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十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十篇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44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1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时代;数字化;管理模式;创新

1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观念落后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使电子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成为助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数字化过程理应有效的服务读者,使读者在电子平台上有效获取知识。但是,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省级及以下图书馆还停留在纸制图书的管理方式上,主要用来管理纸制图书的方式方法被用于电子图书的管理,图书管理员还不具备操作电子图书借阅平台的技能,还有些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不能有效快速更新,操作系统运转速度慢,数字图书格式受到严格限制,不能与现代电子阅读工具有效兼容,致使图书馆数字图书的使用率较低等问题长期存在。

1.2图书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图书馆目前采用的是分类整理的存储方式,图书馆管理员习惯将不同各类的图书分别放置供读者阅读,不同分类管理员只熟悉本类别的图书,图书管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配合,这种管理方式极大的制约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不能有效发挥数字图书馆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成为了制约信息化时代有效发挥数字图书馆管理优势的瓶颈。

1.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图书馆迎来数字时代,信息化操作技术理应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但是,我国图书馆管理人员还不具备必要的现代图书馆管理技能,还不能达到熟练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大量以数据形式存在的电子图书和以文章、图表、杂志、报纸等信息形式存在的电子信息资料,更需要维护人员和平台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这种专业电子图书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一方面加重了有限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又使传统图书馆管理员不适应现代工作需要,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转变这种技术人员短缺和传统管理员冗余的问题。

2信息化时代数字图书馆应当具备的功能

2.1使图书馆馆藏资源充分利用

图书馆藏书量巨大,不仅包含着现代流行的社科类图书,还有大量的古籍资源和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在以往直接依靠人工登记、借阅、查询、维护的管理方式下,这些珍贵的古籍资源很难进行有效的流通,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大幅提高图书馆的开馆范围,将所有纸制资源进行编码处理,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网上电子借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减少了信息检索查阅的时间,更利于读者远程进行借阅查询,使古籍图书在合理保护的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它的使用空间。

2.2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方式

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各种网络终端的使用,使读者的电子借阅已经从计算机扩展到移动互联网终端、平板电脑终端、以及学校、医院、军队等不同的特殊借阅群体都可以方便的查询,读者的借阅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渠道也不断拓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地点借阅方式,读者甚至可以对感兴趣的某本书的某个章节进行下载阅读,而不必再借阅整本图书。这样不仅改变了读者的借阅方式,而且使读者的阅读效率更高,实现了读者对图书资源的有效获取和快速阅读。

2.3图书馆服务模式人性化

图书馆的服务应当以读者为中心,充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使全社会的读者共享图书馆的资源。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可以有效方便读者检索,可以提高读者的借阅效率,更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需求读者的阅读愿望,数字化的图书馆不会再有图书归还期限的问题,不会再为了等某一本书而排除阅读,图书馆甚至可以通过与专业机构、大学校园图书馆和么人馆藏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对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这样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全社会的阅读需求。

3信息化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创新策略

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图书馆的创新管理需要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借阅需求,要不断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处理能力,形成有效的数字化图书目录,使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有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目的,具体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创新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3.1创新数字图书馆管理理念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来获得电子图书资源,传统纸制书籍的借阅量增长速度显然低于电子图书借阅量的增长,图书馆要在信息化时代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创新图书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广大读者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广大读者放在突出位置,要开发符合读者需要的电子借阅平台软件系统,要提升电子借阅平台的检索效率,不断更新最前沿的图书数据资料,尽快实现图书馆资料数字化的全面到来。

3.2创新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

为了符合读者通过数字图书馆检索资料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在电子图书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电子图书内容越来越繁杂,社会电子图书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的今天,努力创新电子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电子图书的借阅服务内容,积极引进最新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字化管理方法与图书馆的现状相结合,建立起分类科学的数字图书管理体系,加快构建方便快捷的通过服务信道,有效应对读者提出的个性化电子借阅需求,不断减少读者的时间成本支出,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3.3提升数字图书馆人员素质

发挥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解决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具体来说,应当加强对图书馆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所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工作规范和基本流程。不断引进高素质的数字图书馆管理技术人才,尽快通过人才的换档升级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电子借阅平台的专职化管理速度,使现有电子平台能在专业技术人员运营维护下为读者提供有效服务,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4结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数字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必要的软硬件条件,不断促使图书馆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图书馆目前还存在着数字化观念的落后,技术手段有待更新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低问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字化的创新管理,一方面加大在经费和科学技术力量上的投入,另一方面要促进图书馆向现有工作人员普及信息化技术知识,同时进一步引进专业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才,切实提升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关于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

[2]何晓美.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管理探究[J].信息技术,2016,8.

[3]罗耀辉.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分析与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2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子图书较之传统图书的优势及目前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困境,提出了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108-03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借阅服务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流通服务和便捷的图书使用方式,彻底改变了图书借阅服务的模式。但是,图书馆电子书的泛化直接作用于图书发行方和原著作者的收益之上,在版权层面侵害了上述二者的权益,版权保护问题是近年来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尽管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是侵害了原著作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现有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现实所需。在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很多原著被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网络传播,在“互联网+”环境下创建了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直接导致了传统图书行业的萎靡和退步,这不利于作品的更新和创作。总体来看,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1图书馆电子书相关概述

自2002年互联网的全面应用开始,计算机信息技术便逐步地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模式之中,从最初的书籍管理、文献检索到如今的电子书借阅服务,凭借着其强大的功能为人们所接受。

1.1电子图书概念解读

电子图书的概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数据源,英文名称为“e-BooK”,即通过磁性或者光学材料为载体,以数字代码为记录方式转换为数据库资料,以数字化形式为蓝本的文档。使用者能够通过磁、光、电等介质信息反馈来进行阅读,以计算机类硬件作为读取资料的介质,最为常用的如手机、电脑、laptop等,使用十分方便,存储量巨大,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用户的一致推崇,是现今主流的大众传媒表现形式之一。

1.2电子图书较之传统图书的优势

电子图书和传统纸质图书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①电子图书使用方便,不限时间、空间,只要读取数据的介质硬件没有问题,随时都可以进行阅读。②电子图书不占空间,通过硬件设备的内存能够存储成千上万本图书。③电子图书成本较低,和传统图书购买、出借相比,电子图书有大量免费资源可以使用,除付费图书外,基本无须任何费用,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字体、颜色、标记等后期处理。

2电子书版权所包含的内容

电子书凭借其使用便捷、存储量大和成本较低等优点迅速地为人们所争相使用,但是对于出版商和原著作者的利益影响巨大,因此,电子书版权问题是近年来业界所讨论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电子图书的发展覆盖面十分广泛,因此,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上的博弈十分激烈,令电子书的发展一直未能突破版权瓶颈。

2.1人身权利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①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②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③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④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电子书在传播过程中,过泛化现象明显,直接导致了很多图书经过人为篡改和内容变化后面目全非,直接侵害了原著作者的人身权利,但因源头节点复杂且繁多,在版权问题上的处理和争议千奇百怪,导致版权问题难以解决,侵害了作者的人身权利。

2.2财产权利

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并在死后五十年,可以说电子图书的传播是需要出版社和作者同意且授权的,但目前我国电子图书传播渠道较多,而正规的渠道用户并不认可付费,或者是以此付费后资源会在网络共享,直接侵害了出版社和作者的财产权利。试想一本论著在网上大量传播后,免费资源后台会十分庞大,尽管正规网站渠道付费模式不变,但是用户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电子图书资源,因此,直接影响到线下图书的销售和线上付费模式的发展,直接侵害了作者的财产权利。

3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困境

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地发展,用户群十分广泛,造成了电子书资源过泛。如图1所示,电子书商与出版社的合作模式也导致图书馆背负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再加上现有的技术手段不足等原因,令版权保护存在着很大的缺失,不利于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1借阅模式导致了图书过泛

图书馆电子图书的借阅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开放型模式,即用户通过图书馆的数据中心进行图书目录检索查询,而后进行打包下载,很多时候在网络终端的用户是采用自助式的后台进行操作,用户能够随意进行电子图书的下载。而图书馆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标准要求保护原著版权,用户在打包下载后可以随意进行、修改,很多不法商贩甚至是对其进行盗版印刷,从而令其整书的销售市场迅速下滑,而盗版价格仅仅为正版的30%,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种借阅模式直接导致了图书资源的过泛化,一经图书馆信息化后的图书,在网络各大平台上随处可见,而图书馆则成了非法知识产权的源头,在开放型模式的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形同虚设。

3.2合作模式背负了法律风险

我国多数基层图书馆在电子书借阅服务过程中选择和出版商进行合作,这种合作的初衷是为了能够保证版权使用的合法化,但是在合作中并没有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而出版商方面对于合作的内容细则缺乏明晰化,导致了原著作者被动地将其作品进行了数据化。即便是原著作者授权图书馆进行电子借阅服务,但是在监管层面图书馆并没有很好地进行管理,导致了电子图书盗版、修改情况十分严重。图书馆和出版商方面的合作并没有明确地尊重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这种合作模式在短期看来能够令图书增加受众群体,但是一旦三方出现纠纷,在盗版复印的替代品遍布大街小巷后,其将会挫伤电子图书借阅服务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合作模式上有必要再进一步进行研究。

3.3技术手段制约了版权归属

现阶段,图书馆对电子图书的保护缺乏必要的措施,对于版权的保护明显缺失。图书馆所提供的电子图书版本多为woRD、pDF、tXt等几种,上述几种模式能够在电脑终端随意修改和发送,直接导致了一人将图书进行上传后,在多层次的网络节点和资源共享模式下,无数个终端都能够进行图书信息的使用。同时在图书传播过程中很多节点会将之进行拆分,这导致了很多时候读者使用图书信息的过程中并不了解信息来源和作者,自然版权问题也无从考量,将会直接产生版权纠纷。总体来看,图书馆并不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将电子图书仅限于使用者进行阅读,没有专属的防止盗版和控制随意转载、复制、修改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盗版和盗用别人成果的现象泛滥成灾。

4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路径选择

针对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如图2所示,通过借阅模式的改革、合作模式的优化和技术手段的加强来推动版权保护的细化处理,进而保证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的合法化和效率化。

4.1付费模式的全面上线

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多是以无偿模式进行的,很多新上架图书往往在开始阶段便出现了大量下载、转载、盗印等现象,不利于版权保护和追责。因此,图书馆可以设置图书保护周期,在阶段时间内,如三个月、半年,才开放打包下载的服务,但是在线观看和查询是免费的,在时间限制内则进行收费,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图书过泛化现象的产生。而一旦出现了转载、修改、盗印这种现象就可通过终端账号查询来源,对于这种不法行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版权保护。

4.2合作模式的细化选择

图书馆在电子书借阅服务过程中需要建立更为细化的合作协议,通过与出版商和原著作者之间的良性沟通和权益归属来确定保证版权保护过程中的分工,图书馆方面能够确保版权使用的合法化,而出版商和原著作者则能够避免利益的损失。具体来说,图书馆和出版商之间要确保原著作者同意,同时合作商采用利益均分和资源监管的方式协同进行,一旦网络上有大肆传播其所属电子书,那么就要合作进行对信息源的追溯,图书馆方提供信息资料,出版商方提供法律援助,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电子图书侵害到出版商和原著作者的版权利益。例如:丹麦图书馆采用的电子书使用实名制系统,在图书馆方面能够有效地控制电子书的转载、修改和盗印,在信息的源头上保证版权利益不受到侵害,而一旦出现问题,出版商不会直接追究图书馆的责任,而是直接找到信息源头,进而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这一经验值得我国图书馆界借鉴。

4.3数字技术的开发应用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了电子书需要在合法授权下才能够进行传播,图书馆在此背景下,为了降低侵权风险,需要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来保证自身信息源的安全。例如:将电子书进行技术加密,通过单独的软件使用、手机app等方式来进行独立格式的使用,类似于中国知网的CaJ格式,通过加密代码和软件使用唯一性能够实现电子书“只能看、不能用”的模式,类似于图片格式的电子书并不影响观看,但是不能够复制、修改,这种数字技术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图书资源的网络传播,且资源使用的唯一性能够有效地避免版权纠纷。例如:美国国家图书馆的很多书籍都是采用pDF加密格式,在软件中仅仅能够观看,但无法进行内容的复制,这种方式是受法律认可,并被一直推崇的版权保护手段。

5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困境主要在于原创作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之上,表现在借阅模式导致了图书过泛、合作模式产生了法律风险和技术手段层面的不足,现有的版权保护措施无法满足版权规范化背景下的现实所需,同时对于原著作者的作品保护程度不足,在开放信息状态下的标准规范条件不能满足原创作者的权益。因此,需要通过意识形态和技术手段来完善效率化的资源整合,结合现实用户需求和版权问题,通过付费模式、合作模式和基于现实需求的数字技术来优化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尝试用各种方式对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的版权保护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地进行修正,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下促进我国电子书版权保护不断地完善,进而能够满足原创作者和用户使用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泉,汪徽志,刘红珠.新媒介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9-268.

[2]郑国辉.著作权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71-74.

[3]刘骁,魏来.图书馆电子书借阅中的版权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22):81-86.

[4]万红.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为视角的图书馆电子书版权保护[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5):51-54.

[5]蔡晓东.电子书借阅与首次销售原则[J].图书馆,2015(6):82-85.

[6]李秋莉娜.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9):251-252.

[7]本刊讯.新的隐私准则鼓励图书馆和内容供应商一起保护读者隐私[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9):16.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3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用卡信用制度形式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讯等科学技术为特征,集资料查询、阅览、视频浏览等信息化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阅览室。它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书刊等纸介质阅读方式,成为当今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新形式,服务形式的改变伴之而来的是管理方式更新。

目前,电子阅览室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给读者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虚拟空间”服务,如网上浏览、网上借阅、馆际互借等,这是对物理时空界限的突破,因此,网络更加注重个人道德和诚信的提倡,信用建设在新环境下,由过去的隐性状态逐渐显露出来,如何结合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一个新课题。

一、信用卡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内涵

当前社会中通用的信用卡,因划分标准不同,种类也各不相同。信用卡按发行机构分为银行卡和非银行卡;按信息存储媒介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又称智能卡),现在国内常见信用卡按品牌分ViSa(威士卡)、masterCard(万事达卡)、americanexpress(美国运通卡)和银联等几种。最常见的信用卡在商业流通中使用,以个人或单位信用做担保,向个人或单位发行、凭卡在特约单位消费、到银行存取现金等,是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其形式一般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号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背面有磁条或芯片、签名条。参照这种形式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中,我们定制这种类似卡片,正面印有读者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卡片编码、发卡时间、卡内芯片中存入读者个人信用记录,如在图书馆借还书记录、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情况记录等,读者凭“图书馆信用卡”可以在各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也可在电子阅览室以外的纸质图书期刊阅览室借阅资料,或在书店购书。

所谓信用,是人们之间的一种承诺关系,是人们信守自己承诺不予改变的行为选择,是人们利用承诺来达成某种交换关系的社会活动方式。目前,个人信用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包括公共事业在内的社会活动各方面。图书馆是知识的摇篮、人才培养的摇篮,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公民做人的起码道德修养,因此,电子阅览室使用信用卡对读者进行管理,对教育公民加强信用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施信用卡的必要性

1.解决读者失信行为的需要

科技发展、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上方便地浏览信息、查阅图书资料、观看视频资源等,这种便于学习工作的互联网形式一经出现,即被众多图书馆投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电子阅览室在图书馆出现了。

目前,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的读者日益增多,但有些读者对电子阅览室配备的公共设施,如电脑鼠标、键盘、耳机和电脑内配软件等使用不爱惜,用力敲打键盘、乱拧乱调耳机以致损坏;有的使用U盘下载网上信息时,不按规定查杀病毒,造成公共计算机系统受到感染;有的违规带食品饮料入室,造成鼠标油腻积垢使用失灵,严重的造成损坏或报废;更有甚者对电脑配置的软件程序恶意篡改或删除等等,这些道德失准、诚信意识淡漠现象屡禁不止。

电子期刊、数据库使用有上述行为,在借阅纸制图书期刊时,失信行为也时有发生。有的读者为了自己使用便利,恶意超期不还;有的对书刊中好的文章或章节乱写乱划,裁剪“开天窗”等,这些行为若只靠罚款、停止借阅等方式处理,已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办法已迫在眉睫。

2.技术监督手段发展的需要

在生活中一人拥有多张信用卡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图书借阅卡、旅游娱乐卡(包括餐饮、住宿、娱乐等功能)、银行卡、购书购物积分卡、汽油站加油卡等,造成个人信息分散,卡片过多使人们携带不方便,容易出现卡片丢失等问题,这些“卡”均没有个人信用情况记载,使用功能单一,加之当今社会不少人不注重信用,一人办理多张信用卡,待领到开户办卡小礼品后注销该卡,造成卡片及相关费用浪费。当今社会不少人不注重看书学习,借阅证丢失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通常采用读码器,扫描读者借阅证条码。芯片这一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可以存储到一张一寸见方卡片上。在身份识别确认后允许读者登陆上网,存储在芯片中的个人信息显示到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界面,便于管理员及时掌握读者情况,进行相应管理与引导。为满足广大读者需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一般配备了50台以上的计算机,并装备了系统软件管理,给信用卡试行提供了良好外部技术条件。

3.公民诚信意识培养的需要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但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随之而来,灌水猪肉、假婴儿奶粉、降价产品品质也下降、煤矿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等等,反映出诚信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缺失与淡漠。自古道:诚信是立身之基,兴业之本。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它将丰富的馆藏进行遴选、加工、集萃,不仅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而且图书馆利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发挥对公民诚信意识的教育,使广大读者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丢掉立身、兴业之本――诚信。

4.公民信息素养培养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它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及信息能力组成。当前许多读者对电子阅览室已拥有的电子资源了解不够,上网仅仅停留在查看互联网信息、发e-mail,有的读者把电子阅览室当成网吧,上网聊天、下载音乐、玩游戏等,这些都是缺少信息素养的表现。

当前社会是蕴藏着各种信息的时代,培养和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使其具有独立自主学习态度和方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是公民在当今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试行信用卡的具体措施

1.解决读者流动性与变化的问题

社会各阶层读者来到图书馆,职业、年龄、身份各不相同,借阅等信息变化很大,用过去传统的借阅证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因此,借鉴当今生活中使用信用卡的形式,将图书借阅证改进为图书馆信用卡的形式,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试行,将读者随身携带的各种购物卡、银行信用卡有机联系起来配合使用,减少个人携带各种信用卡的数量,使信用卡发行方通过一两张信用卡能综合了解每个用户的信用程度,将流动变化的读者个人信息相对固定,减少图书证、信用卡丢失的可能性,使用和管理一两张信用卡,起到监督和规范持卡者行为。

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上网登陆确认个人身份后,系统自动显示持卡人日常消费和到期还款记录、有无故意逾期不归还图书(包括纸版和电子版),影响其他读者正常借阅的记录;有无在借阅图书中乱写乱画、“开天窗”的违规记录;有无爱护公共财产、见义勇为受到表彰等行为记录,这些综合反映每个读者的公德意识和诚信状况,以确认每个人的信用等级,使图书信用卡能涵盖多种使用功能,不仅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内使用,而且可以到其他各级各类图书馆和书店使用。对于信用卡内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读者,图书馆采取放宽图书借阅数量、提供一定免费上网时间等奖励措施;对违反图书馆规定,有不良行为记录的读者,采取扣减或处罚使用功能的方法,加强图书馆对读者的管理,弘扬正气,表彰诚实守信,爱惜公物等行为的读者,培养读者诚信的意识,在当前社会大力提倡诚信,积极构建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大环境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试行图书馆信用卡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2.节约图书馆信用卡成本的措施

一张信用卡制作成本只有1元左右,但发行成本每张是50元左右,因此,将图书借阅和消费等多种使用功能合并为一张图书信用卡,本身即可节约各种卡的制作和发行费用,也可解决每个读者同时携带多个卡、使用不便、易丢失的矛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通过网络,让读者使用一张图书信用卡,既可在公共图书馆中查阅各类纸质和电子版信息,也可在学校图书馆和各类图书大厦中使用,减少信用卡发行组织和使用环节,满足读者和发卡方使用和管理,降低图书馆信用卡制作和运行成本。

3.建立协调、统一的信用卡管理机构

目前银行信用卡业务涉及发卡行、收单行、特约商户、信用卡组织等多方面。信用卡业务的运营更是作业系统、社会征信系统、发卡渠道等多方良性互动的结果。由此可见,图书馆信用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社会流行的信用卡起到了拉动社会内需,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积极作用,但信用卡使用功能单一,个人携带信用卡数量多、不便管理、易丢失,为避免类似现象出现,建议成立国家图书馆协会对图书馆信用卡统一发行管理,同时联合全国各公共图书馆和各级学校图书馆,在各自电子阅览室率先试行,这是图书馆信用制度建设的一种尝试,是成立统一的全国图书馆管理机构的要求。

4.建立完善的读者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对读者个人信用资信评估,可参考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打分法,建立一套评分体系,这是整个信用卡制度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对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上机情况、借还纸制或电子版文献数量和期限等赋予一定分值,设计一套图书馆共用的读者信用管理系统,建立惟一的个人信用卡号,使读者与图书馆发生的每一次借阅关系、在登陆电子阅览室系统后自动显示到管理界面,通过系统评分自动赋予积分值,计入读者信用账户,按设计出的公认奖罚办法,在读者与图书馆发生借阅、上网关系时,各图书馆按读者信用积分给予使用图书馆功能的权限。当读者信用积分低于一定分值时,确定其为“不受图书馆欢迎的人”,停止其使用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包括使用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当读者的信用等级很高时,可延长其上网时间或优惠其上网费用,扩大其使用图书馆的其他功能,如增加借阅的文献等级、册数、期限,扩大其馆际互借图书数量的权利,利用电子阅览室网络,在网上对信用等级高的读者公开表扬,对信用等级差的读者在网上公开名单加以警示,促使读者珍惜自己的名誉,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使图书馆违章现象和失信行为日趋减少。

总之,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当今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电子阅览室试行信用卡,是图书馆信用制建设的尝试,也是图书馆体制建设的尝试。高科技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建设已不能仅仅依赖赞誉和满意度、依靠能“藏多少”的现状,而需要体现能“找到多少”、“利用多少”的高标准服务。因此,电子阅览室每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通过试行图书馆信用卡,规范读者上网行为,鼓励诚信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减少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相关方面日常管理工作量,解放了劳动力,使人数不多的指导老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信息导航等个性化服务工作中去。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通行证”,每个人都十分珍惜,尽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去建立自己良好的信用。我国历来是一个崇尚信用的国家,从造字结构看,“人言即信”。但今天信用制度的发展却落后于西方,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从更高层次上,不论是在结构和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在图书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网络试行信用制度建设,对提高公民诚信意识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永敏:浅谈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的多样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62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4

关键词电子图书/期刊图书馆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7.6文献标识码:a

1电子出版物的优势

(1)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与特定的提供电子内容的网站联网,下载以后可在电脑和阅读器上阅读,将以往经书店或图书馆到书本阅读方式转变为经互联网平台(网络)到手持阅读器阅读方式。

(2)存储量大,携带方便。它具有存储信息容量大、体积小、便于移动、成本低、内容更新快,发行周期短,便于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检索快等特点。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目前一张光盘的容量可以达到650m,一张光盘可以存储几十种期刊,十年或几十年的内容或几百本网络出版的内容。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发展可以大大减少图书馆的藏书空间。

(3)内容获取迅速、更新方便。从使用的角度看,电子出版物有着强大的检索功能,并且它的检索功能是多途径的、可组配的,方便快捷、直观、准确是它的特点。读者可以利用单一词组相关词等多种检索途径进行检索,几秒钟就可以查出自己所需的主题资料。而且查到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片和声音的综合体。比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更加直观、生动。读者可以全文阅读,也可以按自己需要选择有关的章节进行阅读。另外在期刊出版与网络传统同步推行的情况下,读者也可以时时读到最新的期刊内容。

2电子出版物存在的一些问题

(1)品种较少、价格相对昂贵。虽然网络出版发展很快,但总体说来,与印刷型图书相比,电子类图籍和期刊的品种太少,内容较单一。加之专用电子书阅读器目前的售销较高。虽然,电子图书价格的相对昂贵,距离人们能接受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

(2)格式问题,由于现在还能没有一个得到各方面认可并统一执行的标准,因此基本上是各家公司各自为阵,以至阅读器和阅读软件各有各的格式,相互之间不能兼容。如从网上书店Bn付费下载的一本微软msReder格式的书,就得同时下载并安装相应的软件。

(3)数字版权的保护问题。数字版权的保护问题涉及到出版社、读者、作者、发行者以及书店等环节的合法的利益保护。图书实现数字化以后,盗版将变得极其容易,而且基本上没有任何成本。因此,电子出版物的数字版权的保护尤为重要。图书馆要让电子书实现借和还的过程,应允许读者摘录电子书的部分内容,用于文章的引用,但是限制全书摘录。数字版权保护的实现一方面通过立法的手段,加强电子图书的法制管理,另一方面可从技术上加以防范。

3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包括馆藏图书及期刊的分类编目、订购、保管、借阅、期刊装订、统计报表等工作。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发展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也进行相应多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虽然这种影响是渐进式的逐步渗透,但应该引起大家足以关注。

(1)对采防工作的影响。电子图书的即对存取性使得图书馆从“即事”模式采购图书馆转边“即时”模式。所谓“即事”模式是指图书根据需要期望购买,图书馆员选择那些他们认为读者需要或将会需要的图书;而“即时”模式能使用户的需求在几分钟内得到满足,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可以更准确地购买用户所需的书。因此,图书馆不仅需要将电子书的采购纳入到文献采防工作内容之中,而且在起步阶段,这需要采购电子阅读器供读者使用,同时,必须针对电子图书专用设计、作用方法,采购策略进行调研,调整和广大采访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制定可行的电子图书采防政策,以便及时对图书市场变化做出积极反应,以免当电子图书大量出版,在眼前时,手足无措。

(2)对图书/期刊管理方面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图书/期刊管理,是校照分类方法的一定顺序存放在阅览室中,读者读完以后需要自己或者期刊管理人员把原书或原刊放回原处。其实际存放位置非常重要。对于电子出版物,由于有高效的搜索与检索方式,其实际存放位置已经不重要,这个特点大大降低了图书管理人员整理架位的工作。对于电子出版物,安全性和完整性依然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管理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防止存储设备故障,电子计算机的人为破坏。这在防范手段上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应采用先进的技能手段,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安全手段,保存电子图书/期刊的安全性。

(3)对典藏流通方式的影响。传统出版物对馆藏空间有极大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图书/刊期陈列架也需要为读者留出充足的借阅空间、电子出版物设有空际馆藏,几乎不占有物理空间,只需相应的电脑存储问即可。因此,电子图书的典藏;比纸质图书馆有信息贮存空间小、检索效率高的优势。图书馆用户可以从图书馆目录中直接下载;电子图书,每一本借出的电子图书被自动分配一个加密证书。这个证书除了包含借阅期限等信息外,也能阻止电子图书被拷贝到其他阅读器上。借期一到,证书就会失效,电子图书将会自动从用户的阅读中删除,图书馆目录随之也会自动生成这本电子图书的一个储分,以防再次借阅。这样,图书馆就不需要发超期通知,不用收过期罚款。

4电子出版物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由于电子刊有着不同于传统期刊的特点(电子期刊图书馆从事期刊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子期刊管理涉及到信息存储、检索、网络安全、用户管理等很多方而后计算机、网络、存储方面的知识。因此,熟悉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地利用现代手段快获取信息资源和传统信息产品,就成了对电子期刊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期刊管理者必须在计算机网络基础、存储理论与存储产品使用,系统软件与各类应用软件的使用等方面护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使计算机成为得新入手的工具,在文献信息管理,开发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和计算机不仅为出版业带来一阵新清的风,而且也开阔了获取信息的另一扇窗户。图书馆该积极面对这种挑战,将电子图书/期刊的采集、加工、管理与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余光,黄继军.关于数字化期刊几个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1(5).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5

洛阳市图书馆位于洛阳市西工区凯旋西路13号,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洛阳市图书馆是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免费为读者提供阅读与信息服务。洛阳市图书馆内设10个部室,分别是:采编部、图书服务部、报刊部、技术部、少儿部、特藏部、参考部、辅导部、办公室和行政科。截至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达76.6万册(件),馆藏古籍5.3万册,全馆拥有读者阅览座席724个,是河南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务院第四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洛阳市图书馆现开设对外开放的服务窗口共14个,分别是:综合服务处(负责读者咨询和办证)、残疾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电子阅览室、图书外借服务处、古籍与地方文献阅览室、样本书库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艺术品展厅、成年读者自修阅览室、少年儿童自学室、市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处等。洛阳市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12项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实行免费,这些免费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咨询与检索、办理借书(阅览)证、图书借阅、期刊报刊阅览、公益性讲座(报告会)、公益电影放映、艺术展览参观、公益性读者培训、课题服务、自修阅览、电子阅览室上网以及存包停车等项目。洛阳市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窗口全年365天开放,自修阅览室每天开放时间长达13个小时,即从早8点到晚9点,每周累计最长开放时间达91个小时。为方便读者借阅,洛阳市图书馆开通了网上图书续借和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图书续借和问题咨询。

在信息高度交流与发达的时代,洛阳市图书馆每天接待的阅览者人数也越来越多,图书的储存也越来越丰富,没有一个高科技的系统来管理的话,将给工作者和阅览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图书馆的高科技管理也应该列入当今图书管理的项目中,不能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来处理这样大量的数据库。因此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笔者通过对传统的图书馆手工管理状态的了解,经过详细的研究调查,认识到图书管理系统合理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将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二、对洛阳市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在信息时代的中国,要发展图书馆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对图书馆信息系统现阶段管理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图书管理是否需要根据科技的发展做出适应现代管理模式需求的系统呢?主要是要深入了解系统化管理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洛阳图书管理的电子系统化。

要开展当前图书馆怎样用计算机系统来统一对图书进行分类和处理,必须先了解管理员们在以前用手动处理图书和收集图书的困难。首先假设我们现在的图书馆对这些无生命的书籍的管理还处在手动的处理情况中。以往的手工处理流程描述书的信息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有时候在读者长时间的阅读下,书上贴的跟借阅有关的信息已经磨损了,因此当读者还书的时候,图书管理员也不能辨认什么时候借阅了,这样给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从而使其要对图书进行重新的整理和编号。

从以上对旧时图书管理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可以更加明确了在读书管理方面引入新的科技技术是必要的,用计算机进行分类管理也是现在图书管理的新模式。在洛阳市图书馆的藏书中有报刊、杂志、图书、古文物书籍等,可以用计算机系统将其进行分类设定,读者在借阅书籍的时候,在图书馆的内部电脑系统内进行选择,从内部系统内读者可以看到哪些书籍放在图书管理室内,哪些书籍是已经被他人所借阅走,归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进行提前预定。对于设计古文物的书籍,图书馆应该将其内容进行扫描放到图书馆电子图书库内,让阅览者通过电子阅读的方法进行阅读,这样避免了古文物书籍被长时间或者众多人的借阅后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从上述按照图书馆管理图书进行详细分析后,从阅读者在实践借阅过程中的详细流程进行讲述。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以下从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借书过程:首先读者应该在图书管理处办理借阅图书卡,这些卡有管理者将借阅人的基本信息输入图书馆电脑管理系统内,然后再借阅馆设计电子感应器,只有持图书卡的借阅者才能进入借阅室,读者进入阅览室后可以先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电子扫描器对图书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系统根据图书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其中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第一,系统显示的读者以往所借阅图书还未按时归还;第二,读者以往借阅图书有损坏的现象,并没有作出合理的赔偿;第三,该图书已经被他人提前要预定借阅的。除此之外,系统没有关于读者的不良记录的话,就表明借阅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管理人员就可以借出。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扫描入系统,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如果借阅的时间超期的话系统会自动算出所超期的时间,并计算出应该付的罚金,借阅者交完罚金后,系统会自动记录在案,这样书籍就还完。

三、图书馆负责号召全民阅读的习惯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后,人民生活的节奏也加快了,上班族们除了上班下班拼命的为自己的工作奋斗;学生们除了上学就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家庭作业;在社会压力的趋势下人们根本已经忘记了什么是阅读,根本不可能做到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更不要说是去图书馆进行阅读了,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驱动下,各地的图书馆逐渐成为了虚设,没有往日生机勃勃的气息了。因此为了我们未来的发展,为了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图书馆应该号召全民进行阅读,使全民都能在放假,闲暇的时间,不要浪费在打麻将、唠家常等没有内涵的事情上面。因此图书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吸引大量的阅览者:首先图书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因此我们各地的图书馆,应该不收取读者的借阅费用,读者在办理图书证的时候应该缴纳一定的押金,这些押金是为了有些读者不珍惜图书,对书籍的损害时候从押金中扣除罚款的;其次图书馆应该开展一系阅读有奖竞赛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在网上系统中对书籍设计问题,回答正确者进行奖励,回答错误者进行小惩罚;最后引进大量的历史剧在图书馆进行播放,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设计语音书籍使人们在听书中进行阅读。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日新月异的年代,图书情报资料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单位图书资料室的建设水平,正因为如此,作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就要十分重视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道德标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担负着收集、整理、传递科学信息的任务,是一项辛苦、繁琐、枯燥、极其平凡的工作,只有做到爱岗敬业,才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图书资料室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专业精湛

业务能力是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每个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和自己,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6

[关键词]图书馆阅览室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223-01

图书馆下设的阅览室一般有多个分类,即:电子阅览室、采编室、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资料室等,阅览室根据地方少数民族语言又可分为民文阅览室,可满足不同民族群众学习文化,获取信息的需要。随着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览室成为了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重要的内容之一,并逐步扩容到各个方面,主导了阅览室的基础性地位。

1加强阅览室的管理

1.1知识将作为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传播和利用,将成为时展的根本动力。创新管理是关键就是要转变观念,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阅览室的管理就必须对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不断创新,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的运行机制,以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2发挥阅览室功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一是要以活动促读,在每年“全民读书月”及“图书馆宣传服务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二是重服务意识,实行图书借阅规范化,有效简化读者借还手续。提高阅览室图书借阅率,进一步融洽读者与管理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努力建设读书交流平台。举办各类演讲比赛、朗诵竞赛、业务培训班、征文比赛、座谈会、五一图书展、读者问卷调查、送书下乡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图书,积极参与全民读书活动。组织开展农家书屋演讲比赛,在社会上掀起文化活动热潮,引起良好反响。四是加强自身管理。及时了解新书信息,及时与读者沟通,购买符合大众需求图书,补充馆藏图书。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读者做好图书查询工作。为更好的发挥阅览室作用,营造人人读书的文化氛围,因此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寻求突破点开展工作。发挥阅览室的功能,倡导读书积累,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开拓阅览室工作的新局面,为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3借助电子阅览室正确引导,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公共电子阅览室以营造绿色网络文化为主导,坚持实行用户上网实名登记制度,以正确引导,严格管理为工作原则,为读者提供健康的文化信息交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愉悦。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基层读者提供所需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为读者们提供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大家可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各种软件学习其它知识,以网络为载体实现远程学习等。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旨在提高同志们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活动,如与相关部门单位开展文字输入、办公软件使用比赛等。

创造浓厚的读书环境、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是图书管理的应有之义。我市应重视起图书室建设,阅览是陶冶情操、学习知识的场所。一方面强化资金投入,想办法挤出钱来扩大图书室的规模,更新图书室内部设施,保证每年都新进一批新书、好书;另一方面加强图书室管理的制度建设,增强图书室管理人员的素质,丰富图书室的藏书,吸引广大市民来借书、读书,真正让阅览室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积极参加培训,提升管理员的专业水平

2.1为了更好的发挥文化共享工程的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维护,为最大化的发挥文化共享工程的持续作用打下基础,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和质量,应安排图书管理员积极参加上级统一电子信息的培训,不断提升基层人员的业务素质。

2.2畅通业务指导和咨询网络体系,为基层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打下基础。

2.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应注重配备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管理素质较高,事业心较强的年轻专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努力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3完善阅览室设施,使阅览场所成为求知主阵地

3.1近年来图书工作效率不断提升,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推进,2006年启动了“机读目录”业务,图书流通、借阅、办证等工作逐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机读目录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读者快捷、准确地查阅资料;2007年4月正式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利用自治区文化厅赠送的“共享工程”卫星传输设备,接收医疗卫生、农贸市场行情、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实用讲座、优秀电影等20大类信息资源,并及时将这些信息资源送到乡镇(场)、社区,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08年开展以“绿色环境,健康上网”为宗旨的电子阅览室,并为广大青少年启用了“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帮助青少年创建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平台,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图书馆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达56小时,全年办理免费借书证,实惠了各族群众。

3.2随着图书馆阅览室功能的拓展,电子阅览室不仅在城市社区发展,同时也普及到乡村。乡村电子阅览室每周可开放时间达40小时,电子阅览呈现中青年化,借阅人群呈现青少年及老年化,可以说目前阅览室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渠道,同时也为阅读人群提供了简洁的路径。

结束语:阅读能给人带来终生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在积极创建和谐平安社会的今天,倡导读书积累,营建良好的书香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利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猎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图书馆的文献构成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文献,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尤其是随书光盘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资源。从20世纪末最初的计算机类的随书光盘,现扩展到

语言、文学、教育、化工等都有随书光盘,是图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出版图书的附盘率已达到5%~20%,而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合理地收藏、科学地编目和有效地管理利用随书光盘,使其发挥最大的文献价值,是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

1随书光盘的传统管理现状

1.1随书光盘与图书不分离。光盘作为书的附件,和书成为一体,盘同书一样分类编目或者盘不加工,用光盘袋装好紧附于书后。第一种,附盘图书不加区别典藏进入流通或阅览,采用闭架或开架借阅;第二种,单独建立附盘图书集中管理室。

光盘随书借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便于读者配合利用书与光盘,既可阅读图书,又可借助计算机利用随书光盘进行辅助阅读及实际操作,光盘的利用率较高。光盘在随书流通过程中极易损坏、丢失甚至被替换。随书光盘与书是配套使用、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如果光盘丢失或被损坏,势必影响读者阅读。这不但大大影响了读者对该书的辅助学习,而且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损失以及管理上的混乱。随着随书光盘发行数量的增大,这种管理方式已为大部分图书馆淘汰。

1.2随书光盘与图书分离。光盘与图书不分离著录的两种选择,一种是盘与书完全分开编目著录,有独立的分类号和条形码;

另一种,把光盘从书中拿出,只贴上索书号标签(与所附图书的索书号相同),提供外借,我馆目前采用该模式。入馆典藏借阅时,附盘图书和其他图书一样典藏,光盘集中存放在光盘架,通过书目数据库的附件说明或图书上附盘说明文字与图书联系起来。分散管理模式是全国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防止了随书光盘的丢失和损坏,有效的保护馆藏资源。但是读者阅览和借书时,就必须到光盘的馆藏地办理第二次借阅,增加了读者的借阅时间,给读者造成借阅上的人为麻烦。同时光盘上架整架倒架困难,无论是读者还是管理人员,都很难在外形相似的上千张光盘中迅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光盘。这种做法反映出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不够强,是传统“重藏轻用”思想的延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随书光盘的利用。

1.3随书光盘与图书即集中又分离。所谓“集中”每一种附盘图书都有一本在电子阅览室,而所有的随书光盘都典藏在电子阅览室,书与随书光盘集中于电子阅览室管理;所谓“分离”是附盘图书典藏于流通或普通阅览室,随书光盘又全部在电子阅览室,书和随书光盘分开管理。

该管理方式有效保护了馆藏,至少有一个光盘随书样本,比起书盘全分散要好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利用率。但该模式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分编的同志对书和随书光盘都要贴上分类号和条码号,典藏的同志典藏有随书光盘的图书时要注意有一本要典藏到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同志既要管理好随书光盘,又要管理好附盘图书样本。读者借阅麻烦,光盘频繁读取易磨损。

2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方式

实行光盘网络化管理就是采用光盘塔、磁盘阵列、镜像光盘服务器等技术设备,将所有光盘压缩为iSo文件,建立随书光盘信息数据库。读者可先将图书外借,然后通过校园网在网上直接查询、阅读光盘以及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随书光盘。

这种管理方式就是将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解决了光盘易损坏和丢失、有盘无书或有书无盘的问题,还可以供不同的师生读者同时下载使用。把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和随书光盘文件联合使用,使读者在进行书目检索的同时,不仅能检索到图书是否附带光盘,而且能通过所借图书的书名、作者、索书号、条形码等途径检索,并及时迅速地进行下载,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在自己的终端上直接下载使用光盘,随时获取随书光盘的内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这种管理方式是较为理想的一种管理模式。但是这一管理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海量的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并且在资金、技术、设备方面要求非常高。

3提高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利用率的建议

3.1采用光盘与图书分离,同一馆藏地,一站式借阅的管理方式。光盘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而我馆现阶段经费比较紧张,人员比较少,因此这种理想化的管理方式不适合我馆目前随书光盘的管理。而采用光盘与图书分离,同一馆藏地,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方式,将分编后的光盘放入流通库,并专设一个光盘柜,开设图书附光盘微机阅读服务。读者借阅附有随书光盘的书刊时,可同时阅读、复制配套的随书光盘。该管理方式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光盘的利用率。

3.2每一种图书的随书光盘都应保留一张光盘不外借,作为母盘。其他副本的光盘可以提供复制和借阅服务。当副本光盘用的次数太多,出现磨损时,存有母盘可供复制,重新借阅。另外光盘外借时间不宜过长,外借光盘归还时,应仔细检查,以防光盘损坏。这样既解决了光盘的保存问题,又不影响读者使用光盘。

3.3加强与完善硬件设备建设。硬件设备的建设与完善是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的保证。图书馆应该合理配置和积极完善硬件设施,及时更新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使其长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避免因硬件或网络原因造成读者无法阅读光盘或无法访问服务器。

参考文献:

[1]楼靖华,万湘容.探讨随书光盘资源的网络化管理模式[J].现代情报,2005(2):101-102.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图书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024-1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拥有大量的图书和文献资料,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成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从原来的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逐渐转变为网络化的信息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管理方式。所以高校图书馆更应该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方便用户通过网络获得需要的信息,图书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子图书及多媒体资源的阅读与管理,协助学校搭建数字化学习和教育的资源中心,提高高校师生的学习效率。

图书管理系统采用B/S模式及先进的.net技术研发,技术平台领先,本质上就是一个电子图书馆平台,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浏览、阅读和管理电子图书,通过计算机对服务器上的电子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1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图书管理系统具备强大的管理功能,从管理员的角度来看,管理员能通过系统管理服务器上的电子图书,包括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改变图书分类和修改图书信息等操作;管理针对图书的讨论等;管理用户账号和密码;管理员可以浏览和修改当前系统中所有的用户账号和密码,设置是否对用户账号进行锁定和解锁;以指定用户的身份登录;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员可以设置用户访问系统的权限,权限的设置包括多种功能的组合。从用户角度看,用户可以在管理员的帮助下创建账号,以浏览阅读大部分图书;同时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对图书进行多种条件的查询;用户在阅读图书时,可以书写书评或讨论内容或针对前人的书评或讨论内容进行回复;用户在阅读图书时可以添加书签和收藏夹,以方便将来继续阅读。图1为图书管理系统的电子图书馆内外网应用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的界面使用外部信息源和本地资源。

2系统的总体设计

根据上一部分对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的描述,系统总体设计分为如下几个子系统:系统功能设置、图书信息管理、图书查询系统、读者信息管理、图书借阅系统。

系统功能设置方面包括了管理员设置、图书分类设置和图书馆信息设置。在此子系统中,可以编辑、修改和更新图书馆信息,对图书馆的书架进行管理和查看管理员列表、添加管理员、管理员权限设置和删除管理员等一些功能。

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可以对不同的图书进行分类的管理,同时还能查看、添加、修改、删除书籍的基本信息,并打印这些书籍信息。

图书查询系统中,管理员可以使用图书条形码、图书名称或者读者条形码来对图书进行档案查询。同样管理业也能根据借阅图书条形码、图书名或者读者条形码对图书进行借阅查询。

读者信息管理中,可以对不同读者进行分类,对读者进行类型管理;也能根据借阅图书的信息对读者进行档案管理。

图书借阅系统中,实现读者对图书的借阅、续借和归还功能。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馆;管理;服务

一、对图书馆管理及阅览室服务流程的介绍

图书管理服务流程:其中对管理流程的介绍以、书库管理、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为主。且以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的条例进行浅析。

(一)采编。1.对购入图书按发票、清单进行验收、盖章、核算登记。2.对图书进行编目、分类、上架。3.图书移交。4.新书宣传、介绍、导读。5.采编室统计。

(二)书库管理。1.新书清点、验收,登记、上架。2.书库图书全部按分类索书号排列,对大型图书、画册、挂图等集中存放,要标明存放地点。3.读者归还的图书,及时核对并重新上架。且对书标脱落和破损及时修补。4.严格执行借阅制度,不得自行留书和随意携书外出。5.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6.阅览室采用开架阅览方式,读者进入阅览室必须把借书证放在代书板架上,并拿相应号码的代书板,而且读者必须在登记本上签到。读者不得带任何书籍和书包进入阅览室,中途出入,必须出示代书板;出室,先取证件,再拿其他物品。7.为防止期刊乱架,所有读者一次只能取一本期刊,并必须将代书板放入所取书的位置,切不准撕毁、裁剪期刊,一经发现,十倍赔偿。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

当读者来到图书馆,可以摒弃老式繁旧的借书证。可以只携带一张类似身份证的借阅卡,进出只需轻轻一刷,计算机会对读者的身份进行精准核实。对于进门的读者来说,什么才是其需要的呢?快速的找到所需的图书无疑是为其节约时间精力的重点,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免去图书管理员的导读,解说过程。如今计算机书目检索已很普及,信息涵盖整个图书馆。甚至出现电子阅览室,其中的信息就不仅限于图书馆内信息,还包含整个网络。当读者来到计算机“导游”面前时,只要输入所需书的名字,屏幕上就会显示馆藏书的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当然还有具置。较为先进的图书馆还会显示其他版本,如为查找到你的心仪书籍,计算机还会为你指引,让你知道他在何方。你需要做的只是“按图索骥”。然后找到图书后,再次出示借阅卡,管理人员刷卡后确认借阅信息,并进行消磁处理。当你完成阅读,归还图书时,甚至不用出示借阅卡,只要计算机扫描图书上的专有条形码就可以完成“交易”,为读者带来无限的方便与快捷。当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你对知识欲望时,电子阅览室就为你解忧。电子阅览室无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极致体现。它由多台计算机组成,与网吧形式相似,区别在于你的上机只能做与图书有关的操作,计算机涵盖全网全球的信息资源。坐在一个屏幕前,尽知天下事。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使得图书馆中的记录以及分析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包含以下:读者借阅情况统计、馆藏数据分析以及读者信息分析等等。以上这些数据的管理是人力难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绝对的好助手。除以上这些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多媒体转化,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可以实现有机结合。对于一些古老的图书也可以实现网上借阅,防止珍贵资料损毁。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为图书馆带来的好处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为读者提供全名的资源共享,使独立的图书机构变成全球通。此外还满足了读者多方面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任何领域,任何专业,任何方面的资料都跨越时间空间来到你的面前。当然还方便了图书采编管理,实现网上采购,清单核对等,保护珍稀资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图书馆节省财力物力。H

参考文献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篇10

关键词:图书馆;还书;设计

图书自主还书系统具有极强的设计意义,是图书馆自助还书系统应用的发展。采用开放式的自主还书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延长图书馆开馆时间、增强图书服务效率,确保图书服务质量,改善图书自助还书系统的工作流程,增加馆藏图书的流通性,实现图书自主还书系统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图书自主还书系统的优势和系统进行具体研究,分析采用自助还书系统可能具有的设计优势,分析自助还书系统的设计理念,提高自助还书系统的发展规模,减少自助还书系统的出错率,提高自助还书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图书自主归还系统设计的优势

1.提升图书馆开馆时间

采用自助服务还书模式,不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实时对还书流程进行跟进,降低了图书馆开放时间与图书馆借阅需求的矛盾。采用自助还书系统,建立自助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图书馆的自主服务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实现图书馆系统时间的提升。

2.提升自助服务管理模式

自主服务让读者拥有更新的服务理念知识,通过对图书馆闭关时间的分析,确定读者服务时间,极大的提升读者的借阅时间,满足读者对书籍借阅的需求时间,这是一种优化图书馆服务形象的方式,可以有效树立图书馆积极自主服务管理模式。

3.服务效率提高借阅的流通性

国内大部分图书馆还主要有人工操控为主,读者借阅图书耗费图书馆大量的工作劳动力,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为了有效的提升服务效率,改善图书馆的流通性,采用合理的工作图书管理流程,提高读者借阅效率是极其必要的。根据图书馆基本借阅要求,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电脑中,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的记录速度。设立图书馆借阅公共查询区域,提高图书管图书的查询效率,实现助主查询,自助借阅的效果。逐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提高图书使用效率,实现图书的流通作用。

4.科学化的改善图书馆服务条件

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解放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耗费时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有针对的个性化服务商。加强科学化的图书管理,实行合理的自助管理制度。在人员紧缺的时候,利用自主服务还书系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员耗费的工作时间。

5.节约各项成本

自主借阅系统的售货机成本价在30万作用,而单功能性自助借阅机的成本价在20万作用。自助借阅可以对文献系统进行自助识别和查询,通过无线发射器完成各种发射模式,采取条码成本存储,具有较低的成本。自助借阅还书系统还实现了时间成本的节约,提高了还书整理和收集的效率,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调取还书统计信息,方便工作人员查询和整理。。

二、自助还书系统的实现

自助还书系统是利用设计语言,通过编程的方式完成基础信息和功能的设计。其中硬件主要有自助借阅检测设备、自助还书系统、自助录像抽排系统,门禁系统等。还书系统的实现首先需要有扫码仪,通过读卡器完成连续扫码记录。连接电脑终端,对充磁距离进行控制,采用多次测量的方式,确定图书厚度,防止图书在充磁仪器上,实现图书的瞬间充磁,确保国产仪器的充磁效果。采用联系扫码机对电脑还书进行处理,登录哦电脑终端系统,输入基本账户信息,确定还书的权限。当还书超期的时候,不提供基本借阅服务功能。还书借阅服务功能可以使用鼠标进行操作。例如,通过电脑信息查询,完成书籍基本信息参数查询、流通类别的查询等。由于系统借阅不需要鼠标进行操作,只选择回车按钮既可以完成。因此,电脑操作设计中,可以对电脑键盘的其他键进行屏蔽处理,防止因为误按造成系统退出问题,减少非操作造成的不合理行为的产生。分析自助借阅机在系统中的库存分类标准,合理的记录书籍类别,通过确定读者图书相应的书籍存放地,确保书籍随时借阅的过程合理性。

本系统利用电脑系统操作方式,提高系统的优越性级别。根据系统基本应用硬件基础,对系统的软件设备进行分析。确定电脑设备的基本成本,分析自助还书系统存在的成本优势,对比国外借阅书籍价格区间,合理的选择还书系统,完成图书馆技术层面的改良。通过对还书人员工作的解放,实现对基本工作的整合处理,减少工作人员的使用过程,提高自助机的给工作效率。图书工作人员对基本工作进行整理,监督读者完成图书的借阅和还书过程,对借阅机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人工处理的方式,提高有针对处理的效率。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应用到高效中,高校的图书馆自助还书借阅使用,必将提高学校的图书改革,实现图书优质化管理。

自助还书系统需要具体功能进行升级,如果读者将书籍上的条形码去掉,机器就无法识别书籍,这回造成数据库显示书籍已还,造成读者偷阅的现象产生。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提高借阅宣传外,还需要在自主借阅图书旁边设立自动全程监控系统,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借阅超期、图书损坏等问题,自主换书籍无法进行自动化处理,还是需要通过人工借还窗口,完成图书的还书程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助借阅还书流程虽然具有较多的缺陷,但从整体上来说这是图书还书系统的服务更新升级。自主还书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服务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意义。通过自助还书系统,优化图书馆内部读者的服务管理流程,提高服务管理产品质量,减少图书馆的人工费用投入,加强对图书管理素质的提高。随着图书信息的发展,读者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自助化服务工作管理流程实现全方位的系统整理。自主借阅系统必将发挥更加合理的处理效率,实现图书服务的综合管理,减少图书自助还书系统应用的各种障碍问题,及时解决图书借阅服务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邢力平,姜元鹏,朱红艳,王群.条码模式下自助借还书系统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