疹流行开始日起计算发病时间,至患者出现症状并确诊的时间;④发病程度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数据进行评价。

2.2结果收集以上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预防组发病时间平均为9d,对照组为5d;预防组发病率仅为5%,而对照组发病18%,发病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略轻,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经不良反应、进展速度等临床数据的比较中,预防组均优于对照组,将统计学分析,p=0.04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5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新疆医科大学所有预防在校本科生355人。共发放355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342份,有效回收率96%。其中男性128人,女性214人。民族分布为汉、维、哈、其他,分别为152人、145人、25人、20人。

2.调查工具。自编《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53,采用五级评分法,分为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专业期望6个维度,专业认同为六个维度得分之和,得分越高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得分分段:≤90为低;91-120为中;121-150为高)。

3.调查方法。用普查方法对预防专业355名在校本科生以自编《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员,统一调查程序;专人负责收集、整理问卷。

4.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1.预防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情况。新疆预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110.44±13.01。各维度中专业意志得分相对较低,见表1。

2.不同性别专业认同评定结果。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专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高于男生;其中专业认识(p<0.05)、专业技能(p<0.01)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女生均高于男生。见表2。

3.不同年级专业认同评定结果。不同年级专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三得分最高,大四得分最低。大一与大三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均高于大一。大一与大四在专业认识、专业意志维度及专业认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均高于大四。大二与大三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三均高于大二。大二与大四在专业认识、专业技能、专业期望维度及专业认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大二高于大四。大三与大四在各维度及专业认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三均高于大四。见表3。

4.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专业认同评定结果。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维度及专业认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均高于汉族,见表4。

三、分析讨论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6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防治三“十”措施临床研究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省县共建的5家医院(1家三甲医院和4家二甲医院)集中培训,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统一进行产后出血防治的三“十”措施的实施方案,2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病例为研究组,实施前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5家医院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为对照组,对实施三“十”措施前后二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产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三甲)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5.87%和7.11%,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0.79%和1.1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4家二甲医院(上栗县妇幼保健院、修水县妇幼保健院、于都县妇幼保健院、石城县人民医院)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0.98%和1.41%;1.53%和2.61%;1.87%和2.64%;0.98%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十”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但在三甲医院,由于二甲医院转诊危重症病人多,近年来剖宫产史伴胎盘植入孕妇增多,子宫切除率无明显降低,因此应降低剖宫产率,倡导阴道分娩。

关键词:产后出血;防治;三“十”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它是常见分娩并发症,发病率为2%-3%[1],是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2]。产后出血如得不到及时正确诊治,将发展为严重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显示,超过4/5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其中有一半以上(52.5%)是由于医疗处理延误导致,因此,50%产科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避免或创造条件避免的[3,4]。本研究是我院产科与省内四个县级二级甲等医院妇产科通过“省县共建项目”共同实施,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产后出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形成规范化产后出血防治方案,即三“十”措施,然后向全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推广,提高全省处理产后出血的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省县共建的5家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上栗县妇幼保健院、修水县妇幼保健院、于都县妇幼保健院、石城县人民医院)2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本课题实施前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年内五家医院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

1.2诊断标准

参照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将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1000ml定义为严重产后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参照第六版外科学,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1.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在项目实施前,集中培训,五家医院统一“产后出血防治的三“十”措施”的实施方案,制定统一登记表格。1.3.1对入院待产的孕妇进行高危因素的评估存在以下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前启动防治产后出血预案。十个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包括:⑴子宫过度膨大(羊水过多,巨大儿,双胎);⑵伴子宫瘢痕妊娠孕妇;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⑷前置胎盘;⑸胎盘早剥;⑹合并肝脏疾病;⑺合并贫血;⑻合并血小板减少症;⑼因头盆不称难产而急诊剖宫产;⑽行产钳等助产手术分娩。

1.3.2根据出血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技术迅速有效的控制产后出血

十项止血技术包括:⑴子宫按压术;⑵正确使用各种缩宫药物;⑶人工剥离胎盘术;⑷宫腔填塞术;⑸子宫背带式缝合术;⑹子宫动脉动结扎术;⑺骼内动脉结扎术;⑻产道裂伤缝合术;⑼子宫动脉栓塞术;⑽子宫切除术。

1.3.3在积极止血过程中,采用以下监测技术规范监测病情变化

十项产后出血病情监测技术:⑴产后出血量的准确测量;⑵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生命体征监测;⑶尿量监测;⑷脉搏氧饱和度监测;⑸动态心电监测;⑹中心静脉压监测;⑺血常规监测;⑻凝血功能的监测;⑼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监测;⑽动脉血气分析。使用统一登记表格,对每例产后出血病例相关信息进行登记。比较省县共建的五家医院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三“十”措施前后两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因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的死亡率。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省县共建的五家医院中,其中1家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他4家均为二级甲等医院,因此5家医院之间无可比较性,三甲医院更多承担危急重症孕妇及下级医院转诊孕妇,因此对五家医院实施三“十”措施前后两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因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的死亡率进行比较;

2.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实施三“十”措施前后数据比较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三甲)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5.87%和7.11%,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0.79%和1.1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上栗县妇幼保健院实施三“十”措施前后数据比较

上栗县妇幼保健院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0.98%和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修水县妇幼保健院实施三“十”措施前后数据比较

修水县妇幼保健院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1.53%和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于都县妇幼保健院实施三“十”措施前后数据比较

修水县妇幼保健院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1.87%和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石城县人民医院实施三“十”措施前后数据比较

石城县人民医院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年内发生产后出血率为0.98%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项数据[5]:全球每年大约有60万例孕产妇死亡,而产后出血就占1/4。某些国家产后出血死亡占到1/3甚至更多,其中许多孕产妇死亡通过做好产后出血防治是可以避免的。甚至有全球数据统计显示:每4min将有一名产妇死于产后出血[6]。产后出血尤其是严重产后出血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如子宫切除、DiC、Sheehan综合征、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等,以及给孕产妇带来严重身心伤害[7]。故产后出血的防治是围产医学一个永恒的话题,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研究有很多,但我们此次研究是结合“省县共建”平台,在五家医院(包括我院产科和四家县级医院妇产科)开展产后出血防治的三“十”措施临床研究;是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并建立产后出血的综合防治体系,为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提供规范化诊疗方案。

3.1实施三“十”措施的临床价值

刘兴会等[8]提出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指出通过产后出血积极预防和处理是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产后出血带来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有文章[9,10]指出:早期筛查并及时正确判断病因,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成功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有报道指出[11,12]:分娩前寻找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各种措施,剖宫产术中及时实施各种止血缝合技术,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及减少产后出血量。本研究在一家三甲医院,四家二甲医院开展产后出血防治三“十”措施临床研究,即认识十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十种产后出血的止血技术及十种产后出血的监测技术。比较实施前后2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由于二甲医院接收危重病人少,特殊复杂病情病人转诊多,分娩量少,因此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我院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收治高危孕妇(胎盘植入,多次剖宫产史,双胎,羊水多,人流次数多等),同时接收下级医院的病重转诊病人,因此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较其余四家二甲医院高,但实施产后出血防治三“十”措施前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统计数据显示,实施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史伴胎盘植入的患者越来越多,外院转入我院的产后出血病重病人多,因此子宫切除率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省县共建项目”的平台,对产后出血防治三“十”措施临床研究,为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提供规范化诊疗方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建立产后出血的综合防治体系,为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提供规范化诊疗方案,推广和提高处理产后出血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3.2实施并推广产后出血防治三“十”措施的注意事项

通过系统培训,在待产孕妇中进行十项高危因素的识别及积极预防;相关医护人员掌握十项产后出血止血技术,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能正确及灵活使用;在产后出血过程中,实施十项监测技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整个识别处理监测过程中需灵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处理,每个拐点都能掌控,避免不可挽回的结局。并将这一临床应用研究向全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推广,提高全省处理产后出血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2-216.

[2]赖慧超,吕岚.卡孕栓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应用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0,45(9):912-913.

[4]刘兴会,陈锰.产后出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8):561-563.

[7]陈拉妮,黄春容,谭惠民,等.6124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118

[8]刘兴会,陈锰.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4):241-243

[9]王文彤,王艳琴,景海云,等.116例产后出血防治中的问题[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0):43-44.

[10]张方芳,徐永莲,刘兴会,等.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44-146.

[11]汪虹.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26例分析[J].江西医药,2014,(3):236-238.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院包皮环切术,HiV,定性研究

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艾滋病病毒渊HiV冤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袁尤其是异性间传播[1]遥我国西部地区的广西尧新疆和重庆三省的艾滋病渊aiDS冤感染者占到了全国的27.3%袁而人口总数却仅占全国的7.47%[2]遥与此同时袁我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以处于性活跃期的20-39岁年龄组的人群为主袁占70.0%[3]遥近年来袁随着生物医学干预预防技术的发展袁并经过大量生物学机制研究和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袁包皮环切手术渊malecircum鄄cision,mC冤能有效降低活跃的男性群体通过异性间感染HiV的风险[4]遥医学大学生作为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袁对相关知识了解的多寡袁对于我国aiDS的防制工作将发挥巨大作用遥因此袁了解我国HiV疫情比较严重的西部地区男性医学大学生对包皮环切手术作为HiV预防措施的知尧信尧行等信息袁将能为今后引入顶层设计尧利用大学生的示范效应尧开发宣传材料尧推广包皮环切术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遥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广西尧重庆和新疆三地医科大学年满18-30周岁尧未行包皮环切术尧的男医学大学生遥排除已经做过包皮环切手术尧不能提供自愿知情同意者遥最小样本量的确定原则为院当增加新的调查对象,并不能收集到新的有用信息时,停止招募新的调查对象遥当收集不到新的有用信息时袁共招募到90名符合条件的被访者遥

1.2研究方法

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方法[5]袁由各调查点的调查员选择广西医科大学尧重庆医科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募调查对象遥经向被访者介绍调查目的袁签署知情同意书袁征得笔记尧录音同意后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课题自行设计的定性访谈提纲袁在招募场所的私密性房间进行一对一匿名式访谈遥内容包括包皮环切术相关知识及意愿尧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尧特征及个人行为特征等内容遥资料经调查员整理后由另一名调查员核对原始笔记和整理后的文本袁确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遥针对访谈提纲袁归纳出被访谈者对该提纲做出的所有答案袁最后形成书面报告遥

1.3质量控制

淤在设计研究方案和访谈提纲时袁查阅和参考有关的文献袁咨询专家袁对访谈提纲进行模拟调查曰于对访谈员进行定性访谈知识尧方法尧技巧的培训袁强调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曰盂要求访谈员及时总结袁当天整理完笔记袁并交流访谈结果和访谈技巧袁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袁以避免主观偏倚遥

2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1.1广西

被访谈者中有20名本科生袁10名研究生袁被访谈者平均年龄为25周岁袁最大的28周岁袁最小的20周岁遥民族主要为汉族袁其次是壮族遥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尧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等专业遥

2.1.2新疆

被访谈者中有22名本科生袁8名研究生袁被访谈者平均年龄为26周岁袁最大的26周岁袁最小的20周岁遥民族主要为汉族遥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尧预防医学和药学等专业遥

2.1.3重庆

被访谈者中有16名本科生袁14名研究生袁被访谈者平均年龄为24周岁袁最大的28周岁袁最小的21周岁遥民族主要为汉族遥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尧预防医学等专业遥

2.2包皮环切术的知识

被访者均听说过包皮过长尧包茎及包皮环切手术遥广西尧新疆和重庆的被调查者中听说过包皮环切术可以预防HiV的分别为3人尧5人和4人遥三地的被访者中袁约84%渊76/90冤的人认为"包茎或包皮过长者"是做包皮环切手术的主要原因曰65%渊58/90冤的人能说出包括手术适应症尧手术最佳时期和并发症等在内的一些包皮环切知识曰而且都认为如果行mC,会选择二级乙等以上医院袁比较信任级别高的医师袁如主治医师尧主任医师等曰同时绝大部分人认为手术对自身的心理不会造成影响袁术后愿意和朋友分享曰对手术的安全性不是很担心袁主要关心术后对保持生殖卫生健康尧改善性生活及对生育能力等的影响袁手术的费用问题遥广西尧新疆和重庆的被访者中均有3-5人表示周围有做过包皮环切手术的人袁因此获取以上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医学专业课程尧网络尧周围朋友尧广告和免费宣传材料遥

2.3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

只有12人知道对于mC可以预防HiV感染遥只有6名研究生略微了解一些mC预防HiV的相关知识袁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却不是很清楚遥经调查员解释其流行病证据及生物学机制后袁并被告之课题组现在提供免费手术袁广西尧新疆和重庆三省分别有21人尧20人和19人明确愿意接受手术袁并愿意作为顶层设计的志愿者参与课题研究曰认为除了包皮过长或包茎者需要做之外袁其他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甚至是普通男性都应做包皮环切手术曰分别有6人尧5人和7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手术,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没必要或认为自己无包茎或包皮过长现象曰其余人表示需要考虑袁其中有5人表示是因"担心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性袁需要考虑"遥

2.5艾滋病知识尧态度和特征

被访谈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比较多袁传播途径以及对当地的一些流行态势都很熟知遥一半的被访者认为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袁自己不会感染HiV/aiDS,主要原因是自己生活在学校里袁环境比较好袁同学之间比较单纯袁通过三大途径渊吸毒尧输血和性传播冤感染HiV/aiDS的机会很小遥三分之一被访者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近袁说不清楚会不会感染遥主要原因是广西是艾滋病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曰由于专业渊医学冤的关系袁职业暴露而感染的机会增大曰艾滋病感染者不能从表面看出来袁潜伏期内无任何症状袁不能排除周围是否存在HiV/aiDS感染者遥绝大部分被访者认为不应对HiV/aiDS感染者不歧视袁而建议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遥有三分之一被访谈者发生过袁并表示坚持使用安全套袁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孕袁只有极少部分被访者是处于减少性病或艾滋病感染的考虑遥

3讨论

定性访谈发现袁医学生对包皮环切术的相关知识比较了解袁但只有12人知道对于mC可以预防HiV感染遥认为接受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存在包茎或包皮过长现象袁担心自己的生殖健康袁以及对性生活改善的期待袁这跟中国大多数人做包皮环切术的原因一样遥同时也说明包皮环切相关知识对包皮环切手术意愿的影响袁与有多项研究发现的文化因素是提高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的结果相似[6-8]遥医学大学生对于该手术不存在太多担心袁原因是他们由于专业的原因袁已掌握了一些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袁如手术的并发症尧护理情况等遥因此在宣传推广包皮环切术时袁应着重对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尧全面地宣传袁以消除人们对手术的恐惧和疑虑遥有研究显示袁在肯尼亚尧乌干达尧南非尧斯威士兰尧坦桑尼亚共和国及津巴布韦等国袁60豫的男性愿意进行包皮环切[9]遥本次研究调查显示袁当调查员告知mC可以预防艾滋病袁并提供免费手术时袁广西尧新疆和重庆三省均有近三分之二渊20/30尧21/30和19/30冤的人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手术袁并愿意作为顶层设计的志愿者参与课题研究遥这提示在此类人群中推广包皮环切手术具有一定可能袁并可利用医学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袁新思想袁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袁卫生预防意识较强袁其示范效应能被普通民众接受的特点袁让已做过包皮环切术的医学大学生作为大众接受该手术的引导者袁达到改变民众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性的目的遥本研究发现袁受访者接受mC的因素有"存在包茎或包皮过长现象尧认为包皮环切能够保持生殖卫生健康尧改善性生活"遥这表明被访者对包皮环切手术的接受意愿是与其对自身健康及性生活影响的认识度有关遥这与westercamp和Bailey[10]在2007年对包括9个国家的13项包皮环切意向性调查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相同之处遥研究还发现袁大多数被访谈者关心术后对"保持生殖卫生健康尧改善性生活及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曰有5人表示因"担心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性袁需要考虑"遥同时袁文献也报道如果没有良好的手术培训和指导袁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袁并对为预防HiV而实施男性包皮环切服务的努力构成严峻的挑战[11]遥因此袁我们在推行包皮环切手术时袁不仅要使人们对包皮环切手术并发症有正确认识袁还应建立一个更为安全尧简便和容易操作的包皮环切技术及良好的专业培训袁这是包皮环切手术成功的关键遥另外袁虽然被访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比较多袁传播途径以及对当地的一些流行态势也很熟知遥但一半的被访者认为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袁因为自己生活在学校里袁环境比较好袁同学之间比较单纯袁通过三大途径渊吸毒尧输血和性传播冤感染HiV/aiDS的机会很小曰明确表示经常或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人袁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孕遥这些都提示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艾滋病袁才能理解和接受包括mC在内的相关预防干预措施遥本研究是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对于男性包皮环切手术的知识尧态度和接受意愿遥鉴于任何在访谈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尧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都有其局限性袁这就需要结合定量调查的结果袁得出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院

[1]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北京,200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袁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情况报告[R].北京,2010.

[3]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专题小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估计报告[R].北京,2007.

[4]Britomo,CasoLm,BalbuenaH,etal.acceptabilityofmalecircum鄄cisionforthepreventionofHiV/aiDSintheDominicanRepublic[J].pLoSone,2009,4(11):e7687.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8

1.国内外医学心理学发展现状

1.1心理障碍病因学研究

许多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家,甚至生理学家都开始对“应激是非特异性反应”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激反应的复杂性,不同应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并非完全相同,特别是心理性应激必定有皮质参与,而脑成像已初步证实特异性应激通路的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der,ptSD)研究表明,杏仁核、海马与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prefrontalcortex,mpFC)在ptSD相关症状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构成ptSD症状神经环路的关键部分,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ptSD发生及保持的神经基础。应激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和多巴胺在这三个脑区中活动的相互作用是ptSD产生的重要神经生化基础。

大量关于细胞因子在抑郁症中作用的研究,被视为近20年来心理神经免疫学上最令人兴奋的新进展,可能会在揭示抑郁障碍机制上有新突破,并作为今后药物治疗的靶点进入临床领域。从不同角度解释应激、认知、情绪等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2002年whtfeld5的“鹰派^鸽派”策略理论发表在上,由此引发了学者从进化的观点解释不同生物体应对应激的不同行为策略及其生理基础,进而引起学界对不同应激性疾病易感性的差异的研究,这为我们理解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成瘾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学习记忆领域里研究热点的记忆再巩固理论为药物成瘾记忆的长期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机制。Dna甲基化改变的相对稳定性可能是成瘾记忆长期存在的分子基础。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内表型(endophenotype)概念认为,其介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与遗传基因联系更密切,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少。因此内表型方法对研究遗传机制复杂的精神疾病有着独特优势,尽管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仍处在初步阶段,但以此为基础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对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有了全新的认识。20世纪末至今,各种新技术的运用已从Dna/Rna分子水平上明确了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遗传缺陷。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促使孤独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也已被《科学》杂志预测为2010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1.2心理测验/咨询与治疗

从1905年科学心理测量学的诞生——比奈智力测验量表的问世至今,用于心理评估的心理测验量表多达数千种,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企业、军事、组织人事部门和司法部门等领域。经历了经典测量理论(CCt)——项目反应理论(iRt)之后,新一代测量理论核心的认知诊断理论开始发展。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0余种认知诊断模型被开发并应用于认知诊断,包括潜在特质模型及潜在分类模型两个分支。自19世纪末第一个专业性心理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由Freud创立,20世纪初,Frankparson《选择职业》的诞生标志着心理咨询的开始,一个世纪以来,新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不断出现,在各种心理障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生物反馈技术、磁疗等的临床应用,眼动身心重建法(eyemovementdesensitizationandreprocessing,emDR)用于ptSD的治疗等。另外,近十余年关注“主观事实”、“咨询实践”及“咨询过程和结果”的后现代疗法的兴起,因其在系列问题上的独创性,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开辟了新天地。具体的治疗技术有叙说治疗(narrativetherapy)、解决取向的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等。

1.3心理卫生观的发展

心理卫生工作最初侧重于改善精神病人的处境和待遇。随着心理卫生运动的深入,以“防病”、“治病”为目标的“三级预防”观点开始为人们所熟知。随着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心理卫生的理解又转变为强调其教育、发展、完善价值的“三级功能”观。这一观念的改变把心理卫生工作的重心从防治心理疾病转到增进心理健康,从服务于少数人转到服务于社会全体。

2.外军医学心理学发展现状

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量的心理学人员应征入伍,使得美、英、俄等西方国家的医学心理学快速发展。医学心理学研究成果逐步渗入对敌作战中,一些心理控制技术被研究并用于实战。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及之后发动的数次局部战争后,进行了大量的医学心理学研究并已取得许多进展。如对军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在作战中的作用;作战时造成军人心理紧张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战斗应激反应(combatstressreaction,CSR)如何调适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许多成果都在战争中得到验证。军事应激下的认知工效学研究,也逐步成为军事心理学家、工程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临床心理评估在军队新兵筛选与特殊军人(高强度、高压力职位如潜艇部队、驻南极洲部队、士官学校教员、狙击手、飞行员等)的选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英军医学心理学研究强调实用化,对某些特殊工作条件下军人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研究。近几年来,他们十分重视现代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并广泛吸取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军的军事心理学研究成果,使军事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实用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俄军重视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在部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心理工作军官的培养和使用。俄国防部自2002年起,在陆军新西伯利亚军事学院、空军沃罗涅日军事航空工程学院等12所军事院校开设“心理教育学”专业课程,扩大招收和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目前俄军心理援助与康复中心已推广到连级分队,通过宣传工作、社会法制文化工作、开展精神心理对抗及承担社会心理保障等建立了全方位的心理精神训练和防护网。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根据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试验了几十种心理控制武器。一些“软武器”、“非致命武器”,以及强功率激光武器、微波辐射武器、脉冲毁伤武器相继研究并在试验中获得成功。这类武器通过电视荧屏和微机监视器等途径毁伤人员的生理与心理,达到停止其行动或行为的目的,从而使已方人员在战斗中的伤亡率减少到最低程度™。

3.我军医学心理学发展现状

近30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联合攻关,我军医学心理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军广大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军队心理卫勤保障能力及部队战斗力也得到了提高。

3.1医学模式的转变

结合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人心理卫生现状的需求,第二军医大学与解放军1〇2医院联合在全军最先培养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各军医大学也先后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或医学心理学系,全军一些医院及疗养院相继成立了50余个心理科或心理咨询室。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军、各军区先后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建立了四级心理卫生服务网络。通过多种途径对综合性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及部队官兵进行了大量的医学心理学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逐步改变了以往单纯生物学观念,推动了我军医学模式的转变。

3.2科研成果丰硕

我军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在科研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以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102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及空军医学研究所等单位为代表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显著,并运用心理学技术为部队解决了许多实际难题和困惑,得到基层部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2000余篇,编写了140余部医学心理学专著,开展课题135项,完成了重大课题70余项。

3.3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医学心理学专业人员培养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在三所军医大学均已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并设立心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为我军培养了一批医学心理学的高层次人才。2001年以来各军医大学及解放军102医院开展了部队兼职心理医生培训工作,先后举办148期各类心理医生培训班,为部队培养了约6390人次兼职心理医生,这些兼职心理医生在部队心理卫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4军人心理选拔工作成绩斐然

我国飞行员心理选拔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最早开展心理检测的军事领域。目前的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系统,可以在3个平台上对飞行学员候选者心理品质进行全面考察。应征公民心理检测工作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003年以来,由解放军102医院与全军联合研制的《中国军人心理健康评估系统》被用于海军及南京、沈阳、广州、北京军区每年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复检,累计达505万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维稳、维和官兵、奥运安保、512地震救援官兵、士官考学、基层部队士兵等心理问题调查。同时,根据测查结果,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应用于官兵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第四军医大学对初级军官职业适应性进行了14年的研究探索,完成了军校招生心理检测系统的研发及检测人员的培训等技术保障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3.5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开展

2000年12月,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联合颁发了《关于重视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意见》。2001年“全军心理卫生工作技术指导组”和“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成立;《部队心理医生培训教材》、《军人心理健康指南》等基本读物也由总部印发全军和武警部队。许多医学心理学专家深入基层,为官兵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有力推动了基层心理卫生教育和普及工作,增强了部队防病、识病及心理障碍早期干预的能力。目前,各部队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如开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设立心理咨询室。

2000年南京军区开展了“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初步构建起部队心理疾病防治网络,成效显著。

3.6军事心理应激干预性研究与保障工作取得宝贵经验

2004年以来,我军展开了部队心理应激干预试点工作,标志着心理卫生工作从平时服务向战时保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后,第二炮兵某部与第二军医大学联合创建了中国首个“军事心理应激研训基地”,总后勤部编写了全军心理应激干预培训教材《军队心理应激干预指南》,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用于预测和筛查易发生不良应激的群体。近年来我军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国内多起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应激危机干预工作,如2003年非典、2005年10月福州山体滑坡重大灾害、2006年6月安徽广德空难、“28”胶济铁路重大事故、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心理救援,以及维和官兵、奥运安保官兵、阅兵人员的心理干预等,这些突发或重大事件的心理应激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为构建我军心理应急干预预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4.我军医学心理学发展的设想

4.1转变观念

对部队各级领导、医务人员和广大官兵进行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医学心理学科普宣传,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对现代医学模式和心理问题的认识。

4.2加快立章建制步伐

本着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原则,利用现有的资源,制订军队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目标与策略,协调全军范围的科研协作。如决策部门增加医学心理学专职人员编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现有专业人员提供宽松的工作与发展环境。

4.3建立部队三级心理卫生保障体系

要充分发挥全军各专科(心理科或精神科)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健全平时心理服务体系,使部队官兵的一般心理困扰能及时得到缓解,心理疾病患者能及时诊治,发生严重心理危机者能及时得到干预。建立战时医学心理保障体系,及时、高效地救治战斗心理伤,以减少非战斗减员。各军区总医院应设立医学心理科,接收下级医院转诊后送的患者,处理较为复杂的心理疾患,承担医学心理学临床、科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各医院、疗养院应设立心理门诊(或心理科)、心理测评室及心理治疗室,应有专职的心理医生,能完成部队的日常心理保健指导工作,并能诊断和处理常见的心理疾患,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

4.4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立足于现有条件,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的步伐,增加军校学员的医学心理学课时,形成以军医大学和心理疾病防治中心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军内医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建设,争取为军内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同时,采取短期培训与正规训练相结合、知识普及与专业培养相结合、院校学习与函授提高相结合等方式,培养部队心理医生。

4.5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以及国家建设“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预防为主方针政策的实施,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实验课程作为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包括选题、实验方法的确定和仪器试剂的准备等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缺乏参与,难以激发兴趣,严重影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2]。因此,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改革现有预防医学教育模式的要求迫在眉睫。近年来,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项目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一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开展预防医学设计性实验教学,遴选的前提条件为该班已进行过医学科研设计和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的教学,对科研工作有初步认识。

1.2方法和步骤

1.2.1选题:组织学生按各自兴趣,每5~6名组成1个实验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实验项目,由组员选出1名组长,负责与该组指导教师沟通。每名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然后咨询带教老师,进行可行性性论证,确立小组研究方向,制订具体实验方案。题材的选择是设计性实验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选择实验题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实验内容不能超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2)实验题材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实验开展应基于实验室现有的条件。1.2.2课题实施:学生按照所在小组讨论设计的实验方案,申请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实验材料后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并记录实验数据,指导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进程,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贵重或特殊仪器的操作给出指导性意见。1.2.3实验报告(论文)的撰写、答辩:各实验小组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准备答辩事宜。具体而言,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科研论文格式要求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包括综述、前言、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讨论等部分,并反复修改直至定稿。各实验小组推选1名同学采用ppt形式报告整个实验过程,时间限定在10~15min。1.2.4评价:听取汇报的评委由系部非指导教师组成,评委现场打分,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实验组同学当场回答,答辩成绩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总成绩。待整个实验结束后,由系部主任召集所有学生进行点评,全面分析此次设计性实验的收获和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验的意见,明确未来预防医学实验教育研究和改进的方向。为正确评估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对参加此次设计性实验的全体同学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分析,结果见表1。调查显示学生对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以及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加深对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有了统一认识,持肯定意见的达100%。而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达98.3%。

3讨论

设计性实验作为近年新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选择仪器和试剂,自主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直至完成答辩。教师全程起指导作用,并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精确的点评,从而让学生接触科学实验研究的各个阶段,完成科研全过程的训练[3]。与现有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设计性实验教学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性实验全面促进了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首先,设计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行的实验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4],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实验能力的发挥及展示,降低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设计性实验给予学生相当的自由空间,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任务[5]。其次,设计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视野的局限和创新意识的缺乏是我国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充分发掘其潜能。学生在实验准备阶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比对,选择最优方案,以达到选题新颖、方法适当、结论科学的目的,完整经历了一次科学研究过程培训,对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大有裨益。第三,设计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有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包办与实验有关的所有事务,滋长了学生的惰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迫使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勤于实践的基本科学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最后,设计性实验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也不能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师德师风修养,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问题,严谨求实地指导学生工作,自身素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总之,鉴于我国医学教育中观念陈旧、模式落后的积弊,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且能强化学生的科研素质,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邹云锋,张志勇,韦小敏.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浅谈〔J〕.高校教育研究,2008,14:34-36.

[2]杜宁,崔刚,刘芳,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4):75-76.

[3]周美娟,江丽红,欧程山,等.设计性实验在放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78-80.

[4]周国勇,喻欣,黄念芳,等.讨论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定位、实施及效果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350-351.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篇10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在我国,临床流行病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临床实践(病因研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医学教育的新学科。因此,本文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内容、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流行病学。以拓宽临床医师的视野,使临床流行病学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

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定义;研究方法;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6(a)-0193-02

临床流行病学被认为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一门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也是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结合的产物。通过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实践证明,它的普及和发展,将促进临床医疗、科研和流行病学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提高临床科研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临床流行病学定义

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学及现代流行病学等有关理论,对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进行创新的临床科研方法学,研究范围从患者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以对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整体性规律进行探讨,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获得研究的结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防病治病的重要实用价值[1]。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为临床医学,而提供高质量的临床科研证据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的基础,而高质量的科研证据有赖于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对结果通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而进行专业解析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结论[2]。临床流行病学结合多门学科如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及社会医学等,互相渗透,进而逐渐形成其学科特点,解决了包括疾病自然史、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诊断方法、疗效分析以及疾病预后研究等临床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病人而不是在动物或集体组织中研究,如组织培养、垂体激素等,所以除了生物因素外其他诸如社会、心理因素都会对临床实践工作产生影响,存在某些难以控制和预料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医生不可能亲自诊断治疗每一位病人,因此,临床流行病学将患者个体及患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达到既认识个体患者的特征,又认识患者群体规律的目的,基于以上原因借鉴科学的方法来总结临床规律尤为重要。

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2.1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阐明疾病的病因,对于认识疾病的本质、准确地诊断疾病以及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运用临床观察、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验性研究等多种方法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效防治以及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

2.2筛选诊断研究方法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五花八门,新的诊断方法的出现,无疑给临床诊断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新方法刚应用于临床时,其作用往往被夸大,这就需对诊断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多数诊断试验的正确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是提供患病与否的概率,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树立诊断概率的观念,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

2.3评价临床疗效

在临床流行病学中,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正式推广应用之前,任何一种新药或治疗方法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临床试验研究与评价才能做出判断。因此,为检验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临床推广应用之前任何一种新药物或疗法都应进行多次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只有经过严密设计的临床试验,才能获得新药物和新疗法的真实可靠的结论。

2.4研究疾病预后

临床实践中必然会经常涉及疾病的预后问题。究疾病预后是指对疾病的各种结局进行概率预测。若要对预后做出客观评价必须采取严格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尤其是针对目前还没有特殊治疗措施的疾病(如病毒性疾病,或新发现的疾病),这就涉及到疾病自然史的研究,即在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医生了解该病的预后,不仅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而且可以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2.5制定临床决策

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要做出简单且重要的临时决策。为了提高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以策略论和概率论的理论为指导以各种概率数量为依据,通过将复杂的临床问题数量化,才有可能选出最佳的临床决策方案。

3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epidemiology)是一门临床科研方法学,曾经被简称为Dme,即临床研究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与评价(evaluation)[4]。

3.1设计

设计是指临床研究方案和观察方法的设计,是临床科研实施前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科研的成败。临床科研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3.1.1确定研究目的和科研假设研究目的和假设的来源可以是临床实际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从文献资料获得的思路,根据大量的信息提供具体、明确的研究假设,为达到研究目的进行论证。

3.1.2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依据提出的临床假设、内容、目的以及不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表格1提供了在不同性质研究课题下不同研究方案的选择,以及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强度。(表内的“+”数目表示论证强度及其可行性,“+”数目越多越好),见表1。

3.1.3确定研究因素研究因素的确定是一项研究临床研究课题先进性的关键。研究因素一般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系因素、物理性因素以及人口学特征、遗传、心理、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应明确研究因素的重要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价值等方面[5]。

3.1.4选择研究对象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应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来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时将经过以下四个层面:①确定目标人群。②确定源人群。③确定合格人群。④最终确定研究对象。在选定研究对象后,应该列出确切、可靠、准确无误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降低研究数据的偏差,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3.1.5确定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方式由于临床研究对象是人,在收取资料数据时,主观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资料、数据等无法全部收集,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盲法。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资料的多样性。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预期结果正确选择统计学分析方法。

3.1.6确定效应测量指标临床研究是指通过观察研究因素在研究对象上产生的效应来验证疗效和因果关系,因此确定效应测量指标时,要力求客观、定量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研究的关联性、特异性等,再确定指标的类型和数量。常用反映效应的指标有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毒副作用、体征的改变和实验室测定结果等。

3.1.7确定质量控制措施在进行任何一项临床研究时都将面临各种偏倚的干扰,可能出现影响结果真实性的三大偏移分别为选择偏移、信息偏移和混杂偏倚。研究者可以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设计的三大原则,即设置对照、随机分组和盲法来对偏移进行分析和控制,并用统计学原理计算从而减少误差。

3.2测量

测量时指应用定量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研究结果。需要利用频率测量指标和效率测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准确测量,应注意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及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最后,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

3.3评价

评价研究成果应考虑成果的真实可靠性、临床价值、患者是否愿意承担治疗费用等方面。评价是指运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临床实践,科学地制定出标准,在运用标准来评价各种临床数据、实验数据、临床研究结论、建立并因联系及匀后估计及临床不一致性等,并评价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从设计、测量和评价三大方面入手。通过排除各种主客观偏倚的影响,有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

4临床流行病学的展望和未来

临床流行病学引入我国只有20余年,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临床流行病学促进了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从只关注患者个体到患病群体及其相应正常人群体的转变,促使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

我国现在临床流行病学面临着部分诊断性试验设计不合理、缺乏标准评价、无灵敏度、特异度等问题,而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Dme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供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学,提高我国整体临床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7]。临床流行病学能够促使临床医生从患者个体走向群体,同时,将眼光放在疾病的预防上。不但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疾病的全貌、分布概率及致病因素,而且有助于提高临床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临床医学的整体进步和保证人类的健康[8]。循证医学作为临床流行病学的新范例,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证据的基础上,以获得最可靠的信息,然后依据这些证据对所接待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做出正确的决策[9]。

5结语

临床流行病学在近些年中蓬勃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认识到临床流行病行对疾病控制及治疗的重要性。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医疗实践和教学中重要的方法。未来,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更加完善,势必将会带给医学界不可预估的价值。

[

参考文献]

[1]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刘建平,李昕雪.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概述[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2):120-123.

[3]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杨岫岩.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谈循证医学[J].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inteRnaLmeDiCinemay,2007,27(10).

[5]胡良平,鲍晓蕾,王琪.科研设计应遵守重复原则(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937-940.

[6]冯国双.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随即[J].中华护理杂志,2011(5):529.

[7]张伟,史良科.预防医学发展的未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