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十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十篇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2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体性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是新世纪、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科学发展观被精辟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理论界对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坚决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建设都切实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朝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目标前进。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里的实践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具有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实践以人为主体,人既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又是实践活动的践行者,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也就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首先,人是发展的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是社会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整个世界历史都是人通过人的实践而创造的。这里所说的人,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

其次,人是发展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在再生产过程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发展应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应建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以人为本,定位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定位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和核心价值,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生态与环境的条件。

再次,人是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主体,并非任何人都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参与改造客体的人,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对客体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是社会改革、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以人为本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在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实践的根本目的的重要思想有了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具体内容,并在中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以体现并发挥重要作用。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看作是一种物质的活动,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感性活动。动物的活动主要是出于求生存的本能需要,没有明确思想或目的的指导,而且动物的活动基本上是消极地适应外部环境,不能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有组织地改变环境。人的实践活动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去改变客观对象,使之适合或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直至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本不存在的新事物。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使客观对象发生合乎人的需要的变化,还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和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这里,“种的尺度”即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尺度,“内在的尺度”即体现着主体需要和目的的人的尺度,这两个尺度的统一就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目的性的统一,以它为指导的实践才是真正的人的实践,是真正的“美”的实践。

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正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巨大成果、从自然界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也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人口激增、自然资源短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作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他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人类实践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提醒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达到自身的发展目的,要正视人类实践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要根据资源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状况等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来展开实践,用合规律性来约束人们不合理的实践活动。正如同志所说:“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实践主体在自然资源、客观环境等条件提供的可能条件下展开实践,并合理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追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

三、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深切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首先在这一社会形式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发展,“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而不是一些人得到发展,另一些人得不到发展,也不是一些人的发展以另一些人的发展权利被剥夺为代价。发展是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环境、社会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其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只能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得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观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首先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够使人们有条件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使人们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育,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够使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人们有条件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从而突破劳动及社会角色的固定化、单一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片面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就更加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国还出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建设,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要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现阶段,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积累社会物质财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94

[5].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1)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2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实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宣称他们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哲学的任务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实践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哲学中的希腊文,具有“活动的、积极的”意思。但在此基本上大家都是按照一种道德活动来理解实践。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认为,实践理性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黑格尔吸收了康德的有关思想,把劳动、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论述,认为劳动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劳动产品就是人能力和潜力对象化的实现,因此实践与劳动有关系。实践是主体“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客体的活动。黑格尔虽然提出了实践概念,但是他讲的实践从根本上是抽象理念活动,而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只是这种抽象理论活动在世界实现自身的一种手段。究其实质,和康德一样,只是把实践限定在了伦理范围内。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精神性的实践,由于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生物学上的人,认为生活无非就是吃喝、享受对象。所以他将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的感性活动。而且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恩格斯所讲的实践是一种人有目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把“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

(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新视野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从前的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事物、感性,而没有从人的主观方面,从人的感性活动方面,从实践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将实践定义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并且立足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

1、实践基础上的新自然观

在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中,自然界看做与人的实践活动毫无关系的直观对象,是一种人之外的纯客观自然。这种看法虽然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但是缺乏主体的能动作用,割裂了主观和客观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构成了统一体,“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2、实践基础上的新历史观

之前的一切社会历史理论中,都把社会意识看作是社会生活中的第一性东西,并不知道社会存在的真实含义。马克思以实践为视野,以人的现实存在的范畴去理解,把人看作是处于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然后从这种现实的人及其他们的物质活动出发,去解释探究人类社会的本质、进程和规律,从而破天荒的把社会历史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3、实践基础之上的新认识论

认识论的中心问题是主客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础。”“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说明想要认识事物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也运用到认识论中,客观世界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认识活动也是辩证的发展着,一个正确的认识必然会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科学实践下的当代中国顶层设计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强调认识世界要“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出发。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事实的本身、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效率的活动。

马克思在《导言》中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讲的就是“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过去我们曾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通过高收入、高消耗来拉动GDp的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并未通过科学的论证、民主决策就草率的提出地区的发展规划,就产生了“四拍干部”。这就是对实践的水平和质量不加以分析的后果。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3

一、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就必然使得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品格。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真精神内在的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回顾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程,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使这一新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理论上的科学性;而这种科学性,完全建立在那一时展的实践基础和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之上。因此,马克思主义回答的正是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是对这一时代的最具实践性的反映。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真精神内在的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是人们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实践的哲学对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事业没有任何意义,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最一般的客观规律,并推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发展,以达到改造世界和实现人类解放的目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切哲学观点归根结底都应该围绕实践加以阐述。政治经济学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的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无产阶级只有摧毁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只有消灭三大差别,才能最后跳出资本主义的牢笼和藩篱。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能正确指导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仅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部分,深刻地体现了实践性的品格,而且这些组成部分之间也是建立在高度的实践性基础上的。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真精神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归属上。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可以看出,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关心并为之奋斗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一贯主张对现实、对“真实的社会进程”进行科学的研究,“他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批判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集中于思考社会的未来。因此,马克思设法对世界提出清楚而直接的观点,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通过各历史时期来看世界的发展进程”。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说,说明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关注和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学说

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列宁根据时展的新变化,实事求是,在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分析中,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创了人类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初步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个课题做出的更为系统的回答,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基本方法,科学回答了“如何发展,怎样的发展”的问题。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总体系中,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的结果,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一种理论创新。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明显的特征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程恩富教授给出了四个层面的定义:首先,从创立主体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次,从学术内涵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第三,从社会功能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第四,从价值观念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也有这样几种定义: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反复的说法,即同义语的反复;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实际上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功能;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这主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在这个表述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这个定义中不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差别在这个定义中被忽略了,另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在这个定义中被减弱了。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定义它们都没有明确指出,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就无法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也就无法将它与其它的学科领域区别开来。

综上所述,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及后继者们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研究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存在的一般形式、运动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等一般规律的科学。简单的说,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人发展的一个庞大系统的哲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还是正确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2.1历史实践精神

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基于实践的观点,哲学上的各种变革才得以实现;正是基于实践的观点,在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穿始终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得它区别于其他的哲学派别。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所以存在缺陷,因为它们都没有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实践活动,那么在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上难免会很片面。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基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现实世界,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扬弃,并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在世界观、历史观和自然观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彻底的、统一的哲学体系。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贯穿着实践的观点,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说是实践的哲学。

2.2历史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发展规律。它指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它们要符合彼此的发展状况,否则就要革命或者是改革。像辩证否定观,它是对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它是促进新事物产生和加速旧事物灭亡重要纽带;其二它是联系的环节,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新事物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可见,辩证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它既不会对一切持肯定态度,也不会对一切持否定态度,而是坚持肯定新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坚持否定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因素,从而做到对一切事物的合理肯定与适当克服。通过批判,可以使实践活动更符合客观规律,更具有创新性、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通过批判和创新,推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见它是具有历史批判精神的哲学。

2.3历史主体精神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把面向人民群众,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其实,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人的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他认为,我们只有把目光聚焦在现实的社会需要,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环境,才能够融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为一体,才能够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才能够把“历史科学”(也就是既包括人类史、又包自然史的科学),作为“唯一的科学”。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远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远离自然科学“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远离当时“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综上可以看出,马克思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涉及到了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哲学等方面。基于他的立场,马克思认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上述这些只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研究,完全是在谋求人类的全面解放以及实现和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也就成为了马克思探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从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1有利于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像、邓小平的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重要思想的形成,正是在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多种矛盾,像商品经济中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容易导致资本对劳动的严重剥削,像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容易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经济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鉴于此,我们当然不能坚持《资本论》中马克思否定商品经济的观点,更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南针。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剔除糟粕,汲取精华,把《资本论》中蕴含的一些普遍规律,像生产力发展规律、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等等作为我们行动与实践的指南进行坚守。其实,就马克思、恩格斯的种种观点而言,都应该用这种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不仅要看到它们表象的东西,还要探究其表象背后的东西。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可以得到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3.2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的答案,但是很难找到共识。自然而然,它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者们极力想要解决的理论难题。

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这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点。一切假马克思主义,要么一味地只谈理论,要么只是一味地高呼某些马克思主义的口号,并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为实践的向导。一切真马克思主义,不仅认识世界,同时也着手改造世界,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3.3有利于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的发展进步,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原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至关重要。那么,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持续不断的、深入的发展,要想真正维护和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谋求人类的全面解放,这就需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可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以及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是,在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普世价值之间关系时,既看到二者的区别又要看到二者的联系,既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分离开来。弄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后,我们很容易看出那些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符合绝大多数人价值取向的理论,都是同马克思的理论相符合的。

3.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理论与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要求。所以说,实践中就应该时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为指导,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历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与探究,从而解决好社会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发展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实践中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指导,那么在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成果,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保持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践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样才可以在实践中使人民群众把理论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即历史实践精神、历史批判精神和历史主体精神,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的关键,也是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进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整体性;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6―0130―02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正确理解是形成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前提。要培育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整体性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碎片化问题

1.课堂教育的碎片化问题

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能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否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课堂教育的效果以及授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朝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向在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四门课程之间的协调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存在分工也就注定存在内容分割,如何加强四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是许多高校都在探索的问题。其次,课时限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内容繁多,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一门课程都面临着课时紧张的问题。教学内容不能完成,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到体系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规范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内容保罗广泛,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各有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更愿意讲授自己擅长的和感兴趣的内容,对于自己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往往粗略带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实践教育的碎片化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项目非常丰富,但是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部分无疑是最有针对性的。但是,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班级多人数多,面对众多学生,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都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发的零散的进行社会实践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了解实践的目的,也不能有效地把课堂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问也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被动的完成课程任务的的角色,这也就谈不上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根本没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甚至取消了这一部分内容,这就注定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3.经典阅读的碎片化问题

引导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史的阅读越全面,越有助于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面临着在的信息海洋中挑选和接受信息难题。在“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体系结构完整、涉及领域广泛、思想理论深邃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阅读普遍表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十几个学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除了少出感兴趣的学生,绝大多数大学生只零星的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少量文章,或者只阅读过经典著作中的少数段落或句子,甚至少数学生从未翻阅过马克思主义的任何著作。如此一来,许多大学生就只能通过阅读二手资料来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些资料部分自于互联网的文章、帖子、评论、读书笔记等,部分来自于知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二手资料的阅读成功克服了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诸多困难,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确是一条捷径。但是,这些资料无不带有作者鲜明的立场和倾向,有的网络评论仅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并没有做科学的研究,有的甚至毫无考证毫无根据,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但这些主观性强的言论往往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从整体性上认识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是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前提。针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引导他们抓住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也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

1.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与历史上其他理论的相同之处是马克思主义也有鲜明的立场,而与历史上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谋福利,求解放。它历史性地颠覆了过去只为少部分谋利益的思想史。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0年《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要从马克思主义人民大众的基本立场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区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在立场和出发点上的根本不同。

2.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庞大,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简单堆砌,而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形成的整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应该侧重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引导大学生按照学科分类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不同学科基本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是不稳定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要引导大学生结合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对其作出科学的认识和评判。

3.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从整体性上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唯物辩证的方法。当代大学生也应该掌握这一根本方法,用来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其次,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方法,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较快的发展;只要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方法,我们的事业就会受阻。再次,实践的方法。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决不是仅仅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寻找答案探寻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从整体性上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

1.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少数大学生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前提下,就形成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的观点。因此,要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就必须主动干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兴趣,引导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大学生和普通公民不同,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他们被赋予更加艰巨的使命。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引导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和信念就会动摇,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就会受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面对各种针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歪曲,必须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积极回应,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和它同时代甚至比它更晚产生的许多理论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遗忘,但是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生命力,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给它添加新的时代内容,使它一直保持生机活力。正如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2〕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当代中国最有生机活力的一代,马克思对我们事业的引领作用是否能够持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持续创新和发展,关键在这一代人。所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仅要让他们从整体性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要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从书本上和课堂上的内容转变为能够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思想武器。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需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大学生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促进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的实践和时展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继续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6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当代价值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算不算改造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是改造世界。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黑格尔学派都是在解释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改造世界的作用。可见,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马克思在哪种意义上去阐述这一点的呢?马克思认为,一是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二是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哲学一方面要了解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条件性;另一方面,要找到实践自己思想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才能科学揭示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一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不承认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二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不盲从权威和权贵,对任何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着和体现在其理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历史的变化具有多元性,理论的预测性不能仅仅建立在主观上,建立在自由精神上。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历史的思索,其保守性表现在不想超越现实,认为历史是有终点的,否则无法确定绝对真理;但黑格尔认为绝对真理是通过绝对的精神反思获得的,故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同时,黑格尔哲学又具有合理性,它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感性的、偶然的、单一的;而逻辑是理性的、必然的,历史只在过去的意义上是单一的,而在面向未来时,它是多元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历史的反思只能提供认识的主要依据,否则历史只是苍白的、无力的,学史不能使人变的更明智,但反思历史能够使人少犯错误、更好地把握未来。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未来看成是过去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反思历史,而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类实践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即“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当资性的资本远远大于物质性的资本,加剧了资本的过剩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意味着失业人口的长期的绝对存在、失业率上升,人的异化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总是内涵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即总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和正确的价值指向。三是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科学性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因此,它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开放性和自我否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在自我否定的反省中不断吸取新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认清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应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揭示出这些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1、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相反。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内化进思想并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2、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逻辑性、非理性。它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利益,利益能蒙蔽真理;表现形式是情感,其神秘性表现在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利益既得形式。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理性化的、逻辑化的,实质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是如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全人类的利益,并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来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是如何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的原则上升为法律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合法统治的。

3、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宣称自己是中立的、超阶级的;但其立足点是为现实辩护,而不是超越现实,因而其标榜的人民性、普遍性、永恒性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和谬谈。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虚假性和伪批判性中解放出来。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概念是一致的,无意识形态的虚假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因为国家是实体和观念的总体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合乎逻辑的延伸。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可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但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没有言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探索,虚伪性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等于说没有科学的真正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没有堵塞后人之路。固列宁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和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革命主题和建设主题。今天要着重研究建设主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总之,由马克思开辟的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一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即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观有其科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主要是其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无阶级性)有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有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且是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冷战”结束后,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进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无法作出有力反驳,反而在多方面认同,主要是我们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正确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虚伪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分析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当代价值,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要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影响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西方自由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角色是占统治地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它的科学性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建学说等各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性是其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作为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前者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可操作的;而科学是一种知识,它不能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二者更新的方式不同,科学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识形态则是不断的修整,是返本开新,越是离现实近的,越是需修正、需退让,因而是从未来出发去吸收面对现实的东西;科学会过时,而意识形态不会过时,它可以通过修补来适应新形势,具有不可否定性,而科学则可以自我否定、自我证伪。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坚持其科学性上要有区别的对待。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消灭剥削、压迫、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等)。当然,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争鸣和讨论的。应提倡丰富、发展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提倡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观点进行挑战和完善,才能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7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础;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30-0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我们党和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总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这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被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出现大众化的局面有其重要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解放思想运动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用简单通俗的话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实践的观点,阐明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要求成为了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根据,也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涵和思想精华,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了全国精神文明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去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从根本上分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基础,使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总量排位来看,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超过法英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经济总量世界排位第三。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一方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逐步被群众认识和接受,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在全社会逐步增大,其群众化、普及化的道路也更加顺畅。

2.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夯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是加强党性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实践。近年来在党内开展的“三讲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活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活动。只有在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得以强化的基础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2009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周年前夕召开了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主题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表明了党在面临挑战时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认识,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学习型政党的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继续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先锋榜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系列举措,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

3.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决策和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开放创新性和成功实践性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深刻突显。“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科学发展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从根本上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更具人本化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符合人本化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要求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等等。理论只有建立在人本的基础上才有大众化发展的可能。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人本的基础上,成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和科学发展观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概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这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1.突出实践特色,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大众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实践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是沟通客观实际与科学理论的中介,实践是承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实践也是人民群众与政党联系的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贴近客观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贴近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遵循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这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贴近实际要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强调以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为载体,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因此,只要我们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定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群众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自觉地将广大人民群众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党和政府还要自觉地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实际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经济形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集中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它体现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它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要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力机制,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符合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工作,它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符合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要求。

2.突出民族特色,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具有本国特色。此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还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要具有民族特点,使本民族的人民喜闻乐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以这些创新理论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就会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情感取向和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要建立人类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必然会产生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令世界瞩目,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就会产生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不是意识形态,但马克思主义要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借助于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形式、民族风格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联系中国实际、注入民族精神、运用民族文化形式的过程,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范畴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从西方语言转化为中国语言,使中国人民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事求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思想,经过的重新阐释而成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提法,经过邓小平的提升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这一古代思想,经过同志的阐述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无不反映中国的国情实际,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

3.突出时代特色,在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也要对僵化教条的一些旧的过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并且在批判现实中进行理论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现实中发展,在自我批判中创新,通过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无暇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学科化建设。为了适应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在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一个二级学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平台,这无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形式。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指个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社会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化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说,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机制出发,既要注重教化机构施化条件的变化、教化内容的变化、管理机制的变化,也要关注受化者内在机制的变化,从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建设机制,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8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当前,在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淡化、虚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①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这一叙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复兴的真理性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淡化、虚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针对这一倾向有的学者提出了“回到马克思那里去”的口号。而这一口号意味着我们要消去自己作为当代人所具有的生活旨趣和原有立场,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由于自己的旨趣和立场被消去了,这样的回归也就只具有形式化的特征,显然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针对淡化、虚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强调马克思学说的普世性价值,另一方面要从我们的生活旨趣和原有立场出发,把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归结为一点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

一、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质的规定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从认识论的维度分析,实践既是人的全部理论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接受实践的检验,运用于实践活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本体论的维度分析,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核心,属人世界不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革命的实践活动是改变环境的根本前提,由此可知,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中。

那么,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构成其统一基础的是“认识论框架内的实践”还是“本体论框架内的实践”呢?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③“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可见,生产劳动构成了实践的基础性层面,马克思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统一全部实践活动的。因此,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实质上是让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的实践活动中鲜活起来,而其鲜活性就是指在生产劳动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对属人世界的不断改造。

实际上,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释:当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控制自然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时,生产劳动属于“认识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当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时,生产劳动又成了“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⑤。这两个维度中,哪一个是根本性的呢?马克思指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⑥这说明,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尤其是在生产劳动概念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的,认识论维度则是根植于本体论维度的。因此,让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体现在生产劳动中,实质上是要在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不断改造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对人类社会的科学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哲学理论成果来源于人类革命性的实践活动,并指导着人类进一步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改造和发展人类社会。

二、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在发展道路上也曾有过坎坷,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的学风问题。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写道:“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⑦它关系到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中所要时刻警惕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一是教条主义,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对具体情况不作系统的、周密的、深入的调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死的教条。二是经验主义,轻视理论,长期拘泥于自身狭隘的经验,不愿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形式主义,将学习虚化、表面化,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研究分析实际问题,更不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规范行动。总之,学风不正既有理论脱离实际问题,也有实践脱离理论指导问题。

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⑧要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纠正和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关键是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深入学习理论,准确把握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思想,掌握思想的活的灵魂;特别要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第二,全面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强调:“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11}。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善于在新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而且还针对这一原则提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2}。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13}在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拓党的事业的新局面。第四,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主观世界。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磨练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关键是要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地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14}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一方面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另一方面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地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端正学风,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三、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必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5}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目标和保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价值理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实质上是讲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表现,这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科学发展观”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产物,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经验,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不断推进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和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则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这是因为: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第一历史活动”就是我们一直围绕的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然而,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新矛盾,不断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针对新的矛盾和更高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制定新的经济工作思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以人为本”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去考察问题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主体;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根据当前我国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新的社会发展要求而明确提出的,实质上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解决当前我国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体现。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谐社会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寻求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多赢互动,协调统一地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必须是协调发展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的反映,也是延续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条件和保障。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设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不承认世界上有任何终极状态和终极真理,相反,它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我们不能止步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活动,而是应该在实践活动中继续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理论上继续闪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指引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所面临的实践活动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所应考虑的时间维度更加长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成果同不断变化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发现更新的情况,研究并解决更新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永续。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实践活动中鲜活性的具体体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已经踏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活动的征程。在这一征途中,只有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④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1、48页。

⑤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⑦⑧《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3、796页。

⑨《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⑩{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12}《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意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71-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实现了哲学实践观的革命变革,同时也实现了整个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由此决定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世界观意义。

一、关于实践问题的探讨

从关于实践问题的论述中探寻理论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伟大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伟大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实践的错误观点中产生的;列宁的实践观是在对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的实践观是在批判“左”倾机会主义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邓小平的实践观是在批判“两个凡是”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都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理论创新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理论一定要回到实践中;理论创新一定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实现人本性的活动,这一基调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意识到并且作为哲学问题而确立起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只有在政治社会(城邦政治亦即道德活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将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人的其他一切活动表达着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不能实现人之为人的本性。政治活动如果仅仅是为了它所统治下的人们的物质利益而存在——政治社会如果只是实现人的自然本性,那么,这种政治统治就与饲养牲畜无异。所以,政治活动(道德)就是人的实践。

二、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大系统,即由实践的各个要素、各种实践活动所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实践的各个要素、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现实实践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正是在于它的科学实践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的具体展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次伟大实践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国家的利益,把握了人民的利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被不断向前推进。

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任何具体的人的活动都是在实践中展开的,进而从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才可以改变世界,也正是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实践才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人的活动,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而实践又具有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人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达到物为我所用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正确地说明和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因而能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其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一点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异常深刻的历史意义,即通过实践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已经上升成为历史的主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肩负着人类解放这一伟大使命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认识通过实践获得发展,同时又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这也是科学实践观的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经受了检验,更是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离开了物资生产实践这个基础,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的思想,创造性的思想也又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通过我国改革开放的实例证明了正确的认识需要转化为行动,到实践中去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可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指导实践。

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党的十报告就是在吸取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实践的目标,同时又对实现目标的具体实践方式、方法做出全面部署。既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又要把解放思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与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推进改革开放这个实践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党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在改革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提出了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在生产发展中坚持“三个有利于”政策,一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二从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三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

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认识又指导了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角度出发,在改革开放的大熔炉里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因为它不但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积极成果,而且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尤其重要的是它的理论根基深植于人类实践。更为可贵的是,在具体的国情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被应用于不同的实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既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理论本身,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也是一个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推动实践发展,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认识中不断更新实践观念,这些也是理论价值体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具体实际;结合; 机制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l(2007)05-0017-05

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和根本原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然而,如何实现这种结合,其中包括哪些机制和环节,人们至今研究不够。本文对此作一初步分析。

一、结合的构成:“一主两翼”的“三维”结构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个行为过程,包含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具体实际三个基本要素。它以实践主体为现实中介,统摄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两个侧翼,其中,具体实际是对象或“标的”,马克思主义则是“思想武器”或工具。可称为“一主两翼”的“三维”结构。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就要深入把握其中的“两翼”和“一主”问题。

(一)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

我们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指的是什么?这是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不少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他们所有的观点和论断),以及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前者可称为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后者则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笔者曾多次提出,如此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十分不够的。关键是弄清谓之“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程》中所规定的、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谈起。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包括众多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会同等重要,像其他一切系统一样,也是分层次的。可以把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区分为三个层次:层次――具体结论以及个别论断,中间层次――基本原理。核心层次――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递进关系、“同心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在具体结论之中,而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贯穿和统率所有这些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结论的精髓和灵魂。

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其科学内涵应当是指马列学说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亦即普遍真理。、邓小平都多次表达过这个思想。事实上,也只有这种普遍真理性质的东西,才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拥护,才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最终在全世界取得胜利。而且,具体实际千差万别,唯有普遍真理性质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对它们普遍发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主要是指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们总体上都属于普遍真理的范畴,而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用中国语言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其次是指由其前者展开而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般地说,这些基本原理都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都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在总体上应当继续坚持,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阶级斗争理论,当然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不能简单套用到我国今天的现实中来。因为我国现实情况与马克思当年提出这些理论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必须有新的认识。这就是说,普遍真理也具有相对性和条件性,总是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普遍适用,而且是有条件的,不能忽视条件。在这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有大量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说。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谋利益。其中,尊重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谋利益,则是核心和目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谓“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应是忠于科学、忠于人民,而不是忠于哪一个人及其语录。坚持了这个基本精神,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也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含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含义。由此也可看出。一切反映客观规律、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要求的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或者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保持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注意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

总之,与具体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作为个人学说的马列主义中的普遍真理。亦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由其展开而来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具体政策”,也不是通常的“上级指示”。更不是法令,不是简单的执行问题,而是指导问题:它提供基本理念、大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而不可能提供具体结论和答案。

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那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通常是对当时条件下特殊问题的应答,一般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不宜不顾条件。把其中哪一条直接照搬过来说成是指导思想。

(二)明确二者结合的承担者和中介是实践主体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谁去“结合”?不能“见物不见人”,实践的人是唯一的主体。在一定意义上,“主体”相当于语言中的“主语”。“主语”不清,语言不通;而“主体”不明。则“结合”难行。

实践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合部、中介:马克思主义要靠这个主体去掌握和运用;具体实际同样要靠这个主体去认识和改造;二者的结合更要靠这个主体去实施,并且就体现在这个主体的实践过程中。所以,这个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关键和支点,担当着实现二者结合的重大责任。我们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各种要求。实际上都是对这个主体的要求,都要靠这个主体去落实,都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起作用。

实行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体,包括个人与组织(集体)两种基本类型。不过,他们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区别。例如,个人包括普通共产党员、一般干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等层次,组织也包括基层组织、地方组织和中央组织等等。而且,他们还具有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等区别。但这是这类主体内部的差别。这类主体的

共同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基本观念。愿意在讲究科学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才是这类主体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特质。

至于“一主两翼”中的另“一翼”即具体实际问题。本文放到第三部分论述。

二、结合的前导: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主体素养

人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恐怕很少自觉想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简单对号入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要起作用,基本途径是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和修养。这就是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首先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实践主体的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和修养。假如主体不了解、不熟悉、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科学,那么,是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正确结合的。

由于马克思主义建立在批判审查和吸收人类已有的主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所以,这种内化,就是努力用人类全部文明成果充实和丰富主体自身,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而其中的重点,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主体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两个层面。

(一)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主体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首先具有一般方法的意义。我们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思想方法,真正学会使用这个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方法论思想,这主要是由实践观点而来的辩证决定论方法和实践标准,由生产观点而来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特别是生产力标准,由群众观点而来的群众路线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由阶级观点而来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由辩证观点而来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由历史观点而来的历史主义方法,等等。它们的总和就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研究和自觉运用这些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三个标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

(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主体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意义是提供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品格、德性、价值取向。现在有一些人,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实际上的个人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可称之为口是心非式“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就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取向而言,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包括其中每一个人的合理利益,亦即实现“一切人”包括其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着伦理的导向。不能把个人利益摆到适当位置上,没有一点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至多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思想方法主要是科学与否即真假问题,属于工具理性范畴;价值取向主要是好坏优劣、善恶美丑问题,属于价值理性范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核心。这也是本文称之为上下有别的“两个层面”而不是并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这不仅因为离开了科学基础,价值取向就会发生偏差。离开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方法就会失去方向和意义;而且因为科学方法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价值因素,正确的价值取向本身也包含科学方法的成分。

三、结合的起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搞清具体实际

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必须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理论才有意义。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丰富多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坚持、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仅仅就基本理论谈基本理论,必然是抽象、空泛和一般化的,而基本理论一具体就深入,就生动,就丰富。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首先表现在对具体实际作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把握。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结合的起点。这里有一系列思想方法正确与否的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也需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其他学科的科学方法。

具体实际包括很多类别。例如,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实际,工作实际与思想实际,微观实际与宏观实际,现实的实际与历史的实际,主要的实际与非主要的实际,全面的实际与片面的实际。真实的实际与虚假的实际,等等。需要注意警惕的是,不要被虚假的实际、片面的实际以及非主要的实际等所蒙蔽。

具体实际不仅指物,而且包括人、人民群众的状况和要求;不仅包括本地的实际。也包括更大范围直至全球的实际;它包含诸多矛盾,而且处在一定历史阶段;还包括把人民群众如实地看作是实践主体,具有能动作用,如此等等。

具体实际是“立体的”、“动态的”,人们从不同角度特别是不同立场对它们进行观察,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把握具体实际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从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具有鲜明的立场和价值取向。这也是统一各种不同认识的基本准则。而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出的不同认识,它们往往并非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这本身也是一种规律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也注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把握具体实际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全面、深入。为此,需要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经验(包括外国经验)为参照系,注意从宏观的、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切实搞清现状。包括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方向和趋势等。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肯定成绩以坚定信心,更要摸清问题和困难,后者才是实践的主攻方向或重点所在。

把握具体实际的基本途径是调查研究。它一般需经四个步骤:调查(直接调查、间接调查)、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思考(多种可能性的分析和利弊权衡等)、检验(实际是新的调查的开始)。它们是相互衔接、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调查研究,既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通常后者更为重要。

四、结合的过程:实践理念具体方案实际行动

在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素养。并且对具体实际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把握之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通常表现为前后相继的三个主要环节,即实践理念具体方案实际行动。这实际上也就是实现认识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之“第二次飞跃”的三个主要环节。

(一)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主体的实践理念

实践理念是相对于理论理念而言的。如果说,理论理念主要是对长时段的、宽领域的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揭示的话,那么,实践理念则是在前者指导下对特定时段、特定领域实践的观念把握。它们都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只是前者侧重于一般,因而

比较抽象,后者则较为具体,它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表现为特殊。后者更贴近当下的、现实的实践,更有操作性。实践理念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主体现在所处的具体方位、前进方向和目标、连接二者的道路或途径。它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基本思路、战略或纲领。显然,实践理念对于当前的实践具有更切实、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从一般理论到具体实践的中间环节。

譬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从渔猎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一般发展趋势。属于理论理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论等)则属于实践理念。这些实践理念比较具体地回答了我们现在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

当然,理论理念与实践理念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如果把实践当作底边,那么,各种科学理论呈现为三角形的分布。一般地说,处于三角形上层的理论。是适用于长时段的、宽领域的理论,属于理论理念,而处于三角形下层的理论,则是适用于短时段的、窄领域的理论。属于实践理念。这主要取决于它们同具体实践联系的远近,取决于它们与不同时空的实践的关系(适用范围)。例如,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看作是理论理念,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则可以看作是指导当前中国发展的实践理念。再进一步说,各个地区、领域和单位进行具体实践的群体和个人,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概括和提炼自己的实践理念,包括地区发展理念、单位发展理念、个人发展理念等。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又成为对它们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理论理念了。

(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主体实践的具体方案

实践理念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基本思路、战略或纲领,地位十分重要,但仅靠它又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够直接操作的具体政策、措施、战术,包括突破口、重点、先后次序、具体做法,等等。这些,可统称为具体方案。这是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如果把实践理念比作一幅设计图的轮廓或框架,那么,具体方案才是这幅设计图本身。这样的设计图才是能够据以施工的图纸或制作的蓝图。

例如,多年来,我们一再强调“农村、农业、农民”即“三农”问题,形成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实践理念。然而,却缺少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政策,所谓重视也大多停留在“口上”、“纸上”和“墙上”,被不少人戏称为“口号农业”。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和执行了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村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才使这一理念真正得以体现。再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们大都比较重视基本理念层面。但成功的企业管理者知道,只有把它们具体化为能够操作的行为规范,它们才会真正起作用。又如。在西方国家的竞选中,合格的政治家虽然也要力求提出有新意的政治理念和纲领,但更重要的是提出体现这些理念或纲领的具体政策。如减少税收、增加工资、改善社会保障之类举措。只靠理念和纲领不能真正改进选民的福利,不会赢得多少选票,不可能当选总统或议员。

(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主体的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特别注重改变世界。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而以上的实践理念和具体方案尽管不可缺少,但均未超出主观思想的范围,它们是实践的准备,但还不是实践本身,它们不能使客观世界发生任何改变。要改变这个不尽如人意的世界,必须把它们转化为主体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付诸实施。能否付诸行动,正是卓有成效的实干家与只知“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之间的根本区别。在能否改变世界的意义上,马克思甚至强调:“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只说不做,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现在,我们的事业总体上正在健康发展。但是,多年来,也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口号太多。空话太多。仅仅是口号、“说法”、“嘴上功夫”。而不是“做法”、“活法”、实际行动,一些人整天在“怎么说”上下工夫,而不是在“怎样做”上用气力,只是停留于“解释世界”,甚至连“解释世界”也谈不上,根本违背马克思主义注重改变世界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