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十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十篇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05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1

高校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以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参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帮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薄弱,把国家、学校、社会上给予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高校贫困大学生领取补助根据评定的等级不同从而领取的补助金额也不同,有些学生没有领取到最多金额会怪怨老师做事不公,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实际情况,觉得所有的资助都得有自己的一份,丢掉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还有一些大学贫困生心理失衡,毕业之后好几年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按期偿还。目前贫困生的学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觉得国家、社会、学校很多资助都是理所应当,拿着补助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成谜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有些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学校以及社会上提供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生怕档案里留下自己曾接受过资助的相关信息,毕业之后不愿意回报母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

2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个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失衡、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2.1个人消极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困难原因主要有:孤儿、单亲、残疾、军烈属、重病、父母离异。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生活历经过磨难,有的甚至非常不幸,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大学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健康心理。

2.2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大多形成于家庭。在贫困大学生家庭中有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父母为生计忙碌奔波,有的还在外地务工,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关系较为陌生。子女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对父母的付出不能知恩。(2)父母本身的生活态度就存在着问题,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为社会的不公,政府的不作为。存在着仇富心理,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外界原因所致。(3)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

2.3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各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困难生认定、发放补助的种类和形式上,有的高校还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贫困大学生争取到了更多的资助。然而,物质资助并不是万能的,经济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资助的真正目的是要达到育人的目标。经济资助只是基础,是开展精神资助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支持,精神资助只能是空中楼阁。高校有关负责人不去给学生讲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的由来以及资助目标,一味地去追求受助学生的数量,受助学生获得的金额,导致贫困大学生觉得获得所有资助都是理所应当,进而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多路径探析

鉴于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单位来重点探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资助工作中不仅重物质资助,而且更加重视精神资助,在精神资助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最终实现贫困大学生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促进其健康成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上,进行了很多有意以的探索,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简单梳理,并结合个人的思考归纳如下,希望能对兄弟院校提供一些有效路径略做参考。

3.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由于经济的贫困以及家庭的变故致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要唤起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和带班辅导员们用真爱善行来唤起贫困大学生内心沉睡的意识。辅导员老师通过走访困难生、约谈困难生、和困难生交朋友等行动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予他们应有的平等与支持。“用真心来换真情”,学校老师通过人文关怀,使困难生放平心态,克服自卑心理,乐观面对生活,逐步培养起感恩意识。老师们用心与贫困大学生交流,讲解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来自父母、国家、学校、社会、同学的各种恩情,这样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最终使之内化为个人的健全人格。针对贫困大学生脆弱自卑的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每位贫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经常为贫困大学生举办心理讲座,对重点学生进行摸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

3.2组建义工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如何让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又能在精神上脱贫,并且养成感恩意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开展常规资助工作的同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坚守在资助岗位上的老师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为了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党委学工部专门组建了义工队,义工队所有组成人员都来自在库的困难生,组建义工队的目的是让贫困大学生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感恩,明白资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同时也使他们明白有些资助是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方才获得,这样便在贫困大学生中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也使他们懂得享受权利同时也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自2014年组建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主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技能培训、人文素养提升、心理疏导等成长成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感恩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实践平台。现将较有成效的一些感恩实践活动分类介绍如下:(1)开展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库困难生的自治组织,贫困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组织、个人对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以及开展组织各种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营造感恩氛围,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恩。义工队通过在库困难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来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义工队通过发起一些全校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弘扬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立信校园内举办的公益策划征集大赛,大赛在全校共收到策划案一百三十余份,总计参与人数四百余人,项目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环保、助老、扶幼、关爱身心健康、关心弱势群体等各个公益领域。通过贫困大学生自我组织的活动不仅在困难生群体中更在广大同学中以浓厚的知恩、感恩氛围感染、启发和教育学生。(2)搭建平台,筑起感恩回馈桥梁:有了知恩意识,下一步就需要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物资资助和参加多次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以后,主观上表现为愿意为学校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和有意以的事。这些贫困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散播自己所受的恩惠,传承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义工队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例如,义工队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义工队的成员都是学校在库困难生,他们通过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身体力行地来传承感恩、奉献爱心。爱心捐赠活动主要是在校内回收旧衣物,义工队的同学们把回收到的旧衣服用于帮助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还可以解决同学们旧衣服无处处理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助人的感恩环境。(3)回馈社会,增强报恩意识: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报恩,报恩不是简单狭隘的回报帮助自己的人,而是在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缺少回报的社会的平台与桥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组建义工队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回馈社会的桥梁,打破了以往资助工作中过多强调“给”的现象。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每年暑期都会开展支教活动,义工队的同学们秉承“助人自助,自立自强”组织宗旨,以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受资助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进行延续性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发展。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助人与自助的深刻内涵,使知恩、感恩、报恩在受助者承担的义务中具体化、实践化。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贫困资助;制度;权利;义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5—0028—04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在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实践中,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国家助学金而伪造相关证明,贫困生之间比“穷”,获助大学生对社会、对捐助人(团体)表现冷漠,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高校教育中权利义务感培养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的培养对于推进资助政策的实施及实现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初衷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高校贫困资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特殊困难补助和助学金为主要内容。从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而言,贫困生享有国家助学的权利,国家对贫困生有提供资助的义务,这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是很明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7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第54条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第55条规定,“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这些法律规定,为建立和完善中国模式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资助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然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明显问题。首先,从法律上看,各类资助政策中规定了贫困生享受助学的权利,却没有明确规定受资助大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即使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规定了大学生毕业后返还贷款的义务,但无息或低息的还贷,违背了权利与义务对等这一基本的法律公平原则。这就造成在追求公平的旗帜下展开有违公平的贫困生资助实践行为。其次,在道德领域,国家有义务扶贫济困,但受助者往往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行为。例如,大学生是否如实填写贫困证明,是否应知恩图报,是否更应自立自强,都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所应关注的现实问题。目前受助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在一直以来贫困生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模式下,大学生们形成了相应的心理定势和心理预期,大学生拿困难补助下馆子、买高档消费品,已不是鲜见之事。这样势必导致一些大学生对解困资源的索取欲日趋膨胀、义务感淡漠。

二、国家资助政策中的权利与义务辨析

康德认为,权利总是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权利,直接地包含着人们普遍的相互制约的可能性。[1]作为受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获得学金权,学金权是指大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生活补贴金的权利。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获得物质帮助权在大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这项权利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而不致使他们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学金权是学生的一项权利,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都有权申请,学校和教师不得拒绝。

1.基于法理视角的权利义务观及现实困境

在法理层面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对应性),是指享受权利必承担义务,即如果X对Y有一种权利,那么,Y对X就有一种义务。贫困大学生依法享有受教育权,享有获得国家资助顺利完成学业的权利,在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同时,必须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履行相应义务,如通过助学贷款获取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就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各类奖助学金,就必须诚实提供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不得编造;参加勤工助学,就必须按照协议要求完成学校委派的劳动等。

然而,现实中人们对高校贫困生在享受了助学金权利之后,应当承担何种义务,以及隐含在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法律公平问题的探讨却极为有限。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实践来看,无论是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还是特殊困难补助和助学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都没有承担相应义务。虽然助学贷款中学生有付出低息的情况,勤工助学中学生也要付出一定的劳动,但这仍不符合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这也正是由于相关法律体系关于义务的弱化或缺陷致使部分大学生漠视法律义务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5条也规定:“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那么据此,贫困生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助学权利的同时,理所当然地就应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是法律原则。即使是社会保障体系,它所奉行的也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即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义务,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也应该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针对现实中出现贫困生资助领域里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现象,需要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义务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相关的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及法律条文的真正意图。

2.基于伦理视角的权利义务观及现实困境

道德义务的履行不以获得某种个人的利益、报偿或权利为条件或动机,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权利义务的非对应性。这也正是部分获资助贫困大学生不重视道德义务的潜在动机,他们认为社会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先不考虑法律义务),是社会在履行道德义务,而社会没有权利要求在施惠的同时,还要以谋求对方利益为条件。当然,从伦理角度来看,这一点也正显示了道德义务的纯洁性,即道德义务的非权利动机性,其极致的表达是康德的“为义务而义务”,但是,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道德义务的非权利动机性并不意味着道德权利的不存在,它不能作为否认道德权利的理由,当我们只关注行为者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动机时,这只是在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从行为所体现出的道德关系来看行为,不以获得道德权利为动机并不表明由义务行为所构成的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存在,正如有尊重人的义务就有被人尊重的权利。一个人在某种境遇中履行某种义务就意味着他在相似境遇中处于义务对象的地位时亦能享有某种权利,他在履行其义务时是否意识到这种权利,或者甚至是否把享受这种权利作为自己履行义务的动机,这并不能影响到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存在。密尔曾经指出,施惠的人在需要救助时希望得到受惠人的报答,这是人的“最自然”和“最合理”的期望之一,如果受惠人不予报答,那等于是对施惠者的侵害,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也会使施惠的行为变得少见。[3]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毕业之后,祖国正需要这种专业人才时,却去了国外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捐助人捐助贫困大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完成学业,而受助人却将捐助款肆意消费、挥霍,难道这不是对捐助人情感的侵害吗?因此,强调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联对于维护一种公正合理和可持续的和谐道德关系是必要的。另外,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在道德领域是最为常见的,诸如,诚实为人既可以说是一个人的道德义务,也可以说是他的道德权利,行善亦是如此。再例如,非贫困大学生以欺诈手段骗取助学金既构成对社会的不诚信,也构成对贫困生获助权利的侵害。

为了限制人的私欲,在权利和义务之间,最需要提醒的是他的义务,而不是他的权利,因为对于权利,不论是什么权利,人总是会自觉地注意到的。

三、平衡权利与义务:高校资助政策效应改进的路径与对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难点是在学生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甚至过度膨胀的现实情境下,资助过程的复杂性与既定法律框架缺乏可操作性放大了资助申请和评审的随意性、主观性,在现实中演化为学生为获得资助而过度竞争,道德滑坡,导致资助功能异化、教育目标失准。因此,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平衡学生资助中的权利与义务、改善高校资助政策效应须通过道德育化的强化和深化。

1.充分发挥道德教育功能,增强学生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

道德义务包括三个方面:一定社会关系中个人应该对社会或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对人们行为的道德要求,个人在实践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道德责任、道德要求及责任心构成道德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失范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使人在人际之间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变形为一个道德场外人,丧失了对他人积极的道德情感。表面看来,与积极的道德情感相对的是消极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所呈现出的是个体对他人的一种淡视的态度。[4]正如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其他真正需要资助的同学,伪造相关证明,与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同学相争,这也正显示出了人性冷漠的一面。暂且不考虑这样的行为是否侵犯他人获助的权利,但至少违背人应具有的同情、怜悯的道德义务。它所蕴含的非道德性其实包含着对他人和社会的拒斥,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和社会的存在。而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之深层次意义或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的人格得以完善。这种非道德性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人性的自我放弃和对人格完善的逃避,因而,也是对自我道德完善之义务的消极否定。

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履行方式不一样。贫困大学生道德义务不能简单地通过法律和制度实行粗暴式的协议化,主要靠社会舆论的监督和约束,靠公众自觉的道德信念,约束道德义务需要采取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手段。法律义务依靠显在的强制执行力发生作用,违反或者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必然会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2.细化道德责任,加强资助过程中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正确区分贫困资助过程中的道德义务有两个难点:一是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涉及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有制度性义务,如诚信提供家庭信息、合理使用资助款项等,有道德义务,如感恩、诚信等,因此有必要对贫困生的义务进一步厘清,防止义务内涵的混淆和模糊,从而带来工作的失误。当前,我们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共性就是混淆了道德、法律与制度三者之间的界限,希望通过法律、制度所赋予的外在强制力去约束道德上的义务,结果造成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如捐助人将受助大学生告上法庭的案例已屡见不鲜,结果适得其反;希望用社会舆论和道德理念约束法律、制度规定的义务,同样也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反而弄巧成拙。二是作为资助客体的大学生,具有公民、学生、家庭成员、贫困生等多重身份。义务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存在,必须紧紧抓住资助与受助这一特定关系中的道德义务,防止出现贫困大学生道德义务宽泛化,从而在工作中失去针对性。如要求贫困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等荣誉,否则取消资助资格或收回资助款项等。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学习成绩是资助评审中的重要参考,但不应理所当然成为获得资助的砝码。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加强基本道德义务的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当代义务论的著名代表罗斯所列的六种“显见—————义务”:(1)诚实、守诺与偿还;(2)感恩的回报;(3)公正;(4)行善助人;(5)发展自己;(6)不伤害他人。[5]米尔恩也强调,人类社会存在着普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原则,如行善、尊重生命、公正等,它“适用于所有的人类关系”。[6]结合道德义务三个组成部分和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教育者应在助学政策的实施及操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感恩、责任义务、诚信、自强教育。

贫困大学生履行道德义务,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和政府用法律手段保证贫困大学生公平公正地享受作为公民应有的、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权利,使其个人诉求得以有效实现;贫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保证实现的情况下,也必须通过相应的回报体现社会价值,达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

参考文献:

[1]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6.

[2]卢祖元,刘海平.高校贫困生资助行为中的法律问题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20(08):18.

[3]余涌.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相关性问题[J].哲学研究,2000,342(10):26.

[4]卢军.论道德不作为[J].前沿,2010,297(18):41.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济困育人 责任教育

所谓责任,是指生命个体基于对自身社会角色之认知,自觉践行当下社会伦理要求的伦理行为能力以及其对个体行为后果的自觉承担。关于责任,西塞罗曾断言,任何一种生活都不可能没有责任,“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德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而“事实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在其职业、文化、结社和消费活动中,每天都应承担自己对他人的责任”。于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疾呼:“学校应为每个人发挥这种作用做好准备。”然而,反观当前高校的贫困生助学工作,却忽视了对受助者的责任教育,济困不育人现象较为普遍,这显然不利于贫困生责任能力的培养。

一、缘何不负责:贫困生责任行为之检视

在传统助学制度下,尽管国家逐年加大助学资金的比例,但总赶不上“贫困生”增加的速度,助学效益和济困育人效果不明显,且受助者不负责任之情形层出不穷。

一是恶意欠费,贷款不还。“谁受益谁付费”是高等教育收费的重要依据,而国家现行“绿色通道”却要求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于是高校大多采取“先上车”,后通过“免票”(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一系列伦理关怀措施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但是,盯着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助学金这些“免费午餐”,在趋利思想的作祟下,一部分学生往往通过故意长期拖欠学费来“抢吃”这块“唐僧肉”,而令学校不堪重负。即便申请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很多仍不交学费,也不按期还贷。因此,恶意欠费、贷款不还成为高校助学工作的两大顽症,使高校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了两难境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和政府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贯彻难度。

二是诚信缺失,弄虚作假。随着国家、社会和高校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日渐加大,部分贫困生开始想方设法弄虚作假,夸大自己的贫困程度,以获取更多的资助;而一部分非贫困生也开始谎报贫困,蹭吃“免费午餐”,并以“贫困”为由恶意拖欠学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以逃避债务;而获得勤工助学的学生,也缺乏起码的职业诚信道德,时常出现偷工减料、粗心大意、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情形。这些不端行为不仅使大学生失去了个人尊严,也使这些不诚信表现蔓延校园,阻碍了助学工作的发展。

三是无意感恩,奢侈消费。《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即受人恩惠,当思图报。但是许多受助大学生自恃贫困,觉得接受无偿资助为理所当然,而不给资助是学校的不对。即使拿到了资助款还嫌学校给得少,俨然一副“吃肉骂娘”的嘴脸,感恩之心荡然无存。而一些贫困生获得资助款后,仍不顾个人家庭经济窘况,在物质生活上不甘落后,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甚至把父母辛苦赚取或东拼西凑借来的费用一并大吃大喝掉,毫无愧疚怜悯之心。

四是坐享其成,索取依赖。当前的助学以无偿资助为主,是典型的“免费午餐”,这给部分好逸恶劳的贫困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于是,一些贫困学生天天等补助、盼减免,渐渐养成了等、靠、要的惰性和依赖思想。甚至有的以故意拖欠学杂费来等学校减免,从而助长了他们“不办贷款等减免、贷款不还等核销”的拖欠行为,极大地催生了少数人日益膨胀的逐利欲与索取欲。

显然,受助学生责任行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妨害了高校助学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助学政策的贯彻执行效果。不过,与其将之怪责于受助者,倒不如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

首先是传统助学工作中贫困生主体意识之消解。以输血式救济为主的传统助学模式,并非以贫困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贫困生对反贫困的参与作用,缺乏贫困生必要的参与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长期以来,作为资助方的政府、社会,尤其是学校,承担着替受助贫困生制定助学计划、设计助学过程、确定助学目标、实施助学计划的责任。整个助学过程完全是自上而下地由校方来直接主导,使得助学工作在形式上演化为学校包办,助不助,助什么,怎么助,助多少,对此受助者均处于被动受授状态,处于救济的客体地位。至于受助者自己有什么愿望和要求并不重要,而只是被动地接受校方替他们安排好的一切,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关系。因此,助学工作不能激活贫困生的内部因素,难以形成贫困生自我发展的内源性机制。由于助学工作中贫困生主体意识的消解,直接导致了其责任意识的淡漠。

其次是现行无偿资助中激励与制约机制之苍白。“吃大锅饭”是当前助学的一个特点,只要是贫困生,不分学业优劣、品行良莠等,都能获得均等资助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而且,在资助贫困生认定标准和方法手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往往依靠学生生源地相关部门的一纸证明来确认,这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谎报贫困的空间。因此,无偿资助对贫困生的责任行为根本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在贫困生如何合理使用所获资助款问题上,绝大多数高校并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管制约,于是出现部分贫困生用资助款请客、购置时尚用品、谈恋爱、旅游等,就是不交学费、不将资助款用在学习上,这是背离助学精神的。

再次是当前助学工作对贫困生责任教育之匮乏。贫困生责任意识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助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责任教育,甚至责任教育已被助学工作所“遗弃”。许多高校助学机构已成为纯粹的“输血”“中间人”,重复着“受理助学申请——申请助学款——发放款项”的工作,只考虑学生的生活解困不考虑学生自我解困能力的发展,只管发放助学款不要求学生承担责任。这种济困不育人的做法,显然在拒绝为贫困生提供培养责任能力的机会,或者说,学校放弃了教育受助学生学会负责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负责任”恰恰是传统助学工作为贫困生提供的各种“教育”的必然后果。

最后是贫困生家庭教育中责任意识培养之阙如。反观当今家庭教育,一些家庭出现了举家“俯首甘为孺子牛”、孩子占便宜夸其有能耐、孩子犯错怪别人等“教”孩子“学会推卸责任”的怪现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未让他们干过一天家务,承担过任何责任,一切均由家人包办、承担。于是,使孩子养成了“人人为我”、饭来张口的不负责任行为。

二、为何要负责:贫困生责任承担之必然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作为受助者,贫困生的责任承担不仅源自其为责任存在之人,也在于以理性和自觉为特征的道德责任是贫困生作为社会人的根本规定性,还在于其享受道德权利时的道德责任之对等承担。

(一)责任存在:贫困生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承担之内在规定

贫困生和所有学生一样,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是社会人。其不仅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使自己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者和自我发展、自我生成的主体,而且可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而道德责任根植于贫困生的社会性生存发展中,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贫困生对责任的逃避、拒斥而消解,亦不因贫困生理性认知能力的强弱而发生丝毫改变。贫困生作为社会关系存在,就要承担对现实世界之责任,也就决定了其必然为责任人而成为一种责任存在。所以,康德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显然,作为人,贫困生的合道德之行为必然包含了在生活世界中对相应责任的承担。而且,“做人意味着……我应当为他者负责……我的责任是不可转移的,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事实上,就是说我作为人的身份开始于我的责任……责任是我单独负有的,是我在人类的范围内所不能拒绝的。这种责任是唯一的最高的尊严。在唯一的标准上,我是我,这个标准就是:我是负责任的,不可替换的我,我能够用我自己代替任何人,但是没有人能够用他自己代替我”。因此,道德责任是贫困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贫困生只有成为一种道德的存在、责任的存在,其自身发展才有了道德基础。一句话,因为贫困生是人,所以就要负责,这是他人无可替代且自我不可逃避的责任。

(二)道德权利:贫困生作为享有者的责任承担之相对统一

所谓道德权利,就是在道德生活中,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理想而享有的,能使其利益得以维护的地位、自由和要求。显然,贫困生获得国家、社会(企业、组织和个人)、学校的资助,是其获得的道德权利。不可否认,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弱势群体,基于学校、政府、社会的道德责任(而非法定义务),其可以得到必要的伦理关怀,这是贫困生基于社会关系存在而获得的一种道德权利。然而,不言而喻的是,学校、政府、社会在道德上有慷慨、仁慈、行善等责任,但绝不意味着任何一个贫困生都能理直气壮地声称——我拥有受到慷慨和仁慈对待的权利。因为,“如果没有道德责任作为抵押,道德选择就谈不上取舍与追求,也谈不上意志自由的价值。没有责任,就意味着选择是任性的、随便的,这种选择本身就丧失了道德意义,丧失了道德价值。”换句话说,只享有道德权利而不负担道德责任的社会道德显然不能得以良性发展。但是,道德责任(义务)作为一种客观社会要求,必须靠贫困生的道德自觉而非强迫而使之尽责,因此,道德责任又不应以道德权利为诱因。接着的问题是,国家、社会、学校因道德责任行为而产生的道德权利要求又如何实现呢?尽管这时的道德权利作为一种道德奖赏可给或不给,但当施助人在希望得到受助者的情感回馈等报答而受助者不予报答时,却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强调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的关联性,对于维护一种公正合理的、可持续的、和谐的道德关系是必要的。所以有人说,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人在履行道德义务、责任或使命等活动中所应享有的权利”,即一切道德权利都被刻以了道德责任。贫困生在享受道德权利时,理应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责任或使命。

(三)持续助学:贫困生作为个体人对集体承担责任之必然

从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要求来理解贫困生的道德责任,那就是“道德从一开始起,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求个人把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汇入社会整体或社会大多数成员共同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个大需要系统中去”。也就是说,贫困生所应负担的道德责任正是个体与整体、个人成长需要与助学发展需要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从助学关系看,高校助学服务中协调贫困生之间、贫困生个体与助学工作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之必要性,是贫困生道德责任的必然来源。因为满足贫困生需要的助学活动使贫困生之间、贫困生个体与助学工作整体之间结成的利益关系,可能随着个体索取欲的膨胀变得紧张。所以为了保证每个贫困生能够合理地享受有限的助学资源,并保证助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制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规范,这就是责任。显然,贫困生尽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和保障高校助学这个公共利益,最终也会使个体受益,责任由此成为贫困生个体利益的基本“担保”。由此可见,贫困生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为,是高校助学服务得以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四)德性圆满:贫困生作为道德人对责任承担之自由选择

没有道德责任就没有真正的道德。贫困生的道德责任承担显然不只源于维系助学中各种利益关系的需要,更在于其个体生存、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就前者而言,其体现出来的是道德责任的强制性,是为使受助者在利益之争中作出某些让步以保证能够各自获得某种利益。尽管被保护的利益一般重于被限制的利益,但人们还是把道德责任看成是强加于自己身上的约束,因而终归是不自由的,而且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但从贫困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看,个人对道德责任的承担显然有超功利性的一面。人固有的理性,使得贫困生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尤其是道德需要,它以人的自我立法的形式象征人的特殊存在方式。贫困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承担责任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每一次责任承担就是一次德性的自我超越。人的尊严源于德性,而德性出于责任的崇高。德性的力量在于把责任的“应该”变为现实的力量,这就是在责任的恪守中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一切外在规定只有在转化为贫困生个体内在的道德责任要求后,才能得到忠实的履行,所以道德责任具有最高的价值。贫困生对人格境界的追求,对道德理想的向往,最终也要通过自身具体实在而真切的道德责任之承担与道德责任行为之践行得以实现。

三、如何能负责:贫困生责任教育之路径

(一)以学会关心为目标,以责任生存促责任生成

学会关心是关系每个人发展的基本命题,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的基本需要,尤其是贫困生。每一个贫困生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需要被理解、被接受和被认同。学会关心不仅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关心是对关系的发现、关系的认同、关系的情感化,贫困生学会关心可以激发责任自觉,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所以济困育人工作应以“学会关心”为目标,使贫困生能够体验到自我与非我的内在联系,体验到个体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的依赖,也就能够使贫困生自然生成一种对自己、他人、社会、人类生存状态普遍关心的责任意识和完成责任行为的责任能力。而作为助学服务机构,首先要做到对贫困生的精神关怀,以爱心培育爱心,以精神关怀培育精神关怀。其次是以岗位服务为践行载体、以关爱分享为内化器,让“学会关心”成为以培养贫困生以“行”为重、以“情”为核心的知情行之整合性道德学习过程,并使关爱行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在认知关爱、认同关爱、践行关爱、体悟关爱中,使贫困生将原始的、自发的“关心”感情,提升至理性的、自觉的“关心”感情,形成出自责任的“关心”品质。

(二)以有偿资助为导向,重构助学服务内容体系

为了对贫困生展开有效的责任教育,应大力拓展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创业助学等有偿资助。助学贷款作为各国大学生资助的首选,它不至于使政府和纳税人为教育受益者(贫困生)承担过多责任,也不至于出现贫困生在因为获得这一资助而履行相应义务时影响或荒废学业。它实现了权利与义务(责任)相统一、效益与公平相统一、济困与育人相结合,有利于增强贫困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其艰苦奋斗精神。而勤工助学是“授人以渔”的“造血式”自助模式,既能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救急,又能增强其勤劳致富观念,磨砺其逆境抗挫品质,培养其自尊自信、责任有为和自我救助的精神,锻炼其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从而更加珍惜大学生活并立志发愤成才。至于创业助学,最能激发贫困生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当前助学开发工作实现向受助者为主体转向。创业助学主要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贫困生为主体,在学校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成立创业经济实体,实体的经营运作全部由贫困生创业团队参与,其盈利一部分用作学校助学基金,一部分支付参与创业运作的贫困生薪金。创业助学作为勤工助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勤工助学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的育人平台,它能为贫困生勤工助学提供帮助,又能为学校助学服务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对贫困生进行了有效的创业创新的体验式教育。创业助学为贫困生创造了展示才能的机会,提升了贫困生自主脱贫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以感恩教育为重点,为责任承担提供原动力

所谓感恩,是基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而产生的道德认可并予以合理回报的道德践履行为。俗语“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所说的就是人应知恩图报,把报恩作为自己的责任。感恩教育是培养贫困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容易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为承担责任和完成义务而努力;而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绝不会主动去承担责任和义务。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不是简单地培养他们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施惠者帮扶之情的感恩知行,更是对其进行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当然,感恩知行具有过程体验之特征,感恩之心和感恩之行养成于一个连续且螺旋上升的动态体验及德性生成过程中:感恩之情一感恩之行一感恩之悟一感恩之德。为了让贫困生懂得如何负责,我们力求不断通过“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献爱心送温暖”、“做义工”等回报他人、社会、自然的体验活动来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并不断营造校园的感恩环境和氛围,将“小感恩”升华为“大感恩”,从而让贫困生将发自内心的感恩情怀转化成为责任承担的源动力。

(四)以诚信教育为核心,提升责任承担的质量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亦曰:“诚者,天之道也;恩诚者,人之道也。”在古人看来,诚信乃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所以康德说,诚信是保证人与人共同生活交往的普遍责任原则,是理性给予意志的普遍规律,因而约束性也是绝对的,是个人必须做到的。诚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必然也是生命个体责任承担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决定着一个人责任承担的质量。而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关键在提升其诚信践行能力,意在“行”而非“言”,其最好的方法是回归生活、重在实践、贵在体验。所以,我们要以助学贷款“有贷有还”、勤工助学“保质保量”等要求为契机,通过勤工助学、创业助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贫困生走向社会,参与生产、生活、服务实践,通过亲身参与、内心体验,使之认知诚信、领悟诚信、践行诚信,学会以诚待人、以信立身。当然,诚信道德的养成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贫困生的道德自觉,在很大程度上还应以制度、机制为保障,如健全贫困生诚信制度规范、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规范诚信奖惩制度等。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4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灵教育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家、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除了建立完善资助体系,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生活上的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也开始寻找对策来加强贫困生的心灵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笔者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出发,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来探究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这一时代问题。

一、心灵教育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

心灵教育是通过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培育教育客体的爱心、真心、善心的教育活动,激发教育客体的情感共鸣,培养教育客体的良好人格、良好性格和良好品格。

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主要包含: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体现人本化和人性化;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中要注重贫困生内在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促使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增强心灵健康,消除精神压抑,提升人格尊严的维护,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对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通过心灵、思想、精神方面的情感关怀和帮助,激发他们自身的能动性,以充满人本化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发他们自身的思想资源,唤起他们的上进意识,提高其发展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奋进精神,最终使他们适应大学直至社会生活。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的基点

1.时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高校贫困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贫困生解决和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高校贫困生与其他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形成融洽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灵教育,给予政策性的、伦理道德和思想上的特殊帮助,并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公平公正的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灵教育的根本要求。高校贫困生的产生与有关制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多考虑高校贫困生的利益,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多地体现对他们的思想关怀。高校贫困生在我国高校还占据一定的比例。据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为20%~3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能否解决好高校贫困生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公民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战略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任务。公民教育(citizeneducation)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旨在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成员获得必要的知识。广义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具有公民美德的、明达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公民教育是现代化中国的深切呼唤,不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公民社会的有序管理,还是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行使,均需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理念,以及积极、有理性、负责任的公民的参与。因而,公民教育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目前,高校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生活困难,还承受着因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缺乏自信、紧张焦虑等。要想解决好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需要物质资助,还需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灵教育,使物质和精神资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性格和品格,促进公民教育的发展。

3.高校贫困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灵教育,也是《教育法》的精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就是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灵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点,体现人本终极关怀,尊重他们的尊严要求,在物质和生活方面改善其弱势地位的同时,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机会,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高校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的资助,也需要思想和精神的满足与价值的认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资助体系。2008年8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资助法(草稿)》中明确了社会资助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对社会资助的标准作了相对具体的规定,规定了各项社会资助制度的具体措施,强化了管理部门对社会资助申请的审查手段。同时,该法还规定对高校的贫困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助学金等资助,有关教育机构可以酌情减免学费。目前,国家及各高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资助政策措施,形成了“奖、助、补、减、贷、勤”多种方式有机组成的、无偿与有偿手段相辅相成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物质资助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物质、经济资助,是一种单纯的外在的资助行为。这可以使高校贫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暂时摆脱经济压力。但他们对思想、伦理和心理等精神方面仍然有更大的渴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贫困生心灵的健康,更需要自我的精神崇尚。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精神是一个人最本质的需要,是人生存的基础和获得社会认同和尊重的标志。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思想、自尊、精神是人在社会上应享有的自由、利益和权利。同样,高校贫困生也具有对精神至善的追求,有超越实然、应然迈进的思想愿望。对高校贫困生加强心灵教育,促进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健康,关注自己的性格养成,使他们自立、自尊、自强,从而不断健全人格,丰富人性,提高思想水平,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与健康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灵教育

1.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精神激励机制要体现公平公正。美国著名现代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就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无疑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绝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绝不妥协的。”因此,公平、公正是衡量社会合理性和进步性的基本标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公正不仅体现在对高校贫困生权益的维护之中,也体现为社会公正。公平、公正的精神激励机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在高校精神激励机制的建设中,要多考虑高校贫困生的利益,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多地体现对他们的人本关怀和精神支持,这都有利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2.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提出:“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高校贫困生在获得政府、社会和学校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要在自我的支配下,以情感、意识等方式,去感受、体悟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灵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一个对关怀贫困生、尊重贫困生的氛围,使他们充分感觉到教师、同学、社会各界都在注意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进行全身心地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投入整个的生命,从而唤起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热爱,改变他们对社会的不正确态度与看法,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3.激发高校贫困生的潜动力。潜动力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高校贫困生自身潜动力的开发上。一个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正常思维的大脑。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一个心灵残的缺、心理病态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它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不可能去创造和发明什么。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加强心灵教育,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劳动的热情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成功感、自信心,实现向“强势”的转变,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提供虚假证明,夸大贫困程度。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材料依据主要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开具出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和村里所开的家庭困难证明,但是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现实中确实存在有学生为了获得学校资助会通过各种关系拿到这些证明。在学校的评议过程中,这些学生又通过隐瞒自己的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的工作等情况,通过欺瞒他人的形式通过了班级评议从而实现加入学校贫困生信息库的目的。

(二)拖欠助学贷款。当前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还款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贫困生存在助学贷款还贷方面的失信问题。这些学生有的不按协议按归时还助学贷款,有的学生故意提供个人和家庭的虚假信息,致使其毕业之后贷款机构很难联系到本人。另外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存在违约问题是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许多贷款机构出于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角度不愿再开展助学贷款工作,致使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失去了贷款助学的机会。

(三)感恩意识缺乏。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后出现了与人攀比的心理,把学校用于资助其基本生活费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钱拿来购置高档服饰、外出旅游以及请人吃饭等。他们甚至向自己家里人隐瞒获得了学校资助的事情。部分贫困生甚至把获得资助当做是自己的“特权”,向学校“要”奖学金和助学金。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获得资助之后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更别说回报学校、为社会做贡献等。

(四)通过考试作弊获得更多资助机会。现在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也会参考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测成绩,部分贫困生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获得更多的资助机会,会采用作弊的手段,凭借成绩造假和投机取巧来获得高分数。这种行为一方面影响了贫困生群体的人格形象,另一方面给在贫困生群体中营造诚信的整体氛围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以上分析的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愚弄了社会良知,打击了善心人士的慈善积极性,还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诚信缺失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公民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积极探索开展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高校贫困生诚信行教育的路径

(一)不断发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诚信教育进课堂。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第一课堂的教育主阵地功能,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国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想目标、价值诉求和道德规范2。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关于诚信的的基础理论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的教学大纲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意识,通过思想的灌输让贫困生自觉践行诚信行为。利用思政课为平台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及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演讲、书写和辩论过程中确立牢固践行诚信的决心。

(二)借力高校书院制平台,在书院内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意识培养。学校为了达到教育均衡的目标而推行了书院制,书院制是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体制。书院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既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空间又是学生交流思想、培养集体意思、提升精神境界的空间,更是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3。书院模式的特点是以文化为支撑,通过学生自治和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将学校的教育目的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养全面的合格人才的目的。书院的这种“渗透”和“潜移默化”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促使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书院可以利用文化长廊,定期制作更新关于诚信的言语和故事。书院利用讲座和书院导师的指导,在书院独特文化氛围的烘托下,学生自主开展的各种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促使他们践行诚信行为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书院的阅览室、讨论室、成长成才室等多种设施,以书院的特色文化为支撑,能够培养贫困生的诚信意识,促使贫困生践行诚信行为。

(三)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塑造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让高校贫困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通过教育客体主观化不断扩大诚信教育的覆盖面4。学校要利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贫困生乐于参与的社会实践,比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贫困生参与诚信文化建设的热情,增强诚信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学校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让贫困生走进社区和村镇,开展诚信文化教育,使贫困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诚信文化带来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去践行诚信行为。

(四)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模范的引领作用。从外部条件来说,教育就是一种师范和引导,因此我们的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榜样和典型的力量带动广大贫困生践行诚信行为。教育者要利用各种资源,借助榜样和典型的力量传递诚信正能量,进而引导和推动其他贫困生树立诚信意识,做一名守诚信、行诚信大学生。学校通过培养树立榜样,例如开展“自强之星”和“我身边的诚信榜样”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利用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以实践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些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变得生动和现实,从而促进高校贫困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和树立诚信的榜样,榜样们能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自觉的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我国优良的传统思想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能够激励其他贫困生以这些榜样的行为为标杆,让这些贫困生自觉维护诚信的良好风气。

(五)高校教师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带动贫困生诚信素质的提高。高校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教课的专业老师以及领导干部等更要以身作则,牢记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者要切实发挥自身的领头羊作用,做到努力践行诚信行为,由点到面的开展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体高校教师要做践行诚信行为的道德典范,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接受大学生的监督,用自身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去赢得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只有高校教师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招聘的时候要严格审核程序,尤其对于高校德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要将诚信作为其重要内容,并且在教师考核的时候作为其考核的依据之一,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才能以此带动贫困生的诚信素质的提高。

(六)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高校可以建立起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在贫困生的资格认定申请、学业考试、助学贷款以及学杂费缴纳等方面的在校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建立起贫困生的诚信档案数据库并作为其后期资助的重要依据。\信档案数据库中记录的贫困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可以放入贫困生的人事档案中作为其毕业后就业单位招聘的依据,资料显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非常看中应聘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将贫困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信用体系之中,有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6

一、资助对象和责任

1、资助对象为全市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含特殊教育、职业初中学生,下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政供养人口家庭的学生,不得纳入“两免一补”资助范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申请资助,但在排序时应本着品学兼优贫困生优先的原则。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孤儿学生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3)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2、资助贫困生工作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所需资金构成:中央提供贫困生免教科书费用;市、县(区)两级承担贫困生杂费,免杂费以市级为主,市负担比例(根据各县区可用财力凡人均可用财力超过2万元的,市负担60%,不足2万元的市负担70%,余下部分由县级财政负担)。补助贫困生寄宿学生生活费由县负担。20*年资助面积达到贫困生的35%,2006年资助面积达到贫困生的70%,到2007年基本实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享受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目标。

二、资助方式及标准

1、资助贫困生的方式主要包括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包括免贫困寄宿生住宿费)、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具体资助方式按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选择全部或部分项目进行资助。特教学生(包括残疾、孤儿)必须享受免全部教科书费,基本免除杂费。

2、学生享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按国家规定应优先选用经济适用版教科书,如果选用彩版书超出的费用由县(市)区承担,但所有学生必须使用相同版本的教科书。今年春季由县(市)区统一采购,已收取书费的一律退还给学生。秋季后由省统一采购,不许再向贫困生收取书费。中央财政对贫困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必设科目的教科书,小学包括品德与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初中包括品德与思想、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20*年享受免教科书费的贫困生,20*年春季应继续予以资助。免费的教科书扉页上须标明“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字样。免杂费按省规定的“一费制”标准:农村小学1-2年级每生每年130元;3-6年级每生每年18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35元;特教生每生每年200元。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一般按250元掌握,初中每生每年一般按400元掌握,特教生每生每年一般按250元掌握。

3、各县(市)区要积极筹措资助资金,并将资助贫困生资金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责任承担免杂费资金,逐步安排寄宿生生活费,不得降低资助比例,减少资助人数,不得按在校生平均分配资助资金或轮流资助贫困生。

三、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资助贫困生及时做出调整,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每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居)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2、学校对申请资助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居)委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资助形式和公示情况上报县(市)区教育局审核确定。

3、学校通知受资助学生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后领取补助资金。

4、免杂费、免教科书费的资金原则上不发给学生本人。免杂费的资金由学校集中使用,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免教科书费的资金要集中掌握。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原则上由学校集中掌握,也可分月发给学生。

四、资助情况上报

各县(市)区要及时向市教育局、财政局报告“两免一补”经费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每年再分春、秋两季及时上报资助贫困生情况,内容包括:由河北省教育厅、财政厅下发的资助贫困生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生成的上报电子信息数据,及打印生成的《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县级基层报表》、《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统计报表》、《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花名册》、《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转出花名册》。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7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必要性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扶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新时期政府、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困生问题也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要求,体现了人们的共同利益需要。美国政治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标志性的著作《正义论》一书开篇宣称:“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要通过公正原则调节社会的主要制度,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处理出发点方面的不平等,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

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制定出一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采用奖学金、学生贷款(贷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资助政策。通过这一资助体系,使许多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但是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资助范围已经超出了不少院校的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总数,许多不在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纷纷补办材料,大家争着做“贫困生”。这样就使高校贫困生认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出现的问题

(1)在资助体系中缺乏有效的认定机制。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资助贫困生的工作模式是“学生报---教师定---学校批”,这种模式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教师“定”和学校“批”的依据和标准问题等。在部分高校中,由于助学工作的面广量大,再加上部分从事助学工作的教师责任心不强,结果就导致“伪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

(2)忽视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高校在部署贫困生救助工作时,视线主要放在学生的经济困难上,而学生最需要的是心理疏导。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仅考虑物质问题,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问题。如:大部分贫困生具有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品质;同时有些贫困生还具有自卑、敏感、内向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格特性,而以上的人格特征则很容易诱使贫困生产生抑郁。

(3)被确立为贫困的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被认定为贫困生,只要他自身不主动退出,他在校期问就享有受资助的权利。这样,如果学校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来明确受资助贫困生义务的话,就很容易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不思进取,成为经济和思想的双困生。

四、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措施

(1)应采取对学生进行家访或委托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等形式,摸清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并按照事前制订好的标准对其贫困程度进行评定、建立档案。.对大一的新生,可以通过助理班主任了解学生经济状况。新生报到后,助理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陪他们一起军训、一起生活,因此比较了解新生的家庭状况。经过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

(2)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神资助。在思想教育方面,应该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和励志意识教育,回馈意识和报效意识教育;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弱化贫富差距方面,应该不按经济状况安排学生住宿;增设有专业特点的勤工助学岗位,人文关怀,体验自信、体验成功。

(3)统一思想,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把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整个高校工作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从具体操作上,要成立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专职部门、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人员,着力解决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经费等后顾之忧。

总之,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重要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参与的积极性,综合各方力量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力争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更好的促进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伟,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工论苑340期.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35).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8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在校的贫困生,困难程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支付能力较差,平时生活很难维持;平日缺衣少穿的现象严重;拖欠学费情况严重,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偿付昂贵的学费。高校招生制度(范文)“并轨”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贯彻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培养机制,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对于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贫困生的生活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贫困生资助体系地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一、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

、科学确定贫困生,系统规范建立贫困生档案。

准确确定贫困生,将学校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助”给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先决条件。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而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很大。因此,对贫困生的认定所依据的标准,一是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及其具体经济收入状况,二是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要选准贫困生,就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对贫困生的认定一定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情可查,要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认定审核程序,一般要求对贫困生按照贫困和特困两个档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贫困生档案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重要前提,可以把档案分成心理档案和学习生活档案,对贫困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记录,分析总结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动态变化。通过档案的建立,在对贫困生进行具体的奖助评定时可以做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建立有效的评定制度(范文)和措施,保证贫困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贫困生的调查审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准确认定贫困生的身份和随时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部分贫困生往往不愿意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甚至不愿意申请困难补助;反而有些学生贫困程度可能并不十分严重,却夸大事实,不断地心安理得地重复享受各方面的贫困资助。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建档的同时,一定要对特困生的审定工作严格把关,并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随时注意,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资助范围和办法。既要防止出现“贫困生一定终身”,长期不断享受补助的现象,又要对家庭突发困难的“新”贫困生及时帮助和关心,确保贫困资助真正资助给最需要的同学。

、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高等学校属于非义务教育,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交纳学费。实行收费上学,是逐步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学生教育费用的新机制,从全国高校收费情况来看,学生个人所交费用仅占培养费用的/4左右。造成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收入差别等原因造成的,而并非是高等教育收费所带来的反应。帮助贫困生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正确认识高校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正视困难,树立在困难中健康成长的信心,将有利于新型高校贫困生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采取信用贷款、财政贴息的形式资助贫困生,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在校贫困生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拼搏精神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资助,适应从单一的福利性资助向有偿借贷和鼓励性资助相结合的转变,放弃“等靠要”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生活。

二、完善奖助制度(范文),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

、建立贫困生在校期间学费、生活费来源的基本保障制度(范文)。

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范文),只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高校贫困生都能通过有偿信用借贷方式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来源;那么贫困生就能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发展存储潜能量。

、设立“绿色通道”,建立学费缓交制度(范文)和减免制度(范文)。

建立贫困学生“绿色通道”,确保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对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力缴纳学杂费的学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贫困生身份,再根据不同情况让贫困学生签订缓交学费协议书或实施学费减免政策。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充分体现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关心与爱护。

3、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制度(范文)。

在普通奖学金方面从政策上向贫困生倾斜,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比例。坚持“以学养学”的思想,不断激励贫困生刻苦学习。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占比例小,一般受奖覆盖面是30~40%,并且奖金额度较低。据了解,贫困生在奖学金获得者中占比例不大,约为0%左右。事实上,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贫困生而言并不平等。因为,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经济状况不好的环境中,相对而言,他们在中小学受教育的条件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影响学习的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因此,奖学金条件应向贫困生倾斜或单独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4、完善勤工助学制度(范文),规范管理。

在注意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对贫困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指导和支持,是高校扶贫济困的另一具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高校在学生处设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制定了《陕西理工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范文),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和协调。在校内充分挖掘潜力,广泛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内建立了校园绿化、图书馆助理、学生工作助理、校园门卫管理、宿舍管理、校园秩序巡查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一部分特困学生走出了困境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勤工助学形式,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从无偿变为有偿。

5、积极筹措各项资金,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贫困生补助工作。

为了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有关部门下拨专项经费予以帮助。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生队伍,来自各方面的扶助资金就显得“粥少僧多”了。为此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应主动采取办法,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动员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种力量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在年底入冬之前为贫困学生发放春冬季困难补助,补助面为5%—0%,金额从00—300元不等,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困难学生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我们还为全校的孤儿设立了特别助学金,以帮助父母双亡的学生度过生活难关。积极吸收校内外单位、个人捐款;搞校团委还应在全校团员与团干部中发起“阳光工程”,用全校团员和团干部的捐款资助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同学,使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对学生突发急病、家庭突遭不幸等情况下发生临时困难的,我们根据情况随时研究,设立补助金。

三、充分认识贫困生问题,积极开展贫困生教育工作。

、积极引导贫困生,培养其完善的人格。

许多贫困生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他们的性格相对比较内向和保守,缺乏参与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信和勇气。他们又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被人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对于贫困生来说,几乎很少有人去争取做学生干部的机会,也没有组织社团活动的经历,使得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高校可以借鉴“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的做法,在学校成立一些贫困生社团,如成立“爱心社”,让贫困生自己来组织一些募捐活动、爱心宣传等,成立“勤工社”,让他们自己对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人员组织协调,并逐渐向社会拓展。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固然是重要的,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成长,使其更好更快地成才。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贫困生往往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如有的产生自卑、抑郁、恐怖、强迫等心理障碍,认为“贫困是可耻的”,害怕别人知道其困难的实情,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或申请困难补助,使自己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反正是贫困,政府和学校给予补助是正常的、应当的。因而甘于贫困,纯粹“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各种各样的贫困资助都希望占为己有。可见,我们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地开展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展贫困生座谈、小型交流会,抓典型树榜样等多种形式指导、帮助这些“双困生”打开心灵之门,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其自立、自尊、自信、自强,自觉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培养完善的人格,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愤成才。

、加强贫困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诚信守法是其必备的道德素质。然而,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诚信素质的形成既要靠教育,还要靠约束,学校必须从两方面抓起。助学贷款之所以采用无需担保的形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对他们将来履行还贷义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体系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对于受助贫困生要进行系统的助学贷款政策教育。让学生懂得助学的原则是扶贫先扶志,受助学生要做到家穷志不穷,经济困难而道德富裕;让学生懂得诚信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立身之本,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它将对终生的个人信誉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要对受助学生进行在校信用情况审查,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于弄虚作假、考试作弊、不守承诺、铺张浪费的受助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惩戒,直至终止资助。学生毕业后,要将信用档案转至就业单位,同时学校仍需要对毕业生履行还贷义务情况定期与所在单位沟通,督促其按约还贷。只有通过教育与约束的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受助学生的诚信素质,构建起助学贷款良好的信用基础。

四、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资助贫困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关系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积极推进新的贫困生助困体系时,也要防止因新旧体系结合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来推行新的贫困生助困体系。从现存情况来看,各高校对贫困生资助工作投入的组织力量有限,不能满足贫困生资助工作有效开展,难以做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范文)化。各高校应及时设立贫困生助学贷款办公室,安排二人以上的人员专门负责贫困生资助工作。校、系(院)、班三级组织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高度责任感,明确分工,以及时、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为贫困生解决困难,并协调好政府、社会、银行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好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因一些小问题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加强贫困生资助体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精通业务、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资助工作队伍,配合资助主体科学规范地控制资助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工作成本。在机构、人员设置上应给予积极支持,加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相信在各级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本文就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提出要对贫困生进行科学界定,建立完整的贫困生电子档案,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完善奖助制度(范文),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充分认识贫困生问题,积极开展贫困生教育工作;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张建峰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苏教育科研。

张建奇.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003。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9

  【关键词】贫困  育人  探索

  随着教育公平、教育成本分担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不断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偿所愿,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各大高校招生范围及数量的扩大,“贫困”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新的工作方式下,“贫困生”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层面,其涵义得以延伸,心理健康、个人能力发展等另类“贫困”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故如何走好新时期资助育人之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成为了社会热点课题。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关注经济层面,以经济援助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高校收费制度的转轨,人类自我需求的增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贫困生定义已有了新的扩展。 

 一 贫困的狭义定义,关注经济层面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标准。这种贫困的概念只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不包括精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贫困。故狭义的贫困生定义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标准,且无力交纳学费以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的大学生。

  据相关教育部门统计:我国贫困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达到30%,特困生比例为10%~15%,有的学校甚至达到50%。2006年7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了一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秋季入学,有60%的贫困高考学生难以凑齐学费。据调查,贫困生月平均生活费支出为200元左右,其中伙食费开支所占比例约63%,用于培训及学习的费用平均为7.4%,书本费用l1.2%;29%的人反映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73%的人反映不敢买新衣服,8l%的人反映没钱和同学一块去买零食吃。高昂的学费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学费来源有44.7%的人向亲友借,24.9%的人向学校贷款,24.5%的人接受过外界的资助,16.2%的人由学校减免学费,另外还有部分人靠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

究其贫困原因,我国学生经济困难形成复杂,详述如下:(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收入总体偏低,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而异地求学,生活支出费用较高,收支不平衡;(2)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城镇职工下岗,经济来源减少;(3)多子女家庭,需要承担的教育费用巨大;(4)自然灾害、意外、疾病导致额外支出增多,家庭经济负担加重;(5)高校招生收费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增加困难学生比例。

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可以概括为:“1+6”,即“一条绿色通道,奖、助、贷、勤、补、减免六项资助措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力度以无偿赠予的奖、助、补、减免学费为主,学生贷款、勤工俭学为辅。但是我国贫困生群体众多,而教育经费有限,财政负担巨大,单靠无偿赠予难以撑起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若一味加大财政拨款力度,予以贫困生赠予补助,势必助长其等、靠、要的依赖性,不利于贫困群体健康成长。在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已逐步削减无偿资助,故我国应遵循世界资助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变“资助”为“自助”,走以学生贷款、勤工俭学为主,辅以奖、助、补、减免之路。

1.健全助学贷款机制,优化帮困助学模式

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助学贷款政策具体实施难度大,范围小。原因有二点:(1)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数大,需要受高等教育人口绝对数量大。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贫困学生的比例较大;(2)形成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贷款政策难以完全细化,用单一的政策应对千差万别的贫困群体,削弱了贷款的使用效力。

为确保这种资助制度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1)设立专门机构运作助学贷款,有固定的资金管理机构,由国家统筹安排。如“教育银行”,在银行设立单独窗口,办理学生贷款业务,程序简便化。(2)严格审核申请,可采取抽样调研的方式。批准申请的个案中,按比例抽样调查,查证资料是否属实,对于欺诈者严格查处。(3)贷款层次化。针对学生困难程度的不同,设立优惠贷款、普通贷款。优惠贷款针对特困生群体,贷款金额可相对较大,还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补贴学生在校期间利息。普通贷款照顾中低收入家庭子女,金额小,利率高于优惠贷款但低于商业贷款,偿还期限限定,政府不补贴在校期间利息。(4)加强诚信教育,完善追缴制度。对贫困生群体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对恶意欠贷者施以追缴。(5)推广生源地贷款。生源地区对于申贷人家庭经济条件较为熟悉,有利于审核发放,借贷担保人固定,行踪容易掌握,追缴风险相对较小。(6)法律保障。尽快出台“助学贷款法则”,上升到法律层面,使贷款的申请及回收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欺诈行为采取诉讼,杜绝恶意欠贷和长期拖欠贷款的现象出现。

2.拓展勤工助学形式,不仅立足校内,更要开拓校外

勤工助学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体会艰辛与不易,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其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故笔者认为要使勤工助学发挥最大效应,成为资助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应实行“三专”,即专人负责,专项管理,专制制度。 

高校可运行勤工助学体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业的领导班子,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实现勤工助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仅立足校内,更要开拓校外:(1)立足校内,整合校内合作资源。与工会、后勤合作,提供清洁、管理、维纪等非技术性岗位,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优良品质;与各个教研室及实验室合作,提供助教、助管、助研等技术性岗位,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踏实、刻苦钻研的良好作风。(2)开拓校外,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外勤工俭学有自发性和分散性两大特点。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自发分散地与复杂的社会交际,缺乏社会阅历,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安全性也令人担忧。另外,由于缺少统一的组织培训,学生只能靠自身悟性,通过自我摸索积累经验,其能力素质提高缓慢,难以达到社会实践的预期效果。高校可积极引进社会援助,整合企业资源,引导企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搭建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为贫困群体就业、能力锻炼的有效途径。

二 贫困的广义定义,关注心理健康、学习能力、交际能力

广义贫困是指除狭义贫困之外的包括社会环境方面、精神文化方面、能力素质方面的贫困。故广义的贫困生包含了心理、学习、沟通、交际等能力缺乏的大学生。

1.心理贫困

由于父母离异、单亲等家庭因素;个性内向、孤僻、脆弱等性格因素;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等社会因素导致高校大学生有着过度敏感、自卑封闭、悲观消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心理疾病,若不加以重视,往往导致自怜、自残、自毁等严重后果,各大高校也不乏个例出现。

针对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做到“全面”与“专业”:(1)全面筛查,建立心理档案。入学伊始,高校应对每位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建立心理档案。全面的心理筛选能及早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跟踪帮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的释放与宣泄。(2)专业干预,疏导心理问题。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加强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可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近距离地排摸学生心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做到以专业心理教师疏导、以专职辅导员干预、以心理委员排摸的心理帮扶体系。

2.能力贫困

(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缺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学习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节奏被打乱,学习能力每况愈下,以城镇学生居多;第二,异地求学,知识层面不同,基础知识薄弱;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为例,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其所处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反差巨大,学习硬件的缺失,导致知识更新过慢或断层,通常可见的是计算机基础差,英语有待提高。

(2)交际能力。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但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孤芳自赏者有之,羞于启齿者有之。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导致就业、人格健全、健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要使能力脱贫,可实行“互助+自助”模式。 

对于学习能力不足者,可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实行学长计划,以一对一的形式,学长帮助辅导+自我刻苦钻研,共同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对于交际能力不足者,可开展“被动+主动”活动,定期的举行班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加凝聚力和亲和力,有针对性地让交际能力缺乏者承担领导工作,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交际能力,从小圈子融入到大集体,使之将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贫困生”比例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是一个挑战。可见,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社会的永久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前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祝秀香、刘国华.对高校贫困生精神扶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贫困育人探索

随着教育公平、教育成本分担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不断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偿所愿,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各大高校招生范围及数量的扩大,“贫困”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新的工作方式下,“贫困生”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层面,其涵义得以延伸,心理健康、个人能力发展等另类“贫困”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故如何走好新时期资助育人之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成为了社会热点课题。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关注经济层面,以经济援助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高校收费制度的转轨,人类自我需求的增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贫困生定义已有了新的扩展。

一贫困的狭义定义,关注经济层面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标准。这种贫困的概念只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不包括精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贫困。故狭义的贫困生定义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标准,且无力交纳学费以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的大学生。

据相关教育部门统计:我国贫困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达到30%,特困生比例为10%~15%,有的学校甚至达到50%。2006年7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了一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秋季入学,有60%的贫困高考学生难以凑齐学费。据调查,贫困生月平均生活费支出为200元左右,其中伙食费开支所占比例约63%,用于培训及学习的费用平均为7.4%,书本费用l1.2%;29%的人反映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73%的人反映不敢买新衣服,8l%的人反映没钱和同学一块去买零食吃。高昂的学费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学费来源有44.7%的人向亲友借,24.9%的人向学校贷款,24.5%的人接受过外界的资助,16.2%的人由学校减免学费,另外还有部分人靠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

究其贫困原因,我国学生经济困难形成复杂,详述如下:(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收入总体偏低,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而异地求学,生活支出费用较高,收支不平衡;(2)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城镇职工下岗,经济来源减少;(3)多子女家庭,需要承担的教育费用巨大;(4)自然灾害、意外、疾病导致额外支出增多,家庭经济负担加重;(5)高校招生收费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增加困难学生比例。

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可以概括为:“1+6”,即“一条绿色通道,奖、助、贷、勤、补、减免六项资助措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力度以无偿赠予的奖、助、补、减免学费为主,学生贷款、勤工俭学为辅。但是我国贫困生群体众多,而教育经费有限,财政负担巨大,单靠无偿赠予难以撑起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若一味加大财政拨款力度,予以贫困生赠予补助,势必助长其等、靠、要的依赖性,不利于贫困群体健康成长。在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已逐步削减无偿资助,故我国应遵循世界资助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变“资助”为“自助”,走以学生贷款、勤工俭学为主,辅以奖、助、补、减免之路。

1.健全助学贷款机制,优化帮困助学模式

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助学贷款政策具体实施难度大,范围小。原因有二点:(1)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数大,需要受高等教育人口绝对数量大。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贫困学生的比例较大;(2)形成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贷款政策难以完全细化,用单一的政策应对千差万别的贫困群体,削弱了贷款的使用效力。

为确保这种资助制度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1)设立专门机构运作助学贷款,有固定的资金管理机构,由国家统筹安排。如“教育银行”,在银行设立单独窗口,办理学生贷款业务,程序简便化。(2)严格审核申请,可采取抽样调研的方式。批准申请的个案中,按比例抽样调查,查证资料是否属实,对于欺诈者严格查处。(3)贷款层次化。针对学生困难程度的不同,设立优惠贷款、普通贷款。优惠贷款针对特困生群体,贷款金额可相对较大,还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补贴学生在校期间利息。普通贷款照顾中低收入家庭子女,金额小,利率高于优惠贷款但低于商业贷款,偿还期限限定,政府不补贴在校期间利息。(4)加强诚信教育,完善追缴制度。对贫困生群体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对恶意欠贷者施以追缴。(5)推广生源地贷款。生源地区对于申贷人家庭经济条件较为熟悉,有利于审核发放,借贷担保人固定,行踪容易掌握,追缴风险相对较小。(6)法律保障。尽快出台“助学贷款法则”,上升到法律层面,使贷款的申请及回收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欺诈行为采取诉讼,杜绝恶意欠贷和长期拖欠贷款的现象出现。

2.拓展勤工助学形式,不仅立足校内,更要开拓校外

勤工助学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体会艰辛与不易,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其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故笔者认为要使勤工助学发挥最大效应,成为资助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应实行“三专”,即专人负责,专项管理,专制制度。

高校可运行勤工助学体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业的领导班子,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实现勤工助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仅立足校内,更要开拓校外:(1)立足校内,整合校内合作资源。与工会、后勤合作,提供清洁、管理、维纪等非技术性岗位,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优良品质;与各个教研室及实验室合作,提供助教、助管、助研等技术性岗位,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踏实、刻苦钻研的良好作风。(2)开拓校外,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外勤工俭学有自发性和分散性两大特点。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自发分散地与复杂的社会交际,缺乏社会阅历,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安全性也令人担忧。另外,由于缺少统一的组织培训,学生只能靠自身悟性,通过自我摸索积累经验,其能力素质提高缓慢,难以达到社会实践的预期效果。高校可积极引进社会援助,整合企业资源,引导企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搭建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为贫困群体就业、能力锻炼的有效途径。二贫困的广义定义,关注心理健康、学习能力、交际能力

广义贫困是指除狭义贫困之外的包括社会环境方面、精神文化方面、能力素质方面的贫困。故广义的贫困生包含了心理、学习、沟通、交际等能力缺乏的大学生。

1.心理贫困

由于父母离异、单亲等家庭因素;个性内向、孤僻、脆弱等性格因素;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等社会因素导致高校大学生有着过度敏感、自卑封闭、悲观消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心理疾病,若不加以重视,往往导致自怜、自残、自毁等严重后果,各大高校也不乏个例出现。

针对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做到“全面”与“专业”:(1)全面筛查,建立心理档案。入学伊始,高校应对每位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建立心理档案。全面的心理筛选能及早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跟踪帮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的释放与宣泄。(2)专业干预,疏导心理问题。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加强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可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近距离地排摸学生心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做到以专业心理教师疏导、以专职辅导员干预、以心理委员排摸的心理帮扶体系。

2.能力贫困

(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缺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学习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节奏被打乱,学习能力每况愈下,以城镇学生居多;第二,异地求学,知识层面不同,基础知识薄弱;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为例,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其所处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反差巨大,学习硬件的缺失,导致知识更新过慢或断层,通常可见的是计算机基础差,英语有待提高。

(2)交际能力。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但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孤芳自赏者有之,羞于启齿者有之。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导致就业、人格健全、健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要使能力脱贫,可实行“互助+自助”模式。

对于学习能力不足者,可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实行学长计划,以一对一的形式,学长帮助辅导+自我刻苦钻研,共同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对于交际能力不足者,可开展“被动+主动”活动,定期的举行班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加凝聚力和亲和力,有针对性地让交际能力缺乏者承担领导工作,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交际能力,从小圈子融入到大集体,使之将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贫困生”比例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是一个挑战。可见,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社会的永久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前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祝秀香、刘国华.对高校贫困生精神扶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