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遗传学发展史十篇遗传学发展史十篇

遗传学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21

遗传学发展史篇1

作者:易永春

1细胞遗传学时期

1.1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史

孟德尔于1856~1864年在他所在修道院的小花园内对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于1865年在当地召开的自然科学学会上宣读了实验结果。他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本遗传规律。

在1875~1884年间,德国解剖学家和细胞学家弗莱明在动物中,德国植物学家和细胞学家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别发现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纵向分裂以及分裂后的趋向两极的行为;比利时动物学家贝内登还观察到马副蛔虫的每一个身体细胞中含有等数的染色体;德国动物学家赫特维希在动物中,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别发现受精现象。这些发现都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奠定了基础。

1903年萨顿发现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一致,于是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的观点。

约在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及其同事根据对普通果蝇的研究,确定了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分散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提出了基因的连锁交换规律,并结合当时的细胞学成就,创立了以染色体遗传为核心的细胞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时期大致是1910~1940年,可从美国遗传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摩尔根在1910年发表关于果蝇的性连锁遗传开始,到1941年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发表关于链孢霉的营养缺陷型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止。因显微技术所限,该时期细胞遗传学材料主要集中于各种动植物。

1.2细胞遗传学时期几种常用遗传学材料

1.2.1豌豆

豌豆属豆科植物,一年生藤本作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开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果实有荚。嫩荚和种子供食用。

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品种间性状差别显著,且相对性状多;花大,便于操作,成熟的种子保留在豆荚中,不容易脱落,利于观察和统计。

1.2.2果蝇

果蝇是果蝇科果蝇属昆虫,约1000种。广泛用作遗传和进化的室内外研究材料,尤其是黄果蝇易于培育。其生活史短,在室温下不到两周。其生活环境有些种生活在腐烂水果上,有些种则在真菌或肉质的花中生活。

作为实验动物,果蝇有很多优点。饲养容易,并且繁殖快,在25℃左右下约10d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代能繁殖数百只。同时果蝇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别,便宜观察;并且果蝇性状变异很多,比如眼睛的颜色、翅膀的形状等性状都有多种变异。这些特点对遗传学研究也有很大好处。

1.2.3玉米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其理由如下:玉米开单性花,雌雄同株(可同株受精也可异株受粉),雌雄蕊长在不同花序上,去雄容易杂交方便;很多性状可在种子上看到,种子虽然长在母株上的果穗上,但已是下一代了;同一果穗上有几百粒种子,便于统计分析;生长周期短;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微生物遗传学时期

2.1微生物遗传学发展史

大致是1940~1960年,从1941年比德尔和塔特姆发表关于脉孢霉属中的研究结果开始,到196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雅各布和莫诺发表关于大肠杆菌的操纵子学说为止。在这一时期中,采用微生物作为材料研究基因的原初作用、精细结构、化学本质、突变机制以及细菌的基因重组、基因调控等,取得了已往在高等动植物研究中难以取得的成果,从而丰富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1900~1910年人们只认识到孟德尔定律广泛适用于高等动植物,微生物遗传学时期的工作成就则使人们认识到遗传学的基本规律适用于包括人和噬菌体在内的一切生物。

2.2微生物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

大约从1910年~1930年间的主要成就是阐明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包括染色体变异和进化的研究在内,从20世纪40年代起则主要是阐明基因突变机制和基因作用机制,而在这些研究中,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微生物作为研究遗传学的材料有如下优点:①便于获得营养缺陷型;②便于作为基因作用研究的材料;③便于作为基因突变的研究材料;④便于作为研究杂交、转导、转化等现象的材料;⑤便于作为基因精细结构的研究材料;⑥能被用作研究复杂体制的生物的简单模型,常用大肠杆菌和噬菌体。

肠埃希氏菌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属细菌。

2.3常用的微生物——红色面包霉

红色面包霉(2n=14)是一类被称为子囊菌的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门是最大的一个真菌门类。其营养体由单倍体多细胞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所组成。红色面包霉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世代,其无性世代是通过菌丝的有丝分裂发育成菌丝体,或由分生孢子发芽形成新的菌丝体。而有性世代是由两种不同生理类型(接合型)菌丝或称不同的接合型通过融合,或异型核结合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形成后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倍体的核,称为四分孢子,四分孢子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子囊孢子,并以4对“双生”,成线性排列在子囊中。

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其优点有:①因为是单倍体,染有显隐性的复杂问题,基因型直接在表现型上反映出来;②一次只分析一个减数分裂的产物;③个体小,生长快,易于培养,一次杂交可产生大量后代,便于科学统计;④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也与高等生物类似。

3分子遗传学时期

3.1分子遗传学发展史

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标志着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遗传学时期。分子遗传学是在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研究工作都以微生物,特别是以大肠杆菌和它的噬菌体作为研究材料完成的;它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基因和蛋白质的线性对应关系、基因调控等也都来自微生物遗传学的研究。分子遗传学在原核生物领域取得上述许多成就后,才逐渐在真核生物方面开展起来。

正像细胞遗传学研究推动了群体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的发展一样,分子遗传学也推动了其他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发展。遗传工程是在细菌质粒和噬苗体以及限制性内切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工、农、医各个方面,而且还进一步推进分子遗传学和其他遗传学分支学科的研究。

3.2分子遗传学常用材料

3.2.1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其主要特征如下:

(1)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2)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3)人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一般高中阶段认为是这种关系);在致病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寄生。

(4)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可鉴别大肠杆菌是否存在。

(5)大肠杆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6)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若生活在大肠内,属于消费者,若生活在体外则属于分解者。

(7)它的基因组Dna为拟核中的一个环状分子,同时可以有多个环状质粒Dna。

大肠杆菌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拟核中只有一个环状Dna分子)、繁殖迅速、容易培养、变异类型容易选取。

3.2.2噬菌体

遗传学发展史篇2

“世世代代人们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传统活的见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做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

一、我国的遗址保护现状

中国的历史历经数千年之久,产生的历史文明丰富多彩,先辈们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更是难以计数。中国是一个历史遗址、遗迹大国,已有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共计29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数量而言,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名列世界第三。但是在遗址保护方面由于历史与国情的原因起步较晚,加上长期以来法制观念薄弱,关于遗址保护的立法与法规不充分使得许多遗址在国家政府机构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保护方案时已经受到破坏。那么,我们能够很肯定的说,那些经过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建设之后的遗址就一定是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性发展了吗?也许不见得!遗址在现代景观中的保护和修复开发,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尺度和方式,或者说目前的某些方式方法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不系统性,使得一部分的遗址在今天人们的善意“关爱”下也正遭受着破坏。

遗址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的载体,遗址景观也是景观学科中有着特殊意义和需要认真对待的一门学科。然而当下最热门的词语“保护性开发”也只是宽泛的给了一个大的方向。大多数人总是片面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完全保护性的维持原状不一定就是好的遗址景观;反之,完全的修复遗址原貌更不一定是成功的遗址景观。

经济发展和遗址古迹保护,常常是一对矛盾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开发、乡村改革、公路铺设等等,都会带来较大规模的环境变化,造成地上和地下的遗址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资金、观念、经济利益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定,政府机构不可能保护到所有遗址,只能选择一部分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本文以西安周边已开发保护的遗址为例,来分析和阐述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张下的遗址的“生活方式”。

二、遗址的三种类别。

遗址的定义通常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其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我们保护与修复遗址的目的在于把它们即作为历史的见证,又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予以保护。我们暂且将古人留下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并且保留至今的种种文化载体看做一个宽泛的“遗址”,正如它的定义那样。那么本文将对遗址类别重新划分,将遗址分为:较完整性大遗址、残存遗迹、再建设遗性址。

(一)较完整性大遗址

本文所指较完整性大遗址是历经朝代更迭而得以代代流传至今或当代考古发掘的较完整的历史建筑群、俑坑等大型历史遗产。它的遗址原貌基本没遭到严重的破坏,呈现在后人面前的历史文明一目了然,这些遗址在宏观的视觉上让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它们自身与生俱来的震撼力和历史文化价值。例如: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安市内的明城墙遗址以及陕西乾县的乾陵等等。

(二)残存遗迹

遗迹是指古代或旧时代的人和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这里的遗迹是指遗址在历经千百年风霜雪雨后逐渐被岁月蚀去了原有的光辉和形态,或由于天灾、战争、人为破坏,留给后人的客观形态已残存无几更甚者则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段历史故事或是美丽的民间传说。所以,残存遗迹还可以分为:(1)有残留的客观主体的遗迹。例如:唐大明宫遗址、西安寒窑遗址等。(2)只剩下历史传颂或是民间传说的遗迹。如:西安曲江池遗址、西安唐城墙遗址等。

(三)再建设遗性址

此类遗址是原有的遗址保护性发展至今,它们的文化历史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并且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经过不断地挖掘和深入的研究,发现此类遗址原有的风貌以及功能等因素,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环境下社会与人们的需求。同时为了传承与发展当代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生活等,通常是在原有遗址周边扩大范围开发新的场所。当然,新的再建设场所的主题、建筑风格都必须与原有遗址保持一致,以求协调统一。例如:陕西扶风县法门寺、西安汉阳陵等,在开发和利用上都基本遵循这一原则,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文把较完整性小型遗址归入第二类“残存遗址”的保护开发原则中。)

三、遗址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支持。当代人们在发展和建设景观大环境的同时,对遗址景观的利用与开发也日益频繁,从业者也表现足够兴趣;但是遗址景观的建设应该把握一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避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破坏。在此笔者针对不同类别的遗址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遗址开发利用原则以供参考:

1、较完整性大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原则:这样的遗址它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通过直观而又完整的形式呈现给当代人和后代人,它们不需要后人运用过多的装饰手段来为它们“打扮”,这样的遗址基本不需要后人的再开发。它们自身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无与伦比、无懈可击的艺术魅力,让任何后来的修饰都成为一种画蛇添足的破坏。即使有一些局部的残损,也要保存它们的原有的形态,这种残损为遗址平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和时的空距离感。这样的遗址,当代人们能做的就是维持与保护好它们的原样,如果能向人们把它们展示出来,提供一个可以欣赏到它们风采风貌的平台就是一种合适的遗址传承和保护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后人只是在那些藏坑上为前来观摩学习的人们建造了可供观赏到它们的一座房子和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已;而乾陵则是基本上维持了武则天墓的原样,依然能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先辈们高超的文化艺术造诣和它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

2、残存遗迹的保护性开发原则:(1)有残留的客观主体形态的遗迹。这类遗址需要将仅存的遗迹保留保护起来。由于残留的遗迹已经不能将遗址往日的风貌气魄和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完整的展现出来,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对历史文化继承的需求,可以在遗迹之上、遗址周围或地下进行开发拓展和科学合理的建设。当代人可以依照文献、传说等多方面的信息去复原它们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一原则西安目前在建的大明宫遗址和2010年5月即将开园的寒窑遗址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都是在复原原有遗址的恢弘场面进一步展现遗址的文化价值。(2)只剩下历史传颂或是民间传说的遗迹。此类遗迹可能连原有遗址的确切地点已无法确定,只剩下一个大概的方位或模糊的传说,它的原貌更无从考证,但却能够因为它的故事而闻名。那么,此类遗址可以根据当时时代的特征及传说内容为中心进行合理的修建,这样的建筑或公园是在给现代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需求的充盈和相关历史文化信息的普及。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建成以后,成为免费向群众开放的公园,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历史记载曾有18位皇帝驾临过的曲江池;传说中有在某个干旱的年代,白龙在曲江池显灵等众多历史故事让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内涵变得丰富而立体起来。据调查问卷显示,76.4%的人们认为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建设开发是成功的,建设风格也是合适的,同时为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经济建设与发展、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历史文化常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性作用。

3、再建设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原则:此类遗址是在不破坏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建筑群或景观带,是为了美化环境和适应当代人生活需求的遗址衍生体,但基本准则是设计风格要延续原有遗址的风格与文化特征,并写入当代的文化“语言”。笔者认为,每个不同时代建设的景观、建筑都要反映出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以传承给后人,让后人去理解也可以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笔者在法门寺对游人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57.7%的人认为法门寺的扩大再建设是合理的,让法门寺这座千年古寺更加有气势了,36.2%的认为应该保持法门寺的原貌,6.1%的人认为无所谓。然而78%的人认为法门寺的扩建风格与法门寺原址的风格不协调。看来,科学合理的建造方法在遗址保护性开发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遗址,在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时,首先应该在得到群众与政府部门的支持,然后对于周围的环境应该在经济发展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退让,使得遗址的保护性开发能够拥有一个足够建设的过渡范围,让遗址能够更协调的生存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中并发挥出它特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

四、结语

面对遗址的保护性开发我们首先是对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定位,将遗址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根据不同形式、类别的遗址利用不同的手段进行保护和保护性开发,这是完全有必要的。极端的全面保护和“修旧如旧”不一定能够体现出某些遗址的价值和风采,但是一味的现代化扩张实际上就是在消减遗址带给我们的文明,无论是哪种极端,都容易引起某些文明的断代。然而我们能否打破根据规划来决定遗址拆或者留的格局,进而根据遗址的分布与保护来规划我们生活的环境;使那些需要我们后代人去维持它们原本形态的遗址幸福的与我们一起生活。

遗传学发展史篇3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

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

1.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2.整旧如故――对于残缺的文物、古迹进行修复时,应该遵循修“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保持修复部分与原来景观一致,不能损伤它的艺术性、历史性、科学性;尽可能地减少加固、维护。

3.谨慎重建: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战争的摧毁,很多十分重要的历史古迹遭受损毁。但由于它们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特征性、象征性,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重建。但是,重建的过程中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以免让文物古迹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既劳民伤财,又破坏文物古迹。其实,有时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4.在开掘文物古迹时,要量力而行,适度开发,不能过于盲目。如果将文物古迹挖掘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或者保护措施不当,将会给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损失。

5.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过度地对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的行为。

6.保护历史环境:文物古迹与其周边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不能脱离周边的环境而孤立存在。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意义很重要,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山河、植被及其他环境特征都要保护。

三、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硕果累累

经过3年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位居全国前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等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409处。全省文化系统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科研单位收藏文物170多万件。全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濮阳),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47座。中国古都,有4个在河南(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都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达到39项,居全国第一。洛阳、郑州被列为《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六片(洛阳、西安、荆州、成都、曲阜、郑州)四线(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圈(环国境线)”及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重点,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三线涉及我省19处大遗址被确定为重点保护的项目。汉魏洛阳故城、内黄三杨庄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扎实开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效果显著

2004年起,启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了厅级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组建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立名录体系和工作机制。经过2008年至2010年的全省普查,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80万条,其中有较高价值的项目22万余个。河南现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3项,以及保护单位95个、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全省民办博物馆达38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25个、展示馆(传习所)68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个、研究基地22个。

五、文化旅游开发进展迅速

全省已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00多处,在全省70多个国家5a级、4a级景区中,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成为河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撑。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的嵩山禅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演出成为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旅游项目。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春秋两季“河南・郑州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自2000年开始举办,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文物交流交易平台,年成交额达2000万元,在促进交流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活跃成分。

六、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1.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2.科学研究--科学价值;3.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文化价值。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艺术品等都蕴含着妙不可言、深邃的科学道理。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凝聚了几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尤其是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利用文物古迹开发旅游业(但一定切记不能过度开发),不仅能直观地表现文物遗产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充分地体现出其经济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遗传学发展史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历史价值

一、历史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定义中,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丰富的价值所在,作为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有它的历史价值所在,历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价值。无论是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总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特点,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历史价值中还包含了三小点,1:证史价值,是指人类利用各种生产于各个历史时期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去印证往昔历史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某些独特价值,2:正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纠正历史偏谬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3:补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补充,丰富历史文献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

二、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认识到某一民族文化时所呈现出来的独有的价值所在,在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的各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具有文化价值,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通过知识、技术与技艺,例如:传统游牧生产经验、传统农耕生产经验,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间医药、天文地理等民间知识与经验体现出来的。中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在丰富中华文明宝库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充足的人文资源。

三、审美艺术价值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上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艺术作品,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按照当时审美风格,美的标准创作的艺术产品,它们能流传到今天,说明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们认可,接受和赞美。同时,人们也更加欣赏,因此,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认识、探究和欣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优秀的创作原型和素材的艺术作品,例如,舞蹈、戏剧、影视、小说等优秀艺术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有审美价值,就连其中的民族民间文化、社会习俗、服饰织染、红白礼仪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价值。

四、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解读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各种科技成就,并利用这些成就来创造新科技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认识价值与借鉴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还指某些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留和反映,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后人获取科技资料和掌握科技信息的基本途径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和因素,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史料和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从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等,多种学科领域去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我们不应轻易地扔掉这些历经沧桑的活态人类文化,而是要充分认识它们所具有的重大的、不可多得的科学价值,要积极的去保护和传承,从而更好的丰富了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提高人们的科学认知水平。

五、社会价值

遗传学发展史篇5

关键词:旅游业;历史遗存;再文化;赊店古镇

城镇的历史文化都能从其具有的历史遗存中得以表现。在历史的延续中,这些遗存有的消失了,有的残存着,但其中蕴涵的地域文化的“因子”却做为文化的“烙印”代代相传,永驻人间。这些历史文化的影子又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气氛中再现,这就是历史遗存的再文化。再文化的对象包括实物形态的(如历史文物,古迹等)和实物形态的(如风俗习惯等)历史遗存。

旅游业是文化型的经济产业,目的地优质深厚的地诚文化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民文化素质不断得到了提高,生活于现代的人们则更加倾向于追求朴素,纯真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探源寻根及对异域文明的渴求探奇之情更加强烈,期望在文化撞击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的竞争也随之进入了高深层次的文化竞争阶段。美国经济学家朱卓江教授预言:“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一样,将成为在全世界普及的新兴旅游活动方式之一。”因此,实施历史遗存的再文化战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

一.赊店古镇历史遗存及特点

赊店古镇位于河南省西南南阳盆地东北部边缘,唐河支流潘河和赵河的交汇处,地处中原,各种历史遗存丰富,商业文化积淀深厚且独具特色。以中华御酒之乡,刘秀赊旗故地,中国会馆之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大品牌”著称中外。明清时期系我国“北走忭落,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南北交通要道,被英国学者贝恩飞誉为“全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业发展鼎盛的一个典型缩影,具有发展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古镇旅游的得天独厚优势。赊店古镇古城墙、镖局、票局、福建会馆的修复,古码头,春秋楼的重建以及民间游艺黄河九曲的重现,都是历史遗存再文化的表现。

赊店古镇地处中原,水陆码头,交通便利。中兴于明初,从明万历年间至清顺治、康熙、雍正年间,长达150余年的发展历程,渐次生南、东两个码头辐射扩大,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七十二条商业街和三十六条胡同的古镇整体格局。南九北七共十六省商贾齐聚此地开店经商,街道纵横交错,商号林立,镇内不足2平方公里的范围聚集人口达十三万之多,创造了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商业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深厚的文化积淀,凝固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历史遗存,有些已经开发为旅游产品,实现了再文化。如: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广盛镖局等。但大多是“藏在深闺人未知”,如古码头,春秋楼遗址等。为便于更多了解赊店古镇历史遗存,特作如下归类:

综上表可以看出,赊店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

(一)遗址遗存多,规格高,完整遗存少

由于战乱和人类生产活动的改造,许多历史遗存被现代建筑掩埋,仅留下一些精彩的传说。如春秋楼、码头等。此外,赊店古镇历史上处于低建制状态,现存较多的古商铺和部分民房的建筑规格较低,文物价值也不高,规划保护成本较高。

(二)遗存种类多且分散,利用价值有限

古镇上分散着的大量古商铺和宅院,古城墙遗址,古码头遗址等几乎全部位于现代建筑物包围之中,有的甚至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且各种遗存的研究相对滞后,没有明确的理论定位,保护利用价值难以确定。

二.赊店古镇旅游实施历史遗存再文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保存和修复的点状古建筑多,且结构单一,缺乏知名品牌

赊店古镇的历史遗存点状分布趋势严重,如火神庙,虽然文物价值较高,距离山陕会馆景区也较近,但其位置相对偏僻,交通滞后,实现同山陕会馆景区联袂成本较高。另外,分散于南北瓷器街以外的众多古民居、商铺要彼此连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古街风景有一定的难度。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研究力度不够,街区传统特色逐渐弱化,甚至于3条古街不复存在。

(二)实物形态历史遗存多,非实物形态历史遗存相对较少

实物形态的历史遗存由于其物质性而易受保护而存留下来,而非实物形态的历史遗存由于其无形的特性而极易变异和流失,赊店古镇在非实物形态历史遗存方面,如节会习俗,传统工艺等更具“生活相”的城市传统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使实物历史遗存因缺乏精神内涵而活力不足。

(三)典籍记载不系统,民间研究少,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知名度不高

历史文化传承一是靠精英的典籍化文字传播,它代表着民族文化精神,历来倍受推崇。赊店古镇由于在历史上行政等级较低,行政归属不明确,正宗典籍记录较少且不系统,文学记录更是寥寥无几;历史文化传承二是靠口传心授的非文字化传播,它体现民族的情感和个性,但这种民间文化却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自生自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赊店古镇许多民间文化濒临危灭,导致了原文化的链接缺损。如源于赊店的心意拳现已不见踪影,流行于潘赵二河的船夫号难闻其声。

(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矛盾突出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旧城的大规模改造,古老街区被现代建筑取代,严重破坏了古城肌理,赊店古镇传统风貌也逐渐弱化,很多重要历史遗存湮没在现代高楼之中。如古城西城墙淹没在两侧高楼间,原会馆古井被建筑物覆盖。原有古城风貌与现代城市景观相互混杂,“新”与“旧”相互制约,历史文化名镇传统风貌亟待恢复性保护。

遗传学发展史篇6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对文化遗产的新看法

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遗物、铭文等文物;在景观、建筑样式结合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体;从历史、美学和人种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工物品或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

笔者认为,文化遗产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传统的思想精神文化遗产即深层文化遗产;以传统的习俗、礼仪、技艺等为主的文化遗产即中层文化遗产;物质类文化遗产即文物,也就是表层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三层结构从理论上讲,应是完整的一体,但因为社会是复杂的,文化是复杂的,文化及其遗存也就不是普遍完整的了。比如属于深层文化的我国封建治世所独尊的儒家学说,在当时是统治阶级治国理纲的指导思想,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仍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价值影响;但与其相匹配的中层文化如皇权专制等在新社会被废除了;而相应的表层文化的东西还或多或少甚至有的是较完整地存在着,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但其用途已随中间层次文化的整体(功力上)的消失而完全改变了。

文化遗产的构成是由文化的构成所决定的,其走向(即存与废)由依其品质及其价值的时代需求和体现而定。

思想精神遗产方面,以儒家学说为例,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授受不亲、为尊者隐、法外援情,用现代文明观衡量,就有很大的负面成分。它会因其品质的优与劣、价值的时代体现的先进与落后而被继承、弘扬、发展或批评、摈弃、衰亡。优秀的思想精神文化遗产,作为思想精神财富,尽管会因其所依附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强弱而呈现兴盛或衰弱,但绝不会消亡。

中层文化遗产,即传统习俗、礼仪、技艺等的传续,同样既取决于其品质,又取决于其价值的时代需求和体现。但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总趋势看,其中一部分会因其品质原因和其价值与体现时代要求相悖而被现实社会限制、禁止,甚至消灭。比如旧的制度、组织机构、恶俗陋习、酷刑等。而另一部分则被传承、被利用、被改造发展,实际上是在传承中发展、再生。

文物作为表层文化遗产,对于现实社会而言,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历史文明的见证、历史文化的形象诠释,所以其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与中层、深层文化遗产的走向不同,表层文化遗产有着其显著的特征。一是不可再生性,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环境下被制作、生成以后只能复制、仿制,“修”旧只能“如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物不能再生”;二是走向消亡的必然性。不可再生性与消亡的必然性,决定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珍贵文物抢救、保护与研究的极端重要性。

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方针和原则。如果把文化遗产工作只局限于文物保护工作,就是矮化了文化遗产工作;如果以文物保护工作等同于整个文化遗产工作,就是泛化了文物保护工作。两种偏向都是不全面、不科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同志曾说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如果用最简约的语言概况文化工作,其要旨在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拓创新,繁荣发展”。文化遗产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古为今用”。用则从,不用则废。这与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规律也是一致的。“古为今用”,就是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以人为本,促进繁荣,服务于发展和振兴。

笔者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切实运用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统筹文化遗产工作。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中国特色文化遗产工作的客观规律,依法给文化遗产(包括思想精神遗产的研究、挖掘、批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文物保护等)工作正确定位,以理论上的清醒,实现工作上的自觉主动和事业的科学发展。

遗传学发展史篇7

关键词:工业遗产;都市景观;功能;价值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城市中工业场地,遗址和遗产构成的工业景观或产业用地景观。城市文明中遗留了优秀而丰富的工业遗产,应该在发展进程中注重对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恢复,使旧工厂、旧仓库从历史的萧条走向新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工业遗产景观,通过改造与利用工业遗产使其不但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而且增强了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与理解。

在通过制定保护规划、推动产业转型与重塑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如德国杜伊斯堡与美国纽约苏荷区,在景观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由传统工业集中区演化成为全球闻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持续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再如引导世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铁桥谷工业旧址区域形成一个由7个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工业景观遗址区,每年吸引了超过30万的参观者光顾。正如欧洲百年前所经历工业革命的繁荣,在尊重历史的理念中又迎来了工业遗产的二次文明,创造了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新景观。

1.尊重景观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建设应该是尊重城市遗产,尊重城市历史与尊重景观演化的发展过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演化过程是城市自然更新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对都市工业遗产景观的介入应该是恢复其发展过程,恢复其功能属性的介入过程。作为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我们已认识到工业遗产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工业遗产视作珍贵的文化传承,是培植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承载体,是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都市工业遗产景观应坚持在“还原”概念下重现工业场地的城市记忆,其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重塑人与工业遗产间的关系。因为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承载了城市历史性的物质载体与人的精神回忆。如我国上海的现代创意产业主要集聚于具有工业遗产属性的老工厂、旧仓库内,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尊重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特征性。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能将工业遗产景观与现代新兴产业融合。设计中在保留原来的框架结构、砖石墙体的基础上以现代艺术的设计手法将建筑设备、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将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在、传统与现代融入其中,为工业遗产景观的发展提供了具有保护性的外在环境。传统工业产业结构亦在现代设计的引导中转向创意产业发展,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工业遗产找到了延续文脉的承载。这一发展过程是在城市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交替中珍藏历史的物质遗存,是尊重历史景观的可持续演化。

2.景观引导产业功能的有机更新

工业遗产景观的存在为其功能从第一代传统工业集聚区转型为第二代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变革创造了可能。都市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和再生模式的转换中通过满足现代城市的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功能的演化。如上海建于1912年,位于苏州河畔的“Creekart―苏河现代艺术馆”,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工业建筑遗产,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沉静后在2000年转换为新的艺术创作功能的新产业聚集区,实现了功能在景观更新过程中的有机转换。

工业遗产是场地、景观与文明的物质载体,是由物质形态与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城市有机体。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应尊重有机体的功能性,利用有机体的内在发展条件实现景观在功能基础上的转变。单纯从景观出发的设计是景观形式主义,不尊重场地、功能的景观改造将阻碍工业遗产作为要素发挥其潜在能力的作用性。

3.构建新都市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

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更新与建设应审视城市文明的发展,尊重文化、尊重文脉是任何城市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文明应归功于城市在建设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合规律的规划思想及在此理念下对这一普遍性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依附于工业遗址景观而具有可触摸的文化特征。从对工业遗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除包含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外还包含了该场地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范围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工业厂房到工业机械、从具有工业文明特征的公共游憩空间到充满文化符号性的建筑构件,从工业生产行为到工业文明传播,工业遗产的文化性藏于具象的景观与抽象的景观文明中。所以文化与历史是工业遗产景观的内核。一个城市景观的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文化传承目标。保护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城市中工业景观的灵魂,因为有历史的城市才会在历史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能力将是判断一个城市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中保留了一批较丰富的近代工业遗址,且相当一部分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后期,这些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设计必须以在尊重旧文脉,建设新都市文化性景观的辨证关系中完成,通过从景观文化的角度切入,提出保护和开发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可持续力的文化传承、构建城市新文明的规划方案,以此建设具有都市文化特征、彰显都市工业文明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法则是目前工业遗产景观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是在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中运用传承历史的、延续文化的、尊重自然的、保护生态的综合理念与设计方法进行的有机更新,这一理念追求在景观中现实自然与景观和谐的融合,现实景观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延续遗址的文脉,保护遗址的特色。如苏州运河遗址景观在规划中通过对遗址场地现状的研究,提取遗址中具有大量体现运河工业文化的景观元素,如较有代表性的工业仓储景观及部分重要的近代工业遗存,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以实现其景观文明的延续。对工业遗址景观文化元素的尊重,通过渗人“文化”的概念使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在创造文化价值中实现景观价值,在景观形式转换中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基于工业遗址场地的城市新文化。3.可参与性的工业遗产景观旅游发展价值

随着都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城市中工业遗产公园的建设逐渐热兴,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蕴涵了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无疑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工业遗产文脉具有可感知性、可理解性与可参与性的三重体验效应。工业遗产旅游核心的内涵是游客在工业遗产景观中对工业场地的感受与对工业文明的感知。因此,在工业遗产景观规划中,应该强化感知与参与的设计观念,在规划中将体验过程渗入景观设计中,通过在行为中感知文化的策略为人群营造独特而有意义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参与性的文化认知。

发展可参与型的工业遗产旅游景观应当遵循“还原”的开发原则,还原工业遗址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包含对遗址、遗迹的恢复又包含对历史文脉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展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以参与互动为主题,设计情景交融的体验式旅游景观,多元化感受工业的发展文明。国内在感知性与参与性工业遗产设计中最成功的范例是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工业遗址设计,在该场所内啤酒生产车间的建筑、生产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布置的设计以尊重历史原貌为原则,在体验过程中让游客感知啤酒生产过程的工业文明。

研究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在提升城市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可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寻找设计在经济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景观设计在提升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运用景观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设计的手法将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融入到景区的每一个消费点,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大程度地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这一研究同时对景观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也有积极作用。

4.总结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一个相对独立、以个体景观结构为基础依托的景观构成,由于工业遗产范围的广泛性与传统工业门类的多样性,就工业遗产景观自身体系而言有其内在复杂性与差异性,但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特征与价值体现的都市景观元素,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本身的地块镶嵌格局在城市中形成了由一系列大小形态各异的景观斑块并构成相应的景观廊道,为其多重功能的发挥与多元价值的展现提供了可能。以现代都市景观与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历史文脉传承为底蕴,以多重价值为主要功能,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态随城市发展而繁荣,随城市繁荣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宏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杨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彼得茨.废弃场地的质变[J].孙晓春译,风景园林,2005:29~36.

[5]苏龙,金云峰.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J].规划师,2005(2)99~104.

[6]钱静.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J].规划师2003(12):36~39.

[7]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6~100.

[8]侯凤武,张立昆.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概念再析[J].工业建筑,2010(6):52~55.

[9]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4~29.

[10]迪特.哈森普鲁格.德国在后工业时代的区域转型―iBa埃姆瑟公园和区域规划的新范式[J].刘崇译,建筑学报,2005(12):6~8.

[11]邵龙,张伶伶,姜乃煊.工业遗产的文化重建――英国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再生的借鉴[J].华中建筑,2008(9):194~202.

遗传学发展史篇8

关键词:中国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虽然中国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数越来越多,但近年来与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负面新闻也在与日俱增。长城被破坏、敦煌莫高窟壁画脱落、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残破、孔府孔庙孔林被淹、黄山、泰山建索道以及张家界武陵源、九寨沟游客过多等新闻频频传出。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一、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它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见证,反映了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华五千年历史进程留下的无数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和魂,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1.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城乡规划。必须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成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抓紧研究制定保护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要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作出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等行政执法机关有权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因决策失误、,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执法不力造成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要追究有关执法机关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加强队伍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4.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认真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遗传学发展史篇9

关键词: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广义上包括活跃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历史可追溯至蒙・元时期。狭义上指17世纪以后迁入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主体是青海蒙古族以及甘肃、地区的部分蒙古族。在没有特指说明时,“德都蒙古”即指后者。“德都蒙古”这一称呼在很多蒙文书籍中都有蒙语记载。在汉语记载中一直习惯用“青海蒙古”或“西海蒙古”,由此一来“德都蒙古”名词就成了蒙古族圈内的自称法,其语义包含“上部”、“高处”、“源头”等自然环境特征,又包含“至尊”、“高贵”、“上等”等人文因素,因此,也被生活在此的蒙古族欣然接受,成为引以为豪的美誉和象征。在学术界,蒙古学研究或藏学研究,都不能绕开青藏高原的蒙古族而谈论历史问题,但由于缺乏一种能够涵盖其历史文化长流,又能集中体现其独特性的概念或视角,长期以来其整体性和延续性被各方有所忽略,大家对其历史文化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德都蒙古”称谓或概念恰好弥补这一点,可作为历史的和发展的角度审视青藏高原蒙古族历史及未来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链接线。

由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德都蒙古”既较好地保持了蒙古游牧民族固有文化传统,包括语言、习俗、民间文化以及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等,又与广大东部蒙古地区有所差异,与新疆的卫拉特蒙古也有不同之处,继而形成特有的德都蒙古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地理环境制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与藏、汉等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使许多风俗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沿袭至今。因此,保护“德都蒙古”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其存在价值和艺术价值,显得紧迫而重要。

本文在梳理“德都蒙古”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以海西蒙古族为例来分析“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梳理有关“德都蒙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研究,可看出呈现以下特点,从地域上来讲,蒙古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内蒙古,而是扩展到青海、新疆等地区;从学科上来讲,不仅限于从历史、宗教、心理和社会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而是与考古、艺术、神话传说等资料相结合,从整个人类文化学和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其成果主要按内容不同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是“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有贾儒的《青海湖畔传说》(1981年),齐布仁巴雅尔的《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精华集》(1986年,内部资料),才布西格、萨仁格日勒搜集整理《青海蒙古族故事集》(民族出版社,1986年),海龙、乌云其格搜集注释《青海德都蒙古族祝赞词》(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跃进主编《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纳・才仁巴力的《德都民间文学概要》(民族出版社,2014年)等等,这些研究基本涵盖了民间诗歌、英雄史诗、民歌、谚语、传说、故事等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的全部类型;才仁巴力的《论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特征》一文,从青海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入手,探究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归纳其独有特征,从而论证青海蒙古族文学在蒙古族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上这些研究,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民间文学和历史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研究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变迁、民族间文化关系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第二类是“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贾儒的《德都蒙古文化简论》一书中介绍了一些德都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知识,通过对那些似乎比较繁琐的民俗事项和文化规约的论述,在理性层面上对其本质特征和文化精髓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变迁研究论集》中汇集了20余位国内学者以汉文发表的关于“德都蒙古”民俗及其社会文化变迁的30余篇论文。从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德都蒙古”饮食服饰民俗、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方面的文章,如艾丽曼的《青海省河南县蒙古族服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僧格的《青海蒙古族“羊胛骨卜”及其民俗――卫拉特民间巫术调查之一》等。第二部分是“德都蒙古”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认同方面的研究。如南文渊的《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艾丽曼的《论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索端智的《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褚琼、徐黎丽的《多民族认同的变量分析――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为例》等文,睦史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和分析了德都蒙古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类是关于“德都蒙古”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芈一之的《青海蒙古史的几个问题》、韩官却加的《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古才仁巴力的《青海蒙古族部落的溯源与演变特征》、青格力的《17世纪中后期的卫拉特与河西走廊》、杜常顺的《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族社会的衰败》等几十篇关于德都蒙古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为德都蒙古文化遗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四类是关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跃进的《柴达木民间文化――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一《德都蒙古民间传说》(2014年)等。然而这些研究仍与民俗文化研究雷同,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其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如何保护的问题,未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系统的思考。

梳理以上成果就会发现,该方面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居多,绝大多数研究着眼点侧重于德都蒙古文化某一文化遗产现象研究,而系统研究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现象、生存现状、保护现状及保护策略等方面的成果甚少。基于此,本研究显得紧迫而重要,其意义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价值。

学术价值:通过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使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研究的内容有所拓展,使德都蒙古族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

应用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会弱化,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符合国家当前有关实施文化战略部署,更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的青海省增添民族文化亮点及文化旅游产业亮点。

二、“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德都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分布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和祁连县等三个蒙古族文化生态圈。除此之外,还包括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区域。其种类繁多,且丰富多彩。有民间文学(包括歌谣、神话、传说故事、谚语、史诗)、长调、戏剧以及美术和体育竞技(摔跤、赛马),传统医疗以及节日、婚礼等民俗事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宗教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德都蒙古人迁居青藏高原之后,承袭蒙古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对周边汉、藏、回、土等民族产生过一定影响。同时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元性文化。如,以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青海省河南县蒙旗等。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建设,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封闭的游牧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社会正在经历着变迁,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情况。因此,保护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德都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就以青海海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挖掘整理收效明显,建立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海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是从1986年6月开始。1988年6月至1991年10月间,文化研究人员深入基层,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编辑翻译了《海西民间故事》《海西民间谚语》《海西民间歌谣》3本内部资料书,填补了海西蒙古族民间文学汉文翻译的空白,为海西州的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打下了基础。从2003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背景下,海西州文化部门继续有目地、有计划地在全州范围内对许多民间艺人进行采访,挖掘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先后又出版了《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上、下)蒙文版,《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蒙文版),《青海蒙古族民间艺人》《海西那达慕》(画册),《柴达木历史与文化》《瀚海友情》《青海土尔扈特蒙古人》《青海海西蒙古族风俗文化》(汉文版)等民间文化书籍。其中,2009年出版的一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海西蒙古族风俗文化的汉文书籍,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以上资料来源于2014年7月2日去海西州民族文化中心访谈群众艺术馆研究员跃进教授时获取资料。)

自2008年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至以来,按照“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种类”的工作要求,共普查登记13大类、2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建立数据库,完善档册管理,编制保护名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和档案的建立健全工作。目前,海西州申报的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部级代表作名录的有3项,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8项,代表性传承人10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7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走入学校――汗青格勒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跃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传承,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

《汗青格勒》作为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以说唱的方式所表现的“活态”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主流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对英雄史诗的认知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少年,其生活观念和欣赏观念的差异,他们对传统英雄史诗多少表现出了冷漠和无知的态度。因此,英雄史诗说唱和演唱的民间艺人普遍年龄偏高,出现年龄断层现象,急需保护和传承。

为此,海西州政府于2007年建立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中,州教育局负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进校园、进课堂。《汗青格勒》的传承就在海西州各民族学校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由老艺人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利用学生假期,走进学校授课,培B了一批又一批说唱小艺人,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表现了孩子们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时代文明的追求。

(三)民间艺人传授文化遗产的行为――访老艺人曲日青

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尊重和保护民间艺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支持和保障民间艺人传承活动的开展,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为此,海西州各级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先后申请并成功审批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文化传承人就有10个,其中1名为部级,9名为省级(见表1)。除此之外,为了及时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海西州群众艺术馆研究员跃进在对海西州民间艺人的简历及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调查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编写了《德都蒙古民间艺人》(蒙文版)一书,书中收录了已去世和年长的老艺人的资料,成为研究民间艺人及民间文化的珍贵资料。为了使现有的文化得以传承,海西州十分重视由民间艺人传授文化遗产的途径。

“孟赫嘎啦”文化节是近几年出现的为了丰富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传承发展民间文化而创办的新的群众文化节。“孟赫嘎拉”是蒙古语,意为永不熄灭的火焰。这一节日是海西州群艺馆和柴达木报社为丰富牧民文化生活创办的一项创新活动,是以诗歌朗诵为主的文化节,并且仅限于牧民参加比赛。自2002年在都兰巴隆地区首次举办以来,已在全州各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日益激发了海西蒙古族群众诗歌创作的热情,涌现出―批牧民民间艺人和优秀诗歌作品。文化节也从当初单―的诗歌朗诵,逐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内容,拓展到如今的长调、说唱以及采词、拉利等不同风格的表演项目。孟赫嘎拉文化节是富裕起来的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已经成为草原牧民进行文化交流、继承传统、展示才能的最佳平台,尤其在挽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强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十一届节孟赫嘎拉文化节与第六届蒙古族那达慕有机融合,更加凸显出节日的传承功能。

(六)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

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经适度的规划与开发,打造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进行消费,其发展潜力非常大。同时,旅游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精心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欣赏、体验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借此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这是现代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贡献之一。

海西州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市化率高,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前景也较好。在采访专家跃进时也了解到海西将一些民俗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如祭敖包、祭火等文化遗产,成为海西乃至青海省极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海西州政府以建设“高原旅游名州”为奋斗目标,正在投资建设德令哈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园。它是以德都蒙古族文化为主题,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演艺、民族竞技体育、休闲、体训、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大型产业园,主要由德都蒙古族文化博物馆、柴达木岩画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那达慕和汗青格勒文化墙、蒙古族哈萨克族民俗村、德都蒙古饮食文化产业基地、非物|文化演艺厅、柏树山旅游景区等组成。用充满德都蒙古文化特色的设计,将柏树山德都蒙古族旅游文化产业园打造成集历史文化观礼、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景区。由此,体现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也能明确在其保护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

三、“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主要强调整体性、活态性遗产保护,推广文化生态的理念,彰显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一,确立生态文化保护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产业目标、重点项目、传承人培养。以此科学有序推进“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激发和增强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的自觉性,这是保护和弘扬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途径。

第三,根据“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情况,确立遗产各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管理、检测及评价体系,做到保护与发展协调进行,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四,创新“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发展,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保护珍贵的“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将“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纳入到国家积极推进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项目中,争取国家层面的投入与保护。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16eH194)

参考文献:

[1]贾儒.《德都蒙古文化简论》[m],民族出版社,2014.

[2]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新华文摘,2010年.

[3]刘春玲.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及当代意义[J].阴山学刊,2013.12.

[4]张玉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J].西部蒙古论坛,2015.1.

[5]群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据和途径[J],群文天地,2012.9.

[6]南文渊.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

遗传学发展史篇10

摘要:中国有着数目众多的考古遗址类文物,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目前,考古遗址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头戏,各地掀起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遗址展示已经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展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展示考古遗址遗址公园

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考古遗址不仅在物质遗存方面具有特殊性,在其文化层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如何全面地去认识一个考古遗址,就需要从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目前,遗址展示已经成为中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出遗址在物质层次方面的内容。相比较而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展示)则尚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实践也显得非常不足。总之,传统文化是考古遗址灵魂,决定着考古遗址的历史文化定位。考古遗址是承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体,见证了历史人群的社会活动。因此,传统文化与考古遗址是相互依存的,其关系正如人体和灵魂的关系。

毫无凝问,考古遗址只有通过文化展示才能够尽可能地揭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信息”,而相关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考古遗址平台才能够进行“再现性”的展示。文化展示可以将考古遗址与其表征的传统文化连接起来,使人们能够在了解考古遗址的同时,认识其相关的历史。

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保护的两个重要方式。遗址公园建设始于日本,由于他们重视遗存的可观赏性,因而特别注重利用遗址和文化展示方式“再现”遗址的历史风貌。事实上,西方很多国家都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式进行本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依据旅游学对文化展示的定义,可以将考古遗址公园方面的文化展示定义为:以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为线索,以考古遗址公园为载体,将抽象的传统文化主题通过具象的形态展示出来的一种场景设计方式。[2]文化展示是全面揭示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一、文化展示有利于全面诠释考古遗址内涵

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两种重要方式,我国也已经从过去重视遗址展示,逐渐地朝着并重遗址和文化展示的方向发展。例如:西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一直都非常注重遗址展示工作,广泛地利用景观营造、数字手段和轮廓表示展示模式;一些遗址目前也开始了相关的文化展示方式,如大唐公主出嫁仪式,就是在丹凤门前按照唐代风俗习惯展示皇室嫁娶活动。

文化展示可以借助于遗址展示提供的场所,利用相关手段展示与遗址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有益于全面诠释一个遗址的传统文化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例如,英国弗拉格考古遗址公园是英国重要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它将遗迹展示和文化展示协调统一起来。该考古遗址公园展示了部分古代遗迹出土时原貌,借以展示给游客古代遗址埋藏状态,同时也唤起人们对遗址的保护意识。同时,它广泛地采用了多种文化展示手段,如考古培训、实验考古、历史文化活动、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使游客从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二、文化展示有利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

中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给考古遗址的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遗址保护带来了挑战。事实上,中国诸多考古遗址都采用了完全展示遗址发掘现状的方式进行遗址公园建设,将珍贵的遗址置于各种腐蚀因素之下,遗址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展示可以减少游客对文物实体的关注度,有效地减少文物面临的保护压力。如,日本的吉野里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覆土的遗址上复原古代建筑极其相关文化内涵,仅仅展示了极少部分的考古遗迹,有效地保护了遗址。

三、文化展示有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文化旅游是旅游现象中最为古老的形式,在当今国际旅游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古遗址公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将传统文化信息展示给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文化展示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可以弥补遗址展示的缺点。文化展示可以将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大家,从而避免了文物带给受众的静寂感,使受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或者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文化展示还具有无限扩展性,可以不断地衍生新形式和内容,吸引旅游者再次游览,为遗址旅游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资源。

四、文化展示在考古遗址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园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可以形成集创新、孵化、管理投资、后勤和产权交易等系列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开展了文化产业园建设计划,其中很多都是以考古遗址为依托,如西安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园计划,涉及考古遗址就有临潼文化产业园区、曲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法门寺文化园区和华夏始祖文化园等。

历史文化发掘和展示过程是一个重现性过程,会再现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项目,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方向和必要支撑。同时,考古遗址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资源,能够推动特色文化产品的形成。

古建遗址公园网络平台可以同数字化博物馆和虚拟遗址公园网络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相关展示系统。数字博物馆是一个运行在网上的博物馆。它也是集供网民参观、学习、休闲及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博物馆,同时,它又能提供有关藏品更多的、现有研究所得的相关信息。而虚拟遗址公园通过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创建一个三维虚拟环境,用户通过用户接口感受虚拟环境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信息,可以同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从而使人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