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十篇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十篇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0:52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1

关键词职业能力;人才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26-0021-04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1-223.

[3]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h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3

[关键词]农业会计;会计课程;课程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我国农业企业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日渐发展壮大,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农村的建设将会更加促进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然要走科学管理的道路,必然要产生对农业会计及农村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当前,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正是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缺乏的专门人才之一。有关调查表明,农业企业会计人员接受过半年以上专业教育或培训的仅有80%,有5%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会计教育或培训。相应地,各高校当前培养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却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设计已淡化了行业界限;另一方面表现在各高校逐渐取消了农业会计课程及相关的教学内容。现行的会计教学均以加工制造业为研究或教学内容,但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业相比,其价值运动有着显著的生命特征和自然再生产特征,对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核算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现有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教育忽视了这种特殊需求,造成了人才供给上的缺陷。要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就必须着手培养能适应和面向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管理需要的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加强农业会计课程建设,进行农业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一、关于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定位

农业会计作为一门行业会计,其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色。虽然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设计及会计专业课程已经淡化了行业会计的界限。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行业会计的特殊要求是不变的。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课程教学多以加工制造业为对象,旨在培养通用型的会计人才。现实表明,即使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难觅农业会计课程的影子。因此,在当前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开设农业会计课程。其目的在于弥补当前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培养及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局限性,使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中小型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重在补充和拓展,不是取代。

二、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

进行农业会计的专业教学,必须先确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性(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双重性及季节性等特性)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构与运行的特殊性,必须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教育。因此,应该在进行农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前,进行相关的农业生产、农村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这将有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规律及农村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农业会计核算方法与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要求。由于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开设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所以,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开设有关农业企业财务会计、村级财务管理、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等内容的课程,进行有关农业会计与农村财务管理内容的教学。在具体内容设置上,应注意避免重复。如《中级财务会计》等普通专业课程已经讲授过的教学内容,在农业会计教学类的课程中就不要再重复。所以,各门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必须突出“农业特色”。

三、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课程设置

首先,应考虑增设有关《农业生产概论》、《农村行政管理》等基础课程。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其次,考虑开设《农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农业企业中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的特殊业务核算的教学。如《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内容。由于只是进行特性教学,所以内容可能相对较少,所以可以考虑作为一个专题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考虑将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加入本课程之中,以充实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开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中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以及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所以,本门课程可以考虑通过“理论教学+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

四、农业会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还是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因此。那时的农业会计教材相对丰富。而随着我国制度设计、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方面逐渐淡化了行业会计之后,与农业会计课程相关的教材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少。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自从吴文军副教授于1994年编著了《农业会计》教材后,该校至今再也没有组织编写过这类教材。即使偶尔在市场上看到有那么一两本相关教材,但读过之后令人感觉其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其中的。农业特色。很不突出。无法满足农业会计课程教学的特殊需要。因此。笔者一方面提议相关教育和出版机构能推出具有时代特色、农业特色的农业会计教材,真正做到面向农业、面向农村;另一方面,在短期内,各院校可以考虑组织本专业教师根据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编写校内使用的自编教材或讲义,待编写的内容成熟后再行出版推广,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4

 

随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将成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之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需要一大批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经济,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但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明显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加强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咨询服务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面广,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农业企业或乡镇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业企业、村级、乡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技能,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微观经济管理和服务的中、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二、对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

 

通过近年来我们所作的调研,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敬业精神、诚信、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竞争意识、职业道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身体素质。其中最强调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

 

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要学习先进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学生要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学生的素质和风格。要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以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要能思、能说、能写,还要能做,要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地解决问题,具备实践中的操作动手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考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涉农企业要求现在的很多岗位都必须是持证上岗,比如:搞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搞营销的要有营销资格证书,搞农村收购的农村经纪人员也要有经纪员资格证,从事企业管理的可考职业经理人资格等等。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了资格证书,为今后从事某专业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三、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学识的深浅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其能否顺利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需充分考虑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学配置,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适应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公共任选课三大部分构成(见图示1-1课程体系设置)。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政课、语数外、计算机、体育、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与健康、安全消防、形势与政策等。公共任选课开设素质类课程,意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个人修养。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部分构成。

 

四、高职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内容的改革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重视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企业逐渐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以往偏重于政府需要的经济理论分析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符合社会需求。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增加管理类课程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有:会计电算化、农(畜)产品营销。专业核心能力为:农业经济调查分析及市场营销、财务核算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课可开设:农业经济基础、农业技术经济、农产品加工概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农村财政与金融、农业经济调查、会计核算模拟训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加强新教材建设,积极选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规划类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鼓励教师主编或参与规划教材编写,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新要求。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先进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五、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的完善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5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类新型教学模式创建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非常明确地突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是各农业高校均设立的本科专业。面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发展对农经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但从农经专业实践教学实际运行看,教学仍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农经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

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

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

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

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

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

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

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

(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

(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

4.运行保障

(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

(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

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

(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

(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

(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

3.模式优点

(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

(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

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

(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

(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

(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

3.模式优点

(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

(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二)注重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既是实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习效果的检验者,其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走出去的少,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指导学生实践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保障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建议学校和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三农而认识三农,进而服务三农,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实行全过程管理,即实践教学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三阶段实行全过程管理。(1)细化事前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需要详细制订活动计划、活动目的和活动程序,为开展活动做好周密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和管理实践活动。(2)强化事中控制。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主体应明晰责任,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以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和效果。(3)严格事后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后,要有科学的实践评价体系对之进行考评。可按照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检验标准,并将考评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考察学生行为表现,并与最终实践成绩挂钩。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就业需求课程体系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公务员之家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计算机专业;契合;就业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37-02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经济新常态的契合点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调整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多元化等特点。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为基础,借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优化三大产业,带动互联网+新兴产业逐渐蓬勃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无疑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十分有利。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一方面,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变到知识与技术密集型;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兴起,需要高素质的服务性人才,这为大学生在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三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高新技术人才,智能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知识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将会逐渐凸显,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建设者和改革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者。经济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虽然带来就业市场上用工规模数量方面的下滑,但是它同时也为计算机等朝阳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业能力结构和就业市场结构之间的矛盾。总之,新常态经济产生新的产业结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之间的契合为解决计算机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与能力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局限在校园内,专注于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缺乏对国内经济形势的了解。理工类大学生学业的特点和繁重程度更容易让他们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认知模式,把认知范围局限在学校和本专业上,导致他们对国内经济形势难以深入了解。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并不是十分清楚。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他们也无法切身感受到经济环境对就业的巨大影响,更不用说经济运行的新逻辑对就业的影响了。

2.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与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转化能力差。就业是自身能力与就业市场的有效对接,一端连着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另一端连着社会经济为基础的就业市场。学习是一回事,就业是另一回事,很大的一部分学生要进入企业而不是进入更高学府深造,但是学生在高校学习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联系不紧密,大学生的很多知识和技能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屠龙之技,学不能用,学非所用。

3.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不科学、系统,就业创业目标盲目。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知己知彼,“知己”即知道自身的能力和目标,“知彼”就是要了解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更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后要干的工作,没有把社会经济的需要考虑进去,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随意主观,缺乏必要的指导。在实际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对自己以后就业的行业、自身就业的条件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更谈不上规划职业生涯。

4.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是农村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服务业领域就业重视不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值18.58万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值19.61万亿,增值7.9%。但是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上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很少进入服务业就业,甚至从心理上排斥在服务业领域就业。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心理影响的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室白领,认为服务业就是低人一等,所以他们在就业意识和职业目标的选择上就排斥服务业。

5.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排斥回乡就业创业,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认识不够。农村籍计算机专业的大w生上大学的重要动力就是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他们从心理上就排斥回乡到基层就业创业。他们在就业目标和能力的培养上都偏向于学习高新技术,从而加大留在城市就业的可能性,忽视了在基层就业的专业技术的优势和对技术运用到农业后“互联网+农业”的巨大潜力。

三、经济新常态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1.学生工作者要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明“经济新常态”大势,构建就业“新常态”。首先是帮助学生解读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运行逻辑,对就业的经济背景和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状,学生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分析新常态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需要,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适应于“新常态”经济下的市场需求。其次是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构建适合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布局需要的就业意识,引导计算机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升级改造农业、服务业,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到国家需要、自身有技术优势的基层、乡镇就业等地区就业创业。

2.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把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相结合,建立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学生工作者在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时,要以经济新常态为就业创业背景,帮助学生寻求符合经济新常态需要的就业目标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进行靶向性职业目标规划和专业素质培养,要坚持把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就业市场需要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对专业和就业能力进行靶向性培养。

3.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创业。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可以借助技术优势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发展就业新思维,促进就业新常态,以创业代替就业。技术本来是越高精尖越好,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就业创业,就更应该关注技术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应该说技术在经济领域应用得越广泛、计算机技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越多越紧密,计算机学生的就业就越好。

4.学生工作者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服务业领域实现就业、创业。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作为高技术和高素质的大学生将会成为取代农民工的第二代人口红利群体。计算机行业作为朝阳产业,也会在新常态经济下更加有所作为。学生工作者要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认清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转变他们对服务业的狭隘看法,鼓励他们运用专业优势优化升级服务业,在服务业领域实现就业创业。

5.引导部分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回乡在农业领域就业、创业。目前根据国内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利用专业优势发展互联网加农业经济。农村籍大学生与农村有天然的联系,在农村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农产品的销售上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宣传本土特色农业。

总之,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要把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就业市场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三者结合起来。首先要帮助学生寻求经济新常态和自身就业的契合点,把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与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实现靶向性就i。其次要充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升级服务的层次和质量在服务业实现就业。再次要帮助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与农村、农业的天然关系,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就业和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4-07-28.

[2]钱威.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J].北方经贸,2011,(5):78-79.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7

一、当前基层工商部门在服务地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立足自身职能,多渠道、广角度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拓展服务外延,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为此,国家总局提出了监管与发展、服务、执法、维权的“四个统一”,江苏省工商局也提出建设服务型、监管型、法治型“三型工商”,系统上下也有了“监管的本质是服务”的初步共识。然而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中,尤其是基层工商部门的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不适应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基层工商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征收“两费”,这项工作耗费了基层工商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部分基层工商干部养成了“收费就是监管,监管依靠收费”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服务意识淡薄。停止征收“两费”后,由于思维的惯性,部分干部要么茫然不知所为,要么思想放松不愿作为,还有想作为却不知从何作为。上述滞后的思想观念和服务意识,无法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素质难以适应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

随着“两费”的停止征收,基层工商部门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服务发展、执法监管上来,这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水平、法律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以赣榆工商局为例,一是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全县工商系统有近20%的干部为大专以下学历,现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党校、函授等方式取得,知识面窄,基础不扎实;二是专业人才少,工商干部中法律、工商行政管理等专业人员只占少数,大部分干部所学专业知识与监管执法工作相距甚远,与工商职能直接相关的食品检测、信息网络等专业人员匮乏;三是干部年龄偏大,现有人员中30岁以下的不到5%,50岁以上的超过30%,干部平均年龄超过45岁。

(三)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费保障难度较大。

工商部门在20xx年以前实行“以收定支”,后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保障体制,以往主要依靠收费来弥补工资和办公经费的不足,由于经费紧张、体制改革遗留的债务包袱等,导致一些基层单位在行政执收和执法监管工作中存在一些趋利行为,严重挤占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地方发展的“活动空间”。为了解决历史遗留债务,又挤占了现有的办公经费,影响了基层的经费保障。

二、立足和拓展职能,加强服务型工商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更新思想观念。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服务观念、大局观念和执法为民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法能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工商部门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第一抓手,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面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创新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落实。对有硬性指标的工作,制定月份工作推进表,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对服务经济的突击性工作,认真抓落实,及时抓反馈,建立经常性的工作通报制度。增强重视程度,推进工作进度,强化工作措施,保障工作顺利完成。

三是要提升服务水平。一要上门服务,强化服务的主动性。要改变过去单纯坐办公窗口服务的做法,有针对性的主动上门指导和规范。二要跟踪服务,强化服务的连贯性。一方面对新办企业,特别是对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被查处企业的回访,指导其规范经营行为,杜绝其违法经营。三要联点服务,强化服务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有组织地开展年检服务,要求每个工商干部定期上门服务,为企业或个体户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四要参谋服务,强化服务的深度性。要立足工商部门的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四是要加大考核力度。年初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制定一整套的考核奖惩措施。严格考核服务地方经济的质量和进度,抓考核促工作,每周一推,每月一比,每季一核,每年一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五是要注重沟通协调。采取走出去访、请进来谈、座下来议等多种线索,注重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勾通,妥善处理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各种关系,树立工商部门在社会上的良好新形象。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措施

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为此,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新赣榆,加快奔小康”的战略目标,积极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主动搞好服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三个能力,推进三化建设,深化红旗窗口创建,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争一流、创一流、保一流。

工商登记窗口作为服务全民创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第一个窗口、第一个平台,在搞好“全程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的同时,要重点加强注册登记人员业务素质能力、敬业服务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三个能力”的提升,全面推进服务企业多样化、服务社会满意化、服务地方经济效能化“三化”建设。在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的基础上,精编工商登记业务“便民卡”,并承诺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名称登记核准,二个工作日内完成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设立、变更登记,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司、分公司企业设立、变更登记。通过改进、拓宽、优化、创新快速、便捷、高效的注册登记通道,确保工商注册窗口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继续争一流、创一流、保一流。

(二)强化三个宣传,树好三个品牌,推进“品牌强企”、“品牌兴农”工程。

针对本地长期形成的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分散经营的传统习惯及部分农民对商标在农产品经营中作用认识不足的实际,通过与新闻媒体联手,采取走进农村、走进农企、走进农户“三走进”的工作方法,强化商标作用、商标知识的普及性宣传、专题性宣传、针对性宣传“三个宣传”,充分运用本地的优势树品牌、抓好龙头带品牌、完善体系促品牌。形成北有果品、南有蔬菜、西有茶叶、东有水产、中有食品五大农产品商标注册格局。引导、帮助农产品商标参与著名、知名商标的认定申报,使农产品商标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成为农产品企业市场竞争的好助手。

(三)发挥六项职能,服务七个特色行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工商机关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登记兴社、培训强社、商标富社、订单惠社、经纪活社、维权护社”六项职能,突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超前服务、重点服务四项服务,引导、扶持当地农户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水产养殖业、草柳编织业、渔网编织业、石材加工业、贝壳加工业、粉丝加工业等七个特色行业专业合作社。年内引导、督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总量突破350个。主动与农业、财政等部门配合,积极推荐有规模有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在资金、项目上给予的扶持,更好的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同时,组织开展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评比活动,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先创优,步入良性循环地发展轨道。

(四)建立农资行业自律机制,推进农资销售管理“一卡通”,搭建田头服务“大蓬车”,促进红盾护农活动地深入开展。

为农民设计一个联系卡,农民在购买农资时让农资经营户在卡上签名,并注明所购买的商品名称和数量,农民可凭此卡到工商机关投诉商品质量,也可凭此卡到农资网点享受优惠活动。搭建农资“大蓬车”,组织农资大户送优质农资商品下乡,深入村头、田头向农民作消费宣传服务。年内,将充分利用放影、幻灯片、印发宣传资料三个途径,组织30户农资经营户组成3个农资消费服务团,分赴18个乡镇作农资使用、假冒伪劣农资识别等知识轮回讲解,使广大农户用上放心肥、放心药、放心种。同时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在成立农资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促进红盾护农活动地深入开展。

(五)围绕三个重点,采取四项措施,促进经纪活农活动地深入开展。

经纪活农活动的三个重点:一是以培育壮大农产品营销大户、优秀农民经纪人为重点,加强培训、交流信息,探索营销路子,通过建立起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提高农民经纪人的整体素质和营销水平;二是以培育优秀党员经纪人为重点,带动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培育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以联系挂钩生产基地为重点,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副产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四项措施:一是建立农村经纪人信息网站,加快农户与市场对接。二是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促进行业协会工作上台阶。按照定位准确、作用明显、组织健全、服务周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镇、村行业协会组织建立,不断提高农村经纪人一头联系农户,一头联系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村经纪人的整体素质。四是降低准入门槛,搞好全方位服务。对农村经纪人实行“低门槛准入,零距离服务”。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做好培训发展服务工作。对农副产品经纪人实行优惠政策,免收费用,做到重点培育、有序发展、提高质量。全年计划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500名,培育营销额过百万元规模经纪人50户,重点帮扶有影响的经纪大户和经济合作大户20户,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当地农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六)普及建立镇、村两级消费维权联络站,促进消费权益帮农活动地开展。

一是通过利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资源,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在辖区内逐步实现“三无”,即无无照经营行为、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无违法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开展优先受理、优先处理、优先赔偿的“三优先”维护青少年权益活动。三是开展食品消费放心示范镇、示范街、示范店创建,实现全县有2个示范镇,有5条示范街,镇镇都有示范店。四是推进12315维权进农村活动,在往年选聘200多名村干部任消费维权员的基础上,今年再选聘200名村干部任维权员(联络员),实现全县村村都有维权站,天天都有维权员。日常工作坚持“四个做好”,即做好咨询服务、做好协助执法、做好消费维权、做好信息反馈,从而确保农民消费权益受侵害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查取证,合理解决。

(七)实施8185服务工程,举办两个洽谈会,积极服务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8185服务工程即8个工商分局在18个乡镇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点,扶持发展500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一是各工商分局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岗”,为返乡农民提供工商法律法规咨询、开业登记注册、经济信息传递等多项优质优惠服务,使他们一旦有了创业的念头,就为他们开好创业的头,促进返乡农民工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步入农村经济发展快车道。二是利用县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县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县经纪人协会的职能优势,促进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挂钩,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洽谈会、中介机构联系返乡农民工就业洽谈会,拓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三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数据库,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对较为突出的创业典型进行跟踪培育,促进其上规模上档次,更好地引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八)六项措施深化合同助农,不断探索工商搭台、银企唱戏的经济合作新格局。

一是为企业提供咨询、资信服务。及时向企业传授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当好企业“参谋”、“顾问”,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定向信用企业名单,推荐“重守企业”优先贷款,企业信誉资产转化为融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三是传授企业信用管理知识。针对县内大部分企业缺乏信用管理的知识的现状,年内计划举办合同培训班5期,培训企业人员600人(次),发放信用知识材料20xx份,帮助30家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四是及时调解合同纠纷,充分发挥企业信用援助机构和作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五是帮助企业制定合同文本。合同管理是信用管理的第一步,合同文本管理又是企业信用管理的关键。前些年的事实表明,有些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失,绝大部分是合同文本不规范造成的。年内计划帮助20家企业制订规范的合同文本供企业使用并继续对“霸王条款”进行修订,以维护企业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九)开展以“一清、两打、三反”为内容的执法检查,促进打假保产业活动的开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一清、两打、三反”即开展清无照,打假冒、打传销,反欺诈、反垄断、反商业贿赂,保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执法活动,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在专项行动中,对涉农、食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影响大、危害性强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围绕河蟹苗、紫菜机械、酒精等地方特色产业,深入开展打假保产业、执法促发展活动。在执法中,要与公安、物价、质监、药监等部门搞好配合,深挖案源,确保整治效果。具体措施:一是建立专项整治组织机构,形成全系统上下一盘棋,主攻一个目标;二是在社会上聘请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及时为工商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有价值、可靠的信息;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倾听企业、农户呼声,找准专项整治的工作重点,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切实打击损害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保护合法、守法经营者的权益,为地方产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8

(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到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大潮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农业企业之间合作,寻求新的出路,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和模式化经营。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在网上建立农产品服务通道和农产品销售贸易通道,有利于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和交易方式,为企业实现快速的贸易创造了条件。

(二)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

知识型农业是明显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知识型农业的显著特征是通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方法等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转变。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属于资源密集型农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知识型农业的发展步伐。

(三)有利于专业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强有力的科技作后盾,而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农业技术的培训、农民科学意识的提升以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都提供便利的通道。

(四)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农产品滞销或者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这极大的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农业生产、科学决策农业生产计划,对于调动起广大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业的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朋友的信息意识淡薄

受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制约,很多农民的信息意识缺乏。另一方面,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的老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业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也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阻碍了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使用网络的成本比较高,网络覆盖率较低

据一项可靠性调查显示,农村有90%以上的农户认为电话上网的费用较高,尤其是远离城市地区相对将为偏远的地区的农户普遍认为网络使用的成本太高。无力支付高额的上网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农民访问农业网站的机会,造成网站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种情况是,信息网络管理的维护者过分注重对网站形式以及网站硬件设施的管理和资金投入,然而往往忽略对软件和信息技术的更新,造成硬件设施过剩和软件设施不足的矛盾,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阻碍了有效信息的传播,侵犯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权利。

(三)农业信息匮乏,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农业信息的使用对象包括农民、农民经纪人、农业经营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等相关部门,由于信息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对信息的质量、内容要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信息的供应要满足不同受众的使用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发展的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信息内容、信息来源比较单一,转载信息偏多、原创信息匮乏,另外宏观的信息多,具有特色的代表的地方信息少,不能凸显地方农业的发展特色,也无法满足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需求。

三、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强化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职能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统一领导各区域、各行业、各部门的专业人才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做好规划、布局和分工工作。增加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提高良好的资金支持,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因为重复性建设或者建设不当等原因造成资金的浪费,也可以杜绝现象的滋生。另外,政府军还应该从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关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比如说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参与建设;提倡个人、集体、企业参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实行贷款优惠政策等。

(二)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信息网站的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站信息的交流与制度,优化农业信息资源的交流与整合,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因此网站信息的维护人员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与分类,根据农业信息资源使用人群的不同,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加工,确保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农业经济信息的管理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这对于拓展农业信息的来源渠道、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升网站信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农业知识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培训

归根到底,农民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信息化实施的程度。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农民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知识的培训。培养与培训是提升农民素质、普及信息知识、提高信息使用能力的最根本也是最快捷的途径;建立优秀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全面促进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通过网站知识推广、省市县的分级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信息人员的业务水平;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制定各种政策吸引信息专业知识的人才参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化信息人才,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稳定发展,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促进信息服务水准的提升。

(四)建立信息示范基地

信息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让农民朋友直观的感受到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扭转目前农村地区不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在信息化基地的建设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通过资金补助、政策扶持、项目优惠等措施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进行多方位支持,争取大部分示范基地农户具有查询信息、方便上网的条件,从而提升其他农户的信息化意识,达到推广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发展现代农业。

四、结语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9

由于农民长期进行体力劳动,因而身体锻炼方面有足够时间保证,关键在于做到劳逸结合,保证身体机能的活力。所以,提高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劳动者身体素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消除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的绝对贫困,保障社区劳动者营养供给。这是提高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人力资源素质的基本条件。现在,武陵山片区仍然还有许多贫困户,就湘西自治州而言,按照1196元的扶贫标准计算,大约还有80多万贫困人口。所以,该片区的基层政府和农村社区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营养供给问题,任务还很艰巨。其次,建立农村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由于目前武陵山片区农村家庭收入都较低,就湘西自治州而言,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家庭开支提襟见肘,许多家长为保证全家生活开支和子女读书开支,基本上是有病不医,很少去医院看病治疗,最终造成疾病缠身,身体素质差,无法劳动。因而,为开发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计,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必须建立农村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村社区疾病预防系统、社区医务室和乡镇卫生院,每个社区医务室至少安排1名护士和1名医生,护士负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护理工作,医生负责诊疗工作,保证农村社区农民家庭人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做到极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社区居民生病几率和提高疾病治愈率。最后,推行健康饮食方式。由于许多农民缺乏医学知识,难以做到病从口入。不少农民家庭形成了不洁、不良甚至致病饮食方式,容易生病。因而,需要在农村社区介绍健康饮食知识,推行健康饮食方式。籍诸多措施,提高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身体素质。第二,开办社区学院搭建农村社区劳动者文化素质、技能素质、思想素质提升平台。文化素质是农村社区人口受教育的程序及其文化科学知识的修养状况,如最后学历、文化知识的总量等;技能素质是农村社区成员个人具有的从事某种或某几种职业劳动的专门技术或业务能力,包括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等;思想素质是农村社区劳动者的思想意识、劳动态度、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等精神赋存状况。武陵山区农民勤劳勇敢、互助互爱,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但是依附观念和宗族宗法观念浓厚、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拥有丰富的传统种养经验,但是缺乏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相对突出的根本缺陷是武陵山区农民文化素质低而且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比率很小。就重庆而言,据2012年8月19日的重庆日报报道,拥有“一区六县”、总人口437.8万的重庆武陵山区,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和8%,掌握实用技能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重庆武陵山区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依然十分低下。以石柱县为例,全县农村人口44.25万,其中半文盲约占0.5%,小学文化程度约占6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为31.2%。[2]看来,提升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质量,必须着力提高片区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思想素质。由于农村社区学院是社区设立的、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素质培训的临时性的短期教育设施,可根据社区居民或社区运转需要实施短期课程或讲座培训。农村社区学院完全可以根据农时规律安排教学活动。如果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社区学院可以聘请专家来社区传授或解答技术难题。如遇到农闲时节,社区学院组织农民接受文化素质培训。它的教学活动不仅不会与农业生产相冲突,而且还能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因此,农村社区学院是农村社区劳动者学习文化知识、现代农业技术、法律知识的最佳环境和场所。

二、增强武陵山片区农村劳动者合作经营能力

小农经济的文化基因和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使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农户具有单干的生产惯习。在中国,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习惯只能契合农业的自然经济模式,无法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单干的小农经营完全与市场经济的合作的规模经营机制背道而驰,极大地削减了武陵山片区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致富机会。为增强农户致富能力计,应将增强武陵山片区农村劳动者合作经营能力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任务。第一,开展团结合作意识教育。利用社区学院对社群农民尤其是对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长期合作意识教育,向农民讲明中国农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职业群体,但又是社会能量最小的职业群体,其因是中国农民缺乏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处于散沙状态。说明不合群的危害,一盘散沙不利农民增强经营能力,难以争取和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阐明群体是人类扩大个人力量的最佳方法。世界广大,奥妙无穷,一个人要认识世界,穷尽其本质是不可能的;同样一个人要改造世界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动员世人一起参与才有可能,因此有必要组织具有统一协调能力的社会群体,以群体的整体力量和集体智慧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国农民应该像市民一样组成各种单位,结成各种组织群体,发展市场经济,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最后,介绍组建合作组织的技术及其运行规律。第二,帮助农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国家鼓励中国公民组建党派和宗教以外的民间组织,为中国农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武陵山片区农民可以组建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意做得大的农村社区还可以成立股份合作社。最佳途径就是以社区产业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法律依据,组建必要的专业合作社,为增强武陵山片区农村职业群体合作能力创造活动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开始执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性质、法律地位、产权安排、组织成员的资格与责任权利、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与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农村社区的专业合作社只要按照其规范运行,就能得到法律保障,就能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帮助农民合作社提高团队绩效。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必须使之产生团体效益,才能提高农民合作经营能力。为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乡镇政府应该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合适成员,实现技能互补,组建领导班子,选定最具领导能力的社员担任专业合作社的领导人;确定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目标并界定成员职责,实行主副分工;建立好相关规章制度、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合理的工作机制;建立过程检查总结机制,重视过程沟通,强调阶段管理;重视人际协调,避免关系冲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注重细节培养,提升成员技能,建立共同利益体。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团队绩效,提高农村社区劳动者的合作经营能力。

三、大力培养武陵山片区农村经济能人

就目前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农民素质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要把每个农村劳动者培养成致富能手是不现实的。开发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人力资源最有效途径是尽快培养一批农村社区经济能人。农村社区经济能人指具有特殊经营素质、在市场经济中善抓机遇,创办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善于经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率先致富并乐意帮助群众致富的、对农村社会有较大贡献的农村社区经济领头人。这类农民具有文化水平较高、见多识广、积极上进、有能力、有勇气、善于经营的特点。他们是农村社区土生土长的经营人才,是推动农村社区尤其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生力军。因此,武陵山片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建立农村社区经济能人培养制度,为扩大武陵山片区农村商界人才队伍创造育人环境。第一,针对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经济能人化状况分类分期培养更多的经济能人。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现有经济能人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在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上的能效。其次培养潜在经济能人。潜在能人组与经济能人比较接近,在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最容易被经济能人带动,对经济能人或其它人所从事的生产活动表现出敏感性,非常关注并迅速模仿这些生产活动,属于发家致富的“易感人群”。但是由于渠道、资源、资金等因素的欠缺,致使他们没有能够像经济能人一样从事专业化生产并获得成功。所以着力培养潜在能人组,针对具体情况为他们解决渠道、社会资源、资金等困难,促使他们向经济能人转变,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扶植农村社区现有经济能人。农村经济能人在市场经济也会遇到各种实际经营困难,所以,政府要时刻关注山片区农村经济能人的经营过程,要派人经常到经济能人家中,了解实情,解决困难,为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为农村经济能人提供优质服务,落实技术人员进村驻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组织经济能人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产品,获取市场信息;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和争创品牌活动。待他们的经济实体有一定规模和取得良好效益后,就开始给他们分配带动村内其他农户致富的任务。同时,加强对经济能人的引导与监督,防范可能出现的不良动机或者违法违规行为。第三,大胆引进外地经济能人进入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创业。在扶植本地经济能人的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经济能人来本乡镇发展生产。要筑巢引凤,为外来经济能人解决住房、户口、安全等问题,吸引多方经济能人来本乡镇投资创业,给本地农民带来新理念,起示范作用。第四,把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善经营的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农村党员是农村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农村社区经济建设中应该起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农民党员具有关心群众、政治素质较高,所以将善经营的农村党员培养成农村经济能人,就能起到带动更多农民致富的效果。首先是科技引路,对善经营的农民党员开展技术培训。请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大规模地培训了一批基层党员,使农民党员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其次是项目带动,建立示范基地。以创设党员示范岗为契机,鼓励党员干部创办经济实体,最后是典型示范,培植党员科技示范户,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农村社区经济能人,带动广大群众致富。

四、建构促使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把国民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做重要资源加以挖掘、培养、利用。但是具体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域、某个行业、某个单位,需要开发的内容有所不同。就开发武陵山片区农村人力资源而言,武陵山区农村区域需要打牢持续发展的根基,而生态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农村文化等四大子系统共同具有的原初性、内发性、基础性、恒存性、持续性,使自身自然地演化为支撑农村区域不断发展的根基要素。所以,建设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人口素质、农业经济、农村文化是现时期武陵山片区开发的主要任务,需要武陵山片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具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的素质和技能。由此可见,开发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就是要开发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居民在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村文化方面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村文化成为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确立的分析维度。第一,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潜能与活力开发指标。从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维度分析,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应该包括如下生态环境类指标:了解生态环境知识,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循环与平衡知识、生态环境构成知识等;掌握生态保护技能,如掌握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以及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习惯,如放弃化学农业生产方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等;学会分析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学会收集生态环境信息,提出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方法;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的责任感、践行生态伦理等。第二,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发展农业经济潜能与活力开发指标。从发展农村社区的农业经济维度分析,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应该包括如下农业经济类指标:农业知识和农业经济思想以及国家农业政策;掌握传统农业技术,如精耕细作、地力常新、适时农事、育种繁育、有机种养、积肥等技术;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如农业机械耕作、设施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经营、创意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技术;善于对农业生产进行成本核算、追求农业生产效率、组建农业股份合作企业和经济组织、开拓农业新领域、发展新型农业和特色农业等。第三,武陵山片区农村社区繁荣农村文化潜能与活力开发指标。从繁荣农村文化维度分析,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应该包括如下农村文化类指标:了解农村文化的基本构成与分类以及基本功能,认识农村文化的基本特征;至少掌握一门农耕社会的谋生手艺;熟悉乡规民约和本地风俗习惯;自觉保护和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社区文化组织并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具有将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结合的技能;善于文化创意并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等。

五、结论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篇10

【关键词】现代农业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农经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22-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三农”问题被整个社会和国家所关注。连续十一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出台惠农政策,中央将“发展现代农业”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农业生产企业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民和农业经营人已难以适应农业生产产业化、科学化、集约化、自动化的要求。因此,加紧培养能够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涉农的专业分得比较细,种植的不学养殖与加工,养殖的不学种植与加工。但许多农业企业却是一个综合经营性的单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所以许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最后变成了改行或回家务农的尴尬境地。面对新的政策、新的挑战、新的发展机遇,中等职业学校农经专业如何适应时展要求,调整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经营和管理人才,成了中等职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解决制约农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农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分析

(一)在农业人才业务素质方面,农业企业主们认为应该加强以下课程与训练:

一是应培养种植、养殖、加工和管理营销一体化的人才。二是增加“环境与保护”课,让毕业生了解资源与环境、社会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三是增加学生外出考察与参观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现代农业,增强学生对的专业吸引力与自信心。四是增加“综合开发与联营”课,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农业项目的开发,如何与他人进行联营等知识与内容,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五是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加强人生规划训练与职业生涯发展模拟训练。以提高毕业生人生规划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尽快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工作岗位并不断发展。

(二)在农业人才综合素质方面,农业企业主们主要有以下要求:

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要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二是要有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尤其是应变突发事情的能力。三是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动手操作技能。四是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表达能力。五是要有一定的总结、思考与创新能力。六是要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七是要有适当的写作、项目建设与开发能力。八是要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计划与控制等管理能力。九是要有较强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

中职学校必须努力在上述方面下功夫,才能培养出与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农业人才,即:培养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并具备“肯做、能说、会写、勤想、善管”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现代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面向农村的农业专业设置过细

面向中职的农业专业设置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结果出现了,种植的不学养殖,养殖的不懂种植知识,学经济的就知道经济。这样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农村实际尤其是在农业企业就业。

2.综合职业能力弱,理论知识偏重

现在农业企业需要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然而我们原来农经课程设置理论偏重,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不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思路。

3.专业课程与当地情况不相适应

以往教材的编写讲究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各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又各不相同。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材选用都面临着改革。

4.课程结构与教学时数安排不合理

与现代农业不相符。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主要是以“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为形式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体系,存在专业基础课课时过多,实训课偏少,实习课不足,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强化,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升。

(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职校师资大多来自于院校,现行农经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诟病,缺乏项目化教学等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四、课程调整策略

(一)课程设置调整的思路与原则

坚持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核心技能为本位的新体系。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地的农业企业服务,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1.课程设计的依据

课程设计以农业企业以及农业规模经营的岗位(群)分析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立足于当前,立足于当地区域经济特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以“宽基础、活模块、多元整合的项目课程”为主体理念,来设计农经专业课程。

2.农经专业课程设计的原则

(1)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的生存和就业靠得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可以靠学习课本的知识来获取,但综合职业能力只能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才能获取。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必须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出发,从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来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

(2)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现在的职业教育不光是满足学生求职的需要,而是要求其从终身教育出发,为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出发来谋划。为学生今天的就业和明天的转岗、晋升与创业而准备,立足于个体的发展才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目的。

(3)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的农业发展方向是企业化,由于农业生产季节等原因,生产上以生态立体化、综合化、经营化为主,所以企业需要的是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知识都懂的综合型人才。

(4)满足区域特色的需要。因为农业有其地域的差异性,有其传统特色的传承性,这就注定了农业有其浓厚的区域特色。

(二)农经专业课程的设计

农经专业课程以“宽基础、活模块、多元整合的项目课程”为主体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任务分析为入手来设计具体的课程。

(1)“宽基础”部分是拓宽学生的文化基础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克服学生专业知识的偏面性,同时又为满足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转岗、晋升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来设计。现在给学生所学的就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种植、养殖、经济类知识的总和。这三者知识有很强的互补性和迁移性,更有利于胜任岗位工作。宽基础在功能上可以分为如德育、文化、工具、社会能力、职业群专业类等五大板块。在这五大板块设计时,尤其是专业基础知识不仅是专业门类的整合,更要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计时要始终贯穿多元整合的理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农经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计

类别课程

德育类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文化类语文、数学、英语

工具类计算机基础、书法、应用文基础

社会能力类职业指导与创业、公关礼仪

职业群专业类种植基础、养殖基础、管理原理

(2)活模块部分以学生面向就业岗位(群)为主。“活模块”是一组对应职业群各职业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职业或岗位,称为“大模块”。每个“大模块”由一组指向一个能力或技能(工作技能)的“小模块”组成,是围绕此职业或岗位必备能力形成的模块组合。

根据江山市农业企业特点,以及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确定活模块分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营销与管理类等四大类,并且种植类又确定了以食用菌栽培技术、果蔬生产技术等四大类项目,其它类项目如下图表。其中的一个项目可以包含多个二级项目,如种植类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可以分多个子项目:木耳栽培、白菇栽培、香菇栽培等,而在这些菇类中又以白菇栽培为主展开。每个二级项目又可分多个小模块。以工作任务引领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工作岗位。在这里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所以在编辑项目课程时我们注重结合地方经济的特色。如表2所示:

表2:农经专业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

种植类食用菌栽培技术、果蔬生产技术、粮食生产技术、园艺生产技术

养殖类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殖与改良、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畜禽疫病防治

加工类畜禽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

营销与管理类农产品营销、农业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农村经纪人实务

(3)多元整合。我们将多元整合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课程的整合,如将种植、养殖、食品加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的课程整合到农经专业中来,使农经专业的课程能适应现代农业尤其是农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第二层是课程内容的整合,如《种植基础》就是将原来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等几门课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

(4)项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同时在以重复的、刚性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时,注重职业情境中的实践智慧的培养,开发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三)以专业课模块为核心的“四阶段”教学模式

在模块教学中,以食用菌这一模块为例来说明“四阶段”教学实习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专业感知,组织学生到行业与企业进行参观。参观江山市食用菌研究所(了解食用菌种类和整个生长过程)、王桐根食用菌栽培基地(了解江山白菇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和基地建设情况)、松兴食用菌有限公司(了解白菇工厂化生长情况)、食用菌交易市场(亲身体验和了解白菇交易情况)。参观后利用半天的时间进行师生交流和总结,通过参观增强了学员对食用菌尤其是江山白菇的感性认识,增强其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为专业学习。专业课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粗线条形式向学生传授江山白菇的装料、灭菌、接种、管理、采收、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

第三阶段为跟班实习。组织学生到食用菌生产基地或公司进行第一期实习,实习内容共六项,分为装料、灭菌、接种、管理、采收、销售。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每项内容都要参与,因为工厂化的白菇生产基地给实习提供了可能与保证。

第四阶段为总结提升。主要内容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组讨论,并撰写实结,整理在实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习,使其对该专业应知和应会的知识能够全面掌握,通过劳动部门技能等级证的考试后,该专业模块的教学结束。

通过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校本教研和课程开发,形成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理念,掌握农业前沿技术。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办学品位,提高学校农经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扩大学校办学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优秀学员来校学习,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五、实践成效

为了求证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经过课程调整后学生学习的社会效果,我们对08级已就业学生进行了实施效果调查。

08级天篷班学生共有39名。在天篷公司、绿叶公司等8个单位共25人,全部为公司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畜牧公司8人,均为技术骨干,其中一个已被聘为场长助理;另有4人做畜产品销售,其中一人为嘉兴地区总;只有2人从事其他行业,但前景远不如从事农业的学生。我们当初为天篷班学生设计的职业人生规划就是:工作几年,积累人生经验、管理经验、技能技术;若干年后,或是留在企业岗位创业,或是自己创办农业公司,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从目前形势来看,基本实现了当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基本实现了我们调整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

从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我们培养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就业形势好,发展前景广阔。解决了在以前农业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回家务农的尴尬局面。这主要利益于我们能根据当前现代农业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找到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