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质学科研方向十篇地质学科研方向十篇

地质学科研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12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1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给出的地理学定义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郑度院士和陈述彭院士(200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其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陆大道院士(201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学科体系),其对象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演化过程、区域分异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地理学方法论的精髓在于把握区域的差异性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也是地理学与其它研究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学科的重要差异。通过上述三个笔者能找到的国内最权威的地理学研究界定可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且该表层具有圈层结构特征;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学问;地理学是认识地球表层环境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认识、利用地球表层环境并与之和谐共处的指针。

2.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之一,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事实上,涉及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学科,不仅限于地理学,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惟有地理学,即从地理学入手研究人地关系,是明确以地域为基础的。为此,我国已故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院士(1991)就明确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具体地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地区综合发展上。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总目标,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

3.地理学的学科视角

美国国家研究院在1993年专门成立了“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其主要针对此前10年地理学这门学科在美国经历的一场复兴,首次对30年间美国地理学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于1997年出版研究报告《RediscoveringGeography:newRelevanceforScienceandSociety》。我国学苑出版社在2002年12月出版了中译本《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该报告指出,地理学像其它科学分支一样,具有一套发育完善的视角(见图1):①通过地方(place)、空间(space)和尺度(scale)的动态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②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③应用图像、语言、数学、数字和认知方法的空间表达。换言之,地理学观察世界的视角是通过对地方和尺度(横坐标)的聚焦,穿越环境动态、环境—社会动态、人类—社会动态(纵坐标)三个综合领域,而空间表达(矩阵的第三维)则加强并驱动其它地理学分支的研究。

4.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94)从整个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上研究了科学体系,提出地理学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并列,是一大科学体系,故称为“地理科学”。地理科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系列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钱老还认为,应将地理科学分为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工程科学)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应用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规划、遥感、计量、制图等方面实际应用技术。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上看,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从层次上看,其是一个从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二、地理科学的学科功能

某门学科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的学科地位,很大程度是由它无以替代的“功能”所决定的。地理学的学科功能包括科学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科学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人类科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即对人类知识体系有用。社会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即对指导社会实践有用。北京大学著名地理学家蔡运龙教授(2011)将地理学的科学功能归纳为“究天人之际”,社会功能总结为“经世致用”。“究天人之际”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研究人地关系。《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后来“经世致用”一般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地理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即是能够指导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践。

蔡教授具体总结了地理学科学功能的独特性,即重视细节而忽略整体的特征,认识地球表层的复杂性、景观的多样性及其中文化传统的丰富性,从不同的时空尺度解读格局与过程,强调实地调查,依赖精确观测、遥感等技术,地图学等可视化表达方式,“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学科构成。地理学社会功能的独特性是指将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区域与全球、分析与综合、普遍性(空间)与独特性(地方)、定量与定性有机融合。地理学所关注的科学问题直接指向当前决策者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地理学家主要通过以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决策和为专门用户提供咨询从而成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因此,地理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今后,其将通过帮助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未来而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贡献。

三、地理科学未来十年研究的战略方向

1.主题一:怎样理解和响应环境变化

持续增加的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和气候变化改变了地表环境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虽然研究已证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栖息地丧失和水质退化愈发严重,但对人类自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未曾充分考虑。地理学家正采用GiS、遥感和地理空间可视化等技术来分析自然过程和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以弄清自然和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各自影响。更全面地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化、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分布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在环境变迁中不断变化的脆弱性,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风险管理和生态修复的基础,同时也可指导旨在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的政策制定。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如何改变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②如何更好地保持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濒危的生态系统;③气候和其他环境变化将如何影响人与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

2.主题二: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达到80~120亿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口增加将出现在城市。许多城市将为容纳快速增长的人口不懈努力,而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张将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文系统、气候、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聚落形式的形成过程、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面临的可持续性的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认识更加拥挤的世界所面对的挑战十分关键。确保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可获得相应食物资源是其中的挑战之一。由于当前出现的饥饿不是因为全球的食品匮乏,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和食品分配制度的低效或不公平,要解决10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需要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和分布系统、变化的食物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影响。人口数量的扩张和流动性的日益增加会使卫生保健的战线拉长,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标准会随居住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利用空间分析、GiS和疾病扩散空间模型,地理科学有助于理解全球化、人口迁移、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经济状况以及政府政策对健康和传染病扩散的影响。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疾病和卫生保健方式,对认识和理解不同人群的疾病行为和变化的脆弱性非常重要,这些信息对制定能够改善全人类福利水平的政策十分必要。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100亿人在地球上如何生存和分布;②如何在未来10年和更长时期内可持续地养活每一个人;③人口居住地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3.主题三: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与社会的快速空间重组

在过去数十年内,从人口迁移到货物运输,全球流动性明显增强,并对交通运输、通信、经济甚至政治冲突的形式产生影响。现在迫切需要通过深入评估单个地方的发展,以及利用GiS和地理空间信息等开展大尺度的空间研究,了解流动性增强的原因和后果、流动性的地区差异、虚拟(如互联网及其他媒介)流动性与实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全球化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高了人们对贫困和社会动荡状况的关注。地理学阐明这种不平等格局以及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产生这些格局的过程的研究,可以为理解贫困和消费方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平等影响提供解释。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剧变,主导二战后时代的地缘政治架构已然崩溃,现实提出了对强势政府和团体的领土议程、边界变化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匮乏在合作与冲突中的作用等开展扩展研究的需要。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人口流动、物资交流及思想传播如何改造世界;②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平等;③地缘政治变化如何影响和平与稳定。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2

关键词:基层党校科研特点

党校教育融党性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科学研究作为党校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塑造党校形象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创新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党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明确一个意识

明确一个意识,就是明确科研工作的基础作用。在基层党校中,不少教师甚至领导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一是没有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认为在党校重点是搞好教学,科研可有可无。其实,在党校教育的功能,科学研究是基础,人才培养的学术水平源自科研,社会服务的应用成果来自科研。没有科研的支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就是无源之水,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地位也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从一定意义讲,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质量又体现了科研的水平。二是认为科研工作是上级党校的事情,基层党校由于条件限制,不容易开展,也不好出成果。固然,基层党校在资料占有、学术水平、科研条件等方面不如上级党校,但也有一个优势,就是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容易发现问题,只要平时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就可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为教学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基层党校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充分认识科研在党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切实加强科研工作。

二、坚持两个方向

基层党校的科研服务方向主要有两个:

1.为教学服务,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决定了科研就应该为教学服务并强化教学。当前,就是要在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为教学改革注入新鲜活力。

2.为我国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突出四个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又通过服务赢得了党委政府对党校的支持,把党校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三、突出三个特点

基层党校的科研应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1.实

它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态度。就是要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谨的学风进行科研,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一是在引用理论、名言、俗语上,要认真鉴别,力求与原文一致,出处可靠,特别要注意对科学原理的正确理解,不要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二是作为论据的材料要真实,绝不能为了证明的需要而瞎编乱造。特别是引用数字更要注意真实性,不能夸大缩小、瞎编乱凑。三要独立撰写,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反对抄袭、剽窃别人的科学成果。

2.深

它反映了作者的学识水平和理论修养。一是有一定的高度。站在较高的层面审视、评价、分析事实,用大视野的眼光说明问题。二是有一定的深度。对所反映的问题要分析透彻,击中要害,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带有普遍性和方向性的根本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新

它是科研的生命和本质。科研不能重复已有的科研成果,必须有自己的发明、发现。要敢于开拓新的领域,创立新的方法,探索新的角度,增加新的知识,以完善传统的理论,旧的假说,建立新的理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思想增值”。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创造性思维,在论题、选材、方法、见解等方面努力创新,去实现“思想增值”。

四、实现科研“四个转变”

1.在科研方向上由“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变

基层党校的教师一般没有稳定的科研主攻方向,往往是遇上什么问题就写什么论文,从长远来看,学术研究应该打阵地战,先确定主攻方向,然后再逐步解决有关问题。要积极同上级、

2.队伍由单打独斗向联合攻关转变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的公关形式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科研人员之友协力合作去完成科研任务,要积极同上级、兄弟单位联系协作,共同攻关。兄弟单位联系协作,共同攻关。

3.在科研态度上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

现实中,基层党校的老师搞科研普遍积极性不高,被动性的较多,常常是为了参加一些理论研讨会,应付职称评审。这样,不仅科研的数量不够,质量也难以上去。因此,要充分理解教师搞科研的辛苦,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调查研究,进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

4.在科研考核上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3

关键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

水文、环境以及工程地质的研究属于公益性、基础性的工作,事关国家生态管护、环境保护、资源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国际大趋势,多学科综合研究,依托高技术,解决、探索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科学难题,为此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必须要向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概述

(一)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是地理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各种运动和变化的现象。对于水文地质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任务:治水、找水。目前在找水方面,主要利用岩溶裂缝水和第四系含水层,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对于碎屑沉积岩、深浅变质岩、新老火山岩以及碳酸岩分布的研究,对导水、容水构造方面的寻找都取得不错成绩。例如,利用激发极化衰变场法,确定玄武岩裂缝含水区井位,利用电场选频法找水、确定井位,对全国地区水资源运用起到巨大作用,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二)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这一词最初起源于20世纪中叶,是为了解决地面沉降、泥石流以及滑坡等方面而提出的。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对大面积灾害地质的调查、对国民经济开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进行评价分析,采用科学的环境地质探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目前来看,我国环境地质研究在地面水源、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污染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为日后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大量研究资料。

(三)工程地质

对于工程地质的研究主要是为工程应用而服务,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地震、岩体稳定性、地质灾害等等。在建筑中,对于地基土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对于工程地质的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目前来讲,对工程地质的勘察探测方法是多样的,具体包括:地质雷达测量、微震测量、井中和地面测温以及声波法等等。在工程施工中,工程地质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路基地基压实检测、隧道衬砌检测以及桩基质量无损检测、地质构造检测等等。

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所要遵循的线索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应该遵循以下三条线索:

1科学化发展方向应该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据,具体包括,南水北调、西北水资源三峡工程等等。

2科技化发展应该以为政府职能服务、为履行政府法律作为方向。政府职能服务包括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督利用等等。政府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以及矿产资源法等等。

3科技化要向多学科延伸。对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利用地质学基础知识在环境科学以及土木工程学上的应用,由于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专业领域比较广、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向多学科延伸。

(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具体发展方向

1隧道工程。军事工程、地下铁道、采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以及铁路等等都包含隧道工程,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铁路建设来说,我国已经有60年余年的历史,其中在隧道建设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岩溶地层止水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大瑶山隧道建设,其隧道长度为14.925km,通过岩溶区深埋为400m~500m左右,长度在1km左右,曾经在20世纪90年生过一次重大的涌水涌砂事件,造成铁路瘫痪,因此国家提出了关于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相关的研究课题,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相关知识,此课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科技化发展方向,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充分突出这一主题。

2岩石边坡。边坡问题在水库回水、水利工程坝基、水运航道、公路沿线、铁路工程中表现的非常普遍,影响岩石边坡的主要因素包括,河谷外鼓、河谷卸荷回弹、采煤活动对上覆地层的影响、硬岩地层中软弱夹层的风化以及长河谷下沉对边岸的影响等等。

3填海造地和围湖造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实施了大量填海造地、围湖造田的项目,由于缩小了胡泊的实际面积,从而促使泥沙积累速度加快,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发生变化,水灾严重、洪涝不断,为解决此问题,应该加强这一方向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科技化发展。

4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我国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等等。当前的水资源系统主要模式是,雪山融水进入水库,然后从山前沿着河道向地下渗入,最后从平原地区溢出,最终形成绿洲,在今后发展上要从农业灌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人工改进上做进一步的调节。

5为规划服务。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工作,更多是为规划服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具体包括,中国地质灾害图、全国环境地质图系以及图文结合的中国重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等等,为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资料,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要以此为方向。

结语

正确把握社会需求与科学发展趋势,摒弃传统单学科发展思维,扩展视野是促进当今水文、环境以及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基本概念以及科技化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对我国地质科学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4

关键词:高校;科研动机;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098-04

当前,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年完成大批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这些成果和论文推动了北京市体育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带来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体育科学研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论文的学术价值不高,甚至出现花钱买文章的不良现象,这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扰乱了体育科学研究的神圣感,降低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的研究,了解影响科研的各种因素。长期以来,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造就了知识传授型的教师。不少高校体育教师忙于教学、偏重经验、满足于现状,甘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并非将教育当作一种展示自己生命活动的事业,而只是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忽视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忽视科学研究带来的巨大潜力,这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使得我国体育科研的水平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进行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能够了解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现状,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向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北京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共抽测50人,性别、职称比例如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国内有关体育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客观、全面的研究方法提供参照。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并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科研动机、价值取向及影响因素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经12位专家评估,问卷效度达到86%,问卷基本能够反映研究的问题。本次调查向北京高校体育教师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50份,其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2.3数理统计法对采集到数据进行统计,和ex—cel2003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动机的分析查阅文献发现,科研心态是研究者从事科研工作的心理活动的总称,对于教师整个科研活动的全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并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体育科研动机系统正是体育科研心态的核心,是驱动和维系科研人员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其结构是由内容维、状态维、性质维构成的三维结构。分属“三维”的诸动机要素在组合类型、个体表现及其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同时,多样的动机要素及其结构类型在科研人员的内心深处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显示整体效能。国内对科研动机的相关研究非常少,对体育教师科研动机的研究更少。

2.1.1对内容维的分析科研动机的内容维有四个要素,即处于谋生、获取功利、满足兴趣、追求真理。这四个层次依次递进,体现了科研人员的不同的层次需求,构成了科研动机从盲目——自在——自为——自觉的层次趋势。从调查统计可以发现(图1),大多数人进行科研的主要动机是谋生、功利、兴趣,没有纯粹为了一方面而进行科研的,其中为了晋升职称和自身的兴趣是构成内容维的主要动机。

2.1.2对状态维的分析科研动机的状态维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有意识。从图2的状态维分析可以发现,95.8%人科研动机处于前意识状态,他们赞同科研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有59.6%的人科研动机处于有意识状态,他们认为科研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而有21.3%的人是很不情愿地进行科研。

2.1.3对性质维的分析科研动机的性质维分为认知、道德和审美,三者依次递进。从表3可以发现,体育科研的认知动机赞同率最高,即赞同体育科研是为了认知体育规律、把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对于科研是为了提高人民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性质,多数人也表示赞同;而体育科研是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和状美的性质,许多人也表示赞同。这三面的动机从体育认知,深入到体育道德,再到审美,层层递进,赞同率逐渐下降。说明许多教师对科研的理解仅停留在事物外化的表面,还没有将其内化为自身和社会更为高尚的追求,也就是体育科研的最高境界。

2.1.4进一步分析以职称、年龄和学历为变量,以性别和高校的性质为协变量,对“是否出于谋生的需要”而进行体育科研的动机做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种类型的人群的科研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北京高校教师对进行科研是否出于谋生的需要的态度比较一致,考察的人群均比较赞成为谋生而进行科研的动机。各年龄分组的人群的动机均呈现相似的规律分布,即随着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递增,“出于谋生需要”而进行科研的动机也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体育博士生比较重视科研,他们将科研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动机最强。进一步以职称为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种职称教师的科研动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从均值上看,他们都赞同以科研作为谋生手段,其中职称为助教的教师赞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教授和讲师,而副教授赞同程度最低。从以上分析发现,北京高校教师普遍赞同科研作为谋生手段的动机,各种职称、年龄、性别、学历、高校类型的体育教师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从谋生动机的分布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学历高、职称低的教师出于谋生方面的需要导致科研动机相对较高;而学历低、职称较高的教师科研动机相对较低。此外,以职称、年龄和学历为变量,以性别和高校的性质为协变量,对功利动机进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越小、职称越低的教师,晋升职称的科研动机越高;相反,职称越高、年龄越大的教师,晋升职称的科研动机越小。综上所述,体育科研动机与谋生、功力、兴趣、自律、愿望与追求、认知等多种因素有关。分属“三维”的诸动机要素在组合类型、个体表现及其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体育科研形式不容乐观,科研人员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和获取利益的方式,非常不利于体育科研工作在正常轨道上的发展,这也是产生花钱买科研、请人代替写文章的原因之一。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如果一些人还认为其科研动机只是谋生和功利,那么他的科研动机就不可能是追求真理。此外,年龄小、学历高、职称低的教师科研动机高,而年龄大、学历低、职称高的教师科研动机低。

2.2价值取向的分析

2.2.1教师科研价值取向的层面分析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目标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态度、心理和行为倾向。教师科研的价值取向体现教师对科研的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潜在追求,决定教师对待科研活动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对于教师的职业目标有重要影响。随着教师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家庭、兴趣、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对其的影响,其科研价值取向也呈现出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并以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最终内化为每一个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

从表3可以看出,除经济方面外,大多数教师均对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表示赞同。科研的价值取向涉及课程改革的所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认为科研可以提高社会地位,而不赞同提高经济地位。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年龄段、学历层次、职称的教师在以上几方面的价值取向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社会地位、学习技能、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综合素养是当前北京高校体育教师共同的科研价值取向。

2.2.2影响高校体育科研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体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可分为表层价值取向和深层价值取向两种水平。表层价值取向是指易受政策、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职业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价值取向,如教师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和职业的稳定性等的变化而引起的教师在对科研认识上的变化和教育行为上的选择;深层价值取向是指受教育者本人教育观念思想意识、意志、动机、信念等左右而发生变化的价值取向。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北京高校体育科研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地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体育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水准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四个大的方面,既涉及表层价值取向,又涉及深层的价值取向。表层价值取向是基础,深层价值取向是核心和灵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价值取向虽然比较正确,但是教师很少认真反思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这就容易受社会、经济、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而迷失原有的正确方向。由此可见,北京高校教师的科研价值观还不够全面,这影响了他们形成积极的、整体的价值取向。

2.3体育科研动机与价值取向的相关性分析动机、价值观、价值取向应属于心理学的个性倾向性的范畴。动机是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活动的动力,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因此,体育科研动机也应该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而价值取向则“在一个一个有关‘值得的’看法背后,是一整套具有普遍性的,有组织的构念系统,这套构念系统是有关对大自然的看法,对人在大自然的位置的看法,人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以及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时对值得与不值得做的看法。”价值取向一般具有动机的功能,对个人和群体行为、态度具有评价、规范、禁止和指导作用。从图4可以看出,科研动机和价值取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368(p

3结论与建议

1)北京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动机主要与兴趣、谋生、功利等有关,真正为了追求真理的高尚目标进行科研的人只有38.3%。建议提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取消职称终生制,这将有利于提升其科研动机。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5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不但要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还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敏锐的问题意识、研究与反思能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于教育实践的能力上。研究教育科研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意义重大。

1.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明确指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这样,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大目标。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向我们的教师教育向专业化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师不应是被动地适应新课程,而应是主动地引领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研究与反思能力,具有能将科学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转化为教学方法、操作技术和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能力。教师的这种教育科研素质应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路上来”。以往我们的教师教育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方面培养很多,在教师的科研素质方面培训较少涉及,导致许多师范生参加工作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难出成绩,这与缺乏研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科研素质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一个需要新知识、创新知识的时代,一次性的学校学习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人们需要终身学习。然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策略,需要从学校教育中获得,学校教育就要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能力、方法的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有能够更新创造、适应学生学习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去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下的新要求。这就要具备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并不能只满足于能当教师,还应该是教育改革者、教育研究型的专家。所以,教师教育必然要从能当教师、会当教师、当好教师向研究教育、独立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模式的方向发展,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

3.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学会“研究”,因为教师的职业与“研究”密不可分。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每个儿童都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地了解儿童、研究适合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方法,掌握教育儿童的基本规律,因此,为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教师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4.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要求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

目前,师范院校仍然是教师教育的主体,但在我国的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中,并没有提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要求,在具体培养措施中也没有给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以一席之地。这种状况导致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些具备简单教学技能、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近些年来,一些师范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并提出“教学和科研统一”思想,且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通过系统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知识要素,同时也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伯尔纳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因此,通过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科研才能,减少工作后的盲目探索。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还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提高理论教学的深度和高度,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5.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应加强对学生教育科研活动的指导

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可以说只是为他们成为合格的教师奠定了教育科研素质的基础。它不同于教师的科研活动,从选题的范围、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科研活动的过程来看都有很大的区别,更多的是技能层面的训练。尽管如此,参加科研活动本身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既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又可以掌握科研活动的具体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问题研究的意识、培养独立探索科研成果的能力、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方法。因为搞科研,就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还要查阅资料,整理、分析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要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际观察,掌握具体科研方法的运用;通过成果交流又可以掌握大量信息,在比较各种不同意见和思考时吸取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成果。教育科研活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理论学习的理解与反思都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正是我们所要求培养的教育科研素质。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6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学科 知识服务 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0

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基础上展开的高层次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使研究生能够把握本专业的最新进展,追踪学科前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培养研究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信息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支撑。图书馆以其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专业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但信息素质教育不是文献检索课教师等少数人的工作,而是与图书馆的其他知识服务工作,如参考咨询工作、学科馆员工作等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为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建设方向。学科化知识服务以“学科馆员制”为主要运行机制,在学科范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知识服务,具有资源集成、服务集成、交互性、动态性等特征,使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用户需求、信息素质教育、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做到无缝联接,形成良性循环的学科知识服务动态交互系统,有力地支持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如何深入开展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高校研究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根据一些高校图书馆所做的研究生信息素质调查分析,研究生的信息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725名研究生连续三年的跟踪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在文献信息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信息意识淡薄,知道并经常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不到50%;②信息知识短缺,有近60%的研究生未系统学习过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相关课程;③信息能力薄弱,目前研究生多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725人中仅有194名学生通过查找专业数据库获取信息,占26.48%。西北师范大学所做的西北地区15所高校的调查分析中,有39.3%的博士生和32.6%的硕士生认为自己“需要了解网络资源内容”,有56.9%的博士生和45.8%的硕士生认为自己“需要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这说明研究生在“利用信息资源检索,满足自身深层次需求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信息素质需进一步提高。2006年宁夏大学对本校研究生的信息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完全不知道如何获取外文资料的研究生接近40%,有63.44%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上过文检课”,73.48%的研究生认为“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不熟练,需要专门学习和训练”。

上述调查虽然只是反映个别院校的状况,但一斑窥全豹,我们不难看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欠缺。因此,高校必须充分重视研究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带动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科研队伍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竞争力。

2 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的特点

由于服务对象为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笔者认为,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2.1 阶段性

不同的生源构成导致研究生的信息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研究生学科化知识服务中必须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为人门教育,针对研究生新生着重介绍图书馆资源与利用以及文献检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第二阶段是专业信息素质教育,使研究生掌握获取和利用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方法;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不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种技能,更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必须以良好的信息素质为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研究生能够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并将确信有用的信息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实现科研创新。

2.2 专业性

在高校,学科与专业成为划分用户群最自然、最基本的依据…。在相同学科的研究领域中聚集着一批有着相近的科研环境、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研究习惯等的人群,他们对于学科知识与服务有着相对集中的共同需求。并且,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是以自学为主,教师授课为辅,边学习边参加课题研究,因此他们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更要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williams的研究也表明,信息素养知识是内容敏感的,信息素养不仅跟几个业绩指标显著相关,而且体现了学科专业性。这些决定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因此,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更应强调学科专业特点,应依据学科专业划分服务对象,提供基于学科内容的专业化垂直服务。

2.3 创新性

为了有效配合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应以保障学科知识流为目标建立学科团队矩阵组织或项目组,重组组织机构;以重点学科研究生的知识需求为对象,以学科知识库群和知识集成系统为核心,开展重点学科知识整合和知识集成服务,创新知识服务模式;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及时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形成自主创新的知识内容,并在知识的再开发中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新的思维,使再生知识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更能满足研究生知识创新的需求;以web2.0技术为手段,开发新型的需求驱动的学科化、智能化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学科知识门户、学科导航、学科知识库、信息资源库、RSS定制与推送、网络资源揭示、知识挖掘、定题知识服务等资源和工具。

2.4 知识性

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性是其最显著的特性。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不仅要提供显性知识服务,更要提供学科隐性知识挖掘服务。根据Usamam.Fayyyad给出的定义:知识挖掘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相比之下,它的特点主要是进行知识的创新,发现未知的知识间的关联。这种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更多地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其核心技术是特征提取、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发现、知识评价等。通过学科隐性知识挖掘服务,使研究生能够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科研创新。

3 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

识服务

学科化知识服务既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而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正是实现学科知识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HardyG的调查显示:学科馆员工作内容范围很大,而学术联络和信息素质教育是其中心任务。因此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应该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服务团队,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3.1 建构学科知识服务“三级”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的主导因素。“三级”人才队伍由辅助学科馆员(由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要客体――研究生来充当)、学科馆员(即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体)以及专家级学科馆员(即外聘的学科专家)组成。

3.1.1 聘请研究生作辅助学科馆员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一般是具有专业背景的资深馆员来担当学科馆员。但笔者认为,聘请研究生作辅助学科馆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因有五:①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在经过信息素质强化教育后,能胜任辅助学科馆员的角色;②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喜欢向同辈人而不是高于他们的人寻求帮助,学生工作人员更加容易接近,更容易开展信息素质教育;③研究生学科馆员的设置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以适应岗位的需求;④这种用户参与的形式,加强了研究生的体验感,必将带来一种“体验效应”,增强图书馆的用户友好性,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⑤研究生学科馆员的设置,减少了图书馆员服务的时间,有利于图书馆其他业务的扩展。辅助学科馆员负责专业信息咨询以及简单的信息加工等工作,难题和高深度问题则被指引到学科馆员或专家级学科馆员。

3.1.2 建设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学科馆员是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其人员素质不仅关系到知识服务的效果,而且关系到信息素质教育的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图书馆的形象及其地位,因此,不仅在硬指标(学科专业背景、学历)上要求很高,而且在信息素养、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等软指标方面要求也不低。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图书馆应安排不同的专业培训,以拓展学科馆员的知识面。学科馆员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钻研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

3.1.3 建立学科专家知识服务体系 由于学科化知识服务涉及的专业广泛,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配齐所需的专业背景人员;并且,研究生本身研究起点高,学术要求强,对于一些棘手的专题或专深的专业问题,他们希望得到更深层次的服务,甚至要求提供解决方案,这时仅有学科馆员还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建议图书馆根据专业背景、研究方向、擅长领域等内容,聘请学科专家作为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专家级学科馆员,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指导,建立学科专家知识服务体系。学科专家知识服务充分利用了学科专家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提高了知识服务的质量,同时也使得学科馆员在接受专家指导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实现了知识效益的最大化。

3.2 深化发展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

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的重要模式。笔者认为,深化发展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3.2.1 尝试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即在专业课教学中整合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界定,整合式教学是指把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教学作为(学科)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教授学科内容,又要培养顺利完成与图书馆有关的作业能力,而且对两方面的学习结果都要进行测试。这方面国外已有成功的案例,如,美国马里兰大学(简称UmD)建筑图书馆学科馆员Cossard副教授与建筑学院教师Gournay博士密切合作,建构了一门独具特色的建筑学荣誉课程。课程以建筑图书馆所收藏的世博会特藏文献资源为基础,在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完成课程所需的信息素质能力。Cossard凭借自己特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创新意识与Goumay博士平等对话,共同设计课程和作业,直接操作课程部分设计,并且承担信息素质方面的教学,在虚拟和现实环境中辅导答疑。HardyG的研究也证实了学科馆员和学院同事密切的协作能提高信息素质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去发现和掌握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要求学科馆员积极地走进学科教学的课堂,全面深入地参与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把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纳入自己的课程教学之中。

3.2.2 开展多层次个性化服务模式 一方面,可以针对研究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方式,除面对面的授课方案,还可以采用馆内咨询、电子邮件、网上留言板、网上实时在线咨询等多种方式提供网上自助服务,也可以采取检索教学与实习课程多媒体培训课件的网络演示,将课件上载在图书馆主页,供用户下载、阅览,使用户掌握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利用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定题追踪服务:根据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就研究生参与的某一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为其量身定制新书通报、定题选报、推荐文献题录信息、主要研究领域信息、研究方向的新闻聚合、热点问题、代表论著、新思想新观点的采集分类信息,并可经过整合、加工,深入挖掘潜在信息,以二、三次文献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学科馆员需要积极与研究生展开互动,主动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

3.2.3 建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动态化服务模式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是未来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力,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了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使研究生掌握创新基本原则,熟悉创造过程,了解常用的创造方法,形成创新思维,并确定创新目标。其次,应该把科技查新内容安排在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的教学中,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使研究生了解科技查新的工作流程,学会科技查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尤其要学会发现并提炼科研项目技术内容的创新点。第三,可以提供科研项目参与式服务。一般来说,研究生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导师的科研项目展开的,学科馆员的科研项目参与式服务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①项目立项前,学科馆员对项目内容进行科技查新,帮助学科用户找到项目的切入点,提炼、确定项目的创新点,以有利于项目的申报;②项目立项后,学科馆员注意动态跟踪其研究进度,经常与项目负责人、研究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并适时提醒他们把握项目的创新性。最后,结合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需要,通过辅导研究生完成课题的立项检索,全面训练和检验研究生的专业信息检索能力,并通过对众多信息的归纳、综合、抽象、分析、评价等思维活动,找出倾向性、法则性、相关性、因果性等规律,得出创新的结论,提高研究生独立综合利用信息资源

的水平,强化研究生的信息创新能力,为开展高水平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坚实基础。

3.3 建立集成化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必须有一个集成化的技术平台。该平台利用知识元链接和语义关联不仅为知识构建建立了知识地图和知识库,也为知识网格对知识的动态检索利用建立了语义层和知识层的导航系统;既是学科资源的组织管理平台,又是学科信息的平台,还是学科馆员、学科用户共同交流的一个平台,支持学科馆员的学科需求分析、学科化信息选择与集成、个性化服务设计与管理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学采用web2.0技术开发了这样的学科服务平台:①鼓励各个学科的学科馆员、本校知名教授和研究生在该系统中建立博客,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研究方向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②学科馆员带领学科兴趣小组把本学科博客中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学术观点整理到wiKi系统中,其他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改、提炼、创新,形成新的条目,从而将wiKi系统建设为学科知识平台,甚至是具有权威性的学科百科全书。另外,在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可以借鉴类似于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的奖惩制度,根据本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特色,制定合理有效的奖罚制度。例如,在奖励机制方面,采用荣誉头衔制、积分奖励制、知识专家特聘制等方式;而在惩罚机制方面,采用扣除积分、关闭部分权限、暂停账号等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科馆员、研究生等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规范信息的和传播,有效减少或避免冗余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信息的传播,使研究生加深对网络道德与法规的理解与影响,强化和自律网络观念与行为,从而有利于研究生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

总之,面向学科的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循序渐进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积极探索学科化知识服务新模式,为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凤玉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5(8):29-31

[2]邓要武高校研究生文献信息素质培养研究晋图学刊,2008,(5):43-44,52

[3]华凌,网络环境下西北地区高校师生信息素质调查分析与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5,49(9):121-124,41,

[4]陈晓波研究生信息素质状况及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79-81

[5]williamsmH,evansJJ.Factorsin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Journal0fpoliticalScienceeducation,2008,4(1):116-130

[6]周威平,钱智勇,试论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集成服务,情报资料工作,2005(6):87-89

[7]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32-37

[8]史忠植,知识发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2

[9]鞠英杰,web知识服务的数据采掘研究,图书馆建设,2003(1):16-18

[10]HardyG,Corralls,Revisitingt}lesubjectlibrarian:astudy0fenghish,lawandchemistry,JoHinalofLibrafianshipandinfomla-tionScience,2007,39(2):79-91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7

地球物理学是一个融地球物理、现代测绘于一体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可细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与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地震密切相关,主要是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安排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创建于1956年,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历史最为悠久,注重夯实学生数学、物理基础,培养其深厚的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从事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该专业需要学生怀有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能够埋头研究历史数据,耐心观测和搜集新数据。因此,考生在报考前要慎重考虑,切忌随波逐流。此外,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学生未来的就业大都是从事与地震相关的工作,职业选择面相对较窄,也致使该专业拥有比较高的深造率。除了继续深造之外,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他主要去向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部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通讯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工作。

地质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看到地质工程专业,不少人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认为这个专业就是要去找矿藏、石油,跟石头打交道。实际上,地质工程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专业着眼点在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比较有特色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主要课程为: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貌学及第四级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岩土工程勘察、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而该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如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地质工程名列“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属于需求增长型专业)的榜首。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属于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该专业注重培养掌握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城乡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涵盖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等。

由于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报考之前,考生还需要留意其开设院校是否有体检要求。如长安大学明确提出该专业色盲、一眼矫正视力大于800度者慎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单位、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部门。考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和自然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测绘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服务行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测绘工程,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他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地球化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8

关键词:瓦斯地质;安全工程;课程体系;优化

1瓦斯地质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较少。[1]煤层瓦斯是地质成因的,受地质条件的控制,为了解决煤矿瓦斯灾害和煤层气资源开发技术瓶颈,河南理工大学在上世纪6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瓦斯地质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开创了瓦斯地质学科,首创了瓦斯地质理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瓦斯地质理论体系,为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和煤层气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瓦斯地质学科逐步完善的历程中,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研究生班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等各种形式培养了大批瓦斯地质专门人才;如1985年经煤炭部教育司批准我校招收瓦斯地质研究生班,培养了一批瓦斯地质专家;1982年原煤炭工业部组织开展全国煤矿瓦斯地质编图工作和2009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煤矿瓦斯地质编图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培训班,对工程技术人员普及了瓦斯地质专业知识;研究生学位教育方面,招收少量的瓦斯地质理论与应用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了较高层次的瓦斯地质人才;但在本科层次瓦斯地质人才培养方面,基本属于空白。河南理工大学为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需要,使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瓦斯地质基本知识,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瓦斯地质学课程。尽管如此,很长一段时间瓦斯地质专门人才培养仍主要停留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层次上。这样的培养层次,一是瓦斯地质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二是由于缺失本科阶段瓦斯地质知识结构、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使得博士、硕士研究生层次瓦斯地质方向人才培养困难和生源不足。因此,进行本科层次瓦斯地质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为了满足我国煤矿急需培养大量的瓦斯地质人才的实际和我校瓦斯地质学科的未来发展,河南理工大学从2011级开始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瓦斯地质方向本科班,进行本科层次瓦斯地质人才培养,目前已毕业两届。

2瓦斯地质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意义

课程体系是一所院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进行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课程安排。安排合理的课程内容既能反映出学科的主要知识,又要符合知识发展的规律、时代的要求与前沿;合理安排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调整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促使各门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因此,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其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素质。[2]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5]瓦斯地质学科是河南理工大学的旗帜和标杆,进行瓦斯地质人才培养,加强瓦斯地质专业的建设对保持瓦斯地质学科领先地位和发展后劲意义重大。为了瓦斯地质学科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2011年,河南理工大学在本科层次上依托安全工程专业专门新开设了瓦斯地质方向,为瓦斯地质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方向开设初期,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主要基于国内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和煤层气勘探开发需求以及参考安全、地质、采矿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瓦斯地质方向经过6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的反馈信息和相关高校的调研发现,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专业课程特色不鲜明、部分课程开设顺序衔接不合理、部分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部分课程出现内容重复等突出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优化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建设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对培养瓦斯地质专门人才,继续保持河南理工大学在瓦斯地质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3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优化思路、目标

以“素质是前提、能力是关键、知识是载体”的新型人才观为指导,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和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瓦斯地质学科特色,采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用人单位对瓦斯地质方向人才要求,探讨瓦斯地质专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从教育学、人才学和瓦斯地质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瓦斯地质专门人才的基本特征,建立瓦斯地质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相对应的该专业方向知识体系框架;以该专业方向知识体系框架为基础,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瓦斯地质相关专业(主要包括采矿、地质、安全)有关专家、学者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会议交流、讨论,确定专业特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工程实践内容、教学实验内容等,并与现场积极联系,建立瓦斯地质工程实习基地;以理论课程和实习内容、实验内容为主题,根据课程内容、难易程度、与瓦斯地质的相关度,讨论分析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和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确定各课程的开设时间、开设学时等。最终构建瓦斯地质方向的课程体系,优化瓦斯地质方向培养方案,实现如下培养目标:(1)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矿井开采、岩石力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煤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矿井瓦斯抽采、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勘探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2)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创新性、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国内外能源矿山、煤层气、页岩气发展需求,具备到能源矿山、煤层气和页岩气等相关单位进行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地面勘探开发,煤矿瓦斯地质、瓦斯抽采、瓦斯灾害防治等各类设计、施工及安全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具备从事其他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监察以及教育培训等工作。(3)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匹配,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要求,提升新形势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设立了瓦斯地质等4个专业方向。按照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思路和目标,以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整体要求和瓦斯地质方向的优势、特色,构建了以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公共课程模块、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包括方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模块为框架的瓦斯地质方向合理的课程体系(图1),优化了课程之间内在逻辑性,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该方向课程体系总学分194,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总学分98.5,公共专业课程模块总学分26.5,方向专业课程模块总学分38(见表1),实践环节课程模块总学分31(不含课内实验)。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是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长效性作用的课程。[5]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下设的4个方向设置相同的通识课程,总学分98.5,包括思想政治类、军训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理化类等[6],以必修课为主。公共专业课程模块:是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所设立4个专业方向都要求开设的专业课程模块,是使学生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备的课程,同时体现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共设置11门课程,课时256,学分26.5,全为必修课程。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包括方向专业基础课程和方向专业课程。方向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该方向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科学技术、发展个人能力的坚实基础,是提高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的一类课程,该类课程对于后续方向专业课程的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的设置的好坏,对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影响较大,由必修和选修两类组成,总学分15学分,其中必修课4门,学时144,学分9,选修课6门,学时192,学分12,限选6学分;方向专业课程是与专业基础课有直接联系的,是学生适应未来从事的职业、工作环境所必须学习的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类组成,总学分23,其中必修课程3门,学时128,学分8,选修课11门,学时336,学分21,限选15学分。方向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设置来看,方向专业基础课以必修课程为主,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方向专业课程增加了较多的选修课程,目的是为了能适应未来需求和多元的工作环境(见表1)。实践环节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6]通过实践教学,可促进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7]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军训、工程基础实训与实践、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外,结合本专业方向特点,特别增设了地质基础实习、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生产实习,并建立了登封地质实习、鹤壁生产实习等实践实习基地;并针对本方向专业特色,开设了瓦斯地质、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和矿井通风与除尘等特色课程的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对专业方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结合现场实际和科研项目,对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了设计优化,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结合现场实际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科研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在毕业设计内容的选择上,要求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学分为31个,学时为33周,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每个学期。

5结束语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应以现代大学理念和新型人才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坚持专业特色,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培养高素质瓦斯地质专门人才,为煤矿减灾抗灾、煤层气规模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子敏.瓦斯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立乾,高亮.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上):270-272.

[3]颜海波.以目标为导向的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依据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11(2):51-53.

[4]牛永红,武文斐,金光,等.建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0(5):47-48.

[5]刘宏,吕保和.21世纪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5):42-45.

[6]张小东.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1):96-99.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9

论文摘要:近些年杜会科学研究与组织发展有三个比较明显的转变:行为方式由倚重个体行为向注重公共行为转变;研究的动力出现由重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向注重功利意义和经济价值的转变;研究成果的受众由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向开放的社会各阶层、领域转移。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特点:研究力量不集中,人才队伍不专业;研究主体的多层次;社科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当前需要抓质量.促创新、搭平台。

社会科学的规划、管理工作在本质上是为社会科学进行深人、细致的研究,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的。做好社会科学的规划、管理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组织发展的明显转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社会科学自身的研究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了解、分析近些年社会科学研究与组织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比较明显的转变:

(一)在研究的行为方式上,由倚重个体行为向注重公共行为转变。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由以个人活动为主向以组织活动为主转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个人的事情。选题、立项,研究什么与怎么研究,几乎完全由研究者个人决定。尽管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研究现在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科学的价值、功能和作用被国家和社会进一步认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共同进人国家创新体系,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超越了个体、个人的狭小范围,日益渗透着更多的国家、事业、企业因素。其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体现了更多的国家、社会、企事业的利益和兴趣,社科研究已经成为国家大事,社会大事,企事业大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研究已经由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由个体自由选择变成一种公共理性选择。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产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公民道德纲要,国家经济社会人口发展规划等等都是典型代表,即便是比较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也已经渗透了更多的公共色彩和成分。比如清史研究,蒙古族史研究,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投人连年增加。

(二)在研究的动力上,出现由重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向注重功利意义和经济价值的转变。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由原来的远经济利益向近经济利益转移。现在,各种经济活动、经济机会增多,知识分子凭借自身的知识力量产生了更多的以经济为主的利益诉求和满足。应当说个人的经济要求和追求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正当的要求必须得到尊重。但是也要理智地看到,个人收人与其实际付出的劳动和研究者生产成果的质量还大量存在不相符合的现象。知识经济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就是商品,在商品市场上假冒伪劣行不通,在学术研究的市场上同样不需要假商品。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越重要、越突出,其引发、获得的经济利益也就可能越大、越高。由此国家、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效性的期望值也越大、越高。人们的期望值越高,社会科学研究者肩上的责任也就越重。不能离开社会责任空谈学术责任。社会科学发展的脚步越快,人们的期望越大,社会科学研究者、工作者的责任就越重。在物质利益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应当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三)在研究成果的受众上,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享有范围由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向开放的社会各阶层、领域转移。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享有不局限在书斋,而是跨出专门化的圈子,已经真正走出了自我欣赏的误区,克服了自娱现象。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既成为党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决策的重要参考,也受到民间社会的广泛关注。比较典型的是于丹谈论语、庄子,易中天教授品三国。与过去简单的书院、书斋式研究模式相比,现在的社科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已经走向社会、走人生活、走向大众。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科学发展、人才队伍的特点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科学的规划、管理工作必须密切注意社会科学研究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同时结合本地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特点,以便充分有效发挥社会科学规划、管理的作用。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研究力量不集中,人才队伍不专业。欠发达地区一般来讲高校少,科研院所少,专业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党校和层次比较低的少数大中专学校,而且人数较少。多数社会科学研究者是分布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非专业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可以说因为研究力量参差不齐,产生高质量的、规范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就很难。但是,把劣势认识、分析到位也会转化成优势。因为社会科学实际工作者人员多,专业研究人员少,标志着社科研究的着眼点、着力点、突破点更能关注社会实践的需要,更能贴近实际生活,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会厚实些。迫使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究,研究中做的密切结合过程。这就为整合社科研究力量和资源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为社科规划管理提供了广泛空间,进而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转贴于

(二)研究主体的多层次还不可替代。在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科学个体的自主研究还不可替代,特殊的群体自主研究不可替代,各个单位的自主分散管理不可替代,社科规划管理的协调组织作用不可替代。个体和特殊群体的社科研究活动尽管有自主性,但多数科研活动往往也与一定的组织架构相关,他们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规范或挂靠的社科研究管理部门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天,社科研究日益成为公共行为、公共产品、公共活动,社科规划管理对个体和群体科研所施加、产生的影响力、指导力也在增加。事实上,不管是个体还是特殊群体的科研活动,研究任务最终都要通过分工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单位的科研活动更需要分工。有分工就需要协调、组织和管理,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没有个体的自主研究就不会有上层次的群体研究。没有自愿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就不会产生协作力。社科管理的基础是尊重研究者的自主权,社科管理的价值是调动区域内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因素,有效开发、整合分散的社科研究力量和资源,社科管理的终极目的是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党和政府的社科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在组织力、协调力和动员力的“三力”发挥上应加大力度,那就是要有效解决对个体研究的信息咨询和对群体研究的组织力不大,对单位及其单位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调力不高,对社会上社科研究资源的动员力不强的问题。社科规划管理部门要发挥好自身在社科信息资源的搜集、运用,社科社会资本的争取、利用,社科人力资源的组织、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好在研究方向、具体选题,获得各方面资源的渠道,建立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哪些问题是党和政府所关注的,哪些是具体职能部门所需要的,哪些社科研究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以上信息只有社科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协调、组织,才能更有效、迅速传递到具体研究者那里。所以必须加大服务力度,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好社科规划管理的职能作用。

三、如何创新社会科学管理方式

显然,社科规划管理的基础内容是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核心目标是生产高质量的社科研究成果。为实现这个目标,当前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突破:

(一)抓质量。必须形成共识,社会科学的繁荣必须通过高质量的社科研究成果做支撑。没有质量的成果再多也是废品,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靠研究数量堆不成社会科学的繁荣。社科研究成果的质量取决于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研究者的基本立场如何,研究的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是不是来源于活生生的实践,研究的具体过程是否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也就是说是基于事实还是主观杜撰,研究出的产品是不是具有实际意义,是否解决实践问题或者具有学术价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作为管理方,必须明确质量问题贯穿于研究的始终,从研究主体到研究客体再到研究过程都离不开跟踪管理。

地质学科研方向篇10

0引言

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战略联盟。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我国已遴选二批次共38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已成为继“211”、“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理应在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是当前我国高层次学历人才和科技活动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大难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成功的典型就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该校探索性地创立了产学合作教育(Coop),深受社会和企业界的肯定和认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概念首先由中科院院士杨卫于2006年提出。2012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积极响应协同创新的号召,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着眼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研究生培养中的协同发展问题进行思考,为今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基础性研究和高校教学人员的重任,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何结合当前协同创新的大环境,吸收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培养具有协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

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政府支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基础学科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因而相比工科专业,地方高校在基础学科上存在更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方高校基础学科吸引力不够,生源质量不高。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主要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选拔硕士研究生。部委高校在招生制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如地方高校采用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而34所部属高校则可以自主划定考研复试分数线。近年来,尽管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大量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重点大学,而地方高校生源仍严重不足。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得不降低了专业课程的分数,接收大量的调剂录取考生。另外,基础学科由于学习难度大,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大量基础学科本科毕业生跨专业报考其它专业,导致大量的优秀生源流失。这直接导致了基础学科研究生考生生源质量不高,从源头上加大了研究生协同创新的难度。

(2)研究生课程设置随意,课程教学重视不够。研究生课程体系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特别是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和原本性的作用。然而,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历史较短,在读研究生人数较少,因而研究生课程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相当随意。课程设置不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而是由导师的主观认识和科研兴趣而定。由于基础学科的特殊性,大部分任课老师涉足的范围较小,依据导师专业背景所开设的课程缺乏普适性。此外,大部分课程内容明显滞后,相当一部分课程还跟本科课程重复。课程内容与国内外一流研究生教育机构相比,差距仍很大,课程体系系统性、前沿性不足,难当重任。

(3)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不高,协同培养意识淡薄。当前,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和薪酬待遇与重点大学存在着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高水平的杰出人才。近年来,尽管地方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但主要还是以博士刚毕业的青年导师为主,由于缺乏高水平的杰出人才领头,没有形成有效的团队。同时基础学科由于理论性强,各学科不同方向之间形成了一个个壁垒,因而导师之间、导师跟国内国际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不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产生不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主动性和科技创新的热情。

(4)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大部分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以SCi论文的形式体现,不重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不符合地方高校的定位。近年来,产学研结合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相关企业的重视,但现有的产学研联合培养主要停留在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且大部分项目属于短平快型的研究。近年来,地方高校与企业成立了大量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基本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校企联合培养。

2协同创新环境下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一批高素质研究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将以长沙理工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为例探讨协同创新环境下地方高校基础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

2.1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保证学位点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为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近年来,学院采取了如下措施:(1)组织校内研究生宣讲会,鼓励本校优秀本科生推免和报考本院研究生,稳定校内优质生源;(2)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增进广大优秀大学生对我校的了解;(3)学院领导带队先后多次去湘南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等其它兄弟院校进行宣讲,吸引外校优秀生源。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近五年,我院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一本率都达到了75%以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局限性,考生通过与导师的互动以及对实验室的实地考察,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理性地选择入学后的研究方向。

2.2打造科学交叉的课程体系,夯实研究生专业基础

近年来,在广泛征求研究生导师和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学院重新修订了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学位标准,并依据学校学院的学科特点,重新规划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依照协同创新的特点,学院对许多课程同时面向学院物理、电子和材料三个不同学位点的研究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今后研究中所必需的知识,为未来的协同创新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另一方面,传统的研究生教学中,对课程教学非常不重视。近年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建立课堂督导制度,使得对研究生教学上升到与本科生教学同等重要的层次,从制度上保证了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效果。

2.3实行多学科交叉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研究生

近年来,学院在导师队伍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尝试。学院依据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组建若干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定期召开组会,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学院拥有“地球空间环境探测与建模”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并在本土培养了长沙理工大学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些优秀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在《先进功能材料》(影响因子:11.805)等国际刊物,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课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自从学位点第一届研究生毕业以来,我院凝聚态物理学科的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从2011年开始连续五年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

2.4依托研究生培养基地,校企(所)合作协同创新

尽管我院的专业方向主要面向基础学科,但大部分导师承担的课题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创新水平,学科与湖南省气象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共建了“空间电磁波模拟、探测与天气预报”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2015年,学院和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也获得省级立项建设。合作研究所和企业,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同时也促进我院研究生的创新和就业。近几年,长沙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100%。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