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土工材料行业分析十篇土工材料行业分析十篇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2:25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油耗费用支出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混凝土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强烈。产品成本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本分析,查找企业管理漏洞,为企业领导提供各项成本信息,从而睹塞漏洞降低成本,制定改进措施,做出正确决策。混凝土的成本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原材料的成本控制,二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费用控制。

1产品成本组成的内容

①混凝土的主要材料。②混凝土的辅助材料。③各项费用支出。

1.1原材料的成本控制①原材料进厂。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子、水、掺合料、泵送剂及外加剂。对于各原材料进厂的要求:原材料的进厂要通过公司的检斤房进行检斤。入厂后的原材料如:水泥、矿粉、粉煤灰要打入到搅拌站下的搅拌仓内,供微机员搅料。进厂时检斤房开出的检斤单,要在次日早八点交到统计室,统计员进行材料分类统计。为使月末的成本分析方便,要做好日积月累的工作,要掌握原材料单价的随时变动。每月定期与原材料的供货商,进行材料供应量的核对,如有差量,及时查找,尽量不要等到材料结算的时候核对,为自己带来不便。②原材料消耗。每天早上八点,试验室技术员交班的时候都会按当日生产计划内容和原材料情况下发一个新的配合比调整通知单,调度室在客户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技术要求条件下,进行调度和指挥,搅拌员按调度室的指令及当日的配合比调整通知单进行搅料。为了了解原材料的消耗情况,统计员要在次日早上取得配合比,根据配合比上各材料的用量,计算出材料的消耗情况。当然,这种人工计算的误差很大,搅拌时经常出现材料品种供应不足互补调剂的情况,各个商混站都存在这种问题,解决办法是安装一套商混站管理系统软件,采用电脑指挥监控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③原材料选购。a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主要的胶凝材料,在水泥进厂时,要控制好水泥的进厂数量并加强保管措施。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潮湿易结块变质。所以,应根据生产量,在满足生产连续的情况下保证仓位,根据需要随用随进,先进厂的先用。水泥生产厂家较多,主要由试验室先行调查试配,选用质量稳定可靠,价格经济合理,又能保证供应的厂家。b砂子。砂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料填充作用,砂子的好坏对混凝土强度及操作性有一定影响,一般采用中砂,主要因为中砂的级配好。粗砂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可泵送性,若满足混凝土的可泵性往往加入细粉料,常用增加水泥的用量的办法,浪费水泥。细砂、粗砂对混凝土的强度不利,一般都不允许使用。所以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成本方面进行考虑,都应使用含泥量符合要求的中砂。大部分商混站对砂子的要求都是混砂,一是成本较低,二是可以从中分离出河石,在较低型号的混凝土中作为骨料应用。c石子。石子在混凝土应用中起骨架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起重要作用。石子又分为河石与碎石。河石表面光滑增强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所以在混凝土中常常把河石也作为骨料。但是由于河石的级配不好,强度较低,不适合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所以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如:C10、C15、C2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都采用河石作为骨料。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如:C25经常是两掺来用。碎石是经过人工破碎的骨料,骨料强度较卵石高,都用于C30以上混凝土。一般混凝土中用的碎石粒径为0.5~2.5cm利于泵送。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的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d掺合料。混凝土的掺合料主要是指粉煤灰和矿粉。粉煤灰和矿粉能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并且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泌水和离析的性能。粉煤灰对大体积混凝土能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因矿粉自身有一定活性作用,矿粉的掺入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同时可置换部分水泥,节约水泥用量。以上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日消耗几十吨至数百吨。也是商品混凝土公司主要消耗的材料。加强对原材料进厂和消耗的监控,是控制和降低成本重要的管理手段。④材料成本分析程序与方法由于材料成本分析要在生产经营月报中提取数据,因此材料的成本分析要在每月的生产经营报表上报之后才能进行编制。首先要掌握当月材料进厂的情况,要分出材料的种类、厂家、当月进厂数量;其次要掌握材料的消耗情况,同样也要分出所消耗材料的种类、数量。每日所消耗的材料要根据当日销售日报及配合比调整通知单进行计算,得出当日的不同混凝土型号、不同材料种类的材料消耗数量。再根据“原材料采购合同”签定的单价,进行混凝土分型号、分材料种类的消耗金额计算。之后从当月的生产经营月报中提取各型号混凝土的销售量,从而计算出不同型号混凝土所消耗不同种类的材料的成本。⑤降低成本的关键项目混凝土的成本分析包括主要材料成本、辅助材料成本及各项费用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材料成本占混凝土成本50%~60%左右,辅助材料占15%~25%左右,各项费用占20%~30%左右。而主要材料成本中,各材料所占的比重均不相同,其中水泥占40%~50%左右是主导材料、砂子占15%~20%、石子占25%~35%左右。因此,我们看出要想降低混凝土的销售成本就要合理的搭配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合理的使用辅助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代替水泥用量。

1.2油料的消耗管理油料是商混站仅次于混凝土原材料消耗的主要材料,由于生产运输主要靠车辆(罐车、泵车及其它生产设备)进行,日油耗量数十吨计,相当之大。因此加强对油耗管理,降低油耗,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站内采用加油卡的形式进行罐车、泵车的耗油管理。每天罐车司机加油时要将加油数量、公里表显示数写清楚以便月末时进行罐车的油料考核。对于泵车加油,由于泵车经常要在工地加油,所以公司有专给泵车送油的小货车,给泵车送油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小货车在公司提油的数量与泵车加油的数量不符合,这是企业管理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促使小货为泵车加油的时候一定要有手续,为了准确,需有调度室、油管、送油人及泵车司机的签字。以便确认油料的使用数量。

1.3各项费用支出各项费用大概分为固定资产折旧费、税费、配件及修理费、车辆营运费、养路费、保险费、小车油料费、工资、办公管理费、电费、水费等。其中可控制的有配件及修理费、小车油料费、办公管理费、电费、水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照月份摊销在各月的成本分析内。税费、工资都是与公司月销售混凝土量变动的。每月各管理费用由财务室在次月的8日前提供(当月的成本分析报表上交的日期不应超过次月10日)。

2原始资料(数据)收集、整理及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平时材料消耗的积累,为了计算方便,应做混凝土日材料消耗台账,将每天材料消耗的数量分材料种类和混凝土型号逐一累加,到月末时就可以用来做成本分析的资料了。各种材料单价的变动应根据公司购销合同,由公司总经理告知。各项费用由财务整理好。成本分析中混凝土原材料的成本是根据配合比及当月混凝土各型号的销售产量来确定的,而各项费用是按照公司当月的混凝土销售量平均摊销在各型号混凝土中的。在统计好各材料消耗的数量后,根据原材料的单价及各型号混凝土的数量,将各型号混凝土消耗的原材料数量进行计算,得出的是分型号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消耗金额,再分别摊入到混凝土销售量中。如C10混凝土销售数量是10m3,水泥消耗是2t,水泥单价是300元/t,所以C10混凝土水泥的消耗金额为600元,那么1m3C10混凝土水泥的成本就是60元/m3。其他的材料也是同样的计算方法。

3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企业影响成本因素有很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是:①原材料的品种与价格。②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选定根据工程对象,采取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指在合理选用材料,节约材料成本。③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a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精密性。b有较完善的各项制度,防止损失浪费。④正确及时收集有关材料进厂、消耗等原始数据通过整理分析,使成本分析更加完善,为公司提供正确成本信息。要想做好成本分析,要从多方面进行考核,重要的是公司的管理,以及对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如:材料的进厂数量及消耗要做到日清月结。不要给自己攒活,更不要认为自己的时间很充足。

参考文献:

[1]张承志.《商品混凝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2

江西是稀土资源和稀土产业大省,2006年全省稀土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利税5亿元,是江西省最具发展前景和优势的产业之一。在现有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管制下,深入分析稀土产业的竞争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合理开发稀土资源,发展稀土精深加工,做大做强江西稀土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西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稀土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稀土元素的应用领域还将逐渐拓展。江西具有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的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做大做强稀土产业是江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资源优势

江西稀土占全国稀土储量比例并不多,但其资源属于非常珍贵的离子型稀土。离子型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一,在世界稀土产业界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西稀土产业已从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加工应用到科研开发,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代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稀土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了稀土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江西稀土资源的竞争力。

1、选冶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由于我国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和出口配额管理,而江西属离子型稀土原料地,就国际竞争方面的占有率指标很难反映其真实竞争能力,(中国2006年选冶产品占世界生产总量的95.73%)。

2、深加工及应用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从资源占有的角度看,江西稀土应用于发展荧光粉(钇)、合金(镧、铽、钇)、新材料(钐、钆、镝、铒、铽)等,因所需金属含量较多、配分较齐而比国内包头、冕宁地区更有优势,但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产品优势,稀土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江西稀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西稀土产业,从1999年底开始,进行稀土资源整合,依法规范开采秩序,推行计划开采,总量控制,清理关闭了一批非法开采和乱采滥挖、严重浪费资源、采矿工艺落后、安全环保不达标的矿山,使稀土矿山乱采滥挖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有相当比例的稀土矿山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还是采用池浸和堆浸方法

池浸工艺和堆浸工艺每开采1t稀土,要破坏200m2的地表植被,剥离表土300m3,造成2000m3的尾砂,每年造成水土流失1200万m3,资源平均回收率池浸工艺仅有30%左右,堆浸工艺也只有50%左右。同时,大量尾矿、废土堆放占用耕地,生产1t矿产品需占用土地180m2,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加工和应用产品发展滞后

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其应用产品所占稀土产业的销售收入比例不足5%。全省稀土深度加工和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荧光材料、稀土抛光粉、重稀土球化剂和永磁电机等方面,企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江西稀土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江西稀土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大、做强、做优为目标,以大企业、大项目、新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稀土工业,把江西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生产研发基地和贸易中心”。

五大产业集群

1、以稀土永磁材料和各种机电应用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稀土永磁材料开发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高性能纳米稀土永磁材料、高磁导率软磁铁氧体、emi铁氧体等。应用领域重点开发家电领域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永磁铁氧体;信息领域计算机硬盘驱动器、DVD、DVD-Rom驱动器、刻录机磁体、通信用磁体等;汽车领域配套磁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永磁体等。

2、以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元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稀土发光材料用于开发CRt荧光粉、灯用荧光粉(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等离子平板显示(pDp)用荧光粉、长余辉荧光粉、电致发光(eL)荧光粉、场致发射显示(FeD)用荧光粉和光转换材料。应用领域为显示、照明、光电器件等领域中的支撑材料。

3、以稀土储氢材料及各种动力电池、电动车等应用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稀土储氢材料开发Lani5、Lani5H6、Ceni5、Lamg17、La2ni5mg13等,这样的储氢材料在利用氢作燃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动力电池开发金属氢化物电池(ni/mmH),亦称镍氢电池。应用领域开发电器、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等产品用电池。

4、以稀土——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及其元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发展各种稀土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生产,重点开发稀土钢、稀土铁、稀土球墨铸铁、稀土镁合金、铝锆钇合金等,并开发其应用领域。

5、以稀土催化、功能陶瓷等新材料及稀土在化工、建材领域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灯桩混泥土预防措施

1.钢筋混凝土灯桩上裂缝特点

从灯桩分布情况看,外海的灯桩发生裂缝的情况明显比沿岸或近海的灯桩严重;同一片海域礁盘上的灯桩比岛上的灯桩严重。

从裂缝发生部位看,主要发生在桩身内外墙体、内爬梯及立柱、平台等处。通常墙体出现的是不规则的细微裂缝,贯通性性裂缝则常出现在灯桩内爬梯。

2.钢筋混凝土灯桩常见裂缝原因分析2.1客观因素(钢筋混凝土灯桩的特殊性)

(1)施工难度大、条件差,施工成本高。灯桩往往需要建设在孤岛上或者海中的礁石上,无道路、登陆点,材料、设备搬运特别困难,材料堆放、施工作业场地受限;岛礁上无淡水、碎石、河沙等常规建筑原材料,要从陆地用船运不仅运输成本高,且易受风浪、潮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此外,还常受台风等天气影响,可作业时间受限,工期难以保证。(2)环境恶劣。灯桩处于海洋环境中,灯桩的建设和使用中受海水、海风和海雾中的氯离子侵蚀严重。

2.2材料因素

(1)施工材料选择不当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施工材料包括:施工用水、用砂,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海上施工成本高,有的施工队为追求经济利益,选用不合规的材料,甚至就地取材,直接使用海水、海砂、鹅卵石,短期内就形成裂缝并不断恶化,大大缩短了灯桩的使用寿命。(2)施工材料保护不足。在海上运输、二次搬运过程中未很好地采取措施对材料加以保护,材料被海水浸泡或受海风海雾中的盐分侵蚀,也是造成裂缝发生的一大原因。材料质量把控不严,工程质量无法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2.3技术因素

根据裂缝产生的理论原理,结合岛礁上灯桩的特殊性和灯桩上裂缝分布特点,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振捣不实。由于岛礁作业的特殊性,灯桩建设的混凝土往往没有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捣,而是现场由人工搅拌,人工振捣。受施工场地、设备等条件限制,易造成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充分,导致出现蜂窝、麻面或空洞情况,引起钢筋锈蚀或裂缝的起源。(2)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塑性收缩裂缝。

(3)混凝土未养护或未按规定进行养护。养护不良或养护时间不够,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容易受到侵蚀,造成体积膨胀进而产生裂缝。足够厚度的保护层覆盖在钢筋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氯离子进入到钢筋预应力框架内产生破坏作用。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或为攫取更多的利润,施工时偷工减料,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此外,偏心浇筑也是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过小的原因之一。

(5)施工方法不当或未按规范施工。由于海上施工作业的特殊性,或者一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往往就近聘用一些当地渔民进行施工,这些渔民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也没有什么施工经验,施工队伍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较低。若施工前未进行技术交底,或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有可能施工操作不当,或不按照施工图纸或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比如任意留置施工缝且不按规定处理;拆除承重模板过早;搅拌水泥时用水、砂石、水泥材料随意配比,造成混凝土标号不够和其他性能下降,从而留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质量隐患。

2.3环境因素

灯桩所处环境恶劣,海水、海风和海雾中的氯离子浓度高。若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易受氯离子侵蚀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

2.4管理因素

施工过程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由于建设地点分布范围广,期间跨度大,航标建设管理人员数量、管理水平有限,有时多个项目同期开工,难以做到全程监管,即使有委托监理,由于灯桩建设项目投资相对较小,监理费用低,工作量大、难度大、成本高,或是监理责任心不强,亦或监理与施工方有利益输送,均可能造成监管缺位,让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施工质量控制差。

3.钢筋混凝土灯桩裂缝的预防措施

根据工程特点和灯桩所处环境,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有针对性地预防裂缝的产生。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一定要把好材料关。在材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水泥、砂石骨料,严禁使用海水、海砂等对钢筋混凝土有害的材料,并要做好运输、搬运及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保护。对重要材料,可要求施工方提供合格证书,必要时,对部分施工材料随机取样送专业检测机构检测。

3.2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

(1)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搅拌均匀后方可进行浇筑作业。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过快,尽量使用机械振捣,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振捣应适度和均匀,确保浇筑分层合理,保证混凝土强度。

(2)混凝土养护。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考虑到灯桩环境特点,主要是做好湿润养护。在温度高、湿度地的条件下,应进行浇水养护;对刚浇筑完的混凝土体覆盖保湿养护,避免高温造成混凝土体表面水分的急剧蒸发。

(3)使用预制混凝土。在陆上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干拌砂浆,施工现场再加水拌合使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混凝土搅拌得更均匀,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施工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氯离子等有害物质侵蚀。

(4)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大雨或大风天气应避免浇灌混凝土,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

3.3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一是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项目监管,如规定施工方对施工过程进行拍照和录像记录,实时传给监管人员;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施工监理、基层航标站、建设主管部门三重监管机制。监理负责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基层航标站定期前往现场检查和督促施工质量,建设主管部门不定期抽查。三是抓好重点环节的监管工作,对施工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隐蔽工程,监管人员应现场检查、验收,并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四是建立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抓住各阶段的风险控制点,综合分析评估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控。

4.结论

混凝土裂缝己成为影响灯桩结构安全和耐久性最主要原因之一,对航标维护管理部门来说,正确认识和有效预防灯桩裂缝具有重要意义。灯桩处于特殊环境下,应综合考虑施工材料、环境、工艺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多种手段,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等方面入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增强灯桩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为航标效能的正常稳定发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吕乾坤.浅析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成因与控制[J].广东建材,2009(09).

[2]李威.新型材料在外海岛礁灯桩建设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5(05):68-69

[3]王召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J].科技信息,2011(07):33-35.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建材工业;节能减排;混凝土

1引言

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建材企业开始重视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建材工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随着工业污染对环境危害的加重,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并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控制工业污染。在这种背景下建材工业不得不增加环保成本,迫于环保成本的压力建材工业向节能减排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在建材工业中能源占建筑水泥成本的80%左右,节能降耗可有效降低建材工业的投资成本,提高建材工业经营效益。减排是控制环境污染和清洁生产的直接有效手段,建材工业在环保技术的投入增加了投资成本,它的排污成本、排放权、污水治理成本等都给建材工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节能减排技术在根本上降低了建材工业的能源损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从而降低了建材工业排污成本、污水治理成本等环保方面的成本投资。建材工业向节能减排转型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我国建材工业节能减排非常有必要,是建材工业发展的必然性。

3建材工业混凝土耐久性分析

3.1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是由混凝土渗透性、耐冻性和抗腐蚀性决定,如果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较弱,空气中的氯离子、二氧化碳等腐蚀物侵入混凝土构件中的机率增大,会加快混凝土的碳化和锈蚀,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如果混凝土的耐冻性较低,冻融破坏会严重危害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果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较弱,会提高空气中水分的侵入机率,进而降低混凝土耐久性。下表1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2建材工业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根据以上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可得出三个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分别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和耐腐蚀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可以提高混凝土钢筋、内部原材料抗溶液性物质侵入的能力,能有效阻止空气中水分向混凝土内部渗透,进而阻止混凝土内部原材料的碳化、锈蚀等的速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建材工业应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混凝土抗溶液性物质性,降低水泥、石料等原材料的可压缩性,提高混凝土钢筋的耐腐蚀性。冻融破坏是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可提高混凝土在多次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抗破坏性,进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因此建材工业应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混凝土水分的抗冻结能力,进而降低混凝土水分膨胀压力。提高混凝土抗冻结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抗冻剂,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份量和质量。除了水分冻结产生膨胀压力破坏混凝土耐久性外,混凝土表面受潮会出现表层剥离的现象,针对这种问题建材工业应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以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目的。淘汰吸水率较高的混凝土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预防混凝土出现崩裂现象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用石粉替代部分细骨料、胶凝材料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抗腐蚀性,以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因石粉比细骨料、胶凝材料等便宜,在混凝土中可充分与其它材料发生硬化、水化作用,不但可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还可节能减排。

3.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可重新塑造建材工业的形象,改变建材工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使人们重新认识建材工业。在传统的建材工业生产工厂每天都要向周围环境中排放大量的黑烟、白烟等各种有毒烟,建材工业周围常伴随尘土飞扬的现象,对周围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且制造的混凝土质量耐久性非常低,人们对建材工业认识始终停留在强度高、耐久性低、污染环境的层面。部分建材工业引进先进新型干法技术后,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且改善了水泥混凝土生产的环境,建材工业周围不再排放大量黑烟,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耐久性明显提高,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建材工业。此外混凝土耐久性得到提高之后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建材资源的高效利用。

4结束语

节能减排是建材工业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体现,它可促进建材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建材工业向节能减排转型是我国建材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主要可归结为三类,分别是渗透性、冻融破坏和腐蚀。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建材工业应加强混凝土保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引进先进工艺降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孔隙率,严格控制抗冻剂、引气剂等添加剂的质量和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腐蚀性和抗渗透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林文丁.建材工业节能减排与混凝土耐久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6(7):118.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5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的特点,立足于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创新性的构建了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单独设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性能测试、材料分析技术、专业方向综合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验课程,并在教学中逐次推进,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创新源于问题,始于实践[1]。实验是理论课程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是理论的延伸,是理论再实践的深化。实验是所有工学和理学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实验不同于理论,往往理论是美好的,实践时却经常因某个细节而造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相符,而某些细节经过研究探索,可能会促进理论的发展。因此,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和理论显得更相辅相成。土木工程材料属于传统材料,属于典型的应用型科学,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典型代表,其大量的科学理论首先来源于实际经验的总结,来源于实验规律的总结和提升。

1实验教学的分析

良好的实验教学是促进并实现“工学并举”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动手,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问题和结果,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我校郑家茂校长指出: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有利于突出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突出知、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帮助学生取得创新成果并得到全面综合发展[1]。如何通过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以往的实验教学一般均作为理论教学的一部分,采用非单独设课方式,以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分,一般占10~30%,但多为论证性实验,仅针对某单一目标,对课程整体理论的连贯性理解不足,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事实上,培养一个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在满足若干学时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与课程紧密相关但又相对独立的完整实践体系的实施,才能实现[3]。同时,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也是提高实验教学、提高单独设课效果的基本保障。我校材料专业实验室拥有多位博士和全校仅有的两位教授级高工,在院系的支持下,构建了独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实验课程间、不同实验间的紧密联系,并从2011级学生开始实践。采用单独设课,实验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但同时对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2],要求实验教师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足够的科研经历。

2实验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实验教学应在立足基础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基础实验是扎实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点的重要手段,不能忽视基础实验的作用。虽然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基础不够,过多的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二者应相得益彰,不可偏废[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不能片面强调实验教学的探索功能,甚至过高要求产生创新成果,应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如何综合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强调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强调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强调合作与团队意识等[5]。事实上,综合性实验往往也是由一系列简单的基础实验组成,只是更强调各种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如某个简单实验的结果,能用来表征该材料的某些关键性能,无疑该简单实验本身就是一个完美实验设计的诠释。一个完整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应包含与该实验相关的知识体系,包含文献综述,熟悉和了解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性能、整个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实验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可能的结果,实验过程的操作,结果计算,对实验过程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等。实验前,应了解实验背景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过程,了解实验设计方法,了解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偏差和现象,并初步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所在,对比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等;实验结束后,认真总结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偏离等。通过完成从了解实验、设计到结论分析的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和有效的实验结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从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3全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我校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基于实践教学体系全局化、整体构建的思路,制定了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以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性能测试和分析为主线,以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工艺的相关性为牵引,突出系统性和学科交叉性,同时设置专业方向大型综合实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具体设置了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制备技术实验、材料性能测试技术实验、材料分析技术实验、专业方向大型综合实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独立课程。每门课程中,又同时包含基础性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和层次性。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结合硅酸盐材料方向的材料科学基础理论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显微世界和材料的鉴别技术,引导学生对材料的兴趣。而材料制备、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三门课程均偏重于方法的学习,同时注意学科交叉,制备技术偏重于材料的各种制备工艺与方法,性能测试则在充分考虑材料的物理、力学、声学、热学、电学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实验课程所制备的具体材料进行系列性能的测试,分析技术则偏重于所制备样品的微观分析,三者之间借助制备的材料相互联系,相互穿插,但同时又各有侧重;实验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各种典型实验,及相关性较强的部分金属材料性能试验,提升了实验内容的深度,突出“理论够用,实验为主”,基础性实验项目教学中,更强调理解实验原理、步骤的流程,重点讲解其中易引起实验结果产生偏离的步骤、原因及注意事项等;而综合性实验项目或课程注重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等的教学,以实际工程应用问题和指标要求为目标,综合应用各种基础实验,分析材料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实验的理解、动手操作、对现象和结果的分析、总结和评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4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说明

材料制备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考虑了专业特点的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材料或产品在生产工艺上的延伸。大多数材料的更新发展和进步,主要通过配方的改进和工艺的更新来实现。配合比设计即材料的配方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为通过计算配方,实验验证性能,得到合理配方;各种泡沫轻质材料的制备原理基本相近,均为在基体中加入各种气体形成气孔,以金属为基体,加入气体即成为泡沫金属,以陶瓷为基体引入气孔,即成为泡沫陶瓷,以混凝土为基体引入气孔,即成为泡沫混凝土。而不同基体,因其特性不同,引入气孔的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模压法是采用预先制备好的模型,将所需制备的材料加入模具中,采用浇注或者加压的方法制备出与模型相同的产品,除广泛用于混凝土模型、构件或试件的浇筑、墙体材料的压制成型外,同时也是模具设计和工艺制品常用的方法。水热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领域,如用于生产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生物材料、使合金变成超细粉末或结晶粉末等,是指温度为100~1000℃、压力为1mpa~1Gpa条件下利用水溶液中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制备出一种新材料的方法,其关键是根据所需制备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合适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长等。高温烧结法是把各种原料粉末或粉末压坯,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在高温炉或窑中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的温度,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采用不同原材料,在不同的烧结工艺制度下,可制得不同的产品。高温烧结是陶瓷材料制备的常用方法,也是合金等材料改性的主要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关键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然后根据原材料的特性进行工艺的合理优化。性能测试实验课程的设置,注重实验间的对比与分析。如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异同?如同样是力学性能,木材、钢筋、高分子材料各有何特性,实际使用中如何考虑?另外,同样的检测方法,如超声无损检测,测试不同材料如金属和混凝土时,方法有何异同,是否可相互借鉴?通过课程中的综合实验,分析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如力学性能与渗透性的关系;同样是混凝土渗透性的表征,RCm法、电通量法、气渗法等,有何异同,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如何?总之,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组成、性能、结构与工艺等之间的相关性、对比材料性能之间或方法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异同产生之根本缘由等。综合实验中,还包含制备实验所制备材料的部分性能,从而进一步了解制备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形成对材料制备、性能的综合评估与分析。专业方向大型实验则在补充了前述缺乏的少量专业实验的基础上,设置以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为目标的小型课题,其包含技术较成熟、目标相对简单且较易实现,结合学生理论课程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内容包含从原材料、性能指标、测试、分析技术的测试应用和综合分析,必须覆盖原材料的关键性能(含物理性能和形貌)、工作性、重要的力学性能和易于实现的耐久性或功能性(如吸声/导热/无损等特性)测试等,适当微观分析。且尽量控制工作量和学生的实验时间,工作量不宜太大,需轻重、难易结合,注重于前述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于整个科研方法和思维的培养,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结合科研项目,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微型课题。需要学习者较为全面地熟悉掌握专业和课程的基本原理,才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设计。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设计性实验的安排应与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进程紧密结合。

5结语

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材料,以材料制备-性能测试-分析为主线,分析材料组成、性能、结构与工艺之间的相关性,对比材料性能之间或方法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异同产生之根本缘由,结合专业综合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进一步掌握各种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验或科研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庞超明张亚梅梅建平张萍韩雪芹单位: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郑家茂.对大学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厘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3.

[2]金南国,钱匡亮,孟涛.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单独设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9(9):111-112.

[3]庞超明,秦鸿根,张亚梅,等.材料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271-275.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6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当前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对建筑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材料选择、搅拌与运输、浇筑、振捣几方面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质量管理措施。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材料选择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和一些外加剂拌合而成,其原材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一般情况用到的是自来水,不符合要求的海水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等,都不能应用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因此,对水泥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水泥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同的工程会选择不同的水泥材料。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用到的水泥要选用粉煤灰水泥。除此以外,也要结合工程要求来选用混凝土配合中的骨料。总的来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选取具有合格证明的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1]。

2.2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配合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搅拌,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将搅拌设备加水进行空转,使得搅拌桶充分湿润,然后将水倒掉,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相关人员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进行检验。在进行第一盘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筒壁对砂浆的粘黏情况,并按照配合比的规定将石子的用量减半;在拌好第一盘混凝土后,要将拌好的混凝土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次投入拌合料,更要坚决杜绝同步进料和出料的违规操作。此外,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搅拌颜色一致以及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要将坍落度作为检测的重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都不会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都是选用商品混凝土,这就涉及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运输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输送泵、翻斗车等。当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施工现场时,混凝土输送泵会与混凝土罐车的出料口相连,直接运送到施工的楼层,并通过布料机送达作业面。在混凝土罐车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分层、漏浆和离析等现象。如果到达浇筑现场,发现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该进入二次搅拌;如果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罐车转动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发生初凝,将视为废品,不能用于施工。

2.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其作业情况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搭建的钢模板进行检查,查看模板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检查钢筋绑扎情况来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和高度,并选用合适的振捣设备。例如,采用分层、分块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单位在确定每层浇筑的高度后,可以选用插入式或者平板振动式振捣器对其进行振捣,平板振动式振捣器应用过程中,应该保证分层厚度在200mm内。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保证连续作业,如果浇筑过程中出现间隔,间隔时间应该小于上一段混凝土浇筑的初凝时间。此外,施工单位在浇筑的过程中,要观察钢筋与模板是否出现位移,在剪力较小的区域应该预留施工缝,大体积的梁应该单独浇筑。

2.4混凝土振捣

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混凝土结构件的平整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振捣。当混凝土入模后要立即对其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能够快速充满模板的每一个角落,有效地排除气泡,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减少裂缝产生的机率。混凝土振捣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人工振捣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捣棍或插钎等,通过人力对混凝土进行不断地夯、插,使之成型。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对材料选择的管理

混凝土的原材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承载力及体积方面。例如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和路桥工程的强度要求差别较大,使用的原材料有所不同,在混凝土配合过程中,要将材料选择作为重点。在原材料选择过程中,水一定要选用自来水,不能随便引用河水,水泥、骨料等要选用正规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同时要有质量合格证书、出厂证明等,避免原材料购买中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2]。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前提条件,并能够使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化施工。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监管责任,并具体责任到人,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此外,通过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做好现场质量管理的工作。如果发现存在问题,立即指出,并及时进行整改,直到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3.3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是拌合后的粘聚性和流动性。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振捣不实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避免混凝土离析和振捣不实的现象发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4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施工技术人员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混凝土施工的每一道施工工序,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4结语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结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单位要不断研究其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材料选择、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工序,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材料选择的管理以及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质量管理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7(05):73+77.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对于结构材料的选择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且其应用日益呈现出频繁性与广泛性的发展趋势。同时,在结构材料的选取、设计方法、制作工艺、乃至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进步。对于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结构材料的项目作业当中,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水平的发挥会直接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质量的影响。因此,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促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综合优势的发展,这一点备受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为此,本文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优势分析

钢筋混凝土是通过在混凝土当中加入钢筋原材、钢筋网、钢板、以及纤维,最终所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组合式材料。钢筋与混凝土的综合应用,使得存在于单纯混凝土原材当中的抗拉强度较低的力学属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具体而言,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优势众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钢筋混凝土结构实现了对钢筋原材以及混凝土原材特性的综合应用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单纯意义上的混凝土结构所对应的抗压强度大多表现在28mpa单位左右,抗压强度优势突出。但其所表现出的抗拉强度则无法满足房屋建筑施工对于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而钢筋材料在抗拉强度方面的优势也备受重视(实践经验表明:钢筋材料所对应的抗拉强度大多体现在200mpa单位以上)。因此,通过将钢筋材料加入混凝土材料中的方式,能够发挥两种材料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优势,以钢筋部件作为对拉力作用力的承受,同时以混凝土作为对压力作用力的承受。进而达到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力学性能的目的。

1.2结构整体性优势突出

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所表现出的抗拉优势以及混凝土所表现出的抗压优势加以了充分的应用。因此,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优势比较突出。结合实践经验证实,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性能、抗爆性能、以及抗振动性能方面均优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结构,值得重视。

1.3结构制作方便快捷

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是由混凝土原材、钢筋原材、钢筋网、钢板、以及纤维这几种材料所构成的。同时,还涉及到对砂石等相关材料的应用。这部分材料的来源广泛,且可对部分工业废渣进行有效的提炼与应用,不但使得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备相对方便与快捷,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优势的发挥。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特别重视对模板施工、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这三项施工环节作业质量的控制工作,确保立模规范、钢筋绑扎牢固可靠,以及混凝土浇筑的均匀密实。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当中,需要对上述三项关键步骤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把握:

2.1模板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模板施工所涉及到的模板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底模、柱模这两种。在模板树立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完成的是针对底模板的树立工作。模板施工中对于脚手架工作平台的搭设需要自房屋建设施工区域水平位置之上开始,搭设至设计高度位置。同时,为了确保对立模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保障,需要针对所搭设脚手架的底部受力面进行严格的夯实处理。在完成底模立模作业之后,再进行对侧模的树立作业,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模板施工中需要由专门人员对模板的稳定度、密实度、以及平整度进行严格核对,以防止此环节出现跑模或者是漏浆的质量问题。

2.2钢筋绑扎中的关键步骤分析

钢筋自身的加工以及绑扎作业同样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性操作步骤之一。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稳定与可靠发挥,就需要针对施工现场所涉及到的钢筋原材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工作,在确保钢筋原材不存在质量缺陷的基础之上投入使用。进而,需要对有关钢筋的加工以及绑扎作业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一方面,在有关钢筋的加工过程当中,需要以相关的设计文件以及标准规范作为依据,对加工下料操作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出现一次性下料过多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加工所处的空间较小,分布密度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对钢筋加工尺寸的严格控制,杜绝在此环节施工中出现钢筋打架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有关钢筋的绑扎过程当中,需要预先针对所加工的钢筋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绑扎钢筋存在超标或相关问题。

2.3混凝土浇筑中的关键步骤分析

混凝土浇筑是会对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产生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所在。为了保障其质量的可靠与稳定,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进场待浇筑的混凝土原材需要进行严格且可靠的计量,施工现场最好配备两台计量装置,以此实现对计量数据准确性的评估;第二,混凝土的拌制需要遵循“随拌随用”的基本原则。同时,为了确保所浇筑混凝土原材在和易性方面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将混凝土的拌制时间控制在2min以上。拌制的标准需要以混凝土坍落度为70mm为宜。同时,对于已完成拌制,但静止90min以上未对其进行使用的混凝土,不得将其应用于现场施工;第三,在有关混凝土的振捣方面,需要遵循“随浇随捣”的基本原则,严禁出现漏捣或者是过捣的问题。在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尽量防止振捣棒与钢筋直接接触或者是碰撞。整个振捣过程当中,还应当由专业人员在构件下部为止,对模板的整体情况进行严密观测。一旦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时停止振捣,在对模板进行必要加固的基础之上,方可再次振捣;第四,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之后,需要按照施工标准,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7d以上的养护工作。养护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冻、防晒、以及防潮处理。

3结语

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均呈现出了极为显著的发展趋势,这使得居民对于房屋建筑使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城市用地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作用下,各类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悄然兴起,带动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广泛与深入应用。本文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首先就钢筋混泥土结构自身的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从模板施工、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这三个方面入手,就钢筋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步骤,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加以了解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通过各方人员的通力合作,以此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有效、安全、以及可靠。

参考文献

[1]张伟平,张誉.锈胀开裂后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5):40-44.

[2]李忠献,许成祥,景萌等.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23(6):41-48.

[3]龚国芝,张伟,伍鹤皋等.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外包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51-56.

[4]王茂英,赵革,贾小志等.弹体侵彻贯穿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等效关系数值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1(6):631-633,651.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选择;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数量相对于以往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土木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工程基础作用,因此此部分施工材料选取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主要因为目前很多土木工程都存在豆腐渣现状,正是这些豆腐渣不仅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还严重威胁工程质量,阻碍建筑行业快速稳定发展。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质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选择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促使材料在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特点以及选择重要性

随着逐渐扩大的土木工程建筑规模,以及不断增加的施工种类和施工材料,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均如玻璃、陶瓷、合金等各种新型环保材料,还有比较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材料选择以耐久性和性能强为主,在充分考虑这些优势后还要充分利用地方性材料,引用固体废物生产的环保型材料,实现真正的废物利用。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在于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还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如监督部门、质监部门、采购部门等,由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程项目顺利开展。最重要能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整体性能。

2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现状

2.1严重缺乏材料管理人员

事实上,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需要设立单独材料管理部门以及制定管理制度,并选派专业人员加以管理。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这一管理部门,甚至不重视施工材料管理环节。虽然部分施工单位设置单独施工材料管理部门,但选派的管理人员没有较高水平,违背预期管理需求。究其原因,大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都来自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在管理施工材料方面缺乏经验,对施工材料专业管理知识和选择技巧都不了解,导致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管理、存储、分类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也造成发生很多施工材料问题。

2.2材料选择过程存在问题

当前很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都普遍不重视施工材料管理,也造成施工材料选择方法上存在很多问题。常见材料选择方法缺乏规范科学,存在较多随意性选择情况,或在选择时没有考虑设计和施工要求,只是根据自己已有认知和经验选择材料,还有在材料选择中没有较好地监督材料。再加上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方面过于依赖采购部门,而采购部门不直接调查土木施工材料要求和标准,造成施工材料过剩或材料类型存在问题等。对材料监督制度也不科学,甚至部分管理人员为谋取私利,常常以次充好选择施工材料,最终导致质量恶劣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降低工程质量。

2.3缺乏完善材料选择制度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和管理方面都和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需求不符,甚至还出现因人为错误和材料质量产生误差。主要因为施工企业没有采取相对健全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部分企业制定的制度过于形式化,而有的土木工程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和材料选取相关的管理制度,自然而然无法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3土木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3.1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土木工程施工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原材料,也是施工的基础构成,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挑选和控制原材料数量、规格、性能、质量等。必要时要前往原材料的生产地区进行考察,争取做到严格把关,同时在使用中也根据原材料规定操作。可以说材料对施工安全以及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某土木工程施工中,因企业设备采购负责人缺乏责任心,更没有细致检测材料,以致于在施工中因某个材料而造成停工3d,拖延工期。如若没有及时发现,会形成施工安全隐患。为了能真正满足土木工程施工预期质量要求,必须尽可能保证施工材料和其性能。在采购中以统一方式对材料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进行完善,还要重复检查材料采购,其中此重复检查工作中包括有效制定材料选购计划,重点考察材料提供商。一般制定材料选购计划应充分结合施工设计要求,由此统一规划处理施工材料质量,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现象。此外还需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材料管理;施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也应对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进行强化,重视培养企业专业人才,尤其针对工作人员基础专业知识重点强化培养,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制定相对完善的奖惩考核制度,最终达到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目的。

3.2实施循环管理体系促使材料发挥作用

土方工程过程不可避免会存在多种工序和不同专业以及工种相互交叉,长时间就会产生冲突,因此需要pDCa(循环管理)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解决多专业交叉矛盾冲突问题,提高协调管理质量。pDCa也称为戴明环,是由西方管理研究者提出的科学管理措施,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以及8个循环步骤完成管理。该管理体系每个环节都联系密切,可以说每一次循环都会产生新的内容和目标,更重要是能解决相应问题和质量目标,不间断的转动提升质量水平。尤其对于材料选择来说,需要制定管理计划,研究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最后根据原因拟定解决措施。其次分析现状;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可通过现场巡查和设计排查,或者统计、收集和分析以往工程记录,还可借助规范、标准、规定等方式找出建筑施工中较大几率出现的多工种和多专业的交叉冲突点。同时还要寻找影响土方施工因素;虽然通过分析得知影响施工材料选择质量和无序施工组织因素有着紧密联系,然而在现实管建筑节能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影响复杂,无法直接找出关键问题。由此一来就要求施工管理者规范施工流程,熟练掌握合同内容,积极加强各个专业和工种之间沟通,才能及时拟定解决对策。

3.3建立材料管理制度降低土木施工成本

当前建筑项目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即土木工程,整个建筑项目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手其质量控制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建立科学的材料质量控制制度,为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施工企业在健全制度下还应将其贯彻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当中,如施工人员配备、材料设备选用、施工地点选取等。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而言,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施工原则,如果不能实现安全施工,除了不能保证土木工程质量,还会损害建筑企业形象,严重会出现安全事故,出现此类情况很大程度和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所以要求企业内部应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安全意识培训,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从大层面有效避免土木工程安全事故出现。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土木工程项目质量,需要监督部门发挥其作用。在施工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方面监督部门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必须体现其价值。对此应科学合理监督材料采购、存储、分配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保证监督过程透明。还要监督土木工程项目设计环节、施工环节以及质量检查环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行为。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材料则是施工重中之重。需要施工人员明确当前土木工程材料选择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坚持科学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实施循环管理体系,建立材料管理制度,促使施工材料发挥作用的同时降低土木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业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燕妮.浅谈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6(9):69.

[2]苏涛.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6(16).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9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加强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现实意义

在桥梁工程项目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主要包含了桩基础与承台施工等一系列内容,承台属于桥梁工程当中的重要部位,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力度特别关键。通过做好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够保证桥梁混凝土结构更为稳固,提升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整体性。另外,在桥梁工程之中,加大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进一步掌握混凝土施工状况,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因为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规模特别大,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得到高效的利用,减少混凝土施工作业材料的损耗,保证桥梁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更好发挥[1]。

2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1做好材料选取工作在桥梁工程项目当中,混凝土施工作业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水、矿物掺合料等构成,混凝土施工环节,各项施工作业原材料性能指标要符合有关规定标准,材料质量性能达标,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比如,水泥细度与水化热性能指标,对桥梁工程混凝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认真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通常采用鲍罗米公式来确定最终的水灰比,保证水泥用量计算数值更加准确。作业人员需要特别注意,在拌和混凝土前,做好各项材料配比工作,保证各项计算数值更加精确。在桥梁工程项目当中,施工单位还要妥善选择混凝土施工原材料,并根据该地区的施工作业材料供应状况,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作业材料质量,有效降低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2.1.2混凝土拌和技术如果桥梁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材料质量达标,完成相应的配比之后,方可进行拌和,作业人员可以将不同的组分材料进行充分拌和,在混凝土拌和过程当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选择拌和站进行拌和,进一步提高桥梁工程混凝土拌和质量,在混凝土拌和环节,要明确混凝土的运输距离,使用适量的外加剂,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缓凝剂,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有效延长。第二,桥梁工程项目之中,部分附属工程混凝土需要采取人工拌和方式进行拌和,施工作业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时间,提升桥梁工程混凝土拌和质量[2]。第三,在拌和混凝土时,施工作业人员还要结合控制混凝土工作性能,在具体的拌和环节,定期对混凝土和易性进行检查,准确测量混凝土坍落度,保证各项检测数据更加准确,为后续的混凝土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1.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拌和完毕后,作业人员要进行合理的浇筑,将拌和质量达标的混凝土灌入到模板当中,施工作业人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严格控制模板安装与拆除质量,在安装模板环节,要做好固定工作,避免模板出现较大变形,保证模板密封性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混凝土浆液出现流失现象。第二,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作业人员要加强混凝土养护力度,施工作业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养护温度,保证混凝土养护条件满足相关规定,提高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效果[3]。

2.2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2.1严格控制原材料桥梁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加大各项施工作业原材料质量控制力度,对各项施工原材料进行有效检验,保证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各项性能符合相关规定。例如,在水泥检验环节,要对安定性与抗压强度进行有效检验,水泥搅拌温度过高,会出现水化热现象,会吸附大量的外加剂,因此,作业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温度。另外,在选择粉煤灰材料时,要结合粉煤灰材料的外观与密度,准确检测其含碳量,如果粉煤灰当中的含碳量比较高,混凝土搅拌环节容易发生水分滞留现象。通过有效检测粉煤灰密度,能够帮助作业人员更好的了解粉煤灰品质和均匀性,在磨细的过程当中,可以加入适量的辅料[4]。混凝土搅拌施工环节,作业人员还要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外加剂需要在混凝土配比前完成,添加完毕后,要全面检查材料的适应性,针对适应性比较差的作业材料,则需要及时摒弃。

2.2.2做好混凝土运输工作桥梁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环节,混凝土的拌和与施工并不是在同一个场地进行的,因此,混凝土拌和好之后,需要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作业现场。在混凝土施工运输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加大控制力度,由于混凝土运输过程当中会出现水分蒸发现象,使得混凝土出现较大离析,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运输控制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符合相关规定。一般来讲,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需要进行多次的浇筑,如果施工现场的混凝土不满足浇筑要求,会对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加大重视力度,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防止各项参数出现较大变化,尽可能缩短混凝土运输距离,保证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管控。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核心环节,也特别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施工流程,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断裂。如果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过高,作业人员需要加大控制力度,避免桥梁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大裂缝。在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作业人员要认真按照振捣施工流程进行振捣,可以采用人工振捣或者机器振捣方式进行振捣[5]。

2.2.3完善混凝土质量监管制度结合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情况,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混凝土养护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环节,构建合理操作标准,让施工作业人员能够认真的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之中,如果发现施工作业不规范现象,管理人员要及时指出,施工单位要立即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提升桥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

土工材料行业分析篇10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水平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上具有决定的性的作用,因此,对土建工程的有效发展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是现阶段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起来的工作。

一、分析存在的问题

1、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甚至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不但对整个工程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自身利益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是,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上许多土建施工现场当中管理人员都没有清晰的进行认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予以忽视,或是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进而造成对安全施工的认识上一些施工现场人员还存在很多的缺陷,这样安全事故就非常容易发生。

2、没有合理的管理设备及技术

因为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技术上的欠缺,就会导致一些问题会出现在土建施工的现场中,对专业知识,一些人员没有很好的掌握。因此,就不能够适当的、专业的安排施工现场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设备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工程项还非常缺乏设备管理的内容,很多的施工设备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存在着,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及时的更换那些陈旧的设备,没有及时的制止使用那些受到污染严重的材料,这样都将严重的隐患带给了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原因分析

1、没有全面的管理现场工作

一般需要将很多人员配置到土建施工的现场中去,并且不同施工者的作业地点和分工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散性,这就需要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这样集中作业的场地就很难构成。所以,要想全面的管理土建施工现场的全部工作人员,就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大多数的工程中,全是由于某一位现场施工者在施工中没有遵循施工规程,进而导致质量问题出现在了工程中,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就土建施工单位来讲,对土建施工现场如何才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管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缺乏监督力度

将土建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做好,不但能够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的执行与落实,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进行上更能够有效的予以推动。对工程建筑材料质量、工程进驻工期、工程项目的品质等进行监督是土建施工现场监督的主要内容。有效的监督工程项目,又能够完善工程施工规章制度、推进施工的进程等,但是一些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并不全面、监管执行力不够、监督力度不足等情况还时有发生,经常会造成安全事故或者质量问题出现在工程项目中,或者一些企业为了追工期,对现场施工的监督上基本不进行使用,这样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就非常容易出现。并且,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现场监督工作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立刻解决这些问题。

三、主要的改进措施分析

1、对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上予以强化

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安全的意识和安全的责任,并且还要将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上来,是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专业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施工单位可以适当的将现场专业知识的专业培训和交流会建立起来,将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提升上来,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上予以强化,将土建工程责任人的安全素养提升上来,将可行合理的管理制度编制出来,严格的依据要求对整个现场进行施工,并且还要有效的监督现场施工安全章程,对整个施工现场中的动态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在施工中发现有人违规操作,要及时的指出这种行为,并且立刻予以制止,防止其再次发生。

2、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上予以强化

获得经济利益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工程建设时的一个中要目的所在,而为了能够将更多的经济利益创造出来,控制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在建设整个工程项目时,材料成本在整个土建工程施工中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因此,合理、有效的管理施工现场的中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在购买材料的阶段需要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在保证所购进的材料和工程的质量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将采购的成本上要尽可能去降低,将工程造价降低下来;第二,对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还要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按照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对材料的使用上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对现场材料的购进、使用和存储要合理的进行安排;第三,对管理施工材料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他们的专业知识上进行培训,将有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上来,尽可能的防止浪费和损坏材料,将工程的成本有效的降低下来。

3、将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越来越高的要求抛向了建筑企业,所以,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对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上也需要建立起来,进而有效的迎合现场施工要求和市场的需求。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项目工序越来越多,并且还非常的复杂,有较大的差异存在于需要的材料中,在要求施工人员时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多样化。因此,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将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建立起来,确保能够顺利的完成现场施工。

4、将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起来

管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时,不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同时还与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上有着非常重大的联系。因此,在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将一套严密、完成的体系建立起来,确保能够在对土建工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中能够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努力做到施工现场明确分工、人员到位、责任到人、机构健全。对各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上予以明确,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管理渠道,进而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上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决定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础环节。但是在我国一些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中还经常的会暴漏出一些问题,对土建工程的发展上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分析这些问题,将有效的解决策略制度出来,是确保我国建筑工程能够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09).