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旅游扶贫案例十篇乡村旅游扶贫案例十篇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42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1

关键词:旅游扶贫;村民直选;社区增权;联合治理;“利坑村―云天海”模式

大量研究认为,“旅游扶贫开发”能够有效地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乡村,外来开发商投资已成为帮助村民快速脱贫致富的捷径。然而,外来资本进入既可能加快贫困地区旅游发展,也可能造成开发商与乡村社区的利益冲突和权力争夺,导致“乡村社区边缘化”或“村民非理性群体抗争”等恶性现象,使旅游扶贫效应下降、甚至出现“返贫困”趋势。这种情形已引起学术界与实践界普遍关注。

粤北地区是广东省重点贫困地区,近年来在省政府“旅游扶贫”工程支持下,开始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毗邻珠三角地区,当地山地温泉旅游业拥有庞大的客源市场,吸引了大批旅游开发商前来投资,本文案例企业云天海温泉度假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外来资本和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介入,会对贫困乡村社区的农业经济文明形成巨大冲击,“开发商”与“乡村社区”的矛盾因此开始凸显。本文案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贫困社区居民旅游就业能力偏弱,在土地被征用后有较直接的利益补偿诉求,而开发商则更多关注自身投入产出效率,较少顾及村民感受,二者的效用目标函数差异很大,看似难以调和。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pro-poortourism)概念,首度阐释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之间的联系。在早期旅游扶贫实践中,主要参与者是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学术团体等非盈利机构与贫困社区。此时的社会关系结构相对简单,由于政府和非盈利机构的扶贫投入不以盈利为目的,贫困社区是直接受益方,与帮扶机构不存在显性利益冲突。

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资本投入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主导型的“输血式”旅游扶贫模式开始向市场化的“开发商投资扶贫模式”转变。此时在资本力量和政策倾斜等多因素作用下,社会关系结构变得复杂,开发商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权力争夺不断升级,并上升成为制约贫困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般来说,旅游开发商掠夺贫困社区居民的主要表现是“飞地现象”。如跨国公司投资贫困地区时,凭借对资本、客源和政策话语权的控制,掠夺绝大部分旅游发展收益,而本地居民仅能参与低层次服务工作、获得少量工资性报酬,从而造成很高的旅游漏损。此外,国内学者还提出了“孤岛效应”概念来解释贫困社区居民难以获益的原因,如大量迁入外来精英人才,造成了本地居民在就业市场上的边缘化,或由于旅游资源产权界定模糊,政府垄断式开发导致了村民的门票分红被侵占、事务决策权被无视。

为缓解开发商与贫困社区之间的对抗性矛盾,1985年murphy提出了“社区导向的旅游规划”理念,认为应将社区居民上升为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主体,由此引发了社区参与问题研究热潮。历经十多年探索,研究者发现只有实现有效的“社区增权”,社区参与目标才有可能被实现。akama(1996)和左冰、保继刚(2008)等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增权理论在旅游发展场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目前仍偏重于理论和宏观层面,在中国实践背景下还有待研究。

二、研究案例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案例

广东省新丰县梅坑镇利坑村是典型的粤北山区贫困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村民收入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云天海”酒店集团是由新丰县政府2006年引进的著名旅游投资商。与其他旅游扶贫项目相似,“云天海”落户利坑村后在开发用地、企业用工以及物料采购等方面与当地村民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发生过不少利益冲突,但这些矛盾和冲突通过具有权力相互制衡特征的协调机制得以缓解,并逐渐形成“企业引领社区有序转变谋生方式”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自2013年11月以来,本文作者参加广东省民政厅旅游扶贫课题调研组,在省扶贫办和新丰县政府支持下,多次前往案例地调研,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一手资料主要来自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访谈对象包括云天海度假村副总经理、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和本地员工、新丰县政府副县长、县扶贫办主任、民政局正副局长、利坑村前后两届村委会成员以及利坑村村民等。二手资料包括扶贫办文件、扶贫工作会议纪要、村委会统计数据及企业管理内部文件等,共计36份。

三、“云天海―利坑村”分享旅游发展事务决策权的现象特征

(一)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和旅游发展收益分配的权力得到了保障

2006年云天海度假村正式立项筹建之初,村民普遍希望能在酒店有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每家最好能安排一两个人,家里农活只有这么多,闲着也是闲着”。但度假村最初采取了“婉拒”策略,要求必须按照对用工年龄、学历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来挑选。

对此,村民们普遍认为这些要求、尤其是关于年龄的要求太苛刻,“我们四五十岁的人健健康康,能动能干活的,为什么不能招”。此后,村民们开始通过三种途径来争取旅游就业权力。其一,村民们集体到村委会反映情况,责成村委会出面找企业协商;其二,部分村民开始到度假村基建工地上主动承揽计时工零活,而且工资要价比外来工低很多;其三,通过亲朋好友找政府官员出面,“递条子、拉关系”。“三管齐下”的措施渐渐收到了效果,酒店迫于政府和村委的压力,也感动于部分已在酒店就业村民的敬业精神,最终出台了“逐步扩大本村用工比例、适当放宽招工年龄限制”的重要决策。

(二)开发商在用地、融资和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权力得到了保障

与所有旅游扶贫开发商一样,云天海度假村在土地征用、道路建设和融资等问题上也曾遇到较大困难。以土地征用为例,最初县政府承诺给予云天海公司2000多亩林业用地的使用权,但正式规划出台后,企业发现还需征用至少1000亩左右土地,而这些土地大部分是利坑村民的责任田。

接到企业请求后,村委会紧急协商,一方面和企业就土地征用(租赁)的价格和补偿条件谈判,另一方面跟村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最初双方的开价差距实在是大,根本谈不拢,后来就每天两头跑,跟村民们耐着性子磨,跟酒店讨价还价,总算是把他们撮合到一块了”,这个过程持续三年,终于在2009年春节前完成了全部50多户村民的土地租赁谈判。

(三)村委会在旅游发展事务协调和决策参与方面的权力得到了保障

利坑村的村委会每三年选举一次,全体村民都会出席选举,省市有关部门也派人监督选举过程,这使得选举出来的村委会干部最大限度地代表了村民意志,也因此拥有在村民和开发商之间协调相关事务时的较大权力。

一方面,村委会有权直接否决开发商损害村民利益的建设和经营决策,也有权勒令开发商限期修正有损村民利益的不合理行为。“最初,云天海的设计方案把我们规划给他们的用地方案全改掉了,有些山头都要挖平”,但是,“我们希望他们就着现在的地形来建设,不能破坏我们的水源和山林”。最终,在村委会的强烈要求下,云天海废除原设计方案,重新花巨资设计了“依山附水”的新方案。

另一方面,村委会还有权协调和约束村民行为。有些村民在酒店征地时“狮子大开口”,或者想通过闹事等手段迫使酒店高价购买他们提供的农副产品。每当遇到村民提出类似要求时,村委会总是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集体商议,待决议形成后村主任亲自带队,按照会议决议对其进行劝服。

(四)县乡两级政府逐步退出具体事务决策,转型为公共行政服务方

本案例中,随着村委会与开发商协调机制逐步成熟,新丰县和梅坑镇政府在完成“牵线搭桥”任务后,逐渐退出具体事务决策,切实承担起公共行政服务新职责。

2006年,云天海度假村筹建刚开始时,几乎每天都需要接待各级政府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调研”或“现场会”,递条子、拉关系、介绍工程队的干部更是数不胜数。在连续抵制了一些部门的摊派和“业务指导”后,开发商和村委会集体向县委领导反映情况,随后不久县委就专门下发通知和文件,敦促各级各部门转变工作方式,严禁对投资商“卡拿要”和“权力寻租”,并由县委领导直接联系酒店高层,保持信息通畅。

四、“云天海―利坑村”联合治理现象及其机制的形成原因

本文以“云天海―利坑村”旅游扶贫新模式为例,通过对访谈记录资料的编码分析,来诠释其联合治理机制的形成过程。

(一)联合治理机制的基础――三方权力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

从提及最多的高频关键词来看,三方交互式权力结构的起点是村民与村委会之间委托关系的正式化。广东率先实行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监督直选现场的做法,确保了村民选举的公正性,也使村民们普遍意识到自己的权力,知道他们可以通过选举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策制等方式约束村委干部,“村干部如果没有让我们日子变好过,那我们就把他选下来”。

依照法律规定,村委会有权管理村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这使得村委会可以对开发商形成有效约束。如果企业不能满足帮助村民就业、尊重村民对旅游规划的意愿,村委会便会对企业施压。此外,由于代表了所有村民的集体意志,因此只要村民代表大会形成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决议,村委会就可以对少数漫天要价的村民进行有效约束。

企业对村委会和村民的制约主要来自其经济影响力。一方面,云天海是利坑村的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在旅游扶贫很多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村委会会对其合理要求尽量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全村近半数家庭有人在云天海工作,企业可以用在职务晋升、工资和招聘等方面的决定影响本地员工,再通过本地员工的“人情攻势”来使需要村民协助的问题得以解决。

(二)联合治理机制的作用路径(行为)――三方合作性博弈与互惠谈判

从对各参与方行为的编码分析结果来看,“互惠”、“谈判”与“融合”是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这表明在三方联合治理的权力结构下,旅游发展具体事务的决策和协调主要是通过合作性博弈来实现的。

以企业用工为例,云天海最初期望是按照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的标准来用人,而村民们最初期望是“只要能动能干活的,都得招”,双方在用工年龄、学历和工种等方面存在分歧,但在工资和食宿条件等方面并无分歧,对此村委会认为有较大协调成功概率。其后的谈判是,村委会首先从建设工地用工开始,与酒店协商安排部分计时工零活;然后,酒店看到村民们很敬业,逐步将用工范围扩大至保安、后勤和绿化等后台部门,之后又通过针对性培训将部分年轻一点的村民安排到前台服务岗位,并尝试从村民中培养出一些有潜质的管理人员……直至最后村民在酒店用工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60%。

(三)联合治理机制的经济与社会影响(绩效)――开发商与社区“双赢”

在不同组别访谈文本中,重合度最高的是关于“旅游发展收益”和“村容村貌改变”等方面的陈述。这说明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村民,都从旅游发展中获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收益。

对于开发商来说,虽然也曾遇到同行常见的一些困难和阻力,但由于村委会和受益村民对非理的有效约束,使这些困难以很低的成本予以解决,“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怎么开口,那些在酒店上班的村民回家一说,第二天愿意帮忙的人就都主动找来了”。

对于村民来说,由于一开始就获得了平等、甚至是优待的就业机会,每月的工资性收入远超以前的农耕收成,“手头现金多了,自然也就有钱盖新房、送子女到县城读书”,而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打架斗殴的少了,游手好闲的有活干了,那些开口就骂街的中年妇女现在也懂得文明礼貌了”。

综合不同组别的编码分析结果,本文发现目前“云天海―利坑村”联合治理机制已基本形成,并具体表现为联合治理结构(交互式权力结构)、合作治理行为(合作性博弈行为)与共享治理绩效(旅游发展收益)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不断往复的增强循环。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广东新丰利坑村为例,对贫困乡村社区与旅游开发商之间基于村民直选改革和社区增权实践的联合治理现象进行探讨。

1.当地方政府减少直接干预时,乡村社区与旅游开发商之间可以通过基于村民直选制改革的社区增权措施,建立双方共享旅游发展收益的联合治理机制。

2.旅游开发商与贫困社区联合治理的基础是“村民、村委会、开发商”交互式权力结构,而“村民直选”和“村务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改革为此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3.旅游开发商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利益分歧可以通过对话、协商与谈判等合作性博弈手段解决,有公信力的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可以胜任合作博弈的组织者和仲裁者。

4.旅游开发商选择“融入社区策略”,可以获得比“掠夺社区策略”更显著、更长久的收益。

当然,上述研究结论能否适用于更广阔范围内的中国旅游扶贫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仅就本文研究设计来说,还存在单案例研究、调研方法单一和样本偏小等明显不足,本文拟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Carolineashley,CharlotteBoyd,HaroldGoodwin.pro-poortourism:puttingpovertyattheHeartofthetourismagenda[Z].oDi.2000.

[2]HubertJob,Ferdinandpaesle.Linksbetweennature-basedtourism,protectedareas,povertyalleviationandcrises―theexampleowasiniisland(Kenya)[J].JournalofoutdoorRecreationandtourism,2013.

[3]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4]饶勇,黄福才,魏敏.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03).

[5]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04).

[6]刘俊,楼枫烨.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J].旅游学刊,2010(09).

[7]饶勇.旅游开发背景下的精英劳动力迁入与本地社区边缘化――以海南三亚为例[J].旅游学刊,2013(01).

[8]王汝辉.巴泽尔产权模型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旅游学刊,2009(05).

[9]akamaJ.westernenvironmentalva

luesandnature-basedtourisminKenya[J].tourismmanagement,1996(08).

[10]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04).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2

因户施策,扶贫精细化

《决策》:黄山市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市情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扶贫工作来看,黄山市虽然是非重点贫困地区,但任务同样艰巨。黄山市的贫困人口和脱贫攻坚工作有什么样的特点?

任泽锋:“十二五”期间,黄山市GDp年均增长9.4%,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226元和11872元,年均增长11.6%和13.5%;住户人均存款超过4万元、居全省第三。但不容忽视的是,相对贫困问题也比较突出。

自2011年底我市3个省级重点县“脱贫摘帽”后,扶贫开发进入区域脱贫、点上有贫、点散面广的新阶段。到2015年底,全市贫困人口还有6.01万人。相对于以前,这些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开发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是贫中之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从贫困根源看,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的比例很高,60%以上的贫困人口属重大疾病者、残疾人。从贫困分布空间看,贫困人口分布在96个乡镇,大部分集中在偏远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乡镇,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康村中有贫困户,贫困村中有富裕户”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脱贫稳定性看,因灾、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已经脱贫的也容易再次返贫,特别是一些初步脱贫人口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遇到重大变故都极易致贫、返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庄严职责。今年3月,我们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构建了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道路畅通、水利建设、金融、就业、危房改造、生态保护脱贫、旅游扶贫等“1+n”政策体系,建立了“月报告、季调度、年考核、定期查”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特别是在“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中,我们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要求,推动全市414个单位、1.1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52万有发展意愿、有发展能力、有发展基础的贫困户,落实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0088个,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41万元,发放扶持到户茶叶、香榧等苗木117.8万株和牲畜、家禽3.65万头(羽),发展泉水鱼塘605口,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2587户。

《决策》:黄山市在精细化扶贫方面很有特色。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任泽锋:精准脱贫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我们结合黄山实际,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主要是突出“六个精准”,做到“五个细化”,推动“四个转变”。

“六个精准”:一是突出扶贫对象精准。全面组织核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村逐户完善基础数据,健全信息台账。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程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识别,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二是突出项目安排精准。把山区精致农业作为重点抓手,坚持因户施策,大力发展泉水鱼、皖南花猪、黑鸡等特色养殖产业,着力培育茶、香榧、山核桃、、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产业,形成“连片开发、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三是突出资金使用精准。围绕脱贫攻坚年度计划和重点任务,突出重点、分类安排,科学合理编制资金计划,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今年,全市共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各部门都结合部门职责,在资金、项目等安排上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涵盖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基础设施、社会扶贫等方面,涉及资金约10亿元。四是突出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家庭人口、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发展现状、住房条件等实际情况,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逐户制定脱贫计划。五是突出因村派人精准。1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派驻了驻村扶贫工作队,1.1万名党员干部与1.52万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六是突出脱贫成效精准。建立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扶贫责任清单“四项清单”,把脱贫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五个细化”:一是细化任务。围绕今年68个贫困村出列、2万人以上脱贫目标,制订县、乡、村、户四级“作战图”,把脱贫人口分解到乡镇、到村组、到户,并对预脱贫户进行标注,做到任务清、底数明。二是细化原因。各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干部深入村组,了解核实阻碍脱贫的成因,为制定精准扶贫措施奠定基础。三是细化措施。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全面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精细化管理,做到驻村帮扶工作日志、帮扶措施台账、扶贫手册全程记录。四是细化流程。按照村申报、乡镇审核、区县审批的原则,安排落实项目,切实做到项目民选、民干、民管、民享。五是细化责任。按照“谁落实、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职责,层层压实责任,逐级审核认定,坚决防止“被脱贫”、“扶假贫”的现象发生。

“四个转变”:一是从基本温饱向加快发展转变。近两年,贫困村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超全市平均水平,每年近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二是从扶贫济困向美丽乡村转变。一大批贫困村实现了“六通十二有”,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休宁县璜尖乡璜尖村、歙县霞坑镇石潭村、祁门县小路口镇双莲村等19个贫困村已经成功跻身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行列。三是从组织松散向坚强堡垒转变。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人员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被选进了贫困村“两委”班子。其中,“双培双带”致富能人358人,占75.7%。四是从村集体经济无稳定收入向可持续增长转变,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奖代补。现在每个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50%以上的贫困村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

变干部“端菜”

为群众“点菜”

《决策》:黄山市转变扶贫方式,出台了脱贫攻坚“政策工具箱”,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颇具特色。

任泽锋:这也是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出台了《脱贫攻坚操作规程》、《脱贫攻坚政策问答》和《脱贫攻坚扶持政策工具箱》,制订了全市种养业、就业、教育等扶持到户指导清单。该“工具箱”采取列表式,内容包括扶持部门、扶持范围或对象、扶持方式、扶持指导标准和兑现方式等,既有涉农的普惠政策,也有专门针对贫困户的特惠政策,力求删繁就简、一目了然。有了“工具箱”,扶贫干部可以拿着“工具”开展扶贫,避免了“手榴弹炸跳蚤”;贫困户可以对照“工具箱”选择脱贫项目,做到了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实现了从“等米下锅”到“看谱点菜”的转变,把项目直接送到农民家门口。通过与贫困户算账,目前有1.2万贫困人口已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决策》:黄山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如山泉流水养鱼远近闻名。从实践来看,如何因地制宜做好产业扶贫?

任泽锋:产业扶贫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我们出台了《黄山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着力开展茶产业、山泉流水养鱼、畜牧、经济林、竹产业、高山蔬菜和农家乐等特色种养业扶贫“七大行动”,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山泉流水养鱼,一次投资、长期见效,广受群众欢迎,也颇具黄山特色。

通过“造血”式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种养业从投入到可收益周期相对较长,加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产业扶贫还有很多困难需要破解。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积极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

比如在黟县、休宁县试点“三变模式”推进精准扶贫:一是盘活资源,变资源为资产。黟县的贫困村丰梧村利用荒山组建林业合作社,贫困户以山场入股,并吸收能人大户和企业出资,造林1200余亩发展香榧油茶基地,合作社按山场占股20%比例分红,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二是折股量化,变资金为股金。黟县塘田村利用23万元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入社的股份资金,扶持村茶叶合作社建成了一座800平米的清洁化茶厂,茶叶合作社每年按照市场价统一收购贫困户茶叶,并将贫困户销售茶叶总额的20%以分红形式发放给贫困户,年均不低于2万元,上不封顶;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红利为标准,发放现金红利。三是身份蜕变,变农民为股民。通过资产收益扶贫,通过能人、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将农民零散土地、房产等资产、资源集中起来,规模化生产经营,农民通过土地、扶贫资金等资产资源入股企业、合作社,成了真正股民,既可以享受占股股份带来的收益,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获得务工收入,改变了传统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民和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推动了扶贫方式向精准扶贫转变。

乡村旅游扶贫探新路

《决策》:黄山市发挥旅游城市优势,在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旅游扶贫”。旅游扶贫是如何推进的?

任泽锋:应该说,我们这项工作很有特色、也很有成效。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在我市共同主办了全国首届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介绍推广黄山的经验。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精神,我们出台了《黄山市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力争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力争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今年年初,我们按照“宜游则游”的原则,选出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918户,涉及贫困人口2034人,并安排了每村不低于10万元的专项旅游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各旅游扶贫村积极行动,全面推进停车场、标识牌、游步道、旅游公厕、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8月底共总投资703万元,其中13个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4个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前完成。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3

一、武陵山乡开展旅游扶贫的意义

1.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武陵山横跨湖南、湖北、贵州、以及重庆四个省份,涪陵区武陵山乡位于武陵山脉的西北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拔在800米到198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动植物中超过2000多种,其中包括国家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三尖杉等珍稀植物。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有10万个以上。是避暑纳凉的绝佳胜地。但由于涪陵武陵乡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旅游景区开发不完善,其知名度不高,游客量较少,旅游经济效益并不好。从众多实践案例中也表明,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扶贫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可持续的开发,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利用旅游业的发展达到脱贫致富。

2.帮助武陵山乡自身得以发展

武陵山乡作为重庆贫困乡之一,依靠原始的第一产业很难使得自身得以发展,而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它具有文化和经济的综合性,这种扶贫方式具有收益性广、收益期长的特点。这样的特征使得武陵山乡的受益人群广,受益期限也长,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武陵山乡利用旅游扶贫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不失为一项重要的举措。

3.缩少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中国贫富差距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城乡差距大。在旅游开发前,武陵山乡主要依靠种植烤烟、蔬菜和养殖等第一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城镇则是利用第二和第三种产业综合发展,在这样的强烈反差下,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旅游扶贫则是能够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体,乡村开展旅游业,则会带动城镇居民去乡村旅游,促使其消费,使得城乡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文化得以交换,城乡经济文化得以互补,城乡差距减小,对武陵山乡的经济文化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涪陵武陵山乡旅游扶贫现状

1.景区现状

武陵山乡利用其自然和人文资源一共打造了武陵山森林公园、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角邦寨、金山寺五个旅游景点。目前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森林公园和大木花谷已经得以开发,角邦寨和金山寺正在积极的筹建中。五个景区有自己各自的特点和吸引游客的地方,这五个景区满足了旅游者的差异性需求。2015年,武陵山乡从景区提档升级,旅游配套设施、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创建、宣传推广等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新增建设投资8.696亿元,接待游客量108.98万人次,同比增长85.6%。大裂谷、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木花谷成功地创建了4a级旅游景区,市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通过考核验收,景区道路成为国内高山岩石花园环道旅游亮点,为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经济收入现状

武陵山乡根据国家旅游扶贫的政策有效地整合建设、交通、农业、水利、小微企业的发展等25个项目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武陵山乡的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577亿元,同比增长46.2%。2014年,武陵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02元,同比增长13.2%。由此可见旅游扶贫为武陵山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居民生活现状

目前,武陵山乡完成了对旅游主道沿线70余户农房的风貌改造,为其争取微企投入资金对30余户农家乐进行升级提档,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完成了武陵山村等5个村22公里乡村公路的扩建,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入;同时,武陵山乡也对当地的居民进行培训,在旅游景区从事管理、导游、保洁、接待等工作,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

2014年武陵山乡的旅游扶贫开发征地拆迁安置房分房,共涉及该乡自2012年3月征地拆迁后,签订统建安置协议的340户安置户,涉及武陵山村、百花桥村和石夹沟3个村,分配房屋527套、4万多平方米。安置房修建在武陵山乡集镇上,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对于还有一些人的就业问题。武陵山乡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失业、培训等部门的联系,使拆迁安置户享受到“一站式”就业服务;组织乡干部到安置点进行就业宣传,提供咨询等服务,进一步与用人单位联系,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安置户就近创业、就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旅游扶贫项目开展以来,随着游客的增多,加强了当地居民与外界的沟通,思想观念也得以更新,了解了“绿色”“健康”“无污染”这些词,不再实行自给自足的农耕政策,个别农户开始有意识的培育种植绿色的农作物销售给旅游者以获得经济效益。

三、武陵山乡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居民收益

根据受益模式的分析,武陵山乡的受益模式是属于政府主导型,与其他模式结合发展。这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把贫困人口获益看作核心环节,而是将其与一般旅游开发等同进行发展。旅游扶贫最主要的是解决当地贫穷的现实情况,但是,通过旅游扶贫得以脱贫的往往是那些有资金、有技术、有人脉、有头脑的少数人,而其他的农户反而会因为征收了土地,景区内物价上涨等原因导致其越发贫困。

2.项目开发缺乏新颖

旅游扶贫是政府主导,政府官员为求政绩难免心急,想在在短时间内打造好景区,就使得景区开发缺乏创意,没有深刻的研究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使其景区缺乏内涵,出现与其他景区雷同。只能在建成初期吸引一部分游客,达不到长期的受益。例如,武陵山森林公园,其主要功能是避暑纳凉,而在其距离不远处就已经有了其具有相同功能且声名远扬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如此相比之下,武陵山森林公园就没有其自身的优势,也得不到游客的青睐。再次,景区开发时是不是应该考虑开发一个与仙女山不一样的呢?除了避暑是不是也可以打造一些其他的娱乐项目,使得游客更愿意将目标选择放在武陵山上森林公园。

3.缺乏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旅游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决策的过程更是不可缺乏。忽视社区参与,那旅游扶贫对于当地而言只是被动接受,被动接受外来的文化,思想以及其他。长久以来,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变化,生活质量也会下降。对于一些经济投资建设,当地居民也只能处于受益弱势的一方,这就已经改变了旅游扶贫的初衷。按照规定,在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内是不能有居民居住的,而现在由于与景区内居民的沟通不当,现仍有村民生活在内,这就使整个景区的风景失调,也给景区的管理带来许多的不便。

4.未将农产品与旅游商品相结合

武陵山乡海拔高,,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农产品纯天然无污染的且更加美味可。据游客表示,武陵山的玉米比外面的甜、糯,许多游客在返回的时候都会买大量的玉米带回家。然而在当地只有些许的农户有意识的将农产品作为旅游商品来进行销售,并没有发展成为产业一体化的销售格局。

四、武陵山乡旅游扶贫建议

1.注意可持续发展

根据科特勒的生命周期理论表明,旅游景区具有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这样一个生命周期,如果对旅游景区不加以可持续的发展,那么景区将很快到达衰退期这样一个危险的边缘。旅游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投资额大、投资期长、回收期也长,这就要求景区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收益。武陵山乡旅游扶贫也同样如此,只有将目光利益放的长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该地的经济发展,真正实现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以脱贫致富。同时也要注意与当地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相协调发展。

2.获得企业支持

武陵山旅游扶贫是政府主导型,根据武陵山乡的实际情况,可以邀请企业对该景区进行投资建设参与,如在景区内修建酒店,服务设施等项目。把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用市场经济的职能对武陵山乡进行市场调节,能既促进该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能节约政府资金的投入。

3.加强社区参与

贫困人民是旅游扶贫的核心人物,贫困人民参与旅游扶贫的项目发展是一项必要的过程,没有居民的参与,他们对于旅游扶贫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作为主人公的自觉,就会与整个景区相分离,使得整个景区变成了景区建设者和当地居民两个部分,无法融合。最终达不到旅游扶贫的真正效果。所以应该加强社区参与旅游景区项目的开发与建设、项目决策等一系列过程。使得他们在此期间得以受益。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结合武陵山乡旅游区的实际发展,大力引导广大农户开展绿色生态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例如,大力发展高山糯包谷种植基地、马铃薯种育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扩大高山猕猴桃、武陵山泡核桃种植,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武陵山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5.创立品牌化营销

品牌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旅游景区众多,相似的也不少。各个景区只有形成自身的品牌,才能形成品牌优势。武陵山乡的品牌优势就在于它隶属于武陵山,毗邻仙女山,可以借助武陵山或者仙女山的品牌影响力作为自己的宣传口号来扩大景区的知名度。

6.完善居民的配套设施

要想使得真正的脱贫,不仅要使物质得以解决,还得在精神上取得满足,完善居民的配套设施势在必行,在安置房内大力度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中心卫生院建设,推进完善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视建设人口发展服务体系,推进集镇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得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得以上升,才能真正的达到旅游扶贫目的。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4

一、旅游扶贫模式

(一)国内旅游扶模式研究

旅游扶贫模式的研究、总结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有较高的现实参考价值,通过对全国各省的乡村旅游的研究和了解,本文总结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国内旅游扶贫模式。

1.社区旅游带动模式

社区旅游带动模式是旅游扶贫开发初级阶段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以基层政府和旅游部门为主的地方自身的力量,将景观资源和社区作为一个综合体进行开发建设,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2.农旅结合模式

农旅结合方式指的是农民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旅游业,又称亦农亦旅模式,在中国大多数乡村的旅游发展中能找到不少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这种模式相对而言适合于大多数乡村探索发展旅游扶贫的阶段,前期投入低,扶贫效果好,也利于当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移民迁置模式

移民迁置模式是指在缺乏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实行移民开发异地安置。这种模式有利于先富地区带动异地居民脱贫致富,除提高居民的收入外,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技能,利于发展地域文化,创造精神文明。但这种方式对旅游发展要求较高,只适用于有稳定旅游客源的地区的后续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国外旅游扶贫模式

国外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旅游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以及负面影响的研究。旅游扶贫方式与所实施的资源类型、文化背景有关,没有普遍适用的蓝图或标准模式。经过对国外近年来新型的乡村旅游归纳,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类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旅游扶贫模式。

1.美食旅游与特色商品模式

以当地特产、地方美食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是很多美食文化丰富或独具特色的发达国家开展旅游扶贫的主要方式,效果显著。美食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开发特色商品和地方美食有助于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并且能极大地提升地区知名度,从而拉动旅游业发展。

2.文化遗产旅游模式

文化遗产旅游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地区自豪感、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与工艺、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正效应,适用于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的地区。这种旅游模式既保护了自然与文化遗产,改造了工业化破坏的环境,也为当地居民和到访游客提供交流与解释的机会。

3.公共与私营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投资,并与私营企业签订合同,授权私营部门承担公共服务相关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技术、资金风险由私营部门承担。这种模式下,当地旅游业能够得到私营部门商业化和专业的包装,通过营销手段和外部投资来进行前期发展。包容性极强,为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二、剑门关镇桂花村旅游扶贫Swot分析

(一)川北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优势

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底蕴丰富的人文景观。川北自然风光集山、水、洞、峡、林于一体,险峻壮观的剑门群峰、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流、分布广泛的特色湖泊、西北山地的大面积原始森林等众多奇景集聚,同时丰富的植物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为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基地。

川北地区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古蜀文化源远流长,佛、道、儒三教兼融交汇,三国胜迹星罗棋布,古道文化瑰丽多姿,浓郁的多元化文化气息给这里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除此之外,川北地区是多民族的集聚地,他们各有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迥异的生活习俗。

种类繁多的旅游商品资源。川北地区山川秀丽,旅游商品资源十分丰富。工艺品、土特产、风味小吃数不胜数,久负盛名,远近闻名。

创新智慧的旅游体系。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对传统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川北地区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工作,在旅游电子政务网站体系、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旅游信息采集共享机制、数字旅游景区、旅游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二五”以来,大力推进旅游智能管理和智慧服务,积极创新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智慧营销,基本建成了智慧旅游体系。

充足优质的客源市场。据调查数剧,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12%,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近年来,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而川北地区拥有的独特旅游风景与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好的选择。

(二)川北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劣势

大面积山区,交通不便。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因为川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存在大面积山区,需要大量资金开辟道路,开凿隧道等等,只有完成这一步基础工作才能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贫困地区因政府给予资金不足,连基本生活所需设施都没有配置,还存在不通水、不通电、没网络等现象,要想通过旅游扶贫,首先就要完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保障旅游者的正常需求及安全。还有一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人才缺乏,群众没有积极响应。川北地区发展旅游扶贫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人才的缺乏,一些旅游企业的服务观念差,管理经验落后,在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方面落后。在加上群众观念保守落后,信息闭塞,技能技术缺乏,缺乏脱贫致富信心,长期不能、不愿、不敢参与扶贫开发项目,致使贫者更贫,形成恶性循环。

(三)川北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机遇

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人民收入增高,消费观念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2012年增长25.4%,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其中发展、享受需求持续提高,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723元,比2013年增长23.3%,快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

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节庆长假和带薪休假的兴起,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而川北地区正是这类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且经济贫困地区的资源风光、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对游客具有一种原始的吸引力。

(四)川北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挑战

完善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这是川北地区面临的首要挑战,只有将基础工作做好才能开展进一步工作,由于川北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需要大量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

合理利用闲置的资源。贫困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淡季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闲置或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等。引导当地居民保守的生产观念和传统的种养模式的改变,增加其获取致富信息的渠道

做好广告宣传,让当地的特色产业面向大众广告是大众认识了解本地区的直接途径,如何将广告强有力的传播,让当地的特色产业面向大众,也是当前川北地区旅游开发面临的重大挑战。

旅游行业的竞争。虽然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使旅游的可进入性差,周围一些发展较快的,基础设施比较好的相似景区将会争夺一部分客源市场,区域性竞争会比较激烈。

三、桂花村旅游扶贫基本方案

本节以剑门关镇桂花村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制约其实施的主要因素,给出相应对策,提出旅游扶贫的总体构想,设计其具体方案,为桂花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思路。

(一)桂花村基本概况

剑门关桂花村位于剑阁县新县城雷鸣桥到景区游客中心横穿三公里处,刚好地处游客进入景区的必经之路两旁。幅员面积3.93平方公里,东与志公村接壤,南与志公村为邻,西与剑城村相邻,南靠剑门关5a景区,北与下寺镇三江村毗邻。全村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总耕地495亩。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5人,贫困户74户。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3923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3256元。桂花村属于2016年整村脱贫村。

桂花村目前共有贫困户74户共计207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大,并且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3256元,村民们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收入为主。制约桂花村发展因素有:1)致贫因素复杂。2)基础设施落后。3)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资源配置极不合理。4)人居环境不优。5)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桂花村旅游扶贫方案

桂花村扶贫方案的实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域特色,政府领导,输血渠道与造血机能相结合,旅游要素与环境改造相结合,产业融合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贫困人口参与的原则为前提,主要有以下内容。

1.扶贫理论基础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结合桂花村实际,在前期工作中工作队员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了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细化,做到一户一规划,并调查了解甄别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无劳动力等致贫原因,确保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到户到人。

落实“271”模式。“2”是指导思想:产业+技术,始终坚持产业促增收、技术促发展的理念,解决贫困村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的问题。“7”是保障措施:“R”――精准识别,夯实基础。“引”――引导发展,确定方向。“传”――传授技术,内生脱贫。“帮”――群策群力,帮扶到位。“促”――农民主体,促进创业。“育”――教育群众,淳朴民风。“建”――建章立制,巩固成果。“1”是脱贫目标:1个最终的目的――全面精准脱贫。

2.桂花村旅游扶贫基本思路

发挥旅游经济“一带一路”优势。发挥剑阁新县城至剑门关5a级景区旅游经济带,这一路有利条件,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发展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增加收入。科学规划特色农家乐,引导一批农户生产特色旅游纪念品。还可通过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中闲置房屋出租或入股的方式使房屋租赁、就地务工、入股分红,来增加贫困户、一般户收入。

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特色配套产业:对外出务工人员土地进行整合或流转使大户带动,种植特色配套苗木,鼓励贫困户、一般户参与产业发展,做到一村一企业、一村一协会、一户一股权、一户一就业。发展特色农家乐:优势配套养殖、剑门土鸡、山羊、种植核桃、桂花等产品。使农家乐与贫困户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带服务体系。

规划先行,分区作战。桂花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挂图作战、分区突破、规划先行、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按照“基础串联、措施并联、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

3.具体方案

根据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结合桂花村村委规划和现有物质基础,充分发挥旅游经济“一带一路”优势,全村共分为五组,针对“一组一品”,指出了以下几点计划。

一组离景区较近,发展特色农家乐,同时与其他四组的剑门土鸡,山羊,核桃,桂花等产品形成产销结合。

二组土地资源较好,植被丰富,主要发展养殖业。并与一组的农家乐产业相结合,形成产销结合的服务体系。

三组风景优美,拟建立以剑门关七十二峰的一个观景台,使游客在剑门关上体验剑门关的险,在下方体验剑门关的雄,雄险结合,带来最佳的感官体验。

四组地势较为平坦,作为安置点、游客休息中心和自驾游营地。

五组建立果蔬合作社,采摘体验园。合作社建立市场明确、客户群稳定的高档有机优质蔬菜和果品生产示范片;构建成集生产、休闲观光、生态循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观光采摘对旅游农业生产带动作用。

四、剑门关镇桂花村旅游扶贫经济与社会效应

(一)经济效应

1.发展旅游业对桂花村就业水平的影响

因为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性的产业,与其他性质产业不同,劳动密集性产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带动多条产业链的发展。桂花村的剩余劳动力丰富,而旅游业恰好能吸纳这些剩余劳动从而使该地区的就业增加。

另外旅游业的就业门槛较低。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往往较低,而其中妇女受教育水平更低,利用就业门槛低的特性可以解决桂花村剩余妇女的就业问题。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能帮助提高贫困人口整体的受教育水平。

由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性的产业,就业门槛又比较低,使其在就业方面具有其他产业不具备的优势。旅游业不仅能够直接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创造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

2.发展旅游业对桂花村收入水平的影响

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旅游者必须移动到旅游目的地才能进行活动。这样就可以使旅游活动相关的消费发生在桂花村本地,包括食、宿、行、游、购、娱乐和其他消费。因此旅游者的到来可以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使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口的收入增加。而桂花村目前已大部分解决食和住的问题,若加之其他方面的发展无疑是带动经济、收入的重要突破口。

3.发展旅游业对桂花村GDp的影响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地区间转移和再分配,从而使收入高地区的居民通过旅游把钱流向收入低的地区。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产生GDp,从而使GDp得到增长,提高贫困地区的GDp总值。

其次,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加速社会货币流通。旅游业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上的收入,产生税收效应,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且旅游业可以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发展,最终刺激GDp的增长。

(二)社会效应

1.发展旅游业对剑门关镇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方面,比如,发展旅游可以使一些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使更多的人知道桂花村的特色。而消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剑阁文化的误解和对自然植被、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的会影响到原本的生物链。

2.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旅游业的发展是依赖于环境的,随着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将会用于当地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在剑门关,利用自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将非常有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但如果旅游业发展的不适当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使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恶化,不仅很难摆脱贫困,而且会进一步加剧贫困。所以在利用环境发展经济时,一定要注意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3.发展旅游业对当地教育的影响

剑门关镇教育水平低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贫困者的受教育程度低,他们的知识贫乏,技能差,活动能力弱;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贫穷的,缺乏脱贫的信心。随着旅游者的到来,当地人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增加了,同时在接待旅游者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的熟悉,使他们在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从事旅游工作,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再加上收入的增加,受教育的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五、剑门关镇桂花村旅游扶贫经验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到责任精准

一是成立扶贫工作组,严格执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扶贫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负责人。二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结合贫困村发展实际,在道路、交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要逐步完善。三是效考核。不定期开展走访调查,对村民实施积极引导加监督制度,对扶贫干部实施扶贫成效和绩效考核制度。

(二)施行“政府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民入股”制度

小微旅游项目的集群化发展,群众参与程度越高,旅游业越发达。让村民参与年底分红,增加村民收入。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难以带来“丰产”,主要是产品附加值低,数量与规模寥寥无几。当地部门建立果蔬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成集生产、休闲观光、生态循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观光采摘对旅游农业生产带动作用。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运输业的发展,直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增长增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同时有助于村容村貌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添加助力。

(三)推动产业扶贫、创新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5

一是高度重视。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工作和底线工作来抓,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责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乡镇财政所长为成员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周密部署。局党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财政扶贫工作,财政评审每两月出台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用得准、用得好。特别是2017年8月以来,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进度,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四是强化制度建设。为确保统筹整合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出台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方案》(炎政办发[2016]24号)、关于推广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的指导意见(炎政办发[2017]44号)等一系列文件。

二、资金的整合和监管情况

2016年-2018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共计59118.3383万元,其中2016年8511.12万元,2017年32446.3334万元,2018年18160.8849万元。

2019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810.65万元。

在资金监管方面,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抓细制度建设、抓好资金筹措、抓准资金投向、抓严资金管理、抓实监督管理、抓紧问题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抓细制度建设

——出台了《炎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炎政发[2016]18号)文件,成立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年度统筹方案的确定、项目实施、督办检查、验收考评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落实和监管,制定统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有序统筹、有章可循。

——制定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法发[2016]5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每年制定了《炎陵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资金整合的范围及整合程序。整合的范围包括中央、省、市、县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中央层面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20项;省级层面主要包括:扶贫专项资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一化四体系"建设的资金除外)等19项。

——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先后下发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75号)和《炎陵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炎扶发〔2016〕2号),就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审批、拨付、管理和监督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简化资金审批和报账流程,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财政评审每2个月制定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

(二)抓好资金筹措。严格按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应整尽整。

(三)抓准资金投向。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17〕21号),围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范围,2017年明确统筹整合的资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七个一批”和“六大工程”安排使用,落实定资金、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间的“四定”原则。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转移就业、农户补助等方面,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项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支出。2018年以后,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四)抓严资金管理。一是实行专人、专户、专账核算。二是建立了项目资金台账。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依据下达的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项目文号、项目地点、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资金规模、支出金额等要素,建立了项目资金使用台账。三是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县级方面,炎陵县涉农整合年初方案、调整方案和全年下达的整合资金计划均在炎陵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长期公示。村级方面,村级实行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在贫困村村部设立脱贫攻坚公示专栏,明确专栏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项目、贫困对象管理等公示公告内容,同时公布项目监督单位及监督电话,并留影像资料备查。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让全县相关财务人员、扶贫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知晓熟悉财政扶贫政策。

(五)抓实监督检查。一是严格纪律监督。扶贫、财政、审计每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当月各个项目进度排名倒数第一及整体进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三是扎实开展股所共建。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每月下乡镇财政所,对乡镇扶贫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核查,指导乡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掌握乡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动态,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六)抓紧问题整改。一是严格按上级要求抓整改。三年以来,国家、省、市级多次对我县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各类问题,县财政局根据反馈意见,列出问题清单,下发整改督办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按时整改到位。二是审计抓整改。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审计组,对所有涉及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的县直单位、乡镇、部分村进行全面审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反馈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按时进行了整改。三是全面自查抓整改。县财政局组织局纪检、监督股、乡财服务中心对所有贫困村扶贫资金、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全面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对群众举报问题进行专门调查,一个一个核实,及时回复举报人,并将核查结果及时报告省财政厅。

三、统筹整合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炎陵县始终以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责任、第一民生、苦战硬仗,举全县之力朝着脱贫摘帽目标扎实推进。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初始贫困人口8164户26761人,贫困发生率16.57%,贫困村66个(建制村合并后调整为54个);2014-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6633户22881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6%。2017年12月,通过市初审;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0.6%)、群众认可度最高(98.49%);6月,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均为“零反馈”;8月3日,经省政府批准宣布脱贫摘帽。主要围绕“五个字”做文章:

(一)驱“贫”——让产业收入多起来。牢牢把握发展绿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这个脱贫的关键,千方百计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文化旅游方面。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基本形成“一心一环三大版块”旅游格局,炎帝陵创5a进入冲刺阶段,红军标语博物馆成功创4a、云上大院成功创3a,神农谷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带动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412家农家乐加速发展,帮助5600名群众就业创业,其中贫困人口2112人,人均增收1.8万元。绿色农业方面。“一带八基地”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主阵地”,带动6096户18846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特别是炎陵黄桃连年产销两旺,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炎陵县获评“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生态工业方面。“一区两园”扩大到11平方公里,炎陵工业集中区进入全省园区综合排名20强。把握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机遇,成功引进欧科亿、国声声学、全康智能家电等3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预备上市企业,入园企业发展到1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安置就业1.4万余人,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

(二)治“穷”——让内生动力活起来。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他们的心更热、腰更直、手更勤。“扶志”。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正向激励,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精神上立起来、强起来、硬起来。“扶智”。突出抓教育扶贫,开展“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活动,通过教师进村入户比对确认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做到精准资助“一个不漏”、控辍保学“一个不失”、条件改善“一所不差”,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1人因贫辍学。“扶技”。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帮助缺技术的贫困劳动力掌握致富技能,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开发生态护林员、生态管护员、乡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728个,引导和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6658人,占59.5%。

(三)解“困”——让基本保障强起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政策始终向贫困户聚焦、向贫困人口叠加。保障“房子”。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坚持定户、定点、定标、定期、定责、定业的“六定”举措,分2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34户4013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按照“一提三分一统”的思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327户,其中贫困对象农村安居工程2543户;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完成6122户农村土坯房集中整治,拆除5366栋闲置、废弃、空心破败的农村土坯房。保障“身子”。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形成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险、特殊医疗、便民服务“六重保障”。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县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5452人纳入国家健康管理系统实行分类管理和救治,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几率。保障“底子”。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兜底脱贫,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349户2940人,其中兜底对象294户516人,兜牢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低保障网。实施生态扶贫,投入补偿资金6568万元,让贫困群众既守住身边的“绿水青山”,又从“金山银山”中分享红利。

(四)提“质”——让村容村貌美起来。实施“六大工程”,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交通更通畅了。投资14.59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161.51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8.22公里,危桥、渡改桥25座,客运站场224个。饮水更安全了。完成水利设施投资3.67亿元,100%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其中91.7%的行政村通自来水。网络更发达了。光纤宽带和手机4G信号全覆盖,农户100%通生活用电,农网改造全面达标,51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环境更优美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38%,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及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文化更丰富了。全县人均文体设施面积2.07㎡,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文体器材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更兴旺了。纳入全省“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39个贫困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星级乡村旅游点42个。

(五)担“责”——让结对帮扶实起来。全面压实“五个责任”,严格遵守“五项制度”,坚决兑现“五个不论”,结对帮扶做到“身入”“心入”“深入”。“身入”,就是贫困村、非贫困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累计开展“大走访”21.46万人次。“心入”,3641名帮扶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三同五好”2.59万人次,成为最感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深入”,根据“贫困户所需、帮扶干部所能”,实打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帮助贫困户实现各类“微心愿”2.16万个。“大走访”经验获省委《工作情况交流》刊文推介。

四、涉农整合资金中农林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成效典型案例

炎陵县发展黄桃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炎陵黄桃生长于炎陵县海拔300-1200米的深山之中,得益于充足的阳光、凉爽的气温、昼夜温差明显的独特气候以及松软肥沃的土壤条件,“炎陵黄桃”具有果形周正、颜色橙黄、甜度适中、酥脆可口,香气浓郁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该产业已经成为炎陵县带领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农业产业,炎陵黄桃线上线下热销,并带动炎陵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对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2784户8152名贫困人口因黄桃种植直接受益,年人平增收约8500元左右。获“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等荣誉和称号。它集精致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多个现代农业元素,是炎陵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炎陵黄桃”也成为了炎陵县一张响亮的名片。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6

一次,因起草一份旅游扶贫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与同事商榷,提到对办农家旅馆贷款政府给予年不超过3万元的贴息时,同事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3万元太少,不足以激起贫困户的创业热情。一席对话引发了我的深深思考。

思考之一:多年来,扶强不扶弱、扶大不扶小的做法把人们的思考引入了误区。多年来,不管是扶贫帮困还是发展经济,都强调起点要高、项目要大、投资要多,见效要快。小项目、小投入、小补助已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这样做的结果是,资金、人才、项目都向发达地区,向大企业、大老板集中,而真正的贫困户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使发达的更发达,有钱的更有钱。造就了多少富可敌国,富可敌县、敌市的大富翁,造成了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不断拉大,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

思考之二:扶贫到底要扶谁?扶贫,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取得了举世瞩目、令人赞叹的成就。所谓贫,是相对富而言的,包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之所以要扶贫,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措施,帮助相对贫困的地区和人口,逐步缩小和发达地区、富裕人群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全国人民共沐党的阳光,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因此,扶贫的真正的含义和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缩小两极分化,而不是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集中砸向少数地区和少数人,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思考之三:扶贫资金和其它资金的使用是有区别的。扶贫资金不同于企业发展资金,也不同于科技发展基金,它的使用目的是使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尽快脱贫,尽量缩短与富裕人群的经济收入差距。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使用方向就是扶小扶弱,是解决急需,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使有限的资金帮助更多的穷人脱贫。

思考之四:旅游扶贫要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从1986年开始开展大面积扶贫,现在已经进入了扶贫攻坚阶段,为此,国家制定了“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扶贫战略。确定了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扶贫重点。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国家扶贫战略的转变,发挥旅游产业复盖面广,创业、就业门槛相对低等特点,吸引更多的贫困人口进入旅游行业。

一句话,扶贫就是要扶持那些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地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旅游扶贫作为扶贫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更应如此。

二、明确旅游扶贫的重点

旅游扶贫要做到真扶贫,明确重点是首要。

1、旅游扶贫的重点是农村。我国8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这是由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教育水平、资源分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6元,农村居民为133.6元,收入差为182.4元,差距系数为2.37;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27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142.8元,收入差为15130.2元,差距系数为3.51。这就是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成扩大之势。因此,旅游扶贫要做到“真”扶贫,就应该根据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把重点放在农村。

2、旅游扶贫的重点是“贫民”。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贫富差别,贫困地区也有贫富之分。对于贫困户,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后来随着物价调整,到2007年时定为785元。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当年年底调整为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旅游扶贫就是要瞄准这些真正的贫困人口,利用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绝对不能搞普惠制。

3、旅游扶贫的重点是“造血”。我国的扶贫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不再是救济式扶贫的初级阶段,而转为重点引导贫困地区、贪困人口创办企业,发展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旅游扶贫作为扶贫战略的重要分支,要充分利用产业自身优势,发挥旅游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在创办旅游微小企业中的示范作用,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群收入中的导向作用。从而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4、旅游扶贫的重点是扶志扶技。一个人的贫富程度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外因是指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等。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些条件对大家都是一样的。关键在内因。内因包括人的智商、志向、文化程度、技术技能等。智商是天生的,但可以开发;志向是可以培养的;文化程度是可以帮助提高的:技术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旅游扶贫就是要把激发贫困人群内因条件作为重点,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激发他们通过从事旅游业脱贫的志向,通过培训等形式让他们掌握从事旅游业的理念、思路、技术、技能,通过资金、信息等扶持他们创办起微小旅游企业。

三、探索旅游扶贫的原则

笔者认为,旅游扶贫要做到“真”扶贫,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政策引领的原则。扶贫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旅游扶贫必须坚持政策引领,充分利用旅游部门掌握的一些政府性、政策性资源,倾斜扶贫、引导扶贫。首先,在品牌创建上要体现扶贫。诸如国家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品牌的创建方面,要在一些特定标准上针对贫困地区制定特殊政策。就像国家高考一样,对一些特定地区、将定考生降分录取。其次,在项目安排上要倾向扶贫。各级政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安排旅游发展项目时应多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甚至可以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其三,在资金扶持上要突出扶贫。各级政府设立的旅游发展基金、资金,掌握的旅游基础设施补助经费等应向贫困地区倾斜。其四,在线路编排上要导向扶贫。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编排、推介旅游线路时,应重点关照贫困地区,引导更多的游客到贫困地区旅游。

2、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的原则。三大理由:一是中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这一条前面已有阐述。二是贫困地区大都交通比较闭塞,但旅游资源保护得比较好,具有后发优势。三是贫困地区很多都是民族地区,资源特色比较明显,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不但能起到大面积的扶贫作用,而且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对于旅游扶贫而言,方向正确,成效明显。

3、基础设施优先的原则。一些地方之所以贫困,基础设施的落后是一大原因。因此,要有效地实施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基础设施又尤以交通和电力为重。旅游部门应该主动靠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改善贫困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重点景区和资源美誉度较高、可开发性强的地方的交通条件,为开展旅游扶贫打好基础。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7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600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6ZDX197)。

[作者简介]普荣(1984―),彝族,云南南华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旅游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旅游。

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以旅游产业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一个新的扶贫开发模式,在当前旅游业相对发达和落后群体较为集中地区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滇西北地区为例,深入研究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一、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基础

1.地域性特征明显。滇西北地区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位的交汇处,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高寒为一体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云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差地区。但同时,滇西北地区又是全国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分布着三项世界遗产。这些资源为该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根基。

2.致贫原因多样化。其一,地缘性贫困。滇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南端,地势高低起伏,平均海拔2600千米,土地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耕地质量较差,耕作方式落后。交通设施极其落后,加上地处偏僻边疆地区,在生产和流通上难以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封闭的自给自足状态在农村普遍盛行,导致了整个区域的积贫积弱。同时由于该区域还是限制、禁止开发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境地区和生态敏感类型区,多种区域类型高度叠加,使得贫困的复杂性愈加突出。其二,结构性贫困。多维致贫是滇西北地区结构性贫困的主要特征。致贫原因受到教育水平低下、健康缺陷问题、劳动力不足、人口生育过多等多重因素影响,“五保户”、“孤寡妇幼”、“光棍汉”等比率偏高,贫困村“空心化”严重,养老问题突出。

二、旅游精准扶贫实施对策建议

(一)提升贫困区域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区域旅游成熟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加快贫困区域公共服务建设,以旅游交通建设为依托,推进各乡村道路的新建和硬化提升,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完善城乡公交系统和商品流通系统建设,确保农村土特产品和物资快速流入城市;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为依托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打造农村电商平台,畅通农村人力资源供给和城市岗位需求信息对接;以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改造为契机,提升农村卫生改造工程,规范垃圾处理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施乡村污水排放网管改造和卫生间改造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打牢根基;以旅游公共安全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基础卫生事业提升,推动危房改造和全面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强化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平衡财力差距,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

(二)多层次开发贫困区域旅游产业链

可依托贫困区域旅游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农户参与、联动运作、收益共享”的运作模式,将贫困帮扶群体融入旅游发展,将过去简单的物资发放转变为农户全面参与旅游产业链的诸多环节,作为旅游产业链中提供原材料产品和劳动力的上游农户,还可以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将自身拥有的土地等资源进行流转,在获得薪金的同时能够带来土地租金、股金等其他收入,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旅游产业和相关其他行业的多样化融合,让贫困群体从不同的区域和角度全面参与旅游发展,由从事较低附加值的农业转变为从事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同时,政府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岗位学习,在不断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整体质量得到较大提升,最终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共赢发展。

此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利用大产业、大环境、大市场形成来促进旅游扶贫项目的壮大发展,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发,注重对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的挖掘,尤其重视对生态、观光和休闲养身资源的开发,通过品牌化和市场化营销,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和游客。政府要注重旅游精准扶贫为主旨的旅游产业链的培育,根据区域实际,建立贫困人口群体直接和间接参与旅游的方式,在有旅游资源依托的?^域,全面引导贫困群体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在现有旅游产业链难以触及的区域,充分调动当地资源,以旅游需求为龙头培育相关产业(养殖业、种植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等),通过旅游企业的订单化运作,优化旅游产品种类的供给调整,让更多的贫困群体在不同的旅游链中全面参与旅游发展,获得旅游发展实惠。

(三)推进旅游城镇化和搬迁扶贫双向治理

结合区域实际,因势利导、彰显特色,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力辅助相结合,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通过产业融合和品牌国际化培育壮大产业规模,通过旅游引领城镇化发展,推动人口、产业、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布局和适度聚集,形成以旅游产业兴城,以城聚产,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旅游小镇,旅游民族村寨,通过农村贫困人口合理有序地流向城镇,城镇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农村转移的双向互动流通形式,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新范式。

对于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区域生态环境难以支撑贫困群体脱贫与发展的区域,可实施扶贫搬迁,将贫困群体转移至资源环境承载基础相对较好的村镇和县城,做好贫困群体的就业培训和安置,让贫困群体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四)募集旅游扶贫基金,开展爱心扶贫旅游

政府应该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对精准扶贫推进具有良好促进作用的项目给于扶持和资金补贴,在转移支付中注重资金的管理与整合,通过多方渠道和融资平台筹措旅游扶贫专项基金,引入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

此外,利用多种媒体手段的宣传和报道,介绍贫困地区的主要景点、风物和文化、土特产等,倡导游客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前往定点贫困区域开展爱心旅游,将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结合起来,深入贫困户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将贫困村寨的旅游特产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推介给消费者,向游客宣扬每一份旅游产品的购买和每一次前往贫困地区的旅游都是在为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奉献力量的理念。同时,各地可根据区域特色形成自己村寨的品牌特色和产品优势,杜绝产品趋同。依托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扩大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受益面积,让贫困群体从旅游发展中获取最大收益。

三、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考核评价

(一)考核方法与内容

旅游精准扶贫宜通过坚持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宏观考核和微观考核相渗透,综合运用调查访谈、数据收集、专家评价等多元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旅游精准扶贫在考核中除了注重对客观指标数据“硬指标”的监测分析的同时,还要注重收集和获取贫困群体对旅游扶贫满意度、认可度的“软指标”反馈,让贫困群体在扶贫开发中有“发言权”,避免“被脱贫”和“数字脱贫”等不符合精准扶贫实际的现象发生。从全面发展和综合评价的视角出发,形成经济发展绩效考核、社会发展绩效考核和生态绩效考核三大考核框架,细化考核指标,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评价。

(二)考核评估分类

根据旅游扶贫推进的不同阶段特征和需要,建议开展如下几种类型的评估:一是旅游扶贫政策需求评估,评估旅游扶贫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和政策依据;二是旅游政策执行评估,了解各级部门和机构在旅游扶贫推进中的政策执行力;三是旅游项目进展评估,全面了解旅游项目的推进情况;四是旅游政策效果评估,总结评估旅游扶贫开发的最终效果影响。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8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永安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突泉县最北部,素有“突泉北大门”之称,东与吉林省洮南市接壤,南与东杜尔基镇相接,西与六户镇相连,北与科右前旗白辛乡毗邻。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纵列从境内腹地通过,距乌兰浩特市50公里,距县城54公里。永安镇属浅山丘陵区,镇内有海拔800多米高闹牛山一座,塔克吐河和哈拉沁河年径流量0.8亿立方米。全镇总面积416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63个自然屯,总户数9310户、25668人。其中:汉族人口11548人,蒙古族10493人,其它少数民族3627人。有房户6460人,常住人口19376人。共有低保人口1095户2122人,五保户104人,退伍军人264人,60岁以上老人6049人。共有基层党组织25个(其中3个党总支),正式党员794名,预备党员13名,流动党员156名。

(二)资源状况

全镇共有耕地23.86万亩,人均9.29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人均3.1亩,林地面积21.4万亩,草场面积8.2万亩。粮食品种以玉米、大豆、谷子、葵花为主,裸地蔬菜以白菜、萝卜、大头菜为主。境内有喜利多铜矿、杜乐砖厂、永乐砖厂、杜乐蒙古族工艺品厂、乐佳食品有限公司、杜兴萝卜干厂、万和酸菜厂、永发食用菌基地,哈拉沁肉羊养殖小区、四家子和靠山秸秆转化厂等工业企业。庭院经济主要有果树、大榛子、食用菌、葡萄、粘玉米、蔬菜等。

(三)产业发展情况

我镇产业结构主要围绕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小畜换大畜、优畜换劣畜等方面进行调整。主导产业除大田种植外,培育了肉羊肉牛养殖、裸地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果村经济林等一村一品项目。

一是肉羊产业。发展以三阳牧业为龙头的肉羊产业,肉羊存栏10万只;二是肉牛产业。以田田顺合作社为主要带动,结合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发展的肉牛产业,肉牛存栏2800头;三是食用菌产业。以永发村菇丰菌业有限公司和永安村佟喇嘛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种植香菇、滑子菇、杏鲍菇、灵芝、木耳等十几个品种,年可生产菌棒320万棒,产品远销北京、沈阳、浙江、江苏等地;四是裸地蔬菜。以绿兴食品公司、万和酸菜厂为依托,辐射带动杜兴、永乐等村发展裸地蔬菜种植,品种以萝卜、白菜为主,种植面积5000亩,年加工萝卜1万吨,产品出口韩国;五是马铃薯种植。发展马铃薯种植基地,在永久、永巨等村种植马铃薯500亩,通过合作社带动,以马铃薯为原料在永久村进行粉条加工;六是乡村旅游。以哈拉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永安村柳树湾度假村为依托,打造蒙元文化乡村旅游,建设农家院、采摘园和餐饮一条街等旅游产业;七是杂粮杂豆。以永乐村、杜兴村和永安村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发展杂粮杂豆2000亩。

(四)精准脱贫工作情况

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75户2822人,已脱贫493户1055人,未脱贫782户1767人,2018年计划脱贫429户1046人。

一是产业落实情况。截止9月底,贫困户通过自养牲畜、入股分红、护林员就业、承贷分红、黑木耳栽培、芦花鸡养殖、政策兜底等措施脱贫498户、1066人,扶贫成效明显,贷款手续已做完。其中,贫困户资产收益269户554人,三阳牧业“铁畜代养”带动贫困户161户346人;哈拉沁村春莲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73户123人;突泉县泉龙牧业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35户85人;黑木耳种植带动贫困户35户91人;突泉县宝润红酒公司承贷分红带动贫困户215户;芦花鸡养殖带动贫困户286户。

二是危房改造情况。2018年我镇经第三方鉴定,有CD级危房1010户,目前已改造完成918户,其中新建299户,维修619户,目前我镇CD级危房存量为92户,正在加快推进速度,确保,在11月10日前危房全部清零。

三是健康扶贫方面:贫困户已全部免费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已免费体检2321人,并建立了健康扶贫档案,享受大病救助17人,政府兜底7人,享受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包892人。

四是教育扶贫方面:我镇贫困户享受教育扶贫共173人,其中学前教育阶段享受教育扶贫政策6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教育扶贫政策107人;高中教育阶段享受教育扶贫政策9人;盟外就读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5人;大学新生(新生以外)享受教育扶贫政策28人;享受“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政策16人;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2人。

五是生活救助方面:享受生活救助贫困户60户124人,已发放生活救助补贴资金共计29.76万元。

六是“三大”工程情况。(1)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已完成牧业再造突泉工程贷款手续6个村599户,发放贷款599户1895万元,已经购买大畜501头(只)。(2)党群心连心工程。注册“靓丽永安”公众号1个,组建村屯“党群心连心”微信群24个,入群5000多人。在平台上广泛宣传和公开公示镇村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相关政策,梳理群众诉求,搭建“政策措施下行、诉求问题上行”的平台,有效解决政策宣传不到位和诉求解决不及时的难题。(3)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是加大宣传和落实力度,通过农民夜校、积分制管理、入户一对一讲解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政策,鼓励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勤劳致富、孝老爱亲、劳动光荣的典型,提高新时代新型农民综合素质,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打牢思想基础。

七是驻村包扶情况。截至目前,在扶贫工作中,全镇有县级包扶领导4人,厅局帮扶单位3个(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国税局、神华准能公司),盟级帮扶单位3个(住房公积金、安华保险、疾控中心),县级帮扶科局有财政、发改、经信、统计、环保、国税、教育、卫生8个单位,共选派第一书记15人,驻村工作队员63人,我镇和科局共有包户干部350多人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在管理上严格落实“周例会、月调度、季报告、年总结”的考核机制,实行“钉钉”签到,确保干部驻得住、有效果。

八是京蒙对口帮扶情况。2018年7月,京蒙对口帮扶工作启动,良乡镇与我镇结成一对一携手奔小康帮扶单位,重点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经过双方协商和多次沟通,良乡镇计划投入3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我镇的扶贫产业,主要发展肉牛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已确定用于购买安格斯基础母牛,养殖场已建完,地点在永安镇永乐村。9月10日,与北京航天恒丰企业进行对接,已签订合作协议,在三阳牧业生物菌生产方面给予技术和原材料优惠支持,利用三阳牧业现有设备,委托加工航天恒丰的产品,增加企业的收益,通过增加企业收益支持所帮扶的永巨村产业发展,计划每年扶持不少于10万元。同时计划支助大学生1名,每年1万元,到毕业为止。

二、下一步发展目标和重点

永安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以打造民族团结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重点有以下几个思路。

一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四家子村为依托,打造蒙元文化特色村,风情小吃一条街,蒙古手把肉一条街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

二是以省际大通道、111国道和永巴等旅游线路为依托,重点打造京津冀、阿尔山等旅游驿站,着力开发杜乐、杜兴、永乐、永安等村的路边经济;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9

(一)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1、资金争取。到位资金15841.87万元,占县下达任务6000万元的378.7%。其中:2015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29万元,中央专项公益金1000万元,移民避险解困试点资金8544万元,移民后扶资金2468.87万元,浙江长效帮扶资金1000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投入20130万元,占县下达目标任务34040万元的59.14%;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5875万元占县目标任务6000万元的98%。

3、招商引资。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000万元,工业到位资金25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25%。项目为__海伶山珍贸易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500万元,在__孔溪园区建成农产品配送销售中心。

4、劳务技能培训。实施浙江长效帮扶项目,共培训5500人,占下达任务5000人的110%。其中:培训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干部管理培训60人,旅游从业人员和电商人员各30人。

5、民生工程。投资1500万元,完成库区移民房屋改造500户。其中,建新房150户,改建及风貌改造350户。全县减贫人口5506人,占县下达任务数的91.7%。

(二)扶贫开发工作

1、全面完成全县贫困村规划蓝本。一是按照坚持多规合一,科学制定《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__部分)》,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五大类6500余个项目,总投资659亿元;按照县、乡(镇)、村、户四位一体的规划要求,编制了__县2015-2020年精准脱贫与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结合省委省政府10个专项规划,制定了《__县12项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二是按照省扶贫移民局指导编制的瓦砾乡乌龙村规划蓝本,完善36个乡(镇)《2015—2018年脱贫规划》、贫困村规划、贫困户规划等3类规划。因地制宜制定了贫困村幸福美丽新村规划,户贫困户制定了“五个一”的脱贫致富规划。三是按照省市扶贫开发的整体部署,制定了“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工作规划,即:从2015年到2018年为全面攻坚阶段,用4年时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7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7478人脱贫解困;2019至2020年为巩固提升阶段,到2020年,我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实现致富奔康。

2、健全扶贫基础信息档案。一是年初,我县按照“五步两公示一公告”(农户申请、村级初选、群众评议、集体审核、县级审定、村公示、乡镇公示、县公告)程序和“四比四优先”(比家庭收入、无经济来源优先、比居住环境、住房条件差优先、比人员结构、缺劳动力优先、比家庭负担、因灾病学优先)原则,识别贫困人口32035人。二是按照上级要求,我县于10月25日召开全县精准扶贫信息比对核实工作会,并落实县级10个部门督促36个乡镇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比对核实工作,及时完善和更正原信息系统中缺项、漏项、错项信息,清除已录入信息中有购车、在城镇建(购)房、财政供养、残疾证不实、身份证重复等6种情形的贫困户,共清退重新认定800户,我县现有建卡贫困户9807户27478人。三是建立268个村贫困户基本信息台账、干部帮扶台账,建立减贫规划台账,填制《扶贫手册》、到户规划“明白卡”34000余份。

3、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扎实推进。

(1)全面完成2014年度两批项目实施工作。

2014年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项目包括连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央专项公益金、第二批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试点资金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13995.5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31万元、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7004.2万元、农户投劳折资3260.3万元。该项目为跨年度建设项目,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村组道路:完成新建村道1.3公里,硬化村道39.41公里,整治村道9.4公里,新建社道18.44公里,硬化社道124.68公里,整治社道71.5公里,硬化入户路18.74公里,新建人行便道3.3公里,浆砌道路堡坎900立方米,新建便民桥7座、石拱桥1座、漫水桥3座,维修漫水桥1座。

基本农田、水利:完成土地整理30亩,石坎梯地改造200亩,砌农田防护挡墙9051立方米,砌防洪堤1000立方米,新建渠道54.61千米、山坪塘20处。新建人畜饮水池34口,安装供水管道42.9千米,安装蓄水铁桶2个,新建蓄水池251口,新建河堤180米,

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新建沼气池350口,改厨1052户,改厕985户,改圈10373户,室内外硬化28588平方米,硬化入户路14446平方米,改房180户,环境整治77590平方米,

建花台1000米,新建垃圾屋2个,建澭水工程2处,设标示牌3处。产业发展:完成栽植核桃1.2万亩,管护核桃539亩,栽植茶叶3亩,管护茶叶420亩,栽植桃树763亩、樱桃树724株、梨树236株,栽植银杏86亩,种植魔芋895亩,发展食用菌34.65万棒、木耳49.77万棒、中药材720亩,新建生产便道22.6公里,建星级农家乐15户,养殖生猪1599头、土鸡5.9万只、牛55头、羊445只、长毛兔192只、蜂471箱,新建猪圈6123平方米、羊圈62.5平方米、兔圈3760孔。

能力提升: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660人次。

(2)全面启动2015年度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

2015年度,上级下达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82万元,其中:第一批1944万元、第二批834万元、其他资金604万元。实际项目总投资14588.22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51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6750.7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3896.14万元、其它资金690.33万元。

第一批项目涉及瓦砾乡乌龙村、上河村,茶坝乡月明村、兴龙村、青岭村等10个乡镇26个村。规划项目总投资6589.62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44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2574.17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72.38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1899.07万元。已完成规划任务的90%。

第二批项目规划总投资7525.6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4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4176.58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1997.07万元、其它资金517.95万元。该项目已经县政府批复并报省市备案,项目已启动实施,将于2016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其他项目:一是支援不发达地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40万元,用于大院回族乡大茅村老屋基社通社路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二是残疾人产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5万元,在楼子乡马安村、燕子村,有残疾人家庭84户86人中规划种植笋竹、脆红李,发展土鸡、生猪等养殖业。项目已启动实施,于2016年3月底前完成。三是以工代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8万元(含管理费8万元),项目规划总投资50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8万元),项目涉及姚渡镇阳山村建村社道路、桥梁、小型水利整治山坪塘、建灌溉渠、中底产田造,竹园镇河口村建村社道路,黄坪乡群丰村建村社道路,瓦砾乡柴王村建村社道路;骑马乡里坪村建村社道路,青溪镇东桥村建村社道路等。新建乡村公路8.4公里,改建及修复道路1.6公里,桥梁建设已全面完工;新建灌溉渠2.64公里,整治塘(库、堰)1座6000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50亩;中坡改梯改造494亩。已完成项目总投资的22%。

四是市财政下达专项资金总额80万元,项目涉及大坝乡50万元、观音店乡30万元贫困村建设,项目完成30%。

(3)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试点资金项目。

该项目涉及前进乡古城村、康坝村、大坪村、长坪村、松柏村,曲河乡双龙村、稻香社区、建新村、青城社区、银洞村,房石镇百兴村、新桥村、理河村、下院村、天井村、群丰村、前河村、兴佛村,共3个乡镇18个村。项目规划总投资3590.08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2683.69万元、农户投劳折资606.39万元。已完成完成硬化社道47.8千米,整治社道0.6千米,硬化连户路4.3千米;新建蓄水池239口,新建山坪塘15口,整治山坪塘4口,新建引水渠32.36千米,整治引水渠10.12千米,新建排洪沟3.84千米,整治水泵站4座等;栽植核桃(地径2cm以上良种嫁接苗)2333.5亩51340株、(地径2cm实生苗)4062亩103364株、核桃(3cm以上实生苗)1504亩33082株,采购肥料109412斤,新建生产便道13.3公里,改造生产便道2.2千米;核桃栽植及管护技术培训878人次。

4、2015年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

总投资6159.71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60万元,农户自筹2741.94万元,其它357.77万元。一是第一轮“10+4”特困村建设项目,涉及10个乡镇14个特困村,2015年度规划总投资887.44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10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666.19万元、其它资金11.25万元),该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贫困村县级财政扶贫项目,涉及青溪镇金桥村、大坝乡大坝村等71个贫困村,规划总投资2527.54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扶贫资金710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1520.93万元、其它资金296.61万元),该项目已启动实施。三是第二轮特困村建设项目,涉及竹园镇河口村,白家乡白果村,马鹿乡高石村等12个乡镇12个特困村,规划总投资__4.7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扶贫资金540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554.82万元、其它资金49.91万元),该项目已制定方案,待批复后启动实施。

5、产业发展(扶贫)贷款贴息资金项目成效明显。

该项目涉及对象为__县域内从事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商贸服务、康养产业发展等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大学生、职业农民和返乡创业等各类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等,项目规划产业发展贴息资金500万元。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备案贴息贷款1.26亿元。龙头企业:9个。总共贴息850万,拉动10799万。(其中:贴息69.04万。拉动贷款1070万。专合组织10个,贴息20.5万,拉动贷款310万。贫困户70个贴息25万,拉动410万)

6、中央专项公益金项目顺利完成。

项目在前进乡长庄村、赵家村,曲河乡银洞村,房石镇新龙村、新光村等5个村,实施内容为硬化通社道路45.28公里、连户路11.9公里,总投资1803.7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公益金10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633.89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169.86万元)。已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并进行项目初验。

7、互助资金项目初见成效。

项目覆盖12个项目村,涉及项目总农户数3491户,其中贫困户1333户,项目入社农户754户,其中贫困户入社461户,贫困户占入社农户总数的61.1%。已组建互助小组125个,下拨到村专项资金120万元,农户缴纳互助金10.13万元。累计借款小组数90个,借款农户242户,其中借款贫困户127户。累计发放借款90.5万元,其中贫困户42.25万元。资金用于发展种植业22.15万元,发展养殖业56万元,加工业0.8万元,商业及运输业6.75万元,其它行业4.

8万元。有效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和持续增收,实现人均增收260元。8、其他部门实施扶贫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财政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涉及10个村,每个村10万元,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牵头组织实施。二是十大贫困救助项目,专项资金500万元,该项目由县惠民中心和县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三是旅游扶贫项目,专项资金500万元,由县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用于全县生态旅游建设。以上项目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实施中。

(三)移民工作

1、曲河水库移民工作。一是完成了曲河乡的移民人口核定、搬迁安置协议签订等工作,兑现移民安置补偿费207万元。二是并做好了移民个户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资金组织等工作。

2、移民避险解困工作。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计划分两年实施,其中2015年计划实施1亿元。目前已完成9300万元,占2015年计划投资的93%,应急资金50万元项目已完成投资50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0%;

3、移民村脱贫解困项目。结合库区乡镇实际情况,确定贫困程度深、群众积极性高的骑马、营盘、沙州、姚渡四个乡镇11个移民贫困村作为项目实施村。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组织实施,预计2016年4月底全面完工;安全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847.87万元;应急资金50万元项目已全部完成,占规划总投资的100%;

4、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一是项目下达资金计划329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70万元,占总投资82%。二是移民后期扶持生活直补。

(四)社会帮扶工作。

1、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省通管、市四大班子等领导先后到__调研指导,省扶贫移民局下派2人,省农业厅下派1人,省报业集团下派1人驻瓦砾乡乌龙村开展帮扶工作。四川省通讯管理局、四川省报业集团帮扶我县木鱼和曲河两乡镇,上半年投入资金5.2万元,帮扶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等。

2、市级19个部门帮扶我县贫困村19个,帮扶贫困户916户2897人,帮扶部门派驻定点扶贫挂职干部135人,赴定点扶贫地区考察调研553人次,共帮扶资金2440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帮扶项目15个,帮助引进项目23个,新修、维修公路35公里,资助贫困学生70人,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各类人员625人次,组织劳务输出260人次。

3、我县帮扶工作由县委常委任第二轮12个特困村工作组长,以乡镇、建立帮扶工作队36个,由副县级领导任队长,以村建立扶贫工作组268个,按县委、县府制定的2015—2017年综合治贫实施方案和干部驻村工作方案,县、乡镇、村三级5000余名干部结对帮扶到户,全县104个单位和部门加入到扶贫攻坚当中,帮扶268个村贫困户9807户,今年1-6月投入资金达11168万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7403万元。

4、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和“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试点县工作。一是加强同中国西促会社会扶贫工作委员会联系,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工作,目前已申报项目6个。二是“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试点县协议签订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5、“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10月16日,我县组织600余人在木牍公园开展了“以爱心助贫、共同奔康”为主题活动,现场接受扶贫济困捐款92万元;县扶贫移民局、县民政局等5部门和单位组织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12月16日,组织44个队参加__县扶贫攻坚知识竞赛初赛,17日前8名参加竞赛。

(五)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我局坚持以《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制定了《<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__县宣传工作方案》,充分运用电视、电子显示屏、报纸、标语、专栏以及微博、微信及手机报等为载体,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条例》宣传。同时,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大力宣传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前景,及时宣传各乡镇各部门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宣传各单位在精准扶贫中涌现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并使用100余篇,其中党风廉政建设48篇。

(六)持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

我局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教育和深化思想工作,从反“”、转作风入手完善机制,切实抓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

“十项规定”及县八小时内外十条规定,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各项规定,开展常态化的“正风肃纪”、“庸懒散浮拖”、“关于专项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问题”等项整治,持续开展关

行政效能建设,以实际行动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10月19日,全县扶贫攻坚工作评议大会听取《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对扶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1日,县委授予我局四好领导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在有关部门检查中,我局普法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等工作得到肯定。经认真自查,我局省级卫生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建设和服务基层、帮扶工作、计生三结合帮扶等工作成效明显,继续保持巩固省级卫生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荣誉。(一)完善领导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局党组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突出任务分解、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一是细化局党组、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党建责任清单,明确预防腐败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明确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工作任务,确保领导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局党组坚持对重大工作专项研究,细化目标任务,细化每项工作目标措施,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领导主管,有业务骨干主抓,狠抓工作落实。

(二)重实效,创新机制抓落实。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和扶贫移民项目内控制度,公开了《__县产业发展(扶贫)贷款贴息工作流程》和《扶贫移民项目实施办事程序》。四是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给各乡镇印发了《__县精准扶贫工作手册》、《__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办法》、《__县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本和法规,全面培训了乡镇干部业务知识,加强了对项目实施的政策业务指导和监管,确保扶贫移民项目建设见成效,群众得实惠。

(三)部门协作,强化管理。我局始终保持与县级相关部门、乡镇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把资金用在扶贫攻坚刀刃上。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扶贫移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把项目实施好,把扶贫移民资金使用好,真正发挥扶贫移民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逗硬督查,严格考评。充分利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平台,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扶贫攻坚工作,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共同制定督查方案,加强跟踪督查乡镇和县级部门工作,确保传递压力、激发活力,真正将扶贫开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四川省扶贫开发条例》、“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命令,按照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坚持瞄准贫困区域,以连片扶贫开发和特困村建设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精准扶贫到户为抓手,抢抓机遇,创新机制,转变作风,扎实推进各类项目建设。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完成减少贫困人口7400人;

2、实施22个贫困村建设项目并脱贫摘帽;

3、争取到位资金5000万元;

4、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亿元、入库5000万元;

5、扶贫移民培训3000人次;

6、完成曲河水库移民安置年度任务;

乡村旅游扶贫案例篇10

关键词:阿昌族;对口帮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21-03

德宏州是中国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2014年末,全国阿昌族人口39555人,其中,德宏州阿昌族人口31253人,约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80%。目前,阿昌族聚居于德宏州11个乡镇28个村委会261个村民小组。基于自然资源有限,阿昌族生存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率水平低,公共基础服务弱等现实,阿昌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阿昌族群体贫困程度较深。2014年末,德宏州阿昌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187人,贫困发生率13.6%。与全国贫困发生率8.5%相比,高出5个百分点。2014年末,曩宋l阿昌族4432人,贫困发生率23%;九保乡阿昌族3877人,贫困发生率32%;户撒乡阿昌族14276人,贫困发生率67%。2015年7月,云南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了云南省烟草系统(公司)对口德宏州阿昌族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行动。

一、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基本情况

自2015年8月至今,云南省烟草公司心系边疆少数民族、不忘社会责任、拿出真金白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实施陇川县户撒、梁河县九保和曩宋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整个帮扶行动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生产条件改善、民居建设、综合提升工程等4大工程18类项目实施。截至2016年9月,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共计拨付资金1.55亿元,其中烟草帮扶资金8222.8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7235.92万元。目前,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形成了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职责任务明确;识别帮扶对象,确保脱贫方式落实;突出问题导向,确保项目实施精准;构建体制机制,确保扶持方向精准等主要做法,阿昌族聚居区的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综合推进取得新进展;阿昌族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产基础也迈上新台阶。

二、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对象范围还未全覆盖,整族帮扶精准度还不够高。脱贫攻坚客体是阿昌族人口,项目帮扶是瞄准阿昌族人口集中聚居的3个民族乡,涵盖了德宏州75%阿昌族人口,约2.4万阿昌族群众。从客观来讲,项目帮扶力度大,绝大多数阿昌族人口都纳入帮扶范畴。但从整族帮扶来看,25%阿昌族人口还散居于德宏州的芒市、盈江、瑞丽等乡镇、村寨,这也意味着约0.7万阿昌族群众还没能享受到脱贫政策。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应把德宏散居阿昌族全部纳入帮扶规划内,将项目覆盖面扩大,让扶贫对象更加精准。

2.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智力帮扶力度不够强劲。阿昌族帮扶项目,针对智力支持的规划设计欠缺,尤其是缺少阿昌族聚居区人才存量积累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内容的关注和重视,忽视了阿昌族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中,智力帮扶多偏重于教育设施建设、助学资金发放等实物扶持,着眼于生产劳动技能、思想观念转变等隐形扶持较少。目前,技能培训在教学内容、师资选派、媒体运用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农户的现实需要,智力帮扶针对性较弱、有效性较低。少数民族技艺文化的传承人才短缺,民族经济发展生产带头人才短缺,导致阿昌族聚居区难以依靠自身实现自力更生。

3.扶贫机制不够健全,帮扶措施落地存在困难。发展规划的设计、实施方案的编制等前期工作由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管理局具体负责,工程项目建设验收审核由项目督查小组承担。项目实施涉及的主要乡镇、村组没有具体的职责权力。扶贫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针对项目推进的监督检查、监测评价等管理不到位,项目主导机构与整合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权责不清、“各自为政”,帮扶措施落地存在困难。项目实施主题不清,工程实施成效不显著。

4.资金筹集渠道较窄,扶贫资金缺口较大。阿昌族帮扶项目的异地搬迁没有被纳入政府与农业发展银行签订的易地搬迁贷款计划,无法享受金融扶贫“异地搬迁贷款”优惠;列入异地搬迁的阿昌族农户普遍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搬迁户自筹资金很难通过银行获得相应的信贷支持。如对于补贴性养殖项目,除烟草系统向贫困农户补贴6000元外,还需要每户农民自筹2000元,才能加入肉牛养殖计划,但许多农户都无力承担这部分资金。基础设施、民居保障等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不及时,帮扶项目实际资金需求与实际资金投入矛盾突出。

5.项目实施工期拖延,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由于工程建设所需的图纸设计工作无法按时完成,项目实施区域自然地质灾害频仍等主客观因素,使得民居建设、公建部分等项目,迟迟无法开工。如九保乡横路村阿昌族民居保障工程是在7月、8月阴雨季节开工,受天气影响,房屋建成工期一再延误。此外,由于多地民居建设同一时间全面铺开,短期内当地建材供给无法满足建设需求,推高了砖瓦、钢筋、水泥等材料价格,使得帮扶项目建设的总成本增高。

6.人口主观能动性不强,脱贫愿望不够强烈。部分阿昌族群众不清楚自身的脱贫需求,安于现状,主动参与脱贫的愿望不强烈;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仍有“等靠要”想法,存在“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等思想,脱贫攻坚成为干部的“独角戏”,帮扶项目总体实施不顺畅。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相互交融,短期内阿昌族扶贫效果不显著,贫困农户对项目的满意度较低。

7.部门协调配合弱,扶贫合力尚未形成。项目实施中财政、扶贫、民政、交通、水利、农林牧、新农村建设等部门缺少共同实施项目的机制,部门间协调配合度偏低,扶持政策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强大的工程推进合力。调研发现,前期资金实际到位,远远低于项目规划预算,致使项目建设整体滞后。此外,当前帮扶项目的对外宣传还不够,项目实施资讯传递不及时,运用微信网络等媒体扩散影响不强,全社会参与帮扶的扶贫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三、推进阿昌族整乡整族帮扶的对策建议

1.健全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首先,开展“三查三问”专项行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建议州政府尽快制订出台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问责机制。由政府主导,纪检监察机关主推,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共管齐抓方式,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即查工作纪律严不严,问扶贫对象确认是否精准;查责任担当强不强,问扶贫问题整改是否及时;查精准扶贫实不实,问基层贫困群众是否满意。其次,建立阿昌族帮扶调度运行机制。落实好“周汇总,月调度,季考核,年总结”的工作机制,乡、村、组3级基层组织负责每周帮扶工作汇总,帮扶项目一把手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帮扶情况调度会,及时掌握工程实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督查小组每季度对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验收,以年为单位验收考核责任人和部门单位工作。最后,接受媒体与公众的社会监督。建立运行权力清单监督机制,对帮扶干部的工作落实到位、违规违纪行为以及作风实不实等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反馈。运用新闻报导、广播宣传等形式,定期公开督查结果与工作成效,防止督查工作“走过场”“流于形式”。通过开座谈会、接受、登录州长信箱等形式,对项目实施中相关人员的权力运行、职责履行、工作成效、风险点等进行全面评议,及时纠偏纠错,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帮扶合力。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要重点履行种养殖业的科普示范、技术推广等职责,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专项资金重点投放于农业综合、小城镇整治项目,扶贫部门要落实养殖贴息项目,稳妥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困难。发改、广电、民宗、科技等部门要协调联动、整合资金,落实阿昌族聚居区乡村特色旅游产业项目投资。在民居建设过程中,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要统筹帮扶资金共同抓好易地搬迁工程、示范新村建设及农田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交通部门要加快推进扶贫村通畅工程建设,卫计部门需要争取资金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水利、环保等部门则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主题开展帮扶。

3.优化金融扶贫产品,拓宽筹资渠道。用好用活中央提出的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首先,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通过州政府牵头,由中国人民银行协同州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整乡整族帮扶贫困户小额信贷实施方案》《德宏州扶贫小额信贷操作指南》《金融机构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管理办法》等文件,扎实做好阿昌族对口帮扶的金融服务工作。乡村要做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发动,提高知晓度。鼓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公司等金融组织,围绕阿昌族聚居区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项目,结合不同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提供灵活多样金融产品。鼓励支持阿昌族群众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带资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拓宽脱贫增收途径。其次,贯彻好扶贫再贷款。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的“设立扶贫再贷款并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紧抓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扶贫再贷款的契机,引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等金融机构支持阿昌族脱贫攻坚。此外,探索拓展阿昌族群众抵押担保物范围,试行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4.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带动阿昌族群众增收。因地制宜培植符合阿昌族聚居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劳动力实际的特色产业。一是在巩固提升粮食、茶叶、白花油茶、黑木耳、滇皂荚、野山药、莲藕、烟草种植和猪、牛、羊养殖等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门槛低、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能带动群众有事干、有钱赚的特色优势产业,确保阿昌族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二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扶持一批阿昌族集聚村寨,挖掘具有阿昌特色的农耕美食体验、休闲养生度假、生态野趣、民俗体验等旅游特色产品,以村落提升改造和产业升级为基础,打造集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阿昌族特色旅游景c;重点打造梁河九保乡丙盖、九保、横路及曩宋乡瑞泉、关璋、马茂,陇川户撒乡户早、腊撒等8个阿昌族聚居村为中心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横路、关璋和户早等重点扶持示范村建设速度。充分体现示范村文化展示、生产生活、文化景观、体育活动、公共服务等五大主题,确保阿露窝罗广场、文化传习馆、文化展演馆、戏台工程质量,为申报阿昌族乡村旅游区(景点)提供硬件支撑。三是深入开发阿昌刀及阿昌族手工编织品及服饰等手工产品,提高手工制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形成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手工制品企业;加强传统技艺挖掘与保护,紧密结合旅游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加大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的运用。四是大力推动阿昌族聚居区“电商+脱贫”行动,依托德宏众创空间的技术资源,开办阿昌族电子商务技术培训班,把未就业的具有初高中学历的阿昌族青年纳入电商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培育扶持阿昌族电商带头人。商务局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以阿昌族示范新村为平台,建立电商服务站,着力提高阿昌族示范新村电商服务点的电商经营能力。

5.瞄准阿昌族群体,做到帮扶识别精准。将项目扶贫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州五县市阿昌族全部人口,让阿昌族整族帮扶工作实至名归。第一步,对州内散居阿昌族人口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然后,实施“回头看”活动,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到村入户”再调查,对散居阿昌族贫困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内容进行仔细核实,编制“德宏州境内散居阿昌族分布名册”,撰写散居阿昌族生存发展调研报告。第二步,依托调查数据,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散居阿昌族帮扶工作,共同商定干部结对散居阿昌族帮扶计划及具体措施。第三步,针对散居阿昌族“点多、面广”等特征,细化散居阿昌族对口帮扶实施方案,探索梯次推进帮扶行动,确保扶贫到“最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